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培养的研究报告

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培养的研究报告
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培养的研究报告

摘要:随着城市化步伐的迈进,我校服务区域从乡村变成了城市。这使农转非的孩子在思想意识、生活理念、行为习惯上都难以适应,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为此,想通过研究和探索,摸索出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及时总结经验,构建一套具有趣味科学、便于接受、效果实在的小学安全教育模式,使小学安全教育

系统化、科学化,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

关键词:培养;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社会环境、家庭状况、生活条件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随着城市扩大化的步伐的迈进,使我校服务区域由郊区变成了市区,从而使历史遗留下来的自然村庄变成了统一的住宅小区,原有的幽静的乡间小路变成了车水马龙的公路大道,家用电器大量增加,这一切变化虽为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也对刚从农民转变成居民的孩子存在着不少隐患。因为这些学生从小生活在乡村,面对新环境,他们的思想意识、生活理念、行为习惯都难以适应。

近两年内,在我校的外来学生中就出现了由此造成的两起严重而悲惨的安全事故。2002年寒假的一个晚上,一名四川籍的男生张远在其父亲工作单位的宿舍里被烟火熏昏后烧死在宿舍大门边。2003年暑假的一个下午,宁海籍的二年级学生胡宁川为追赶离家出走的母亲横穿马路而被疾驶而来的车子当场撞死。如果这二个学生当时都有强烈的安全意识的话,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二起安全事故。

笔者认为,对原来在本地城区生活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所开展的常规性的安全教育的情况下,还需要不断加强对农转非学生和从外地贫困山区来的借读生的安全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确保广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这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广大学生家长的心愿。为此要通过研究和探索,使安全教育的内容落到实处,使方法趣味科学,便于接受,作用效果实在,适合学校实际的一种安全教育模式。

二、研究构想

(一)研究原则

开展本课题研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本次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和积极性,教师起到的是引导辅助作用。

2、循序渐进原则:能力的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应遵循这一原则,逐步加强对学生的要

求,从最初的“扶”逐步过度到“放”。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去指导

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证明理论的正确与否,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研究目标

1、理论目标:

探索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及时总结经验,构建小学安全教育模式,使小学安全系统化、科学

化,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

2、实践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了解常见意外事件的种类、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的方法。(2)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常用家电的安全操作方法,初步学会意外事件预防之道,学习意外事件处理方法。(3)情感目标:具有安全意识,具备防范意外事件的常识和处理能力,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减少或避免

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研究方法

实验法、筛选法、比较法、归纳法

(四)研究对象:信谊小学全体学生

(五)研究时间:2003年10月——2005年8月

研究步骤:第一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2月,初步实践反馈效果,不足之处进行改正。

第二阶段:2004年3月——2005年3月,加强实施调整。

第三阶段:2005年4月——2005年8月,进行总结评价,撰写研究报告。

三、研究内容:

1、创设有安全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合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使学生的安全

意识逐步增强。

2、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水、电、火、气、交通及自我保护等相关的安全知识。

3、传授自我保护以及应变突发事件的技能,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

四、研究实施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要途径,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造声势,营造氛围。

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提供良好的氛围。以班级切入点,以校园宣传每题建设为重点,多角度、多方位建设有安全特色的校园文化。邀请交警到学校作交通安全教育报告;在校园中展出了交通案例展板,播放交通安全教育电视片,以血的教训和代价向同学们发出警示;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与带领下,有些班级制定了班级公约。每班在黑板报中都有一块“安全岛”的内容,主要宣传安全方面的小知识、小常识,对学生的具体操作很有帮助,是学生最爱阅读的内容。同时,利用国旗下讲话的契机宣传各方面的知识,大队辅导员利用红领巾广播台进行每周一次的常规宣传,在橱窗里设立了《公安报》阅报栏,让学生及时了解

身边的事,给自己一个警惕。

2、创立项目,得到深化。

各班在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各任课教师的积极引导下,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因地

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

(1)主题课程教育:学校以兴趣课的形式,每班每月开设一节安全教育课,使学生能够熟知交通安全常识,明确体育活动、课外活动、课间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学会使用“水、电、火、气”,稳妥处理突发事件以及放学、

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等等。

(2)学科渗透教育: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的特点,进行安全教育渗透。这是开展安全教育的另一个行之有效的辅助途径。在体育课中,对于自我保护的教育尤为突出,特别是骨折、皮肤内出血、抽筋等现象的应急措施,胸闷、低血糖等常见病的应急处理等等。语文课中,结合课文,教授安全知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在数学课中,很多的主题图是以道路为主要场景的,教师就结合实际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思品课、英语课都充分挖掘其蕴藏的安全知识开展相应的教授,使学生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3)中队活动模拟教育:每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水、电、火、气、交通”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他们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以及危害,根据模拟演示,大部分学生能简单地处理突发时间。四年级的学生组织“崇尚文明、讲究卫生、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倡议活动。通过张贴宣传图片,进社区发放倡议书和教育传单,并对过往的老人和小朋友进行讲解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安全教育知识的理解,对自我保护措施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深化了教育的效果。

(4)大队实践兴趣教育:围绕“安全、自我保护”,积极在学生中开展一系列的少先队的实践活动。少先队配合学校卫生课、寒暑假前的安全、法制教育组织在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护教育。在教育的同时结合活动使

