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示范课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示范课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示范课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示范课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判定复习》一、课程说明

课例类型:复习课授课学校:肇庆市第五中学授课年级:八年级授课老师:卢桂花课时安排:一节课

课程内容:《三角形全等判定复习》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能准确、灵活的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三、重、难点的分析

重点: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正确的解题。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题。

四、教法、学法分析:讲练结合。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复习课》 导学案 一、知识点梳理:

1、能够 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 ;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简写) 、 、 、 ;

4、_________ 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为 。

二、判定方法识别

已知:如图∠B=∠DEF ,BC=EF,补充条件求证:ΔABC ≌ ΔDEF

1、若要添加 AB=DE ,则其全等依据是 ____

2、若要添加∠ACB= ∠DFE ,则其全等依据是______

3、若要添加∠A= ∠D ,则其全等依据是________

4、若要添加 AB=DE AC=DF ,则其全等依据是__

5、若图中∠B=∠DEF=90°,且AC=DF ,则全等依据是__ 三、全等思路判定

1. 如图,已知AD=AC ,要使△ADB ≌△ACB , 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

找第三边

(小结:已知两组边: ) 找夹角

擦亮眼睛,发现隐含条件

2. 如图,已知∠B=∠E ,要识别△ABC ≌△AED , 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 。

找夹边

(小结:已知两组角: ) 找一角的对边

3、 如图,已知AB=AE ,要使△ABC ≌△AED , 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

找夹这个角的另一边

(小结:已知一组边一组边(边与角相邻): 找夹这条边的另一角 ) 找边的对角

4、如图,已知BC=ED ,要使△ABC ≌△AED , 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

(小结:已知一组边一组边(边与角相对): 找任一角 )

擦亮眼睛,发现隐含条件

(注意:SSA不能判断全等)

总结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思路:

四、分类例题:

分类例题1---线段相加或相减

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

AB=DE,AC=DF,BE=CF,试说明∠A=∠D

分类例题2---角相加或相减

已知:如图,BA=BD,BC=BE,∠1=∠2.

求证:AC=DE

分类例题3----添线构造全等形

三月三,放风筝”如图是小东同学自己做的风筝,他根据AB=AD,BC=DC,不用度量,就知道∠B=∠D。请用所学的知识给予说明。

五、练习

1、如图所示,若OB=OD,∠A=∠C,

AB=3cm,则CD= ,

2、如图△ABC中,AD⊥BC于D,要使△ABD≌△ACD,

若根据“HL”判定,还需加条件___= ___,

3、如右图,已知AC=BD,∠A=∠D ,

请你添一个直接条件,_____ = _______ ,

使△AFC≌△DEB

4、如图AE=CF,∠AFD=∠CEB,DF=BE,

证明∠A=∠C 全等。

5、如图∠B=∠C,∠BAC=∠DAC,AD=AE,求证:△ABD≌△ACD.

6、如图AB和CD相交于点O,且AB=CD,AC=BD,则∠A与∠D相等吗?为什么?

六、小结

1、.挖掘“隐含条件”判全等

对顶角——角相等;公共角——角相等;

