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

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
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

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共5题;共45分)

1. (8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禁锢留滞喑哑喧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田圃蓑衣襁褓润如油膏

2. (7分)(2020·周村模拟) 默写填空。

(1)夕日欲颓,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 ________,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3)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古诗中的“家国情怀”总令人为之热血沸腾。吟“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想象辛弃疾在骑马引弓乘胜杀敌声势中的磅礴壮阔之景;咏“________,________”,感受陆游在风雨之夜僵卧孤村梦境中的忧国忧民之情;诵“________,________”,体会李贺在雁门边境军号震天、色彩斑驳中的报效朝廷之志!

3. (4分)(2019·河池模拟)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甲】

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晁盖听了大喜,颠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

【乙】

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现在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

(1)【甲】段中吴用出的“好计策”是指________,他还巧用双掌连环计协助宋江________。

(2)【乙】段中的“我”和“你”分别指作品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人物。

4. (12分)(2013·徐州)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许多旅人以为它只是一株草而已。但是,它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清晨突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那是无比绚丽的一朵花,似乎要占尽人世间所有色彩。。

但是,它的花期很短,最多只有两天。两天后它就会随着母株一起枯萎,开花意味着它的生命的终结。

开花的植物对水分的__________很大。但依米花只有一条主根,孤独地蜿蜒盘曲着钻入地底深处,寻找有水的地方,那需要幸运和顽强努力,一株依米花往往需要四至五年的时间在干燥的沙漠里寻找水源,然后一点点__________养分,在完成蓓蕾所需要的全部养分后,它开花了!在它最美丽的时候,因耗尽了自己的所有的养分而

凋零。

人生的道路有几十年,但像依米花那样地勇往直前的岁月真是太少了。用一生定要美丽一次的心情去努力和坚持,每个人都会比现在做得更好!

(1)请为文中的横线上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备选词语:需求要求积淀积聚

对水分的________很大一点点________养分

(2)选文中划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发挥想象,在选文的横线处写一句描写依米花的话。(不超过20个字)

5. (14分) (2016七下·西城期中) 2012年4月9号到13号,我校举办了第七届艺术节,全体师生都积极热情地参与了进来。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列两则材料,概括我校艺术节的特点。

【材料一】

民俗文化走进三帆中学

时间:2010﹣4﹣21 信息来源:华夏经纬网

近日,北京市三帆中学第六届艺术节隆重举行。艺术节是三帆中学十余年来一直坚持举办的一项传统活动,每届艺术节都会有一个核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学校会用多样的活动形式,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

民俗文化走进校园,是该校本届艺术节的一个创意。艺术节期间,学校请来了北京民俗协会和北京民俗博物馆的十位民间艺人,向同学们传授布艺贴画、风筝制作、泥塑、面人等传统手工技艺。在这一主题下,全体师生用书法、音乐、微电影等等形式来表现他们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

【材料二】

我校第七届艺术节拉开帷幕

时间:2012﹣04﹣11 信息来源:北京市三帆中学

我校第七届艺术节在紧张筹备之后,于4月9日隆重拉开了帷幕。艺术节是我校大型的传统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七届。本届艺术节的主题是“I art,爱青春”,同学们用合唱、朗诵、表演等各种形式积极展示着自己对于艺术节的感悟。一周来,每一位老师和同学,都以最高的热情投入到这一项重大活动中来。

(2)图文解析:如图为我校第七届艺术节徽章,中间的长方形区域为繁体“艺”字的变体字(提示:本区域原本为红色),请试着说出长方形区域(含框)的设计创意,至少说出两条。

(3)仿照例句,写出你对艺术、青春的理解。

例句:文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艺术是________ ,让人________;青春是________ ,让人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48分)

6.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答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⑴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⑵ ,相思迢递隔重城⑶。

秋阴不散霜飞晚⑷ ,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⑴崔雍、崔衮:李商隐的从表兄弟。⑵竹坞(wù):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水槛(jiàn):指临水有栏杆的亭榭。此指骆氏亭。⑶迢递:遥远的样子。重城:一道道城关。④秋阴不散霜飞晚:秋日阴云连日不散,霜期来得晚。

(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本诗是怀友诗,为什么结尾要写“枯荷听雨声”?

