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侗族导游词3篇.doc

贵州侗族导游词3篇.doc
贵州侗族导游词3篇.doc

贵州侗族导游词3篇

侗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也是少数民族当中的一员。下面是带来的贵州侗族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贵州侗族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侗戏大致在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形成。侗戏的剧目,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描写汉族生活的剧目,大多从汉族戏曲中进行移植;一是描写侗族生活的剧目。后者如《吴勉》,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明初侗族民族英雄吴勉率领人民起义抗粮抗税,不幸被俘,不屈而死。《秦娘美》,写珠郎与娘美相爱,地主银宜欲霸占娘美,谋杀珠郎,娘美设计刺杀银宜,为爱人报了仇。《门龙》,描写门龙离家十八年未归,其母逼其妻改嫁,其妻不从,直等门龙归家,夫妻团聚。此外,还有《雪》、《乃桃补桃》、《金汉》、《妹莽子》等。

侗戏角色虽有生、巳之分,但并未形成定型的行当,一般是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来分配演员。只有小丑有些独特的表演,动作滑稽可笑,以说白为主,蹦蹦跳跳,称为"跳丑脚"、演员念白很少,以唱为主。唱腔一般是上下句结构,中间都有过门。演员每唱完一句,都要在过门中与另一个演员互走一字,交换位置。遇有三人以上在场时,也只有对唱的两人在过门中互走一字,其余的人原地不动。侗戏的音乐,由于受侗族叙事歌和琵琶歌的影响,长于叙事,唱腔平稳柔和,

优美动人。唱腔主要有 "平板"、"哭板"、"仙腔"三种。"平板",用胡琴伴奏,故又称 "胡琴歌",为侗戏最基本的唱腔。"哭板",无乐器伴奏,在表现悲哀情绪时于唱,往往要伴有自然的哭声。"仙腔",用于神仙出现时演唱。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辅之以琵琶、牛腿琴,打击乐器有大锣、小锣、钹、边鼓、铃等。侗戏多在戏台上演出,很少在平地上演出。戏台通常是用木板搭盖,一般无顶盖,观众可三面围观。在装扮上,通常只穿侗族生活服装,整齐、鲜艳。脸谱以黑、白二色为基础,小丑除在鼻子上画一个青蛙以外,两颊上还要各写一个"丰"字,以示吉祥。

侗戏的演出,有一定的仪式。第一天开演正戏之前,要供神请师,由"掌簿"主持:台口中间摆上酒、菜、纸钱等供品,由掌簿焚香请神,然后鸣放铁炮。每个剧目开演之前,先由一演员朗诵一段开场白;正戏结束后,全体演员唱歌致谢;整个演出结束后,要跳加官,被提到名字的人,都要把红包扔到台上以作赏钱,他们大多是寨里的头面人物和富裕人,除此之外,戏班不再收钱。

侗族的村寨都建有鼓楼,戏班的组织是以鼓楼为单位,一个鼓楼有一个戏班,属业余性质。一个戏班一般为十几个人,有戏师傅、歌师傅、演员和伴奏人员,无女演员。戏班除在本寨演出外,也到外面去"走寨"演出。演出时间,主要集中在春节、二月二、三月三、秋后或本寨的会期。活动方式有"尾夜"和"多夜"两种。"尾夜",是村寨之间进行联欢,旨在联络双方感情。演出时间一般从上午开始,直到吃夜饭、散戏之后,戏班的小伙子们便与姑娘们去"行歌坐月"。"多

夜",是以文艺活动为主的联欢形式,戏班不代表村寨,不必由头人带队。

篇二:贵州侗族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经过数千年的融合,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之间,无论大小、无论等级差别,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不能割舍。历史上,少数民族曾与汉族不断的融合,这种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通过战争的方式融合、联亲的方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的方式融合等。这些融合都进一步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无论是对于汉族,还是对于少数民族,都在客观上起到了向前推进的作用。

侗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也是少数民族当中的一员。侗族对大家来说可能比较陌生,毕竟,他不像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长期在历史舞台上绽放光芒,他偏安一隅,但这个民族勤劳勇敢、意志坚定、豪放热情,是典型的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性的民族,侗族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汇处,在河北省东部也有侗族的分布,但人口数较少,因此,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贬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侗族经过原始社会发展阶段,于唐代由原始社会直接向封建社会过渡。从唐代至清代,中央王朝在侗族地区建立羁縻州、土司制度,侗族处在早期封建社会。清朝初期,统治者

在侗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清朝对东族人民进行直接统治,土地日益集中,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但是,侗族社会内部某些民族组织残余,例如,以地域为纽带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合款",仍普遍存在。每个氏族或村寨,皆由"长老"或"乡老"主持事务,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和款"分大小,"小款"由若干毗邻村寨组成,"大款"

由若干"小款"联合,"小款首领"由寨内公推,"大款首领"由"小款首领"商定,共同议定的"款约"必须遵守,款民大会是最高权力组织,凡成年男子均需参加,共议款内事宜,这种组织一直保存到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

侗族使用侗语,也称为"侗话",属于壮侗语系,分南北部两个。历史上的侗族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但一直都沿用汉文。建国后,才有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曲折,含义深长,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歌词多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习惯为题材,极具史料价值。如琵琶歌,曲调欢快流畅,为侗族所特有。侗族的舞蹈,有芦笙舞、舞龙和舞狮等。芦笙舞是有舞者吹奏芦笙边吹边舞的集体舞蹈。

鼓楼和风雨桥是侗族建筑的典型代表。侗族擅长石木建筑,鼓楼、风雨桥是建筑艺术的结晶。大家可能不知道,鼓楼是完全的木质结构,没有一颗铁钉固定在上面。鼓楼的一般高度为四至五丈,大概

有十五层楼那么高。游人看鼓楼,脑袋得使劲的往后仰,不然,就看不到鼓楼的顶部。风雨桥是石墩木桥,长廊桥道,桥亭重瓴联阁,雄伟壮丽,风雨桥是侗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长唱不衰的歌曲,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三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参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几乎每个侗族村寨都有歌队。对歌赛歌一般都在"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节日。有趣的是,村与村,寨与寨都要举行对歌比赛活动。男女青年们不断地用目光相互偷看对方,彼此含情脉脉。他们通常通过唱大歌的这种形式来相识相恋,直至结下良缘。顺便提一下,侗族大歌已经成功申请成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值得我们侗族人民骄傲和自豪的。20xx年的上海世博会,侗族大歌将在世博会开模式前表演,这些都给侗族人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交流平台,使侗族更好的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传统的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欢青、紫、白、蓝色,男子穿对襟短衣,蓝色,有的右衽无领,包着蓝色的大头巾。女子上着大襟、无领、无扣衣,下穿裙或裤,在腰间束有腰带,包头巾,一般都喜欢戴银饰,走起路来发出悦耳的声音。

