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射阳县小学唐爱民

关键词:有效教学和谐氛围贴进生活善用错误激励评价课后延伸

有效教学是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一节课的教学有没有效益,就是看学生有无进步或是否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达成有效教学,下面就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构建和谐氛围

长久以来,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只有照做的份,“老师说了,要这样做”、“老师不让这样做”……这些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他们的思想遭到限制,严重阻碍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教育者都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允许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如有一道判断题150×6的结果至少有两个零,有的同学认为是正确的,因为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零,根据因数末尾有零乘法的简便计算法则,一眼就能看出有两个零,而有的同学则认为是错误的,他们认为至少有三个零才对,因为除了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两个零,还有15×6结果还有一个零,也能一眼看出来。两种观点都有他们的道理,如果老师搞一刀切,否认其中的一种说法,那将会导致学生失去信心,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只能依赖老师或其他人,久而久之,就会严重阻碍思维的发展。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就能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老师还要能虚心的听取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师生之间产生相互信任的氛围,学生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高。此外,还要允许学生说错,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让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就是说错了也不要紧,解决了学生后顾之忧,这样学生就会大胆想象,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观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二、贴近学生生活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学生学习的过程容易造成形式和内容, 具体和抽象, 感性和理性的脱节, 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枯燥无味, 神秘难懂的印象, 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善于捕捉、设计生活情景, 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1.生活情境中探究数学问题

①紧扣生活, 使数学问题具体化。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的背景, 数学教学应以此作为直接的出发点, 让死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生动化。如教学圆的认识中理解定点, 定长概念时, 教师可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操着绳子的小球抡动会形成什么图形, 园林工人怎么画圆。再引导思考: 为什么这些圆会画的这样好?在讨论中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定长、定点、什么是圆, 怎么画圆。

②模拟生活, 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 挤出时间, 腾出空间, 创设表演环境, 把生活中事件再现到课堂, 在课堂中演练生活中的场景, 让学生真真实实体味数学。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中, 教师可创设一个商店购物情境, 再现“买卖物品”的生活片断, 在活动中感受买69 元的物品付70 元找回1元, 买97 元的物品付100 元找回3 元, 让学生在体验中自然明白一个数加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 可以先加上整十、整百数, 然后减去多加的数或加上少加的数计算简便。真实生动的生活再现, 帮助学生扫除了思维障碍, 学生兴致高, 也学得快。

③走进生活, 使数学问题实际化。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 但有些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 到实际生活中学习,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中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 可以真正带领学生去路口用画“正”字的方法, 统计一下一个方向5 分钟内车辆的通过情况, 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分析, 及时引导: 假如你不知道这个方法, 你会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数据?(画圈, 三角形)为什么这些方法没有被人采用, 画“正”字方法有什么好处?身临其境的学习, 学生学习倍感轻松, 有趣。

2.生活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

①加强操作, 把理论数学应用于生活实践。例如,教了“比和比例”, 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 让学生测量计算校园里树的高。高大的树怎么测量? 多数的同学提出爬树用绳子测量的笨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看自己的影子, 再应用学到的比例知识, 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②开展活动,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生活问题。未来的公民必须会用数, 必须具备一定的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的研究, 可以提高学生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学习了比的知识后, 让学生找找我们人体上存在的比; 学习了平均数后, 让学生给教师这节课打打分, 再计算一下平均分。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具备用数学眼光看待问题, 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应未来生活的挑战。

三、善用学生错误。

课堂教学中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教师出现这样那样的尴尬也不足为奇,但我认为,流畅并不意味着教学的顺利成功,表面的达成并不表明学生的有效发展。即使公开课也应该是常态课中的经典,经典不回避曲折,曲折才显美丽。德国教育家第斯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中,我们不该放过学生中带有普遍

性的典型错误,而应发挥教学机智,将这种课堂生成转换成教学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将错误转化成美丽。这样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认知差异,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帮助他们超越自我。

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出了34.6÷8.6一题,让学生先独立计算。巡视一周,发现问题集中在对余数的确定上,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商是4,余数是2,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余数是0.2。这时,我快速将第一种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有意地显示错误。

师:和这一答案相同的同学请举手。

(大部分同学把手高高举起,面露喜色,还有一部分同学一脸疑惑.欲言又止。顷刻又陷人沉思。这时,我只微微一笑,果然片刻后,几位同学又举手反对)

生:我和他们的结果不一样,我认为余数应该是0.2。

(面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答案,我并没有马上做出判断)

师:同学们,这一题的余数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请思考一下,到底是哪一种呢?请说说你们的想法。

学生A:我认为这道题的余数是2,大家看竖式就明白了。

学生B:我认为这道题的余数是0.2,理由我说不清楚。

学生C:我认为这道题的余数是0.2,理由为:现在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余数是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那么余数就是10,这样余数10比除数8.6还大.所以余数为2是错误的。

学生D:我认为这道题的余数是0.2,根据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并没有说余数不变,余数在十分位上,所以应该是0.2。

(学生纷纷点头默许)

学生E:我认为这道题的余数是0.2,我是用除数和商相乘再加余数应等于被除数的方法,检验出余数0.2才是正确的。

师:这几位同学的回答很精彩,分析得也很对,而且说明的方法又不是唯一的。那么,正确找到余数的关键是什么?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余数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所以要看余数原来在被除数的哪一位上,才能确定余数的大小。

(我和许多学生默许地点头)

通过同学们的争论,终于统一了意见,确定余数应该是0.2,并知道了理由。以上生生、师生之间互动的实现和颇具创意的新知形成,关键是教师充分地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教师有意暴露学生的错误,使之成为生成新知的有效资源,诱发了学生针对错误展开争辩、探究、交流,于精彩之处挑起矛盾.困惑之时给学生留足探究空间,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观察、思考、分析,比较,从而发现了规律,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不断张扬学生的鲜活个性,促进

了学生的发展。

四、实施激励评价。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课堂教学中,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神态等对学生进行评价。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教学中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做出恰当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尤其在学生的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目标达成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通过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而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学生能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4.激励性评价要注意“度”。激励不在于一味地表扬和“藏拙”。太多的表扬和超值的嘉奖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长期下去,学生也许会迷失了自我。要注意善待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善于发现其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同时通过教师或学生的交流指出其不足,不要为表扬而表扬,以免迁就错误而产生误导。

注意课后延伸。

小学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的工具”。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了课后延伸去巩固数学的做法。

如在学习“分类”之后,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分类方法,回家把自己家中的东西进行分类摆放,把在家的分类情况再带到课间和学生互相交流。从而进一步巩固分类方法,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及其实际应用,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活动中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注意课后延伸。

小学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的工具”。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了课后

延伸去巩固数学的做法。

如在学习“分类”之后,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分类方法,回家把自己家中的东西进行分类摆放,把在家的分类情况再带到课间和学生互相交流。从而进一步巩固分类方法,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及其实际应用,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活动中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构建和谐氛围,贴近学生生活,善用学生的错误,实施激励评价,注意课后延伸。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之路还很漫长,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去寻找最有效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盐城市教育学会“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学术研讨会论文申报表

填报日期:2010年4月20日

(2)此表各单位根据需要可复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