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课件

第一讲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罗伯特·洛威尔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想用文字范围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所不在。

余秋雨《何谓文化·自序》

文化究竟是什么?

现在,中国到处都在摆弄文化,但很多人心中都搁着这个最根本的问题,没有回答。

翻翻词典凑个定义是容易的,但很多定义,说了等于没说。中国突然渴求文化了,在还没有弄清楚它是什么的时候就渴求了……

渴求是因为缺失。既然缺失了,就不会清楚它究竟是什么。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2014年9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师大主楼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主题展”时,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文化,无论是从民族的角度,还是个人的角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课程简介

目的意义

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为主要对象,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重要典籍的介绍和分析,来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基本精神

基本观念

主要特征

核心内容

我们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不是了解、感叹、赞美其辉煌与博大,而是要将其中的精华融入到我们生活中,修炼人格,变化气质,树立一个中国人最起码的文化信仰,以期对做人、做事、做学问有所帮助。

学习要求:

1.读一本小书(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一周内选定)

2.研究一个小专题

3.结合读书或研究专题,写一篇小文章(从现存在开始,以达到发表水平要求)

参考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各种教材、读物,任选一本

什么是文化?

甲骨文,像身有花纹袒胸而立之人——纹文——文身?

文身产生于世界各地原始部落民族。

先秦时代以来黥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

云南的西双版纳各民族中,主要是傣族、布朗族的男子有文身的习俗。他们在腿、胸、背、臂等处,用针刺各种文饰,涂以蓝靛或胆汁等成青色而终生不褪。

《淮南子·原道训》:“文身,刻画其体,内墨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害也,故曰以象鳞虫也。”

《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孔颖达疏:“文身者,谓以丹青文饰其身??越俗断发文身,辟(避)蛟龙之害,故刻其肌,以丹青涅之。

(一)

《说文·文部》:“文,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宋濂在《华川书舍记》中说:“呜呼!文岂易言哉,日月照耀,风霆流行,云霞卷舒,变化不常者,天之文也。山川列峙,江河流布,草木发越,神妙莫测者,地之文也。”化

《说文·匕部》:“化,教行也。从匕,从人。”

化字本义?

化—教化

《说文》徐锴系传:“化,教化也。”

《大戴礼记·千乘》“子曰:不仁国不文”王聘珍解诂:“化,谓教成于上而易俗于下谓之化。”

《说文·匕部》桂馥义证引《增韵》:“躬行于上风动于下谓之化。”

文化

《周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孔颖达《周易古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文化——以文教化,改变

武力——以武胁迫,征服

文化,中国古代指的是文德教化,其经典表述是以文化人。化人,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属性。中国古代一向重视引导和提升人们以思想品德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注重的不仅是作为“成果”的文化,更重要的是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和变化。如果说只有“文”而没有“化”,就不能称其为“文化”。

文化与自然

余秋雨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二)文化的本质——“人化”和“化人”

文化外延广大-“几乎与人有关的一切”。

文化的本质-人化和化人。

文化很难用“好”与“坏”简单地评判。

总之,人既是文化的起点,也是文化的结果,文化打

造了人,人又创造了文化。

天地大德,造化奇石,

其出临朐,山曰八岐,

其形敦厚,意蕴神奇。

阴阳相谐,形神合一,上阳下阴,是乃天地,

男左女右,三才具齐。

三阴三阳,互根相依,

二龙环抱,守珠静谧。

金木水火,以土为基,

字现五行,生生不息。

文化的基本属性

人化性--与人相关

意识性--因人的意识活动而产生

传承性--代代相传,不断积累

民族性--一定人群共同创造或拥有

实践性--具有真实的作用

发展性--生生不息

中国文化:是指由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中华民族是创造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因传承时间久,形成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则指文化史上积淀下来,对现在和今后仍有重大影响的内在根本因素,如思想、道德、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风俗、艺术、制度等,属于现状的研究范畴。

将传统文化用时间来划定是不合理的。

中国传统文化

统一性:始终统一、完整

连续性:始终贯彻,未曾间断,没有空白

包容性:胸怀宽大,兼容并蓄

多样性:各地、各民族文化

余秋雨

在社会模式上,建立了“礼仪之道”

在人格模式上,建立了“君子之道”

在行为模式上,建立了“中庸之道”

问题

今天,我们的主导文化是什么?

直到20世纪初,作为中华民族的原本主导文化,“被残暴卑劣的西方入侵者所毁掉或严重摧残”。

全球化、城市化、科学化进程还在进一步加剧传统文化的流失。

傅斯年骂中国的家庭是“万恶之源”

胡适赞扬吴虞是“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

鲁迅说中国几千年历史只是“吃人”

余岩指控《黄帝内经》为“数千年内杀人的秘本和利器”钱玄同:“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

鲁迅断言“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和利器”

瞿秋白声称:“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毛坑”

历史无源文化无根

民族无继

若真的废除了汉字,我们还有什么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

传统的,丢了

学人家的,好的没学多少,孬的学了不少

我们需要的是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中国传统文化概览

中华大地在人类起源的各个环节没有缺环

中华文化传承没有断裂

传承人始终流淌着祖辈的血

上古:从原始走向文明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孕育

距今7000前后,先民生活发生意义深远的变化:由旧石器时代的直接攫取自然物的渔猎、采集经济向生产性的农业、畜牧经济转化,先民获得较稳定、丰富的生活资料,从而实现了文化史上的一次飞跃。

火-燧人氏、伏羲、神农、黄帝

在中国跨入文明门槛的前夕,产生了大量的神话和传说。流传下来内容最多的是氏族时代部落、部落之间的战争,以及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的故事。这些传说离文字产生的时代不远,或者就处在文字产生的时代,所以有一定的的真实性。

参阅袁珂--《中国神话史》

原始观念文化

原始观念文化凝结在物质文化中,在表现形态上,人们把它概括为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

原始宗教:包括自然崇拜(天)、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

原始艺术:包括陶塑艺术品以及陶绘、雕刻艺术两种主要形式。

1、原始宗教

万物有灵观念是最早的宗教观念。当人在意识上还没有和自然界、动物界分离的时候,也就不能正确认识自然界和人类,也不能解释自身的肉体和精神。把所有的自然现象和和自然力量都加以人格化,认为一切自然现象,包括动物、植物和无生物都和人类一样,都有灵魂。这就是万物有灵观念,于是也就产生了灵物崇拜观念。

龙凤崇拜

龙凤崇拜属于图腾崇拜的范畴。

到了红山文化和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南北各地的宠龙习俗已经十分盛行。而且,8000年来宠龙习俗一脉相承,从未间断。

此外,考古发掘和神话资料还记载有丰富的图腾崇拜资料。原始艺术

原始陶器上的鱼纹、蛙纹、花卉纹,其中有些也渗透着生

殖崇拜的观念。

鱼纹

蛙纹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初步形成

青铜时代(殷商西周)

19世纪中叶,丹麦考古学家汤姆生最先提出了用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来区分人类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这种考古分期法,是根据人类社会生产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其中主要是工具来区分的。

商代和西周是典型的青铜文化时期。

1.殷周文化的物化形态:青铜器;甲骨文和金文

(1)青铜器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色青灰,硬度比红铜高,铸造器具坚韧耐用,锋口锐利。所以青铜器很快取代石器和铜器,成为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和文化。

生产工具礼器和乐器

兵器用具

兽面纹大钺

(2)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已经发现的具有严密结构系统和最成熟的文字。

占卜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被称作“甲骨文”。

安阳殷墟先后出土的甲骨刻辞约10万片。

甲骨文的价值

(3)金文

随着青铜业的发展,商周时期又出现了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人们称之为“金文”或“钟鼎文”。金文是研究商周文化,尤其是周文化的珍贵资料。

2、殷周时期的观念文化:从尊神敬祖到敬天保民,从神本走向人本

(1)殷商时期:

尊神重巫信天帝,神权至上,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

第一,信神而占卜。

第二,崇拜“帝”或“上帝”。

第三,殷人还信鬼。

(2)西周时期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体现出初步的人本文化特色。

周人在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超越殷人的地方,主要有宗法制度、礼乐制度、敬德保民思想三个方面。前两者在其它章节中涉及,这里主要介绍第三方面。

第一、对鬼神的态度,敬鬼神而远之。

第二、“敬德保民”。

3、八卦观念与阴阳五行的演变发展

《周易》与八卦观念。

殷商时期,巫史既司占卜,又“掌官书以赞治”,因此,巫史即使神权的握有者,又是君王言行的训御者,社会地位显赫,责任重大,他们是第一代知识分子。这样,便开创了学术与政治、神学与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交织混杂的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周易》

《周易》一书起源于殷周之际,是周朝贵族向神灵卜问吉凶的经文汇集成的书,可能是巫史的集体创造。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易经》由卦象、卦辞、爻辞三部分组成。

《周易》虽然属于占卜书,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但是其神秘的形式中蕴涵着深刻的理论思维和朴素的辨证观念,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重要基础。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中国文化的理论化

一、学派分立、“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是奴隶制逐渐解体,封建制逐渐形成的社会转型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反映在精神文化方面,有以下特点。

