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知识及工艺危险性分析.

危险化学品知识及工艺危险性分析.
危险化学品知识及工艺危险性分析.

对本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主要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1987年11月5日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等法规、标准的规定。

3.1 危险有害物质的识别和确认分析结果

3.1.1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理化性能指标

本建设项目原料:乙醇、甲酸、乙二醛、硝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产品:甲酸乙酯、乙醛酸。副产品:乙二酸、硝酸钠、亚硝酸钠

中间产物:一氧化氮,为有毒气体。

辅助材料:氨,制冷介质,为有毒气体。

本建设项目中主要物质的危险特性见 3.0.0-1、3.0.0-2。

表3.0.0-1 物质的理化特性表

序号名称外观与形状

熔点

(-℃)

沸点(-℃)

饱和蒸气压

(kPa)

相对密度(水=1) 溶解性备注

1 乙醇无色液体,有酒香-114.1 78.3 5.33 0.79 混溶于水,可溶于氯仿、甘油、醚多种有机溶剂

2 甲酸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强

烈刺激性酸味

8.2 100.8 0.67 1.23

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

于乙醇

3 乙二醛淡黄色液体,微有臭味15 50.5 29.3 1.1

4 溶于水、醇、醚

4 硝酸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42 86 4.4 1.50

5 硫酸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嗅10.5 330 0.13 1.083 与水混溶

6 甲酸乙酯无色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79 54.3 13.33 0.92 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7 乙醛酸淡黄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

98 111 1mmHg 1.42

溶于水,微溶于苯、乙醇、乙醚等

多数有机溶剂

8 氢氧化钠溶液纯品为无色液体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与水混溶

9 乙二酸无色透明结晶体189.5 100℃升

1.90

易溶于乙醇,溶于水,微溶于乙

醚,不溶于苯和氯仿。

10 硝酸钠

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的菱

形结晶,味微苦,易潮解。306.8 无资料无资料 2.26水=1

易溶于水、液氨,微溶于乙醇、

甘油。

11 亚硝酸钠

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

略有咸味,易潮解271

320(分

解)

无资料 2.17水=1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

乙醚。

12 氨无色有刺激性气体-77.7 -33.5 506.62(4.7

℃)

0.6空气=1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13 一氧化氮无色气体-163.6-151无资料无资料微溶于水

2

表3.0.0-2物质的危险特性汇总表

序号物质名称物质

状态

危险货物闪点

(℃)

引燃温度

(℃)

爆炸极限% LD(LC)50 车间空气中允许火灾危险

性类别

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 分类编号下限上限mg/kg(mg/m3) 浓度M/T mg/m3

1 乙醇液易燃液体32061 9 363 3.3 19 7060 未制定甲Ⅳ

2 甲酸乙酯液易燃液体31038 -20 440 2.7 16 1850 未制定甲Ⅲ

3 甲酸液酸性腐蚀品81101 68.9 410 18 57 1100 未制定丙Ⅲ

4 硝酸液酸性腐蚀品81002 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资料未制定乙

5 硫酸液酸性腐蚀品81007 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2140 2 Ⅲ

6 氢氧化钠固碱性腐蚀品82001 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资料0.5 Ⅳ

7 乙二醛液非危险品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200 未制定甲Ⅱ

8 乙醛酸液非危险品110 422 70 未制定丙Ⅱ

9 乙二酸(草酸) 固非危险品无意义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未制定丙无资料

10 一氧化氮气有毒气体23009 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1068,4小时

(大鼠吸入))

5[NO2]Ⅲ

11 氨液有毒气体23003 无意义651 15.7 27.4 350 30 乙Ⅱ

12 亚硝酸钠固态氧化剂51525 41 乙Ⅱ

13 硝酸钠固态氧化剂51055 3236 甲Ⅳ注:危险物品数据来源于该产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3

3.1.2危险化学品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

本建设项目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物料、产品包装、储存、运输要求见下表。

表3.0.0-3 危险品包装、储存和运输情况汇总表

序号名称包装标志(主

要/次要)

包装

类别

包装方法储存、运输

一原辅材料

1 乙醇易燃液体O5

2 铝桶、镀

锌铁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

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

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

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

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

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

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

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2 甲酸酸性腐蚀

O52

塑料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

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

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

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

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

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3 硫酸酸性腐蚀Ⅱ塑料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4

品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

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

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

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

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

运输。

4 硝酸酸性腐蚀

塑料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

碱类、醇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5 氨有毒气体钢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6 氢氧化钠

碱性腐蚀

品编织袋

储存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二产物

1 甲酸乙酯易燃液体小开口钢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

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

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

5

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2 硝酸钠氧化剂袋装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易(可)燃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3 亚硝酸钠氧化剂袋装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注:资料来源于该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6

3.2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

3.2.1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爆炸、火灾、中毒、灼烫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本建设项目使用的主要原料为乙醇、甲酸、乙二醛、硝酸、硫酸、氢氧化钠、液氨等。产品为甲酸乙酯、乙醛酸;副产品为乙二酸。在原料和产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1)第二类有毒气体:氨。2)第三类易燃液体:甲酸乙酯、乙醇;3)第五类氧化剂:硝酸钠、亚硝酸钠;4)腐蚀品:甲酸、硝酸、硫酸、氢氧化钠;原料乙二醛、产品乙醛酸不属于危险化学品。

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灼烫(化学腐蚀)和中毒。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的场所或部位间表3.2.1-1 。

表3.2.1-1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序号物料、产品火灾危险性

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辨

识结果

分布场所或工序备注

1 乙醇中闪点易燃

液体,甲类

火灾、爆炸

原料仓库、酯化釜及

高位槽

2 甲酸酸性腐蚀品,

甲类

灼烫,火灾、爆

炸,中毒

原料仓库、酯化釜及

高位槽

3 硝酸中闪点易燃

液体,甲类

火灾、爆炸,中

原料仓库、氧化釜及

高位槽

4 硫酸中闪点易燃

液体,甲类

火灾、爆炸,中

原料仓库、酯化釜及

高位槽

5 乙二醛甲类火灾、爆炸,中

原料仓库、合成、脱

6 甲酸乙酯中闪点易燃

液体,甲类

火灾、爆炸,中

成品仓库、酯化釜、

精馏釜

7 乙醛酸酸性腐蚀品灼烫,中毒成品仓库、氧化釜

8 乙二酸酸性腐蚀品灼烫仓库、氧化釜及高位

9 氨有毒气体中毒、灼烫仓库、制冷车间

10 硝酸腐蚀性灼烫尾气吸收处理工序

11 硝酸钠强氧化剂火灾、爆炸;燃

烧产物有毒

尾气吸收处理工序、

仓库

12 亚硝酸钠氧化剂火灾、爆炸;燃

烧产物有毒

尾气吸收处理工序、

仓库

13 一氧化氮有毒气体中毒氧化工序、尾气吸收

工序

2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及其分布

本建设项目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及其分布的分析见下表。

表 3.2.1-2甲酸乙酯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及其分布

序号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存在的

危险

主要分布

1 酯化工序使用易燃液体乙醇,酸性腐蚀品

甲酸,甲酸易燃;浓硫酸为催化

剂,具强腐蚀性;产物甲酸乙酯

为易燃液体。

蒸馏时温度最高达100度

火灾、爆炸、

灼烫(腐蚀、

高温)

