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辣椒种植技术

朝天辣椒种植技术
朝天辣椒种植技术

朝天辣椒种植技术

作为一种优良的经济作物,朝天椒的种植效益较好,具有省资、省力、抗旱稳产等优点。农民朋友种植朝天椒,首先要选对良种,

可选用抗病、抗逆性强,适宜春季、麦茬栽培的优良品种,如七星椒、日本三樱椒(簇生椒)、散生“子弹头”(长辣椒)等。在具体的

种植和管理上,应当按照科学的方法,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朝天椒种子处理

播种前,一般要求将种子摊晾晒2~3天,将种子浸在水中,经

过充分搅拌,捞出秕粒,用清洁器皿盛温水30~40℃,浸种12~24

小时,再用清水浸4~5小时后,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30

分钟,捞出彻底洗净药液,催芽4~5天,幼根长度与种子长度相等时,即可播种。

朝天椒播种育苗

俗话说“辣子栽花,茄子栽荚”。适时早播是朝天椒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宁可苗等地,不可地等苗。

播种育苗的最佳时间是1月底至2月中下旬。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土壤肥沃,没有种过辣椒,且运输、水源方便的地

块作为育苗地。苗床宽1米,长不超过10米,四周高20厘米,拱

棚高0.5米。每栽1亩大面积需苗床8~10平方米。每10平方米苗

床施优质腐熟肥400斤,尿素1斤,磷酸二氢钾0.2斤,翻挖入土,再浇足底水,水渗干后,用小刀纵横划成厘米见方的正方块,每个

方格内点种子2~3粒。播种前先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对苗

床消毒。每亩移栽地播种子130~150克,选无风的晴天中午进行播种,方法是在整齐的厢面上浇足水,待下渗后即可播种,然后用过

筛的细土覆盖种子0.5厘米厚,不能过厚过薄,播种后立即用塑料

薄膜覆盖,四周用泥土封严。

朝天椒苗床管理

前期白天保持20~28℃,夜间保持15~18℃,苗床土温不低于18℃。后期白天保持1.5~20℃,夜间保持5~10℃。如果温度太低,可采用覆盖草帘保温防寒,太高则可采取“放风”形式降温。坚持

循序渐进原则,切不可突然揭膜、突然盖膜。如浇足了底水,一般

不浇水,如确需浇水,每次浇水不能太多,后期可喷0.2%尿素加

0.2%磷酸二氢钾提苗。要求用新鲜薄膜。注意白天揭膜通光,阴天

在床温不低于16℃情况下也要适度揭开草帘或薄膜通风透气。一般3~5天长一片真叶,当长到4~5叶时,按3厘米见方留一棵苗,

并拔去苗床内杂草。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蚜虫用2800倍液敌杀死

防治。

朝天椒适时移栽

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选择保肥、松散通气的pH值为6.5~

8壤土、沙壤土或黏壤土,按行株距45×30厘米,每亩4000~4500窝,每窝双株,打窝6~7厘米深。选择植株的要求是株高20厘米,苗龄60天左右,具有10~14片真叶,节间长1.2厘米,叶色正绿,根系发达,已发生2~3次侧根,少数植株带有花蕾,无病虫害。底

肥亩施优质粪水30担,碳铵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

30公斤。

朝天椒田间管理

朝天椒喜温、喜肥、喜水,不抗高温、不耐浓肥、最忌雨涝。管理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中耕培土。及时中耕培土,可促进朝天椒根系生长发育,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保墒。土壤水分较多时,中耕还可散湿,有利根系生长。

分期追肥。如未施底肥,可分2~3次进行追肥,亩施碳铵50~6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40~50公斤。如施了底肥,有缺肥现象,

可用0.3%磷酸二氢钾加0.4%尿素进行根外追肥。

防止落花落果。造成朝天椒落花结果原因较多,如高温、低温、干旱、缺肥、徒长、病虫害。在加强农业措施的同时,可采用防落

素和强力增产素保花保果。

抗旱排涝。朝天椒根系浅,怕旱怕涝,特别是盛果期,如缺水,产量会严重受影响。应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高温天气忌中午

浇水,以免降低土壤温度,造成落叶、落花、落果。

摘心打顶。朝天椒枝型层次明显,一为主茎果枝,二为侧枝果枝,三为副侧枝果枝。其主要产量为副侧枝的果实组成,因此,主茎一

现蕾应进行人工摘心,促发侧枝。副侧枝若发生晚,果实不能成熟,应及时摘除。

朝天椒病虫害防治。

危害朝天椒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疫病等,应及早防治,且要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7~8月为疫病多发阶段,每7~8

天喷一次药,可选用多菌灵、百菌清等进行喷施;虫害:主要有棉铃虫、烟青虫和玉米螟等,可用高效氯氰菊酯3000倍液或凯撒乳油5000倍液等进行喷施。平时要勤查细看,要在虫少且小的时候进行

防治。天气干旱时要注意防治红蜘蛛、蚜虫等。

浅谈辣椒高产栽培技术.doc

浅谈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是人们经常食用的蔬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大庆地区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 层深厚、肥沃,适于辣椒等蔬菜生长。而且辣椒生产 因效益高、销路好,日益受到农户的重视。现笔者将 辣椒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选地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土质肥沃、水源条件好,前茬没 种过辣椒、白菜、茄子、西红柿、土豆的地块作苗床。苗床面积是大田面积的 1%。在播种前灌足底水,黄茬 时施腐熟优质粗肥 45t/hm2(或腐熟的鸡粪 7500kg/hm2)、尿素 225kg/hm2 过磷酸钙 750kg/hm2 草木灰 2250kg/hm2。肥料撒匀后浅翻 15cm,耙细耙平,做宽幅高畦,有利于提早播种、定植和根系的发育。畦长 7~10m,畦宽 1.2m,畦面宽 85cm,间距 40cm (沟上口宽),沟深 10cm。从沟中起部分细土暂堆地 头作覆土。 2播种育苗 辣椒育苗一般在 2 月中下旬,低温状态可育出壮苗,人工控制幼苗生长所需的环境温度。在播种前晒