1、私学兴起,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殷商西周时期,学在官府。

但是,随着王室权利的削弱,公室的衰微,“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了,兴办私学的局面开始出现--“礼失求诸野”。

孔子“弟子三千”,孟子“从者数百人”。

私学的兴盛,加速了文化下移的进程,直接促进了士阶层的异军突起和“百家争鸣”的文化鼎盛局面的形成。

2、士阶层的迅速发展。

士原本是西周和春秋中期以前分封制中的一个等级,他们没有丰厚的家产,但却受过良好的“六艺”教育,具备一定的治理家政和军事征战的能力,因此,他们往往在王室、诸侯国中充当武士或家臣,辅助理政或管理民务。

春秋中期以后,士开始作为一个独立阶层出现。

养士用士的有两类人:国君、权臣。

3、百家争鸣

春秋晚期孔子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到战国时代学派逐渐增多,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九流十家”的说法出自《汉书·艺文志》

十家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其中最重要的学派当是儒、墨、道、法诸家。

4、百家争鸣的文化意义

(1)百家争鸣是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变革活动在思想理论上的强烈反映。

(2)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一文化格局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作为一种成熟的观念形态,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就已经形成,而且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多元的复合物,而不是一元的简单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动力接连不断、哲学慧根日益萌发的精神源泉。

二、孔子与儒家

1、孔子与“仁”“礼”“中庸”

孔子(前515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礼、中庸。

孔子非常重视“礼”。孔子虽然强调礼乐教化,但是他认为礼乐的根本在于仁德的修养。

方法论上,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古代“中”的思想,提出了“中庸”的实践理性辩证原则。

2、孟子、荀子

战国时期的儒家以孟子和荀子最为重要。

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和德政主张,并且把它发展成为“仁政”学说。在天命观上,孟子也继承了孔子的观点,但是赋予天以道德属性。主张性善论。

荀子则继承了孔子思想中重人事、不重鬼神的一面,强调天人之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主张性恶论,强调对人的天性进行教化改造的重要性。

三、老子与道家

1、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末期楚国(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具体生卒年代不详,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五千言的《道德经》,即《老子》。

老子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根本原则,提出了一个超绝一切的虚无本体——“道”,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道”不仅生成天地万物,而且决定天地万物的存在和发展。2、庄子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与老子齐名,并称“老庄”。庄子的思想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庄子》一书中。

《庄子》在中国思想界有广泛深远的影响,与《周易》、《老子》成了当时玄学家的经典,称为“三玄”。

庄子哲学的相对论和怀疑的观点冲击了信仰、启迪了理性,对先秦的思维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四、墨家与墨子

墨子(公元前468一前376年)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早年曾学过儒业,后脱离儒业而另立学派。墨子和墨家的著作有《墨子》一书。

墨子政治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

1、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最高的价值标准。

“兼相爱,交相利,以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兼爱·中》墨子深切同情人民的疾苦,认为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他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以及以强凌弱的兼并战争。

五、法家与韩非子

2、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一前233年),战国末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他的思想深得秦王赢政的赞赏。韩非的著作被后人编为《韩非子》一书。

六、稷下学宫

在战国中期,还出现了像稷下学宫这样盛况空前的学术文化活动中心。

稷下学宫于齐桓公之时建立在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到齐宣王时达到了鼎盛阶段。稷下学宫有相当长久的学术传统,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学术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云集在那里的各派学者可以各抒己见,自由辩论,相互汲纳、相互批评,这对于促进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学术繁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帝国的产生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统一

前221年秦统一。

书同文--秦篆(小篆)

车同轨--六尺

度同制--货币、度量衡

行同伦--以法为教-乡官

地同域--废除封土

一、秦代儒法之争与“焚书坑儒”

秦王朝建立后,围绕分封制与郡县制、师古与崇今等问题,在儒家和法家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焚书坑儒”--?

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秦始皇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但是,焚书坑儒的手段是愚蠢而残暴的,特别是焚书毁灭了许多古代的文化典籍,给文化上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这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二、汉初“黄老政治”与儒道冲突

汉初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是“黄老之学”的兴盛。

“黄老之学”,道德形名之学,主旨是“清静无为”。

儒道冲突的事件,在文、景、武帝时连续发生,并且表现得相当尖锐。

随着汉代社会的逐步发展,这种“清静无为”的学说与统治者的治国方略越来越不相适应。到汉武帝时,在学术思想上实行“尊儒”政策,“黄老之学”从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代专治《公羊》的经学家董仲舒提出来的。它一方面是儒家学派与其他学派斗争的表现,同时也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政治的需要。

在诸家学派中,只有儒家比较适应建立大一统和巩固农村宗法血缘基础的需要。但是它不经过发展和改造,也不会成功。这就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对儒学的“贡献”。

这个贡献的突出表现有三点:

第一,建立了新的“天人合一”的目的论的庞大哲学思想体系。

第二,董仲舒把先秦儒学的人文主义提升出来,同时又给

它以目的论的论证。

第三,董仲舒提出了名号理论,从根本上树立了经学的思想权威。

(2)经学的确立

到了西汉武帝以后,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儒学超乎于众学之上,儒家典籍“五经”成为治国之“本”,人伦之“常”。于是,训解、阐述和研究儒家经典的一套学术即经学开始兴盛起来。学习、训解、阐述和研究儒家经典风气盛行于朝野上下,渗透到政治、学术各个领域。于是,儒学开始被经学化,并成为汉唐时期文化思潮的主流。

2、今古文经学之争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3)二者的区别:

表面区别:书写文字和读法问题

根本区别:传授的方法和对经义的解释

今文经学派主要是为现实政治服务,而古文经学派主要是解释字义和考证名物制度,学风较为朴实,对古代语言和历史学贡献较大。

(4)今古文经学之争的评价

第一,经学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和文字的训诂考证材料,为研究先秦政治、哲学、历史和语言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双方在争论过程中互相辩难,在客观上对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二,经学,尤其是被统治阶层所扶植、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今文经学”,本质上是为论证统治政权的合理性服务的。是文化专制的产物,也是文化专制的体现。

3、经学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经学与政治。

在汉唐时期,以经学治国,通经可以为仕,因此,儒家经学弥漫于朝野上下,渗透到了政治、思想、学术、文化等各个领域。朝廷诏令及群臣奏议都以援引经义为依据,甚至曾出现过所谓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诗》三百当谏书的情况,说明了当时经学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密切关系。

经学与教育。

从汉代开始,学校教育、科举考试几乎都以经学为基本内容和重要标准,经学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支柱。

经学与学术。

从学术文化方面看,经学与中国的史学、哲学、语言文字学、文献学、考据学都有密切的关系。

周予同先生在皮锡瑞《经学历史》一书的序中指出:“因经今文学的产生而后中国的社会哲学、政治哲学以明,因经古文学的产生而后中国的文字学、考古学以立,因宋学的产生而后中国的形而上学、伦理学以成。”

这段话概括地说明了经学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与关系。经学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巩固和延续,起了巨大作用;也严重抑制了新思想的萌芽,阻滞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学

后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传统!

魏晋至唐:走向多元与隆盛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变异更新

中医之根在中国文化

中医文化之根在儒家

中西医之别在于文化

儒家与中医学

儒家学说确立了中医学的学术定位——

医乃仁术

儒家学说奠定了中医学的学术基础——

精气为本

儒家学说规定了中医学的学术宗旨——

以和为贵

儒家学说促进了中医学独特的群体——

儒医群体

中医不只是中医大夫、中医院校的学生、中医管理机构的中医,而是中国人的中医

既然是中国人的,是中华民族的,那就不是因哪个不需要就可以扔掉的,因哪个不喜欢就可以不要的

习近平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在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讲话2010年

第二讲天

今天,大家对天已没有了那份神秘、神圣,但对于成千上万年的古代先民来说,就大大不同了。由于天的辽阔、丰富、神秘以及难以超越,使得先民对天产生了无穷的想象。对天的敬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学不际天人,不足以为之学。

—邵雍《观物外篇》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天”字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天”字

《说文解字》:“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本义——头顶(头)

“疾天”(甲骨文)

自然之天——苍天

盖天:天圆地方——天是圆的,像个大斗笠覆盖在大地上,天的中心是北极、北斗;大地是方的。——大寰在上,大矩在下。

浑天:像鸡蛋,地被天包裹。

引申:最高(头顶的天)——天空[苍穹、云宵、太空、九天、九宵、]

天体(自然之天):

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

金星——太白、明星,黎明—启明,黄昏—长庚

木星——岁星

水星——辰星

火星——荧惑

土星——镇星

二十八宿

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天:至高至大至极至神

天理(人格之天):伤天害理、胆大包天、天命

天问

天人关系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首先必须说明,“天人合一”是中国“合和”观念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

1、“天人合一”观念的发展演变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天人合一”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但作为一个明确的命题,“天人合一”则是由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

(1)“天人合一”观念产生于先秦。

夏商时期,人们奉行宗教天命观,天是自然和社会的主宰,是具有意志的人格神,天人关系就是神和人的关系。神决定控制着人。

西周末期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天道”产生怀疑,逐渐形成重人道人德的观念,“天(神)”与人产生了通融关系,这是中国早期的天人合一思想。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孟子·尽心上》

庄子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因此他反对“人为”,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他举例说:“牛马四足,是为天;落(络)马首,穿牛鼻,是为人。故曰:无以人灭天。”人类的制度、规范、礼仪都破坏了人的自然本性,造成了天与人的对立。

先秦时期对天人关系论述最全面的是《易传·文言》,提出了“与天地合德”的思想: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人乎!”

