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始建于年,经过十多年的办学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目前本专业专任教师人,教授、副教授人,博士人、硕士人,具有博士、硕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

秉承“止于至善”的办学精神,致力于形成团结、和谐、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突出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做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规范管理和个性发展相结合;以培养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阔、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总体要求,构建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松紧适度、个性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提升“四维育人”(知识、能力、素质、智慧)和“双研”(教师科研、学生考研)水平;在全校首行导师制,大力开展研究性教学、多媒体教学,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专科毕业生升本率连续多年保持在左右,届毕业生又创下了的历史新高。

建有“德州市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所”等学术机构。先后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项,市厅级科研项目项,校级教研立项多项,主编和参编教材部,发表相关教学研究成果余篇,教研、科研获奖近项,其中市厅级获奖余项。积极参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先后为德州市部分县市区进行干部培训千余人次。参与德州市政府绩效评估、德州市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论证和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较系统的掌握公共管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能到管理类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或者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基层部门以及中小企业从事具体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通用要求

.思想政治素质: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法纪素质:具有良好的规则意识,遵守道德规范和纪律法规。

.身心健康素质: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科学文化素养: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信息应用能力:具有较好的信息获取、评价、交流、传递和应用的能力。

.语言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创业意识,具有良好的思维方式。

(二)专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等的培养和训练,掌握各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胜任基层公共管理组织中的管理工作,具有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有进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

.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从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能力。

.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

.掌握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实现矩阵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为基础,结合专业特征形成描述学生学习课程后应具有的能力,见表所示。目标栏内以(最低)、 (最高)来表示能力层级要求达到的程度。

表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实现矩阵

表知识培养要求实现矩阵

4 / 20

5 / 20

6 / 20

表能力培养要求实现矩阵

7 / 20

8 / 20

表素质培养要求实现矩阵

9 / 20

10 / 20

三、课程设置

(一)主干学科

公共管理

(二)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核心课程

管理学原理(学时)、公共管理学(学时)、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学时)、公共行政学(学时)、公共政策学(学时)、管理经济学(学时)、公共财政学(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

(三)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

表课程类型、学分及比例分配表

四、修读要求

(一)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三年,弹性学制三至六年。毕业最低修读学分为学分。

(二)毕业标准与要求

在学校规定的弹性修业年限内,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实践环节学分,且满足下列条件:思想品德考核鉴定合格;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规定标准;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修满综合教育学分。

五、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

表专科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

六、创新创业教育学分

表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学分汇总表

七、课程介绍及修读指导建议

(一)课程介绍

.社会学原理(课程编号)

参考学时: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概述:本课程通过介绍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有关文化的相关知识、人的社会化理论、角色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理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社会制度、社区、城市化理论、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政策、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等,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些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发展的经过和发展的结果,使其初步掌握该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并通过社会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社会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际能力。

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社会保障概论

说明:适用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

.管理学原理(课程编号)

参考学时: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概述:本课程包括管理学的发展史、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的基本职能三大部分。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史,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职能,学会利用管理学基本原理分析公共事业管理的案例,并将其运用于未来的实际工作,为其日后独立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案例研究和开展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管理心理学

说明:适用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

. 公共经济学(课程编号)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概述:本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主要有:经济学的涵义、产生与演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要素市场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宏观经济指标、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政府的各种微观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意义,提高运用这些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公共财务学

说明:适用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

.公共行政学(课程编号)

参考学时: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概述:本课程通过对行政学说的发展演变、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方法、行政效率、机关管理、公共财政、行政行为、法制行政、依法行政、行政责任、行政伦理、政府能力、政府改革等内容的介绍,旨在使学生了解行政组织的组成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了解行政理论的基本内容,提高分析和解决行政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公共政策学

说明:适用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

.公共管理学(课程编号:)

参考学时: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概述:本课程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对象、定义及范围的明确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领域,通过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合理选择,通过对公共事业组织中的领导、沟通、激励、控制等活动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的实现,进而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责任、监督机制和法律制度,从而把握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和公共事业品德,选择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发展和创新的模式。

前导课程:管理学后续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说明:适用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代码:)

参考学时: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概述:本门课程从当代世界公共管理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出发,针对当代中国政府管理改革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和需求,从公共事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行政理论等相关理论出发,阐述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和价值,从总体上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要求与目标、管理的主体与体制层次、管理过程和技术方法等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问题进行阐述,并依据所确定的理论分析模式,对公共事业的各重要部门或领域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前导课程:公共管理学后续课程:社会保障原理、公共政策学

说明:适用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

.管理心理学(课程代码:)

