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计算

电力系统计算
电力系统计算

辽宁工业大学《电力系统计算》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电力系统两相短路计算与仿真(1)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起止时间:14-06-30至14-07-11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摘要

电能是现在社会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方便的能源,它可以方便地转化成别种形式的能,应用规模灵活。以电作为动力,可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保证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电气化程度,以电能代替其他形式的能量,是节约总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电能被广泛地应用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电力系统是由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体。由于电能应用的广泛性,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和不正常现象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需要考虑电力系统在出现运行不正常现象和故障时对线路的影响。短路是电力系统的严重故障,包括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亮相接地短路、单项短路。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研究系统发生两相短路时,系统的运行情况。系统发生两相短路时可使并列运行的发电机组失去同步,造成系统解列,产生不对称短路,在研究中主要是用对称分量法去分析简单不对称电路。在应用对称分量法分析计算不对称故障时必须首先做出电力系统的各序网络,通过网络化简求出各序网络对短路点的输入电抗以及正序网络的等值电势,再根据不对称短路的不同类型,列出边界方程,以求得短路点电压和电流的各序分量。

关键词:电能;电力系统;两相短路;对称分量发;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电力系统短路计算概述 (1)

1.2本文设计内容 (2)

第2章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计算原理 (2)

2.1对称分量法基本原理 (3)

2.2三相序阻抗及等值网络 (4)

2.3两相不对称短路的计算步骤 (4)

第3章电力系统两相短路计算 (6)

3.1系统等值电路及元件参数计算 (6)

3.2系统等值电路及其化简 (9)

3.3两相短路计算 (9)

第4章短路计算的仿真 (12)

4.1仿真模型的建立 (12)

4.2仿真结果及分析 (12)

第5章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第1章绪论

1.1电力系统短路计算概述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破坏多半是由短路故障引起的。发生短路时,系统从一种状态剧变到另一种状态,并伴随产生复杂的暂态过程。短路是电力系统的严重故障。所谓短路,是指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或相与地(对于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发生通路的情况。产生短路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元件损坏,绝缘材料的自然老化,设计、安装及维护不良所带来的设备缺陷发展成短路;气象条件恶化,雷击造成的闪络放电或避雷器动作,架空线路由于大风或导线覆冰引起电杆倒塌等;违规操作,运行人员带负荷拉刀闸,线路或设备检修后未拆除接地线就加上电压;其他,挖沟损伤电线,鸟兽跨接在裸露的载流部分等。

随着短路类型、发生地点和持续时间的不同,短路的后果可能只破坏局部地区的正常供电,也可能威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短路的危险后果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短路故障时短路点附近的支路中出现比正常值大许多倍的电流,由于短路电流的电动力效应,导体间将产生很大的机械应力,可能使导体和它们的支架遭到破坏。

(2)短路电流使设备发热增加,短路持续时间较长时,设备可能过热以致损坏。

(3)短路时系统电压大幅度下降,对用户影响很大。系统中最主要的电力负荷是异步电动机,电压下降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显著减少,转速随之下降。当电压大幅下降时,电动机甚至可能停转,造成产品报废,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

(4)当短路地点离电源不远而持续时间又较长时,并列运行的发电厂可能失去同步,破坏系统稳定,造成大片区停电。这是短路故障最严重的后果。

(5)发生不对称电路时,不平衡电流能感应出强大的电动势,对架设在高压电力线路附近的通讯线路或铁道讯号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在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设计和运行中,短路计算是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计算,这些问题主要是:

(1)选择有足够机械稳定度和热稳定度的电气设备,例如断路器、互感器、瓷瓶、母线、电缆等,必须以短路计算作为依据。这里包括计算冲击电流以校验设备的电动力稳定度;计算若干时刻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以校验设备的热稳定度。

(2)为了合理地配置各种继电保护和自动裴置并正确整定其参数,必须对电力网中发生的各种短路进行计算和分析。在这些计算中不但要知道故障支路中的电流值,还必须知道电流在网络中的分布情况。有时还要知道系统中某些节点的电压值。

(3)在设计和选择发电厂和电力系统电气主接线时,为了比较各种不同方案的接线图,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等,都要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

(4)进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研究短路时用户工作的影响等,也包含有一部分短路计算的内容。

此外,确定输电或路对通讯的干扰,对己发生故障进行分析,都必须进行短路计算。

1.2本文设计内容

本文根据所给的数据,进行电力系统两相接地短路计算与仿真,根据要求完成:

(1)计算各元件的参数;

(2)画出完整的系统等值电路图;

(3)忽略对地支路,计算短路点的A、B和C三相电压和电流;

(4)忽略对地支路,计算其它各个节点的A、B和C三相电压和支路电流;

(5)在系统正常运行方式下,对各种不同时刻AC两相接地短路进行Matlab 仿真;

(6)将短路运行计算结果与各时刻短路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第2章 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计算原理

2.1 对称分量法基本原理

对称分量法是分析不对称故障的常用方法,根据不对称分量法,一组不对称的三相量可以分解为正序、负序和零序三相对称的三相量。在三相电路中,对于任意一组不对称的三相相量,可以分解为三组三相对称的相量,当选择a 相作为基准相时,三相相量与其对称分量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0

120j e a =,0

240j e

a =,且有012

=++a a ,13

=a ;)

1(a I 、)2(a I 、)0(a I 分别为a 相电流的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并且有

由上式可以作出三相量的三组对称分量。通过对称分量我们可以看出,正序分量的相序与正常对称运行下的相序相同,而负序分量的相序则与正序相反,零序分量 则三相同相位。

将一组不对称的三相量分解为三组对称分量,即:

矩阵S 称为对称分量变换矩阵。当已知三相不对称的相量时,可由上式求得各序对称分量。已知各序对称分量时,也可以用反变换求出三相不对称的相量,即:

式中:

????

????????????????=??????????c b a

a a a I I I a a

a a I I I 11111312

2)0()2()1((2-1) ??

