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有多大_小学生

1亿有多大_小学生

1亿有多大

我认为1亿是一个很大的数,但是不知道这个数到底有多大。

今天睡觉之前,我开始数小绵羊,1只,2只,3只……100只。数到100只,我看了看身边的秒表,大概用了110秒。假设我以这样的速度数下去,那么,数1000只小绵羊就要1100秒,数10000只要11000秒……1亿只小绵羊要数多久呢?

算一算,数1亿只小绵羊大约要用110000000秒。那么,数1亿只小绵羊要多少分钟,或者多少小时,多少天,多少年?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大约要1833333分钟,也就是30556小时,或者1273天,3年半!数1亿只小绵羊竟要3年半的时间!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由此可见,1亿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数。

湖北省荆州市东门小学五年级:李勤勤

1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1亿有多大 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亿有多大。(教材第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1亿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具学具 课件、100张纸、100粒米、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再来看看一些用“亿”作单位的数。(课件出示:有关1亿的小资料) 生1: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生2:要画一个亿个点,如果每秒钟画1个点,一刻不停地画,大约要画3年零2个月。 生3:正常人的心脏一年约跳4200万次,那么,跳一亿次要多久? 100000000÷42000000≈2.4(年) 2.4年就是2年零5个月。因此,正常人的心脏跳一亿次约要2年零5个月。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较大的数,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信息,就有以“万”“亿”为单位的大数。你能想象并描述一下“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吗?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感受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切实存在,激起学生探究1亿到底有多大的兴趣】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方案了解1亿有多大。首先选定你们小组需要什么东西。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组想看看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生2:我们组想看看1亿个小朋友站多大地方。 生3:我们组想知道1亿粒米有多重。 生4:我们小组想知道1亿个字有多少。

师:难道我们想知道1亿张纸的厚度就要真的拿来1亿张纸进行测量吗?真的要找来1亿个小朋友站一站吗?真的需要这样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试验、测量,然后就能以此为依据进行推测,得出结果。 师:这办法不错。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你们的实验测量吧,然后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小组活动情况: 生:我们测量出100张纸约厚1厘米,那么1亿张纸的厚度就是 100000000÷100=1000000(厘米)。 师:1亿张纸叠起来高约10000米,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高8800多米,因此1亿张纸叠起来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生:我们实际在1平方米的地方站一站,以舒服、自然为度,发现1平方米内站4个小朋友。这样1亿个小朋友需要占100000000÷4=25000000(平方米)。 师:1亿个小朋友要站25000000平方米,相当于站满1000多所我们这样的乡镇小学。 生:我们测量了1克米,数一数发现1克米约有53粒,这样1000克米就有53000粒,1亿粒米就是100000000÷53000≈1887(千克)。 师: 1亿粒米大约2吨,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1天就要节约13亿粒米,约26吨,用载重量为4吨的货车运送,要运7次!因而,我们要爱惜粮食、节药粮食,积少成多、利国利民。 师:如果以一年365天来计算,若每天读5000个字,则1年可以读完1825000个字,那么读1亿个字要100000000÷1825000≈55(年)。这就是说,一个人每天看5000个字,要坚持55年才有可能读完1亿个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和经常使用。通过1亿张纸的研究这个载体,让学生感受一般方法即选用合适的小基数进行类推的方法,同时也是为研究1亿进行铺垫,起到桥梁的作用。初步让学生感受描述大数的一般方法,经常要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来描述】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今天,我们通过一些活动初步感知了1亿有多大。把我们这节课知道的结果回去讲给家人听。简单地说,1亿是个很大的数字,如果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数字乘1亿,都会变成一个大数目;如果用除法来算,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我国的铁路运输密度居世界第一,但人均铁路长度却是世界上最短的,还不够一根烟长。最后,我们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有关“亿”的数字。 【设计意图:总结反思回顾,进一步强化研究的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提高反思能力】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写出下面的数,并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大洋洲总人口三千二百二十万一千人。 亚洲总人口三十八亿二千三百四十万人。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1亿有多大》教案 设计意图: 数学实践活动,顾名思义为:数学+实践活动。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际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考虑日常事务的习惯。为此,要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尽可能做到方法要“活”,组织形式能“动”。 本节设计基于两点: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通过讨论和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直观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2、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探究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通过量一量、数一数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渗透用局部解决整体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活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难点:数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 、纸、尺、计算器、电子表、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板书“100000000”,提问:这个数是多少?应该怎样读? 2、1亿是由( )个千万组成的、由( )个百万组成的 师:仅仅知道这些知识还是不够的,今天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亿有多大。(揭题) 二、合作探究 1、猜一猜。 出示研究问题: (1)1亿张纸又叠起大约有多厚?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有多大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1亿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再来看看以一些用“亿”作单位的数。(课件出示:有关1亿的小资料生1: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生2:要画1亿个点,如果每秒钟画1个点,一刻不停地画,大约要画3年2个多月。 生3:正常人的心脏一年约跳4200万次,那么,跳1亿次要多久?100000000÷42000000≈2.4(年) 2.4年就是2年零5个月。因此,正常人的心脏跳1亿次大约要2年零5个月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较大的数,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信息,就有以“万”、“亿”作单位的大数。你能想象并描

