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中庸《征人怨》赏析

征人怨》是唐代诗人柳中庸的诗作。此诗抒写了征人在边塞久戌,感到痛苦不堪,面对着荒凉的环境更是心生怨苦,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谴责。诗中没有一字是怨,只是客观地记录征人岁岁朝朝征战的生活情况,描绘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而征人深深的怨情已寓于其中。全诗语言精美,对仗精工,笔法巧妙,境界阔大。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作品译文

年年转战在金河和玉门关,天天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
三月飞白雪洒盖着昭君墓,万里黄河曲曲弯弯绕黑山。[2]
作品注释

⑴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玉关:即甘肃玉门关。岁岁:指年年月月,下文的“朝朝”同义。
⑵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
⑶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此处为暮春。青冢:西汉时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之南。
⑷黑山:一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1][3-4]
3作品鉴赏

鉴赏一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金河在东而玉门关在西,相距很远,但都是边陲前线。马策、刀环虽小而微,然而对于表现军中生活来说却有典型性,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的联想。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 字,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似乎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还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又有三、四句之作。
“青冢”是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 “春色未曾看”,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萧杀如此,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黄河和黑山相隔甚远,这里不可坐实理解。上句说青冢,这里自然想起青冢附近的黑山,并用一个“绕”字牵合,寄寓绵

绵怨情。这两句写景,似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读者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诗虽不直接发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此诗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白雪”与“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艺术效果。而这首诗的谨严工整也历来为人称道。诗不仅每句自对(如首句中的“金河” 对“玉关”),又两联各自成对。后一联的对仗尤其讲究:数字对(“三”“万”)与颜色对(“白”“青”“黄”“黑”)同时出现在一联之中;颜色对中,四种色彩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动词“归”“绕”对举,略带拟人色彩,显得别具情韵。这样精工的绝句,确是不多见的。[1-2]
鉴赏二
边塞诗盛于唐代,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的表现戎马征戍,有的描绘异域风光.有的为征夫写恨,也有的代思妇拟言.边塞的好题材,在盛唐差不多已经写完.盛唐以后,写边塞诗是不能不费一点心思了.
柳中庸这首《征人怨》,乍看题目.觉得有些熟烂.然而.诗人却不落窠臼.此诗虽亦写怨,却非关征人回首、佳人断肠之类.首句并列两个地名"金河"、"玉关",二者用"复"字关联,次句出以"马策"、"刀环",中间用"与"字连接,各有一个时间副词,一说"岁岁",一日"朝朝"."金河"、"玉关"都是征战之地,在此意念上,二者绝无分别."马策"、"刀环"虽为两个事物,却是共同说明马不歇鞍,人不解甲的内涵."金河"和"玉关"、"马策"与"刀环"相比并.以其重复表现生活的单调,"复"字和"与"字流露一种无可奈何的厌倦之感,换成今天的说法,即:不是金河就是玉关,整天价手不离马策与刀环.而"岁岁"则把这种厌倦之感以时间的无限延伸极大地加重了,就是说,这种生涯无休无止."朝朝"又把令人烦厌的重复行为的频率推到极致.教人难以忍受.诗人巧妙地利用诗句的蝉联偶对的特点,使此种情绪得到最充分的表达."马策与刀环"对应"金河复玉关","朝朝"对应"岁岁",音节增加一倍,意蕴上则产生相生互补的效果.从而诗的构思更显得细密周匝.
三、四两句是诗意的加深和扩展."三春白雪"对塞外的环境特点稍作烘托,颇含悲凉之意;全句着重点则是落脚的三个字:"归青冢"."青冢"所在,其时虽属唐辖境,但毕竟为胡域,诗人说"归青冢"(大约唐军无事时在这一带休整),由这个"归"字,即可知征人无还乡之期."

青冢"在这里似也有一种象征意味;难道说我们这些征人也如王昭君一样,将长留塞外么?结句说行军、转战.如果说前二句从时间写征人的感受、情绪,那么,后两句则从空间张大视角,青冢——黄河——黑山,给人以山高水长的距离感.诗人既以"万里黄河"展示地域之广阔,复以"绕黑山"状征途之回转曲折."绕"是绕来绕去,不同于单线征程,走过不再回头.这个字,同前面的"金河"、"玉关"、"马策"、"刀环"的重复,单调感一脉相承.诗的前半写征戍无止期,后半则写征途无尽头,结构上也恰好对称,而于字句间透着"欲归无计"的渺茫.
此诗似乎从总体上暗示给读者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这是人的生活么?远在一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过这一类哀怨:"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经·小雅·何草不黄》)汉末古诗中所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其怨甚深.前者是对戕害人性的统治者的反抗的呼声,后者则是血泪的控诉.
这首诗妙在:写怨而不著一字怨语,毫无迹象可求.诗人布局之巧妙,手法之高明,气象之开阔,格调之雄浑.足以同王昌龄的作品相匹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