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缺失了什么

【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缺失了什么
【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缺失了什么

【关键字】教育

中国基础教育缺失了什么?如何看待成绩与能力的关系?

蔡君梅2014年1月

读《你所不知道的真相,孩子的学习成绩毫无价值》一文,“让孩子尽情地玩,孩子

将来有兴趣有能力上名校就上,没有兴趣就不上,重要的是孩子要快乐、身心健康,对自己

有自信、对生活有热情,将来他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让我想说的话就是:这是一句不

负责任的话,是一个偏见代替另一个偏见,成绩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能力,但并

不是全部。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除了要调动各种感官,去听,去看,去想,去嗅,去触摸,

去判断;学校根底教育它不单单是为考试、为升学,更是一个人对世界、周围环境生存适应

的催化剂。

放眼看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得到的低学历的人哪个不是在努力完善学历?否则就会

被社会法则所淘汰,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但个人的背景、能力、机缘等,怎能简简单单就

归因于一个因素?显然没有可比性。中国的高考制度——择优录取,造就了根底教育的“循

规蹈矩、病弊丛生”,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根底教育的目的,确实有待追问。80年

代我们的口号是:培养“四有”新人;“十六”大后明确提出:“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

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报告还明确提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加强根底,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

因素,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调根底教育要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

展的需要。”目标是好的,什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喊了好几年了。其实并没有改变。这

目标在我们不难看出设定目标者的良苦用心,然而,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尽管目标提出得很

到位,但是评价机制一直没有改变,高考的指挥棒一直在指挥着整个教育的教育行为。考试

的内容根本不能反映学生的其它非智力因素。不变的评价机制怎么能实现变化的教育目标呢?面对着日益沦丧的道德、面对着日益艰难的生活。只重视知识的教育必须导致其它教

育内容的缺失,面对教育的最大失败-----学生越来越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不得不喊着“累”;

却义无反顾地与出题人玩着猜题的游戏。并以“为了美好的将来”为诱饵引导学生配合我们一

起玩。目标口号喊得再响亮也没用,没有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所有口号也就只能是一句口号。口号的最终价值是成就了某些专家,折磨的是一线教师还有学生。在各地轰轰烈烈的口

号运动中,那一个不是要回到这最终的评价指标上。何以奢望根底教育的改良呢?话又说回来:中国的根底教育除了太“窄”,它在一个人成长、认知、能力等反面,也是可圈可点的。

每个孩子的智力和兴趣的发展程度、方向是有差异的,关键是怎样最大限度地做到人尽其才。

也就是说:要适合孩子的教育。

读《德国教育》一文,“禁止学前教育,重视实践课程”。与之相比,我国年轻父母特别提倡学前教育,还大多超前,热衷于学前教育的中规中矩,几岁要知道什么,几岁要掌握什么。电视节目中出现的“小神童”,更让年轻的父母们追捧。在掌握根底知识的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德行”却忽略了。德国学前教育的重点:根底的社会常识,孩子的动手能力。这一点我自己非常赞同,“立人先立德”。再看德国的教育体制:第一类学校:接纳小学四年级成绩最好的学生,在完成8-9年的学业、高中会考合格并拿到毕业证书后,无需参加高考,根据自己的医院可以直接上大学,至于上什么样的大学,主要依据是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成绩,当然,他们的成绩与我国的成绩有很大的差别,除了每学期的1-2次知识考试,还包括学生课堂讨论、社会实践、完成作业等因素,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在较长时段中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第二类学校:接纳的小学四年级成绩中等的学生。第三类学校接纳的小学四年级成绩靠后的学生。经过职业

培训,方可进入劳动力市场。总之,只要想读书,总有大学上。如此看来,德国的教育不乏合理之处。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