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笛子的制作方法

关于笛子的制作方法

关于笛子的制作方法

很多学习笛子的朋友都买不到一根适合自己的笛子,所以会尝试制作笛子,那么笛子是怎么制作的?制作的步骤是什么?

1.制作工具:

(1)能够切断竹子的小锯或刀子;

(2)能够钻眼(孔)的钻子或者粗铁丝(烧红)之后钻孔用;

(3)修挖洞孔的小尖刀(普通小尖刀也可以);

(4)能够打穿竹子内的长刀,或用粗钢丝把一头打成半圆形,磨得锋利一些即可;

(5)铅笔和小米达尺。

2.竹子的粗细和音孔、膜孔、吹孔距离的比例

常用笛子尺寸比例表

注:

(1)各孔之间的距离都一定要从每个孔的中心算起,不能从孔边起。

(2)尺寸都以毫米计算,比如15毫米。

笛子各调音阶指法

笛子,作为中国拥有最古老历史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 并延续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8000年前曾出现的骨哨是笛子的前身,笛子大约在秦汉以前就有记载),但古时的人们对笛子的了解远不及现代笛子研究者。包括近代的很多笛子研究者,对笛子的指法、调以及运用的表达仍然是不完善的,所以,我仅希望以本文,能弥补一些笛子学习者对笛子的指法、调的了解不足,同时也希望能和各位朋友一起共同进步。不管是什么乐器,指法与调子是相互相承的,所以其实也没有调子和指法的分别,由指法不同决定了曲子调子的变化,又由曲子调子的变化派生出不同的指法,两者密不可分,是辩证和统一的关系,不管是笛子作曲家还是笛子演奏家,都不能忽视笛子的指法与调的运用。下面简单地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关系,以及笛子的指法、调子在曲子中的运用。从笛子可以实现的指法来讲,以全按作5为例,笛子的指法从低音5一直到极高音1,其实上面还有音(极高音2,4等),只是确实不常用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首先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的。笛子常用的调子,如果以C调笛子为基准,全按作1就是G调,全按作2就是F调,全按作6就是降B调,全按作3就是降E调,那么为什么是这么分呢?因为当C调笛全按作1时,1变成了C调的5,所以从C(1)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是G(5),那么我们就说C调笛全按作1后是G调,以此类推,当全按作2时,1变成了C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F(4)所以是F调,那么如果我们换成D调的笛子呢?同样原理,全按作1时,1变成了D调的5,所以,从D(2)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就是A(6),所以就是A调,以此类推,D调全按作2时,1变成了D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D(5),所以我们就说它是G调。也就是说是什么调子的笛子,要全按作什么,只要将这个调子笛子的全按作5的1,向上数到作的什么音,是多少度音,然后把几度音加到原来的调子上去,算出是什么音,就是什么调子了,当然,首先得明白一些音程关系才行,以后会作进一步的解释和 表达上的研究. 那么笛子的调子和指法在曲子中又是如何运用的呢?先来说一下笛子本身的调子对曲子的影响。我们把笛子的风格简单地分成了两个大块:南方和北方。我们知道不同风格和不同地方的曲子要用到不同的调子,比如北方笛子曲子的调子以G调笛子(梆笛)居多,原因是因为北方的曲子大多高亢激昂,很具冲力,所以G调梆笛善于表现北方音乐的豪爽感,而且又比较适合北方笛子演奏技法中的剁、吐、滑的效果,当然,同样作为梆笛的小F、A调也很适合北方笛子曲子的演奏。南方笛子的调子以D调以下(比如C、B、bB、大A、大G、大F等)居多,大多善于表现委婉和悠闲,所以讲究声音浑厚,具有共鸣感,D调以下曲笛也比较适合南方的笛子演奏技法中的颤、打、叠的效果,尤其是低音区的感觉较梆笛更为厚实。再来说说不同的曲子应用的笛子的调子吧,很多朋友不知道什么样的曲子配什么调子的笛子,所以我想还是有必要分析一下的。除了以上说过的南北两派风格的差异,我要说的是,北方的曲子如果是表现恬静的、舒适的风格,同样可以用D调来衬托,比如北派笛子代表刘管乐老先生的作品《和平鸽》就是以D调笛子全按作2(1=G)演奏的,他的作品《夸家乡》就是以C调笛子全按作2(1=F)演奏的,也别有风味,另外,南派代表陆春龄老先生的作品《今昔》是以F调笛子全按作5和2(再加上C调笛子全按作2)演奏的,《奔驰在草原上》则是以F调笛子全按作5演奏的。也就说,选用不同调子的笛子与曲子本身没有最直接的联系,那么什么才真正影响着笛子在曲子中