???======)0()0()0()2(2)2()1()2()1()1()1(2)1(c a b a c a b a c a b I I I I a I I a I I a I I a I ,,(2-2) abc

SI I =120(2-3)

120

1I S I abc -=(2-4) ??????????=-11

111

22

1a a a a S (2-5)

展开(2-4)并计及式(2-2)有

2.2 三相序阻抗及等值网络

三相序阻抗就是指元件的正序阻抗、负序阻抗和零序阻抗。所谓元件的序阻抗,是指元件三相参数对称时,元件两端某一序的电压降与通过该元件同一序电流的比值,即:

)1(z 、)2(z 和)0(z 分别为该元件的正序阻抗,负序阻抗和零序阻抗。 电力系统的等值网络分为正序网络,负序网络和零序网络。

(1)正序网络

正序网络就是通常计算对称短路时所用的等值网络。除了中性点接地阻抗、空载线路(不计导纳)以及空载变压器(不计励磁电流)外,电力系统各元件均应包括在正序网络中,并且用相应的正序参数和等值电路表示。

(2)负序网络

负序电流能流通的元件与正序电流的相同,但所有电源的负序电势为零。因此,把正序网络中各元件的参数都用负序参数代替,并令电源电势等于零,而在短路点引入代替故障条件的不对称电势源中的负序分量,便得到负序网络。 (3)零序网络

在短路点施加代表故障边界条件的零序电势时,由于三相零序电流大小及相位相同,他们必须经过大地(或架空地线、电缆包皮等)才能构成通路,而且电流的流通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情况及变压器的接法有密切的关系。

2.3 两相不对称短路的计算步骤

两相不对称短路的计算步骤可分为以下几步: (1)计算各元件的参数;

??

???++=++=++=)0()2(2)1()0()2()1(2)0()2()1(a a a c a a a b a a a a I I a I a I I I a I a I I I I I (2-6)

??

????=?=?=)0()

0()3()2()

2()

2()

1()1()1(a a a a a a I V z I V

z I V z (2-7)

(2)画出完整的系统等值电路图;

(3)忽略对地支路,计算短路点的A、B和C三相电压和电流;

(4)忽略对地支路,计算其它各个节点的A、B和C三相电压和支路电流;

第3章 电力系统两相短路计算

3.1 系统等值电路及元件参数计算

系统的等值电路可分为正序网络,负序网络和零序网络,其中正序网络为:

图3.1 正序网络电路图

图3.3 零序网络电路图

图3.2 负序网络电路图

根据已知的条件:G1、G2:S N =30MVA ,V N =10.5kV ,X=0.26;T1: S N =31.5MVA ,Vs%=9.5,k=10.5/121kV,△Ps=220kW, △Po=33kW,Io%=0.9;YN/d-11。T2: S N =31.5MVA ,Vs%=10.5,k=10.5/121kV,△Ps=180kW, △Po=30kW,Io%=0.8;YN/d-11。L1:线路长80km ,电阻0.17Ω/km ,电抗0.4Ω/km ,对地容纳2.78×10-6S/km ;L2:线路长75km ,电阻0.2Ω/km ,电抗0.42Ω/km ,对地容纳2.88×10-6S/km ;; L3: 线路长80km ,电阻0.17Ω/km ,电抗0.4Ω/km ,对地容纳3.08×10-6S/km ;负荷:S3=45MVA ,功率因数均为0.9。

可以求得参数:(取A MV S B ?=100,kV V B 5.10=) 发电机G1,G2:

线路L1:

线路L2:

线路L3:

.15.105.10*==kV

kV

V G (3-1) 9555.030

5.10*2

6.02

2

21==*

==N N S V X X X (有名值)(有名值)(3-2) 87.05.101009555.02

221=*=*

==**B B V S X X X 有名值(3-3)

Ω+=?+=+=')326.13(80)4.017.0()(001

j j l jx r Z (3-4) S

j j l jb g Y 4600110224.280)1078.20()(--?=??+=+='(3-5) 22.0121

1004.0802

2)(1

1=??==ⅡB B L L V S X X (3-6)

(3-9)

(3-10)

(3-7) Ω+=?+=+=')5.3115(75)42.02.0()(002

j j l jx r Z (3-8) S

j j l jb g Y 660021016.275)1088.20()(--?=??+=+='22.0121

100

42.0752

2)(2

2=??==ⅡB B L L V S X X Ω+=?+=+=')326.13(80)4.017.0()(003

j j l jx r Z

变压器T1:

变压器T2:

(3-13)

(3-11) S

j j l jb g Y 460031046.280)1008.30()(--?=??+=+='22.0121

100

4.0802

2)(3

3=??==ⅡB B L L V S X X Ω=??=??=25.31031500

121220103

2

23221N N S T S V P R Ω=??=??=16.441031500

1211005.910100%32321

N N S T S V V X S V P G N T 6323

2011025.210121

3310---?=?=??=S V S I B N N T 6

32

3201104.1910121

315001009.010100%---?=??=??=

27.05

.101005.315.91005.10100%2

22)1()(12

)(1)

(1=??=??=B B N T N T S B T V S S V V X (3-12)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Ω=??=??=66.210315001211801032

2

3222N N S T S V P R Ω=??=??=80.481031500

1211005.1010100%32322

N N S T S V V X S V P G N T 6

3232021005.210121

3010---?=?=??=S V S I B N N T 632

32021021.1710121

315001008.010100%---?=??=??=

33.05

.101005.315.101005.10100%2

22)2()(22

)(2)

(2=??=??=B B N T N T S B T V S S V V X

3.2 系统等值电路及其化简

经过变换后,可得: 13j E =,69.0)1(j X ff =,69.0)2(j X ff =,22.1)0(j X ff =

3.3 两相短路计算

在系统发生两相短路时,其边界条件为:

用对称分量表示为:

整理后可得:

图 3.4 正序网络 图 3.5 负序网络

图 3.6 零序网络

0=fb I 0=+fc fa I I fc

fa V V =??

??

?

++=++=+++++=++)0()2(2)1()

0()2()1(2)0()2(2)1()

0()2()1(2)0()2()1(00

fb fb fb fb fb fb fb fb fb fb fb fb fb fb fb V V a V a V V a V a I I

a I a I I a I a I I I

??

