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地方性法规篇答案

民族宗教地方性法规篇答案
民族宗教地方性法规篇答案

?
1、(单选题)青海省行政区域内的宗教团体或者寺院、宫观、清真寺、 教堂举办本宗教团体或者本宗教活动场所以外人员参加的宗教培训班, 应当向省 人民政府( )部门提出申请。
o o o o
A.宗教事务 B.民政 C.公安 D.文化
正确答案:A
?
用户选择:
2、(单选题)筹备设立寺观教堂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由宗教 团体向拟设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申请, 县级人民政府宗 教事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对拟同意的,报 州(市、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核。
o o o o
A.十 B.六十 C.九十 D.三十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3、(单选题)在青海省行政区域内举办宗教培训班不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
o o o o
A.有大量的生源 B.有合理的培训期限、周期和课程设置计划 C.有明确的培训目标 D.有必要的开班经费
正确答案:A
?
用户选择:
4、(单选题)在青海省内的宗教活动场所内设立商业服务网点、举办陈 列展览、拍摄电影电视片的,应当事先征得该场所管理组织和所在地( )以上 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

o o o o
A.市级 B.乡级 C.省级 D.县级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5、(单选题)青海省行政区域内的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当自收到宗 教团体提出举办宗教培训班的申请之日起( )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o o o o
A.十五 B.十 C.七 D.三十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6、(多选题)根据《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宗教活动场所用于 宗教活动的房屋、构筑物及其附属的宗教教职人员生活用房不得( )。
o o o o
A.作为实物投资 B.转让 C.修缮 D.抵押
正确答案:ABD
? o o o o
用户选择:
7、 (多选题) 在青海省行政区域内举办宗教培训班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 。
A.有合理的培训期限、周期和课程设置计划 B.有具备一定宗教学识的授课人员 C.有明确的培训目标 D.有必要的开班经费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
8、(多选题)《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所称宗教活动场所,是指经依法 登记开展宗教活动的 ( ) 以及信教公民经常进行集体宗教活动的其他固定处所。
o o o o
A.佛教寺院 B.道教宫观 C.天主教和基督教教堂 D.伊斯兰教清真寺
正确答案:ABCD
?
用户选择:
9、(多选题)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不受外国势力的支 配。
o o o o
A.宗教事务 B.宗教活动场所 C.宗教团体 D.宗教人数
正确答案:ABC
?
用户选择:
10、(多选题)根据《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宗教教职人员( ) 等活动,受法律保护。
o o o o
A.从事宗教典籍整理 B.进行宗教文化研究 C.主持宗教活动 D.举行宗教仪式
正确答案:ABCD
?
用户选择:
11、(多选题)在青海省行政区域内的宗教教职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 可建议有关宗教团体取消其宗教教职人员身份:( )
o o
A.在非宗教活动场所组织集体宗教活动的 B.在公共场所施粥、派饭的

o
C.未经相应宗教团体和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跨区域主持宗教 活动的
o
D.进入旅游景区(点)内本宗教活动场所过宗教生活的
正确答案:AC
?
用户选择:
12、(多选题)根据《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 员在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中( ),侵犯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 或者信教公民合法权益的,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o o o o
A.滥用职权 B.徇私舞弊 C.玩忽职守 D.态度蛮横
正确答案:ABC
?
用户选择:
13、(多选题)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 公民应当( )。
o o o o
A.和睦相处 B.互相尊重 C.互不干涉 D.保持距离
正确答案:AB
?
用户选择:
14、(多选题)根据《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宗教团体、寺观 教堂在青海省行政区域内举办超过宗教活动场所容纳规模的宗教活动, 应当具备 ( )的条件。
o o o o
A.制定的活动方案具体可行,能保证宗教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B.确有举办的需要和能力 C.符合宗教教义教规和宗教习惯 D.有大量参与人员

