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的 “实践观”

浅谈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的 “实践观”
浅谈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的 “实践观”

浅谈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的“实践观”

政法学院周斐斐210417061 我国对实践观的哲学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单纯以毛泽东思想中的实践观为理论依赖的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以马克思早期著作为文本依赖的阶段;到现在以整个学术理论为支撑依据的阶段。从这个变化中,反映出试图从学理上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清楚,就不能绕开伦理学家、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实践观”理论。

在哲学上系统地阐述实践概念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是始于他在伦理学中对人的活动性质的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生命活动的行为方式,实践的生命活动明确了人的本质属性,这里有反思人类行为的含义。人的生命属性的实践活动,在完全的意义上包含三个方面,即理论沉思活动、技艺制作活动和实践的活动。“理论”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有时又译为科学,是指理智把握事物的真实或确定性的活动方式,它所产生的结果是知识。技艺是指以可制作的事物为题材,其目的在于活动的结果。生命属性的实践概念是对实践概念的广义理解。在三者之中,理论的沉思活动最高,实践的活动最重要,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由于实践理性的参与才呈现了更为积极的状态。实践的狭义理解是指人对至善的追求活动,是人的一种理智客观的道德行为方式,它真正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概念。“伦理学”就是这种“习惯”之学,德性也就是人的灵魂的优良习惯。可见,实践是指把人自身变好的活动,跟制作是把物品做好的活动明显不同。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本身即是目的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活

动和目的是一致的,是以人自己成为善为目的的活动。实践就在活动过程中体现着目的,它既包括个体的伦理行为,又包括公共生活的政治行为,体现了人与自我及他人的关系。作为实践之根据和理想的目的,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直接就等同于“善”。实践朝向一个善的目的,而怎样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其途径和手段则是要经过选择的,所以说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包含选择的活动。亚里士多德是从目的在于自身的实践来思考自由的概念,即从行为的完成和本身自足的生活方式来思考人的自由。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说,自由就是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自由的无条件性的一个意义是无外在目的,否则的话自由便成了追求目的的手段而不得不为目的服务、为目的所制约,这样就不自由了。自由的起源不应该在自由的外面去寻找,而只能在寻求、实现自由的过程中去寻找。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实践是目的在其自身的活动这个最本质规定的揭示,说明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趋向自由的自我实现过程,并在趋向自由的意义上把思辨看作实践的最高形式,展示了实践之于人的自由和幸福的价值和意义,为其后的实践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路径。其中在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然后分别加以解决就是,这种观点与其恩师柏拉图把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合起来解决不同。显然,这里面的问题远比单纯的学科划分复杂、深沉得多。在后来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走柏拉图路径的人很多,明显走亚里士多德路径的只有康德。

康德是从哲学及其学科分类的角度来谈实践概念的,然后又通过

对实践概念的辨析为哲学的分类确定依据。康德正是在对哲学作出这两种分类和划分之中提出了两种分立的实践概念的理论。康德指出:“如果规定因果关系的概念是一个自然的概念,那么这些原理就是技术地实践的;如果它是一个自由的概念,那么这些原理就是道德地实践的。又因为理性科学的分类完全是基于对象之间的奇异性,对于这种奇异性的认识是需要不同的原理的,所以前者属于理论哲学(作为自然的理论),后者就完全单独成为第二部分,即(作为道德理论的)实践哲学。”在这里,康德把实践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立在自然诸概念基础之上的受因果关系支配的技术性的实践概念;另一种则是建立在自由观念基础之上的受人的善良意志支配的道德性的实践概念。以技术的实践概念为起点,展开的是理论哲学,是通过知性范畴在物质自然界所显现的现象中展开的,实质上是揭示了建构自然规律的机制,即理性为自然立法的机制;以道德性的实践概念为起点展开的是实践哲学,这是人类理性的另一种类型,即“实践理性”,关涉到自由概念的实践理性是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人是通过建立伦理规范来追求并实现自身的自由意志。实践理性是指道德追求的理智性,并进一步揭示这种道德行为的合理性是如何可能的。实践理性告诉你怎么做,这是一种自由的实践行动;思辨理性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自己的认识活动和技术行为去把握和利用自然的必然性。我们可以把康德的实践概念理解为一种建构行为,用康德的术语可以称之为“立法”,自然诸概念中的立法,即知性为自然立法,这见之于理论;自由观念中的立法,是对善的追求,见之于行动,是为道德行为立法。

