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4.2比较线段的长短 同步测试(含答案)

2020-2021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4.2比较线段的长短 同步测试(含答案)
2020-2021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4.2比较线段的长短 同步测试(含答案)

2020-2021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

4.2比较线段的长短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错误的判断是()

A.任何一条线段都能度量长度

B.因为线段有长度,所以它们之间能比较大小

C.利用圆规配合尺子,也能比较线段的大小

D.两条直线也能进行度量和比较大小

2.若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2、﹣2,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2+(﹣2)B.2﹣(﹣2)C.(﹣2)+2D.(﹣2)﹣2

3.如图,线段AF中,AB=a,BC=b,CD=c,DE=d,EF=e.则以A,B,C,D,E,F为端点的所有线段长度的和为()

A.5a+8b+9c+8d+5e B.5a+8b+10c+8d+5e

C.5a+9b+9c+9d+5e D.10a+16b+18c+16d+10e

4.已知点C是线段AB上一点,不能确定点C是线段AB中点的条件是()

A.AC=BC B.AC=1

2AB C.AB=2BC D.AC+BC=AB

5.如图,用圆规比较两条线段A′B′和AB的长短,其中正确的是().

A.A′B′>AB B.A′B′=AB C.A′B′<AB D.A′B′≤AB

6.如图,AB=12,C为AB的中点,点D在线段AC上,且AD:CB=1:3,则DB 的长度为()

A.4 B.6 C.8 D.10

7.若O、P、Q是平面上的三点,PQ=20 cm,OP+OQ=30 cm,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在直线PQ外B.O点在直线PQ上

C.O点能在线段PQ上D.O点不能在线段PQ上

8.已知线段AB=1 cm,BC=3 cm,则点A到点C的距离为()

A.4 cm B.2 cm C.2 c或4 cm D.无法确定

9.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程.用几何知识解释其道理正确的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垂线段最短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0.如图,C为AB的中点,D是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D=AC-BD B.AD=BC+CD

C.CD=2

3BC D.CD=

1

2AB-BD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点C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则BA=AC-BC

B.若点C在线段AB上,则AB=AC+BC

C.若AC+BC>AB,则点C一定在线段AB外

D.若A,B,C,三点不在一直线上,则AB<AC+BC

12.如图,AB=CD,则AC与BD的大小关系是()

A.AC>BD

B.AC

C.AC=BD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3.如下图,从小华家去学校共有4条路,第条路最近,理由是.

14.如图,若CB=4 cm,DB=7 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________cm.

15.如图,若D是AB中点,E是BC中点,若AC=8,EC=3,AD=

16.若C 、D 是线段AB 上两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AB=10cm ,BC=4cm ,则AD 的长是______cm .

17.已知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线段AB=5,BC=4,则A 、C 两点间的距离是 .

18.如果点B 在线段AC 上,那么下列表达式中:①AB=2

1AC ,②AB=BC ,③AC=2AB ,④AB+BC=AC ,能表示B 是线段AC 的中点的有 .

三、解答题

19.根据下列条件,作出图形:

已知线段a 和b ,如图,用圆规、直尺作出一条线段AD =a +2b.

20. 如图,已知AB=2Cm ,延长线段AB 至点C ,使BC=2AB ,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用刻度尺画出图形,并求线段BD 的长度.

21.如图,A 、B 是公路L 两旁的两个村庄,若两村要在公路上合修一个汽车站,使它到A 、B 两村的距离和最小,试在L 上标注出点P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22.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延长线段AB到点D,使BD=CB.

(1)请依题意补全图形;

(2)若AD=7,AC=3,求线段DB的长.

23.如图所示,把一根绳子对折成线段AB,从点P处把绳子剪断,已知AP:BP=2:3,若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60cm,求绳子的原长.

答案提示

1.D.2.B.3.A.4.D.5.A.6.D.7.D 8.D9.C.10.C11.A.12.C 13.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4.6.15.1.16.3.17. 1或9.18.①②③

19.略

20.答案:1cm.

解:如图:

由BC=2AB,AB=2Cm,得

BC=4cm,

由线段的和差,得

AC=AB+BC=2+4=6cm,

由点D是线段AC的中点,得

AD=1

2AC=

1

2×6=3cm.

由线段的和差,得

BD=AD-AB=3-2=1cm.

