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教材分析

《酸的和甜的》教材分析
《酸的和甜的》教材分析

《酸的和甜的》教材解读

这课文我听不少语文老师上过,不瞒各位说,全上砸了。原因就出在那只猴子身上,都是猴子惹的祸!这则寓言是根据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演绎出来的——“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酸葡萄心理”,说白了就是嫉妒心理。

故事要反映的,就是这种心理——“酸葡萄心理”:我吃不到的东西,你们谁都甭想吃;我不行,你就不行,你行也不行。本来嘛,故事的寓意是再清楚、再明白不过的。可是,因为现在演绎成了一个故事,有情节、有人物形象,而且,人物形象变成了四个: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于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了,这故事到底是写狐狸还是写小猴子?比较后人们发现:第一,狐狸的心理太阴暗,弄得不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而小猴子呢,又聪明又机灵,是个好榜样;第二,故事写狐狸的比重不多,也就是开头写了写、结尾点了点,小猴子呢,虽然出现得比较迟,但写的笔墨却是最重最生动的,瞧!课后的“读读比比”练习,全是写小猴子的。这样一想,老师们就把兴奋点聚焦到小猴子身上了。于是,小猴子这个人物形象被无限拔高。你看,故事写“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大口大口地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实践,哲学上的一个概念——实践。最后尝到的味道是什么?“啊!真甜”,“真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真理,又是一个哲学命题。于是,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是,小猴子突然成了哲学家。于是,寓意被转到亲自尝试、亲身实践上来。

狐狸在哪儿?狐狸不见了。“酸葡萄心理”在哪儿?“酸葡萄心理”不见了。老师上完课很得意:“王老师,你看我这课,上得有高度吧?”有高度,太有高度了,只是这高度高得实在有些吓人,我本没有恐高症的,被他这么一上,从此就落下了“恐高症”。

其实,故事写的就是一个“酸葡萄心理”,就是一种嫉妒现象。明确了这个主旨,我们再来看看“语文点”。

第一,咱们把故事结尾的句子改成这样行不行: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这个“真”字加得多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这个“硬”字加得多好)?一个“真”一个“硬”,加与不加,文字的味道大不一样。“真不明白”是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替狐狸这个荒诞的结论做解释了;“硬说”是偏要如此这般说,执拗得已经不可理喻。“硬说”的潜台词就是:我吃不到葡萄,你们谁都甭想吃!我说是酸的,它就是酸的,甜的也必须酸。狐狸的嫉妒之心,昭然若揭!文字的品质,往往就取决于这么一点点。而这一点点的高下之别,正是语文的事儿。除了语文老师,还有谁会对文字做这般苛刻的计较呢?

第二,这个“酸葡萄心理”的寓意怎么把它呈现出来?我想,还得用语文的方法来解决语文的问题:写一写,狐狸摘不到葡萄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细读文本,您一定已经发现,这个寓言在写法上有一个特别之处,你看,“树上的小松鼠听了,心里想:狐狸很聪明,他说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紧随其后,“小松鼠把狐狸的话告诉了小兔子。小兔子一听,心里想: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这两段话,写的都是人物的心理活动。但是,作者是个“老狐狸”,我为什么说他是“老狐狸”呢?你看,他偏偏把事关文本主旨的狐狸的心理描写给生生地抠掉了,他写了小松鼠的心理、写了小兔子的心理,就是只字不提狐狸的心理,用笔之狡猾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不能写,并不意味着学生也不能写。相反,让学生写一写,正是语文老师的正事儿。搁在哪儿写呢?最理想的地方莫过于此:“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这个时候,狐狸肯定会想,肯定会有一番酸溜溜的心理活动。有了这番心理活动,才有了他后面的这番言行:“于是,他指着架上的葡萄,说:‘这葡

萄是酸的,不能吃!’”你看作者是个“老狐狸”吧!这个地方有意把狐狸的心理活动给省了,省得好,省得妙,省得巧!这才是好文字、好笔法啊!