其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如“绘一绘交通标志、讲一讲交通故事”的绘画比赛和讲故事比赛;又如“假日小主人”活动,节假日要求每位学生在家长的教导下学做一种家务,主要与电、水有关(学烧一样菜,正确的使用电热水壶、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扑灭油锅的火等)。通过实践活动和竞赛,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能通过活动,真正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体现素质教育。

(5)日常行动教育:因临时校舍的校门口是T字型的交通要道,又是城乡结合部,过往有很多的运输车,又没有交通指示等灯,给孩子们的上学、放学带来很大的交通隐患。为此,每当中午和下午放学,各个班级的学生排好队伍就有老师陪同下过马路,一天至少三次。如遇到个别学生有事出学校,也是由老师陪同下过马路的。这一举措给孩子们带来了安全,给家长们带来了放心,给关心下一代的人们带来了信心,也给老师们带来

了舒心。

3、开拓思想,互帮互学。

在学校开展活动的同时,积极配合家庭、社区的安全教育,扩大少先队安全教育的阵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开展了“安全隐患大搜索”活动。有些社区工作者、老师和家长都没想到的或平时忽略的安全隐患却被学生看到了,想到了,并提出了创造性的建议,给予社区和学校开展工作和正常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这个活动也搜索到了的很多隐患:社区宣传橱窗下延有钉子头,如果小孩子在下面玩,很容易造成头部受伤,后果将十分严重;个别家长外出从不关管道煤气的总阀等。通过活动,家长们都笑着说:“孩子真是很厉害,成了家里的安全管理员了,害得我也时时特注意。”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反映出了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在不断

的加强,家长的安全意识也受到影响,逐步在提高。

根据学生们进步,推选出了“交通、水电、火气”小标兵;根据各班特色、特长,成立了“交通、水电、火气”的安全模范班级,并在国旗下讲话宣布,成为全校学习的榜样。

(二)安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更是每位家长的首要任务和责任,因此学校请来交警支队和消防支队的教官为家长上课,组织家长参加经验交流活动,引起家长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视,同时通过交流和总结增加教育内容和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其次,还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队活动,如家庭安全知识竞赛、“生活折射”小品表演等等。使学生和家长在活动中加强了安全教育的力度,把所学的转化为自身的保护能力和内在修养。还向家长分发一些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小资料,如:家庭安全教育十招,家庭安全教育重点。

(三)安全教育离不开社区的配合。

学校、家庭与社区三方面通力合作,把安全教育贯穿到每一个环节,小学生一年有160多天在社区度过,在这段时间里往往没有老师和家长的陪同和照顾,完全靠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来支配。由此可见,社区安全有效的教育和组织活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社区与学校就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宣传各类对学生个体

活动有帮助的安全教育内容。

暑假是江浙地区雷雨和台风的多发时期,很多孩子往往独自在家,因此社区在放假开始和台风来临之前,向学生们宣传了《雷雨来临之前的行动》、《台风之前的预防措施》的安全措施。并组织一部分高年级的孩子在台风来临之前和社区的叔叔、阿姨们一起寻找小区的安全隐患,帮助孤寡老人准备物资等。这一行动让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体会到爱大家更光荣。

五、研究成果

1、促进了学生对安全意识的提高

安全教育是现今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常规性教育。可是学校的教育及管理能力十分有限,随意性大,涉及面也不广,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杜绝事故发生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时时刻刻牢记安全要素,随时发现自己身边的不安全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通过二年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的改观。学生能随时随地地去发现自己身边的不安全因素,提醒父母、老师。在临时校舍,我校的楼道口较狭窄,而要通过仅有的一个楼道口上下出操的学生就有100多个,而且都是高段学生,时常会出现拥挤的情况。第一学期,教师们并没引起注意,倒是一个五年级学生在一次校“你的生活安全吗?——寻身边的不安全因素”活动中,通过日记形式告诉班主任平时出操时他的所见所闻。据上网查询,因楼道拥挤而出现的惨案也是给过我们血的教训的。教师有了这位同学的提醒,及时做出了相应的教育,安排应急措施、疏导,有惊无险地消除了这个暗存在学校的不安全因素。

2、锻炼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以往学校组织的各项安全教育,安全活动,都是以理论教育为主要手段。可是通过这些纯理论的教育,对学生所起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在二年的研究活动中,我校把锻炼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放在首位。通过一系列的模拟活动,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每天上学放学过马路的学生,都明确过马路的注意点,“小小斑马线,一停二看三通过”等儿歌都耳熟能详。这就是学生安全教育效果的体现,更是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提高

