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背景下的道路货物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现代物流背景下的道路货物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现代物流背景下的道路货物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毕业论文

二〇一一年十月

现代物流背景下的道路货物运输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专业班级:物流管理

姓名:张美晴

指导教师:李振福

摘要

本文阐述了现代物流的特点,从现代物流的角度分析了公路货物运输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我国公路货物运输在现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受政府管理体制的制约;公路货物运输企业效率低;公路里程和路网等级低;货运装备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采取资源整合,建立法规,加快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绿色物流和加强人才等建议。

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现代物流具备了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柔性化、绿色化等特点。其追求的目标是把合适的产品,在合适的地点,以适当的数量,在所需要的时间和适当的价格提供给顾客。货物流通过程是借助于交通运输部门所提供的交通运输工具来实现的

现代物流在效率和成本方面对作为重要环节的运输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国交通运输现状的发展水平已不能适应需要,为此,必须在政府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组织管理技术、货运服务模式、企业组织形态等方面实现发展理论的创新。运输发展理论创新的核心是促进货物运输行业尽快实现产业更新、服务创新、技术和装备设施的进步,即要求实现货物运输的现代化,所以,以现代化为宗旨的现代货运的发展,就成为运输发展理论创新的根本所在。现代物流对运输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无论从何种角度定义,无论实现管理的形式和手段为何,现代物流的基本实质似乎都可以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来概括。现代物流的这种实质内涵,对作为其管理与经营运作的核心环节的运输组织与服务,在上述三个方面较传统的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输组织与服务能否适应这种新的要求,将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现代物流系统的构建和系统运转的顺畅。

关键字:现代物流道路运输发展现状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logistics, the modern logistics of the importance of highway cargo transportation, discussed our country highway transportation in modern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the existing government management system restriction; roa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 efficiency is low; the highway mileage and road grade low; freight equipment level is low;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erious problems. Put forward to adopt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to establish regulations,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green logistics and strengthen personnel recommendations.

With the information era,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age, modern logistics with information, networking, automation, flexibility, green features such as. The goal is to put the right product, at the right place, in the right amount, in the time required and the right price for the customer. The flow of goods is by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with the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tools to achieve

Modern logistics in the efficiency and cost of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nsportation of the new requirements, our country traffic carries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level can not meet the need, therefore, must be in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freight service mode,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form aspects of development theory innovation. Transport development theory innovation is the core of promoting goods transport industry as soon as possible to achieve industrial upgrading, service innova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acilities progress, which requires the realization of goods transportation modernization, therefore, to the moderniz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the modern the development of freight transport development theory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fundamental. Modern logistics for the transportation service is the new requirement from the point of definition, regardless of the realization of management form and means of why, modern logistics basic essence can be used everywhere" reduce costs, improve efficiency, improve the service " to summarize. Modern logistics the connotation, as its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core link in the transport organization and services, in the above three than the traditional transpor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service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will largely affect the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system operation smooth.

Keywords: road transportation modern logistic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背景及意义 (1)

1.2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1)

第二章现代物流背景下的道路货物运输业务 (2)

2.1货物的种类与分类 (2)

2.2道路货物运输系统 (2)

2.3道路货物运输组织 (4)

第三章现代物流背景下道路货物运输发展现状 (6)

3.1我国道路货物运输的发展概况 (6)

3.2货物运输业所取得的成就 (8)

3.3货物运输业存在的问题 (8)

第四章现代物流背景下道路货物运输的对策 (12)

第五章总结 (15)

5.1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15)

5.2论文的不足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现在许多运输企业都在进行转型,因为现在物流下的货物运输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服务理念等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又快又好可持续发展。现在许多企业针对国家政策是越罚越超载;我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可是多式联运并没有具体的标准和对接平台等等。本文就是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借鉴前人的成果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

1.2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本文主要研究现代物流背景下货物运输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要研究货运就要简单知道货物以及货物的种类,研究我国的货物系统等等。通过分析找到相应的对策,我简单阐述我国运输行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以及我国的成就和不足,用一大章进行问题对策的研究。通过查找前人的资料和分析,找到对策

第二章现代物流背景下的道路货物运输业务

2.1货物的种类与分类

货物,运输中的专有名词,运输中的对象分为人和货2种。在运输中大致将货物分为3大类:第一类,普通货物,在运输、装卸、保管中无特殊要求的。普通货物分为三等。第二类,特种货物,即在运输、装卸、保管中需要采用特殊措施的。特种货物分为四类。第三类,轻泡货物,即货物每立方米体积重量不足333千克的。

2.2道路货物运输系统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的08年,也是市场格局调整最为明显的一年,国家大力发展服务业。为我国物流业带机遇,我国物流是刚起步阶段,没有适应就直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并且成为我国经济的又一增长点。我们可以从一些数据看出:我们单单拿04、05年为例,04年,我国国内物流业实现增值8459亿元,占GDP 的6%,占整个服务业的19.5%,同比增长8.4%;05年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为4396亿元,同比增长12.2%,占服务业的20.9%。现代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三产业中的骨干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增长点。

我国是国土幅员辽阔,受历史、区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表现出区域不平衡的典型特征,这也导致货运体系的显著差异,我国一般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四大区域。

东部:经过改革开放的30年,东部的经济发达程度不仅位列中国的四大区域之首,而且已经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由于东部的地理优势货运行业也是比较发达的,截止08年底东部地区的铁路营业里程为1.79万公里,如图所示,占全国总量的22.44%,路网密度196.87公里/万平方公里

图2.2东部地区各省市铁路营运里程

省份铁路营业里程数省份铁路营业里程数

北京1166.5 福建1618.4

天津764.3 山东3633.3

河北4853.5 广东2164.8

上海316.1 海南387.3

江苏1657.0 合计17880.5

浙江1319.3

资料来源:根据《国统计年鉴》09年相关数据整理

公路建设状况

东北地区的公路里程达到94.90,占全国的25.44%,公路网密度1,04万公里/万平方公里,等级公路85.75万公里,占全国比例的30.86%。

图2.2东部地区各省市公路里程状况

省份公路里程省份公路里程

总里程等级公路高速公路总里程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北京20340 20135 777 福建88607 66461 1767

天津12060 12060 835 山东220688 217101 4285

河北149503 137459 3233 广东183155 154878 3823

上海11497 11497 637 海南18563 11264 660

江苏140930 129326 3725 合计948995 857530 22815

浙江103652 97349 3073

图2.2 07-09东部三大产业的发展状况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增加值(亿元)比重(%)增加值(亿

