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总结讲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总结讲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总结讲义

【步步高】(通史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

政治制度专题总结讲义

专题线索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及趋势

(1)初步形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正式建立: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3)巩固: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5)加强:在中央,北宋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在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州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6)新发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7)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

(8)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9)趋势

①一直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到明朝废除丞相。

②分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如唐朝、北宋、明朝都很明显。

③决策权由外朝向内朝的转移,非法定机构取代法定国家机关的职权,如汉朝的中朝制度、明朝的内阁制度、清朝设立的军机处。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与趋势

(1)演变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但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

②秦朝吸取西周的教训,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王国问题。

③汉武帝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

④隋唐时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最终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⑤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问题。

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管辖。

⑦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2)趋势

①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

②分权是加强中央权力的有效手段,如北宋、明朝特别突出。

中外关联

明清时期,中国和西方历史的不同走向

一、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二、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1.“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

2.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

3.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4.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5.在秦代,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

6.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显著不同点,是最高统治者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地方,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可以通过各级官吏直达百姓。

三、汉至元的政治演变

1.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具体实施)。

2.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其特点: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了“冗官”局面。

4.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直接目的是解决地方割据问题;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5.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6.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7.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及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所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

2.清代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3.宣政院是元代设置,理藩院是清代设置;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

4.明朝内阁首辅、清朝军机大臣在实际权力上却不能与宰相同日而语,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班子,并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

热考视角

视角一高考正能量——宗法制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押题1] 英语老师给学生介绍东西方文化习俗区别时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与西方相比,中国人更看重姓氏传承与家人团圆。这从文化史、社会史观的视角看反映出的本质是(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答案 B

解析“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反映的是中国人对血缘亲疏传承关系的重

视,是家族宗法观念传统文化意识影响的产物,故答案选B。

[押题2] 2014年8月24日和讯网: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某些地区新生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预计至2020年全国将有两千多万人面临择偶难题。从源头考虑,上述观念的形成当首推( )

A.中央集权制的存在

B.对宗法血缘关系的重视

C.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

D.古代法律不完善的误导

答案 B

解析备选项只有“宗法血缘关系”与题干中“观念因素”的要求一致,故选B项。

视角二文明史观——中华民族“寻根”

[押题3] 陕西黄帝陵素有“天下第一陵”之称,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铸魂、聚心的民族精神家园,是炎黄子孙的朝圣地,由此还形成了海内外同胞谒陵祭祖的清明公祭、重阳公祭的惯例。对此现象解读不恰当的是( )

A.体现了讲文明、讲传承的文化理念

B.展示了凝聚中华民族,放射中国温度的力量

C.反映了宗法血缘亲情历史观的积极影响

D.表明了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文化影响内涵

答案 D

解析贵族政治(分封制)取代官僚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史实,故说法本身存在错误。

视角三命题新思维——社会转型在先秦时期的表现

[押题4]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下图变化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答案 A

解析两幅图片分别代表分封制与郡县制,B项经济内容与题干中“中国古代政治”限制不符,C、D两项表述明显与先秦时期历史发展趋势不符,故答案选A项。

[押题5]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没有拥有土地,没有拥有奴隶群。崇古的儒学者,面对如此巨变,大惑不解。”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答案 D

视角四主流价值观——共圆公平正义梦

[押题6] 2014年高考零分作文:“当富二代开着跑车在校园泡妞时,我在想我爹怎么就不是李刚?当郭美美展示奢侈品时又点醒了我,亲爹靠不住时其实还有一种人叫干爹;当普通百姓一月工资只够买0.5平方米房子时,而表哥十几万的手表就有几十块……”以上诙谐的描述实际上体现了人民对监督失衡的失望及对公平公正的渴望,以下史实可反映民心主旨的是( )

A.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以中央集权遏制地方割据分权

C.完善监察、推行科举考试选官的举措

D.强化君权削弱相权的古代政治发展趋势

答案 C

解析对“强化权力监督、倡导社会公平公正”是材料隐含的核心主旨,比较备选项可知,C 项内容与题干主旨最接近。

[押题7] “公平公正”、“有教无类”成为2014年以来“中国梦”的重要内涵。社会文明程度取决于阳光能否照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这也是古今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之一。以下重要制度能较好体现以上理念的是( )