种 2d,用清水浸泡 3~4h,然后用 10%磷酸三钠 1 000 倍液浸种 10min,用清水洗净,再用 55℃温水浸种 10min。不断搅拌,并随时补给温水保持 55℃水温,捞出催芽 24h 待播。畦做好后立即播种。每畦面均匀撒 干籽 200g,覆土后盖 90cm 宽地膜。膜面拉紧铺平两边、两头,压严压实。地膜盖好后畦上用塑膜做小拱棚,棚高 50~60cm。整地、播种、盖膜动作要快,防 止跑墒。也可以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中实施小拱 棚育苗。白天温度控制在 25℃左右:夜间 12~15℃。当有 60%~70%苗出土时揭去地膜。中午温度升高时放风降温,防止烧苗。育幼苗的土壤湿度宜偏小。当 幼苗 2~3 片真叶时,如土壤干旱可用喷壶喷水: 4~5 叶时如干旱可将沟灌满水,使水慢慢渗到畦内土壤, 灌透水以减少灌水次数。当幼苗1~2 片真叶时疏苗,去弱留壮,拔除杂草,防止拥挤。株距3~4cm,每畦留苗 1.7 万株左右,可栽1333.3m2 大田。定植前 15d (4月中旬)在小拱棚顶部破口放风炼苗,使幼苗逐步适应外部环境,提高移栽成活率。在定植前对苗床浇水,以减轻起苗时损伤根系,缩短移栽后缓苗时间。定植前达到壮苗标准,即茎杆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颜色深,茎叶完整、无病虫,根系发达、侧白根,定植时节 8 叶分。

辣椒种植技术(大全)

辣椒高产种植技术 辣椒品种繁多,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各地区气候差异较大,栽培作型较多。本文着重介绍常规通用的管理方法和注意要点,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确定品种 种植辣椒之前要想好种植什么样的品种。牛角椒、羊角椒、线椒、泡椒、朝天椒等这些品种都不错。可根据市场和种植经验选择。 种子消毒 没有包衣的种子,在催芽之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不然的话,容易感染病菌、病毒。 处理方法:50%多菌灵500倍,70%甲基托布津800倍,8%农林风2号2000倍,0.5%氨基寡糖素1500倍或者60~70摄氏度的热水浸泡20分钟(边浸泡边搅拌,防止烫伤种子),一般浸泡30~60分钟左右,然后冲洗催芽。 培育壮苗 俗话说:苗壮三分收。培育壮苗是高产的关键。壮苗的标准是:茎杆粗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苗龄一般在30~40天左右,3~5叶期容易成活,缓苗快;超过7个叶,苗龄过大,缓苗慢,影响生长。辣椒一般三叶期就进行花芽分化了,所以说,培育壮苗是辣椒高产的关键。

肥水管理 辣椒属于浅根系作物,根系不发达,既怕旱又怕涝,所以在肥水管理上要格外注意。 1、配方施肥 生产1000公斤鲜辣椒需要吸收氮约5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6公斤。 2、施肥方案 根据辣椒的吸肥规律和需肥特性,以省工、省力、高产、高效为目的,以防病、抗重茬、改良土壤、节约成本为目标,安排以下施肥方案: 底肥:每亩用每克2亿酵素菌剂50~200公斤(代替鸡粪、猪粪及各种生物菌有机肥),15-15-15的农富天下平衡复合肥40~50公斤。栽培沟或栽培穴均可,最好用垄上覆膜栽培法,高产,好管理。 第一批花坐果后:每隔15天左右结合浇水,追施20-10-20水溶肥4公斤+普通矿物腐殖酸钾3~5公斤。 中后期:每隔15天追施20-10-30的冲施肥5公斤+精品矿物黄腐酸钾300~400克。 缓苗后:每隔10~15天喷施“植物疫苗”叶面喷施剂一次,防病、防虫、调节生长、增产提质。按要求使用,基本不受病虫的危害。 水分管理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早春辣椒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与传统的露地栽培比较,具有保温、保水、减少投资,提早上市,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目前南方早春栽培,主要采用高畦地膜覆盖。 一、育苗时间 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播种时间可根据育苗方式和当地定植时间确定。华南地区可以采取大棚保温育苗,播种时间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有的甚至推迟至1月播种。 二、整地施肥。 1、整地:由于地膜覆盖后,辣椒根系生长发育好,因而要求土层比露地栽培要深。一般翻耕深度在25~30厘米,以耕至底土为准。底土要求成坨成块,以利透水透气。表层土细碎,畦面平整,有利地膜紧贴土表,增加土温,杀死杂草等,发挥地膜覆盖的效果。畦宽不同地方栽培习惯不一样,南方畦高以20~30厘米为宜。 2、施足基肥:合理施肥是实现辣椒高产优质的关键,施肥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和性质灵活掌握,在整地作畦前要一次性施足优质有机肥或迟效复合肥。对于肥力中等的土壤,一般要求每亩施用农家肥料4~5吨。以上肥分可基本上满足辣椒生长发育的需要,对于缺磷钾肥的土壤,可增施50公斤/亩左右的过磷酸钙和20公斤/亩的硫酸钾。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 三、铺膜地膜覆盖栽培有两种定植方法:一是先定植后铺膜,另一种是先铺膜后定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第二种方法。盖膜前再平整畦土表面,四周畦边削平、削直。盖膜时三人一组,首先在畦头将膜用土压紧,然后一人将薄膜展开,并拉紧使其紧贴畦面,另两人将膜的两侧用土压紧。盖膜前畦土要干爽,一般在定植前7~10天进行。沟底不要铺膜,留作灌水和追肥。盖膜前要根据畦的宽度选择适宜幅宽薄膜,以避免浪费。 四、定植 辣椒地膜覆盖并不能避免晚霜或低温对幼苗的危害,一般只能比当地露地栽培早几天,不超过10天。基本原则是晚霜后,土层10厘米深处温度达10~12℃时定植,一般是终霜后3~7天较为适宜。从南至北,早春定植时间多从早到迟,广东、广西可在2~3月定植。定植时不要破坏地膜,定植孔要小。定植后要及时浇足压蔸水,并用堆肥或菜园土将地膜孔隙及幼苗压住,有利保温,防止杂草生长。 五、定植后管理。 1、水分管理:由于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辣椒生长前期需水量较露地栽培少,后期植株生长较快,水分蒸腾量大于露地栽培。辣椒定植后3~5天为缓苗期,应每天上午浇一次复蔸水。中后期为高温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水。每3~5天灌水一次,早晚灌水,水不漫膜,以膜高2/3为宜。高温炎热季节,要勤灌勤排。

