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总结

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中所有指令的的集合,它是表征一台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指令的操作数。

USB总线是以串行方式传输数据。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的集合,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病毒: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由程序和数据结构组成的大型系统软件,它负责计算机的全部软硬件的资源分配,调度和管理,控制各类程序的正常执行,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的环境。

高速缓冲储存器(Cache):位于cpu和内存之间的储存器,其

特点是速度快,目的是是储存器的速度与cpu的速度相匹配。

总线:若干信号线的集合,是计算机各部分之间实现信息传递的通道。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具有一定的结构(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主要研究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以及对数据的各种操作。

进程:一个程序(或者程序段)在给定的工作空间和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程序计数器:由若干位触发器和逻辑电路组成,用来存放将要执

行的指令在储存器中存放地址。

机器指令: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可由cpu直接执行。

cpu主要的技术指标:

1.字长:cpu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2.主频:cpu内部工作的时钟频率,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

3.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储存器的容量,不同型号cpu的总线宽度不同,因而可使用的内存的最大容量也不同。

4.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内存,I/0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5.高度缓冲: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

6.指令系统:指令的寻址方式越灵活,计算机的处理能越强。

7.机器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越短,机器性能月好。

计算机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总线)组成

1.运算器:主要完成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2.控制器:实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操作的控制,实现对整个运算过程的有规律的控制。

3.储存器:是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可以分为主存储器(也称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4.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是实现计算机系统与人(或者其他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输入设备将外界信息转化为

计算机能接收和识别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而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转为人或者

其它设备可以接受和识别的信息。

操作系统是由程序和数据结构组成的大型系统软件,它负责计算机全部软硬件资源的分配,调度,管理,控制各类程序的正常执行,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的环境。

1.处理器管理:实现多道程序运行下对处理器的分配和调度,使一个处理器为多个程序交替服务,最大限度提高cpu的利用率。

2.存储管理:对计算机的主存储器进行管理,包括主存的分配与回收,主存的保护,主存的扩充。

3.设备管理:对计算机的各类外部设备(输入,输出及外存储器)的管理。具体包括设备的分配和回收,启动外设工作,进行故障处理等。

4.文件管理:是面向用户实现按名(文件名)存取,支持对文件的存取,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解决文件的共享,保护,XX等

问题。

5.作业管理:向用户提供实现作业控制的手段,并且按一定的策略实现作业调度。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特点

1.机器语言: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语言,可直接执行。计算机可以直接识别和执行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效率很高指令的二进制代码难以记住,因此人工编写机器语言程序很繁琐,

易出错。不同的计算机有不同的机器语言,因此通用性很差。

2.汇编语言:汇编语言程序不能为计算机硬件直接识别和执行,必须通过汇编器(汇编程序)的系统软件"汇编",将汇编语言程序翻译为机器语言程序才能被硬件执行。通常,将汇编语言程序称为源程序,汇编后得到的机器语言程序称为目标程序。

3.高级语言:高级语言是以接近于人的自然语言编写程序的计算机语言。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通用性强。编程方便,简单。所编写的源程序必须通过"编译"或者"解释"生成目标程序,才能在计算机上执行。

控制器由指令部件,时序部件和微操作控制部件等组成的。

1.指令部件:包括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

(1)程序计数器由若干位触发器和逻辑门电路组成,用来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在存储器中存放地址。

(2)指令寄存器由若干位触发器组成,用来存放从存储器取出的指令

(3)指令译码器由门组合线路组成的,用来实现对指令操作码的译码。

2.时序部件:将一条指令所包含的一系列微操作安排不同的"时标"中,实现对微操作的定时。

3.微操作控制部件:综合时序部件所产生的时标信号和指令译码器产生的译码信号,发出取指令和执行指令所需要的一系列微操作信

号。

寄存器,高速缓冲,主存储器各自的特点。

1.寄存器:位于cpu中,主要用来存放指令,地址,数据等。速度与cpu匹配,容量小。

2.高度缓冲存储器:是一种速度很快,容量小的存储器,存放cpu 近期要执行的指令和数据,以减少cpu对内存的访问,提高整机性能。

3.主存储器:存放计算机运行的指令和数据,容量大,但速度比寄存器和高度缓冲器慢。

指令的执行过程。

计算机指令执行一般分为2个阶段:首先将要执行的指令从内存中取出送入cpu中,然后由cpu对指令进行译码,判断该指令要完成的操作。向各部件发出完成该操作的控制信号

完成该指令的功能。当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就处理下一条指令。一般将第一阶段称为指令周期,第二阶段称为执行周期。

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克利和埃克特,建造了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冯诺依曼主要提出了“程序储存”和“二进制”。

以构成计算机硬件的逻辑组件为标志,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系统朝着微型化,巨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微型计算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按组装形式可分为便携式和非便携式两类,按照计算机是否由最终用户使用,分为独立式微型计算机和嵌入式微型计算机。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单处理中心网络,也称“面向终端的计算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多处理中心的网络”又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1984,ISO组织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其实就是软件工程中的CAD。

指令是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其中地址码包含存储单元地址,及运算器中寄存器的编号。

程序是由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一组指令所组成。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计算机的自动计算:执行一段预先编制好的计算程序的过程。

2.执行计算程序就是逐条执行指令的过程。

3.指令的逐条执行是由计算机的硬件实现的,可以顺序完成完成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所规定的操作,并为取下一条指令准备好指令地址。

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信息有两种基本方法,按“值”表示,按“形”表示。

编码,就是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若干位二进制代码来表示数据数值,它就是计算机中所采用的“形”表示数的一种方法,十进制码如BCD码,可靠性编码如格雷码,海明码。

对字母和字符进行编码的二进制代码称为字符代码。

汉字的输入码,机内码,汉字字形码。输入码就是用键盘输入汉字时所使用的汉字编码。机内码,实现汉字在计算机内的存储和处理(使用国标区位码分为94区,每区94个汉字),用两字节表示,每个汉字所在的“区”和“位”。

用连续波形表示声音的信息,称为模拟信息(模拟信号),由振幅和频率来描述。

把声音存储到计算机里的过程叫声音的离散化(数字化)也称模/数转化。数字化声音的质量与采样频率,采样点数据的测量精度及

声道数有关。一秒钟声音储存的字节数是:采样频率x 采样精度(位数) x 声道数/8一副图像的存储容量的字节数为图像分辨率x 颜色

深度/8矢量图与位图相比,矢量图形占用的存储空间小。使用矢量图的软件,可以方便地修改图形。

视频每秒钟至少显示30帧。

中央处理器(cpu)是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也称微处理器。实现的主要功能:

1.实现数据的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2.实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操作的控制。

3.实现异常处理和中断处理,如电源故障,运算溢出,外部设备的请求服务等。

运算器,主要包括算数逻辑单元,多路选择器,通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

1.算数逻辑单元(ALU):由加法器组成,可以直接实现加法运算及

逻辑运算。

2.通用寄存器:由若干位触发器组成,用于传输和暂存数据。

3.多路选择器:可以从多路输入中选择一路作为输出。

4.标志寄存器:由若干位触发器组成,用来存放ALU的运算结果的一些状态。

运算器的实质上只是提供了各种“数据通路”。在不同的控制信号序列的控制下,让数据从“源地址”出发,途径不同的“通路”,到达“目的地址”,便可完成对数据的“加工”,实现了对数据的运算。

控制器是统一指挥和控制计算机各个部分协调操作的中心部件。实现取指令,分析指令,根据判别结果,按一定的顺序发出执行该指令的一组操作控制信号(由于这些控制信号完成的操作是计算机中最简单的“微小”的操作,所以称作微操作控制信号),当执行完一条指

令后,便自动从存储器中取出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由指令部件,时序部件,和微操作控制部件组成。

1.指令部件:包括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

(1)程序计数器:由若干位触发器和逻辑门电路组成,用来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在存储器的存放地址。

(2)指令寄存器:由若干位触发器组成,用来存放从存储器取出的指令。

(3)指令译码器:由门组合线路组成的,用来实现对指令操作码的译码。

2.时序部件:将一条指令包含的一系列微操作安排在不同的“时标”

中,即可实现对微操作的定时。

3.微操作控制部件:综合时序部件所产生的时标信号和指令译码器所产生的译码信号,发出取指令和执行指令所需要的一系列微操作信号(采用组合逻辑与微程序逻辑)

(1)组合逻辑控制:微操作信号是由组合线路产生。(修改,增补,检查困难,优点是为微操作控制信号只要通过几级门电路的延时便可产生,因而速度较快,这种指令在指令种类较少的简单计算机,或速度要求高的高速计算机中获得广泛应用)

(2)微程序逻辑控制:是建立在微程序设计技术基础上的。每一条机器指令是用一段微程序来解释,而微程序是由微指令组成,每一条微指令可产生一个或多个可同时执行的微命令。(一个控制字(每位由0或1组成代表“执行”,或者“不执行”)称为一条微指令,存放微指令的存储器称为控制存储器,微指令由为操作码和微地址段组成)。微程序控制器具有结构规X,易于指令修改,但执行速度较慢。

存储器是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分为主存储器(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1.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cpu交换的信息,都由半导体存储器组成。由地址寄存器,地址译码和驱动器,存储体,读/写放大电路,数据寄存器和读/写控制电路组成的。

(1)存储体由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存储元件,每个存储元件可存储一位二进制数,存储体包含的存储单元总数称为存储器的容量。

(2)地址寄存器。由若干位触发器组成,用来存放访问存储器的地址。

(3)读/写放大电路:实现信息电平的转换。

(4)读/写控制电路:由逻辑门电路组成,根据计算机发出的“存储器读/写”信号,发出实现存储器读或写操作的控制信号。

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存储容量:存储器可容纳的二进制的信息量。

(2)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TA(存取时间)指从接收命令到被读出信息稳定在数据寄存器的输出端的的时间,TMC(存储周期)指2次独立的存取操作之间所需的最短时间,通常TMC比TA的时间长。

(3)存取速率:指单位时间内主存与外部(如cpu)之间交换信息的总位数C=(1/TMC)*W,W为数据寄存器的宽度(一次并行读/写的位数),表示主存数据传输带宽,即每秒多少位。而1/TMC表示每秒从主存读/写的最大速率。

(4)可靠性半导体存储器:按照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分为双极型(TTL)和单极型(MOS),前者具有高速的特点,后者有集成度高,制造简单,成本低,功耗小。

按照存储器存取的方式不同,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RAM是一种可读/写存储器

在存储器运行过程中,该存储器每个存储单元可以随机写入或读出信息。RAM又可分为双级型和单极型双级型速度快,用作Cache。

ROM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只能读出不可写入,其内部信息是在脱机状态下用专门设备写入的。

ROM按存储信息的方法不同分成4类:

(1)固定掩模型ROM:制作后用户不能修改。

(2)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由用户写入,只能编程一次。

(3)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信息可多次改写,(可用紫外线照射擦掉先前的信息)

(4)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IOM):可通过加入大电流来擦除信息,从而减少重新编程的工作量。

存储元件:1.用触发器作存储元件(SRAM)

2.用电容器作存储元件(DRAM)(每次读出信息,原有信息会很快消失,必须“重写”,即使不进行读操作,它也会慢慢放电,所以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对存储元件进行“刷新”,以保证原有信息不会丢失)

3.用晶体管作存储元件(ROM)

存储矩阵:一维阵列结构(字选法),二维阵列结构(重合法),具有-维阵列结构的存储器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但数据量大,选择线将增大,所以适合小容量存储器。二维列阵结构具有选择线少的特点,适合大容量存储器。

内存条:是一种封装有多个半导体存储器的一快条形电路板,分为单面单列存储模块(SIMM),双面单列存储模块(DIMM)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通常把cpu和主存看作计算机系统的主机,其它设备都称为主机的外部设备,所以辅助存储器常称

“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其特点是。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价格低,在脱机状态下永久保存信息。

1.磁表面存储器:是用某些磁性材料涂在金属铝片或塑料片的表面作为载磁体来存储信息的存储器。(可永久保存)

2.磁带存储器:存储记录数字信息。磁带机是一种顺序存取的存储器,磁带上的信息以信息块的形式(一个“文件”,“记录”)顺序地存放在磁盘上。存取时间长,速度慢,但存储的信息容量大,价格便宜,便于携带,互换性好。磁带机的主要技术参数:(1)带速,(2)记录密度:磁带每英寸所能记录的字节数,(3)数据传输速率:磁带机在单位时间所能传输的信息的数量,是带速*记录密度。