A.按嫡庶身份分配政治权力

B.按道德声望推举官员

C.按门第出身决定官位高低

D.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答案 D

解析不以出身门第高低、血缘嫡庶亲疏等人为主观因素决定人的社会地位,而“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制度”,与公平公正理念最接近,故选D项。

视角五史学方法——探究历史原因

[押题8]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答案 C

解析材料批判的是利用单一原因就随意得出结论的现象,因此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应是其真实的意图,故答案为C项。

视角六辩证思维看历史——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正面评价

[押题9] 2014年8月,中国梦·学术动态网:《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路径与选择》一文认为,古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存在着强化君主专制与官僚群体分权制约、强化中央集权与分权弱化地方自主权的矛盾统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体系。阅读以下观点片断,分析回答问题。

片断一谈到秦始皇:认为秦始皇专注于政治运行机制建设,把最高领导人冠以皇帝称谓,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创设了郡县式的管理模式……

认为秦代建立的行政、军事、监察运行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管理机制。(1)据片断一,肯定了秦始皇哪些政治贡献?你是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管理机制的?片断二谈到唐太宗: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不是一个封闭的制度。

唐太宗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的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

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

(2)据片断二,唐太宗变化了哪些制度使政务运行的更加合理?

片断三谈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中国疆土辽阔,民族冗杂,文化深厚,实行中央集权制有其必然性。”中国历史表明,中央集权制的一个好处是避免内战。

中国历史上,凡是中央集权有力的,就是国泰民安,凡是朝廷羸弱,必是内乱不断。宋以后就不再打内战。近代以来,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废除。结果是,从1912年到1925年孙中山去世的13年间,其间有14省宣布独立,根据统计,大小战争约有四百多场。毛泽东打倒蒋介石,让中国38年战乱之后重归中央集权。新中国成立63年来,我们没打过一次内战,历史证明,只要丢了中央集权,立刻就进入纷争的内战状态。

(3)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的积极作用。

答案(1)贡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统一全国。

理解: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掌律令,管监察;太尉管军务,三者相互牵制、彼此制约,共同对皇帝负责,可有效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皇权专制。

(2)制度变化:①完善中央三省六部制度,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皇权。②完善了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

(3)作用: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文化发展、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可有效避免内战,有利于国泰民安。

