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 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 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 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初步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初步认识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措施。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3、通过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科学实验过程,初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分析现象归纳结论,分析和讨论实验过程的利与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科学的实验方法等。

4、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重点: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②空气的组成。

难点:①测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实验方法。②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三、教学设计思路

引入课题→探究设计 1:证明空气的存在→ 2:探讨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物质;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史与评价等)→探究设计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药品选择及装置)→探究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及反思总结。

四、教学方法: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课堂,采取“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模式,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等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

了解空气发展史,初步了解空气不是单一物质

了解拉瓦锡实验原理和定量研究法②怎样使水槽中的水进入空

的矿泉水瓶,瓶口竖直朝下水

能进去吗?瓶子倾斜水能进

去吗?同时瓶口会有什么现

象?这些现象告诉了我们什

么道理?

今天我们研究的课题就是初步

探究空气的组成。

【板书】课题1 空气

1.[展示]空气发现史

2.[展示]拉瓦锡的实验,教师

点拨拉瓦锡的实验过程和发生

的化学反

应。

[设疑]①为什么钟罩内的汞面

上升1/5体积之后就不再上升

了?

②实验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怎

样的性质?

3.[展示]拉瓦锡得出的结论是:空

气由氧气和氮气(化学符号为N2)

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剩下的气体都是氮气(拉丁文

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拉瓦锡

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

不能支持燃烧。

后来人们陆续发现稀有气体,才

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还有

其他成分。

4.[设疑]①拉瓦锡测定氧气

含量的原理是什么?②实验所

选药品需要满足什么条件?③

实验装置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回答问题:不能;能;瓶口

有气泡。

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瓶子

里面充满空气时,水是进不

去的;只有瓶子倾斜把空气

排出来谁才能进去。

体验排水集气的原理

初步了解空气不是单一的而

是组成比较复杂的物质。

思考、分析、讨论

回答:①汞反应消耗了氧气,

压强减小,而且氧气占空气

体积的1/5;

②剩余气体不与汞反应,也

不溶于水(汞)

阅读、思考

思考、讨论

回答:①消耗氧气使瓶内压

强减小②能与空气中的氧气

且只与氧气反应,且不能生

成其他气体③密闭装置

氛围

培养独

立思考

能力、分

析能力、

交流展

示能力。

培养阅

读能力

培养学

生发散

思维

指导观察,探究空气的主要成份【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1.[师生探究]你能用下列药品

和所给仪器组装一个测定空气

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吗?

药品:红磷(红磷能燃烧生成固

体)

仪器:导管、烧杯、橡胶塞、集

气瓶、燃烧匙、酒精灯

2.[演示]实验2-1让学生仔细

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

[设置问题]

①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

水,还有什么?

②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

里,见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

这种现象?

【板书】磷+氧气点燃→五氧

化二磷

③把止水夹打开后会有什么

现象?为什么?

④集气瓶内原来装入的水有

什么作用?

⑤本实验还能体现出剩余气

体的什么性质?

3.引导学生思考27页的讨论题

①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氧气占

空气总体积1/5,为什么实验中

总少于1/5?

4.[学生分组探究]①请同学们

根据实验桌上的器材和药品自

己设计并完成测定空气中氧气

的含量。②思考你们改进后的

实验跟老师刚才做的实验相比,

有什么优点?

观察、思考、分析

观察现象、分析、思考

①回答:空气

②发出黄光,冒出大量白

烟。红磷燃烧,氧气支持

燃烧。

③倒吸进集气瓶约1/5

④防止集气瓶炸裂,并使生

成的五氧化二磷溶于水,

防止污染空气

⑤体现出氮气难溶于水,不

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活

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①实验误差

1、红磷量不足。

2、气密性不好。

3、没有完全冷却。

分组实验、观察、思考、对

比分析、讨论

回答:①误差小②在密闭容

器中反应污染小

观察思考

讨论归

以情促

景,以景

促情

一起动

手实验,

合作探

激发创

新热情

学情分析

初中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较为丰富的常识。这些是他们以前积累的知识,但从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显得零碎、不够深入。然而学生刚开始学化学,虽在绪言和实验基本操作课上了解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操作,但相应的知识储备也是相当不足的,比如C、S、P等物质燃烧后的产物和状态他们都还没有学到;气体减少压强降低的物理原理也没有学到,要引导他们完成对空气成分的探究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以证明空气的存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为主线的一节实验探究课,并于课前安排并鼓励学生查阅教材、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既是为探究课做好的必要的知识准备,也是旨在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探究者应具备的一项能力。

教学效果

1、可取之处: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语速合适。学生参与强,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发挥了学生的智慧,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围绕探究情境设计了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所涉及的原理。

2、不足之处:对本文的内容虽抓住了重难点,但缺乏深层的理解和分析,在细节上还是缺乏渗透。学生忽视自身的作用,认为保护空气,预防空气污染与自已无关;学生自学能力及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都有待提高。

3、改进方向:鼓励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中自学教材和相互交流完成学习任务;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育,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入手,从空气的学习进而进入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学习氧气的制取。这是本单元的设计思路。空气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空气作为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并逐步深入。本课题让学生进行“关心空气质量”的调查与研究,既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为认识下一单元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打下基础。这节内容承前启后,把“空气中的主要成分,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空气中其他的非气体的物质”等理论知识,与检验、测定等的实验活动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精神的好材料。

评测练习

[练一练]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燃烧匙中装入足量红磷④点燃

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⑤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5)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6)步骤⑤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7)该实验剩余气体的性质有

(8)实验后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原因可能是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洁净的空气

B 液态空气

C 清澈的河水

D 液态二氧化碳

3.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冰水共存物

B 液态氧气

C 五氧化二磷

D 冰冻矿泉水

[靶场练兵]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能从空气中分离获得的是( )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课堂练习】

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

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

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2、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

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灰B.硫磺C.铁丝D.红磷

3、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A.氢气B.氧气C.氦气D.二氧化碳

4.由于对森林的过量的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最近我国北方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沙尘暴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粉尘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课题是学生们熟悉的身边物质,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在注意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加强科学性的指导。

在这节课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应用新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实分析比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指导实践,教师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氛围,从而达到最佳的结果。

上课时学生能较好地运用以前的知识及新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实验现象,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较为透切的认识。认识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基本达到预想效果。由于是熟悉的“空气”内容,因此,学生有话想说,有能说的话,

但科学性和规范方面尚有欠缺,要注意培养。

课标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再到看图片认识空气的主要用途和保护空气,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从情感培养来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现时的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课题的关键。

鉴于我对教材的理解,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三维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初步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初步认识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措施。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3、通过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科学实验过程,初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分析现象归纳结论,分析和讨论实验过程的利与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科学的实验方法等。

4、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②空气的组成。

难点:①测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实验方法。②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