像这类语文现象,让学生自主发现,难!怎么办?“过来人”去唤醒。谁是“过来人”?语文老师,您是“过来人”,这是您的责任,您的智慧。您去唤醒,让孩子们写一写狐狸的心理活动,正是一举两得的事儿。既可巧妙地揭示文本的思想内涵,又不露声色地促进了学生的言语发展,您说,这不是语文又是什么?

酸的和甜的读后感

《酸的和甜的》这篇课文主要就是讲的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勇于尝试!

里面的狐狸因为够不着葡萄,看着别的小动物吃葡萄嫉妒它们,所以说:“这葡萄是酸的!”小松鼠听见了这话,心里想…狐狸这么聪明,它说的话一定是对的。?这时,小兔子来了。它刚要摘葡萄,小松鼠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小松鼠的话刚落音,小猴子来了!它们(小兔和松鼠)想阻止他,小猴向他们说了葡萄的可爱之处,并给了它们每人一颗葡萄。“啊!真甜!”

这篇课文使我受到了启发,今后一定要勇于尝试!

酸的和甜的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课文《酸的和甜的》,它讲述了一个故事:一只狐狸看到了一片熟透的葡萄,可是它摘不到,于是,它就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小松鼠听到后,就想狐狸很聪明,说的一定是对的。小兔子来吃葡萄,小松鼠告诉它葡萄是酸的,小兔子也没有吃。小猴子来了,小松鼠和小兔子都告诉它: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小猴子没有听它们的话,反而问它们是不是亲自尝过,它们都说没有。小猴子摘了葡萄,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小松鼠和小兔子看它吃的那么香,也摘了一颗尝了尝,哇,原来这个葡萄很甜啊!它们想不明白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

通过学习和老师的讲解,我体会到:做人做事一定要有主见,要诚实,不能盲目地听从别人的意见,遇到事情要自己亲自去实践,弄清楚弄明白了以后才能下结论。

酸的和甜的读后感

狐狸真狡猾!我看过这篇课文后,觉得狐狸太坏了,自己摘不到,还想让别人不去摘,想等葡萄落了再去捡着吃,就是用非法手段获利!真小气!

不过,狐狸的计谋略略得逞的时候,被人识破了。狐狸的计谋展现出了它的本性,但小猴子敢于尝试,大口地吃着“酸”的葡萄,发现葡萄并非是酸的,而是甜的,因此判断出这是一个阴谋。小松鼠和小兔子信以为真,“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而它们在小猴子的带领下,终于“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了。

学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敢于尝试,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小学数学_《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 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数的意义,也就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 过程,进一步构建几分之一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习的快乐,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几分之一的意义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与长方形卡片若干张、一条绳子、一把小刀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小小的惊喜,大家想不想看?(想)用魔术的形式把一条绳子平均分成两段。 师:像这样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就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老师不但给同学们带来了惊喜,还带来了大家喜欢的两个小伙伴,课件展示熊大熊二分月饼。故事讲述:熊大熊二分月饼,四个月饼平均分,用哪个数字表示它们分的数量?生:2 师:两个月饼呢? 生:1 师:一个月饼呢? 生:一半 师:这个(一半)用以前学过的数字能表示出来吗? 生:不能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分数”,认识了它,以后这些“半个”的问题我们就能迎刃而解了。 (二)授新

1:二分之一的认识 二分之一的意义: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 师:这句话中的关键字有哪几个不能除去?让学生展开讨论再回答。 生:“一个”“其中”“平均分”“每份”“这个”、、、、、、 师:尝试去掉之后发现“平均分”“每份”“它的”这三处关键不能除去,否则就改变了二分之一的意义。 师:那么同学们看一看分数由几部分组成? 生:三部分 师:分数由分母、分子和分数线三部分组成。 2:用两个判断题巩固二分之一的认识 (1)把一个月饼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二分之一。(×) 3:四分之一的认识 师:熊大熊二正准备分月饼,吉吉和毛毛来了,同学们说这可该怎么办呢? 生:那就平均分四份吧! 师:课件展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四份,从而引出对四分之一的认识。 4:折一折,画一画。 用正方形、长方形纸折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用折一折的方法巩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认识,加深印象和理解,为后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奠定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学情分析 在这之前同学们只是接触了整数的认识、读写等知识,对分数的认识没有基础,不知道分 子:表示其中的一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分 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小编寄语】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本次说课我共分成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分析和几点思考四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类比,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地位。 (二)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除法,对于两个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两个正数相除、0与正数相除的情况学生已经掌握。同时由于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