中国政治制度史

填空: 1.郡县制推行始于(秦朝) 2.猛安谋克制度使用创立的是(女真人) 3.科举制建立于(隋朝)、(隋炀帝) 4.军机处设立于(雍正) 5.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6.明代(宗藩制度)是宗法制的复轨 7.明厂卫制有东厂、西厂、(锦衣卫) 8.明省级的长官叫(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9.明清的(改土归流)违背了因俗而治 10.秦朝的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11.春秋前宗教事务官吏称之为太史寮 12.秦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以吏为师)、(法家文化) 13.西汉(汉武帝)设立了(尚书台)为核心的中朝官架空了三公制 14.汉选举制有(察举、征辟) 15.科举制(进士科)士人最重视 16.元朝统治中原的制度是(投下分封制) 17.内阁制度设立于(明朝)(明仁宗朱高炽时) 18.元朝的四个等级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名词解释 宗法制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性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郡县制秦朝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秦末增至四十郡。郡设郡守掌管行政和军事,设郡尉并掌军事,监御史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吏。郡下设县,大县长官为县令,小县县令为县长,县下有基层组织乡、亭、里。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职权总揽了外交及与玩过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大权。但无权指挥各省督抚,各省督抚也不对总理衙门直接负责。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1901年,清政府根据《辛丑条约》规定,将其改为外务部,但扔位列六部之首。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的中央官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早想,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主户口赋税、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和刑狱、工部主水路工程。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六部制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资料(好)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邓小平指出,我国实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符合(B ) A.马克思主义观点 B.中国实际 C.市场经济要求 D.精简机构原则 2.《共同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国家建国的政治基础是(A ) A.人民民主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资本主义 3. 决定国家机构性质和形成的是该社会(B) A.阶级结构 B.经济基础 C.文化意识 D.国家职能 4. 分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机关是(A ) A.全国人民常委会 B.全国人大委员长会议 C.全国人代会主席 D.中共中央政治局 5. 我过选举法规定,人口超过1亿的省,人代会代表总名额补得超过(D ) A.700名 B.800名 C.900名 D.1000名 6. 在直接选举时,要使选举有效,参加投票的选民必须达到选区全体选民的(B) A.半数B.过半数C.三分之一D.四分之一 7.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A ) A.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 B.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C.民族团结的原则 D.平等协商的原则 8. 省级人代会选举产生的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得到(C A.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批准B.全国人大的批准C.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批准D.中共省委的批准 9.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会议是(B ) A.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B委员长主持常委会工作的一种工作方式 C.全国人大的工作机构 D.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 10. 决定省级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任免的机构是省级(B ) A.人代会 B.人大委员会 C.委员会 D.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11. 我国宪法规定提名国家主席、副主席人选是(B ) A.全国人大委员会 B.全国人代会主席团 C.全国人大全体会议 D.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 12. 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主席侯选人的年龄资格是(C ) A.年满25周岁 B.年满35周岁 C.年满45周岁 D.年满55周岁 13. 1998年机构改革后,国家税务总局属于国务院的(B ) A. 组成机构 B.直属机构 C.办事机构 D.直属事业单位 14. 国务院的领导和决策机构是(A ) A.国务院全体会议 B.国务院常务会议 C.国务院办公会议 D.总理办公会议 15. 1993年八届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地方政府任期由3年改为5年的是(C ) A.省级政府 B.市(地)级政府 C.县级政府 D.乡级政府 16.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的决定权和区域划分全只授予(B ) A.民政部 B.省、直辖市人民政府 C.直辖市人民政府 D.县人民政府 17. 最能体现地方政府运作的三种会议是(C ) A.政府会议、政府办公会议、政府扩大会议 B.政府会议、政府行政会议、政府全体会议 C.政府会议、政府行政会议、政府扩大会议 D.政府会议、政府行政会议、政府常务会议 18. 1994年全面推行分税制后,下列各项税收中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的是(D ) A.消费税 B.个人所得税 C.营业税 D.增值税 19. 我国成立最早的自治区是(C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 基本法规定,非中国籍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和在外国有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当选香港特别行政 区立法会议员,其所占比例补得超过全体会议的( C )A. 5% B. 10% C. 20% D. 30% 21. 我国执业律师的种类主要包括专职律师、兼职律师和(A ) A. 特邀律师 B. 诉状律师 C. 出庭律师 D. 事务律师 22. 我国法定的审判组织形式有独任庭、合议庭和(C ) A. 陪审庭 B. 少年庭 C. 审判委员会 D. 裁判委员会 23. 我国军队士兵的主体是(B ) A 志愿兵 B. 义务兵 C. 民兵 D. 预备役士兵 24. 中央军委总部机关中负责部队作战指挥、管理和训练等工作的是(B ) A. 总政治部 B. 总参谋部 C. 总后群部 D. 总装备部 25. 从行政职务上来保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是(D ) A. 政治机关制度 B. 军内民主制度 C. 党支部建在连队的制度 D. 政治委员制度 2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前提是(C )A. 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 承认共产党 的领导D. 尊重民主党派的主张 27. 1949年12月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并提出以“发扬民主精神,推动中国民主政治之际” 为该党宗旨的民主党派是(A ) A. 中国民主促进会 B. 中国民主建国会 C. 中国农工民主党 D. 中国民主同盟 28. 县级市、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称为( B ) A. 镇 B. 街道办事处 C. 居委会 D. 村 二、多项选择题 1. 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我国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 A B C D ] A. 革命 化B. 年轻化C. 知识化D. 专业化 E. 科学化 2. 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行政区域有[ A C D E ] A. 市辖区 B. 设区的市 C. 县 D. 不设区的市 E. 乡 3.各民主党派的中央组织一般有[ ABDE ] A 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央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 中央秘书处 D 主席会议 E 中央参议机构 4. 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 A C ] A. 利益原则和法制原则 B. 集权原则和分权原则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当代的价值