正确答案:ABC
?
用户选择:
15、(多选题)根据《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宗教活动应当遵 守( )的规定。
o o o o
A.法规 B.规章 C.宪法 D.法律
正确答案:ABCD
?
用户选择:
16、(判断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协调、处理宗教活动场所与 园林、文物、旅游等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
用户选择:
17、(判断题)青海省行政区域内的宗教活动场所不得接收九年义务教 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少年作为宗教教职人员,因特殊情况确需接收的,应当经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
用户选择:
18、(判断题)青海省行政区域内的宗教教职人员应当由宗教团体按照 本宗教的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认定,在认定后十日内,报相应人民政府宗教事 务部门备案后,方可从事宗教教务活动。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
用户选择:
19、(判断题)根据《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宗教活动场所应 当成立管理组织,实行专制管理。
o
A.对

o
B.错
正确答案:错
?
用户选择:
20、(判断题)经认定和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由认定的宗教团体颁发 青海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统一印制的宗教教职人员证书。 宗教教职人员证书 由原认定该宗教教职人员身份的宗教团体每一年审核一次,未经审核证书无效。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
用户选择:
21、(判断题)未经批准和登记,擅自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的,或者宗教 活动场所已被撤销登记仍然进行宗教活动的, 由青海省行政区域内的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予以取缔,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违反治安管理 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
用户选择:
22、(判断题)《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2 年 8 月 28 日青海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28 次会议通过的《青海省宗 教活动场所管理规定》和《青海省宗教教职人员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
用户选择:
23、(判断题)根据《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并接 受上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 责范围内依法负责有关的管理工作。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

?
24、(判断题)青海省行政区域内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接受境外宗 教组织或者个人的宗教津贴和传教经费, 不得为境外宗教组织或者个人进行非法 宗教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不得参与境外宗教组织的活动和接受委托、指令。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
用户选择:
25、(判断题)在青海省行政区域内成立宗教团体,应当按照《社会团 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经相应的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查同意后,向同级人民政 府公安部门申请登记, 并由审查同意的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 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

民族宗教法律篇答案

?
1、(单选题)《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发达地区的企业到民族自治地 方投资,应采取( )原则。
o o o o
A.无偿投资 B.盈利优先 C.互惠互利 D.无私援助
正确答案:C
?
用户选择:
2、(单选题)我国( )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o o o o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3、(单选题)《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 行建设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照顾作了( )规定。
o o o o
A.产品留成 B.亏损由国家补助 C.利润分成 D.对自然资源输出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
正确答案:D
? o o o
用户选择:
4、(单选题)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 )负责并报告工作。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 B.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o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
正确答案:A
?
用户选择:
5、(单选题)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符合《民族 区域自治法》规定?( )
o
A.自治机关对本地方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按照国家规定的原 则,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并须分别报国务院、省、自治 区、直辖市批准
o
B.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 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政 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
o
C.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但预备费 在预算中不得高于一般地区
o
D.国家财政体制下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由自治机关自主地 安排使用
正确答案:B
? o o o o
用户选择:
6、(单选题)我国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什么时候生效?( )
A.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B.一经成立便生效 C.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D.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
正确答案:C
?
用户选择:
7、(单选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 命令和指示, 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 家机关批准, 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那么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 起( )内给予答复。
o o o
A.九十日 B.六十日 C.三十日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题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姓名:得分: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3分)1、我国56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能够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D)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各民族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分布特点C.民族地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多层次性D.各族人民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2、当今世界,前南斯拉夫、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为民族问题所困扰,而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其根本原因是(D)A.我们的民族团结是以汉族为核心的 B.我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C.我国各民族已消除了事实上的不平等D.我国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3、少数民族歌曲体现的民族特征是(C)A.共同血缘关系B.共同地域C.共同心理素质D.共同经济生活4、世界上许多国家由于民族矛盾激化而导致国家动乱,局势不稳,而我国却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这主要是因为(C)A.我国没有民族矛盾B.我国的民族矛盾不会引起社会动乱C.我国正确地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D.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D)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A共同血缘B共同习俗C共同信仰D共同经济生活6、我国的民族特点是:人数多;(D);混居程度高。A大分散、小聚居B民族多C居住集中D居住地域广7、(D)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具体内容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8、(D),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A共同团结进步B共同发展提高C共同繁荣进步D共同团结奋斗9、我国(A)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A宪法B刑法C民族区域自治法D民法10、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共有5个自治区,(A)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A30B29C40D3211、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C)个少数民族。A8B9C10D1112、(B)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A1991年B1993年C1992年D1995年13、(B)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A.解放思想B.改革开放C.科学发展、社会和谐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4、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A)。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1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C)。A.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C.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联盟16、我国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条件是(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保持祖国的统一 D.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7、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A)。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D.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18、成吉思汗的历史业绩是(B)。A.起兵反抗辽的压迫B.建立蒙古政权C.定国号为元D.灭亡南宋19.《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B)。A.坚持“九二共识”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两岸经济合作和交流D.坚持两岸互信互利20、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C)。A.共同繁荣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平等团结D.培养和使用民族干部二、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炎黄两帝被称为汉族和一些民族的祖先,这些民族自称为炎黄子孙。2.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3.最早建立的自治县是1950年5月6日成立的**省天祝藏族自治县。4、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通车。”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1、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答案: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什么?答案:平等、团结、互助、和谐3、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案:“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地方行政法规、规章