3.磁盘存储器:按其载磁体的基片是“硬”还是“软”的,分为硬磁盘存储器,软磁盘存储器2种。(简称硬盘机,软盘机)磁盘机的结构:磁盘驱动器,磁盘机接口及磁盘组成

(1)磁盘:是存储信息的载磁体,每个磁盘有2个盘面,每个盘面有一个读写磁头,用于读写盘面上的信息。

(2)磁盘驱动器:实现读写操作的设备,它包含磁头步进电机,磁盘驱动电机及读写控制逻辑电路。

(3)磁盘机接口是连接cpu与磁盘驱动器的部件,接收cpu的控制命令,发出使磁盘驱动器进行操作的命令。

磁盘机的“地址”:柱面号,扇区号,簇数(通常1簇=2个扇区信息=1KB)

磁盘机的主要技术指标1.记录密度 2.存储容量 3.寻址时间(由寻道时间和平均等待(磁盘旋转一圈时间的一半)时间2部分组成)4.数据传输速率

软盘和硬盘:软盘要和软盘驱动器(既可以从软盘上读取又可以向软盘写入数据的装置)一起使用,存储容量小,存取速度慢,但价格低廉,携带方便,便于保存。一台硬盘机可有一个或者多个盘组。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快,不易携带,价格贵。(活动硬盘使用和软盘一样,方便)

光盘存储器:由圆盘形的玻璃或塑料基片及其上面所涂的适于光存储的记录介质组成,光盘也需要光盘驱动器配合使用。

(1)只读型光盘(CD-ROM)只能读取信息而不能修改。

(2)一次性写入光盘(CD-R)允许用户写入自己的数据,而且可以分批分期地写入数据,但只能写如一次。

(3)可擦除型光盘(CD-RW)用户可多次对其读写,必须配合驱动器和相关软件。但其速度较慢。

(4)DVD-ROM

可移动外存储器:

(1)PC存储卡:是一种大容量的便携式半导体芯片存储器。体积小,容量大,携带方便。

(2)闪存盘:(优盘)以Flash Memory为介质,所以具有可多次擦写,容量超大,存取快捷。

(3)移动硬盘:采用USB,IEEE1394接口,能提供较高的数据

传输速度,可靠性,完整性。

计算机存储体系:将计算机的存储体系分为三类,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1)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一种小容量的高速存储器,常在cpu 内,速度与cpu匹配。

(2)虚拟存储器:将辅存的一部分(甚至全部)虚拟为内存,它与由内存条组成的实际主存形成一个虚拟存储器。就是借助于辅存到主存的信息动态调度,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使用但实际又不存在的大容量主存。

输入输出设备:1.键盘 2 .鼠标(机械式鼠标和光电式鼠标)3.光学标记阅读器 4.扫描仪 5.语音输入设备(由输入器,数模转化器,语音识别器)

1.打印机(击打式(活字式打印,点阵式打印),非击打式打印机(激光打印,喷雾打印))3.绘图仪(平板,滚筒式绘图仪)

2.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打印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体积小,功耗少)。

(1)阴极射线管打印器分为字符显示器,和图形显示器主要技术指标

(1)分辨率 2.点距 3.刷新频率(至少75HZ)

4.语音输出设备:语音合成设备,数模转化器,输出器。

输入输出接口:每个外设都有各自的“接口”,也称设配卡,设备控制卡。输入输出接口是指主机与外设交换数据的界面。

接口的功能:

(1)实现数据缓冲

(2)记录外设的工作状态

(3)接收主机发来的各种控制信号

(4)判别主机是否选中该接口及其所连接的外部设备。

(5)实现主机和外设之间的数据通信按数据传送方式分类:并行接口(一个字节的所有位同时传送),串行接口(一个字节各位株位传送)

按功能选择的灵活性分类:可编程接口,不可编程接口

按通用性分类:通用接口,专用接口。

按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分类:程序性接口(通过程序执行发出信号),DMA型接口(通过硬件发出信号)。

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1)程序查询方式:在I/O设备准备期间,cpu处于查询等待状态,使cpu的工作效率低。

(2)中断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但对于慢速I/O设备,其设备的准备时间远大于执行中断服务的时间(3)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加快了主存与外设的数据传送速度,提高了cou的工作效率,但增加了硬件成本,价格贵。

(4)外部处理机方式

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的各种各样的指令,这些指令的集合称为指令系统。

堆栈:是指用作数据暂存的一组寄存器或一片存储区,以堆栈的栈底地址为基础,数据只能从一端“压入”,并从一端“弹出”,是“先进后出”,压入和弹出由压栈命令和出栈指令实现的指令的分类:(1)数据处理类指令:实现对数据的加工。算数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移位指令。

(2)数据传输类指令:寄存器或存储器传送指令,堆栈指令,输入输出指令。

(3)程序控制类指令:转移指令,调用指令和返回指令,中断指令。

(4)cpu状态管理类命令:标志操作指令,空操作指令,暂停

指令。

寻址方式:由寻址方式形成的操作数的真正存放地址,称为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直接寻址,立即寻址,间接寻址,相对寻址,变址寻址。

总线是指各“模块”之间传送信息的通路,作为计算机的一个部件,它是由传输信息的物理介质,管理信息传送的硬件及软件构成。

总线分为三类:

(1)片内总线:计算机各芯片内部传送信息的通路。

(2)系统总线:计算机个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通路。

(3)通信总线:计算机系统之间,计算机系统和其它系统之间。

各种微操作都是在这一时钟信号的同步下完成的,这一时钟信号为计算机的主频。其周期称为时钟周期,是计算机时标系统的基础。

一个基本操作所需的时间为机器周期,而实现一条指令的操作所需的时间为指令周期。

计算机的自动工作原理:

(1)从程序员看,计算机自动工作的过程是执行预先编制好的程序的过程,而执行程序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完成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的过程。