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当代的价值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班级:13政治班 学号:8 姓名:王佳楠 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当代的价值谈起中国古代历史,政权变换,朝代更迭,从奴隶制社会的开始到封建制社会的结束,人们对政治的利用日趋成熟,利用其终结,利用其开始,从具有政治头脑的个人或群体中诞生并付诸于实践的,我认为就是政治制度,而政治制度则是王朝的灵魂,经济制度则是骨架,仅管传统的政治制度大都以集权,专政为核心,以服务于君主的家天下为首要任务,但用理性且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政治制度仍有许多可取之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基于马列主义思想结合中国特色,并吸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优秀经验及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精华所铸就而成的,其虽渺小但不容忽视,下面我将从宗法制、中央集权制、科举制来一一列举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当代的价值进行论述。 宗法制是为了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宗法制使社会各层成员按照宗法的原则组织起来,以自然血缘关系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用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它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一定程度上维系了统治阶级内部秩序,使得王在拥有极大政治权利的同时多了血缘关系的保障。由于人是社会化

较高的群居动物以农业社会为根基,以血缘关系形成纽带,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宗法制的出现与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家族亲情的重要性,嫡长子继承制作为宗法制的核心,既巩固了宗法制,有使家族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文明两千年来没有中断与宗法制中重视家族延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当代,宗法制同样影响我国的方方面面,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和谐”二字十分重要,“不和谐”的问题与事件屡见不鲜,且难以解决,这正需要大力宣传宗法制中有家才有国,家和万事兴的内容,和谐社会要从家做起,而宗法制也将广大中华儿女的心连接到一起,共同歌颂着龙的传人,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自豪感,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以上是从国家角度论述,而从个人角度来看,宗法制延续下来的孝道观念植根于中国人民心中,古人重孝道,这其推行的宗法政治制度有关,孝是宗法制度的必然产物;后来儒家伦理以孝悌为本,推崇父慈子孝。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养育,下一代对上一代的赡养。个人良好品德对社会起到了良好的反作用。 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与中央。自秦国统一六国以来,中央集权制由萌芽发展至明清达到顶峰,可以说中央集权制在封建社会中是极为先进,具有长久存在价值的政治制度,但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认为不能单一论证其在现今中国所起到的价值,因此我将中国划分为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以后两个发展阶段进行详细论述。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1、三公九卿 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要官员。三公是秦汉最高的行政长官,秦及西汉前期是丞相(百官之首)、太尉(掌军政)和御史大夫(掌监察),西汉晚期为丞相、大司马(掌军事)、大司空(掌监察),东汉为司法、司徒、司空,但此时三公名义上分部九卿,实则丧失原有职权。秦汉九卿承担国家主要行政职能,职名前后变化较大,但组织职能相对稳定。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到隋唐三公九卿职能被三省六部取代。 2、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制度。隋唐改革国家组织,开始建立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到唐代完善这种制度。隋代三省为内史(掌拟诏制令权)、门下(掌封驳权)、尚书省(掌行政权),唐代为中书(内史省改名)、门下、尚书省。三省长官在隋唐均为丞相。六部是尚书省下辖的六个具体职能机构,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部,长官为尚书。六部成为当时及后世中国主流的国家行政职能机构。 3、南书房 清朝的内廷机构。原为康熙帝书房。康熙十六年(1677)始选翰林等官员入值,称南书房行走,为皇帝的文学侍从,有时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故南书房一度被视为机要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后,不再参与国家政务。 4、军机处 清代中后期处理机要政务的中枢机构。雍正八年(1730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参与政务的权力。军机处的人员主要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军机处大臣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军机大臣下另有军机章京,从六部员司和内阁中书中选取,俗称“小军机”。军机处的主要职责是:恭撰上谕,参赞军国机务,参议重要政务及刑狱;用兵时则核查山川道里、兵马钱粮的树木,以备顾问;文武官员的简放、换防、引见、记名、赐与,以及拟定对外藩朝觐者的颁赐等。军机处虽能参与军国大政,决定权仍在皇帝的手中,军机大臣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职权力,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5、酎金令 汉削弱诸侯国措施之一。酌金即汉时诸侯与宗庙祭祀时随同酌(指重酿之酒)所献的黄金。文帝时规定,每年八月在长安祭高祖庙献酌饮酒时,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国人口数目献黄金助祭,每千口俸金四两,余数超过五百口也是四两,由少府验收。武帝时,曾借酌金不足为名,削弱、打击诸侯王和列侯的势力。 6、乡遂制度 西周时期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国的范围指国都及共近郊,划分为若干乡采用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比、闾、族、党、州、乡)。边远农村地区衽遂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赞,五赞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邻、里、赞、鄙、县、遂)分别设“邻长、里胥、赞师、鄙正、县长和遂大夫”。乡遂制度是基层行政组织的蓝本。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 ★教学目标: 、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2、归纳封建社会中央和地方政治体制的演变的基本史实,理解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3、了解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沿革。 4、了解古代官员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 ★学法指导: 复习时,要求学生必须以政治制度为中心,扩展到对各类制度的沿革的了解。对不同的制度进行适当的比较,同时与当今的社会热点联系思考,拓展思维。 ★高考展望: 、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注意重要的政治制度利弊概括和总结。 2、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注意重要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规律,其与近现代政治民主化的联系,并与热点问题结合,加强认识和理解。 ★知识整合: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体)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

