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会计学原理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会计学原理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第一节: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按经济特征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即会计核算内容的具体化。《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项。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从静态方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即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是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从动态方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即资金运动显著变动状态,是利润表的构成要素。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静态要素)

(一)资产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资产特征

①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即资产必须是现实存在的,只有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才能产生资产,未来交易或事项的结果不能作为资产确认。

②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拥有指享有资源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处置该

项资源。控制指企业虽然不拥有对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在相当长的期限里享有其使用权、转让权以及

收入的利益。例如,企业对融资租入的设备虽然没有所有权,但享有与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的权

利,即拥有实际控制权,因此应将这些设备确认为企业的资产。而企业对经营租入的设备既没有所有权

也没有控制权,因此不属于企业的资产。

③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例

如,企业应收账款、库存商品都是资产,因为通过出售可以直接获得经济利益;对外投资的股票也是资产,因为可以通过股利或参与分配利润的方式间接获得经济利益。但变质毁损的存货、已经报废的机器

设备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而不能继续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2、资产的分类(按流动性)

资产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例如可以按其实物形态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按计价方式分为

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中:

①流动资产。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1个营业周期是指用现金购买原材料到销售产品变为现金所需的时间。

②非流动资产。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变现或耗用的资产。流动资产以外的资源为

非流动资产。

3、资产确认的条件

一项资源要想作为资产确认,首先要符合资产定义,其次还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即该资源有较大的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即应当能以货币计量。

符合资产定义,同时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二)负债

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1、负债的特征

①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显然,企业正在筹

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不构成负债。

②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一般要在未来某一时日以资产或劳务来偿还。企业负债

的偿还必然同时带来资产的减少。

③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而现时义务是企业已经发生

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即导致负债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

2、负债的分类(按偿还期限的长短)

①流动负债。是指在1年或超过1年的1个营业周期内需要清偿债务。

②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限在1年或超过1年的1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3、负债的确认条件

一项义务要想作为负债确认,首先要符合负债定义,其次还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符合负债定义,同时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三)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包括: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损失包括: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

1、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所有者对企业投入资产是永久性投资,在企业存续期内投资人不得随意抽回,即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对所有者权益的偿付是没有期限的。所有者权益没有约定的偿付期。

②所有者有权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并凭借所有者权益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所有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利润分配并承担相应风险。

③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所有者权益的清偿权在负债之后。

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1)按来源分

①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包括: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损失包括: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

③留存收益

(2)按内容分

①实收资本或股本。是所有者对企业投入的注册资本。

②资本公积。是指投入资本本身的溢价或其它原因形成的公积金。

③其他综合收益。

④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⑤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本年度的税后利润经过提取公积、分配利润后剩余的利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称为留存收益。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动态要素)

(一)收入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

流入。此处的收入是狭义的收入。

1、特征

①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区分收入和利得。凡是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确认为收入,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确认为利得。

②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有。

③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从而导致资产增加。但导致经济利益流入的并非都是收入如所有者投入资本。

2、收入的分类

收入按性质可以分为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按经营业务的主次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二)费用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此处的费用是狭义的费用。

1、特征

①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区分费用和损失。凡是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应当确认为费用,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应当确认为损失。

②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两者兼有。

③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导致资产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但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并非都是费用如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2、费用的分类

①成本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等)

②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指不计入生产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三)利润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反映非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利润的构成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减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或减投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第二节:会计等式

企业六大会计要素虽然各自包含不同的内容,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尤其在数量上存在着特定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甚至可以用公式来表示,这些公式通常就称为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静态会计等式、基本会计等式)

(一)静态会计等式

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然拥有一定数量的资产。这些资产要么来源于债权人,形成负债;要么来源于投资者,形成所有者权益。由此可见,资产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实际上是同一价值运动的两个方面。一个“来龙”,一个“去脉”。因此,这两个方面存在必然恒等关系公式表示即

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

等式(1)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反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静态要素之间的关系,因而称为静态会计等式。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二)经济业务与静态会计等式的关系

一个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经济业务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影响,我们可以把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可以归纳为9大类型。

(1)资产与负债同增

(2)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增

(3)资产与负债同减

(4)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减

(5)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同。

(6)负债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同

(7)所有者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同

(8)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增减金额相同

(9)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金额相同

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但是,无论在哪一个时点上,哪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如果某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等式两边的要素变化,必然是同增或同减,而且等式两边的增加或减少的金额相等。如果某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等式一边的要素变化,必然是一同增一减,等式两边金额不变。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

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费用(成本),费用与收入的差额就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的成果,即利润。显然,在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之间形成了另一个会计等式:收入 - 费用 = 利润(2)(2)侧重反映了价值运动的动态表现,因而称为动态会计等式,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三、动静结合的会计等式

收入和费用的发生会形成利润,最终带来净资产的增加,本期利润实际上就是新增的所有者权益。因此,可将公式(1)和(2)综合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3)

(3)综合反映了静态要素与动态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且反映了全部6项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经济关系,以及企业在会计期间内任意时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第三节:账户的设置

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及作用

1、概念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分类核算和监督的项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做的基本分类,但这种分类还过于粗糙,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反映和监督会计要素的变化及其构成情况,需要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核算,以便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提供详细的会计信息。每一个会计科目都有一定的名称,都应反映其特定的经济内容。

2、作用

会计科目是设置会计账户的依据,是编制会计凭证基础。

(二)会计科目的类别和级次(分类分级)

1、会计科目的类别(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的不同)

(1)资产类科目。用于核算资产的增减变动。

(2)负债类科目。用于核算负债的增减变动。

(3)共同类科目。既具有资产性质又具有负债性质的账户。这类账户的特点是要根据账户的余额判断。如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等。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用于核算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