的一个重要表现。

3、提高了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安全与不安全都在一念之间,很多事情都是难以预料的。我们能为学生考虑到的也仅仅只是我们能想到的那一部分,对于隐藏在孩子身边的不安全因素,我们不能预料到底什么时候会发生。为了尽量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面对,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处理突发事故,这才能最终让学生得到安全。通过二年的实践研究,学生处理身边的突发事件也越来越成熟了。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一位六年级学生。04年8月中旬,难得一见的雷雨天又一次袭击了宁波。时值傍晚,父母都未下班,家中就他一人。在雷电来临之前,他拉下了总电源,点起了小蜡烛。没过多久,一个响雷打中了小区的主电缆。第二天,该小区多户人家的电视、冰箱、电脑等多种家用电器都被雷电击坏了。可是,惟有他家,全部电器安然无恙。从这件小事上,我们就能发现,学校进行的教育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提高了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有关安全知识的自主设计活动,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得到了发展。601班在刚开始自己策划“安全知识行”班队活动时,未找到切入点,整个活动显得苍白无力。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他们认识到关于安全的理论知识应该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第二次搞“交通安全行”队活动时,做足了准备工作。他们在一起讨论、研究,新鲜点子一个接一个,巧妙的构思使得活动开展得十分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教师、同学的肯定声中,学生从创新中尝到了甜头、找到了自信,而参与观摩的干部们也受到了极大的启示,往后每次活动都成了学生们展示创新才能的舞台。

相关信息:

小学生《增强法治观念,提高防范意识,维护国家安全》主题方案

小学生《增强法治观念,提高防范意识,维护国家安全》主题方案; 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什么最重要吗?是安全。只有保证我们生命和生活的安全,一切才有意义。伴随着世界一体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国家安全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我们要正确认识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忧患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努力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当代的小学生从小就要树立维护国家安全的意思。 一、什么是国家安全? 1.播放视频一执法部门破获一起危害国家安全案件,驻外嫌犯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下国家安全形势严峻,要时刻警惕危害国家安全行为。 2.“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包括国家政治体制不受侵犯;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不受威胁;国家秘密不被窃取;国家工作人员不被策反;国家机构不被渗透;人民生命、财产不受外来势力的侵犯等。

二、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 1.学习《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守法意识。 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 国家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或者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行为;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窃取、泄露国家秘密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境外势力的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2.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每个小学生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三、树立爱国主义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观念; 1.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 (二)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 (三)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 (四)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培养的研究报告

摘要:随着城市化步伐的迈进,我校服务区域从乡村变成了城市。这使农转非的孩子在思想意识、生活理念、行为习惯上都难以适应,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为此,想通过研究和探索,摸索出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及时总结经验,构建一套具有趣味科学、便于接受、效果实在的小学安全教育模式,使小学安全教育 系统化、科学化,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 关键词:培养;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社会环境、家庭状况、生活条件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随着城市扩大化的步伐的迈进,使我校服务区域由郊区变成了市区,从而使历史遗留下来的自然村庄变成了统一的住宅小区,原有的幽静的乡间小路变成了车水马龙的公路大道,家用电器大量增加,这一切变化虽为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也对刚从农民转变成居民的孩子存在着不少隐患。因为这些学生从小生活在乡村,面对新环境,他们的思想意识、生活理念、行为习惯都难以适应。 近两年内,在我校的外来学生中就出现了由此造成的两起严重而悲惨的安全事故。2002年寒假的一个晚上,一名四川籍的男生张远在其父亲工作单位的宿舍里被烟火熏昏后烧死在宿舍大门边。2003年暑假的一个下午,宁海籍的二年级学生胡宁川为追赶离家出走的母亲横穿马路而被疾驶而来的车子当场撞死。如果这二个学生当时都有强烈的安全意识的话,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二起安全事故。 笔者认为,对原来在本地城区生活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所开展的常规性的安全教育的情况下,还需要不断加强对农转非学生和从外地贫困山区来的借读生的安全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确保广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这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广大学生家长的心愿。为此要通过研究和探索,使安全教育的内容落到实处,使方法趣味科学,便于接受,作用效果实在,适合学校实际的一种安全教育模式。 二、研究构想 (一)研究原则 开展本课题研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本次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和积极性,教师起到的是引导辅助作用。 2、循序渐进原则:能力的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应遵循这一原则,逐步加强对学生的要 求,从最初的“扶”逐步过度到“放”。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去指导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研究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研究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独生子女家庭已相当普遍,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幼儿受到了过分的保护和关爱,使幼儿失去了独立活动的机会,长此以往幼儿丧失了自我保护的本能,意外伤害事故也频频发生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幼儿及家庭造成了极大的身心伤害,也给我们幼教工作者敲醒了警钟——引导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自我保护能力,应该成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目前幼儿园自我保护教育的现状看,幼儿园的自我保护教育随意性强,可借鉴的经验少,教材少,方法单一,没有比较系统的适合3—6岁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为此,我们进行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课题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建立一套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案。 通过研究我们逐步确立了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培养了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自救常识、自护技巧,学会了保护自己,快乐生活的好方法。 【关键词】幼儿自我保护、内容、途径、方法 研究的背景 幼儿: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都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 据有关方面的调查:100%的幼儿在活动中不能够自己调节活动量; 83%的幼儿不知道运动前应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安全知识匮乏,运动后不会做身体的调整;87%的幼儿在感到不舒服时不是哭就是什么也不说;95%的幼儿遇到危险不知道怎样做,只是知道告诉家长和老师;70%的幼儿不认识最常见的安全标志;73%的幼儿走楼梯时喜欢顺扶手往下滑或是还剩两个台阶就往下跳跃等。 家庭教育: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现在的许多在园孩子已经是第二代独生子女了,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三对大人一个小孩儿的家庭比比皆是,面对社会的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家长往往不知所措,因此家庭中对幼儿的过度保护现象非常普遍,同时由于社会的压力,家长工作较忙,业余时间还要参加学习、进修,没有时间带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种种因素的影响,变相剥夺了幼儿发展的权利,为了不出现意外,许多家长减少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机会,把他们关在高楼大厦之中,限制了幼

