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73251U】一种便携式数字食品温度计【专利】

【CN209673251U】一种便携式数字食品温度计【专利】
【CN209673251U】一种便携式数字食品温度计【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500277.9

(22)申请日 2019.04.12

(73)专利权人 浙江神威电气有限公司

地址 321017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秋涛北

街138号浙江神威电气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程立忠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3246

代理人 童健

(51)Int.Cl.

G01K 13/00(2006.01)

G01K 7/00(2006.01)

G01K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便携式数字食品温度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数字食品温

度计,属于温度计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食

品温度计,测温探针固定于本体上,测温时将温

度计长时间插于高温的食物上时温度计内部的

电子元器件易损坏和测温探针无法折叠收纳不

易随身携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温度计本

体、显示屏、按键、测温电路和测温探针,显示屏、

按键和测温电路均设置在温度计本体上,且显示

屏和按键均与测温电路电性连接,温度计本体上

开设有接线插口,测温探针包括探针、插头和电

性连接探针与插头的数据线,插头能插接于上述

接线插口并与测温电路电性导通。本实用新型的

优点在于可远距离检测温度,可随身携带,具有

使用寿命长,温度检测快,观测温度方便和收纳

简便等优点。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CN 209673251 U 2019.11.22

C N 209673251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673251 U

1.一种便携式数字食品温度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温度计本体(1)、显示屏(3)、按键(4)、测温电路和测温探针(2),显示屏(3)、按键(4)和测温电路均设置在温度计本体(1)上,且显示屏(3)和按键(4)均与测温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的温度计本体(1)上还开设有若干接线插口(5),所述的测温探针(2)包括探针(20)、插头(21)和电性连接探针(20)与插头(21)的数据线(22),所述插头(21)能插接于上述接线插口(5)并与测温电路电性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数字食品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20)包括管状的针体(24)以及设置在针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25)和导热体(26),导热体(26)固定设置在针体(24)的头部,温度传感器(25)与导热体(26)接触,上述数据线(22)的一端与温度传感器(25)电性连通,另一端从针体(24)的尾部伸出并与上述插头(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数字食品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25)安装于针体(24)尾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数字食品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计本体(1)上开设有向温度计本体(1)内部凹陷的置物槽(6),凹陷处形成置物口,该置物槽(6)能将测温探针(2)放入其内并通过设于置物口上的凸起(60)将测温探针(2)固定于置物槽(6)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数字食品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4)至少设有三个,分别为开关键,温度锁定键和单位切换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数字食品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计本体(1)的后面开设有支架槽(7),支架槽(7)内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支架板(8),支架板(8)向槽外打开能支撑温度计倾斜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数字食品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槽(7)可以是竖直设置也可以是横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数字食品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电路包括主控器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主控器、温度传感器、显示屏电性连接,上述开关键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温度锁定键和单位切换键均与主控器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数字食品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3)为液晶显示屏且液晶显示屏带背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数字食品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计本体(1)上设有挂孔(9),所述挂孔(9)贯穿温度计本体(1),孔型四方,孔的内壁上设有可用于开启瓶盖的卡片(10)。

2

数字温度计设计

数字温度计 摘要:温度计在实际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该设计是数字温度计,首先是对总体方案的选择和设计;然后通过控制LM35进行温度采集;将温度的变化转为电压的变化,其次设计电压电路,将变化的电压量通过放大系统转化为所需要的电压;再通过TC7107将模拟的电压转化为数字量后直接驱动数码管LED对实时温度进行动态显示。最后在Proteus仿真软件中构建了数字温度计仿真电路图,仿真结果表明:在温度变化时,可以通过电压的变化形式传递,最终通过3位十进制数显示出来。 关键词:温度计;电路设计;仿真