以上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必须与“天”相认同、一致、和睦、协调。

(2)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汉代,演变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从董仲舒到班固《白虎通》都宣扬“天人感应’。

董仲舒援阴阳五行学说入儒,提出“人副天数”之说。

《白虎通》这部东汉王朝的经典则更以神秘主义的形式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魏晋时期“自然”与“名教”之争也涉及到天人关系。

(3)张载在文化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

“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正蒙·乾称》)。

他认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天人协调。

张载之后,天人合一思想在不同学派的学说中进一步阐发,但是,在天与人之间具有统一性的问题上,却都有着共识。

2、“天人合一”观念的具体体现

(1)天地崇拜

天地崇拜、祭祀天地,不仅仅是一种神学观念。

在中国的农业社会中,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密切的,是和谐的。中国古代很早就由祭祀天地的习俗。中国婚礼仪式中“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是夫妻对拜”,表面看是礼仪,其实隐含着中国人的观念。

《周易·序卦》: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2)“天人合一”在生活生产中的体现

播种百谷,一定要与四时之序相协调,砍伐树木、捕捉鱼虾,一定要取之有度,取之有时。

《国语·鲁语上》记载了“里革断罟匡君”的故事,说明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人们的生产活动不能违背自然法则和规律,否则“天不予时,地不生财”,遵循着生产不能破坏自然的道理。

古代皇室贵族“冬狩”,边地少数民族大型狩猎活动也是在冬季。其原因也是遵循动物生长的规律,维持生态平衡。(3)养生

天人合一在中医学中体现得更为突出。《黄帝内经》告诉人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提醒人们顺从四时变化而养生。如果违反了自然规律,就会产生疾病。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

(4)生态意识“大乐与天地同和,上下与天地同流”。

在生活中,也表现出与自然的亲和态度。《论语》: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雍也》)

都是在大自然的陶冶中得到一种心灵上的愉悦。

更为可贵的是这种生活态度孕育出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

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有一封家书,其中说:

“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囚在牢,何情何理,而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

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虫一蚁,皆本阴阳五行之气氤氲而出,上帝亦心心爱念,而万物之性人为贵,吾辈竟不能体天地之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中国的古诗特别讲究情景交融、情由景生、借景抒情,景即是情,情即是景,达到客观和主观的交融,实际上这也是“天人合一”观念在意识领域、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文论的“意境论”和“天人合一”也有内在联系。

天人之学

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一个主题。汉代著名的思想家司马迁曾说: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司马迁传》)

1、“天”的不同含义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的认识,大概始于夏商时期。从西周时起,“天”的概念就有两种相反的含义:有意志的天神、天命、天道;自然界的天体。

天命观念是夏、商、周三代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潮,当时所谓的天人关系,也就是天命决定人事的关系。

在先秦以前的文献中,也有对纯自然的“天”的描写。

2、天人关系的不同观点

第一,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

西周末年形成的“疑天”的传统,后形成了一股重人事、轻天道的社会思潮。

一次,出现了异常的天象,宋、卫、陈、郑四国都发生了火灾。郑国的官员急忙用宝贵的玉器去禳除火灾,唯独执政大臣子产不答应,他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左传·昭公十八年》)他坚决不用玉器禳灾,却马上布置一系列防备火灾的紧急措施,这样一来,就没有再发生火灾。

重人事、轻天道,一方面要否定天道迷信,另一方面还要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利用天时地利等自然条件,来实现人的预定的目的,借以把人的主体意识逐步从神化的自然力量中解放出来。在这方面,春秋晚期的兵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再如,越王勾践的大夫范蠡在军事上也十分重视天时、地利和人事,并形成了深刻的理论。他认为国家的强弱、安危,军事上的成败、得失都与是否顺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

“持盈、定倾、节事”之策。(《国语·越语下》)

“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战国时孟子进一步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可缺一。

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不少思想家已经初步认识到人类自身的价值,表现出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

第二,“天道自然”的观点。“天”的性质:

孔子在创立儒学时,对“天”曾作过研究,《论语》中记载了他与弟子们关于“天”的许多对话。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孔子的这些论断,是“天道自然”的理论萌芽。

最早提出“天道自然”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这种“天道自然”观,把人作为独立的因素从“天”的束缚中分离出来,标志着中华民族是以一个哲学化的民族屹立于世界。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倾向,把天地称之为“形之大者”(《庄子·则阳》),并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天地之一气”(《庄子·大宗师》),把“天”与“气”相联系,庄子讲的“天”几乎都是指自然或自然的境界。

他认为,人的不自由是由于违反了自然的本性,因此,他主张顺应自然以行事。“庖丁解牛”说明只有顺应自然来待人处世,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庄子强调自然而否认人为,把人的主观努力看作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破坏力量。在他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如铁块与“大冶”(铁匠)的关系一样。

庄子在天人关系上否定了有意识的天,却宣传了无可奈何的“命”。他尽心追求自然(天),到头来无非是不可抗拒的“命”。这种自然命定的宿命论是庄子“天道自然”观的弱点,后来受到荀子的批评。

第三,“天人相分”的观点。

战国末的荀子在中国思想史学中第一次建立了“天人相分”的思想体系,并不是说“天”和“人”截然没有关系,而是要说明人除了具有自然物的一般属性以外,还有不同于“物”的属性。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

在天人关系中,强调事在人为。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他认为“天有常道”,“天行有常”,天是没有意志的,它按照自身的法则运行变化。人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努力认识它、驾驭它、利用它。

荀子的这种尽人为而制天道的思想为人定胜天的理想奠定了哲学基础,为人定胜天的实践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四,“天人交相胜”的观点。

唐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刘禹锡在《天论》中提出“天人交相胜,还相用”。

所谓“天人交相胜”,就是天与人虽然都是物质存在,是万物中最优秀的部分,但是天与人各有所长,不能相互取代。

“天之能”“人之能”。

其次,“天之道”与“人之道”不同。人类社会的法则与自然界的法则不同。

所谓天人“还相用”,就是指天人能够相互作用。

在刘禹锡看来,“天”的神秘性是人加到自然身上的外衣,是人犯了认识上的错误。这从社会条件来看,他把社会生活中的“法制”区分于“法大行”、“法小驰”、“法大驰”三类。“故由人举归乎天,非天预乎人尔!”

从人的认识水平来看,刘禹锡把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分为“理明”和“理昧”的两种情况。从认识论方面看,“理明”不信天命而重人力,“理昧”则相信天命而忘人力。

总之,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理论观点在中国天人之际的哲学问题上作出了很大贡献。

顺其自然

贯通自然

中医学中天人关系说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可以研究一下《内经》中的“天”。

敬天畏地

谢谢大家!

第三讲儒之仁

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

他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礼—德—儒家—主

法—刑—法家—辅

儒学是以德化为中心的关于礼、乐、文教的学术,在

中国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正统地位,是

传统文化的主干。

儒—儒学—儒家

儒,《说文·人部》:“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

需,章太炎说是儒的本字。为求雨的巫师。

儒是起源于殷周时期操持礼仪的巫祝史宗一类文化

人。

一、儒家之前的“儒”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建立之前,有“儒”,这是儒家的源头。《周礼·天官》:“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儒者,诸侯有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

《论语》中说:“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说明在孔子儒家学派建立以前,就已经有“儒”。

儒是士的一种,是“以礼乐知识为贵族富人相礼的士”。

但儒不同于一般的士,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新士,儒凭借所掌握的礼乐知识替贵族富人相礼为生。墨子早年曾“学儒之业”。

孔子是将“儒”提升的关键人物。

孔子:“吾求其德而已。”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后的“儒”和以前的“儒”有何不同?一是注重礼—人间秩序:从家族—社会—国家

二是知识层次上的变化:仁学

三是人生观上的变化:把个人的道德完善和治国安民的抱负、理想联系起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家——国

礼——法

二、儒家的共性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儒学的创始人。其后,不同时代,有众多儒家出现,儒学也出现众多的学派。

《七略》:“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归纳起来,儒家有下面一些共性:

(1)以孔子为共同的思想宗祖。

(2)有共同学习和遵循的经典。

“五经”、“四书”

(3)提倡礼教,强调人伦,维护宗法等级制度。

“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

(4)以仁义等为主要道德归规范。

“三纲五常”

(5)憧憬圣人为帝王的三代,主张仁政,提倡圣王之治。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内圣外王”。

(6)助人君明教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隐遁。

儒生、儒将、儒医、儒商、

三、儒家的学术传统

儒家不同于其他学派的一个特点,是解释和阐发其所尊奉的经典即“四书”、“五经”——经学。

儒学以解释其尊奉的经书为任务,这种传统始于孔子。孔子编纂《诗》、《书》、《礼》、《乐》、《易》,晚年又编修鲁国史书《春秋》,从而为儒学创建了基础。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也都是以阐发儒家经书和孔子学说为己任的。