主义属于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政治体制,两者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对矛盾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存在着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萌芽于战国,建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和元,强化于明清,结束于1912年。 4、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加强君主权力;②加强思想控制;③变更中央机构; ④注意选拔官吏;⑤加强地方控制。 5、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原因 ①经济——封建经济基础所决定;②政治——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①皇权的至高无上;②王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③中央及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④文化专制为政治专制服务。 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②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 ③不断加强思想控制 8、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精修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就政体而言,属于同一类型(理解) 国体: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大制度由于特定的国情所致,具有以下特点,即中国特色(问答) 1民主的基础更为广泛 2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机关更大的权力 3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使我国人大制度的实际运作呈现出一定的特色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人大制度紧密相连 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 (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民主集中制 (四)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回忆在北京隆重召开,通过了第一部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广义上讲,它不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会议,而且还包括由它产生的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 狭义上讲,仅指它的全体会议,而不包括它的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书上狭义 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代表总额不超过3000人(1986年修改为不超过3000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一)最高立法权

(二)最高任免权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细节) (三)最高决定权 (四)最高监督权 (五)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会议开幕需达到法定人数,全国人大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始得举行。 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有权提出议案。 我国人大的立法程序包括四个阶段: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和法律的公布 法律草案什么情况下可以通过? (1)全国人大对宪法修正案的表决必须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对其他法律草案的表决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2)表决方式采用的是法律草案一次性表决,而非逐条表决。 全国人大常委会地位: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从属于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全国大人有权罢免常委会组成人员。另一方面,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在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时,在全国人大补选之前,由委员长暂时代理国家主席职位。 现行宪法和全国人大组织法第一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如果担任上述职务,必须向常委会辞去常委会的职务。 人大常委会有哪些职权? (一)国家立法权 (二)法律解释权 (三)监督权 (四)决定权 (五)任免权 (六)参与全国人大的组织工作 (七)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有权提出议案。 中国的行政区域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一般的行政区域,即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镇等; 二、民族自治地方,即省一级的自治区,省级与县级之间的(地级)自治州、县一级的自治县; 三、特别行政区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汇编.

2013高考历史抢分专项突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汇编 一、备考导航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 相互作用。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 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从而为现代社会的政治活动提供经验与教训, 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封建社会专制统治有利有弊, 展望今后命题, 很有可能出现一些与当今干部人事制度、机构改革、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等热点相关联的古代政治制度的新题型。早期政治制度对社会伦理道德影响深远, 可联系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和认祖归宗现象, 认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的意义。 二、专题知识归纳 1、基本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萌芽于战国 内容:①理论上,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②实践上,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 度。 (2建立于秦朝 内容: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3巩固于西汉

内容: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解决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 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于隋唐 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于北宋 内容: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派文官做知州, 与通判互相牵制。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 管理地方财政。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通过以上措施, 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6发展于元朝 内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7强化于明清