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 任进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介绍的题目是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准备给各位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地方性法规,主要介绍地方性法规它的概念、它的分类、它的制定的要求、它的程序;接着,介绍地方政府规章,主要介绍地方政府规章的概念、它的分类、它的制定的依据、它的原则和它的程序;最后,结合《立法》法的规定,结合《法规规章备案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以及我们加强法制政府建设的意见,和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谈一下如何完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问题。准备给大家介绍三个方面的问题,先介绍地方性法规,再介绍地方政府规章,再介绍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完善这三个问题。 一、地方性法规相关问题 (一)地方性法规的概念和依据 先介绍第一个问题,介绍地方性法规。先看一下地方性法规的概念和它的制定的依据。我们知道,对什么是地方性法规,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狭义的地方性法规,所谓地方性法规,指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当然这个规范性文件,它不是指的那个决议、决定,它是表现为条例、规定、办法、实施条例、实施办法等等,这样子的名称的这些规范性文件。而且要符合这个《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它的原则和程序。所以说,一般来讲,这个狭义的地方性法规,指的是省一级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这个被称为条例、规定、办法等等的这些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这里的这个较大的市,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就这么三类。第一类,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省会,和自治区的首府;第二类,经济特区所在地的这些市,广东的深圳、珠海和汕头,以及福建的厦门;第三类,国务院分批批准的18个较大的市。所以较大市分三类,一共目前是49个。 第二种对地方性法规的理解,广义的地方性法规。广义的地方性法规,是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的叫条例、规定、办法,等等的这些规范性文件的这个地方性法规,还包括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大及其常委

建筑工程题库-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 )的行政.txt

[多选]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 )的行政强制措施。 A.查封设施或财物 B.扣押财物 C.查封场所或财物 D.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E.冻结存款、汇款 ● 本题暂无解析 [多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包括( )。 A.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B.目标 C.权限和职责 D.文件控制 E.管理评审

● 本题暂无解析 [多选]2013年3月10日,甲建筑设备生产企业与乙施工单位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4月22日交付。但甲建筑设备生产企业将乙施工单位订购的价值50万元的某设备错发给了丙施工单位,几天后,甲索回该设备并交付给乙,乙因丙曾使用过该设备造成部分磨损而要求甲减少价款3万元。下列关于本案中债的性质的表述,错误的有( )。 A.甲错发设备给丙属于无因管理之债 B.丙向甲返还设备属于不当得利之债 C.乙向甲支付设备款属于合同之债 D.甲向乙少收3万元货款属于侵权之债 E.丙擅自使用该设备对乙应承担侵权之债 ● 本题暂无解析

[多选]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为依据,结合焊接施工经验和实际焊接条件,可以编制( )。 A.焊接评定规范 B.焊接工艺规程 C.焊工作业指导书 D.焊接质量手册 E.焊接工艺卡 ● 本题暂无解析 [单选]产品的时代性、社会性与多样性决定环境管理的( )。

