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目 录

一、浙江科畅电子 BMS 系统主要功能 (3)

二、浙江科畅电子 BMS 系统设计指标 (4)

三、浙江科畅电子BMS系统组成 (4)

1、主控模块与采样模块的MCU (4)

2、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主控模块) (5)

3、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采样模块) (6)

4、主控模块和采集模块功能 (6)

5、硬件设计?电源模块 (7)

6、系统软件设计?主控模块 (8)

7、故障诊断及保护控制策略 (9)

8、车载监控显示 (9)

9、车载监控显示-主界面 (9)

10、车载监控显示-单体电池电压显示 (10)

11、车载监控显示-最高及最低电压模组显示 (10)

12、车载监控显示-最高及最低温度模组显示 (11)

13、车载监控显示-故障报警显示 (11)

结束语 (12)

电池管理系统(BMS)介绍

BMS 是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的第一个字母简称组合,称之谓电池管理系统。俗称之为电池保姆或电池管家。电池管理系统'BMS(主要就是为了智能化监控及管理电池的状态,防止由于过充电或过放电对电池的损伤,延长电池 的使用寿命,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一、浙江科畅电子 BMS 系统主要功能

1、电池端电压的测量:整个系统采用了完全的模块化设计,电路板对外接 信号全部采用光电隔离措施,保证了单元模块的抗干扰能力及数据采集精度。

2、单体电池间的能量均衡:由于单体电池离散性的差异,电池在使用中,

容量一致性会愈来愈差。系统在静置过程中自动进行能量均衡,即为单体电池 均衡充电,以使电池模组中各个电池都达到均衡一致的状态。

3、电池单元总电压测量与电池单元总电流测量。

4、SOC计算:准确估测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即电池剩余电量,保证SOC 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由于过充电或过放电对电池的损伤。

5、动态监测电池单元的工作状态: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实时采集电池模

组中的每块电池的端电压和温度、充放电电流及电池总电压,防止电池发生过充

电或过放电现象。系统具有单只电池低电压和总电池组低电压报、SOC 临界及 过

低报警功能。实时监测各电池模组的温度,控制电池模组的通排风风扇,保证电

池模组内部的热均衡。

6、实时数据显示:主控制模块与显示终端共同构成了控制与人机交互系统。

显示终端使用了带触摸按键的5"真彩色LCD屏,实时显示电池组的总电流、总电压、SOC,实时显示各节电池的电压及电池模组温度测量点的温度,实时显示电

池模组中的最高电压、最低电压及所在电池模组编号,实时显示电池模组中的最

高温度、最低温度及所在电池模组编号。

二、浙江科畅电子 BMS 系统设计指标

项目技术要求说明

最高可测量电池768节

最大可测量电池500A 根据电流变送器可调整SOC估算误差(%)≤8%

单体电压测量精度≤±3mv 在可测量电压范围内

电流测量精度≤1% 按电流传感器满量程计算温度测量精度≤±1℃

工作温度范围-25℃到-85℃高于电池工作温度要求CAM通讯满足整车控制要求符合国标《商用车控制系统

局域网络(CAN总线)通信

协议》规范

故障诊断对电池故障进行诊断报警

在线监测与调试功能满足整车要求

三、浙江科畅电子BMS系统组成

1、主控模块与采样模块的MCU

★高速、流水线结构具兼容的内核可达(25MIPS)可在工业温度范围(-45℃

到+85℃)工作,工作电压为2.7~3.6V。100脚封装。

★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片上系统型MCU,具有59个数字I/O引脚。

★2个16位、1Msps的ADC,带DMA控制器。

★控制器局域网(CAN2.0B)控制器,具有32个消息对象,每个消息对象

有其自己的标识掩码。

★全速、非侵入式的在系统调试接口(片内)。

★10位、200 ksps的ADC,带8通道模拟多路开关。

★两个12位DAC,具有可编程数据更新方式。

★64KB 可在系统编程的 FLASH 存储器。

★4352(4K+256)字节的片内RAM。

★可寻址64KB地址空间的外部数据存储器接口。

★硬件实现的SPI、SMBus/ I2C和两个UART串行接口。

★5个通用的16位定时器。

★具有6个捕捉/比较模块的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阵列。

★片内看门狗定时器、VDD监视器和温度传感器。

2、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包括继电器控制、电流测量、总电压与绝缘检测和CAN通讯接口等电路。

3、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采样模块)

采样模块主要实现电压测量、温度测量、均衡管理、热管理和CAN通讯等电路。

4、主控模块和采集模块功能

☆电源模块:给各种用电器件提供稳定电源。

☆MCU模块:采集、分析数据、收发控制信号。

☆继电器控制模块:控制继电器的吸合、断开来控制电池组是否向外供电。 ☆电流检测模块:采集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的充放电电流。

☆电压检测模块:测量电池组各个模块电压。

☆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组温度均衡控制模块:对电

池均衡进行控制。

☆总电压与绝缘检测模块:监测动力电池组总电压以及电池组与车体之间

的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CAN收发模块:进行其他控制器与MCU间的数据通信及程序的标定与诊断,