(5)成本类科目。用于核算成本的发生与归集情况,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等。

(6)损益类科目。用于核算收入与费用的发生与归集情况,包括收入类科目和成本以外的其他费用类科目。

2、会计科目的级次(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

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分类核算详细程度的不同要求,会计科目必须分级设置,即将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二级科目、明细分类科目三个级次。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之间是一种统驭关系。

(1)总分类科目(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

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的总括性分类)。一般由财政部统一规定。

(2)明细分类科目(明细科目、细目)

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的科目(是对总账科目反映的会计要素作进一步分类核算的科目)。

(3)二级科目(子目)

它是介于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之间的科目。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下面的明细科目较多,则可增设二级科目。

在实际工作中,除少数总分类科目如“库存现金”、“累计折旧”不必设置明细科目外,大多数总分类科目都要设置明细科目。明细科目一般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

甲材料

原料及主要材料乙材料

原材料燃料丙材料

辅助材料

(总账科目)(二级科目)(三级科目)

(三)会计科目设置原则

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科目由财政部进行统一分类和编码。每一个会计科目都有一个固定的编码。

2.相关性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应有助于提供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要求。

3.实用性原则。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符合单位需要的会计科目。(四)常用会计科目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范了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

二、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及作用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它没有结构,不能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了连续系统的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还必需根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设置会计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1、概念

账户是对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进行连续系统的记录的一种工具(是指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并能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载体)。

账户由账户名称和账户结构两部分组成,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名称。

账户分总账账户和明细账账户,分别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开设。账户的具体形式是一种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的账页,即一种具有特定栏目的表格。

2、作用

(1)设置账户是复试记账的前提(记录经济业务)。只有通过账户才能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记录、分类和归纳,从杂乱无章的经济业务中理出头绪,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便于监督管理。

(2)设置账户是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为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数据)。财务报表往往根据账户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和发生额(利润表)编制,财务报表的信息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账户记录的结果是否正确。

(二)账户的结构

1、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简称T型或丁字型账户结构,一般分为左右两方,其中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至于在左右两方中,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取决于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内容。如果左方记录增加额,右方则记录减少额。反之,右方记录增加额,左方则记录减少额。增减数额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账户余额的方向一般与账户增加的方向相同。余额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上期期末余额就是本期的期初余额,本期期末余额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额。通过账户记录可以提供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四个核算指标。

左方账户名称右方

账户记录的金额有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四项金额的基本关系是: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2、账户格式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格式如下所示。其中“借或贷”为余额方向栏,如为借方余额则写一个“借”字,如为贷方余额则写一个“贷”字,如余额为0则写一个“平”字。

3、账户的基本内容

(1)账户名称,即据以开设该账户的会计科目。

(2)日期,用以填写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

(3)凭证编号,用以填写对应记账凭证的编号。

(4)摘要,用以简要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5)金额,包括增加金额、减少金额以及余额,分别指经济业务引起对应会计要素的增加数、减少数以及增减变动后的结果。

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而账户则是按照会计科目设置的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载体。显然,会计科目与账户如同门牌与房子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联系

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也是账户的名称,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口径一致,性质相同。没有会计科目,账户就失去了设置的依据;而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其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不加区分地使用这两个名词。

(二)区别

1、会计科目没有结构,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2、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开设账户和填制记账凭证;账户的作用则主要是记录经济业务,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数据。

第四节:复式记账

一、记账方法

记账方法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后,如何将其记录在规定的账户里的方法。(是指根据一定的记账原理、记账符号与规则,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利用数字与文字在账户中记录经济业务的方法。)记账方法按记账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两种。

(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而另一个账户不予反映的一种记账方法。它的主要特征:账户设置不完整,账户记录没有相互联系。一般只记录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款业务以及债权债务等经济业务,而实物的收付金额(如存货耗用、设备磨损等)则不予记录。

优点:操作简便

缺点:(1)侧重现金、银行存款及债权债务等经济业务的记录

(2)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种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单式记账法是一种简单,但不严密、不科学的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的对称,它是指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是在单式记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特点:1、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至少在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

2、对记录的结果可以试算平衡。

2、复式记账法理论依据

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之间的变动,但不管怎样变动,其结果都不会破坏资产和权益的平衡关系。

3、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1)能够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2)能够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复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

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在账户中记录项目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目前我国所有的单位会计记账都采用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1、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借”和“贷”二字已失去本意,变成纯粹的记账符号。

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

(1)有借必有贷: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记录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其中至少要记录到一个账户的借方,同时也至少要记录到另一个账户的贷方,所谓有借必有贷。

(2)借贷必相等: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记录的金额,所谓借贷必相等。

3、可以设置一些双重性质的账户

如“其他往来”等账户,这种账户性质不固定,一般只能从账户的余额来判断,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是负债类账户。

(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也是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命名为借方,右方命名为贷方,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额,取决于账户的性质。

1.资产类(成本类)账户的结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本期发生额表示一定会计期间借方增加额或贷方减少额。期初、期末余额跟增加额方向一致,因此在借方记录,表示期末资产的实际结存数。

期末借方余额= 期初借方余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余额一般在贷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本期发生额表示一定会计期间贷方增加额或借方减少额。期初、期末余额跟增加额方向一致,因此在贷方记录,表示期末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实际结存数。

期末贷方余额= 期初贷方余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又称资产负债表账户,还称实账户。

3.收入类账户的结构(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记增加额,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相似。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期末结转后,收入类账户无余额。

4.费用类账户结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费用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似。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期末结转后,费用类账户无余额。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等式左边的会计要素用“借”表示增加,用“贷”表示减少;等式右边的会计要素用“贷”表示增加,用“借”表示减少。