生产车间

2 蒸馏、精馏工序甲酸乙酯及乙醇具有火灾、爆炸

危险。蒸汽加热,具有灼烫危险

火灾爆炸和

灼烫

生产车间

3 过滤工序甲酸乙酯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火灾、爆炸生产车间

4 制冷工序使用有毒气体液氨,氨压缩机、

蒸发器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低温系统、设备高温、机械运转

中毒、火灾、

爆炸、灼烫

(高温、低

温)、噪声、

机械伤害、

其它伤害

制冷车间及使用制

冷介制的场所

表3.2.1-2乙醛酸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及其分布

序号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存在的

危险

主要分布

1 氧化工序乙二醛易燃,硝酸具腐蚀性,产

品乙醛酸具腐蚀性。

火灾、爆炸、

中毒、灼烫

生产车间

序号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存在的

危险

主要分布

2 结晶工序、离心产品具腐蚀性,使用离心机机械灼烫、机械

伤害、触电

生产车间

3 尾气一氧化氮吸

收、处理工序

一氧化氮为有毒气体,具氧化

性;氢氧化钠为碱性腐蚀品;硝

酸钠、亚硝酸钠为氧化剂,遇有

机物、硫磺等会发生剧烈燃烧,

甚至爆炸。火灾产物为氮氧化

物,有毒

火灾、爆炸,

中毒、灼烫

尾气吸收处理工序

3.2.2建设项目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的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1、触电--电气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和分析结果

表3.2.2-1 电气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

序号电气设备、设施

名称

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分布

1生产场所电机、

控制柜

电机摩擦发热、火花、短路火灾,

漏电导致设备整体带电

火灾、爆炸、触

车间控制柜

2泵电机电机摩擦发热、火花、短路火灾,

漏电导致设备整体带电

火灾、爆炸、触

电。

车间

3

照明线路、照明

灯具、开关按

钮、电缆

开关、灯具在开启、关闭时散发火

花、电线短路火灾

火灾、爆炸车间2机械伤害--机械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和分析结果

表3.2.2-2

序号设备名称存在危险物质、能量及不安全状态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分布

1 酯化釜、氧化釜、

结晶釜

易燃液体及其蒸气存在泄漏、释

放、超温、超压的可能;传动机械、

电机、高温

火灾、爆炸、机械

伤害、触电、灼烫

(高温、腐蚀)

车间

2 脱溶釜(回收)易燃液体及其蒸气存在泄漏、释

放、超温、超压的可能;传动机械、

电机、高温

火灾、爆炸、机械

伤害、触电、灼烫

(高温、腐蚀)

车间

3 真空泵、离心机高速转动机械。机械伤害、触电车间

4 氨制冷机组高速运转机械、有毒气体、高压管

道及设备、低温设备及液体

火灾、爆炸、中毒、

机械伤害、噪声、

触电、灼烫(高温、

低温、化学)

氨制冷车间

5 氟制冷机组高速运转机械、窒息气体、高压管

道及设备

爆炸、中毒、机械

伤害、噪声、触电

氟制冷车间

6 锅炉高速运转机械、高温气体、高压管

道及设备

爆炸、机械伤害、

噪声、触电、灼烫

(高温)

锅炉房

三.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本建设项目具有的其它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等。

四.新建设项目的生产装置与周边社区的相互影响分析

生产装置与周边社区之间距离较远,对其存在一定影响,但无重大影响。

五.新建设项目的生产装置、设施的危险、有害因素与原有装置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

新建项目。

六.新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新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具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

七.新建设项目试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新建设项目在试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高温、低温、化学)、触电、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

辆伤害、高处坠落等。主要为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和灼烫。

3.2.3 建设项目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1)本公司的危险目标为:

1)仓库: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和灼烫危险,危险等级中等。

2)生产车间: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和灼烫危险,危险等级中等。

(2)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本公司使用的原料和产品:乙醇、乙二醛、甲酸、甲酸乙酯等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均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储存时为桶装,桶盖密封,在正常情况下存在少量蒸气散发;其使用、生产场所(加入到设备内),存在易燃液体散发的可燃蒸气,如果设备内有空气,则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第2.2.1、2.3.1、2.3.5条规定,和它们的蒸气均比空气重的特点,其使用场所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见下表。

表3.2.2-4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情况表

序号场所、设备释放源级别分区半径备注

1 高位计量槽一级局部通风

良好,2

根据企业生产

场所的实际情

况,其整个生产

场所为2区。

照明灯具、电

机应为隔爆

型,电源线应

穿钢管保护,

满足防爆要

求。

F3.2危险、有害因素

F3.2.1工艺过程爆炸、火灾、中毒、灼烫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本建设项目中使用的物料及生产的产品情况如下:

使用的主要原料:乙醇、甲酸、乙二醛、浓硝酸、浓硫酸、液碱;辅助材料液氨;产品为:甲酸乙酯、乙醛酸,副产品草酸、硝酸钠、亚硝酸钠。中间产物:一氧化氮。

在原料和产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 1)第二类有毒气体:一氧化氮、氨。2)第三类易燃液体:乙醇、甲酸乙酯;3)第五类氧化剂:硝酸钠、亚硝酸钠;4)第八类腐蚀品:甲酸、浓硝酸、浓硫酸、氢氧化钠;

原料乙二醛、产品乙醛酸、副产品草酸不属于危险化学品。

本建设项目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爆炸、火灾、灼烫和中毒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情况分析如下:

一、火灾、爆炸

本建设项目中原料乙醇、产品甲酸乙酯为易燃液体,甲酸为可燃液体,其它物料如乙二醛、乙醛酸等为可燃物。

甲酸乙酯的酯化反应和乙醛酸的氧化反应均为中等强度的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果不被及时带走,将导致循环累积温度,最终致使反应失控,因此工艺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危险性。

甲酸乙酯的酯化、蒸馏、精馏工序中,设备内的温度均高于物料的闪点,系统内如进入空气,易燃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系统存在火灾、爆炸危险。

乙醇、甲酸乙酯等,在泵、管道内输送过程中可产生静电并存在泄漏危险,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均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易氧化物、硫磺、亚硫酸氢钠、还原剂、强酸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燃烧分解时,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表F3.2.1-1火灾、爆炸预先危险性分析

危险危害因素触发

事件

形成事故

原因事件

事故

结果

危险

等级

措施

甲酸乙酯、乙醇具有易燃易爆特性;乙二醛、乙醛酸为可燃物。硝酸钠、亚硝酸钠为氧化剂1.设备故障,导

致易燃、可燃物

料泄漏:

⑴生产设备破

损;

⑵管线、容器、

阀门等破损泄

漏;

⑶管、阀、表等

连接处泄漏;

⑷部件因加工、

材质、焊接等质

量不好或安装不

当而泄漏;

2.运行故障:

温度显示计、放

空阀等安全附件

失灵、损坏或操

作不当,导致温

度、压力失控或

物料泄漏。

3.操作失误或违

章作业,导致温

度失控、压力升

高,喷料。

4.自然灾害(如

雷击、地震)造

成设备破裂

5.工作现场通风

不良

可燃

蒸气

与空

气达

到爆

炸浓

度;遇

有机

物或

还原

1.遇明火:

⑴火星飞溅;

⑵违章动火;

⑶外来人员带入火

种;

⑷物质过热引发;

⑸点火吸烟;

⑹他处火灾蔓延;

⑺线路老化引燃绝

缘层;⑻其它火源;

⑼工艺明火。

2.遇火花:

⑴金属撞击;

⑵电气火花;

⑶短路电弧;

⑷静电;

⑸雷击;

⑹进入车辆未戴阻

火器等(一般要禁止

驶入);

⑺手机火花;

