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2、固态碘在烧瓶里时间久了会产生气态的碘,但是非常缓慢,不容易观察,我们为了加快它的变化该怎么办呢?

问:碘的熔点是113.7摄氏度,但是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可以到500摄氏度,怎么样能让碘在不熔化的情况下做这个实验呢?

烧杯中加热水;将烧瓶放在烧杯上加热。(持续.......大概20s)

3、当固态的碘变为碘蒸气充满烧瓶后,拿着烧瓶在教室内展示并问:烧瓶底部有没有出现液态的碘?烧瓶内部你看见了什么现象?

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导学案中。

下面注意老师的操作:

把烧瓶放入冷水中冷却。拔出塞子。学生思考,多数

同学回答:应该

用热水给它加

热,因为一个标

准大气压下水

沸腾的温度不

会超过100摄氏

度,所以这个温

度下碘肯定不

会熔化。

在晃动烧瓶时

仍然可以看见

碘在底部晃动

而且可以听见

声音,学生一起

回答:底部还是

固态碘,烧瓶内

充满了好看的

紫色气体。

学生看见紫色

气体渐渐消失,

操作简单,

所以要认

真考虑实

验中可能

出现的问

题,想方设

法解决问

题。这样可

以培养学

生设计实

验的能力。

在展示时

要晃动烧

瓶,使学生

确信烧瓶

里没有液

态的碘,碘

蒸气是紫

色的,所以

全班学生

都可以清

楚看见实

验现象。

如果不给

烧瓶冷却,

碘蒸气的

凝华相对

时间比较

长,所以为

了提高效

问题1: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

问题2:加热过程中碘出现了什么状

态?这个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加热过程中

有没有液态碘?

问题3:后来的固态碘是从哪里来的,

是放热所致还是吸热所致?你判断

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加热

前碘是固态的。

学生回答:加热

过程中没有液

态的碘生成,有

大量的碘蒸气

出现,这个过程

需要吸热,因为

外界给它加热。

学生回答:后来

的固态碘是碘

蒸气遇到冷的

烧瓶壁和塞子

放热产生的。

学生尝试归纳:

上面的实验说

明了物体可以

在固态和气态

之间直接转换。

学生翻开课本

里对学生

进行判断

物态变化

方法的教

学,使学生

学会判断

方法。

根据实验

现象总结

实验结论

是实验的

最终目的,

在此培养

学生分析

问题能力。

强化凝华

过程是放

热的,突破

难点。

利用所

学物理知

识解释生

活中的现

象。培养学

生应用物

理的能力。

教师: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迅速直接变成气体二氧化碳,这个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周围温度会降低,水蒸气会遇冷液化。

完成学案(干冰的应用)。

(2)教师: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变小了,(PPT展示樟脑球图片)这是怎么回事呢?

提醒:樟脑球变化之前是什么状态的,后来不见了是因为变成了什么状态?

(3)冬天,在北方窗玻璃上常出现的冰花,地上有霜,树上有雾凇(树挂)(PPT展示冰花、霜、雾凇)。热的应用,完成

导学案。

学生:樟脑球变

小了其实是它

发生了升华现

象,变成了气

体。

学生试着进行

分析,说出物质

原来的状态和

现在的状态,再

判断发生了哪

种物态变化。

学生:水蒸气遇

到温度低的树

枝直接凝华形

成雾凇。

学生:室内的水

蒸气遇到低温

的窗玻璃直接

亮的自然

现象都是

可以用物

理知识解

释的,指导

学生利用

所学知识

解释生活

现象,体现

从生活到

物理,从物

理走向生

活。

生活中处

处有物理,

而且一些

现象用目

前所学知

识已经可

以解释,在

此设问也

提高了学

生的激情,

会试着解

释。在这里

教育学生

在生活中

注意观察

细节的,同

时乐于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