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优劣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优劣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优劣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优劣评价

北京地铁在近几十年来已经有显著发展,尤其在奥运会申办成功以来,地铁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些年来北京人口快速增长,地铁列车经常发生过度拥挤现象,暴露了地铁建设在规划中存在远期考虑不足等问题。当今作为规划建设者除了从现有显而易见的问题中吸取教训之外,也需要乘客亲身的经历体验来帮助决策者完善方案。而作为一名乘客,又会怎样的评价我们的城市轨道交通呢。在我看来,有如下几点:

1、方便快捷

地铁的出现本

意就是为了疏解拥堵

的交通,帮地面分担

客流,由下图可见地

铁客运量逐年以指数

型增加,而且世界各

大城市中地铁客运量

所占比例较大,因此,

这应该是最为重要的

一项指标。人们选择

地铁,因为它给人们

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出

行条件,包括线网密集,四通八达且都可以换乘;准点率高,无堵车问题;客运量大,不会耽误出行等。因为这些我们对地铁赞不绝口,但由于城市发展不成熟,规划不全面导致这项最大的优点也遭到了挑战。如每天早高峰13号线西二旗等

站都会出现“挤满”的状

态,车站被挤得水泄不通,

车辆运力不足,信号系统

落后等都是这些现象的主

要原因,这在极大程度上

削弱了地铁便捷的优点,

我们不但要改善现有状况,

也要在新线规划时吸取此

类教训,做到客运量,车

站规模的合理定位。

2、乘车舒适度

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前提下,乘客会在舒适程度上寻求满足。

在地铁服务质量这一点上,国外研究十分丰富,但在国内,对地铁服务质量的测评体系构建研究中,多以服务提供商的角度,从地铁内的设施、环境,以及

运营时问、速度等进行构建,鲜有从乘客的体验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因此,从人因的角度,综合考虑地铁设施、环境、服务人员和乘客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改变传统服务运作管理观念,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服务体验指标体系转变的必然途径。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作为对地铁运营方提供评价和改善服务品质的依据,有助于加强和巩固乘客忠诚度,促进地铁交通的长远健康发展。

最近几十年,国内外产生了许多致力于阐释和测量用户服务质量的理论,但是在构建依据和测量指标的内涵上存在差异,因此难以达成统一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在东西方文化背景下,即便用同一构建依据和同样的测量指标概念,所得出的评价要素也有差异。寻找评价要素的差异点,分析差异来源,梳理各种评价要素的内涵,探求适合地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不仅有利于形成权威的地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而且对地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本土化和广泛推广有深远意义。

综合考虑地铁设施、环境、服务人员和乘客之间的交互作用,就意味着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是全面而且复杂的。各种要素对于服务质量而言,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或不必要的,则成为本研究的又一项任务。区分这些要素的重要程度就可以为服务机构提供改善和提升的依据,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提升服务管理能力。

高服务质量可以为组织机构提供竞争优势。对于乘客来说,体验到服务的质量是决定是否开始或者继续使用的关键因素。但是测量服务质量是一项高复杂性的任务,因为服务质量的高低完全依赖于用户满意度。最近几十年,国内外虽然产生了许多致力于阐释和测量用户服务质量的理论,但是对于服务质量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仍存在分歧。如何通过服务质量的测量获得用户满意度指标,从而达到服务机构以用户满意度为目标的宗旨,是当前构建地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挑战和任务之一。具体可参考文献“皋琴等.北京地铁服务质量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在我看来,如下几点:

1.安全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不过地铁很少出现事故,工作人员负责的态度保障了我们的安全,让我们在日常乘坐中不再为安全担忧。去年的车与屏蔽门间伤亡乘客事故给大家提了个醒,不存在绝对的安全,安全要靠乘客与工作人员共同努力。

2.地铁内的座位数量有限,座位的数量要保证在高峰时不占用大量空间以保证容纳乘客的数量,平峰时要满足乘客的座位需求。在细节上,利用人际关系处理好不同乘客对座位尺寸的要求,还要保证老弱病残孕乘客有座位可以乘坐,这需要合理的寻找平衡。

3.车辆的行驶平稳程度也极大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弯道处若曲线半径过小,或者超高设置不合理,会造成乘客在车厢中的晃动,列车的蛇形运动也会带来晃动,另外,波磨带来的噪音更是一种污染。这些都需要工务维护人员的细心检测与维护。