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不会提问就不会创造,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开发小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必须从培养小学生“提问”能力开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要求我们必须更新理念,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显得尤其关键和迫切。 一、当前小学生“提问”的现状: (1)无疑可问。在我们传统教育思想里,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相当一部分教师仅是依照课本讲解无可争议、勿庸置疑的知识;亦存在部分教师仍奉行“满堂灌”的教法,使学生在40分钟内均处于被动的认知状态,缺乏主观能动性;而在课外有几乎永远都完成不了的作业,没有自己的“闲暇”时间想问题,这样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问呢? (2)不敢问。有些学生存在胆怯或自卑心理,碰到问题不敢问,怕丢面子,认为向教师或同学问问题,会给别人留下不好印象。 (3)不会问。就提问的内容而论,可分为科学问题与非科学问题。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或缺乏相应思维能力而“无从下口”,不知怎样问。或者有些同学总是问一些没有思考性的问题,如拿到题目一看,

不会做,就张嘴问:“这个题,怎么做?”而不是找出解题中遇到的困难来发问。 (4)不想问。部分学生特别是成绩优异的学生的问题较为新异、尖锐,若是经常得不到教师的明确答案,甚至是鼓励,也是容易挫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的;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二、分析小学生“问题”意识欠缺的原因: 1受各种传统观念和教学条件的影响,学生不能充分提问, 目前许多教师仍满足于教学的释疑解惑这一传统功能,习惯于传授现成的结论,而忽视知识的发展过程;过多地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却无视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问;把自己的思维粗暴地强加于学生,用统一的思维模式来训练学生,使学生只能消极、被动、机械的学习。缺少在学习中发现与提出问题的惊奇、自豪以及创造的快乐等各种情感体验,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日益减少。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尽管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但是他们往往把问题作为自己的专利,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依照自己设计的问题一个个地解决,并且过多地追求课堂教学秩序的有条不紊。这样虽然比纯粹的“注入式”有改进,但并没有真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仍无法得到发展。 教师对“教学任务”这一问题的理解存在误差:把教学任务看作主要是知识教学而非是能力教育。认为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会占用很多时间,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从而也较少去对学生进行“提问”能力的培养。当然,教学条件,如我们现在的大班额,遇到一些特开放的问题,我们也确实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能让学生充分提问。 2、受学生传统观念、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懒于提问。 学生由于在传统教育中,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的学习,满足于课本的现成结论,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做“学问”,而不是做“学答”。大多数学生都已形成定性思维,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事,作为学生只管一个“答”字。这极大的限制了学生提问能力的自我发展。

浅谈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的培养 梅河口市牛心顶学校周志和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也不断出现,其中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生安全意识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班主任在小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方面所需明确的责任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学生安全意识培养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社会前进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先进的交通工具、豪华的摩天大楼、新颖的电器等正迅速进入人类的生活。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家用,危及人类生存的安全问题也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疾病流行等等,随时威胁到我们人类的安全与健康。加上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自我保护意识弱,自我保护能力差,生命安全受到各种因素的威胁。 一、学生安全意识差 由于我国小学安全教育工作一直停留在消极的保护状态,对小学生进行生存教育一直是弱点。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的不重视,造成小学生安全意识弱;生存、自护、自理能力差;适应能力、抗挫能力低下;缺乏应对能力,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全面发展。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随意乱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 在生活管理上: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在日常生活中还有的小学生在家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在外出行不注意交通安全,以致于在心理上存在侥幸,这些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在社会责任感方面:一些小学生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看到违法事件,在没有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时,都装作视而不见或者逃避。认识不到打架斗殴、盗窃等给自身、他人、家庭,学校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二、提高安全意识我们怎么做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体集会文化、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班主任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如何切实做好班级的安全工作及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每一个新学期开始,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我安全意识不强:首先,自己的物品随意放,等到东西不见了才着急找老师;其次,课间活动不讲文明,不注意安全,活动

培养小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之我

培养小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之我见 【摘要】自我保护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的能力,它能够对突如其来的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都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而且应该通过教室的环境及主题活动来增强幼儿的保护意识。 【关键词】主题背景、小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正文】学期初就对我们班的幼儿进行了观察,发现部分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特别是滑滑梯孩子们都喜欢但是也喜欢倒爬滑梯或从高处往下跳,个别幼儿在滑滑梯时候还会推前面的小朋友,孩子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所以我们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更应该引导幼儿有初步的保护自我的能力。本学期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 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家园合作等方式,让小班幼儿初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2、通过研究,教师探索出小班幼儿自我保护的有效途径,丰富班级常规管理的经验和方法。 一、一日生活中进行教育。 首先,从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出发,结合认知对幼儿进行教育。小班孩子认知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等特点,所以在进行教育时候应该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其次,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深入。我们可以将小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的内容设计成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专题教育,让幼儿由易到难逐层了解。如:“危险的事情我不做”,可以结合认知“哪些是危险的事情”,让幼儿从认识到懂得“我不做危险的事情”,最终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比如,一天户外活动中玩大型玩具,孩子们都非常兴奋,活动前,我给孩子们提了一个小小要求:孩子们注意安全,不推挤其他幼儿。孩子们都爽快地答应了我。于是,孩子们跑了过去。不一会儿,只见严淏铭小朋友边上楼梯,边喊下面的小朋友,还大声地说:“我在这里,快来追我呀。”我一看,铭铭小朋友在下面欢呼:“严淏铭,我来了,等等我。”说着,就大步跑过来,但是,两脚没有注意,一下子碰在了一起,不小心摔了一跤,自己爬起来,就过来告诉我说:“老师,我摔跤了,我自己爬起来的,我不怕痛的。我很勇敢的。”后来,我们休息的时候,大家一起说说,聊聊,为何有的小朋友会摔跤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大部分孩子都明白不能跑很快,不能追逐幼儿,但是每次还是有孩子保护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注意保护自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从以下几点出发: 1、通过观看巧虎,幼儿了解巧虎在玩滑滑梯时候怎么玩的,懂得自我保护的意识。