21.答案:点P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作法是:连接AB交L于点P,则P点为汽车站位置,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作法是:连接AB交L于点P,则P点为汽车站位置,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2.解:(1)补全图形

(2)∵AD=7,AC=3,

∴CD=AD﹣AC=7﹣3=4.)

∵BD=CB,

∴B为CD中点.

∵B为CD中点,

∴BD=CD.

∵CD=4,

∴BD=×4=2.

23.解:本题有两种情形:

(1)当点A是绳子的对折点时,将绳子展开如图.

∵AP:BP=2:3,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60cm,∴2AP=60cm,

∴AP=30cm,

∴PB=45cm,

∴绳子的原长=2AB=2(AP+PB)=2×(30+45)=150(cm);

(2)当点B是绳子的对折点时,将绳子展开如图.

∵AP:BP=2:3,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60cm,∴2BP=60cm,

∴BP=30cm,

∴AP=20cm.

∴绳子的原长=2AB=2(AP+BP)=2×(20+30)=100(cm).

综上,绳子的原长为150cm或100cm.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期末考试题

(A) (B) (C) (D)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检测题 卷一 一、选择题: 1.右边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 2.图1是由白色纸板拼成的立体图形,将此立体图形中的两面涂上颜色,如图2所示.下列四个图形中哪一个是图2的展开图?( ) 3.下列各式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176-=-a a (B)xy y x 523=+ (C)2 222743n m mn n m =+ (D)222109x x x =+ 4.一件衣服标价200元,若以6折销售,仍可获利20%,则这件衣服的进价是( ) (A).100元 (B).105元 (C).108元 (D).118元 5.8点47分,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是( ) (A )180 (B )18.50 (C )190 (D )200 6.把2743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 ) (A ).0.2743×103 (B ). 27.43×103 (C ). 274.3×10 (D ). 2.743×104 7.多项式3x 2y 2﹣2x 3 y ﹣1是( ) (A ). 二次三项式 (B ). 三次二项式 (C ). 四次三项式 (D). 五次三项式 8.如图,在A 、B 两处观测到的C 处的方位角分别是( ) (A). 北偏东60°,北偏西40° (B). 北偏东60°,北偏西50° (C). 北偏东30°,北偏西40° (D). 北偏东30°,北偏西50° 9.阅读下列语句:①角只能用一种方法表示;②若AB AC =,则点A 为线段BC 的中点;③若点D 、E 分别在ABC ∠的两边上,则DBE ∠和ABC ∠表示同一个角;④射线的长度等于直线的一半。其中错误..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10.一杯可乐售价1.8元,商家为了促销,顾客每买一杯可乐获一张奖券,每三张奖券可兑换一杯可乐,则每张奖券相当于( ) (A )0.6元 (B )0.5元 (C )0.45元 (D )0.3元 填空题 11. 多项式 与m 2+m -2的和是m 2-2m . 12.若144+n y x 与 25y x m -的和是单项式,则=+n m . 13.小明家在车站O 的北偏东18°方向300米A 处,学校B 在车站O 的南偏西10°方向200 米处,小明上学经车站O 所走的角∠AOB = .(小于平角) 图1 图2 (D ) (B ) (C ) (A )

新课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课时(介绍)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单元整体说明 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编写本章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2)为学生学习中学数学作必要的准备。本章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将为其他各章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示范。本章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人文精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价值观等都应该在其他各章的学习中得到贯彻。 本章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让我们来做数学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课程内容标准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结构体系 单元教学建议 鉴于本章承上启下的特点,故教材内容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思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适当的素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调节课时数。 教学的总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补充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第11页的练习第1题以及习题1.2的第6题都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得出结论。

第11页的练习第1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4.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应给让学生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 5.给学生提供合作、讨论与自我展示的机会。本章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小组学习形式。例如对第12页的云图中提出的“如果一家四人,结果是否一样呢?”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按“3个大人和1个小孩”、“2个大人和2个小孩”等不同情况得出结论。 6.本章得练习、习题中,有一些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如第10页的练习第1题,由于考虑得方式不一样,会发现前面的数具有各种不同的规律,这样答案自然就不同了。 7.评价时,请考虑以下几点: (1)选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评价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2)利用适量的开放题,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 (3)安排调查活动,评价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写读后感,评价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5)开展小组活动,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 (6)提供成果展示机会,评价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第二课时 一、课题§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 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福建省泉州市七年级数学上册《4.5.2 线段的长短比较》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4.5 最基本的图形——点与 线 线段的长短比较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分别用测量与重叠来比 较线段大小的方法; 2、能学生充分理解两条线段大小比较 所隐含的意义,能从“量”与“形” 上进行转化; 3、线段中点的性质及其简单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线段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其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数量”的角 度,引入到从“形”的角度来 分析两条线段的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 每个学生与老师各准备两条相等的硬纸皮。 教学设想: 以学生的讨论与自我动手为主。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本节课应是一节学生的操作课,也就是说,在本课的课程安排上主要以学生的自我动手从而得到相应的结论为主,在教学在可以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思想,另外在中点的知识点上应着于简单的几何语言叙述方法。 二、新课拆析: 1、知识设疑:在本课的安排上 应逐渐在几何中渗透几何语言的描述,并应注意到其

