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系统性能改善及稳定性

阶系统性能改善及稳定性
阶系统性能改善及稳定性

例1 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求开环增益K 分别为10,,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计算过程及结果列表

K

计算 10

开环 传递 函数 )1(10

)(1+=

s s s G

)1(5

.0)(2+=

s s s G )1(09

.0)(3+=

s s s G 闭环 传递 函数

10

10

)(21++=

Φs s s

5

.05

.0)(22++=

Φs s s

09

.009

.0)(23++=

Φs s s

特征参数

??

?

?

????===?===81arccos 158.016.32116.310ξβξωn ??

?

?

????===?===45arccos 707.0707.021707

.05.0ξβξωn ??

?

??=?===67.13.0213

.009.0ξωn 特征

12.35.02,1j ±-=λ

5.05.02,1j ±-=λ

???-=-=9.01.021λλ???==11.1102

1T T 动态 性能 指标

2

2

100001.01160.43.5 3.5

7

0.5p n

s n t e

t ξπξπξωσξω--?

==?-??==???===??

????

?????

=====-=--7

5

.35238.61001002

2

n s n

p t e

t ξωσωξπξξπ ()122111009

31,0

s s p

T T t t T T t λλσ?==?

=?=??=∞=?

调整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系统性能,但改善程度有限

§3.3.4 改善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措施

(1) 测速反馈 —— 增加阻尼 (2) 比例+微分 —— 提前控制

例 2 在如图所示系统中分别采用测速反馈和比例+微分控制,其中

10K =,216.0=t K 。分别写出各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

递函数,计算动态性能指标(σ%,s t )并进行对比分析。

原系统、测速反馈和比例+分控制方式下系统性能的计算及比较

原系统 测速反馈

比例 + 微分

系统 结构图

开环 传递函数 )1(10

)(+=s s s G a

)

1()

1(10)(++=s s s K s G t b

)

1()

1(10)(++=s s s K s G t c

闭环 传递函数 210()10a s s s Φ=++ 10)101(10)(2+++=Φs K s s t b 10)101()1(10)(2++++=Φs K s s K s t

t c 系统参数

ξ

1100.216

210

+?=

1100.216

210

+?=

n ω

10 3.16= 10 3.16=

10 3.16=

开环

零点 — 极点 0,-1 0,-1 0,-1

闭环

零点 — — 110.216

t z K --===

极点 ± ± ± 动态 性能

p t

% % % s t

7

零点极点法 ( P75 表3-7 )

9.074

.273.014.3=-=-=

D t p θ

π

1 1.580.9

0004.121.44.63

p t E e e F σσ--?===

258

.163.41.474.216.3ln 3ln 31=?

?? ?????? ??+=??? ?????? ??+=σF E D A t s

p t D

π-θ

= ,%100%1p t e F E σσ-= 1

3ln s A E D F t ????

+ ???

????=σ

改善系统性能的机理:测速反馈——增加阻尼

比例+微分——提前控制[仿真计算]附加开环零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附加闭环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高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及动态性能

§3.4.1 高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m

n s z s K a s a s a s a b s b s b s b s D s M s n

j j

m i i n n n n m m m m ≥--=

++++++++=

=Φ∏∏==----1

10

1110

111)

()

()()()(λ

ΛΛ

∏∏==--=

?Φ=n j j m

i i s s z s K s

s s C 1

1

)

()

(1

)()(λ∑==-'+?=n j j

s s s D s s M s D M j

11)()(1)0()0(λλ

∑==?'+=n j t

s k j

e s D s s M D M t c 1)()()0()0()(λλ

()∑∑±-=--=-=++?'+=di

i i i i i i

j i di t i t s t e A e s D s s M D M ωσλσαλαα?ωsin )()()0()0(

§3.4.2 闭环主导极点

主导极点:距离虚轴最近而且附近又没有闭环零点的闭环极点

§3.4.3 估算高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零点极点法

(1) ?Φ)(s 闭环零极点图;

(2) 略去非主导零极点和不非常靠近虚轴的“偶极子”,保留主导极点; (3) 按P75表3-7相应公式估算系统动态性能。

表3-7 动态性能指标估算公式表

系统名称闭环零、极点分布图性能指标估算公式

振荡二阶系统

D

t

p

π

=,%

100

%1p t

σ-

=

1

ln

3

σ

?

?

?

?

?

+

=

D

A

t

s

D

t

p

θ

π-

=,%

100

%1p t

e

F

σ-

=

1

ln

3

σ

?

?

?

?

?

?

?

?

?

?

+

=

F

E

D

A

t

s

振荡型三阶系统

D

t

p

α

=,

2

1

?

?

?

?

?

-

=

B

A

c

D

C

B

A

c?

=

2

%

100

%

1

1?

?

?

?

?

+

=-

-p

p

ct

t e

c

e

B

σ

%

ln

3

1

2≠

+

σ

c

t

s

%

ln

3

1=

+

C

c

t

s

D

t

p

α

=,?

?

?

?

?

-

?

?

?

?

?

-

=

F

C

B

A

c1

2

1

F

E

D

C

B

A

c?

?

=

2

% 100

%

1

1?

?

?

?

?

+

?

=-

-p

p

ct

t e

c

e

F

E

B

σ

时)

,0

%

(

ln

3

1

1

2≠

>

+

σ

σ

C

c

t

s

时)

(0

%

ln

3

1

1=

<

+

σ

C

C

c

t

s

非振

荡型三阶系统

)

(

1

ln

1

ln

3

3

2

1

1

3

1

2

1

σ

σ

σ

σ

σ

σ

σ

σ

??

?

?

?

?

-

-

??

?

?

?

?

-

-

=

s

t

)

1.1

,

(

1

ln

1

ln

1

ln

3

1

3

2

1

1

3

1

2

1

1

σ

σ

σ

σ

σ

σ

σ

σ

σ

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

F

t

s

——————结束——————

关于开环传递函数的写法问题

1(1)(1)

()[1]11(1)1

t t t K K

K s s s s G s KK s KK s s KK s s s ++===

++++

++12

()(1)t K

s s KK s K

Φ=+++

2(1)()(1)(1)(1)t t K K s K

G s K s s s s s +=+=

++

2(1)

()(1)(1)(1)1(1)

t t K

K s s s K K s s s K K s s s +Φ==

+++++

+ 2

(1)t K

s KK s K =+++

问题讨论:

1.开环增益会影响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吗?

2.闭环增益会影响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吗?

3.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与闭环极点有关,与闭环零点也有关吗?