怎样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及自我保护能力

室外活动时,教师要让幼儿在自己的视力范围内活动,对个别不能自控的幼儿及身体素质差的幼儿要特别关照;看到幼儿在活动中过于兴奋,互相追打,做危险动作,手持危险品都应马上提醒或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如:有的幼儿玩滑滑梯、手不扶扶把或倒着往上爬、上厕所推推挤挤等,我们都应及时发现、教育,使幼儿对安全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1、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应从培养常规抓起,让幼儿明确各个环节,各个活动的具体要求,逐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1)通过故事、看讲等,教给幼儿自我保护常识。 故事《鲁鲁的鼻子》中讲的是小猪鲁鲁把豆子、钮扣等小东西往鼻子里塞,当它觉得呼吸困难时,就用手去掏,谁知越掏,这些小东西越往鼻子里滑,后来连鼻血都弄出来了,才吓得大叫妈妈,妈妈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鲁鲁才脱离了危险。上完这节课,可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小猪鲁鲁的呼吸变困难了?为什么它会流鼻血?这应该怎么做才不会流鼻血,不会发生危险,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不能随便把小东西往鼻子里塞,否则会堵住鼻子,无法呼吸,很危险,而一旦发生危险时,不要自己乱掏,应请大人帮忙或上医院请医生处理。 又如:看讲《不跟生人走》,就可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遇到陌生人,他给你东西吃,要带你走,你会怎么办?让幼儿在愉快、热烈的讨论中领悟自我保护的方法。 (2)通过现实生活上的实例教育幼儿。 电视上经常有关儿童被拐骗、走失等的报道,可借助这些实例教育幼儿:社会上有好人,也有坏人,有的坏人很会伪装,让你感觉他好像是好人,他会给你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一定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要学会自我保护。 还有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果不注意就会发生事故。如:上厕所时推挤、手拉手跑步、鞋带没系好走路等,要教育幼儿注意这些细节,避免发生事故。 2、运用各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自我保护。 以游戏训练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游戏是幼儿是喜爱的活动,通过游戏训练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游戏《侦察兵》,教师游戏场地设置障碍物:石头、树枝、椅子、小刀、别针等,让幼儿当“侦察兵”,去检查游戏场地,清理障碍物,然后进行游戏。训练幼儿活动之前要先检查场地,把危险品清理掉,排除事故隐患,自我保护。又如游戏《打电话》,教幼儿万一出现危险,要马上采取一些自救的方法:发生火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尤溪县第二实验小学数学课题组 自2012年10月本课题被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韩章海校长的带领下严格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2012年12月20日举行开题仪式,2013年11月8日举行课题中期交流活动,进修学校詹祖权老师到场指导。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投入资金3000余元,用于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以及开展县校级教研活动等。现将课题实施1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实施过程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自课题开题以来,我们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围绕本课题精选材料,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有效教学》、《新课程下的创新备课》、《教师如何做研究》等专著。此外,我们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平时要主动从有关报刊杂志和网上收集一些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以进一步指导和充实我们的课题研究。 2、以活动促提高 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促进教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的有力措施。 首先,积极参加县、校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 其次,立足课堂,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教研”促“科研”。 课题研究课体现着我们课题研究组的思想和研究活动的进展,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阵地,在上好研究课上下功夫。每学期我们都安排了每月一次的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全体成员以年级组为单位,对教材先进行梳理,进行个人备课,再在教研组内进行讨论修改,然后立足课堂进行实践,集体评议时,执教老师要按照课题思想,说明为什么这样上,一名老师作中心评课,其他老师再集体评议,使每次研讨课都能让课题组的所有教师得到收获和提高。 第三,“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每学期我校都要选派一定数量的老师到省、市、县学习、取经,尤其是优先安排课题组的老师参加,这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组老师的一种激励吧。另一方面积极与兄弟学校加强沟通,增进校际间的交流。我们分别与溪尾、光明中心小学进行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同时每学期我校总会安排至少一次的讲座。每一次聆听专家的讲座,都会让老师们了解到许多先进的理念,都会让老师们更深入地反思自己! 第四,课题组沙龙活动。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学生安全,牵动万家。而当今生活环境的千变万化,社会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家庭的过多保护,使许多学生面对具体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无论是教师、父母或者警察,都不可能给任何孩子安全一生的承诺和保护,只有学生自身具备了安全意识和能力,方可一生平安。因此,安全教育的落脚点应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自救自护能力。安全教育首先应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它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交通安全教育(包括行路、骑车、乘车、乘船等)。学校要教育学生学习交通法规,熟悉交通信号(信号灯、手势)和标志,掌握交通安全常识,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范,切实保障自身和他人的交通安全。 (二)日常生活安全(包括防触电、防煤气中毒、防火、家务劳动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等)。 1、学校要教育学生掌握用电、用气、用火安全常识,严禁违章操作,能正确识别并学会使用各类灭火器。 2、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注意饮食卫生习惯和用药卫生,严禁食用过期、变质、有异味的食物,不买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的菜,防止食品污染、有效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及防止其他几种常见的