侗族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较为平坦的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侗族人民普遍喜欢辣椒和带有酸味的东西,如酸汤鱼(侗族人民非常喜欢吃鱼),就是侗族地区的一大特色,美味可口,令人流连忘返,意犹未尽。还有用酸汤做成的各种酸菜、酸肉、酸鸡、酸鸭等。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油茶是用茶叶、

花、炒花生、糯米饭、猪肉、盐、葱花等为原料,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

每年二月份,侗族有吃社饭之俗,但不搞什么活动。春社之日,侗族人民将田园、溪边、山坡上的鲜嫩社蒿(香蒿、青蒿)采撷回家,洗尽剁碎,用火弄干,与蒜瓣、地米菜、腊豆干、腊肉干等辅料掺和糯米蒸或焖制而成,吃起来别有风味,并且,这种社饭还有防疫去温、促进疗效的功能。

侗族成年人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关于侗族的食文化,种类很多,品种丰富。如糯米饭、姊妹饭、酸汤制成的酸汤鱼、酸虾、酸菜、酸鸡等。

传统的侗族人民,豪放热情,能歌善舞。由于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侗族人民的声音特别清脆、特别洪亮、也特别的有磁性,因此,他们长出来的山歌都很能打动人的心扉。侗族的传统节日有三月三、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侗年(农历十月或十一月),每当到侗族的传统节日时,侗族人民会举行篝火晚会,一大群的青年男女围成一个大圈,中间有篝火,大家围着篝火转圈,唱着歌、跳着舞,欢快之情难于言表。如果有幸,你会看到一个侗族男青年唱着山歌向女青年求爱,若女方同意,则他们会向深林走去,并且,很有可能相恋并成为终身眷侣。

侗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侗族人民勤奋勇敢、富于创造。数千年来,侗族就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并且,这种文化一直延续

至今,显示出了侗族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侗族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侗族文化会像侗族大歌一样,真正走向世界,并让世界了解东方的这个少数民族,了解这个自强不息、乐于创造的民族。

篇三:贵州侗族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侗族擅长建筑。结构精巧、形式多样的侗寨鼓楼、风雨桥等建筑艺术具有代表性。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风雨桥鼓楼和风雨桥。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全长64.4米,宽 3.4米,高16米,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侗寨鼓楼,鼓楼的造型十分别致,它的底部多为四方形,楼顶是多角形状,楼的层数均为单数,如9、11、13、15、17,楼顶悬有象征吉样的宝葫芦。

十几层的鼓楼,全为杉木穿枋或接榫而成,不用一颗铁钉。檐下的如意斗拱,飞檐翘角,非常精巧。檐板上绘有各种古装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或生活风俗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整个鼓楼,远观巍峨庄严,气势宏伟,近看亲切秀丽,玲珑雅致。在过去,鼓楼的功用是昌鼓在楼顶,以便寨老击鼓报警和击鼓议事,如今的鼓楼已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功用,它成了侗族人民学文化和开展娱乐活动的场所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大寨三、四百户,小寨三、五十户,

极少单家独户。侗族多居于"干栏"楼房,一般一幢三间两层楼,左右连"偏厦",也有三层楼的,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禽畜。楼上住人,前半部为廊,宽二、三米,为一家休息或手工劳动之所;走廊里边正间为堂屋,设神龛,左右侧为火塘,上面有烘烤禾谷的吊炕,这是取暖、煮饭的地方。卧室设于两侧偏厦或第三层楼上,顶楼存积粮食、糯禾多挂在上面,有的在寨边建立禾晾,便于防火。

[3]

融水侗族村寨鼓楼、风雨桥所存很少,大年一带原有的鼓楼均已毁于火灾,仅有重建的归合鼓楼。

每当夜幕降临,鼓楼灯火辉煌,夜校学员在此潜心学文化。每逢佳节,村民欢聚鼓楼坪,欢庆起舞,男女唱歌,热闹非凡。闻名于世的"侗族大歌",就常在这里传唱。广大的青年男女,更把鼓楼作为传播爱情种子的乐园,在这里"行歌坐月",轻歌曼舞,互相倾诉爱慕之情。鼓楼是侗寨的心脏,是侗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外形像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整,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鼓楼是侗族村寨标志性的建筑,凡是侗寨,必有鼓楼。据侗族老人的介绍,鼓楼被喻为侗寨的"遮荫树",如果寨子里没有了"遮荫树",寨子就没有凝聚力,就不会发达兴旺。

虽然历史学家们都普遍认为侗族源于古代百越,但具体源于百

越中的哪一支,尚无定论。秦、汉时期,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聚居着许多部族,统称之为"骆越"("百越"的一支)。多数学者认为侗族是起源于"骆越",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是起源于"干越"。魏晋以后,这些部族又被泛称为"僚"。明代邝露所著的《赤雅》中说,侗族也是属于"僚"的一部分。侗族的分布和属于"百越"系统的壮、水、毛南等民族的住地相邻,语言同属壮侗语族,风俗习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侗族可能是由"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成。侗族经过原始社会发展阶段,于唐代由原始社会直接向封建社会过渡;有的人认为经过奴隶社会发展阶段。从唐至清,中央王朝在侗族地区建立羁縻州、土司制度,社会处在早期封建社会。

清初实施"改土归流",清朝对侗族人民进行直接统治,土地日益集中,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但是,侗族社会内部某些氏族组织残余,例如以地域为纽带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合款",仍普遍存在。每个氏族或村寨,皆由"长老"或"乡老"主持事务,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合款"分大小。"小款"由若干毗邻村寨组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联合。"小款首"由寨内公推,"大款首"由"小款首"商定。共同议定的"款约"必须遵守,款民大会是最高权力组织,凡成年男子均须参加,共议款内事宜。这种组织一直保存到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

侗族(dòng zú)(The Kam People)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交汇处,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外,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三省侗族人口各有几万。

根据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数为2960293。侗族中有一些是北侗族,有100万多名说北侗族话的人生活在中国南部贵州省和湖南省交界处的地方,大部分北侗族人生活在湖南省的新晃县和贵州省的天柱县。[1]