参考学时: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概述: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性交叉学科。本课程主要讲授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人的个性、人的需要、人的期望、人的挫折、人性管理、以及激励行为、决策行为、领导行为、创造行为、人群心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管理过程中的社会关系系统形成一个完整而理性的认识,对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管理心理的基本知识给予充分掌握,从而为学生后续更好的理解公共管理过程中的现象和规律提供心理学依据,为今后从事公共管理工作打好理论基础。

前导课程:管理学后续课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文秘等

说明:适用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课程代码:)

参考学时: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概述: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原则、基本程序和主要途径,掌握社会调查的方式方法,了解社会统计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提高实际调查研究的能力。主要内容有:社会调查研究的原理,即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类型、研究的一般过程、研究的准备与设计以及社会现象的测量尺度等,重在对社会调查研究做框架性的介绍;社会调

查研究过程中收集资料的方法,即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测量法等;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即资料的审核和整理、详析模式、理论分析、统计分析等。

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公共政策学

说明:适用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

.社会保障原理(课程代码:)

参考学时: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概述:本课程主要讲述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及其演变、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特征和基本框架内容。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国情,通过对中国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掌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有关问题和发展趋势。

前导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后续课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说明:适用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

.公共财政学(课程代码:)

参考学时: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概述:公共财政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公共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公共财务学是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以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财务管理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学科。主要内容有;财政概念、财政职能、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税收、国债、财政政策等,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政府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为从事公共财务工作奠定基础。

前导课程:公共经济学后续课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说明:适用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

.公共政策学(课程代码:)

参考学时: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概述:本课主要对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整理。介绍公共政策学的历史起源,整理公共政策的概念、性质、范围,讨论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功能等;介绍公共政策所研究的理论体系;介绍当代中国政府的公共重要政策和热点政策等。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我国的现实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研究历程,熟悉政策分析的基本技巧,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政策现象,并

能初步解决政府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前导课程: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后续课程:公务员常识与应试技巧

说明:适用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代码:)

参考学时: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概述:本课程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视角出发,围绕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利用等问题,全面系统地进行探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当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发展以及我国各项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内容,为学生以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或相关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前导课程:管理心理学后续课程:教育管理概论、物业管理实务

说明:适用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

.管理文秘(课程代码:)

参考学时: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概述:管理文秘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在长期的秘书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秘书工作实践的升华。本课程主要讲述秘书学的历史沿革、秘书人员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秘书学的理论体系以及相应的工作实务,主要包括秘书工作中的沟通协调工作、督察工作、信息工作、调研工作、保密工作、会务文书工作、档案管理、信访接待、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等工作。

前导课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后续课程:社交礼仪

说明:适用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

.公共关系学(课程编码:)

参考学时: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概述:本课程主要论述现代公共关系的本质特征、公共关系意识的社会价值,把公共关系与组织的无形资产管理结合起来,讲述现代公共关系的功能和作用及沟通协调的具体方法。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同学们较为全面地了解国内外公共关系学发展的状况,较好地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前导课程:管理学后续课程:管理文秘

说明:适用于适用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

(二)修读指导建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之前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基本素养,了解一定的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系统的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使学生更好的选择需要的课程进行修读,提出以下建议:

.学生在修读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应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拓展性课程进行修读。

.希望在新媒体管理行业从事有关工作的同学,建议修读新媒体传播基础与实践、创意文案、社会化网站设计与实施、搜索引擎优化、社会化媒体运营新媒体运营与实施等。

.希望在公共事业管理和中小企业公用事业管理岗位上有所发展的同学,建议修读公用事业管理模块下的相关课程,如:物业管理实务、社交礼仪、教育管理概论、档案管理等。

.希望在行政管理岗位有所发展的同学,建议修读行政管理模块相关课程,如:电子政务概论、档案管理、公务员常识与应试技巧等。

.该专业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开设了创新创业实践模块课程,建议学生有选择性的修进行读。

