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三种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三种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三种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三种价值取向

[摘要]组织变革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方式。高职院校在由外延发展向内涵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办学定位的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人才培养的人文取向与技术取向,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的“大学化”与“企业化”取向。高职院校组织变革应兼顾个人与社会的需求,祛除工具化倾向,将全面发展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组织变革;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XX)24-0005-04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组织变革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而言,一是对高职院校的组织属性认识不够。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组织变革主要沿袭、模仿本科院校的变革模式和思路。二是对“什么是好的高职院校”缺乏系统思考。部分高职院校对“为什么变革”、“变革什么”、“怎样变革”等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变革成“什么样的高职院校”。因此,为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组织变革,需要进一步澄清、反思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组织变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着价

值选择的过程。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到人才培养,从高职院校组织结构到组织文化,分别面临着个人与社会、人文与技术、“企业化”与“大学化”等方面的价值选择。

一、个人与社会

任何一种学校教育均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高职教育也莫不如此。高职院校的个人价值是指高职院校对作为价值主体的学生和教师所具有的价值,也是高职院校的内在价值。对学生的个人价值体现在,高职院校能够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和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包括学业提高、技能培训、创业训练、择业决策和终身学习等方面价值。高职院校除了能够满足教师个人的职业需求外,同时能够给教师的专业、技术发展及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平台和机会。高职院校的社会价值是高职院校的外在价值,是指高职院校对作为价值主体的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工具性价值。高职院校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往往交织在一起,高职院校倾向于何种价值会影响它的办学定位,影响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目标和路径。

(一)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要回答的是“办什么样的学”、“为谁办学”的问题。一所高职院校不可能满足所有人、所有组织机构的需求,它必须在众多的需求中做出选择并确定优先考虑哪些需求。其中,个人(教师和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是影响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最重要的因素。同时,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深受职业教育定位的影响,而我国对

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这可以从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的几份文件可以看出:《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到决定》(国发[2002]16号)中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则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认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价值取向的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强调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将高职院校组织变革视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手段或者工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发展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办学的宗旨。具体而言,职业院校要服务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职业院校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劳动者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在高职院校的社会价值中,对企业的价值是最受关注和最直接的价值。高职院校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价值,都要通过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企业就业来实现的。因而,社会价值取向的高职院校组织变革十分重视满足企业、行业的需求。

个人价值取向的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强调满足教师和学生个人的需要,将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作为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同时将教师和学生视为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依靠力量,认为高职院校组织是由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构成的。在学校中,教师和学生不仅要教会或学会一些技能,而且要能够获得生活意义。学校生活构成了教师和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个人价值取向的高职院校组织变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发展,在变革的方式上强调由下而上的变革,重视课堂和教学的变革,以及学习型组织建设。然而,由于受工具理性和大工业生产思维的影响,当前高职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化和功利化倾向比较严重,将学生视为一个个待加工的“零部件”,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价值和生命意义。富有生命气息的高职课堂应不以现实的规定性去约束学生,将学生塑造成既定的模样,而是要使学生从现实性中看到各种发展的可能,并帮助学生将可能变成现实;同时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与实践,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进行创造。

(二)“就业导向”与“以人为本”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是高等教育扩招的产物。扩招的结果,一方面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毕业生就业难成了社会问题,促进就业也成了政府和学校共同的责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都将促进就业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就业导向”也顺理成章地成了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方向。

“就业导向”给高职院校组织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培养目标上强调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应用技能,提高现场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专业设置上将市场需求作为评判专业的重要标准,并建立起以就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以工作现场的实习和实训为主。学校内部管理标准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了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上述变化,既是高职院校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也是高职院校获得经济性和合法性的方式。但这些变化也会导致高职院校沦为高级培训机构的潜在风险。具体表现在:职业性被过度强化,学生成了提升就业率的工具;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工具价值被无限放大;学生素质单向度凸显,缺乏人文精神和理性思考的能力。高职院校“就业导向”的组织变革,一方面使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迅速做出调整,另一方面也使其丧失了教育应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最终牺牲的是高职院校师生的利益。

组织变革战略

组织变革战略 第一部分“新”的公司组织模型 (模块8和模块1) 一、新组织形式 1.隐喻与新组织描述 ①概述 商业刊物上到处都是对正在出现的新组织形式的描述,不过都是些隐喻。因为隐喻可以用人们熟悉的形象描述一种新的和人们不熟悉的组织特征。但隐喻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们不能帮助我们对新组织中确实发生了什么进行深入研究。 ②组织诊断与隐喻 管理者的两个重要技能是:理解作为组织运营和设计基础的隐喻;辨认其他人所使用的隐喻。管理者头脑中若存在着错误的隐喻,无论是含蓄的还是明确的,都会妨碍变量。 ③管理者的独特任务: 学习商业报刊中所描述的新组织形式;创造性地思考怎样用隐喻来描述旧的和新的组织 形式;理解隐喻的思想价值和局限;表达并分享关于新组织形式的信息;以一种既丰富又简明的方式描述我们在组织中所看到的东西。 2.用隐喻去思考组织形式 ①对旧组织的隐喻 “一部精心组合的机器”;“一个活的、具有一个细胞核和渗透性边界的有机体”;“一座金字塔”;“大染缸”…… ②对新组织的隐喻 “网络”;“虚拟组织”;“协会”、“连锁”…… ③来自不同学科的隐喻 控制论;松散组合系统;人口生态学;戏剧;建筑;生物学;……