公共边——边相等;旋转——角相等,边相等

2、.转化“间接条件”判全等

平行——角相等;角平分线——角相等;垂直——角相等;中点——边相等

已知线段相加或相减;已知角相加或相减

3、添条件判全等

“智慧课堂”带来的教学变化

“智慧课堂”带来的教学变化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课堂,实质上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端”运用的新型课堂教学形态,是由系统(信息化平台和工具)、人(教师和学生)及其活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等组成的现代信息化课堂教学体系。 “智慧课堂”体系总体上是由从下至上的资源管理与服务、多元评价分析、应用支持平台、师生移动终端和教学应用环节五个部分组成的智慧教学服务体系。其具体内涵:一是资源管理与服务。提供智慧课堂的教学内容基础,是实现智慧课堂教与学的基本支撑条件,采取云部署服务模式。基于资源管理平台,建立课程标准、全科数字化教材、微课及多媒体课件、各类题库系统、教学动态数据和教育管理信息等资源库,提供学习资源的管理和服务。二是多元评价分析。这是智慧课堂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现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评价的关键。基于多元学习评价系统,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动态测评和数据分析,提供对学习和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服务,包括测试系统、动态评价分析系统、GPA综合评价系统和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等子系统。三是应用支持平台。应用平台是智慧课堂的基本工具,为智慧课堂的教与学终端提供应用支持。应用支持平台实际上是由一类移动APP组成,提供智能终端的学习、管理和应用功能,包括微课制作、微课应用、作业平台、统计分析、学习资源推送、沟通交流工具和第三方APP应用等。四是师生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是智慧课堂的主要应用工具及应用方式。应用工具包括智能手机、IPAD、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有教师端工具和学生端工具两种类型,分别安装不同的应用软件,提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应用程序和方法,实现对智慧课堂教学全过程沟通交流和信息服务支持。五是教学应用环节,即智慧课堂的教学实际应用程序、方式、步骤等。智慧课堂教学应用总体上由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组成。课前环节包括学情分析、预习测评、教学设计等步骤,课中环节包括课题导入、探究学习、实时检测、总结提升等步骤,课后环节包括课后作业、微课辅导、反思评价等步骤。 智慧课堂将引发课堂教学的全面变革,对传统教学结构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教学理念与形态的变革。“互联网+”时代,数据改变教育是智慧课堂的核心理念。传统课堂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教学经验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判断和制定教学决策;智慧课堂则从依赖于存在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经验转向依赖于对海量教学案例和行为数据的分析,一切靠数据说话,数据来源于学生作业、测试、学案、课堂即时反馈等学习全过程,依据对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的挖掘分析与决策,用直观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用数据描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差异,即时、精准地掌握来自全体学生的第一手学情资料,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基于数据分析提升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基于证据的教育。 课堂环境与结构的变革。新技术、新媒体和智能终端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认知工具与支撑环境,为师生建立了更为开放的教室、更为开放的课堂活动。例如,智慧课堂中没有了传统的讲台、黑板和粉笔,课桌、座椅以分组讨论方式摆放,

微课堂教学设计

微课堂教学设计 微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微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Goodmorning,ladiesandgentlemen: It’smygreathonortosharemyideahere. 今天我将从前期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理念三部分展示我的微课。 课前我将学生分为6组,任务活动中利用星星图章量化学生表现,并计入课程评价总分,激励学生参与,促进师生互动。接下来就请 大家跟我一步步深入课堂吧! Everybody,let’sgetmoving.Followmetosinganddance.Areyour eady?(演示TeddyBear)Goodjob!(顶呱呱手势)Giveusabighand.为 了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我通过韵律说唱,激趣热身,开启快乐学 习之旅。 第二环节,图片导入,初步感知。我将利用课文插图导入阅读课文。通过看图说话,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布置任务活动,限时2分钟快速阅读,提炼故事大意,回答主旨题。 第三部分通过由易到难三个任务活动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任务一,学生可利用手机电子词典查询生词读音、释义,组内 相互学习,再派代表上台利用投影仪呈现小组汇总生词表,依据表 现给予该组1-3颗星作为奖励,教师做必要纠正,最后通过图文连 线活动巩固读音、释义,从而突破词汇障碍;任务二,分段再读, 捕捉细节,小组罗列关键词,理清脉络,形成故事框架,为课后复 述做准备,教师巡视指导。(板书人物角色)可以第一段为例师生 一起找关键词,示范并引导学生学会方法。