公司人才梯队建设方案

XXX公司人才梯队建设方案 一、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概要 (一)建设类别 1、针对中层梯队人才(在职骨干管理层人员)——“精英计划”; 2、针对骨干管理梯队人才(在职骨干操作层)——“提升计划”; 3、针对骨干操作梯队人才(在职操作层人员)——“发展计划”。 (二)建设原因 1、公司发展战略要求。为提升公司服务品质,塑造公司品牌形象,需要有一批 专业化、职业化、素质化过硬的人才库做支撑。 2、职业团队建设要求。通过人才建设、培训,提高团队的市场竞争力。 3、人才状况。学历水平:硕士学历占 0.9%、本科学历占 3.2%、大专学历占 10.3%、中级职称以上员工占5.7 %;离职率:2011年离职率34.5%。 (三)建设目的 1、将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人才纳入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实施基于公司发展战 略的培养计划,发挥XXX公司各梯次核心人才中坚力量的作用。 2、指导和规范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工作,建立后备人才的造血机制。 3、解决如何尽快发掘培养新干部的问题。 (四)建设原则 1、选有所用的原则。进入后备管理人才库的人员,应有明确的任用职位。 2、持续性原则。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工作采用周期式培养方式,保证优秀人才生 生不息。 3、共同培养的原则。培训方案由实施主体单位制定、公司各部门及项目作为培 养基地,共同实施培训工作。 4、人才共享,推荐部门/项目优先选用的原则。推荐部门/项目因业务发生变化 等原因没有任用的,公司可帮助推荐任用。 5、“三个性”。需要体现层次性;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深化、逐渐递进性;层级间

的系统性。

(五)组织形式 1、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并为各部门/项目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 2、各部门/项目负责所在部门/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并配合人力资源部实施相 关人才培养工作。 3、具体分工为: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中层梯队及管理梯队的培训工作,各项目 负责骨干操作层的培训工作。 二、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程序 (一)战略地图 请参见附件一。 (二)甄选程序 1、梯队人员选拔标准: 中层梯队人员: ①认同企业文化,品德端正,上进心强、责任心强,纪律性强,团队意识强。 ②知识面广,业务技能较强。 ③学习能力突出,思维有逻辑,工作有条理。 ④善于沟通交流,善于抓问题要点,善于给出解决方案。 ⑤性格开朗,处事沉稳,考核优异。 ⑥大专以上学历,工龄6个月以上。 管理梯队人员: ①认同企业文化,品德端正,考核优异,业绩显著,业务娴熟。 ②具备从事本专业(行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③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④高中以上学历,1年以上工龄。绩效考核优异者。保洁、绿化人员学历可适 当放宽要求。 骨干操作层梯队人员: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017版)

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专业:工程管理 年级: 2017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教务处 2017年7月

2017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素养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扎实、创新和实践能力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胜任土木工程或其他行业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管理)、投资和造价咨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进行工程策划、设计管理、投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工作。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在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具有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备系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分析素养,能够发现和分析工程系统的不足与缺陷,解决工程系统的重难点和关键问题; (5)使用现代工具: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解决专业相关问题,并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标准,评价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的方案,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9)个人和团队:在解决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较强的与社会及他人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10)沟通:能够就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XX集团管理人才梯队培养方案

XX管理人才梯队培训方案 一、XX管理人员梯队培养计划概要 (一)项目类别 1、针对中层梯队人才(在职潜力优秀主管)——“潜龙计划” 2、针对高层梯队人才(在职潜力优秀部长)——“腾龙计划” (二)培养目的(培养具有XX魂的XX管理人) 1、XX集团2013年将进入快速扩张及跨越式阶段,配合公司人才战略,需要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人才纳入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实施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培养计划,发挥梯次核心人才中坚力量的作用。 2、指导和规范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工作,建立后备人才的造血机制。 3、解决如何尽快发掘培养新干部的问题。 (三)培养原则 1、选有所用的原则。潜入后备管理人才库的人员,应有明确的职涯规划和任用职位。 2、持续性原则。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工作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保证优秀人才生生不息。 3、共同培养的原则。培训方案由集团人力资源部提出,集团部室及子公司作为培养基地,共同实施培养计划。 (四)组织形式 1、集团人力资源部及培训部负责组织实施梯队人才培养工作,并为各公司及部门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 2、各部门负责所在部门的后备人才培养,并配合人力资源部实施相关人才培养工作。 二、XX管理人才梯队培养项目程序 (一)甄选流程 1、梯队人员选拔标准: ●认同XX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 ●德才、才德 ●忠诚、专业、敬业、创新、勇敢、 2、入库程序 1)【报名】部门组织推荐,或由个人自己报名,提交至人力资源部。

