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的简单使用.

计算器的简单使用.
计算器的简单使用.

计算器的简单使用

教学内容:浙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上册第42页

教学目标:(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各键的名称符号与功能。(2)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会正确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端正学生对待计算器的正确态度,懂得合理地利用计算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同一级运算时地按键顺序。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中按运算顺序进行按键。

教学过程:一、制造冲突、引入课题

1、出示口算题,要求:看算式,想答案13×0.2 9-5.7 2.5+0.25 3.6÷0.3 0.8÷815.6

×2.6182、反馈:开火车答问题:15.6×2.618不能口算

师:不能口算,你有什么办法得出它的答案?(列竖式和利用计算器)

2、揭示课题:师:在日常生活中,当口算不容易得出结果时,可用计算工具如:计算器他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计算器,并利用它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认识计算器1、学生自由介绍计算器师:谁先来说说关于计算器,你已经知道那些知识?(指名生说师进行适当的板演)生:……师:看来你们知道的真不少,打开书本看看还有没有我们不知道的和我们说的是不是一样2、自学书本P42了解有关计算器上的按键和功能

3、学生再次介绍计算器(2-3位,将计算器放于实物投影上)师:相信现在的你对于计算器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了,我们开一个产品介绍会,请你来当小小推销员,把你手中的产品介绍出去。生:……

4、比较不同的计算器(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计算器)师:你们觉得这两个计算器哪个算得更加准确?师引导生明白:计算器在形状、大小、功能键的安排等方面可能有所差异,但基本的计算功能是相同的。

5、熟练计算器的按键功能(1)熟练各个键师:现在大家对计算器又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你想玩计算器吗?那就听着老师的口令来玩吧!师:按开启键,观察一下显示屏有什么变化?师:按关闭键——按开启键——按关闭键——按数字键1师:有什么问题吗?(显示屏1显示不出来)师:什么原因,是不是计算器坏了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先按开启键就可以了)师生总结:在按数字键前都要按开启键。(2)纯小数的简便输入按开启键——0.34指名生说你为什么这么快?20.45中的0能不能省略引导生知道如果是纯小数整数部分的0可以不按。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熟悉了计算器上的各个键,想不想来计算一下

呢三、利用计算器计算1、同级的计算(1)、出示:15.6×2.618师:你能计算吗?试试看反馈:你的按键顺序是……?出示:15.6×2.618÷0.34师:如果将例1再除以0.34,你还会吗?试试看反馈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按键的。(学生说老师板演)生:先按1 5 .6 ,再按×,再按2 . 6 1 8,再按÷,再按0 .3 4 师:还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生:0.43中的0可以不按。师:假如我们再算另一道题时应先按什么键?生:清除键。师:对,每算一题前都先按清除键。(2)、练习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0.3×5 0.25×4 1.76×1.25÷0.08 28.6+1.94-23.508 84÷0.03×0.83 15.66÷(3.48+1.92)-2①利用计算器独立完成②反馈说答案问题:15.66÷(3.48+1.92)-2一题出现不同的答案2、不同级的计算15.66÷(3.48+1.92)-2(1)、引导生知道加减乘除在一起时,或有小括号时,应按照运算顺序按键(2)同桌合作完成(不同级运算)

小结

1、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师:做完这几道题你们有什么想法?只有加减,只有乘除,我们可以从左到右的按键。能口算出来的就不需要用计算器算了。加减乘除在一起时,或有小括号时,应按照运算顺序按键。我们还应该把它们写成递等式的形式,把没有算到的先写下来。你们觉得利用计算器计算怎么样?(快、简便……),有没有觉得自己的计算会比计算器要快的?

2、激发热情,人机比赛自愿挑战计算器速度的同学为“挑战队”,另一队用计算器的则

为“计算器队”。依次出示两组题目⑴3.5+7.6 5.6×0.01 78×101-78 3.2×1.99+6.8×1.99⑵2.5×6.4-14.88 (20.6+4.8)×20.6 明白能简便计算时,采用简便计算更简单计算器适用于较繁的计算人脑也可以比计算器的计算更快四、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出示:22222222×55555555=?