元)

比重(%)增加值(亿

元)

比重(%)

2007 10749.8 7.1 78235.2 51.8 62050.5 41.1 2008 12145.5 6.9 90465.0 51.3 73707.4 41.8 2009 12823.2 6.6 96488.9 49.6 85358.4 43.8

东北部:东北一直是我国的重要的重工业、能源、原材料、商品粮等生产基地。东北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度面临困境,一直到03年10月我国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的若干问题》实施一次全局性的区域开发战略。近几年来,依托工业基础雄厚、商贸流通发达、综合运输网络完整、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整体优势,东北区现代物流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图2.2 07-09年东北三大产业的发展状况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增加值(亿元)占GDP比

重(%)

增加值(亿

元)

占GDP比

重(%)

增加值(亿

元)

占GDP比

重(%)

07 2832.8 12.12 12024.3 51.4. 8516.47 36.44

08 3307.8 11.73 14942.6 53.00 9945.19 35.24

09 3549.7 11.62 15234.6 49.85 11773.02 38.53

铁路情况

东北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3778.4公里,高铁等顺利进行东北辐射连接的铁路有18条之多,贯穿东北三省。

公路情况

东北地区公路总里程339088公里,占全国的9.09%;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716公里,占全国的7.82%

中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使其在全国物流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铁路情况

中部的铁路总里程18492.9公里,保持着持续上涨,占全国的比重的23.21%。

公路状况

中部地区公路线路里程达到10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线路里程达到16316公里。仅以09年湖北省新增高速公路563公里告诉公路总里程达到3283公里,09年安徽新增高速公路30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2900公里。

西北部

自从国家大力发展西部战略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凸显广西北部经济区的物流战略的地位。

2.3道路货物运输组织

在全国建设许多物流园区,《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背景中国物流园区与保税功能相结合,在东部落实多式联运等来推进货运的发展;在东北积极发展生产性物流,引导制造企业与物流对接,根据不同的省份的特点重点建设工业性企业的运输、汽车行业的运输、农产品及副产品的运输等等,我们用一组09年的数据看看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物流的联动发展情况:鞍山市我国的重要钢铁工业的

基地,09年铁、钢产量分别2050.95万吨、2016.26万吨,但是鞍山确实运输的小市,就在09年鞍钢剪了东北物流大市场的辽宁北方钢铁交易中心,主要就是贸易和运输。我国的运输多是在东部,西部运输需求近几年来增加了不少,相应运输组织也得到了完善,实行“无缝对接”的先进的运输模式。

第三章现代物流背景下道路货物运输发展现状

3.1我国道路货物运输的发展概况

公路货物运输是现代运输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构成陆上货物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它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世界机动车总数已达4亿多辆,全世界现代交通网中,公路线长占2/3,约达2千万公里,公路运输所完成的货物运输量占整个货物运输量的80%左右,货物周转量占10%。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公路运输的货物运输量、周转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都名列前茅,公路运输已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运输是一种机动灵活、简捷方便的运输方式,在短途货物集散运转上,它比铁路、航空运输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尤其在实现“门到门”的运输中,其重要性更为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伴随着公路网技术水平的提高、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公路货物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公路货物运输无论在运输量绝对水平或在全社会货物运输中所占比重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伴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活跃,区域间经济交往和货物交流的日趋频繁和道路条件的改善,货物运输平均运距也有所提高。 公路货运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国有运输企业在运输市场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市场主体多元化日趋明显;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公路运输新需求,公路货物运输生产方式和经营内容不断扩展,包括传统的整车运输、零担运输以及集装箱、大件笨重货物、危险品货物运输等不断发展和完善,快件运输、社会性储运服务等也暂露头角;运输市场的多元化和运力的快速发展,使得为车货双方提供配载、货运代理和货运信息的货运服务业应运而生;公路运输市场调控和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是也应看到,我国公路货运由于历史原因,从运输组织形式到经营管理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国内其它运输方式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高效的运输生产组织方式,如零担和集装箱运输等,为改变公路货物运输行业长期以来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客观条件和公路运输管理体制等主管原因的制约,汽车货

物运输的机动灵活、运达速度高的优势仍一直未真正彻底体现出来。通过对我国公路货运业的现状分析,影响我国公路货运发展的诸多因素依然存在。

我国公路货运业的特点 (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由于公路运输网一般比铁路、水路网的密度要大十几倍,分布面也广,因此公路运输车辆可以“无处不到、无时不有”。公路运输在时间方面的机动性也比较大,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时间较短,车辆可随时调度、装运。 (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 货车车体积较小,中途一般也不需要换装,不仅可沿分布较广的路网运行,还可深入到工厂企业、农村田间、城市居民住宅等地,把货物从始发地门口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门口,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 (3)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 在中、短途运输中,由于公路运输中途可以不需要倒运、转乘就可以直接将客货运达目的地,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因此,在中、短途运输中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其客、货在途时间较短,运送速度较快。这是其它运输方式无法与公路运输比拟的特点之一。 (4)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 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正常经营情况下,公路运输的投资每年可周转1~3次,而铁路运输则需要3~4年才能周转一次。 (5)掌握车辆驾驶技术容易 与火车司机或飞机驾驶员比较,汽车驾驶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对驾驶员的各方面素质要求相对较低。 (6)单车运量小,运输成本较高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矿用自卸车,长20多米,自重610t,载重350t左右,但仍比火车、轮船少得多;由于汽车载重量小,行驶阻力比铁路大9~14倍,所消耗的燃料又是价格较高的液体汽油或柴油,因此,是航空运输外成本最高的一种运输方式。 (7)运行持续性较差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各种现代运输方式中,公路的平均运距是最短的,运行持续性较差。如我国1998年公路货运的平均运距为764km。 (8)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 据记载,自汽车诞生以来,已经吞吃掉3000多万人的生命,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死于汽车交通事故的人数急剧增加,平均每年达50多万。这个数字超过了艾滋病、战争和结核病人每年的死亡人数。汽车所排出的尾气和引起的噪声也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大城市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3.2货物运输业所取得的成就

为推进网络化运输的发展,项目组选择甩挂运输这一典型的网络化运输模式开展示范工程。2010年10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了《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各省申报、评选、实施方案审核,全国10个省(市)共确定26个试点项目(企业)纳入甩挂运输示范工程。目前甩挂运输示范工程已经正式启动,进展顺利。