侗族自称Gaeml(发音近似于汉语的"干"、"佄"或"更"字),依据联合国倡导的"名从主人"原则,国际标准译名为"Kam"、"Kam People"。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侗族使用侗语,属壮侗语系,分南、北部两种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大部分通用汉文。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以生产鱼粳稻为主,选育栽培有本民族独特优质的水稻品系——"香禾糯"(Kam Sweet Rice) ;善用稻田养鱼,创造和传承了以"稻鱼鸭共生"为特点的侗乡有机农业文化遗产。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桥上建有五座多脚宝塔,通道两侧有栏杆,形如游廊。桥梁结构不用一根铁钉,只在柱子上凿穿洞眼衔接,斜穿直套,结构精巧,十分坚固,令人叹为观止。

侗族的箫、笛、芦笙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

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建筑中的代表有:风雨桥、吊脚楼。

贵州导游词汇总_导游词

贵州导游词汇总 安顺市概况导游词3篇5篇介绍贵州大小七孔的导游词范文大小七孔位于贵州省荔波县樟江名胜风景区境内,它的奇山秀水、独特的地貌,吸引万千游人。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贵州大小七孔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贵州樟江的导游词范文樟江,为珠江水系西江支流柳江支流龙江的上游河段。贵州省荔波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县内月亮山南麓,流经3区1镇7个乡,在瑶山乡王蒙街汇入打狗河。主河道长53.1公里,20平方公里以上的集雨面积河流11条,集雨面积1498. 5平方公里。 5篇介绍贵州紫云格凸河的导游词范文格凸河,珠江流域红水河支流濛江支流。格凸河长128公里。发源于长顺县,流经长顺县、紫云县、罗甸县等县,罗甸县油闹乡打告村油然附近注入濛江。流域面积2441平方公里,跨安顺、平坝、长顺、紫云、罗甸等县。主要支流有打扒河、摆所河。 关于贵州的导游词范文贵州菜肴的一大特色就是酸。贵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民谣。酸菜家家腌制,食之开胃消食。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们喜欢橙子为大家准备的导游词,感谢支持。 侗寨鼓楼导游词侗寨鼓楼群分多柱和独柱两类:多柱即四根主柱十二根衬柱;独柱即由一根中柱支撑,直立于鼓楼中央,直伸顶端,1 / 9

底层四根衬柱。不论何种建筑形式,其顶层均置放齐心鼓,故人们称之为鼓楼。 滴水潭导游词自助徒步旅行是我向往已久的,自从上一次去了贡嘎山就再也没有背着背包出去徒步旅行,这次的滴水潭旅行我们已经筹划了许久,过了两个月脚早就开始痒了,最后定下了五男三女一起同行,可到了该出发的时候天空不做美,下起大雨,本来这次旅行 九龙洞风景区导游词地理概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龙洞位于城东17公里的漾头镇、六龙山脉北端、锦江南岸大峡谷之中,风景区内山峰林立,重峦叠嶂,溪谷幽深,竹木苍翠,植被完好,既有璀璨峥嵘的岩溶洞群,雄奇险秀的锦江峡谷,逶迤秀丽的锦江(漾头)库区, 黄果树景区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风景点是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在瀑布,也是世界上慕名的大瀑布之一。1982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黄果树瀑布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龙宫风景区导游词龙宫,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区西南二十七公里,距黄果树瀑布三十多公里,属安顺县马头乡龙潭村。龙宫1980年发现,以暗湖溶洞称奇,泛舟湖上,可作洞中游。龙宫全长三千多米,由暗河连接五组溶洞组成。群众习称“五进龙宫”。 香炉山导游词香炉山海拔1200余米,方圆15公里,四周石崖崭绝,迭垒三层,顶平腰束,形状酷似香炉,故而得名。古代苗族人民2 / 9

贵州黄果树的导游词3篇(最新篇)

贵州黄果树的导游词3篇 贵州黄果树的导游词3篇 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级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因当地一种常见的植物黄果树而得名。 贵州黄果树的导游词范文1: 黄果树瀑布位于37公里的镇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交界处,海拔600-1500米,降雨量1300毫米,风光秀丽、奇峰叠起、浩浩荡荡的白水河,骤然间由断崖上跌落,形成九级瀑布。 黄果树瀑布是这些瀑布群中最壮美的一个,它高74米、宽81米;涨水时节,如蛟龙翻腾、浪花飞溅、水珠飞扬;枯水时节,瀑布犹如万缕银丝披挂、轻柔多姿、又是另一番风致。还未见瀑布就感觉到满天的细雨正从瀑布方向向你扑来。 在黄果树瀑布的水帘背后隐匿着一条百米长的水帘洞,洞内除了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外,还有洞厅、洞窗和洞泉,真是暗藏天宝精华之地。其中的摸瀑台像外伸展数米,站在摸瀑台的前端伸手及可摸到瀑布飞流而下的瀑帘,震天的响声让你感觉到大地都在随着瀑布的脉搏震动。瀑布下的犀牛潭可让人踩入水中,从瀑布下端的最近距离感觉这大自然的神奇,惊叹这鬼斧神工般的黄果树。 除了黄果树瀑布外,白水河上还汇集了数10个瀑布,有逶迤350多米的螺蛳滩瀑布,有高、大、多、奇、美的滴水潭瀑布,还有顶宽达105米的陡坡塘瀑布及伞面形的天星桥瀑布;有的声震如雷、有的飘

洒无声、有的云翻雾卷、有的轻丝漫舞,姿态万千、仪表纷呈、真让人游目四顾而无遐。每一个瀑布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另外黄果树瀑布四周林木苍郁、岩石磷峋、溶洞各异、龙潭星罗还有神秘难解的红岩碑,关索领上的古驿道等名胜古迹,让人应接不暇; 总之,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绝不会有负你的远道而来。 贵州黄果树的导游词范文2: 黄果树大瀑布,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北盘江支流打帮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可布河,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盘江河段支流北盘江下游的北岸支流打帮河的西源。发源贵州省六枝特区二塘,东北流至六枝特区折东南流,经扁担山至桂家河口,始称白水河,黄果树大瀑布在此,折南流,与东源王二河交汇入打帮河,河长48公里,集雨面积73 1.4平方公里,落差339米,河口流量1 4.6立方米秒。 黄果树大瀑布水的流量一般保持在每秒8至12个立方米。雨季最大的流量可达每秒110-150个立方米。在每秒2-3个立方米的流量的情况下,黄果树大瀑布就能形成景观,5个立方米流量左右的水,既可展现黄果树瀑布秀美的一面,又不失壮观。由于上游水量减小,每年11月初至4月底的枯水季节,王二河水库将向黄果树瀑布调水,每天的调水量不低于每秒5个立方米,这样可保证黄果树大瀑布枯水季节的流量保持在每秒8个立方米以上。即使再遭遇大旱,黄果树大瀑布仍将保持秀美而壮观。