旱地辣椒高产的栽培技术

旱坡地辣椒高产的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选用耐旱、根系发达,植株粗壮,叶片较厚而大,前期生长快,挂果稍迟,果大,长短适中,肉厚,高抗青枯病,猝倒病的品种。目前较适应旱坡地推广种植的品种有粤丰十二号、新丰五号、湘研五号、中椒十一号等。 二、小棚育壮苗: 小棚育苗的具体方法:种子消毒用1000~1500倍托布津浸种5~10分钟,把种子捞出用清水洗净,再用清水浸种12小时,使种子吸足水份,胚芽开始萌动;整畦与播种:畦宽1.2米,畦长20米,畦沟深20厘米,亩用优质有机肥20担全层撒施播种,每1分地播种150克,播种后亩施呋喃丹4公斤,然后亩用稻草250公斤覆盖。当种子萌发出土20~25%时及早揭草炼苗。炼苗3天后可进行搭棚遮网,搭棚时采用小木或小竹,每条长1.5米,每隔50厘米一条,搭成弧形,高度40~45厘米,并加固。选用的遮光网宽1.2米,盖网后畦两边留有20厘米的空间。在种苗出土100%前采用全天盖网,苗齐时每天盖网时间5~6小时为宜,盖网时间长引起椒苗徒长,当椒苗长2.5~3叶可全天揭网,当椒苗长3~3.5叶后可第一次追肥,亩用复合肥7.5公斤淋施;当椒苗长4叶后可进行第二次追肥,亩用复合肥10公斤,尿素5公斤淋施,施后淋水清洗叶面。 三、适龄移栽: 秧龄要求20~22天,叶片在4~4.5叶之间移栽为适宜。 四、精细整地、施足基地:要求是二犁二耙,第一次用机犁机耙,第二次用牛犁牛耙。要求平整、土块破碎均匀。要施足基肥,在整个生育期要求基肥占全施肥量的70%左右,基肥要求牛栏粪或土杂肥。亩用量为200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花生麸25公斤堆沤15天,在栽椒时结合亩用复合肥15公斤,尿素7.5公斤混合进行条施。 五、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移栽时间:晴天要求下午四时后栽苗,阴天全天都可以栽苗,整好椒地后要进行全层淋湿土壤,提高椒苗的成活率。我们的栽苗经验是:平地栽苗,畦距80厘米、畦宽60厘米、行距30厘米、株距25~28厘米,每亩移栽4500~5000苗。 辣椒4种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一、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危害辣椒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细菌性斑点病、炭疽病等。这些病害发生严重时,会导致绝收。

设施农业辣椒栽培技术要点

设施农业辣椒栽培技术要点 辣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主要蔬菜品种,随着棚室蔬菜生产的发展,辣椒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其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前大有提高,由于棚室蔬菜生产的发展,辣椒的病虫害较前都有新的发生,其发生的数量、危害程度都较前有所增加。防治好辣椒的病虫害,确保辣椒生产的持续发展是广大菜农的迫切需求。 辣椒栽培技术要点 辣椒喜温暖,不耐低温,也不耐高温,喜欢中等光照,不耐强光照,较耐弱光,既怕旱,又怕涝。根据辣椒的生物学特性,适宜冬暖式温棚种植的,只要有配套的优良品种和相适应的管理技术,完全可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一、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根据辣椒的辣味和它的形状,可以区分为辣椒、甜椒、尖椒和圆椒。一般辣味椒多为尖椒型的,甜味的椒,多是圆形的。适宜棚室栽培的优良品种主要有: 1.辣味品种:中椒13号、保加利亚羊角椒、内蒙古特大羊角椒、长牛角椒、湘研15号、农大21号、朝研5号、朝研牛角椒、海丰23号、海丰28号、37-72、中椒10号。 2.甜椒品种:中椒12号、复状前门甜椒、甜椒6号、德国6号、塔兰多、海丰25号、朝研12号。 二、适宜播种培育壮苗 所为的适宜播种,应该根据辣椒的结果期和采收期来确定,因为辣椒喜欢温暖,既怕冷,又怕热,如果是将辣椒的结果期安排在深冬期1~2月份,这个时候的温度低于20℃,往往很难授粉,容易形成空洞果。但如果把辣椒的结果期安排在高温季节7~8月份,温度高于32℃,也很难授粉,容易造成落花落果。所以,辣椒的结果期最好安排在冬春期3~4~5月份,主要是4~5月份春季结果。这时候温度适宜,既避开了夏季的高温,又避开了深冬期的低温。避免高温和低温坐果不良,有利于辣椒的结果和成熟。同时在秋冬期和早春期,这个时候的辣椒产量高,价格又好,这是最适宜的播种期。辣椒的苗龄期比较长,一般的苗龄期长达80~90天,从辣椒定植到采收,约在60天左右,从播种到收获大约在140~150天左右,长达4个多月,秋冬茬一般是6月下旬播种,8月下旬进行定植,10月份开始采收,这时候不要早摘果,尽量在植株上保鲜,延长它的结果期,等春节期价格比较高的情况下一次性采摘,进行销售,增加收益。冬春茬一般是10月下旬播种,次年1月份进行定植,3 月下旬开始采收,4、5、6月份,开始连续采收上市,最好是辣椒一年种两季,即一个是秋冬茬再一个是冬春茬。 三、培育无病壮苗 辣椒苗龄期较长,长达80~90天,所以它的苗龄期壮苗标准是:苗高20厘米,单株叶片9~13片,桔杆要粗壮,叶片要浓绿,根系发达,没有病虫害。这是标准的壮苗,为了要达到无病壮苗,首先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1.苗床培养土的配制 营养土配制时,一般要过筛,腐热的有机肥与园土比例为4:6,然后混合掺匀,每立方米培养土再加入 0.5~1.0公斤磷酸钙、5~10公斤草木灰等组成。 2.苗床消毒 为了防止土壤带菌,特别是减少猝倒,立枯病和菌核病菌等,苗床整好后,用乙磷铝锰锌+DT,每立方米用药10克的标准,加细干土拌匀,撒到地面上,然后划锄入土,搂平以后进行播种。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一、概述 辣椒为茄果类蔬菜.为”辣椒”和”甜辣”,人们习惯以有无辣味将辣椒分又根据辣味的轻重分为“辛辣椒”和“微辣椒”。 辣椒是我国人民喜食的蔬菜和调味品,甚至已成为部分省(区)人民的特殊嗜好,井逐步遍及全国城乡.辣椒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测定,辣椒果实中含有的增生素A、B高于黄瓜、番茄、茄子等果莱类.特别是维生索C的含量比以上菜类高4-7倍,每100克鲜辣椒含维生素C170-360毫克,最高可达460毫克.辣椒作为调味品,是因为辣椒中含辣椒素,少量食用,能健脾开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而且还有驱寒除湿、舒血活络等药用功能,对关节炎、冻疮、青蛇咬伤、腋臭等也有一定疗效,因此被誉为“健康食品”。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县辣椒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在种植模式上,以地膜辣椒为基础向大棚辣椒发展,并且还打破了原来单一的以菜椒为主,逐步规模发展三樱椒.为了配合我县辣椒生产,满足广大农民对技术的需要,重点介绍地膜辣椒,秋延后大棚辣椒及三樱椒的栽培技术. 二、辣椒的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辣椒的形态特征 1、根:辣椒主根不很发达,根量少,入土浅,根群一般分布在25~30cm深的表土层中,在育苗移栽条件下,由于主根被切断,主要根群仅分布在10~15cm厚的土层内。根系的再生能力弱,茎基部不易发生不定根。为此,在育苗移栽时应尽量采取护根育苗。 2、茎:辣椒的茎木质化,较坚韧,可直立生长,在栽培中不需支架。根据辣椒的分枝结果习性可分为无限分枝与有限分枝两种类型。目前我县生产中的辣椒大都是无限分枝类,即当主茎长到7—15片真叶时,茎端开始形成花蕾,以后逐渐长出侧枝和二杈分枝。习惯上把主茎上结的第一个果称为“门