3.对于新组织形式的新隐喻 象一个大脑的组织;神经网络;分化与整合;军蚁:集体智慧;团队:棒球队、足球队、网球双打小组;巨型科层制,超级高速公路…… 二、变化着的公司模型 1.二十一世纪的新组织模型 ①过去十年,公司结构和管理系统正经历革命性变革,并形成新的公司组织模型 ②新组织的关键特征: 精干、扁平、灵活,以团队为基础,与顾客和供应商结成紧密网络,重视质量、取向 和运作具有全球性 ③争论:三派看法 ④意义:新组织模型对公司和经理有巨大影响 2.组织的关键特征 ①马克斯·韦伯和他的组织研究 ②科层制的古典模型 a、特征; b、优势; c、劣势 3.新组织模型的分析 ①网络性 a、旧组织与新组织的对比 b、新组织的次级特点 c、组织与环境 d、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新特征 ②扁平性 a、为什么出现这一特征 b、该特征对管理人员的影响 c、新特征的生命力 ③灵活性(弹性) a、旧组织与新组织的比较

组织变革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组织变革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现代企业组织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对于企业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而在充满激烈竞争的当今社会中,组织变革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许多在实践中对于组织变革存在着模糊认识,要么是缺乏组织变革的积极性,要么是盲目地进行组织变革。因而本文旨在通过对组织变革概念、原因及对策的分析,熟悉并且更好地学习组织变革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组织变革;企业;原因;对策 一、组织变革的相关概念 (一)组织变革的含义及原理 所谓组织,就是为达到某些目标而设计的集合体,是成员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框架。它满足以下几个特点:(1)是社会实体;(3)有确定的目标;(3)有一定的结构和协调模式的动态系统;(4)与外部环境相联系。 而组织变革是指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利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等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等方面的变化,提高组织效能。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组织变革,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资源的不断整合与变动,都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关注组织变革。 组织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这种系统与其多重环境发生着动态的相互影响。多层次、多因素、复杂多变的环境要求组织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功能和结构,提高在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即要根据外在环境的变化,不断对组织进行变革。组织变革就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结构和功能,以提高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应变能力。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有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两大原因。

组织变革

?1、杜邦公司组织变革的内在动因是什么(结合组织理论和组织变革理论及变革实践),这个案例对于当代中国家族企业及其他企业的的组织变革有什么启示。 变革的原因 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诸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产品和工艺的变革等。企业组织结构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手段,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组织结构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 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 (1)技术条件的变化,如企业实行技术改造,引进新的设备要求技术服务部门的加强以及技术、生产、营销等部门的调整。 (2)人员条件的变化,如人员结构和人员素质的提高等。 (3)管理条件的变化,如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实行优化组合等。 企业本身成长的要求 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时对组织结构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如小企业成长为中型或大型企业,单一品种企业成长为多品种企业,单厂企业成为企业集团等。 1、组织文化和员工素质 例如,企业员工结构改变;员工素质及理念的改变,如:学历、经验、技能、工作态度、作风、期望值、价值观等发生变化;人员数量、规模的增减等都会是企业组织变革的动因 2、决策层的变化 如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决策层的人事变动及企业股权结构的变更而导致的管理方式的改变,新的决策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势必会对组织进行调整。 3、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使用和升级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使用和升级,企业就必须调整组织结构,优化业务处理流程。 4、战略需求 企业战略调整和新战略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有和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正所谓战略决定结构。 5企业自身成长的需要。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在创建后,由于外部及本身的原因,企业必然要争取成长壮大,企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企业生理周期的变迁过程,企业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需要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之相配套。 到了1974年在杜邦公司的董事会中,只有5个人和杜邦家族有血缘关系,而整个董事会有24名成员。家族成员也对公司将自己的财产集

组织变革的意义

摘要 现代市场环境变化迅速,以往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组织结构已经渐渐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必须进行组织结构变革。 关键词:市场环境组织结构变革

目录 1. 组织变革的动因 (2) 1.1外部环境因素 (2) 1.2 企业内部环境因素 (2) 2.影响组织机构变革的因素 (2) 2.1 环境因素 (3) 2.2 战略因素 (3) 2.3 规模因素 (3) 2.4 企业生命周期 (4) 3.组织机构变革的途径 (4) 3.1 职能机构的变革 (4) 3.2 组织机构的变革 (4) 3.3 管理流程的变革 (4) 4.组织机构变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5) 4.1.领导阶层思维观念落后,管理方法陈旧 (5) 4.2 高昂的变革成本及前景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 (5) 4.3 上级的权威受到挑战 (5) 参考文献 (5)