后代儒家学者,也都是以阐发儒家经书为宗旨,以解释经书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可以说,一部儒学史,就是一部经学史。

儒家的共同特点是阐发儒家经义,但由于理解不同,时代不同,又分化为不同的甚至截然对立的学派。先秦儒学分为八派,而影响最大的是荀、孟两派。汉代经学分为古今文两派。宋代儒学被称为新儒家,更是学派林立。清代,

儒学内部又有汉宋之争。

四、儒学的特质

就儒家思想的发展来说,孔孟只是开创者,后来的儒家著述,无论就其思想深度和广度来说,都超出了孔孟。所以,探讨儒家思想特质,离不开孔孟,又不能局限于孔孟。

儒家——佛道

现实主义——避世主义

具体说来,儒家的思想特质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儒家的人生观

儒学总是关心或重视人间即生人的生活,而不追求或向往死后或来世的幸福。此种现实主义人生观始于孔子。如关于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认为应该致力于生人的事,不必追问死后的事情。

此后荀子将其发展为无神论,认为祭天和祀祖只是教化百姓和文饰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并无神秘的意义,所谓“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荀子·天伦》)

儒学不以彼岸世界为归宿,而以治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目标。重视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是儒家及其信奉者的共同目标。

2、儒家的道德观

儒家学派都倡导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以此来调整人际关系,并以圣人为人格的最高标准。儒家所推崇的圣人,是指道德境界最高尚的人。儒家学者,又都是伦理学家,其著述皆谈道德问题。

(1)在儒家看来,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道德。

告子:“食色,性也。”(《孟子·告子》)

告子说的是人的本能。而孟子则认为: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2)就维持生产和生活来说,德教贵于刑罚或法律的制裁。

“德教行而民康乐”,“法令极而民哀戚”(《大戴礼记·礼察》)以上两点,被后来儒家学者所发扬。

消极因素:汉朝的儒家学者将先秦儒家提出的忠孝、仁义等阐发为“三纲五常”的教条,到了宋代,程颐则强调“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积极因素:如孔孟的“杀身以成仁”和“舍生取义”,历代儒学所阐发的公私之辨,修身为本说,又培育了一大批有正义感的仁人志士。

3、儒家的社会观

儒学各派都把社会看成是集合体。认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儒学总是置家、国、天下的利益为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群体的利益。

个人作为群体之中的一员,各有自己的分位和职责,各尽其职,才能够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群体中应有等级差别,“正名分”,这种群体观也始于孔子。

儒家是宗教吗?

宗教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对终极问题的信仰投身和探讨。

狭义(典型):有创始人、教会、教义、体制

儒家不只是一种哲学学说,它还有信仰。

(一)先秦儒学

儒学在先秦时期开始创立,其主要学说也是在先秦时期奠定,所以这个时期的儒学思想和理论不仅对后世儒学有重大影响,同时也就是儒家学说最基本的核心内容。

先秦儒学三大家: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

1、孔子的人生及其文化启示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因为不能实现政治理想,孔子在54岁时离开鲁国,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在政治上,他是个悲剧人物,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执着精神,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去为理想而奋斗,这也是孔子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第一,整理文献,传之后世。

第二,教书育人,培养人才。

第三,编纂《春秋》,褒贬是非。

第四,把观览山水与陶冶人生性情联系起来

2、孔子的学说——仁、礼

关于孔子学说的核心问题,有不同看法。

有的说是“礼”,有的说是“仁”。

具体说来,孔子学说有如下内容:

(1)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的含义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与“敬神”相对,二是与墨家的博爱有区别。它区不同于前代,也区别于同时代。

“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值,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

“仁”的内涵:

第一,从血缘关系上看,孝是仁的根本。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

第二,从人我关系看,宽容忠恕是为人之道。即以诚待人,推己及人。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里仁》“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从忠的方面说,就是以诚待人,推己及人,从恕的方面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的理想,就是要把仁爱的精神,由亲人推广到所有的人,推广到宇宙万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第三,从个体修养看,具体品行表现:恭、信、宽、敏、惠;刚、毅、木、讷。

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庄重)、宽(宽厚)、信(诚实)、敏(勤敏)、惠(慈惠)。”(《阳货》)

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总之,仁是一种内在的、纯真美好的、真挚的情感,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他几乎包含了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每一种美德都是“仁”的必要条件,全部美德的总和构成“仁”。所以说“好仁者,无以上之”(《里仁》)。

(2)礼之用,和为贵。

“礼”首先是指社会制度,其次才是伦理道德规范。

孔子关于礼的言论相当多,他是维护周礼的。但是,他所说的礼,与西周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古代思想的改造:

其一,西周“礼不下庶人”,孔子打破了这一传统,主张“齐之以礼”;

其二,孔子所说的礼基本意思是礼仪、礼制,突出了现实政治的含义,敬鬼神的色彩淡化了。

在孔子看来,礼的政治作用是:

第一,能够调和各阶层之间的关系;

“君使臣以礼”

第二,礼也是个人修养、人格完善的基本手段。

“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3)孔子的政治观。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孔子倡导的是自上而下的政治。

“政者,正也。子帅之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第二,以德为治之本。

孔子之道,既以仁为本,其政治,又为德治主义。

《论语·为政》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孟子

孟子名轲,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其生卒年无详考,约生于公元前372年,约卒于公元前289年。他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曾游说于各国。他的学说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得不到当政者采纳。晚年,与弟子万章等人埋头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在古代被誉为“亚圣”。

1、性善说(人性论)

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四德——仁、义、礼、信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值得注意的是,与孔子伦理思想相比,孟子将仁义并称,明显提高了义的重要性;他又明确地把礼作为“节文”,即“仁义”的形式,而不再像孔子那样讲“克己复礼”为仁。孟子的这些论述,反映了时代的进步潮流。

孟子讲的心与性,是指善心和善性。尽心、知性是保持和发展善心、善性。他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是人心固有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叫良知、良能。

如何修养自己的道德呢?孟子提出“寡欲’的方法。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的心性修养论:修养先天善端的方法是,注重自我内在修养,注重主观能动性,“修身”、“养性”;寡欲、思诚;养

“浩然之气”。

2、仁政说

孔子的“仁”面对社会成员,是一种道德伦理范畴;孟子则用于政治学说,面对君主及其统治。为儒家的政治思想奠定了基础。

(1)仁政说的基础是性善说。

人人有善端,恻隐之心,同情之心,不忍之心,“乍见孺子入井”,国君亦有,推而广之,用到行政措施中去,关心百姓疾苦,那么天下就归顺之,此即“仁政”。

(2)仁政说的核心是“民贵君轻”论。

它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也是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

把“民”放在国家和国君之上,是社会第一位的,因为无民,便无国家,无君。

(3)仁政的措施

在政治上,施行“王道”,反对滥用刑罚。

在军事上,反对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道”,主张以德服人。

在经济上,主张“薄其赋税”和“制民之产”。

所谓“薄其赋税”就是统治者征收赋税要适当,不要横征暴敛。所谓“制民之产”,就是让民有恒产,具体办法是实行井田制。

3、义利之辨

“君子喻(懂得,明晓)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生于有道之国,贫且贱,耻也;生于无道之国,富且贵,耻也。”(《论语·子路》)

孟子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孟子最重要的发展就是把孔子的“仁”学引向内心,更注意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向内用力,从而使儒学表现出强烈的内倾性。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年赵国(今山西猗氏县)人。他曾在齐国游学,是齐国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和学术领袖。他的著作编为《荀子》一书。荀子对先秦学术思想进行了批判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自己的思想体系。

二、汉代儒学:董仲舒对儒学的第一次改造

在学术思想上,先秦时的荀子吸纳各派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总结。到了汉代,尤其是汉武帝时期,思想上的统一成为历史的必然。董仲舒就是适应这一时代趋势而对儒学进行改造的思想家。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对儒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的主张。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这个建议的目的是统一思想,而非消灭百家争鸣,是百家争鸣的必然结果,更主要的是顺应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地主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要求。

2、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以阴阳五行为骨架的神学观念体系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里,“天”的本质决定人的本质,“天”的意志主宰人类社会。董仲舒在解答宇宙起源、演变、结构时,把先秦的天命观与阴阳无行结合,创造出一个高踞宇宙本原之上,具有意志和道德的人格神——天,称“天者,自神之君也,王者之所尊也。”

董仲舒以神学化的天人观念为显著标志。“天人感应”

三、宋代儒学:程朱理学对儒学的第二次改造

1、宋代理学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人物

北宋是理学的初步形成和发展时期,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程颐;南宋是理学进一步发展,以及朱学统治地位确立的阶段,朱熹是集大成者。到明代又有新的发挥,王阳明创立“心学”,清代前期衰落。

(1)周敦颐

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师(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道州(今湖南道县)人,其家世代以儒为业。他做过地方官,三十多年的仕宦生涯始终未曾显达。晚年在庐山下筑“濂溪书堂”,钻研并领悟《周易》,提出不少有特色的见解,创立了理学思想体系。其著作流传至今的有《太极图说》、《易通》(又名《通书》),此外还有一些诗文如《爱莲说》、《拙赋》等。