协调整车控制系统与MCU之间的通信。

5、硬件设计?电源模块

(1)系统电源模块设计

本文使用到的供电电源为车载24V转变成5V。

采用隔离电源模块得到电压检测、电流检测、绝缘监测、温度检测用供电电源。在电源输入前端加入二极管完成反向保护,两级滤波电路有利于系统的抗干扰性。

(2)主回路控制模块设计

BMS主控板给继电器提供驱动电源,MCU输出高低电平控制信号来控制驱动继电器闭合与断开,实现主回路继电器的吸合与开启。串行互锁控制方式,提高控制可靠性。

(3)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电池组在整车的实际工况中,电流的变化范围为-500A至+500A(精度:± 1A)之间,为了保证电流采集的精度,采用全范围等精度较高的分流器检测电池组总电流。信号经调整后送 MCU 外扩展的高速AD760进行数模转换,进而实现电流积分运算。

(4)电池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在实际工况中,随着电池组充放电的进行,电池组的电压不断变化,单体电池之间电压的一致性也会大大影响电池组的性能,所以有必要检测每个单体电池的电压。MCU内部的16位高精度ADC对单体电池电压进行模数转换,单体电池电压的检测精度为±3mV。为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全部采用光电耦合器进行隔离。

(5)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电池组温度也是影响电池组性能的重要参数,电池组温度过高或过低会造成电池组不可逆转破坏。系统的采集模块可对8个温度监测点进行测量和监视。本系统采用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精度为±1℃。

(6)绝缘模块

绝缘检测模块用来测试判定动力电池组与车体绝缘是否达标,通过测量直流母线与电底盘之间的电压,计算得到系统的绝缘电阻值。

绝缘模块和主控板MCU之间使用CAN进行通讯。CMU根据绝缘电阻值判别直流母线与电底盘之间的绝缘是否达标。

(7)CAN收发模块电路设计

系统采用CAN收发器来进行MCU与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及其他控制器之间通信。CAN通信采用了共模扼流圈滤波等技术,通信抗干扰能力强,通信比较稳定。CAN 通道采用MUC内部CAN及一个扩展的CAN控制器。

两个CAN通道完全支持CAN2.0B协议。系统对上端的CAN数据通讯采用国标《商用车控制系统局域网络(CAN总线)通信协议》规范。CAN收发器波特率为250kbps,数据结构采用扩展帧(29位ID值)。

主控模块和采集模块之间采用内部的CAN规约进行通讯,采集板的电池电压和温度信息发送给主控板。

6、系统软件设计?主控模块

(1)主控模块

系统上电后,首先进行系统的初始化,对一些重要的参数进行赋值,对相关的外设进行配置和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进入主循环,在主循环里循环执 行电流检测和SOC计量、总电压与绝缘检测、数据处理与故障判断、数据存储、CAN0通讯、CAN1通讯和内部CAN通讯。 CAN0通讯为整车控制器及外设的通信通道。CAN1通讯为充电机、电池组数 据的通讯通道。内部CAN为主控模块与采集模块之间的数据通讯通道。

(2)数据处理与SOC估算

承担了电池管理系统核心的计算工作,包括电池组的SOC,最高、最低电池电压,最高、最低温度,电池充电策略,电池组异常报警等数据的分析计算。SOC 估算在安时计量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电池的OCV-SOC曲线对SOC进行修正。 (3)采集模块

上电后先完成系统初始化,对一些重要的参数进行赋值,对相关的外设进行配置和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在主循环里执行电压检测、均衡控制、温度、检测、热管理等程序。模块对电池电压的数据采取了软件二次滤波措施,使单节电池电压数据的精确度得到了更稳定、更精准。

7、故障诊断及保护控制策略

故障名称故障描述故障处理

电池电压过高电池总电压或单体电池电压高于标定值报警、停止用电

电池电压过低电池总电压或单体电池电压低于标定值报警、切断用电

Soc过高剩余电量过高报警、停止充电

Soc低剩余电量低于15% 报警、需补电

过电流电流超过标定允许数值报警

温度过高最高温度超过标定值报警、切断用电

Soc过低剩余电量低于5% 报警、停止用电

绝缘1级故障绝缘等级不达标报警

绝缘2级故障绝缘等级不达标报警

电流均衡故障电流均衡异常报警

8、车载监控显示

本系统为适应单独使用,特地设计了车载监控显示屏。终端的信息来源为 CAN1、CAN2 上通道的数据流。

主控模块与监控显示终端共同构成了控制与人机交互系统。显示终端使用了 5"真彩色触摸LCD屏,实时显示电池组的总电流、总电压、SOC,实时显示 各节电池的电压及电池单元温度测量点的温度,实时显示个电池单元最高电压、最低电压及所在电池模组编号,实时显示电池单元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及所在电池模组编号。 显示终端的信息来源为 CAN0、CAN1 上通道的数据流。

9、车载监控显示-主界面

10、车载监控显示-单体电池电压显示

在主界面平面触摸图标,便可进入显示各个模组的单节电池电压和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显示界面:

11、车载监控显示-最高及最低电压模组显示

在主界面平面触摸图标,便可进入最高单体电池电压及最低单体电池电压所在电池模组显示:

12、车载监控显示-最高及最低温度模组显示

在主界面平面触摸图标,便可进入最高温度及最低温度所在电池模组显示:

13、车载监控显示-故障报警显示

系统有报警时,主界面的报警图标闪烁。触摸图标便可进入报警界面。

结束语

浙江科畅电子电气对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进行了专门设计,对其软件进行了程序编写,在此基础上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了相关台架匹配测试及整车运行验证,证明本电池管理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信息采集精度高,性能可靠,可以满足对电池管理的条件要求。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测试规程完整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测试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基本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高功率驱动用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其中的一部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 交变湿热(12h+12h循环)(IEC 60068-2-30:2005,IDT) GB/T 2423.43-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振动、冲击和类似动力学试验样品的安装(IEC 60068-2-47:2005,IDT) GB/T 2423.56-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h:宽带随机振动(数字控制)和导则(IEC 60068-2-64:1993,IDT) GB/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ISO/DIS 6469-1:2000,EQV)GB/T 18384.3-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ISO/DIS 6469-3:2000,EQV)GB/T 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ISO 8713:2002,NEQ) GB/T xxxx.1- xxxx 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1部分:一般规定(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art 1: General,MOD) GB/T xxxx.3- xxxx 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部分:机械负荷(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art 3: Mechanical loads,MOD) GB/T xxxx.4- xxxx 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部分:气候负荷(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art 4: Climatic loads,MOD) 3 术语和定义 3.1 蓄电池电子部件 采集或者同时监测蓄电池单体或模块的电和热数据的电子装置,必要时可以包括用于蓄电池单体均衡的电子部件。 注:蓄电池电子部件可以包括单体控制器。单体电池间的均衡可以由蓄电池电子部件控制,或者通过蓄电池控制单元控制。 3.2 蓄电池控制单元 battery control unit (BCU) 控制、管理、检测或计算电池系统的电和热相关的参数,并提供电池系统和其他车辆控制器通讯的电子装置。

电池管理系统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第23卷第3期 2010年6月 山东科学SHANDONG SCIENCE Vol.23No.3Jun.2010 收稿日期:2010- 04-15作者简介:于良杰(1977-),男,工程师,从事实时系统,汽车电子的研究。E- mail :embedlinux@126.com 文章编号:1002-4026(2010)03-0087-05电池管理系统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于良杰1,乔昕2,张许峰2,邓楠 2(1.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山东省汽车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 2.北京尚能联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29)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的发展以及应用在电动汽车中所面临的前端数 据采集、电池均衡管理、SOC 电量计量、实时通信以及电池绝缘监测等关键问题。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U468.3文献标识码:B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能源的日趋紧张,电动汽车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广泛关注。电动汽车是全部或者部分由电能驱动电机作为动力系统的汽车,因此,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在整个电动汽车 的研究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电池系统一般分为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两个部分。就电池而言, 铅酸、镍氢、锂离子或锂聚合物电池在电动汽车的研究中都有应用。锂离子电池由于其比能量大、放电电压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具有快速充电能力、自放电速率小、具有多种安全保护措施、密封良好,无泄漏现 象、 环保等众多优点,使得其在未来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就电池管理系统而言,在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关注之前,已经有学者针对铅酸和镍氢电池开展了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包括数据采集、SOC 估算、实时通信、均衡、绝缘监测等。由于锂离子物理特性相当活跃,过充、过放更容易对锂离子电池带来损坏,这就对电池保护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好的电池管理系统可以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增加电池使用寿命、提供给驾驶员有用的信息、减少能源消耗等,是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对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在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奥运大巴的项目中。 总的来说,电池管理系统按照实现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芯片的电池管理系统;另一类是基 于分立式器件的电池管理系统。基于芯片的电池管理系统一般将前端采集电路、 均衡电路以及电量计量算法、通讯功能等集成在芯片中,辅以外围电路完成对电池的管理功能,如德州仪器在电池管理IC 领域的bq 系列芯片[1-2],凹凸科技的OZ890电池管理芯片[3]等,具有更小的体积、更高的集成度等优势;基于分立器件的电池管理系统,有基于纯硬件和基于软硬件协调工作的解决方案,而软硬件协调工作方案由于实现更灵活、功能更完善,被广泛采用,如各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发的电池管理系统、北京市中天荣泰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等,分立器件方案在产品设计的灵活性上占有一定优势。 无论是采用芯片还是采用分立器件搭建系统,都要面临一些电池管理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这些问题也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的研究,他们包括前端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保护功能、均衡管理、电池健康状态、电量计量和实时通信,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可能还需要内置充电管理、后备态管理、绝缘监测等功能,其结构见

国内外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发展概况

引言 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性能和成本,因此,如何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电动汽车上使用的动力电池是由多个电池单体通过串并联方式组成电池组,电池单体都紧密地布置在一起,在进行充放电时,各个电池单体所产生的热量互相影响,如果散热不均匀,将造成电池组局部温度快速上升,使电池的一致性恶化,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严重时会造成某些电池单体热失控,产生比较严重的事故。当动力电池处于低温环境中,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会大大降低,导致电池无常工作。为了使动力电池组保持在合理的温度围工作,电池组必须拥有科学和高效的热管理系统。目前,国外的许多研究人员对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做了大量的研究,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以期提高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效果,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组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国外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发展概况 目前,影响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成本问题,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是降低使用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为确保电池性能良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必须对电池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为此,国外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 日本青森工业研究中心从1997年开始至今,持续进行(BMS)实际应用的研究,丰田、本田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等都把BMS纳入技术开发的重点;美国Villanova大学和USNanocorp公司已经合作多年对各种类型的电池SOC进行基于模糊逻辑的预测;国Ajou大学和先进工程研究院开发的BMS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相互逻辑关系。该系统在上述结构中进行功能扩展,即增设热管理系统、安全装置、充电系统以及与PC机的通信联系。另外还增加与电动机控制器的通信联系,实现能量制动反馈和最大功率控制。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设立电动汽车重大专门研究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在BMS方面取得很大的突破,与国外水平也较为接近。在国家863计划2005年第一批立项研究课题中,就分别有理工大学承担的EQ7200HEV混合动力轿车用镍氢