⑻焊、割、打磨产生

的火花等。

3. 转动部件不洁摩

擦产生高温

4.遇有机物或还原剂

系统

内外

出现

局部

燃烧

或引

起有

关设

备爆

炸,

造成

物料

跑损、

人员

伤亡、

停产

和严

重的

经济

损失

IV

1、控制与消除火源:

⑴严禁火种带入易燃易爆区;

⑵严禁穿带钉皮鞋;

⑶严格执行动火证制度;

⑷易燃易爆场所一律使用防爆性电气

设备;

⑸严禁使用发火工具;

⑹按标准装置避雷设施,并定期检查;

⑺严格执行防静电措施;

⑻严禁机动车辆进入火灾、爆炸危险

区;

⑼运送物料的机动车辆必须配戴完好

的阻火器;

⑽转动部位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摩擦引

起杂物等燃烧。

2.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及安装质量,压力

容器、管道及其仪表等部件要定期检

验、检测、试压。

3.加强工作现场的通风,并安装可燃气

体监测报警装置。

4.加强管理、严格工艺:⑴防止易燃、

易爆物料的跑、冒、滴、漏;

⑵杜绝违章作业,防止工艺参数发生变

化;⑶坚持巡回检查。并制定完备的安

全操作规程。

5.加强培训、教育和考核,经常检查违

章现象。

6.避免氧化剂和还原剂、可燃物接触

二、中毒和窒息

本建设项目中乙二醛、乙醛酸,制冷介质氨。中间产物一氧化氮等均具有较大毒性,具有刺激性,对人体高毒。作业人员接触、吸入其蒸气等均会导致中毒、灼烫(腐蚀)。

毒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

表F3.2.1-2中毒、窒息预先危险性分析

危险危害因素触发

事件

形成事故

原因事件

事故

结果

危险

等级

措施

乙二醛、乙醛酸、液氨、一氧化氮等高毒1.设备故障:

⑴生产设备破

损;

⑵管线、容器、

阀门等破损泄

漏;

⑶管、阀、表等

连接处泄漏;

⑷部件因加工、

材质、焊接等质

量不好或安装不

当而泄漏;

2.运行故障:

⑴反应失控导致

部件破裂而泄

漏;

⑵安全附件失

灵、损坏或操作

不当而泄漏;

3.物料的包装、

存放容器破损;

4.操作失误;

5.物料与禁忌物

接触,生成毒害

气体;

6.自然灾害(如

雷击、地震)造

成设备破裂

1.空气中的有毒物料超

过容许浓度;

⑴工作现场通风不良;

⑵未设密闭通风排毒设

备或密闭通风排毒设

备效果不好;

2.检修、抢修作业时,

容器中的有毒有害物

料未彻底除净,造成操

作人员接触了有毒或

窒息性物料;

3.窒息性或毒性气体的

泄漏量较大,且有积

聚;

4.人员在容器内作业时

间过长缺氧窒息;

5.缺乏泄漏物料的危

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预

防方法的知识;

6.因故未戴防护用品或

防护用品选型不当、使

用不当;

7.在有毒或缺氧场所作

业时无人监护;

8.虽有人监护,但紧急

情况下救护不当。

9.人员误食有毒物品;

IV

1.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及安装质量,压力

容器、管道及其仪表等部件要定期检验、

检测、试压,保持设备完好。

2.加强管理、严格工艺:⑴防止有毒物

料的跑、冒、滴、漏;

⑵杜绝违章作业,防止工艺参数发生变

化;⑶坚持巡回检查。

3.加强培训、教育和考核,经常检查违

章现象。

4.加强工作现场通风情况,并根据生产

特点设置密闭通风排毒设备;

5.加强物料的安全保管、存放,防止物

料与禁忌物接触;

6.安全设施保持齐全、完好;

7.教育、培训职工掌握有关毒物的毒性

及预防中毒、窒息的方法与急救方法。

8.制定科学、严密的工艺操作规程。

9.泄漏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0.要有应急救援预案。

11.建议在相关场所安装有毒气体监测

报警装置。同时,设便携式报警仪,以

随时对现场进行监测。

12.建议在操作室、休息室应设置有毒气

体泄漏报警系统,以防止人员中毒事故。

13.配置相应的氧气面罩等防护用具,作

好人员的个体防护。

14.设立危险、有毒、窒息性标志。

15.设立急救点,配备相应的急救药品、

器材。

一、灼烫

浓硫酸、硝酸、甲酸、氢氧化钠等均为腐蚀品,对人体具有强腐蚀作用。物料在搬运、装卸过程中发生泄漏沾染到身体,物料在管道、设备内因跑冒滴漏沾染身体,检修时沾染到身体等,均可导致皮肤腐蚀灼伤。物料挥发成蒸汽后被呼吸道吸入、皮肤吸收,使呼吸道水肿,皮肤红肿,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设备及管道系统等,受到腐蚀作用会降低使用寿命,引起有害物质泄漏。

室内外地坪、基础、地沟、池槽等会受到液相腐蚀,引发地坪腐蚀、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砖墙粉化、面层剥落、基础削弱、建筑物不均匀沉陷等严重后果,而墙、柱、梁、顶棚、钢梯、平台、支架、钢结构件等则会受到化学介质的气相腐蚀。经过一定时间后,这些建、构筑物的强度会受到影响,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厂区内的电气设备、照明灯具、电源开关、导线电缆、接地装置等也会受到腐蚀性介质的侵蚀,从而引发各类电气故障。

F3.2.2建设项目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的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一. 电危害

由于化工生产车间内环境相对较差:生产场所使用腐蚀性的物料,作业场所潮湿、高低温同时存在等,在此环境中的电器设备由于有大量腐蚀性物质的作用,加快了电器设备、线路的老化。容易发生

电器伤害事故。

有机物料容易积聚静电,静电火花可以引起火灾、爆炸危险。人体也可能因静电电击引起跌落损伤。

二. 机械伤害

(1)传动、转动部位防护缺陷造成人身伤害。

各种通风机、泵(料泵、真空泵、循环水泵等)、电机(减速机)、离心机等在运转时,其传动、转动部位如防护设施有缺陷,操作人员在检查时、操作时存在被缠、绞、卷入衣物、头发甚至肢体的危险。

(2)其它机械伤害

在维修过程中涉及到的机械设备、某些快速移动部件、摆动部件若存在锐利边角,如缺乏良好的防护措施,有可能伤及操作人员的肢体。

表F3.2.2-1机械伤害事故的预先危险性分析

危险危害因素触发

事件

发生

条件

形成事故

原因事件

事故

结果

危险

等级

措施

生产设备的高速动能和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锐利毛刺和棱角1.在生产、检查、

维修设备时,不慎

被碰、戳、割、碾

等;

2.衣物被绞入转动

设备;

3.旋转、往复、滑

动物撞击人体;

4.切割刀具、机械

的突出部分以及工

具设备边缘锋利处

碰伤;

5.机械旋转部分缺

少防护罩。

人体

直接

碰到

转动、

移动、

锋利

的运

动或

不运

动的

物体

1.工作时注

意力不集

中;

2.劳动防护

用品穿戴不

真确或未穿

戴劳动防护

用品;

3.违章作

业;

4.作业人员

身体不适

5.精神问题。

卷、

夹、

绞、

碾、

碰、

戳、

1.工作时要集中注意力,注意

观察;

2.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3.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4.采用防护罩、防护屏、档板

等固定、半固定防护装置;

5.危险运动部件的周围应设

置防护栅栏;

6.机器设备要定期检查、检

修,保证起完好状态;