4.今年五月一号开始,《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正式实施,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在地铁里乞讨、卖艺将被处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于乘客来说,应该是大快人心,乞丐的出现不仅影响乘客心情,还会对市容市貌造成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地铁里乱扔的小广告污染了乘车环境,唯有加强管理才能杜绝这种现象,才能共创美好的乘车环境。

3、兴趣主题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往往会让通勤族生活变得枯燥无味,他们一天中上下班时间大部分都在地铁中度过,地铁公司为契合某些主题,吸引乘客,采取了主题列车等一系列活动。譬如,3D主题列车“亮相”南京地铁3号线

(https://www.360docs.net/doc/1014027471.html,/system/2015/04/30/024553457.shtml);宁波地铁打造首辆立体海底世界主题列车

(https://www.360docs.net/doc/1014027471.html,/msgview/360622/319476807.html);邂逅“哆啦A梦”大连地铁首列主题列车上线

(https://www.360docs.net/doc/1014027471.html,/dlrb/html/2015-08/28/content_1190525.htm?div=-1)有趣的地铁装饰,充实了人们枯燥无味的时间,乘客在不经意间会对地铁多一份好印象。

4、商业综合性

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会给地铁增光添彩,乘客不必上到路面才能进商场,在地下就可以进行购物等商业活动,这逐渐成为现在的建设主流。车站的综合开发与空间利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在既定的空间里,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利用地形、地貌在车站顶部、底部、或端、侧部分开发地下空间也是可行的。

国外有些城市在修地铁车站时从规划设计到实施工程很注意这方面的工作,如德国慕尼黑火车站前地铁车站,地下修建了四层,第一层为地铁站厅兼作城市地下人行过街道,其余空间设商店和服务设施。第二、第三层为不同线路的地铁车站和区域性快车线车站,第四层为地下停车场。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伯那文垂广场的地铁站、火车站、旅馆、办公楼、商业、超市通过地下综合设施的开发,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地下街;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中央广场利用修建地铁车站的机会把商业区各不相连的空间面积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极具规模的地

下商业中心。

再如南京地铁新街口换乘车站位于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区的黄金地段,在进行车站规划时,将地铁站厅、地下商业开发、城市地下人行过街三功能较好地结合在一,有七个出入口与周围商场、办公楼相连接,不仅可吸引大量城市客流进入地铁车站,方便顾客购物,而且大大缓解了地面人流及交通拥挤状况。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解决了用地紧缺的问题,帮助地铁建设者更好的运用地下空间来盈利,还可以方便乘客,优化乘客体验,可谓是一举多得。

综上,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劣不单单是某个因素决定的,它往往反映在多个方面。以解决交通拥堵为主要目的,从多方面带动城市发展,丰富城市文化是地铁带给我们城市的益处。建设者如果从每个益处出发,增强各方面的益处,带给乘客的则是更完美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细则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细则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 4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 5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和要求 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格式和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需提供资料 前言 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工作,做好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科学评价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生产的条件和能力,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建设与运行,制订本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预评价是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后,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线路选择、技术路线、社会环境的安全评价,查找本工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补充完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安全对策措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本质安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合法、自主地开展安全预评价。 本标准遵循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实施指南》的编写规则。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地铁有限公司、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茂华、徐一平、何理、史聪灵、黎忠文、许巧祥、邓云峰、韩利、肖中平、涂旭炜、裘丽强、符泰然、石杰红。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预评价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本标准未被引用的相关标准应视之有效。 GB50157-2003 地铁设计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AQ8001-2007 安全评价通则 AQ8002-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 3 术语1 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 城市轨道交通是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着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系统评价

第5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系统评价(1) 学习内容 主题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系统评价概述安全评价的含义 安全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安全评价发展简史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系统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概率安全评价法 车辆系统安全评价一般规定 对车辆系统的要求 车辆系统评价表 培训大纲 主题内容 供电系统安全评价一般规定 主变电站 牵引变电站 降压变电站 接触网(接触轨) 电力电缆 维修配件 电力系统评价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系评价概述 安全评价的概念 运营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价 实现运营安全为目的 系统科学的方法 识别、分析和评价危险因素