锂电池管理系统(BMS)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

某锂电池管理系统(BMS)项目 商业计划书 项目名称:某锂电池管理系统(BMS)项目商业计划书

【引言】 《某锂电池管理系统(BMS)项目商业计划书》充分地展示了公司的基本情况、产品与技术、行业及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商业模式、运营策略、公司战略、公司管理、融资计划、财务预测与分析、风险分析及控制等内容。该商业计划书无论是用于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寻求风险投资资金或其他任何投资信贷来源均能够做到内容完整、意愿真诚、基于事实、结构清晰、通俗易懂。该商业计划书准确把握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项目商业模式、项目运营策略、公司战略规划、财务预测等基本内容,深度分析了项目的竞争优势、盈利能力、生存能力、发展潜力等,充分体现项目的投资价值。 【项目简介】 某锂电池管理系统(BMS)项目,项目提供动力锂电池系统全面管理解决方案,目前已形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和传统燃油汽车启停电源管理系统两大系列产品。拥有绝缘检测技术、继电器控制及诊断技术、均衡技术、SOC算法技术、SOP算法技术、其他算法技术等核心技术,本项目本轮融资1000万元,项目预计于2015年6月开始实施。

【市场行业分析】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工信部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数据分析,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从2014年开始便体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85万辆和7.4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5倍和3.2倍;2015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50万辆,同比增长3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05万辆,同比增长2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663辆,同比增长7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6218辆,同比增长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1645辆,同比增长148%。 2012年全球电池管理系统(BMS)市场产值成长逾10%,2013年至2015年成长幅度将大幅跃升至25-35%。现阶段不论是整车厂、电池厂、还是相关车电零组件厂均投入电池管理系统(BMS)研发,以求掌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由于车厂是电池管理系统的使用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详解:电池包和BMS、VCU、-MCU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详解:电池包和BMS、VCU、MCU 导读:为了使新能源爱好者和初级研发人员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北汽福田新能源系统开发部部长杨伟斌结合研发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从新能源汽车分类、模块规划、电控技术和充电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8万辆,发展态势喜人。为了使新能源爱好者和初级研发人员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笔者结合研发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从新能源汽车分类、模块规划、电控技术和充电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1 新能源汽车分类 在新能源汽车分类中,“弱混、强混”与“串联、并联”不同分类方法令非业内人士感到困惑,其实这些名称是从不同角度给出的解释、并不矛盾。 1.1消费者角度 消费者角度通常按照混合度进行划分,可分为起停、弱混、中混、强混、插电和纯电动,节油效果和成本增等指标加如表1所示。表中“-”表示无此功能或较弱、“+”个数越多表示效果越好,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节油效果改善、成本增加也较多。 表1 消费者角度分类 1.2技术角度

图1 技术角度分类 技术角度由简到繁分为纯电动、串联混合动力、并联混合动力及混联混合动力,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P0表示BSG(Belt starter generator,带传动启停装置)系统,P1代表ISG(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启动机和发电机一体化装置)系统、电机处于发动机和离合器之间,P2中电机处于离合器和变速器输入端之间,P3表示电机处于变速器输出端或布置于后轴,P03表示P0和P3的组合。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各种结构在国内外乘用或商用车中均得到广泛应用,相对来说P2在欧洲比较流行,行星排结构在日系和美系车辆中占主导地位,P03等组合结构在四驱车辆中应用较为普遍、欧蓝德和标致3008均已实现量产。新能源车型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复杂性、节油效果和成本增加,例如由通用、克莱斯勒和宝马联合开发的三行星排双模系统,尽管节油效果较好,但由于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近十年间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 2 新能源汽车模块规划 尽管新能源汽车分类复杂,但其中共用的模块较多,在开发过程中可采用模块化方法,共享平台、提高开发速度。总体上讲,整个新能源汽车可分为三级模块体系、如图2所示,一级模块主要是指执行系统,包括充电设备、电动附件、储能系统、发动机、发电机、离合器、驱动电机和齿轮箱。二级模块分为执行系统和控制系统两部分,执行部分包括充电设备的地面充电机、集电器和车载充电机,储能系统的单体、电箱和PACK,发动机部分的气体机、汽油机和柴油机,发电机的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离合器中的干式和湿式,驱动电机的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齿轮箱部分的有级式自动变速器(包括AMT、AT和DCT等)、行星排和减速齿轮;二级模块的控制系统包括BMS、ECU、GCU、CCU、MCU、TCU和VCU,分别表示电池管理系统、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发电机控制器、离合器控制单元、电机控制器、变速器控制系统和整车控制