辣椒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在春分至清明播种育苗,小满至芒种定植大田,立秋至霜降收获的栽培方式称为越夏栽培,又叫夏播栽培、夏秋栽培、抗热栽培。越夏栽培可与大蒜、油菜、小麦等接茬种植,也可与西瓜、甜瓜、小麦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复种指数,大幅度提高粮区农民经济收入。越夏辣椒生产,结果盛期正值9-10月,气温较低,不易腐烂,便于鲜果长途运输,经过短期贮藏,又可延至元旦、春节供应,取得更高效益。 1、品种选择 越夏栽培辣椒主要供应夏秋季节,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引发病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因此,要选用耐热、抗病、大果、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的中晚熟、晚熟辣椒品种,如郑椒12号,一些抗性好的中熟品种如郑椒先锋也可选用。如外运,所选品种还应肉厚耐压、耐贮运,如郑椒16号、湘椒37号等。 2、播种育苗 辣椒从播种育苗至现蕾开花一般需60~80d,但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所需时间会相应缩短。与大蒜、油菜等接茬种植或与西(甜)瓜、小麦套种的,中原地区一般于3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接麦茬定植的,一般于4月上旬播种育苗。苗床设在露地,不过育苗前期温度低,需要覆盖小拱棚,待晚霜过后撤除。为了减少分苗伤根,减少非生长期,防止引发病害,一般采用1次播种育成苗的方法,因此需要稀播,出苗后再进行2~3次间苗,1~2片真叶时定苗,苗距12cm左右。每穴留苗数依栽培方式而不同。与大蒜、油菜、小麦等接茬种植的,每穴留1株健壮苗,瓜套、麦套的留2株。幼苗有干旱缺水现象应及时浇小水,浇水时可施入少量肥料以促苗生长。定植前1~2d浇1次水,以利带土起苗。 3、定植 与大蒜、油菜、小麦等接茬种植的,应做到抢收、抢耕、抢早定植。前茬作物收获后,要立即灭茬、施肥、耕地、做畦、定植。由于辣椒怕淹,因此应采用小高畦栽培。但不用覆盖地膜,苗子栽在小高畦两侧近地面肩部,以利浇水和排水。可等行距定植,最好是宽窄行定植,便于管理。宽行,辣椒70~80cm,甜椒60cm;窄行,辣椒50cm,甜椒40cm。夏季气温高,易发生病毒病,所以越夏辣椒应适当密植。特别是甜椒,密度大,枝叶茂,封垄早,可较好地防止日灼病,而且可降低地温1~2℃,保持地面湿润,形成良好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穴距:辣椒33~40cm,每穴单株;甜椒25~33cm,每穴双株。定植前要施腐熟优质农家肥75t/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375kg/hm2作基肥。与西(甜)瓜套种的,西(甜)瓜应选用早熟品种,并实行地膜覆盖栽培。辣椒苗套栽时间可安排在西(甜)瓜播种后的30d左右。每垄西(甜)瓜套栽2行辣椒,即在2株西(甜)瓜之间的垄两侧破膜打孔各定植1穴辣椒。与小麦套种的,小麦一般是大田2.0~2.2m为1带,播种2耧麦,留0.8~1.0m 宽空畦以供定植辣椒。于5月上中旬定植,在所留空畦中平栽2行辣椒,穴距50cm,每穴2株,窄行行距为60cm,宽行行距为1.5~1.6m。定植时按穴距挖穴栽苗。选阴天或晴天下午3时后进行,尽量减轻秧苗打蔫。起苗前1d给苗床浇水,起苗时尽量多带宿根土,运苗时防止散坨,尽量减少伤根。栽后立即覆土浇水。缓苗期需要连浇2~3次水,以降低地温,加速缓苗。 4、田间管理 定植后若遇天气干旱,应及时补浇缓苗水。缓苗后追1次提苗肥,施磷酸二铵 105~150kg/hm2,促苗早发棵,但追肥量不能大,过多易引起徒长。缓苗后应及时进行1次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增加根系吸氧量,促进壮苗,预防徒长。夏季气温较高,不下雨时砂壤土7d左右浇1次水,宜在傍晚时浇凉井水,用凉井水浇地能将田间温度从高温降至适宜,而且以后几天仍有降温效果。不宜在白天温度高时浇水,高温时浇水田间温度很快又升上来,

辣椒种植技术

目录 第一章辣椒生长特性及对环境的要求 (2) 辣椒生物学特性 (2) 辣椒的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 (3) 第二章辣椒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4) 辣椒选择品种的原则 (4) 辣椒种子播种前的处理技术 (5) 怎样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 (5) 第三章辣椒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 (6) 辣椒苗期常见问题的解决 (6) 辣椒冬春季育苗技术 (7) 第四章辣椒施肥技术 (12) 辣(甜)椒需肥特性 (13) 辣椒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13) 辣椒施肥巧控制 (14) 辣椒高产优质的施肥管理技巧 (15) 第五章辣椒田间管理 (15) 辣椒中后期管理 (15) 辣椒花果期管理技术要点 (16) 辣椒花果期管理要点 (17)

走出温室辣椒管理六误区 (17) 辣椒种植管理几点需改进 (18) 辣椒剪枝注意四点 (19) 如何让辣椒优质高产 (20) 辣椒吊枝不宜一次完成 (20) 为防辣椒早衰出招 (21) 辣椒丰产小窍门 (21) 怎样防止大棚辣椒落花落果 (22) 辣椒缺素症诊断 (23) 辣椒的生育异常 (23) 第六章辣椒病害防治知识 (25) 第一章辣椒生长特性及对环境的要求 辣椒生物学特性 植物学特征 辣椒主根不发达,根群多分布在20~25厘米的耕层内,根系再生能力弱。茎直立,腋芽荫受力较弱,株冠较小,适于密植,茎顶端出现花芽后,其下的侧芽萌发,形成二杈或三杈分枝,果实着生于分杈处。以后这些分杈再行分杈,如此连续不断,枝杈不断增多。最下面的果实叫门椒,再向上依次为对椒、四母斗、八面风和满天星。辣椒单叶互生,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花为两性花,白色。果实为浆果,果内有较大空腔,由隆起的果皮内伸形成的隔壁分成2~4室,隔壁也叫“果筋”。是辣椒辣味最浓的部位。辣椒种子扁平,肾形,千粒重3~6克。 生育周期 辣椒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在长期自然条件和人工选择下形成的,要获得高产优质,就必须掌握辣椒的生长发育规律,满足其各个时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辣椒的生育周期包括发芽期、幼苗期、开花坐果期、结果期四个阶段。 1、发芽期从种子发芽到第一片真叶出现为发芽期,一般为10天左右。发芽期的养分