目录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2 方案设计与论证 (1) 3 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2) 3.1传感器 (2) 3.2放大系统 (2) 3.3 A/D转换器及数字显示 (4) 4 总电路设计及其仿真调试过程 (6) 4.1总电路设计 (6) 4.2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7) 5 结论与心得 (9) 6 参考文献 (11)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温度计是工农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量仪表。本课题要求用中小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并制作一数字式温度计,即用数字显示被测温度。具体要求如下:(1)测量范围0~100度。 (2)测量精度0.1度。 (3)3位LED数码管显示。 掌握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时域和频域分析与计算方法; (2)掌握线性系统的超前、滞后、滞后-超前、一二阶最佳参数、PID等校正方法;(3)掌握MATLAB线性系统性能分析、校正设计与检验的基本方法。 2 方案设计与论证 数字温度计的原理是:通过控制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将温度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然后设计电压电路,将变化的电压通过放大系统转化为需要的电压;再通过A/D转换器将模拟的电压转换为数字量后驱动数码管对实时温度进行动态显示。 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 传感器放大系统A/D转换显示 图2-1 数字温度计原理框图 由设计任务与要求可知道,本设计实验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传感器、放大系统、模数转换器以及显示部分。经过分析,传感器可以选择对温度比较敏感的器件,做好是在某参数与温度成线性关系,比如用温敏晶体管构成的集成温度传感器或热敏电阻等;放大系统可以由集成运放组成或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A/D转换器需要选择有LED 驱动显示功能的,而可供选择的参考元件有ICL7107,ICL7106,MC14433等;显示部分用3位LED数码管显示。 方案一:用一个热敏电阻,通过热敏电阻把温度转化为电压,再得到每一度热敏电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摘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温度计,就是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测量,传统的温度检测大多以热敏电阻为温度传感器,但热敏电阻的可靠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而且必须经过专门的接口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由单片机进行处理。本次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来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用LC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能准确达到以上要求,可以用于温度等非电信号的测量,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能独立工作的单片机温度检测、温度控制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很多领域。 【关键词】关键词1温度计;关键词2单片机;关键词3数字控制;关键词4DS1620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 前言 (3) 1.2 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 (3) 1.3 总体设计框图 (3) 第二章硬件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主要芯片介绍 (5) 2.1.1 AT89C51的介绍 (5) 2.1.2 AT89C51各引脚功能介绍 (5) 2.2 温度传感器 (7) 2.2.1 DS1620介绍 (7) 第三章软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主程序流程图 (11) 3.4 计算温度子程序流程图 (13) 3.5 显示数据刷新子程序流程图 (13) 第四章 Proteus仿真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Proteus软件介绍 (15) 4.2 Proteus界面介绍 (16) 4.2.1 原理图编辑窗口 (18) 4.2.2 预览窗口 (23) 4.2.3 模型选择工具栏 (31) 4.2.4 元件列表 (35) 4.2.5 方向工具栏 (37) 4.2.6 仿真工具栏 (38) 4.3 本次设计仿真过程 (39) 4.3.1 创建原理图 (40) 设计总结 (50) 结论 (57) 参考文献 (59) 致谢 (62) 附录 (72)

双金属温度计检定规程

双金属温度计检定规程 JJJG 226-80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Bimetal Thermometer 本检定规程由江苏省计量局组织报批~经国家计量总局于1981年1月10日批准~并自1981年12月1日施起行。 归口单位:四川省计量局 起草单位:常州市标准计量管理所 主要起草人:陈利群 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双金属温度计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用热双金属片作感温元件~测量范围在-80-+600?内的杆型工业用双金属温度计(以下简称温度计)的检定。一、技术要求 1 温度计表面用的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正确读数的缺陷。各零部件保护层应牢固、均匀和光洁~不得有锈蚀和脱层。 2 温度计表盘上的刻线、数字和其它标志应清晰准确。指针应伸入最小分度线1/4-3/4内。其指针尖端宽度不得大于主分度线宽度。 3 温度计表盘上应标有制造厂名或厂标、温度计型号、国际实用温标符号(?)、精度等级和产品编号。 4 温度计的允许基本误差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 表1

注:温度计的量程是指其测量上限和测量下限之差。 5 温度计在检定过程中~指针应平稳移动~不应有显见跳动和停滞现象。 6 温度计的来回变差~应不大于允许基本误差的绝对值。 7 温度计的重复性应不大于允许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2。 8 温度计在测量上限温度持续24小时后~各点示值变化不得超过允许基本误差的绝对值。同时~该温度计的基本误差仍不得超过允许基本误差。二、标准器和检定设备 9 标准器为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和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注:在检定负温时~也可以选用二等标准铜-康铜热电偶。 10 检定设备~有酒精低温槽、水槽、冰点槽、油槽、盐槽或锡槽、放大镜(5-10倍)。当使用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和二等标准铜-康铜热电偶时~应配有0.02级低阻电位差计和相应的电测设备。 各种恒温槽温场应符合表2的要求: 三、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11 温度计的检定项目见表3。 12 外观检查

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课程设计 题目:数字温度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班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13 学号:6100311096 学生姓名:李超红 起讫日期:6月19日——7月2日 指导教师:郑朝丹职称:讲师 学院审核(签名): 审核日期:

内容摘要: 目前,单片机已经在测控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除了可以测量电信以外,还可以用于温度、湿度等非电信号的测量,能独立工作的单片机温度检测、温度控制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很多领域。 单片机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它是在一块半导体的芯片上集成了CPU,存储器,RAM,ROM,及输入与输出接口电路,这种芯片称为:单片机。由于单片机的集成度高,功能强,通用性好,特别是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价格便宜,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和使用方便的优点,使它迅速的得到了推广应用,目前已成为测量控制系统中的优选机种和新电子产品中的关键部件。单片机已不仅仅局限于小系统的概念,现已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机电产品,办公自动化用品,机器人,儿童玩具,航天器等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就是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控制,传统的温度检测大多以热敏电阻为温度传感器,但热敏电阻的可靠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而且必须经过专门的接口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由单片机进行处理。本次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来实现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STC89C52单片机和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测温 系统,并用LED数码管显示温度值,易于读数。系统电路简单、操作简便,能 任意设定报警温度并可查询最近的10个温度值,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功耗小等优点。 关键词:单片机数字温度传感器数字温度计

内部温湿度表校准规程

技术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测量范围在温度5℃~50℃、湿度10%R H~90%R H 的指针式温湿度计的内部校准操作。 二、概述 机械式温湿度计:采用毛发、尼龙及有效高分子镀膜材料等感湿原件、可直接指示相对湿度的指针型和记录型湿度计。它包括毛发湿度表、毛发湿度记录仪等。 机械式温湿度计:由湿度部分(机械式湿度计或干湿表)和温度部分(双金属温度计或玻璃体温度计)组成的一体式温湿度两用仪器。 三、指针式温湿度计计量性能要求 1、温度示值误差:温湿度计的温度示值误差不得超过±2.0℃; 2、相对湿度示值误差 温湿度计的相对湿度示值误差不得超过: a、±5%R H(40%R H~70%R H,20℃) b、±7%R H(40%R H以下或70%R H以上,20℃) 3、重复性 a、温度重复性:应≤0.5℃; b、湿度重复性:应≤2%RH 四、校准用计量标准器要求: 1、通风温湿度表 应选用电子数显通风温湿度表,能同时显示相对湿度和温度,其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

湿度计内部校准规程页号2-2 温湿度计量标准器技术要求 2、配套设备 温湿度检定箱:温湿度检定箱必须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箱内工作室的有效容积不小于40L,且应配有开门和大面积透明观察窗。其技术指标均应符合下表要求: 五、校准方法 1、将被校准的温湿度表与校准用标准温湿度表同时置于温湿度检定箱中,温度检定点设定为15℃、20℃、30℃三个点;湿度检定点:检定箱内温度设为20℃时,湿度设置为40%R H、60%R H、80%R H三个点。标准温湿度表与被检温湿度表的差值不得超出上述第三项指针式温湿度计计量性能要求指标。 2、重复以上校准三次,被检温湿度表重复性均应符合上述第三项指针式温湿度计计量性能要求指标。 六、校准结果判定 被校准温湿度表按以上校准方法进行校准,温湿度示值误差均符合上述第三项指针式温湿度计计量性能要求为校准合格,可以正常使用;温湿度示值误差如不符合上述第三项指针式温湿度计计量性能要求指标为校准不合格,不准投入使用。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仿真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课程综述 设计项目数字温度计 任课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基于AT89C51的数字温度计设计与仿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温度的检测、控制应用于许多行业,数字温度计就是其中一例,它的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对环境要求不高,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温度测量大多使用热敏电阻,但热敏电阻的可靠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而且必须经过专门的接口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由单片机进行处理。本课题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利用DS18B20来实现测温,用LCD液晶显示器来实现温度显示。 温度测量范围为0~119℃,精确度0.1℃。可以手动设置温度上下限报警值,当温度超出所设报警值时将发出报警鸣叫声,并显示温度值,该温度计适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领域。 关键词:数字温度计;DS18B20;AT89C51; LCD1602 一、绪论 1.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单片机已经在测控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数字温度计与传统温度计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测量范围广、体积小、功耗低、显示直观等特点。该设计使用AT89C51,DS18B20以及通用液晶显示屏1602LCD等。通过本次设计能够更加了解数字温度计工作原理和熟悉单片机的发展与应用,巩固所学的知识,为以后工作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字温度计主要运用在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中,如电力、化工、机械制造、粮食存储等领域。温度是表征其对象和过程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比如:发电厂锅炉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要点