A.经济性 B.协调性 C.多变性 D.持续性 ● 本题暂无解析 [多选]评标方法包括( )等,可根据不同的招标内容选择确定相应的方法。 A.评议法 B.趋势分析法 C.评标价法 D.综合评分法 E.因素分析法 ● 本题暂无解析

[多选]国家融资项目的范围包括( )。 A.使用国家发行债券所筹资金的项目 B.使用国家对外借款或者担保所筹资金的项目 C.使用国家政策性贷款的项目 D.使用国家福利性贷款的项目 E.国家授权投资主体融资的项目 ● 本题暂无解析

西安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西安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法规类别】法制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3号 【批准部门】陕西省人大(含常委会) 【批准日期】2003.01.05 【发布部门】西安市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03.03.01 【实施日期】2003.03.01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 【修改依据】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西安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2016修订) 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3号) 《西安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于2002年12月5日经西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3年1月5日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西安市人大常委会 2003年3月1日

西安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2002年12月5日西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3年1月5日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立法权限 第三章市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 第四章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程序 第五章法规的报经批准、公布 第六章法规的解释、修改和废止 第七章法规的适用与监督 第八章其他规定 第九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制定地方性法规活动,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陕西省地方立法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西安市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制定地方性法规遵循下列原则: (一)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陕西省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云南省制定地方性法规技术规范

云南省制定地方性法规技术规范(试行) (2005年8月8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主任会议通过自2005年l1月l日起施行) 为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结合我省立法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云南省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文本和相关文件文本。 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文本,参照本规范。 第一部分地方性法规技术规范 一、法规的名称 法规的名称应当准确、完整、简洁,能高度概括法规的适用范围和调整对象。 法规的名称一般采用条例、实施办法、办法、规定、规则、决定。“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事项作出的全面、系统的规定;“实施办法”用于贯彻实施法律而作出的比较具体、详细的规定; “办法”用于对某一方面事项作出的比较具休的规定;“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事项作

出的部分或者专项性的规定;“规则”用于对某项程序性活动或者某种特定行为准则作出的规定;“决定”用于对某项重大问题作出的安排或者部署。 二、法规的题注 法规的题注是法规标题下用以反映法规文本的形成过程或者显示经过不同立法阶段的提示性文字,一般在括号内标注。 (一)法规通过前的题注 1.法规起草阶段形成的文本题注表述为“草拟稿”;印发有关单位或者通过大众媒休向公众征求意见的文本题注表述为“征求意见稿”;组织论证的文本题注表述为“论证稿”; 2.提请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委会)会议进行第一次审议的法规文本,题注表述为“草案”; 3.提请常委会会议进行第二次审议的法规文本,题注表述为草案修改稿; 4·若法规文本需提请常委会会议进行第三次审议,题注表述为草案二次修改稿;

5·提请常委会会议表决的法规文本,题注表述为草案表决稿。 (二)法规通过后的题注 法规通过后的题注,应当注明法规的通过日期、通过机关、通过的会议届次等,经过修改、批准、批准修改的法规,还应当注明修改、批准、批准修改的日期、机关以及据以修改、批准修改的决定的名称。 1.制定的法规题注 (X年X月X日XXX第X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X次会议通过) 2.经修改的法规题注 (X年X月X日XXX第X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X次会议通过根据X年X月X日XXX第X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X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xx 条例〉的决定》修正) 经多次修改的法规,在题注中按修改的时间顺序依次标明修改的次数,中间用空格隔开。 3·经批准的法规题注