师:你能计算吗?试试看!生:E12345678师:有什么问题?引导生发现规律,完成计算师:做了这道题,你们有何感想?引导生得出:我们不能过分的依赖计算器。计算器不是万能的,它的作用是有限的。当计算不会算时,我们应该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其实我们人的大脑比计算器更聪明。

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2页第一单元泰山古树—计算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计算情境中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2.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显示屏及按键),掌握数字键排列的一般规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和只有用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铺垫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我们要登上“五岳之首--泰山”去寻找发现数学问题,同学们愿意吗(课件出示情境图,介绍五岳之首--泰山。) 2.读懂图意 通过情境图观察了解提供的数据及信息。“泰山古树、石刻的数量统计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3.提出问题 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温馨提示: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选择性板书。】 【预设】:(1)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 (2)灵岩寺古树的数量是岱庙的几倍 (3)虎山、天烛峰和岱庙的古树一共多少棵 (4)岱庙、登山东路、岱顶和灵岩寺一共有多少块石刻 ……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解决问题 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 ●怎样计算 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笔算。(学生体验笔算的“麻烦”。) (1)(2) 教师用计算器计算。(让学生感受教师计算的速度“快”) ●有没有使计算快速、简便的计算工具 ●展示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谈谈计算后的感受 揭题:引导学生说出用计算器计算。现在,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我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板书课题:计算器)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京市阜外一小刘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初步学会简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较大数目的四则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对计算器的使用,体验它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 1.每个学生自备一个计算器。 2.教师制作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这两年我们学校的变化特别大,校园的环境越来越美了。上学期学校粉刷了教学楼,这学期又为同学们购置了新桌椅。

问:你能算算每套桌椅多少钱吗? 生:每套桌椅:115元。 师:购置一套桌椅就要115元,你能快速地算出2套桌椅多少钱?10套呢? 每套桌椅115元,每人一套全校共需多少钱? 师:那么学校这次为全校同学更换桌椅共花多少钱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学校快速、准确地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多数学生用笔算,时间较长;个别学生用自带的计算器算。) 二、尝试研究 1.汇报结果。 师:(问用计算器计算的同学)你怎么算得这么快?(生:我是用计算器算的。)噢,还有哪些同学是用计算器算的?你是怎么想到用计算器算的?(生:计算器算得快、准。)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师随学生演示把题写完整)师:其他同学用什么方法算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展示笔算过程) 师:同学们给我们介绍了笔算和用计算器算这两种方法,请你反思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哪种计算方法好?为什么?(学生初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 小结:同学们已经发现在计算较大数目时用计算器算好,使

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新授课学习过程设计 课题泰山古树—计算器 课标陈述了解认识计算器,知道计算器各键的名称及功能;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在具体的计算情境中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必要的计算。2.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实际应用中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4.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 学习环节教学 设计 评价任务评 价标准 设计修改备注 (学习资源) 一、设创情境提出问题评价 设计 读懂情景图;找出数学信息;提出 数学问题。 1.准确找出数学信息;?? 2.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 多媒体课件 过程 实施 设计 (预 设) 出示“五岳之首--泰山”,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学生自由交 流。今天,我们要登上“五岳之首--泰山”去寻找发现数学问题, 同学们愿意吗?(板书:泰山古树) 师:仔细观察信息窗里的信息,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 预设1: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的古树棵树分别是3449棵、527棵、 1640棵。 预设2;岱庙、登山东路、岱顶和灵岩寺的石刻数量分别是157块、 (课件出示 情境 图,介 绍五岳 之首-- 泰山。)

二、 小组 学习 自主 探究 过程 实施 设计 (预 设) 1.解决问题 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 ●怎样计算? 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笔算。(学生体验笔算的“麻 烦”。) (1) (2) 思考:有没有使计算快 速、简便的计算工具? 教师用计算器计算。 (让学生感受教师计算的速度“快”) 展示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谈谈计算后的感受? 揭题:引 导学生说出用计 算器计算。现在, 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我们 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带来快捷方便。(板书 课题:计算器) 【预设】: 生1:用计算器计算更快速、准确。 …… 小结;我们在进行较复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借助计 算器。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计算器”,并请计算器帮 我们解决数学问题。 2.认识计算器 ●请大家欣赏课件,观察各式各样的计算器,说说它 们的外观和构造。 每生一个计 算器,数学 练习本。

(四年级数学教案)“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笔寡?生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初步学会简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较大数目的四则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蓖ü?对计算器的使用,体验它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笔寡?生体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 1?泵扛鲅?生自备一个计算器。 2?苯淌χ谱鞯?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这两年我们学校的变化特别大,校园的环境越来越美了。上学期学校粉刷了教学楼,这学期又为同学们购置了新桌椅。