(2)从硬件设计人员的角度,计算机自动工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控制流”来驱动一个“数据流”,使其“流过”适当路劲,完成对数据的加工。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导论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80分) 1、客机、火车订票系统属于 C 。 A、科学计算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B、数据处理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C、过程控制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D、人工智能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2、按照计算机用途分类,可将计算机分为 D 。 A、通用计算机、个人计算机 B、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 C、数字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D、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3、下列数中最大的数就是。 A、(1000101)2 B、(107)8 C、(73)10 D、(4B)16 4、已知:3×4=10,则5×6= D 。 A、24 B、26 C、30 D、36 5、假设某计算机的字长为8位,则十进制数(+67)10的反码表示为。 A、01000011 B、00111100 C、00111101 D、10111100 6、假设某计算机的字长为8位,则十进制数(-75)10的补码表示为。 A、01001011 B、11001011 C、10110100 D、10110101 7、已知:“B”的ASCII码值就是66,则码值为1000100的字符为。 A、“C” B、“D” C、“E” D、“F” 8、在计算机系统内部,汉字的表示方法就是采用。 A、ASCII码 B、机内码 C、国标码 D、区位码 9、汉字“办”的区位码就是1676,其国标码就是。 A、1676H B、4908H C、306CH D、3108H 10、一个汉字字形采用点阵时,其字形码要占72B。 A、16×16 B、24×24 C、32×32 D、48×48 11、在逻辑运算中有Y=A+B,则表示逻辑变量A与B进行 B 。 A、与运算 B、或运算 C、非运算 D、与非运算 12、通常所说的CPU包括 C 。 A、运算器 B、控制器 C、运算器与控制器 D、运算器、控制器与内存 13、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 B 。 A、更便宜 B、存储速度快 C、存储容量大 D、虽贵但能存储更多信息 14、外部设备就是指。 A、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 B、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主存储器 C、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与存储器 D、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辅助存储器 15、计算机工作时,内存储器用来存储 B 。 A、程序与指令 B、程序与数据 C、数据与信号 D、ASCII码与汉字编码 16.MIPS常用来描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其含义就是。 A、每秒钟执行百万条指令 B、每分钟执行百万条指令

计算机导论重点总结

计算机导论重点总结 不足的的地方还有很多,大家需要的话打印下来用笔填写上去就可以了,OVER! 1. 计算机的产生:第一台计算机产生的时间、名称及发展。 略 2. 冯·诺伊曼型计算机的思想概述。 略 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运算器(Arithmetic Unit)、控制器(Control Unit)、存储器(Memory)、输入设备(Input Device)和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 各部件的关系见图 1-1 4. 冯·诺伊曼计算机的两大特征。 “程序存储”(Program Storage)和“采用二进制”(Binary). 5. 十进制数的二进制数表示。 6. 进位制数及其相互转换。 表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特性

7. 二进制数的四则运算。 略,但大家要重点记忆。 8. 中央处理器(CPU):功能、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由计算机的运算器及控制器组成,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在微型计算机中,中央处理器集成在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也称微处理器,简称CPU。 功能: ●实现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实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操作的控制。 ●实现异常处理及中断处理等。如电源故障、运算溢出错误等处 理。 9. 主存储器:主存储器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计算机的存储器是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可分为主存储器(Memory,也称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Auxiliary Storage,也称外存储器)两大类。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CPU交换的信息,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它与主存储器批量交换信息。目前,主存储器(主存)都由半导体存期组成。 主存的基本组成: (1)存储体(MB: Memory Bank.) (2)地址寄存器(MAR: Memory Address Register.) (3)地址译码和驱动器 (4)数据寄存器(MDR: Memory Data Register) (5)读/写放大器(Read/Write Amplifier) (6)读/写控制器(Read/Write Control Circuit)功能略,但大家查书后要重点记忆。 10. 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存储容量 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称为存储容量,它可以按“字节数”、“字数”、或“二进制位数”表示。一般来说,存储器的容量越大,所能存放的程序和数据就越多,计算机的解题能力就越强。 (2)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 存取时间(Access Time)和存储周期(Memory Cycle)是表征存储器工作速度的两个技术指标。存取时间是指存储器从接受读命令到被读出信息稳定在数据寄存器(MDR)的输出端所需要的时间。存储时间是指两次独立的存取操作之间所需的最短时间。通常存储周期要比存取时间用时长 (3)存取速率 存取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主存与外部(如CPU)之间交换信息的总位数 C 。 (4)可靠性 存储器的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来描述,它可理解为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显然,MTBF越长,可靠性越高。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技巧]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技巧]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计算机领域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来表示数值。。 2.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两大特征是“程序存储”和“______”。 3.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简称ASCII码,它是____位二进制编码,因此,它可以表示 ____种字符。 4. 计算机中采用的基本逻辑电路主意有各种______及______。 5. 用_________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6. 串口按信息传送格式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7.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交换的信息,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 8. 堆栈是指用作数据暂存的一组寄存器或一片存储区,它的工作方式称为 ______。 9. 由寻址方式形成的操作数的真正存放地址,称为操作数的 ______。 10. 计算机网络按距离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11. 设备管理中的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的_____、_____和_____。 12. 操作系统按功能特征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3. 高级语言的基本元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五大类。 14. 从根算起,树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树的_____称为树的深度。

15. _____是数据组织形式,反映数据之间的关系,但不涉及数据的具体内容。 16.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元素需存储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元素本身的信息,称之“_____”;另一部分则是该元素的直接后继元素的存储位置,称之“_____”。 17. 栈是限定在_____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其表尾称为_____,表头称为_____。 18. 用编译方法在计算机上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 _____和_____。 19.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操作系统要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四类资源管理,即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0. 处理机管理程序中,作业调度程序的管理对象是______,进程调度和交通控制程序管理的对象是______。 二、判断题(如果错误请说明理由,每题1.5分,共15分): 1( 全加器只能实现一位二进制数相加。( ) 2( 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 ) 3( 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补码: ( ) 4( 兼容机和原装机的软件是不兼容的。( ) 5( 并行性是指在同一时刻或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同或不同的工作,只要在时间上互相重叠都存在并行性。( ) 6( 计算机的硬、软件之间有固定不变的分界面。( ) 7(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的链表中的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域置为“空”,则此链表称为空表。( ) 8( 对于程序中的错误,编译程序都能有效的进行诊断和处理。( )

计算机导论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卷1 注意事项:1)本试卷适用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2)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分×70 =70分) 1、目前,计算机系统中处理的信息是。 A)数字信号B)模拟信号 C)无线电信号D)声音信号 2、在下列叙述中,最能准确地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 A)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B)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度的运算 C)计算机是一种能处理信息的机器 D)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 3、与二进制数(1100001)2等价的八进制、十进制数分别为。 A)(157)8(97)10B)(141)8(85)10 C)(141)8(97)10D)(131)8(98)10 4、关于随机存储器RAM,不具备的特点是。 A)RAM中的信息可读可写 B)RA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 C)RAM中的信息不能长期保存 D)RAM用来存放计算机本身的监控程序 5、ASCII码值由小到大的一般顺序是。 A)特殊符号、控制符、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B)控制符、特殊符号、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C)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 D)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小写字母、大写字母 6、扩展名为COM类文件为。 A)命令解释文件B)C语言源程序文件 C)目标代码文件D)系统配置文件 7、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CAD B)CAM C)CAE D)CAT 8、编译型高级语言源程序可以。 A)由计算机直接执行B)经汇编后执行 C)边解释边执行D)经编译、连接后执行 9、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应包括。

