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的特性及危害分析汇编

液氨的特性及危害分析汇编
液氨的特性及危害分析汇编

液氨的特性及危害分

液氨的品质参数、主要特性、危害及泄漏处理措施

一、液氨的品质参数

二、氨的主要特性

氨属可燃、易爆、有毒物质,危险类别为2.3类,其主要性质见下表:

1、易气化扩散

发生泄漏时,由液态变为气态,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汽中;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汽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

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2、易中毒伤亡

氨有毒,有刺激性和恶臭味的气体,容易挥发,氨泄漏至大气中,扩散到一定的范围,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每立方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30分钟内即可造成人员中毒;氨气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感觉器官,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口有干辣感,流泪,流鼻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食物困难,头昏疼痛,检查时可见眼膜充血水肿,肺部可听到少数干罗音;重度中毒症状为:在高浓度氨气作用下,头,面部等外露部位皮肤或造成重二度化学灼伤,还可出现昏迷,精神错乱,痉挛,也可造成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少数因反射性声门痉挛或呼吸停止呈触电式死亡。

3、易燃烧爆炸

氨既是有毒气体,又是一种可燃气体,氨的自燃点为651℃,燃烧值为2.37-2.51J/m3,临界温度为132.5℃,临界压力为11.4Mpa,氨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1-14%时,遇明火即可燃烧,其火焰呈黄绿色,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5.7%-27.4%时,遇火源就会引起爆炸,最易引燃浓度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0.58Mpa;液氨容器受热会膨胀,压力会升高,能使钢瓶或储罐爆炸.

4、易污染环境

氨可以污染空气,在风力的作用下,这种有毒气体随风飘移,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对人畜产生危害;如果液氨大量泄漏流到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则造成水污染,严重时该水域的水未经处理不能使用.

5、易发生次生事故

氨不稳定,遇热分解,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四、异常及处理措施

1、氨泄漏的处理原则:

A 氨区泄漏的应急处理原则是“救人第一,救物第二”,“防止扩散第一,减少损失第二”。

B 氨区安全管理预防的重点是防泄漏和防爆。当发生事故时,处理决策的依据是氨气检漏仪检测的氨气含量。氨的含量在0.025%~0.300%时,使用呼吸器SCBA即可;氨的含量在0.3%~1.0%时,要着A级密闭的防护服;若氨的含量>15%,应停止一切活动,人员快速移动至氨区上风向,迅速撤离疏散。

2、氨轻微泄漏处理:

A 及时汇报值长、主管;

B 做好个人防护,关闭相关阀门,对氨泄漏部位进行隔离,启动现场的水喷淋系统对泄漏的氨气进行稀释,启动废水泵,防止吸收氨气后的含氨废水造成二次污染;

C 联系检修人员进行抢修,将氨泄漏程度减至最低;

D 隔离泄漏区域,撤离受影响区域的所有无关人员,并张贴本区域有氨泄漏通告,进行提示;

E 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清理所有可能燃烧的物品及阻碍通风的障碍物,保持泄漏区域内通风畅通。

3、大量氨气外泄处理:

A 紧急投入现场水喷淋系统对泄漏的氨气进行稀释,启动废水泵,防止吸收氨气后的含氨废水造成二次污染;

B 立即汇报值长、主管及相关领导;紧急启动脱硝氨泄漏应急预案;

C 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立即采取救援行动,设置救援行动区域;

D 应急救援行动组投入抢险救援,迅速组织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150m;

E 应急处理人员应佩带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F 接通附近消防水管,迅速向泄漏处大量喷水以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喷水时,应采用消防车(栓)的喷淋管在泄漏部位上方形成水雾,抑制氨气向外扩散。

4、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处理:

A 紧急投入现场水喷淋系统对泄漏的氨气进行稀释;

B 迅速拨打厂内火警电话5119,如有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抢救伤员,同时向安庆市“120”求救;

C 切断氨区系统所有设备电源;

D 汇报值长、主管及相关领导;紧急启动脱硝氨泄漏应急预案;

E 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立即采取救援行动,设置救援行动区域;

F 应急救援行动组投入抢险救援,迅速组织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150M,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周围500米设交通管制;

G 接通附近消防水管,迅速向泄漏处大量喷水以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切忌向泄漏口或阀门处喷水,防止冻裂;切勿在罐体两端停留;