???==+=)2()1()

2()1()0(00fb fb fb fb fb V V I I I

根据这些条件,我们可用正序网络和负序网络组成两相短路的复合序网,如图3.7所示,

因为零序电流等于零,所以复合序网中没有零序网络。利用这个复合序网可以求出:

代入数据可得:72.0)

69.069.0(1)1(=+=

j j I fb ,72.0)2(-=fb I ,50.0)1(=fb V

短路点故障相的电流为:

代入数据可得:25.172.03-=?-=fa I ,25.172.03=?=fc I

????

??

?

??

=-=-=+=

)

1()2()2()2()

1()

1()2()2()1()0()1()(fb ff fb ff fb fb fb ff ff f

fb I jX I jX V I I X X j V I

图3.7 两相短路的复合序网

??

?

??=-=)1()1(33fb fc fb fa I j I I j I

a,c 两相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的绝对值为:

短路点各相对地电压为:

代入数据可得:99.072.069.02=??=fb

V ,495.099.021-=?-==fc fa V V 。

)

1(23fa fc fa f I I I I ===???

??

?

?-==?=-=++=fb

fa fc fb ff fb fb fb fb fb fa V V V I X j V V V V a V a V 21221)1()2()0()2)1(2

第4章短路计算的仿真4.1仿真模型的建立

xxxxxxxxxx。

4.2仿真结果及分析

第5章总结

对所设计内容、方法、取得的效果、问题的解决方案等方面作技术方面的总结。

如设计的内容以及采用的技术方案或计算结果

注意:如果用到表格,则表内容用五号宋体或更小字号,选定某种样式后,全文应统一。

参考文献

[1] 何仰赞等. 电力系统分析(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

[2]

注意:中文用小四宋体,英文用小四Times New Roman。参考文献不少于五篇

课程设计(论文)报告的内容及其文本格式

1、课程设计(论文)报告要求用A4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内容包括:

①封面(包括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起止时间等)

②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③中文摘要(黑体小二,居中,不少于200字)

④目录

⑤正文(设计计算说明书、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

⑥参考文献

2、课程设计(论文)正文参考字数:2000字周数。

3、封面格式

4、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格式

5、目录格式

①标题“目录”(小二号、黑体、居中)

②章标题(小四号字、黑体、居左)

③节标题(小四号字、宋体)

④页码(小四号字、宋体、居右)

6、正文格式

①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cm,右2.5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

②字体:一级标题,小二号字、黑体、居中;二级,黑体小三、居左;三级标题,黑体四号;正文文字,小四号字、宋体;

③行距:20磅行距;

④页码:底部居中,五号、黑体;

7、参考文献格式

①标题:“参考文献”,小二,黑体,居中。

②示例:(五号宋体)

期刊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

图书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次.

电路计算题

1.求所示电路的电流I。 2.先将电路图ab左端电路进行化简,再计算电流i。 3.求电路的电流I。

4.图中负载电阻R 可变,求R 获得最大功率时的值及最大功率。 5.电路如图所示,求电流I 。 6.有一幢五层建筑,每层20个房间,每间装有220 V ,60W 白炽灯两盏,每天使用4小时。改用40W 日光灯后,每房间只需要一盏。问每月节省多少电能?每月按30天计算。 用白炽灯时,每月消耗电能 7.电路如图3-2所示,其中20s I A =∠g o ,求电压U g 。(10分) 1Ω -j0.5Ω j1Ω 图3-2 Is U

8. 电路见图4,R L =10Ω,试用戴维南定理求流过R L 的电流。(8分) 9.利用三要素法,开关闭合前电路已达到稳态,求开关闭合后电容的电压()c u t 。 10.电源内阻R i =2.7K Ω,电压U s =2.7V ,向R L =300Ω的负载传输信号,求 (1)负载与电源直接连接,负载获得的功率; (2)负载经理想变压器与电源连接,负载获得的功率,设变压器的变比为2,3,4。 + - Ω2-V 5+- C F 1Ω2V 60=t

11.电路如图,S 闭合前电路处于直流稳态。求换路后的u c(t ),i (t )。 12开关动作前电路已处于稳态。求t ≥0时i L(t ),u L(t ) ,并求t =(1/3)s 时电感中的磁场能量。 13.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求电容电压u (t )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完全响应以及稳态响应和瞬态响应。 电路如图,t =0时S 闭合,求t ≥0时的)(),(t u t i L L 。

开题报告研究现状格式

开题报告研究现状格式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有些学员因为相 应缺乏的撰写方法而头疼不已,其实很简单,我们看看下面吧! 一、研究背景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服装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 服装的表现形式关乎生理需求、地域气候、政治宗教、民族性格等因素。同时也是审美潮流、人文风俗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不再局限于御寒遮体等功能性的追求。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审美习惯也逐渐发生改变,基于科技发展工业的进步各种合成材料的出现令服装的艺术表现形式百花齐放,同时许多与服装纺织不相干的材料开始被应用于服装艺术设计中。服装所承载的精神内核也逐渐被重视起来,服装的功能性延伸到文化价值的传达、社会地位的象征、艺术审美的表现等领域。服装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代服装设计的方式与材料的提高更多体现的是人们社会属性的进步。 服装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是服装设计中的关键一环,是服装设计 三要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形式美表达的主体,服装材料的选择对服装的审美表现具有非凡的意义。不同时代的服装材料的选择与经济发展,科学进步息息相关。在经济和科技发达的况下各种社交活动、生活休闲方式的改变促进服装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刺激服装材料的进步。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21世纪,许多新型材料应运而生,满足人类不同的需求。 在服装设计中,丰富材料的选择也让服装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大放异彩。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非纺织材料的结合运用将让服装造型质感以及色彩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而是进而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羊毛毡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已经流传数千年。然而在现代社会的时尚潮流中难得一见其踪迹。然而这宝贵的工艺方法不应该被遗忘,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随着服装材料的进步与发展,羊毛毡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应该值得我们创新和发掘其中魅力。其与新型材料结合这种崭新的尝试,也是打破传统羊毛毡工艺在人们心中的刻板印象。 传统的纺织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使用非常的常见,例如棉麻、皮毛以及化纤类的织物。而非纺织材料却极少运用到服装设计中。但非纺织材料的艺术效果却不可小觑。非纺织材料尤其是诞生于前卫科学技术之下的新兴材料,不仅带来感官的冲击,更是功能的飞跃。将传统材料与非纺织材料结合不但是将传统工艺及材料展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形式。更是将服装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起来。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将羊毛毡工艺与非纺织材料相结合起来,充分展现羊毛毡工艺的塑形性强、又极具趣味性的特点,和非纺织材料在服装装饰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质感、肌理、形态等艺术