问:你能算算每套桌椅多少钱吗? 生:每套桌椅:115元。75元40元 师:购置一套桌椅就要115元,你能快速地算出2套桌椅多少钱?10套呢? 出示各年级人数统计表(____年11月): 每套桌椅115元,每人一套全校共需多少钱? 师:那么学校这次为全校同学更换桌椅共花多少钱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学校快速、准确地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多数学生用笔算,时间较长;个别学生用自带的计算器算。) 二、尝试研究 1?被惚ń峁?。 师:(问用计算器计算的同学)你怎么算得这么快?(生:我是用计算器算的。)噢,还有哪些同学是用计算器算的?你是怎么想到用计算器算的?(生:计算器算得快、准。)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师随学生演示把题写完整) 师:其他同学用什么方法算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展示笔算过程) 师:同学们给我们介绍了笔算和用计算器算这两种方法,请你反思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哪种计算方法好?为什么?(学生初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

计算器的认识及简单的应用教学设计

计算器的认识及简单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23-25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计算器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2、学会使用计算器,会进行的数目的计算。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的优点(快速、准确、方便)。 4、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只是一种工具,不能过于依赖,仍要积极思 考。 5、培养学生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利用急用计算器计算 教法:整体建构教学法 教(学)具:计算器、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互动 1、播图片及资料,引出课题。 师:近几年我们滨州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滨州的风景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问:看完了这些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师:老师统计了五海的占地面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五海占地面积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五海的占地面积共多少平方米?)

二、认识计算器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1、师:五海占地面积共多少平方米?请同学们帮老师快速准确地解答出来。 师:(一分钟后,问用计算器计算的同学)你怎么算得这么快?(生:我是用计算器算的。)噢,还有哪些同学是用计算器算的?你是怎么想到用计算器算的?(生:计算器算得快、准。) 小结:同学们已经发现在计算较大数目时用计算器算好,使用计算器的好处是快捷、准确。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板书:计算器的认识及简单应用。) 2、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哪儿见过人们使用计算器?对计算器你还有哪些了解,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简单介绍) (课件出示计算器各部分名称,教师说明。) 师:我们介绍的这些按键都是我们常用的基本键,有些键由于我们学的知识有限现在还不能用,可以将来再学习,不同的计算器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键,我们可以在需要时边用边学。 三、体验计算器的优越性 1、师:刚才同学们用计算器解决了五海的占地面积,同学想不想用计算器算几道题试试? (课件出示练习题1、2题,体验计算器计算的优点。) 7825-2138= 226×39= 8312÷8= 小结:通过刚才的计算,能总结一下使用计算器有什么优越性吗?(快、简便、准确。)

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

《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教学中数学工具的运用实例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工具”的运用,能够给教师们在教学中带来许多的便利。并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学习时直观、开心、敏捷。现就制作的“课件”和“练习纸张”以及“计算器”等数学工具,在具体一堂课中的运用策略和效果加以诠释。 【教学目标】:计算器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数学规律。2、让学生体验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计算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快乐联想”的游戏吗?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四个提示(课前须已备好)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完美 基督教 医院 三三两两 师:你能想到什么? 生1:我猜是十字架。

生2:我想可能是……。 出示提示四 生3:我猜是十。 答对的同学,给予肯定。 师: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知错能改 小巧 学习用品 计算工具 生1:我猜是橡皮 生2:我也认为是橡皮。 出示了提示四后 生3:计算器。 表扬答对的同学。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课件出示课题,并板书。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计算器。 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计算器?(根据同学回答,依次出示课件中的图片)

表述:看来计算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中。瞧,老师手中就有一个计算器,你们观察过计算器吗?看老师手中的计算器,你们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键盘、显示器) 指出:有些功能键由于我们所学知识有限,现在还不需要用,今后我们可以再慢慢认识它们。 2、认识开机键、关机键。 用计算器前,先按什么键?(ON键,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开机键) 用完后呢?(OFF键,指出关机键) 3、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有多少同学会用计算器?真会?那我们来“试着瞧瞧”。 (课件出示 38 + 27 = 30×18 = ) 指名说第一题计算过程。 师:你是怎么输入的? (先输入3和8,再输入加号键,输入3和7和等号键,等于65。) 追问:想知道得数,需要输入什么键?(等号键) 指出:算完后,我们可以口算或者笔算验算计算结果。 4、用计算器计算“试一试”。 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计算了,让我们再显身手,拿出计算器和学习工具。把得数写在练习纸上。 (课件出示书上第101页的“试一试”) 交流得数 师:你有什么感受?(计算器计算的便捷,是我们的好帮手) 重点讲解“816× 68 ÷ 27 ”是怎样输入的? 5、“比一比”用计算器计算 (课件出示题目)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初步学会简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较大数目的四则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对计算器的使用,体验它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 1?每个学生自备一个计算器。 2?教师制作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这两年我们学校的变化特别大,校园的环境越来越美了。上学期学校粉刷了教学楼,这学期又为同学们购置了新桌椅。 问:你能算算每套桌椅多少钱吗? 生:每套桌椅:115元。 75元40元 师:购置一套桌椅就要115元,你能快速地算出2套桌椅多少钱?10套呢?