根据风险大小采取措施 以达到运营安全的全过程 安全评价的内容 危险性辨识 利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分析系统及其各要素所固有的安全隐患 揭示系统的各种危险性 危险性评价 根据危险性辨识结果 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危险 同既定的安全指标或目标比较,判明安全水平 达到社会所允许的危险水平或规定的安全水平为止 安全评价的过程 衡量风险大小 揭示系统存在的所有危险 危险形成事故的可能性 发生事故的损失大小 评价 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技术路线和防范措施 变更后危险性将得到怎样的抑制和消除 技术上是否可行 经济上是否合理 是否达到社会公认的安全指标 安全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预防事故的观点出发 对损失和伤害进行预测和评价 采取有效手段实现安全目标 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体现了安全管理方法 从被动到主动 从事后处理到事前预防 从经验到科学 有助于安全监察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宏观控制安全监察机关了解问题,给出客观结论 对企业依法进行处置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轨道交通智慧安检方案

轨道交通智慧安检方案_中控智慧安检 项目需求: 因轨道交通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人员密集及复杂,所以站内的安全尤其重要。需搭建一套人行、物检、防爆等全方位的安全检查系统并联网形成统一管理,检查出入人员身体及包裹是否携带金属等违禁物品。 方案概述: 轨道交通站台、出入站口,空间密闭且人流量大,人员的安全问题不可忽视。轨道交通安检通过对人体本身和行李物品的检查来防止暴恐事件的发生。 基于地铁、城轨、轻轨的城市轨道交通的特殊需求,中控智慧将生物安防的成功经验,将人证合一安检设备,液体、炸药探测,TCP/IP网组,安防云平台等多组技术实现融合,推出轨道交通行业智慧安检整体解决方案。国内首家将网络云平台引入轨道交通安检方案,形成庞大的安检信息云服务网络。并专门针对人流量大的场合提供高速运行模式,提高安检效率。 功能特点: 基于地铁、城轨、轻轨的城市轨道交通的特殊需求,中控智慧将生物安防的成功经验,将人证合一安检设备、液体和炸药探测、TCP/IP网组、安防云平台等多组技术实现融合,推出轨道交通行业智慧安检整体解决方案。 工作流程: 旅客将包裹放置安检机输送机上,并通过安检门 安检员使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进行人体精检 危险液体探测器、爆炸物毒品探测器对携带疑似物品进行精检 安全检查后,通过闸机 应用领域: 主要应用于地铁站。

配套产品:视频监控摄像头、6550D安检机、4330安检门、180手持、毒品/炸药探测仪、危险液体探测仪各、防爆罐、防爆毯、防爆球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保障安全运营,维护乘客合法权益,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有关活动的,均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市和区、县安全生产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实施行业监督管理,指导运营单位落实安全运营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予以纠正并提请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发展改革、规划、公安、消防、园林绿化、住房和城乡建设、市政市容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及时配合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第六条运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责任,加强运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运营责任制度,完善安全运营条件,确保安全运营。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运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法律规定和安全知识,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秩序,不得侵害国家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不得影响他人出行。 第二章建设与运营的衔接 第八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划、建设,应当考虑安全运营的需求,并预留换乘和疏散空间。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中应当确定列车运行、调度指挥、运营辅助系统、安全防范和检查系统、维修保障系统、换乘和疏散系统、人员组织等内容,并经过运营安全评估,系统功能应当符合安全运营需要。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摘要:安全风险分析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从预先危险性分析入手对轨道交通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联系实际,提供了几种典型的风险分析评价方法。其研究成果对今后轨道交通项目的风险分析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方法 abstract: the safety risk analysis is the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oper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guarantee. based on the related risk management theory, from the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of rail transit projects of the risk analysis, and with practice, provide several typical risk analysis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rail transit projects for future risk analysis evaluation i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keywords: urban rail traffic safety evaluation the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evalua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s78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对于缓解交通压力,节约资源能源,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进入2012年,各大城市纷纷开始轨道交

202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

202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 全检查指南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49

202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 一.为有效指导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工作,科学评价质量安全管理现状,推动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防范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制定本指南。 二、本指南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标准规范制定。 三、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质量检测、施工图审查等各方主体开展质量安全自查工作,也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单位对和参建单位实施履约管理及评价等工作,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所在地建