A)主机、键盘、显示器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计算机外设D)主机、外设 10、显示器最重要的指标是。 A)屏幕大小B)分辨率 C)显示速度D)制造商 11、批处理操作系统是一个操作系统。 A)交互式B)分时 C)非交互式D)网络式 12、把高级语言的源程序变为目标程序要经过。 A)汇编B)编译 C)编辑D)解释 13、微机的性能指标中的内部存储器的容量是指。 A)RAM的容量B)ROM的容量 C)硬盘的容量D)RAM和ROM的容量 14、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自动连续进行数据处理,主要因为。 A)采用了开关电路B)半导体器件 C)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D)采用了二进制 15、CPU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用进行运算。 A)二进制B)八进制 C)十进制D)十六进制 16、现代计算一般都是。 A)模拟计算机B)微型计算机 C)网络计算机D)电子数字计算机 17、存储器容量是1KB,实际包含字节。 A)1000 B)1024 C)1024G D)1000M 18、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A)特殊的计算机部件B)特殊的生物病毒 C)游戏软件D)人为编制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19、计算机一旦断电后中的信息会丢失。 A)硬盘B)软盘 C)RAM D)ROM 20、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A)操作系统B)语言处理程序 C)工具软件D)数据库管理系统 21、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各部分的一镞公共信号线,它是计算机中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总线是由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其中地址总线是_ 在微机各部分之间传送的线路。

8619计算机导论试题 答案

试卷代号:8619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补修课程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导论》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280×1024 2、后进先出 3、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4、条件格式 5、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6、冗余压缩法(或无损压缩法/熵编码)熵压缩法(或有损压缩法) 7、实体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管理安全 8、有线信道无线信道 9、及格 10、最低的耦合度,即不同的模块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弱模块的层次不能过深,一般应尽量控制在7层以内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C 2、 A 3、A 4、C 5、D 6、D 7、 D 8、A 9、C 10、 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RISC、CISC 答: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2、分时操作系统:所谓分时是指多个用户终端共享使用一台计算机,即把计算机系统的CPU时间分割成一个个小的时间段(称其为一个时间片),从而将CPU的工作时间分别提供给各个用户终端。分时操作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对用户响应的及时性。它

一般适用于带有多个终端的小型机。 3、SQL:SQL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词组的缩写,含义为“结构化查询语言”,它包括数据的定义、操纵、查询和控制四个方面的功能,是一种功能齐全的数据库语言。 4、结构化方法:就是强调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所开发的软件的结构的合理性。由此提出了一组提高软件结构合理性的准则。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答:1、数据传送类指令2、数据处理类指令3、程序控制类指令4、输入输出类指令5、硬件控制类指令 2、答案略。 3、答:图形一般指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如直线、圆、圆弧、任意曲线和图表等;图像则是指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 图像都是由一些排成行列的像素组成的,一般数据量都较大。而图形文件中只记录生成图的算法和图上的某些特征点,也称矢量图。相对于位图的大数据量来说,它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 4、答:电子商务的系统框架构成:Internet:将计算机联网;域名服务器:用来进行域名地址和IP地址之间的转换;电子商务服务器:提供网上产品目录管理、网上电子交易安全监控、网上订货、电子收款机、银行支付网关等功能;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提供供货链管理、网上市场、网上广告、网上零售、有偿服务、网上银行等功能;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对大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组织、管理、查询、检索等功能;支付网关:银行和金融系统和Internet的接口;认证机构:负责确认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身份、信誉度的权威性机构;电子商务客户机:顾客使用的终端机。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总结 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中所有指令的的集合,它是表征一台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指令的操作数。 USB总线是以串行方式传输数据。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的集合,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病毒: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由程序和数据结构组成的大型系统软件,它负责计算机的全部软硬件的资源分配,调度和管理,控制各类程序的正常执行,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的环境。 高速缓冲储存器(Cache):位于cpu和内存之间的储存器,其 特点是速度快,目的是是储存器的速度与cpu的速度相匹配。 总线:若干信号线的集合,是计算机各部分之间实现信息传递的通道。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具有一定的结构(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主要研究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以及对数据的各种操作。 进程:一个程序(或者程序段)在给定的工作空间和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程序计数器:由若干位触发器和逻辑电路组成,用来存放将要执

行的指令在储存器中存放地址。 机器指令: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可由cpu直接执行。 cpu主要的技术指标: 1.字长:cpu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2.主频:cpu内部工作的时钟频率,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 3.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储存器的容量,不同型号cpu的总线宽度不同,因而可使用的内存的最大容量也不同。 4.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内存,I/0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5.高度缓冲: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 6.指令系统:指令的寻址方式越灵活,计算机的处理能越强。 7.机器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越短,机器性能月好。 计算机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总线)组成 1.运算器:主要完成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2.控制器:实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操作的控制,实现对整个运算过程的有规律的控制。 3.储存器:是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可以分为主存储器(也称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4.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是实现计算机系统与人(或者其他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输入设备将外界信息转化为

计算机导论习题答案

计算机导论习题答案 【篇一: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教学团队 2010.9 习题1 1.1 选择题 1.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46年研制成功的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名称是( c )。 a) pentium b) ibm pc c) eniac d) apple 2.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 b )位个人计算机ibm pc5150。 a)8 b) 16 c) 32 d) 64 3. 中国大陆1985年自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pc 兼容机,即( c )0520微机。 a) 联想 b) 方正 c) 长城 d) 银河 4. 摩尔定律主要内容是指,微型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 c )个月翻一番。 a) 6 b) 12 c) 18 d) 24 5.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c )作为主要电子元件。 a) 电子管 b) 晶体管c) 集成电路d) 微处理 6. 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 b)。 a) dram b) cpu c) crt d) rom 7. 将微机或某个微机核心部件安装在某个专用设备之内,这样的系统称为(c )。 a) 大型计算机 b) 服务器c) 嵌入式系统 d) 网络 8. 冯.诺依曼计算机包括,( b )、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a) 显示器b)运算器c) 处理器 d) 扫描仪 9.从市场产品来看,计算机大致可以分为大型计算机、( c )和嵌入式系统三类 a) 工业pc b) 服务器c) 微机 d) 笔记本微机 10.大型集群计算机技术是利用许多台单独的( b )组成的一个计算机系统,该系统能够像一台机器那样工作。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大全