出示各年级人数统计表(2019年11月): 每套桌椅115元,每人一套全校共需多少钱? 师:那么学校这次为全校同学更换桌椅共花多少钱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学校快速、准确地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多数学生用笔算,时间较长;个别学生用自带的计算器算。) 二、尝试研究 1?汇报结果。 师:(问用计算器计算的同学)你怎么算得这么快?(生:我是用计算器算的。)噢,还有哪些同学是用计算器算的?你是怎么想到用计算器算的?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师随学生演示把题写完整) 师:其他同学用什么方法算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展示笔算过程) 师:同学们给我们介绍了笔算和用计算器算这两种方法,请你反思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哪种计算方法好?为什么?(学生初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 小结:同学们已经发现在计算较大数目时用计算器算好,使用计算器的好处是快捷、准确。(板书)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 2?探究新知。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人们用计算器?(展示)对计算器你还有哪些了解,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简单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 案范本五篇电子计算器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由于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就显得很有必要。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使用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感受使用计算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较广泛的应用价值,了解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养成自觉、及时验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探索并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1.师:上课前,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开始! ①18+21= ②56÷7= ③3028-2956= ④589×76= ⑤98+199= ⑥12+459+88=2、有的同学为什么会计算得这么快?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小结:看来,在进行像这样的比较繁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忙。3、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了,人们经常会在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呢?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可能需要使用到计算器,特别是商业中(图片)。除了专门的计算器,有的手表上也有计算器(出示手表)。还有哪里也有计算 器?(电脑、手机、遥控器、电子秤等) 4、师:使用计算器有哪些优点呢?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5、师:你认识计算器吗?先向你的同桌介绍计算器。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 二、观察认识 1、整体认识 这是一个常用计算器的面板(出示图片),上面部分是显示器(板书:显示器),下面部分是键盘(板书:键盘) 2、认识键盘 (1)观察一下,这个键盘上的哪些键你已经认识了?上来指给大家看看。 (2)互动生成 ①有0、1、2、3、4、5、6、7、8、9这些有数字的键叫数字键,(板书:数字键),自己指一指你计算器的数字键。 ②有+、-、×、÷这些运算符号的键叫运算符号键,(板书:运算符号键)。自己指一指你的运算符号键。

《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教学设计

《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计算器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2、学会使用计算器,会进行的大数目的计算。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的优点(快速、准确、方便)。 4、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只是一种工具,不能过于依赖,仍要积极思 考。 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利用急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具:计算器、课件 一、课前互动 1、猜谜语,引出课题。 师:一个东西真奇怪,上面布满小方块; 用手一摁字出来,加减乘除算得快。 问:你猜出来了吗? 生:计算器。 2、板书: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 二、认识计算器各部分名称及功

1、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哪儿见过人们使用计算器?对计算器你还有哪些了解,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简单介绍) ON/C—开机键 OFF——关机键 C CE—清除数据键 0~9—数字键 +、-、×、÷、—运算符号键 =—等号键 ·—小数点键 (课件出示计算器各部分名称,教师说明。) 师:我们介绍的这些按键都是我们常用的基本键,有些键由于我们学的知识有限现在还不能用,可以将来再学习,不同的计算器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键,我们可以在需要时边用边学。 2、(多媒体出示):题目:用计算器算一算:39520÷48×56= 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用计算器是怎样算的? 生答:先按39520(数字键)(再按运算符号)÷48 ×56= 同时师在多媒体屏幕上演示(注:反馈清除数据键的用法故意把56按成54)

三、体验计算器的优越性 1、(课件出示练习题1、2题,体验计算器计算的优点。) 7825-2138= 226×39= 2、师:使用计算器有那么多优势,下面我们就用计算器进行一次比赛。(出示) 分组赛一赛:同桌为一组!一人读数,另一人按键计算,看哪小组算得又快又准: 1952-764 829431÷9 75399+392241 同桌角色互换,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们算得又对又准: 146-89 2759×8 37291+84731-73826 四、体验计算器的局限性。 师:使用计算器有很多优势,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题目,(出示)考考你的观察力: 3×500= 2467+889+111= 问:仔细观察这两道题,你能很快计算出结果吗?用什么方法是计算又对又快? (生试做、订正。) 师:你又有什么发现?