3.3货物运输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路货运今年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环境最为复杂多变的一年,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和5月份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尤其正在施虐的金融风暴,让中国经济遭受重重困难。而宏观经济增速的减缓,必然导致市场对商用车产品的需求减弱。由于市场对经济危机的忧虑情绪,会导致需求减少的幅度在短期内被人为地放大,这就加大了车辆企业的经营困难和风险。 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对货物运输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要求我们对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进行调整和变革。更加重视成本的控制,重视客户的感受,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改革开放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国有运输企业在运输市场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公路运输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主体多元化日趋明显;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公路运输新需求,公路货物运输生产方式和经营内容不断扩展,包括传统的整车运输、零担运输以及集装箱、大件笨重货物、危险品货物运输等不断发展和完善,快件运输、社会性储运服务等也暂露头角;运输市场的多元化和运力的快速发展,使得为车货双方提供配载、货运代理和货运信息的货运服务业应运而生;公路运输市场调控和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公路货运从运输组织形式到经营管理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国内其它运输方式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汽车货物运输的机动灵活、运达速度高的优势仍一直未真正彻底体现出来,影响我国公路货运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营观念陈旧,运输效率低下 长期以来,我国公路运输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以区域企业为主,经营范围以区域为基础,受体制封闭等人为因素的严重影响,跨区域的长途运输回程空载现象十分严重,企业运输效率低下。以

零担货物运输为例,目前我国公路零担运输实行的是不同区域的货运班车"对开"形式,不同地区的运输公司之间用合同或协议的形式认可对同一线路的联合经营,以固定的周期相互开行对等的车辆运输两地间的货物。由于这种联合经营属于"松散型",处于各自的利益,出现了有意不及时给对方班车配货的现象,致使对方公司的班车实载率十分低下,货物待运时间过长,客户转而寻求其它方式或解决办法,缺少货源的货运站不得不加大班车的周期而周期愈长,货源愈少,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从而使这种预期的保障运输效率和双方利益的愿望变得名存实亡。 (二)货运站场基础设施落后、功能单一 一个完善的运输线路系统,除了道路条件外,还需要一系列的专门配置,如场站、枢纽、快速装卸、集散运输系统支持。货运站是进行货物运输组织的场所,目前,全国虽已有2500多个零担货运站(点),但多数为仓库式的,规模小、设施简陋、功能单一,且没有扩建余地,另外许多货运站属于企业自有、自用、封闭型,没有向社会开放。场内搬运、装卸设备落后,不配套,生产作业及技术水平基本处于手工操作状态,无法向用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站场作业服务。在道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道路货物运输的效率与效益没有明显的提高。 (三)车辆外挂,管理混乱 1 车辆外挂现象严重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实行招商引车。如营业税方面,对外地车辆实行先征后还,返还税收的比重有的高达50%,这种车辆外挂现象的出现象导致了对货物运输市场管理的难度,对国家税收缴纳本应该足额交纳的各种税费,在各地竞相出台的优惠政策下,所交纳的数量都打上了一定折扣,总体上使得国家税费流失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安全隐患严重 车辆挂在他省,而多数并不在所挂省内经营,行业管理部门无法掌握企业及车辆状况。如交警部门为了给外挂行绿灯,只要求一些较携带车辆档案和证件就给发牌发证,车辆可以不到现场,由于对车辆的技术状况不了解,违规给予许可办证,给运输安全埋下了隐患。 (四)政出多门、难以形成合力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的管理,涉及到交通部门、公安部门、税务部门多个部门。运输是属于物流的一个职能,运输业的发展需要统筹规划。而目前各部门对运输业的发展支持力度不一。即使在交通部门内部,运政、路政、稽查等管理部门也难以形成合力。 在燃油成本不断上升,而运输价格又畸低时,运输车辆为了招揽货源,不得不在运输价格上进行竞争,尤其是一些贷款买车的

车主,为了能够每月按期还贷,再低的运价也会承运。据一些货主反映就目前市场情况,如果车辆不超载,几乎毫无盈利,甚至亏损。为了能够获利,车主或企业不得不超载,其盈利正来自于超载部分的运费。 市场调研发现多数省份治超实际只是为了收费,只处罚不卸载现象严重,造成治超只是增加了运输成本而已,而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反而更加超载运输,陷入“越治越超”怪圈,运价也始终徘徊在低位运行。治理超限超载国务院是九部委联合治理的,省级是十个厅、委、局联合治理的,而多数省份治超站只有交通和少数公安参与,我国治载就连交通内部的运管部门也没有参与。就目前交通路政、公安两家联合治超而言,像我省目前已经实行了计重收费的今天,这种不卸载的治超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而在源头治理起作用的发改委、工商、质检部门基本没有参与,从而使“大吨小标”车辆的治理,边扼制边涌现。 (五)缺乏主导公路运输市场的大型运输企业,难以组织规模化和网络化的运输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公路货运市场是国有运输企业一统天下,虽然这时期公路运输市场的单一主体的局面有其不利的一面,但应看到国有大中型运输企业在国防工程、重点工程、抢险救灾物资运输等与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生产中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公路运输市场放开搞活大大解决了货主运货难的状况,但由于种种原因,原有的一些大中型运输企业化整为零,缺乏能够主导货运市场的大型区域性或全国性的运输企业,过小的经营规模和营运区域、分散经营的状况导致公路货物运输机动、灵活、优质、高效、网络化、规模化的经营的整体优势难以发挥,与国外公路货物运输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生产效率相差甚远,使运力资源发生了巨大的浪费,同时,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佳。(六)我国网络化运输总体发展较为滞后是市场结构过于分散,网络化运输的优势难以发挥。从总体上看,我国道路货物网络化运输市场结构过于零散,竞争有余,集中不足,难以发挥运输的规模化优势和网络化优势。

二是运营行为尚待规范,市场交易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组织相对零散,经营主体数量众多、规模弱小,加上长期以来政府对其监管的缺失,从而导致市场运营行为亟待规范:一方面市场主体低价恶性竞争,抢夺有限货源,导致市场运营的混乱;另一方面对于专线的经营行为、服务标准等缺乏统一的规范,对专线运营行为缺乏有效监管,造成专线市场诚信度低下,交易成本高昂。