述一下“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吗?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感受一下。 二、探究教案,经历过程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方案了解1亿有多大。首先选定你们小组需要什么东西。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组想看看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生2:我们组想看看1亿个小朋友占多大地方。 生3:我们组想知道1亿粒米有多少。 生4:我们小组想知道1亿个字有多少。 师:难道我们想知道1亿张纸的厚度就要真的拿来1亿张纸进行测量吗?真的要找来1亿个小朋友站一站吗?真的需要这样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试验、测量,然后就能以此为依据进行推测,得出结果。 师:这个办法不错,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你们的实验测量吧,然后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小组活动情况: 生:我们测量出100张纸约厚1厘米,那么1亿张纸的厚度就是100000000÷100=1000000(厘米)。 师:1亿张纸折叠起来高约10000米,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1亿有多大 人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1亿有多大 一、单选题 1.由5个千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 A. 5005 B. 5050 C. 5500 2.一个三位数,三个数字的和是27,这个三位数是() A. 999 B. 888 C. 998 3.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十次是()。 A. 一百万 B. 一千万 C. 一亿 4.是由()正方体组成 A. 3个 B. 4个 C. 5个 二、判断题 5.自然数都是整数。() 6.最小的六位数是100000。 7.150读作:一百零五。 8.一个数含有三级,这个数不一定是十二位数。 三、填空题 9.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________。 10.60402800是由6个________、4个________、2个________、8个________组成的。 11.想好了再填 (1) ①请把上面缺少的数填上________ ; ②从右往左数,第三个数是________ ; ③19里面有________ 个十和________ 个一; ④12和17相比,________ 接近15。

(2)________ 12.看谁数的快。 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 四、解答题 13.根据百位表的规律填下面的图形。 (1) (2) 14.圈一圈,数一数。

五、应用题 15.2011 年,我国固定电话用户大约有285100000 户,读横线的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由5个千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5050。 【分析】数位顺序,从右开始依次是:个、十、百、千……5个千,说明在千位上是5,5个十说明在十位上是5,其他数位用0补上,另外0不能在最高位,所以这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是5050,读成“五千零五十”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27÷3=9,每个数位上都是9,这个数是999. 故答案为:A 【分析】27是三个一位数最大的和,因此用27除以3即可求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此题也可以分别计算每个选项中三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然后做出选择. 3.【答案】B 【解析】【解答】依据多位数的认识可知,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十次是一千万,所以本题选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多位数的加法运算。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要数出一共有几个正方体,注意遮住的部分,应该一层一层地数,下面层有3个正方体,上面层有1个正方体,共4个正方体。 故答案为:B。 二、判断题 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所以自然数都是整数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0和正整数是自然数,所以自然数都是整数,据此判断即可。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最小的六位数是10000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最小的六位数的最高位数字是1,其它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 7.【答案】错误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1亿有多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1亿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学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再来看看以一些用“亿”作单位的数。(课件出示:有关1亿的小资料生1: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生2:要画1亿个点,如果每秒钟画1个点,一刻不停地画,大约要画3年2个多月。 生3:正常人的心脏一年约跳4200万次,那么,跳1亿次要多久?100000000÷42000000≈2.4(年) 2.4年就是2年零5个月。因此,正常人的心脏跳1亿次大约要2年零5个月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较大的数,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信息,就有以“万”、“亿”作单位的大数。你能想象并描述一下“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吗?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感受一下。