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作者:冯勇, 王辉, 梁骁, FENG Yong, WANG Hui, LIANG Xiao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刊名: 测控技术 英文刊名: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OLOGY 年,卷(期):2010,29(9) 参考文献(18条) 1.曹莹瑜;齐铂金;郑敏信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抗干扰设计[期刊论文]-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5(12) 2.电气学会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凋查专门委员会.康龙云电动,汽车最新技术 2008 3.Pesaran A A Battery thermal models for hybrid vehicle simulations[外文期刊] 2002(02) 4.祝占元电动汽车 2007 5.Chatzakis J;Kalaitzakis K;Voulgaris N C Designing a new generalized battery manangement system 2003(05) 6.Ehsani M.Gao Y M.Gay S E Modern electric,hybird electric,and fuel cell vehicles:fundamentals,theory,and design 2005 7.Wang X P A modular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HEVS 2002 8.陈清泉.孙逢春.祝嘉光现代电动汽车技术 2002 9.Qiang J X;Yang L;#to G Q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 2006 10.Qiang J X.Yang L.#to G Q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 2006 11.陈清泉;孙逢春;祝嘉光现代电动汽车技术 2002 12.Wang X P A modular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HEVS 2002 13.Ehsani M;Gao Y M;Gay S E Modern electric,hybird electric,and fuel cell vehicles:fundamentals,theory,and design 2005 14.Chatzakis J.Kalaitzakis K.Voulgaris N C Designing a new generalized battery manangement system 2003(5) 15.祝占元电动汽车 2007 16.Pesaran A A Battery thermal models for hybrid vehicle simulations 2002(2) 17.电气学会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凋查专门委员会;康龙云电动,汽车最新技术 2008 18.曹莹瑜.齐铂金.郑敏信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抗干扰设计 2005(1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104073448.html,/Periodical_ckjs201009015.aspx

特斯拉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解析

特斯拉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解析 1.Tesla目前推出了两款电动汽车,Roadster 和Model S,目前我收集到的 Roadster的资料较多,因此本回答重点分析的是 Roadster的电池管理系统。 2.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电池组工作在安全区间内,提供车辆控制所需的必需信息,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响应处理,并根据环境温度、电池状态及车辆需求等决定电池的充放电功率等。 BMS勺主要功能有电池参数监测、电池状态估计、在线故障诊断、充电控制、自动均衡、热管理等。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因此本回答分析的是电池热管

理系统(Battery Thermal Man ageme nt System, BTMS). 1.热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电池的热相关问题是决定其使用性能、安全性、寿命及使用成本的关键因素。首先,锂离子

电池的温度水平直接影响其使用中的能量与功率性能。温度较低时,电池的可用容量将迅速发生衰减,在过低温度下(如低于0° C)对电池进行充电,则可能引发瞬间的电压过充现象,造成内部析锂并进而引发短路。其次,锂离子电池的热相关问题直接影响电池的安全性。生产制造环节的缺陷或使用过程中的不当操作等可能造成电池局部过热,并进而引起连锁放热反应,最终造成冒烟、起火甚至爆炸等严重的热失控事件,威胁到车辆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或存放温度影响其使用寿命。电池的适宜温度约在10~30° C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将引起电池寿命的较快衰减。动力电池的大型化使得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减小,电池内部热量不易散出,更可能出现内部温度不均、局部温升过高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加速电池衰减,缩短电池寿命,增加用户的总拥有成本。 电池热管理系统是应对电池的热相关问题,保证动力电池使用性能、安全性和寿命的关键技术之一。热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在电池温度较高时进行有效散热,防止产生热失控事故;2)在电池温度较低时进行预热,提升电池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研究背景 综合各国的电动汽车研究情况,可以发现共同存在的一个现象,即电池是整个电动汽车研究中出问题最多的部件。在电池生产的过程中,电池必须要经过化成检测工序,即在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进行多次充放电才能完成整个电池的生产。所以化成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锂电池的技术状态、使用寿命,并决定着放电时对电网的污染程度。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的实际运行需求,电池管理系统在功能、可靠性、实用性、安全性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努力。 电池管理系统简介: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是连接车载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重要纽带,其主要功能包括:电池物理参数实时监测;电池状态估计;在线诊断与预警;充、放电与预充控制;均衡管理和热管理等。 电池管理系统的应用: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电池系统的设计性能:

1)安全性,保护电池单体或电池组免受损坏,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2)耐久性,使电池工作在可靠的安全区域内,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3)动力性,维持电池工作在满足车辆要求的状态下。 动力电池的基本概念: (1)电池容量 池容量是蓄电池的一个重要性能参数,它表示在一定放电率、温度、终止电压等的条件下,电池放出的电量。 电池容量用C表示,其单位用安时(Ah)、毫安时(mAh)表示。 (2)充电速率和放电速率 此概念利用电池额定容量和充电时间(放电时间)的比值来表示,可以比较不同电池的充放电速度。 (3)电池的过充 电池的过充即是对电池进行了过度的充电,过充会给电池造成一定的损害。当快接近充电结束的过程时,即电池电量快满的时候,只能用小电流对电池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结构静力分析及优化设计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结构静力分析及优化设计 摘要:动力电池包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唯一动力源,承受着电池组等模块的质量,因此其强度、刚度必须满足使用要求才可以保证行驶的安全性。在建立其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池包结构在弯曲工况、紧急制动工况、高速转弯工况、垂直极限工况以及扭转工况下的强度、刚度。分析结果显示,在垂直极限工况下,电池包底板的受力情况最为恶劣,因此对原有模型做出了改进,改变底板加强筋的布置形式。经过相同工况的模拟,发现在力学性能提升的基础上,整体质量得以减轻,实现了轻量化的目标。 关键词:动力电池包有限元法静力分析优化设计 Abstract:As the only power source of pure electrical vehicle,the power battery pack bears the weight of several models such as the battery model. To ensure the safety,the pack’s strength and stiffness must meet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d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ons on the base of a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rsult shows that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ess and deformation graphs are obtained.The structure of the battery pack is improved after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Als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model is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on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eight of the structure is reduced whil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is improved, and the lightweight of the vehicle is realized. Keywords:power battery pack finite element method static structural analysis optimal design