Youshouldaskquestionsbyyourselves.who?Where?How?What?Whered idthestoryhappen?Grapery.Whodoesthestorytalkabout? Afarmer.Anymore?His3sons.Howdotheylike?Farmer,hard-working.Howaboutsons?Didtheyhelphisfather?No.Noneofthemhelp edhisfather.Sothefarmerwasworriedabouttheirfuture.Canweuse3 sentencetotellthemainideaofthisparagraph?Ahard-workingfarmerdevelopedarichcropgrapery.Histhreesonswerelazy .Hewasworriedabouttheirfuture.任务三,通过完成正误判断练习 和课后排序练习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情况,老师强调语言点。 能讲、能演是幼儿教师必备能力之一,因此,在表演展示,职业拓展环节。Oldfarmer临终遗言是故事关键内容,要求学生仔细体 会和揣摩farmer的语气和心情,并请大家角色扮演临终话别儿子们这一场景。评选Bestactor颁发奖章和小奖品。教师依据表现给予 该组1-5颗星作为奖励。 第五部分,态度引导,总结评价。Whatdoyoulearnfromthestory?请小组代表发言。老师再利用具体问题回顾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学 会分析和归纳 Todaywereadastoryaboutkeytoopentreasure.Hardworkingisakeyto agoldmine.Hardworkingleadsustotreasure,tosucceed.Thoughtheo ldfarmerdidn’tputthetreasureinthefield,hardwor kingcanmakee ndlesstreasure.Thesonsgottoknowthetruthatlast.Howaboutyou?H aveyoufoundthekeytoopentreasure?Studyhard.(板书) Good.Thinkabouthowtostudyhard.Listthethingsyoucando.Ithinkt hosearetherealkeystogettreasure.然后指导学生完成评价表,量 化收获,给予鼓励,总结不足,给予建议。 作业布置,课后延伸:所有学生都参与小组合作将故事编写成剧本并分配角色表演短剧,下次课展示。有能力的同学用自己的话复 述故事。 最后是我的设计理念:本课我以幼师职业能力发展为本位,在任务活动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教学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以任务 为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游戏、竞赛等丰富的、不断变换的活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 怎么写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篇一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而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适时反思教育的得与失,消去弊端,得教益。 今年,我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目前学期工作已基本结束,就此,我作了以下反思。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新教材数学教学的特殊性,我的讲解基本上还拘泥于教材的信息,而开放型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比例还较小。在课堂教学中,有时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部分课时过于注重讲授,没有以精讲精练的要求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导致教与学不合拍,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 2、课堂教学不能针对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备学案”这一必要环节;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仍然拘泥于教材,没有进行有效地取舍、组合、拓展、加深;课堂教学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中考热点和中考难点的渗透,学生原有的知识不能得到及时、适时地活化;课堂密度要求不足,学生参与

机会少、参与面小;课堂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学、自练、自得的时间十分有限。 3、对中考的研究不够,对中考的考试范围、要求、形式、出题的特点及规律的了解不够明确,在课堂教学中依赖于复习资料,缺乏对资料的精选与整合,忽视教师自身对知识框架的主动构建,从而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英语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4、课堂设计缺乏适当适时的教学评价,不能及时获悉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收获,有多大收获等学情;课前设计“想教学生什么”,课堂反馈“学生学到什么”和课后反思“学生还想学什么”三个环节没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统一。 二、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中以上问题的存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复习出现了许多问题。 1.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新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不能理解教师相对较快的指示语。 2.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的掌握不实在、理解不全面,课外花的冤枉时间多;而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找不到数学学科复习的有效载体,不能有效的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数学复习缺乏系统性,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 3.部分学生缺少教师明确的指导,在复习时缺乏系统安排和科学计划,或者学习和复习没有个性化特点,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4.基于以上情况,我认为作为学生中考的把关者,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正确地意识,应充分认识到:一节课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信息技术平台,智慧课堂增进师生互动和协作交流,使“教”与“学”相互渗透、融合一体,采取“三段六步”的教学流程模式,即由三个教学阶段和六个教学步骤组成。其中,“三段”即由“课前、课中、课后”组成的三段式课堂教学闭环,“六步”即任务定向、自主探究、分享对话、思辨提升、随堂训练、个性辅导六个教学步骤,构成了教与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智慧教学过程 “三段六步”的智慧课堂实用教学流程结构,在各个阶段应用上既要分担促进学生智慧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又有各个阶段任务的重点和特色,从而构成智慧课堂的完整教学过程和持续发展体系,我们具体分析如下。 一、课前阶段----以学情分析为核心 1.任务定向,点燃智慧 课前通过自制微课或网站教学视频,设计学习任务单,通过定向具体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学生就能点燃学习智慧,对学习产生一种期待感。 2.自主探究,生成智慧 学生在任务单的引领下,自主与学习视频对话,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新知,获取知识;学生在自悟自得中进行创造,生成智慧。 教师基于教学目标预设、学生预习测试统计分析和讨论的情况等,进行综合学情分析,据此拟制合适的教学设计方案。 二、课中阶段----以生生、师生互动为关键 3.分享对话,共享智慧 课堂中,学生把自主学习的个性化感受分享给教师、同学,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对话交流、实现智慧共享的互动舞台。 4.思辨提升,发展智慧 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互相提问,互相讨论,互相思辨,交流彼此的思考及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分析彼此的得失,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师生对学习内容共同梳理,达成共识,从而有效地发展和提升智慧。 5.随堂训练,收获智慧 教师分层设计练习,培优辅差,让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都能收获智慧。教师根据课堂探究和随堂测试反馈信息,精讲、辨析难点,补充、巩固弱点,拓展、提升重点,进一步深化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三、课后阶段----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 6.个性辅导,重拾智慧 基于信息技术平台重点开展个性化辅导,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师依据每个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情况发布针对性的作业任务,基于信息技术平台智能推送个性化复习资料;学生可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学习感受与疑问,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进行总结反思,并可以通过平台及时反馈到教师的下次课备课中,以利于及时改进和实施针对性教学。