常用笛子尺寸比例表

常用笛子尺寸比例表 调子的规格(以第三孔作“1”校对音准)内径(以直径计算,孔中点算起从吹孔至后出音孔从吹孔至膜孔膜孔至第六孔第六孔至后出音孔第六孔至第五孔第五孔至第四孔第四孔至第三孔第三孔至第二孔第二孔至第一孔第一孔至后出音孔D 调筒音=A 16毫米左右341 80 75 186 22 28 31 20 34 51 bE 调筒音=bB 15毫米左右314 74 70 170 20 27 28.5 18.5 30 46 E 调筒音=B 14.5毫米左右300 74 68 158 18 25 27.5 17.5 28 42 F 调筒音=C 14毫米左右280 69 61 150 17.5 23.5 25 17 25.5 41.5 G 调筒音=D 13毫米左右251 58 58 135 16.5 21 22.5 15.5 23 36.5 G调大笛子的指法表 G调大笛子与常规的笛子相比,笛子的管径更粗,长度更长,笛子重量也较重,与常规笛子在执法上也略微有些区别,并且多开了一个音孔共有7孔,由右自左(笛尾向右的执法)依次为:1,2,3,4,5,6,7孔,。G调大笛音高比D调曲笛低五度,比G调梆笛低八度与洞箫相同,而音色却较洞箫明亮,G调大笛具有低回婉转,甜润醇厚的特有音色. 其指法如下: 筒音为5的指法: 低音5 全按 低音6 开一孔为四孔为1 低音#6 开二孔 低音7 开三孔 中音1 开四孔 中音2 开五孔 全按3的指法: 低音3 全按 低音4 第一孔开半孔,其它全闭, 低音#4 第一孔全开,其他全闭开第一、二孔,其他全闭,5 低音#5 开第一、二、三孔,其他全闭 低音6 开第一、二、三、四孔,其他全闭。 中音7 开第一、二、三、四、五孔,其他全闭, 中音1 开第一、二、三、四、五孔,第六孔开半孔, 中音#1 开第一、二、三、四、五、六孔。闭第七孔 中音2 开第一、二、三、四、五、六孔。第七孔开半孔, 中音#2 七孔全开 筒音做2指法: 音名指法 2:全按 3:右手小指开孔(开第七孔) 4:右手无名指开孔(开七、六孔) 5:右手全开(开七、六、五、四孔) 6:左手无名指开孔(开七、六、五、四、三孔) 7:左手中指开孔(开七、六、五、四、三、二孔) 1:左手开食指,右手开食指(开第一和第四孔,其余孔闭) 高音2 同中音2 高音3 同全按作5的高音6(开三七孔) 高音4 开第二孔,其余全闭。(少用) 高音5 开二四五孔,其余全闭。(乐队可能用到) 筒音做6指法: 音名指法 6:全按 7:右手小指开孔(开第七孔) 1:右手无名指开孔(开七、六孔) 2:右手全开(开七、六、五、四孔) 3:左手无名指开孔(开七、六、五、四、三孔) 4:左手中指开半孔(开七、六、五、四、三、二<半>孔) 5:左手开食指,右手开食指(开第一和第四孔,其余孔闭) 高音567 同全按作5的高音456。 极高音1 闭1567孔和第2孔半孔,其余全开,很少用。

关于笛子演奏的指法和定调

[分享]关于笛子演奏的指法和定调。(内附笛子专用转调表!) 发表于:2009-9-13 23:37:00 首先打个比方,来简单说明一下转调的原理。 5 6 7 1 2 3 4 5 6 7 1 2 线段甲:---------------------------------------------------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线段乙: -------------------------------------------------- 现在给你一把十厘米量程的尺子,要分别量出甲乙的长度。甲能量出来,难道乙就不能量出来吗? 量乙的长度,当然不能从甲的端点开始量,而是把尺子移到乙的端点量。 转调也是一样,筒音作5,就相当于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甲的左端点;筒音作2,就相当于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乙的左端点。尺子本身并没有变长,只是根据需要来选择起点罢了。 ===================================================== =========

不久前犯了个非常低级的错误,想起来就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一直以为自己还知道一点的,结果居然说了“升E调”这个词。汗啊汗! 再看论坛里面,很多乐友前辈也都说了不少这方面的基本知识,迅歌精心编辑的基本乐理知识帖子就非常详细,真的是耳提面命了。可是很多乐友貌似有畏难情绪,遇到“乐理”两个字就看不下去。 先贴上迅歌的帖子链接:(点击进入)强烈建议初学者先学习简谱基础知识 另外再补充一些关于转调的乐理知识: C调笛子开123孔按456孔吹出来的音,就是钢琴上的中央C,所以C调第三孔附近要标个C的符号。C调笛子筒音作5的时候,开123孔吹出来的音就作1,而这个音的音名是C,所以C调笛子筒音作5就是1 =C的调。 钢琴上,CDEFGAB,他们对应的唱名就是1234567。就类似音阶有低音中音高音(123456712345671234567),正式地说,音名应该是…………C2、D2、E2、F2、G2、A2、B2//C1、D1、E1、F1、G1、A1、B1//C、 D、E、F、G、A、B//c、b、e、f、g、a、b//c1、b1、e1、f1、g1、a 1、b1//c 2、d2、e2、f2、g2、a2、b2…………依此类推 我们经常说的大G调笛子,其实就是指的G1调;我们所说的小c调笛子,就是说的小写的c调。 C1调,C调和c调,虽然依次相差一个八度,但用C调笛子吹的时候,

笛子制作

在远离城市的山区和农村,有许多笛子爱好者,为买不到一支理想的笛子而苦恼。但是,就在当地可能生长着许多竹子,如果我们能自己制作笛子,那就再好不过了。为此,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制笛方法。 1.制作工具: (1)能够切断竹子的小锯或刀子; (2)能够钻眼(孔)的钻子或者粗铁丝(烧红)之后钻孔用; (3)修挖洞孔的小尖刀(普通小尖刀也可以); (4)能够打穿竹子内的长刀,或用粗钢丝把一头打成半圆形,磨得锋利一些即可; (5)铅笔和小米达尺。 2.竹子的粗细和音孔、膜孔、吹孔距离的比例,可参阅下面的图表: 常用笛子尺寸比例表 调子的规格(以第三孔作“1”校对音准)内径(以 直径计算, 孔中点算 起) 从吹 孔至 后出 音孔 从吹 孔至 膜孔 膜孔 至第 六孔 第六 孔至 后出 音孔 第六孔 至第五 孔 第五孔 至第四 孔 第四孔 至第三 孔 第三孔 至第二 孔 第二孔 至第一 孔 第一孔 至后出 音孔 D 调筒音=A 16毫米左 右 341 80 75 186 22 28 31 20 34 51 bE 调筒音=bB 15毫米左 右 314 74 70 170 20 27 28.5 18.5 30 46 E 调筒音=B 14.5毫米 左右 300 74 68 158 18 25 27.5 17.5 28 42 F 调筒音=C 14毫米左 右 280 69 61 150 17.5 23.5 25 17 25.5 41.5 G 调筒音=D 13毫米左 右 251 58 58 135 16.5 21 22.5 15.5 23 36.5 注:1.各孔之间的距离都一定要从每个孔的中心算起,不能从孔边起。 2.尺寸都以毫米计算,比如15毫米。 3.制作过程: (1)首先把竹子的材料选好。一般说,要选用老的、坚实而干燥的竹子,其次是竹节要小(多少不太紧),表面圆而平整,两头的粗细相差不大。选好之后,按笛子的长度锯成节。如果竹身不直,可用柴火(或草火)烘烤,把有弯的地方烤热后,扳直浸入冷水中(以防弯