1.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因 企业的组织结构面临着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压力,日益凸显出其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灵活性、协调不力、官僚主义盛行等劣势,已经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变革现有的组织结构。这些组织结构变革的驱动因素有: 1.1外部环境因素 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今世界,由于贸易壁垒的减少、运输成本和通信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跨国投资金额巨大,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整个世界经济逐渐融合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全球化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同时也包含着巨大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设计其组织时应具有全球化的战略眼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商业社会的诸多运作规则和方式,出现了B2B、B2C、C2C等新的商业运作方式。信息技术使管理者与组织环境之间建立了更密切的联系,简化的业务流程提高了公司的效率和效益。控制技术更加先进,有利于组织的分权和组织扁平化。 1.2企业内部因素 创新的需要,创新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灵活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可以推动企业其他方面(如过程、制度和政策等)的创新。因此,要使企业组织激发和保持创新精神和活力,就需要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和变革,以充分发挥企业组织的创新潜能;战略重心的转移,现代企业组织的发展有赖于企业知识员工的知识和能力,员工的地位正在上升,因此,企业的战略重心正向知识管理转移;当今世界是买方市场,顾客的地位不断上升,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对待顾客,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战略;由于全球环境的恶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正被提上议事口程,企业必须在履行经济和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关注其肩负的社会责任,统筹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上述战略重心的变化,无疑将带来企业组织结构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2.影响组织结构变革的因素 比尔·盖茨在《数字神经系统》中所写的:“80年代是质量的竞争,90年代是成本的竞争,21世纪是响应速度的竞争。”这一语道破了企业竞争的新方向。因此,在组织结构变革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对组织结构变革有阻碍的因素。一

组织变革

浅议组织变革 【前言】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中,企业的生命周期越变越短,组织变革渐渐成为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发展手段之一。然而,组织变革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企业的发展可能会有质的飞跃;反之,也有可能加速一个企业的衰亡。 【关键词】组织变革变革动因变革阻力 一、组织变革的内涵 1、含义:组织变革是指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利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等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等方面的变化,提高组织效能。 2、分类:组织变革的分类体系很多,如策略变革与非策略变革,渐进式变革和激进式变革等。其中,当前最流行的分类是根据Flood的组织构成理论(其将组织分为4个维度:过程、结构、文化和政治)进行的分类,其将组织变革分为过程变革、结构变革、文化变革和政治变革四类。这4个维度在方法上是彼此依赖,相互制约的,组织的变革不能仅仅关注于某一方法或在某种理论某一方面的指导下进行,而且任何一个维度的变革都将导致其他方面的变革。 3、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组织变革大都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征: 管理层次扁平化、组织内部关系网络化、企业经营虚拟化、企业组织集群化。 二、组织变革的动因 1、外部环境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使企业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理念越来越难以适应其要求。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的层级制所产生的组织刚性不能适应企业生产方式、经营内容、效率标准等方面的变化,已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障碍,因而必须突破传统的层级组织模式。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经济全球化导致市场竞争加剧,面对竞争对手的威胁,企业必须进行技术、产品上的创新和组织结构、观念上的变革。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为企业的生产方式和企业组织模式变革奠定了技术基础。2、内在因素 为了应付环境的挑战,任何组织都必须考虑从社会中引进新技术。在新技术和新事业的发展中,组织的结构和运作过程必受其影响,从而实现变革。 企业内部权力系统的变迁,如重要的人事变动、经营权转移将直接导致企业结构、制度或文化的改变。 进取的组织气候(组织气候是由组织成员的态度、思想、情感所形成的或所表现出的该机构单位所特有的,然而又是普遍而持续的行为风气、精神面貌)即组织成员的革新态度、对改革的欲望和朝向改革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能成为推动组织变革的直接动力。 三、组织变革的阻力 Lawrence.P.R(1954)最早提出变革阻力这一概念,并分析了阻力产生的原因:“习惯、经济因素和安全感”;而Stephen.P.Robbins(1996)则论述了抵制变革的组织阻力主要有6个原因:“结构惯性、有限的变革点、群体习惯、对专业知识的威胁、对已有权利关系的威胁和对已有的资源分配的威胁。”但将其归纳起来可以看出,变革阻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员工个

组织变革(论文)

组织变革管理 【摘要】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必须改革,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取得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变革和变革管理,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不断变革中的工作环境,并有效地选择组织变革的模式,采取积极的措施克服变革的阻力,激发变革的动力,使组织在变革中求得繁荣和发展。 一、组织变革的定义 组织变革(Organizational Change)是指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利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等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等方面的变化,提高组织效能。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组织变革,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资源的不断整合与变动,都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关注组织变革。 二、组织变革的模式 有这样一种流行的认识:企业要么实施变革,要么就会灭亡。然而事实并非总是如此,有些企业进行了变革,反而加快了灭亡。这就涉及到组织变革模式的选择问题。这里将比较两种典型的组织变革模式:激进式变革和渐进式变革。激进式变革力求在短时间内,对企业组织进行大幅度的全面调整,以求彻底打破初态组织模式并迅速建立目的态组织模式。渐进式变革则是通过对组织进行小幅度的局部调整,力求通过一个渐进的过程,实现初态组织模式向目的态组织模式的转变。