浅谈我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

浅谈我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 远古到秦汉 为什么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我会选择远古到秦汉这个时间段?在我看来从远古到秦汉这个时间里政治制度的变化是呈现上升走势!从禅让制到奴隶制再到封建制,古中国一直走到世界的前端。禅让制形成于远古时期,这个让后来让很多文人向往的政治制度。奴隶政治制度形成了古中国最基本的礼仪制度。封建制度形成于秦,在汉封建制臻于成熟!更是有千古一帝秦始皇,雄才大略汉武帝,也是这个时代形成了独尊儒术这个被后来王朝所用来控制人们思想的武器!!! 远古时期(禅让制) 远古时期生产力薄弱,为了满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人们不的不群居的生活在一起。在这个时期可谓是因为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的问题,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连经济基础都没有形成,所以这个时期是没有形成任何一种政治制度或者是政治制度还是处在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有点社会主义的味道也有点无政府主义的味道!!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发展了很久后,生产力有了大的进步,并形成了私有财产!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一种部落制度。在这个时期也产生了一种让很多文人向往的政治制度————禅让制! 那么何为禅让制?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就是部落首领在年老时,召集部落联会议,推举有才德的人为继承人!! 中国禅让制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但其真实性一直存在争义。而在正史中是对禅让制度是大加赞赏,让为这是最好的政治制度。而也有持反对意见地!而我持的也是反对意见。我让为这种政治制度甚至可能没有存在过。佐证是:在以后的的朝代更替中出现了很多的所谓禅让制,如东汉末年魏代汉也被称为禅让、东魏孝静帝禅让给北齐方宣帝等。按这种记录中要是王朝更替都可认为是禅让。禅让制产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这个时期可能是那些仕人为了抨击当时的政治制度而编造的美好世界!!!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 人类从远古进入奴隶社会,在当时是一种社会的上升,并且是进步的的一种的表现。正这个时期产生了我国的第一个奴隶王朝——夏朝!这个时期形成了我国最早的相对的完整的礼仪制度,制度是周朝更是促进了礼仪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奴隶制产生于这个时期而非秦汉时期呢?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题汇总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题汇总1.政治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成就改革成果有哪些? 1.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 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 党和国家的活力;2.实现我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 形式和工作机构;3.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 ;4.实施公务员制度;5.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 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6.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 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7.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 法制度;8.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9.进 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 设;10.按照依法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 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以上这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 大措施,都大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 步巩固和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大体上经历了哪三个主要发展时期? 1、1956-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历史时期。 3.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什么? 1.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2.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专 政的国家制度中居于领导地位;3.人民民主专政 的国家政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把新民 主主义革命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任务有机联结起来;4.人民民主专政 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群众基础,能够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 积极因素,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 4.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它分为哪几种形式? 1.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 即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权 力关系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两种形式。2、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 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实行统一的中 央集权,具有统一宪法和国籍,全国只有 一个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3、联邦 制国家是复合制国家的主要形式,是指由 共和国、州、省、邦等联邦成员组成的联 邦制国家,它在中央政府和区域政府之间 划分权力,各自霜些独立的权力。 5. 选民登记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1.每次选举前对上次选民登记后新满18周年 的、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政治权利的选 民,予以登记;2.对选民经登记后迁出原选区的 ,列入新迁入的选区的选民名单;3.对死亡的和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从选民名单上除 名;4.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 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 6.人大代表的义务有: 1、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 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2、接受原选区选民或原 选举单位的监督。3、密切联系群众和原选举单位, 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7.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有哪些? 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内务司委员会、财 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 委员会、华侨委员会和全国人大认为需要设立的 其他专门委员会。 8.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1、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付的议案。2、 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议案。3、审 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付的被 认为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国务院的行政法 规、决定和命令等。4、审议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交付的质询案,听取受质询机关对质 询案的答复,必要的时候向全国人大会主 席团或全国人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报告。5、 对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 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 9.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 作报告;2.提出和审议、表决议案;3.选举本级人大常委会组 成人员,决定和选举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领导人;4.向本级人大及常委会提出工作方面原建议、批评和 意见;5.提出对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组成人员 、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6.提出对本级 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和询问。 10.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 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决定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 民检察院有关人员的任免;审议和通过议案;受理质询案等。 11. 主席在整个国家机构中的地位是什么? 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有权罢免;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职权。 12. 国务院的职权:立法权、提案权、领导权、监督权、 人事权、决定紧急状态权、其他权力。 13. 总理负责制的内容:全面领导权、最后决 定权、人事提名权、行政首长负全面责任。 14. 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角度看,县乡政府在新农村 建设中的职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新农村提供基本 的公共管理服务,包括为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所提供的 管理服务,这是县乡政府的基础职能也是开展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二是落实中央提出的扩大 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的目标,促进县域范围内的公 共事业的发展;三是把握辖区的社会经济走向,特别 是区域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并通过制订新农村建设 规划和提供政策指导,为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作出应有的贡献。 15.什么是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行政首长“三权一责”:全面领导权、最后决定权、 人事提名权、行政首长负全面责任。 16. 政府会议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运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原因是? 1.政府会议的如今人和主持人通常是本级地方政府的行政首长; 2.政 府会议的参加人都是本级政府的成员,他们熟悉自己经管部门的情 况,掌握一定的实权,发表的意见有很大程度的代表性;3.政府工作 的重大问题经由政府会议讨论决定,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17.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基本要求是: 1.