7.作业地面要清洁、防滑;

8.当运动部件不能使用防护

罩时,应设传动连锁保护装

置;

9.加强对作业人员安全培训。

三、高处坠落

本工艺过程中有高处作业,如精馏塔、釜以及架空管道等,需要设置操作、维修平台或梯子,存在多处高处作业面,在生产、安装、检修作业时,如无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防护栏杆、盖板、楼梯、平台等)有缺陷以及违章操作等,均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

表F3.2.1-4高处坠落事故的预先危险性分析

危险危害因素触发

事件

发生

条件

形成事故

原因事件

事故

结果

危险

等级

措施

高大设备、钢斜梯、作业平台1.高大设备、钢斜

梯、作业平台无防

护栏杆;

2.防护栏杆不合

格;

3.防护栏杆不完

整。

人体

从高

处坠

1.冒险作业;

2.违章作业;

3.作业人员身体不

适或注意力不集中

4.无安全防护措施

或安全防护措施不

合格。

1.设置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

装置;

2.工作时要集中注意力,注

意观察;

3.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

品;

4.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四、车辆伤害

厂区主要运输道路、路宽、道路转弯半径、管架高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否则在运输中易因交通事故造成设备、管道被撞,导致物料泄漏,引起燃烧爆炸、中毒事故。

有燃爆危险的生产装置区、仓贮区若无环形消防通道或通道不畅,在发生危险时车辆和人员无法撤离,消防车辆人员无法进入事发区进行消防作业,将会导致事故扩大。

进入本工程生产和仓贮区的运输工具(尤其是机动车),若发动机排气口未安装阻火器(防护罩),途经防火防爆区域则有可能引起燃爆事故。

厂内主要运输通道,应有不少于两处的进出厂大门,以确保运输通畅和消防安全。运输通道与人流通道分设,一旦发生爆炸、毒物泄漏事故,便于人员疏散。

三.设备、设施具有的危险、有害因素

本建设项目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及其存在的危险性分析见下表。

表F3.2.2-2设备、设施具有的危险、有害因素

序号设备名

危险有

害因素

触发事件及事故后果建议采取措施

1

酯化

釜、氧

化釜等

1)物料具有火

灾、爆炸特性;

操作温度高于物

料闪点

2)工艺过程放

热。

3)物料具有腐

蚀性。化学灼伤

4)物料具有毒

性。中毒

5)物料易产生

静电。静电积聚

6)存在高处作

业面。高处坠落

1)管道、管件接头、阀门、本体

损坏、密封损坏导致易燃物料泄

漏而发生火灾;

2)电线腐蚀损坏漏电;电器火花

引燃物料。

3)反应失控,冷却系统故障,或

突然停电导致反应温度急剧升高

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或物料喷

出后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高温设备、管道表面无保护隔

热层、隔热层损坏造成接触人员

烫伤。

5)物料泄漏、挥发被吸入或接触

人体而发生中毒、化学灼伤。

6)无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有缺

陷。

1)定期检查,维修保养;

1)有备用反应釜;有隔热

保护层;有安全作业规程。

管道为耐腐、耐压;有耐腐

蚀密封装置;

2)设置自动监控系统;或

超温、超压自动报警连锁装

置;

3)设置防爆膜片。

4)设备、管道防静电接地。

5)作业场所保持良好通

风,或设置局部强制排风装

置。为职工配备合适的劳动

保护用品。

经常性检查、维修保养,保

持设备、管道完好

2

精馏

釜、蒸

馏釜

1、物料具有火

灾、爆炸特性;

操作温度高于物

料闪点

2、工艺过程加

热、放热。存在

高温灼烫

3、物料具有腐蚀

性。化学灼伤

4、物料具有毒

性。中毒

5、物料易产生静

电。静电积聚

1)管道、管件接头、阀门、本体

损坏、密封损坏导致易燃物料泄

漏而发生火灾;

2)反应失控,冷却系统故障,或

突然停电导致反应温度急剧升高

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或物料喷

出后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高温设备、管道表面无保护隔

热层、隔热层损坏造成接触人员

烫伤。

4)物料泄漏、挥发被吸入或接触

人体而发生中毒、化学灼伤。

5)静电火灾

6)管道为耐腐、耐压;有

耐腐蚀密封装置;

7)设置自动监控系统;或

超温、超压自动报警连锁装

置;

8)设置防爆膜片。

9)设备、管道防静电接地。

10)作业场所保持良

好通风,或设置局部强制排

风装置。为职工配备合适的

劳动保护用品。

11)经常性检查、维修

保养,保持设备、管道完好

序号设备名

危险有

害因素

触发事件及事故后果建议采取措施

3 进料泵1)火灾、爆炸

2)触电

3)机械伤害

4)噪声

1)密封圈损坏导致易燃物料泄

漏,遇火源发生火灾爆炸;

2)电气不符合防爆要求。电气不

防爆或安装不合格。

3)电机漏电;

4)联轴器无防护罩或防护罩无

效。

5)基础太小或不固定。

1)密封圈密封耐腐,及时

更换。

2)电器防爆。电线穿管保

护,有自动保护装置,如漏

电保护器、接地等。

3)设置防护罩;

4)加大基础,安装平稳、

固定

4 真空泵1)触电

2)机械伤害

3)噪声

1、电机漏电;

2、联轴器无防护罩或防护罩无

效。

1、基础太小或不固定。

1、电器防爆。电线穿管保

护,有自动保护装置,如漏

电保护器、接地等。

2、设置防护罩;

3、加大基础,安装平稳、

固定

5

半成

品、成

品干燥

1、高温灼烫

2、噪声

3、火灾、爆炸

1、使用高温加热

2、机械转动部位防护装置失效

或缺失会导致机械伤害发生。

3、湿品氯化钠中含有的成品为

易燃、可燃物,其蒸气与空气

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设备外壁、管道设置保

护层;

2、设备密闭、传动部位加

润滑剂;加防护罩;

3、设置温度计,设置超温

报警装置。

6 储存、

管道输

1)火灾、爆炸

2)中毒

3)静电积聚

1)管道、管件接头、阀门、本体

损坏、密封损坏导致易燃物料泄

漏而发生火灾;

2)物料泄漏、挥发被吸入或接触

人体而发生中毒、化学灼伤。

3)静电火灾

1、包装桶、管道为耐腐;

有耐腐蚀密封装置;

2、设备、管道跨接并接地。

设置防雷装置;

3、经常性检查、维修保养,

保持设备、管道完好

7 尾气吸

收处理

装置

1)中毒

2)灼烫

3)高处坠落

4)触电

5)机械伤害

1)管道、管件接头、阀门、本体

损坏、密封损坏导致易燃物料泄

漏而发生中毒、灼伤;

2)物料泄漏、挥发被吸入或接触

人体而发生中毒、灼伤。

3)维修时坠落

4)电机漏电

5)泵伤害

1、设备设施、管道为耐腐;

有耐腐蚀密封装置;

2、经常性检查、维修保养,

保持设备、管道完好

3、配备适应的个体防护用

六.项目施工及维修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本建设项目中有建筑施工及设备安装过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搭设施工脚手架、建筑材料运输、提升、砌筑施工、焊接等作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车辆伤害、起重伤害、振动、噪声、粉尘等,其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为主要危险。

新设备安装时,在吊装、迁移过程中还存在: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伤害、物体打击、触电等危险有害因素。

七.试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建设项目完成后,在正式投入生产前,需要进行试生产。在项目的试生产阶段,因属于首次投入运行,对整个建成项目的设备安全性、工艺安全性需要通过试生产进行验证,因此在试生产阶段,危险性最大。