(三)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记录。

三个要素:方向、会计科目、金额。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根据原始凭证,是填写在记账凭证上的。会计分录按其涉及账户的多少可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的分类

(1)简单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与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复合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是指由两个以上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既可以集中反映某项经济业务的全面情况,又可以简化记账手续。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编制或少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因为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往往不能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和账户的对应关系。除非经济业务本身需要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外,但不能将多笔经济业务合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2、会计分录的编制

一般步骤是:

(1)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确定所涉及的账户及账户的性质

(2)确定账户的金额,并确定是增加还是减少

(3)确定账户的借贷方向

(4)编写会计分录,并检验其正确性。

3、书写要求

上借下贷,左右错开,同向对齐

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之间的关系叫账户的对应关系,有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做对应账户。

(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和借贷记账规则,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检查所有账户的记录是否正确的一个过程。

1、试算平衡的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方法有以下两种: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所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发生额是否正确的方法。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法。余额试算平衡法是指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余额试算平衡法分为期初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类,其平衡公式为: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末)余额合计

2、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在实际工作中,试算平衡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的方式进行。

编制方法和步骤如下:

(1)月末计算所有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

(2)将所有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过入试算平衡表时

(3)计算余额和本期发生额的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

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

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要注意:

(1)所有账户的余额发生额必需全部记入了试算表中。

(2)借贷不等,说明账户记录必有错误,应查找错账及时更正。

(3)借贷即使平衡,也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如漏记、重记、记错有关账户、颠倒记账方向等。

应当注意,试算平衡表只是通过检查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如果借贷不平衡,可以肯定账户的记录或计算有错误,应进一步查明原因,予以纠正。但是,如果试算平衡,并不能完全肯定记账没有错误,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如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账户中被重记、漏记或错记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

第五节: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一、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总分类账户(总账账户、一级账户)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账户,它能提供某一具体内容的总括核算指标。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总分类账户的名称、核算内容、使用方法通常是统一制定的。企业应该根据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统一制定的账户名称,设置总分类账户。

企业的经营管理不仅需要总括的核算资料,还需要详细的核算资料。因此,在设置总分类账户的同时,还需要设置明细分类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是对某一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的账户,它提供详细核算指标。明细分类账户的名称、核算内容、使用方法不是统一制定的,它是根据本单位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

总分类账户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起到统驭和控制的作用,明细分类账户对其总分类账户起到补充和说明作用。

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平行登记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根据同一会计凭证,既在有关的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登记,又在有关明细账户中进行明细登记。登记规则可以概括为:

(一)同期

指同一会计期间,而不是同时。

(二)同方向

是指相同的变动方向,而不是指相同的记账方向。一般情况下,总分类账户和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都是按借方、贷方和余额设栏。这时在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记账的方向是相同的。但有的明细账户并不是按借方、贷方、余额设栏的,而是按收入、发出、结存或其他增减符号设栏的,还有的明细账采用的是多栏式,这时就不能按相同的记账方向进行登记,只能按相同的变动方向进行登记。

(三)同金额

将经济业务记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必需与记入其所属明细账户的金额合计数相等。这只是表明其数量关系,而不是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相等的关系,如在既有利息收入,又有利息支出的情况下,财务费用明细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并不等于财务费用总分类账户的贷方发生额。

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核对

根据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规则记账后,就可以根据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编制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和余额核对表,用于检查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编制会计分录

第二步:将月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平行登记在相关总分类账户和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

第三步:编制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和余额核对表

本期发生额和余额核对表

物流企业会计(05364)课后习题第二章 复式记账原理

物流企业会计(05364)课后习题第二章复式记账原理

第二章复式记账原理 单项选择题 1、会计科目是(C)。 A、帐簿的名称; B、会计要素的名称; C、帐户的名称; D、财务报表的项 目名称 2、帐户主要是依据(D)开设的。 A、管理需要; B、会计制度规定; C、经济业务; D、会计科目 3、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资产类的科目有(A)。 A、应收帐款; B、预收帐款; C、应付股利; D、利润分配 4、复式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在(A)账户中进行登记。 A、两个或两个以上; B、两个; C、一个; D、相关 5、对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在(D)。 A、帐户的借方; B、帐户的贷方; C、两方都有; D、帐户的一方 6、资产类帐户的借方登记(A)。 A、资产的增加; B、资产的减少; C、收入的减少;D费用的增加 7、会计对象可以具体化为(D)。 A、会计科目; B、会计帐户; C、财务报表; D、会计要素 8、预付账款属于会计要素中的(C)。 A、所有者权益; B、收入; C、资产; D、负债 9、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债权人权益类的科目是(A)。 A、预收帐款; B、预付账款; C、资本公积; D、未分配利润 10、以银行存款购买设备一台,这种经济业务属于下列(A)类型。 A、资产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 B、权益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 C、资产与权益项目同时增加; D、资产与权益项目同时减少 11、试算平衡的原理是(C)。 A、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 B、经济业务的内容; C、会计等式; D、帐户结 构