一、激进式变革 激进式变革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达到目的态,因为这种变革模式对组织进行的调整是大幅度的、全面的,可谓是超调量大,所以变革过程就会较快;与此同时,超调量大会导致组织的平稳性差,严重的时候会导致组织崩溃。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的组织变革反而加速了企业灭亡的原因。与之相反,渐进式变革依靠持续的、小幅度变革来达到目的态,即超调量小,但波动次数多,变革持续的时间长,这样有利于维持组织的稳定性。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也都有着丰富的实践,企业应当根据组织的承受能力来选择企业组织变革模式。激进式变革的一个典型实践是“全员下岗、竞争上岗”。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许多国内企业进行了大量的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全员下岗、竞争上岗”的实践既是其中之一。为了克服组织保守,一些企业在组织实践中采取全员下岗,继而再竞争上岗的变革方式。这种方式有些极端,但其中体现了深刻的系统思维。稳定性对于企业组织至关重要,但是当企业由于领导超前意识差、员工安于现状而陷于超稳定结构时,企业组织将趋于僵化、保守,会影响企业组织的发展。此时,小扰动不足以打破初态的稳定性,也就很难达到目的态。“不过正不足以矫枉”,只有通过全员下岗,粉碎长期形成的关系网和利益格局,摆脱原有的吸引子,才能彻底打破初态的稳定性。进一步再通过竞争上岗,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关心,只要竞争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就有助于形成新的吸引子,把企业组织引向新的稳定态。此类变革如能成功,其成果具有彻底性。

试论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来源

题目:试论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来源 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应用心理学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试论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来源 [摘要]:各种组织是当今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置身社会之中并深受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今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 组织变革的内涵也不断的丰富和拓展,企业组织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往往又是推动组织变革的强大动力。驾驭变革成为每个管理工作者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只有善于广泛了解组织的外部环境, 注重组织内部的调整,确定组织面临的威胁和机遇,驾驭组织与市场变化相匹配的变革,这样才能在变革中生存与发展。 [关键字]:组织变革变革动力变革阻力 1.组织变革的概述 1.1组织变革的概念 组织是随着组织环境的改变和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实践的丰富不断向前发展的,是一个不断变化演变的过程。组织与变革是紧密相联的统一体。组织变革就其本质含义来说,就是组织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其组成的各个要素进行调整、改变和创新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变革是组织发展的重要手段,对维系组织生存,促进组织健全发展,体现组织本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变革意味着组织的现状与组织的目标之间存在差距。这方面的差距有可能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也有可能是组织内部之间的问题;有可能是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也有可能是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希望通过变革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希望组织对环境作出更快速、灵活、积极响应,希望组织内部之间能有效地进行协调和运作,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组织变革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组织变革使组织有效运作,实现与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实现组织成员之间、群体之间、人一机系统之间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协调,提高组织效能。 组织的生命在变革,不变革的组织必然趋于萎缩和死亡。因此,组织变革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认识组织变革的规律,积极地、有计划地推进变革、领导变革,使变革走向成功。 1.2研究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来源的意义 组织变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能否取得持续的发展。变革中总是伴随有动力与阻力的对立冲突,变革也在这两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前进。变革的动力或

简答论述

三、考核方式 结合自考学生的特点和学科自身的特点,学习过程评价部分考核采用作业的形式。作业的内容紧密结合教材,覆盖了大纲要求的考点,题型以简答题为主,共计50道,每道题2分。具体作业内容如下: 第一章企业管理概论 1.根据企业财产构成和所负法律责任,企业可划分为几种类型?并请简要描述。 2.请简述管理的四大职能。 3.请简述管理理论演变的大体过程。 4.请简述网络时代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第二章企业战略管理 1.请简述企业实行战略管理的过程。 2.请简述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3.请简述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 4.请简述制订战略的主要环节。 5.请简述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 第三章客户关系管理 1.请简述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 2.请简述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流程。 3.请简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架构。 4.请简述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步骤。 第四章企业组织管理 1.请简述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2.请列举五种以上企业组织结构形式,并简要描 述。 3.请简要描述网络时代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特 点。 4.请简述企业再造的含义及特点。 5.请简述学习型组织的含义及特征。 第五章市场营销管理 1.请简述市场营销过程。 2.请简述市场营销组合策略“4ps”。 3.请简述网络营销的内容和层次。 4.请简述网络营销站点的规划内容。 5.请简述网络广告的特点和类型 第六章企业运作管理 1.请简述运作管理经历的三个基本阶段。 2.请简述准时生产的概念。 3.请简述敏捷制造的概念。 4.请简述虚拟企业的概念。 第七章企业财务管理 1.从财务管理环节的角度简述财务管理的方法。 2.请简述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3.请简述网络时代财务管理内容的变革。 4.请简述网络财务的内涵。 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 1.请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2.请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程序。 3.请简述工作分析的概念及作用。 4.请简述企业员工招聘与选用程序。 5.请简述绩效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第九章企业知识管理 1.请简述知识管理的概念。 2.请简述知识管理的内容。 3.请简述知识管理策略的类型。 4.请简述在选择企业知识管理策略时应注意的问题。 5.请简述知识管理的实施要点。 第十章供应链管理 1.请简述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请简述供应链环境下生产协调控制包括的内容。 3.请简述物流管理的含义。 4.请简述准时采购的含义。 第十一章企业文化管理 1.请简述企业文化的概念。 2.请简述企业文化的层次及其关系。 3.请简述企业文化的作用。 4.请简述企业文化管理的内容。 5.请简述网络时代企业文化的发展。