(2)朱熹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也最大,到了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主要是以朱熹注释的四书、五经作为经典而传播的。

朱熹(1)哲学上的理、气之辨

在朱熹之前,张载提出“气本论”,程颐、程灏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朱熹对这两家的观点进行了综合和改造,把它们纳入宇宙本体的角度来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朱学中,理是宇宙的本体,也承认气的存在,只是他重新对二者的关系作了阐述。

(2)义与利,理与欲之间的关系。

义和利是在社会中的表现,是外在的;理与欲是在人心中的表现,是内在的。

朱熹认为,现实社会的一切关系,都可以“义”、“利概括之。

事无大小,皆有义利。今人一言一动,一步一趋,便有个为义与利在里面。”

四、清代经学

注疏考证之学越来越成熟,注重经世致用,学风朴实。

清代经学发展的三个时期及代表人物。

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儒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儒学对中国社会的政治、学术、道德、信仰都有广泛的影响。

儒学决不倡导专制主义,但它却被专制主义所利用。儒家自汉成为正统以后,便以维护既存秩序为己任,以约束个体思想为着眼点,其思维模式两千多年没有根本变化,必然阻碍社会历史的发展。所以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主攻目标,在现代,它的这些消极影响也为我们所扬弃。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儒学在传统社会中的作用。

第一,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避免陷入宗教迷狂。

第二,儒学提倡用世进取、兼济天下,讲究修齐治平,起着支撑整个社会的主导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无神论倾向,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

第三,儒学具有重视气节、操守的传统,成为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民族国家的精神力量。

二、儒家的人格塑造和人格修养

第一是遵循伦理本位。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二是怀抱经世之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三是注重道德修养。

孝百事孝为先

三、儒学对文学的规范功能

儒学作为一种关于人的道德伦理的学说、一种社会政治的学说,对于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

1、神话历史化及对叙事文学的影响

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看来,神话是“怪乱神力”,无助于教化,因而对古代神话予以历史的解释,使大量神话历史化。

儒学通过诗的形式进行教化,诗成了儒学传播的工具,越来越发达,中国文学的发生就是以诗作为发端的。

文学的叙事能力在相当长时间内被逐出文学(诗歌)而转向史学。

2、儒家诗教:诗言志——“厚人伦,美教化,易风俗”的文学功能论

“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一贯”“义法说”等,始终不能脱离儒家的政治原则——“道”。

3、文学对政治服务的方式

文学用作文治的工具,诏令、奏章、碑铭、颂赞、檄文、诔词、对策、判文等都纳入文学的领域。

4、齐鲁文化与中医学

恢宏博大的齐鲁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上承三代,下启万世,将中华数千年文化传统联为一体,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广阔的包融性和顽强的生命力。齐鲁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均具有深刻影响,中医学也不例外。齐鲁文化对中医学的形成、延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无可取代的作用。

第一,确立了中医学本质的定位——医乃仁术

第二,奠定了中医学的学术基础——精气为本

第三,明确了中医学的学术宗旨——以和为贵

第四,形成了中国医学独特的群体——儒医

请思考: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儒学?

第四讲儒之孝

百善孝为先

百德孝为首

百教孝为始

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

1.“孝”的两种写法

第一种:上为老,下为幼(子)

《说文·老部》:“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第二种:上为爻,下为子

中国人的孝观念:

2.孝的内涵

生命延续——亲子关系

仁爱——

3.孝的标准?

行孝不是固守教条

行孝要做到最佳处

3.孝的标准?

行孝不是固守教条

行孝要做到最佳处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

《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道

《吕氏春秋·孝行篇》:“笃谨孝道,先王之所以治天下也。”二十四孝

一、孝感动天二、戏彩娱亲三、鹿乳奉亲

四、百里负米五、啮指痛心六、芦衣顺母

七、亲尝汤药八、拾葚异器九、埋儿奉母

十、卖身葬父十一、刻木事亲十二、涌泉跃鲤

十三、怀橘遗亲十四、扇枕温衾十五、行佣供母

十六、闻雷泣墓十七、哭竹生笋十八、卧冰求鲤

十九、扼虎救父二十、恣蚊饱血二十一、尝粪忧心

二十二、乳姑不怠二十三、涤亲溺器二十四、弃官寻母1971年修订的《新华字典》“孝”:“儒家宣传的反动说教”孝与中医

知医为孝

医儒一贯

讨论:

孝仅仅是一种美德吗?

孝能否以立法的形式加以规定?

招聘人才、选拔学生是否要以孝为标准?

对待不孝之人,应当怎么办?

请回答

孝,我做得好吗?

第五讲

道理

道德

“道”字初义

道路说——《说文》:“所行道也。”

阴道说——

分娩说——

道家与道教

中国五大宗教

佛教

道教

基督教

天主教

伊斯兰教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相当密切。

道家(老子、庄子)和道教并不是一回事

①道家为一学派,以老子为开端,把“道”视为超越形器的宇宙最高法则;道教为宗教,进一步突出了"道"的超越性、绝对性和神秘性,使"道"变成为具有无限威力的至上神的抽象形态。

②道家宣扬清净无为,静观、玄览、含德、抱一、坐忘、虚心,追求内心的安宁;道教发挥这种离俗、超脱的精神,形成出世的心性炼养理论。

③《老子》书中“谷神不死”、“长生久视”之道的养生论,《庄子》书中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餐露,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神仙家言,更是道教可以吸纳的思想资料。

一、道教来源

道教形成于东汉时期,其形成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1)古代民间巫术

巫是神与人的中介者,能降神、解梦、预言、祈雨、医病、占星,是古代不可缺少的职业。道教的道术与医术,关系密切。

春秋战国时期荆楚重巫。《国语·楚语》《楚辞》有许多巫觋降神的描述。

(2)原始宗教、神仙传说和成仙方术

原始时期盛行的自然崇拜和后来形成的鬼神崇拜,成为道

教滋生的温床。

神仙传说多出自战国时代的楚文化与燕齐文化。

《楚辞》、《庄子》、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等。

方士们迎合上层贵族永享富贵的奢望,编造各种神仙故事和成仙方术,以骗取利禄。

(3)荆、楚文化的道家哲学

主要是《老子》、《庄子》,其次是《列子》和《文子》等书。道家学派的学术著作从东汉后期起逐渐被神学化,老子被奉为道教教主,民间巫术与神仙方术开始依托于《老子》。

唐代尊称《老子》为《道德真经》,《庄子》为《南华真经》,《列子》为《冲虚真经》,《文子》为《通玄真经》,老、庄、列、文皆为道教尊神。

二、道教简史

四个时期:

道教的开创——东汉

道教成熟期——魏晋、南北朝

道教兴盛和发展期——隋唐到明代中叶

道教的衰落期——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代

1、道教的开创——东汉两派

道教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宗教,是在东汉时期,有两个派别:五斗米道和太平道。

(1)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

东汉顺帝年间,张陵在西蜀鹤鸣山创立,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创立了道派。因为入道需要交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也称天师道。(2)太平道

此派是巨鹿人张角在东汉灵帝熹平年间创立。太平道基本思想是以黄老道和《太平青领书》(即《太平经》)的学说为中心,主要信仰咒术和内省治病。太平道在中原地区影响很大。

这两个早期道教的派别,有一些共同之处:

都主要在下层民众中间流行;

都受到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的部分反映群众愿望和要求的思想影响;

与农民起义关系密切,为农民起义所利用。

2、道教成熟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1)魏晋时期,太平道被镇压;天师道转化为上层天师道、民间天师道。

(2)东晋时期,道教开始了较大的发展

这时期不但建立起了较为固定的宗教组织,更为重要的是产生了完备的系统的道教理论著作,即葛洪的《抱朴子》。《抱朴子》是晋代神仙道教的代表著作,是在魏晋之民间道教被官方抑制之后,上层门阀士族崇信神仙道教的理论和方术集大成的专著。

《抱朴子》分内、外篇,内篇属道教,讲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禳邪祛灾;外篇属儒学,讲人间得失,世事评判。葛洪的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把儒家纲常名教和道教的神仙方术相结合,把儒学纳入到道教教义之中。提出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为上层化的官方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从道教的发展来说,为道教创立了丹鼎一系。(3)南北朝时期:北天师道、南天师道。

北天师道:北魏时期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创立。南天师道:南朝刘宋时,庐山道士陆修静改革五斗米道而创立的。

“总括三洞”,汇归一流

3、道教兴盛和发展期—隋唐到明代中叶

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提倡对道书的研究,有一系列相关措施:

①宋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又在太学中设置《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并亲自为多种道书作注。

②设立道举制度,规定贡举人皆须兼通道经,并把《老子》、《庄子》、《列子》、《文子》定为“真经”,作为“明经”科的内容之一。

③规定士庶须家藏《道德经》一本;又置崇玄学和玄学博士,并配置生员,定期宣讲道书,令群官百僚观礼。

④派人搜集整理道书,加以誊写或刊印,颁布天下,等等。(2)宋元到明代中叶时期

宋元时期道教正式分为正一派和全真派两大宗派。

正一派:南方,由多个宗派组成,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被授为正一教主,属于外丹派。