笛声

34 笛声 二OO九年五月十九日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自主理解“渴慕、茫然若有所失、莫逆之交”等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体会老木匠那神奇、美妙、变化多端的笛声中走进聂守信的心声, 并通过想像聂守信和老木匠的对话,进一步感受聂守信对音乐的酷爱。 3、体会本文中首尾呼应表达方式的特有韵味。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描写老木匠笛声的语句的品读,以及对聂守信心理活动的揣摩,引导学生由笛声走进心声,感受聂守信对音乐的酷爱。 三、教学难点: 想象聂守信向老木匠拜师学艺的过程,加深对聂守信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 (2)收集有关聂耳的生平介绍。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听,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出示介绍我国民间乐器——笛子的一段话,让学生边欣赏笛声,边自读感受。 笛是我国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笛子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很强,无论演奏舒缓、平和的旋律,还是演奏急促、跳跃的旋律,都有其独到之处。此外,笛子还擅长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能把听众带入鸟语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 2、板书课题:34 笛声 3、齐读课题。 4、认识首尾呼应的写法。 (1)出示句子: 听,笛声又响起来了。 听,笛声又响起来了。 (2)找一找,这两句话在课文的哪里?读读课文,看看有什么发现? 交流、随机板书:老木匠聂守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由老木匠的笛声到老木匠和聂守信的共同笛声,中间发生了什么事?通过刚才的朗 读,同桌讨论完成这个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聂守信小时候被,随后跟随

,最后两个人成为。 34 笛声 老木匠聂守信 莫逆之交 2、理解:“莫逆之交”(板书:莫逆之交) 三、走进笛声,感悟心声。 1、走进笛声 (1)快速默读课文2-6节,用直线划出描写笛声的句子。 (2)交流,并出示有关句子,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笛声的神奇魅力。 出示句子: ●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嘹亮、悠扬、激越的笛声,在静静的甬道街荡漾着,慢慢地消失在街道尽头。 这句中有三个描写笛声的词语,谁愿意来念一念? 笛声富有变化,你能通过这三个词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师: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那是什么时候呢?生交流:傍晚。 文中还有哪些表示傍晚时分的词句? 你能说一个吗? 这么美的傍晚,优美的笛声在静静的甬道街荡漾,慢慢的消失在街头,这种意境多美啊!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 ●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啁啾…… 这里有三个描写鸟叫的词谁来读读看。(生:啼啭、喧躁、啁啾) 这美妙的笛声,仿佛像,仿佛像,转而又变为。(引读) 出示:它时而,时而, (师生合作读。)师:是呀,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呀……(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小鸟,一只能歌唱的小鸟)听,笛声像鸟儿婉转的叫声,难怪文中说鸟儿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再听,那笛声大了起来,热闹了起来,仿佛鸟儿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不一会儿,那笛声又变为------(群鸟的啁啾),是的,鸟儿怎样唱歌……(老木匠的笛子就也怎么歌唱) 2、走进心声 (1)师:如此悠扬美妙的笛声使聂守信不由得出神了,他入迷了。再读课文,哪些句子体现他入迷了?用曲线划出来。 (2)集体交流:(媒体出示句子) ●那笛声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要一吹响,聂守信就情不自禁地循声走向老木匠那里。“情不自禁”是指…… 谁来读?指名读。 引读:那笛声多么神奇啊------(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要一吹响,聂守信就-----

笛子的制作

应笛友要求,公开我的大F制作方法及参数! 公开我的大F制作方法及参数 应笛友要求,公开我的大F制作方法及参数,随便玩,希望大家多提意见。以下制作方法参考了周老师的笛箫制作资料,在此表示十分感谢。 1 工具 首先准备以下工具: (1) 35W电烙铁:用于初始烫孔 (2) 小刀一个:用于修孔,小刀制作方法:手工锯条一段,一端修成三角形,磨锋利 (3) 小圆挫一个:用于修孔 (4) 细砂纸一张:用于磨孔 (5) 尺八校音软件Syaku8 2 原材料 (1)PPR管80CM:壁厚3mm以上,内径22mm,我采用的是内径22mm,壁厚4.8mm 的PPR管。 (2)硬泡沫塑料一小块:修成圆柱状(直径23mm),用于做笛脑。 3 制作方法 (1)开吹孔 大F基音长为571mm,再加上笛尾80mm,应在距笛尾一端651mm处打吹孔,吹孔在所有孔中最大。 (2)开基音孔 在距离吹孔中心571mm处,背面开两个基音孔。先用电烙铁烫孔(不要太大),然后塞上笛脑,距吹孔边约5mm处。开始调基音(用尺八校音软件Syaku8),低音5频率为261.61HZ,中音5频率为523.25HZ,如果音偏低,将基音孔超吹孔方向开,如果音偏高,将基音孔往笛尾方向开。应注意看校音器,应保证误差在20音分以内。应调整笛脑位置,保证低音5