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只把道德性的实践活动看作是真正的实践活动,而技术性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道德实践性活动的规范,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道德高于知识。康德跟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关键性区别就在于:他把神从理论领域请到了实践领域,从而把终极价值从沉思生活转移到了道德生活——限制知识,为信仰腾出地盘。

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形式下实现的人和物、主体相统一的能动的生活过程。马克思没有把实践局限在物质生产,而是包容了交往、革命或社会改造等等一切活动。马克思关于实践范畴的规定,首先,强调实践的自然物质基础,坚持了唯物主义;其次,强调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性”和“对象化”,坚持辩证法;再次,强调实践对自然和人本身同时进行改造的意义,坚持了文化进化论的历史主义。关于实践的形式,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具有多样性,因此实践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物质生产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是基本的实践形式。马克思发现了生产劳动这种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它既体现着人的能动的创造性本质。在马克思的视域中,感性活动、对象性活动和实践是可以替换使用的,实践的本质规定就是对象性的感性活动,最基本内容就是生产,尤指物质生产劳动。

实践概念中包含有道德的内核,实践是对至善的追求,这在马克思那里并没有被削弱,而是被强化了。当我们说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时,就是指发展生产力,使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为人的解放做准备正是对这种“至善”的追求,它构成了对以往实践概念的超越。在康德那里,自由的概念与自然的概念是对立的,其实也表现为人和自然的对立;在马克思这里,自由的概念与自然的概念被统一起来。在人类现实具体的社会历史形成发展中生成的自然界才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由此可见,“实践观“与哲学史上各个时期的实践概念有很大不同,实践概念也经历着一个演变的过程。实践概念的哲学发展经历了从分立到统一和再分立、再统一的过程,只有充分了解这一过程,才能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统一的实践概念。

马克思主义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其明确的指出要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自然界规律和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涵盖面非常广泛。比如,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观点,等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主要有实事求是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以及走广大人民群众路线的方法,等等。最近,我们就马克思主义展开了一些实践调查和实践,如下: (一)调查——网络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小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大技术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一个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

卷和网上的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我们一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纸质问卷90份,网上调查问卷收到472份,有效问卷557份。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在网络中应该完全遵守显示道德的占有41.8%,87.3%的同学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赞同和觉得应该进行网络规范的占95.2%。道德观念隐藏在染指结构的黑箱里面,难以直接评价、判断。具体在青年大学生的网络上生活中,存在诸多的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有: 一,青年大学生对网络中的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健康的认识。大学生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而网路作为一种无国际、开放性的媒体工具,传播信息快捷便利,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充斥其间,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成熟的青年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很容易收到网上想异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得“母语”文化遭受强烈的冲击。互联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占90%以上的信息时英文文化在网络上取得霸权的地位,从而导致西方的意识形态畅通无阻,长期沉溺于互联网的青年学生由此对传统文化逐渐淡漠甚至产生排斥。 二,青年大学生网络不文明的行为普遍。调查显示:86.3%的同学看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93.2%的同学见过网络不文明的现象比如谩骂和恐吓。35%的大学生曾经在QQ或论坛上对别人的进行恶意的攻击和散步虚假的信息。 大学生是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知识群体,是中国新世纪的希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 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 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 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 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 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这里我想谈一下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特征

自然辩证法概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特征 摘要: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使我们在哲学层面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认为在哲学自然观和生态科学发展的过程中, 产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历史的必然。并从唯物论、辩证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特征, 对其自然观进行了多维度的 阐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维度 1、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马克思、恩格斯在承认自然界的先在性的基础上,关注现实意义上的自然界,进而把社会及其发展过程看成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强调了社会实践意义上的自然界的重要性。“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在实践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1]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唯物主义的原则出发,认为有主观意识和目的的人所参加的社会历史活动并没有遮盖住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社会及其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样就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变革。 2、科学的辨证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基础上论证了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形成是在劳动中完成的,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与人对社会的关系也是辩证统一的。“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生产。”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对立和统一与人和人的关系密切。在阶级社会,自然异化的深刻原因要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去寻找。马克思说“这种自然宗教或对自然界的特定关系,是受社会形式决定的,反过来也是一样。这里和任何其他地方一样,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决定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这正是因为自然界几乎还没有被历史的进程所改变。” [3]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号召人们要真正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改革。” 3、人文关怀的可持续发展的视野。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资产阶级社会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庞大惊人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人们纷纷为工业文明的成就而赞叹。生态环境问题被暂时地掩盖起来。马克思、恩格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现实出发预见到未来发展的趋势,充分显示了前瞻性的意识和远程的眼光。

