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3个月的宝宝护理照顾

1岁3个月的宝宝护理照顾
1岁3个月的宝宝护理照顾

1岁3个月的宝宝护理照顾

这时的宝宝可能已经长出了8~11颗乳牙,大部分宝宝的囟门已经基本闭合,少数还未闭合。宝宝独自走得稳当多了,不但在平地走得很好,而且很喜欢爬台阶,下台阶时还知道用一只手扶着下。宝宝经常会爬到沙发或椅子上,然后转过身来,自己坐好。宝宝的一双小手越发灵活,可以把3~4块积木搭在一起。宝宝开始有匹配的感觉了,他/她会试着为盖子配对和搭积木。/她会把小手伸进瓶子中掏里面的东西,然后再放回去。按照大人的指令,宝宝能按照指令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有些宝宝已经不用借助手势就能够理解大人用语言发出的简单指令了,甚至还可以回答大人的简单问题。当他/她见到陌生人,宝宝会表现出警惕的样子,目不转睛地盯着陌生人的眼睛,发现对方很友好时,才会放心地与对方交流。有些宝宝已经不用借助手势就能够理解大人用语言发出的简单指令了,甚至还可以回答大人的简单问题。

宝宝成长进行时

体重 [男婴]8.5~13千克 [女婴]7.8~12.2千克

身长 [男婴]72.8~83.9厘米 [女婴]70.8~82.5厘米

认知宝宝害怕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他/她能记住自己喜欢和讨厌的东西。宝宝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开始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再伸出手去摸镜子。

精细动作宝宝可以用食指和拇指捏起小东西了,也能一只手拿着奶瓶喝水了。他/她会用手指物品,还会翻书,但也许一次翻过很多页,

而不是一页一页翻。

大动作宝宝会扶着栏杆或其他物体站立,不用脚尖站立,还能抬起一只小脚丫。他/她能够把脚下的皮球踢跑。

语言宝宝能有意识地喊爸妈了,有的还会喊其他亲人。半数的宝宝能理解100~150个具有代表性词语的含义,还有半数宝宝能理解20个以上短语的含义。

科学喂养

母乳喂养断奶初期,可在添加辅食的同时,逐渐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过度到完全断奶。如遇到炎热的夏季,突然断奶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吸收,引起消化道疾病,可将断奶时间延至凉爽的秋季。另外,宝宝生病时不要断奶,可在病愈后2~3周开始,最迟不超过2岁。

人工喂养宝宝食量有所下降,甚至只吃原来的一半,这是为什么呢?宝宝到了15个月,可能出现厌食饭菜的现象,愿意喝牛奶或母乳。因为添加饭菜,宝宝肠胃功能疲劳,需要调整一下。如果宝宝因为愿意喝奶,增加了奶量减少饭量,父母不必着急,配方奶能够保证宝宝的营养。过一段时间,宝宝就会重新喜欢吃饭。

日常护理

男孩护理婴儿如果感觉皮肤痒或有其他不适,就会用手抓,如果指甲长,就很容易抓破自己娇嫩的皮肤。定期为宝宝剪指甲是保持皮肤清洁的方法之一,也有助于防止“病从口入”。父母为宝宝剪时应当谨慎,以免剪伤,另外还得注意不要将指甲剪得过短,因为孩子会因此感到疼痛,或活动时磨损指部皮肤。

女孩护理小婴儿有吮指行为,其高峰在18-21个月。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常见的行为,在一岁以内不必过分紧张,一岁以后应该注意纠正。当然,在两三个月就纠正更好。两岁左右开始纠正,可以利用语言讲道理,效果更好。四岁经后再开始纠正,由于习惯太牢固,纠正起来,困难很大。

?宝宝修剪指甲注意事项

给宝宝剪指甲时,宝宝会很不配合,叫妈妈无从下手,不是将宝宝的指甲剪得太深,就是把手指肌肉剪着,要想顺利,父母应该掌握一些小窍门:

1.宝宝躺卧床上,父母跪坐在宝宝一旁,再将胳膊支撑大腿上,以求手部动作稳固。

2.握住宝宝的小手,将宝宝的手指尽量分开,用新生儿专用指甲刀靠着指甲剪。

3.要把指甲剪成圆弧状,不要尖,剪完后,父母用自己的拇指肚,摸一摸有无不光滑的部分。

?怎样纠正宝宝吮指

1、在小婴儿醒着的时候,总让他的手指有事做,摇小拨浪鼓、小摇铃,会有用,另外,抱他起来走动。在他刚要把手伸到嘴里时,把他的手指拿出来,逗引他看垂挂的玩具、听你唱唱歌,转移他的注意力。

