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质检食函[2008]第261号关于加强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的通知

国质检食函[2008]第261号关于加强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的通知
国质检食函[2008]第261号关于加强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急国质检食函〔2008〕261号

关于加强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

检验检疫备案管理的通知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

自2005年总局对出口蔬菜(含食用菌)、茶叶等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实施检验检疫备案管理以来,各局认真按照总局的要求,积极开展有关备案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我出口蔬菜、茶叶的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为全面推进出口食品“公司+基地+标准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实施。依据即将发布的《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总局决定对所有出口植物源性食品(附件1)原料种植基地实施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加工原料必须全部来自经检验检疫备案的种植基地,未经检验检疫备案的种植基地生产的原料不得用于加工出口植物源性食品。

二、稳步推进。结合目前检验检疫监管实际,按照分步推进的原则,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出口茶叶的原料必须全部来自于检验检疫备案基地;自2009年1月1日起,出口蔬菜、食用菌的原料必须全部来自检验检疫备案基地;自2010年1月1日起,附件1

中其他出口植物源性食品的原料必须全部来自检验检疫备案基地。

三、规范管理。总局制定了《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操作规范(试行)》(附件2),请各局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遵照执行。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备案由生产加工企业向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提出申请,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根据要求对申请备案的种植基地进行考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备案,并负责对备案基地实施日常监督管理。生产加工企业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要督促生产加工企业建立原料进厂台账和成品追溯体系,保证加工原料来自其备案基地,并督促企业加强对原料的进厂检验,确保原料达到进口国的质量安全要求。

四、加强协作。生产加工企业和备案基地不在同一检验检疫辖区的,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及时向生产加工企业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通报基地备案和日常监管情况。生产加工企业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将原料和成品质量安全问题及时通报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

五、做好衔接。对于目前已获检验检疫备案资格且在有效期内,与生产加工企业不在同一检验检疫辖区的备案基地,企业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在2008年5月31日前将基地备案的申请、考核和日常监管相关材料移交给基地所在检验检疫机构;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在2008年11月31日前完成基地备案资格复核、证书更换工作。上述工作完成前,基地监管工作仍由原备案检验检疫机构负责。从2009年1月起,各局每月28日前要按照规定格式,将辖— 2 —

区内获准检验检疫备案的种植基地及其对应生产加工企业名单和变更情况上报总局。总局从2009年1月起,每月在总局网站上统一公布获准检验检疫备案的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及其对应生产加工企业名单。从2009年1月起,要求原料必须全部来自检验检疫备案基地的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其原料种植基地只有经总局网站公布后才能向对应生产加工企业提供原料。

总局此前如与本通知规定不符的,以本通知为准。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的备案管理按总局有关规定执行。各局在出口植物源性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工作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报告总局。

二〇〇八年四月三十日

— 3 —

主题词:食品原料基地备案通知

抄送:办公厅、食品局,存档(2)。

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 2008年5月5日印发录入:王晓川校对:熊先军

植物检疫知识问答

植物检疫知识问答 1. 什么是植物检疫? 答:国际上将“植物检疫”定义为: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或确保其官方防治的一切活动。 通俗地说,植物检疫是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有的称其为“危险性植物病、虫、草”、“检疫对象”)的人为传播,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服务农产品贸易的一项措施。 植物检疫是人类同自然界长期斗争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重要制度。 2. 为什么要进行植物检疫? 答:植物检疫的根本目的是防止外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危害,防止本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服务植物、植物产品贸易。其重要性表现在: 第一,植物检疫是农业生产安全的保障。通过开展检疫,确保引种和调运植物、植物产品的安全,防止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保护了广大未发生区的安全;通过开展发生区的防治灭杀,有效遏制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 第二,植物检疫是农产品对外贸易安全的保障。近年来,植物检疫机构与其他相关部门加强合作,不断提升我国植物检疫安全水平,确保出口农产品符合进口国家的植物检疫要求,突破了一些国家的检疫技术壁垒,确保了我国农产品的顺利出口。 第三,植物检疫是生态安全的保障。植物检疫通过预防和控制植物检疫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避免了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未发生区植被的危害,避免了农药等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 3. 农业植物检疫法律法规有哪些? 答:我国现行的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规章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1年10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发布)、《植物检疫条例》(1983年1月3日国务院发布,1992年5月13日国务院修订)、《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1995年2月25日农业部发布,2007年11月8日修订)、《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2010年1月18日农业部发布)等。此外,还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地方性植物检疫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上