2019年5篇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doc

2019年5篇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 梵净山总面积为419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25800平方千米,缓冲区2800平方千米,试验区13300平方千米。 [2] 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relichi)、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xx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20xx年5篇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xx年5篇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一)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的交界处,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神奇风光,用一句诗来形容就是:"怪石奇树风云全,异兽珍禽佛光雪",所以它也是中国26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世界性自然保护区之一,素有"生态王国"的美誉。整个梵净山山体庞大,东西宽约21公里,南北长约37公里,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整个景区山势雄伟,溪流纵横。 各位团友,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龙宗禅寺,也是该景区的入口,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一起去进入这块圣地。我们都是幸运的人儿,从20xx年4月份开始,梵净山的索道已经正式开通,有7897级石阶的旅游胜地梵净山不再高不可攀,今天我们可以通过索道缆车俯视梵净山,放眼望去,我们可以将梵净山秀美的风光尽收眼底,同时

我们还可以俯视森林中的各种奇花奇树和珍禽异兽,因为在这里有许多国家珍稀的动植物,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他被誉为"世界独生子",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梵净山冷杉和各种鸟类。其实我们出来旅游就是为了体验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刺激感和成就感,所以走万步云梯到达梵净山山顶是个不错的选择,当我们徒步登山山顶,会有一中"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其步道全长有26公里,它的修建都取材于山石、鹅卵石,还有一些用是用水泥填补的,这些水泥可都是当地的居民一袋一袋背上来的,他们所做的这一切为我们的安全起了保障作用,大家看旁边秀美的农庄田间,我们真不愧是集徒步和观光为一体的享受。 梵净山是著名的"古佛道场",大家眼前的承恩寺就是最好的见证,承恩寺占地面积达00平方米,是梵净山顶寺庙群的主体建筑,也是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并且是唯一的弥勒佛道场,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齐名,佛教寺庙始于南宋,曲折发展于元朝,初兴于明代永乐年间,鼎盛于明代万历年间,前后距今至少有三四百年以上的历史,自开辟以来香火就极为旺盛,信奉朝拜的人也非常多杜鹃长廊是梵净山春季的主打,值得人们到此一游,至于红云金顶可算德上梵净山的一绝,人们拉着锁链一步一步爬上爬上梵净山的次峰——红云金顶,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既需要很大的勇气又是一次挑战。它从梵净山通地而出,直插云霄凸出地面100米,堪称"擎天一柱",顶上分别建有弥勒佛殿和释迦牟尼殿,传说是这两位佛祖

黄果树瀑布景区导游词3篇

黄果树瀑布景区导游词3篇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慕名的大瀑布之一。下面是黄果树瀑布景区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黄果树瀑布景区导游词 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叶。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美丽的黄果树景区。大家要注意,在游览过程中要做一位文明的游客。好了,下面我们就开始游览吧。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黄果树景区,大家仔细听一听,是不是有"哗哗"的声音从远处传来,那就是瀑布的声音。我们马上就要到瀑布旁了,大家是不是听到了很大的瀑布声,几乎要把我们的声音盖过了。 现在我们已经在瀑布前了,瀑布激起了很大的水花,犹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高达数千米,落在瀑布右侧的小镇上,这样就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现在请大家跟着我顺着西面的石阶往下走。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谷底,大家看我们离瀑布非常近,中间只相隔一口小绿潭。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瀑布泻入谷底溅出的水珠洒到我们脸上非常凉,很舒服。 好,接下来我给你们一小时时间自由游览黄果树景区,时间到后,我们在这里集合,解散。 啊,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游览已经结束了,就又和大家说再见了。如果我们有缘,希望下次,我还能给你们当导游。 篇二:黄果树瀑布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 来到贵州,黄果树瀑布是必到之处,因为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派布之一,历来是贵州旅游观光的第一胜境。其风景区也成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今天就由我陪伴各位前往游 游客们,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位于贵州镇宁、关岭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接壤处,距安顺市45公里,距贵阳也仅137公里。我们的旅游车从贵阳出发,大约经过两个小时即可到达。如果走高速公路只需一个多小时就能抵达。诸位可以设想:当你远离喧闹的城市,避开浊世的烦嚣,来到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中心,方圆450平方公里的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度假旅游,徜徉在大自然的环抱之中,尽赏瀑布的千姿百态,遥走青山绿野,穿行溶洞,漫步石林,与当地布依族人欢聚一起时,是何等的边遥快乐。 当地流传的神话故事说: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裂开一条缝,九天银河有一大截漏下来,掉到大地上摔成几十段,最大的一段挂在悬崖上变成了黄果树瀑布,溅落四周的变成了大大小小的瀑布群,银河倾料时还带落许多星星,那些星星有的化为片片石林,有的化为湛蓝碧绿的水潭,有的化为"桥",有的变成"洞"・一大概是由于人们无法用语言形容奇特美丽的风景,所以才编造了这个神话。游客们,毫无疑问,在千姿百态的瀑布群中,黄果树大瀑布是最雄伟壮丽的一处,它以其特高的落差,宽阔的水帘而闻名于世。其瀑高、宽度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黄果树瀑布的上游是白水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为16立方米,水量充沛,其河床宽约20多来,但到黄果树瀑布处,豁然开朗,陡然拔地而起,高达74米,宽81米,漫天倾泻的瀑布带着巨大的水流,像决堤的洪水,咆哮着跌入犀牛潭中,发出轰然巨响,形成"雄、奇、险、秀"的特点,因而被誉为"中国第一大瀑布 各位游客,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450平方公里神奇的地域上,还有许多大小不同的瀑布群,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一一游遍。然而,今天的黄果树中心景区之游,可以说真正领略了古人诗句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琉,在这九天银河洒落的地方,通过亲身体验,想必一定会产生那种"山悠悠,水悠悠,人在画中游" 的无限感慨吧! 篇三:黄果树瀑布景区导游词