多项选择题 1、帐户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E)。 A、帐户的名称; B、经济业务的日期; C、凭证的号数; D、摘要; E、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 2、下列科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的是(ACDE)。 A、实收资本; B、应收帐款; C、资本公积; D、盈余公积; E、利润分配 3、借贷记账法下,帐户的借方登记(AC)。 A、资产的增加; B、负债的增加; C、成本费用的增加; D、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E、收入的增加 4、复合会计分录有(BCD)。 A、一借一贷; B、一借多贷; C、一贷多借; D、多借多贷; E、借贷平衡 5、下列错误中哪些不能通过试算平衡发现(ABCDE)。 A、记账方向错误; B、某些经济业务未登记入账; C、某些经济业务重复登记入账; D、借贷双方同时多记了相等的金额; E、借贷双方同时少记了相等的金额 6、下列科目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是(ABDE)。 A、预收账款; B、短期借款; C、预付帐款; D、其他应付款; E、应付职工薪酬 7、广义的权益概念包括(CD)。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负债; D、所有者权益; E、未分配利润 8、收入的取得会影响下列(ACDE)会计要素。 A、资产; B、费用; C、负债; D、所有者权益; E、利润 9、会计恒等式可以用下列(ABCDE)公式表示。 A、资产=权益 B、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资产=负债+所有者投资+利润 E、资产=负债+所有者投资+(收入-用费) 10、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会计等式一边发生变动的有(ACD)。 A、将现金存入银行; B、用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 C、用银行存款购买固定资产; D、从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前欠贷款; E、投资者增加投入资本 11、“借”字表示(ABCDE)。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的练习题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习题一 (一)目的:熟悉账户的结构和期末余额计算公式 (二)资料:长江公司2010年12月部分账户的发生额如下表所示: (三)要求: (1)开设“T”形账户,将各账户期初余额及本期发生额逐笔记入各“T”形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并计算和列示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与期末余额。 (2)根据资料中标明的经济业务号码说明①、②、③笔经济业务的内容。 习题二 (一)目的:练习借贷记账法及会计报表编制 (二)资料 1、×公司2006年3月31日有关账户如下 资产负债表 2、2006年4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如教材55页所示。 (三)要求 1、根据期初余额开设“T”型账户; 2、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3、根据经济业务逐笔登记“T”型账户; 4、结出各“T”型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

5、根据各“T”型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编制“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表”(参考49页表2—10的格式); 6、编制2006年4月份资产负债表。 7、计算该企业资产增长率(期末资产总额减期初资产总额,再除以期初资产总额,乘以百分号)、期末资产负债率和期初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后乘以百分号。资产负债率30%—50%为合理),并分析评价其合理性。 习题三 (一)目的:练习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运用 (二)资料:长江公司2011年7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假设不考虑增值税问题:(1)销售商品一批,售价9 600元。商品已经发出,款项收存银行。 (2)收到上月销货款5 600元存入银行。 (3)销售商品一批,售价为5 600元。货已发出,款项尚未收到。 (4)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管理部门水电费720元。 (5)从本月份开始,租用大华公司仓库3年。现以银行存款预付全部租金36 000元。(通过“长期待摊费用”账户处理) (6)计提本月应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6 000元,将在本季末支付。 (三)要求 1、按权责发生制会计处理基础编制会计分录。 2、根据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会计处理基础,在下列表格中相应栏目确认收入、费用和利润。 两种会计确认基础运用比较表 习题四 (一)目的:练习总账、明细账的设置及平行登记 (二)资料 (1)长江公司2010年12月“原材料”总账的期初余额为43 200元,“应付账款”总账的期初余额为7 200元。

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含答案)

账户与复式记账练习 一、判断题 1.会计的记账方法可以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两种,而复式记账法又可以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三种。(×) 2.在试算平衡时,如果所有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不等于所有账户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则说明账户记录肯定有错误。(×) 3.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理论基础是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会计科目是依据账户开设的,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名称。(×) 5.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性质不同,反映的经济内容也不同,因而在会计实务中才出现了会计科目与账户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6.在我国,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都是由国家会计制度统一规定的。(×) 7.所有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其增加数,贷方登记其减少数。(×) 8.各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方向与记录增加额的方向一般是一致的。(√) 9.“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 10.“利润分配”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11.如果一个账户的正常余额为贷方余额,则这个账户一定是反映负债的账户或反映所有者权益的账户。(×) 12.一个账户的借方如果用来记录增加额,其贷方一定用来记录减少额。(×)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账户中,属于损益类账户的是(B )。 A.制造费用 B. 销售费用 C.本年利润 D.预提费用 2.下列各项目中,属于企业负债的是( B )。 A.应收账款 B.预收账款 C.长期待摊费用 D.银行存款 3.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区别在于(C )。 A.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不同 B.记录资产和负债的结果不同 C.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D.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4.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设置账户的依据是(C )。 A.会计要素 B.会计分录 C.会计科目 D.会计账簿 5.账户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A )。 A.账户的性质 B.账户的格式 C.账户的多少 D.账户的结构 6.某企业3月末的资产总额为200万元,4月1日发生下列三笔业务: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原理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借贷记账法 第一节会计科目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会计要素是关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的分类,为满足经营治理的需要,还应进一步进行细致的分类。会计科目确实是关于会计对象进一步分类的项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分类的标志。在每一个会计科目名称的项下,都有明确的含义、核算范围。 企业的经济活动纷繁复杂,所引起的各个会计要素的内部构成以及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增减变化也错综复杂,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为了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就需要依照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分门不类地确定项目。在会计核算中除了要按照各会计要素的不同特点,还应该依照经济治理的要求进行分类不、分项目的核算。 设置会计科目,确实是依照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治理的要求,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的一种专门的方法。在设置会计科目时,需要将会计对象中具体内容相同的归为一类,设立一个会计科目名称,具备这类信息特征的经济业务,均在该

科目项下进行核算。同时,要为每一个体的类不规定一个科目名称,同时限定在该科目名称下包括的内容。 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科学分类,能够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科学的、详细的分类指标体系。设置会计科目决定着账户的开设、报表结构的设计,是一种差不多的会计核算方法。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会计科目作为分类信息的项目或标志,必须依照一定的原则来设定。设置会计科目时,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 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即从各种不同单位经济业务的特点动身,依照全面核算其经济业务的全过程及结果的目的来确定应该设置哪些会计科目:考虑不同的行业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各自企业的特点;在此前提下依照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及规模大小决定各个会计科目的具体设置。 (二)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符合经济治理的要求