的认识,但仍还有一定的困难。另外,经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合作交流也做得相对较好。 (三)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能力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4、教学重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5、教学难点: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确定教学目标的理由依据是: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同时也基于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而确定重难点是根据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而确定的。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学情,我选择的教学方法

中学数学教材分析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学数学教材分析模板 篇一: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教学设计与反思 12 篇二:中学数学教材研究论文 中学数学教材研究 题目: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论文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研究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级3班冶伟科 1020xx1010339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研究 【摘要】教材是新课程目标及教学改革的物质载体,但新教材的编制必须是在传统教材及国外教材的比较、批判、借鉴的基础上组织内容设计层次,由此以新课程目标为基点,

审视多种教材形态是必须的。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正确把握课改的方向,理解、掌握新版教材的特点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理念、体系结构、编写体例、教材特点等方面做一系统性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目标、义务教育、教材、初中数学、教学、数与代数、信息技术 一、华东师大初中数学教材介绍 主编: 王建磐,华东师范(中学数学教材分析模板)大学校长,数学家,教授,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学科教学论(数学教育)博士生导师,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副主编: 王继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学科教育专家,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小组成员; 唐复苏,苏州大学教授,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顾问。 二、华东师大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理念: 1.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能获得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又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2.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

行探索与发现,以自己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 3.体现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克服繁难偏旧的弊病,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精神,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适当的引入信息技术,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三、华东师大初中数学教材体系结构: 1.交叉编排,螺旋上升 基于初中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心理规律,采取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块内容交叉编排、螺旋上升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的展开到高层次的综合,不断深化。 2.数学内容的引入 采取从实际问题情景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建立数学模型,获得数学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 3.教材内容的呈现 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情景和机会,适当编排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索实践,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教材内容的编写

有理数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

《有理数》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 113中刘阳平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教材从实例出发,由实际需要引入负数,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在此基础上,依次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并配合有理数的运算,学习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基本知识,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陈述,我们得到本章的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体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有理数表示。 (2).能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并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3).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4).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5).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乘方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 (6).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简单运算。 (7).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8).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9).了解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有关概念,能对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二、知识结构 本章的知识结构如图 (1)数形结合思想。本章为数与形的转换提供了一个基本支撑点——数轴。有了数轴这个基础,数与形就联系起来了,就可以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了,,如巩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道理,理解有理数加法,乘法的意义,掌握运算法则等内容都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 (2)分类讨论的思想。本章中关于有理数的分类,就利用了这一思想。 (3)初步的算法思想。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第一个运算法则,也是第一次渗透这种算法思想。所以《标准》的要求为“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4)对立统一思想。由于本章引入了负数、相反数和倒数的概念,使加与减、乘与除统一起来,在小学数学中,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都是对立的,现在则不同了,所以,在这一章中,特别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思想方法的教

认识几分之一教材分析(黄艳秀)1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第一课时) 湖南宁远 莲花小学 黄艳秀 教材分析 1.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 2.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但对一半、半个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抓住半个建立起与分数的联系,并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从半个到2 1个,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 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难点:表述几分之一的意思。 教法: 1. 根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使学生初步感知几分之一。 2. 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认识 21,再认识4 1,进而认识其它几分之一。 学法: 这节课我打算采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引领学生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1.2.1 有理数 说课稿

有理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地位、作用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基于上面对教材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2、能力目标:发展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乐于接受社会环境的教学信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难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有理数的分类. 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本节课以设置问题、创设情境为主线,通过师生互相交流和协商的方式展开教学,而在拓展延伸部分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 三、说学法 借用生活场景引出问题,从而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教师启发引导,及时了解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节。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达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本节课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回顾知识