武汉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2017年度PSASP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班级:

实验目的: 通过电力系统分析的课程学习,我们都对简单电力系统的正常和故障运行状态有了大致的了解。但电力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对电力系统极性分析计算量大,如果手工计算,将花费 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容易发生错误。而通过使用电力系统分析程序PSASP,我们能对电 力系统潮流以及故障状态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和计算。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能够加深对电力系统分析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等工具进行电力系统分析计算,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帮助的。 潮流计算部分: 本次实验潮流计算部分包括使用牛顿法对常规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进行计算,以及应用PQ分解法规划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在规划潮流运行方式下,增加STNC-230母线负荷的有功至1.5.p.u,无功保持不变,计算潮流。潮流计算中,需要添加母线并输入所有母线 的数据,然后再添加发电机、负荷、交流线、变压器、支路,输入这些元件的数据。对运行方案和潮流计算作业进行定义,就可以定义的潮流计算作业进行潮流计算。 因为软件存在安装存在问题,无法使用图形支持模式,故只能使用文本支持模式,所以 无法使用PSASP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实验报告中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均使用Visio绘制, 请见谅。 常规潮流计算: 下图是常规模式下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并在各节点标注电压大小以及相位。 下图为利用复数功率形式表示的各支路功率(参考方向选择数据表格中各支路的i侧母

线至j侧),因为无法使用图形支持模式,故只能通过文本支持环境计算出个交流线功率,下图为计算结果。

电力系统计算程序设计(包含源程序)

电力系统计算程序设计(包含matlab源程序)

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07年1月 第一章原始数据 电力系统原始数据是电力系统计算的基础。电力系统每个计算程序都要求输入一定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反映电力网络结构、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条件、电力系统各元件参数和特性曲线。不同的计算程序需要不用的原始数据。 第一节电力网络的描述 电力网络是由输电线路、电力变压器、电容器和电抗器等元件组成。这些元件一般用集中参数的电阻、电抗和电容表示。为了表示电力网络中各元件是怎样互相连接的,通常要对网络节点进行编号。电力网络的结构和参数由电力网络中各支路的特性来描述。 1.1.1 线路参数 在电力系统程序设计中,线路参数一般采用线路的Π型数学模型,即线路用节点间的阻抗和节点对地容性电纳来表示,由于线路的对地电导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其等价回路如下: r+jx -jb/2 对于线路参数的数据文件格式一般可写为: 线路参数(序号,节点i,节点j,r,x,b/2) 1.1.2 变压器参数

在电力系统程序设计中,变压器参数一般采用Π型等值变压器模型,这是一种可等值地体现变压器电压变换功能的模型。在多电压级网络计算中采用这种变压器模型后,就可不必进行参数和变量的归算。双绕组变压器的等值回路如下: k Z T k:1 Z T (a)接入理想变压器后的等值电路(b) 等值电路以导纳表示 (c) 等值电路以导纳表示 三绕组变压器的等值回路如下: 综合所述,三绕组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可以用两个双绕组变压器的等值电

路来表示。因此,对于变压器参数的数据文件格式一般可写为:变压器参数(序号,节点i,节点j,r,x,k0) 其中,k0表示变压器变比。 1.1.3对地支路参数 对地支路参数一般以导纳形式表示,其等价回路如下: i g-jb 对地支路参数的数据文件格式一般可写为: 接地支路参数(序号,节点i,g i,b i) 第二节电力系统运行条件数据 电力系统运行条件数据包括发电机(含调相机)所连接的节点号、有功与无功功率;负荷所连接的节点号、有功与无功功率;PV节点与给定电压值;平衡节点的节点号与给定电压值。 1.2.1节点功率参数 电力系统中有流入流出功率的称为功率节点,有流入功率的称发电节点,一般为各发电站、枢纽变电站等节点;有流出功率的称负荷节点。对于电力系统稳态计算来说,功率节点都用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来简单表示。其等价回路如下: Q G P G P L Q L 节点功率参数的数据文件格式一般可写为:

开题报告 国内外研究现状

新型结构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低密度、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等特点,故其在高温摩擦学领域表现出了相当广泛的应用潜力,但在无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都比较高,因此要保证其成功地使用必须研究陶瓷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及机制,必须对陶瓷材料实施有效地润滑。在高温苛刻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常规的液体润滑技术很难实施,而表面润滑技术又存在寿命问题或需不断的补充,在这种极端苛刻条件下最具发展潜力的陶瓷润滑技术应该是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Stott等详细研究了镍基、钴基和铁基高温合金升温过程中的摩擦磨损行为。发现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合金高温摩擦行为受其摩擦表面自生氧化膜影响与控制一般来说合金的摩擦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曲线分为5个部分。(1)低温下,摩擦形式为金属/金属,许多高温合金将产生摩伤,摩擦系数接近于0.90。(2)如果合金软化,摩擦系数将在此温度下上升,通常这也是合金再结晶温度。(3)在此温度区间内,氧化膜开始形成,摩擦处于部分氧化膜润滑状态,摩擦降低。(4)在第4部分,摩擦已完全决定于氧化膜,摩擦和磨损低一般情况摩擦系数在0.20-0.35之间。(5)降温时,降到一定温度后,缺乏延性的氧化物将从表面剥落。但是如果无延性的氧化膜仍和表面保持很强的结合,仍起减摩作用,待摩擦过程中被完全去除后,摩擦系数回到原来的数值。 图1材料的摩擦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ZrO2陶瓷在高温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不同于常温性能,高温性能的变化较为复杂,不仅仅是机械强度发生变化,而且化学活性会增加,与周围介质的相互作用也会加剧,加速了扩散和表面解吸等等。ZrO2陶瓷的这些性能变化主要表现在: (1)氧化。ZrO2表面氧化对摩擦磨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氧化物的性能,其中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题目: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职称: 副教授 指导教师:李翠萍职称: 副教授 2014年 01月10日