初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14.1.1变量巩海波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2:提出问题 问题(1)加油站加油片断 1.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 没变化的量是. 引出定义 变量、常量。 2.试用含Q的式子表示W . 问题(2) 每张电影票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票205张,晚场售出310张. 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票x张,票房收入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 问题(3) 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重物,改变 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 簧长度的变化,探索它们的变化规 律。(实验中用钩码代替重物,每个 钩码的质量为50克) 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 ⑴重物质量每增加50g,弹簧伸长多少? 重物质量每增加1g,弹簧伸长多少? 若重物质量为300g,此时的弹簧长度是 多少? ⑵若用m表示重物质量,L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你能用含m的式子表示L吗? 独立思考: ⑴你能指出上述变化过程中的常量和变量吗? ⑵重物质量能否无限增加? 问题(4) 用20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宽,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试举出6组长、宽的值,计算相应长方形的面积的值,然后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 ⑴能用含x的式子表示S吗? ⑵当x取定一个值时,面积S能随之确定 吗?是否是唯一的? ⑶这个变化过程中,x能任意取值吗?教师展示问题(1) 学生完成相关问题。 师生结合问题,给出定义。 教师展示问题(2) 学生完成相关问题 教师展示问题(3) 师生共同明确实验目的,做好实验分 工,进行通力合作实验。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由特殊到一般进 行探究。 教师展示问题(4)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 学生完成填表 来自学生身边的事例, 尤其是常量与变量在 这个情境中能较好的 让学生直观感知。 变量与常量是本节课 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引 导学生去发现变化的 量与没变化的量。 学生完成此问题较易。 弹簧称在学生生活中 可见,但不多。教师给 予图片展示或实物展 示。 学生对弹簧的伸缩原 理有一定理解。通过由 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最 后学生可以写出关系 式。 在明确的活动目标指 引下,组织学生经历数 学思考的过程,进行有 效的数学活动。 通过教师动画演示和 学生探究,使学生更好 的认知变化规律。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李认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457280743@https://www.360docs.net/doc/101039532.html, 摘要:本研究是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智慧课堂的特征,设计出符合高中化学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并用以指导具体教学实践。目前国家对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很重视,安徽省教育厅也提出从2018年起,全省普通高中结合新课改新高考的要求全面进行智慧学校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智慧课堂;化学教学 引言: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进行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并实践于真实课堂中。并在实施后进行了教学效果的调查。 1.《化学能与热能》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依据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将本次教学分为以下环节:课前资源准备:首先教师需要对所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制作优质的课前学习材料与检测题,可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大数据学情分析:教师根据大数据的结果,进行课中教学过程设计;课中教学过程设计:教师首先分析课前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建构自我知识体系,接下来进行课堂检测检验学习效果,根据大数据分析学习效果,对于还没有掌握的知识再进行剖析;课后自主巩固学习:学生首先完成教师推送的课后巩固习题,然后再根据没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个性化练习。 1.1课前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化学能与热能》是围绕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教材先从微观层面上化学键知识入手,说明化学键与能量之间的密切联系,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然后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储存与化学反应吸收还是放出能量的关系,为后面强调与质量守恒一样,能量也是守恒的观点奠定了基础。在第二部分中教材通过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提出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强调了科学探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受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相互转化,学习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在第三部分中教材为了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图文并茂地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 杜红卫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现象:当解决数学某一问题遇到困难时,如果追根求源,就会发现,往往是由于他们在某一个或某一些概念处产生问题,而导致思维受阻。许多事实例证了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基于此,我们就要对数学概念的本质进行分析,并且希望找到合理的概念教学的模式,以使教师的教课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轻松而有成效。 一、什么是数学概念?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就是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是人们通过实践,从数学所研究的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本质属性概括而形成的。它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 可见,数学概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是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与提高的必要条件,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什么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层,往往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地概念教学,以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概念?这是每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概念教学的现状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发展性、生成性等特点,它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认知的思维水平的限制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对一些抽象的、不常接触的概念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概念的发生与形成过程中,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相关概念的网络,以达到掌握并灵活运用的程度。对于概念教学这个问题,在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加强了对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事实上,大部分教师只是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而行动上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案例 1 :前不久听一位教师关于“平方根”的概念教学课,上课开始,教师呈现一组面积不同的正方形,要求学生求边长 x 。 这组题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讲,能够很快的得到答案。由于边长都非负,所以学生的第一反应说出的都是这组数的算术平方根,因为教师设计要讲平方根,所以要求学生写出计算过 程,并强调,然后取正舍负,再由这四个例子进行抽象概括出平方根与算数平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市级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会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能力训练点:1.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及严谨性. 2.培养学生快速而准确的计算能力. ◆德育渗透点:1.通过公式的引入,培养学生寻求简便方法的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 2.让学生体验到所有一元二次方程都能运用公式法去解,形成全面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感受公式的对称美、简洁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及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对求根公式推导过程中依据的理论的深刻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15=10x,(2)3x2-12x+1/3=0 (通过两题练习,使学生复习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和步骤,为本节课求根公式的推导做第一次铺垫.)