一单元(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上册)》2~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计算情境中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2.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显示屏及按键),掌握数字键排列的一般规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和只有用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PPT); 学具: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情境铺垫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登上“五岳之首——泰山”去寻找发现数学问题。 课件演示。(见图1) (二)读懂图意 通过情境图观察了解提供的数据及信息:“泰山古树、石刻的数量统计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课件演示。(见图2)

(三)提出问题 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1: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 预设2:灵岩寺古树的数量是岱庙的几倍? 预设3:虎山、天烛峰和岱庙的古树一共多少棵? 预设4:岱庙、登山东路、岱顶和灵岩寺一共有多少块石刻? …… 【设计意图】通过泰山古树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解决问题 师: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 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笔算。 课件演示。(见图3、图4) (1)(2) 教师用计算器计算。 课件演示。(见图5) 师:请看老师的计算过程, 想说点什么?

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

备课教师:章瑕 课题 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 第 1 教时 教学 内容教材第23页 课时教学目标1.会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2.在利用计算工具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体验转化思想方法。 3.在探索知识过程中,激发探索数学奥妙的情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 难点 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教学 资源课件、计算器 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 1.课件出示: 2.师:这是计算器,还记得这些是什么键吗?说一说。 (二)引入 师:你会用计算器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一)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1.用计算器的方法 (1)课件出示: 386+179= 825-138= 26×39= 312÷8=(2)师:这道题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3)师:说说你是怎么用计算器计算这道题的。(学生边说边到前面演示)(4)课件出示: 师:依次按数字键3、8、6,然后按“+”,再依次按数字键1、7、9,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出结果了。 2.试一试 (1)课件出示:825-138= 26×39= 312÷8= 师:自己用计算器算出这几道题的结果。 (2)订正答案。 (3)学生质疑 ①师: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有问题吗?(如:按错了怎么办?) ②师:对呀,万一按错一键怎么办?(学生可能会想出两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按退格键“←”,清除输错的数字,然后输入正确的。 方法二:按“CE”键,清除然后再重新输入。 (二)用“M+”“MR”进行四则计算 1.尝试计算 (1)课件出示:2034-1368÷9 师:你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了吗?那试试这道题。 (2)师:这道题等于多少?(1882、74) 师:哪个结果是对的?怎么做的。(先算1368÷9=152,再用2034-152=

人教版四年级的上册的数学《用计算器计算》的学习的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 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计算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快乐联想”的游戏吗?还想玩吗 ? 课件依次出示四个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完美 基督教 医院

三三两两 师:你能想到什么 ? 生1:我猜是十字架。 生2:我想可能是。 出示提示四 生3:我猜是十。 答对的同学,给予肯定。 师:还想玩吗 ? 课件依次出示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知错能改 小巧 学习用品 计算工具 生1:我猜是橡皮 生2:我也认为是橡 皮。出示了提示四后 生3:计算器。表 扬答对的同学。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课件出示课题,并板书。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计算器。 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计算器 ?( 根据同学回答,依次出示课件 中的图片 ) 表述:看来计算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中。瞧,老师手中就有一个 计算器,你们观察过计算器吗 ?看老师手中的计算器,你们看到了什 么?(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键盘、 显示器 ) 指出:有些功能键由于我们所学知识有限,现在还不需要用,今 后我们可以再慢慢认识它们。 2、认识开机键、关机键。 用计算器前,先按什么键?(ON键,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开机键) 用完后呢 ?(OFF键,指出关机键 ) 3、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有多少同学会用计算器?真会 ?那我们来“试着瞧瞧”。 ( 课件出示 38+27=30×18=) 指名说第一题计算过程。 师:你是怎么输入的 ? ( 先输入 3 和 8,再输入加号键,输入 3 和 7 和等号键 , 等于 65。) 追问:想知道得数,需要输入什么键?( 等号键 ) 指出:算完后,我们可以口算或者笔算验算计算结果。 4、用计算器计算“试一试”。