植物性原料报告

植物性原料——花生原料调查报告 一、植物性食品原料简介 植物性原料是指植物界中可被人们作为食品原料应用的一切原料及其制品的总称。植物性原料的营养特点表现在:提供糖类、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少量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而且,其特含的纤维素、果胶质等,在维持人类肠道健康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篇调查报告是关于我们比较常见的植物性原料之一——花生的调查研究。 二、植物性原料之一——花生的简要介绍 花生又金果,长寿果、番豆、金果花生,无花果、地果、唐人豆。花生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之为“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同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高,可以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适宜制造各种营养食品。现在又有一种彩色花生,又称多彩色花生,多色花生,五彩花生。[1] 花生为豆科作物,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落花生源于山东乳山。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十六世纪传入我国,十九世纪末有所发展。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区。花生的果实为荚果,果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也有黄褐色、褐色或黄色的,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花生果壳内的种子通称为花生米或花生仁,由种皮、子叶和胚三部分组成。种皮的颜色为淡褐色或浅红色。种皮内为两片子叶,呈乳白色或象牙色。 以下根据调查和部分资料具体阐述花生的分类、理化、营养特性、流通情况和加工利用方法。 三、花生的分类 从植物分类上看,花生是豆科落花生属唯一的栽培种,对于栽培种内的分类各国不尽相同,我国学者孙大容等在50年代按花生荚角性状将我国花生分成四大类:其中包括普通型、龙生型、珍珠豆型和多粒型。

食品原料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叫食品原料学? 2、食品原料的分类及其概念 1、来源分类: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农产品:指在土地上对农作物进行栽培、收获得到的食物原料。1 2、按生产方式分:)畜产品:指人工在陆上饲养、养殖、放养各种动物所得到的食品原料。2)水产品:指在江、河、湖、海中捕捞的产品和人工水中养殖得到的产品。3)林产品:主要指取自林木的产品。4)其他食品原料:还包括:水、调味料、香辛料、油脂、嗜好饮料、食品添加剂等。5同时热能较高的谷类、淀320%,、按食品的营养特点分类:1)能量原料:能量原料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小于 粉质根茎类、油脂类及糖类等。的豆类、花生瓜子20%2)蛋白质原料:蛋白质原料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不小于类、畜禽肉类、畜乳类、蛋类、鱼类、虾蟹类、软体动物类、菌藻类及其他类等。矿物质和维生素,3)矿质维生素原料:矿质维生素原料是指热能和蛋白质含量均较低含量相对较高的瓜果类、蔬菜类、茶类和木耳海带类等。,特种原料:特种原料是指营养素含量全面、合理或具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的食品4) 包括全营养食品类和药食两用食品类。向食品中加入的起特殊作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食品加工或食用过程中5)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合成氨基酸、调味剂、防腐剂、,的少量物质发色剂、抗氧化剂、增稠剂、乳化剂、疏松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着色剂、漂白剂、消泡剂、抗结块剂、香精香料单体及其它等。热能源:指可提供热能的食品材料,也称为黄色食品,它包括:粮谷类、坚果类、薯类、晤、三群分类法:(1)4 舫和砂糖等。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的食物.亦称红色食品,包括:动物性( (2)成长源:即提供身体血、肉、骨) 食品、植物蛋白等。建康维持源:即维持身体健康、增进免疫、防止疾病的食物.亦称绿色食品,指:水果、蔬(3) 菜、海藻类等。、四群分类法:①乳酪类;②肉、鱼、蛋类;③果蔬类; ④粮谷类。第②层的果蔬类和第③层的动物性食品、5坚果花生类,还可再分为:水果群和蔬菜群,及乳制品群和肉、鱼、坚果制品群。因此总共可细分为六小群。 3、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内容(一)食品原料的生产、消费和流通 (二)食品原料的性状、成分和利用价值 (三)食品原料的品质、规格和鉴定 (四)食品原料的加工处理及其可加工的主要产品 4、食品的品质构成营养特征:热量,脂肪,蛋白质,糖等基本特征食品品质 安全卫生性:霉变,变质,农药残留商品特性流通性:鲜度,性状,贮藏性,运输性嗜好性:色,香,味,形加工性:加工处理的难易程度,对加工工艺的影响、食品的品质标准5 制定的国家标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保证品质的方法①法律保证:依据《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SN LZBQBSCNY”””和行业标准。比如“GB、GB/T、、、、、Y、②商标保证:生产企业或生产者的商标是确保其品质的重要依据。因为商标作为证明产品的制造者或销售者的标志,除了要向消费者保证产品质量责任外,还可以此取得消费者的信任,而使自己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比较稳定的联系。. 6、HACCP管理 HACCP卫生管理步骤:(1)成立HACCP管理机构;(2)制定产品说明书;(3)设定消费者可能的使用方法; (4)构建工艺流程图,分析潜在的危害物 第二章粮谷类原料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617号) 根据《植物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全国农业植物有害生物普查结果,我部组织制定了新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应施检疫的植物及植物产品名单》,现予发布施行。1995年4月17日我部发布的《农业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同时废止。 二○○六年三月二日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昆虫: 1 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 (Say) 2 柑桔小实蝇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3 柑桔大实蝇 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 4 蜜柑大实蝇 Bactrocera tsuneonis (Miyake) 5 三叶斑潜蝇 Liriomyza trifolii (Burgess) 6 椰心叶甲 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7 四纹豆象 Callosobruchus maculates ( Fabricius) 8 苹果蠹蛾 Cydia pomonella (Linnaeus) 9 葡萄根瘤蚜 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 Fitch 10 苹果绵蚜 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 11 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 (Drury) 12 马铃薯甲虫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 13 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14 蔗扁蛾 Opogona sacchari Bojer 15 红火蚁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16 芒果果肉象甲 Sternochetus frigidus (Fabricius) 17 芒果果实象甲 Sternochetus olivieri (Faust) 线虫: 18 菊花滑刃线虫 Aphelenchoides ritzemabosi (Schwartz) Steiner & Buhrer 19 腐烂茎线虫 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 20 香蕉穿孔线虫 Radopholus similes (Cobb)Thorne 细菌: 21 瓜类果斑病菌 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 (Schaad et a.)Willems et al 22 柑桔黄龙病菌 Candidatus liberobacter asiaticum Jagoueix et al 23 番茄溃疡病菌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Smith) Davis et al 24 十字花科黑斑病菌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maculicola (McCulloch) Young et al 25 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菌 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Okabe) Young, Dye & Wilkie 26 柑桔溃疡病菌 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 (Hasse) Vauterin et al 27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Fang et al.) Swings et al 真菌:

植物性原料

通过对烹饪原料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按照原料的来源可将其分为动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调辅原料,这些原料在烹饪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其中植物性原料的运用尤为广泛。植物性原料能为人体提供糖类、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素,而且,其特含的的纤维素、果胶质等,在维持人类肠道健康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分类可分为粮食(谷类、豆类、薯类)和果蔬类(蔬菜类、果品类),种类繁多,复杂多样。 粮食是制作各种主食的原料的通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在烹调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制作主食;可以制作各种菜肴,如锅巴肉片、松仁玉米、麻婆豆腐等;也可以制作糕点和小吃,如蛋糕,潮州传统小食鸭母捻和各种粿等。 蔬菜是指可作副食品的草本植物的总称,按照食用部位的不同,将种子植物蔬菜品种分为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和果菜类五大类。此外,还有少数由孢子植物提供的蔬菜,如食用藻类、食用菌类、食用地衣类和食用蕨类。蔬菜在人类的饮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主料,单独成菜,如青椒土豆丝、红烧茄子等;可作为配料,如回锅肉;可制作主食、小吃;可作为调味料;可作为雕刻、装饰原料;也可通过腌制、发酵、干制等加工…… 在商品经营中,果品通常分为鲜果、干果和果品制品三大类,除直接供食外,在烹饪中的应用也较广,主要有:可作为菜肴的主料、配料、点缀和装饰;可作为面点馅心、馅料的制作;可榨果汁等。 万物相生相克,食物搭配得好的话,安全又健康,搭配错误的话,会导致腹胀、腹痛等,甚至食物中毒,更甚者可能会要人命,所以说,学习烹饪原料,了解各种原料的习性是非常必要的! 附:潮汕饮食中关于植物性原料的俗语: 九月鱼菜齐 五月荔枝树尾红,六月蕹菜存个空 九月蕹菜蕊,食赢鲜鸡腿 七样羹,食后变后生