H 根据风向,预测氨气的波及范围,指挥进行防护并组织人员撤离;

I 白天疏散范围800米,夜间则在2300米。

五、人体接触氨气的应急处理措施

1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放入双层塑料袋中,皮肤用2%的硼酸溶液或大量的清水彻底冲洗,并立即就医。若冲洗后仍有过敏或烧伤,应进行医疗。

2、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眼睛至少15min,并立即就医。

3 、呼吸道接触: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进行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就医。

4 、体内接触:

立即喝大量的水,稀释吸入的氨,并尽可能快送医院治疗。

双氧水(过氧化氢)物质特性表(MSDS)

化学品英文名称 危险货物编号 主要成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形状 熔点℃ 分子式 临界温度℃ 火灾危险特性 溶解性 其他理化性质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急性毒性 健康危害hydrogen peroxide 俗名英文名称 51001UN 2015 工业级分为27.5%、35%两种。CAS.NO 7722-84-1 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2(无水)沸点℃158(无水)相对密度1.46(无水)相对蒸汽密度无资料H 2O 234.01

分子量饱和蒸汽压(kPa)0.13(15.3℃)燃烧热(Kj/mol)临界压力MPa 闪点℃燃点℃ 甲类最小点火能量(mJ)爆炸极限%(V/V) 溶于水、醇、醚,不溶于苯、石油醚。 第5.1类氧化剂侵入途径吸入√皮肤食入√LD 50LC 50 大鼠经口(mg/kg):376(H 2O 290%)职业危害分级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 无资料 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不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分解产物氧气、水 禁配物易燃或可燃物、强还原剂、铜、铁、铁盐、锌、活性金属粉末等。 避免接触的条件强光、受热、撞击。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吸入 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危险特性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氧气、水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灭火方法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 水、雾状水、干粉、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液氨应急处理

液氨应急处理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CAS编号:7664-41-7自燃点:651.11℃ 熔点(℃):-77.7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0℃) 二、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 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 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人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皮肤和眼睛接触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

液氨的应急处置

液氨的应急处置 应急人员处置措施 进入事故现场人员疏通指挥前,需配置液氨个人防护用品有:液氨防护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手套、液氨专用防毒面具。 1.进入液氨泄露污染区,第一时间切断区域电源。 2.开启消防喷淋装置,逐个排查泄漏原因。 3.关闭管道气源,然后将管道内残余部分液氨经稀释后从废气专用管路排放干净。 4.找到液氨泄露的部位,然后延伸查到到对应的液氨储存罐出口阀门,将它关闭。此时操作一定要穿液氨防护服,戴好液氨防毒面具和防化手套在消防喷水的协助下关闭阀门,如果关闭后依然有液氨泄露,可以一直使用消防喷水喷射,直至余下的液氨全部排放。 5.液氨泄露事故处置结束,到达安全区域后,因为液氨防护服表面沾有大量液氨,需要立即使用清水冲洗20分钟,然后脱下防毒面具、液氨防护服。 液氯泄漏应急处理方法 1、立即通知所在地(或附近)氯碱生产企业,通知公安、消防、安监、卫生等部门。 2、立即营救和安全疏散周围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实施紧急处置措施。撤离时应注意:有个体防护用品的应佩戴,无防护用品的应采取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如采用湿毛巾遮掩口鼻等措施);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指挥部确定的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撤离完毕,必须查清是否仍有人留在事故区。 3、进入隔离区域内的救助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参加氯气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人员应获取氯及液氯的理化性质、毒性特征、中毒急救等必要信息。 4、应急处置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及空气呼吸器进入泄漏现场,查明泄漏部位及原因,采取关闭与其相应的阀门、停止作业或采取改变工艺流程、局部停车等方法切断泄漏源,以减少泄漏量,现场人员不断用氯气捕消器捕消泄漏的氯气,减小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5、实时检测空气巾的氯气含量,当氯气含量超标时,可用喷雾状碱液吸收。 苯泄漏应急处理方法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