在试生产过程中,设备、管道因其本身质量、施工及安装质量的影响,存在跑、冒、滴、漏的可能;各种安全设施、监控、检测、连锁、控制装置能否有效运行等,均需要通过验证。因此各种固有的、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均可能受激发而引发事故。本建设项目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中毒窒息、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灼烫(高低温、化学灼伤)等。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全解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甲醛 一、标识 中文名甲醛、蚁醛、福尔马林 英文名Formaldehyde 分子式CH2O;HCHO 相对分子质量30.03 CAS号50-00-0 危险性类别第8.2类其他腐蚀品 化学类别醛类。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主要用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致死。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蒸气,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两侧不对称感觉障碍和排汗过盛以及视力障碍。本品能抑制汗腺分泌,长期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甲醛是一种具强还原性的原生质毒素,进入人体器官后,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生成所谓甲酰化蛋白而残留在体内,其反应速度受pH值温度的显著影响。进入人体的甲醛亦可能转化成甲酸强烈地刺激粘膜,并逐渐排出体外。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或用2%碳酸氢溶液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洗胃。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燃 闪点(℃)50℃/37% 爆炸下限(%)7 引燃温度(℃)300℃ 爆炸上限(%)73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危险品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2、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爆炸品指不受外界条件作用就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发生爆炸的物品。() 3、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气体是指在20℃和101.3KPa 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或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 4、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液体是指在其闪点温度(其闭杯试验闪点高于 60.5℃,或其开杯试验闪点高于 65.6℃)时放出易燃蒸汽的液体。() 5、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6、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可燃,通常能放出氧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7、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有机过氧化物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8、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毒性物质指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健康损害的物质。() 9、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腐蚀性物品指通过物理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的物质。() 10、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爆炸物指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其本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而产生气体的温度、压力和速度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环。() 11、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易燃气体是指在101.3KPa 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

危险化学品知识

危险化学品知识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危险化学品知识1、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坏的物品。 2、危险化学品分为哪几类?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抗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和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4、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危险性: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致使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

5、易燃气体的特性:此类气体极易燃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氢气、甲烷、乙炔等。 6、有毒气体的特性:此类气体吸入后能引起人畜中毒,甚至死亡。如一氧化碳、氯气等。 7、易燃液体: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其闭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7.1、闪点:在规定条件下,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闪点越低,表示该液体越容易燃烧。 7.2、低闪点液体: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汽油、乙醚、丙酮等。 7.3、中闪点液体:闪点在-18℃-23℃之间的液体。如苯、甲苯、乙醇等。 7.4、高闪点液体:闪点在23℃-61℃之间的液体。如丁醇、氯苯等。 8、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题汇总(试题及答案)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题(答案版) 单项选择题 1.集装箱和成组货物的危险货物标志应该贴在( C )。 A.侧面和顶端 B.两个顶端 C.4个侧面 2.下面( A )是化学品标签中的警示词。 A.危险、警告、注意 B.火灾、爆炸、自燃 C.毒性、还原性、氧化性 3.标明了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和防护基本要求的是( B )。 A.化学品标志 B.化学品安全标签 C.危险化学品标志 4.浓硫酸属于( B )化学品。 A.爆炸品 B.腐蚀品 C.易燃液体 5.下面对剧毒品的描述中, ( C )是错误的? A.不准露天堆放 B.必须双人收发 C.不能用玻璃瓶储存 6.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可以使用( B )采暖。 A.蒸汽 B.热水 C.机械 7.下面( A )物质属于自燃物品? A.黄磷 B.盐酸 c.丙酮 8.工业上使用的氧化剂要与具有( A )性质的化学品远远分离。 A.还原性物品 B.惰性气体 C.腐蚀性液体 9.搬运剧毒化学品后,应该( A )。 A.用流动的水洗手 B.吃东西补充体力 C.休息 10.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 A )冲洗。 A.热水 B.冷水 C.弱碱溶液 11.吸湿性强、遇水释放较多热量的化学品沾染皮肤后应立刻( C )。 A.用清水清洗 B.用冷水清洗 C.用软纸、软布抹去 12.遇水燃烧物质起火时,不能用( B )扑灭。 A.干粉灭火剂 B泡沫灭火剂 C.二氧化碳灭火剂 13.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B )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14.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 B )手套。 A.帆布 B.橡胶 C.棉布 15.以下物品中露天存放最危险的是( C )。 A氯化钠 B.明矾 C遇湿燃烧物品 16.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C )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 17.下面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 )。

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的识别(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的识别(最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的识别(最新版) 危险物料的识别 应以有爆炸危险物料,有引起爆炸和火灾的活性物料(不稳定物料),可燃气体及易燃物料,能通过呼吸系统或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高毒和剧毒物料为主要重点。 危险化学反应过程的识别 应以有活性物料参与或产生的化学反应,能释放大量反应热,又在高温、高压和汽液两相平衡状态下进行的化学反应为主要重点、分析研究反应失控的条件,反应失控的后果及防止反应失控的措施。 化工单元过程是由各种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化学为主的处理方法,概括为具有共同化学反应特点的基本过程。 化工单元过程主要有卤化、硝化、氧化、还原、氢化、水解、电解、催化、裂化、氯化、烷基化、重氮化、胺化、聚合、碱熔等反应过程。

危险的单元操作的识别 危险的单元操作,应以处理大量危险物料和处理含有活性物质的物料的单元操作过程为分析研究的重点。 化工单元操作是指由各种化学生产过程中的物理为主的处理方法,概括为具有共同物理变化特点的基本操作。 化工单元操作可归纳为物料输送、蒸发、蒸馏、加热、加压、干燥、冷却、冷凝、粉碎、混合、熔融、筛分、过滤等操作过程。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聚合工艺危险性分析

编号:SM-ZD-28969 聚合工艺危险性分析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聚合工艺危险性分析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固有危险性 固有危险性是指聚合反应中的原料、产品、中间产品等本身具有的危险有害特性。 1.1火灾危险性 参加聚合反应介质的自聚和燃爆危险性: 单烯烃聚合单体包括液态的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都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易燃液体。二烯聚合所指的单体主要包括丁二烯、双环戊二烯、苯乙烯、丙烯腈、乙烯、丙烯等都是易燃物质,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些单体的储存温度低于沸点,所以需要在氮气保护下储存。有些单体是在压力下储存,在向储罐投单体前,应彻底用氮气置换。除乙烯、丙烯外其他单体都有自聚的特性,生成聚合物后容易堵塞输送管道。二烯烃(丁二烯、双环戊二烯)不仅能自聚,而且还能生成过氧化物,这是一种有爆炸危险的不稳定物质。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试题