植物检疫知识问答

植物检疫知识问答 1.什么是植物检疫? 答:国际上将“植物检疫”定义为: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或确保其官方防治的一切活动。 通俗地说,植物检疫是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有的称其为“危险性植物病、虫、草”、“检疫对象”)的人为传播,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服务农产品贸易的一项措施。 植物检疫是人类同自然界长期斗争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重要制度。 2.为什么要进行植物检疫? 答:植物检疫的根本目的是防止外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危害,防止本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服务植物、植物产品贸易。其重要性表现在: 第一,植物检疫是农业生产安全的保障。通过开展检疫,确保引种和调运植物、植物产品的安全,防止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保护了广大未发生区的安全;通过开展发生区的防治灭杀,有效遏制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 第二,植物检疫是农产品对外贸易安全的保障。近年来,植物检疫机构与其他相关部门加强合作,不断提升我国植物检疫安全水平,确保出口农产品符合进口国家的植物检疫要求,突破了一些国家的检疫技术壁垒,确保了我国农产品的顺利出口。 第三,植物检疫是生态安全的保障。植物检疫通过预防和控制植物检疫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避免了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未发生区植被的危害,避免了农药等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 3.农业植物检疫法律法规有哪些? 答:我国现行的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规章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1年10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发布)、《植物检疫条例》(1983年1月3日国务院发布,1992年5月13日国务院修订)、《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1995年2月25日农业部发布,2007年11月8日修订)、《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2010年1月18日农业部发布)等。此外,还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地方性植物检疫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上述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业植物检疫管理制度体系。 4.什么是检疫性有害生物? 答:国际上将“检疫性有害生物”定义为“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该定义包括了国内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国家之间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内容。 《植物检疫条例》将国内检疫性有害生物定义为:局部地区发生、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农业部公告 (第862号) 为防止危险性植物有害生物传入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我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1992年7月25日我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同时废止。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二○○七年五月二十九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昆虫 1.Acanthocinus carinulatus (Gebler) 白带长角天牛 2.Acanthoscelides obtectus (Say) 菜豆象 3.Acleris variana (Fernald) 黑头长翅卷蛾 4.Agrilus spp. (non-Chinese) 窄吉丁(非中国种) 5.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 螺旋粉虱 6.Anastrepha Schiner 按实蝇属 7.Anthonomus grandis Boheman 墨西哥棉铃象 8.Anthonomus quadrigibbus Say 苹果花象 9.Aonidiella comperei McKenzie 香蕉肾盾蚧 10.Apate monachus Fabricius 咖啡黑长蠹 11.Aphanostigma piri (Cholodkovsky) 梨矮蚜 12.Arhopalus syriacus Reitter 辐射松幽天牛 13.Bactrocera Macquart 果实蝇属 14.Baris granulipennis (Tournier) 西瓜船象 15.Batocera spp. (non-Chinese) 白条天牛(非中国种) 16.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椰心叶甲 17.Bruchidius incarnates (Boheman) 埃及豌豆象

食品原料学论文:植物性食品原料中不安全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性食品原料中不安 全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摘要:食品安全是一项从“农田到餐桌”,从食品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全程质量控制的系统工程,而植物性食品的安全保证了食品安全的第一步。粮食蔬菜水果是人类主要的植物性食品,也是畜禽饲养和饲料的来源,植物种类有 3 0 多万种,但用作人类食品的不过数百种,用作饲料的也不过数千种了解食品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治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植物性食品安全防治 1.食品污染 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及其原料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因、废水、污水各种食品添加剂及病虫害和所引起的污染,以及霉菌毒素引起的食品霉变,运输、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和多氯联苯、苯并芘所造成的污染的总称。 食品是构成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类的健康.食品污染是指人们吃的各种食品,如粮食,水果等在生产、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烹调过程中,混进了有害有毒物质或者病菌.食物污染可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种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主要原因。 食品污染分为分为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污染三类。 1.1生物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属于微生物的细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蔬菜烂掉,主要是细菌、真菌在起作用。细菌有许多种类,有些细菌如变形杆菌、黄色杆菌、肠杆菌可以直接污染动物性食品,也能通过工具、容器、洗涤水等途径污染动物性食品,使食品腐败变质。真菌的种类很多,有5万多种。最早为人类服务的霉菌,就是真菌的一种。现在,人们吃的腐乳、酱制品都离不开霉菌。但其中百余种菌株会产生毒素,毒性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食品被这种毒素污染以后,会引起动物原发性肝癌。据调查,食物中黄曲霉素较高的地区,肝癌发病率比其他地区高几十倍。英国科学家认为,乳腺癌可能与黄曲霉毒素有关。我国华东、中南地区气候温湿,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比较普遍,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虫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昆虫 1.Acanthocinus carinulatus (Gebler) 白带长角天牛 2.Acanthoscelides obtectus (Say) 菜豆象 3.Acleris variana (Fernald) 黑头长翅卷蛾 4.Agrilus spp. (non-Chinese) 窄吉丁(非中国种) 5.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 螺旋粉虱 6.Anastrepha Schiner 按实蝇属 7.Anthonomus grandis Boheman 墨西哥棉铃象 8.Anthonomus quadrigibbus Say 苹果花象 9.Aonidiella comperei McKenzie 香蕉肾盾蚧 10.Apate monachus Fabricius 咖啡黑长蠹 11.Aphanostigma piri (Cholodkovsky) 梨矮蚜 12.Arhopalus syriacus Reitter 辐射松幽天牛 13.Bactrocera Macquart 果实蝇属 14.Baris granulipennis (Tournier) 西瓜船象 15.Batocera spp. (non-Chinese) 白条天牛(非中国种) 16.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椰心叶甲 17.Bruchidius incarnates (Boheman)