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说明书模板

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说明 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 院、部: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专业: 班级: 完成时间: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电力电子设备的更新速度更是突飞猛进, 然而传统的能源煤, 石油, 天然气的储量却在日渐减少, 这样带来的能源问题就引起了广大用户的关注, 作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越来越被称为了生活得必须品,能源的减少引发了汽车动力的改革, 而以电能代替传统的汽油的汽车便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中, 它污染小, 对周围的影响也小。电动汽车的主要特色就是它的电池工程, 而对电池的管理系统也就成了试下研究的热点。电池管理系统作为电动汽车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对电动车的电池管理, 充放电控制, 电池监控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拟以中国长安纯电动汽车的设计要求和主体设计规划为蓝本, 设计一款以单片机作为主要控制器的电池管理系统, 实现对电池的综合检测管理的设计。主要包括电压检测、电流检测、充电检测、放点检测, 并针对性的设计外围CAN总线接口电路, 以方便上级控制系统和我们设计的电池管理系统有机结合。 关键字: 电动汽车, 充电管理, 锂电池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updating speed of power electronic equipment is advancing by leaps and bound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energy of coal, oil, natural gas reserves but in dwindling, energy problem has caused attention of the majority of user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fe, more and more vehicles is known to life necessities, energy reduction caused by the reform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and the electrical energy takes the place of the traditional gasoline car went into people's field of vision, it little pollution, influence on the surrounding is small. The main feature of electric car is its battery engineering, and the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come a hot spot for the study.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attery management, charge discharge control, battery monitoring and so on.. This paper intends to China Changan pure electric vehicle design

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目 录 一、浙江科畅电子 BMS 系统主要功能 (3) 二、浙江科畅电子 BMS 系统设计指标 (4) 三、浙江科畅电子BMS系统组成 (4) 1、主控模块与采样模块的MCU (4) 2、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主控模块) (5) 3、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采样模块) (6) 4、主控模块和采集模块功能 (6) 5、硬件设计?电源模块 (7) 6、系统软件设计?主控模块 (8) 7、故障诊断及保护控制策略 (9) 8、车载监控显示 (9) 9、车载监控显示-主界面 (9) 10、车载监控显示-单体电池电压显示 (10) 11、车载监控显示-最高及最低电压模组显示 (10) 12、车载监控显示-最高及最低温度模组显示 (11) 13、车载监控显示-故障报警显示 (11) 结束语 (12)

电池管理系统(BMS)介绍 BMS 是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的第一个字母简称组合,称之谓电池管理系统。俗称之为电池保姆或电池管家。电池管理系统'BMS(主要就是为了智能化监控及管理电池的状态,防止由于过充电或过放电对电池的损伤,延长电池 的使用寿命,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一、浙江科畅电子 BMS 系统主要功能 1、电池端电压的测量:整个系统采用了完全的模块化设计,电路板对外接 信号全部采用光电隔离措施,保证了单元模块的抗干扰能力及数据采集精度。 2、单体电池间的能量均衡:由于单体电池离散性的差异,电池在使用中, 容量一致性会愈来愈差。系统在静置过程中自动进行能量均衡,即为单体电池 均衡充电,以使电池模组中各个电池都达到均衡一致的状态。 3、电池单元总电压测量与电池单元总电流测量。 4、SOC计算:准确估测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即电池剩余电量,保证SOC 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由于过充电或过放电对电池的损伤。 5、动态监测电池单元的工作状态: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实时采集电池模

解读电池管理系统 BMS 的现状与未来

解读电池管理系统(B M S)的现状与未来 导读:?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上也有俗称的“三大件”:电池、电机和电控,由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仍是较新的行业,各国企业的起步相差并不大。本文重点给大家介绍新能源电动汽车“三大件”里的电控(业内普遍称之为电池管理系统BMS)。 随着新能源概念的普及推广,新能源汽车也逐步走入了千家万户,新能源汽车作为寻常百姓的新购车选择已经开始侵占着原本属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市场,作为目前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中国的企业依靠着新能源汽车首次与国外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工艺,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去放眼世界,心系未来。 提到传统燃油汽车的核心关键自然离不开俗称的“三大件”:发动机、底盘以及变速箱,在这“三大件”上,中国技术落后以德日美为首的国外汽车厂商已是共识。而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上也有俗称的“三大件”:电池、电机和电控,由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仍是较新的行业,各国企业的起步相差并不大,这也让我国企业在汽车这个1886年发明至今的多用途动力驱动工具上拥有了与国外企业一较高下的条件。本文重点给大家介绍新能源电动汽车“三大件”里的电控(业内普遍称之为电池管理系统BMS)。 新能源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最大的区别是用动力电池作为动力驱动,而作为衔接电池组、整车系统和电机的重要纽带,电池管理系统BMS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内外许多新能源车企都将电池管理系统作为企业最核心的技术来看待,最着名的例子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特斯拉,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三大件”中,电池来自于松下,电机来自于台湾供应商,而只有电池管理系统是特斯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2008年-2015年期间特斯拉所申请的核心知识产权大都与电池管理系统相关,由此可见电池管理系统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而国内,电池管理系统BMS的研发生产主要集中在这三类企业: 1、新能源汽车厂商,代表企业:比亚迪 2、电池PACK厂商,代表企业:沃特玛、普莱德 3、专业BMS厂商,代表企业:惠州亿能、深圳国新动力 电池管理系统BMS到底有什么作用? 电池管理系统BMS是一个本世纪才诞生的新产品,因为电化学反应的难以控制和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性能变化的难以捉摸,所以才需要这么一个管家来时刻监督调整限制电池组的行为,以保障使用安全,其主要功能为: 1、准确估测动力电池组的荷电状态 准确估测动力电池组的荷电状态 (State of Charge,即SOC),即电池剩余电量,保证SOC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由于过充电或过放电对电池的损伤,从而随时预报混合动力汽车储能电池还剩余多少能量或者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 2、动态监测动力电池组的工作状态 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实时采集动力电池组中的每块电池的端电压和温度、充放电电流及电池包总电压,防止电池发生过充电或过放电现象。同时能够及时给出电池状况,挑选出有问题的电池,保持整组电池运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使剩余电量估计模型的实现成为可能。除此以外,还要建立每块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的研究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 摘要 在电动汽车中,电池系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加速能力和最大爬坡度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蓄电池特性高度的非线性、结构的特殊性故容易导致电池寿命的缩短以致损坏。所以电池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必备重要部件,与电池系统、整车控制系统共同构成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它能保护电动汽车电池的安全可靠使用,发挥电池的能力和影响其使用寿命,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保障了电动汽车的正常运行。目前,影响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成本问题,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是降低使用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为确保电池性能良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必须对电池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为此,国内外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功能 目录