我对计算机的认识

我对计算机的认识 姓名:郭敬 学号:201100600017 班级:11级朝鲜语3班 作为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虽然从初中开始就经常使用计算机上网、看电影、做PPT、玩游戏,虽然每天但如果说到对计算机的认识,却是非常有限的。以前仅仅是把计算机当做娱乐的工具,虽然长期使用计算机,懂得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但翻开大学计算机课本才发现,计算机有许多复杂的专业知识、有许多的专业知识需要掌握。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是在小学的计算机课上,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当时计算机的体积非常大,计算效率非常低,在当时被认为是无用的东西。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开始迅速的更新换代,体积越来越小,计算效率越来越快,开始在许多方面发挥作用。九十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互联网,计算机开始慢慢走近普通人的生活,开始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作用,开始把整个世界通过互联网连接成一个整体。 对于计算机,目前虽然我还没有太专业的认识,但却在科技的发展中切身的感受到了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互联网可以让远距离的人们通过网络聊天、视频,word可以编辑文字,代替了用纸张书写的不便,Excel可以制作表格,方便数据的统计,通过计算机还可以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二进制代码,方便信息的编辑和传输,省去了许多复杂的环节,节省了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社会已经无法离开计算机,计算机推动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认为计算机的发明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大大影响着人类的科学、文化、教育,带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计算机给人类带来的方便,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是课堂的多媒体设备,以前没有多媒体的时候,大量的知识需要老师在黑板上书写,不仅速度慢、浪费资源,而且课堂气氛也不活跃。有了多媒体之后,老师可以选择许多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可以更加快速的接收知识,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减轻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使老师和学生可以更轻松愉悦的学习知识,间接的推动了知识的进步。 因为计算机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掌握计算机技术对于大学生来讲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希望在今后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跟随老师学好计算机技术,在将来更好的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之中。

最新社保缴费比例计算器

社保缴费比例计算器 (点击下面图片直接进入界面) 在如今,社保制度已经非常普及,很多没有工作的人群,也可以参加社保,这样就会得到全面的社会保障,在退休后也能领取养老金,那么社保怎么自己缴费?自费社保一年需交多少钱?社会保险怎么自己缴费 1、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前往当地的社保局办理缴纳,填写申请之后,按照工作人员的提示办理缴保即可; 2、可以找代理缴保的公司帮忙缴纳,只需提供相应的缴保资料,然后支付相应的缴保费用即可。 自费社保一年需交多少钱 1、如果是找公司挂靠缴纳社保,具体的缴费费用要看当地的缴保基数和公司的缴费规定; 2、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自费交社保,那么只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具体的缴费金额,各地区的规定都不一致。一般来说,每年需要的费用在3600元左右。 一般来说,比较建议大家参加灵活就业人员,由于只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其费用会相对低一点。如果想缴纳社保五险,并且身处异地的话,找代理缴保的公司缴纳,也是一个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找正规的公司。 为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倡导时代新风正气,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建立、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倡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杨岔路社区将在全社区集中开展20XX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特制定活动计划: 一、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让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使志愿者队伍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和社会动员的动力和亮点,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社区志愿者行动的氛围。

二、志愿者活动采取 利用传统节假日时间,如学雷锋纪念日、环保日、重阳节、春节等特殊的日子集中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大型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社区的文明创建开展服务活动,宏扬中华民族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 三、活动内容 1.每月定期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每位志愿者走访两到三户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困难老人,开展精神慰藉、家政服务、陪同就医、保健指导、娱乐活动。 2.每周清理野广告。志愿者每周对辖区内的野广告、白色垃圾、野草、卫生死角进行整治清理,并在辖区内宣传大家都来保护小区环境,不要在墙面上乱涂乱画,乱扔垃圾。 3.节假日送祝福。志愿者对辖区内的困难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爱对象进行节日慰问,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让他们感觉节日的气氛,社区时刻都在挂念他们。 4、在社区内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讲座,组织社区党员对他们进行关心、教育、心理辅导,关心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状况,让他们健康成长。 5、志愿者义务巡逻。每周二分成两组,一组四人对辖区内的小区进行义务巡逻,对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加强防范,对居民发放安全提示看,提醒居民关好门窗、锁好门。 6、志愿者文明劝导。志愿者文明创建时期在重要十字路口劝导交通文明,在车站提示大家文明排队上车,在公交车上维护秩序,文明乘车。 7、结对帮扶。志愿者一对一对困难家庭实行走访慰问,和他们聊天、谈心,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问题。 8、志愿者植树活动。在当今社会,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作为新世纪的社区志愿者,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在植树节时组织开展植树活动,为改善温室效应做一些贡献,倡导大家保护环境。 9、关爱残疾人活动。在助残日,开展“关爱残疾人”活动,请他们看电影、帮助他们来到社区图书室看书,理解、关心、尊重残疾人,为他们开展心理咨询、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和日常生活照料,让他们感觉社区的关心,对生活充满信心。 社区志愿服务可以开展以下一些活动:

计算器的认识及其计算

《计算器的认识及其计算》教学设计 执教:谌洪梅教学内容:教材100—10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方法,能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能通过计算发现数学规律。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并用计算器自主进行计算,交流过程和方法。 3、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对计算器操作方法的探索,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探索和发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重点:计算器的使用 难点:通过计算发现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准备好计算器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跟爸爸妈妈到菜场去买过菜吗?菜场里买菜的人多吗?那你们看到那些卖菜的小贩是怎样算钱的吗?怎样不会算错呢?(使用计算器) 2、(出示图片):你们看出图中的场景是在哪里吗?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为什么都用计算器? 你们还在什么地方也见过或用过计算器?