埃及豌豆象 18.Bruchophagus roddi Gussak 苜蓿籽蜂 19.Bruchus spp. (non-Chinese ) 豆象(属)(非中国种) 20.Cacoecimorpha pronubana (Hübner) 荷兰石竹卷蛾 21.Callosobruchus spp. (maculatus(F.)and non-Chinese) 瘤背豆象(四纹豆象和非中国种) 22.Carpomya incompleta (Becker) 欧非枣实蝇 23.Carpomya vesuviana Costa 枣实蝇 24.Carulaspis juniperi (Bouchè) 松唐盾蚧 25.Caulophilus oryzae (Gyllenhal) 阔鼻谷象 26.Ceratitis Macleay 小条实蝇属 27.Ceroplastes rusci (L.) 无花果蜡蚧 28.Chionaspis pinifoliae (Fitch) 松针盾蚧 29.Choristoneura fumiferana (Clemens) 云杉色卷蛾 30.Conotrachelus Schoenherr 鳄梨象属 31.Contarinia sorghicola (Coquillett) 高粱瘿蚊 32.Coptotermes spp. (non-Chinese) 乳白蚁(非中国种) 33.Craponius inaequalis (Say) 葡萄象 34.Crossotarsus spp. (non-Chinese) 异胫长小蠹(非中国种) 35.Cryptophlebia leucotreta (Meyrick)

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关于做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实施工作的通知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检科院,标法中心: 为防范外来植物有害生物传入,确保农林业生产安全,根据《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对1992年发布实施的《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已于2007年5月28日正式发布实施。现就做好《名录》实施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制定发布新《名录》是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意义深远。请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部署,认真贯彻实施,切实防范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保护我国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新修订的《名录》从原来的84种增加到现在的435种,不再区分一类、二类,扩大了保护面。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内外疫情发生变化和口岸疫情截获情况,对《名录》实施动态调整。 三、各局要加强对进境植物、植物产品、植物性包装材料及运输工具、集装箱的检验检疫,发现《名录》所列检疫性有害生物,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措施: (一)具备有效除害处理方法且有实施条件的,经除害处理合格后准予入境。 (二)对进境加工的大豆、小麦等植物产品,结合加工、清杂等环节可达到防疫效果的,可在检验检疫机构严密监管下在加工过程中采取除害处理措施。 (三)无有效除害处理方法且不能采取其他疫情控制措施的,一律作退运、转口或销毁处理。 (四)如截获《名录》以外其他有害生物的,经专家风险分析认为是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参照上述原则进行处理。 四、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基础上,根据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国外发生情况,总局将陆续制定进境寄主植物及其产品在输出国家或地区种植、加工、储运、出口等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措施,对于尚无有效除害处理方法且难以在进境时检测鉴定的高风险有害生物,将采取禁止其寄主植物、植物产品进境的措施。 五、请检科院牵头,会同标法中心、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尽快整理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分布范围、寄主植物、生物学特性、鉴定和检测方法、除害处理方法和技术指标等资料,汇总有害生物检疫鉴定、除害处理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在总局网站上公布并实施动态维护。同时,要收集相关有害生物标本、标准菌种、毒种,建立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实物标本库。要充分发挥系统内外专家的作用,尽快成立不同类别有害生物鉴定专家组。 六、对于新列入《名录》中的有害生物,各单位要按照总局统一部署,抓紧制定检测、鉴定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针对不同有害生物、不同寄主植物和植物产品,研发有效、安全、环保的除害处理方法,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标准。 七、各局要加强辖区内疫情监测和调查,如发现外来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要及时报告总局并采取控制措施。 八、各局要重视植物检验检疫能力建设,加快培养、锻炼植物检验检疫人才,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采用分子生物学等先进检测手段不断提高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检测、鉴定水平。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操作规范(试行)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 操作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根据《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待发布)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的申请、审核、批准、发证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的申请受理、考核、批准、发证和日常监管工作。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备案基地名单的上网公布。 第二章申请 第四条基地的检验检疫备案由出口植物源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向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第五条申请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的生产企业必须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资格。对可兼作食品用的植物源性中药材生产企业必须获得注册登记资格。

