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初三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初三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预初语文古诗文复习卷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一、理解性默写

1、《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点出登台的感想,表达了诗人报

国无门的忧伤;

诗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黄鹤楼》中既融入了仙人乘鹤的传说中,又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既描绘了所见的黄鹤楼远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使用了叠词的修辞,描绘了江上美景,这繁荣之景也反衬出诗人内心清冷的思乡之情。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直抒胸臆,道出了心中深沉的思乡之感。

3、《送友人》点明送别地点的诗句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文中运用比喻,写出了友人即将远行他乡,漂泊不定的未来生活让诗人无比担忧的诗句是“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对偶句,也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分别在即,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两句写最后分别的场景,诗人没有直抒胸臆,既委婉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又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含蓄而深沉。

4、《月下独酌》中诗人“举杯邀明月”的原因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明月、影子无法与诗人进行真正的交流,但“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的劝慰,要抓住眼前的时光,及时享受。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运用了对偶句,写出了诗人和月、影共欢乐的情景。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两句表现了诗人要忘却世情,情愿孤独也不愿沾染世俗的情感。

二、文言文

(一)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

..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

..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1、上文出自《吕氏春秋》,该著作又名《吕览》,是杂家的代表作,由战国时期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

2、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过(经过、路过)方(正在、正要)引(牵、拉)欲(想要)故(原因/缘故)

善(善于/擅长)虽(即使)岂(难道)任(处理)悖(荒谬)3、翻译句子

(1)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看见一个人正拉着一个小孩想要把他扔到江里去。

(2)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这个人(过江的人)问他原因,(他)说:“这是因为他的父亲善于游泳。”

(3)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即使他的父亲善于游泳,他的儿子难道就善于游泳了吗?

(4)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用这样的方法(思路)处理事情,也一定是荒谬的了!

4、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故事引婴投江,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是看问题不能看主观,要实事求是,当对象发现变化时,方法、手段也要改变,否则会犯大错误。

(二)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

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

..乎?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涉(渡)坠(掉落)遽(急忙、快)契(用刀刻)求(寻找)亦(也)惑(糊涂)

2、翻译下列句子

(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有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他急忙用刀刻他的船,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像这样地寻找剑,不也是糊涂的吗?(不也很糊涂吗?)

3、故事中的涉江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人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不知变通,不善于随机应变,是个因循守旧的人。

4、这则寓言用一个成语概括是刻舟求剑,这则寓言给你什么启示?

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当情况变化时,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只会失败。

(三)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理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上文选自《孟子》,该著作是由战国时期的孟子和他的弟子所著,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这位思想家名轲,字子舆,历史上他的地位仅次于孔子,人称亚圣。他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倡以民为本。

2、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完成句子。

3、解释加点词

1)天时不如

..地利(比不上) 2)七里之郭.(外城)

3)夫环.而攻之(包围) 4)然而

..不胜者(这样却)

5)是.天时不如地利

..也(这)(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6)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7)兵革

..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 8)委.而去.之(放弃、抛弃)(离开)

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划定的边疆界限)

10)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用)

1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建立威信) 12)得道

..者多助(施行仁政、得民心)

13)寡.助之至

...之(亲属)(同“叛”,背叛)..(少)(达到极点) 14)亲戚畔

15)天下顺.之(服从) 16)以.天下之所顺(用)

4、翻译:

1)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了适宜作战的天气、时令了。这样却不能获得胜利,这是因为适宜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锋利,盔甲不是不坚固,(储存的)粮食也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的人弃城而离开,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限制(管理)老百姓不必用划定的疆域的界线,巩固国防不必凭借山川地势的险要,在天下建立威信不必凭借武力的强大。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施行仁政得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会很多,不施行仁政不得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

人少到了极点,连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服从他。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都归顺他的优势,去攻打那些连自己的亲属都背叛的人,所以得道的君子有不战的时候,如果进行战争,就必定胜利。

5、回答

1)文中用了哪两个例子分别证明作者的观点?

“攻而不胜”和“委而去之”两个事例

2)文章最后为什么要写“域民”、“固国”、“威天下”?

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仅靠“天时”与“地利”条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3)本文的中心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四)论语八则

1、文化常识

1)《论语》首创了语录体,是儒学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编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成。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者,其核心思想是仁。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学而时习

..之(按时)(温习、复习) 2)不亦说.乎?(同“悦”,喜悦、高兴)

3)有朋自.远方来(从) 4)人不知而不愠.(怨恨、生气)

5)知之为知.之(知道) 6)是知.也(同“智”,聪明)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好、爱好)(以(之)为快乐) 8)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9)择.其善.者而从.之(选择)(优点)(跟从,引申为学习)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取法)

11)可以为

...师矣(可以凭着)( 做 )

12)然后

..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样以后)( 凋零 ) 13)欲.速,则不达.(想要)(到达)

1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曾经)(整夜)(睡觉)

15)以.思,无益.(用来)(好处)

三、名著常识

《西游记》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余的三部著作分别是: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朝代明;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朝代明;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朝代清;

《劝学》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劝学》理解性默写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5.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6.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7.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8.“”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11.“,”,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2.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部编新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专题复习