梵净山——贵州省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欢迎大家来到铜仁,我是大家此次旅游活动的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导。古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赞曰:天下之山,翠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那今天,我们就去见识见识贵州之山:梵净山。 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省东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海拔2752米。梵净山不仅是贵州第一山,还是中国中西部武陵山脉的主峰,也是中国14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之一,素有“生态王国”之美誉。 梵净山,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耸;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景观。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梵净”乃“佛教净界”。梵净山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文化为苍苍茫茫的梵净山披上一层肃穆而神奇的色彩。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奇异风光,而佛教徒则扬名了梵净山的灵山秀水。朋友们,你们不远千里万里迢迢来到这里,不就是要亲眼看看梵净山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的快乐吗?是的,梵净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地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梵净山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现在的都市人都习惯了灯红酒绿的生活,但是偶尔也会对这样的生活感到乏味。此时,来到梵净山,这样的世外桃源,会让你呼吸到清晰的空气,带给你精神上的享受。借此机会,和大自然真真正正的亲密接触。 梵净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传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此地时由于山高,马脚被拌了一下,即从马背上掉下了几叠经书,形成了梵净山上的峰群,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万卷书”。世界独有的奇石“蘑菇石”形似一本本经书堆叠而成的,据说这一天工巧匠就是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亲手所造,不管风吹雷打,日晒雨淋,历经万年依然屹立于山顶,丝毫不变,与之对应相称的梵净山次峰“红云金顶”从梵净山上冒然而出,直插云霄,凸出地面100米,堪称“蓝天一柱”,顶上分别驻着两座寺庙,即为弥勒佛殿和释迦殿,传说佛祖就是通过此顶来到人世的。所以我们来梵净山的朋友,只要登上这座红云佛顶,拜一拜佛祖就能共享人间太平。

2020年贵州导游词集锦

2020年贵州导游词集锦 贵州虽说经济不太发达,但是那里的自然风光却是出了名的优美。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贵州导游词,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 帮助! 贵州导游词1 镇远古镇位于贵州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 族自治州。从地图上看,东邻的湖南湘西中部有一凸出部分,恰像一 个楔子,插入贵州东部凹处。镇远县就处在这个凸凹结合部上。不知 哪朝哪代哪位先生称镇远为“湘黔门户”,确是慧眼独具。镇远 古镇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60公里,东部狭长而西部较宽,略呈三 角状,总幅员面积为1878平方公里(合285万亩),东面与湖南新晃接壤;东北部与本省玉屏县相连;西邻旋秉;南界剑河、三穗;北连岑巩、 石阡。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贵州高原向湘西 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镇远古镇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 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温煦。年平均气温为16.4℃。月平均气温以7月为最高,为26.6℃。元月最低,为5.2℃。镇远古镇是全国油桐主要产区之一,历史上称镇远为“油桐之乡”。 瓜果主要有西瓜、甜瓜、柑桔、六月桃(又称接桃)、姜黄李、大板栗等,果硕质优,深受欢迎。据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裔,泛称 “荆蛮”。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 “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宋绍定元年(公元1220_年),赐名镇远州,“镇远”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镇远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20_年)设县至今,已有2220_年的历史。在20_多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 这里的汉、苗、侗等各族人民,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在保持各 自传统特色的同时,不论是在经济、文化或风情、习俗等方面,都闪 射出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共同进 步的祥瑞之光,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和睦的赞歌,共同缔造了镇远 这庄素有“滇楚锁钥”、“湘黔咽喉”、“黔东重镇”、“苗乡古城”之称的多民族传统文化并存的“迷宫”。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镇远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民初襄助蔡锷“倒袁护国”的名将 李烈钧,进驻镇远,军旅之余,于青龙洞、莲花亭等处题写了“牂牁

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

( 贵州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1472 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Tour guide words of Fanjing Mountain in Guizhou

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 贵州梵净山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朋友: 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省东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海拔2572米。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梵净山不仅是贵州第一山,还是中国中西部武陵山脉的主峰,也是中国14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之一,素有“生态王国”之美誉。 梵净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的山峰各有特色、各具神韵,传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此地时由于山高,马脚被拌了一下,即从马背上掉下了几叠经书,形成了梵净山上的峰群,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万卷书”。世界独有的奇石“蘑菇石”形似一本本经书堆叠而成的,据说这一天工巧匠就是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亲手所造,与之对应相称的梵净山次峰“红云金顶”从梵净山上冒然而出,直插云霄,凸出地面100米,堪称“蓝天一柱”,顶上分别驻着两座寺庙,即为弥勒佛殿和释迦殿,传说佛祖就是通过此顶来到人世的。所以我们来梵净山的朋友,只要登上这座红云佛顶,拜一拜佛祖就能共享人间太平。 除此之外,梵净山动植物资源,有红豆杉、濒危植物--珙桐、百里杜鹃等。有被称为“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种群分布位列全国前茅,还有国家二级保

护动物---大鲤(也称“娃娃鱼”)另外,梵净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 爱自然,所以生活,爱生活,所以爱自己。愿大家在旅行中可以得到轻松自在的精神享受,烦恼都可以消失殆尽。迎接我们大家的将会是一个新的人生旅程。 贵州梵净山导游词二 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省东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752米。梵净山不仅是贵州第一山,还是中国中西部武陵山脉的主峰,也是中国26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世界性自然保护区网的成员之一。素有“生态王国”之美誉。这座带着神秘色彩的奇山,有着世界上独有的蘑菇石、万卷书堪称“世界一绝”;有被称为“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的奇兽;还有被称为“亚洲之王”的千年紫薇、南方红豆杉、濒危植物---珙桐、梵净山冷杉等珍稀植物。 整个梵净山山体庞大,东西宽约21公里,南北长约27公里,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次峰“红云金顶”是梵净山的精华部分,也是梵净山景区中段部分,总面积大约150平方公里,它分东西两线上山游览,今天我们走的是东线。南面松桃暂且尚未开发,这三县均属于铜仁地区管辖。 梵净山层峦叠嶂,森林茂密,古木撑天,具有悠久的历史。典籍上考证,梵净山唐朝以前称“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明代以后称“梵净山”。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梵净”乃“佛教净界”。梵净山的闻名与开发均起源于佛教,遍及梵净山区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庞大寺庙群,奠定了梵净山乃著名“古佛道场”的佛教地位,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文化为苍苍茫茫的梵净山披上一层肃穆而

贵州黄果树瀑布导游词3篇

贵州黄果树瀑布导游词3篇 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贵州黄果树瀑布导游词,欢迎阅读。 贵州黄果树瀑布导游词(一)各位游客,大家好。这几天就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黄果树瀑布。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标志,以免跟错队伍。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量提出来,我将尽力解决。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慕名的大瀑布之一。1982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黄果树瀑布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个瀑布为什么起名叫黄果树瀑布,传说很久以前瀑布附近的农民都喜欢种黄果,瀑布边上就有一大片黄果园,因此就把这个瀑布称之为黄果树瀑布了。黄果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获得国家评定的AAAA级旅游区,距省会贵阳市128公里,距西部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区45公里,有滇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黄果树机场、320国道、贵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贯通全境,新建的清镇黄果树高速路直达景区呢! 大家看,黄果树大瀑布已经到了,你们看,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周围分布着