(完整版)液氨泄漏应急预案

液氨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威海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液氨罐区及脱硝液氨输送管道等液氨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与应急响应的工作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液氨罐区及管道系统突发液氨泄漏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3]第4号) 《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2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第1号)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 《关于印发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124号) 《关于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通知》(威安监发[2010]42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3、概况 本公司有液氨槽罐2个,每个液氨槽罐容积为50m3,共100m3,氨的最大储存系数为85%,液氨度0.65kg/L(-10℃),二个槽罐最大可储液氨300×0.85×0.65=165.75吨,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已大于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标准,所

液氨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液氨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一、液氨泄漏的现象: 液氨泄漏时,从泄漏处冒出大量的烟雾,周围环境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泄漏处的设备、管线发冷,严重结冻。 二、液氨泄漏的原因 1.液氨储罐破损; 2.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密封不严泄漏; 3.连接的软管破损泄漏; 4.软管与接头的连接处密封不严泄漏; 5.各接头及压力表的安装处密封不严泄漏。 三、液氨泄漏的处置措施 1.疏散人员至上风口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或将泄漏控制住; 2.切断火源,必要时切断污染区内的电源. 3.开启室外消防水并进行喷淋。 4.应急人员佩带好液氨专用防毒面具及手套进入现场检查原因。 5.采取对策以切断气源,或将管路中的残余部分经稀释后由泄放管路排尽。 6.在泄漏区严禁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和机动车辆,严重时还应禁止使用通讯工具。 7.参与抢救的人员应戴防护气势手套和液氨专用防毒面具。 8.逃生人员应逆风逃生,并用湿毛由、口罩或衣物置于口鼻处。 9.中毒人员应立即送往通风处,进行紧急抢救并通知专业部门。 四、液氨储罐泄漏处理 液氨储罐在投用前都是由专门的生产厂家生产,并经过安全部门进行严格检验的,因此泄漏的可能性不大。液氨在运输时也是由具备资格的人员和车辆才可运输。要注意在液氨储罐头运送到现场和卸液氨时不可猛烈的撞击储罐,必须有橡胶缓冲圈,也不可曝晒储罐。 1.液氨储罐的处理: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泄漏可能的原因为阀门处的填料阀门泄漏。处理方法是戴好防护面具及手套用消防水进行掩护将出口处的阀门关死如果仍然泄漏就需一直保持喷水,直到泄漏完毕。 2.连接管路泄漏处理:对从液氨储罐之后的泄漏,必须先关死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再进行连接处泄漏的处理,如果仍然泄漏就需用消防水进行长期喷水。 五、预防措施 1.叉运液氨罐注意事项。 1)起运液氨罐由储运部叉车工进行作业,现场操作工必须现场监护。 2)叉车工在起运时要轻叉轻放,严禁碰撞,严禁将液氨罐放置在太阳下曝晒。 3)操作工在收液氨罐时应检查附件是否完好,阀门接口是否有损伤,连接后是否松动。 2.吊运及液氨罐装配减压阀的注意事项 1)操作液氨的人员必须懂得液氨的物化特性;由维修钳工负责吊运和安装减压阀,操作工必须现场监护和协助钳工吊运工作;罐体档塞必须可靠,防止滚动。 2)在吊运时必须轻吊轻放,严禁在倒置时开启阀门。 3)错工在接减压时阀时,先脍炙人口阀门无泄漏、无异味,并随身佩带好防护用品(防毒面具、

液氨应急处理指南示范文本

液氨应急处理指南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液氨应急处理指南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 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 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 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 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 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 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 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 液氨相对密度(水=1):

0.7067(25℃) CAS编号:7664-41-7 自燃点:651.11℃ 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0℃) 二、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 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 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

液氨特性及应急处理

液氨特性及应急处理 2.1氨的理化性质 2.1.1标识 中文名氨;氨气(液氨) 英文名 ammonia 分子式 NH3 相对分子质量 17.03 CAS号 7664-41-7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化学类别氨 2.1.2理化性质 熔点(℃) -77.7 沸点(℃) -33.5 液体相对密度(水=1)0.82(-79℃) 气体相对密度(空气=1)0.6 饱和蒸汽压(kpa) 506.62 (4.7℃) 临界温度(℃) 132.5 临界压力(Mpa) 11.40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2.1.3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禁忌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氨。 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和氢,有还原作用。在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 2.1.4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主要用途用做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液氨是无色的液体。是一种优良的溶剂。蒸发热很大,在沸点时是每克1369.08焦(327卡)。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由气态氨液化而得。 2.1.5爆炸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易燃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 651 爆炸下限(%) 15.7 爆炸上限(%) 27.4 最小点火能(mJ)至1000 mJ也不发火(氢气为0.02 mJ) 最大爆炸压力(Mpa) 0.580 2.2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3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2.4灭火剂: 雾状水、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2.5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液氨的化学性质