概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1.概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①基本内容 马克思将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形成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在内涵、形式、特征等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其次,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它规定了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变化,但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危及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更要通过实践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生活,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②理论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正是从实践论出发,马克思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应从真正现实的人从感性的活动本身从实践出发去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实践中人虽然创造着自己的生活,但人无法超出自己的历史发展提出的问题,更谈不上解决了超出自己历史阶段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我们,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认识,发展认识。 2.试举两例说明矛盾的同一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样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这要求我们既要在对立中达到同一,又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例子: ①1955年4月17日,由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抵达万隆,出席从4月18日至24日举行的、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4月19日,周恩来先后在全体会议上作了发言和补充发言,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他说,根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可以实现和平共处的。过去殖民统治在亚非国家间所造成的不和和隔阂,不应该继续存在。我们应该互相尊重,消除互相间可能存在的疑虑和恐惧。他还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A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理论追随者们几代人共同来完成的理论形态。B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的看法”(自然观),是随着历史不断的发展(包括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逐步完善的。 C首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包括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指古人从自然界本身及其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中认识自然界,它具有直观性、辩证性、思辨性的特点,是古人对自然界及本身的一种不成熟的局限性的认识。D第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6-17世纪的自然哲学家们吸收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它具有实证性和局限性的特点。 E它们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去除糟粕,取其精华,并对自然界和人的关系进行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后,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固有缺陷,并以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在前人的成果之上批判继承和发展的结果,从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到16-17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再到19世纪的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2.如何理解和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论 马 克 思 主 义 实 践 观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专业: 学号: 姓名: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是新全球化时代的“后发现代化”,尚未走完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路程,因而它的发展必然关涉到西方国家原初的经典现代性模式的参照系问题。从现代化的发展史来看,现代性生成的基础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现实诉求。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社会的物质生产系统的扩张和升级,早发国家现代性生成的动力是创新性地采取了市场和资本这一扩张发展型经济体制。市场和资本体系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但这种经典现代性模式具有“物”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深刻的悖论性质,造成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无家可归的命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它既带来了人类生产力与人类社会的巨大历史进步,又带来了经济危机与生态灾难;既带来了理性秩序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带来了非理性的拜金主义和唯GDP发展观的混乱与疯癫;既带来了人类个性的自由与张扬,又带来了社会理性机器对人的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规定 (一)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 每一个商品(产品或生产工具)都等于一定劳动时间的对象化。30/89 货币是对象化的交换价值30/95 货币是作为一般对象的劳动时间,或者说,是一般劳动时间的对象化,是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时间。30/118 对象化——化身 交换价值关系——商品作为彼此相同和彼此可以相等的劳动时间的化身的关系——包含着矛盾,这种矛盾在与劳动时间不同的货币上取得了自己的物的表现。30/118 对象即是自己的他物: 在货币中,交换价值作为某种他物同商品对立。30/139 货币是一种在特殊材料、特有的商品上独立化的存在。30/139 交换价值表现在对象上:交换价值表现在同交换价值相对立的货币的规定性上。表现在货币规定性的交换价值就是价格。在价格上,交换价值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30/139、140 货币与个人的对象化 在货币(交换价值)上,个人的对象化不是个人在其自然规定性上的对象化,而是个人在一种社会规定(关系)上对象化,同时这种规定对个人来说又是外在的。30/178——30/179 动物活动无对象 对象性:主体的本质力量表现为物的形式,或主体的本质力量物化为对象,从而使物具有主体的属性 对象化:对象是主体力量的物的化身,或主体的本质力量物化为对象 因此,对象不是任意的他物,而是与主体对立的他物,是主体自己的他物 因为是自己的他物,所以,主体可以从对象反观自身 1.客体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 2.实践活动指向一定客体即指向一定对象 3.实践活动过程即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 4.实践活动的结果具有对象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