一、选择题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淡生于1946年,是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科学计算;信息管理;实时控制;办公、生产自动化;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电子商务;辅助设计(CAI);辅助设计(CAD); 3、计算机的信息表示形式为二进制,它采用了冯。诺依曼的思想原理,即以0 和1两个数字形式用于展现,“逢二进一”;它的基本信息单位为位,即一个二进制位。常用的换算单位有:1 B ===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1TB===1024GB;1个汉字===2B; 4、二进制换算法则:将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时除二取佘;二进制转化为八进制时以三位为一组,三位的权重等于八进进中的一位权重,二进制转化为十六进制时以四位为一组; 5、对于字符的编码,普遍采用的是ASCII码,中文含义为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作用通用信息交换标准。 6、计算机的系统的组成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7、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即CPU ,存储器主

要有内存和外内之分;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断电内容丢失的是RAM,外存主要有硬盘(GB),软盘(3。5 寸,1。44MB),光盘(650MB左右),移动存储器优盘(MB),MP3(MB)等; 8、软件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其有关的资料。主要有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软件即实用程序(如WPS,OFFICE,PHOTOSHOP等)。 9、计算机性能的衡量指标有: 10、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是计算机语言; 11、显示器的分辩率是显示器一屏能显示的像素数目,是品价一台计算机好坏的主要指标。常见的主要有尺寸有:640*480 800*600,1024*768 12、打印机主要有针式打印机,喷墨式,激光打印机; 13、开机方式有:冷启动:加电,引导进入系统;热启动:CTRL + ALT +DEL ,也可以用于结束任务;复位启动法:RESET 键; 14、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人为编制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通过非授权入侵而隐藏在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中,影响和破坏计算机的安全的程序;复制性,破坏性,隐藏性,传染性;

关于计算机导论的期末学习总结

关于计算机导论的期末学习总结 摘要:光阴似箭,很快一个学期过去了。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我们也学习了一个学期了,对于这门课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本文是来自软工3班的一个五人小组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心得!由林嘉豪同学对第一章做出总结,曾金名同学对第二章做出总结,吴育好同学发表自己一学期的体验,吴限同学表达对老师的教学的喜爱,最后冯所梁同学对第五段的总结以及感想。 关键词:总结;感想;体会 一、计算机简介 ―,什么是计算机 1,从字面上理解,它是用来计算的工具。计算机大至由运算器,输入设备,存储器,输出设备,控制器组成。1,运算器:它是实现数据算术运算的部件。它主要包括算术逻辑单元,多路选择器,通用容存器组及标志容存器。 2,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器,语音输入设备,模数转换器,数码相机,触摸屏等。通过它可以向电脑输入数字,图片等各种数据。 3,存储器;存储器的种类有很多,这里只介绍主储存器。它由储存体,地址寄存器,地址译码和驱动器,数据寄存器,读写放大电路,

读写控制电路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存放数据程序。 4,输出设备:有打印机,显示器等可以通过它把计算机的处理结果输出来 5,控制器:它控制和协调整个计算机的动作。它组要由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等组成。 二,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应该是算盘这样的简单计算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功能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被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的冯·诺依曼教授。他对计算机概念的描述影响了计算机的发展方向,使它最终发展成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样子。越来越多样化,并逐步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计算机在历史上经历4次改变。第一代:电子管数字机。它的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第二代是晶体管数字机。相较第一代它的体积有所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变强。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字机。它比前两代的速度更快,可靠性更好。第四代则开创了微型计算机时代。 三,计算机在生活中的运用 1,办公自动化: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业务,商务和对办公业务的统计,分析。 经济管理:经济信息的管理,计划,分析统计,预测等。 情报检索。 2,在科技中的应用:如进行模拟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

计算机导论作业

《计算机导论》作业 作业一 1-1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计算机的发展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1-2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什么? 1-3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如何,具有什么特点? 1-4完成下列数制转换: (121)10=()2=()8=()16 (63)10=()2=()8=()16 (FF)16=()8=()2 (B9)16=()8=()2 (0111001111)2=()8=()16 (111001111)2=()8=()16 (BA)16=()8=()16 作业二 2-1 简述存储器的分类标注及性能指标? 2-2 NVRAM是一种非易失的随机读写存储器,其具有什么新的特点? 2-3 简述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显示器主要有哪几项技术指标? 2-4 简述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一般步骤。 作业三 3-1 操作系统的安装方式有哪三种? 3-2 简述系统引导过程。 3-3 计算机病毒是什么?计算机病毒有什么特点? 3-4 根据攻击目标的不同,计算机病毒可以分为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作业四 4-1 常用的编程语言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4-2 什么是对象?对象有什么特征? 4-3 什么是算法?它须满足哪些条件? 4-4 什么是结构程序设计?结构程序的编写原则是什么? 作业五 1、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它们各自具有什么特点? 2、简述关系数据库与传统的数据库系统的区别? 3、多媒体数据为什么可以压缩?视频压缩的标准有哪些? 4、比较几种网络拓朴结构的优缺点。 5、网络操作系统有三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哪些相应的操作系统?