——————结束——————

4.测速反馈改善系统性能的机理——增加阻尼

比例+微分改善系统性能的机理——提前控制

两种方法的比较

5.附加开环零点的作用

6.附加闭环零(极)点的作用

2-15 试绘制图2-36所示信号流图对应的系统结构图。

解.

§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5.1 稳定性的概念

§3.5.2稳定的充要条件

0)(lim =∞

→t k t

)()()()

()()()()()(2121n n m m s s s a z s z s z s b s D s M s λλλ------=

=ΦΛΛ

∑=-=-++-+-=Φ=n

i i

i n n s A s A s A s A s s C 122

11)()(λλλλΛ

∑==++=n

i t

i t

n t

t

i n i e A e

A e

A e

A t k 1

212)(λλλλΛ

0lim )(lim 1

∑=∞

→∞

→==n

i t

i t t i e

A t k λ

0lim =∞

→t

t i e λ n i ,,2,1Λ=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所有根都具有负的实部,

或所有闭环特征根均位于左半s 平面。

§3.5.3 稳定判据

0)(0111=++++=--a s a s a s a s D n n n n Λ 0>n a

(1)判定稳定的必要条件

0>i a 1,,2,1,0-=n i Λ

08964)(245=++++=s s s s s D 010275)(234=-----=s s s s s D

(2)劳斯判据

例3 系统特征方程,判定系统是否稳定。

010275)(234=++++=s s s s s D ,

解 列劳斯表

(3)劳斯判据特殊情况的处理

例4 系统特征方程

023)(3

=+-=s s s D ,判定系统稳定性。 解 列劳斯表

4s 1 7 10 3s 5 2 0

2

s

33/5 10

1

s

-184/33 有2个正实部根

0s

10

例5 已知系统特征方程,判定系统是否稳定性。

025*******)(2345=+++++=s s s s s s D ,

解 列劳斯表

(4)劳斯判据的应用

例6 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零、极点分布如图所示,判定系统能否稳定,

若可以稳定,确定相应的开环增益范围。 解 依题意有

()()()22

3)

1(9131)(--=--=

s s K s s K s G

3

s

1 -3

2s

0 ←ε

2

第一列元素若出现0,用ε代替

1s (-3ε-2)/ε 有2个正实部根

s

2

5

s 1 12 35

4s

3 20 25

3s

316 1 380 5 0

2

s

5 1 25 5 0

1

s

0 2 0 0 出现全0行时,构造辅助方程

05)(2=+=s s F 02)(=='s s F

0s

25

不存在右半s 平面的极点

()()()()01969193)(22

=-+-+=-+-=K s K s s K s s D

?

??>->-01069K K

13

2

<

(1)确定使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K 与阻尼比ξ的取值范围,画出相应区域; (2)当2=ξ时,确定使系统极点全部落在直线1-=s 左边的K 值范围。 解.

(1) )10020()(2++=s s s K s G a

ξ

100a K K =

010010020)(23=+++=K s s s s D ξ

列劳斯表

3s

1 100

2s

ξ20

K 100

0>→ξ

1

s

ξξ20)1002000(K -

0 K >→ξ20 0s

K 100

0>→

K

(2)令 1-=s s )

K s s s s D 100)1(100)1(20)1()(2

3+-+-+-=))))ξ

代入2=ξ

,整理得

)61100(2337)(23-+++=K s s s s D )

)))

3s 1 23

2s

37

61100-K

1s 37)100612337(K -+? 0 12.9<→K

0s

61100-K

61.0>→K

所以有 12.961.0<

原系统 测速反馈系统 比例加微分系统

)1(10)(+=s s

s G a )1()1(10)(++=s s s K s G t b )1()

1(10)(++=s s s K s G t c

10

10

)(2++=Φs s s a 10)101(10)(2+++=Φs K s s t b 10)101()1(10)(2

++++=Φs K s s K s t t c

10

10

)(2++=Φs s s a

10)101(10)

1()1(101)

1(10

)(2

+++=+++

+=Φs K s s s s K s s s t t b

(整理)安全性可靠性性能评价

3.3 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评价 3.3.1主要知识点 了解计算机数据安全和保密、计算机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系统性能评价方面的知识,掌握数据加密的有关算法、系统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模型以及相关的计算方示。 3.3.1.1数据的安全与保密 (1)数据的安全与保密 数据加密是对明文(未经加密的数据)按照某种加密算法(数据的变换算法)进行处理,而形成难以理解的密文(经加密后的数据)。即使是密文被截获,截获方也无法或难以解码,从而阴谋诡计止泄露信息。数据加密和数据解密是一对可逆的过程。数据加密技术的关键在于密角的管理和加密/解密算法。加密和解密算法的设计通常需要满足3个条件:可逆性、密钥安全和数据安全。 (2)密钥体制 按照加密密钥K1和解密密钥K2的异同,有两种密钥体制。 ①秘密密钥加密体制(K1=K2) 加密和解密采用相同的密钥,因而又称为密码体制。因为其加密速度快,通常用来加密大批量的数据。典型的方法有日本的快速数据加密标准(FEAL)、瑞士的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和美国的数据加密标准(DES)。 ②公开密钥加密体制(K1≠K2) 又称不对称密码体制,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其中一个密钥是公开的,另一个密钥是保密的。由于加密速度较慢,所以往往用在少量数据的通信中,典型的公开密钥加密方法有RSA和ESIGN。 一般DES算法的密钥长度为56位,RSA算法的密钥长度为512位。 (3)数据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保护是在数据中加入一定的冗余信息,从而能发现对数据的修改、增加或删除。数字签名利用密码技术进行,其安全性取决于密码体制的安全程度。现在已经出现很多使用RSA和ESIGN算法实现的数字签名系统。数字签名的目的是保证在真实的发送方与真实的接收方之间传送真实的信息。 (4)密钥管理 数据加密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密钥的安全性。密钥的管理包括密钥体制的选择、密钥的分发、现场密钥保护以及密钥的销毁。 (5)磁介质上的数据加密

网络优化解决方案

网优中心 针对多厂家交换数据的装置 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元数据驱动设计及多维分析方法 基于 基于数据仓库多维分析方法的网络性能分析、指标( 网络运行性能、运行资源、运行收益及客户满意度的综合分析网络关键数据的自动发布、监控告警体系 网络容量、性能、负荷等运行趋势分析、预测 网络资源、负荷、话务等均衡优化 基于 用户自定义的多维报表体系 为网络的中高级领导层提供管理决策支持 为网络的综合监测、网络优化、网络规划提供服务