编号:AQ-ST-01074 ( 安全试题)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试题 Basic knowledge of hazardous chemicals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试题 安全试题的作用:“安全员是经过培训及考核取得上岗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根据安全发的规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重点工序必须有安全员进行检查监督”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试题 试卷类别:A卷准考证号: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考试人:___________得分:_______ 一、单选题 1燃烧现象的特征是()。 A.放热、发光 B.化学反应 C.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 2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或者专用储存室内。 A.专用仓库、专用场所 B.专用仓库、专用场地 C.专用仓库、专用库区 3申请人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或者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A.批准书 B.通知书 C.核准书 4化学品仓库保管人员进行培训的主要内容是()。 A.文化知识 B.礼仪常识 C.化学品专业知识 5下面对剧毒品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不准露天堆放 B.必须双人收发 C.不能用玻璃瓶储存 6女性工人在怀孕或哺乳期间,应()调换到不使用或不接触对未出生或哺乳期婴儿健康有害的化学品的工作,并()在适当时返回其原岗位。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一、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答:凡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会对人、设施、环境 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分几类? 答: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 1、爆炸品。如:黑索金、TNT、硝铵炸药、高氯酸铵等。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易燃气体氢气、甲烷、乙烷等;不燃气体氧气、氮气、氩气等;有毒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3、易燃液体。如:天那水(主要成分苯类)、汽油、煤油及部分柴油、酒精等。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如:红磷、白磷、锂、钠、钾等。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如:双氧水、双氧化钠、二氧化镁等。 6、毒害品。 7、放射性物品(不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管理范围之内)。 8、腐蚀品。如:酸性腐蚀品硝酸,硫酸,盐酸等;碱性腐蚀品烧碱、氨水等,及其它腐蚀品氯化铜、氯化锌等。 三、危险化学品有哪些主要危害? 答: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害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环境污染等。 四、控制与消除火源具体措施是哪些? (一)明火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焊割用火及其他火源,它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最常见的原因。 1、加热用火 加热易燃危险化学品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设备,而宜采用蒸气或其他载热体加热。一定要用明火加热设备时,应远离可能漏气易燃气体或蒸气的工艺设备和贮罐区,并应布置在其上风向或侧风向。 2、切割用火 焊接切割时,飞散的火花及金属熔融碎粒的温度高达1500?2000℃,高空作业时飞散 距离可达20米远,容易引发火灾,在焊割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没有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禁止动火。 (2)可以移出易燃易爆危险区域的动火作业,禁止在油气危险区域内动火。 (3)动火单位必须派有资格的安全监护人在现场执行现场监护任务,否则不准动火。(4)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交叉作业。 (5)动火周围(至少15米范围)的易燃物质清除干净;附近难以移开的易燃物品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6)凡盛装过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易燃危险物品的容器、管道必须洗刷干净,不能确认为干净的,必须用惰性气体置换到氧气浓度低于2%,或者用水置换。 (7)凡动火点盛装油、气等易燃物品的容器、管道相连的必须用盲板隔开或者拆开连接,呈断开状态。 (8)动火现场必须配备适合的、足够的灭火器材。 (9)动火作业结束后,动火人员必须彻底清理现场火种、残留物,经监护人检查确认没有火险隐患后,才能离开现场。 (10)气焊作业时,应将乙炔发生器放置安全地点,以防回火爆炸伤人或将易燃物引着。(二)摩擦与冲击 1、机器中轴承等转动部分的摩擦,铁器的相互撞击或铁制工具打击混凝土等,都可能发生

危险化学品知识及工艺危险性分析.

对本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主要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1987年11月5日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等法规、标准的规定。 3.1 危险有害物质的识别和确认分析结果 3.1.1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理化性能指标 本建设项目原料:乙醇、甲酸、乙二醛、硝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产品:甲酸乙酯、乙醛酸。副产品:乙二酸、硝酸钠、亚硝酸钠 中间产物:一氧化氮,为有毒气体。 辅助材料:氨,制冷介质,为有毒气体。 本建设项目中主要物质的危险特性见 3.0.0-1、3.0.0-2。

表3.0.0-1 物质的理化特性表 序号名称外观与形状 熔点 (-℃) 沸点(-℃) 饱和蒸气压 (kPa) 相对密度(水=1) 溶解性备注 1 乙醇无色液体,有酒香-114.1 78.3 5.33 0.79 混溶于水,可溶于氯仿、甘油、醚多种有机溶剂 2 甲酸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强 烈刺激性酸味 8.2 100.8 0.67 1.23 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 于乙醇 3 乙二醛淡黄色液体,微有臭味15 50.5 29.3 1.1 4 溶于水、醇、醚 4 硝酸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42 86 4.4 1.50 5 硫酸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嗅10.5 330 0.13 1.083 与水混溶 6 甲酸乙酯无色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79 54.3 13.33 0.92 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7 乙醛酸淡黄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 味 98 111 1mmHg 1.42 溶于水,微溶于苯、乙醇、乙醚等 多数有机溶剂 8 氢氧化钠溶液纯品为无色液体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与水混溶 9 乙二酸无色透明结晶体189.5 100℃升 华 1.90 易溶于乙醇,溶于水,微溶于乙 醚,不溶于苯和氯仿。 10 硝酸钠 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的菱 形结晶,味微苦,易潮解。306.8 无资料无资料 2.26水=1 易溶于水、液氨,微溶于乙醇、 甘油。 11 亚硝酸钠 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 略有咸味,易潮解271 320(分 解) 无资料 2.17水=1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 乙醚。 12 氨无色有刺激性气体-77.7 -33.5 506.62(4.7 ℃) 0.6空气=1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13 一氧化氮无色气体-163.6-151无资料无资料微溶于水 2

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

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 一、危险化学品概念 1、化学品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无论是人造的或是天然的。 2、危险化学品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属危险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形势 近些年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经营、运输过程中发生很多事故可以说是管理失控事故频发。危害严重。因此国家领导多次批示进行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整治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环节、储运环节、包装管理、经营环节、剧毒品管理。 三、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类别 1、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05177465.html, end#情况之一者①临届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汽压力大于294KPa 的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②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 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

德蒸汽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体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按其性质分为①易燃气体 ②不燃气体③有毒气体 3、易燃液体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按闪点分为以下三项①低闪点液体闪点-18℃②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③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 4、易燃固体、自燃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本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和促成火灾按其燃烧特性分为以下三项①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害气体的固体。如硫磺、红磷等。②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白磷等。③遇湿易燃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如钠、钾等。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或爆炸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二项①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状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够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按其危险性大小分为一级氧化剂和二级

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 危险化学物品,系指国家标准规定的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物品和腐蚀品八大类。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泄露等事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将产生严重影响,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一、应急措施: 1、发现危险化学品泄露等事故后应立即报告环保、安监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无关人员尽快撤离事故现场,情况严重的应立即向119报警。同时禁止启动现场车辆,阻止其它车辆进入现场。 2、在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期间,如现场任何人出现中毒的可疑迹象或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进行紧急治疗,并视病情需要尽快护送到医院请医生诊治。 3、现场发现中毒病人时,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现场状况及症状,及时采取不同的临时救治措施,然后速送医院诊治。临时救治要点是:若皮肤接触,因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马上用大量的水冲掉皮肤上的化学品,至少冲洗15分钟以上;若有化学灼伤情况,按化学灼伤治疗要求进行治疗;若眼睛接触化学品,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以上;若病人为吸入性中毒,应立即将病人从污染的空气中转移到新鲜空气处,检查病人是否在呼吸,以及有无脉搏,如无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需进行心脏按摩;若病人为摄入中毒,视摄入化学品是否为腐蚀品决定是否可采用催吐法;神志不清时,不要给病人口服任何东西。 危险化学品是指:天然气、液化气、管道煤气,香蕉水等油漆稀释剂、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气)、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氢、过氧化物、氰化物、黄磷、三氯化磷、强酸、强碱、农药杀虫剂等。 二、应急要点: 1、呼吸防护: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马上用手帕、餐巾纸、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手头如有水或饮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湿。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撤离:判断毒源与风向,沿上风或上侧风路线,朝着远离毒源的方向撤离现场。 2、洗消: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别是曾经裸露的部分。 3、救治:迅速拨打“120”,将中毒人员及早送医院救治。中毒人员在等待救援时应保持