全真派:北方,王重阳为祖师,注重修炼、养心性,属于内丹派。

4、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代是道教的衰落期

由于道教宣扬的长生不死和肉体飞升成仙理论,在实践中并不能应验,而且使人服药致病、致死,从而使道教的流传大受限制,道教渐渐失去人心;加之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新的社会意识产生,人生世俗化观念泛起,对道教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其衰落也是历史的必然。

三、道教信仰

1、道教的宗教特点

(1)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

道教的教义思想和神仙方术,都从“道”生发出来。“道”在老子的《道德经》中被当作天地万物的根源、宇宙的根本。“道”是一种绝对自由的境界。

道教从这一点引申开去:

第一,人若得道,即可成神,长生不死。

第二,“道”的人格化就是“三清尊神”,这是道教信奉的最高的神。

(2)天道循环,善恶承负,因果报应

《太平经》中说:“善者自兴,恶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于身,以类相呼,不失其身,天道无私,但行之所致。”(3)道教成仙的修炼方式。

道教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修炼方法。

丹鼎派、全真教认为通过内养、炼养可以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而符箓派认为符箓、咒语、科仪、斋醮可以禳灾求福,祛病延年。

(4)宫观及其制度

宫观是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大的道观就叫宫。道教祀神的祠宇,叫道宫、道观。一般规模较大的并经帝王敕额命名的称宫观。

道教宫观内部有自己的组织和管理体制,一般可分为子孙庙与十方丛林。两者在体制上有区别。

武当山

泰山碧霞祠

2、道教的信仰特征

作为宗教,和其他宗教相比,道教有下面几个特征: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是“长生不死”和“肉体成仙”,这是和其他宗教派别讲“灵魂不死”的最大区别。

在古代中国,精神的永恒在佛教那里可以找到,但肉体的永恒却是道家的专利。佛主死,道主生。

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①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包含有我国古代社会的宗教意识和民族文化。

②道教的核心内容是神仙信仰,既不是老庄哲学,也不是符箓禁咒。道教认为世界上有仙境,有形体长生不老的活神仙,人可以追求而登仙。

③道教的理想境地和虚幻的追求。

任何宗教都有理想的境地与追求,比如极乐世界,天堂,而道教所主张和追求的理想境地是两重的。

极乐世界、理想王国——仙境“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④道教乐生、重生、贵术。

道教认为生活在世上是一件乐事,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它的教义是乐生、重生,鼓励人们至少是竟其天年,最高理想是长生不死。

⑤我命在我,不在于天。

宗教一般都认为人的寿命长短都由天定,所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道教却不这样断言,相反,认为人的寿命非由天定,而决定于自己,强调个人不懈地修炼。

⑥万物有灵,乃至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有神灵。

道教是多神教。最高的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下有三十六帝,再有大明、夜明、北斗之神、太一、文昌、列星诸神;风雨雷电;五岳、四海、城隍土地等。

四、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很多中国文化借道教得以流传。鲁迅就说过:“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致许寿裳》)

“人们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者,懂得中国大半。”(鲁迅《小杂感》)许地山也说过:“从我国人日常生活底习惯和宗教信仰看来,道底成分比儒多。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底理想与生活底,乃是道教底思想。”(《道家思想与道教》)1、道教自身的文化积累

道教典籍在汇集编辑过程中,不断容纳大量与道教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各类学术著作,直至最后编成《道藏》。它不仅是道书总集,而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作品大系,包罗万象,丰富无比。

现存明代《正统道藏》5305卷,加上万历时的《续道藏》181卷,共5485卷。

内容分类:第一类,历代道书;第二类,道家著作及其历代注释;第三类,医药卫生著作;第四类,诸子百家著作;第五类,历代著名道士文集;第六类,史传地志著作;第七类,天文、生物、化学,不一而足。

总之,《道藏》是一部超大型中国思想文化史丛书,不仅研究道教需要它,研究中国文化也需要它。

值得一提的是,道教的炼丹术,从方术目的来说,是伪科学的,但也正是道士们反复炼丹,使人们认识了更多的化学物质,逐步分清了化学物质的性质、功能和反应,不仅开创了我国古代化学的先河,而且对世界化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这一点,李约瑟《世界科技史》有所论述。2、道教与民间信仰习俗

(1)信仰习俗

第一,许多神灵,本是来自民间;道教把民间俗神集中到自己的信仰中来,使自己成为道教神仙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反过来,道教又利用自己的优势使这些经过道教化的神灵,返回到民间,更深广地影响着民间的神灵祭祀活动。第二,道教特有的神灵,如八仙,财神,福、禄、寿三星,也得到民间的普遍祭祀。

第三,道教法术与民间巫术相结合,使得道教借助民俗而普及,这是民间风俗与道教相联系的重要环节。

(2)节日娱乐习俗

例如,春节是中国人最大的传统节日,从喜庆、娱乐、到饮食、祭祀,集中体现了中国民间风俗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中很多习俗都出自道教习俗。

当然,这并不是说,春节就是道教的宗教体现,总体来说,春节仍是中国多元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

对城隍、土地、灶君的崇拜和祭祀也包含道教的因素。原本属于道教节日,道教神仙诞辰的庆典活动,在民间也有很大影响。

“庙会”

有些道教节日,甚至走出宫观,与民间习俗相结合,变成民间节日。

上元节→元宵节

中元节(七月十五)→鬼节

五、道教与中国文学

1、道教仙话与民间传说相互渗透

道教吸收了民间传说,经过加工改造,又回到民间,如钟馗打鬼、关帝显灵,等等,不胜枚举。道教自己的仙话,如八仙故事,嬗变出“八仙过海”、“八仙庆寿”等许多生动的民间故事,都是道教仙话与民间传说交渗共存。

2、对作家、文学作品方面的影响。

道教对古代诗歌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道教神仙说发生作用。

道教神仙说的出现,为诗歌提供了新奇的素材故事和广阔

的想象空间。

唐代诗人最杰出的代表李白与杜甫都与道教结下了不解

之缘。杜甫经常被提及受儒家思想影响,其实他的诗歌中也有很多道教思想。李白从小就受到道教的熏陶,一生写了一百多首直接与道教有关的诗。

中国古代的戏曲在题材内容方面受道教的影响也很大。

志怪小说不少作品是专为道教而作的。

道教刺激了中国文人的想象力,创作出蔚为壮观的作品。道教与中医

第六讲经

经经学经典

一、经(經)

陆宗达:“经”与“径”是同源词,通于“直”义。

王力《同源字典》认为经、径、泾等为同源字。

经——不易、恒久

经脉

五帝之書也。从冊在丌上,尊閣之也。莊都說,典,大冊也。,古文典从竹

经典?

旧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后来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经典,有难以超越的特点

中国存世典籍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原因?

楼宇烈先生说:

“一个述而不作,一个理念相通,这两个特点就使

得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汇聚成几部具有根源性

影响的著作,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也使得后人得以由此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精神。”

述而不作:《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重点

是叙述、阐发前人的思想。

理念相通:文化理念、各门学问之间都是相通的,如文史相通、医文相通、

哪些书能称得上经典?

朱自清《经典常谈》

《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辞赋第十—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楼宇烈--“三、四、五”说

“三”--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四”--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五经:周易、三礼(仪礼、周礼、

礼记)、书经、诗经、春秋

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

1、周易--占筮与哲理

2、论语--礼与仁

3、老子--“道的哲思

4、三礼--规范、秩序与理性的生活

5、淮南子--牢笼万象的体系

6、史记--伟大的历史著作

7、说文解字--认识汉字之门

8、黄庭经--寻求永恒生命

9、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袖珍宝典

10、坛经--中国禅的宣言

经典常谈·序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

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

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

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

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

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经典训练

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况且从幼童时代

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新式教育施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

两回中小学读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车。另一方面,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却有“使学

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里更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不少。可见读经的废

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

他们囫囵吞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

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

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又如清初人选注的《史记菁华录》,价值和影响虽然远在《四书》注之下,可是也风行了几百年,帮助初学不少。但到了现在这时代,这些书都不适用了。我们知道清代“汉学家”对于经典的校勘和训诂贡献极大。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的采取他们

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段,仔细的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这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不是一个人一个时期所能成就的。

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一些《学生国学丛书》,似乎就是这番

用意,但离我们理想的标准还远着呢。理想的经典读本既

然一时不容易出现,有些人便想着先从治标下手。顾颉刚

先生用浅明的白话文译《尚书》,又用同样的文体写《汉

代学术史略》,用意便在这里。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

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

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

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朱自清

1942年2月,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将儒家经典称为“经”的,始见于《庄子·天运》中提到:“丘治《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后世“六经”的名称,是从这里开

始的。

十三经

①孔子删定六经(六艺、六籍)——《诗》《书》《易》《礼》《乐》《春秋》。

②《乐经》亡,汉代称《诗》《书》《易》《礼》《春秋》为五经,汉武帝时,官学有五经博士。

③唐代分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氏、公羊、谷梁),合《易》、《书》、《诗》称为九经。

④到了宋代,又增《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称十三经。

通行的《十三经注疏》,到宋代才完成。

经学

十三经大约60多万字。之所以在四部中撑起一部,是历代学者注释的结果。

自汉代以来,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经学。

给经典作注和通过注经发挥自己的思想,形成一种传统,一种思维,是中国学问的特点。

经典概要

一、五经:

1.《诗经》--不学《诗》,无以言

第一部诗歌总集,305篇。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

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

“诗言志”,学诗可以表达情感、志向,遣词造句等。

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国风·周南·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国风·秦风·蒹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国风·周南·桃夭》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国风·卫风·硕人》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国风·王风·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国风·郑风·子衿》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国风·卫风·木瓜》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国风·郑风·风雨》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国风·卫风·淇奥》)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周南·关雎·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鹤鸣》)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雅·抑》)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雅·荡》)诗有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孔颖达:“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词耳。”

1.“风”:又名“国风”,多数是民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和民间疾苦。

2.“雅”:是朝廷宴会时用的乐歌,反映了当时时代的政治情况,是叙述西周政治盛衰的诗史。

3.“颂”:是祭祀鬼、神的颂词,大都是歌颂祖先的丰功伟绩。

可选注释本阅读

2.三《礼》--不学《礼》,无以立

“礼”不仅是礼貌,

孔子:“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而且是制度,也是道德伦理,甚至是生活艺术。

《仪礼》:古礼仪集成

(1)士冠礼(2)士婚礼(3)士相见礼(4)乡饮酒礼(5)乡射礼(6)燕礼(7)大射(8)聘礼

(9)公食大夫礼:诸候宴请大夫-迎送、揖拜、座次、(10)觐礼:诸候秋天觐见天子(春“朝”,夏“宗”,冬“遇”)(11)丧服:人死后亲族所穿衣服-式样、等级、时限、(12)士丧礼:士族死后的收敛、陪葬、安葬、

(13)既夕礼:黄昏后如何哭祭、守灵、陈列、出殡、(14)士虞礼:下葬后一系列事项

(15)特牲馈食礼:祭祀祖先的礼仪-筮占、酬宾、献牺牲、

(16)少牢馈食礼:诸候车卿士大夫祭祖(羊、猪)(17)有司彻:祭祖

可归纳为六项:

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聘礼乡射礼

《周礼》:治国安邦蓝图讲国家行政组织法

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

秋官司寇

考工记(冬官司空缺)

《礼记》:礼的阐释

关于礼的论文汇编。共49篇-(小戴礼记)一类:论述阐释礼

二类:解释古礼制度

三类:补充《仪礼》所

不备的古礼

3.《书经》--帝王之学

古称《书》,后亦称《尚书》。上古历史文献集,“神州故籍,唯此最先”。有《尧典》、《禹贡》等28篇,此外一般认为系伪书。

大多为周代政府公告,总结了夏商两代兴衰的经验教训,提出“民为邦本”思想,由此决定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性,就是以人事为根本,奠定了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根基。

4.《春秋》--中国人的价值观

编年史。分三传

左传:记事为主

公羊传:

谷梁传(后二者谈事件的意义)

5.《易》--宇宙奥秘(象数之《易》-占卜)

二、“四书”

1.大学--如何达到至善之境

2.论语--为人之道

3.孟子--完美政治

4.中庸--最高的德

二、“三玄”

1.《易》--简易、变易、不易(义理之《易》-哲理,圣人通变之书)

卦、爻

2.《老子》--道法自然

3.《庄子》--逍遥游

四、其他:

1、史记

2、淮南子

3、说文解字

中医与经典

各学科的经典

课程结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我们应该怎样加强文化自觉与修养?

一、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首先,敢于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必须坚持自己的传统,丢掉了传统,无疑丢掉了自我

张岱年先生: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所谓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人们实践的思想——世界观和人生观。无疑,中国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我认为,《易传》所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集中表述。‘自强不息’即是勇敢前进的精神,‘厚德载物’即是宽容和谐的精神。”(《我看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术发展前景》,载《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一期)“我认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核心内容是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亦即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载《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四期)

自强不息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存在着刚与柔、动与静、有为与无为等一系列相互对立的概念和精神。正如中国有道家,有儒家,但道家思想一直未能成为社会的主流一样,主静阴柔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从属地位,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儒家和儒学的理论归纳,

一方面体现在以仁人志士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精神状态。

刚健的内涵:刚是指有进取精神,不屈服于外力;健是指具有持久力。

儒家和儒学的理论归纳

孔子就是极力提倡积极有为并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他特别重视“刚”,他的生活态度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正是一种积极有为的态度,他也是这样做的。

孔子的这些思想,《易传》有进一步的发展。

《易传》提出“自强不息”的原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传》倡导的“自强不息”可以说是最有概括性的典型的论述。

在先秦,不仅儒家主张刚健有为,墨家的“非命”、“尚力”,法家认为“争于气力”,主张耕战立国,走富国强兵之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儒家思想以其现实精神和积极进取态度赢得了后人的欢迎,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汉代的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所为作也。”从中可以看出这些有志之士身处逆境时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温顺好礼、临危刚烈”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基本概括。在遭受挫折时,可以“卧薪尝胆”,矢志不渝;在强暴面前英勇不屈,甚至杀身成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都是对这种人格精神的光辉写照。

敢于否定、革固鼎新的改革精神

《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假如一天自新,就能天天自新,每天都自新。《易传》也肯定“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中国历史被当“积弊日久”时,有识之士总会有或改革、或革命的运动,为清除积弊而改变法规。北宋时的王安石变法、明代张居正改革,明代东林党人澄清吏治、反对阉党

的斗争等等,都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厚德载物

中华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易传》中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载物”。

“厚德载物”的含义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道德心怀包含万物,对待事物

有兼容并蓄的意思。总之,就是宽容和谐的精神。“君子

以厚德载物”是说有道德修养的人能宽容不同意见的人。

厚德载物的表现

在中国文化中,儒道互补,儒法结合,儒佛相融,佛道相通,援阴阳五行,儒佛道三教合一,以至对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的容忍和吸收,都是世人皆知的历史事实。中国文化在各种不同价值系统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

冲击碰撞下,逐步走向融合统一,表现了“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

中国文化素以礼仪道德平等待人,承认、吸收任何民族的优秀文化。汉代司马相如受武帝之命“通西南夷”,招抚少数民族,便以“兼容并包”、“遐迩一体”为指导思想,并称这是武帝“创业垂统,为万世规”的事业之一。正是这种思想,使汉王朝将不同的民族(所谓“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融合为一体,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

“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这些都是中国古代重和去同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

“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厚德载物”在今天应当理解为以宏阔的民族气度兼容并蓄中西文化中的优秀成份,自我反省、自我批判民族中的消极成份、落后成份。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所谓“同”是不讲原则的随声附和:所谓“和”是在容纳不同意见时,和合正确的部分。所谓有“雅量”,也就是“和而

不同”。提倡“君子厚德载物”也就是“君子和而不同”的意思。

中国古代早有“和而不同”的思想文化传统。

西周末年的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史伯是第一个对和谐理论进行探讨的思想家。

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进而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

《易经》提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主张,便是求和去同思想的体现。

既然和谐是最好的秩序和状态,是最高的理想追求,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和”的理想呢?

儒家认为,根本的途径,在于保持“中”道。孔子用“持中”的办法作为实现并保持和谐手段。在他看来,无过无不及,凡事叩其两端而取其中,便是“和”的保证,便是实现“和”的途径。

●其次,坚持自己的思维方式,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丢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就会失去自我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文化存在的重要标志符号,没有语言,便没有文化,更不可能永存不朽。

语言文字

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

《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独特性表意性连续性维护民族统一维护文化传承

汉字不但是最美的文字,也是最妙的文字,妙在汉字多单字表意,所以简洁明快;妙在汉字可以任意组合构成新的词语,所以汉字数量虽然一直大体保持稳定,但却能以不变应万变,来描述和书写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汉字集形象、声音、辞义于一体,还可以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Coca-Cola、Peips-Cola对美国人来说,只不过是两个汽水商标而已,但翻译成中文后,就变成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个蕴含味道爽口,一个蕴含事事开心,非常符合人们的消费心理,故而能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同样,lace译为“蕾丝”而不是“花边”,Benz译为“奔驰”而不是“宾士”,也是一个道理。这样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在世界上也只有汉语汉字才具备!

鲁迅《病中答救亡情报访员》一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决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我是自身受汉字苦痛很深的一个人,因此我坚决主张以新文字来替代这种障碍大众进步的汉字。”

蔡元培:“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瞿秋白:“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吕叔湘:“现在通行的老宋体实在丑得可以,倒是外国印书的a,b,c,d,有时候还倒真有很美的字体呢。”

毛泽东:“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

二、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

三、我们应该怎样加强文化自觉与修养?

——个人的文化修养

做人是否要有原则?

否要有底线?