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 从目前的许多书目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多从认识论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实践思想,而较少深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才形成的。马克思吧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克服了旧的唯物主义哲学缺陷。这是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而建造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所以,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实践观?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并不是“实践”的这种观点的第一个提出者,在马克思之前,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是,是马克思第一个真正把实践跟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的。实践,从词义上看,就是实行或者行动。他指的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指的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带有人类自主性的一种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实践指的就是人类的生产实践,即是我们所说的“劳动”,而人类的历史指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我们要了解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就必须联系实践的观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使得我们不断地迎合自身所需,并且为之做出改变。而人自身也在不停地往前迈进。 历史唯物主义 从字面上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一词就规定了它所属的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当中的。“历史”可以泛指人类的历史,而人类的历史是从“劳动”出现的时候就正式与动物划清界限。在人还是“猿类”的时候,就能够使用简单的一些外物帮助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称其为原始的劳动。而后,劳动是猿类的思维等逐步发生变化,最终使猿类变成了人类。劳动是人最初始的实践形式。劳动,即我们所说的实践,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人类得以成为人类社会。我们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说,是实践塑造了历史。因而,我们可以知道,实践跟历史,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我个人认为,当我们把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摆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而不应该单纯地考察实践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概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根本的标志,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的重要创造,他看到了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赋予了实践以本体论的意义。本文借鉴前辈观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以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这实践活动的进程。咋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给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正确地理解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理论的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对于人们的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不能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都依赖于实践。对于实践来说,它依然是第二位的东西。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 实践概念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构建了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实践哲学体系,开创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着必需的,为着他物而被选择的”工具性活动,即创制,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另一类是“以其白身而被选择的”白由活动,即实践和思辨,这种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人在这种活动中就能够得到快乐。此后至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各不相

试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试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摘要:随着生产的发展、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环境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难题日益凸显,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困境。因而在当今社会,培养成熟的生态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生态文明思想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自然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统一关系。其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并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辩证统一、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背景 全球变暖,沙尘暴频发,越来越多的雾霾天气等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由于过去人类过度追求表面的、眼前的繁荣与扩张,从而导致孕育和支撑其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遭到严峻破环。人类与环境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过渡的索取终于遭到了环境的报复,敲响了人类社会“增长极限”的警钟,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人类意识到我们与环境“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后,生态文明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建设成为了全球人类的共同呼声。生态文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选择,走生态文明之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生态文化建设成为创建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萌芽 马克思对自然的浓厚兴趣最早产生于中学时代。马克思在中学时期的自然思想成为了之后他在自然观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理论上铺垫。他曾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到:“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运动,不试图超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有其它范围存在。”“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一一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哲学专业本科学年论文 姓 名: 陕修元 学 号: 0901002 年 级: 09级 院 系: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专 业: 哲学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变革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思维方式的核心是实践,应将实践的观点贯穿到认识社会历史的全过程中。实践思维方式的变革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对以往哲学历史观超越的实质。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源于实践观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哲学的根本标志就是以实践观为其首要和基本观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表明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这种唯物主义不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它把主体——人的能动性提到首要地位,并从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其显著特征是把实践作为唯物主义哲学思考的一个重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生产实践不仅使天然自然发生形态的改变,而且把人的目的性因素注入其中,从而改变物质的自在存在形式,使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转化为体现人的目的、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人们在从事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形成、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构成了人类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又具有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实践中,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其次,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又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中,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自在世界的运动以其强大的力量强行铲除人化自然的痕迹,使人的活动成果趋于淡化和消失;二是人化自然改变了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果,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特别是生物圈内物质、能量的流通与变换,出现生态失衡、全球危机。总之,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不断分化世界,不断使世界二重化,又不断统一世界的活动。 第一,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马克思把整个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了的“书本”,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深究种感性活动不断改变着外部自然界,同时也不断改变人自身的自然。原始人以最初的感性活动,使用最粗陋的石器工具割断了人与自然母体之间的天然“脐带”。古人在较进步的感性活动基础上,发明了文字符号的形式,将人类生存的经验方式变成为理性的精神产品保留下来。依靠它,人类逐渐由定在走向他在,由自在走向自为,由自发走向自觉。在现代人的感性活动的基础上,创造了高度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人能思考地球以外的生存价值,把人的生命意义提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所有这一切无可辩驳地证明“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第二,实践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任何实践的过程都是人借助一定的手段,不仅改变客观对象的形式,让对象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在对象中实现了预定目的过程。

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环境保护.