三是缺乏集约化的信息组织,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较低。目前,我国网络化

运输企业的信息化运作水平相对低下,运营方式仍较为粗放,难以为高效、优质的运输服务提供必要的支撑。

第四章现代物流背景下道路货物运输的对策

面对我国道路货运输业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力发展道路货运输业任重道远。在物流的理念已被人们日趋所接受和认识后的今天,道路货运业的出路也将变得更加明朗。 (一)调整运力结构,提高运输效率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运输企业都是从事普通货物运输,车辆基本上都是栏板敞篷车。这也正是造成我国有效供给不足,低层次运输供给过剩,货物运价畸低的一个主要原因。要鼓励企业调整运输结构,发展快件运输、冷冻、保鲜运输等时限运输方式。引导企业经营结构调整,关键之处和落脚点在调整运力结构。调整运力结构,是提高运输装备水平,是实现道路运输现代化的基本条件之一。鼓励企业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为目标,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调整车型结构向合理化和高速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集装箱、冷藏、散装、油罐车等专用货运车辆,大力推广使用厢式车,促进普通敞篷车向厢式车的转变;重点发展适合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使用的大吨位重型货运汽车和专用汽车以及城市配送需要的小型货运汽车。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整分布结构,促进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满足不同运输需求的要求。 (二)加强货运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货运站及货运交易市场等其他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也有较大发展,但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讲,现有货运据点(包括货运站、货运交易市场,物流中心、物流园区)严重滞后于道路基础设施的发展,远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道路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关键体现在它的网络性,即线路只有连成网络才能发挥最大效用,路网是由线路和线路结点组成的,线路结点是路网的枢纽。货物运输系统同样是如此。货物运输据点起到控制运输、传递信息等作用,是货物运输系统的枢纽,一个完备的货运据点可具备咨询、包装、仓储、装卸、中转、配载、送货等服务功能,是发展物流必须依托的网络节点。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货物运输据点,以适应道路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其中货运场站(交易中心)和物流园区(中心)的建设和规划应分开对待。现阶段应由省交通主管部门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作好全省货运据点的总体规划、建设工作。在规划建设货运据点时,应按照“大物流”的思路和要求,对本区域内各个点位物资流通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使货运据

点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集配中心、仓库、连锁商业企业的建设形成配套体系,真正具备为区域工业、销售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条件,具备货物集散功能,发挥枢纽作用。 (三)加快道路货物运输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货物运输产业其运输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低层级的,90%以上货运企业都仅能提供普通货物运输服务。为促进货运产业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促进某些具有实力的运输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导这些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提高市场集中度。对专业运输企业实施税收倾斜政策,鼓励这些企业向规模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四)引导道路货运业经营领域向多功能物流服务转化 经济的发展需要物流,物流离不开道路货物运输。现代物流是道路货物运输的发展方向之一,道路货物运输是现代物流的基础,运输是连接并贯穿于整个物流供应链的一条主线。运输企业通过改造、提升转型为现代物流企业要比其它企业容易得多,因此,要积极的促进和支持区内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现代物流与传统运输在业务功能上有继承性,以及传统运输具有向现代物流转化的物资条件。物流业是由运输业演进形成的,也是运输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政府在引导货运企业向物流领域经营转移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通过经济(主要是财政、税收)、法律手段引导货运企业向物流企业的转变;尽快开展物流的研究工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几个物流企业进行试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在现行的交通建设体制下,研究物流中心的建设资金、投资渠道,力求在不增加资金的情况下,解决好物流中心周围的公路、铁路的配套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输环境,从而促使运输企业的更快转型。 政府主管部门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中,除了要搞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培养物流市场主体提供政策支持外,大力推进物流中心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支点,因为物流中心可发挥集成物流系统的作用,对培育市场主体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五)加快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 实施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迅速发展的一个强有力武器。在加快信息化建设中,首先应该明确政府、企业在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的作用是加强信息通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构筑道路运输系统信息

通讯平台,并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企业信息系统。而货运企业应当建立企业的电子经营平台,把通讯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与客户、上游企业建立物流网络,实现物流资源共享。具体措施为:加强道路运输系统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是与公路管理部门,尤其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合作,利用高速公路干线沿线光缆和通讯设施,形成城市间交通信息、交通管理等信息通道;采用政府资助,企业、协会主办的方式,利用公共网络平台建立道路货物运输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大力推广条形码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EDI),加快推行货运行业标准化工作。

第五章总结

5.1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在本次论文研究了很多不合理的问题,基本上也提出建议解决了部分问题,5.2论文的不足

在论文中提到了超载问题虽然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是现实应用还是较差的,没有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超载也是交通部门现在最棘手的问题,超载就要开罚单,物流成本就会提高,就会造成物流公司更加超载,间接造成路面的破损。

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

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规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维护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秩序,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在系统总结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交通运输部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于2019年12月31日结束。从2020年1月1日起,试点企业可按照《办法》规定要求,申请经营围为“网络货运”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县级负有道路运输监督管理职责的机构应按照《办法》,对符合相关条件要求的试点企业,换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未纳入交通运输部无车承运人试点围的经营者,可按照《办法》申请经营许可,依法依规从事网络货运经营。 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 2019年9月6日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道路货物运输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规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活动,维护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秩序,保护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国道路运输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从事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以下简称网络货运)经营,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网络货运经营,是指经营者依托互联网平台整合配置运输资源,以承运人身份与托运人签订运输合同,委托实际承运人完成道路货物运输,承担承运人责任的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活动。网络货运经营不包括仅为托运人和实际承运人提供信息中介和交易撮合等服务的行为。 实际承运人,是指接受网络货运经营者委托,使用符合条件的载货汽车和驾驶员,实际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经营者。 第三条网络货运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承担运输服务质量责任,接受行业管理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网络货运管理应当公正、公平、便民。 第四条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网络货运管