组织变革

1、杜邦公司组织变革的内在动因是什么(结合组织理论和组织 变革理论及变革实践),这个案例对于当代中国家族企业及其他企业的的组织变革有什么启示。 变革的原因 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诸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产品和工艺的变革等。企业组织结构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手段,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组织结构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 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 (1)技术条件的变化,如企业实行技术改造,引进新的设备要求技术服务部门的加强以及技术、生产、营销等部门的调整。 (2)人员条件的变化,如人员结构和人员素质的提高等。 (3)管理条件的变化,如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实行优化组合等。 企业本身成长的要求 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时对组织结构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如小企业成长为中型或大型企业,单一品种企业成长为多品种企业,单厂企业成为企业集团等。 1、组织文化和员工素质 例如,企业员工结构改变;员工素质及理念的改变,如:学历、经验、技能、工作态度、作风、期望值、价值观等发生变化;人员数量、规模的增减等都会是企业组织变革的动因 2、决策层的变化 如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决策层的人事变动及企业股权结构的变更而导致的管理方式的改变,新的决策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势必会对组织进行调整。 3、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和升级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升级,企业就必须调整组织结构,优化业务处理流程。 4、战略需求 企业战略调整和新战略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正所谓战略决定结构。 5企业自身成长的需要。

论述组织变革的动因及意义

目录 1.组织变革的动因 (2) 1.1外部环境因素 (2) 1.2企业内部环境因素 (2) 2.影响组织机构变革的因素 (2) 2.1环境因素 (3) 2.2战略因素 (3) 2.3规模因素 (3) 2.4企业生命周期 (4) 3.组织机构变革的途径 (4) 3.1职能机构的变革 (4) 3.2组织机构的变革 (4) 3.3管理流程的变革 (4) 4.组织机构变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5) 4.1.领导阶层思维观念落后,管理方法陈旧 (5) 4.2高昂的变革成本及前景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 (5) 4.3上级的权威受到挑战 (5) 参考文献: (5)

论述组织变革的动因及意义 摘要 现代市场环境变化迅速,以往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组织结构已经渐渐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必须进行组织结构变革。 关键词:市场环境组织结构变革 1.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因 企业的组织结构面临着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压力,日益凸显出其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灵活性、协调不力、官僚主义盛行等劣势,已经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变革现有的组织结构。这些组织结构变革的驱动因素有: 1.外部环境因素 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今世界,由于贸易壁垒的减少、运输成本和通信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跨国投资金额巨大,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整个世界经济逐渐融合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全球化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同时也包含着巨大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设计其组织时应具有全球化的战略眼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商业社会的诸多运作规则和方式,出现了B2B、B2C、C2C等新的商业运作方式。信息技术使管理者与组织环境之间建立了更密切的联系,简化的业务流程提高了公司的效率和效益。控制技术更加先进,有利于组织的分权和组织扁平化。 2.企业内部因素 创新的需要,创新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灵活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可以推动企业其他方面(如过程、制度和政策等)的创新。因此,要使企业组织激发和保持创新精神和活力,就需要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和变革,以充分发挥企业组织的创新潜能;战略重心的转移,现代企业组织的发展有赖于企业知识员工的知识和能力,员工的地位正在上升,因此,企业的战略重心正向知识管理转移;当今世界是买方市场,顾客的地位不断上升,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对待顾客,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战略;由于全球环境的恶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正被提上议事口程,企业必须在履行经济和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关注其肩负的社会责任,统筹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上述战略重心的变化,无疑将带来企业组织结构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2.影响组织结构变革的因素

组织变革的动因和意义

目录 1组织变革的含义 1 2组织变革的意义及重要性 1 2.1组织变革的意义 1 2.2组织变革的重要性 1 3组织变革的原因 2 3.1外部原因 2 3.2内部原因 2 4组织变革的现状3参考文献 3