怎样理解复式记账原理并正确运用借贷记账法

怎样理解复式记账原理并正确运用借贷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与复式记账 自会计产生以后,在复式记账法出现以前,很长时间会计记账采用的是单式记账方法。所谓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一般只记录现金的收付以及应收(人欠)、应付(欠人)等往来账项,而不记录实物资产的增减、收入的来源和费用支出的用途等。比如,企业用现金(包括银行存款)购买了一批材料,在单式记账法下只记录现金的减少,而不同时记录原材料的增加,因此单从会计记录中只看到现金减少了而看不出用来干什么了。可见,单式记账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或者说不能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的一种方法。比如:企业以现金(含银行存款)购买了一批材料,在复式记账法下,既要记录现金的减少,同时也要以相等的金额记录原材料的增加。这种相互联系的记录能够完整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现金减少的原因(用途、去向)是购买了原材料,而原材料增加的原因(来源)是企业用现金买来的。因此,相对于单式记账法来说,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特征 复式记账法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1.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通过账户的双重记录,不仅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还能够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记录,因而可以通过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三、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一)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历史上曾经有过多种符合复式记账基本原理的复式记账法,但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复式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我国会计准则也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产生于15世纪的复式记账方法,它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用来表示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至于是用“借”来表示增加还是用“贷”来表示增加,对不同的会计要素来说是不一样的,具体的我们下面再讲。这里同学们只要记住借贷记账法是用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就可以了。很多初学者容易去纠缠借、贷二字本身的含义,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它早就失去了其本身的含义而仅仅是一种符号了,就像甲、乙或A、B一样。 (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1.账户的基本结构

会计学原理(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习题与答案

1、会计等式实质表达的是()。 A.经济业务与会计事项 B.经济活动与经济业务 C.经济业务与管理活动 D.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正确答案:D 2、某企业本期期初资产总额为100 000元,本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减少10 000元,所有者权益比期初增加30 000元。则该企业期末资产总额是()。 A.90 000元 B.130 000元 C.100 000 D.120 000元 正确答案:D 3、下列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使会计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的是() A.收到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B.从银行取得借款存入银行 C.收到投资者以固定资产所进行的投资 D.以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正确答案:A 4、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的不同分为()大类 A.6 B.2 C.4 D.5

5、为了统一财务会计报告,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总分类科目一般由()制定 A.主管部门 B.单位自行 C.国家统一 D.地方财政部门统一 正确答案:C 6、设置会计科目后,不要随意变动,要保持()。 A.永久性 B.统一性 C.全面性 D.相对稳定性 正确答案:D 7、会计科目是() A.会计要素的名称 B.会计报表的名称 C.账户的名称 D.会计凭证的名称 正确答案:C 8、会计科目是对()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经济业务 B.会计账户 C.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D 9、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级应坚持的原则是()。 A.要兼顾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B.要依据会计要素的客观性质 C.要适应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D.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正确答案:A 10、下列各项目中属于一级会计科目的是() A.未分配利润 B.提取盈余公积金 C.投入资本 D.在途物资 正确答案:D 11、下列不属于负债类科目的是()。 A.应付职工薪酬 B.未确认融资费用 C.递延所得税负债 D.资产减值损失 正确答案:D 12、以下不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是()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递延所得税资产 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会计学原理 教材第三章复式记账答案

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习题一 数据依次为:1920; 6300; 6740;15100 ;11000; 9860;13200; 43000 习题二 (1) AH (2) IB (3)AF (4)I B (假设本月工资已经支付) (5)AD (6)AD (7)I B (文具用品当时就被领用) (8)CB (9)AB (10)AD 习题三 (1)借:主营业务成本28000 贷:银行存款28000 (2)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短期借款100000 (3)借:银行存款200000 贷:实收资本200000 (4)借:固定资产370000 贷:应付账款370000 (5)借:应付账款58000 贷:银行存款58000 (6)借:库存现金96750 贷:银行存款96750 借:主营业务成本96750 贷:应付职工薪酬96750 借:应付职工薪酬96750 贷:库存现金96750 (7)借:原材料66700 贷:银行存款66700 (8)借:银行存款294560 贷:主营业务收入294560 (9)借:主营业务成本89600 贷:银行存款89600 (10)借:主营业务成本73200 贷:原材料72300 习题四 (1)借:财务费用26600 贷:银行存款26600 (2)借:固定资产54800 贷:应付账款54800

期初余额 86900 (3) 54000 (3) 借: 银行存款 54000 贷:应收账款 54000 (4) 借: :原材料 47000 贷:银行存款 47000 (5) 借: :银行存款 3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50000 (6) 借: 主营业务成本 10780 贷:银行存款 10780 (假设本月工资本月支付) (7) 借: 主营业务成本 75800 贷:银行存款 75800 (8)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8900 贷:原材料 128900 2. 借方 银行存款 贷方 期初余额 45600 (3) 54000 (1) 26600 (5) 350000 (4)47000 (6) 10780 (7)75800 本期发生额404000 期末余额:289420 本期发生额160180 借方 应收账款 贷方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习题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习题 一、填空题 1、会计科目按照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为和。 2、账户按的方向分别记录各个会计要素的增加金额和减少金额。 3、收入的取得记在,费用的发生记在。 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 5、账户是依据开设的。 6、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反映,贷方发生额反映。 7、负债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反映,贷方发生额反映。 8、试算平衡包括试算平衡和试算平衡。 9、总分类账户能够提供某一具体内容的核算指标。 10、明细分类账户能够提供某一具体内容的核算指标。 11、借字表示:的增加;成本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费用 的。 12、贷字表示:的减少;成本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收益 的。 13、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两种。 14、是对会计要素的基本分类。 二、单项选择题 1、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收入-费用=利润 C、有借必有贷D、借贷必相等