1 潮流计算的目的与意义 潮流计算的目的:已知电网的接线方式与参数及运行条件,计算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各母线电压、个支路电流与功率及网损。对于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判断电网母线电压、支路电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应采取措施,调整运行方式。对于正在规划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为选择电网供电方案和电气设备提供依据。潮流计算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整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等提供原始数据。 潮流计算的意义: (1)在电网规划阶段,通过潮流计算,合理规划电源容量及接入点,合理规划网架,选择无功补偿方案,满足规划水平的大、小方式下潮流交换控制、调峰、调相、调压的要求。 (2)在编制年运行方式时,在预计负荷增长及新设备投运基础上,选择典型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发现电网中薄弱环节,供调度员日常调度控制参考,并对规划、基建部门提出改进网架结构,加快基建进度的建议。 (3)正常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用于日运行方式的编制,指导发电厂开机方式,有功、无功调整方案及负荷调整方案,满足线路、变压器热稳定要求及电压质量要求。 (4)预想事故、设备退出运行对静态安全的影响分析及作出预想的运行方式调整方案。 2 潮流计算数学模型 1.变压器的数学模型: 变压器忽略对地支路等值电路:

2.输电线的数学模型: π型等值电路: 3 数值方法与计算流程 利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求解,用MATLAB 软件编程,可以求解系统潮流分 布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对参数进行调整,通过调节变压器变比和发电厂的电压,求解出合理的潮流分布,最后用matpower 进行潮流分析,将两者进行比较。 牛顿—拉夫逊法 1、牛顿—拉夫逊法概要 首先对一般的牛顿—拉夫逊法作一简单的说明。已知一个变量X 函数为: 0)(=X f 到此方程时,由适当的近似值) 0(X 出发,根据: ,......)2,1() ()() ()() () 1(='-=+n X f X f X X n n n n 反复进行计算,当) (n X 满足适当的收敛条件就是上面方程的根。这样的方 法就是所谓的牛顿—拉夫逊法。 这一方法还可以做下面的解释,设第n 次迭代得到的解语真值之差,即) (n X 的误差为ε时,则: 0)()(=+εn X f 把)() (ε+n X f 在) (n X 附近对ε用泰勒级数展开 0......)(! 2)()()()(2 )() () (=+''+ '+=+n n n n X f X f X f X f εεε 上式省略去2ε以后部分 0)()()()(≈'+n n X f X f ε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电力系统分析 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顾民 实验地点6C901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十月——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实验一MATPOWER软件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应用实例 一、简介 Matlab在电力系统建模和仿真的应用主要由电力系统仿真模块(Power System Blockset 简称PSB)来完成。Power System Block是由TEQSIM公司和魁北克水电站开发的。PSB是在Simulink环境下使用的模块,采用变步长积分法,可以对非线性、刚性和非连续系统进行精确的仿真,并精确地检测出断点和开关发生时刻。PSB程序库涵盖了电路、电力电子、电气传动和电力系统等电工学科中常用的基本元件和系统仿真模型。通过PSB可以迅速建立模型,并立即仿真。PSB程序块程序库中的测量程序和控制源起到电信号与Simulink程序之间连接作用。PSB程序库含有代表电力网络中一般部件和设备的Simulink程序块,通过PSB 可以迅速建立模型,并立即仿真。 1)字段baseMVA是一个标量,用来设置基准容量,如100MVA。 2)字段bus是一个矩阵,用来设置电网中各母线参数。 ①bus_i用来设置母线编号(正整数)。 ②type用来设置母线类型, 1为PQ节点母线, 2为PV节点母线, 3为平衡(参考)节点母线,4为孤立节点母线。 ③Pd和Qd用来设置母线注入负荷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④Gs、Bs用来设置与母线并联电导和电纳。 ⑤baseKV用来设置该母线基准电压。 ⑥Vm和Va用来设置母线电压的幅值、相位初值。 ⑦Vmax和Vmin用来设置工作时母线最高、最低电压幅值。 ⑧area和zone用来设置电网断面号和分区号,一般都设置为1,前者可设置范围为1~100,后者可设置范围为1~999。 3)字段gen为一个矩阵,用来设置接入电网中的发电机(电源)参数。 ①bus用来设置接入发电机(电源)的母线编号。 ②Pg和Qg用来设置接入发电机(电源)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③Pmax和Pmin用来设置接入发电机(电源)的有功功率最大、最小允许值。 ④Qmax和Qmin用来设置接入发电机(电源)的无功功率最大、最小允许值。 ⑤Vg用来设置接入发电机(电源)的工作电压。 1.发电机模型 2.变压器模型 3.线路模型 4.负荷模型 5.母线模型 二、电力系统模型 电力系统中输送和分配电能的部分称为电力网,它包括升降压变压器和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简单示意如图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信息工程学系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钟建伟

2012年3月10日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任务提出与方案论证 (4) 1.1潮流计算的定义、用途和意义 (4) 1.2 运用软件仿真计算 (5) 2 总体设计 (7) 2.1潮流计算设计原始数据 (7) 2.2总体电路设计 (8) 3 详细设计 (10) 3.1数据计算 (10) 3.2 软件仿真 (14) 4 总结 (24) 5参考文献 (25)

1任务提出与方案论证 1.1潮流计算的定义、用途和意义 1.1.1潮流计算的定义 潮流计算,指在给定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元件参数和发电、负荷参量条件下,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电压在电力网中的分布。潮流计算是根据给定的电网结构、参数和发电机、负荷等元件的运行条件,确定电力系统各部分稳态运行状态参数的计算。通常给定的运行条件有系统中各电源和负荷点的功率、枢纽点电压、平衡点的电压和相位角。待求的运行状态参量包括电网各母线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以及各支路的功率分布、网络的功率损耗等。 1.1.2潮流计算的用途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最基本的计算,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所谓潮流计算,就是已知电网的接线方式与参数及运行条件,计算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各母线电压、个支路电流与功率及网损。对于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判断电网母线电压、支路电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应采取措施,调整运行方式。对于正在规划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为选择电网供电方案和电气设备提供依据。潮流计算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整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等提供原始数据。 潮流计算(load flow calculation)根据电力系统接线方式、参数和运行条件计算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态下的电气量。通常给定的运行条件有电源和负荷节点的功率、枢纽点电压、平衡节点的电压和相位角。待求的运行状态量包括各节点电压及其相位角和各支路(元件)通过的电流(功率)、网络的功率损耗等。潮流计算分为离线计算和在线计算两种方式。离线计算主要用于系统规划设计和系统运行方式安排;在线计算用于运行中电力系统的监视和实时控制。 目前广泛应用的潮流计算方法都是基于节点电压法的,以节点导纳矩阵Y作为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节点电压Ui和节点注入电流Ii 由节点电压方程(1)联系。在实际的电力