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环境保护【摘要】现如今, 绿“色生活”的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各种环保技术也在高速发展。然而与此相对的却是现实中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08 年的雪灾,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 台湾88 风灾,西南干旱,舟曲泥石流, 俄罗斯大火持续肆虐、巴基斯坦持续强降雨、中欧多国暴雨成灾、阿根廷寒流冰冻,, 在这些自然灾害的背后多多少少都有着人类行为的影子,让我们在用低碳平息地球的不满的同时,也需要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论述人与自然相处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践 一、马克思自然观研究的历史沿革 目前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论著和论文所占的比例并不大, 但这些论著和论文在讨论认识论、实践论、生产关系等问题时都毫无例外地会从各个角度和层面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国外论著中, 对中国学界影响较大的有早期的普列汉诺夫、斯大林、布哈林,后来的法兰克福学派、海德格尔、施密特、岩佐茂和贝拉米·福斯特等;我国学者肖前、李秀林、陈先达、陶德麟、黄楠森、吴晓明、俞吾金、张一兵等从本体论认识论角度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自然理论的评价和发展;许多学者从社会历史角度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地理环境理论, 焦凤贵等对地理环境是否属于社会存在进行了讨论, 陶富源、郁越祖等就地理环境对生产力、社会制度、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历史发展进程起何种作用有什么影响作了探讨, 王荫庭、安延明等着重分析了普列汉诺夫地理环境理论的特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学说的贡献等问题。在世纪之交,由于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受社会广泛的关注, 反映在研究领域是马克思的自然理论、环境理论重新受到学界的重视, 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生态主义、女性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等思潮结合, 不仅在生产力和生产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专业:马化姓名:陆剑峰学号:120510020004 摘要:人们在研究和探讨实践的观点的时候,往往都是从实践本身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去分析和探讨,但是这样难免有所偏颇,不能全面理解实践观点的真正内涵,同时与马克思对于实践观点的本意可能有很大的出入。故本文力图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进一步深化和理解出发,重新解读实践观点的历史意蕴,同时也揭示出其方法论意义和在当代社会所具有的价值。 关键词:实践、方法论意义、当代价值 一、实践的定义 谈论实践的观点,首先我们必须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实践,实践具有哪些基本的属性,实践具有哪些重大的作用,以及实践与认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全面搞清楚实践本身的深刻含义以及它与认识之间的联系,我们才能运用实践的观点去指导我们的现实生产生活。 实践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动的探索、改造和利用客观实践的物质性的、社会历史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实践的中介三个部分。实践的主体即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即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的中介就是改造客体所利用的工具。 实践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即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物质性:就是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客体、手段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