现代物流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物流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行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客观经济基础和市场法律秩序良胜互动的结果。我国物流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物流法律法规的滞后严重制约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因而构建和完善我国现代物流法律体系成为促进现代物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随着加入 WTO 后带来的市场开放和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变革,物流业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化的发展,它需要更加科学、合理、高效、透明的政策法律环境。现代物流业立法成为当务之急,需要突破性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善物流业的法律环境,全面建设立体物流网络,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在国际上的腾飞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关键词:现代物流物流法律体系问题研究 一、我国现代物流法律法规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与物流有关的物流法律法规众多,从效力层次上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制定一切法律法规的依据。所以与物流有关的一切法律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都必须体现宪法的基本原则。 二是法律,即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即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有些通过后又有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等都属于法律的范畴。 三是行政法规,即是指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制定行政法规是宪法赋予国务院的一项重要职权。我国有关物流方面的行政法规主要有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运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等; 四是地方性法规,即是指地方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其效力不能及于全国,而只能在地方区域内发生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宁波保税区条例》是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技术要求》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技术要求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oad transportation of dangerous goods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 415—2007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一般要求 (2) 4 车辆及设备安全要求 (2) 5 人员要求 (4) 6 自备停车场安全要求 (9) 7 运输安全要求 (11) 8 安全管理要求 (14) 附录A(规范性附录)安全评价要点 (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劳动防护用品配备 (21)

DB11/ 415—2007 前言 本标准中,第3.3、5.1.2.1、5.2.2.1、5.2.2.2、5.2.3.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运输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危险化学品应急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傑、陶文宪、汪彤、阮继锋、刘艳、吕良海、赵明。 本标准于2007年01月11日首次发布。

DB11/ 415—2007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单位的一般要求、车辆及设备、人员、自备停车场、运输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和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 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5306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报告 论文题目: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及措施分析 学员姓名:胡亚娟 准考证号: 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工作单位: 导师姓名: 日期:2012 年 1 月 5 日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一、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现状 (3) (一)、我国物流需求市场不断增长 (4) (二)、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处于粗放式扩张阶段且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4) (三)、物流业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4) 二、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问题 (4) (一)、我国物流领域缺乏配套法规 (4) (二)、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尚未广泛应用 (5) (三)、对物行业的认识水平及政策透明度不够 (5) (四)、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5) (五)、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5) 三、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5) (一)、大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物流集团 (5) (二)、加快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 (6) (三)、加强行业标准化 (6) (四)、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 (6) (五)、加强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建设 (6) (六)、培养与引进物流专业人才 (6) (七)、设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6) (八)、倡导实施绿色物流管理 (6) 【参考文献】 (7)

浅论我国现代物流业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的加快,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和资源获取手段发生重大变化,全球范围内的采购、生产、销售及客户服务已成为趋势。构筑一个将适当数量的适当产品,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条件适当的质量和适当的成本交付给客户的高效率物流体系,对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推广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战略,持续的经济增长,巨大的市场潜力,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合力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物流现代物流业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新技术迅猛发展,国际贸易逐步从实体交易中演变出多种形式,以满足现代经济生活的各种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物流不但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快速转型,物流业更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也越来越明显。 物流,最早是以二战中美国军队围绕战争物资供应建立的“后勤”(Logistics)理论为原型的。当时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后来“后勤”体系被移植到现代经济生活中,才逐步演变为今天的物流,物流过程是企业采购、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现代物流的定义不断更新(以下定义仅供参考):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重要的利润源泉。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以及为实现这一流动而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现状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起步。在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我国的物流业受到传统体制影响,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技术及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发展不均,加上物流教育起步较晚、企业对物流认知不够等因素的限制,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物流总体水平不高,产业总体规模不大。我国加入WTO 后,在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竞争中,为了提高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生产和销售等企业不断吸收经验,对物流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物流外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据中国仓储协会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我国45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45%的企业计划在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供应商,其中有超过70%的企业选择新型物流企业,有60%表示愿意

智慧树知到《现代物流存储与配送优化设计与实施》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现代物流存储与配送优化设计与实施》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下列不属于物流规划方向的岗位是()。 A.咨询师 B.仓管员 C.采购师 D.规划师 答案: 仓管员 2、()将前面五个“S”的工作更加精细化、条理化、规律化。 A.清洁 B.整理 C.整顿 D.安全 答案: 清洁 3、()是7S的重心,也是物流企业所期待的最终目的。 A.清洁 B.素养 C.节约 D.安全 答案: 素养 4、仓储主管岗位职责有()。 A.协助经理管理仓库运作团队,确保收货、包装、发货等流程正常进行。

B.科学管理货品库位,提出改进方案,保证仓库最大化的使用率。 C.有效配合公司整体业务运作需求。 D.监督执行盘点工作和结果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 答案: 协助经理管理仓库运作团队,确保收货、包装、发货等流程正常进行。,科学管理货品库位,提出改进方案,保证仓库最大化的使用率。,有效配合公司整体业务运作需求。,监督执行盘点工作和结果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 5、“整理”的目的包括()。 A.腾出空间,以便提高空间有效利用率。 B.预防物品被误用或误送。 C.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D.消除因物品过期或变质而导致环境污染。 答案: 腾出空间,以便提高空间有效利用率。,预防物品被误用或误送。,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消除因物品过期或变质而导致环境污染。 6、“素养”形成目的()。 A.培养追求完美的好习惯。 B.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C.养成遵守规章的良好行为。 D.培养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 培养追求完美的好习惯。,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养成遵守规章的良好行为。,培养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7、仓储管理员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A.对 B.错 答案: 对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 由于危货运输安全管理因其所属行业的高风险和危险化学品种 的多样性、理化性质的复杂性、潜在的危险性、事故危害性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各级道路运输机构都将危货运输安全管理作为行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从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存在的问题等作一些简单的分析,并从行业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探索性的提出几条基础的管理手段,以期能够抛砖引玉,找到危货运输的长效监管机制。 1 危险货物的基本理论 1.1 危险货物的概念 1.1.1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新标准)的表述: 危险货物: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和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1.1.2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CB 6944—1986)(旧标准)的表述: 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储存、装卸和贮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危险货物。 1.1.3 新旧标准的差异:

其差异在于新标准中增加了“感染”、“环境污染”,将旧标准中的“装卸”改为了“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并将“货物”改为“物质和物品”。这样,一是改变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在旧标准“运输、储存”的基础上,增加了“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二是强调了环境保护。 1.2 危险货物的分类 危险品货物按主要特性和运输要求分为九类: 第一类:爆炸晶;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三类:易燃气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 第八类:腐蚀品; 第九类:杂类,即运输过程中呈现的危险性质不包括在上述八类危险性中的物品。 2 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重要性 2.1 危险货物不能当成普通货物运输,因为它具有易于发生事故的特性; 2.2 危险货物不是任何运输企业都能运输,特别是个体运输户,更不能承担运输,因为它需要具备特殊的运输条件和掌握危险货物性

道路货物运输管理规范.