与中音5音准都正确。 (3)开前出音孔 在基音孔与笛尾1/2处左右,前后开两个前出音孔,此两孔对笛子无音准影响,可能会影响高音发音。 (4)确定1,2,3,4,5,6,7,及膜孔的位置,并逐个调音,从1孔开始,一个孔调完后,再调整下一个孔,一次只挖一个孔。 1-7孔的位置距吹孔中心的距离按以下比例计算: 一孔为0.84*571 三孔为0.74*571 四孔为0.69*571 五孔为0.59*571 六孔为0.51*571 七孔为0.44*571 二孔位于一,三孔中间。 膜孔位于7孔与吹孔中音偏向7孔一点的位置,膜孔要开稍小一些。 注意:一孔应开偏一些,方面小指按孔;6,7孔也可稍偏一些,方面左手按孔。 从一孔开始,挖孔调音。先用电烙铁烫孔(不要太大),然后吹本孔两个八度的音,用校音软件校准。如果音偏低,将孔超吹孔方向开,如果音偏高,将孔往笛尾方向开(用小圆挫修),音准基本准确后,用细砂纸磨光,将音调准。依次挖其它孔,并进行调音,最后开膜孔。 4 贴膜调整 最后贴上笛膜,对着校音器,一个音一个音吹,应保持正常吹奏时的口风,再用砂纸调整各孔音准。 本人只是喜欢玩,并没有进行过认真的笛箫制作方法的研究,以上方法只是我个人随便做着玩的经验,可能存在许多问题与错误,请各位笛友多提意见。最后祝各位玩得开心。 竹笛用自然长成的竹管制做,玉屏笛是笛中之珍品。制笛时,采一节竹管,里面去节中空

笛子是非常普通的一种乐器

笛子是非常普通的一种乐器,从小学生到职业演奏家,从牧童到文人雅士,都可以手持一管,吹出自己喜爱的乐曲。 笛子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先秦的文献中已有记载,然而那时的笛子有点像箫,竖着吹。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8000年前的16支骨笛,笛有7孔,东汉马融(7 9-166)《长笛赋》却说笛有4孔,说明7孔笛到东汉已失传了6000多年。现在的笛子估计是汉代从少数民族传来的。初时称为横吹,或羌笛。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所指的羌笛就是现在的笛子。最早的笛子只有三、四个指孔,因为那时的音律只有五音,没有后来的fa和xi。后来才定型为六个指孔。西洋的长笛起步很晚,大约公元1100年才有类似中国六个指孔的笛子的记载。几经改进,到19世纪才定型为有锥形管、键式长笛。锥形管计算、制作都比较复杂,本文只谈中国笛子的问题。 笛子的制作说起来是十分简单的事,找一根竹管、金属管或塑料管,打几个洞就可以了。但仔细推敲起来,却并不简单。问题是:怎样挖洞,怎样确定洞间的距离,才能使笛子发音准。笛子的制作虽历经数千年,却至今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公式来计算洞间的距离。1975年出版的一本书介绍笛子的制作时,还是这样说的:“开孔先开吹孔,堵上笛塞,然后开基音孔。开始先钻小一些,边扩大边试吹,听筒音是否准确。如低时可将向靠吹孔边扩大一些;如高时,则向另一端扩大一些。”就这样,从基音孔起一孔一孔地边开边吹,一不小心,一根笛料就报废了。实际上,如果没有一根现成的好笛子在身边,即使一开始开一个小孔也不知道应该开在什么地方。所以虽经过千年历史仍不免有点盲目性。 乐器和力学有密切的关系,许多著名的力学家都从事过乐器的研究。明朝王子朱载堉(1536-1611)曾从事过乐器研究,在世界上最早制定了的十二平均律。英国大力学家瑞利(Rayleigh,1842-1919)的巨著《声学理论》是一本研究乐器与振动的经典著作。笛子的制作也是一个经典的力学问题。笛子从吹孔到指孔长度同发音频率的关系,应当能运用力学知识加以精确化。以往也有过不少研究,只不过误差较大不能符合实际需要而已。 笔者曾花过一段时间自己制作过各种尺寸的笛子,并初步总结了一些规律,特别是总结出一个如何计算指孔距离的公式。现在把它写在下面以供爱好者参考。

制作笛子的方法

制作笛子的方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制作笛子的方法**** 因笛子的昂贵或买不到好笛子而烦恼的朋友,请不要着急。自制笛子可使您心想事成。(1)制作工具:1能够切断竹子的小锯或刀子;2能够钻眼(孔)的钻子或锉(最好不要用粗铁丝烧--容易裂开);3修挖洞的小尖刀;4能够打穿竹子内节的长刀,或用粗钢筋把一头打成半圆形弄得锋利一些即可;5笔和尺。(2)竹子的粗细和音孔、膜孔、吹孔距离的比例。(注:孔间的距离都是从孔的正中算起,不能从边算起;尺寸都以毫米计;所列数值只是自己的经验总结,也许需要依实际情况而调整。〕(3)制作过程:1选好竹子。要选用老的、坚实而干燥的竹子,其次要节小,表面圆而平整,两头粗细相差不大。2打通内节,美化外节。3比量尺寸,决定调子。4调音挖孔。5美化外观。以上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通过您的努力,一定会做出一支十分合意的笛子。 笛子制作 (2005-01-11) 在远离城市的山区和农村,有许多笛子爱好者,为买不到一支理想的笛子而苦恼。 但是,就在当地可能生长着许多竹子,如果我们能自己制作笛子,那就再好不过了。为此,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制笛方法。 1.制作工具: (1)能够切断竹子的小锯或刀子; (2)能够钻眼(孔)的钻子或者粗铁丝(烧红)之后钻孔用; (3)修挖洞孔的小尖刀(普通小尖刀也可以); (4)能够打穿竹子内的长刀,或用粗钢丝把一头打成半圆形,磨得锋利一些即可; (5)铅笔和小米达尺。