开题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

开题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学号 1 专业班级土地资源管理3班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单位农业大学 课题性质设计? 论文? 课题来源科研? 教学 ? 生产? 其它? 毕业设计(论文)省市丰宁县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题目 开题报告(阐述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容、研究方案、进度安 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 一、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 对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等方面的分析,以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的成绩与问题,从而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提出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对策和途径,可以既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强化区域土地系统功能,又强调人地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和起点,是制定土地利用方针和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 2.研究意义: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丰宁县的土地利用情况,是土地利用更加趋于合理,从而节约、集约土地资源,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强化整体功能,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整体优化的综合效益,进而促进丰宁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二、研究现状:

1.国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可追踪到杜能。19世纪前期对德国南部地区的研究,他提出了土地利用的模式。从早期的强调功能、追求理想城市形态的城市规划理念,到近代在欧美城市中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式的城市改建计划。从20世纪40年代起,土地利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在全球广泛开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更广泛的资源调查和遥感等技术手段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以及土地利用规划需求的发展,从土地清查到土地评价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研究具有了新含义,不仅研究土地利用的数量、状态与利用方式,而且将其作为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归纳起来,这时期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土地利用变化。 2.国土地利用研究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持续利用概念的出现和国际上研究的蓬勃展开,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利用也开展了大量研究。综观我国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主要研究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持续利用的理论研究;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农业土地持续利用;城市及其边缘区土地持续利用;土地持续利用驱动力;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持续利用研究;持续土地利用规划: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在土地持续利用研究中的应用;土地持续利用综合研究模型。结合丰宁县土地利用的数据,丰宁县一级土地类8个,二级地类38个,三级地类3个。土地总面积8738.06平方公里。农业用地1082427.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58%;非农用地2282811.7亩,占总面积的17.42%。 三、研究容 1.引言 1.1丰宁县总体概况 1.2丰宁县土地资源要素概况 1.21地质要素 1.22地貌要素 1.23土壤要素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实验报告

1. 手算过程 已知: 节点1:PQ 节点, s(1)= -0.5000-j0.3500 节点2:PV 节点, p(2)=0.4000 v(2)=1.0500 节点3:平衡节点,U(3)=1.0000∠0.0000 网络的连接图: 0.0500+j0.2000 1 0.0500+j0.2000 2 3 1)计算节点导纳矩阵 由2000.00500.012j Z += ? 71.418.112j y -=; 2000.00500.013j Z += ? 71.418.113j y -=; ∴导纳矩阵中的各元素: 42.936.271.418.171.418.1131211j j j y y Y -=-+-=+=; 71.418.11212j y Y +-=-=; 71.418.11313j y Y +-=-=; =21Y 71.418.11212j y Y +-=-=; 71.418.12122j y Y -==; 002323j y Y +=-=; =31Y 71.418.11313j y Y +-=-=; =32Y 002323j y Y +=-=; 71.418.13133j y Y -==; ∴形成导纳矩阵B Y : ?? ?? ? ?????-++-+-+-+-+--=71.418.10071.418.10071.418.171.418.171.418.171.418.142.936.2j j j j j j j j j Y B 2)计算各PQ 、PV 节点功率的不平衡量,及PV 节点电压的不平衡量: 取:000.0000.1)0(1)0(1)0(1j jf e U +=+= 000.0000.1)0(2) 0(2)0(2j jf e U +=+= 节点3是平衡节点,保持000.0000.1333j jf e U +=+=为定值。 ()()[] ∑==++-=n j j j ij j ij i j ij j ij i i e B f G f f B e G e P 1 )0()0()0()0()0()0() 0(;

电力系统计算题1

计算题: 1、单母线线路停送电的操作过程: 倒闸操作: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操作遵循先通后断的原则: 切除WL1(断电)拉开 QF3 → QS4 → QS3 投入WL1(送电)合上 QS3 → QS4 → QF3 基本的操作原则是: 操作QS必须是在QF断开的时候进行 投入QS时,从电源侧往负荷侧合上QS 退出QS时,从负荷侧往电源侧拉开QS 第二章作业题: (1)请写出下图中 G1,G2,QS1,QS2,QS3,QS4,QS5, QF1,QF2,QF3 的名称。 答: G1/G2:电源(发电机) QS1/QS2:电源隔离开关 QS3: 母线隔离开关 QS4:线路隔离开关 QF1/QF2:电源断路器 QF3: 出线断路器 QS5:接地开关 (2)请写出线路 WL1 送电,倒闸操作的顺序。 答:合上 QS3 → QS4 → QF3 (3)请写出线路 WL1 停电,倒闸操作的顺序。 答: 拉开 QF3 → QS4 → QS3 2、手算潮流 解题思路: (1)求功率:由末端向始端逐点、逐支路推 算功率损耗。 (2)求电压:用末端数据,计算阻抗上的电压损耗,得到始端电压

一.已知:末端电压 ,末端功率 ,求始端电压 ,始端功率 。取 为参考方向,则 ,负荷以滞后功率因数运行。(如何表达负荷以超前功率因数运行?) (1)支路末端导纳支路的功率损耗为: 2 U 222 ~jQ P S +=1 U 111~jQ P S +=2U 222U U U * ==2222 2 222 222 22y y Y Y 332 2311G j B P j Q 22 y y U S U I U U U U * * *?== ?=?=-=?-?()22222y 22y y 22(2)S S S P jQ P j Q P jQ '''=+?=++?-?=+22222 2222 (3)33(3)33()3Z Z Z Z Z Z Z S dU I ZI I Z I P Q S Z R jX P j Q U U * * * ?==='''+==+=?+?122211(4)Z Z Z S S S P j Q P jQ P jQ ''''''=?+=?+?++=+111 2 21111(5)22y y y S GU j BU P j Q ?=-=?-?111111111 (6)y y y S S S P jQ P j Q P jQ '''=+?=++?-?=+22 22222 2233(()() 3Z S P jQ dU ZI Z R jX U P R Q X P X Q R j U j U U U δ*'''-===+''''+-=+=?+