菏泽市道路货物运输管理工作规范第一节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 一、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的受理及实施主体 县级或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实施本辖区内道路普通货运、道路货物专用运输和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的行政许可。 未设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由上一级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实施本辖区内道路普通货运、道路货物专用运输、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的行政许可。 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条件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受理道路普通货运、道路货物专用运输、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经营许可申请,应当审查申请人是否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运输车辆 1.车辆技术性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GB18565的要求; 2. 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和载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1589的要求; 3.从事大型物件运输经营的,应当具有与所运输大型物件相适应的超重型车组。超重型车组是指运输长度在 14 米以上或宽度在 3. 5米以上或高度在 3米以上的货物的车辆,或者运输重量在20吨以上的单体货物或不可解体的成组 (捆货物的车辆; 4.从事冷藏保鲜、罐式容器等专用运输的,应当具有与运输货物相适应的专用车辆,专用容器、设备、设施应当固定在专用车辆上; 5.从事集装箱运输的,应当具有与运输集装箱相适应的车辆,车辆还应当有固定集装箱的转锁装臵。 (二有符合规定条件的驾驶人员 1.取得与驾驶车辆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

2.年龄不超过 60周岁; 3.取得与驾驶车辆相应的从业资格证。 (三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安全生产和岗位责任制; 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4.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5.安全例会制度; 6.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7.车辆、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8.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等。 三、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程序 (一要求提交的申请材料 申请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供以下材料: 1. 《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申请表》 ; 2. 拟设立企业提供《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的营业执照,个体经营者提供《居民身份证》 ;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文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的加快,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和资源获取手段发生重大变化,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即全球范围内的采购、生产、销售及客户服务已蓬勃发展。构筑一个将适当数量的适当产品,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条件适当的质量和适当的成本交付给客户的高效率物流体系,对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当前国内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我国物流发展过程中来自物流企业和社会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值得思考的六个具体问题,指出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给出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现代物流业、物流现状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the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speed accelerate,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and resource acquisition means to produce major change, known as "the third profit source " of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namely, global procurement, production, sales and customer service to flourish. To construct a proper amount of the appropriate product, at the right time and the right place, with proper conditions appropriate quality and proper cost for delivery to the customer and efficient logistics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current domestic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discussed current our country logistics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social problems in the market, put forward our coun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worth to think of six specific problem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a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and presents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ing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Keyword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the logistics current situation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赛项规程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 赛项规程 一、竞赛项目名称 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 二、竞赛目的 适应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对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的需求,以物流业的核心环节——储存与配送作业为背景安排竞赛。探索高职院校物流管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新模式,明确物流人才的培养定位与规格;引导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职院校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实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能力水平的整体提升。展示参赛选手在组织管理、专业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安全及文明生产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吸引企业参与,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三、竞赛方式和内容 (一)竞赛方式 1.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 其中主管1名(对方案的设计、修订、客户优先等级、外包与否等负主要责任),性别和年级不限,可配2名指导教师(专兼职教师均可)。 2.赛事持续进行3天。赛程由制定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方案赛段、物流职业能力测评和实施储存与配送作业设计方案赛段三部分

组成,安排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竞赛区域进行。首先进行制定储配方案赛段竞赛,然后进行物流职业能力测评,最后实施储配方案赛段的竞赛。 (1)制定储配方案赛段:竞赛用时为4个小时。 (2)物流职业能力测评:测评用时为0.5个小时。 (3)实施储配方案赛段:竞赛用时为1.2个小时(实际操作为60分钟)。 3.比赛期间,允许参赛队员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参赛选手可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指导(外包),接受指导的时间计入竞赛外包工时成本。 赛场开放,允许观众按照规定,在不影响选手比赛的前提下现场参观和体验。 4.赛后点评 赛项比赛全部结束后,由专家对赛项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介绍并对赛项的技术要点、选手表现、比赛过程等进行点评。 (二)竞赛内容 1.制定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方案 选手分工并做好工作准备;根据所获取的储存,配货的场地、货物、货架、托盘、各种包装箱、叉车、手推车、月台、客户基本信息、客户需求、配送车辆、配送点及路径信息、工时资料、各种租赁、货位占用费、外包咨询服务费、安全要求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进行货位优化及制定货物入库方案;编制拣选作业计划,进行订单处理及生成拣选单;路线优化方案;配装配载方案;撰写外包委托书;编制可实施的储配作业计划;预测出实施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

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服务指南

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服务指南 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以下简称网络货运经营者)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以及《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规定》《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定,严格操作规程,完善平台功能,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服务品质。 一、网络平台服务功能 (一)线上服务能力要求。 网络货运经营者线上服务能力应包括以下条件: 1.取得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公司名称与网络货运经营申请人名称一致)。 2.符合国家关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单位名称与网络货运经营申请人名称一致,建议取得三级及以上信息系

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及相关材料)。 3.网络平台接入省级网络货运信息监测系统。 4.具备本章“(二)功能要求”的功能。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对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交的网络货运申请者相关信息进行线上服务能力认定,认定合格的,开具线上服务能力认定结果(详见附件)或在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官网公示。 (二)功能要求。 1.信息发布。 网络货运经营者依托网络平台为托运人、实际承运人提供真实、有效的货源及运力信息,并对货源及车源信息进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发布、筛选、修改、推送、撤回等功能。 2.线上交易。 网络货运经营者应通过网络平台在线组织运力,进行货源、运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精准配置,生成电子运单,完成线上交易。 3.全程监控。

网络平台应自行或者使用第三方平台对运输地点、轨迹、状态进行动态监控,具备对装货、卸货、结算等进行有效管控的功能和物流信息全流程跟踪、记录、存储、分析能力;应记录含有时间和地理位置信息的实时行驶轨迹数据;宜实时展示实际承运驾驶员、车辆运输轨迹,并实现实际承运人相关资格证件到期预警提示、违规行为报警等功能。 4.金融支付。 网络平台应具备核销对账、交易明细查询、生成资金流水单等功能,宜具备在线支付功能。 5.咨询投诉。 网络平台应具备咨询、举报投诉、结果反馈等功能。 6.在线评价。 网络平台应具备对托运、实际承运人进行信用打分及评级的功能。 7.查询统计。 网络平台应具备信息查询功能,包括运单、资金流水、运输轨迹、信用记录、投诉处理等信息分类分户查询以及数据统