参数高速的跟踪分析,发现影响网络性能的关键参数及参数最优设置 运行参数与设计参数的对比分析,指导参数的设置和检查规划数据的合理性不同时期的参数对比分析,发现影响网络性能的关键参数及参数最优设置可视化、地理化的参数查询 运行参数自动合理性检查 适应网络体系结构的变化,可以进行基站割接、增加和删除等操作 根据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 方便的网优维护日志管理 针对多厂家话务数据的装载 主要网元( 可由用户自定义的网络性能指标体系和计算公式 多维度的指标分析、追踪 异常网元的定位 网络性能指标的地理化分析 实时自动生成用户定义的动态报表体系 自动生成专业的分析报告 针对典型网络问题的专家分析 用户定义的网络性能监控与报警 针对单个或多个呼叫过程的跟踪、分析 失败事件的统计、跟踪和分析,根据失败信令点的无线环境和 小区无线指标分布分析( 小区无线统计报告 移动网络测试优化分析系统

带有数字化电子地图实时地理导航 测试和回放时所有窗口实时关联、互相对应测试时自动识别网络 广播信道 时隙测试功能 CQT

强制切换测试和锁频测试 可同时对移动 实时邻频干扰载干比测试 GSM 测试和回放时测试点与服务主小区实时连线 扫频支持: 支持 主叫自动拨号、被叫自动应答 CDD 地理化描述无线网络的各项测试参数 专题分析无线下行覆盖、干扰、切换等网络问题 话务数据的地理化观测 准确的双网关对比统计报告,用户可选的强大综合统计报告空闲 频率复用的地理化观测 利用高速扫频数据做信号传播及干扰分析 主小区的 六个邻小区信息 三层信令信息 信道和无线 SQI 网络参数信息( 信令事件实时显示和统计 采集事件实时显示和统计 GSM/DCS 协议支持 对于 连续信道场强扫频速度 设备尺寸长 移动网络室内测试系统

系统优化最佳方案

WindowsXP终极优化设置(精心整理篇) 声明:以下资料均是从互联网上搜集整理而来,在进行优化设置前,一定要事先做好备份!!! ◆一、系统优化设置 ◆1、系统常规优化 1)关闭系统属性中的特效,这可是简单有效的提速良方。点击开始→控制面板→系统→高级→性能→设置→在视觉效果中,设置为调整为最佳性能→确定即可。 2)“我的电脑”-“属性”-“高级”-“错误报告”-选择“禁用错误汇报”。 3)再点“启动和故障恢复”-“设置”,将“将事件写入系统日志”、“发送管理警报”、“自动重新启动”这三项的勾去掉。再将下面的“写入调试信息”设置为“无”。 4)“我的电脑”-“属性”-“高级”-“性能”-“设置”-“高级”,将虚拟内存值设为物理内存的2.5倍,将初始大小和最大值值设为一样(比如你的内存是256M,你可以设置为640M),并将虚拟内存设置在系统盘外(注意:当移动好后要将原来的文件删除)。 5)将“我的文档”文件夹转到其他分区:右击“我的文档”-“属性“-“移动”,设置 到系统盘以外的分区即可。 6)将IE临时文件夹转到其他分区:打开IE浏览器,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常规”-“设置”-“移动文件夹”,设置设置到系统盘以外的分区即可。 ◆2、加速XP的开、关机 1)首先,打开“系统属性”点“高级”选项卡,在“启动和故障恢复”区里打开“设置”,去掉“系统启动”区里的两个√,如果是多系统的用户保留“显示操作系统列表的时间”的√。再点“编辑”确定启动项的附加属性为/fastdetect而不要改为/nodetect,先不要加/noguiboot属性,因为后面还要用到guiboot。 2)接下来这一步很关键,在“系统属性”里打开“硬件”选项卡,打开“设备管理器”,展开“IDE ATA/ATAPI控制器”,双击打开“次要IDE通道”属性,点“高级设置”选 项卡,把设备1和2的传送模式改为“DMA(若可用)”,设备类型如果可以选择“无”就选为“无”,点确定完成设置。同样的方法设置“主要IDE通道”。

二阶系统性能改善与稳定性

例1 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求开环增益K分别为10,0.5,0.09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计算过程及结果列表 K 计算 10 0.5 0.09 开环 传递 函数 )1 ( 10 ) ( 1+ = s s s G )1 ( 5.0 ) ( 2+ = s s s G )1 ( 09 .0 ) ( 3+ = s s s G 闭环 传递 函数10 10 ) ( 2 1+ + = Φ s s s 5.0 5.0 ) ( 2 2+ + = Φ s s s 09 .0 09 .0 ) ( 2 3+ + = Φ s s s 特征 参数 ? ? ? ?? ? ? ? = = = ? = = = 81 arccos 158 .0 16 .3 2 1 16 .3 10 ξ β ξ ω n ? ? ? ?? ? ? ? = = = ? = = = 45 arccos 707 .0 707 .0 2 1 707 .0 5.0 ξ β ξ ω n ?? ? ? ? = ? = = = 67 .1 3.0 2 1 3.0 09 .0 ξ ω n 特征 根 12 .3 5.0 2,1 j ± - = λ5.0 5.0 2,1 j ± - = λ ? ? ? - = - = 9.0 1.0 2 1 λ λ ? ? ? = = 11 .1 10 2 1 T T 动态 性能 指标 2 2 1 00 00 1.01 1 60.4 3.5 3.5 7 0.5 p n s n t e t ξπξ π ξω σ ξ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5.3 5 238 .6 1 1 2 2 n s n p t e t ξω σ ω ξ π ξ ξπ() 1221 11 9 31 ,0 s s p T T t t T T t λλ σ ?== ? =?= ? ?=∞= ?