2)【初选】 ●基本资格条件筛选【人力资源部组织】 ●职业性向测试:性格测试【中层梯队和高层梯队同时进行】 ●能力潜质考核:笔试和面试【分中层梯队和高层梯队两个群体,人力资源部牵 头组织、各部门和公司领导相关方共同参与考评】 3)【复选】高层领导一对一职业规划面谈 4)【公示结果】选拔结果将通过公司OA平台公示,在XX形成激励效,公示批准后的各梯次后备人才正式进入后备人才库 三、XX管理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实施 (一)实施方式 1、培养模型——TATC TATC是以教育训练(Training)、个人提高(self- Arise)、行动学习(Task assignment)导师辅导(Coaching)为核心环节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核批准,我校获得了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4年起开始正式招生。 二、培养目标 政治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专业学习要求:在理论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在研究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以及国内与国外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发展动向的基础上,使学生在理论研究能力和企业管理理论方面达到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应当具有的水平。实践方面,通过调研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企业管理实践。通过实践,使学生成为既懂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又具有较强企业管理实践能力的企业管理人才。 就业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发展需求和企业管理需要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养和造就本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发展潜力的专家。 三、授予学位:管理学硕士 四、研究方向 1.企业制度研究 2. 企业战略与财务管理 3.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 4. 企业资本运营管理 五、学制与学分 标准学制为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36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5学分(公共必修课7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

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 六、培养方式 采取理论学习、案例讨论、学术研讨和现场实践等多种方式学习。课堂教学是培养企业管理专业的在校硕士研究生的主要方式之一,课堂教学要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模式的使用。 导师应当注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定时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和研究情况,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注意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导师组制度,将群体优势与导师学术专长优势相结合。 学生的研究工作应当注意与企业的管理实践的密切结合,注意研究和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良好的研究作风。 七、论文撰写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国内外期刊上至少公开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一般为3-5万字。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前景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前景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前景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而且需求量极大,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形势所决定的。要建立政事分开、管理自主科学、面向社会、独立的社会主义事业单位,没有众多的高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不行的。另外本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系统,参加MPA考试进行进一步深造。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需求,还是从毕业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来看,其专业发展前景都十分看好。 一、就业优势: 1、实用性社会科学热门专业: 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通常概括为: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具体的现代管理技术与现代管理方法,并具有相关理论的应用能力和相关技术的操作能力。所以,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注重实用性的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会更容易适应社会的就业形势。 2、知识面宽、基础扎实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涵盖了体育管理、卫生财会、医药贸易、市政管理、医药经营管理、医院管理、影片制作管理、公共政策与人口、图书与情报、应急管理等30多个专业方向。因此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很多,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掌握着多种能力是一种优势,特别是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环境下尤显优势。 3、专业方向多样化 在“科、教、文、卫、体”五个大的专业方向上又分化成若干小的专业方向。如环境管理方面有环境经济与管理、海洋环境经济与管理等多个专业。可以说,就业方向是非常广泛的,这是一种我们来说是有种优势,因为多一个专业方向就多一个选择,也就多一个机会。 5、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需 要。迫于国家发展的需要,许多由政府经营的公共事业项目开始了私营化改革,社会资本开始注入这些准公共组织的出现急需大量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公共事务,公共事务的复杂性要求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来应对。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政府部门需要各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国外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多由公共管理人员担任.现代教育制度下高校培养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正好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弥补了传统政府公共管理人员知识储备的不足。加入WTO后,无论是政府或是非政府组织都需要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二、就业劣势: 1、国内对专业的认识不足。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中国初步建立,第一届毕业生刚刚走入社会,社会普遍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人不知道公共事业管理是干什么的,许多企业不知道高校有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因此,企业在招聘人才

XX集团管理人才梯队培养方案演示教学

X X集团管理人才梯队 培养方案

XX管理人才梯队培训方案 一、XX管理人员梯队培养计划概要 (一)项目类别 1、针对中层梯队人才(在职潜力优秀主管)——“潜龙计划” 2、针对高层梯队人才(在职潜力优秀部长)——“腾龙计划” (二)培养目的(培养具有XX魂的XX管理人) 1、XX集团2013年将进入快速扩张及跨越式阶段,配合公司人才战略,需要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人才纳入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实施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培养计划,发挥梯次核心人才中坚力量的作用。 2、指导和规范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工作,建立后备人才的造血机制。 3、解决如何尽快发掘培养新干部的问题。 (三)培养原则 1、选有所用的原则。潜入后备管理人才库的人员,应有明确的职涯规划和任用职位。 2、持续性原则。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工作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保证优秀人才生生不息。 3、共同培养的原则。培训方案由集团人力资源部提出,集团部室及子公司作为培养基地,共同实施培养计划。 (四)组织形式 1、集团人力资源部及培训部负责组织实施梯队人才培养工作,并为各公司及部门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 2、各部门负责所在部门的后备人才培养,并配合人力资源部实施相关人才培养工作。 二、XX管理人才梯队培养项目程序 (一)甄选流程 1、梯队人员选拔标准: ●认同XX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 ●德才、才德 ●忠诚、专业、敬业、创新、勇敢、 2、入库程序