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和企业、事业单位办事。 2.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法管理。 3.强化对行政 权力运行的监督,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4.进一步 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 18.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在中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从来不 是一种殖民关系。3、在国际上还存在着民族分 裂主义和其他敌对势力的状态下需要一个各民族 团结,统一的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国家。4、中 国历史上长期以来行中央集权制度。5、中国的 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9. 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是什么? 1、实行区域自治的各民族自治地方都在单一制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领土这内,不具有独立或半独立的联邦行政 区域性质。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 大法和依据,各民族自治地方必须遵循。必须坚持国四 项基本原则,执行国家政策,履行应尽的义务。3、各 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权,都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所为主体 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以工农为主体的少数民族 地区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在少 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形式。4、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 机关,体现了民族自治和地方自治的结合,是一定的政 治形式同一定的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地方政权。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以少数民族聚居的 地方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适应了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能充分满足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要求。 20. 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任务是什么? 1.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 的遵守和执行;2.领导各族人民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3.要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 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4.维护和发展各民族 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5.保障本地 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 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6.保障各民族公 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21.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什么? 一国两制是在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 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 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并高度自治。 22. 中央人民政府在特别行政区行使的权力有哪些? 1.负责管理与特殊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 2.负 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3.任命特殊行政区行 政升官和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4.对特殊行政区 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备案;5.决定特别行政区进 入紧急状态;6.有权解释和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23. 行政长官的任职资格要满足哪四方面的条件? 年满40周岁,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20年并 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 中的中国公民担任。澳门行政长官无“在外国 无居留权”的规定,无外国居留权不是参选 条件,而是行政长官任职条件。 24. 行政长官的职权有哪些? 领导权、执行权、行使部分立法权、批准决定权、个事 任免权、行使部分司法权、有权解散立法会。 25. 特别行政区政府机关的职能是什么? 1.制定并执行政策; 2.管理各项行政事务; 3.办理 《基本法》规定的中央人民政府授权的对外事务;4. 编制并提出财政预算、决算;5.提出法案、议案、草 拟行政法规;6.委派官员列席立法会会议听取意见或 代表政府发言。 26.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有权行使什么权力? 制定法律方面的职权;财政、税收方面的职权; 对行政长官提出弹劾案的职权;监督权;对《基 本法》的修改提案权;立法会行使的其他职权。 27. 特别行政区的司法制度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独立审判原则、遵循先例原则、陪审制度 原则、保留普通法的诉讼原则。 28. 法官任职条件有哪些?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满23周岁;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有良好的政治、业 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5.身体健康;6.高等院校法 律专业本科或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 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担任高级 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 满三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 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 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 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 29. 律师在执行职务时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1. 阅卷权; 2.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的权利;3.调查取证权;4.拒绝辩护或代理权;5.有得 到法院适当的开庭通知的权利;6.在法庭审理阶段的权 利;7.代行上诉的权利;8.代理申诉或控告权;9.依法执 行职务受法律保障的权利;10.获取本案诉讼文书副本的 权利;11.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取保候审或解除强 制措施的权利。 30.律师的义务有什么? 应当在一个律师事务所执业,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律 师事务所执业;不得私自接受委托,私自向委托人收取费用,收受当事人的财物;必须依法纳税;不得以诋毁其他 律师或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争揽业务;必须加入所在 地的地方律师协会,并履行律师协会章程规定的义务;曾 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 后两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应当保守在执 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 当事人的隐私;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不 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不得利用提 供法律服务的使得谋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或者接受对方 当事人的财物;律师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的,不得拒 绝辩护或代理;不得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不得请客送礼、行贿或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不得提供虚假证据,隐瞒实情或威胁、利用他人提供虚假证据,隐瞒实情以及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不得扰乱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扰诉讼、裁决活动的正常进行。 31. 军队政治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组织部队学习马克思主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抵御消极的不良思潮;管理军队中基层党组织的思想 工作和组织工作,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进行军事训 练和战时政治工作;管理干部工作,按德才兼备的原 则选拔干部;加强法制和防特保密教育等。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整理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梳理】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基本内容: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③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④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⑤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封其后代为士;⑥士以下不再分封。 3、作用:积极作用:加强了周朝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展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局限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①受封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②生产力发展,一些诸侯国势力壮大;③西周后期受破坏; ④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⑤春秋战国诸侯争战,天子管不了; ⑥战国末期,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周王室全失分封大权。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二)宗法制 1、基本内容: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①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嫡长孙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间的关系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 3、与分封制的关系: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4、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有利于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③与王位世袭制、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③以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政治制度的主体,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中国政治制度史(三)