食物中毒,如:发芽的马铃薯、没煮透的四季豆、鲜黄花莱、认不准的蘑菇等。 3、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获取有关信息,学校指定专人每天从网上下载饮食安全工作方面的信息,及时向学生通报,特别是各地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要求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 (三)活动安全教育(包括运动环境和器械的安全、体育课的安全、游泳、滑冰、野外活动、游戏、放鞭炮、人流拥挤的公共场所安全等)。 1、要教育学生遵守体育锻炼规则,作好运动前准备,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游泳要有组织和安全措施,严禁私自下河游泳,杜绝冒险行为。 2、要教育学生外出、乘车注意安全,管好钱物,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物品。 3、要教育学生燃放烟花爆竹要选安全地带,不在公共场所及禁燃区燃放烟花爆竹,严禁违章燃放……

小学生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研究课题 研究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小学生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自我保护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少年儿童的自我保护教育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着。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反观当前少年儿童自我保护教育的现状,只知道要保护自己,却又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什么时候需要保护自己,这似乎成了一种较普遍的问题。老师们也倍感困惑:为什么我们对孩子们进行了自我保护的教育,可是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如此薄弱?为了探明这个问题,我们对近300名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自我保护意识”的调查,调查结果却令人忧虑。200名儿童中,有90%遇到突发问题便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办;43%的会长时间看电视;26%的走楼梯时喜欢顺扶手往下滑,77%的不完全知道自己父母的工作单位及自己的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等等。 当前,我国中小学、幼儿园正进入安全事故多发期,学校安全工作形势十分严峻。校园伤害事故、校园卫生事故、校园交通事故、校园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如:2013年2月27日湖北省老河口市秦集小学发生一起因拥挤引起的踩踏事件,导致11名学生受伤,4名学生因抢救无效死亡。2006年10月25日晚8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学生晚自习后,刚走出教室,灯突然熄灭,楼道一片漆黑,有学生怪叫“鬼来了”,引起一片恐慌,大家争相往楼下跑,部分学生被挤倒,被后面跟上来的学生踩踏,结果导致10名学生死亡,27名学生重伤。2006年2月26日,某校学生,李某某在学校违章使用“热得快”,忘记拔掉电源,结果“热得快”过热,电线短路引起火灾。各类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2010年上半年短短1个月零5天的时间,国内就发生了六起校园砍杀事件。 此外,在实际生活中,随着“小皇帝”、“小公主”的日益增多,很多家长对孩子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为了使孩子不出意外,事事包办代替,从表面上看,孩子是安全了,可长此以往孩子就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同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所居住的环境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更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我校是一所占地面积不大,教学楼比较老旧,但学生人数却是相对较多的县城小学,地处县城闹市区的,受种种现实和客观因素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学设计和实录 内容提纲:本文阐述了我在初二思想政治课《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一课时,如何运用张熊飞教授“诱思探究”理论实施教学设计与教学操作的过程。文中没有课程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设计理念、教学媒体设计、教学流程、课后反思的内容。其中,在“教学媒体设计”中,充分体现出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育技巧下的“诱思探究”新的实验水平;在“教学流程”中,充分反映了“诱思探究”理念在本课的渗透与升华;在“课后反思”中,体现出“诱思探究”理念对本人教学促进与创新。 一、课程分析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课思想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本框设置两个主题。首先指出社会方面的保护,只是为未成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外因条件),要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还要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然后,教材会从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一问题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首先是依法自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了要求。对哪些事情未成年人应当做,哪些事情不能去做的问题,可引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章第四十条来讲解(第四十条规定:“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后面两个内容是“要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这两个问题的教学,可结合按理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自我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学情分析 课前,我曾利用上节课的最后十分钟时间,以书面形式对初二(9,10)班的学生进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学情调查。本次学情调查的项目有两个:一是“我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方面做得最得意的一件事”;二是“我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方面的一些困惑。”调查反馈表明,学生们寻求司法保护和学校保护的意识较强,但寻求家庭保护尤其是社会保护方面的意识就较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是教师和家长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身边都或多或少存在有各种不安全的隐患。然而,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孩子在幼儿期由于生理、心理发展尚未完善,其自我保护能力相当缺乏,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事故,促及到幼儿的安全。因此,在幼儿园中,教师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显然保护幼儿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分消极的保护有时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只有积极的保护——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健康成长,应从孩子幼年起就坚持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以下是我对幼儿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相信孩子,放飞孩子。 在幼儿教育日趋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知道,美国的教育注重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日本的教育注重培养“阳光儿童”——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而我国传统教育却是注重幼儿“保护和保养”——我们的独生子女被家长乃至学校过度保护着。成人意识到外界存在着的一些对儿童发展不利的因素,一味地对孩子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少出事”,如一些家长就认为尽量减少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或让孩子呆在家里与板凳、电视为伍,以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结果还是防不胜防,意外伤害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更何况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独立到