第六条生产企业在申请备案时,需填写《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申请表》(附件2-1),并提交以下资料: (一)生产企业对基地具有合法管理权限的有效证明文件; (二)生产企业对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基地管理机构设置、种植操作规范、农业化学品管理制度、采收运输管理制度、疫情监控与病虫害防治制度、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制度、产品溯源管理制度等; (三)基地负责人、植保员的相关资格证明材料; (四)种植基地有关信息,如地块位置、平面图以及照片。各地块在平面图中的标示应清晰、统一、规范。照片应包括基地标识牌、基地全景、近照、药品存放点等; (五)生产企业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证书》或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 (六)基地土壤、水源和空气环境监测报告; (七)检验检疫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上述资料均需生产企业加盖本企业公章。 第三章受理和初审 第七条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基地检验检疫备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作者:植保处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06-4-25 昆虫: 1菜豆象 Acanthoscelides obtectus (Say) 2柑桔小实蝇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3柑桔大实蝇 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 4蜜柑大实蝇 Bactrocera tsuneonis (Miyake) 5三叶斑潜蝇 Liriomyza trifolii (Burgess) 6椰心叶甲 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7四纹豆象 Callosobruchus maculates ( Fabricius) 8苹果蠹蛾 Cydia pomonella (Linnaeus) 9葡萄根瘤蚜 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 Fitch 10苹果绵蚜 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 11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 (Drury) 12马铃薯甲虫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 13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14蔗扁蛾 Opogona sacchari Bojer 15红火蚁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16芒果果肉象甲 Sternochetus frigidus (Fabricius) 17芒果果实象甲 Sternochetus olivieri (Faust)

线虫: 18菊花滑刃线虫 Aphelenchoides ritzemabosi (Schwartz) Steiner & Buhrer 19腐烂茎线虫 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 20香蕉穿孔线虫 Radopholus similes (Cobb)Thorne 细菌: 21瓜类果斑病菌 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 (Schaad et a.) Willems et al 22柑桔黄龙病菌 Candidatus liberobacter asiaticum Jagoueix et al 23番茄溃疡病菌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Smith) Davis et al 24十字花科黑斑病菌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maculicola (McCulloch) Young et al 25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菌 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Okabe) Young, Dye & Wilkie 26柑桔溃疡病菌 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 (Hasse) Vauterin et al 27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Fang et al.) Swings et al 28黄瓜黑星病菌 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Ellis & Arthur 29香蕉镰刀菌枯萎病菌4号小种 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 (Smith) Snyder & Hansen Race 4 30玉米霜霉病菌 Peronosclerospora spp. 31大豆疫霉病菌 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Gerdemann 32马铃薯癌肿病菌 Synchytrium endobioticum (Schilb.) Percival 33苹果黑星病菌 Venturia inaequalis (Cooke) Winter 34苜蓿黄萎病菌 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 Berthold

食品原料

第一章 1.食品原料分类 1、来源分类: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 2、按生产方式分 (1)农产品 (2)畜产品 (3)水产品 (4)林产品 (5)其他食品原料 2.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内容 (一)食品原料的生产、消费和流通 (二)食品原料的性状、成分和利用价值 (三)食品原料的品质、规格和鉴定 (四)食品原料的加工处理及其可加工的主要产品 3.食品原料学与临近学科的关系 4.食品品质构成要素 5.各国食品标准标志 6.食品原料学 对象:主要研究食品原料的生产流通基本知识,理化、营养特征和加工利用方法等内容。 目的:通过对食品原料知识的正确理解,使食品保荐、流通、烹调、加工等操作更加科学合理,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资源,满足人们对饮食生活的需求。 特点:研究食品原材料的特性。 第二章 1.粮谷类 谷类为稻米、小麦等禾本科植物的种子,还有一些双子叶植物的豆类,主要包括谷类、豆类和薯类。 2.五谷为养中的五谷 稻、黍、麦(麦类)、菽(豆类)、粟(谷子) 3、谷类主要指: 稻米、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麦、栗、黍、高粱、槮子、薏苡等禾本科植物的种子。4.谷类食物的特征 1.营养丰富:在我国居民的膳食中,约有60~70%的热能和60%的蛋白质来自谷类,是膳食中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提供一定量的无机盐。 2.常食不厌、供应充足 3.成本较低、便于流通 4.可以转化为动物性食品 5.谷类的性状和成分 1.构造与组织 (1)胚芽(embryo)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种子发芽生根的生命中枢。 (2)种皮(bran)是保护胚和胚乳的谷粒表皮,对于谷物贮藏有重要意义。