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及优化方案

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及优化方案 建立在用户感知度上的网络优化面对的必然是对用户投诉问题的处理,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1.电话不通的现象 信令建立过程 在手机收到经PCH(寻呼信道)发出的pagingrequest(寻呼请求)消息后,因SDCCH拥塞无法将pagingresponse(寻呼响应)消息发回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可通过调整SDCCH与TCH的比例,增加载频,调整BCC(基站色码)等措施减少SDCCH的拥塞。 因手机退出服务造成不能分配占用SDCCH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对于盲区造成的脱网现象,可通过增加基站功率,增加天线高度来增加基站覆盖;对于BCCH频点受干扰造成的脱网现象,可通过改频、调整网络参数、天线下倾角等参数来排除干扰。 鉴权过程 因MSC与HLR、BSC间的信令问题,或MSC、HLR、BSC、手机在处理时失败等原因造成鉴权失败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由于在呼叫过程中鉴权并非必须的环节,且从安全角度考虑也不需要每次呼叫都鉴权,因此可以将经过多少次呼叫后鉴权一次的参数调大。 加密过程 因MSC、BSC或手机在加密处理时失败导致呼损。 对策:目前对呼叫一般不做加密处理。 从手机占上SDCCH后进而分配TCH前 因无线原因(如RadioLinkFailure、硬件故障)使SDCCH掉话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通过路测场强分析和实际拨打分析,对于无线原因造成的如信号差、存在干扰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对于硬件故障,采用更换相应的单元模块来解决。 话音信道分配过程 因无线分配TCH失败(如TCH拥塞,或手机已被MSC分配至某一TCH上,因某种原因占不上TCH而导致链路中断等原因)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对于TCH拥塞问题,可采用均衡话务量,调整相关小区服务范围的参数,启用定向重试功能等措施减少TCH的拥塞;对于占不上TCH的情况,一般是硬件故障,可通过拨打测试或分析话务统计中的CALLHOLDINGTIME参数进行故障定位,如某载频CALLHOLDINGTIME值小于10秒,则可断定此载频有故障。另外严重的同频干扰(如其它基站的BCCH与TCH同频)也会造成占不上TCH信道,可通过改频等措施解决。 2.电话难打现象 一般现象是较难占线、占线后很容易掉线等。这种情况首先应排除是否是TCH 溢出的原因,如果TCH信道不足,则应增加信道板或通过增加微蜂窝或小区裂变的形式来解决。

linux_操作系统优化方案

按照传统,Linux不同的发行版本和不同的内核对各项参数及设置均做了改动,从而使得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下边将分四部分介绍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和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系统下,如何用以下几种技巧进行性能的优化: 1、Disabling daemons (关闭daemons) 2、Shutting down the GUI (关闭GUI) 3、C hanging kernel parameters (改变内核参数) 4、Kernel parameters (内核参数) 5、Tuning the processor subsystem(处理器子系统调优) 6、Tuning the memory subsystem (内存子系统调优) 7、Tuning the file system(文件系统子系统调优) 8、Tuning the network subsystem(网络子系统调优) 1 关闭daemons 有些运行在服务器中的daemons (后台服务),并不是完全必要的。关闭这些daemons可释放更多的内存、减少启动时间并减少C PU处理的进程数。减少daemons数量的同时也增强了服务器的安全性。缺省情况下,多数服务器都可以安全地停掉几个daemons。 Table 10-1列出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下的可调整进程. Table 10-2列出了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下的可调整进程

注意:关闭xfs daemon将导致不能启动X,因此只有在不需要启动GUI图形的时候才可以关闭xfs daemon。使用startx 命令前,开启xfs daemon,恢复正常启动X。 可以根据需要停止某个进程,如要停止sendmail 进程,输入如下命令: Red Hat: /sbin/service sendmail stop SUSE LINUX: /etc/init.d/sendmail stop 也可以配置在下次启动的时候不自动启动某个进程,还是send mail: Red Hat: /sbin/chkconfig sendmail off SUSE LINUX: /sbin/chkconfig -s sendmail off 除此之外,LINUX还提供了图形方式下的进程管理功能。对于Red Hat,启动GUI,使用如下命令:/usr/bin/redhat-config-serv ices 或者鼠标点击M ain M enu -> System Settings -> Serv er Settings -> Serv ices.

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题库1-1-8

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 题库1-1-8

问题: [单选]下列关于软件可靠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很复杂,软件可靠性不能通过历史数据和开发数据直接测量和估算出来 B.软件可靠性是指在特定环境和特定时间内,计算机程序无故障运行的概率 C.在软件可靠性的讨论中,故障指软件行为与需求的不符,故障有等级之分 D.排除一个故障可能会引入其他的错误,而这些错误会导致其他的故障 软件可靠性是软件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及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也就是软件无故障运行的概率。这里的故障是软件行为与需求的不符,故障有等级之分。软件可靠性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和开发数据直接测量和估算出来。在软件开发中,排除一个故障可能会引入其他的错误,而这些错误会导致其他的故障,因此,在修改错误以后,还是进行回归测试。

问题: [单选]在关于计算机性能的评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叙述是() Ⅰ、机器主频高的一定比主频低的机器速度高。 Ⅱ、基准程序测试法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实际运行情况,但各个基准程序测试的重点不一样。 Ⅲ、平均指令执行速度(MIPS)能正确反映计算机执行实际程序的速度。 Ⅳ、MFLOPS是衡量向量机和当代高性能机器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A.Ⅰ、Ⅱ、Ⅲ和Ⅳ B.Ⅱ和Ⅲ C.Ⅱ和Ⅳ D.Ⅰ和Ⅱ 机器主频高的并不一定比主频低的机器速度快,因为指令系统不同,各指令使用的机器周期数也不同。平均指令执行速度并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计算机执行实际程序的速度,因为它仅是对各种指令执行速度加权后的平均值,而实际程序使用的指令情况与测试平均指令速度的程序不一样。基准程序测试法是目前一致承认的测试性能较好的方法,目前,有很多这样的测试程序,各个基准程序测试的重点和应用领域都不一样。向量机和当代高性能机器主要用在工程应用计算中,浮点工作量占很大比例,因此机器浮点操作性能是这些机器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阶系统性能改善及稳定性

例1 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求开环增益K 分别为10,,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计算过程及结果列表 K 计算 10 开环 传递 函数 )1(10 )(1+= s s s G )1(5 .0)(2+= s s s G )1(09 .0)(3+= s s s G 闭环 传递 函数 10 10 )(21++= Φs s s 5 .05 .0)(22++= Φs s s 09 .009 .0)(23++= Φs s s 特征参数 ?? ? ? ????===?===81arccos 158.016.32116.310ξβξωn ?? ? ? ????===?===45arccos 707.0707.021707 .05.0ξβξωn ?? ? ??=?===67.13.0213 .009.0ξωn 特征 根 12.35.02,1j ±-=λ 5.05.02,1j ±-=λ ???-=-=9.01.021λλ???==11.1102 1T T 动态 性能 指标 2 2 100001.01160.43.5 3.5 7 0.5p n s n t e t ξπξπξωσξω--? ==?-??==???===?? ???? ????? =====-=--7 5 .35238.61001002 2 n s n p t e t ξωσωξπξξπ ()122111009 31,0 s s p T T t t T T t λλσ?==? =?=??=∞=?