设主管部门开展质量安全检查工作。 四、本指南由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质量检测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等8个主体的检查评分表组成,详见附表1~10。 五、检查评分表主要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和评分标准主、标准分数、扣减分数、实得分数、合计分数、评价意见等内容。 六、检查评分表的评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检查评分表满为100分,得分应为按规定检查项目实得分数之和。 (二)检查项目实得分数不出现负值,各检查项目扣减分数不超过该项标准分数。 (三)如遇有缺项,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得分: 遇有缺项时实查项目实得分数之和 =*100 检查表重分实查项目标准分数之和 (四)多人对同一工程项目检查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得

[整理]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

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 (2009年12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22号公布)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保障运营安全,维护乘客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保障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监管部门) 市安全生产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负责职责范围内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监督管理,其所属的市运输管理机构负责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日常监督工作。 市发展改革、建设、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及各区(县)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运营单位) 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应当做好其运营范围内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建立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控制体系,制定运营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保证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第二章安全设施与保护区管理 第五条(建设单位的运营安全要求) 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应当同步建设轨道交通安全监测和施救保障系统,并确保系统功能符合运营安全的需要。 轨道交通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将轨道交通线路竣工总平面布

置图报市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第六条(安全设施)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轨道交通安全设施、设备规范标准,在车站、车厢内设置以下安全设施、设备: (一)报警、灭火、逃生、防汛、防爆、紧急疏散照明、应急通讯、应急诱导系统等应急设施、设备; (二)安全、消防、人员疏散导向等标志; (三)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紧急情况下需要乘客操作的安全设施、设备,应当醒目地标明使用条件和操作方法。 第七条(设施维护和整改) 运营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检测,并按照国家《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的要求进行安全性评价, 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完好。 安全设施、设备规范标准发生变化的,运营单位应当及时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调整。 安全设施、设备无法满足运营安全实际需要的,运营单位应当根据市运输管理机构的要求,及时对现有安全设施、设备进行整改。 第八条(安全保护区)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后,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划定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的具体范围,并告知规划、房屋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 在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的作业内容的,规划、房屋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告知相关作业单位向市运输管理机构办理安全保护区审批手续。 第九条(安全保护区内的作业管理)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后,建设单位应当对该轨道交通工程划定的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实施安全管理。 作业单位应当按照经市运输管理机构审批同意的作业方案确定的时间进行施工,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作业单位未按照作业方案确定的施工期限开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_何理

第5卷 第6期 2009年12月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Jour nal of Sa fety Science and Techno l o gy V o.l 5No .6 Dec .2009 文章编号:1673-193X (2009)-06-0128-05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 何 理1,2 ,钟茂华2 ,史聪灵2 ,石杰红 1,2 (1.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2.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 摘 要:现阶段我国已进入城市轨道工程建设高峰期,安全事故频发。为预防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其安全评价工作逐步受到重视。笔者依据现行安全评价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预评价、试运营前安全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及运营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及评价重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评价体系。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X 913.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safety evaluation syste m of urban rail transit H E Li 1,2 ,ZHONG M ao -hua 2 ,SH I Cong -li n g 2 ,S H I Jie -hong 1,2 (1.U n i versity of Sc i ence and T echno logy Be iji ng,B eiji ng 100083,China)(2.Ch i na A cade m y of Safe t y Sc i ence and T echnology ,Beiji ng 100029,Ch i na) Abst ract :A t presen,t the peak peri o d for constructi o n of ur ban rail transit has co m e i n to be i n g in Ch i n a ,and the safety i n 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 f various safety i n ciden ts in urban ra il transi,t the safety eva l u ation w ork is e m phasized g raduall y .Based on the require m ent of ex isting safety evaluation standar ds and co m b i n i n g w ith the persona l practice work ,the m ain contents and evaluati o n e m phasis o f sa fety assess m en t prior to star,t sa fety assess m ent prior to tria l operation ,safety assess m ent upon co m pleti o n and safety assess m ent i n opera -ti o n for urban ra il transit w ere analyzed ,and the safety eva l u ation syste m of ur ban ra il transit was put for w ar d .K ey w ords :urban ra il transi;t sa fety evaluati o n;syste m 收稿日期:2009-10-12 作者简介:何理,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674079、 50704027、70833006)资助 1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大客流运输任务,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其社会影响力、政治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十分巨大。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但由于工程施工及运营安全管理 工作涉及面广,各种情况交织复杂,各种事故还时有 发生。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必要建立一套较完整的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评价体系,以便对轨道交通工程各阶段的安全程度进行综合性评价,客观地反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安全运营。 2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现状 211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内地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