辣椒种植技术(大全)知识讲解

辣椒种植技术(大全)

辣椒高产种植技术 辣椒品种繁多,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各地区气候差异较大,栽培作型较多。本文着重介绍常规通用的管理方法和注意要点,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确定品种 种植辣椒之前要想好种植什么样的品种。牛角椒、羊角椒、线椒、泡椒、朝天椒等这些品种都不错。可根据市场和种植经验选择。 种子消毒 没有包衣的种子,在催芽之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不然的话,容易感染病菌、病毒。 处理方法:50%多菌灵500倍,70%甲基托布津800倍,8%农林风2号2000倍,0.5%氨基寡糖素1500倍或者60~70摄氏度的热水浸泡20分钟(边浸泡边搅拌,防止烫伤种子),一般浸泡30~60分钟左右,然后冲洗催芽。 培育壮苗 俗话说:苗壮三分收。培育壮苗是高产的关键。壮苗的标准是:茎杆粗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苗龄一般在30~40天左右,3~5叶期容易成活,缓苗快;超过7个叶,苗龄过大,缓苗慢,影响生长。辣椒一般三叶期就进行花芽分化了,所以说,培育壮苗是辣椒高产的关键。

肥水管理 辣椒属于浅根系作物,根系不发达,既怕旱又怕涝,所以在肥水管理上要格外注意。 1、配方施肥 生产1000公斤鲜辣椒需要吸收氮约5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6公斤。 2、施肥方案 根据辣椒的吸肥规律和需肥特性,以省工、省力、高产、高效为目的,以防病、抗重茬、改良土壤、节约成本为目标,安排以下施肥方案: 底肥:每亩用每克2亿酵素菌剂50~200公斤(代替鸡粪、猪粪及各种生物菌有机肥),15-15-15的农富天下平衡复合肥40~50公斤。栽培沟或栽培穴均可,最好用垄上覆膜栽培法,高产,好管理。 第一批花坐果后:每隔15天左右结合浇水,追施20-10-20水溶肥4公斤+普通矿物腐殖酸钾3~5公斤。 中后期:每隔15天追施20-10-30的冲施肥5公斤+精品矿物黄腐酸钾300~400克。 缓苗后:每隔10~15天喷施“植物疫苗”叶面喷施剂一次,防病、防虫、调节生长、增产提质。按要求使用,基本不受病虫的危害。

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

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意普拉斯新品种高产栽培技 术 红干椒作为干制品,市场需求量大,特别是它主要销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部分销往我国港、澳地区和欧美。红干椒作为高效经济作物,已成为全市农牧业十大支信产业之一。尤其是开鲁县年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已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市栽培的主要红干椒品种有道德红、益都红、桃南椒、天鹰椒、京椒2号,公司最新引进意普拉斯新品种。 一、红干椒的特征、特性 (一)特征 红干椒根系不发达,根量少,入土浅,茎基部不易生不定根。为获丰收,必须重视根系培育与保护。 意普拉斯品种分枝能力强,株冠较大适宜稀植,一般每亩保苗4500株,土壤肥力一般的地块亩保苗5000株。辣椒基部主茎各节叶腋均可抽生侧枝,但开花结果较晚,应及时摘除,减少养分的消耗,增加单果重。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1)发芽时的适宜湿度25℃,温度高于30℃,低于15℃,不容易发芽。 (2)幼苗出土后,最适温度15℃-22℃,茎叶生长期适宜温度20℃-27℃。 (3)开花授粉期,适宜温度20℃-27℃,低于15℃植生长缓慢,难以授粉,容易引起落花落果,高于35℃,花粉变态不孕,不能授粉而落花。 2、光照 日照过强易引起日烧病,可在红干椒地内少量间作玉米,对红干椒适当遮阳,可获高产。

3、水份 由于种子种皮厚,吸水慢,所以催芽或播种前浸泡种子。红干椒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因此,在花芽分化、开花、座果期对土壤水份的要求,田间持水量为50-60%最好,座果率最高。 4、土壤 要求中性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壤。 二、高产栽培技术 红干椒栽培以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栽培才能获得高产、优持、高效。 地膜覆盖的优点:提高地温,一般提高3℃-6℃,植株生长快同,在高温干旱季节来到之前,植株已经封垅,阳光不能直射地面,可降温℃-,保护根系,防止早衰,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尤其是意普拉斯因生长期长,必须育苗移栽,增加成品果数量,通过地膜覆盖解决无霜期短,少雨干旱,风大灾害多,产量低的难题。地膜覆盖比露地幅度约在30-50%。 (一)育苗 1、大棚的准备 3月20日扣棚,大棚跨度6米,高米,根据移栽面积确定大棚长度。一般要求苗间距(4-6cm)×(4-6cm),亩用苗床11-12平方米。 2、种子的准备 (1)晒种 大棚育苗移栽红干椒亩用种子即可,在播种前7-10天,选晴天连晒4-5天,中午翻晒5-6小时,作用是:杀灭椒种表面细菌,减少病害,促进种子后熟,打破休眠,提高发芽势。 (2)浸种催芽

辣椒种植技术报告

辣椒种植技术报告

目录 1 育苗 (1) 1.1 种子催芽 (1) 1.2 穴盘选择 (1) 1.3 基质选择 (1) 1.4 播种 (1) 1.5 育苗管理 (1) 1.5.1 温度管理 (2) 1.5.2 湿度管理 (2) 1.6 分苗 (2) 1.7 分苗后的管理 (2) 1.7.1 温度管理 (2) 1.7.2 水肥管理 (3) 1.7.3 光照管理: (3) 1.8 壮苗标准 (3) 2 整地 (3) 3 定植 (3) 4 田间管理 (3) 4.1 中耕除草 (3) 4.2 肥水管理 (4) 4.3 病虫防治 (4) 4.3.1 猝倒病 (4) 4.3.2 灰霉病 (4) 4.3.3 炭疽病和疮痂病 (4) 4.3.4 白绢病 (4) 4.3.5 烟青虫 (4) 4.3.6 叶螨 (5)