(1)如果有两个同学在比较高矮,你们一般是怎么做的? 解决方法:在以让两个人站在一起来比较; 分别量出这两个同学的身高。 (2)那如果是两个分别在两条不同的 笔直的道路上跑的选手,我们又 如何知道在规定的时间内,他们 谁跑得更远? 解决方法:想法量出两个人跑过的距离(线段的长度)。 (3)如何比较你们两个同桌手上的两 条线段(硬纸皮)的长度大小, 你能够想到什么方法? 2、知识形成: 从上面的引例,我们很容易知道,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有两种方法: (1)用刻度尺度量; (2)利用圆规进行移动。 如图有线段AB与线段CD,且进行了以上的有关比较方法。 如果通过比较,知:线段AB比线段CD 短,则表示为: ABAB) 3、知识拓展: (1)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其中一条线段对折,从而在其内部得到一折痕,从学生的测量中可以知道,这个折痕刚好把这条线段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 概括: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应用:如图,点C是语言的规范性。在知识上应对本教学内容上有所拓展,而不能局限于教材。 要引导学生来发现问题,并学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几个问题中要充分发挥学生间的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 《截一个几何体》教学设计 陕西汉中西乡三中白自宝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过程,掌握空间图形与截面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通过运用z+z智能教育平台制作的课件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2、解决问题: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通过总结,归纳,获得经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想、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 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经历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过程,体会截面和几何体的关系,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难点:1. 从切截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清晰地来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2. 能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从理论上理解截出五边形、六边形的可能性,以及七边形的不可能性。 教法指导1、观察猜想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通过观察生活中丰富的图片,联想这些截面图形与实际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几何直觉。2、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3、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采用操作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方法也是适应新课标中所提出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4、说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和考虑:本节课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利用一个平面对正方体进行切截,从活动中去体会空间几何体与截面的关系,寻找出截面产生的规律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首先利用实物来进行切截活动,学生会在多次的切截中得到一定的截面图形,但无法体会截面的产生和变化的整个过程,很难从实物切截活动中寻找出规律。 针对以上利用实物操作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观看多媒体课件下的切截活动,让学生观看教师制作的课件对正方体进行多次的切截,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体会截面产生和变化的整个过程,发现截面产生和变化的规律。在课件设计中利用空间图形的动画,方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导学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2 直线、射线、线段 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 学习目标:1.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2.通过实例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了解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中点以及线段的三等分点的意义.学习重点:线段比较大小以及线段的性质. 学习难点:线段的中点、三等分点及其应用. 使用要求:1.阅读课本P129-P132; 2.尝试完成教材P131的练习题; 3.限时20分钟完成本导学案(合作或独立完成均可); 4.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一、自主学习: 1.画直线AB、画射线CD、画线段EF. 2.任意画线段a. 你能不能再画一条线段AB正好等于你先前所画的线段a. 你是怎样画的?你想到了几种方法? 二、合作探究: 1.如何比较两位同学的身高? ①如果已知身高,我们如何比较? ②如果不知身高,我们又如何比较?