1)【报名】部门组织推荐,或由个人自己报名,提交至人力资源部。 2)【初选】 ●基本资格条件筛选【人力资源部组织】 ●职业性向测试:性格测试【中层梯队和高层梯队同时进行】 ●能力潜质考核:笔试和面试【分中层梯队和高层梯队两个群体,人力资源部牵 头组织、各部门和公司领导相关方共同参与考评】 3)【复选】高层领导一对一职业规划面谈 4)【公示结果】选拔结果将通过公司OA平台公示,在XX形成激励效,公示批准后的各梯次后备人才正式进入后备人才库 (二)梯队对照表 三、XX管理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实施 (一)实施方式 1、培养模型——TATC TATC是以教育训练(Training)、个人提高(self- Arise)、行动学习(Task assignment)导师辅导(Coaching)为核心环节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202) 一、学科简介 “企业管理”学科是我校“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该学科始终坚持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双轮驱动,主动对接国家和地区的重大战略需求,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深深扎根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土壤之中,先后与80余家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集团等建立了巩固的政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国家和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近40年建设,该学科拥有一支综合竞争力和凝集力强的学科团队,近三年承担国家软科学重大、国家发改委重大、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空气与水保护基金等国家级及国际合作项目1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上海哲社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61项,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商务部全国商务咨询研究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等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为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该学科依托学校工科背景,强调学科交叉,在战略管理、东方管理、航空经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汽车营销与品牌管理、系统工程与决策支持系统等方向形成了鲜明特色和错位优势,总体实力位居地方高校前列。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企业管理理论水平和比较全面的专业素养,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强创新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能够胜任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研究或从事企业管理实务工作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创新能力,愿为社会主义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

一、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问题和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年轻的、发展前景广阔、有较强的应用性及实践性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更对应用这些知识的基本技能及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要求。培养的是能够适应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对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实践教学也是独立学院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很重要的作用。探讨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1.1 转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要求 实践教学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独立学院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不例外。实践教学存在着投入不足,实践教学评估体系欠缺、师资力量的提高、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发展对复合型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1.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的内在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决策等能力。而能力的培养仅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公共事业部门,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实务环节,从而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 1.1.3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就是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培养高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多种形式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增强学生人际交往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弥补其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社会竞争力。

后备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方案

后备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方案 一、后备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概要 (一)人才梯队建设目的 1、将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人才纳入人力资源开发视野,通过实施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培养计划,发挥XX各梯次核心人才中坚力量的作用。 2、指导和规范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工作,建立后备人才的长效培养机制。 3、解决如何尽快发掘培养新干部的问题 (二)人才梯队建设原则 1、选有所用的原则。进入后备管理人才库的人员,应有明确的任用职位。 2、持续性原则。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原则上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保证优秀人才生生不息。 3、共同培养的原则。培训方案由综合管理部制定,各职能部门及各客服中心作为培养基地,共同实施培训工作。 (三)人才梯队建设的目标 1、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干部人才培养政策,即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2、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公司的人才梯队,解决这些职位空缺时给公司正常开展工作带来的影响,并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本支持。

(四)人才梯队建设的组织形式 1、公司成立人才梯队战略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成立人才战略工作小组,负责实施具体培养工作。 2、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实施总经办的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并为总经办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各职能部门及XX中心负责职能部门及XX中心的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并配合综合管理部实施相关培训工作。 (五)适用范围 1、本方案适用于XX各部门及各XX中心所有主管以上岗位及其他关键岗位:包括各部门经理、XX中心经理、XX中心主管及技术关键岗位。 2、后备人才定义:指组织为适应未来1-3年新业务发展需要,从组织内选定、有明确任用职位,在管理方面具备一定管理知识、技能和发展潜力或在技术方面具备一定技术素养和发展潜力,能够快速接任管理者职位或担任重要技术职位和关键职位,达成组织目标的人员。 3、建立后备梯队人才库:根据高级后备人才,一般从中级员工中挑选;中级的后备人才,一般从下一级员工中挑选;其他关键岗位的后备人才,一般从有相关经验且所在岗位技能等级为最高等级的员工中挑选的原则,建立高级后备人才库、中级后备人才库和关键后备人才库。如此就形成了一个后备人才的储备梯队。 二、梯队建设及人才储备 (一)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战略地图

2011企业运营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0919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Fuji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Economic College 培 养 方 案 2011级企业运营管理类专业 教务处 二O一一年五月