内部校准规程(电子秤、电子天平) 1.0 目的 用于规范电子称和电子天平的内部校准方法,以保证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2.0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电子称和电子天平的内部校准。 3.0 工具 外校标准200g砝码。 4.0 校准步骤 4.1 电子称的校准 4.1.1 清洁被校电子秤进行归零调平。 4.1.2 分别在电子秤托盘上的五个位置(四个角和中心点)置放200g的砝码进行称量,将五个重量读数取平均值,砝码必须使用由计量检定检验机构校准合格的砝码。 4.1.3 根据下式计算误差 △(%)=(G-g)×100%/G 式中G——砝码示值 g——电子称的平均读数。 4.1.4 误差:△(%)在±5‰以内,判校准合格,如果出现误差,无论误差数值的大小,现场的校准人员都必须通知实验室的计量管理员,计量管理员首先应查询是否有备用的电子称。如果没有备用的电子称然后在看误差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再投入使用。 4.2 电子天平的校准 4.2.1 零位稳定后按CAL键,显示器显示:CAL –C200-(闪烁等待放置200g校准砝码) 4.2.2 校准砝码放上后,显示:﹍(等待校准) 4.2.3 待稳定后,显示:200.00,校准完成。 4.3 如发现电子称有问题及时上报实验室,由实验室人员处理。 5.0 校准频率: 6.0参考文件

电子称的使用说明书 内部校准规程(容量仪器) 1.0 目的 1.1 了解容量仪器校准的意义和方法。 1.2 初步掌握移液管的校准和容量瓶与移液管间相对校准的操作。 2.0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内部校准。 3.0 工具 外校电子称、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4.0 校准步骤 4.1 称量被校量具的量入或量出的纯水质量,在根据不同温度下纯水在空气中的密度计算出量具的实际体积。 4.2 规格及要求 4.2.1 移液管 4.2.2 容量瓶 4.2.1 滴定管 5.0 校准频率 6.0 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196

数字温度计设计总结报告

数字温度计(A2题)设计与总结报告专科组:春梁福鑫钟才莉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等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 本设计在参阅了大量前人设计的数字温度计的基础上,利用单片机技术结合DS18B20温度传感器和DS1302时钟芯片构建了一个数字温度计。本温度计属于多功能温度计,当测量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上、下限,启动蜂鸣器和指示灯报警,可以显示当前测量日期、时间、温度,可调整显示日期、时间和星期。 关键词:单片机;数字控制;数字温度计;DS18B20;DS1302;报警 前言 本设计所介绍的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S52,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以及使用时钟芯片DS1302测实时时钟,用一块低功耗的RT1602C液晶显示器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和时间显示,能准确达到以上要求。 本设计主要分为两部分:硬件电路及软件程序。而硬件电路又大体可分为单片机小系统电路、测温电路、实时时钟电路、声光报警电路、语音报读电路、LED显示电路及电源电路,各部分电路的设计及原理将会在硬件电路设计部分详细介绍;程序的设计使用C语言编程,利用Keil 软件对其编译和仿真,详细的设计算法将会在程序设计部分详细介绍。 一、方案论证比较与选择 方案一: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制作成本高。 方案二: 方案二原理框架图 此设计方案是由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单稳态定时电路、计数电路、译码与LED数码管显示电路等组成的。但其测温围较小,电路设计也比较繁琐。 方案三: 进而考虑到用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这是非常容易想到的,因此我们改用一种智能传感器DS18B20作为检测元件,测温围-55℃~+125℃,分辨率最大可达0.0625℃。此传感器,可以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而且采用3线制与单片机相连,减少了外部硬件电路,具有低成本和易使用的特点。 从以上三种方案,很容易看出,采用方案三,电路比较简单,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故采用了方案三。 二、系统框图 温度计电路设计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T89S52,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

05温度计校准规程

对现场品管使用温度计进行校准,以确保使用中的温度计符合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职责与权限 品管室负责对使用的温度计进行校准实施。 3.工作程序 3.1校正频率:每日一次内部校准;每年一次外部检定。 3.2相关工具: 3.2.1 不锈钢容器(容器面积大于100mm2,深度大于80mm) 3.2.2 碎冰(没有添加物的纯净水制成的冰)和纯净水。 3.2.3多功能电炉 3.2.4热灵敏度为0.1℃的标准温度计 3.3操作方法: 3.3.1冰点校准:适用于检测用温度计。 3.3.1.1向不锈钢容器内加入碎冰,然后加入纯净水。 3.3.1.2 冰∶水的比例约为四分之三∶四分之一,冰水总量至少为容器容量的60%(冰水混合物应有较多的可视碎冰),稳定3分钟。 3.3.1.3将需检测温度计与热灵敏度为0.1℃的标准温度计同时慢慢伸入冰水中。 3.3.1.4用温度计轻轻搅拌冰水,但不可接触容器内壁,当温度计所显示的数据处于稳定后,读数并记录。 3.3.1.5比较读数,计算偏差。 3.3.1.6最大允许偏差:±0.5℃。 3.3.2沸点校准: 适用于检测用温度计。 3.3.2.1向不锈钢容器内加入纯净水,煮沸。 3.3.2.2将需检测温度计与热灵敏度为0.1℃的标准温度计同时慢慢伸入沸水中。 3.3.2.3温度计不可接触容器内壁,当温度计所显示的数据处于稳定后,读数并记录。 3.3.2.4比较读数,计算偏差。 3.3.2.5最大允许偏差:±0.5℃