2.用配方法解关于x的方程 x2+2px+q=0. 解:移项,得x2+2px=-q 配方,得x2+2px+p2=-q+p2 即(x+p)2=p2-q. (教师板书,学生回答,此题为求根公式的推导做第二次铺垫.)3.用配方法推导 (二)探究新知: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解:因为a≠0,所以方程的两边同除以a, ∵a≠0,∴4a2>0 当b2-4ac≥0时. 从上面的结论可以发现: (1)一元二次方程a2+bx+c=0(a≠0)的根是由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确定的.

(2)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在b 2-4ac≥0的前提下,把a 、b 、c 的值代入上式中,可求得方程的两个根. 的求根公式,用此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二)师生互动,应用新知 互动1 师: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求根公式中,要求b 2-4ac ≥0 ,?那么b 2-4ac<0时会怎样呢? 生:当b 2-4ac<024b ac -ax 2+bx+c=0(a≠0)无实数解. 明确: b 2-4ac≥0是公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求根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这一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隐藏条件.当b 2-4ac<0时,此方程无解,?也是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无解的一个前提条件. 互动2.填一填: 解:a= ,b= ,c= . 035x 2x (1)2=+-_____ __________=-4ac b 2_________________=-±-=∴2a 4ac b b x 2

初中数学《概念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概念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中数与形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和精髓。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双基”教学的核心。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对俞京宁老师的讲座的学习后,我为了更好地组织数学概念教学,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互助学习,将概念课教学设计为三段:即课前准备阶段、课上探究阶段和课后延伸阶段。对于课上探究阶段主要抓好四个重要环节,自立学习(探究环节、合作交流(探究环节、精讲点拨环节和巩固检测环节。 一、课前准备阶段 数学概念课的课前准备阶段分为三部分:一是课前知识与方法的衔接;二是课前材料准备;三是课前预习。 我现在觉得不可以像以前那样盲目的教学。因为课前知识与方法的衔接是为了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围绕本节课的有关概念等结合以前学的知识与方法,设计一个知识链接的前期台阶,以便于知识的迁移与过渡。例如,在“不等式及其解集” 一课中,要通过“等式与方程的解”类比得到“不等式及其解集”。课前必须 课前预习是教师安排或学生自行的学习,可以预习课本,也可以预习学案。教师安排时需要有明确的要求,必须要求学生怎样做,最少做到什么程度,这是课外作业的一部分。 二、课上探究阶段 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自主学习(探究环节是在教师的要求下,学生进行自立学习新知识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学习前要给学生明确的要求,即学习的时间、内容、方式等。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通过预习发现或探究问题的所在,可以借助图形或实际例子,归纳总结出概念以及性质等。学生光独立预习课本或(学案学习本部分的有关概念,会比较所学概念与以前学过的有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等;会找出有关概念的重点语句和注意的问题;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自学后组内讨论解决。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根据这一特点,要用联系的观点、转化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指导学生看书,自学阅读课本知识。要抓住新课中的主要内容,在重点、难点、关键处多下功夫。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可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禅让制”微课堂教学设计