摘要 变革是组织实现动态平衡的发展阶段。组织原有的稳定和平衡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了,就要通过变革来打破它们,但打破原有的稳定和平衡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新的稳定和平衡,应当把组织的变动性和稳定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变革平衡企业 1组织变革的含义 组织变革(Organization Change),是指组织依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并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以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的过程。 2组织变革的意义及重要性 2.1组织变革的意义 组织变革的含义表明,变革是组织实现动态平衡的发展阶段。组织原有的稳定和平衡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了,就要通过变革来打破它们,但打破原有的稳定和平衡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新的稳定和平衡,应当把组织的变动性和稳定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指出,一个组织的动态平衡包括下列方面: (1)足够的稳定性,以利于达到目前的目标。 (2)足够的持续性,以保证在目标或方法上进行有秩序的变革。 (3)足够的适应性,以对外部的机会和要求以及内部的变化情况做出反应。 (4)足够的革新性,以使组织在条件适宜时富于主动性(实行变革)。 现代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都是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组织的运行即是与多重环境发生动态的相互影响的过程。每个组织都有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复杂多变的背景,组织想要维持和发展,必须不断调整与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在变化的背景下生存、维持和发展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即不断地对组织进行变革。企业和组织不是孤立存在的封闭性组织,它是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开放性系统。客观环境在不断变化,企业和组织需要不断变革才能适应新的情况和要求。组织变革的目标,主要在于实现组织结构的完善、组织功能的优化和组织成员满意度的提高。 2.2组织变革的重要性 企业在理想的状态下本是不需要经行改革的。在一个企业的建立之初,通过细致的思考与论证,首先创立自己的经营哲学,将此作为企业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然后建立一个细致入微,权责利一体的管理体系,并付诸执行;最后就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时,

论述组织变革的动因及意义

论述组织变革的动因及意义 摘要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其内部构成要素及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对组织产生影响。现代组织也只有适应这些变化,不断进行组织变革,才能使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市场环境组织结构变革

目录 1.组织变革的概念 1.1概念 组织变革通常意义上的理解是组织变化和变革,尽管程度上有差异,但都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或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并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以提高组织适应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应变能力。 1.2组织变革的形式 1.2.1根据变革的深度,组织变革可以有三种形式 (1)组织结构的变革。通过改变正式工作结构及职权关系来改善绩效。 (2)人员的变革。指对员工的态度、技能及知识基础的改变。 (3)技术的变革。这是将资源转变成产品或服务的任何新方法的应用,包括机械化、计算机化和信息化等。 1.2.2根据变革的激烈程度、复杂程度等,组织变革分为以下三类 (1)适应性变革。这是指引人已经经过试点的比较熟悉的管理实践,属于复杂性程度较低、确定性较高的变革。 (2)迎新性变革。这是指引人全新的管理实践。 (3)激进性变革。这是指实行大规模、高压力的变革和管理实践。 2.组织变革的动因 2.1组织变革的外因

(1)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国家在一定时期颁布的政策、法规法律,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组织的行为。 (2)科学技术环境。当前以高新科技为主的技术变革社会的作用更是非常明显,同时科学技术的变更也变得更迅速,由科学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变革是显而易见的。 (3)经济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引起组织变革的直接因素之一。 (4)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对组织变革的影响也正是通过这些方面来达到。 2.2组织变革的内因 (1)组织目标的选择与调整。组织目标的选择与调整影响着组织变革的方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变革的范围。 (2)组织结构的改变。组织结构的调整主要是指组织名的权责体系、部门体系等和调整。 (3)组织职能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现代组织的职能和基本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成为组织变革的因素之一。 (4)组织成员素质、动机与需求的变化。 (5)技术的变革。技术系统是组织变革的重大推动力。 (6)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 表1-1组织内部员工思想变化倾向 职工的趋同性弱了,标新立异意识强了。 敬业精神弱了,自主择业意识强了。 经济意识强了,政治意识弱了 利益意识增强了,奉献精神减弱了 注重技能素质的提高,轻视政治素质的提高。 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意识增强了,而集体主义、国家利益意识减弱了。 (7)管理活动的变化。管理是组织变革的推动力之一。 (8)其他因素。 2.3组织变革的阻力 (1)经济原因造成的抵制 (2)心理原因造成的阻力 1)变革一定程度上会破坏一部分人的职业认同感。 2)变革会引起一部分人地位和权利的变化。

组织变革

?1、杜邦公司组织变革的内在是什么(结合组织理论和组织变革理论及变革实践),这个案例对于当代中国家族企业及其他企业的的组织变革有什么启示。 变革的原因 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诸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产品和工艺的变革等。是实现企业的手段,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组织结构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 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 (1)技术条件的变化,如企业实行技术改造,引进新的设备要求技术服务的加强以及技术、生产、营销等部门的调整。 (2)人员条件的变化,如人员结构和人员素质的提高等。 (3)管理条件的变化,如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实行优化组合等。 企业本身成长的要求 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时对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如小为中型或大型企业,单一品种企业成长为多品种企业,单厂企业成为

企业集团等。 1、组织文化和员工素质 例如,企业员工结构改变;员工素质及理念的改变,如:学历、经验、技能、工作态度、作风、期望值、价值观等发生变化;人员数量、规模的增减等都会是企业组织变革的动因 2、决策层的变化 如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决策层的人事变动及企业股权结构的变更而导致的管理方式的改变,新的决策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势必会对组织进行调整。 3、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和升级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升级,企业就必须调整组织结构,优化业务处理流程。 4、战略需求 企业战略调整和新战略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正所谓战略决定结构。 5企业自身成长的需要。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在创建后,由于外部及本身的原因,企业必然要争取成长壮大,企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企业生理周期的变迁过程,企业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需要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与之相配套。