3.3.3.1将经过较准的手持电子温度计放于悬挂的电子温度计同一点,进行比较读数,计算偏差。 3.3.3.2 最大允许偏差:±0.5℃ 4.相关记录 [温度计校准记录]

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15电力(3)班 学生学号:1504200623 学生姓名:曾高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易先军 课程设计时间:2017.10.30 至2017.11.5

格式说明(打印版格式,手写版不做要求) (1)任务书三项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2)目录(黑体,四号,居中,中间空四格),内容自动生成,宋体小四号。 (3)章的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 (4)章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排)。 (5)正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段落两端对齐,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和表中文字用五号宋体,图名和表名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用五号宋体(居中排)。(7)页眉中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居中排。页眉统一为: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8)页码:封面、扉页不占页码;目录采用希腊字母Ⅰ、Ⅱ、Ⅲ…排列,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1、2、3…排列;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位置。 (9)标题编号应统一,如:第一章,1,1.1,……;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章编号,如:表1.1、表1.2……;图1.2、图1.2……;公式(1.1)、公式(1.2)。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设计任务(从“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文档中任选1题,根 据所选课题的具体设计要求来填写此栏) 1. 用DS18B20设计一款能够显示当前温度值的温度计; 2. 通过切换按钮可以切换华氏度和摄氏度显示; 3. 测量精度误差在正负0.5摄氏度以内。 (二)基本要求 1.有硬件结构图、电路图及文字说明; 2.有程序设计的分析、思路说明; 3.有程序流程框图、程序代码及注释说明; 4.完成系统调试(硬件系统可以借助实验装置实现,也可在Proteus 软件中仿真模拟); 5.有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屏图片。

DS18B20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DS18B20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姓名学号:张琪05200102 吕群武05200166 蔡凌志05200178 专业班级:电信1班 指导老师:余琼蓉 设计时间:2010年12月

成绩评定

一、课题介绍 本设计是一款简单实用的小型数字温度计,所采用的主要元件有传感器18B20,单片机AT89S52,,四位共阴极数码管一个,电容电阻若干。18B20支持“一线总线”接口,测量温度范围-55°C~+125°C 。在-10~+85°C 范围内,精度为±0.5°C 。18B20的精度较差为± 2°C 。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 本次数字温度计的设计共分为五部分,主控制器,LED 显示部分,传感器部分,复位部分,时钟电路。主控制器即单片机部分,用于存储程序和控制电路;LED 显示部分是指四位共阳极数码管,用来显示温度;传感器部分,即温度传感器,用来采集温度,进行温度转换;复位部分,即复位电路。测量的总过程是,传感器采集到外部环境的温度,并进行转换后传到单片机,经过单片机处理判断后将温度传递到数码管显示。本设计能完成的温度测量范围是-55°C~+128°C ,由于能力有限,不能实现报警功能。 二、方案论证 方案一: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 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 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方案设计框图如下: 方案二:考虑到用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这是非常容易想到的,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DS18B20,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从以上两种方案,很容易看出,采用方案二,电路比较简单,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故采用了方案二。

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编号:HT-PB-ZY-2012-32 1.目的 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测量产品温度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 3.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水银温度表(精度0.1℃). 4.环境条件 校准必须在室内进行;温度:室温;室温波动不得超过±3℃/h;湿度不大于75%;5.校准步骤 5.1 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5.2 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 5.3 把温度计有水银液体的一端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况。 5.4 待水银柱变化稳定,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记录读数。 5.5 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重新第二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三次,取得结果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

5.6以上步骤完成后,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下的温水中(30℃为宜),用基准水银温度 表进行校对(把探头放在水银柱旁边的温水中),对比并记录温度计的和基准温度表的温度读数。 5.7第一次测量完成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测 量,测量结果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 5.8 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上的热水中(80℃为宜),重复5.6、5.7相关步骤。 5.9三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温度计判校准合格。? 6.温度计校验周期: 每6个月1次 7.相关记录 7.1内校记录表。 内部校验记录表 编号:HT-JL-048-2012-01 序号: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能应用到的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而生活中我们用的很多电子产品都越来越轻巧,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利用电子芯片实现的东西也越来越来越多,比如数字温度计。当然,非电子产品的常用温度计也很便宜。此次课设论文所介绍的是自己动手制作的一个高精度数字温度计。本次课设不但丰富了课余生活,还从实践中学到并了很多新知识,并从中巩固了以前的知识。 用Protel 99软件来设计制作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und)。在PCB上,布置一系列的芯片、电阻、电容等元件,通过PCB上的导线相连,构成电路,一起实现一定的功能。电路通过连接器或者插槽进行输入/输出,有时还有显示部分(如发光二极管LED、.数码显示器等)。可以说,PCB是一块连接板,它的主要目的是为元件提供连接,为整个电路提供输入输出端口和显示,电气连接通性是PCB最重要的特性之一。PCB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有如下功能:(1)提供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元件固定、装配的机械支撑。(2)实现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元件之间的布线和电气连接或电绝缘,提供所要的电气特性。(3)为电动装配提供阻焊徒刑,为元器件插装、检查、维修提供识别符和图形。 做本课题的所用到的知识是我们学过的模拟电子电路以及数字逻辑电路等,当然还用到了刚刚学过不久的单片机知识。本次课设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不但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加深对数字逻辑电路和模拟电子电路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也激起了我学好单片机的斗志。为了全面清晰的表达,本论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尽可能详细的地介绍此次设计的全过程。