练习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6,,3.8,0,-4,-6.2,,-1223.81, 72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起到复习知识的作用。这里主要复习:正负数的分类,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有理数说课稿有理数说课稿。) (二)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月球表面白天气温可高达零上123℃,夜晚可低到零下233℃,我们规定温度零上为正,则零上123℃记做123℃(或+123℃),零下233℃记做-233℃.同学们能举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你能用正数、负数表示这些量吗? 强调:①正、负数能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注意意义相反,其值任意;②不要混淆“意义相反”与“意义不同”(如上升3度与零下3度).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身边的问题开始,能给学生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易于学生学习新知识。) (三)探索阶段 这一环节我将通过三部分来进行 学生列举:0、-7、5.2、3、5、7、-7、-9、-10, 议一议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 1、分类数的名称 1,2,3,4……叫做正整数;-1,-2,-3,-4……叫做负整数;0叫做零。 1128 +5.2(5)……叫做正分数; 253 1614,,-3.3(3)……叫做负分数; 327 得出结论: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制作表格教材分析

《制作表格》教材分析 《制作表格》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 来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分析。Word是我们处理工作和学习 的重要工具,而插入表格又是Word中排版必不可少的部分。本节课 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Word基本操作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学会本节内 容会为后面更高层次的排版奠定基础。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对计算机的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他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的表格,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我在授课过程中将着重把握学生对操作和知识之间的结合。三、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 学三个维度,所以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 够独立完成创建表格的操作,并进行相应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的操作,熟练进行行高、列宽的调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 过程和观察老师示范演示,学生能总结出合并、拆分单元格的具体步骤,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 过对表格的创建与编辑,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四、教学重难点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本节课的重点是在Word中建立表格,选中单元格、合并单元格,调整行高、 列宽,难点是合并单元格。五、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新课标告诉我们,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设置情境法、任务驱动法和演示教学法。六、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这一部分我将采用情景导入法,具体的做法是我先假设这样一个情景:(植物园内有很多 植物,为了植物的健康成长,园长要求工作人员在每次工作之后都要进行记录。如果你是植物园工人,你会如何记录呢?)然后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采用纯文字记录的植物生长档案,并且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否快速找到西红柿3月20日的长势情况吗?)学生会发现纯文本信息记录的全面,但是却不能直接快速找到有效信息。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减法法则教学设计

有理数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数学》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知识与能力: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 理数的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关注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这种认识 常常流于经验的层面;在小学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了作为数的运算”的减法运算,但这种减法运算的学习很大程度上的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 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 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 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 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调控. 三、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情况,教学设计中采用引导一一发现法”组织教学.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一一提出猜想一一探索验证一一总结归纳一一反馈运用. 上述教学程序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是十分重要 的.本节课应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历从列举特例到归纳(不完全归纳)出一般的减法法则的全过程,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初一数学]有理数教材分析

[初一数学]有理数教材分析 有理数教材分析和平街一中陈海文本章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是数从自然数扩展到有理数,初步形成有理数的概念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是小学算术的延续和发展。数从自然数、分数扩展到有理数后,数的运算从内涵到法则都发生了变化,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这种数的运算法则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增加了负数的概念。而到学了第三章实数,数系扩展到实数后,数的运算的内涵和法则(包括运算律)并没有多大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理数的运算是实数运算的基础和依据,也是代数式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本章内容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准确数和近似数、计算器的使用也是本章的教学内容,它是应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本章内容及课时安排 1.1 正数和负数2课时 1.2 有理数4课时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4课时加法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4课时乘法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3课时 乘方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数学活动 小结2课时部分小节内容分析 1.1 正数和负数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算术数(整数、分数、小数)和负数,知道正数与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认识数轴,了解数轴的