2、在手指上涂上"有异味的东西",如黄莲、一点点咸味、一点点辣味,对刚形成吮指习惯的小婴儿很有用。

3、不要批评,这样做会使他更加吮指,寻找安全感。

4、孩子大一点了,可以带他看牙医,让牙科医生对他说不能吮指的话(事先和牙科医生说好),这会很有用。

5、对在睡前要吮指的孩子,可以在睡前对他讲讲故事,一起看看图画书,甚至推迟一点睡觉,以使他累了,不吮指也可以睡着了。

6、对吮吸习惯比较牢固的孩子来说,睡前马上把他喜爱抱着睡觉的玩具一起收起来,让她会大哭大闹,这并不是一个好方法。最好和他一起玩"宝宝回家"的游戏,让他和你一起把这些宝宝放到"床上"去,让他们睡觉,然后你再和他看图书、讲故事,陪他睡觉。这样,他知道"宝宝们睡觉了",会忘记他们,不会去找他们,也不会吮吸了(因为她只有在抱着这些毛绒玩具才吮指呢!)。

?宝宝指甲的小常识

健康保卫

指甲也叫甲板,前端是甲尖,后部在皮下的组织叫甲根或甲基。甲根下的组织叫甲母,覆盖甲板周围的皮肤叫甲廓,甲廓前边半月形的淡色区就是甲半月。健康宝宝的指甲都是可爱的粉红色,静观宝宝指甲,外观光滑亮泽,坚韧且呈优美的弧形,指甲半月颜色稍淡,看不见倒刺。妈妈们也可以轻轻压住宝宝指甲的末端,如果甲板呈白色,放开后立刻恢复粉红色,这就说明宝宝身体非常健康。

薄脆分层甲

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宝宝营养不良造成的,宝宝指甲中97%的成分是蛋白质,因此妈妈要多多关注宝宝的饮食营养,经常给宝宝吃鱼虾、奶、蛋等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也要多给宝宝吃香蕉、大豆粉、牛肉、花生、鸡肉、瘦肉、海藻等,这些食物中富含锌、钾、铁等矿物质,能使指甲坚固。加强宝宝营养了,指甲分到的营养也会多起来,自然变得饱满光洁。如果宝宝有皮肤病(如扁平苔藓等皮肤病),也可能出现这种形状,应及早诊治。

甲根倒刺

有些宝宝甲根处常有倒刺,主要是因为宝宝经常咬指甲或粗糙物体的摩擦造成。长倒刺是由于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引起皮肤干燥造成的,建议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出现倒刺不要直接用手拉掉,可以用指甲刀剪去。干燥的季节要给宝宝的小手涂上无刺激、含油分的护肤霜,像羊毛脂、硅霜、维生素E霜等

?宝宝指甲给我们的启示

爸爸妈妈可能没有想到,小小的指甲也能成为宝宝健康的"微型显示屏"。如果宝宝指甲颜色异常,形状奇怪,那么可能是宝宝的身体在发"求救信号".观甲知病,让指甲为宝宝健康把关站岗。正常宝宝的指甲都钟情于可爱的粉红色,静观宝宝指甲,外观光滑亮泽,坚韧且呈优美的弧形,甲半月颜色稍淡,甲廓上看不见一根倒刺。妈妈们也可以轻轻压住宝宝指甲的末端,如果甲板呈白色,放开后立刻恢复粉红色,这说明宝宝身体非常健康。

甲色看病白色斑点甲

缺乏铁、锌等微量元素。这时候妈妈可以在宝宝的辅食里增加花色,如把瓜子仁或南瓜仁剥好,给宝宝当零食。或将豆类和米一起煮成粥,都可以有效补充宝宝缺乏的微量元素。

由于受到挤压,碰撞,致使甲根部甲母质细胞受到损伤导致。这种情况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因为随着指甲向上生长,白点部位会被剪掉的。建议在宝宝玩耍时,最好不要让他玩开关柜门等易夹住手部的游戏,做好各项保护措施。

黄灰异色甲

甲板变黄,可能是宝宝的食物中含过多的胡萝卜素,也可能是遗传原因导致的。妈妈可以减少胡萝卜等含黄色素食物的摄入。

绿甲、灰甲、黑甲等多半是真菌感染引起。

可以削除病甲,外搽35%冰醋酸溶液或搽用治疗甲癣的药膏,坚持3个月以上才能有效。手部湿热多汗易发真菌感染,所以要保持宝宝手部皮肤的清洁干燥,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玩水,洗手以后用毛巾把手擦干。家里的其人出现了真菌感染,要注意和宝宝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红色半月甲