“禅让制”微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禅让”的含义,包括“禅让”的实质和表现。 2、技能:通过对尧舜禹历史故事视频的观看,培养学生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通过学习禅让制使学生认识到它开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先河,禅让制时代成为后人世代向往的开明时代。 【教学过程】 1、导语引领 相传最后黄帝乘龙归天,而在他之后,我国的黄河流域又相继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他们就是尧、舜、禹,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呢? 学生阅读课文15页,找出答案,禅让。 师:这个字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读作shan禅让。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点拨交流: 师:出示禅让制历史背景图片并讲解:在尧舜禹的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人类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劳动、共同获取食物,共同抵御自然灾害,以及其他部落的入侵,因此,人们需要选举出贤能、公正的人当首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直接讲述让学生了解禅让制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出示禅让过程图片,抛出问题:部落首领由谁来选呢?又是怎样选出来的呢?为什么他们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呢? 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和我一起通过这段视频来了解吧。 出示尧舜禹历史故事视频 『设计意图』运用影视视频引导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知。把相对抽象的时间跨度大的内容,给展示出来,强化学生的认知,加深学生的理解。由此增加对历史的兴趣,甚至影响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后去扩展其历史知识。

(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doc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侯新民时间地点186 教室 科目数学年级九年级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知识目标: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 能力目标: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情感目标: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体会代数中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应用问题的优越性.进一步目 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教 学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 重 点 教 学 根据数与数字关系找等量关系 难 点 学 情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应用基本的解题思路、方法,会分析解决 简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整个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解题正确率不高。 析 教 发现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件 法 教学过程 教教学 学 教学内容师生 环活活节动动创问题 1:引思设用一根长 60 厘米的铁线围成一个长方形 . 导考问(1)、使长方形的宽是长的三分之二,求这个长方形的长。观回题(2)、使长方形的宽比长少 4 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察答情(3)、比较( 1)(2)中所得的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的大小,还能围出面积更大的提 境长方形吗?问温故知新 1、长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如何设未知数?在( 2)中能不能直接设面积为X 平方厘米? 探索: 将(2)题中的宽比长少 4 厘米改为 3 厘米、 2 厘米、 1 厘米、 0 厘米,长方形的 面积有什么变化。 回例 1 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这两个数. 顾分析:两个连续奇数中较大的奇数与较小奇数之差为2,设元(几种设法). 1、设较小的旧奇数为 x,则另一奇数为x+2, 2、设较小的奇数为x-1 ,则另一奇数为x+1;3、设较小的奇数为 2x-1 ,则另一个奇数 2x+1. 知 以上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有三种设法,就有三种列法,找三位学生使用三 种方法,然后进行比较、鉴别,选出最简单解法.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1.三种不同的设元,列出三种不同的方程,得出不同的x 值,影响最后的结果吗? 2.解题中的 x 出现了负值,为什么不舍去? 答:奇数、偶数是在整数范围内讨论,而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3.选出三种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 练习 1.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是210,求这两个数.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21,求这三个数. 3.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2,积为 23,求这两个数. 学生板书,练习,回答,评价,深刻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 例 2 有一个两位数等于其数字之积的 3 倍,其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2,求这两位数.分析:数与数字的关系是: 例两位数 =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三位数 =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 10+个位数字. 题 解:设个位数字为 x,则十位数字为 x-2 ,这个两位数是10(x-2 ) +x. 赏据题意,得10( x-2 ) +x=3x( x-2 ), 析整理,得 3x 2-17x+20=0 ,解这个方程得:X=4 , X=5/3 当 x=4 时, x-2=2 , 10(x-2 ) +x=24. 答:这个两位数是 24. 以上分析,解答,教师引导,板书,学生回答,体会,评价. 注意:在求得解之后,要进行实际题意的检验. 练习 1有一个两位数,它们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8,如果把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两位数乘以原来的两位数就得1855,求原来的两位数.(35, 53) 2.一个两位数,其两位数字的差为5,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数与原数之积 为 976,求这个两位数.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笔答,板书,评价,体 会.(四)总结,扩展 1.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步骤与以前列方程解应用题一样,其中审题是解决问题的 基础,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是关键,恰当灵活地设元直接影响着列方程与解法的难易,它可 以为正确合理的答案提供有利的条件.方程的解必须进行实际题意的检验. 2.奇数的表示方法为2n+1 , 2n-1 ,( n 为整数)偶数的表示方法是2n(n 是整数),巩连续奇数(偶数)中,较大的与较小的差为2,偶数、奇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提 出 问 题 教 师 指 导 计讲算解 分 析 个 别 指观导察 思 考反