2.如何比较两根木条的长短? 3.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 ①任意画两条线段AB, CD.我们如何比较AB、CD的大小?动手试试. ②任意两条线段比较大小,其结果有几种可能性? 【老师提示】比较线段的常用方法有两种:①度量法②圆规截取法4.试试身手:P131练习第1题. 【老师提示】先估计大小关系看看我们的观察能力,再动手检验. 5.①线段的中点:如图点M是线段AB上一点,并且AM=BM 我们称点M是线段AB的中点. ②怎样找出一条线段AB的中点M? ③线段的三等分点、线段的四等分点.(观察P131图4.2-12) 6.(1)P131思考. (2)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为什么不愿走人行横道呢? (3)从A 地架设输电线路到B地,怎样架设可以使输电线路最短?7.(1)线段的性质: (2)两点间的距离: 8.画线段的和与差: a 如图,已知两条线段a、b(a>b)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试卷 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 ; .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图中,每个都是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C ) & 2、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D ) A .156=-a a B .422a a a =+ C .532523a a a =+ D .b a ba b a 22243-=- 3、将一张长方形纸如图所示对折三次,则产生的折痕与折痕间的位置关系有(C ) # A 、平行 B 、垂直 C 、平行或垂直 D 、无法确定 4 .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中部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最为壮观的日食现象,据统计,观看本次日食的人数达到了2580000人,用科学计数法可将其表示为( C ) - A.71058.2?人 B.710258.0?人 C.61058.2?人 D.6108.25?人 5.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C ) A 、我校同学中间出现一位数学家; B 、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一张,恰好是大王 C 、从装着九个红球、一个白球共十个球的袋中任意摸出两个,其中一定有红球 … D 、未来十年内,印度洋地区不会发生海啸 6. 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 2y-21=21y-●,怎么办呢小明想了一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y = -3 5 ,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这个常数应是 ( C ) A 、1 B 、2 C 、3 D 、4 7.上午9点30分,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成的锐角为(A ) A 、 105 B 、 90 C 、 100 D 、 120 ) 8.点A 为直线外一点,点B 在直线上,若AB=5厘米,则点A 到直线的距离为( D ) A 、就是5厘米; B 、大于5厘米; C 、小于5厘米; D 、最多为5厘米 9、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作服装仍可获利15元,则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 B ) A 、120元 B 、125元 C 、135元 D 、140元 10.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个球队打了14场,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球队胜了(C ) . 场 B. 4场 场 场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果飞机离地面6000米记为+6000米,现在它又下降了1600米,那么现在飞机的高度可记为_+__4400_______米.

4.2线段的长短比较线(2课时)教案

4.1比较线段的长短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 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 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 3.会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理解线段和、差的概念及画法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 线段长短的两种比较方法 三、教学难点 对线段与数之间的认识,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 四、教具准备 四支筷子(三红一绿,长短不一)、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老师手中有两只筷子(一红一绿)如何比较它们的长短? 学生:先移动一根筷子,与另一根筷子一头对齐,两根棒靠紧,观察另一头的位置,多出的较长。 教师:比较长短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必有一头对齐 教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可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根筷子的长度,然后比较两个数值 教师:我们可以用类似于比筷子的两种方法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二)新课教学 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出AB、CD两条线段。(长短不一) 1.“议一议”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较的过程,然后教师边演示边用规范的几何语言 描述 叠合法:把线段AB、CD放在同一直线上比较,步骤有三: ①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 ②将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 ③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记做:AB=CD (几何语言) 若端点B落在D内,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记做:AB<CD 若端点B落在D外,则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记做:AB>CD 如图1 C D (注:讲此方法时,教师应采用圆规截取线段比较形象,还需向学生讲明从“形” 角度去比较线段的长短)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精品教案全集(共140页)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一课时介绍 单元整体说明 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编写本章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2)为学生学习中学数学作必要的准备。本章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将为其他各章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示范。本章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人文精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价值观等都应该在其他各章的学习中得到贯彻。 本章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让我们来做数学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课程内容标准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结构体系 单元教学建议 鉴于本章承上启下的特点,故教材内容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思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适当的素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调节课时数。 教学的总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补充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第11页的练习第1题以及习题1.2的第6题都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得出结论。 3.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以及第11页的练习第1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4.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应给让学生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

线段长短的比较

4.2-2线段的长短比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A、B、C) 2、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A、B、C) 3、会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B、C) 4、理解线段和、差的概念及线段中点的概念;(A、B、)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A、B、) 教学重点: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是重点。 教学难点:线段中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是难点。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课前5分钟 二、创设情境(播放课间操出操图片) 教师:课间操出操,班主任老师和体育老师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可以用哪三个字来概括?学生:(快、静、齐) 教师:请简单说明我们该如何做到这三个字? 学生:(2--3名学生阐述) 教师:具体说一说怎样才能做到“齐”? 学生:(首先按身高的大小排队,其次把队伍横竖对齐) 教师:要想按身高排队,就需要比较身高,那么如何比较两个人的身高呢? 学生:各抒己见,找3--5名学生回答。 教师:比较长短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必有一头对齐 教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可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个同学的身高,然后比较两个身高的数值 教师:同样,我们可以用类似于比身高的两种方法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三、新课教学 1.合作探究:“议一议”怎样准确的比较出两条线段的长短?(小组讨论出结果) 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较的过程,然后教师边演示边用规范的几何语言描述 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再将长度进行比较。 总结;用度量法比较线段大小,其实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数”的角度去比较线段的长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叠合法:把线段AB、CD放在同一直线上比较,步骤有三: ①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 ②将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 ③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记做:AB=CD(几何语言)若端点B落在D内,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记做:AB<CD 若端点B落在D外,则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记做:AB>CD 如图1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配套练习(带答案)