《普通物理学》作业 第一次作业:p.27 一、一飞轮直径为0.2m,质量为5.00kg,边缘绕有一轻绳,现用恒力拉绳子的一端,使其由静止均匀地加速,经0.50s转速达10r/s。假定飞轮可看做均质实心圆柱体。求: 1飞轮的加速度及在这段时间转过的转数; 2拉力及拉力所做的功; 3从拉动后t=10s时飞轮的角速度及轮边缘上一点的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及法向加速度。 二、有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均质细杆,两端各牢固地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整个系统可绕一过0点并垂直于杆长的水平轴无摩擦地转动,当系统转到水平位置时,求: 1系统所受的合力矩; 2系统的转动惯量; 3系统的角加速度 三、有质量为m1和m2( m1﹥m2)两物体分别悬在两个半径不同的组合轮上,如图P28,1-3图。求物体的加速度及绳之张力。大,小两轮间无相对运动,且半径分别为R和r,转动惯量分别为j1和j2。轮与轴承之间无摩擦。 第二次作业:p.59 1.水银气压计中混进了一个空气泡,因此,它的读数比实际的气压小。当精确的气压计的读数为1.0239×105Pa时它的读数只有0.997×105Pa,此时管内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80mm.问当此气压计的读数为0.978×105Pa时,实际气压应是多少?设空气的温度保持不变。 2.质量M=1.1kg的实际CO2气体,在体积v=2.0×10-3m3,温度为13℃时的压强是多少? 并将结果与同状态下的理想气体比较。这时CO2的内压强是多大?已知CO2的范德瓦耳斯常数a=3.64×10-1Pa·(m3)2·mol-2,b=4.27×10-5m3·mol-1。 3.温度为300k时,1mol氧的平动动能和转动动能各是多少? 第三次作业:p.142 1.P142 4-1 所示的电荷体系称为电四极子,它可以看成是两个反向放置的电偶极子 的组合体系。若将q和l看成是已知量试求: X﹥l时,图中p点的场强。假设OP垂直于正方形的一对边。 2.一厚度为0.5cm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扳,电荷体密度为1.0×10-4C/m3,求⑴ 薄层外任一点的电场强度;⑵此薄层中心处的电场强度;⑶薄层内与表面相距 0.10cm处的电场强度。 3.一半径为R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其单位面积上所带的电荷(即电荷面密度)为﹠。求距该圆柱面为r处某点的场强。

计算机导论重点

第一章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 ?第一台计算机----1946,美国,ENIAC,主要器件:电子管 ?发展阶段----按电子器件分: 第一代电子管:采用机器语言时期,以科学计算为主 第二代晶体管:采用汇编语言时期,开始出现高级语言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开始得到发展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971年-今 ?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计算机的特点----①运算速度快;②计算精度高;③存储容量大;④具有逻辑判断 能力;⑤具有自动运行能力,通用性强; ?主要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辅助系统,计算机网络 科学计算是第一台计算机的主要用途 数据处理是当前计算机的主要用途 CAI CAM CAE CAD CBE的含义 ?微机性能指标----字长:同时处理和传输二进制数的宽度 运算速度:以MIPS表示 主频:时钟频率单位Hz或MHz GHz 及内存容量,外设,软件 e.g.P4/2.4G/1G/500G/256M/COMBO/17’LCD 对应为:CPU型号/主频/内存/硬盘/显示存/光驱/显示器 CD-ROM DVD-ROM CD-RW CRT ?微机系统----硬件系统: CPU:控制器、运算器(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主机内(主)存:ROM、RAM(通常内存容量指的是RAM容量。SRAM、DRAM) 外(辅)存:磁带、磁盘、光盘等(既是输入又是输出设备) 外设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扫描仪、数码相机、数字化仪、数码摄像机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外围设备:Modem:实现模/数和数/模转换;调制:数->模

计算机导论答案

Computing Essentials 2008练习答案 Chapter 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and You Crossword Puzzle Answers: Across Num. Clue Answer 1 The most essential part of an information system. People 7 Coordinates computer resources. Operating System 10 Modifies signals for processing. Modem 12 Data that has been processed by the computer. Information 13 Unprocessed facts. Data 14 Notebook computer that accepts handwritten input.. Tablet PC Down Num. Clue Answer 2 Uses computers to become more productive. End User 3 Rules or guidelines to follow when using software, hardware, and data. Procedures 4 Created by word processors. Document Files 5 Specialized programs that allow input and output devices to communicate. Device Drivers 6 Created by database management programs. Database Files 8 The physical equipment of a microcomputer. Hardware 9 The world’s largest computer network. Internet 13 Provides step-by-step instructions to the computer. Software Num Multiple Choice Answers Matching Answers 1 B E 2 B F 3 A I 4 B H 5 D A 6 D C 7 A G 8 C B 9 D D 10 D J

《计算机导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

计算机导论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元器件的计算机属于()。 A. 第一代计算机 B. 第二代计算机 C. 第三代计算机 D. 第四代计算机 2.冯诺伊曼的主要贡献是( )。 A. 发明了微型计算机 B. 提出了存储程序概念 C. 设计了第一台计算机 D. 设计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3.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A.逻辑运算 B.算术运算 C.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D.复杂方程的求解 4.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A.特殊的计算机部件 B.特殊的生物病毒 C.游戏软件 D.人为编制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5.随机存储器简称为( )。 A.CMOS B. RAM C. XMS D. ROM 6.计算机一旦断电后( )中的信息会丢失。 A. 硬盘 B. 软盘 C. RAM D. ROM 7.CPU指的是计算机的( )部分。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C. 运算器和控制器 D. 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 8.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 A. 操作系统 B. 语言处理程序 C. 工具软件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9.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都是( )。 A. 目标程序 B. 语言编辑程序 C. 语言连接程序 D. 语言处理程序 授课:XXX

10.硬盘存储器的特点是()。 A.由于全封闭,耐震性好,不易损坏 B.耐震性差,搬运时注意保护 C.没有易碎件,在搬运时不像显示器那样要注意保护 D.不用时应套入纸套,防止灰尘进入 1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激光打印机是击打式打印机 B.击打式打印机价格最低 C.喷墨打印机不可以打印彩色效果 D.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用每秒执行指令的条数来表示 12.Windows2000是一个()操作系统。 A.单用户单任务 B.单用户多任务 C.多用户多任务 D.多用户单任务 13.WINDOWS 2000的“回收站”是( ) A.内存中的一块区域 B.硬盘上的一块区域 C.软盘上的一块区域 D.高速缓存上的一块区域 14.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 )。 A.运算速度快 B.精度高 C.资源共享 D.内存容量大 15.下列选项中( )是调制解调器的作用 A.将计算机信号转变为音频信号 B.将音频信号转变为计算机信号 C.预防病毒进入系统 D.计算机信号与音频信号相互转换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从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可分为那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 显示器的分辨率与视频卡的关系是什么? 3.简述OSI模型中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各起什么作用。 授课:XXX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导论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入门性导引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教学的二个基本的目标和任务是认知与导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统领整个课程的教学,采取高级科普的深度定位和通俗流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整个学科的概貌,对学生进行整个学科正确的认知与导学,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专业认识基础,同时,给学生的学习留下大量的疑问和问题,为后续课程的教学留下“伏笔”,真正使导论课程的教学起到初步认知与正确导学的作用,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按照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开展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本课程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组成、工作原理、数制和编码、运算基础、逻辑代数与逻辑电路等)、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整机结构、系统结构等)、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计算机系统的应用(网络、数据库、图像处理、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等)以及操作系统Windows和常用办公软件操作指南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操作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但着重讲解的是基本概念而不是数学模型和技术细节,要求做到“广度优先,广而不细”。课程侧重点在于勾画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奠定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基础,为今后深入学习信息专业各专业理论课程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学习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提高感性认识,为今后在各自的专业中对计算机的使用打下厚实的基础。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1.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了解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2.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4.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掌握基本进制转换、数字编码转化计算 5.掌握简单算术、逻辑运算 6.了解数字逻辑的基础知识,掌握简单逻辑运算和逻辑电路知识(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1.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理解CPU、存储系统(cache,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 理; 2.了解指令、指令系统、程序的概念;了解指令的格式;理解指令的执行过程; 3.了解计算机性能指标 4.了解并行处理、CISC/RISC (三).计算机软件系统 1.掌握软件概念、软件分类 2.了解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基本概念,了解软件生命周期及模型3.了解操作系统发展、分类、组成、功能 4.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分类、掌握一些基本算法和数据结构