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基尼斯记录。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 贵州黄果树瀑布导游词(二)大家好,我是杨导。今天,我要让大家领略黄果树瀑布的美丽风光。 请大家跟我往前走,我们面前的就是黄果树瀑布,看,他一泻千里,犹如一条透明的绸子,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 现在,大家可以尽情的深呼吸,这里被称为“天然大氧吧”,而且不用花钱,尽情享受吧,游客朋友们。 请大家随我来到瀑布身边,看,黄果树瀑布宽101米,高77.8米,瀑布的水先进入犀牛潭,然后依次经过三道滩、马蹄滩、猪龙潭、油鱼井、锅底函、湾塘和冒水塘,听说孙悟空的水帘洞就在里面。 黄果树瀑布还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一对老年夫妇,都70多岁了,还没孩子。一天,老奶奶做了个梦,有个神仙说,你们门外有一颗黄果树,只要你们守着最高的枝上的果子100天,吃了它,就能生孩子。老奶奶听了,赶忙坐起来,告诉了老爷爷。于是,它俩轮流守树,到了99天,不料,果子掉到了地上,大地立刻裂开了一条缝,山上有一股清水流了下来,就形成了黄果树瀑布。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的聆听,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

关于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文档2篇

关于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文档2篇On the tour guide words of Fanjing Mountain in Guizhou Province 编订:JinTai College

关于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文档2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贵州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关于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文档 2、篇章2:贵州梵净山导游词文档 篇章1:关于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文档 梵净山(Mount Fanjing),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地处北纬27°49′50″—28°1′30″,东经108°45′55″—108°48′30″,靠近印江县城、江口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位于铜仁地区中部。梵净山总面积为419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25800平方千米,缓冲区2800平方千米,试验区13300平方

千米。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relichi)、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xx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 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是小泰收集整理的关于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5篇(一)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的交界处,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神奇风光,用一句诗来形容就是:“怪 石奇树风云全,异兽珍禽佛光雪”,所以它也是中国26个加 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世界性自然保护区之一,素有“生态王国”的美誉。整个梵净山山体庞大,东西宽约21 公里,南北长约37公里,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整个景区山 势雄伟,溪流纵横。 各位团友,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龙宗禅寺,也是该景区的 入口,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一起去进入这块圣地。我们都是幸运的人儿,从20xx年4月份开始,梵净山的索道已经正 式开通,有7897级石阶的旅游胜地梵净山不再高不可攀,今 天我们可以通过索道缆车俯视梵净山,放眼望去,我们可以将

最新梵净山导游词

最新梵净山导游词 现在我们的所在地就是贵州的省会贵阳。贵阳,被誉为"森林之城"。大家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还有下句就是避署之都在贵阳。从贵阳的形象定位就可以感受到它的"绿色"和"生态"的气息。 古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赞曰:天下之山,翠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那今天,我们就去见识见识贵州之山:梵净山。 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省东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752米。梵净山不仅是贵州第一山,还是中国中西部武陵山脉的主峰,也是中国14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之一,素有"生态王国"之美誉。整个梵净山山体庞大,东西宽约21公里,南北长约27公里,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次峰"红云金顶"是梵净山的精华部分,也是梵净山景区中段部分,总面积大约150平方公里,它分东西两线上山游览,今天我们走的是东线。南面松桃暂且尚未开发,这三县均属于铜仁地区管辖。 梵净山,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耸;溪流纵

横,飞瀑悬泻;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景观。典籍上考证,梵净山唐朝以前称"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明代以后称"梵净山"。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据史料记载,梵净山原先的正名是"三山谷",后来不知何时变成了"梵净山"。这大概只有去问当年的佛教高僧们了。"梵净"乃"佛教净界"。梵净山的闻名与开发均起源于佛教,遍及梵净山区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庞大寺庙群,奠定了梵净山乃著名"古佛道场"的佛教地位,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文化为苍苍茫茫的梵净山披上一层肃穆而神奇的色彩。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奇异风光,而佛教徒则扬名了梵净山的灵山秀水。朋友们,你们不远千里万里迢迢来到这里,不就是要亲眼看看梵净山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的快乐吗?是的,梵净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地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长地质历史年代,大自然的无穷力量,塑造了梵净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现在的都市人都习惯了灯红酒绿的生活,但是偶尔也会对这样的生活感到乏味。此时,来到梵净山,这样的世外桃源,会让你呼吸到清晰的空气,带给你精神上的享受。借此机会,和大自然真真正正的亲密接触。

贵州导游词

贵州导游词 壮美大瀑布多彩贵州风相信有很多人对贵州的了解始于那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俗语;我想三千八百万贵州各族人民不会认同,因为它的描述与实际的贵州截然相反,“晚上下雨白天晴、公路同乡处处平、人逢节日遍身银”才是真正的贵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实乃“中国之宝贝”。根据“贵州”二字写法,乃‘中、一、贝、州’,即‘中国的一个宝贝之州’,一语道破贵州的奇特与珍贵。 贵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呢?它是天、地、人三者完美结合、和谐相伴的一个大宝贝,是自然与人类文化的一片净土。贵州的“天”—洁净、湿润、气候宜人;贵州的“地”—由变化万千的喀斯特奇观构成;贵州的“人”—生活在多种文化环境之中,并且创造出绚烂多姿的文化与文明。 贵州位于北纬24〃37′到29″13′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在地球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的今天,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人们饱受炎热的煎熬、干旱的折磨、洪涝的危害、沙尘暴的袭击;自然灾害正在大范围地侵蚀人类的家园,可是在贵州这块宝地上,它的天仍然是四季如春、三晴两雨、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俨然一个难得的大空调。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环境,造就了贵州种类繁多、覆盖丰厚的绿色植被,演绎出“山山张家界、处处九寨沟”神奇画卷,由此得到‘公园省’、 ‘空调省’的美誉,这正是贵州动人魅力之所在。 明初刘伯温曾经预言:“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云贵以什么来取胜江南呢?刘伯温又说:“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贵州风光的集中表现就是那莽莽大山了。 贵州属高原山地,山地和丘陵占据境内地土面积的95.2%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喀斯特。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充分的地方,造就出神奇的喀斯特奇景:黄果树、龙宫、马岭河。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留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磊落清壮,语简而意无穷;李白曾被流放夜郎,大途中遇赦,没有机会见到这比庐山瀑布更

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精选3篇)