北师大七年级上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1.1.1课时家庭作业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学习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表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一.填空题: 1.立体图形的各个面都是__________的面,这样的立体图形称为多面体.; 2.图形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物体的形状似于圆柱的有________________,类似于圆锥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类似于球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各举一例) 4.围成几何体的侧面中,至少有一个是曲面的是______________;(举一例) 5.正方体有_____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_________条棱,这些棱都____________;6.圆柱、圆锥、球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如我们把笔尖看作一个点,当笔尖在纸上移动时,就能画出线,说明了______________,时钟秒针旋转时,形成一个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三角板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锥体,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8.圆可以分割成_____ 个扇形,每个扇形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 ; 9.从一个七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分别连结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七边形分割成__________个三角形; 10.在乒乓球、橄榄球、足球、羽毛球、冰球中,是球体的有;11.将下列几何体分类,柱体有:,锥体有(填序号); 12.长方体由_______________个面_______________条棱_______________个顶点;13.半圆面绕直径旋转一周形成__________; 二.选择题 新知识点要 小心呦!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1.数怎么不够用了 一、选择题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数前面加上“-”号,这个数就是负数 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有理数是由负数和0组成 D.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2.如果海平面以上200米记作+200米,则海平面以上50米应记作(). A.-50米 B.+50米 C.可能是+50米,也可能是-50米 D.以上都不对 3.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0是最小的整数 B.1是最小的正整数 C.0是最小的自然数D.自然数就是非负整数 二、填空题 1.如果后退10米记作-10米,则前进10米应记作________; 2.如果一袋水泥的标准重量是50千克,如果比标准重量少2千克记作-2千克,则比标准重量多1千克应记为________; 3.车轮如果逆时针旋转一周记为+1,则顺时针旋转两周应记为______. 三、判断题 1.0是有理数.() 2.有理数可以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两类.() 3.一个有理数前面加上“+”就是正数.() 4.0是最小的有理数.() 四、解答题 1.写出5个数(不许重复),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1)其中三个数是非正数;(2)其中三个数是非负数;(3)5个数都是有理数. 2.如果我们把海平面以上记为正,用有理数表示下面问题. 一架飞机飞行高于海平面9630米;(2)潜艇在水下60米深. 3.如果每年的12月海南岛的气温可以用正数去表示,则这时哈尔滨的气温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 4.某种上市股票第一天跌0.71%,第二天涨1.25%,各应怎样表示?

5.如果海平面以上我们规定为正,地面的高度是否都可以用正数为表示? 6.一学生参加一次智力竞赛,其中考五个题,记分标准是这样定的,如果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或不答都扣1分,该生得了3分,问其答对了几个题? 2.数轴 一、选择题1.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 A.正数 B.负数 C.0 D.没有这样的数 2.数轴上有两点E和F,且E在F的左侧,则E点表示的数的相反数应在F点表示的数的相反数的() A.左侧 B.右侧 C.左侧或者右侧 D.以上都不对 3.如果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则这个数的相反数() A.小于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B.大于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C.等于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D.大小不定 二、填空题 1.如果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在原点的左侧,则表示该数相反数的点一定在原点的________侧; 2.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_______表示; 3.与原点的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的点有_________个,它们分别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和_______; 4.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在数轴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数是4.() 2.在数轴上离原点越远的数越大.() 3.数轴就是规定了原点和正方向的直线.() 4.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四、解答题 1.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数 (1)大于而小于1的整数; (2)大于-4的负整数; (3)大于-0.5的非正整数.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把各数用“<”连结起来. (1)7,-3.5,0,-4.5,5,-2,3.5;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柱,:???侧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底面是多边形棱体柱体,: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锥,:???侧面都是三角形底面是多边形棱锥锥体,:?????????有理数?????---)3,2,1:()3,2,1:( 如负整数如正整数整数)0(零?????----)8.4,3.2,31,21:( 如负分数分数)8.3,3.5,31,21:( 如正分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丰富的图形世界 ¤1. ¤2. ¤3. 球体:由球面围成的(球面是曲面) ¤4. 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①几何体与外界的接触面或我们能看到的外表就是几何体的表面。几何的表面有平面 和曲面; 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 ③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5.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 ※6.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7. 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8. 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人们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 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9.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10.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11. 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连成。 有理数及其运算 ※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不能说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在原点的右边,负数在原点的左边。 ※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数;0的绝对值是0。