一、选择题 1、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2、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3、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4、(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 5、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6、唐代自开元以后,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并有专印的是(中书省)。 7、宋代(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8、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9、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 11、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二、判断题 1、中国古代君主独裁下的封建官僚行政体制萌芽于秦朝时期,初步形成于西汉时期,至东汉开始在全国统一确立。 (错) 2、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错) 3、汉武帝末年,自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后,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者往往为掌军国大政的实际丞相。 (对)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对) 5、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 (错) 6、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管理和任免,边防、兵备布置,出纳军事密令等。 (错) 7、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错) 8、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错) 9、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对) 10、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对) 11、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 (对) 三、名词解释 1、中枢核心系统:指官僚机构中奉行君主旨意议策、决策,总领政务的机构,它的主体即宰相机构及其制度配置。 2、中朝官:又称"内朝官",与以丞相为首的正式职官系统的"外朝"相对应,由宫廷内供皇帝差遣的侍从性质的文武官组成。总的特点是无定职、无定员、无官署,主要任务是在皇帝左右任护卫、陪从、处理文书、备顾问和随时差遣等。 3、尚书台:官署名,东汉时设置,又称"中台",为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二千石和南北两主客六曹分领事务,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4、内史省:即中书省。中国古代对帝王、尊者实行避讳制度,隋代,为避文帝的父亲杨忠的讳名,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5、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6、枢密使:官名。唐代宗时设置,以宦官充任,掌中枢机密要务,时称"内枢密使",权力日重,侵夺相权。五代史设枢密院,枢密使多由武将充任,宋代枢密使掌军政,与宰相并称"执政"或"执宰"。 7、政事堂:唐代宰相集体议政、决策之处。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 8、内三院:清太宗时设立的官署名。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分别掌管修史、起草诏命和皇族教育等事宜。三院各设大学士1人,顺治时改称内阁。 9、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入关前后的最高权力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源于八旗的旗主会议,议政王大臣全由满族贵族担任,权力极大,凡军国大政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随着军机处的设立,权力被不断削弱,至乾隆后期始最后取消。 10、"南书房":南书房本为康熙皇帝读书处。康熙十六年为加强皇权,康熙帝挑选了一批翰林官入南书房当值,称"南书房行走",除陪侍皇帝充任文学侍从外,还秉承帝旨,起草诏令,一度成为中央发布政令的机构,其后,南书房参与机务的权力为军机处所取代。 11、三公制:秦朝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12、"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即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 13、"二府制":宋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省制向"二府制"过渡。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14、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15、内阁:官署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 四、简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