(3)胚乳(emdosperm)是种子的营养贮藏细胞。 2.成分组成与营养 (1)蛋白质 粮食因种类不同,蛋白质的含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谷类粮食含蛋白质不超过15%(6%~14%之间),豆类和油料中蛋白质含量可高达30~40%。粮食蛋白质是我国人民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主要粮食中的蛋白质:麦面筋蛋白质米蛋白质大米蛋白质豆类蛋白质 (2)脂肪谷类中脂肪含量较低,在2%左右。 (3)碳水化合物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木糖等 ②低聚糖:粮食中主要的低聚糖有蔗糖(集中在胚乳中)、麦芽糖(在麦芽中含量较多)、 纤维二糖(以上三者为双糖,即由两个单糖分子组成)、棉子糖(三精)、水苏糖(四糖)。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 (4)矿物质与维生素 谷类所含矿物质中,磷、钾比较丰富,但含钙、铁较少。主要的脂溶性维生素有A、D、 E、K四种,主要的水溶性维生素有B1、B2、B6及维生素C等数种。粮食中不含维生 素A,但合有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 6.糊化(gelatinization)。 淀粉在充分加水并加热时,在50-70℃时颗粒发生不可逆膨胀,也称作“糊化”或“α-化”,糊化了的淀粉成为α-淀粉,与此相应的天然状态淀粉称作β-淀粉 7.豆类的形状与成分 性状:豆类属于双子叶植物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aceae),多为一年生或越年生。主要特征是:果实为荚果,即种子成熟于荚皮之中,通过根瘤菌(bacteroid)从空气中固定氮以供其生长。一般子粒中含蛋白质20~30%,且赖氨酸丰富。 成分:1.豆类含淀粉和蛋白质都很丰富,是极重要的植物蛋白资源。豆类蛋白中,含赖氨酸1.8~2.34%,这是尤应重视的资源。 2.一般含B群维生素较多,但是作为蔬菜的青豆或豆芽菜,却也含有一般禾谷 类不含的维生素C。 3.豆类特有的皂角苷、单宁和卵磷脂含量丰富。一些豆类还含有丰富的黄酮、 低聚糖、α-亚麻酸、核黄素等具有生理活性的成分。 8.稻米的分类 1、按植物学分类:粳型稻的粳米(round-shaped rice)和籼型稻的籼米。 2、按生长条件分:普通水稻和陆稻。种在水田里的稻叫水稻(paddy rice)。种在旱地上 的稻叫陆稻(upland rice),也叫旱稻。 3、按淀粉构成分类:普通大米和糯米(glutinous rice)。普通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约为20%, 糯米直链淀粉含量极低(0~2%)。 4、按生育期长短分:早、中稻和晚稻。 9.稻米的品质评价 稻米的品质可根据其用途分为三个基本类别:食用品质、工业用米品质、饲料用品质。稻米的品质检测项目和方法 1.毛稻检测项目:与品种有关:颖色、容积重、比重分布; 与品种无关的项目:含水率、受害粒、其他。 2.糙米的检测项目:与品种有关:米色、容积重、垩白率、龟纹粒、化学成分; 与品种无关的项目:含水率、米粒质量、受害粒。 3.白米检测项目:与品种有关:容积重、垩白率、千粒重、硬度、碎米率、化学成分、 理化特性、食味。 与品种无关的项目:含水率、白度。 4.测定方法 (1)外观品质:腹白、心白、角质率:从试样中随机取完整白米100粒,测定腹白、心白和角质率。 米粒长度、宽度和形状:从试样中随机取完整白米50粒,用谷物长度测

植物检疫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30分) 1. 植物检疫: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植物产品的人为调运传播,由政府部门依法采取的治理措施 2. 检疫性有害生物:对受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的经济或环境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未广并正在被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3.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评价生物学、经济学或其他学科的证据,以确定是否应管制某种有害生物以及管制所采取的植物卫生措施的力度。 4.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有关地区,简称PRA地区。 5.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评估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后果(包括环境、经济影响)。 6. 有害生物风险管理:评价和选择方案以减少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的风险。 7. 有害生物定殖:有害生物进入一个地区后在可预见的将来能长期生存。 8. 非疫区:科学证据表明,某种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态的地区。9. 植物检疫程序:是指官方规定的执行植物检疫措施的所有方法,包括与限定的有害生物有关的检验、检测、监管或处理的方法。 10. 检疫许可:是指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或引进某些禁止进境物时,输出单位向植物检疫机关事先提出申请,检疫机关经过审查做出是否批准输入或引进的法