液氨的化学性质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CAS编号:7664-41-7 自燃点:651.11℃ 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 二、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 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 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皮肤和眼睛接触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液氨应急处理指南

编号:AQ-BH-06772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液氨应急处理指南 Guidelines for emergency treatment of liquid ammonia

液氨应急处理指南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CAS编号:7664-41-7自燃点:651.11℃ 熔点(℃):-77.7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1%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0℃) 二、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

液氨应急处理指南

液氨应急处理指南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CAS编号:7664-41-7 自燃点:651.11℃ 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 二、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 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 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皮肤和眼睛接触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三)急救措施 1.清除污染 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 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 应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2.病人复苏 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 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 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

液氨使用注意事项和紧急处理方法

氨气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及紧急处理方法 1.氨气健康危害: 自燃温度:燃烧极限:16-25% 无水氨气是一种刺激性,无色可燃的储存于钢瓶的液化压缩气体。氨气会严重灼伤眼睛,皮肤及呼吸道,它在空气中浓度超过15%时有立即造成火灾或爆炸的危险,因此进入这样的区域前必须排空,进入浓度超过暴露极限区域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大规模泄露时需要全身防护服,并随时意识到潜在的火灾和爆炸危险。 2.中毒症状: 眼接触:暴露在氨气中,会对眼睛造成中度到重度刺激。 吸入:氨气强烈刺激鼻子喉咙和肺症状可能包括灼伤感,咳嗽喘息加重气短头痛及恶心,过度暴露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造成痉挛和失去知觉,上呼吸道易受到伤害,并导致气管炎(封闭气路)声带在高浓度下特别容易受到腐蚀,下呼吸道伤害会造成水肿和出血。暴露在5000ppm下5分钟会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接触蒸汽会造成刺激和灼伤。接触液体会造成组织冻伤并伴有碱性灼伤和脱水,皮肤长期或多次暴露会引起皮炎。 3.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场所应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布置; 2、液氨钢瓶储存仓库和用氨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使用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告知牌;安全告知牌应注明液氨特性、危害防护、处置措施; 4、使用场所应设置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卫生防护设施; 5、使用场所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配氨气专用滤毒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护服、橡胶手套、胶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其中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至少配备两套,其他防护器具应满足岗位人员一人一具; 6、用氨生产车间应设置固定式氨气体浓度报警仪;氨气体浓度报警仪应具有生产厂家的测试报告;企业应委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生产厂家进行报警仪的复检,确保安全有效,报警仪的复检周期不应超过一年,并因检定合格,检定报告存档备查; 7、液氨储罐区应设置消防车通道; 8、液氨储罐应设置防止阳光直射的遮阳棚; 9、液氨储罐应设置固定消防水喷淋系统,外部用配置消防栓,并配备移动式喷雾水枪; 10、液氨钢瓶实瓶区、空瓶区分别布置并有明显区别标志,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液氨钢瓶立式放置时应采取防止钢瓶倾倒的措施; 11、液氨钢瓶储存不应与员工宿舍、办公室、休息室贴邻建造; 12、液氨储存区应设置事故吸收水池,在堵漏无效的情况下,可将液氨瓶投入吸收水池中; 13、压力管道应上使用证; 14、气瓶供应商应提供符合要求的资质文件;