红色,多是心脏病的征兆。建议妈妈带宝宝尽快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淡红色大多是贫血导致。

可吃一些宝宝补血口服液,或者增加如大豆、牛肉、菠菜、葡萄干等含铁补血的食物。

甲形看病粗糙不平甲

凹凸不平,是缺钙、锌的一种表现。如果此时母乳的成分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就要多给宝宝吃些骨头汤和鲜鱼汤做营养辅助;小的凹窝,宝宝指甲质地变薄变脆或增厚粗糙,失去光泽,则很有可能是银屑病的早期表现。

向上隆起,是维生素B缺乏所造成的。

可在食谱中增加一些"新成员",如蛋黄、粗粮、动物肝肾、绿豆和深绿色蔬菜;竖突棱,宝宝也许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脑垂体前叶功能异常等疾病。

向下凹陷,宝宝可能得了热病,如麻疹、肺热、猩红热等,也可能是代谢异常或皮肤病等原因导致。

杵状指,指甲面向上拱起,多数由机体长期缺氧造成,这说明宝宝可能患有支气管扩张等慢性肺部疾病,或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慢性消化道疾病等。

以上症状,妈妈千万不要大意,需要留心观察,同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治疗

?宝宝指甲的9种不健康状况

信号1:指甲的甲板上出现白色斑点和絮状的白云朵

信号预示:多是由于受到挤压,碰撞,致使甲根部甲母质细胞受到损伤导致。随着指甲向上生长,白点部位会被剪掉的。

妈咪应对法:妈咪应注意宝贝玩耍时做好各项保护措施,最好不要让宝贝玩开关柜门等易夹住手部的游戏。

信号2:指甲的甲板呈黄色,绿色,灰色,黑色等怪异颜色,掩盖了甲床本身自然的粉红色

信号预示:甲板变黄,可能是因为过多食用了含胡萝卜素的食物,也可能是遗传原因导致的。另外,黄甲、绿甲、灰甲、黑甲等多半是真菌感染引起。

妈咪应对法:手部湿热多汗易发真菌感染,所以要保持宝贝手部皮肤的清洁干燥,不要让宝贝长时间玩水,洗手以后用毛巾把手擦干。家里的其他人出现了真菌感染,要注意和宝贝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信号3:指甲的甲半月颜色异常,呈红色或淡红色

信号预示:出现红色多是心脏病的征兆;淡红色多是贫血导致。

妈咪应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给宝贝吃一些补血口服液,在饮食上增加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牛肉、菠菜、葡萄干等食物。

信号4:甲板出现脊状隆起,变得粗糙,高低不平

信号预示:多是由于维生素B的缺乏。

妈咪应对法:可在食谱中增加蛋黄、动物肝肾、绿豆和深绿色蔬菜。

信号5:指甲的甲板出现小的凹窝,质地变薄变脆或增厚粗糙,失去光泽

信号预示:出现这样的指甲征象很有可能是银屑病的早期表现。

妈咪应对法:最好到正规医院检查并接受治疗。

信号6:指甲的甲板纵向发生破裂

信号预示:宝贝也许罹患甲状腺功能低下,脑垂体前叶功能异常等疾病。

妈咪应对法:及时带宝贝去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信号7:指甲的甲板薄脆,甲尖容易撕裂,分层

信号预示:可见于扁平苔癣等皮肤病,但更多是由于指甲营养不良引起的,指甲中97%的成分是蛋白质。

妈咪应对法:适当给宝贝吃些鱼、虾等高蛋白的食物;另外,核桃、花生能使指甲坚固,而其他微量元素锌、钾、铁的补充也很重要。

信号8:指甲的甲板出现横沟

信号预示:宝贝可能得了热病(如麻疹,肺热,猩红热等),也可能是代谢异常或皮肤病等原因导致。

妈咪应对法:建议带宝贝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尽快确诊,采取治疗。

信号9:指甲的甲根周围长满倒刺

信号预示:倒刺在医学上称为逆剥。宝贝长倒刺多是由于咬指甲或粗糙物体的摩擦造成。另外,由于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引起皮肤干燥也易长倒刺。

专家提醒

和宝宝讲话的时候,我们要用规范的语言,不要使用儿语词:如“饭饭、灯灯”。儿语是幼儿语言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语言能力低的一种表现。如果大人也用儿语来同孩子说话,会阻断孩子语言学习这一重要的成长通道。一旦孩子习惯了用儿语来说话,以后要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