(完整word版)宗教知识竞赛题库

1.我国共有(A )个少数民族? A.55 B.56 C.57 2.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现有(B )少数民族人口。 A.1.05亿 B.1.14亿 C.1.23亿 3.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是以(A )命名的。 A.回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B.苗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回族、土家族 C.汉族、壮族、蒙古族、东乡族、傣族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B )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集中、大分散 5.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C ),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A.广西 B.西藏 C.云南 6.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县一级自治地方是(C )。 A.大厂回族自治县 B.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C.天祝藏族自治县 7.截至目前,我国建立了(B)个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补充形式。 A.1700 B.1173 C.1713 8.在我国,除了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党和国家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A )。 A.语言文字一律平等 B.一律使用汉语 C.只能使用本民族语言 9.( C)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民族平等团结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10.“民族宗教无小事”重要论断是(B )提出的。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11.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C)。 A.主线 B.本质 C.基石 12.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 C)。 A.方法 B.理由 C.自由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 C);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60日内给予答复。 A.暂缓执行 B.拒绝执行 C.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应当为少数民族代表准备必要的(B )。 A.通讯工具 B.翻译 C.书籍

民族宗教地方性法规篇答案

?
1、(单选题)青海省行政区域内的宗教团体或者寺院、宫观、清真寺、 教堂举办本宗教团体或者本宗教活动场所以外人员参加的宗教培训班, 应当向省 人民政府( )部门提出申请。
o o o o
A.宗教事务 B.民政 C.公安 D.文化
正确答案:A
?
用户选择:
2、(单选题)筹备设立寺观教堂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由宗教 团体向拟设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申请, 县级人民政府宗 教事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对拟同意的,报 州(市、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核。
o o o o
A.十 B.六十 C.九十 D.三十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3、(单选题)在青海省行政区域内举办宗教培训班不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
o o o o
A.有大量的生源 B.有合理的培训期限、周期和课程设置计划 C.有明确的培训目标 D.有必要的开班经费
正确答案:A
?
用户选择:
4、(单选题)在青海省内的宗教活动场所内设立商业服务网点、举办陈 列展览、拍摄电影电视片的,应当事先征得该场所管理组织和所在地( )以上 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

o o o o
A.市级 B.乡级 C.省级 D.县级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5、(单选题)青海省行政区域内的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当自收到宗 教团体提出举办宗教培训班的申请之日起( )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o o o o
A.十五 B.十 C.七 D.三十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6、(多选题)根据《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宗教活动场所用于 宗教活动的房屋、构筑物及其附属的宗教教职人员生活用房不得( )。
o o o o
A.作为实物投资 B.转让 C.修缮 D.抵押
正确答案:ABD
? o o o o
用户选择:
7、 (多选题) 在青海省行政区域内举办宗教培训班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 。
A.有合理的培训期限、周期和课程设置计划 B.有具备一定宗教学识的授课人员 C.有明确的培训目标 D.有必要的开班经费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长春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注:本篇法规已被《长春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长春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第五十三条第二款的决定》(发布日期:2003年10月10日实施日期:2003年10月10日)修改 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9号) 《长春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由长春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01年1月16日通过,经吉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1年3月30日批准,现予公布施行。 2001年5月16日 长春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制定法规权限 第三章代表大会立法程序 第四章常务委员会立法程序 第五章法规解释 第六章其它规定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地方立法活动,完善地方立法程序,保证地方性法规质量,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市,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地方性法规(以下简称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均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法规是指市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代表大会)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务委员会)制定,报经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第四条制定法规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从国家整体利益和全市利益出发,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法规相抵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五条制定法规应当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全市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地方立法活动,根据本市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本市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使制定的法规准确、规范、具体、适用。 第六条法规规范的内容应当包括:立法目的、立法依据、适用范围、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有关机关的权力与责任、法律责任、生效时间等。 第二章制定法规权限 第七条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地方立法权。 代表大会制定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事项的法规和规范代表 大会自身行使权力行为的法规。 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以外