最新4.2线段的长短比较线(2课时)教案汇总

4.2线段的长短比较 线(2课时)教案

4.1比较线段的长短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 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 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 3.会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理解线段和、差的概念及画法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 线段长短的两种比较方法 三、教学难点 对线段与数之间的认识,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 四、教具准备 四支筷子(三红一绿,长短不一)、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老师手中有两只筷子(一红一绿)如何比较它们的长短? 学生:先移动一根筷子,与另一根筷子一头对齐,两根棒靠紧,观察另一头的位置,多出的较长。 教师:比较长短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必有一头对齐

教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可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根筷子的长度,然后比较两个数值 教师:我们可以用类似于比筷子的两种方法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二)新课教学 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出AB、CD两条线段。(长短不一) 1.“议一议”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较的过程,然后教师边演示边用规范的几何语言 描述 叠合法:把线段AB、CD放在同一直线上比较,步骤有三: ①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 ②将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 ③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记做:AB=CD (几何语言) 若端点B落在D内,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记做:AB<CD 若端点B落在D外,则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记做:AB>CD 如图1 C D B (注:讲此方法时,教师应采用圆规截取线段比较形象,还需向学生讲明从“形”角度去比较线段的长短) 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再将长度进行比较。 总结;用度量法比较线段大小,其实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数”的角度 去比较线段的长短) 2.“做一做”P141随堂练习第1题

北师大新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北师大新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圆柱 柱体 、五棱柱、……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圆锥 锥体 棱锥 球体 注意:棱柱侧面的个数、侧棱条数与底面的边数相等。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8、多边形: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 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弧: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零 负有理数 或整数 有理数 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也属于分数) 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3、数轴: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4、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5、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 6、有理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有理数的运算: (1)五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2)有理数的加减法 (一)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3)有理数的乘除法 (一)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本册学习内容牵涉到4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基本要求是突出发展的阶段性:所有的知识学习都是一个起步和基础。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主要特点:提倡从操作到思考、想象的学习方式 本章是“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的最基础部分,它与后面有关几何部分的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知识、方法与学习资源等方面。 整体思路:围绕认识基本几何体、发展空间观念展开教材。 其中包括三个方面:基础知识——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棱柱及其展开图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球的概念;基本活动——观察以及各种操作性活动(展开、折叠、切与截),及其内省化(想象、转换与推理);发展空间观念——从直观到抽象、从实物操作到空间想象和转换。 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具体过程:认识几何体(形状)——分析几何体的构成——对几何体进行分解与组合——视图——若干平面图形。 知识点分析: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重点) 圆柱 柱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 (按名称分) 锥圆锥 棱锥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难点) 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重点)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8、多边形: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 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

初中数学线段的长短比较(含答案)

7.3.1 线段的长短比较 课内练习 A 组 1.下列图形能比较大小的是( ) (A )直线与线段 (B )直线与射线; (C )两条线段 (D )射线与线段 2.如图,AB=CD ,则AC 与BD 的大小关系是( ) (A )AC>BD (B )AC=BD (C )AC