我国现代物流过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我国现代物流过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并找到更好的对策,以促进我国物流业更好的发展,更好的为国民经济服务。 关键词:现代物流发展问题对策 我国物流企业正处在一个发展初期,因此其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也面临许多问题。总体来说,导致我国物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方面。 一、宏观因素: 第一,政府对中小物流企业有很大的政策歧视。长时间来,政府各方面的政策往往倾向于有大型企业,在扶持大型企业的同时,无形中忽视了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这使得中小物流企业在与大型物流企业、不同体制下的同类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另外,物流产业的发展涉及基础设施、产业政策、税收、报关、服务与运输标准等各方面,而这些问题的管理分属于交通运输、经贸、税务、海关、城市管理等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这些部门职能比较独立,在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方面差别较大,形成多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机制,制约了以强调统一协调规划为前提的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 第二,物流市场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标准和市场服务标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物流法。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对于整个物流行业产生巨大影响:由于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行业协会的限制,使得进入物流行业的门槛过低。只要符合工商管理部门的注册资金的要求,都可以注册成为物流公司。因而导致由于中小物流企业鱼龙混杂,资质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物流企业数量增多,物流质量却收效甚微。再者,根据中物联一项调查显示,虽然我国已经开始意识到物流的潜在价值和直接经济效益,各省市也开始规划物流发展,但是大多数都缺少必要的现代物流理念,其对物流的理解仍旧停留在运输、仓储和配送的层面,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这也使得企业进入物流行业的门槛降低,企业的服务水平显然处于低劣的水平。 第三,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传统模式下,各种运输方式、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的枢纽建设缓慢,物流基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学号:10708070116 姓名:刘昭君 物质生活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因此,组织好生产物资和生活物资的集散与流通,必然是经济中心城市的最重要功能之一。可以说,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巨大的物流中心。当然,城市应该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而物流中心的功能只能集中在某些局部地区来实施,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叫做物流配送中心的经济实体。物资是经济的基础,对社会物资进行动态地分析。管理和控制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在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物流中心的布点位置、功能规划、规模设施、管理体制的合理确定,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于经济中心城市来说,这些问题的处理正确与否,也将深刻影响所涉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以下就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的有关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物流配送中心应该具备的功能要和建设物流中心的决策思想相符合,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也可以说取决于外围环境的条件。 (1)首先,要考虑原材料和产品的敏捷性供应链问题,例如各地区及其周边制造业的需要。原材料供应物流和产品销售物流的合理组织,形成生产资料的供应和配送基地; (2)各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商业系统的需求,它们的供应物流的合理组织,形成商业系统共同的货品储存基地和综合配送中心; ((4)物资转运的需要。各地区之间的物资转换需要便利的交通网络,使物资用最快的速度流通出去。 (5)由于是综合性、地区性物流中心,为了增强服务性,是否需要流通加工能力,如包装器材的生产、重新包装、钢板剪切等功能; (6)为了增强商业对物流的导引功能,物流中心可以而且应该具有一定的商业活动,但是这些活动要服从于物流配送中心的总体规划,根据物流中心外部环境的具体条件来设定。 还可以列举出其他一些功能,但它们之间不是并列的,应该有主次之分。功能设定就是市场定位问题。可以说市场定位准确,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就有了一半。 从理论上说,物流中心可以具备如下一些基本功能: 1.运输功能。物流中心需要自己拥有或租赁一定规模的运输工具,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中心不只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覆盖全国的网络。因此,物流中心首先应该负责为客户选择满足客户需要的运输方式,然后具体组织网络内部的运输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客户的商品运抵目的地。除了在交货点交货需要客户配合外,整个运输过程,包括最后的市内配送都应由物流中心负责组织,以尽可能方便客户。现代的运输需求就是这样。 2.储存功能。物流中心需要有仓储设施,但客户需要的不是在物流中心储存商品,而是要通过仓储环节保证市场分销活动的开展,同时尽可能降低库存占压的资金,减少储存成本。因此,公共型物流中心需要配备高效率的分拣、传送、储存、拣选设备。 3.装卸搬运功能。这是为了加快商品在物流中心的流通速度必须具备的功能。公共型的物流中心应该配备专业化的装载、卸载、提升、运送、码垛等装卸搬运机械,以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减少作业对商品造成的损毁。 4.包装功能。物流中心的包装作业目的不是要改变商品的销售包装,而在于通过对销售包装进行组合、拼配、加固,形成适于物流和配送的组合包装单元。 5.流通加工功能。主要目的是方便生产或销售,公共物流中心常常与固定的制造商或分销商进行长期合作,为制造商或分销商完成一定的加工作业。物流中心必须具备的基本加工职