中外民俗试卷,附答案

2006年10月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民俗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 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内) 1、朝鲜族最富民族特色的传统食品是 () A打糕B冷面C五谷饭D松饼 2、维吾儿族人的标志是 () A绣花长袍B绣花帽C巴珠D则羔利 3、有“金孔雀”之称的民族妇女是 () A壮家女B畬家女C白族女D傣家女 4、下列属于布依族主要传统节日的是 ( A牛王节B赶年节C春节D火把节 5、下列哪种帽子是哈萨克族少女出嫁时戴的 () A吐麻克B沙吾克烈C克依米赛克D麦克尔 6、维吾尔人民最喜爱的主食是 () A拉面B包子C面筋D抓饭 7、回族的“斋月”是指回历 () A八月B九月C十月D十一月 8、在藏族服饰中,“邦单”属于 () A围裙B帽子C藏靴D藏袍 9、在迷信方面,英语民族普遍认为主凶的动物是 () A黑猫B白猫C兔子D狗 10、“冰雪王国”是指 () A丹麦B卢森堡C挪威D芬兰 11、下列国家中不属于英语民族国家的是 () A意大利B美国C英国D加拿大 12、下列国家中,以东斯拉夫民族为主体的国家是 () A波兰B捷克C乌克兰D芬兰

13、西斯拉夫三民族最主要的宗教信仰是() A天主教B东正教C新教D穆斯林 14、世界上阿拉伯人最多的国家是() A沙特B伊朗C埃及D阿联酋 15、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B马来西亚C巴基斯坦D孟加拉 16、在伊斯兰教的众多派系中,信众最多的是() A逊尼派B什叶派C哈瓦立及派D苏非派 17、素有“黄袍佛国”、“千佛之国”称誉的国家是() A泰国B印度C缅甸D斯里兰卡 18、下列国家中没有少数民族的国家是() A巴基斯坦B韩国C泰国D印度 19、在一天的饮食中,德国人比较看重的是() A早餐B午餐C晚餐D夜宵 20、“稻作民族”是指() A韩国B日本C泰国D印度尼西亚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下列方言属于汉藏语系的有() A北方方言B吴方言C湘方言D客家方言E闽方言 2、下列宗教信仰中属于满族宗教信仰的有() A萨满教B祖先崇拜C檀君D大宗教E佛教 3、下列食品中属于藏族农区主要食物的有() A糍粑B卓花包子C奶品D酥油E蕨麻米饭4、维吾尔族的饮食禁忌包括() A猪肉B驴肉C骆驼肉D骡子肉E羊肉 5、下列节目中属于傣族传统节目的有() A关门节B开门节C浴佛节D十月节E祭母节

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法文件,一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XXX法》为名,比较好区分。 难以区分的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行使行政立法权制定的规范性法文件。行政法规两种: 一是由国务院直接起草、制定和发布的行政法规; 二是由国务院主管部门起草、制定,由国务院批准,再由制定部门发布的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的名称: 条例是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 规定是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规定; 办法则是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是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省级、较大市、经济特区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在本地区内施行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法文件。区分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主要看发布机关是国务院还是地方权力机关。 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主管部门和法定的地方政府依法制定和发布行政规章的活动。行政规章可以采用“规定”、“办法”、“实施细则”和“规则”等作为名称,但不得以“条例”作为名称。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发布。地方政府规章由省级、较大市的

人民政府发布。 至于“暂行办法”“实施条例”之类的,是与立法的性质有关,具体而言,包括执行性立法与创制性立法: 执行性立法是指行政机关为了执行或实现特定法律和法规或者上级行政机关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进行的立法,通过执行性立法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一般称“实施条例”、“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 创制性立法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填补法律和法规的空白或者变通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以实现行政职能而进行的立法。一旦上位法有规定,该重复规定自然失效,因此,往往以“暂行”作为名称。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对于需要制定法律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

电大民族与宗教答案

第 1 大题: ( 得 28 分 ) 单项选择题 1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福建畲族人民擅长于二声部重唱的唱法,人们称它为“双音”。这是1958年我国著名音乐家()在闽东畲族区发现的,并称这种唱法为我国民歌中一颗“稀有的明珠”。 A . 郑小瑛 B . 施光南 C . 雷振邦 D . 朱践耳 正确答案: A . 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总体上看,北方汉人迁入福建大致有三条路线:一是沿今陇海铁路一线往东经今京沪铁路,从浙江沿海(温州等)入福建东北部(如福鼎县);二是由河南固始光州往东经安徽省到江西省九江等地,再入福建西部;三是沿今京广铁路方向南下到广东东部滨海丘陵入福建西南部龙岩、漳州地区。这三条路线以( )为主。 A . 第一条路线 B . 第二条路线 C . 第三条路线 D . 第二条和第三条路线 正确答案: D . 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明代,通晓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大利耶稣会士( )到福建传教,因善于将其教义与中国传统习惯相结合,因此传教顺利。 A . 艾儒略 B . 白多禄 C . 杜嘉德