2、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有()。 A、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该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该账户的 本期贷方发生额 B、负债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该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该账户的 本期贷方发生额 C、收入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该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该账户的 本期贷方发生额 D、费用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该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该账户的 本期贷方发生额 3、某企业资产总额为2000万元,本月向银行借款600万元存入银行,并用银行存款偿还 应付账款500万元。期末资产总额应为()万元。 A、3100 B、2600 C、2100 D、900 4、以下科目中,期末结账后无余额的是()。 A、预付账款 B、短期投资 C、财务费用 D、未分配利润 5、负债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借方 B、贷方 C、借方和贷方 D、借方或贷方 6、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增加数,哪一方记减少数,是由()决定的。 A、记账规则 B、账户性质 C、业务性质 D、账户结构 7、会计科目是()。 A、会计要素的名称 B、账户的名称 C、账簿的名称 D、会计报表的名称 8、复式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中进行登记。 A、一个账户 B、两个账户 C、全部账户 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课程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 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整理-第一讲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及其生产与发展 一.会计的含义与特点 1.从会计的工作来看,会计可以被认为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结 果进行确认,归集,分析,计量,分类,记录,汇总和报告,并进行控制(反映)与监督,预测与决策的一种管理方法 (1)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 (2)会计是一种提供信息的技艺 (3)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4)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2.现代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实物量和劳动量通常是会计货币量度的辅助量度) 2)以凭证为基本依据 3)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包括核算方法和监督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基本) 4)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会计的发展 1.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是基于人类管理生活,生产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关系和经济 管理活动的日趋复杂而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 第二节会计的只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 1.会计职能包括核算(反映),监督(控制),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等方面 1)核算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2)控制职能(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3)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 二.会计的目标(也是财务的目标) 1.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层: 1)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2)反应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四节会计基本假设与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重点) 1.会计主体假设(是对空间的限定,概念详见书17页) 1)注意:法律主体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能成为法律主体 2)会计主体可以由一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组成的企业集团构成2.持续经营假设(对时间的限定) 1)基于该假设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 3.会计分期(对时间期间的限制) 1)基于该假设的会计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按月计提折旧和摊销(也和持续经营有关) 2)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重要补充

账户与复式记账练习题及答案

《账户与复式记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科目是(A )。 A账户的名称 B账簿的名称 C报表项目的名称 D会计要素的名称 2.账户结构一般分为(A )。 A左右两方 B上下两部分 C发生额、余额两部分 D前后两部分 3.账户的贷方反映的是( C )。 A费用的增加 B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C收入的增加 D负债的减少 4.收益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 C )。 A完全一致 B相反 C基本相同 D无关 5.账户余额一般与( A )在同一方向。 A增加额 B减少额 C借方发生额 D贷方发生额 6.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有( D )。 A重记经济业务 B漏记经济业务 C借贷方向相反 D借贷金额不等 7.登记总账与所属明细账的原则是( C )。 A根据总账记明细账 B根据明细账记总账 C根据凭证分别登记 D先记总账后记明细账 9.“应收账款”账户初期余额为5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6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4 000元,则期末余额为( C )。 A借方5 000 B贷方3 000 C借方7 000 D贷方2 000 10.在借贷记账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增加数,哪一方记减少数取决于( D )。 A账户的结构 B账户的作用 C账户的用途 D账户的类型 11.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使资产和权益项目同时增加的是( D )。 A生产产品领用材料 B以现金发放工资 C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 D收到购货单位预付款,并存入银行 12.下列科目中属于债权类科目的是( A )。 A应收账款 B营业费用 C预收账款 D盈余公积 13.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不会导致会计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的有( A )。A收回应收账款并存入银行 B从银行取得借款并存入银行 C以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D收到投资者以无形资产进行的投资 14.某企业本期期初资产总额为140 000元,本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增加20 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比期初减少10 000元,则企业期末资产总额为( C )。 A 170 000元 B 130 000元 C 150 000元 D 120 000元

会计学原理2要素复式记账判断题答案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复式记账 第一部分: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 A.资产 B.负债 C.财产 D.利润 C 2.下列各项目中属于静态会计要素的是()。 A. 费用 B.利润 C. 收入 D.资产 D 3.下列各项目中属于动态会计要素的是()。 A.收入 B.负债 C.资产 D.所有者权益 A 4.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资产的是()。 A.预付账款 B.无形资产 C.应收账款 D.预收账款 D 5.资产通常按流动性分为()。 A.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B.货币资产与非货币资产 C.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 D.本企业资产与租入的资产 C 6. 下列各项目中属于资产的是()。 A.应付账款 B.预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应付股利 B 7.下列各项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A.长期股权投资 B.长期应付款 C.固定资产 D.实收资本(股本) D 8.下列各项目中属于负债的是()。 A.预收账款 B.现金 C.存货 D.股本 A 9.下列不属于负债的特点的是()。 A.是过去的交易、事项所构成的现时义务 B.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C.是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D.能以货币计量,是可以确定或估计的。B 10.下列属于资产的特点的是()。 A.将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 B.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取得经营成果 C.将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出 D.是过去的交易、事项所构成的现时义务。 A 11.下列会计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B.负债 = 资产 - 所有者权益