三要素;因此平时教学既不能起点太低,与小学重复,也不能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一笔带过。其实学生对于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概念不够清晰明确是我们重点学要强调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适当补充非负数、非正数的概念,起到一些承前启后的作用。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中: 15,5,48-8.5,6,,0,-200,0.1,-20%,-2.35,0.01,+86,. (1)正整数集合, ,; (2)负整数集合, ,; (3)正分数集合, ,; (4)负分数集合, ,; (5)整数集合, ,; (6) 分数集合, ,; (7)正有理数集合, ,; (8)负有理数集 合, ,( 要做到不重不漏,并不是轻而易举。这里有两个问题要引起教师的关注:(1)分数、小数在小学时作为两类数,在中学我们要把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划在分数类,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些中小学的不同之处,给学生讲清楚原因。(2)由于本节课涉及到的概念多,虽1/4页然很浅显,但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仍需反复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加强辨析练习。 1.2数轴这节课学生对于数轴已经有较好的认识,我们不妨将重点放在(1)利用数轴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表示整数的点,表示认识分数的点,加强学生对有理数的分类的理解。(2)计算点与点之间距离,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1.3有理数的加法(一) 牢固树立“一定号,二算值”的基本计算步骤由于一个有理数是由性质符号与绝对 值构成,确定了这个数的符号与绝对值即可得到这个数,所以

初中数学_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3.1 有理数的减法 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别 等级 【学习目标】 1、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 2、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即变减法运算为加法运算。 【学习过程】 温故知新: 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用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 。 3、一个数与 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计算 1、(+26)+(-18)+5+(-16) 2、 ??? ??-+??? ??-++??? ??-218312211321 课内助学: 某足球队在两场比赛中共输球3个,已知第一场输球4个,第二场的输赢情况怎样?如果将赢球记为正,输球记为负,那么两场比赛共输球3个记做-3个,第一场输球4个记-4个,怎样才能求出第二场进球个数?你能列出算式吗?

归纳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学以致用: (1)(+3)-(+5) (2)(-3.4)-(-5.8) (3)(-23)- (4)0-(-37.5) 巩固训练:课本52页练习: 能力提升: (1)[(-4)-(+7)]-(+5) (2)(-0.6)-(-0.06)-(-5 3)+(+0.94) 课末测学: 1、(-23)-(-12) 2、(-1.3)-(+2.6) 3、现有两个冰箱,第一个冰箱冷冻层内温度为-15℃,第二个冰箱冷冻层内的温度为-10℃,请问这两个冰箱冷冻层内的温度哪一个较低?低多少?列式计算。 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乡村中学,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的基础及学习习惯是比较差。学生对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是很适应,不过,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旧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步淡化, 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效果分析: 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课题,通过与有理数??? ??+41

通用技术教材分析报告

通用技术必修一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发明和革新的基本概念; (2)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3)知道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1)能够观察,了解产品的所应用到的技术; (2)增强法制观念,能自觉抵制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维护技术的正常发展。 【学习重点】: 1、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分析与总结,从而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 明与革新”这一基本原理,从而加深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3.知道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 1、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 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2.发明与革新的关系; 3、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堂课主要采取启发式和谈话式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少地使用讲授法。 四、教材知识点

1、技术的起源:源于原始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与野兽 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此时的技术并不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 2、技术: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工具和方法。 3、技术和科学的关系: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 世界。技术是从科学到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把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技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特别是现代技术,它往往是科学的直接应用。 4、技术的巨大影响 [1]、技术的影响在当今社会,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 军事、外交、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技术对当今社会影响是巨大的。 [2]、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能满足人类需求, 为人类造福(正面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负面影响)。如原子能技术、农药技术的应用。 5、发明与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1]、发明:创造发明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电弧灯) [2]、革新:对原来的旧的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白炽灯) [3]、发明和革新的结果:就是以新的技术取代旧的和落后的技术。正是由于技术不断发明和革新推动了技术及其产品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6、知识产权内容:广义上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 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

有理数的减法的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3号选手,某某,我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减法,现在我开始我的说课环节: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有理数的减法是小学减法运算的延续,它解决了小学数学中“小数不能减大数”的问题,同时将加与减这两种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完整美和统一美,促进了中、小学知识的衔接。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了解数学中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知识方法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