D . 波罗滿 正确答案: A . 4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1848年,厦门建立第一座教堂( ),解放前被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称为“中华第一堂”。基督教由此始从厦门、福州向全省各地辐射。 A . 新街礼拜堂 B . 鼓浪屿三一堂 C . 竹树堂 D . 东坂后堂 正确答案: A . 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佛教各派在福建影响最大、最为流行的是( )。 A . 净土宗 B . 天台宗 C . 律宗 D . 禅宗 正确答案: D . 6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唐代( )创立了《禅院规式》,制定了一整套不同于大小乘戒律的丛林制度,特别是要寺院众僧懂得报恩、报本,尊敬祖师与祖先,把儒家的忠孝观念引进禅门,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 A . 福清人希运 B . 福清人大安 C . 闽县人师备 D . 长乐人怀海 正确答案:

南宁市制定地方性法规规定

南宁市制定地方性法规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大常委会 南宁市制定地方性法规规定 (2010年2月26日南宁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立法权限 第三章立法准备 第四章市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审议程序 第五章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审议程序 第六章立法报批程序 第七章地方性法规的解释 第八章其他规定 第九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本市立法活动,保证立法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修改、解释和废止,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制定本市地方性法规应当遵循立法法规定的基本原则。 制定本市地方性法规应当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从国家和本市整体利益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和责任。 第四条本市地方性法规立法所需经费,应当列入市本级财

政预算。 第二章立法权限 第五条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就下列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的事项; (二)属于本市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三)国家专属立法权以外,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自治区尚未制定地方性法规,根据本市具体情况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第六条规定本市特别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应当由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第七条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部分修改,但是不得同该地方性法规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八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第三章立法准备 第九条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当制订年度立法计划。 年度立法计划项目包括立法审议项目和立法调研项目两类。 第十条常务委员会应当在每年十月以前向社会公开征集下一年度的立法计划项目。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制定有关地方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 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 (2000年10月16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 次委员长会议通过) 一、根据宪法、立法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工作程序。 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自治州和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以下简称“法规”),应当在公布后的30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三、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办公厅负责报送;地方性法规,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负责报送;经济特区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由制定机关办公厅(室)负责报送。 四、法规备案内容包括:备案报告、国务院令或公告、有关修改、废止或批准的决定、法规文本、说明及审议结果报告等有关文件,装订成册,一式10份。 五、报送备案的法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负责接收、登记、存档。 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按照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分工,将报送备案的法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 六、每年1月底前,各报送机关应将其上一年度制定的法规的目录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备查。 七、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认为法规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要求的,由常委会办公厅报秘书长批转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对法规进行审查。 上述机关之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法规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建议的,由常委会工作机构先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需要审查的,由常委会办公厅报秘书长批准后,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对法规进行审查。 被审查的法规的内容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专门委员会的,应同时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主体

遇到法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108058372.html,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主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法律法规都是有国家所制定的,并且全国人大才有着相应的立法权,对此很多人都以为我们的法规都是其进行颁布。但在日常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其发展的方向等也有着区别,故对此就会有这地方性立法,下面赢了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主体 1、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3、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区别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第八十九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因此,制定行政法规是宪法赋予国务院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国务院推进改革开放,组织,实现国家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行政法规的具体名称有条例、规定和办法: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称“条例”;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称“规定”;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称“办法”。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在范围上,条例、规定适用于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办法仅用于某一项行政工作;在内容上,条例比较全面、系统,规定则集中于某个部分,办法比条例、规定要具体得多;在名称使用上,条例仅用于法规,规定和办法在规章中也常用到。地方性法规,即地方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其效力不能及于全国,而只能在地方区域内发生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当代中国,地方性法规是一种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包括一般地方性法规与特殊地方性法规。而所谓一般地方性法规,即指由各省、直辖市以及省政府