3、揭题:现在,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我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所以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来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和学习使用计算器。 (板书课题) 二、认识计算器 1、请大家观察你带来的计算器,看看它的外观和构造。 2、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计算器的外观特点和构造? 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计算器。结合情景让学生感受到计算器与生活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价值。 三、初步使用计算器 1、计算器的功能是计算,那怎样用计算器来计算呢? 出示题目:38+27 你能用计算器来计算吗?试一试。 交流方法,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操作的?按键是怎样按的?并演示操作 出示第2题30×18 用计算器来计算,交流演示操作的方法。 3、下面请大家在纸上验算一下,看看用计算器算的正确吗? 4、你觉得使用计算器怎么样? 四、教学“试一试”

生男生女计算器

生男生女计算器 【导读】人们对于生男生女问题是比较敏感的。但这不是一个随意的问题,它是 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最终表现型是基因。生男生女的比例机率在医学上是1:1 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通用的,有些人是1、15:1;也就是说,有些家族生男比生女多,这就是我们说的遗传因素。为什么有人想要男孩而偏偏生女孩,为什么有人需要生女孩而偏偏生的却是男孩,这生男生女究竟是怎么回事?自古以来对此就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但都是没有科学根据。每个孕妇和家人都想提前知道自己肚子里的宝宝是男是女,那么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呢?因此产生了制作生男生女计算器。 人体的每个细胞(包括生殖细胞)中都有23对携带遗传物质的染色体,其中22 对为常染色体,决定除性别以外的全部遗传信息,另1对为性染色体,决定胎儿的性别。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没有性别差异。性染色体则不同,男性的1对性染色体由X染色体和丫染色体组成(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22+XY,女性的1对性染色体均为X染色体(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22+XX) 23对染色体中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 生男生女的概率:在理论上是男:女为1:1。如果双方家里有兄弟姐妹的话全是男的的下一代就是女的;一男两女,下一代是两男一女,很准的。无论生男生女,还是和个人应是习惯与一定的几率有关。如果男子少喝啤酒之类的生男几率会增加,尤其是男性应该特别注意在生育期不要喝可口可乐等碳酸饮料,因为这些碳酸饮料能使男性精子中的丫染色体失去活力,从而降低生男孩子的几率。因此,生男生女计算器并不能主宰全部哦,生男生女也看机率的哦。 孕期计算器生男生女 老一辈的人经常说,我们可以通过酸儿辣女等表现来判定孕妈肚子里的宝宝的性别。而现在,一些人也提出了其实可以通过预产期计算生男生女。暂不论其科学性,小编觉得,不管生男生女,都是上天赐予最好的礼物,准妈妈和准爸爸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用孕期计算器生男生女,其实就是把你的年龄【农历】加预产期的月份相加是单数就是男孩,反之是女孩。但实质上,人的性别是由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所决定的。与受孕时间无关。 具体来说,精子中的一半其染色体为(22+X),另一半为(22+丫。卵子的染色体仅有一型即(22+X。染色体中的X和丫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因此称之为性染色体。在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时候(卵受精时),若是具有(22+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二者则结合成为(44+XX),发育成为女胎。若是具有(22+Y染色体的精子与 卵子结合,二者则结合成为(44+XY)发育成为男胎。 预产期计算器生男生女 预产期计算器生男生女,那么预测生男生女计算公式是怎么样的?计算的方法有下面的四种。有想要早点了解宝宝是男是女的准妈妈们就用生男生女计算器来算一下吧。 1、口诀计算法

计算器的认识 教学设计

计算器的认识 (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计算器上的常用按键。 2、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 教学安排: 10课时完成 教学准备: 计算器算式卡片练习纸课件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这几年我们学校的变化特别大,校园的环境越来越美了。上学期学校粉刷了教学楼,这学期又为同学们购置了新桌椅,爱心人士为我们买来了体育用品和学习用具。 课件展示学习用具,并标注各文具的单价,让学生计算。为