辣椒栽培技术 1育苗 1.1种子催芽 用30℃左右温水浸湿纱布/滤纸后平铺于培养皿中,然后将消毒后的种子置于其上并用浸湿的纱布/滤纸覆盖,在30℃的恒温培养箱中黑暗条件下催芽,当有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1.2穴盘选择 一般选用黑色聚氯乙烯吸塑盘或聚氨酯泡沫塑料模塑育苗盘。苗盘孔穴数有50孔、72孔、98孔、105孔、128孔等多种规格。在生产中应兼顾生产效益和种苗质量,根据所需种苗种类、成苗标准、生产季节选用适当的穴盘。番茄一般选用50孔和72孔穴盘。 1.3基质选择 因穴盘的穴格小,所以穴盘育苗对基质的理化性质要求很高,要求基质保肥、保水力强,透气性好,不易分解,能支撑种苗等特点。 常用的育苗基质由草炭、蛭石、岩棉、炉渣灰、珍珠岩、炭化稻壳、腐熟的有机质等材料配制而成,并根据种苗生长期长短和需肥特点添加化学肥料。孔穴盘。通过试验筛选出的育苗基质配方为:草炭、蛙石、珍珠岩的比例为3:1:1 进行配制。 1.4播种 少量种子播种为人工播种,大量的种子播种则由自动化机械播种完成,采用空气压缩机控制的真空泵吸取种子。每次吸取1粒,避免造成空穴,影响育苗数。 播种前苗床先浇足底水,等底水全部渗下没有明水时再播种,用“苗菌敌”每袋拌土30kg做“盖种土”,预防猝倒病的发生。播后及时覆过筛的营养土1cm 厚,覆土后盖1层地膜,既有保温保湿的作用,又可防止“戴帽”出土。 1.5育苗管理

设施农业辣椒栽培技术要点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设施农业辣椒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赵汝华, 张红霞, 刘志德 作者单位:赵汝华(靖边县园艺站,陕西靖边,718500), 张红霞,刘志德(靖边县农技站,陕西靖边 ,718500) 刊名: 新农村(黑龙江) 英文刊名:XIN NONG CUN 年,卷(期):2010(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赵元玺温棚辣椒栽培四项关键技术[期刊论文]-长江蔬菜2005(8) 2.姚明华早春辣椒育苗与高山辣椒栽培技术[会议论文]-2008 3.甫永战.魏建军.张媛媛.左小琴拱棚辣椒高产栽培技术[期刊论文]-新疆农业科技2006(1) 4.吴妃华.孙诚志.李发钦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研究[期刊论文]-广东农业科学2004(5) 5.程鸿辣椒栽培专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期刊论文]-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38(2) 6.T. Berke.L.L. Black.N.S. Talekar.J.F. Wang.P. Gniffke.S.K. Green.T.C. Wang.R. Morris.杜晓华辣椒栽培实用技术指南[期刊论文]-辣椒杂志2007,5(3) 7.刘琳棚室辣椒枯萎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期刊论文]-北方园艺2008(5) 8.张春梅.ZHANG Chun-mei古浪灌区地膜辣椒栽培技术要点[期刊论文]-甘肃农业科技2008(10) 9.王彦飞.曹国璠.WANG Yan-fei.CAO Guo-fan无公害辣椒优质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北方园艺2010(21) 10.冯致节能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规范[期刊论文]-甘肃农业2005(9) 引用本文格式:赵汝华.张红霞.刘志德设施农业辣椒栽培技术要点[期刊论文]-新农村(黑龙江) 2010(9)

辣椒高产育苗移栽栽培技术

兵团技师职业资格考评 农艺工技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2级) 论文题目:辣椒高产育苗移栽栽培技术 姓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辣椒高产育苗移栽栽培技术 ××× 农*师***团*连 我们种植的辣椒品种很多,种类有线椒、板椒、铁皮椒。 一、选择品种:要做到辣椒育苗移栽,高产和品质好,最好采用大棚 育苗移栽,品种选择,抗病性比较好,品质好,具有产量高的品种,还要选择深受辣椒老板喜欢的品种。 二、大棚消毒:大棚应在结冻之前盖好大棚膜,到点种时之前进行消 毒。消毒:一般采用百菌清,喷雾消毒和福尔马林蒸气消毒,在大棚消毒的可以把苗盘一起进行消毒,还可以用硫磺烟熏。种子处理,用0.1%高锰酸钾或10%磷酸三钠液浸种,15—20分钟,捞出清水洗净,晾干。 1、播种:在苗盘播种,深度覆盖有机机质土厚度一致,这样苗齐、苗壮。 2、催芽:催芽一般在7—10天,芽就可以了,然后可以摆盘,催芽的温度在28℃—30℃。 3、幼苗:摆盘后,20℃—22℃,如果温度过高,造成高脚苗,而且要控温水4—5天,促使幼苗发根,以后幼苗的正常温度:白天在24℃—26℃,晚上在15℃—18℃,幼苗长到12—13cm,苗的茎秆60%长度是紫色,这样的幼苗,也就是很好的壮苗,这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三、在移栽前,大地里有以下几点: 1、土地处理,机械的处理,和人工细平,土地整地质量应做到:齐、 平、松、碎、净、墒这六个字标准。 2、化除:化除可以减少人工除草,又可以避免杂草争夺辣椒苗的养 分,化除一般用福尔林每亩80—100g。 3、铺膜:铺膜要展,采光面一致,50cm。 移栽苗的时候一般在4月10日之后,一般应没有霜冻,就可以移栽了,在4月25日之前移栽完。 四、移栽苗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栽苗的株距一致:一般线椒11000—12000株/亩,板椒双株在3500株/亩,单株在5000—5500株/亩,铁皮椒双珠在4500—5000株/亩,但主要要因地制宜。 2、栽苗的深度一致:一般在3—5cm,也就是在营养土以上2cm就行。再好苗浇水,水交到50%的窝穴是湿的就行,水大造成土地板结,地温下降,造成僵苗,浇水,最好采用加压滴灌,这样可以减少用水,辣椒也少得病,也避免病传染。最主要可以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 3、施肥:在栽苗之前,把基肥施下,一般以三料和磷酸二铵。 4、追肥:在花椒钱进行,是滴灌,要以最融水的肥料,一般氮肥和 钾肥为主,一般浇一水带一次肥料,在肥力不足的时候可以采用叶面喷施。 5、中耕一般式2—3次,深度达到28cm以上。