定程序。 11. 检疫申报:是有关检疫物输入、输出以及过境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植物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律程序。 12. 产地检疫:是在植物或植物产品出境或调运前,输出方的植物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期间到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 13. 隔离检疫:是对进境的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于植物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内,在隔离条件下进行试种。在其生长期间进行检验和处理的检疫过程。 14. 检疫处理:是由官方根据检验结果确认是否需要对限定物实施除害处理、禁止出境、禁止入境、退回或销毁以及出证放行的法定程序。 15. 除害处理:是指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中的有害生物的过程。主要包括熏蒸处理、辐照处理、热处理、冷处理及气调处理等。 16. 熏蒸除害:在密闭的场合采用熏蒸剂杀死害虫、病菌或其他有害生物的技术措施。 17. 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2006年农业部提出在全国范围,重点是在沿海和沿边地区建立3000个监测网点,加强疫情监控能力,从而构成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 18. 现场检验:是由官方在现场环境中对植物、植物产品或其他限定的商品进

植物性烹饪原料

植物性烹饪原料——蔬菜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对蔬菜的概念、分类、营养特点、品种、烹饪运用规律有较全面的认识。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各种蔬菜的生长特点、营养特点、品种特点。理解果蔬类的组织结构特点及其对品质的影响。掌握高等植物蔬菜的分类;各大类蔬菜的质地特点和烹饪运用特点;玉兰片、榨菜、酱菜、芽菜、冬菜、泡菜等蔬菜制品的质地、风味及烹饪运用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包括高等植物蔬菜品种的组织结构与品质特点之间的关系;蔬菜的概念、在烹饪中的作用;根类蔬菜的概念、常用品种、烹饪运用特点;茎类蔬菜的概念、分类、常用品种、烹饪运用特点;叶类蔬菜的概念、常用品种、烹饪运用特点;花类蔬菜的概念、常用品种、烹饪运用特点;果类蔬菜的概念、分类、常用品种、烹饪运用特点;孢子植物蔬菜的分类、各类的特点及常用品种、烹饪运用特点;蔬菜制品的种类、保藏原理、风味特点及代表品种;四川的四大腌菜及其烹饪运用。 教学难点为高等植物蔬菜品种的组织类型、功能及特点。 〔教学内容〕 第二节蔬菜 蔬菜的概念:是指可作副食品的草本植物的总称,也包括少数可作副食品的木本植物的幼芽、嫩叶和食用菌类及藻类等。蔬菜在人类的饮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表现如下: 1)蔬菜是多种维生素如抗坏血酸、胡萝卜素和核黄素的重要来源。 2)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如钙、铁、钾等,对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十分重要。 3)蔬菜中所含的纤维素、果胶质等物质具有一定的生理学意义。 4)蔬菜中含有大量的酶和有机酸,可促进消化,如萝卜中含有丰富的淀粉酶。 5)某些蔬菜还具有一定的生理学或药理学作用。如大蒜中含有的蒜素具较强的杀菌力,苦瓜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洋葱可明显地降低血胆固醇。 蔬菜在烹饪中的作用: 1)作为主料,单独成菜。如酸辣白菜、鱼香茄子、麻酱笋尖、蒜泥黄瓜等。 2)含淀粉多的蔬菜,可用于主食、小吃的制作。如南瓜、薯蓣、芋等。 3)作为配料,与动物性原料、粮食类原料等共同制作菜点、汤品等。如干贝秧白、回锅肉、青豆火腿、八宝酿藕、鸡蒙葵菜等。 4)作为调味料,具有去腥、除异、增香的作用。如生姜、葱、大蒜、芫荽、韭菜等。 5)作为雕刻、装饰原料,用于菜点的美化。如萝卜、南瓜、芋、马铃薯、黄瓜、白菜等。 6)用于盐渍、糖渍、发酵、干制等加工,延长食用期,改善原料的口感或风味。如咸菜、糖冬瓜条、泡菜、腌雪里蕻、玉兰片等。一、高等植物蔬菜原料的组织结构及化学组成(一)组织结构 蔬菜品种绝大多数是由种子植物提供的。在种子植物中,其组织分为两大类即分生组织和永久组织。 1、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是位于植物体一定部位、具有持续进行原生质合成和通过细胞分裂而新生细胞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昆虫: 1 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 (Say) 2 柑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3 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 4 蜜柑大实蝇Bactrocera tsuneonis (Miyake) 5 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 (Burgess) 6 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7 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es ( Fabricius) 8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innaeus) 9 葡萄根瘤蚜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 Fitch 10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 11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 12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 13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14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 Bojer 15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16 芒果果肉象甲Sternochetus frigidus (Fabricius) 17 芒果果实象甲Sternochetus olivieri (Faust) 线虫: 18 菊花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ritzemabosi (Schwartz) Steiner & Buhrer 19 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 20 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es (Cobb)Thorne 细菌: 21 瓜类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 (Schaad et a.)Willems et al 22 柑桔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obacter asiaticum Jagoueix et al 23 番茄溃疡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Smith) Davis et al 24 十字花科黑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maculicola (McCulloch) Young et 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