最新如何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的风险分析

如何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的风险分析

如何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的风险分析? 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对此,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如何看待安全评价呢? 众所周知,安全评价是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大小,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危险、有害因素,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有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行为性和其他六类危险、有害因素;事故类别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二十类。 各种危险,有害因素与生产工艺、设备、环境、物料等息息相关。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危险、有害因素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变化、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使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时常面临着设备缺陷、疲劳、老化、腐蚀、振动、泄漏、辐射、管理不善等问题,而生产人员又必须直接接触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事故概率较高,因此和好事故控制与预防工作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重要工作。危险化学品生产中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设计缺陷原因、施工或设备质量原因、人为原因、防护缺陷原因、管理薄弱等原因。由于事故原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控制和预防各类事故得采用系统、科学、全方位的工作方法,安全对策措施要贯穿于危险化学品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对安全生产有以下作用: (1)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2)正确鼾危险、有害因素; (3)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4)有效预防重大事故预防和职业性危害的发生; (5)发生意外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的条件。 安全对策措施主要有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和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两类: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具体有厂址及厂区平面布局对策措施、防火防爆对策措施、电器安全对策措施、机械伤害防护对策措施、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和其他安全对策措施。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具体有建立制度、完善机构和人员配置、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安全投入与安全设施、实施监督与日常检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制定安全对策措施的根据是《安全生产法》以及国家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标准,所制定的安全对策措施既要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标准,又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实际,这样一来判断安全对策措施的正确与否自然成为企业可持续生产的关键环节。前面介绍了安全评价的概念,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通过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中介机构站在中立角度的安全评价,实事求是地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判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对策措施

工艺危险性分析报告

山东天泰钢塑有限公司 工艺危险性分析报告 一、产品及工艺简介 1)1、3、4号线生产工艺:将硫磺块放入燃硫炉内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经引风机引入旋风除尘器进行净化,再进入风冷器和水冷器降温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自吸收塔塔顶喷淋氨水或循环液进行二氧化硫的吸收。该项目吸收采用三级吸收,一级吸收塔吸收约85%,可得到成品液,二级吸收塔吸收约12%,三级吸收塔吸收约3%,经调和后,制得成品亚硫酸铵溶液。 2)2号线生产工艺:将硫磺块放入溶硫池中,再经泵打入焚硫炉内,同时鼓风机向焚硫炉内鼓入空气,液体硫磺与空气在焚硫炉内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吹入旋风除尘器进行净化,再进入余热锅炉、水冷器降温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自吸收塔塔顶喷淋氨水或循环液进行二氧化硫的吸收。该项目吸收采用三级吸收,一级吸收塔吸收约85%,可得到成品液,二级吸收塔吸收约12%,三级吸收塔吸收约3%,经调和后,制得成品亚硫酸铵溶液。本生产线在焚硫炉后设置的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输送回粗硫池和精馏池熔化硫磺,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5号线生产工艺:将硫磺块放入粗硫池内用蒸汽熔化,经过过滤器滤去杂质,打入精硫池中,再经泵打入焚硫炉内,同时鼓风机向焚硫炉内鼓入空气,液体硫磺与空气在焚硫炉内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吹入旋风除尘器进行净化,再进入余热锅炉、水冷器降温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自吸收塔塔顶喷淋氨水或循环液进行二氧化硫

的吸收。该项目吸收采用三级吸收,一级吸收塔吸收约85%,可得到成品液,二级吸收塔吸收约12%,三级吸收塔吸收约3%,经调和后,制得成品亚硫酸铵溶液。本生产线在焚硫炉后设置的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输送回粗硫池和精馏池熔化硫磺,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反应方程式为: S+O 2=SO 2 2NH 3·H 2 O+SO 2 =(NH 4 ) 2 SO 3 +H 2 O 3)生产工流程简图如下图所示。 二、工艺的危险性分析及处置措施 1生产装置 1.1生产过程危险因素分析 ①管路输送物料过程中,系统密封不严,发生物料泄漏,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事故。 ②设备、设施防静电设施不合格,物料流速过快,有可能产生静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③设备、法兰、管道密封不严或锈蚀穿孔,发生高温物料喷溅,可能发生中毒、灼烫事故。 ④作业场所通风不良,可能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 ⑤操作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齐或失效,也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⑥开停车前后,检修过程系统没有整体置换或置换不完全,系统内物料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火花有引发火灾爆炸的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39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 识(正式版)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危险化学品概念及类别划分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分别是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物;第6类,毒害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二、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类型和过程 1 燃烧爆炸分类 (1)简单分解爆炸。引起简单分解的爆炸物,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其爆炸所需要的热

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的。属于这一类的有乙炔银、叠氮铅等,这类物质受轻微震动即可能引起爆炸,十分危险。此外,还有些可爆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在受压情况下,能发生简单分解爆炸。例如乙炔、环氧乙烷等在压力下分解爆炸。 (2)复杂分解爆炸。这类可爆物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稍低。其爆炸时伴有燃烧的现象,燃烧所需的氧气有本身分解产生。例如梯恩梯、黑索金等。 (3)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所有可燃性气体、蒸汽、液体雾滴及粉尘与空气(氧)的混合物发生的爆炸均属于此类。这类混合物的爆炸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混合物中可燃物浓度、含氧量及点火能量等。实际上,这类爆炸就是可燃物与助燃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遇火点火源产生的带有冲击力的快速燃烧。

气站安全管理及工艺操作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气站安全管理及工艺操作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 分析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某气站安全管理及工艺操作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1)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工作期间存在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2)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不完善或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到位有章不遵。 (3)操作人员没有经过相应岗位的技术和安全培训,或者经培训但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上岗作业,因其操作能力及事故处理能力差,极易造成操作失误,而引发事故。 (4)采购不合格设备、材料及用品,极易引发事故。 (5)没有制定操作人员巡检制度,操作人员没有对自己管辖的设备进行定期巡检,不易发现事故隐患,从而导致事故扩大化。 (6)操作人员不能坚守岗位,存在串岗、睡岗等不良现象,不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7)由于操作人员大意或失误,操作人员向已经装满液化气的储罐继续充装,储罐在未安装高低液位报警仪及安全阀失灵不能及时卸压情况下,会导致储罐超压爆炸事故。