地铁安检员职责及其他岗位须知

执机员职责: 1. 在指挥员的领导下开展安检工作。 2. 负责填写《违禁品登记簿》。 3. 熟练掌握图像识别、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外部特征,及时准确观察、识别可疑物。 4. 发现可疑物品,及时向指挥员报告并进行妥善处理。 5. 负责x光机、显示器、键盘的保管。 引导员职责: 1. 在指挥员的领导下开展案安检工作。 2. 对乘客携带超长、超高、超大的物品(体积大于x光机检测通道);易碎物品(例如:玻璃器皿、工艺品); 易损物品(食品、药品、电脑);金属类工具及尖锐类等不宜机检的物品,要及时提醒乘客及手检员进行手检。 3. 宣传《通告》精神,引导乘客配合安检。 4. 遇特殊群体,包括残障人士、孕妇以及不良于行的乘客提醒手检员进行手检。 5. 及时、准确的发现可疑人、可疑物。 手检员职责: 1. 在指挥员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 对乘客携带超长、超高、超大的物品(体积大于x光机检测通道);易碎物品(例如:玻璃器皿、工艺品); 易损物品(食品、药品、电脑);金属类工具及尖锐类等不宜机检的物品,及时进行手检。 3. 遇特殊群体,包括残障人士、孕妇以及不良于行的乘客主动进行手检。 4. 发现可疑物及时向指挥员报告。 5. 负责各类安检设备的摆放及保管(手检设备选择安检桌的空白位置摆放整齐,防爆毯选择安检机周围不阻碍乘客的地方摆放,防尘罩叠好放入安检亭或放入安检机底部的适当位置)。 安检员职责: 1. 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地铁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地铁各级领导管理,对违反法律法规或地铁规章制度的现象应与拒绝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2.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职守,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3. 按规定着装上岗,佩戴标示要规范,自觉维护安检人员岗位形象. 4.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行宫其他安检员做好安检工作. 5. 熟练掌握各种安检设备的操作及识别方法. 6. 按照“逢包必检”的安检要求,负责宣传引导乘客进入安检区域. 7. 对可疑物品惊醒针对性探测,确定可以物性质,及时移交现场民警处理并做好记录. 8. 对无异常的行李包过,疏导乘客尽快离开安检点,以便乘客通行. 9. 文明值岗,态度和蔼,遇事讲究方式方法,做到以理服人. 10. 上下班途中或在站等车时,不应互相嬉笑打闹,在站内休息期间不应在座椅上躺卧,着安检服乘车时应主动礼让乘客,自觉维护地铁安检形象. 形象仪表: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操作规范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8496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操作规范标准版本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操作规范标 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条为规范本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工作,维护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乘客人身、财产安全,根据《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轨道交通安全检查工作的,均须遵守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安全检查(以下简称安检),是指对进入轨道交通车站人员所携物品进行的专业性检查。 本规范所称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第三条公安机关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安检工作的指导、检查、监督和警力保障,依法处理安检中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从轨道交通安全运营行业监管角度,对轨道交通安检工作予以协调配合。 第一章安检原则 第四条轨道交通安检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法实施、按章操作的方针。 第五条运营企业应当对进入轨道交通车站人员所携带的物品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公安机关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依法进行盘问、检查,依法处理拒不接受安检强行进入轨道交通车站或者扰乱安检现场秩序等行为。 第六条轨道交通安检开始和结束时间与运营时间同步。