论文开题报告中的课题研究现状怎么写

论文开题报告中的课题研究现状怎么写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 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 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 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

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广东拾xx”重点课题《初中语文活动课研究和实验》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的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 2、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当、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 3、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理特点,探索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电力系统计算

辽宁工业大学《电力系统计算》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电力系统两相短路计算与仿真(1)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起止时间:14-06-30至14-07-11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摘要 电能是现在社会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方便的能源,它可以方便地转化成别种形式的能,应用规模灵活。以电作为动力,可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保证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电气化程度,以电能代替其他形式的能量,是节约总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电能被广泛地应用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电力系统是由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体。由于电能应用的广泛性,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和不正常现象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需要考虑电力系统在出现运行不正常现象和故障时对线路的影响。短路是电力系统的严重故障,包括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亮相接地短路、单项短路。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研究系统发生两相短路时,系统的运行情况。系统发生两相短路时可使并列运行的发电机组失去同步,造成系统解列,产生不对称短路,在研究中主要是用对称分量法去分析简单不对称电路。在应用对称分量法分析计算不对称故障时必须首先做出电力系统的各序网络,通过网络化简求出各序网络对短路点的输入电抗以及正序网络的等值电势,再根据不对称短路的不同类型,列出边界方程,以求得短路点电压和电流的各序分量。 关键词:电能;电力系统;两相短路;对称分量发;

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开题报告

荣昌县教育科学“十二五”2012年度规划课题农村小学校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开题报告 荣昌县广顺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一)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人类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阅读时代。 (二)基于学生一生发展的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 (三)基于我校阅读教学现状的思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②如何让学生在有限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寻求更广阔的教育途径,致力于大知识、大智力背景的开拓。然而,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语文能力偏低,极大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 二、理论基础及依据 阅读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普遍认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赫斯特等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赫斯特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扩大概念图式和心理技能,从而引起行为变化。因此,教师应该经常考虑怎样使得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得

电力系统分析计算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所属院部:机电工程学院指导教师: 20 15 ——20 16 学年第 2 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一电力系统分析计算 实验项目名称:电力系统分析计算实验学时: 4 同组学生姓名:无实验地点: 2334 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电力系统元件参数的方法. 2.通过对不同长度的电力线路的三种模型进行建模比较,学会选取根据电路要求选取模 型。 3.掌握多级电力网络的等值电路计算方法。 4.理解有名制和标幺制。 二.实验内容 1.电力线路建模 有一回220kV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型号为LGJ-120,导线计算外径为15.2mm,三相导 线水平排列,两相邻导线之间的距离为4m。试计算该电力线路的参数,假设该线路长度分 别为60km,200km,500km,作出三种等值电路模型,并列表给出计算值。 2.多级电力网络的等值电路计算 部分多级电力网络结线图如图1-1所示,变压器均为主分接头,作出它的等值电路模型, 并列表给出用有名制表示的各参数值和用标幺制表示的各参数值。 线路额定电压电阻 (欧/km) 电抗 (欧/km) 电纳 (S/km) 线路长度 (km) L1(架空线)220kv 0.08 0.406 2.81*10-6 200 L2(架空线)110kV 0.105 0.383 2.81*10-6 60 L3(架空线)10kV 0.17 0.38 忽略15 变压器额定容量P k(kw) U k% I o% P o(kW) T1 180MVA 893 13 0.5 175 T2 63MVA 280 10.5 0.61 60 三.实验设备 1.PC一台 2.Matlab软件

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 1:现状:竞争力强的现当前的社会形式,国际间的竞争力永不停息,而健康则成为保持国家竞争力的保障力量,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资本,休闲运动则是余暇生活中的有很大乐趣,具有刺激性和传统性的休闲方式,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是一种健康行为方式,更是在紧张的工作压力下缓解精神压力,促使从生活同体魄都得到很好的调节,就国内形式来看:我们都要充分利用和把握好加入WTO和兴办奥运的时机,都是将国内休闲体育活动带来体制改革的良好外部环境,且能促进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及社会治安等起到稳定作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是以土家,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区域,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也有很多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生活中人们都用各种形式的休闲方式进行休闲娱乐, 而随着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相对的提高,空闲时间越来越多的前提条件下,各种休闲文化也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的休闲文化也相继传入中国,如麻将、桌球、保龄球等项目。体育活动作为消闲娱乐的一种手段,日益成为现代文明生活中的一项时尚享受。休闲体育是人们在余暇时间进行的一种娱乐性极强身体活动,它既是一种对心理的娱乐,也是一种对身体的锻炼。 国际间的竞争力永不停息,而健康则成为保持国家竞争力的保障力量,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资本。休闲运动在余暇生活中有很大

乐趣,具有刺激性和传统性的休闲方式。 2:意义:休闲可以通过行为,思维,情感活动等方式来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够建文化意境,愉悦身心,调节情绪,能达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是一种健康行为方式,更是在紧张的工作压力下缓解精神压力,促使从身体上和体魄上都能得到很好的调节,改革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去,不但促进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而且能起到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 1:经过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民族风情,传统运动项目等,休闲体育运动对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人口综合素质的影响等进行研究调查。 2:统计与分析:湘西少数民族主要以土家,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区共有七县一市的城乡人口,二OOO年人均收入约1800元,湘西自治州土家族人口总人口87.9万人,占总人口的35.9%。城市人口的休闲时间主要以麻将,登山,进歌舞厅等打发;农村人口的休闲活动则比较简单,主要以扑克,麻将,陀螺,高脚马等。有的把休闲活动以变相的方式进行赌博,引起不良的社会风气。 对社会、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处理。 3:运用湘西地区的休闲运动文化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休闲活动进行比较,同现当前中国休闲活动发展形式,区域化的发展不平衡,并对统计资料的分析,结合湘西地区的具体条件,以至能最终把负面影响引导到积极休闲娱乐活动中来,以提高全地区摁扣的生活水平,