希望大家

关注文化

重视文化

加强文化

第七讲佛

与土生土长的道教不同,佛教是外来宗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并逐渐中国化,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以及民风民

俗都有影响。

中国佛教源于印度佛教,它既是对印度佛教的承袭,又是对印度佛教的发展。

一、佛教的创立

印度佛教起源于印度,时间约在公元前2—5世纪之间。

学术界、宗教界对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问题一直有争议(一般认为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与我国孔子时代大致相当)。

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其创始人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意为“达到目的的人”)。其幼年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立为太子,并与表妹结婚生有一子。因看到人间的生老病死等各种苦难,感到人生无常,于29岁出家,学过禅定,又到深山苦行六年,但毫无所获,最后在一棵菩提树下苦苦思索七天七夜(一说49天)终于觉悟,即悟出了一个“真理”:

世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生)都是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一旦这些条件变化或不存在,该事物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起的假象、幻影,都无自性,都是空幻的。既然如此,人们对一切事物(包括自身),就

不应该刻意追求,苦苦执着。既然对一切都无所追求执着,就一切烦恼皆无。

释迦牟尼悟此“真理”,便大彻大悟,尽除烦恼,证成正

果了。传说他站起时,绕树十八步,步步生莲花。在汉传佛教中,说这一天是农历腊月初八。

此后释迦牟尼从事传教活动45年,吸引信徒,讲授佛法,创立佛教。八十一岁那年,释迦牟尼在拘尸那揭罗两棵菩提树下“大般涅”(又称“大入灭”)。

二、佛教的主要派别

(1)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佛教有大乘和小乘之别。

早期佛教原来注重个人的修行解脱,但随时代的发展变化,逐渐由重个人解脱发展为“慈悲普度”。如果说个人解脱

是一条小船,那么,“慈悲普度”就是一条大船,故称大

乘佛教。而小乘佛教主要提倡通过自身的修炼而成正果。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大乘佛教比起小乘佛教来,宗教色彩更浓。

第二,在佛教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方面,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彻底。

第三,在宗教实践上,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有影响力。第四,在修行方式上,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有世俗的性质,较易推广。

(2)密宗

公元7世纪左右,随着印度佛教的衰落,神秘化的密教出现,它是大乘佛教一些派别同婆罗门教混合而成。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民俗信仰为基本特征。

“三密“:语密、身密、意密

密教至迟在三国时期就已传入我国,有一定影响。

(3)藏传佛教

据可靠的历史文献记载,佛教最初传入西藏始于松赞干布(约617—650)执政期间。

佛教传入之前,西藏盛行一种原始信仰——苯教。松赞干布引进的佛教,主要是印度密教和汉地的大乘佛教,以佛教教义为基础,又吸收苯教的一些神祗和仪式,形成西藏地方宗教——喇嘛教。

(4)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

佛教在巽伽王朝(约前187—75)分化成为南传和北传两大系统。

佛教的向外传播分为两条路线:

以斯里兰卡为基地并向东南亚传播的,称作南传佛教。以上座部为主,逐渐形成较多地保持早期佛教特色的所谓小乘佛教。

以克什米尔、白沙瓦为中心,继续向大月氏、康居、大夏、安息和我国的于阗、龟兹传播,再从中国传入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称作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

三、汉化佛教—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1、佛教的传入、翻译期—西汉末到东汉。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很难确考。有西汉初、西汉末、东汉明帝几种说法。目前学术界、宗教界较一致的说法,是认为东汉明帝时,官方正式引进佛教。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2年),汉明帝派使节去印度求取佛经,以白马驮佛像经卷回到洛阳,在洛阳城外建白马寺,是史书记载佛教传入中国的开端。

这一时期佛教传入的特点:

(1)用黄老思想解释佛经;大乘、小乘并传。

(2)佛教为了求得发展,对儒家文化取依附态度,容纳中国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用大乘佛教的慈悲观念比附儒家的仁爱思想,逐渐适应中国社会,消除冲突与对抗,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

2、佛教的成长、生根期——魏晋、南北朝

(1)魏晋时期有三个特点:

特点一是佛经翻译越来越系统。

特点二是“格义佛教”。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来说明佛教教义

特点三是佛教玄学化。

(2)南北朝时期:是佛教的普及阶段,有四个特点:

特点之一:佛教思想主流转向佛性理论,并出现了许多以研究某一佛教经典为中心的佛教学派,其标志是南义北禅的出现。南义偏重于理论思辩、宗教哲学;北禅偏重于修习苦行。

特点之二,寺院林立,寺院经济逐步形成。

唐代诗人杜牧有绝句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实不过几十分之一。

寺院拥有大量财富,有的僧人成为百万富翁。

特点之三,大量开凿石窟。这是佛教兴盛的标志。

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泰山经石峪石经、四川成都万佛寺石雕石像、南京栖霞山石窟等都是在此期间开凿完成的。

特点之四,佛教向民间普及。

汉化佛教所特有的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信仰和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在此时已经基本趋于成型。

文殊菩萨:全称是文殊师利,意译为“妙德”或“妙吉祥”。据说他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他的典型法相是顶结五髻,坐下莲花,手持持宝剑、骑狮子。象征着智慧、辩才、威猛。他的美名尊号是“大智文殊”。胜地是五台山。文殊菩萨:佛经:《文殊般若经》

普贤菩萨:他主诸佛的理德、行德,与文殊的智德、证德相对,也就是说,他代表德与行,功德圆满。德,据说他有延命之德;行,据说他发过十种广大行愿,要为佛教弘法工作。所以他的美名尊号是“大行普贤”。普贤骑六牙白象,四川峨眉山逐渐演变为普贤东来的道场。

普贤菩萨:佛经:《普贤行愿品》

观世音菩萨:他能现三十二化身,救十二种大难。遇难众生只要诵他的名号,“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往解救。观世音主张“随类度化”,他对一切人救苦救难,不分等级贵贱,所以他的美名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简称“大悲”。浙江普陀山,是他显灵说法的道场。观世音菩萨:佛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据中国传说,观世音生日是夏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夏历六月十九,涅槃日是夏历九月十九。每当二月、六月、九月,朝拜者尤其踊跃。此山已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国际性道场。

地藏菩萨(大愿地藏):大愿是:一、孝道,即孝顺和超荐父母;二、为众生承担一切难行苦行;三、满足众生需求,令大地长草木花果;四、祛除疾病;五、尽度地狱众生。不然,“誓不成佛”。圣地为安徽九华山。

地藏菩萨:

参考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3、佛教的鼎盛期、成熟期——隋唐。

此时期有三个特点:

特点之一,隋唐是佛经翻译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特点之二,内容上重心性,把佛性心性化,把儒家心性佛教化。

特点之三,在形式上,此时的佛教是一种宗派佛教。

4、佛教由盛而衰——宋代到清代。

中国封建社会自宋代开始走下坡路,而中国佛教也由此走衰微。佛教传人中国以后,大体上一直处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附庸地位,成为儒家思想的一种补充。宋、元、明、清时期,佛教宗派内部融通趋势增强,对心性问题的认识已趋一致。

四、佛教三宝——佛、法、僧

1、佛

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智者”,因他是“乘真如之道而来者”,又简称“真如”,其实,“如来”也是佛的别名。原始佛教有大乘、小乘两派。小乘佛教认为只有一人能成佛,其他信徒都达不到释尊的这种成就,而只能成为脱离轮回之苦、超升天界的“罗汉”。可见,小乘佛教是以个人得罗汉果为最终目标。

大乘佛教认为罗汉仅是佛灭度后承担住世弘护佛法的使者,进而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主张除释尊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中,还有别的许多佛,当然,释迦牟尼是佛中之佛。汉化佛教以及西藏的佛教属于大乘佛教,而傣族的佛教属于小乘佛教。

大千世界

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也称“三千大世界”。

宇宙由无数大千世界组成。

2、法

佛教的“法”即佛教的教义,有如下一些内容。

(1)四圣谛

四圣谛是苦、因(集)、灭、道。这是佛教的四个真理。1)苦谛:苦的内容。佛教的出发点,是断定人生为“苦”,所谓“人生皆苦”、“一切皆苦”、“苦海无边”。

苦有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

佛教认为,这八苦是人人都有,谁也不可避免。

佛教也认为有乐,但是从佛教看来,一切感受都是苦,乐只是苦的另一种表现,乐是暂时的,苦是永恒的,苦是因为人生的本质是苦,人面对的世界也是苦。

2)因谛(集谛):产生痛苦的原因。为什么会有苦?佛教认为是由“烦恼”和“业”所造成的因果报应,使自己陷入无休无止的生死轮回的痛苦中。

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

三业:身业(行为)、口业(言语)、意业(思想)。

前生的业,决定来世的果报,所以,造业的众生会在“五道”(天、人、恶鬼、地狱、畜生)中轮回。造了善业,就可能成为天神或富贵人家;造了恶业就可能在贫贱人家或下地狱受苦;如果造善业而且不断修炼,就能到达极乐世界。

3)灭谛:信奉佛法,达到涅槃,是消灭苦的唯一出路。这是佛教的解脱观。

佛教解脱的目标是涅槃(火的熄灭),是佛教的最高理想。“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杂阿含经》)

4)道谛:实现涅槃、消灭苦的方法和理论。

三学:戒学、定学、慧学。

戒:清规戒律,以保证僧众在共同的准则下笃信佛法,防止造身、口、意三业。不同时期,不同宗派戒律多寡不同。四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五戒:四戒加不饮酒。

十戒(沙弥戒)、六法戒、菩萨戒等。戒学不仅是戒律之学,同时也是一套系统的律学仪规和律学理论之学。

定学:即入禅坐定。摒弃一切杂念,意念集中,专心不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