液氨的特性及危害分析

液氨的品质参数、主要特性、危害及泄漏处理措施 一、液氨的品质参数 、氨的主要特性 氨属可燃、易爆、有毒物质,危险类别为 2.3类,其主要性质见 F表: 三、液氨泄漏的危害 1、易气化扩散 发生泄漏时,由液态变为气态,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汽中;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汽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2、易中毒伤亡 氨有毒,有刺激性和恶臭味的气体,容易挥发,氨泄漏至大气中,扩散到 一定的范围,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每立方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 30mg/m 3,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 ,30 分钟内即可造成人员中毒;氨气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感觉器官,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口有干辣感,流泪,流鼻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食物困难,头昏疼痛,检查时可见眼膜充血水肿,肺部可听到少数干罗音;重度中毒症状为:在高浓度氨气作用下,头,面部等外露部位皮肤或造成重二度化学灼伤,还可出现昏迷,精神错乱,痉挛,也可造成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少数因反射性声门痉挛或呼吸停止呈触电式死亡。 3、易燃烧爆炸 氨既是有毒气体,又是一种可燃气体,氨的自燃点为651 C,燃 烧值为2.37-2.51J/m 3,临界温度为132.5 C,临界压力为11.4Mpa , 氨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1-14%时,遇明火即可燃烧,其火焰呈黄绿色,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5.7%-27.4% 时,遇火源就会引起爆炸,最易引燃浓度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0.58Mpa ;液氨容器受热会膨胀,压力会升高,能使钢瓶或储罐爆炸. 4 、易污染环境氨可以污染空气,在风力的作用下,这种有毒气体随风飘移,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对人畜产生危害;如果液氨大量泄漏流到河流,湖泊,水库等 水域,则造成水污染,严重时该水域的水未经处理不能 使用. 5、易发生次生事故 氨不稳定,遇热分解,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

液氨紧急处理办法

液氨紧急处理措施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CAS编号:7664-41-7 自燃点:651.11℃ 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 二、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 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 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皮肤和眼睛接触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液氨化学性质说明及危险性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氨气(液氨) 化学品英文名:ammonia gas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液氨或高浓度氨 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易燃气体,类别2;压力下气体,液化气体;急 性毒性-吸入,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 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易燃气体。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吸入会中毒。造成 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避免吸入粉尘/烟气/ 气体/烟雾/蒸气/喷雾。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作业

后彻底清洗。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保持远离服装/有机材料/可燃材料。避免排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火灾时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如皮肤 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 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如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 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 医。如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 医。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有毒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 温不宜超过30℃。应与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废弃处置:先用水稀释,再加盐酸中和,然后放入废水系统。 物理化学危险: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 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轻度中毒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 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 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 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 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 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可并发气胸或纵隔气肿。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 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 No. 氨7664-41-7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液氨车泄露应急处置预案

液氨罐车事故处置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1.1目的 为了及时控制和消除液氨设备泄露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1.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储运部车辆运输范围内汽车罐车机械设备 发生事故时的应急作业指导。 2、介质特性 2.1氨气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相对密度0.60(空气=1)。 气氨加压到0.7---0.8Mpa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作制冷剂。直接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 2.2危险特性 液氨的危险类别为:第2.3类有毒气体;8类腐蚀品;火灾爆炸危险性为乙类。 氨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的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5---27%。 氨具有较高的体积膨胀系数,满量充装液氨的钢瓶,在0---60摄氏度范围内,液氨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其压力升高约1.32---1.80Mpa,因而液氨瓶装极易发生爆炸。

2.3健康危害 低浓度的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的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等。 (1)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吐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 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的氨时,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外露皮肤可出现II度化学灼伤,眼脸、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 (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的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要特别注意清洗腋窝、会阴等潮湿部位,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4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动植物造成冻伤。 3、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部位 3.1液氨储罐的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排污口、放散口、液面

液氨的理化性质

液氨的理化性质及使用注意事项 1、介质特性 1.1 理化特性。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气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水溶液呈碱性,1%水溶液PH值:11.7,相对密度0.60(空气=1)。气氨加压到0.7—0.8MPa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致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因其价廉的特点在制冰和冷藏行业得到广泛使用。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1.2 危险特性。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8类腐蚀品。火灾爆炸危险性类别为乙 类。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5~25%。氨具有较高的体积膨胀系数。如:满量充装液氨的钢瓶,在0—60℃范围内,液氨温度每升高1℃,其压力升高约1.32—1.80MPa,因而液氨气瓶超装极易发生爆炸。为此氨罐周围设置了降温喷淋装置。 1.3 液氨的存储安全要求 1.3.1 氨区设置 由于氨的危险特征,氨区应设置相应安全标志,修建围墙或围栏将氨区隔离,禁止非专业人员随意进出。液氨常温储存宜选用卧罐或球罐,卧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一般为1.0倍卧罐直径且不宜大于1.5m,球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宜0.5-1.0 倍球罐直径。氨区应设置氨泄露检测仪及防晒、冷却水喷淋降温装置或良好的绝热保温措施。储罐一端为固定端、一端为滑动端,以保证罐体因外界环境及内部压力变化发生伸缩时能自由滑动。氨区与周边建筑物防火间距根据液氨储罐量和建筑物防火等级确定,最少不小于12m,一般25m为宜。在储罐20m以内,严禁堆放易燃、可燃物品。 1.3.2 防火堤设置 液氨储罐周围设置防火堤,防火堤设计应根据储罐形式和储罐容量确定,