最新西安市现代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西安市现代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一、现代物流 1.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 现代物流(modern times Logistics)指的是将信息、运输、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则认为:“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 2.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而现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统化或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诸实施。具体地说,就是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入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用户(消费者)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可以这样讲,现代物流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物理性的流通全过程。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物流只提供简单的位移,现代物流则提供增值服务 2)传统物流是被动服务,现代物流是主动服务 3)传统物流实行人工控制,现代物流实施信息管理 4)传统物流无统一服务标准,现代物流实施标准化服务 5)传统物流侧重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现代物流构建全球服务网络 6)传统物流是单一环节的管理,现代物流是整体系统优化 3.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起步。近几年来,特别是加入WTO 以来,我国经济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物流产业作为服务经济中一个新兴的产业,也一同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 1)我国物流需求市场不断增长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从行业结构来看,重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学号:姓名:刘昭君 物质生活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因此,组织好生产物资和生活物资的集散与流通,必然是经济中心城市的最重要功能之一。可以说,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巨大的物流中心。当然,城市应该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而物流中心的功能只能集中在某些局部地区来实施,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叫做物流配送中心的经济实体。物资是经济的基础,对社会物资进行动态地分析。管理和控制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在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物流中心的布点位置、功能规划、规模设施、管理体制的合理确定,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于经济中心城市来说,这些问题的处理正确与否,也将深刻影响所涉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以下就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的有关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物流配送中心应该具备的功能要和建设物流中心的决策思想相符合,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也可以说取决于外围环境的条件。 (1)首先,要考虑原材料和产品的敏捷性供应链问题,例如各地区及其周边制造业的需要。原材料供应物流和产品销售物流的合理组织,形成生产资料的供应和配送基地; (2)各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商业系统的需求,它们的供应物流的合理组织,形成商业系统共同的货品储存基地和综合配送中心; ((4)物资转运的需要。各地区之间的物资转换需要便利的交通网络,使物资用最快的速度流通出去。 (5)由于是综合性、地区性物流中心,为了增强服务性,是否需要流通加工能力,如包装器材的生产、重新包装、钢板剪切等功能; (6)为了增强商业对物流的导引功能,物流中心可以而且应该具有一定的商业活动,但是这些活动要服从于物流配送中心的总体规划,根据物流中心外部环境的具体条件来设定。 还可以列举出其他一些功能,但它们之间不是并列的,应该有主次之分。功能设定就是市场定位问题。可以说市场定位准确,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就有了一半。 从理论上说,物流中心可以具备如下一些基本功能: 1.运输功能。物流中心需要自己拥有或租赁一定规模的运输工具,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中心不只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覆盖全国的网络。因此,物流中心首先应该负责为客户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第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 部令 2005年第9号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已于2005年6月3日经第11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部长张春贤 二○○五年七月十二日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和使用自备车辆从事为本单位服务的非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应当遵守本规定。军事危险货物运输除外。 法律、行政法规对特定种类危险货物的道路运输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和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危险货物以列入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的为准,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以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结果为准。 本规定所称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以下简称专用车辆),是指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载货汽车。 本规定所称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是指使用专用车辆,通过道路运输危险货物的作业全过程。 第四条危险货物的分类、分项、品名和品名编号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执行。危险货物的危险程度依据国家标准《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分为Ⅰ、Ⅱ、Ⅲ等级。 第五条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应当保障安全,依法运输,诚实信用。 第六条国家鼓励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和运输条件好的大型专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鼓励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实行集约化、专业化经营,鼓励使用厢式、罐式和集装箱等专用车辆运输危险货物。 第七条交通部主管全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

跨越速运行业分析报道:现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跨越速运行业分析报道:现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建设滞后,经常出现拖延交货期、出错等现象,无法满足快速、准确、及时的物流服务要求。跨越速运认为原因主要集中在物流的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 1.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和配送管理手段落后 物流配送基础设施落后,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较低。运输网络的建设、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仓储设施的现代化配置、配送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物流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等等的不到位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 2.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存在不足 物流企业内部的管理能力、组织设置、技术水平、甚至包括企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改变却与物流需求存在差距。 传统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使得物流企业内部流程长而繁琐,从订单接收到结算,相关环节各自为政,一个订单的整个操作过程分为了几个部门区间化管理,如接力棒般一个传一个,经手的人员和岗位多,流程长且易出错,内部运营效率大打折扣。组织、岗位和部门设置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 3.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跟不上物流发展的需要 比如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接口标准,电子商务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与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运输信息系统、仓储信息系统、物流作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无法完全对接与沟通,人为的增加了不必要的沟通成本。 物流企业内部各岗位的操作标准未纳入企业的操作体系。多数物流企业作业手段仍然粗

糙,仍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一线操作人员,使得物流企业的服务和运作达不到客户的需求。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大多仅呈现关键环节的数据,而缺乏对过程管理标准化的重视。笔者曾经做过一家著名物流企业的咨询项目,一个仓储贴标签的小动作因人而异,速度相差几倍。整个配送环节就因为如此多的小环节的差异造成配送时间比同行长。而物流配送时效是客户评价电子商务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可见物流企业标准化的管理对于提高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企业自身研发或购买的信息化软件不能够完全体现企业运作需求。信息流与实体物流衔接不畅,制约了供应链信息化共享的步伐,也影响了物流企业提升服务和运作水平。客户的需求会随着业务的发展而随时发生变更,但物流企业已购买的信息化软件却无法及时更新和跟进,往往造成客户无法通过已建的系统及时查找到企业需求的信息,物流企业为满足客户需求也只得增加一定的岗位甚至部门随时创建和传送客户所需的各种表单,不但造成了物流企业人员成本的增加,而且因为各种表单统计口径的不同、实体物流与信息流无法同步细致更新等原因极易造成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误差,也会造成实体物流与客户信息数据的误差,帐实不符,理不清帐,造成双方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4.物流人才稀缺 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国缺乏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设置物流相关课程的高校并不多,物流行业相关人才培养和输送受到制约。 物流企业的人员流动相对频繁,人员流失率基本都处于30%以上,物流企业对于管理、操作、技术核心人物的培养的激励机制不够,也是造成物流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作为行业先锋的跨越速运和新生力量,将一直致力于关注行业问题,并致力于解决问题。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考试模拟考试题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考试模拟题 一、判断题:(对或者错,每题1分) 1、危险货物的限量运输是指一个运输工具在一次装载运送危险货物中的最大允许载运量。() 2、危险化学品事故,运输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不立即组织救援或者不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3、运输剧毒化学品、爆炸品专用车辆及罐式专用车辆(含罐式挂车)应当到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资质的企业进行维修。() 4、经营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在发证机关所在地以外从业,且从业时间超过3个月的,应当到服务地管理部门备案。() 5、道路运输未列入 8、若托运人将危险化学品匿报或者谎报为普通货运物托运,将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9、对重复使用的危险货物包装物、容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在重复使用前进行试验。() 10、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未悬挂或者喷涂警示标志,或者悬挂、喷涂的警示标质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11、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运输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限运、凭证运输货物。()

12、所有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都必须到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条件的企业进行维修。() 13、职业道德是人们从事正当的社会职业,并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14、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即有可能会引起泄露、污染、爆炸等危机公共安全的事情,因此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押运人员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15、道路未向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事业性,安全的完成每次的运输任务。() 16、液化气体是指在温度大于-50摄氏度下加压包装供运输时部分是液态的气体。() 17、就运输而言,易于自然的物质其主要的危险是自行发热、燃烧,有些甚至在无氧条件下也能自然。() 18、压缩气体是指在-50摄氏度下加压包装供运输时完全是气态的气体,包括临界温度小于或等于-50摄氏度的所有气体。()19、某类危险货物只具有本类危险货物的主要特性。例如:腐蚀性物质只具有腐蚀性的特征。() 20、气体的临界温度越低,危险性越大。() 21、由于由于钠、钾等碱金属与煤油、石蜡不反应,故可以将钠、钾等浸没在这些矿物油中储存。() 22、一般地,气体的相对密度是以空气为标准的,相对密度小于1的气体会漂浮在密封容器的上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