管理学原理试题

《管理学原理》作业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A.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B.计划、组织、指挥、控制、调集资源 C.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人事 D.计划、组织、控制、激励、人事 2.属于行为科学阶段代表人物的是() A.巴纳德 B.德鲁克 C.西蒙 D.卢丹斯 3.管理的载体是() A.管理者 B.技术 C.工作 D.组织 4.计划职能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计划是关于() A.今后的生产安排 B.未来的经营管理安排 C.未来的行动安排 D.今后的工作部署 5.在管理学中,非正式组织是指() A.人际互动中形成的非正式群体 B.人际互动中形成的非正式规则 C.未经上级批准的组织 D.未得到社会承认的组织 6.由两套组织部门联合构成的双重组织结构,其中一套是在组织职能基础上形成的部门,另一套是在组织特定业务基础上形成的部门,这两个部门在组织中以纵横两个方向设置所构成的状态称为() A.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B.职能制组织结构 C.部门直线组织结构 D.矩阵组织结构 7.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下属的成熟度处于成熟阶段应采取的领导方式是() A.高关系低工作 B.参与式 C.低工作低关系 D.命令式 8.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 A.物质层 B.精神层 C.制度层 D.器物层 9.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在当前这样一个飞速变革的经营环境中,制定计划到底有多大意义?在他们中间流传着“计划赶不上变化”的说法。在下面的诸多观点中,哪一种最有道理?() A.变化快要求企业只需要制定短期计划 B.计划制定出来之后,在具体实施时经常要进行大的调整,因此计划的必要性不大 C.尽管环境变化速度很快,还应该象以前一样制定计划 D.变化的环境要求制定的计划更倾向于短期的和指导性的计划

企业组织变革的动因研究

企业组织变革的动因研究 企业组织变革的动因大致可分为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两部分 外部动因 1、顾客 随着社会的发展,顾客变的逐渐成熟,进而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企业就要研究这些顾客变化,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这样就会建立起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 2、资源供应者 任何企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的经营离不开资金资源、原材料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讯等等基本资源要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能得到资源供应者的有效协助才能顺利开展,所以资源供应者如风险投资商、银行、供应商等的组织、政策等的变动会导致企业的组织的调整,特别是对资源供应者依赖性很强的企业。如,一家依靠电信运营商生存的SP企业,就很可能因为电信运营商的重组合业务调整而变动自己的组织 3、竞争者 企业从创建的那一天就意味着必须要面对竞争,竞争环境的变化,主要竞争者的战略调整,竞争举动等都可能要引起企业的重视,为了在竞争中求得胜利,企业很可能通过组织变革来应对挑战。 4、技术 科学进步引起产品升级换代,技术革新导致的产业结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做出相应的组织调整 5、政府及其它社会利益代表 由政府、行业协会等组织出台的一些新法规、新政策,这些会直接导致企业进行组织调整 内部动因

1、员工素质和组织文化 例如,企业员工结构改变;员工素质及理念的改变,如:学历、经验、技能、工作态度、作风、期望值、价值观等发生变化;人员数量、规模的增减等都会是企业组织变革的动因 2、决策层的变化 如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决策层的人事变动及企业股权结构的变更而导致的管理方式的改变,新的决策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势必会对组织进行调整。 3、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和升级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升级,企业就必须调整组织结构,优化业务处理流程。 4、战略需求 企业战略调整和新战略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正所谓战略决定结构。 5企业自身成长的需要。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在创建后,由于外部及本身的原因,企业必然要争取成长壮大,企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企业生理周期的变迁过程,企业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需要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与之相配套。 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传统的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已不能适应和满足新的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客户多元化的需求,物流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创新,成为物流企业对内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和对外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外部因素 信息技术的发展 传统物流企业是在我国经济、信息技术水平低下的条件下产生的,从事的传统意义上的仓储、运输企业,即进行成品配送和原材料运输,及储存、存货、顾客服务等单项活动。经济的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源源不断冲击国内传统物流结构,而现代的物流基础是信息技术,已经在物流各个环节改变其效率,如数据库管理系统、物流信息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题库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题库 一、题库目录 1. 比较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优缺点。 2. 促成组织结构分部化的动因有哪些? 3. 构建行政组织文化应该遵循哪些原则,选取怎样的途径? 4. 管理者应如何重视挫折与管理的关系? 5. 行政组织的具体环境包括哪几个方面? 6. 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障碍有哪些? 7. 行政组织文化的特点和功能有哪些? 8. 何谓斯坎隆制度?斯坎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主张是什么? 9. 基本的冲突处理策略主要有哪几种? 10. 绩效管理有哪些主要活动? 11. 绩效评估的一般性指标有哪些? 12. 简述21 世纪做好领导的准则。 13. 简述艾德奇关于组织环境维度的主要观点。 14. 简述常见的行政组织决策的主要类型。 15. 简述冲突处理的模式。 16. 简述冲突的积极功能。 17. 简述冲突的消极功能。 18. 简述冲突定义的要点。