2.竹子的粗细和音孔、膜孔、吹孔距离的比例,可参阅下面的图表: 常用笛子尺寸比例表 调子的规格(以第三孔作“1”校对音准)内径(以直径计算,孔中点算起从吹孔至后出音孔从吹孔至膜孔膜孔至第六孔第六孔至后出音孔第六孔至第五孔第五孔至第四孔第四孔至第三孔第三孔至第二孔第二孔至第一孔第一孔至后出音孔 D 调 筒音=A 16毫米 左右 341 80 75 186 22 28 31 20 34 51 bE 调 筒音=bB 15毫米 左右 314 74 70 170 20 27 30 46 E 调 筒音=B 毫米 左右 300 74 68 158 18 25 28 42 F 调 筒音=C 14毫米 左右 280 69 61 150 25 17

竹笛转调指法表

竹笛转调指法表 【调的含义】 每一支笛子在第三孔的地方都有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这个字母就代表着这支笛子打开第一、二、三孔所发音的音高。也就是说,这支笛子就是这个调的。 【误区】 通常情况,初学者会认为所有的曲子都可以用一支笛子来演奏,还会认为一支笛子只能吹奏一个调,这是完全错误的。 首先,不同音色不同风格的乐曲要选用不同的竹笛;其次每一支竹笛都可以至少演奏7个调。除了本身第三孔上标注的调,还可以演奏其它 6 个调。演奏这六个调就叫做转调,这个转调表就标注了笛调、曲调与选用指法的关系。

【七孔笛】 为了方便竹笛演奏的转调,我们在第二孔的下方加开了一个用拇指开按的小孔,所以我们演奏的竹笛叫做七孔笛。下图: 筒音作2 、3 、6 三种指法中,此小孔的作用非常重要。 笛子徒手练习操 气练法 第一节:双腿齐肩分开,膝微曲。两手臂自然垂于身两侧,口鼻同时缓慢吸气。与此同时,两手心相对,自正前方逐渐上举至胸部,接着双臂向左右斜向拉开做扩胸动作,尽量使横隔膜向下压,气要吸足,直到不能再吸为止。静止2秒钟后,再缓慢地吐气。两手臂自两侧上方,手心向下逐渐下垂于身体两侧,恢复到原位。气要吐尽,口内发出“嘘嘘”声,到不能再发出“嘘”声为止,以检验自己的确是把气吐尽了,吸与吐,往返为一次,做16次.第二节:双腿齐肩分开,膝微曲,两手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口鼻同时缓慢吸气,逐渐使横隔膜下压。与此同时,两手心相对,自正前方逐渐上举到胸部。接着双臂向左右斜向拉开,做扩胸动作。气要吸足,直到不能再吸为止。然后手心向正前,两臂猛地向前伸直,与此同时运用腹部的收缩机能,以最快的速

度将气猛地喷出,要有爆发力,气流越急越好,最好将气一下喷完。重复16次。 第三节:双腿齐肩分开,膝微曲。两臂向左右斜做扩胸动作,然后微张嘴,以最快速度,猛地吸进大量的气,越多越好。再两手臂自两侧上方,手心向下,逐渐下垂于身体两侧。与此同时缓慢地吐气,直至吐尽为止。重复16次。 上述徒手练习,是大运动量的运气,吞吐量已达极点,久而持之就能增大本身的肺活量,增强横隔膜及腹部机能的弹性。从而可以容纳更多的气,再加上运气的技术,气就显得更长,在演奏时就可运用自如了。 指练法 第一节:两手心相对合上,手指伸直,然后把双手夹在两大腿之前,对搓擦掌,做32次。 第二节:保持自然手形,使腕部放松地旋轮正、反各8次,做16次,左右手分别进行练习。接着,右手掌心摩擦左手背8次,摩擦手指8次,然后变换用左手掌心摩擦右手背8次,摩擦手指8次。如此双手交换各做4次。最后左右手握拳,再猛地把十指突然伸张,如此连续重复16次(注意腕部的放松)。 第三节:扳指动作,将手掌伸开,每个手指转换地往手背方向扳压,再往左右两面扳压,然后手指放松,恢复原状。接着,将每个手指转换地进行甩摔,要绝对地放松,被甩手指犹如关节骨已断,仅仅皮连着似的,如十个手指都能甩动则更好。每个手指甩动32次。 手指是笛子演奏旋律及各种技术运用的基础,上述指练法旨在训练整个手各部位肌肉、韧带及手形的松弛,更是手指功能性的训练。特别是第三节扳指