7. (10分)(2019·广东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

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

②太守自谓也________

③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主要围绕着“醉”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B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C . 第二段最后用“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作总结陈述,写朝暮四时的游赏,照应前面的描写,总归为“乐亦无穷”,余韵不绝。

D . 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8. (9分) (2016九上·江门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议淡定

①写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诸葛亮,生逢乱世,世间豪杰贤才纷纷择主而仕,但他却静心隐居南阳十年,深入了解天下大势,潜心研究兵法战略,以天下为己任。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就为刘皇叔谋划了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并为之奋斗终生,成为一代名相而永垂青史。诸葛亮的事例很好地体现了淡定与实现人生抱负之间的关系。然而,身处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我们时常要面对生活的艰难、事业的挫折或是名利的诱惑,要做到淡定却不是那么容易。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迷失了自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因此,在喧嚣的尘世中拥有一份淡定的心态是一种可贵的人生财富。

②淡定可以涵养一股坚强的精神力量。晋代的孙康年少时酷爱学习,却因家境贫寒,晚上读书时连灯油都没有。然而正是淡定的心态使他忘却了生活的艰难,做到了心无旁骛,坚守住了对知识的渴求,内心始终葆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于凛冽寒冬中映雪苦读,最终完成了学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孙康映雪”也成为史册上一幅动人的画面。

③淡定可以炼成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淡定的心态使他始终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在风雨大作之时,尚能高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更为难得的是,因为淡定,他始终有着对品位人生的追求,硬是将自己的挫折人生雕琢成为后世

文人钦慕的生活坐标。

④淡定可以升华出一份高尚的精神追求。当世人面对纷繁的诱惑不能自持、随波逐流的时候,心怀淡定的人却决不如此。居里夫妇发现镭并提炼成功以后,镭将用于治疗癌症,他们本可以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但是他们认为,镭是一种元素,应该属于全人类。他们因此不申请专利,也不保留任何权利,放弃发明所带来的一切物质利益。可见,拥有了淡定的心态,面对名利就会不为所动,为了人类的幸福而甘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样的人生也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⑤失去了淡定,面对生活的艰难,战而胜之的勇气就会消失殆尽;失去了淡定,面对事业的不顺,坦然的心境就会不知所踪;失去了淡定,面对名利的诱惑,崇高的追求就会迷失于庸俗。所以,朋友们,请珍惜这宝贵的人生财富,永远拥有淡定的心态,活出人生的真性情吧!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开头列举诸葛亮的事例,引出本文中心论点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同时充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 第③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淡定可以炼成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去面对事业的挫折这一观点。

C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喧嚣的尘世中拥有一份淡定的心态是一种可贵的人生财富。

D . 第②~④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2)下列名言均与“淡定”有关,其中与第③段所反映的道理相同的一项是()

A . 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欧阳修

B .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王勃

C . 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庄子

D . 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苏轼

(3)阅读第②、第④两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淡定可以涵养一股坚强的精神力量”、“淡定可以升华出一份高尚的精神追求”?

9. (19分)(2017·安徽) 现代文阅读

扁担的一生

范宇

①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挑粪、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②。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

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③。

④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几乎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头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以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⑤这根扁担挑起来更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般的气慨,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⑥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

⑦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

⑧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更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

⑨这也是农人的一生。

⑩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我返城时,碰见正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大伯今年已60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死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

?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选自《襄阳晚报》2016年3月3日,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②段应填________,第③段应填________。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2)阅读文章④—⑥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

上好的木材→________→渐弯的扁担→________

(3)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有何表达效果?

(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写作.

请以“的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字数不少于600。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共5题;共45分)

1-1、

2-1、

2-2、

2-3、

2-4、

3-1、

3-2、

4-1、

4-2、

4-3、

5-1、

5-2、

5-3、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48分)

6-1、

6-2、

7-1、

7-2、

7-3、

8-1、

8-2、

8-3、

9-1、

9-2、

9-3、

9-4、

9-5、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