调整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系统性能,但改善程度有限 §3.3.4 改善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措施 (1) 测速反馈 —— 增加阻尼 (2) 比例+微分 —— 提前控制 例 2 在如图所示系统中分别采用测速反馈和比例+微分控制,其中 10K =,216.0=t K 。分别写出各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 递函数,计算动态性能指标(σ%,s t )并进行对比分析。

网络优化方案

2017 年 网 络 优 化 方 案 技术部—IT组 2016-11-28 目录 前言 一、优化目的 1.01、网络体验 1.02、早期酒店无线覆盖方案的问题 1.03、酒店无线(WiFi)网络整体服务

二、解决方案 2.01、网络示意图 2.02、设备选型 2.03、办公区方案 2.04、度假酒店客房方案 1、客房数量 2、网络拓扑 3、方案说明 2.05、大别墅方案 前言

酒店无线(WiFi)上网,在几年前还是个超前时髦的概念,但随着以 iPhone/ iPad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迅速普及,成为人手一个(特别是商务、旅游人士)的必备终端,无线(WiFi)上网已经成为所有酒店(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必须考量的基础服务。 实际上,酒店的服务人员及管理者已经越来越多的遇到来自于客户对于无线(WiFi)网络的需求。国内酒店业门户网站“迈点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016833769.html,)载录的“酒店需具备的十个信息化服务”,描述了客户经常反映和投诉的十个酒店信息化服务,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客户对网络(特别是无线网络)的需求:“网络不好,包含两层意义:A、网络接入点不好,客户找不到网口,或者网口不方便,客人在家里/办公室已习惯了无线上网,但能提供无线上网的酒店数量非常少;B、网络速度和方便度不好,客人在酒店的上网速度、方便性与家里/办公室相比差距甚远” 综上所述,“酒店WiFi无线上网”已经成为最受关注、最吸引客户的酒店服务。提供全面的、免费的WiFi无线上网服务,会使酒店更加吸引客户,从而提高酒店客房入住率。 一、优化目的

1.01、网络体验 真正令客户满意的无线(WiFi)服务,绝不仅仅是对酒店的无线(WiFi)信号的简单覆盖。酒店无线(WiFi)服务,是涉及“统一服务、无线信号、上网速度、无缝连接、差异化体验、网络门户”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服务。如果不进行充分的、全面的准备,仓促进行无线网络覆盖部署,不但不能为酒店增添新的卖点,反而可能会因无线网络体验不好而引致客户的抱怨,得不偿失。 1.02、早期酒店无线覆盖方案的问题 早期(2004年以前)的酒店无线(WiFi)网络覆盖,往往采用的是以有线局域网为基础,再安装1个或多个分散的无线接入点(AP),以提供酒店内部指定区域的无线网络连接,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部署简单,普通家庭/个人用户在家庭也多采用这样部署方式。但随着无线网络应用的发展、酒店无线网络服务的用户规模扩大,这种分散AP的部署方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 A、AP独立工作,缺乏统一的管理:AP分散在各个区域,独自工作。网管人员必须对每一个AP进行基本安装配置、安全策略配置、访问控制配置,随着酒店无线网络规模的逐渐增大,日常安装维护工作变得非常繁琐,例如网络临时变更或修改配置需要酒店网管人员对每一个AP逐个进行配置变更,缺乏统一配置和管理。 B、接入有效性、稳定性无法保障:分散的AP布放,由于WiFi网络的传输距离有限,加上酒店客房墙体对无线信号的阻碍,往往会导致离AP较远的房间无法接受到稳定的无线信号;如果试图通过密集布放多个AP来解决信号问题,由于各个AP之间没有统一管理,因此反而会因为AP之间的无线RF信号的互相冲突,反而会导致客户连接的不稳定;而且客户电脑/终端同时接收到多个酒店无线网络的信号,可能会产生使用上的困惑,并且在实际使用时会出现交替连接/断开的现象,影响客户的无线上网体验。

PhotoShopCC运行缓慢甚至卡死的系统性能优化方法

PhotoShopCC运行缓慢甚至卡死的系统性能优化方法 PhotoshopCC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而不少网友对于PhotoshopCC也可谓是又爱又恨。爱很好理解,因为PhotoshopCC能帮助我们高效率地进行各种图像处理;而恨呢,则是因为随着PhotoshopCC功能的日益强大,对电脑配置要求也相应提高,运行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相应缓慢甚至是停止相应的情况。笔者作为一个UI设计师,每天都要跟那些尺寸不大但却有着许多图层的图像打交道,因此对于PS性能优化还是有一些心得的。这里,我们就针对PSCC运行缓慢或停止相应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性能优化建议。当然,你可以根据你的工作流程来参考使用这些优化建议,至于优化效果,一定会让你记忆深刻。PS性能优化技巧分享PS性能优化通用技巧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些PS性能优化的通用技巧,不管你用PS来干什么,这些PS性能优化技巧都能帮你提高工作效率。一、文件大小和尺寸作为一名UI设计师,笔者通常使用的文件格式就是PSD,为了确保图像的兼容性,Adobe 对PSD文件的大小限定为最大2GB。当PS运行变慢的时候,你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应该是检查文件大小。如果你的应用的每一屏都在同一个PSD里面,文件大小可以非常快就确定下来,尤其是你还要添加图层组合的时候。在Photoshop CC 14.2以后的版本,PS中新增了“链接到智能对象”功能,该功能的出现可让你的应用用到多个文件中,在长期的更新过程中减去许多麻烦。笔者目前开始做的就是利用该功能来打破一些设计,它不仅能保持PS运行