笛 子 制 作

笛子制作 关于竹笛的制作问题,在我国历史上曾有不少记载,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黄帝命伶伦伐竹斩而为十二筒,后来还有荀氏、丘仲、刘和、刘 秀等等造笛之说。在近代专业制笛师中有罗松泉和郑玉荪、常敦明、等老前辈,他们对竹笛制作都作过精心的研究。新的一代有邹叙生、王 益良、周林生、沈钰清、赵景国等也积累了许多好的制作经验。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笛子品种非常丰富,这里仅谈谈广为流传的曲笛和梆笛的制作程序。 1、竹笛的材料: 一般用浙江余杭一带的白竹,江西安徽一带的紫竹做的笛子音色为好。白竹做的笛子发音清晰、明快,紫竹做的笛子发音柔和、圆润。但并 非所有的白竹或紫竹都能做出好的笛子,因此要注意选料。竹子生长的地方,最好是阴阴的山坡丘陵地带,日晒、雨淋,风雪、寒霜。一般 砍竹冬季为好,一则竹子质地硬,二则虫不易蛀。生长了三年左右的竹子可采制,采制的竹节以靠竹根部分为佳,采截后放在阴暗、通风处 二年左右,当它的温度不超过十六度时才好加工制作。 2、制作过程: 一、对材料进行加工: (1)由于竹子内含有水分,而且不够直,因此要进行烘烤。首先把竹子烘直,使成品不易变形,其次竹子要烘透但不能烘焦,否则竹 质变脆,会直接影响笛子的音色。 (2)将竹皮削去,将竹节打通,用细砂纸将内壁通刷干净,以便发音畅通,使气流振动统一,音色纯正。 二、根据材料的粗细,用专用内径尺量出内径的直径的长度,从而确定此材料做什么调性的笛子。竹笛内径的粗细、笛身的头大尾小对频 率影响较大,通常管径细,管内空气柱振动比较快,频率就高,反之管径粗,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就较慢,频率就低。另外同样调性的笛子即 使管头的粗细一样,由于管尾的粗细不一样,对其振动的频率也会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制作时要有二个修正参数。 确定调性后,在竹子大的一头画定吹孔位置并开孔,再塞上笛塞,吹出筒音的高音,量出吹孔的内径是多少,从而确定吹孔至出音孔所需的

笛子制作工艺过程

竹笛制作全套工艺过程——笛友必看(转贴 这是一个台湾的笛子专业的高材生所写的论文,我仔细阅读后认为很有价值。其中对笛子制作的全过程和影响笛子音色的各种因素都有详尽论述,对于笛子专业制作,业余制作,和普通爱好怎么挑选到适合自己用的好笛子都很有用处。由于原文是繁体字,我用了几个小时才全部改成简化体中文,只要能对笛友有所裨益,我的时间就没有白费。 、前言 竹笛制作一直是笔者极感兴趣的部分,我曾试验以塑胶管制做过竹笛,之后由于大陸竹材取得不易,曾经砍过台湾的观音竹及台湾桂竹来试做笛子,而在于亲身制作的过程中,发现台湾产的竹子因土壤气候问题,无法制出与大陆同等品质的笛子,桂竹作为大笛其音色尚可,但桂竹易弯曲,內壁不平均对制笛也有影响;在自己的乐器制作实践下,发现即使制笛以不若其他乐器复杂,但在每个不同的制作环节上,都能左右着乐器的品质,所以我将我制作笛所的的知识及心得记下与大家分享。 二、竹材之品种 要论述竹笛之制作,我们必须先了解竹子;如果说竹笛的制作只是将竹子挖几个孔就完成了,那能合于竹笛制作的竹子品种似乎就很多,但若是真的要能制作出音色及功能俱佳的笛子,除了制作工艺的优劣外,适当而良好的竹材就很重要了,适当指的是它的密度、弯曲度。竹节间距离及內径及外径大小等,如台湾产的玉山箭竹及观音竹虽然说长的很直而且平均但是密度不高即其纤维密度太低所以制作出來的声音音不易集中,麻竹普遍太粗,即使做为低音笛的材料都太大根本无法成材,而竹节太近的竹子内径必然不平均,即使制作出来也必然产生严重的音准问题,所以也是选择的重要条件,而这里所说的良好问题是指适当的制笛竹材中也有好坏之分,如密度高者普遍较佳,而竹子内外弧度越能接近圆形越好,将有利于发音之灵敏度,是更好的材料。 中国大陆所产的竹子,能制笛的多在浙江,江西一带其中以杭州西面余杭铜岭桥的白竹为最佳,白竹又称苦竹,主枝明显而少有分枝,叶略小,它质地坚硬,内径统一,与其它品种的竹子所不同的是,苦竹的竹节通常是一整节的,因此自古以来便被认为是制作竹笛的上等材料。上海、苏州等江南的民族乐器厂以及国内的制笛人都慕名去铜岭桥采购竹材。据说明清时代,铜岭桥的苦竹制作的竹笛曾作为贡品被送进宮廷,可见此地竹材品质之佳,是制笛之良材,而当地居指出,因当地产铜矿,所以竹子生长过程中吸收土良中金属离子,所以密度才能比之其他地方所产之苦竹更高,近期竹材需求量越来越大,因供不应求当地

唐诗中的笛声

唐诗中的笛声 摘要:唐诗中有众多描写笛声的作品。它们构成了唐诗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实在离不开笛声的激扬、推动和烘托。从唐诗中的笛声意象我们可以了解唐代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 关键词:唐诗笛声意象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绝句和律诗、古体和今体都在这一时期臻于完善。同时,唐朝也是一个音乐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咏笛诗之所以非常兴盛,与“笛”这种乐器在当时非常盛行是分不开的。唐朝正是处于中国音乐文学发生重大变化的“变乐时期”,音乐的兴盛和诗歌的鼎盛同时并存,相融相通,相互借鉴和吸收。于是在唐诗中便产生了众多的写笛诗。 一、笛的音乐文化内涵和历史文化内涵 笛,在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中,被古人寄予了治国安邦的神圣愿望,笛的文字理解与《乐记》中所表达的音乐思想似乎一致。《风俗通》:“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长尺四寸,七孔。”《乐书》:“笛之言涤也,可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七孔,下调,汉部用之。盖古之造笛,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所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者也,其制可谓善矣。”我国西汉成帝时戴圣所辑《礼记》中的《乐记》认为音乐是社会教育的工具,强调:“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并竭力提倡“雅颂之声”,反对“郑卫之音”。《论语·子罕》:“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荀子·乐论》:“故人不能无乐……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可见笛的“涤荡邪气”或“涤邪秽”内涵,与《乐记》的思想和中国古代宫廷雅乐的功能殊途同归。因此,在中国古代,笛的存在、笛的演奏与应用,在宫廷雅乐乐种中,均有明显而突出的位置。 但历代朝廷所谓“乐与政通”的雅乐和所谓“乱世之音”的俗乐,均表现出音乐社会功能的两个方面,即音乐的教育作用和音乐的娱乐作用。唐玄宗曾在上阳宫按笛新创乐曲。次日正值正月十五,唐玄宗“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诘验之,自云某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官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谟也,玄宗异而遣之”。(《元氏长庆集》卷二十四)以后李谟供奉朝廷,深受玄宗赏识,“尝独召李谟吹笛逐其(指许和子)歌,曲终管裂,其妙如此”。(《乐府杂录》)唐代李谟吹笛艺术传奇记载,以及“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张诂,《李谟笛》)的诗句,均说明了笛演奏在宫廷和民间音乐生活中的不可缺少和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