辣椒种植技术手册

辣椒种植技术手册 第一节概述 一、辣椒来源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它包括带辣味的辣椒和甜椒。从墨西哥到秘鲁,印第安人在历史上多次驯化了这种作物。15 世纪末,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后把辣椒带回欧洲,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明代时期辣椒传入中国。清代陈淏子《花镜》开始有番椒的记载:“番椒丛生白花,果俨然秃笔头,味辣色红”。在此之前,中国的辛辣调味品主要是姜和胡椒。今中国各地普遍有栽培,是中国境内最晚传入却用量最大而广泛的香辛料。明末才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辛香料不是辣椒,而主要是花椒。并且辣椒最早也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放进菜肴中的时间更迟,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 二、辣椒植物学名 辣椒(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小m 椒、鸡嘴椒、辣虎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 第二节辣椒生物学特性 一、生物学特性 辣椒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不发达,根系分布浅,再生力弱,吸收力也较弱,根

系发育需氧气多,不耐涝;由于叶小,蒸腾量少,果实含水不多,耗水量较少,有较强耐旱力;较耐瘠薄,但仍需选择肥沃疏松土壤,供应充足水分。 二、栽培特性 辣椒茎直立,可不用支架,适于密植。开花分枝习性像茄子一样有规则,当主茎发生一定叶数后,顶芽形成花蕾开花,于着花节处发生分杈2-3 个,以后每一分枝隔1-2 叶再现蕾开花,再发生2 个分杈,如此继续下去。花单生或簇生,因种类品种而异。辣椒不同类型及品种之间辣椒素的含量差异很大,一般大果型品种的辣味淡,并具甜味。而小果型品种的辛辣味、香味极浓,但产量较低,主要用于干制。 红辣椒、黄辣椒、青辣椒 第三节辣椒生长环境要求 辣椒的生长发育及产品器官的形成,一方面决定于品种特性,另一方面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生长中要想得到高产、高效,必须选好品种,调控好环境条件,才能使辣椒生长发育良好。影响辣椒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有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养分、生物等6 个因素。这些因素也称环境条件总体,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共同对辣椒的生长、发育起综合作用。如日照强,温度升高,水分蒸发加快;土壤中空气含量高,微生物的活动加快,养分的分解也加快,植株生长发育良好。但它们的作用不是平均的,而是有主有次,如种子发芽期,温度和水分是主要的;果实生长期,养分又是主要的。栽培中应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抓住影响辣椒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控,趋利避害,为辣椒生长、发育创造最佳环境,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一、温度条件 辣椒是喜温作物,怕冷不耐热,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适用范围为18-35℃,但不同 的生育时期所需温度条件又有不同。 1、种子发芽期。种子发芽期的温度以25-30℃发芽最为有利,气温低于15 时种子难以发芽,10℃以下不发芽。发芽前种子吸水的能力,在20-30℃适用范围内差异不显著;20℃以下,随着温度的降低,有为水速度减慢;30℃以上反而不利于吸水。温度高,发芽快,但幼芽较细长。幼苗出土时,以25-30℃的较高温度最为有利。较高的床温,幼