流畅,还能让笔者更加灵活地设计应用的每一屏。除PSD之外,Adobe对其他文件类型的大小也设置有一些限制。如没有文件可以大于300000x300000像素,PDF文件大小也不能超过10GB。不过使用PS的大型文档格式则不需要担心,这些文件大小的限制为4EB(4000000百万兆字节)。二、效率指示想要知道你的PSD占用了多少系统资源,这是一个十分简便的方法。在PSCC 工作区的左下方有一个指示,可现实当前的文件信息。默认状态下,它显示的是“文件大小”,类似“文档:12.5M/384.5M”这样的指示。这时,点击好似播放按钮的符号“?”,就可以按照你的喜好进行自定义设置显示内容,其中就包括“效率”这一项。图01 调出“效率”这一显示内容后,一般显示的会是“效率:100%”。而当该数值低于100%的时候,则意味着你并未分配足够的内存给PS,这时候PS会调用磁盘空间来支持运转,PS的图像处理运行自然会慢下来。如果你看到该数值已经低过90%了,那么你就该分配更多的内存给PS。当然,这里我们稍后再做详细解说。不过如果你是在全屏模式下工作,则该指示会隐藏起来,但我们可以通过信息面板查看到相关信息。图02 此外,还有两种方法可以释放一些内存:1、清理“还原”“剪贴板”和“历史”(编辑>清除>所有)2、关闭所有你现在不使用的文件86ps素材网小提示:这里要注意一点的是,清理这个功能虽然非常有效,但却是不可逆的操作。如果你觉得你有可能会想要把图像恢复至之前的某个步骤中的样子,那么就仅仅清理剪贴板就OK了。三、

模拟通信系统性能指标

1.5.1 模拟通信系统性能指标 知识点归纳: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指涉及有效性、可靠性、标准性、经济性及可维护性等,但设计或评价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传输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效性主要是指消息传输的“速度”,而可靠性主要是指消息传输的“质量”。 对于模拟通信系统来说,有效性可以用消息占用的有效带宽来度量,可靠性可以用接受端输出的信噪比来度量。 对于数字通信系统来说,度量其有效性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可靠性主要指标是差错率。 数字系统的性能指标 有效性 有效性时通信系统传输信息的数量上的表征,时指给定信道和时间内传输信息的多少。数字通信系统中的有效性通常用码元速率RB、信息速率Rb和频带利用率衡量。 1.码元速率 码元速率RB也称为传码率、符号传输速率等定义:码元速率RB是指每秒钟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简记为B, 例如,某系统在 2 秒内共传送 4800 个码元,则该系统的传码率为 2400B 。 虽然数字信号由二进制和多进制的区分,但码元速率与信号的进制无关,只与一个码元占有时间Tb有关,RB=1/Tb。 2 .信息速率 定义:信息速率(Rb)是指每秒传输的信息量。单位:比特/秒(bit/s),简记(b/s) 例如,若某信源在 1 秒钟内传送 1200 个符号,且每一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 l ( bit ),则该信源的信息传输速率 =1200b/s 或 1200bps 。对于传输二进制数字信号,则Rb为二进制码元数目/秒,对于传输N二进制数字信号,有 Rb=RBlog2M 式中RB为M进制数字信号的码元速率。二进制时,码元速率与信息速率数值相等,只是单位不同。 3.频带利用率 在比较不同的数字通信系统的效率时,仅仅看他们的信息传输速率是不够的。因为即使是两个系统的

可靠性评估

可靠性概念理解: 可靠性是部件、元件、产品、或系统的完整性的最佳数量的度量。可靠性是指部件、元件、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环境下、规定的时间内、规定条件下无故障的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概率。从广义上讲,“可靠性”是指使用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或对企业的信赖程度。 可靠性的技术是建立在多门学科的基础上的,例如: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材料、结构物性学,故障物理,基础试验技术,环境技术等。 可靠性技术在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试验、制造阶段可靠性、使用阶段可靠性、可靠性管理。我们做的可靠性评估应该就属于使用阶段的可靠性。 机床的可靠性评定总则在GB/T23567中有详细的介绍,对故障判定、抽样原则、试验方式、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故障检测、数据的采集、可靠性的评定指标以及结果的判定都有规范的方法。对机床的可靠性评估时,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即时的方法,做出准确的评估和数据的收集。 可靠性研究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产品历史经验数据的积累; 2)通过失效分析(Failure Analyze)方法寻找产品失效的机理; 3)建立典型的失效模式; 4)通过可靠性环境和加速试验建立试验数据和真实寿命之间的对应关系;5)用可靠性环境和加速试验标准代替产品的寿命认证; 6)建立数学模型描述产品寿命的变化规律; 7)通过软件仿真在设计阶段预测产品的寿命; 大致可把可靠性评估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前提工作、重点工作。 准备阶段:数据的采集(《数控机床可靠性试验数据抽样方法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张宏斌) 用于收集可靠性数据, 并对其量化的方法是概率数学和统计学。在可靠性工程中要涉及到不确定性问题。我们关心的是分布的极尾部状态和可能未必有的载荷和强度的组合, 在这种情形下, 经常难以对变异性进行量化, 而且数据很昂贵。因此, 把统计学理论应用于可靠性工程会更困难。当前,对于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却很少有人提及, 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目前,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基本上是以简单随机抽样为主,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只采用了某一个厂家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生产的机床进行统计分析。由此所引发的问题就是: 这样收集的数据不能够很好地反映数控机床可靠性的真实状况, 同时其精度也不能够令人满意。 由于现在数控机床生产厂家众多、生产量庞大、机床型号多以及成产的批次多,这样都对数据的收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数据采样时: (1)必须采用合理的抽样方法来得到可靠性数据; (2)简单随机抽样是目前普遍应用的抽样方法,但是必须抽取较大的样本量才能够获得较高的精度和信度; 针对以上的特点有三种数据采集的方法可以选择:简单随机抽样、二阶抽样、分层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元中,抽取n个单元,保证抽取每个单元或者几个单元组合的概率相等。

系统性能优化方案

系统性能优化方案 (第一章) 系统在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1年以上),均存在系统性能(操作、查询、分析)逐渐下降趋势,有些用户的系统性能下降的速度非常快。同时随着目前我们对数据库分库技术的不断探讨,在实际用户的生产环境,现有系统在性能上的不断下降已经非常严重的影响了实际的用户使用,对我公司在行业用户内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通过对现有系统的跟踪分析与调整,我们对现有系统的性能主要总结了以下几个瓶颈: 1、数据库连接方式问题 古典C/S连接方式对数据库连接资源的争夺对DBServer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现代B/S连接方式虽然不同程度上缓解了连接资源的压力,但是由于没有进行数据库连接池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随着应用服务器的不断扩大和用户数量增加,连接的数量也会不断上升而无截止。 此问题在所有系统中存在。 2、系统应用方式(架构)问题(应用程序设计的优化) 在业务系统中,随着业务流程的不断增加,业务控制不断深入,分析统计、决策支持的需求不断提高,我们现有的业务流程处理没有针对现有的应用特点进行合理的应用结构设计,例如在‘订单、提油单’、‘单据、日报、帐务的处理’关系上,单纯的数据关系已经难以承载多元的业务应用需求。 3、数据库设计问题(指定类型SQL语句的优化)