制作笛子的方法

****制作笛子的方法**** 因笛子的昂贵或买不到好笛子而烦恼的朋友,请不要着急。自制笛子可 使您心想事成。(1)制作工具:1能够切断竹子的小锯或刀子;2能够钻眼(孔)的钻子或锉(最好不要用粗铁丝烧--容易裂开);3修挖洞的小尖刀;4能够打穿竹子内节的长刀,或用粗钢筋把一头打成半圆形弄得锋利一些即可;5笔和尺。(2)竹子的粗细和音孔、膜孔、吹孔距离的比例。(注:孔间的距离都是从孔的正中算起,不能从边算起;尺寸都以毫米计;所列数值只是自己的经验总结,也许需要依实际情况而调整。〕(3)制作过程:1选好竹子。要选用老的、坚实而干燥的竹子,其次要节小,表面圆而平整,两头粗细相差不大。2打通内节,美化外节。3比量尺寸,决定调子。4调音挖孔。5美化外观。以上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通过您的努力,一定会做出一支十分合意的笛子。 笛子制作 (2005-01-11) 在远离城市的山区和农村,有许多笛子爱好者,为买不到一支理想的笛子而 苦恼。但是,就在当地可能生长着许多竹子,如果我们能自己制作笛子,那就再 好不过了。为此,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制笛方法。 1.制作工具: (1)能够切断竹子的小锯或刀子; (2)能够钻眼(孔)的钻子或者粗铁丝(烧红)之后钻孔用; (3)修挖洞孔的小尖刀(普通小尖刀也可以); (4)能够打穿竹子内的长刀,或用粗钢丝把一头打成半圆形,磨得锋利一些即可; (5)铅笔和小米达尺。 2.竹子的粗细和音孔、膜孔、吹孔距离的比例,可参阅下面的图表: 常用笛子尺寸比例表 调子的规格(以第三孔作“1”校对音准)内径(以直径计算,孔中点算起从 吹孔至后出音孔从吹孔至膜孔膜孔至第六孔第六孔至后出音孔第六孔至第五

笛箫尺寸的计算

笛箫尺寸的计算(文/周林生) 作者:周林生https://www.360docs.net/doc/109288495.html, 2005-04-20 14:44:11 笛箫尺寸的计算,主要有内径的计算,基音距的计算,按音孔的计算,温差的计算等。 笛箫制作中,选用恰当的内径是很关键的,许多制作家,演奏家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在计算上,屠式璠先生将曲笛d的内径17mm作起点,运用刘鶴云前辈建议的18开12次方的公比,计算结果,比较符合笛子的制作实情。 箫的内径落差较大,同一调的箫,以f箫举例,洞箫吹端可为18mm,琴箫可为16mm,而南箫可为20mm左右。 基音距的计算,以比较合适的筒音为g的曲笛基音距长38cm作起点,按2开12次方的公比或三分损益法计算,都符合实际情况。 箫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内径落差大,故基音距离也会有很大的落差变化。我在赵松庭先生传授我的方法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实践,总结的"二次定音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个困难。所谓的二次定音法,就像射击时的修正法。当第一枪射出时,如果偏离靶心,那么第二枪经过修正后,便能打中靶心。 观察箫的有效基音孔有二个,下面还有二个孔,文章就做在下面的二个孔上。如果要做的箫基音是c[f调箫],假定下面二孔的发音是b,二者为小二度关系.根据前述的公比可计算出b的参考距离为61cm左右,在此处开孔,经测试会有三种情况:1、正巧是b的频率;2、偏低;3、偏高。 如果是第1种情况,那么根据b与c小二度音程来计算出c的参考距

离,应该是不难的。如果是二、三种情况,那么还要将偏低或偏高的音分折合成长度。在此要留出低30音分的余地,作为最后调音时调整,偏低可以调高,偏高就麻烦了,除非接铜套。 按音孔的计算,在获得基音长度后,运用比例的方法,能非常快捷准确地算出各音孔的长度。 常识告诉我们,一根绷紧的弦的二分之一处,发出的是该弦音的高八度。二者的长度比为2:1,用2开12方的公比,可以计算出弦的八度内的十二个音的距离。 笛箫制作实践中发现,基音与比它高八度的孔距长度比是2.5:1,将2.5开12方得出的公比是:1.07935。用该公比可以计算出基音到八度音孔间的十二个音的距离。 问题是,传统笛箫是六孔,[即便是箫,最多也只有八孔],还有五个孔是不开的。而一个音孔下方的另一个孔的开启,会明显影响该音孔的音率的。为此在实践中,将六孔笛箫的比例作有效的调整。 一孔为0.84,二孔为0.74,三孔为0.69,四孔为0.59,五孔为0.51,六孔为0.44。 假如f箫的基音参考距离是57cm,那么,一孔的参考距离为57乘0.84等于47.9cm[从吹口往下量].二孔的距离为57乘0.74为42.2cm。三孔的距离为57乘0.69为39.3cm.四孔的距离为57乘0.59为33.6cm。五孔的距离为57乘0.51为29.1cm。六孔的距离为57乘0.44为25.1cm。因为是参考位置,不必计算到小数点后二位。 要说明的是,运用比例法,如果径偏大,会出现上把音[尤其是第六孔]