二、探究活动X|k | B| 1 . c |O |m 1.首先确定研究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研究选择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2.思考如何进行测量。 提问引导: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行吗?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 学生想到,可以先测量一部分,再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张呢?学生:100张、1000张、10000张。 教师:有没有想到取115张、1021张呢?接着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3.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分别用100张和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进行测量。 ⑴教师取几份100张纸给部分学生测量高度,然后学生分小组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⑵教师把1000张纸给其他的学生测量高度,让他们也分小组去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由于学生测量时的误差,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另外部分学生对推算的方法、过程也不一定理解、掌握,所以,教师有必要进行全班讲演。 以100张为例。测量高度:约1厘米。(为了计算的方便,预备的纸张要有所选择) 提问引导:1000张呢?——10厘米 10000张呢?——100厘米——1米 100000张呢?——10米 1000000张呢?——100米 10000000张呢?——1000米 100000000张呢?——10000米 ⑶推算结果。 1亿张纸的高度是1万米。老师:你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1亿有多大》教案 设计意图: 数学实践活动课,顾名思义为:数学+实践活动。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际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考虑日常事务的习惯。为此,要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尽可能做到方法要“活”,组织形式能“动”。 本节课设计基于两点: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通过讨论和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直观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2、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教学目标: 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探究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通过量一量、数一数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亿的大小,

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渗透用局部解决整体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在活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难点:数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 纸、尺、计算器、电子表、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板书“100000000”,提问:这个数是多少?应该怎样读? 2、1亿是由个千万组成的、由个百万组成的. 师:仅仅知道这些知识还是不够的,今天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亿有多大。 二、合作探究 猜一猜。 出示研究问题: 亿张纸又叠起来大约有多厚? 数一亿纸,大约要用多久?

四年级上册数学.1 大数的认识综合与实践 1亿有多大

爽爽文库汇编之 综合与实践1亿有多大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3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比的过程,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如由局部推算整体,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研究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增强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培养学生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准备 课件、一包打印纸、一把大米、刻度尺、天平。 ?教学过程 一、大胆猜测,引入新课 1.猜想1亿有多大。 师:我们学过了许多大数。看,这个数是多少? 课件出示数据。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想。 2.引入课题。 师:从同学们的猜想中可以感觉出,大家都觉得1亿是个很大的数,确实是这样的。1亿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想办法验证一下。(板书课题:1亿有多大)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想象1亿有多大,不同的想象会产生不同的猜想,从而对“1亿有多大”好奇,产生探索、研究的兴趣。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确定研究课题。 师:(拿出一张打印纸)这是一张纸,它很薄,1亿张这样的纸摞在一起有多高呢? 学生自由猜测。 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1亿张纸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谁猜得对呢?我们一起来验证。 2.确定研究方法。 师: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用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 【学情预设】有学生会想到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这个方法。 师:真是个好方法,用部分推算出整体,那“一部分”应当取多少张纸呢?

2019RJ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练习

2019RJ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练习 1 ?填空我能行。 (1)要测量1亿有多大,可以先测量出较小数有多大。如:想知道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可以选择先测量()张纸摞起来有多高,也可以选择先测量()张纸的高度,再来推算。 1亿到底有多大呢?可以让计算器帮助你来计算哟! (2)1000粒大米约重25克。1亿粒大米约重()克,合()千克。如果每袋装25 千克,1亿粒大米可以装()袋。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人每天需要500克大米,1亿粒大米大约能够()人一天的口粮。1亿粒大米大约够一个人吃()年。 2?请用8, 4, 9, 0,0,0,0,0,3,7这十个数字,按要求组成十位数。 (1)最大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2)最小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3 ?在O里填上“ >”“ <”或“=”。 5469999099055 亿3240099099O32 亿84250634。84 亿 4. 1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长14米。照这样计算,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多长呢? 5. 看图填一填。 (1)一杯水重()克。 (2)算一算,如果全国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I杯水,那么每天一共能节约多少万吨水?