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专题复习(附答案) (七年级--九年级) 《观沧海》 2、《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 4.《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 《次北固山下》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出游子思乡情深的句子 。 《天净沙·秋思》

2、《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凄凉气氛的写景诗句 3、《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 《峨眉山月歌》 1、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 《江南逢李龟年》 1、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里,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诗句 2、《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 两句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2、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暗喻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 《夜上受降城闻笛》 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的诗句 3、《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三)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三) 《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荀子·劝学》中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学不可以已。” 9、《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1、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2、《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3、《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14、《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的境界。 15、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6、《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初中理解性默写

《使至塞上》理解性默写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 ,。 3.王维《使至塞上》诗中最能鲜明地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的句子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理解性默写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将月亮人格化,用了拟人修辞方法,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的诗句 是:,。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

是:,。 《行路难》理解性默写 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 ,。 2.《行路难》诗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 ,。 3.《行路难》诗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 ,。 4.《行路难》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的诗 句:,。 5.《行路难》诗中以 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望岳》理解性默写

1.《望岳》中“,。”一句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望岳》中虚实结合的诗 句:,。 3.《望岳》中表明诗人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诗 句:,。 4.《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 是, 。 5.《望岳》诗中用了设问修辞,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的诗句: ,。 《春望》理解性默写

《劝学》理解性默写

《劝学》理解性默写(一) 1.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学习作用时用了五个比喻,先用“, ;,” 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强调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2.韩愈《师说》中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警喻说:“, ;,。”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5.“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积累就有大收获,故荀子说“, ,。” 《劝学》理解性默写(二) 6.荀子在《劝学》中用蟹作喻强调学习必须专一的句子是“, ,。” 7.荀子《劝学》中的“,”二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8.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9.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 而最终却超过了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 不足的道理。 1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风雨”来抒发感情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1.《劝学》中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 合乎道德规范的人的比喻句是:,,。 ,,。

《劝学》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 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 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 是:, ;, 。 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 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 是:, ,。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填空及其答案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复习专题 1■《观沧海》 ①曹操《观沧海》一诗中,统领全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②曹操《观沧海》诗中描写想象的句子是/曹操《观沧海》一诗中,勾勒出大海 吞 是: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的诗句 , ; ,。 ③是:《观沧海》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 ,。,。 ④《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 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①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 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集中抒写了诗人听说友 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 3.《次北固山下》 ①《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颔联是/描写江上景色的句子是: ②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一诗的尾联是/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作者急迫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最能突出地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的句子/运用对偶的名句是/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春已呈现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④《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既写景又蕴涵自然理趣的诗句是/给明月的诗句是: 4.《天净沙?秋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理解性默写试卷与答案

高一语文理解性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起到过渡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体现“书生意气”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对祖国命运担忧的两个名句 是:“,?” 5.《沁园春·长沙》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是:__________。 6.《沁园春·长沙》中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 句:__________,__________。 7.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 革命者劈波斩浪的气魄。 8.戴望舒在《雨巷》中反复咏叹“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 的”。 9.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开篇“,”两句直击诗题,恰到好处,结尾“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次抒发不舍之情。 10.“易水诀别”是《荆柯刺秦王》中悲壮的一幕,荆轲临行前在易水边慷慨歌 曰:“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1.“易水诀别”一幕中。通过写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悲壮气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2.易水诀别”一幕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柯义无反顾的精神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描写荆轲和着高渐离击筑而歌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所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慷慨悲壮。 15.《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描写送行人员愤怒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6.《荆轲刺秦王》中表现了荆轲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的坚定意志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荆轲刺秦王》中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司马迁《鸿门宴》中,樊哙借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皆叛之”的 先例劝项羽不要诛有功之人。 19.司马迁《鸿门宴》中,樊哙“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表达了要讲究大礼节,不计较小礼节的观点。 20.司马迁《鸿门宴》中,沛公“__________”一句话说明了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 的原因。 21.《烛之武退秦师》开头点明秦、晋两国攻打郑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诗经?氓》中“__________”一句,是女子向男子解释婚期推迟的责任不在 自己,而真正的原因是“子无良媒”。

2017年高考理解性默写初中50篇

2017年高考理解性默写初中50篇

初中必背50篇默写检测 (1)《论语》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7)《桃花源记》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8)《三峡》 1、《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马说》 1、《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马说》中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小石潭记》 1、《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1)《陋室铭》 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2)《岳阳楼记》 1、《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练习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近观:“,”。仰视:“”;俯瞰:“”。总结:“”。 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 《雨巷》(戴望舒) 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 2.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

《再别康桥》(徐志摩)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战国策》) 1.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 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 3.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 4. 5.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 。 6.表现宾客在与荆轲临别时悲伤的句子是:。 7.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 8.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 9.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 ,。 《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鲁迅) 1.评论“真的猛士”的句子是:,,。 2.批判“庸人”的句子是:,, 。 3.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 ,。 5.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是:,

。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练习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总结:“万类霜天 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 《雨巷》(戴望舒) 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