根据简谱吹笛子

简谱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 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 2 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3 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教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 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声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住。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 2 3 4 5 6 7 读法为:do re mi fa so la si(多来米发梭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音符的长短: 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也可以市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一旦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容易了。 用一条横线“—”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该音符的长短。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 音符名称写法时值 全音符5 ———四拍 二分音符5 —二拍 四分音符5一拍 八分音符半拍 十六分音符 5 =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八分之一拍 上例可以看出: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相反,音符下面的横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 休止符:

教你怎么做笛子

教你怎么做笛子 Post By:2011-11-23 13:44:50 [只看该作者] 在远离城市的山区和农村,有许多笛子爱好者,为买不到一支理想的笛子而苦恼。但是,就在当地可能生长着许多竹子,如果我们能自己制作笛子,那就再好不过了。为此,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制笛方法。 1.制作工具: (1)能够切断竹子的小锯或刀子; (2)能够钻眼(孔)的钻子或者粗铁丝(烧红)之后钻孔用; (3)修挖洞孔的小尖刀(普通小尖刀也可以); (4)能够打穿竹子内的长刀,或用粗钢丝把一头打成半圆形,磨得锋利一些即可; (5)铅笔和小米达尺。 2.竹子的粗细和音孔、膜孔、吹孔距离的比例,可参阅下面的图表: 常用笛子尺寸比例表

注:1.各孔之间的距离都一定要从每个孔的中心算起,不能从孔边起。 2.尺寸都以毫米计算,比如15毫米。 3.制作过程: (1)首先把竹子的材料选好。一般说,要选用老的、坚实而干燥的竹子,其次是竹节要小(多少不太紧),表面圆而平整,两头的粗细相差不大。选好之后,按笛子的长度锯成节。如果竹身不直,可用柴火(或草火)烘烤,把有弯的地方烤热后,扳直浸入冷水中(以防弯度复原),待冷却后拿出来擦干即可。 (2)打通内节,削平外节内外都要尽量求得光滑。如果竹皮粗糙而不美观也可以刮去一层薄皮。 (3)比量尺寸,决定调子。把竹子材料弄好以后,量一下内经(直径)和长度,根据它的粗细和长短,决定做什么调子的笛子最合适。 (4)调音和挖孔。这是做笛子全部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工作。往往因一个孔挖得不合格(发音不准)而使全笛报废。 挖孔时,首先挖好吹孔(不可挖得太大),堵上笛塞(也可以利用某个竹节不打通,来作笛塞),然后量好吹空孔至后音孔的距离,挖两个后出音孔。开始要先挖小点,然后吹一吹,听一听,看看筒内音是否准确?如果低了点,就将两个孔都向前(向吹孔那边)挖大一些,也可以不再挖。要特别注意的是,开始挖孔时不能超过规定的尺寸,以防音孔开高了不好弥补。

笛子制作全参数

1.径 的屠式璠先生将D调笛吹孔处的径定为17mm,并作为计算起点,结合鹤云先生的2开18次方的公比,计算出的各调的笛子径,与实际制做要求,比较接近.洞箫的径与向上纯五度音的笛相似.如:G调洞箫径与D调笛相似,F调箫与C调笛相似. 琴箫的径与向上八度音的笛相似,如:F调琴箫径与f调笛相似. 南箫尺八的径与同度大笛相似. 笛箫的径,因为演奏要求的不同,会有一些变化.像演奏江南丝竹的D调笛,一般径在17mm左右较好,而演奏昆曲,婺剧,二人台音乐的均孔D调笛径就要18mm,甚至更大. 径的变化,有一个"度"的限制,同一调的笛箫,径大的,音量大,低音好,但高音可能会欠缺一点,甚至影响高音的发音.径小的,省力,音色秀丽,高音好吹,但音量小,低音簿.总之,以满足音乐需要,兼顾高,中,低音质的笛箫径,才是较合适的. 有一种现象,盲目追求径大,要粗,厚,重.结果影响吹奏,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演奏的需要才是根本的,唯一的. 现将各调笛箫参考外径提供大家参考,在制作中,改变径的做法是常有的事,初学者不要疑惑,冬穿皮袄夏穿衫,都是正常的.

笛箫外径参考数{吹孔部位,单位mm} 笛: 大F径22/外径30.大G21/29. A20/28.bB19/27.C18/26. D17/25.E16/23.F15/22 G14/21.A13/19.bB12/18. c10.5/16.d10/15 变化调的径,取相邻两个调的中间数,如D17.E16.那么bE为16.5,类推... 紫竹洞箫:G17/24.F18/25 琴箫:G14/20.F15/21 南音尺八:G20/29.F21/30 2.基音长度 以三孔曲笛C的基音长度380mm{从吹孔中心到基音的直线距离}作计算起点,用"三分损益"法,或平均律公比都可以计算出各调笛箫的基音参考数.为计算方便,取公比为1.06,计算如下:{单位mm} 倍低C的基音长度765.倍低D681.大E606. 大F571.大G509.大A453.大bB427. C380.D338.E301.F284. G253.A225.bB212.小c189 小d16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