目前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数据库设计由开发人员承担,由于缺乏专业的数据库设计角色、单个功能在整个系统中的定位模糊等原因,未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整体的分析与性能设计,仅仅实现了简单的数据存储与展示,随着用户数据量的不断增加,系统性能逐渐下降。 4、数据库管理与研究问题(数据存储、物理存储和逻辑存储的优化) 随着系统的不断增大,数据库管理员(DBA)的角色未建立,整个系统的数据库开发存在非常大的随意性,而且在数据库自身技术的研究、硬件配置的研究等方面未开展,导致系统硬件、系统软件两方面在数据库管理维护、研究上无充分认可、成熟的技术支持。 5、网络通信因素的问题 随着VPN应用技术的不断推广,在远程数据库应用技术上,我们在实际设计、开发上未充分的考虑网络因素,在数据传输量上的不断加大,传统的开发技术和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承载新的业务应用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修改应用技术模式 2、建立历史数据库 3、利用数据库索引技术 4、利用数据库分区技术 通过尝试效果明显,仅供参考!

可靠性软件评估报告

可靠性软件评估报告 目前,关于可靠性分析方面的软件产品在市场上出现的越来越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以下3种产品:英国的ISOGRAPH、广五所的CARMES和美国Relex。总体上来说,这些可靠性软件都是基于相同的标准,因此它们的基本功能也都十分类似,那么如何才能分辨出它们之间谁优谁劣呢?根据可靠性软件的特点和我厂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主要从软件的稳定性、易用性和工程实用性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现从这几个方面对上述软件进行一个简单的论证,具体内容如下。 稳定性 要衡量一个可靠性软件的好坏,首先是要看该软件的运行是否稳定。对一个可靠性软件来说,产品的稳定性十分重要。一个没有经过充分测试、自身的兼容性不好、软件BUG很多、经常死机的软件,用户肯定是不能接受的。当然,评价一个可靠性分析软件是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最好的证明就是该产品的用户量和发展历史。 ISOGRAPH可靠性分析软件已将近有2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全球已有7000多个用户,遍布航空、航天、铁路、电子、国防、能源、通讯、石油化工、汽车等众多行业以及多所大学,其产品的每一个模块都已经过了isograph的工程师和广大用户的充分测试,因而其产品的稳定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广五所的CARMES和美国Relex软件相对来说,其用户量比较少,而且其产品的每一个模块的发布时间都比isograph软件的相应模块晚得多,特别是一些十分重要的模块。 例如,isograph的故障树和事件树分析模块FaultTree+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它的发展历史已经有15年了。Markov模块和Weibull模块也具有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些模块目前已经拥有一个十分广泛的用户群,它们已经被Isograph的工程师和大量的客户广泛的测试过,产品的稳定性值得用户信赖。而Relex的故障树和事件树相对比较新,它大约在2000年被发布,而Markov模块和Weibull模块2002年才刚刚发布,这些模块还没有经过大量用户的实际使用测试,其功能的稳定性和工程实用性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广五所的CARMES软件的相应模块的发布时间就更晚了,有些甚至还没有开发出来,而且其用户主要集中在国内,并没有经过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易用性 对一个可靠性分析软件产品来说,其界面是否友好,使用是否方便也十分重要,这关系到工程师能否在短时间内熟悉该软件并马上投入实际工作使用,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一个学习十分困难、使用很不方便的软件,即使其功能十分强大,用户也不愿使用。 ISOGRAPH软件可以独立运行在Microsoft Windows 95/98/Me/2000/NT/XP平台及其网络环境,软件采用大家非常熟悉的Microsoft产品的特点,界面友好,十分容易学习和使用。该软件提供了多种编辑工具和图形交互工具,便于用户在不同的模块间随时察看数据和进行分析。你可以使用剪切、复制、粘贴等工具,或者直接用鼠标“托放”来快速的创建各种分析项目,你还可以将标准数据库文件,如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Excel电子表格以及各种格式的文本文件作为输入直接导入到isograph软件中,使项目的建立变得非常简单。另外,Isograph 各软件工具都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图形、图表和报告生成器,可以用来生成符合专业设计要求的报告、图形和表格,并可直接应用到设计分析报告结果中。 ISOGRAPH软件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将各软件工具的功能、设计分析信息、分析流程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其全部的分析模块可以在同一个集成界面下运行,这既可以保证用户分析项目的完整性,还可以使用户在不同的模块间共享所有的信息,不同模块间的数据可以实时链接,而且还可以相互转化。例如,你可以在预计模块和FMECA模块之间建立数据链接,当你修改预计模块中的数据时,FMECA模块中对应的数据会自动修改,这既可以节省

SQL2019系统性能优化解决方案共12页文档

SQL Server 系统性能调优解决方案 前言 近几年,医药流通市场经历了激烈的震荡,导致行业逐步成熟和企业的快速变革,差异化经营成为众多医药流通的竞争选择。时空产品在中国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且深入应用,大量的客户化开发和定制支撑了企业管理中横向和纵向的变化,很好的适应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需求。 对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很多用户都面临着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系统效率下降。产生效率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 1.硬件问题 2.软件问题 3.实施问题 正因为产生效率下降的因素很多,所以如何去查找原因成为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时空公司也处在积极探索过程中。时空公司在解决一些客户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方法和思路,归纳总结后呈现给体系内的技术人员,本方案就系统效率调整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方法、技巧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让技术人员能够快速定位问题,解决问题,为合作伙伴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索引简介 索引是根据数据库表中一个或多个列的值进行排序的结构。索引提供指针以指向存储在表中指定列的数据值,然后根据指定的排序次序排列这些指针。数据库使用索引的方式与使用书的目录很相似,通过搜索索引找到特定的值,然后跟随指针到达包含该值的行。 索引键:用于创建索引的列。 索引类型 ?聚集索引: 聚集索引基于数据行的键值在表内排序和存储这些数据行。由于数据行按基于聚集索引键的排序次序存储,因此聚集索引对查找行很有效。每个表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因为数据行本身只能按一个顺序存储。数据行本身构成聚集索引的最低级别(叶子节点)。只有当表包含聚集索引时,表内的数据行才按排序次序存储。如果表没有聚集索引,则其数据行按堆集方式存储。 聚集索引对于那些经常要搜索范围值的列特别有效。使用聚集索引找到包含第一个值的行后,便可以确保包含后续索引值的行在物理相邻。例如:如果应用程序执行的一个查询经常检索某一日期范围内的记录,则使用聚集索引可以迅速找到包含开始日期的行,然后检索表中所有相邻的行,直到到达结束日期。这样有助于提高此类查询的性能。同样,如果对从表中检索的数据进行排序时经常要用到某一列,则可以将该表在该列上聚集(物理排序),避免每次查询该列时都进行排序,从而节省成本。 ?非聚集索引 非聚集索引具有完全独立于数据行的结构。非聚集索引的最低行包含非聚集索引的键值,并且每个键值项都有指针指向包含该键值的数据行。数据行不按基于非聚集键的次序存储。如