什么老师算得那么快呢?因为老师有帮手。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 计算高手。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我们上节课认识了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及各按键的功能。有多少同学会用计算器?真会?那我们来“试着瞧瞧”。 (课件出示 12+3 = ) 指名说第一题计算过程。 师:你是怎么输入的? (先输入1和2,再输入加号键,输入3然后按等号键,结果就出来了,等于多少?)老师板书计算结果。 追问:想知道得数,需要输入什么键?(等号键) 指出:算完后,我们可以口算或者笔算验算计算结果。 2、用计算器计算“试一试”。 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计算了,让我们再显身手,拿出计算器和学习工具。把得数写在练习纸上。 (课件出示书上第28页的“试一试”) 交流得数。师:你有什么感受?(计算器计算的便捷,是我们的好帮手) 重点讲解“4+16=”是怎样输入的? 3、“比一比”用计算器计算 (课件出示题目)

计算器的认识和计算

课题: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乔小静 学习内容: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计算(课本23、24、25、26页的例题1) 学习目标: 1、借助手中的计算器并通过看书,学生知道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初步学会简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较大数目的四则能 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在合作交流中学生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简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方法:独立思考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评价设计: 1、通过提问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1。 2、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2。 评价样题:用计算器计算: 128+284 532-178 45×77 371÷7 36+228-179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这两年我们学校的变化特别大,校园的环境越来越美了。上学期学校粉刷了教学楼,这学期又为同学们购置了新桌椅。你能算算每套桌椅多少钱吗? (学生回答) 再次提问:购置一套桌椅就要115元,你能快速地算出2套桌椅多少钱?10套呢? 出示各年级人数统计表(2003年11月):每套桌椅115元,每人一套全校共需多少钱? (多数学生用笔算,时间较长;个别学生用自带的计算器算。)

二、尝试研究 生汇报结果。 同学们演示笔算和用计算器算这两种方法,反思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哪种计算方法好?为什么?(学生初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 小结:同学们已经发现在计算较大数目时用计算器算好,使用计算器的好处是快捷、准确。(板书)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 2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计算器) 学生介绍按键名称,同时介绍它的功能。 师补充:(其他键由教师介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按键都是我们常用的基本键,有些键由于我们学的知识有限现在还不能用,可以将来再学习,不同的计算器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键,我们可以在需要时边用边学。 出示:2836+1397=40000-19036= 637×842=18576÷48×56= 要求:两人一组,用计算器计算。算完后说一说:怎样用计算器算一道题? 反馈:你是怎样检查的?637×842=(用结果除以842看是否得637)(总结方法,师板书) 三、实践应用 1、长颈鹿妈妈身高502厘米,长颈鹿宝宝身高198厘米。身高相差多少米? 2、每架玩具飞机5元,四(一)班15人购买这种飞机。共花多少元? 3、特价牛奶29元1箱,买15箱大约带多少钱? 4、宇宙飞船在约21小时的飞行中共绕地球14圈,进行600000千米旅行。飞船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结果保留整数) 小组合作任选两道题研究。思考:当你遇到这种问题时,你打算怎样解决? 师生总结:(根据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计算的方法) 四、练习巩固,检测成效 1、课本练习三第4题。(分组活动:从题中选一组数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卡西欧计算器fCN使用介绍

卡西欧计算器f x-991C N X科学函数计算器卡西欧fx-991CN X是卡西欧第三代新型函数计算器,具备计算、统计、表格、方程/函数、不等式、比例、复数、基数、矩阵、向量10种计算模式。其中函数计算又包括了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基数e的自然对数、使用高斯方法执行的函数等功能。 1.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类关于角度的函数,常用于研究三角和圆等几何形状的性质。卡西欧fx-991CN X具备优秀的正弦函数sin、余弦函数cos和正切函数tan计算能力,可以快速计算复杂的三角函数。 例:当要计算sin 30o时,按下sin+30+)=,得出结果1 2 。但需要注意的是,“)” 右括号并不能少,否则会影响计算结果。 2.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是以指数为自变量,底数为大于0且不等于1常量的函数,它是初等函数中的一种。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卡西欧fx-991CN X计算指数函数前,需要注意设置计算器的输入/输出显示模式。 例:将e5×2转换成三位有效位数,则需要按SHIFT+菜单+3(显示格式)+2(科学Sci)+3,选择输入输出方式,然后按下SHIFT+In+(e’)+5×2=,最后得出结果×102。 3.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是以幂为自变量,指数为因变量,底数为常量的函数,其主要形式为y=logax。在使用fx-991CN X计算器计算对数时,需要注意设定a值,否则计算器会使用基数的缺省设定值10。 例:计算log 2 16时,按下SHIFT+(-)+(log)+2+SHIFT+)+,+16+),然后=确认,得出结果4。 4.乘方、乘方根计算 求n个相同因数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而乘方根则为乘方的逆运算,数a 的n(n为自然数)次方根指的是n方幂等于a的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