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04250388.html, 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作者:韦永忠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6年第09期 摘要对于任何植物的种植都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栽培和管理技术。以辣椒栽培技术为例,通过提升辣椒栽培技术以及加强田间管理、有效预防病虫害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旨在提高辣椒的产量,使农民增产丰收。 关键词辣椒;栽培技术;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https://www.360docs.net/doc/104250388.html,ki.1673-890x.2016.27.020 辣椒的栽培应该因地制宜,在栽培前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情况、土壤环境等,这样才能为辣椒地生长提供先天保障。辣椒品种的选择,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效果都会直接影响辣椒的成活率及最后产量。所以要加强对各方面技术的改进,为辣椒的高产增收提供支持。 1 辣椒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辣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居蔬菜第一位,不仅可以预防感冒,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肥、预防胆结石及降血糖等功效,所以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市面上经常会见到各种不同品种的辣椒,不仅有大小、颜色区别连辣椒的口味辛辣轻重都有区别,这些都取决于对辣椒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的不同,从而满足广大消费者多样化的选择。 加强对辣椒栽培技术的研究不仅可以保证辣椒地产量还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节省辣椒种植投入成本,让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加强对辣椒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的研究,可以通过有效的田间管理技术动态的了解辣椒各个阶段的生长情况,将辣椒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提前避免和预防,一旦发生病虫害等情况,方便及时做出处理,这样就可以保证辣椒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种植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提高辣椒的产量和价值[1]。此外,加强对辣 椒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的研究也有利于辣椒种植人员自身种植技术的提高,让他们在实践中通过亲身观察辣椒的生长过程,从而获得更加专业的辣椒种植管理技术,进一步为提高辣椒的产量打基础。对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的研究是相当必要的,它将会提高辣椒种植行业的整体水平,使它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 2 如何提升辣椒栽培技术 在辣椒播种前,要做好很多相应的准备工作,如大到对辣椒品种的选择,小到对苗床的处理,播种前做好苗床的翻晒、平整等,然后对整块辣椒种植土壤进行消毒、杀菌。选择空气清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良好植被的生态环境,以及远离城区、疫病区和工业区等,这样种植出来的辣椒才可能符合市场需求。辣椒喜欢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一般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 ℃,温度太低会严重阻碍它的生长发育,且整个生长阶段都离不开充足的光照,一般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一、概述 辣椒为茄果类蔬菜.为”辣椒”和”甜辣”,人们习惯以有无辣味将辣椒分又根据辣味的轻重分为“辛辣椒”和“微辣椒”。 辣椒是我国人民喜食的蔬菜和调味品,甚至已成为部分省(区)人民的特殊嗜好,井逐步遍及全国城乡.辣椒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测定,辣椒果实中含有的增生素A、B高于黄瓜、番茄、茄子等果莱类.特别是维生索C的含量比以上菜类高4-7倍,每100克鲜辣椒含维生素C170-360毫克,最高可达460毫克.辣椒作为调味品,是因为辣椒中含辣椒素,少量食用,能健脾开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而且还有驱寒除湿、舒血活络等药用功能,对关节炎、冻疮、青蛇咬伤、腋臭等也有一定疗效,因此被誉为“健康食品”。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县辣椒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在种植模式上,以地膜辣椒为基础向大棚辣椒发展,并且还打破了原来单一的以菜椒为主,逐步规模发展三樱椒.为了配合我县辣椒生产,满足广大农民对技术的需要,重点介绍地膜辣椒,秋延后大棚辣椒及三樱椒的栽培技术. 二、辣椒的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辣椒的形态特征 1、根:辣椒主根不很发达,根量少,入土浅,根群一般分布在25~30cm深的表土层中,在育苗移栽条件下,由于主根被切断,主要根群仅分布在10~15cm厚的土层内。根系的再生能力弱,茎基部不易发生不定根。为此,在育苗移栽时应尽量采取护根育苗。 2、茎:辣椒的茎木质化,较坚韧,可直立生长,在栽培中不需支架。根据辣椒的分枝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发表时间:2018-10-01T20:07:43.6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张颖[导读] 黑龙江省萝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54200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面对无公害辣椒病虫害频发的现象,要树立生态防治意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积极维护生态平衡。 1.因地选种 品种选择不仅要考虑辣椒自身的生理特性,也要考虑市场需求。15~30 ℃是辣椒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如果过早播种,过高的气温条件不利于辣椒的生长和坐果,同时市场需求也不旺盛;如果过迟播种,寒潮则会对辣椒的产量造成影响。 2.消毒处理 3.种子消毒 选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或1%高锰酸钾浸种20~30 min,捞出后清水洗净,再用光合菌剂30倍液浸种4~6 h,后放于25~30 ℃条件下催芽,每隔4~6 h翻动1次,同时清水湿润为宜,待种子萌齐时即可播种[3]。 4.土壤消毒 可用硫磺37.5~45.0 kg/hm2于前作晚稻黄熟期均匀撒施,再用生石灰750 kg/hm2+碳铵225~375 kg/hm2于晚稻收获后撒施,后犁沤田达到土壤消毒的目的。 5.播种 选取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播种前将种子曝晒1-2天,增强种子吸水能力。将种子用5%石灰水或强氯精浸种24小时左右,使种子充分吸足水分和消毒杀菌,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直到干净、无药味。用水稻种子包衣新技术,消除种子病菌,提高秧苗成秧率和质量,促进分蘖,降低立枯病、稻瘟病等的发病率。黑龙江省的适播期为4月初,4月末前秧田播种结束。当日均气温持续达到5~6℃时开始播种、覆土、盖膜,然后再用营养细土将种子全部覆盖严实,要求厚薄均匀,覆土厚度0.5~1cm,用小拱棚盖膜,也可平铺盖膜。 6.育苗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地势平坦、土壤肥力高的田块作苗床。播前15-20天,施足苗床肥,每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10千克、15-15-15复合肥100克、硫酸锌10-20克,翻土2次,达到床面平、土块细,厢宽1.2米,长7米,高5厘米,播种前1天每平方米喷施70%敌克松1.5克和吠喃丹6克,进行床土消毒和防治地下害虫,施药后浇足水待播。秧苗移栽后,苗床地应耕作施肥,实行复种,坚持常年培肥。苗床营养土的配置一般为:40%的腐熟的猪粪、60%的无盐碱无草籽的园田土,此外还要配适量的水稻壮秧剂均匀混合即可。水稻育苗质量的关键是苗床,此阶段,尤其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7.加强田间管理 注重田园土壤清洁,清洁土壤能够为辣椒幼苗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因此,辣椒种植者需要对辣椒生长过程中掉落的病叶、老叶进行清理,保持土壤清洁。辣椒收收获后,应该及时清理病残辣椒植株,将病残植株带到田地以外进行深埋或烧毁处理,并将田地中的土壤进行深翻处理,加快土壤的自我净化速度。 科学施肥,合理灌溉,保障辣椒生长具有充足的营养成分。种植者可以根据科学试验得出辣椒对各种养分的需求量,在不同时间段对辣椒植株施以不同量的肥料,做到适量施肥。过大的施肥量有可能导致辣椒植株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不利于辣椒植株的生长。合理灌溉是辣椒植株健康生长的重要保障,在保证充足水分的前提下,还可以适当增加田间湿度,防止病害的出现。 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保障种植土壤的健康。辣椒种植田地应该与茄科及瓜类植株种植土壤有所区分,避免混作土壤对辣椒植株产生不利影响。而相关科学研究表明,与十字花科或豆类作物进行科学轮作有利于辣椒的生长。 积极采用地膜覆盖模式,并配以合理的滴灌、膜下暗灌技术,有效控制种植田地湿度温度。种植者应对种植田地施以实时观测,适当实行灌溉,既能够有效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更能对辣椒植株生长起到保护作用。地膜覆盖技术能够保证土壤水分的合理性,有效防止辣椒叶面出现结霜。同时,土壤中的钙质营养成分很有可能随着水分的流失而流失,因此,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也是对种植土壤营养成分的保障。此外,地膜覆盖可以保障种植土壤的纯度,避免出现病毒交叉感染的情况。 8.辣椒病虫害防治 1.病虫害防治 在辣椒的病虫害中,根腐病占8%左右,疫病占很大的成分占80%左右,其他病类占10%左右,近年来对辣椒发病的考察,青枯病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可以看到在辣椒的茎基以上,有明显的水渍病病斑,随着病毒的恶化逐渐扩展为5—8厘米的大型病斑,直到辣椒表面的皮层腐烂。不同的病害的发生部位一般不同,比如根腐病就是辣椒的地表以下或者地表层。发病症状是在植株的表面会出现腐烂,表层容易脱落;而青枯病是发生在植株的根尖,最后的病斑会成为为黑褐色。辣椒的根部病虫防治要从育苗开始,对每个环节都要严格的把握,适当的用药。疫病与70%的乙磷锰锌,根腐病选取45%的多菌灵,青枯病用70%的DT,要做好病虫的防治首先是在定植的时候要将药物喷洒在土穴里,然后进行栽苗灌水,如果预防效果不好就要在土壤中增加有机肥的含量,使植株的抗性增强。每年3、4月份的辣椒根部病的发病率比较高,然后将上述三种药物按照剂量的500倍去稀释,根据植株病情的情况,再有点片的植株要按照每棵0.5公斤的的药量灌入根部,其他不严重的按照0.3—04公斤灌入植株的根部。每天浇灌两次,十天为一周期,注意用药物灌完根部后不浇水,这样会稀释药物的作用。在土壤的处理中要按照苗床的面积进行混合药剂,同时还要添加细土一公斤左右,然后撒到苗床上,进行浇水、播种、盖土等。辣椒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烟草中以及棉铃虫等,对于不同的害虫采取不同的药物,棉铃虫和烟草中要用50%的锌硫磷乳油稀释2000—3000倍;螨虫类要用40%左右的水胺硫磷乳油稀释1000倍;蚜虫要用40%的乐果溶剂稀释1000倍进行喷治。 9..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在防治农业病虫害上最主要的优势是毒性比较低,或是没有毒性,例如对蚜虫的自然控制,可以利用它的天敌,如瓢虫、草蛉、蚜茧蜂将其自然歼灭;防棉铃虫、烟青虫的最好生物天敌是赤眼蜂;利用微生物制剂,例如农用链霉素防治辣椒青枯病、疮痂病、软腐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