液氨的化学特性及处理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992 液氨的化学特性及处理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液氨的化学特性及处理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CAS编号:7664-41-7 自燃点:651.11℃ 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

液氨的特性及危害分析

液氨的品质参数、主要特性、危害及 泄漏处理措施 河津发电分公司安环部 二〇一三年九月

液氨的品质参数、主要特性、危害及泄漏处理措施 一、液氨的品质参数 二、氨的主要特性 氨属可燃、易爆、有毒物质,危险类别为2.3类,其主要性质见下表: 三、液氨泄漏的危害 1、易气化扩散 发生泄漏时,由液态变为气态,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汽中;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汽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2、易中毒伤亡

扩散到一定的范围,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每立方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30分钟内即可造成人员中毒;氨气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感觉器官,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口有干辣感,流泪,流鼻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食物困难,头昏疼痛,检查时可见眼膜充血水肿,肺部可听到少数干罗音;重度中毒症状为:在高浓度氨气作用下,头,面部等外露部位皮肤或造成重二度化学灼伤,还可出现昏迷,精神错乱,痉挛,也可造成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少数因反射性声门痉挛或呼吸停止呈触电式死亡。 3、易燃烧爆炸 氨既是有毒气体,又是一种可燃气体,氨的自燃点为651℃,燃烧值为2.37-2.51J/m3,临界温度为132.5℃,临界压力为11.4Mpa,氨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1-14%时,遇明火即可燃烧,其火焰呈黄绿色,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5.7%-27.4%时,遇火源就会引起爆炸,最易引燃浓度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0.58Mpa;液氨容器受热会膨胀,压力会升高,能使钢瓶或储罐爆炸. 4、易污染环境 氨可以污染空气,在风力的作用下,这种有毒气体随风飘移,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对人畜产生危害;如果液氨大量泄漏流到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则造成水污染,严重时该水域的水未经处理不能使用. 5、易发生次生事故

(推荐)液氨应急处置卡

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卡 危险性类别 有毒气体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液氨Ammonia NH3 CAS号:7664-41-7(无水)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凝固点(℃): -77.7℃沸点(℃):-33.5 相对密度(水=1):0.82/-79℃ 爆炸上限[%(V/V)]:(20℃,101.325 KPa)15%~28% 爆炸下限[%(V/V)]:(20℃,101.325 KPa)15% 易燃性:易燃 危险特性常温下稳定,高温下(450℃~500℃) 分解成氢和氮。有铁、镍等催化剂存在时可在 300℃分解。在空气中连续接触火源或在N2O中可 燃烧爆炸。在湿气环境下对铜、银、锡、锌及其 合金发生激烈作用,也能与钠、镁等金属反应。 氨可与氧或其他氧化剂反应生成氧化氮、硝酸。 与酸或卤素反应激烈可能爆炸。 接触后表现 吸入高浓度氨气引起喷嚏、流延、咳嗽、恶 心、出汗、脸面充血、胸部痛、呼吸急促、 尿频、眩晕、窒息、胃痛、闭尿等症状。慢 性中毒时出现头痛、恶梦、食欲不振、易激 动、慢性结膜炎、慢性支气管炎、血痰、耳 聋等。刺激眼睛引起流泪、目疼、视觉障碍。 皮肤接触后引起皮肤刺激,皮肤发红,可致 灼伤和糜烂。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 彻底冲洗。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 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 冲洗至少15分钟。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切断气源,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废气用水吸收后用酸中和,再用水稀释,也可用水吸收后再用大量水稀释排出。储罐区打开喷洒淋设施。 浓度 99.6~99.8%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消防救援大队 人民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消防中心:119 人民医院:120 风险因素液氨岗位操作 事故类型 1.储罐液位超限;2.储罐、阀门泄漏;3.管道破裂泄漏;4.误操作泄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