C.资产–负债 = 所有者权益 D.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D 12.下列经济业务中,影响会计等式总额发生变化的是() A.以银行存款50000元购买材料 B.购买机器设备20000元,货款未付 C.结转完工产品成本40000元 D.收回客户所欠的货款30000元 B 13.引起资金进入企业的业务有()。 A.从银行提取现金 B.预收商品货款 C.用银行存款上交税金 D.分派股票股利 B 14.下列经济活动中,引起负债之间彼此增减的是()。 A.收到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B.向银行借入款项直接偿还应付账款 C.用银行存款偿还长期负债 D.用现金支付职工工资 B 15.下列经济活动中,引起所有者权益之间彼此增减的是()。 A.收到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B.收到股东A的现金投资 C.用银行存款偿还长期负债 D.发放股票股利 D 16.营业外支出归属的会计要素是()。 A.收入 B.利润 C.负债 D.费用 B 17.下列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使会计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的有()。 A.用银行存款支付前欠购料款 B.从银行提取现金 C.向银行取得借款存入银行 D.收到预收账款存入银行 B 18.某企业本期期初资产总额为10万元,本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减少1万元,所有者权益比期初增加3万元。该企业期末资产总额是()。 A.9万元 B.13万元 C.10万元 D.12万元 D 19.下列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加的情况是()。 A.资产与负债同增 B.资产与负债同减 C.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D.资产减少,负债增加 C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属于静态会计要素的是()。 A.资产 B.利润 C.成本 D.负债 AD 2.下列各项目中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 A.资产 B.所有者权益 C.负债 D.收入 ABC 3.下列项目中属于动态会计要素的是()。 A.收入 B.所有者权益 C.费用 D.利润 ACD

002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习题

、单选题 C .收入一费用=利润 A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B .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C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D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期末借方发生额 5.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再分类的项目称( A . 会计项目 B .会计科目 C . 会计账户 D .报表项目 、名词解释 会计要素 会计恒等式 费用 利润 本期发生额 复式记账法 会计分录 利润表 第二章 资产 账户 复式记账原理 负债 “T ”形账户 借贷记账法 所有者权益 期初余额 收入 期末余额 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 复合 记账方向 对应关系 对应账户 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 1. 列各项中,不属于反映企业 定期间经营过程及经营成果的要素有( )。 A .所有者权益 B .收入 C .利润 D .费用 2.借贷记账法中,账户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是由( )决定的 A .记账规则 B . 账户结构 C .账户性质 D . 经济业务性质 3.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 )。 A .借方发生额 = 贷方发生额 B .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 D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发生额 = 期末余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4.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公式中,不正确的有( )。 )。

、多选题

A .收入 B .费用 C .负债D.所有者权益 2.反映企业资金运动动态表现的会计要素有()。 A .成本 B .利润 C .收入 D .资产 3.下列属于资产要素特点的有()。 A .必须是有形的经济资源 B .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C .必须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D .必须是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4.费用可能引起( A .资产的减少 B .资产的增加 C .负债的增加 D .负债的减少 5.下列账户中与负债结构相反的账户有()。 A .资产 B .费用 C .收入 D .所有者权益 6.下列账户中与资产结构相反的账户有()。 A .负债 B .收入 C .费用 D .支出 7.下列各项中,属于负债要素特点的有()。 A .由现在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B .由未来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C .在未来通过资产或劳务予以清偿 D .负债必须能以货币计量 8.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要素特点的有()。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

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 第一节资金平衡原理 一、资金平衡关系 资金存在和分布形态(资金运用)及资金取得和形成(资金来源)两个方面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侧面,两者金额始终相等,完整地反映资金的来龙去脉。 资值总体(63 000) 资金运用资金来源 银行存款 80 000 短期借款100 000 原材料 200 000 应付账款 30 000 应收账款 50 000 实

13 / 27 收资本 500 000 固定资产 300 000 合 计 630 000 合 计 630 000 二、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概念——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进一步分类。它是 会计对象的差不多组成部分。 会计要素的构成 资 产 资产 负 债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机关事业单 位会计要素 净资产 收入 收入

费用支出 利润 (二)企业会计要素的内容 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操纵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包括: 流淌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存货和应收及预付款等。 长期资产——长期股权、债权投资。 资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净额、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无实物形态的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商誉等。 其他资产——长期待摊费用、长期资产。 2.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项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包括: 流淌负债——银行借款、应付及预收款及应交款

项等。 负债 长期负债——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及其他长期负债等。 3.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 实收资本——或股本 所有者权益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4.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 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商品、产成品、工业性劳务等收入 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销售 收入或其他业务的收入(使用费收入、 15 / 27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第三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一、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意义;掌握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划分;掌握会计账户的设置并明确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与联系;了解记账方法及种类;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会应用借贷记账方法进行简单业务的账务处理. 二、教学重点:会计科目、账户的涵义、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账户的结构、借贷复式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和会计分录的编制 四、教学时数:10课时 导入新课 回顾会计六大要素的名称和内容,引导同学们思考六大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如果要再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该如何分?例如: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等都是企业的生产资料,而且是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为了反映其增减变动情况,根据管理的要求,就要将其归为一类,设置“固定资产”科目,从而引出会计科目的概念。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 1. 会计科目概念: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2.设置会计科目应的原则 (1).会计科目必须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 (2).会计科目应当符合经济管理的需求 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 (3).内容明确,繁简适宜。 二、会计科目的内容 1、会计科目按照经济内容分类; 详见教材55页 (1).资产类科目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等科目。

(2).负债类科目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其中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工资、税金及利润,以及预提费用等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等科目。 (4).共同类科目包括清算资金往来、货币兑换、衍生工具等。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其他业务收支和营业外收支等,其中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科目。 见p57-58 2、会计科目的级次详见教材55页 例如:原材料——甲种材料——A材料 ——B材料 ——乙种材料——子材料 例: 某生产红木家俱的企业,生产用材料有:红木、普通木头、辅助用的铁钉、油漆。