1.设计务任和要求 1.1、基本范围-20℃——100℃ 1.2、精度误差小于0.5℃ 1.3、LED 数码直读显示 1.4、可以任意设定温度的上下限报警功能 2.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1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论证 2.1.1方案一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 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 转换电路,其中还涉及到电阻与温度的对应值的计算,感温电路比较麻烦。而且在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放大时容易受温度的影响从而出现较大的偏差。 2.1.2 方案二 考虑到用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这是非常容易想到的,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DS18B20,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电路简单,精度高,软硬件都以实现,而且使用单片机的接口便于系统的再扩展,满足设计要求。 从以上两种方案,很容易看出,采用方案二,电路比较简单,费用较低,可靠性高,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故采用了方案二。 2.2系统总体设计 温度计电路设计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2.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STC89C52,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用4位LED 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检定范围在-100℃~600℃的棒式和内标式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定。本规程不适用于外标式玻璃液体温度计。 文件依据:JJG130-2011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 1.术语 1.1 刻度线 scale line 印刻在玻璃棒和刻度板上用于只是温度值的刻线。 1.2 刻度值 scale value 印刻在玻璃棒和刻度板上用于只是温度值的数字。 1.3 刻度板 scale plate 内标式玻璃液体温度计内印刻刻度线、刻度值和其他符号的平直、有色(如乳白色)的薄片。 1.4 主刻度 main scale 测量范围部分的刻度。 1.5 主刻度线 main scale line 带有数字的刻度。 1.6 分度值 division value 两相邻刻度线所对应的温度值只差。 1.7 辅助刻度 auxiliary scale 未检查零点示值所设定的刻度线和刻度值。 1.8 展刻线 expanded scale 温度计测量上限和测量下限以外的刻度线。 1.9 浸没标志 immersion mark 局浸温度计用以表示浸没位置的标志线或浸没深度。 1.10 感温泡 bulb 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感温部位,位于温度计的最下端,可容纳绝大部分感温液体的玻璃泡。 1.11 中间泡 contraction chamber 毛细管内径的扩大部分,其作用是容纳部分感温液,以缩短温度计长度。 1.12 安全泡 expanded chamber 毛细管顶端的扩大部位,起作用时当被测温度超过温度计上限一定温度时,保护温度计不受损坏,还可以用来连接中断的感温液柱。 1.13 全浸式温度计 total-immersion thermometer 当温度计的感温泡和全部感温液柱浸没在被检介质内,且感温液柱上端面与被测介质表面处于同一水平时①,才可以正确显示温度示值的玻璃液体温度计。注:①在实际使用时,感温液柱的上端面可露出被测介质表面10mm以内,以便于读取示值。 1.14 局浸式温度计 partial-immersion thermometer 当温度计的感温泡和感温液柱的规定部分浸没在被检介质内,才可以正确显示温度示值的玻璃液体温度计。 1.15 露出液柱 exposed-liquid column 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露在被测介质外面的液柱。 1.16 线性度 linearity 玻璃液体温度计相邻两检定点间的任意有刻度值的一个温度点实际检定得到的示值误差与内插计算得到的示值误差的接近程度。玻璃液体温度计的线性度主要由玻璃温度计毛细管均匀性及刻度等分均匀性综合影响。 2.通用技术要求 2.1 刻度和标志 2.1.1 温度计的刻度线应与毛细管的中心线垂直。刻度线、刻度值和其他标志应清晰,涂色应牢固,不应有脱色、污迹和其他影响读数的现象。 2.1.4 内标式温度计刻度板的纵向位移应不超过相邻两刻度线间距的1/ 3.毛细管应处于刻度板纵轴中央,不应有明显的偏斜,与刻度板的间距应不大于1mm。 2.1.5 每隔10~20条刻度线应标志出相应的刻度值,温度计上、下限也应标志相应的刻度值。有零点的温度计也应标有零点的刻度值。 2.1.6 温度计应标有以下标志:表示摄氏度的符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制造年月。全浸式温度计应标有“全浸”标志;局浸式温度计应有浸没标志。 2.2 玻璃棒和玻璃套管 2.2.1 玻璃棒和玻璃套管应光滑透明、无裂痕、斑点、气泡、气线或应力集中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玻璃套内应清洁,无明显可见的杂质,无影响读数的朦胧现象。 2.2.2 玻璃棒和玻璃套管应正直、孔径均匀,无明显的弯曲现象。 2.2.3 玻璃棒和玻璃套管中的毛细管应正直,粗细均匀,清洁无杂质,无影响读数的缺陷。内壁正面观察温度计时,液柱应具有最大宽度。毛细孔(管)与感温泡、中间泡及安全泡连接处均应呈圆弧形,不得有颈缩现象。 2.2.4 棒式温度计刻度线背面应熔入一条带颜色的釉带。正面观察温度计时,全部刻度线的投影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开题报告