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我将把本节课的学习分为以下六个环节来进行: 第一个环节:课题引入 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后提出问题:怎样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呢?由问题的给出,激发学生探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有理数的减法。从学生身边的实际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数学的乐趣.同时这也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使学生乐于进一步探索 第二个环节:回顾有理数的加法 由于有理数的减法先是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然后再进行加法运算。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为新课的讲授作好铺垫。 第三个环节:探求新知 让学生对5–(–4)=9与5+4=9和-10-(-3)=-10+(+3)的观察、比较,是进一步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基础.让学生对有理数的减法计算提出初步的猜想“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有理数减法运算难度较大,为面向全体,通过第二个题给予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的机会,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思考,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易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

小学数学_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表示平均分:写出21,这就是分数。 师:以前见过吗?以后就认识啦! 师:合起来就表示这么长的一段话可以用一个数表示。你喜欢用哪一种方式记录? 生:数学的方式,因为很方便,很简单。 师:这个数怎么读?读法和分的过程有关,先读下面的的数再读上面的数。读作:二分之一 师:先写一短横线表示什么?(平均分,从中间切开) 分成了几部分?在分数线的下面写2,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就写1,写在分数线的上面。 师:21在哪儿呢?另一半西瓜也用2 1 4、加深认识2 1 师:半个就是21个,和2个、1个一样,指半个。21个和21个合起来就是一个西瓜。像这样的数就叫做分数。说明2 1个西瓜还可以说成:这个西瓜的 21。 师:就这样在分东西时,不到1个,比0个大,在你需要的时候我们的新朋友分数就出来了。 5、分苹果,验证2 1 快速的验证一下:下面让我们用分苹果巩固一下刚才学到的分数21 教师拿出切好的苹果,然后让学生学会表达 21的意义。 问:谁来完整的说一说? 可以提示: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整个苹果的 21?每份是( 21个 )苹果? 6、PPT 出示:判断21,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 7、认识三分之一 从上面的最后一个判断题引出 ,不是21,而是3 1

师:这个平均分成3份的圆。阴影的部分能不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能,表示三分之一 )(教师板书 ) 只有这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吗?(另外两份都可以表示它的 )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表示什么意思? 师:对分数的认识又近了一层了吗?用做题的方式检验一下对分数的理解好吗? 8、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做在作业纸上,做完后小组交流 9、引出分数的来历 引出课题,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1,31,41,5 1这样的分数都表示1份,或是1块,这样的分数叫做几分之一,板书:几分之一 31 11、动手折纸41,教师巡视,展示汇报,指出你所表示的4 1 12、PPT 说明4 1形状不同,但是表示的分数相同。 13、判断题 14、 说明:分成几份,几就放在下面 说明:分成几份,几就放在下面。 一块就是数字1,放在上面 说明:五分之一就是平均分成5份,任意的一份都是5 1 分子 分数线 分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教材分析 文字讲稿

《有理数》教材分析 一、本章在教材中的意义 数及其运算是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自然数、正分数及其运算等内容,并且要求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本章作为初中学段的开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从知识衔接来看,本章在前两个学段的基础上引入负数,使数的范围和运算法则扩张到有理数,在初中阶段的后续学习中还将继续将数系扩充到实数,而实数的运算完全沿袭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因此,有理数及其运算是初中阶段数及数的运算的基础。从思想方法来看,本章学习中运用的主要思想方法包括数形结合、转化等,这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二、本章教学目标和考试要求 1.本章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6)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数,了解近似数,会按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2.教学重、难点 有理数的运算和运算律.