1前言 (3) 1.1本研究的意义 (3) 1.2电池管理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 (3) 2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4) 2.1电池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 (4) 2.2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 (5) 3本文结论 (8) 参考文献 (9)

1前言 随着能源紧缺、石油涨价、城市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替代石油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被各国政府所重视。所以说随着各国対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电动汽车会被越来越多的关注,电池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由于电动汽车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各国都在发展电动汽车。根据汽车的使用特点,其实用的动力电池一般应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自放电少、工作温度范围宽、能快速充电、使用寿命长和安全可靠等特点,因此,电池管理系统对电动汽车的性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1本研究的意义 综合各国的电动汽车研究情况,可以发现共同存在的一个现象,即电池是整个电动汽车研究中出问题最多的部件。电动汽车用电池的使用性能和寿命远不能满足电动汽车运营的要求制约着电动汽车事业的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现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因此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虽然电池电动汽车有良好的前景,但目前技术门槛比较高尚未产业化,同时燃料电池的可靠性、寿命有待改进,氢气的基础设施有待建立,氢气的来源和供应有待解决。 本研究通过对电动汽车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存在的问题,技术难题和前景来分析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2电池管理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但是我国的石油资源短缺,目前石油进口量以每年两位数字的百分比增长,预计到2010年进口依存度将接近50%。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用电代油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措施。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车用动力蓄电池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B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是电动汽车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关键部分,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在采集数据的可靠性、SOC的估计精度、均衡技术和安全管理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所以,大部分企业在电动汽车研制中曾遭遇尴尬,车用动力电池不仅是制约电动汽车规模发展的技术瓶颈,而且是电动汽车价格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其成本占整车成本的30%~50%。因此,动力BMS的性能对电动汽车使用成本、节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即使美国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研制工作也不完善我国在“十五”期间设立电动汽车重大研究项目,积极推进BMS研究、开发和工程化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突破。在电动汽车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差距不是很大,决定电动汽车产业成熟度的关键因素是动力电池技术,目前中国企业在电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试卷A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试卷A 汽运19-301(26人)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单选题】 1、可逆电池的定义是:外接电源电压(A)电池装置电动势。(2分)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 【单选题】 2、以下电池中不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是(D)。(2分) A.铅酸电池 B.锂离子电池 C.镍氢电池 D.锌银电池 【单选题】 3、关于蓄电池的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2分) A.外观检查时,只检查蓄电池接线柱、电缆和托架固定架是否有腐蚀即可。 B.外观检查时,只检查蓄电池周围无漏液,壳体和桩柱无破损裂纹即可。 C.用万用表检测蓄电池电压,只要在12.6V以上就一定可以用。 D.万用表检测的蓄电池端电压,只能作为检测的参考因素。 【单选题】 4、(B)电池性能比较高,可以快速充电、高功率放电、能量密度高,且循环寿命长,但高温下安全性能差。(2分) A.镍氢电池 B.锂离子电池 C.铅酸电池 D.锌银电池 【单选题】 5、动力电池包衰减诊断故障代码在下列(B)情况下可能出现。(2分) A.电池组已经退化到需要进行更换 B.电池组已经退化到只有原电池容量的20%左右 C.车辆的动力电池包电压为0伏 D.这些诊断故障代码是根据汽车的行驶里程设定的 【单选题】 6、动力电池的能量储存与输出都需要模块来进行管理,即动力电池能量管理模块,也称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或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简称(C) 。(2分) A.BBC B.ABS C.BMS D.EPS 【单选题】 7、集中式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特征是(D)。(2分) A.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包分开 B.电池信息采集器与电池管理控制器分开 C.电池信息采集器与电池模组分开 D.信息采集器和管理器集合在一起