第二章安检实施 第七条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以下简称运营企业)负责组织实施车站安检工作,为安检工作提供保障,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确定安检工作责任部门和负责人,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建立安检指挥和保障体系,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二)制定安检工作方案和安检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向公安机关、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组织安检人员定期开展演练。 (三)配置经国家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符合行业标准的安检设备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在车站设置安检工作站(点)、划定安检区和通道、配置明显标识、对安检区域实行封闭管理。 (五)对安检人员进行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基础知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8号)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已于2018年5月14日经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李小鹏 2018年5月21日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障运营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当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舒适的原则。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负责指导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所在地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城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运营基础要求 第五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征求意见阶段,应当综合考虑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运营安全保障等因素,对线网布局和规模、换乘枢纽规划、建设时序、资源共享、线网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线路功能定位、线路制式、系统规模、交通接驳等提出意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审批征求意见阶段,应当对客流预测、系统设计运输能力、行车组织、运营管理、运营服务、运营安全等提出意见。 第六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中应当设置运营服务专篇,内容应当至少包括: (一)车站开通运营的出入口数量、站台面积、通道宽度、换乘条件、站厅容纳能力等设施、设备能力与服务需求和安全要求的符合情况; (二)车辆、通信、信号、供电、自动售检票等设施设备选型与线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修订)》适用手册 第三章运营安全管理 第12条禁止在地面轨道线路上设置平面交叉道口和人行过道。禁止在地面轨道线路弯道内侧建造影响行车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禁止种植影响行车安全的树木。 已有树木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的,运营单位应当会同树木的所有者或者管理者制定解决方案,由树木的所有者或者管理者依法进行修剪或者移栽、更换树种。园林绿化、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给与指导、协调,并加强监督管理。 第13条下列范围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 (一)地下车站与隧道周边外侧五十米以内; (二)地面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三十米以内; (三)出入口、通风亭、变电站等建筑物、构筑物外边线外侧十米以内;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协调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问题。 第14条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严格控制下列可能影响安全运营的作业; (一)新建、改建、扩建或者拆除建筑物、构筑物; (二)敷设管线、挖掘、爆破、地基加固、打井; (三)其他大面积增加或者减少载荷的作业。 确需进行前款规定的作业的,作业单位应当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方案,征得运营单位同意后,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续。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经过论证得安全防护方案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第15条经许可从事本办法第14条第一款规定的作业的,作业单位必须落实安全防护方案,并委托专业机构对作业影响区域进行动态监测;出现危及运营安全的情形的,作业单位应当立即停止作业,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许可作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和运营单位。 第16条本办法第14条第一款规定的作业跨越、穿越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作业结束后,作业单位应当会同运营单位评估作业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产生的影响,并将评估结果报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经评估影响运营安全的,作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影响。 第17条城市轨道交通在不停运的情况下进行扩建、改建和设施改造的,运营单位应当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方案,并报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18条地下管线敷设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的,地下管线的所有者或者管理者应当加强管线的巡查、维护和管理,保障管理安全运行,避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第19条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服务标准。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服务标准的要求,安全运送乘客。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 第1部分:地铁和轻轨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 第1部分:地铁和轻轨 2019年2月

目录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第1部分:地铁与轻轨》的通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明确地铁和轻轨工程项目初期运营前设施设备系统功能和运菅管理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新建地铁和轻轨工程项目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适用本规范,改扩建项目和甩项工程适用本规范相关规定。 第二章前提条件 第三条试运行前应完成系统联调。试运行时间不少于3个月,其中按照开通运营时列车运行图连续组织行车20日以上且关键指标(计算方法见附则)符合以下规定: (一)列车运行图兑现率不低于%; (二)列车正点率不低于98%; (三)列车服务可靠度不低于万列公里/次 (四)列车退出正线运行故障率不高于次/万列公里; (五)车辆系统故障率不高于5次/万列公里; (六)信号系统故障率不高于1次/万列公里; (七)供电系统故障率不高于次/万列公里; (八)站台门故障率不高于1次/万次。

贯通运营的延伸线工程项目应按全线运行图开展试运行,其除供电系统故障率、站合门故障率按延伸区段统计外,其余关键指标应按全线统计。 第四条具有试运行情况报告,内容包括试运行组织基本情况、试运行期间主要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和相关数据记录、设施设备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试运行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 第五条具有符合规定的以下批复和许可文件: (一)工程项目建设规划批复; (二)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批复; (三)重大设计变更批复; (四)用地和建设许可文件。 第六条具有符合规定的以下文件: (一)土建工程及其装饰装修、设备系统及其安装工程等质量验收监督意见; (二)车站、区间、中间风井、车辆基地、控制中心、主变电所等消防验收文件; (三)起重设备、电(扶)梯、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验收文件; (四)人防验收文件; (五)卫生评价文件; (六)建设单位编制的环保验收报告; (七)档案验收文件。 第七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按规定竣工验收合格,验收发现的影响运营安全和基本服务质量的问题应整改完成;有甩项工程的,甩项工程不应影响运营安全和基本服务水平,并有明确范围和计划完成时间。 第八条按照规定划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保护区,具有建设