企业运营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企业运营管理类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企业运营管理类专业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时代发展背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具备较强的事务办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市场开发与营销方向:培养职业道德良好,工作态度端正,心理素质较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具备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等相关专业基本知识;拥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各种销售技术的综合营销与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商务会展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会展设计、会展营销和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综合素质,能从事会展设计与布展、招展招商、会展策划及项目运营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连锁经营管理方向: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具备现代连锁企业经营管理专业知识和连锁门店运营管理操作技术的、适应现代连锁经营规范化、制度化、规模化、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工商企业管理方向:培养职业道德良好,工作态度端正,心理素质较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拥有较好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管理学、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经济学等相关的专业基本知识;掌握各种工商企业管理技术技巧,适应现代化中小企业管理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职业面向与证书 (一)职业面向 市场开发与营销方向:主要面向各类企业,其岗位群包括:(1)促销管理员、销售代表、业务代表、高级业务代表、高级客户经理等销售类岗位;(2)市场调查员、市场信息管理员、渠道专员、市场专员、企划专员等市场类岗位;(3)业务主管、销售主管、督导专员、区域经理等企业基层、中层营销管理人员。 商务会展方向:主要面向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会展公司、酒店、参展企业和广告咨询的等各类相关行业一线岗位,包括:(1)政府机构和会展行业协会的会展调研、展会策划、招展招商岗位;(2)会展公司、会展场馆、酒店和各类文博馆的会展策划、会议与活动管理、现场运营管理岗位;(3)旅游公司或旅行社的大型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岗位;(4)参展企业项目策划与管理、产品展示设计,公司产品宣传推介及会展服务等岗位;(5)为会展主办或承办机构公司服务的各类广告公司、设计单位、文化传播公司的市场调查、招商、展示设计、布展、现场服务岗位。 连锁经营管理方向:主要面向各类连锁商业企业,从事连锁经营管理及相关工作,具体有:(1)连锁企业总部的营运、采购、信息、店铺开发等业务部门中的管理和技术岗位;(2)连锁企业各门店的经营管理岗位;(3)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和技术岗位;(4)现代商业企业的相应管理和技术岗位。 工商企业管理方向:主要面向各类中小企业的初级管理或业务岗位,典型的职业

浅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浅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李冠一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室,河南郑州450053) 摘要: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和社会需要的呼唤下诞生的。近10年来,从 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管理的专家学者在认真研究考察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就我国公共事业 管理专业的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等进行着积极研究和大胆探索。在本专业建设过程中较有影响力的北派南派之论争,对于增强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尽快完善该专业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南派;北派 中图分类号: C9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 - 3192 (2008) 03 - 0098 - 05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他把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韦伯的“官僚科层制”理论运用到政府的管理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行业的不断出现,社会分工的不断专业化,政府的规模日益扩张起来,政府机构臃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西方国家不断进行着政府机构改革,私有化、市场化、社会化、地方化成为西方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改革政府机构和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体系,尽快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迫在眉睫。在加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中,不仅能够转变政府的职能,提高政府的效率,压缩政府的规模,而且能够较好地发挥社会非营利机构的作用,使我国的公共事业发展能够不断满足公众的需要。 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背景与过程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是新兴的管理领域,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是我国新兴的学科,且被予以国家重点扶持。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业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自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在我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变化与调整,引起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巨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一场旨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的政府管理改革运动逐渐开展起来。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在此过程中逐渐改变重组,渐渐形成了新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这就需要加强对新的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认识和探讨,积极培养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适应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根据目前所见材料,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正式提出源于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在1997年向国家教委高教司上报的《关于在我国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可行性报告》。在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和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国家教委1998年修改了高等教育本科生教育指导目录,目录中新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规定了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据此,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作为首批试办院校,于1999年开始招生。以此为开端,我国院校开设了该专业, 2001年增加到107所, 2003年为224所, 2004年更增至327所[ 1 ] 。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社会管理实践中各种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管理主体、管理客体范围界定的不断认识以及管理方法的不断革新与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进一步完善,培养的人才方能更加符合社会管理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方能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成为高等院校一个迅速发展的实用型社会科学的热门专业。高等院校目前建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依托原有的相关师资或专业开设的,其建立途径有 二:一是一些学校(如综合类大学)以原有的行政管理专业师资为基础而建立,属于新

XX集团管理人才梯队培养实施方案

XX集团管理人才梯队培养方案

————————————————————————————————作者:————————————————————————————————日期:

XX管理人才梯队培训方案 一、XX管理人员梯队培养计划概要 (一)项目类别 1、针对中层梯队人才(在职潜力优秀主管)——“潜龙计划” 2、针对高层梯队人才(在职潜力优秀部长)——“腾龙计划” (二)培养目的(培养具有XX魂的XX管理人) 1、XX集团2013年将进入快速扩张及跨越式阶段,配合公司人才战略,需要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人才纳入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实施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培养计划,发挥梯次核心人才中坚力量的作用。 2、指导和规范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工作,建立后备人才的造血机制。 3、解决如何尽快发掘培养新干部的问题。 (三)培养原则 1、选有所用的原则。潜入后备管理人才库的人员,应有明确的职涯规划和任用职位。 2、持续性原则。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工作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保证优秀人才生生不息。 3、共同培养的原则。培训方案由集团人力资源部提出,集团部室及子公司作为培养基地,共同实施培养计划。 (四)组织形式 1、集团人力资源部及培训部负责组织实施梯队人才培养工作,并为各公司及部门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 2、各部门负责所在部门的后备人才培养,并配合人力资源部实施相关人才培养工作。 二、XX管理人才梯队培养项目程序 (一)甄选流程 1、梯队人员选拔标准: ●认同XX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 ●德才、才德 ●忠诚、专业、敬业、创新、勇敢、 2、入库程序 1)【报名】部门组织推荐,或由个人自己报名,提交至人力资源部。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附件2: 管理学院营造与房地产系工程管理专业 本科生培养方案 二00九年十月修订

哈工大管理学院本科专业设置 学院培养方案修订委员会名单: 主任: 副主任: 委员: 秘书: 负责人(签章):

管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毕业后可在建设单位、设计院(所)、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公司、投资与金融企业以及政府等有关部门,从事工程管理、建设项目咨询、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建设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要求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学制为4年全日制,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三、专业主干课程 项目管理方向: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施工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建设法规、工程合同管理、建筑企业管理学等。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法、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估价、房地产市场营销、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等。 国际工程管理方向:国际工程市场与招投标、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合同条件、国际工程英语写作、国际工程风险与保险、国际经济合作法律基础等。

第八学期

五、学年教学进程表 工程管理专业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经管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示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分析解决企业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造就适应新世纪工商企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工商管理人才。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或中专毕业 2.培养方式:全日制学历教育 3.学制:三年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学生毕业可适应的工作范围:本专业毕业生可适应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外资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海关,宾馆,商场,会务中心等部门的管理工作,也能够从事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2.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熟练掌握工商管理及服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中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公共外语四级水平,并具

有较强的语言表示能力。 (3)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考取非专业人员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4)实行“双证”毕业制度,在校期间要取得学院规定的公共和专业技能训练合格证书(或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税务师等工商管理类所需的资质证书)。 (5)具有良好的汉语口语和文字表示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普通话达到国家二级乙等(获得过关证书)以上水平。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毕业要撰写毕业论文并经过答辩。 (7)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3.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2)具备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作风严谨、吃苦耐劳的工作素质。 (3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4)奋发向上,具有开拓创业的精神。 四、教学总体安排和时间分配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及围绕现状的一些思考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及围绕现状的一些思考 [摘要] 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动用各种资源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的活动与过程。它的理论建立和教育模式都源于西方国家的政府机构的演变与运作。随着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推进、社会公共领域的扩张,公共事业管理人员专业化成为必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中国已经发展了12年,开办该专业的院校近400所,但该专业整体上依然面临着定位难、发展难的状况。今后必须确定好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发展方向,找准发展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就业专业建设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事业组织活动和管理过程极其规律的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项国家重点扶持的学科,它应该是以管理、经济、法律为基础,以公共事业的管理要求为框架形成完整体系。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公共事业组织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还要研究在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转型的历史时期,公共事业如何培育和健全自己的特殊职能,即准确的市场定位;如何实现公共事业和政府社会目标、企业经济目标的一致性等问题。那么,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现状怎样呢?我们先来做一些回顾。 一、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催生了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中国的产生,与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国的经济体

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国际新公共理论运动的进程分不开。国际经济一体化迫使中国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的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许多原来由政府统一计划、安排、调度、支配的决策、生产、经营事务都转由企业与市场承担。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意味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职能转变牵动着政治体制进行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都指向同一个公共管理目标——“小政府、大社会”,即政府把应该由企业和社会承担的事务和职能交还给企业和社会。在中国,生产、经营等营利性事务与职能由企业和市场承担,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保和社会保障等非营利性公共事务则由相应的事业单位来承担。其中“政企改革”进程较快,成效较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因此越办越热;“政事改革”起步相对较 晚,首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办,较之工商管理专业的开办整整晚了十六年。这恰恰反映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艰难与迟缓性,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 二、公共管理事业专业的办学现状 (一)专业发展过程与就业形势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从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回国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教育部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专业代码为110302。1999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大学生。到2000年全国有包括武汉大学在内