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

电动汽车中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 一、前言 电动汽车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电动汽车的应用前景广阔。但电动汽车尤其纯电动汽车的应用遇到了动力电池的难题,电池的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动力电池比能量不高,影响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要求,价格太高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初始成本; 其二是电池的性能差,使用寿命低影响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电动汽车用的电池使用中其性能发挥得如何,除与电池模块自身性能有关外,与其应用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电池模块质量不太理想的条件下,应用功能完备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其作用就更加突出。借助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正常工作会使电池模块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减少电池模块故障,延长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增加电动汽车的使用安全感。因此,电动汽车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应用备受电动汽车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 二、电动汽车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电动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中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是该车的一种相当重要的技术措施,可以称为电动汽车电池的“保护神”,它起到了对电池性能的保护、防止个别电池的早期损坏、有利于电动汽车的运行,并具有各种警告功能等[1]。由于它参加电池箱内电池模块的监控工作使电动汽车的运行、充电等功能与电池的有关参数(电流、电压、内阻、容量)紧密相连和协调工作。它有计算,发出指令、执行指令和提出警告的功能。各种电池模块虽然有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异,但它们都具备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典型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 2.1 对能量的检测功能

电动汽车在行车过程中,该系统能随时对车辆的能耗进行计算,最终给出该电池箱内电池模块剩余的电池能量值,并通过剩余能量计将数据显示出来,使驾驶人员知道车辆的续驶里程,以便决定如何行驶.在能量允许的条件下使车辆行 驶到具有充电功能的地方,补充电量防止半路抛锚。 2.2 对电池工作状态的监测与控制功能 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按电池箱内安装的传感器提供的信号对电池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电池箱内有温度传感器及电压、电流和内阻的测量值。由于温度的变化对其他参数都有影响,所以一般都以电池模块的温度来做为控制的指令信号,将测得的温度值与事先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决定对电池冷却与否。电动汽车能源是很宝贵的,应尽量采用节能元件,所以电池箱内的冷却风扇一般都是采用分级参与工作。这样能做到在保证电池性能的条件下尽量使用小排量的风扇。当第一级风扇工作后尚不能达到要求的温度时,第二级冷却风扇才参与工作,加强冷却。此时电池箱内的温度如果还不能达到要求的工作条件,温度继续升高已达到影响电池模块的正常工作条件,为保护电池模块不受损坏,能量管理系统会发出停止电池模块供电的指令,强行车辆停驶。当电池在充电状态下,能量管理系统会强令充电机停止充电而不损坏电池,由维修人员进行检测排除故障。 2.3 保证充电功能 电池能量管理系统随时参与整车检测工作,检测电池的工作状态,尤其对每只电池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测分析,将检测的数据在车辆停驶,充电之前“通知”充电机,即“车与机”的对话。告诉充电机,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及每只电池的技术状态,“落后”电池和“先进”电池性能差异。此时充电机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充电模式给电

电池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教学内容

电池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电池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国外在电动汽车的发展与研究上,相对国内起步较早。在外国的高校与研究机构中,针对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部分功能,如SOC、SOH的计算[16-20]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针对整个系统的研究还比较的少,BM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汽车相关企业中。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大型汽车生产制造商以及汽车零配件供应商针对各类型的电池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对电动汽车及其动力电池做了大量具有针对性的试验,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成功商业化生产了一系列BMS。这些企业针对电池建立了适应性很强的通用电池模型,以及针对各类型电池也建立了适用范围有限的复杂电池模型,促成了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进步并成功量产了满足电动汽车性能要求的动力电池,一些公司已经成功开发了适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21-22]。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电池管理系统有:来自德国的Mentzer Electronic GmbH和Werner Retzlaff为领导的团队开发的BADICHEQ系统;还有同样来自德国的B.Hauck设计的BATTMAN系统;日本丰田汽车生产的Pruis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所使用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近年来风靡全球的美国电池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纯电动汽车上所使用的电池管理系统。日本青森工业研究中心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BMS 的实际应用;美国Villanova 大学和US Nanocorp公司共同开发适用于各种电池类型的SOC 模糊逻辑预测。

国内电池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国内在电动汽车的起步相对国外较晚,但是发力更猛,目前,国内致力于电池管理系统研究工作的企业、研究所以及高校有很多,已经成功研发出一系列电池管理系统[23-28]。北京交通大学与惠州亿能电子合作开发的BMS成功的应用在08年奥运纯电动大巴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联合成立的哈尔滨冠拓公司研发的BMS被应用在一些国产电动汽车品牌上。但是由于许多关键技术的瓶颈还没有突破,使得已经装车运行的电池管理系统与整车以及所使用的电池之间匹配度不高,偶有新闻报道汽车行驶故障以及安全隐患,使得电动汽车在市场上的口碑不高,因此电池管理系统在国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下表归纳了国内电池管理系统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在2020年应当得到改进与发展的突破点。 表1-2 电池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规划 Table1-2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 of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项目现状发展规划2015指标2020指标 电芯SOC估算不准确或难以 量产实现提高估算精度基于安时积 分算法的加 入各类修正 基于安时积分算法 的加入各类修正 电芯及Pack热管理无管理或简单 散热处理 提高电池的安全 性记忆延长电池 使用寿命 强制通风管 道结构及设 计,水冷 自然风,空调用于散 热以及散出热量的 再利用 充电策略两段式或三段 式充电策略提高电池使用寿 命,提高充电速 度 脉冲充电方 式或三段式 充电 研发可快充的新型 材料应用于动力电 池 电池模组内均衡被动式充电均 衡 延长续航里程被动式均衡主动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