地铁安检工作规范

安全检查工作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轨道交通安全检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制定本手册。 第二条深圳地铁从事安全检查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安保部)在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同时,应遵守本手册规定的内容。 第三条市运输局,公交总队根据本手册规定支持、配合安保部开展工作;对安保部移交处理的问题,应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第二章工作制度 第一节安全目标责任制度 第四条安保部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安全目标和实现安全目标的具体工作方案。 第五条安全目标责任应做到分工清楚,任务明确,各负其责,奖罚分明。 第六条安全目标主要包括:杜绝因安检原因造成危害轨道交通安全事件;不因安检原因危及轨道交通运输安全。 第二节领导值班制度 第七条安保部实行领导分级值班制度。分为安保部、安检中队、安检班组三级领导值班。 第八条安保部值班领导应当坚持现场值班,指导、监督、检查、协调现场安全检查工作,解决安检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 第九条安检中队值班领导应当坚持跟班,具体组织、实施、指挥安全检查工作。 第十条安检班组值班领导应当坚持带班,按照上级的要求同本班组安检人员一起做好各项勤务工作。 第三节请示报告制度 第十一条安检人员在一般情况下遇到超越处理权限的问题时,必须向上级领导请示后方可处理。 第十二条通常情况下,请示报告应逐级进行;遇有重要情况和重大涉外问题以及突发情况可越级报告,但事后应当报告直属领导。 第十三条遇有拒不接受安全检查的紧急情况,来不及请示报告时,应当根据当时情况按照预案予以处置,处置后必须及时逐级报告。 第十四条上报情况应当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况、处理结果等内容。 第十五条下级向上级请示报告问题时,应当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 第十六条请示报告必须作出详细记录,重大问题应作出专题报告。 第四节会议制度 第十七条安保部应当定期召开业务会、总结会、研讨会。必要时随时召开。

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条例(带答案版)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题库 一、单选题: 1.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规定,(C)应当加强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工作的领导。 A.国务院 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C.市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 2. 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依法承担(D)责任,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A.轨道交通运输管理 B.轨道交通乘客出行保障 C.轨道交通治安保障 D.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 3. 新建轨道交通项目的单位,应当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中编制运营安全专篇。(A)在审批时应当征求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运营安全专篇的意见,并将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纳入到审批意见中。 A.市发展改革、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B.市建设管理行政主管部门 C.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区县人民政府 4. 不属于危害轨道交通设备设施安全的行为(A)。 A.乘客在车厢内饮食 B.损坏隧道、轨道、路基、高架、护栏护网等设施 C.损坏车辆或者干扰车辆正常运行 D.损坏或者干扰自动售检票系统、视频监控设备等 5. (A)、运营单位及相关社会组织应当开展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安全意识。 A.政府有关部门 B.轨道交通产权单位

C.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 D.市文化局 6. 在车站、车厢内乞讨、卖艺,运营单位有权制止,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可处(A)罚款。 A.50元以上1000元以下 B.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C.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D.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7. 地面车站和地面线路、高架车站和高架线路结构、车辆基地用地范围外边线(A)为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 A.外侧30米内 B.外侧40米内 C.外侧50米内 D.外侧60米内 8. 社会公众应当自觉遵守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规定,有权(C)危害运营安全的行为。 A.制止、举报 B.劝阻、投诉 C.投诉、举报 D.劝阻、制止 9. 出入口、通风亭、冷却塔、主变电所和残疾人直升电梯等建筑物、构筑物结构外边线(A)为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 A.外侧10米内 B.外侧20米内 C.外侧30米内 D.外侧40米内 10. 新建、改建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设计应当符合(D),遵循适度超前原则,满足轨道交通发展中的运营安全需求。 A.规划标准和设计标准 B.改建规范和建设标准