《会计学原理》复习纲要

《会计学原理》复习纲要

会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会计科目 2.复式记账 3.原始凭证 4.永续盘存制 5.试算平衡 6.实地盘存制 7.资产 8.会计账簿 9.权责发生制 10.结账 11.财务会计报告 12.财产清查 二、填空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和。 2.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一般分为和两种。 3.会计监督按监督主体和对象划分,为、、构成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4.账簿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和。 5.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是、、。 6.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具体包括:、和三个部分。 7.会计对账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和。 8.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的依据不同。 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10.存货的盘存制度有和。 11.原始凭证按取得来源分类,可分为和。 12.会计分录主要包括、和三个要素。 13.从备抵账户与被调整账户的结构看,其方向。 三、单项选择题 1.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是()。 A.各单位经济业务的特点不同 B.各单位经营管理的要求不同 C.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D.凭证的传递程序不同 2.对于现金存入银行的业务,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依据是()。 A.转账凭证 B.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C.现金付款凭证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3.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的排列顺序是()。 A.项目的重要性B.项目的流动性 C.项目的时间性D.项目的收益性

4.借贷方向单一,明细项目多的经济业务,可采用()进行明细核算。 A.三栏式明细账 B.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C.多栏式明细账 D.多栏式总分类账 5.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 A.会计等式 B.会计要素 C.会计原则 D.复式记账法 6.简单会计分录具有()对应关系。 A.一借一贷B.一借多贷C.一贷多借D.多借多贷 7.不属于一次原始凭证的是()。 A.领料单B.限额领料单C.借款单D.发货票 8.下列项目中,()不会对主营业务利润有直接影响。 A.主营业务成本 B.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C.主营业务收入 D.管理费用 9.企业的期间费用账户在期未结账后()。 A.有贷方余额 B.有借方余额 C.有借方或贷方余额 D.没有余额 10.不属于编制科目汇总表的依据是()。 A.转账凭证 B.收款凭证 C.付款凭证 D.原始凭证 11.复式记账就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 A.连续登记 B.补充登记 C.平行登记 D.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 12.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格式采用()。 A.账户式B.报告式C.单步式D.多步式 13.从银行提取现金,一般应编制()。 A.转账凭证 B.累计凭证 C.付款凭证 D.收款凭证 14.原始凭证按取得来源分类,可分为()。 A.自制凭证和外来凭证B.单式凭证和复式凭证 C.一次凭证和累计凭证D.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 15.登记有关材料、商品等收发业务的明细账,其格式应采用()账页。 A.三栏式 B.多栏式 C.数量金额式 D.横线登记式 16.账簿按用途可分为()。 A.日记账、备查账、卡片账 B.日记账、分类账、备查账 C.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日记账 D.明细分类账、卡片账、订本账 17.调整账户余额与被调整账户余额的方向相同时,该调整账户属于()。 A.对比调整账户 B.备抵调整账户 C.备抵附加账户 D.附加调整账户 18.下列经济业务中,引起负债减少,同时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有()。 A.以银行存款偿还欠款 B.债权转为股权 C.以赊购方式购入原料 D.取得银行借款存入银行 19.年末结账后,()账户应无余额。

账户与复式记账

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1、目的:练习常用会计科目的分类。 资料: 某企业在日常会计处理过程中,经常使用以下会计科目: 银行存款实收资本物资采购原材料制造费用应付账款应收账款生产成本产成品短期借款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现金财务费用预提费用待摊费用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要求: 请将上列会计科目分别归于某一类。 2、目的:练习账户的结构及账户金额的计算方法。 资料: 星海公司2003年12月31日有关账户的资料如表3-1所示。 要求: 根据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计算方法,填列表3-1中的空缺部分。 3、目的:练习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及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该公司本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进机器设备一台,价值1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2)从银行提取现金1 000元。 (3)投资者投入企业原材料—批,作价20 000元。 (4)生产车间向仓库领用材料一批,价值40 000元,投入生产。 (5)以银行存款22 500元,偿还应付供货单位货款。 (6)向银行取得长期借款150 000元,存入银行。 (7)用银行存款上交所得税9 000元。 (8)收到捐赠人赞助现金5 000元。 (9)收到购货单位前欠货款18 000元,其中16 000元存入银行,其余部分收到现金。 (10)用银行存款48 000元,归还银行短期借款20 000元和应付购货单位账款28 000元。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并记入有关账户。 (2)编制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 4、目的:练习账户对应关系及会计分录的编制 资料: 星海公司2003年8月份有关账户记录如下: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

第二章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 第一节 资金平衡原理 一、资金平衡关系 资金存在和分布形态(资金运用)及资金取得和形成(资金来源)两个方面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侧面,两者金额始终相等,完整地反映资金的来龙去脉。 资值总体(63 000) 资 金 运 用 资 金 来 源 银行存款 80 000 短期借款 100 000 原材料 200 000 应付账款 30 000 应收账款 50 000 实收资本 500 000 固定资产 300 000 合 计 630 000 合 计 630 000 二、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概念——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进一步分类。它是 会计对象的基本组成部分。 会计要素的构成 资产 资产 负债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机关事业单位会计要素 净资产 收入 收入 费用 支出 利润 (二)企业会计要素的内容 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包括: 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存货和应收及预付款等。 长期资产——长期股权、债权投资。 资产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净额、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无实物形态的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商誉等。 其他资产——长期待摊费用、长期资产。 2.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项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包括: 流动负债——银行借款、应付及预收款及应交款项等。 负债

长期负债——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及其他长期负债等。 3.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 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4.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 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商品、产成品、工业性劳务等收入 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销售收入或其他业务的收入(使用费收入、租 金收入等) 5.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 计入成本的费用——计入生产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费用 计入劳务成本的各种成本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投资收益——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支——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减所得税等于净利润 会计要素项目分类下表所示。 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等 直接材料 生产费用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费用 营业利润 利润 利润总额 所有者权益 资产 负债 所有权益者 收入 费用 会计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