19. 简述法约尔的组织管理原则。 20. 简述非正式沟通及其优缺点。 21. 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22. 简述格雷纳组织变革模式。 23. 简述构建行政组织文化的基本途径。 24. 简述构建行政组织文化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25. 简述国务院的职权内容。 26. 简述国务院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 27. 简述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其地位的具体表现。 28. 简述行政组织环境的特点。 29. 简述行政组织决策的特征。 30. 简述行政组织领导的基本职能。 31. 简述行政组织领导的特点。 32. 简述行政组织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33. 简述行政组织文化的功能。 34. 简述行政组织文化的特点。 35. 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36. 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功能。 37. 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特点。 38. 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途径。 39. 简述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 40. 简述李皮特的“有计划的变革模式”。

— 组织变革与发展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转型与创新 —组织变革与发展 黄培伦主讲 □学习目标 ?认识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异同 ?了解组织变革的过程 ?了解组织变革的方式 ?认识组织变革的阻力 ?掌握克服组织变革的方法 ?了解组织发展的趋势 概念 辨析 有效的组织体现稳定与变革、维持与发展的统一。 组织变革(Organization Change, OC) —狭义仅限正式结构的改变; —广义还包括行为、技术等方面的改变。 组织发展(Organization Develop, OD) —狭义指成员行为的改变; —广义还包括结构、技术等方面的改变。 两者狭义有别,广义相通,统称组织变革与发展( OC & OD ) 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L) 组织学习是一种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组织成员能够对组织、环境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一致的认识,使组织能够更好地行动,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组织转型,实现组织绩效的提高。 组织转型(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OT) 组织转型强调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组织的重构和再造,注重组织的流程化、团队化、网络化、虚拟化。面向整个业务流程,体现集中与机动、集权与分权并重,动态、扁平的网状组织模式。 内容 主要为三大方面的改革 结构改革 组织设计

行为改革 培训和激励 技术改革 技术进步 包括:技术选择、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 模式 系统模型(图6-1) 过程 卢因模式() 解冻(unfreezing) —创造变革的动力 机制1:必须确定地否定目前的行为或态度或者在一段时间内不再强化或肯定; 机制2:这种否定必须建立足够的、能产生变革的迫切感; 机制3:通过减少变革的障碍,或通过减少对失败恐惧感来创造心理上的安全感。 变革(changing) —指明改变的方向,实施变革,使成员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 机制1:对角色模型的认同。即学习一种新的观点,或确立一种新的态度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观看其他人是如何做的,并以这个人作为自己形成新态度或新行为的榜样; 机制2: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多种信息加以选择,并在复杂的环境中筛选出有关自己特殊问题的信息。 再冻结(refreezing) —稳定变革 机制1:让成员有机会来检验新的态度和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成员一开始对角色模型的认同可能很小,应当用鼓励的办法使之保持持久; 机制2:让成员有机会检验与他有重要关系的其他人是否接受和肯定新的态度。群体成员彼此强化新的态度和行为,个人的新态度和新行为可以保持更持久些。 吉普森模式() 图6-3 吉普森组织计划性发展和变革模式

电大专科《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四Word版

试卷代号:254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组织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 )理论。 A.“公平”理论 B.“Y”理论 c.“需要层次理论” D.“成熟与不成熟理论” 2.将组织环境划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是( )。 A.邓肯 B.邓哈特 C.孔茨 D.韦伯 3.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行事的组织结构体系为( )。、 A.分离制 B.完整制 C.集权制 D.分权制 4.国务院是由( )组织产生。 A.全国人大 B.中共中央 C全国政协 D.中央军委 5.根据群体的成因分类,可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 )。 A.合作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社会群体 D.协作群体 6.风险型决策的决策后果( )。 A.可以确定,没有风险 B.不可以确定 c.有些可以确定 D.可以预测,需要冒一定风险 7.解决冲突的基本策略是( )。 A.缓解策略 B.回避策略 C.引起策略 D.正视策略 8.根据行政组织文化产生的时间,行政组织文化可以分为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和( )。 A.行政主体文化 B.当代行政组织文化 C.行政统治型文化 D.权力导向型文化

9.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 )问题。 A.投入 B.手段 C.结果 D.质量 10.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 )。 A.按机构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B.按职能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C.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D.按人员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以上答案 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1.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 )。 A.立法权 B.外交权 c.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D.独立的地方财政权 12.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源于( )。 A.法律 B.习惯 C.职位 D.暴力 13.正确的决策目标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 A.定量化 B.没有时间限制 C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D.要明确责任 14.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 A.计划绩效 B.监控绩效 C评价绩效 D.反馈绩效 15.组织变革并非凭空产生,它是有原因的。组织变革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把组织变革的动因分为两大类:( )。 A.外部环境因素 B.经济诱因 C.利益诱因 D.内部环境因素 16.棱柱模式理论 17.群体规范 18.仲裁解决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