初中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50篇

初中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 (1)《孔子语录》 1、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 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 3、《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 ,;或,。 4、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 5、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6、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 7、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8、《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 ,。 9、《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 ,。 10、《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11、《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 12、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 13、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 ?? 14、《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应该:,? 15、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 1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 1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18、《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19、《论语十则》中,表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 20、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 ,。 (1)《孔子语录》答案: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劝学》理解性默写28727

1.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学习作用时用了五个比喻,先用“, ;,” 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强调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2.韩愈《师说》中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警喻说:“, ;,。”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5.“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积累就有大收获,固荀子说“, ,。” 《劝学》理解性默写(二) 6.荀子在《劝学》中用蟹作喻强调学习必须专一的句子是“, ,。” 7.荀子《劝学》中的“,”二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8.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9.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了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

足的道理。 1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风雨”来抒发感情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1.《劝学》中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的比喻句是:,,。 ,,。 《劝学》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专项训练题

l 《南园》中抒发诗人怀才不遇情怀的句子(反面写投笔从戎的必要性)是: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l 《梦江南》以写景表现女主人公离愁的句子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l 《梦江南》表现思妇等待时间之长的句子是:过尽千帆皆不是。 l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l 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l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句子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l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出了40岁以上的人穷困经历的句子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l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强盗。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l 〈望洞庭湖赠丞相〉咏洞庭湖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城。诗中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的句子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l 〈渔家傲〉中表现作者矛盾心情的语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对将军和征夫产生同情和敬佩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描写边城冷落荒凉景色的句子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句是我们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l 《己亥杂诗》中以落花喻自己身世,即使沉沦,也要为护花发挥一定的作用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l 《行路难》中表现作者的理想抱负终会实现的积极乐观精神的语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l 《行路难》中用典的语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l 《行路难》中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的句子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l 《观刈麦》中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的诗句是: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极写农民在麦收季节田间劳动辛劳的句子: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l 《饮酒》中提现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境界的一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l 〈关雎〉点明主人公热恋的姑娘身份的句子是: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君子于役〉中为“赋”的句子是“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中描写农村晚归图的句子是“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l 〈蒹葭〉中为“兴”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l 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l 问:〈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平的句子是哪两句? 答: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l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相间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l 〈沁园春*雪〉中“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着说的,既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也有是两句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交错着说

重点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1)

重点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1)

————————————————————————————————作者:————————————————————————————————日期:

(答案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 《沁园春·长沙》(必修一) 1、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如火枫林,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表现出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4、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表现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沁园春·长沙》的上片重点描写了秋天的景物,其中对秋景的礼赞,使词情趋于高昂的一句) 7、《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___________________,;近观:___________________,。仰视:___________________;俯瞰:。总结:。 8、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概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9、《沁园春·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10、诗人旧地重游,引起诗人对往昔不平凡岁月回忆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 11、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特点) 12、“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年轻时就立誓为国家民族服务,《沁园春·长沙》中他评论时政,书写宏文华章的集中概括的两句。) 13、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_ 。

初中必背50篇课文理解性默写题

初中必背16篇文言散文理解性默写题 要求:一天巩固一篇,先背诵,后默写。 N01.《孔子语录》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论语十则》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NO2.《鱼我所欲也》 1.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2、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 3. 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NO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NO4《曹刿论战》 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惧有伏焉 4、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5、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彼竭我盈的时候。 6、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NO5.《邹忌讽齐王纳谏》 1. 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 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 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 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与“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与“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最后邹忌得出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5. 文中邹忌先从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皆

《劝学》理解性默写全编[高中语文]

《劝学》情境默写 一、《劝学》(《荀子》)内容梗概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助记] 揭示中心论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助记] 以生动的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助记] 写学习的作用,强调学习可以使人超越自身局限。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助记] 写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依次围绕积累、坚持、专心三个方面展开。 二、挖空练习 君子曰:。 青,取之于(),而青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中规。虽()()(),不()挺者,。()木受绳则直,金就 ()则(),,则()明而行无过()。 ,不如;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见也。登高而(),()非加长也,;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者,非()足也,而()千里;假舟()者,非能水也,而绝江()。君子,善假于物()。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龙生焉;积善成(),,()心备焉。故,无以()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一跃,不能十步;()马十(),功在不舍。,朽木不();()而不舍,()无爪牙之利,,上食()土,下()黄泉,用心一也。()六()而二(),非者,用心()也。 三、易错字分析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015 年湖北卷,2013 年天津卷、山东卷)

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

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

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 《三峡》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7.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8.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11.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朝

发白帝,暮到江陵。 《答谢中书书》 1.全文的引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1.集中写景,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文中表现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与朱元思书》

初中理解性默写50篇

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训练题 一《孔子语录》 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④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每日反省自身品德修养的句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人处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⑥《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 ⑦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鱼我所欲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这个中心论点。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曹刿论战》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 8、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9、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五《出师表》.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0)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4)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六《桃花源记》 1. 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 2. 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 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 4. 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1

劝学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劝学》理解性默写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 《劝学》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8、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9、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10、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11、“,”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2、《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13、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4、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1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17、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 18、,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答案: 1.学不可以已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4、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