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精选3篇) 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1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西北部,处于印江、松桃、江口三县交会处,属武陵山脉中段。车到梵净山脚下天已完全黑了,还下起雨来,感觉甚不方便。 第二天上午天气还可以。吃过早饭,我们寄存了行李,买了些矿泉水和干粮之类,便开始爬山。此时刚过8点,在山门口,我们看了一个告示,原来是从去年国庆起门票由原来的15元涨到50元,涨了3倍多。 入得山门,还要坐旅游公司的面的,10公里路程,10元一位。沿途有两个观景点,一是瀑布;二是远眺山顶及近观清澈的溪流水。梵净山是贵州名山,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范围。据介绍,梵净山生长有珙桐、冷杉、长苞铁杉、水青树等700多种树种,药用植物800多种,苔藓植物近250种,大型真菌近400 种,有不少是珍稀植物品种。动物则有黔丝猴、猕猴、云豹、长尾雉、娃娃鱼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数十种。经过约半个小时的里程,我们的车终于停在一块不大的空平地上。司机告诉我们,在这里才是真正要算开始爬山。 开始登山了,我们沿着约两米宽的石阶兴致勃勃向7000多级台阶冲刺。走了一段后发觉脚步逐渐沉起来,且全身开

始发热出汗,背包甚感沉重。一问轿夫,才爬了500多级。天渐渐阴沉下来,水汽也逐渐弥漫,刚才还清晰的山头此刻若隐若现,变成朦胧的一片。我们加快了脚步。在隐约听到雨点打在树叶之际,便快步入亭内避雨。有游客提醒说,这里刚好一千步。 路径比1000级以下窄了一半。到2400步的时候,有一个小旅馆,有矿泉水、干粮卖,可以炒菜吃饭,也可以留宿。我们经过时,没有作停留,便继续往上爬,以至后来提起,有同伴几乎没有印象。经过一段路程的攀爬,大家已渐渐适应,没有感觉像开始1000步那么累。我们每爬800—1000步左右就小歇一下,吃点饼干,喝点矿泉水。爬了大半天还没有一半的路程,真不知何时才能到顶。 在不到山顶非好汉的信念支撑下,我们不觉迈过了3600步,将近一半的里程。途中几上几落,翻了几个山头。到4500步时,有一个叫回香坪的招待所,景点管理区办公室也设在这里。 到达6000步时,又有一招待所,这是一个休整转折点。站在半山腰,一阵风吹来,感觉有点冷,打了个颤抖,赶紧把衣服穿好。山顶只剩1000多步了,似乎胜利在望。但真正考验人的还是在后头。 继续往上爬几百步,又有一个招待所,右边有一座寺庙,名叫镇国寺,估计历史不是很长。因为在上面有座荒废的寺庙,原来全是由山上的石块砌成,名叫慈恩寺,据说和尚被土匪杀死抢掠后就荒废了。站在废墟上,让人感觉到有一股

_黄果树瀑布导游词5篇

_黄果树瀑布导游词5篇 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果树瀑布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黄果树瀑布导游词(一)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风景点是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在瀑布,也是世界上慕名的大瀑布之一。1982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黄果树瀑布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黄果树瀑布距省城贵阳市137公里,位于贵州省西部镇宁县和关岭县接壤处的打邦河支流的白水河上。从贵阳乘车到黄果树,约需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 黄果树大瀑布已经到了,你们看,这就是早已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大瀑布。 黄果树瀑布高68米,加上瀑上瀑6米,总高74米,宽81米,夏秋洪水暴涨,瀑布如黄河倒倾,峭壁震颤,谷底轰雷,十里开外,也能听到它的咆哮;由于水流的强大冲击力,溅起的水雾可弥漫数百米以上,使坐落在瀑布左侧崖顶上的寨子和街市常常被溅起的水雾所笼罩。游人谓之银雨洒金街。冬春水小,瀑布便分成三五绺从岸顶上挂下来,远远望去,那洁白的水帘飘然而下,扬扬洒洒,如绸缎飘舞,如仙袂飘举,如淑女浣纱。数百年来,黄果树瀑布的雄姿一直为许多文人学者所惊叹。清代贵州著名书法家、颐和园三字的题额者严寅亮在望水亭题写的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需梭织天生成,更是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黄果树瀑布的壮丽景色。 现在,我们来到了瀑布跌落处——犀牛潭。此潭乃因传说有神犀潜藏水底而得名。有没有神犀,谁也没有见过,但潭水的神秘幽深,至今依然,任何人驻足潭边,都会浮想联篇。若是晴天的上午10时或下午4时左右,由于阳光的折射,你还可以透过瀑布冲击时溅起的雨雾,看到从深潭中升起的七色彩虹,使你顿生雄姿盖世,艳丽昭天之感。 这个瀑布为什么起名叫黄果树瀑布,而不叫其他别的什么瀑布呢?据民间传说,是因为瀑布边上有棵高大的黄桷树,按当地的口音,桷与果读音相同,所以人们就习惯称之为黄果树,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很久以前瀑布附近的农民都喜欢种黄果,瀑布边上就有一大片黄果园,因此就把这个瀑布称之为黄果树瀑布了。 与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大瀑布相比,黄果树大瀑布虽然没有非洲维多利亚大瀑布、北美洲尼亚加拉大瀑布、委内瑞拉安赫尔大瀑布那般宽阔、高深和雄伟,但是,黄果树大瀑布自有它奇特之处,它是世界上处在喀斯特地区最在瀑布,也是最壮观的瀑布。这个大瀑布就像是一块奇异的磁石,在它的地面、地下、水上、水中还吸附着一连串丰姿绰约的景致。其中最神奇的一处,就是隐藏在大瀑布半腰的崖廊洞穴,由于洞外藤萝攀附,水挂珠帘,故曰水帘洞。这是世界上其它大瀑布所没有的奇特景观。 女士们、先生们,水帘洞已经到了,这个水帘洞全长134米,它由6个洞窗、3个股洞泉和6个通道所组成。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水帘洞一场戏,就是这里拍摄。 这是第一洞窗,它的位置最低,离犀牛潭水面仅40米,但洞窗则最宽大,有十几米宽,位置在第一、二个瀑布中间,大水时两个瀑布就连成水帘,将洞窗全部封住;水小时则次第拉开,从几米到十几米不等,闵像可以随意开合的窗帘。 这是第二洞窗,它离第一洞窗仅4米左右。这是一个静谧的世界,号称水晶宫。它是水帘洞的心脏部分,长11米,高9米,宽3米。路旁有一股泉水,清澈明净,水长年保持在

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范文6篇

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范文6篇 The model text of tour guide words in Fanjing Mountain of Guizhou Province 编订:JinTai College