新版电力系统暂态上机计算课程设计报告完整无误版(附程序)

课程设计报告 ( 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电力系统暂态上机计算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电气1211 学号:1121210205 学生:郝阳 指导教师:艳波 设计周数:两周 成绩: 日期:2015年7月4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巩固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采用计算机对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和机电暂态过程进行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巩固计算机编程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设计正文(详细容见附录,用A4纸,页数不限) 1.对称短路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 2.不对称短路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 3.静态稳定性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 4.暂态稳定性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 5.思考题 三、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 本次电力系统暂态上机主要讨论了计算各种类型短路故障下系统网络中的电压电流分布以及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暂态稳定问题。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本人对电力系统故障分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电力系统的故障时,大部分电磁量将随时间变化,描述其特性的是微分方程,这给分析计算带来一定困难。在分析过程常尽量避免对微分方程直接求解,而是采用一定的工具和假设使问题得以简化,即把“微分方程代数化,暂态分析稳态化”。在分析不对称故障时,各相之间电磁量的耦合使问题的分析更为复杂,此时常用的分析方法是采用对称分量法将不对称问题转化为对称问题来求解。同时我对用来分析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试探法,用来分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改进欧拉法有了一些使用心得。这与手算系统短路电流时使用的网络化简方法大大不同。 在学习中,参照潮流程序,我加深了对节点导纳矩阵建立方法的理解与学习,巩固了不同类型短路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和序电压、序电流,相电压、相电流基于matlab软件的计算。利用小干扰分析法判别静态稳定可以使用劳斯判据,也可以使用特征根判别的方法。二者都能够判断,在书中的例题中使用的是劳斯判据,但是,特征根判别放法更适合在matlab软件的环境下使用,因为该软件提供了计算矩阵特征根的函数,使用起来简便易懂。利用改进欧拉法计算最大切除角或切除时间虽然比较方便,但是由于计算机有效位数的限制而引起的舍入误差随步长的减小以及运算次数的增多而增大。在上机编程中体会比较深的是自己犯的几个错误,比如说在算短路电流时,发电机之路的电流和电压是否要经过相位的变换,在静态稳定计算中的角度是弧度制,在计算中使用的都是标幺值等等,这些看似细微的地方,往往考验的就是自己对电力系统分析中的知识的基础,虽然小但是也非常的重要,往往就是这些错误会令程序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值得我注意和反思。 总的来说,结合我们上学期潮流上机编程的经验,虽然这次用的是matlab,但是明显感觉到对计算机处理电力系统问题的简便,程序的编写也显得更加的轻松和得心应手,体会到matlab软件的强大。经过两个星期的回顾与学习,我巩固了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理论知识,在编程的过程中很深刻的感受到要想得出正确的结果,就必须认真地理解课本上对应的例题,知道这些原理,不能仅仅照着书抄公式;同时我也初步掌握了采用计算机对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和机电暂态过程进行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巩固计算机编程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电力系统。 四、参考文献 1.《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常鲜戎、书强编,机械工业,2010年1月,第一版; 2.《电力系统分析基础》,庚银,机械工业,2011年,第一版;

调查研究开题报告

《麦积区农村初中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阐述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的农村初中课堂里,旧的教学方法依然从在。从长远来看,这种简单重复的匠式教学方法,既不利于一所学校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又不利于广大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最终也导致了使广大农村初中学生失去了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时机。因此,在我们麦积区反思整个农村初中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课堂教学,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本课题研究的最大任务。对于不同的教学环境,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不尽相同,同样,对于每个个性鲜活的学习个体而言,其“提高与发展”的目标任务也各有侧重。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目前国内外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有效教学研究一般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环境变量,即学习活动的环境所具有的对学习活动的效率是否有一定的影响及特征;(2)过程变量,即师生的课堂行为、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对学习活动效果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3)结果变量,即教师的期望以及教师设定教学活动所依据的、可用有效教学的目标和标准加以检测的教育成果。 三、研究思路、提纲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 (1)把握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与规律,引导学生的学习意向,极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努力建构既符合教育学一般规律,又切合农村初中这一教学背景要求且尽可能科学、客观、具体的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体系; (3)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促进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领悟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真正在课堂教学实际中转变学生观、教材观、教学观。 (4)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养成不断审视课堂、诊断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技巧

电力系统计算报告

电力系统计算报告 院(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授课教师胡林献 姓名张远实 学号 13S106052

P-Q 分解潮流法 简述P-Q 分解潮流法的基本原理、计算过程、计算框图。用C 语言编制P-Q 分解法潮流程序,并用电科院6机22节点系统加以验证。要求采用稀疏技术、因子表技术和节点优化技术,并考虑负荷静态特性。 P-Q 分解潮流法的基本原理: P-Q 分解法即是基于采用极坐标形式表示的牛顿法,其根据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状态的线路参数R/X 通常很小的情况,对求解修正量的修正方程系数矩阵加以简化,使其变为常数阵(即所谓的等斜率),且 P 、Q 迭代解耦。这样可减少每次迭代的计算时间,提高计算速度,又不影响最终结果,因此是通常选用的一种方法。但在低电压配电网中,当线路 R/X 比值很大时,可能出现不收敛情况,此时应考虑更换其它方法。 计算过程: 1、 形成有功迭代和无功迭代的简化雅克比矩阵'B 和'' B 2、 给定PQ 节点的初值和各节点电压相角初值 3、 作有功迭代1V (G cos B sin )n i is i is i j ij ij ij ij j P P P P V δδ=?=-=-∑+,计算(k) (k)/i i P V ?,解修 正方程(k 1) (k)(k)i i i δδδ+=+?,得各节点电压相角的修正值。 4、 作无功迭代1 V (G sin B cos )n i is i is i j ij ij ij ij j Q Q Q Q V δδ=?=-=-∑-,计算(k) (k)/i i Q V ?,解 修正方程(k 1) (k)(k) i i i V V V +=+?,得各节点电压幅值的修正量。 5、 返回第三步,继续迭代到满足要求为止。 计算框图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