社会上生存,还会遇到更困难、更危险的事情。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的同时,成人应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只有把安全的金钥匙交给孩子才是更可靠的。所以,一些老师要彻底改变“以保代教”的观念,充分认识到:作为教师,不应因噎废食,束缚孩子好动、好奇、好探索、好冒险的天性;也不应生怕孩子出事故,对孩子管头管脚,让孩子处于被动的地位,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正确估价孩子身心两方面的可塑性,放飞孩子,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形成勇敢的一面,引导孩子养成自我保护意识,且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 二、发动家长,促进家园联系的同步教育。 得到家长与幼儿园的密切配合,对幼儿实施安全自护的家园同步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在北京市21世纪实验幼儿园的一项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该园100%的家长都认为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很有必要,也意识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只有47%的家长在平时生活中经常教授孩子这方面的知识技能,可见,教师还要进一步提高家长意识,改变家长观念。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家长工作,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共同研究者和合作伙伴。例如,可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我们的研究计划、活动安排,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虚心听取他们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还有通过家园联系栏,开辟“安全、自救、每日一问”的知识园,如在家中有许多的危险物品象炉子、热水瓶等,不能因为危险就设置各种禁区,应注意对孩子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如使用家庭中常用器具的能力;盛、倒开水的能力;摔伤或砸伤后不能乱揉的知识及用

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培养

“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 阶段研究工作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附小课题组 “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是我校总课题“开放式 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下的一子课题,是课题组全体老师对学生实施问卷调 查分析和认真研究讨论后,结合我校实际,从课堂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中提 炼出来的课题。课题小、操作性强、切合我校实际。下面就把该课题从2003 年5 月总课题开题以来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工作概述 1、立背景课题,抓小课题。 学校总课题组自2002 年9 月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开放式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修改完善和开题论证工作。随着研 究的逐步深入,课题组老师发现学校总课题太大,难以把握、难于操作、难 于出成果。2003年7月,课题组集体研讨会经过大家激烈的碰撞后决定:将总课题定为背景课题,抓小课题,抓突破口,深入课堂搞研究,课题组合力研究本校实际问题——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方向一定,利用暑假休息时间,大家分头查找资料,重新研究并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 2003 年9 月一开学,课题组就召开多次会议修改完善子课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并逐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落实。 2、发挥校园网优势,对实验班学生实施网上问卷调查。背靠成都理工大学,我校兴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网,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10975914.html,. 2003年9 月,课题组老师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势,由计算机朱磊老师负责在校园网上制作了“小学生问题意识调查”的问卷。实验班学生利用计算机课时间由计算机朱磊老师和该班实验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进入校园网进行网上答题。课题组老师根据实验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撰写问卷调查报告,然后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本班学生实际确定个人研究主方向,并写出“个人科研计划(2003年9月——2004年7月)”。这项工作已于10 月初结束,课题组实验教师都已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每位老师的职责,在教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安全教育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所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也是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升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水平,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安全工作。平日里,不但对学生实行安全知识教育,而且在课余时间我也注意去观察学生们的动静,只要发现了某个学生有不安全的行为,就即时实行教育。 一、安全教育与品德教育相结合. 现在小学生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打骂现象,同学之间为了一点小事争吵起来,互不相让,进而动手扭打,造成事故。但是如果一所学校的品德教育抓得好,风气正,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够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所以抓好安全教育,一定要与品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即结合品德课堂来实行安全教育。如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讲文明、懂礼貌、遵守纪律、关心他人等一些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事例,生动具体的告诉学生,让他们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道理。作为班主任教师的我始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特点,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以《小学生德育纲要》为准绳,结合学校实际及班级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教育计划,并分步落

到实处,使学生们在学校和班级集体活动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同时班主任要结合留守儿童的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如:建立进门须知和来访登记等一些必要的制度来约束学生的非规范行为,防微杜渐,反复练习,特别要训练学生在没有老师和家长在场监护的情况下,遵守纪律 的自觉性。班主任除了对学生实行经常性的教育外,还要根据周围环境的特点实行教育。我还经常利用看图片、讲故事、唱儿歌、看录像等活动对学生实行安全教育。 因为学校安全事故一般发生的很少,所以,很多学校不把安全教育和教学放在同等的位置。而且如果仅仅单纯的理论教学过于枯燥,学生就算听了,当真的发生事故时,他们还是会不知所错,手忙脚乱。我认为应该把安全教育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渗透每个教学当中。 首先我觉得学校要每个星期安排一节班队课,专门给学生讲安全知识,针对每个地区不同的情况而展开一些有必要的演练,像防踩踏事故的演练,每个学校都应该要组织学生展开,这样的事故发生的太多了。像怎样在火灾中逃生,这些知识最好是老师学生做准确的示范,这样能让学生更准确的掌握。 其次,班主任一定要让学生彻底的明白一些事故的后果,像夏天为了图凉爽而去河湖洗澡;冬天为了图暖和在房里关上门窗烤火。所以而丧命的事故时有发生,班主任能够结合这些身边的事故带领学生一些分析发生的原因,这样行为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只有让学生从