计算机导论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P20 习题1 一、简单题: 2、计算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代,各有什么特征: 从1946年到1959年这段时期我们称之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使用电子管为主要元器件。 从1960年到1964年这段时期被称之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使用晶体作为主要元器件。 从1965年到1970年被称之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器件。 从1971年到现在被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使用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器件。 4、计算机有哪些特点:虽然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在规模、性能、用途和结构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具有以下特点:(1) 运算速度快(2) 计算精度高(3) 存储容量大(4) 计算自动化(5) 连接与网络化(6) 通用性强。 5、计算机有(哪几种)五大类:(1)巨型计算机(2)大型计算机(3)服务器(4)个人计算机(5)嵌入式计算机 P101习题3 三、简答题: 1、简述程序在计算机中的执行过程:①任务启动时,执行该任务的程序和数据从外存成批送到内存②CPU从内存中读取该程序的指令及相关的数据③CPU逐条执行指令,按指令要求完成对数据的运算和处理④将指令的运算处理结果送回内存保存⑤任务完成后,需要时将处理得到的全部结果成批传送到外存以长久保存。

3、常用的存储器种类有哪些?:常用的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器有磁芯存储器和半导体存储器,微型机的内存都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从使用功能上分为随机存储器(简称 RAM)/只读存储器(,简称为ROM)和FLASH存储器(又称闪存)。 8、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1、主频、外频和倍频 2、前段总线频率 3、位和字长 4、缓存 5、内核个数 6、多线程和超线程 P139 习题4三、简答题: 1、程序与软件的区别:软件是结果,程序是过程,也就是说软件是包含程序的有机集合体,程序是软件的必要元素。任何软件都有可运行的程序,至少一个。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所需要的所有文档的总称,而程序是软件的一部分。 2、简述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加电启动计算机工作后,CPU首先执行主板上BIOS中的自检程序,测试计算机中主要部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若无异常情况,CPU 将继续执行BIOS中的引导装人程序,按照CMOS中预先设定的顺序启动,将其主引导记录读到内存,然后将控制权交给其中的操作系统引导程序,由引导程序继续将硬盘中的操作系统装入内存。操作系统装入成功后,整个计算机就处于操作系统的控制之下。 3、程序在计算机里面的执行过程:运行 -翻译 -计算处理-翻译-返回结果 P183 习题5 三、简答题:

(完整word版)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西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计算机导论(90分钟)试题 2012年7月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 用一个字节表示无符号整数,其最大值是十进制数()。 A. 256 B. 255 C. 127 D. 128 2.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 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 B. 主机和应用程序 C.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 主机和外部设备 3. 微机中的CPU是指()。 A. 内存和运算器 B.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C. 存储器和控制器 D. 控制器和运算器 4. 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A. 字长、运算速度和内存容量 B. 磁盘容量和打印机质量 C. 操作系统和外部设备 D. 机器价格和所配置的操作系统 5. 磁盘上的磁道是()。 A. 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同心圆 B. 一组记录密度相同的同心圆 C. 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阿基米德螺旋线 D. 一组记录密度相同的阿基米德螺旋线 6. 下列E–mail地址正确的是()。 A. wangfang/https://www.360docs.net/doc/109352523.html, B. https://www.360docs.net/doc/109352523.html, C. wangfang#https://www.360docs.net/doc/109352523.html, D. wangfang@https://www.360docs.net/doc/109352523.html, 7. UNIX操作系统是一种()。 A.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B. 实时操作系统 C.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D. 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8.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A. 潜伏性 B. 免疫性 C. 传染性 D. 激发性 9. 电子计算机主存内的ROM是指()。 A. 不能改变其内的数据 B. 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入数据 C. 通常用来存储系统程序 D. 以上都是

计算机导论复习提纲

计算机导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重点 1.计算机按电子器件分可分为几代,各是什么? 四代;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中国巨型机的名字及运算速度 “银河”计算机;1亿次每秒 3.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4.各进制之间的转换 1)二、八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a.二进制转八进制 方法:三位并一位 b.八进制转二进制 方法:一位拆三位 附:二进制、八进制转换表 a.二进制转十进制 方法:每位值乘每位权,结果相加 例:求(1100101.101)2的等值十进制数 分析:使用按权相加法,即将各位进制数码与它对应的权相乘,其积相加,和数即为与该R进制数相对应的十进制数 解: (1100101.101)2

=1×26+1×25+0×24+0×23+1×22+0×21+1×20+1×2-1 + 0×2-2+1×2-3 =64+32+0+0+4+0+1+0.5+0.125 =(101.625)10 即(1100101.101)2=(101.625)10 b.十进制转二进制 方法:整数部分除二取余,小数部分乘二取整 例:求(66.625)10等值二进制数 分析:将此数分成整数和小数两部分分别转换,然后再拼接起来解: 先求(66)10等值二进制数 66/2=33 0 33/2=16 (1) 16/2=8 0 8/2=4 0 4/2=2 0 2/2=1 0 1/2=1 (1) 即整数部分为:1000010 再求小数部分 0.625×2=1.250 则积的整数部分为1 0.250×2=0.500 则积的整数部分为0 0.500×2=1.000 则积的整数部分为1 即小数部分为:0.101 即(66.625)10=(1000010.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