(8)液化石油气储罐安装的高低液位报警仪失灵或未安装高低液位报警仪以及操作人员未及时观察储罐的液位情况下,储罐的充装量超过了最高安全限度,在高温天气,液化气会大量气化,罐内的压力随之升高,在没有安装喷淋设施或喷淋设施没有及时投用,加之安全阀失灵,会造成储罐超压爆炸。 (9)在向钢瓶充装液化石油气时,操作人员脱离岗位,造成钢瓶超装,又没有检称情况下易造成钢瓶超压爆裂。 (10)操作人员穿普通衣物,尤其是化纤衣物,因产生静电,产生火花;穿钉子鞋,与地面碰撞产生火花,使用易产生静电或火花的设备或工具,很可能引起爆炸。 (11)雷雨天进行操作,很容易受到雷击,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2)充装前,未按规定进行检瓶,使用不合格的气瓶充装了液化气,可能造成钢瓶泄漏或爆裂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13)卸车时,未接气相平衡管,或无高液位自动回流装置,或无高液位报警装置,可能使储罐充装过量,易造成储罐超压而导致储罐超压爆裂,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要点分析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17T15:04:36.3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作者:汤春莉李勋秀韦豹 [导读] 摘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一般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特性,风险性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较多,诸多的危险、有害因素可能会导致各种事故的发生如火灾爆炸事故、中毒窒息事故,安全评价工作是系统安全工程学实际应用的体现,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浙江天为企业评价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一般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特性,风险性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较多,诸多的危险、有害因素可能会导致各种事故的发生如火灾爆炸事故、中毒窒息事故,安全评价工作是系统安全工程学实际应用的体现,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安全评价可使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从“事后处理”逐步向“事先预防”进行转变,帮助企业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应首先遵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因此做好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对企业至关重要。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意义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装卸单位是指从事危险化学品(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化学品)生产、储存、装卸的企业,一般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可能具有易燃易爆特性、有毒有害特性或产生腐蚀的特性,人员、设施或环境接触后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对设施造成损坏或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安全评价的概述 危险企业从选址、区域风险分析、设计、验收和正常生产整个活动中,都要进行安全评价。安全评价(safety evaLuatlon),亦称“危险评价”、“风险评价”。探明系统危险、寻求安全对策的一种方法和技术。安全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在建立必要的安全措施前,掌握系统内可能的危险种类、危险程度和危险后果,并对其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危险控制措施。可用事故率评价指标,也可用工效学方法评价,如通过业务分析、实验方法、模拟法、可靠性测定和动作时间研究等进行评价。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其重要意义可以从目的和作用两方面分析: 1.安全评价的目的 安全评价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其目的为:(1)系统地从计划、设计、制造、运行、贮运和维修等全过程进行控制。(2)建立使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3)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促进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化。 2.安全评价的作用:(1)可以使系统有效地减少事故和职业危害。(2)可以系统地进行安全管理。(3)可以用最少投资达到最佳安全效果。(4)可以促进各项安全标准制定和可靠性数据积累。(5)可以迅速提高安全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要点分析 通过安全评价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了解存在的危险源和隐患,完善安全设施的配备,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一次成功的安全评价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设计的合理性分析 设计不合理可能造成企业建成后的先天性缺陷,加大企业整改的难度、增加企业的安全投入,安全评价通过对照各种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借鉴其他同类行业的先进经验,能够有效地验证可研或设计中规划的项目选址、项目周边环境及安全设施的配备是否能够满足投产后的安全要求,同时在项目竣工验收之前及时发现重大隐患,可以大大地降低企业的损失,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比如:化工企业在进行安全验收的过程中,车间的吊车司机室在滑线一侧进行安置,没有配置相配套的安全防护措施,天车工就必须要从上层检修平台才能进入到司机室中。天车工停车的时候,因为无法看到登机口,就没有办法对上层平台登机口精确对准,这都是由于不合理的设计导致的,非常容易在生产的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 2.分析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要准确的对一个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必须要了解该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生产各环节中涉及到的所有化学品,包括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催化剂等。必须要按照安全管理条例进行生产、保存以及运输。并且必须要按照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还有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制作目录,对企业是否存在需要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准确进行判定。危险有害的因素就可以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分类,主要就是从项目所在的自然条件情况、整体的布局还有生产工艺的整个过程等方面充分进行辨识,对内容进行分析主要包含:设备设施是否正常运转、人员是否能够正确操作、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及自然灾害等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一定要确保准确性及完整性。 3.定性、定量评价 安全评价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安全检查表法(SCL)、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故树分析(FTA)、道化法、蒙德指数法及事故后果模拟等。在评价过程中一般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如某一制氧厂采用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氮、氩,要对其进行安全验收评价,可以采用SCL、FMEA、FTA及事故案例法进行评价,另外可以通过建立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模型对氧气球罐超压爆炸的事故后果进行分析,分析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安全距离是否满足要求,安全装置是否按要求进行配备并在有效状态,操作人员是否符合岗位要求等。 4.改正现场隐患和收集论证资料 在进行安全验收评价的过程中,评价人员应当成立评价小组到实地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应第一时间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需要建设人员根据政府制定的要求限期进行改进,这样就可以有效帮助企业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而对于检查出来的相关问题,评价人员一定要等到建设单位进行整改后才可以出具规范的评价报告。安全预评价主要包含的论证资料有:企业的营业执照以及企业的预先核准通知书、规划用地许可及其他政府部门的批复文件;在进行安全验收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论证资料收集充分,应当需要采集论证资料有:消防验收报告以及强制检测检验设备的具体检测情况;审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还有监理单位的资质是否满足施工的规定要求;工程完成

几种安全性分析方法的比较

对安全性分析的几种方法的比较 FMEA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TA故障树分析; PFMEA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ZSA区域安全性分析、PHA初步危险分析。 区别: 一、PFMEA(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PFMEA是由负责制造/装配的工程师/小组主要采用的一种分析技术,用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各种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相关的起因/机理已得到充分的考虑和论述。 PFMEA的分析原理 PFMEA的分析原理如下所示,它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确定与工艺生产或产品制造过程相关的潜在失效模式与起因; (2)评价失效对产品质量和顾客的潜在影响; (3)找出减少失效发生或失效条件的过程控制变量,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4)编制潜在失效模式分级表,确保严重的失效模式得到优先控制; (5)跟踪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更新失效模式分级表。 模式及后果分析 (1)“过程功能/要求”:是指被分析的过程或工艺。该过程或工艺可以是技术过程,如焊接、产品设计、软件代码编写等,也可以是管理过程,如计划编制、设计评审等。尽可能简单地说明该工艺过程或工序的目的,如果工艺过程包括许多具有不同失效模式的工序,那么可以把这些工序或要求作为独立过程列出; (2)“潜在的失效模式”:是指过程可能发生的不满足过程要求或设计意图的形式或

问题点,是对某具体工序不符合要求的描述。它可能是引起下一道工序的潜在失效模式,也可能是上一道工序失效模式的后果。典型的失效模式包括断裂、变形、安装调试不当等; (3)“失效后果”:是指失效模式对产品质量和顾客可能引发的不良影响,根据顾客可能注意到或经历的情况来描述失效后果,对最终使用者来说,失效的后果应一律用产品或系统的性能来阐述,如噪声、异味、不起作用等; (4)“严重性”:是潜在失效模式对顾客影响后果的严重程度,为了准确定义失效模式的不良影响,通常需要对每种失效模式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价并赋予分值,用1-10分表示,分值愈高则影响愈严重。“可能性”:是指具体的失效起因发生的概率,可能性的分级数着重在其含义而不是数值,通常也用1—10分来评估可能性的大小,分值愈高则出现机会愈大。“不易探测度”:是指在零部件离开制造工序或装备工位之前,发现失效起因过程缺陷的难易程度,评价指标也分为1—10级,得分愈高则愈难以被发现和检查出; (5)“失效的原因/机理”:是指失效是怎么发生的,并依据可以纠正或控制的原则来描述,针对每一个潜在的失效模式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列出每个可以想到的失效起因,如果起因对失效模式来说是唯一的,那么考虑过程就完成了。否则,还要在众多的起因中分析出根本原因,以便针对那些相关的因素采取纠正措施,典型的失效起因包括:焊接不正确、润滑不当、零件装错等; (6)“现行控制方法”:是对当前使用的、尽可能阻止失效模式的发生或是探测出将发生的失效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描述。这些控制方法可以是物理过程控制方法,如使用防错卡具,或者管理过程控制方法,如采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技术; (7)“风险级(RPN)”:是严重性、可能性和不易探测性三者的乘积。该数值愈大则表明这一潜在问题愈严重,愈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便努力减少该值。在一般情况下,不管风险级的数值如何,当严重性高时,应予以特别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