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精选多篇)

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精选多篇)

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 力(精选多篇) 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抓好交通安全教育,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是关系到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的“造福工程”,也是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一项长远之计。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在活动月期间,我校根据教育局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月的实施意见,以我校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提高师生的交通安全知识、增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提供了保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随着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车辆和道路交通流量大幅度增长,人车路等矛盾日趋突出,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不断增多。2014年以来,全省中小学生死亡事故和死伤人数呈上升趋势。2014年,全省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中小学校学生315人,受伤2346人。经分析,发生涉及学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校内外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不够落实。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事关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为此,全校各有关部门和全体师生员工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保障学生交通安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切实抓好“宣传月活动”。-----------------------------------------------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浅谈小年龄段幼儿的安全意识—— 如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青铜关镇中心幼儿园金丽丽 幼儿园里的幼儿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却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些都是幼儿安全事故发生的首要因素。作为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更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的危险,从而排除危险。加强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才是预防意外事故发生的有利武器。所以,如何来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变成为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了。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老师应该怎样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呢? 一、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行为决定习惯,孩子的幼时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有这样一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好习惯能避免许多危险,而好习惯取决于良好的行为。怎么样来规范幼儿的行为呢?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孩子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

吃饭时不嘻笑,不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吃骨头和鱼时,能把小骨头和小刺挑出来免受咽喉之痛。饭前便后会自己洗手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减少了细菌对身体的侵害等等。上厕所时不推拉同伴,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遇见又可以避免的问题。注意从孩子的生活细节去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幼儿园一方之力就能见效,还要家园共育。双方,以持之以恒之心,爱心来共同来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 二、融自我保护知识于教育活动之中,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如:在《认识五官》的活动中,让幼儿观察它的外形特点,说说它的作用,试一试扮演盲人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麻烦(学盲人走路,盲人取物……)。让幼儿充分感知盲人、聋子、缺胳膊断腿等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从而知道如何保护好自已。教幼儿认识报警110、火警119、救护120等特殊号码,还让幼儿演习“着火了。” 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有一天班上有个孩子拿玩具来玩,因为孩子不懂得谦让,加上玩具有些尖利,结果在争抢玩具时不小心把手划破了,这时我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手受伤后该怎 么办?”,教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的方法,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大兴中心小学王聪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所以它要求课程的设计能够有生动有趣的、适合学生水平的现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的问题解决,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问题解决的切身体验和能力。本文通过对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教学要素进行整合,提高促进学生素质。(一)提供现实的、有价值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是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切入口。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总要有一个对原有知识的激活阶段,然后通过同化或顺应过程重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进入另一个更高的发展状态”。同时,“问题空间”不是作为现成的东西随着问题而直接提借给问题解决者的,而是通过问题解决者的问题提出主动地建构的。因此只有当学生领悟到提问的价值时,才能自觉主动地从问题中求取智慧获得发展,这对教师既是一种促进,又是一种挑战,一方面,通过分析某个学生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教师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把握他的思维特点,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学生积极发问,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应变能力,课堂调控艺术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时分的认识》这一节课,第一位教师直接拿出一个钟面,并在小黑板上出示了如下的问题:钟面上有几个数字?有几根针?有几大格?几小格?一大格和一小格的关系怎么样?另一位教师则为每四个同学准备了一个钟面,请他们自由观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跟组内同学说一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安全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加上多动好奇,胆大粗心,不知危险,这些都是不安全的因素。从这样的实际出发,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在学生心中树立安全的防范意识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学生的安全知识比较薄弱,自我安全意识不强。比如:自己的东西随意放,等到找不到了就会汇报老师;还有,课间活动不讲文明,不注意安全。活动的时候,不顾及身边的人和物,当碰伤时就慌着找老师解决。再如,我们生活中看到的许多细小的事,同学间相互推搡、相互追逐,上下楼梯跑和跳,玩尖锐的硬器,随意乱抛硬物等,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用小学生拥挤踩踏和攀爬栏杆摔伤的事件来教育学生,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自己剖析一些平时不安全的行为。请学生交流:假设自己不小心划破了手或在操场上跑闹摔倒,应该怎么办。引导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自行简单地处理,共同感受自救互救的体验。 安全隐患不可根除,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让学生认识到位,提高防范意识。 二、提出具体要求,进行安全教育 1、上下楼梯靠边走,做到静齐快,不奔跑、不推搡。 2、课间活动时不跳楼梯,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栏杆,不滑扶手,不做有危险的活动。上厕所要避开高峰,大同学要照顾小同学。 3、同学间开展室内活动要适当,不拿剪刀、钢笔、三角尺等坚硬物品做游戏。 4、教给学生预防用电的知识。不湿手开关电器,拔插插座。发现有电器损坏及时报告给老师。 5、不吃不洁的食物,如学校门口小摊上的一些不洁净的零食或油炸食品等。不喝生水,不围抢校外人员散发的宣传品、广告纸、优惠券等。 6、打扫卫生时不要爬高或擦拭没有护栏易生危险的玻璃窗。 7、教给学生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注意上下学道路安全,年小路远的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