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在解题中的运用

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在解题中的运用
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在解题中的运用

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在解题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6-11-28T15:12:14.793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7期作者:李全莲[导读] 式子a表示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它是一个非负数,而a是被开方数,它也是一个非负数,这就是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443601

式子a表示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它是一个非负数,而a是被开方数,它也是一个非负数,这就是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它在初、高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在解题中一定要注意这两个隐含条件。

现列举出这一性质在中考解题中的运用归类如下,以供大家参考,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类型一: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若下列式子有意义,试确定x的取值范围。

评析:纵览《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及现行初中教材,可以归纳出在初中阶段对字母的取值有要求的只有三种情况:

①分式中的分母不能为零。

②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要大于等于零。

③零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

抓住这三点就能准确地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通过这样训练,就能使其条件从隐含形态转变为显形形态而成为一种数学思想,从而促成学生模型思想的生成。

类型二:求代数式的值

评析:解决此类题用到了“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一定为零”和“如果被开方数互为相反数,要使得两个被开方数同时有意义,那么这两个被开方数一定同时为零”这种模型思想。而依据《标准》,初中阶段涉及的非负数有绝对值、偶次方和二次根式。这也正符合《标准》增加的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的要求。有了这些理念,学生就能明白算理,做到运算正确、有据、合理、简洁,学生的数学思想就能自然生成。

类型三:化简

对于利用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在化简中又包含以下几种情形:

1.默认条件。

例: 18a3b2c=3ab 2ac。

这类题目如果没有注明条件,在解题中就认为所有的字母都是非负数。

2.给定条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