****大学综合性设计实验 开题报告 ?实验题目: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学生专业10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同组人:———————— ?指导老师: 2013年4月

1.国内外现状及研究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各种信息参数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要求都有了几何级的增长,而如何准确而又迅速的获得这些参数就需要受制于现代信息基础的发展水平。在三大信息信息采集(即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中,传感器属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尤其是温度传感器技术,在我国各领域已经引用的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人民的生活与环境的温度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温度,在农业生产中也离不开温度的测量,因此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测量温度的关键是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 ②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 ③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 目前的智能温度传感器(亦称数字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的,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ATE)的结晶,特点是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制器(MCU)。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传感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温度传感器正在基于单片机的基础上从模拟式向数字式,从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并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本文将介绍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结构特征及控制方法,并对以此传感器,AT89S51单片机为控制器构成的数字温度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程序设计作了详细的介绍。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其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要求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使用ATMEL公司的AT89S51单片机,测温传感器使用DALLAS公司DS18B20,用液晶来实现温度显示。 2.方案设计及内容 (一)、方案一 采用热电偶温差电路测温,温度检测部分可以使用低温热偶,热电偶由两个焊接在一起的异金属导线所组成,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由两种金属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通过将参考结点保持在已知温度并测量该电压,便可推断出检测结点的温度。数据采集部分则使用带有A/D 通道的单片机,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 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热电偶的优点是工作温度范围非常宽,且体积小,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温度计,就是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测量,传统的温度检测大多以热敏电阻为温度传感器,但热敏电阻的可靠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而且必须经过专门的接口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由单片机进行处理。本次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来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采用单片机8051,温度传感器采用 DS18B20,以边沿D触发器7474、移位寄存器74LS164和共阴极LED数码管为主体设计了一款简易数字式温度计实现温度显示。 关键词:数字温度计;单片机;传感器;DS18B20;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数字温度计的总体设计 2.1总体设计方案 2 2.2 重要性能指标 (2) 2.3 系统主要模块方案论证与比较 (2) 2.3.1控制模块的选用 (2) 2.4 设计要求和实现的功能 (3) 3.1 主要芯片介绍 (4) 3.1.1 AT89S52的介绍 (4) 3.2 温度检测模块 (7) 3.2.1 DS18B20的简介 (7) 3.2.2 DS18B20的引脚功能 (9) 3.2.3 DS18B20的两个表格 (10) 3.2.4 DS18B20的测温原理 (11) 3.2.5 DS18B20的时序设置 (12) 3.2.6 DS18B20硬件电路设计 (13) 4.1 系统主程序 (15) 4.3 计算温度子程序流程图 (16) 4.4 显示数据子程序 (17) 4.5 系统初始化程序 (17) 4.6 温度转换段码子程序 (18) 5.1 Proteus软件介绍 (20) 5.1.2 工作界面 (21) 5.2 仿真结果图 (22) 参考文献 (26)

简易数字式温度计设计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本设计所介绍的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高精度数字式温度计采用了由DALLAS公司生产的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它具有独特的单线总线接口方式。本毕业论文详细的介绍了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测量原理、特性以及在温度测量中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该温度计具有接口简单、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 关键词:DS18B20 温度传感器STC89C51