2016国家工作人员普法试题答案--民族宗教法律知识专题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民族宗教法律知识专题 第一章 法律 1、(单选题)我国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 )担任。 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 B.国务院从国家领导人员中选任 C.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公民 D.国家副主席任命 正确答案:A 2、(单选题)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区域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 ) 会同有关地方的国家机关, 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定, 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批准。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上级国家机关 正确答案:D 3、(单选题)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 )负责并报告工作。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 B.国务院 C.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 正确答案:A 4、(单选题)我国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什么时候生效?( ) A.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 B.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C.一经成立便生效 D.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正确答案:B 5、(单选题)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 )的顺序组成。 A.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 B.民族名称、行政地位、地方名称 C.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D.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 正确答案:C 6、(单选题)我国( )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 条例和单行条例。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C 7、 (单选题)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符合《民族区域自治法》 规定?( ) A.自治机关对本地方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按照国家规定的原 则,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并须分别报国务院、省、自治 区、直辖市批准 B.国家财政体制下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 由自治机关自主地安 排使用 C.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 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 D.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但预备费 在预算中不得高于一般地区 正确答案:C 8、(单选题)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与外国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经( )批准,开展边 境贸易。 A.上级国家机关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 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2、自治州党委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奋斗目标是( )。 3、清朝政府于()年建立新疆省。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三史”教育是指()()()。 5、新疆精神的是指()()()()。 二、单选题(10分,每题2分)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 、四分之一 B 、五分之一 C 、六分之一D、七分之一 2、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 A、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文字 B、汉语 C、汉字 D、外语 3、国家在()举办民族中学或者在普通中学开设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实施中等教育。 A、沿海地区 B 、内地省市C、发达地区D、沿海省市 4、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在()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A 、平等互利 B 、团结互助C、交流提高D、友好平等 5、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 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发展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相互尊重 三、简答题(30分每题6分) 1、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九条对不得破坏

民族团结是如何要求的? 3、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三十七条对破坏民族团结如何追究责任? 四、论述题(40分) 1、零散朝觐有哪些危害?(15分) 2、“瓦哈比”极端思想的危害?(15分) 3、你认为父母让不满18岁的孩子封斋、非法学经是否正确?(10分) 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到2015年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 3、(公元1884) 4、(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 5、(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二、单选题 C A C D B 三、简答题 1、答: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形成的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等,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2、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散布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不得收集、提供、制作、发布或者传播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信息,不得实施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 3、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答: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

民族团结知识测试题(答案)

/ /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6 分,共30 分) / / / 一、填空题(每题 5 分,共30 分)1、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 / / 1、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国家。A、毛泽东 B 、邓小平 C 、胡锦涛 / / 2、我国确认56 个民族成份,其中少数民族有个。2、我国少数民族有 1 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百分之以上。 / / / 3、各民族共同、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A、六 B 、七 C 、八 / / 的主题。 3、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 的一 4、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的重大问题。 项基本制度。 题 5、民族,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A、民族团结 B 、民族平等 C 、民族区域自治 答 6、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权利。4、社会各行各业都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不得生产经 要 7、《民族区域自治法》_______年____月颁布,___ 年___月进行修改. 营含有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产品,不得拒载、拒住、拒餐、拒售。 不 8、马克思主义“五观”指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A、民族 B 、经营 C 、经济 内 名 姓 9、“四个认同”是指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5、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的民族成份确定。线 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A、父亲 B 、母亲 C 、父亲或母亲封 10、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是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 6、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B )密 级班/ / / 11、“三个离不开”思想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A 、蒙古族 B 、壮族 C 、满族D、回 族 / / 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7、我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主,使用狗拉雪撬的民族是 (C ) / / 12、党的十八大提出牢牢把握各民族“二个认同”主题, “两 个认 A 、鄂温克族B、鄂伦春族C、赫哲族D、塔吉克族/ / / 同”指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8、“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原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