参考答案 1.(1)100 1000 (答案不唯一) 解析:当一个数太大难以测量或不能测量时,我们通常可以先测量一个比较小的数,然后由局部推算整体。 (2)2500000 2500 100 5000 14 解析:1 亿=100000000, 100000000 1000= 100000,所以 1 亿里面有100000 个1000, 1000 粒大米约重25克,1亿粒米约重:25X 100000= 2500000 (克)=2500(千克)。每袋装25千克,1亿粒大米可以装2500-25= 100(袋);1亿粒大米约2500000克,成年人每人每天吃500克,2500000- 500 = 5000(人),所以1 亿粒米大约能够5000 人一天的口粮;1 亿粒米够一个人吃5000天,一年一般情况有365天,5000- 365" 14 (年),大约够一个人吃14年。 2.(1)9874300000 99 (2)3000004789 30 解析:当数字个数一定时,要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就要把较大的数字写在高位上;相反,要组成一个最小的数,就要把较大的数字写在低位上。写最大的数时从最高位写起,最高位上应该是9,次高位是8,其他数位上的数字依次递减,所以最大的数是9874300000。这个数千万位上的数字是7,7>5,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应向亿位进1,约是99亿。写最小的数时,因为最高位不能为0,最高位应是10 个数字中最小的非0 数字,应为3,再从最低位写起,最低位为9,次低位为8,其他数位上的数字应依次减小,所以最小的数是3000004789。这个数千万位上的数字为0,0<5,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不向亿位进1,约是30亿。 解析:55 亿= 5500000000,5469999099 和5500000000 均为十位数,且它们的最高位十亿位数字相同,前一个数的亿位数字为4,后一个数的亿位数字为5,4<5,所以5469999099<5500000000,即5469999099<55亿。其他两题也按照此方法比较。 4.答:大约140000000米。 解析:1 亿=100000000, 100000000 10= 10000000,所以 1 亿里面有10000000 个10,10 个小 朋友手拉手站成的一排有14米,I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14X10000000= 140000000(米). 5.(1) 300 解析:观察左边的图可以发现一只空水杯重100克,观察右边的图可以发现一只装满水的水杯重400克, 1 杯水重:400-100=300(克)。 (2)300 X 13 00000000= 390000000000(克)= 39(万吨)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内容分析【教材分析】 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这个综合应用活动,可分以下三个部分进行。

1.猜想1亿有多大。 提出问题“你能想像1亿有多大吗?”再猜想引出所要研究的课题。教材利用这样一个问题,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探究活动范例。 教材呈现了一个小组进行探究活动的范例,提示研究的方法和步骤。首先,确定研究方案。学生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研究选择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再思考如何进行测量,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分析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学生发现找1亿张纸直接进行测量是不现实的。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可先测量一部分,再推算出整体是多少,确定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 接着进行实验。呈现两个学生分别测量100张纸和1000张纸的高度的 具体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误差也是不同的,基数越大,误差越小。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确度也会不同。 最后,验证猜想。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算出1万张纸和1亿张纸的高度,验证猜想。但“1万米高”这个结果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教材通过与“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对照,让学生直观感受1万米有多高,进而想像1亿有多大。 3.讨论交流。 教材安排了一个各小组间互相交 流实验方案的环节。通过交流丰富学

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

1亿有多大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课文第33—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通过学习、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重点:理解大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具准备:一叠纸张(1000张)、直尺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老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大数。今天,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引发学生猜想。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测。 学生回答的内容可能有:1亿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一整车吧;1亿米在体育场上要跑一万圈,10万圈吧;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吧。 ●二、探究活动 1.首先确定研究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研究选择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2.思考如何进行测量。

提问引导: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行吗?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 学生想到,可以先测量一部分,再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张呢?学生:100张、1000张、10000张。 教师:有没有想到取115张、1021张呢?接着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3.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分别用100张和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进行测量。 ⑴教师取几份100张纸给部分学生测量高度,然后学生分小组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⑵教师把1000张纸给其他的学生测量高度,让他们也分小组去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由于学生测量时的误差,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另外部分学生对推算的方法、过程也不一定理解、掌握,所以,教师有必要进行全班讲演。 以100张为例。测量高度:约1厘米。(为了计算的方便,预备的纸张要有所选择) 提问引导:1000张呢?——10厘米 10000张呢?——100厘米——1米 100000张呢?——10米 1000000张呢?——100米 10000000张呢?——1000米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公顷、平方千米的导学案 三年级班姓名:【学习目标】 1、认识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感知 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 【学习难点】 认识较大的面积就单位公顷、平方千米,感知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温故知新 1、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有:()、()、()。 2、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课桌的表面面积大约是2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4、测量土地面积时常常用到较大的面积单位:()、()。 5、1公顷=()平方米 1平方千米= ()公顷 走进新课 思考:你知道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用什么作单位呢? 一、边长()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二、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我国陆地的占地面积是:()平方千米 三、利用已学知识推出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公顷 1公顷=()平方米 巩固练习 一、填空 1、中国的占地面积是960万(),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占地面积5800(),北京故宫占地面积是72(),计量城市的占地面积一般用面积单位()。 2、小明身高145(),铅笔长20(),教室面积63()。 3、5公顷=()平方米 4平方千米=()公顷 70000平方米=()公顷 8平方米=()平方分米 十环训练 一、在○里填上“>”、“<”和“=”。 500平方厘米○60平方分米 80平方分米○1平方米 4平方米○400公顷 1平方千米○9000平方米 二、判断题。 (1)面积是1公顷的土地,一定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 ) (2)四年级一班教室的面积约1公顷。( ) (3)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 ) (4)1平方千米=1000平方米。( ) 三、解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