初中数学课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课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优秀教 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圆与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 2.了解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联系.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两个圆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 2.通过平移实验直观地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发展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经历探究图形的位置关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探索圆与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了解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 的数量关系的联系.

教学难点:探索两个圆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外切、内切时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过程.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研究过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分别为点在圆内、点在圆上、点在圆外三种;还探究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分别为相离、相切、相交.它们的位置关系都有三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圆和圆的位置关系,那么结果是不是也是三种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面我们就来进行有关探讨. Ⅱ.新课讲解 一、想一想 [师]大家思考一下,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两个圆的哪些位置关系呢? [生]如自行车的两个车轮间的位置关系;车轮轮胎的两个边界圆间的位置关系;用一只手拿住大小两个圆环时两个圆环间的位置关系等. [师]很好,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的有关两个圆的位置很多.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些位置关系分别是什么.

二、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在一张透明纸上作一个⊙O.再在另一张透明纸上作一个与⊙O1半径不等的⊙O2.把两张透明纸叠在一起,固定⊙O1,平移⊙O2,⊙O1与⊙O2有几种位置关系? [师]请大家先自己动手操作,总结出不同的位置关系,然后互相交流. [生]我总结出共有五种位置关系,如下图: [师]大家的归纳、总结能力很强,能说出五种位置关系中各自有什么特点吗?从公共点的个数和一个圆上的点在另一个圆的内部还是外部来考虑.[生]如图:(1)外离:两个圆没有公共点,并且每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 (2)外切:两个圆有唯一公共点,除公共点外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 (3)相交: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一个圆上的点有的在另一个圆的外部,有的在另一个圆的内部; (4)内切:两个圆有一个公共点,除公共点外,⊙O2上的点在⊙O1的内部; (5)内含:两个圆没有公共点,⊙O2上的点都在⊙O1的内部. [师]总结得很出色,如果只从公共点的个数来