三、本章教学建议 1.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2.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约19课时,具体安排如下(供参考): 1.1 正数和负数1课时 1.2 有理数4课时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4课时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4课时 1.5 有理数的乘方4课时 小结和检测2课时 3.教学中需要斟酌的问题

教材分析模板.doc

教材分析 一、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分析 1、知识经验储备 2、思维误区与障碍 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 1、体系结构、地位作用 2、编排特点 3、教学思想方法 4、背景知识 三、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四、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的分析--确定的依据 对教学课时安排的分析 售后服务方案(赠送) 1.售后服务概述 公司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完善的支持服务,确保用户的系统稳定运行。 公司拥有一批资深的施工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很好的解决设备各类故障,强大的用户支持队伍和良好的用户满意度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维护计划及承诺 一、项目售后服务内容承诺 我公司贯彻执行:“诚信正直、成就客户、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宗旨,对于已经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质量跟踪服务,本着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向用户奉献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维护服务。 我公司如果承接了端拾器项目,将严格遵循标书及合同的规定,在保证期内向业主提供该项目的责任和义务。在保修期之后,考虑到设备维护的连续性,建议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维护合同,以确保此系统项目的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 二、服务与保证期 在项目验收合格之日起,开始进行售后服务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售后服务期;2、维护人员;3、售后服务项目;4、服务响应时间。 三、售后服务期 在项目验收合格之日起,即进入了售后服务期。售后服务期=质量保证期+质量维护期 质量保证期:在质量保证期内,如因质量问题造成的故障,实行免费更换

设备、元器件及材料。如因非质量因素造成的故障,收取更换设备、元器件及材料成本费。 质量维护期:在质量保证期之后,即自行进入质量维护期。 我方对所承担端拾器项目提供终身质量维护服务,以不高于本合同设备单价的优惠价格提供所需更换的元器件及材料,另收维护人员工本费。 四、具体措施承诺 1、首先在签订项目合同的同时与客户签订售后服务保证协议书,排除客户的后顾之忧,对客户做出实事求是的、客观的承诺。 2、对已经验收合格交付用户的端拾器项目,在合同期内与用户进行联系,记录用户使用情况,系统运行状况等进行质量跟踪调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3、对已交工的端拾器项目建立系统运行档案,并进行质量跟踪。 4、系统运行档案记录其端拾器项目运行情况、各类设备使用情况、操作人员操作水平情况及人员流动情况。 5、针对各用户单位操作人员出现的代表性问题,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或到现场培训及指导。 6、正在使用中的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时,公司维修服务人员接到报告后及时赴现场处理、维修。 7、对于运行时间较长的端拾器项目,公司维修服务人员定期与客户进行联系询问情况,定期到客户方进行巡视、检查,并做出记录,记录归档保存。 8、施工保证将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负责端拾器项目具体施工,保证安装质量及系统使用功能,并保证整个系统运行平稳、高效、可靠。 9、系统保修作为项目承包单位,我公司将严格遵循招标文件及合同的规定,向业主提供端拾器项目最终验收合格之日起,在保质期范围内免费维修。 10、保修期内设备损坏,经鉴定为设备本身原因造成的故障,我方负责免费维修或者更换;同时负责在保修期内定期对设备提供保养维护服务。 总之,为使业主使用放心、使用方便、保证端拾器项目正常运行,公司全体技术、维护人员本着客户第一的原则,全心全意地为客户着想,全力以赴的进行工作,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创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工作。 五、保修服务内容及范围 我公司将为所承担的各个端拾器项目提供保修服务,有效期从项目验收后,业主在竣工报告上签字之日起。 1、响应时间:具体的响应时间将按故障级别划分; 2、维修地点:用户现场。 我公司负责实施的所有系统项目,在正常环境下做适当使用时所发生的故障,我公司将提供约定保修服务。非当前故障,我公司安排提供服务,但需按收费标准另收费用。 我公司的保修服务仅限于经我公司认定的合格产品。所谓不合格的产品包括:非经我公司供应的产品、非经我公司认定合格的产品及顾客不允许我公司做功能改进的产品。 下列情况所发生的系统损害不包括在保修服务范围内:

认识几分之一课堂教学实录总结与评析.doc

《认识几分之一》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认识几分之一 【教材简析】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分数 概念很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 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一” 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后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设计时试图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 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为后续学习打下初步基础。为了让学生在初次接触分数时,对分 数各部分名称及含义有准确的认识,加深对几分之一意义的理解,我把教材中放在第二课时《认识几分之几》中进行教学的分数的 各部分名称调整到了这节课。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分数应该有一点模糊概念,知道二分之一是 个分数,但并不清楚二分之一这个分数的具体内涵。由于是借班上课,并不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因此,期待通过折一折,说一说,写一写等形式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建 立几分之一的概念。 分数的初步概念,认识分数各部分名 称,会读、写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 考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情感目标:在观察、比较、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 精神,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设想】 1.开展活动化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构 建过程; 2.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深化对几分之一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老师这次来哈尔滨参加比赛,想顺道看望两位老朋友,在准 备礼物的时候遇到了有关数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 4 瓶酒) 师:老师带来了鸡西麻姑山庄的特产——苦瓜酒,想把它分给两 位朋友,可以怎样分? 生1:一人分 2 瓶; 生2:一个人分 1 瓶,另一个人分 3 瓶。 师:大家觉得按哪种分法去分公平呢?为什么? 生:我觉得每人分 2 瓶公平,因为两个人分到的一样多。 师:咱们班同学有个优点,回答问题能说完整话,能让别人听明 白,真好!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分得公平、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教师引导学生重温“平均分”,为学习几分之一做好了铺垫。】师:老师接受同学们的建议。(课件演示把四瓶酒平均分成两份。)师:我们用平均分接着分。老师还带来了 2 袋鸡西超级冷面店的 辣菜,要把它平均分给两个朋友,每人能分到几袋? 生齐: 1 袋。(课件演示两袋辣菜平均分给两个人。) 师:我们用平均分继续分:老师动手烘制了一块松仁玉米做馅, 小米面做皮的超大号月饼,想把它也平均分给两个朋友,每人分

浙教版七年级第一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材分析

第一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本套教材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条主线,并根据本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经验、认知规律和各领域数学知识自身的逻辑体系展开。三条主线之间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第三学段从“数与代数”开始,其目的是充分考虑与第二学段、第一学段的衔接,从新梳理数的发展过程,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探索由于需要而再次扩充数系的必要性。 第一章安排了“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回顾前两学段学过的关于“数”的知识,进一步理解自然数、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背景,通过学生身边的例子体验自然数与分数的意义和在计数、测量、排序、编码等方面的应用;从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学习有关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知识,初步理解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数在大小比较是今后学习不等式的重要基础,数轴在各个数学领域里都有重要的应用。 正数、负数的概念对有理数概念的建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数轴不仅能直观解释其余的相关概念,而且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正数、负数及数轴是本章才学中的重点。正数、负数概念的建立需要一个学生从未经历过的数学抽象过程,数轴涉及数和形两个方面,绝对值涉及较复杂的符号问题,这些是本章教学中的难点。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9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1.1 从自然数到分数2课时 1.2 有理数1课时 1.3 数轴1课时 1.4 绝对值1课时 1.5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课时 复习评价2课时,机动使用1课时, 合计9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 (1)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如下: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教案

《认识几分之一》 说 课 稿 汤阴一实小:秦保平 2010/10/18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上午好! 首先感谢领导为我们教师搭建了这么一个平台,让我们充分展示自己,锻炼自己。下面我简要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意图。 一、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也是本单元教材的“核心”,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概括、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能比较

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3、教具、学具: 课件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等。 二、教法、学法: 教法:1、创境激趣,直观形象法。2、观察讨论,互动合作法。3、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4、鼓励猜测,迁移类比法。5、启发诱导,探究发现法。穿插讲授法、自学法、练习法。 学法:1、自主探究,感悟迁移。2、实践操作,合作交流。3、自学尝试,梳理归纳。4、联想创造,猜测验证。 三、教学流程:新课标第一网 (一)动画引入、设疑激趣 教学伊始,播放音乐出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图(课件),途中老猪和孙猴饿了,化到2个点心。 师:请大家猜猜他们化到两个什么点心呢?(课件示谜语:“平日不思,中秋想你,有方有园,甜甜蜜蜜。”)师:现在老猪和孙猴两人要分吃一个月饼,请你当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