我国大蒜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大蒜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大蒜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大蒜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前景分析

作者:苏张磊程海洲杨灿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6期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苏张磊程海洲杨灿

摘要:分析了我国大蒜机械化种植及机械化收获的现状,指出了目前我国在大蒜机械化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大蒜机械化生产的优点,探讨了适合我们国家的大蒜机械化生产

机具,对我国大蒜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大蒜;机械化生产;发展前景

大蒜富含多种营养元素,风味也比较独特,加工产品种类繁多,可作调味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美容化妆品的原料,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心脏病及胃、肠、肝、肺、

乳腺等癌症都有减轻症状及明显的治疗作用。世界大蒜栽培总面积约80万hm2,总产量762万t,有些地方大蒜的最高单产达到40.6 t/hm2(2 704 kg/667m2)。我国大蒜的种植面积约为

3.33×104 hm2,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1/3左右,产量约为1.6×1010 kg,占全球的75%左右。但是我国大蒜的生产却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与农业的现代化

及发展新型农业都很不匹配。所以研制开发出适应我国大蒜生产要求的机具,并进行产业化生产,满足广大蒜农要求,提高大蒜机械化生产的水平,形成我国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收获等

关键技术的产业链,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是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国内外大蒜

生产的机械化现状,探讨适合我国的大蒜机械化生产机具,为我国大蒜机械化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一、国内外大蒜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

(一)我国大蒜生产机械化现状分析

目前,在国内推广应用的大蒜种植机几乎没有,大蒜种植仍然用人工插播来完成,蒜农需

要一瓣一瓣地把蒜种插播到土壤中,劳动强度极大,工作效率极低。以播种蒜瓣为例,每个成

年劳动力每天仅能播种200 m2左右,操作速度较快的劳动力两人一天也只能插播667 m2。这样,在大蒜的种植过程中,就增加了蒜农的劳动成本。实现大蒜种植的机械化成为发展大蒜产

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在国内已经研制出的大蒜种植机械中,按种植技术归纳起来一共有三种。第一种为

大蒜点播技术。先用压穴锥压穴,然后用机械送种到种穴,大蒜瓣在送种过程中鳞芽朝向处于

自由状态,蒜瓣投送到种穴内时,鳞芽方向完全由落种瞬间朝向及落种位置随机确定。这种机

型不能满足大蒜瓣尖朝上的农艺要求,这对大蒜后期生长是不利的。第二种为人工辅助播种技术。由蒜瓣分配机构、播穴管、接种杆等组成。该技术基本上满足大蒜栽植鳞芽向上的种植要求,但前提是必须事先将蒜瓣按芽上根下的方式逐瓣用人工装入蒜种盒,这种方法的工作效率

与人工栽植效率差不多,并不能有效地减少劳动强度。第三种为全自动大蒜种植技术。该技术

采用特定机构扶正蒜瓣,振动抖槽定向器来解决蒜瓣在输送过程中的定向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鳞芽朝向问题,但蒜瓣直立度要求没有保证,而且为了保证蒜瓣的投穴准确率,机构复杂庞大。根据有关专利文献及发明文献,中国目前已有十种左右的大蒜播种机械,但在设计上和后期使

用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大蒜的播种质量,都没有获得较好的推广。

与大蒜种植机械很相似,目前,我国大蒜的收割、切茎工作,主要还靠人力,劳动强度大。近些年来,在山东也出现了一些形式的大蒜收获机械,相对大蒜种植机械来说,大蒜收获机各

机型也都能完成收获作业,只不过是完成作业的效果和机具适应性能存在一定的问题。综合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