初中数学获奖优质课教案汇集

课题:二元一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 880.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 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 kg苹果和3 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 , 梨的单价y元/kg ;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 . (2)课本P80练习2. 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学习: 活动背景爱心满人间——记求是中学“学雷锋、关爱老人”志愿者活动. 问题:参加活动的36名志愿者,分为劳动组和文艺组,其中劳动组每组3人,文艺组每组6人. 团支书拟安排8个劳动组,2个文艺组,单从人数上考虑,此方案是否可行? 为什么? 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相等? 由学生检验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两边相等.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方法. 试一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评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评析 建阳二中蒋剑虹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作为数学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来设计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内容应当包括:总体教学思路,教学的主要目标;学习素材的搜集准备;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方法和步骤;检测和评估;教学对象(即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下面我就结合张长文老师的这堂片断教学课,来谈一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如何设计,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一些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是教学思路设计,二是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思路设计是指:对所教内容的认识(课标要求、这段教学内容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的作用、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基础,学生以往的活动经验等),对整堂课设计的思考(教学目标,教学途径,教学方法与措施,如何突出重点,如何分散难点等)。 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但在强调个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努力追求教学思路设计的科学性。只有科学的教学思路,才能科学地指导教学活动。 我认为,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必须遵循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必须要放在学生的发展上——“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新课程教学总体思路设计:一要把学生“学”数学放在教师“教”之前,“导”学是教学之重点。二要把组织学生自主数学学习活动作为老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并要担任起活动的指导者。三要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思想,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四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数学能力的训练不能放松。五要实施差异教学,使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下面看一看张长文老师关于“平行线的性质”这节课教学设计思路。 《平行线的性质》设计思路说明 本节课设计的思路是按照“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形成认识——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为了让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地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所以,首先利用大屏幕出示了学生所感兴趣实际问题---汽车在赛道上行驶拐弯的拐角问题,然后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抽象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平行线性质的几何模型,针对这个几何模型,利用学生手中的学案,精心设计四个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在学生充分思考与交流的基础之上,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效果,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平行线的性质,形成了认识,加深了印象,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探索、发现、创造的乐趣,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从推理能力来说, “说理”对于七学生来讲还较为陌生,不知应该说什么,根据什么,得出什么,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性质1对性质2、3进行说理、论证。为了逐步深入地让学生学会说理,落实重点,突破难点,还精心编排了一些填空题。对于例题的安排,目的在于想让学生再次体会如何抽象出隐含在实际问题中的数学问题,体现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探究题的安排,是希望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力争“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具体教学活动步骤的安排,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

智慧课堂案例分析

智慧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教学重视“双基”,但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技能也不等于智慧,被动的、机械的操练,学生品尝到的只是枯燥和痛苦,还有什么比品尝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凡卡》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优秀短篇小说,文章篇幅长,结构复杂。内容以凡卡写信的顺序(准备写信-写信-寄信)安排,并有两处插叙(忆守夜、忆砍树)、多出细节描写和意味深长的结尾(以梦结尾,含义深刻)。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距离学生比较久远,学生需要提前对旧俄国沙皇统治时期的有关背景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就文章内容而言,语言通俗易懂,情感又表达的朴实真切,学生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方面是容易的。但文章篇幅较长,结构复杂,要想牢牢抓住文章几条主线,做到入情入境,深刻体会和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仍然需要老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情感体验的情境,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促进学生思想的提升。智慧课程理念强调我们的语文教学贵在要唤醒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使它们借助文本,跟随语言文字、跟随教师情感,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两个灵魂的相交与相遇中,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彰显学生的人性,伸展生命的张力,涵养生命的性情。本课教学活动始终是禀持着这样的人性化教学理念设计的。 教学目标: 1.走进凡卡的内心愿望——读凡卡的信,了解一个九岁孤儿那小小的,并不过分的愿望是什么。 2.走进凡卡的现实生活——以朗读指导为主,通过学习凡卡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从中体会凡卡为什么撕心裂肺地反复请求爷爷带他回乡村里去,从中体会凡卡的悲惨生活。 教学重难点: 以朗读指导为主,通过学习凡卡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从中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意图--最新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1.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2.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新课,不仅自然,而且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 3.体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4.培养了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5.展示图片和动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运用数学无时不有。 6.新课程下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及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7.辅以相应的音乐,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高雅的学习氛围,在学习中感悟生活中的数学美。 8.从学生身边的实际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数学的乐趣。 9.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 10.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 11.把直观形象的模型作为学生探究的素材,有利于学生对几何体由直观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12.让学生动手、动脑经历实际操作,认真体验,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空间思维。 13.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使学生经历概念的归纳和概括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参与到概念的形成 过程中。 合作交流学习: 14.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 1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16.学生在探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自然地体会到―――的必要性,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17.这样设计不仅有利于突破难点,而且为归纳结论打下了基础,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的思想, 也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这对后面的学习极有帮助。 18.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19.学生开展合作探究,采用观察分析、探究归纳、合作学习方法,易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 难点。 20.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1.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22.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充足的体验和发展。 23.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有机会分享同 学的想法,培养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练习巩固: 24.及时练习巩固,体现学以致用的观念,消除学生学无所用的思想顾虑。 25.落实新知与方法,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26.加强学生运用新知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7.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 关于评价: 28.进行自我评价,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关于小结: 29.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关于手段: 30.以动代静,使课堂气氛活跃,面向全体学生,给基础好的学生充分的空间,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31.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