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执行方案

中高层后备管理人才梯队建设方案一、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概要 (一)建设类别 1、针对高层梯队人才(在职中层人员)——“A+计划” 2、针对中层梯队人才(在职骨干员工)——“精英计划”(二)建设目的 1、将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人才纳入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实施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培养计划,发挥衡阳格致核心人才中坚力量的作用。 2、指导和规范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工作,建立后备人才的造血机制。 3、解决如何尽快发掘培养新干部的问题。 (三)组织形式 1、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并为各部门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 2、各部门负责所在部门的后备人才培养,并配合人力资源部实施相关人才培养工作。 3、甄选程序 1)【报名】由个人自己报名(填写《后备梯队推荐表》、人数不限),提交至人力 资源部。 2)【初选】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流程进行,以确保培养工作科学化和标准化。其 中,甄选程序至少要包含以下环节: ●基本资格条件筛选【人力资源部组织】 ●职业性向测试:MBTI性格测试【中层梯队和高层梯队同时进行】 ●能力潜质考核:无领导小组讨论(商学院MBA案例分析与讨论)、“就职演说” 【分中层梯队和高层梯队两个群体,按照安排组别进行,题目进行抽签。人力 资源部牵头组织、各部门和公司领导相关方共同参与考评】

3)【复选】高层领导面谈 4)【公示】甄选过程应公开、公正,选拔结果将通过公司微信平台公示,且公示时间不应少于一周。 5)【结果】公示批准后的各梯次后备人才正式进入后备人才库。 二、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程序 (一)战略地图

(二)梯队对照表 三、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实施 (一)培养原则 1、人力资源部制定人才梯队总体培训计划,计划的制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需要体 现层次性、逐步深化由低级向高级递进性和三个层级的系统性; 2、培养的实施必须充分利用公司各种资源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 来实施培养计划。 (二)实施方式 1、培养模型——TACT TACT 是以教育培训(Training)、个人提高(self- Arise)、导师辅导(Coaching)、行动学习(Task assignment)为核心环节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工程管理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造价及管理,编制招投标文件、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等方面能力,获得注册建造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房地产企业从事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工程管理和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 本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工程项目管理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为主,与现行注册建造师、造价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要求的知识结构对应。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和管理学基础,了解本学科领域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具有考研深造、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潜力。具有较扎实的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掌握工程管理和工程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工程造价和房地产开发的基本知识,熟悉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和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等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形成并具备注册建造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职业技能素质。 (二)具有较高水平的英语和应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以及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三、主干学科 土木工程、管理学。 四、专业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建筑结构Ⅰ、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工程测量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施工组织设计、招标文件编制、毕业设计。 六、学位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建筑结构Ⅰ、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 七、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八、毕业学分具体要求 九、学位授予条件 按《黄石理工学院学位授予暂行规定》办理。 十、教学计划各类附表

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培养方案

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培养方案 为了实现企业永续发展经营,提高企业核心人才的造血机能,急需培养一批职业化、专业化、素质过硬的人才做支撑,特制定本方案。 一、人才梯队建设组织机构及职能职责 1、公司成立人才梯队建设领导小组,由总经理担任组长,各合伙公司/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作为人才梯队建设的领导机构,负责指导整个人才梯队建设工作。 2、各合伙公司/部门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梯队建设的实施。 3、总经办和人力资源部作为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梯队建设制度和流程的制定。 二、识别确定关键岗位 关键岗位指在企业管理、营销、技术、生产等方面对企业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承担起重要工作责任,掌握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置换和供给的一系列重要岗位的总和。原则上公司所有主管级以上岗位及需具有初级技术职称以上的岗位均为关键岗位,共分为三个梯队: 1、一级梯队:各合伙公司/部门负责人(含副职)、总监、部长、厂长(含技术厂长)、所长(含技术所长)、馆长、艺术创作大师、高级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以及其他具有同等资质的人员为一级梯队,凡以上在职人员以及1-2年内有潜力发展到一级梯队的人才为A库人才。 2、二级梯队:各合伙公司/部门下属职能经理、车间主任、业务经理、中级技术人员、工程师以及其他具有同等资质的人员为二级梯队,凡以上在职人员以及1-2年内有潜力发展到二级梯队的人才为B库人才。 3、三级梯队:各基层主管、车间班组长、技术员以及其他基层岗位但需要特殊技能且难以替代的岗位(如车种、制版等)为三级梯队,凡以上在职人员以及1-2年内有潜力发展到三级梯队的人才为C库人才。 各合伙公司/部门对所有关键岗位进行重新梳理,准确界定岗位职责做好岗位描述,对比现任人员列出成功因素及待改善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关键岗位胜任能力模型,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能力、个性品质标准等,任职资格包括: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