(1)画线段MN ,使MN=AB+AC ; (2)画线段PQ ,使PQ=DB+DC ; (3)比较线段MN ,PQ ,BC 的大小,用“>”把它们连结起来. 课外练习 A 组 1.如图,点C ,D ,E 是线段AB 上的三个点,下面关于线段CE 的表示: ①CE=CD+DE; ②CE=BC-EB; ③CE=CD+BD-AC; ④CE=AE+BC-AB.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P 是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一点,且满足AP 与BP 4cm ,则AB=_________. 3.已知A ,B 是数轴上两点,AB=2,点B 表示 -1,那么点A 表示________ . 4.如图,从A 地去B 地,哪一条路比较近? 5.如图,如何比较两个三角形的周长?请你设计出一种方法,写出比较结果. B 组 6.如图,10条20 厘米长的线条首尾黏合成一个纸圈,?黏合部分的长度为1.5,则纸圈的周长是( ) (A )200厘米 (B )198.5厘米 (C )186.5厘米 (D )185厘米 7.A 市辖区内的B 、C 、D 、E 四县市正被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所困扰,居民的饮用水长期达不到较高的标准.为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该市与四个县市的领导、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2×14=28分) 1.(2分)计算=_________. 2.(2分)单项式﹣的系数是_________,次数是_________. 3.(2分)因式分解:mn(n﹣m)﹣n(m﹣n)=_________. 4.(2分)如果2a m b2与﹣5a4b n是同类项,那么2m+3n=_________. 5.(2分)当x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0. 6.(2分)医学研究中心新发现的一种病毒的切面呈圆形,它的直径为0.000000043米,这个数值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 7.(2分)如果4x2+m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常数m=_________. 8.(2分)分式与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__. 9.(2分)已知(x m)n=x5,则mn(mn﹣1)的值为_________. 10.(2分)如果,那么a m﹣n=_________. 11.(2分)已知A、B两地相距150千米,甲乙两人都要从A地前往B地.甲所用的时间比乙少1小时,且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求甲、乙各自的速度?解: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所列方程为_________. 12.(2分)已知,那么=_________. 13.(2分)计算(x﹣1+y﹣1)÷(x﹣1﹣y﹣1)=_________. 14.(2分)(2007?聊城)如图,一块等腰直角的三角板ABC,在水平桌面上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C的位置,使A、C、B′三点共线,那么旋转角度的大小为_________度.

二、选择题(3×4=12分) 15.(3分)下列各式计算结果不为a 14 的是( ) A . a 7+a 7 B . a 2?a 3?a 4?a 5 C . (﹣a )2?(﹣a )3?(﹣a )4 ?(﹣a )5 D . a 5?a 9 16.(3分)下列代数式不是分式的是( ) A . B . C . D . 17.(3分)把分式 中的x 、y 的值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是( ) A . 扩大到原来的2倍 B . 扩大到原来的4倍 C . 不变 D . 缩小到原来的 18.(3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旋转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三.解答题(6×6=36分) 19.(6分)10x 2y 3 ÷(﹣25xy ) 20.(6分)计算(x+2)?(x ﹣2)?(x 2 +4) 21.(6分)因式分解:x 4 ﹣10x 2y 2 +9y 4. 22.(6分)因式分解 x 2 ﹣y 2+2y ﹣1. 23.(6分)化简求值:,其中 . 24.(6分)解方程 .

第2课时线段的长短比较

第2课时线段的长短比较 ra ?MHa 要点感知1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我们可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 ____ _______ 作比较. 1-1 若线段AB=3 cm , CD=2 c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AB >CD C.AB< CD D.不能判断 2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 线段最短.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 预习练习 A.AB=CD 要点感知 距离. 预习练习 2-1如图,已知从 A 地到B 地共有五条路,小红应选择第 预习练习 3-1 要点感知 等分点等. 预习练习4-1 来比较大小,或把其中的一条线段移到 ,叫做这两点间的 .条路最近,用数学知识解释是因为 和 ____ 作图的方法叫尺规作图. 如图,已知线段a ,借助圆规和直尺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 3a. 线段上一点将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个点叫做线段的 ?类似地,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 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AB=4,则BC= 知识点1线段的长短比较 1. 七年级一班的同学想举行一次拔河比赛,他们想从两条大绳中挑出一条最长的绳子,请你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 的 方法() A. 把两条大绳的一端对齐,然后同一方向上拉直两条大绳,另一端在外面的即为长绳 B. 把两条绳子接在一起 C. 把两条绳子重合,观察另一端情况 D. 没有办法挑选 2. 如图所示,已知线段 AD > BC,则线段AC 与BD 的关系是() A.AC > BD B.AC=BD C.AC< BD 知识点2线段基本事实及两点间的距离 3. 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的道理是 A.两点之间,射线最短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 若点B 在线段 AC 上, AB=10, A.5 知识点3 5. 已知线段 D.不能确定 () 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BC=5,则A , C 两点的距离是() C. 5或15 D.不能确定 B.15 尺规作图 a , b , c ,借助圆规和直尺作线段 AD ,使AD=a+b-c.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