轨道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分析讲解

1. 基于组合赋权方法的城轨线路运营安全评价---王艳辉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大类:车站指标、列车载客指标、设备指标、环境指标、管理指标。 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AHP 和熵值法组合赋权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它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根据指标的相对变化程度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来决定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考虑了专家的经验和知识,但主观随意性较大; 熵值法充分挖掘指标的原始数据蕴含的信息,结果客观,却不能反映专家及决策者的意见。由于评价的指标在综合评价时的作用是不均等的,因此,各个指标的贡献大小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综合确定权重来表示。 本文参考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验收评价细则》,对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依据本文建立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安全分为5个不同的等级, 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得到线路运营安全综合评价值。 2.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钟锐 一般评价方法:灰色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径向基小波神经网络。 利用径向基小波神经网络进行风险评价 (1) 建立网络 利用matlab 进行网络的建立。首先设定本次评价的径向基小波神经网络为四层,学习效率(设为函数eta )定位0.1。 总共有18个评价指标,将18个指标列为矩阵1,所以网络输入层有18个输入节点。评价集是对高速公路安全性评价可能做出的评价结果所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矩阵1:(V1,V2,V3……Vn )T ,本例中根据安全性的可能描述,可确定评价集为:V={很安全,比较安全,安全,不安全,很不安全},因此将神经网络的输出层设为5个节点,对应于5种评价结果矩阵,每种矩阵对应着不同的结果。 具体的评价集设定在训练过程中确定。 根据公式3.3.2中的经验公式2,可以初步设定隐含节点数数为8。 (2) 归一化数据 将各评价指标列为输入矩阵,表示为()123 ,,T n x x x x ,本例中提取的评价指标有:超速行驶

中国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第22卷第3期2010年6月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YUNN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RESEARCH Vol.22,No.3Jun.,2010 收稿日期:2010-05-08;修订日期:2010-06-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61031);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09CD022);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专项资助.作者简介:和春兰(1987-),女(白族),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土地管理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研 究. *通讯作者. 中国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和春兰,饶辉,赵筱青 *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是可持续发展、地理学、生态学及资源与环境科学等的热点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归纳法,阐述了生态安全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概括总结了中国目前常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提出了生态安全评价的工作流程。根据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进展,确定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利用3S 空间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等基础理论,逐步统一和完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分级标准,在对模型可信度与准确度评价的基础上,重视动态的评价、模拟及预警研究。关键词:生态安全;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852(2010)03-0104-07 生态安全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鉴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对生态安全的关注程度倍增,国际上已把生态安全纳入一个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一样,在国家安全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生态安全评价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宏观规划、政府决策的重要根据[1] 。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地理学、生态学及资源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而生态安全评价是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与核心。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的生态安全面临更加严重的威胁。因此,本文通过文献阅读,深入分析并总结了中国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进展,有利于对生态安全做更深入的研究,并完善学科体系。 1 概念识别 1.1 生态安全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正式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生态安全这一概念,目前对于生态安全(ecological security 或是environ-ment security )的理解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理解以1989年IASA 提出的定义为代表,即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全、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它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生态安全,组成一个复合人工生态安全系统。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 反映[2] 。 1.2生态安全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虽然目前国内外对生态安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从各学者对生态安全概念的理解上来看,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生态风险、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着密切联系,具体如图1所示。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过多地强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忽视了和平与安全,且可持续发展更多的是从人类需求的角度出发,在考虑人类安全与自然生态

广西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规范》

广西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规范》 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背景、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近几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南宁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东段于 2016年 6 月 28 日开通试运营, 1 号线西段暨全线于 2016 年 12 月 28 日开通试运营,2 号线计划于 2017 年 12 月底开通试运营。《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5~2021 年)》于 2015 年 5 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依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 8 条线路组成,总长约 252公里,设车站 160 座,其中换乘车站 23 座。规划至 2020 年,南宁市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 62%,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例达到 30%,到 2021年,形成 5 条运营线路、总长 128.2 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短,发展速度快,人员意识、设备技术和整体环境条件相对不足,极易导致一些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的存在,最终成为事故的诱因,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现行有关轨道交通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尚不够完善,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是城市轨道运营的核心任务,贯穿于运营服务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但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均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相关标准,非常有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营安全评价标准作为现行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补充,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引导运营单位强化内部管控、

持续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切实降低运营风险,为乘客提供优质、安全的乘车环境和乘车服务,同时可以为行业监管部门提供有力依据,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期满1年转正式运营前的安全评估,以及运营期间的安全评估,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原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按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二、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为加强广西壮族自治区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工作,按照省领导的指示精神,市交通委员会正在开展“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安全评价”工作,以便能够及时了解轨道交通线路的安全运营状况,发现安全隐患并予以及时消除,保证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平稳。 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评价,明确运营安全评价标准,提升运营安全管理水平,为乘客提供安全、文明、有序、准时、便捷、舒适的运营服务,2016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O16年第十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6〕468号),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南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制。 2、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南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