模拟通信系统性能指标

模拟通信系统性能指标 知识点归纳: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指涉及有效性、可靠性、标准性、经济性及可维护性等,但设计或评价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传输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效性主要是指消息传输的“速度”,而可靠性主要是指消息传输的“质量”。 对于模拟通信系统来说,有效性可以用消息占用的有效带宽来度量,可靠性可以用接受端输出的信噪比来度量。 对于数字通信系统来说,度量其有效性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可靠性主要指标是差错率。 数字系统的性能指标 有效性 有效性时通信系统传输信息的数量上的表征,时指给定信道和时间内传输信息的多少。数字通信系统中的有效性通常用码元速率RB、信息速率Rb和频带利用率衡量。 1.码元速率 码元速率RB也称为传码率、符号传输速率等定义:码元速率RB是指每秒钟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简记为B, 例如,某系统在 2 秒内共传送 4800 个码元,则该系统的传码率为 2400B 。 虽然数字信号由二进制和多进制的区分,但码元速率与信号的进制无关,只与一个码元占有时间Tb有关,RB=1/Tb。 2 .信息速率 定义:信息速率(Rb)是指每秒传输的信息量。单位:比特/秒(bit/s),简记(b/s) 例如,若某信源在 1 秒钟内传送 1200 个符号,且每一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 l ( bit ),则该信源的信息传输速率 =1200b/s 或 1200bps 。对于传输二进制数字信号,则Rb为二进制码元数目/秒,对于传输N二进制数字信号,有Rb=RBlog2M 式中RB为M进制数字信号的码元速率。二进制时,码元速率与信息速率数值相等,只是单位不同。 3.频带利用率 在比较不同的数字通信系统的效率时,仅仅看他们的信息传输速率是不够的。因为即使是两个系统的信息传输的速率相同,他们所占用的频带宽度也可能不同。从而效率也不同。对于相同的信道频带,传输的信息量越来越高。所以用来衡量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效率指标(有效性)应当是单位频带内的传输速率,即 n=符号传输速率/频带宽度(波特/赫) 对于二进制传输,则可以表示为 n=信息传输速率/频带宽度(比特/秒*.赫) 可靠性

制造系统可靠性

制造系统可靠性 李沁逸 (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 摘要:本文简单的对制造系统和可靠性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制造系统发展的概况,阐明了制造系统可靠性的概念和其重要性。 关键字:制造系统可靠性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系统日趋复杂。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企业的制造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制造系统的可靠性就变的越来越重要了,制造企业要在外部环境激烈变动的环境下生存和竞争,就要努力的提高制造系统的可靠性,以保证较快的速度和较低的价格,提供较好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1 制造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制造系统的可靠性建模技术和制造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是近些年来随机制造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制造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结构复杂化,其可靠性问题同益显得重要。可靠性模型是用来描述系统及组成单元之间的故障逻辑关系的数学模型,是进行可靠性评估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前制造系统性能建模、性能评价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针对制造系统性能多样性,需要确定制造企业级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对制造系统时间、成本、质量等性能建立性能模型,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形 成一套参考模型体系; ●将制造系统的不同目标转化为可以进行计算或比较的量化要素,即通过建立 一定的技术经济模型完成各种性能要素的建模分析,即从制造活动性能到制造过程性能和制造过程性能到制造系统性能的映射,并将这些性能属性用量化的形式表达出来; ●对制造系统性能实时跟踪,在制造系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上,管理人员 实时对所要分析和评价的性能进行跟踪监视,使分析和评价能实时进行; ●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制造系统内部和制造系统外部性能分析和评价相结 合,并注意制造系统内外部的协调发展; ●重视对制造系统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性能分析和评价相结合,更重视制造 系统长远发展潜力的分析与评价; ●反映整个制造系统全过程的运营动态性能分析和评价,而不是仅仅反映单个 活动或过程的运营情况和静态经营结果。反映整个制造系统整体性能分析和评价,同时也注重各节点相互间利益相关性的性能分析和评价,进行制造全

安全性可靠性性能评价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3.3 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评价 3.3.1主要知识点 了解计算机数据安全和保密、计算机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系统性能评价方面的知识,掌握数据加密的有关算法、系统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模型以及相关的计算方示。 3.3.1.1数据的安全与保密 (1)数据的安全与保密 数据加密是对明文(未经加密的数据)按照某种加密算法(数据的变换算法)进行处理,而形成难以理解的密文(经加密后的数据)。即使是密文被截获,截获方也无法或难以解码,从而阴谋诡计止泄露信息。数据加密和数据解密是一对可逆的过程。数据加密技术的关键在于密角的管理和加密/解密算法。加密和解密算法的设计通常需要满足3个条件:可逆性、密钥安全和数据安全。 (2)密钥体制 按照加密密钥K1和解密密钥K2的异同,有两种密钥体制。 ①秘密密钥加密体制(K1=K2) 加密和解密采用相同的密钥,因而又称为密码体制。因为其加密速度快,通常用来加密大批量的数据。典型的方法有日本的快速数据加密标准(FEAL)、瑞士的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和美国的数据加密标准(DES)。 ②公开密钥加密体制(K1≠K2) 又称不对称密码体制,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其中一个密钥是公开的,另一个密钥是保密的。由于加密速度较慢,所以往往用在少量数据的通信中,典型的公开密钥加密方法有RSA和ESIGN。 一般DES算法的密钥长度为56位,RSA算法的密钥长度为512位。 (3)数据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保护是在数据中加入一定的冗余信息,从而能发现对数据的修改、增加或删除。数字签名利用密码技术进行,其安全性取决于密码体制的安全程度。现在已经出现很多使用RSA和ESIGN算法实现的数字签名系统。数字签名的目的是保证在真实的发送方与真实的接收方之间传送真实的信息。 (4)密钥管理 数据加密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密钥的安全性。密钥的管理包括密钥体制的选择、密钥的分发、现场密钥保护以及密钥的销毁。 (5)磁介质上的数据加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