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范文6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贵州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范文 2、篇章2: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范文 3、篇章3: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范文 4、篇章4: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范文 5、篇章5: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范文 6、篇章6:介绍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范文 梵净山(Mount Fanjing),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地处北纬27°49′50″—28°1′30″,东经108°45′55″—108°48′30″,靠近印江县城、江口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

部。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位于铜仁地区中部。下面是小泰收集整理的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篇章1: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范文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面积41900公顷,197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同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具明显的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特征。本区为多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孓遗种多,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明显,为我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区内有植物种数20xx多种,其中,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等21种,并发现有大面积的珙桐分布;脊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黔金丝猴等14种,并为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区。梵净山不仅是珍贵的

关于贵州的导游词_导游词

关于贵州的导游词 下面是关于贵州的导游词,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往下看,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呀。 贵州导游词 壮美大瀑布多彩贵州风相信有很多人对贵州的了解始于那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俗语;我想三千八百万贵州各族人民不会认同,因为它的描述与实际的贵州截然相反,“晚上下雨白天晴、公路同乡处处平、人逢节日遍身银”才是真正的贵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实乃“中国之宝贝”。根据“贵州”二字写法,乃‘中、一、贝、州’,即‘中国的一个宝贝之州’,一语道破贵州的奇特与珍贵。 贵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呢?它是天、地、人三者完美结合、和谐相伴的一个大宝贝,是自然与人类文化的一片净土。贵州的“天”—洁净、湿润、气候宜人;贵州的“地”—由变化万千的喀斯特奇观构成;贵州的“人”—生活在多种文化环境之中,并且创造出绚烂多姿的文化与文明。 贵州位于北纬24〃37′到29″13′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在地球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的今天,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人们饱受炎热的煎熬、干旱的折磨、洪涝的危害、沙尘暴的袭击;自然灾害正在大范围地侵蚀人类的家园,1 / 9

可是在贵州这块宝地上,它的天仍然是四季如春、三晴两雨、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俨然一个难得的大空调。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环境,造就了贵州种类繁多、覆盖丰厚的绿色植被,演绎出“山山张家界、处处九寨沟”神奇画卷,由此得到‘公园省’、‘空调省’的美誉,这正是贵州动人魅力之所在。 明初刘伯温曾经预言:“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云贵以什么来取胜江南呢?刘伯温又说:“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贵州风光的集中表现就是那莽莽大山了。 贵州属高原山地,山地和丘陵占据境内地土面积的95.2%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喀斯特。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充分的地方,造就出神奇的喀斯特奇景:黄果树、龙宫、马岭河。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留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磊落清壮,语简而意无穷;李白曾被流放夜郎,大途中遇赦,没有机会见到这比庐山瀑布更大、更壮、更奇、更美的瀑布,倘若他有幸畅游黔中,目睹令人惊心动魄的黄果树大瀑布,又会留下怎样的诗篇?此时此刻,我们无法臆断历史,但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表达对大瀑布的赞美:“白水雄哉,远接银河三万里;雷霆壮矣,早惊黔域五千年” 当目光转向黔西南,发源于乌蒙山系白果岭的马岭河从河源至河口约100公里的流程内,落差近千米,在地面上切割出2 / 9

黄果树瀑布的英语导游词

黄果树瀑布的英语导游词 ladies, gentlemen: today we are going to tour the scenic spot is the yellow fruit treewaterfall. the yellow fruit tree waterfall is china first in thewaterfall, also is in the world one of in admiration of somebody'sfame big waterfalls. in november, 1982, examined and appr oved after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te council, the yellow fruit treewaterfall has been listed as the national key scenery scenic spotarea. the yellow fruit tree waterfall is apart from the provincial capitalguiyang 137 kilometers, is located west guizhou province townninghsien and guanling county bordering on place hits the nation riverbranch the clear water river bank. rides in a carriage from guiyang tothe yellow fruit tree, approximately needs about for a half hour thetime. the yellow fruit tree big waterfall already arrived, you looked, thiswas already the known far and wide chinese first big waterfall.

最新贵州导游词5篇合集大全

最新贵州导游词5篇合集大全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贵州导游词,欢迎阅读。 最新贵州导游词1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县城西28公里的群山峻岭中。由龙王峡、诸葛峡、西峡组成,有小三峡之美称. 舞阳河三峡是该景区的精华,主水道长35千米,以峡奇、峰险、水绿为主要特点。云台山位于舞阳河上游,地形起伏明显,峰峦重叠,组成千山万壑的岩溶奇观,其间还有不少庙宇遗址和摩崖石刻。铁溪为舞阳河支流,两岸原生植被丰富,奇峰异石耸立与河谷之中。镇远位于舞阳河下游,是一座具有20_年历史的国家重点历史文化名城。城内聚集有青龙洞、中元洞、和平村、吴王洞、四宫殿、天后宫、古城垣等人文景观。其中以青龙洞为代表的古建筑群,即佛教、道教、儒教文化为一体,依山傍水,布局和设计别具特色,是贵州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

1988年即被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舞阳河风景区,除干流峡谷外,还有诸条风光特别优美的支流峡谷,有梯级跌泉瀑布的高枯溪;有九寨沟式钙华景观的小塘河;有著名风景区云台山的杉木河等。与历史文化名城镇远相距不远的铁溪,山水特别清幽,早在520_年前的明代中叶就成了旅游区。 黄平舞阳湖,从旧州古镇顺舞阳河上行五公里,是总蓄水6300万立方,水域面积4余平方公里的舞阳湖(两岔河水库),舞阳湖是集防洪、发电、养殖、灌溉、旅游于一体的水利设施,是古镇的“银碗”。湖内岛屿16个,半岛10余个,岛上草木苍翠,湖水源头是原始森林朱家山保护区,这里林木茂盛,植被涵养很好,是黔中地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整,面积较大的唯一常阔叶林区。有木本植物达417种,有国家二、三类保护对象的三类杉、红豆杉、香果树、甜茶树等。保护区内有弥猴、穿山甲、大鲵、森麓、野猪、山羊、獐、刺猬、白鹭、蛇类等一百多种野生动物,是舞阳河源头森林旅游开发的宝地。 舞阳河分为上舞阳和下舞阳两段。上舞阳开发有头峡、无路峡、老洞峡、观音峡,长约50 公里,以“太公钓鱼”石为标志; 下舞阳包括施秉县境内的诸葛峡及镇远县境内的龙王峡、西峡和东峡,全长50公里,以“孔雀开屏”石为标志。两段河流特点各异,上舞阳看山,下舞阳看峡。上舞阳的双飞水、水上月宫、孀妇哭夫等景观惟妙惟肖。下舞阳的诸葛峡风景区,可见火烧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