践的结果引起的客观世界的变化,也是人们可以意识到的客观实在: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也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自觉能动性:即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是真正的实践的意义。 社会历史性:即实践一开始就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任何人都离不开社会的联系。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都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是具体的、历史的。 实践包括三中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还有精神生产实践。人类总是通过实践在创造和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环境、自身。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对实践能动的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反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或者要想达到对客观世界改造获得成功,总是要经历实践,然后获得认识,通过获得得感性认识去指导实践,然后再获得对于事物更为理性的认识,接着再去实践,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以至于不断完善认识,获得真理,并且指导人们不断的取得实践的胜利。二、实践的观点的内涵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中国传统知行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认识的伦理化,两千多年争论不休的“知行之辩”虽然各家的观点都是莫衷一是,但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不管是“知”还是“行”都是在道德范畴内进行探讨的,“知”是对伦理道德的认识,“行”是对伦理道德的实践。因此,传统的道德观是一种在知行关系的探讨中不断提升的带有实践智慧的道德观。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中国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的落到了“行”上。而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但是,中国传统知行关系所透露出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却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了“实践”重要性,足以显示其智慧。 关键词:传统知行关系;实践观;实践;道德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是一个争论了两千多年的认识论问题,在此期间形成了各种不同知行观,尽管各家在争辩中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在指向道德这个基点时却是不约而同的“不同而合”。因此,传统知行观探讨下的知也好行也好都只是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之内的。因而,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多了一些在知与行的矛盾冲突下不断提升的实践智慧。 一、知行关系中的道德内涵 纵观中国哲学发展史,从先秦到近代,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论说过知行关系的问题,无论是从知行的先后、轻重、难易,还是知行的合一或分离、知行的相资或相离。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知先行后,如《国语·周语(上)》记载邵公见厉王时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是持“知先行后”的观点。后世程朱理学是这种观点的集大成者。2、行先知后,孔子有“不知而作之者”是持行先知后的观点。3、知易行难,如《左传·昭公十年》记载“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尚书》:“非知之艰难,行之惟艰”是持知易行难的观点。4、知难行易。孙中山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5、知行分离。孙中山在进行革命屡次失败之后,得出了知难行易的观点,同时也将知与行割裂开来理解,把人类认识过程按“行先知后”划分为:“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更进于行”三个各自为政的分割阶段。6、知行合一。王守仁持这种观点,他是认为“知”与“行”一个功夫的两个方面,“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行是知的归宿和结果,是知行合一的典型论说。其他的“知行观”还有很多,难以细致归类总结。理学家之所以重视知行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知行观”一出现,就以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为其根本讨论范畴,因此知行关系的讨论自来就带着伦理道德的内涵。二程把知行关系归结为道德原则和道德践履之间的关系,朱熹继承二程知行观的道德说,肯定了知与行即道德理想与道德践履相结合的重要性。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做了进一步发挥,提出“致良知”的心学独创,他将道德要求和道德实践合二为一,认为知行分离不利于道德的最终完成,使他的“致良知”有了可行性的保证。总之,传统知行关系的探讨总是以道德为其根本内容的,自来就带着以道德为底色的浓厚伦理色彩。 二、实践的智慧 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以知行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认识论也不例外,中国传统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最终落在“行”上,尽管这里的“行”只是内涵狭隘的道德伦理范畴,但却处处体现了重“行”的实用精神。中国文化充满了这种精神。孔子虽然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但他更注重学而知之,孔子这里所说的学实质上是行或做的意思,即他更强调的是行而知之。朱熹一方面认为“论先后,知为先”,但又认为“论轻重,行为重”,强调必须在行上

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环境是哺育人类的摇篮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内在的依存、保护、改造和利用的关系。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是人类同自然界关系的内在要求。目前,由于人类不顾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任意损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其后果必然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无疑为今天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和启示。 关键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地球上高级生物的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的“母亲”。然而,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类不顾自然界自身的发展规律,对其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最终,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这不仅阻碍人类的发展,更危及人类的生存。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更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在其指导下将这一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用独立的篇幅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地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1、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现实基础 从资源上讲,一方面:我国资源总量有限,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愈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河流的水功能严重失调,特大洪涝灾害频发;土壤污染、废气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污染物持续增加。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资源浪费和短缺、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改变“高消耗、高污染、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变得尤为必要和必须。 2、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危害,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全世界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日益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生活成为全球性话语。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动的探索、改造和利用客观实践的物质性的、社会历史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实践的中介三个部分。实践的主体即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即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的中介就是改造客体所利用的工具。实践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即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人类总是通过实践在创造和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环境、自身。 实践的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实验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成为一种新的实践基本形式。科学实验包括自然科学实验活动和人文社会科学实验活动。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具有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实践所不具备甚至是不能代替的特点,科学实验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为目的,以实验仪器和装备为手段,是为改造世界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活动,因而也是一种准备性活动。因此,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成为其他实践形式的指导者,甚至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领跑者。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 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我们可以看到, 实践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 也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动力, 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实践的历史和实践造成的结果, 即现存世界,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 也是人的认识论, 马克思实践 哲学就是感性的认识论。认识论不是什么主体对不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客体的镜式反映和摄影 , 认识活动不是脱离生活得客体在人脑中的投影, 它直接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实践, 也正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更深入的认识, 用我们的所想所思去付诸于实践活动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实践观, 列宁和毛泽东则立足于现实的人类实践, 进一步阐明了实践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和基础地位, 为科学实践观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表明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