目录 第一章绪论3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3 1.2 国外的现状3 1.3 设计的目的4 1.4 设计实现的目标4 1.5 数字温度计简介5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近年来单片机发展十分迅速,一个以微机应用为主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在蓬勃兴起,单片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电力、冶金、化工、建材、机械、食品、石油等各个行业。传统的温度采集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精度差,单片机的出现使得温度的采集和数据处理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温度是工业对象中的一个重要的被控参数。然而所采用的测温元件和测量方法也不相同;产品的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也不相同。本系统所使用的加热器件是电炉丝,功率为三千瓦,要求温度在400~1000℃。静态控制精度为2.43℃。 本设计使用单片机作为核心进行控制。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通用性好,功能强,特别是体积小,重量轻,耗能低,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和使用方便等独特优点,在数字、智能化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1.2 国外的现状 温度控制系统在国各行各业的应用虽然已经十分广泛,但从国生产的温度控制器来讲,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同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成熟的温控产品主要以“点位”控制及常规的PID控制器为主,它们只能适应一般温度系统控制,而用于较高控制场合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仪表,国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形成商品化并广泛应用的控制仪表较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加入WTO,我国政府及企业对此都非常重视,对相关企业资源进行了重组,相继建立了一些国家、企业的研发中心,开展创新性研究,使我国仪表工

数字温度计设计

数字温度计设计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数字温度计) 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电信111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3/06/17-2013/06/27

第一章引言 科技的高速发展,科技产品在不断的的更新。传统的温度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温度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要求。这些参数的获取都需要有高科技做保证,在三大信息信息采集(即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中,传感器属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尤其是温度传感器技术,在我国各领域已经引用的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人民的生活与环境的温度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温度,在农业生产中也离不开温度的测量,因此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测量温度的关键是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随着温度而引起的物理参数变化有:膨胀,电阻,电容,电动势,磁性能,频率,光学特性及热噪声等等。温度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 当今信息化时代展过程中,各种信息的感知、采集、转换、传输和处理的功能器件已经成为各个应用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工具。传感器是信息采集系统的首要部件,是实现现代化测量和自动控制的主要环节,是现代信息产业的源头,又是信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与技术基础。可见理解和撑握传感器的知识与技术有着其极重要的意义。 对采集的信息都希望用最直接的方式显示出来,但是传感器所采集的信息是模拟的信号,并且信号是非常微小的,需要用放大器进行放大。模拟信号不能直接用数字仪器直接显示,通过模数转换之后就可以将模拟量转变成数字量,在通过数码管进行显示。有些可以直接与单片机链接。数码管有共阳极与共阴极两类,本次设计采用的是共阳极的七段数码管。 第二章设计任务与要求 ①设计任务:设计一数字温度计,将测量的温度值转换为数字量并显示出来,即将收集的模拟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②设计要求:必须选择一个温度传感器,并且所设计的数字温度计测量的范围为0-100℃,采用数模转换(单片机除外),LED数码管进行数字显示。 第三章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主要包括温度的采集与信号的放大,数模转换,数码显示三部分。

水银温度计校验规程

水银温度计校验规程 1.0目的: 规范水银温度计的安全使用操作,延长水银温度计使用寿命和准确性。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水银温度计的校准操作要求。 3.0责任: 计量主管、兼职计量员及相关人员。 4.0校准条件: 恒温水槽、辅助温度计。 5.0校准项目和方法: 5.1外观检查 5.1.1玻璃 5.1.1.1玻璃应光洁透明,不得有裂隙及影响强度的缺陷,刻度线及数字清晰,在刻度范围内不得有影响读数的缺陷。 5.1.2感温液体和液柱 5.1.2.1水银必须纯净、无气泡,无任何杂质。 5.1.2.2水银柱不得中断、不得倒流(真空的除外),上升时不得有显见的停滞跳跃现象,下降时不得有挂壁现象。 5.1.3棒式温度计感温泡的直径应不大于玻璃直径。 5.2示值校准 5.2.1以校准合格的水银温度计做为校准标准器具。 5.2.2将水银温度计放在恒温水槽中进行各温度点的校准。

5.2.2.1先确定被校准温度计所对应设备使用温度,然后对各温度进行校准,被检温度计垂直插入恒温水槽中,深度为200mm以上。 5.2.2.2选择三个校准点进行检定。一般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上限下减30℃的点为检定第一点,以检定第一点为准整十摄氏度向下限进行检定。 5.2.2.3温度计插入恒温槽中要稳定15min方可读数,读数前要轻敲温度计,视线应与刻度垂直。一个检定点检定完毕,槽温变化不得超过一个分度值。5.2.2.4校正读数时应先读标准示值,再依次由左到右读取各被检温度计示值,然后按相反顺序回到标准,每支温度计往返共读数2次。取2次读数值的平均值,其偏差应在允许误差在±于2℃范围内。 6.0校验周期 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7.0检定依据 JJG161-2010《标准水银温度计》 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BT/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8.0记录表格 内校合格证 水银温度计校验记录表 水银温度计校验记 录表.x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