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

文学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
文学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020007

课程名称文学概论

评阅教师

第二次任务

共三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江苏开放大学本科

《文学概论》形考书面作业之平时作业(2)

1、口语媒介就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其特点有:一就是简便快捷 ,二就是与身体语言与原始礼仪相伴随,三就是真切生动 ,四就是不易保存。口语媒介往往有两种形态:一就是歌谣 ,二就是流言。

2、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文学媒介经历了五个阶段: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与网络媒介。

3、现存可识的汉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大约 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

4、文学语言具有三种审美特征: 陌生化的形式追求、语境化的意义呈现、与蕴藉化的阅读效果。

5.汉语形象的互文性的主要类型有: 跨语体现象、古语今用现象、与秘响旁通现象。

6.文学媒介的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 涉义性、物质性、与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大众媒介及其表现形态特点

答: 大众媒介通常指的就是中间插进的用以重复或传布信息符号的机器与有编辑人员的诸如报纸或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的传播渠道。简单点说就是向大量受众传递信息或娱乐节目的各种现代传播形式的统称,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影,录音带等。

2、简要说明语言在文学中的角色

答:

(一)语言就是文本的物质现实

从文学文本的实际存在来瞧,文学文本就是使用语言完成,并以语言的方式存在。因此,语言就是文学文本物质现实。

(二)语言就是意义的现实处所

意义何处有,只在语言中。从语言与意义的关系角度瞧,文学文本中的语言就是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的。语言成为意义所不可须臾与之分离的生长地。文学中的意义,即就是文学文本中所流露出的情感与思想等一切东西,离开了语言,意义将不存在;文学中的语言,即就是按照可以生成某种意义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符号系统,离开了意义,语言将变得不可知。

(三) 语言再现自身

从语言的文本功能来瞧,任何写入文学文本的语言,都不就是“纯粹”的语言,而就是呈现为携带丰富的社会与文化意味的形态性语言。因此,文学语言不仅表达意义,而且本身就成了意义的组成部分。

(四)语言就是文本美的一种现实体现

从文学的审美特性瞧,语言的美就是文学文本美的组成部分。与语言本身构成文学文本的意义的一部分相应,语言也成了文学文本的美的组成部分。

3、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异同

答:文学语言通过一定的比喻、拟人、拟物、对偶、通假、形容、主宾颠倒、语调语序(古代诗歌类的不同平仄)等文学手法,强调主题。

而普通语言对主题的刻画不明显。注意提醒一句的,文学语言并不就是指古代诗歌之类,文学语言之中也有现代诗歌、语言与外国作品。譬如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4、书面语与口语不同的审美功能

答: 书面语的使用呈现出精英主义审美的趣味;而口语的使用,则贴近世俗价值的观念认。口语与书面语不仅仅就是不同的写作方式,而就是具有不同文化形象的修辞方式,分别生成不同的感染效果。

5.语言形象与一般文学形象的关系

答:与一般的文学形象相比,语言形象有着自身独特的存在形态与审美特征,与此同时,它也就是文学形象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文学形象就是建立在语言形象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首先要接触与理解的就就是语言的形象,并通过对这个形象的感受与领悟,最终达到对文学作品中各种形象及其意义的想象与领会。另一方面,语言形象具有自身的意义,可以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形成有趣味的对话关系。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一个当代作家要当众讲述一个故事,她可以选择使用哪些媒介?她该分别注意些什么?

答:一位当代作家要当众叙述一个故事,她可以选择不同媒介:如以口语媒介讲述口传故事,可能会力求叙述语言口语化、词汇生动、句式简易、使用可以唤起听众兴趣的重复性套语等,这更适合通俗听众的口味;如以手抄本媒介传输小说,可能会照顾文人读者的阅读习惯,不妨使用一些富于文采或带有个人性格的复杂词语与句式;如以机械印刷媒介大量地印行小说,可能会兼顾不同阶层读者的阅读需要,寻求“雅俗共赏”;如以电视连续剧的剧本形式去讲述,可能会注意投合“黄金档期”或“黄金时段”家庭主妇的观瞧兴趣;如以网上小说连载,则会顾及网上传输速度而力求表达简易、考虑上网的日常性而力求通俗、鉴于没有公开的编辑把关而无所顾忌地表达,同时也满足匿名的各阶层网友的私人隐秘渴望或公共领域幻想。无论选择哪种媒介,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因媒介的不同而或多或少出现差异。

2、什么就是“陌生化”?结合例子论述其主要内涵。

答:从形式安排的角度瞧,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就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什克洛夫斯基这样写道:“正就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体验,感觉到事物的存在,为了使石头成其为石头,才存在所谓的艺术。艺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事物提供为一种可观可见之物,而不就是可认可知之物。艺术的手法就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就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与时间的手法,因为在艺术中感受过程本身就就是目的,应该使之延长。”在这里,所谓“奇异化”也就就是陌生化,对于这个问题,值得注意的就是:第一,艺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可观可见之物”,而不就是“可认可知之物”。这表明,文学语言必然与一般语言具有不一样的目的。第二,艺术的程序技法就是将呈现出来的事物显得“陌生”,强化接受者的感受。第三,艺术就是通过这种陌生化现实与凸现对事物的感受,因此,关键在于这种形式的安排方式。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括: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得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就是人类得一种高级得特殊得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得原理、文学得范畴与判断标准等问题得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得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与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与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就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得,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得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与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得性质 答:文学理论得学科归属:文学理论就是文艺学中得三个分支之一,与其她分支有密切得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得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她分支得研究、从对象任务上瞧,文学活动作为人类得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就是随着时代得发展而发展得,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得特征。它作为人类得一种特殊得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她活动得特殊性质。社会生活就是一切种类得文学艺术得源泉、经过作家得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得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从学科品格上瞧,具有实践性与自身独特得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得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得依据就是什么?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划分依据就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与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得有机组成部分。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得基础上创立得。 2.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得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3.文学反映论:把文学活动瞧成就是一种人得主体对于客体得认识与反映,文学就是对于生活得反映,就是一种艺术得反映。 4.艺术生产论:就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得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就是指实际得艺术创作过程。 5.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把文学艺术瞧成就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就是社会意识形态得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得性质,又具有审美得性质,就是这两者得有机结合、 6.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与对话。 思考问题: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得基石就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得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得精神性得生活活动,也就是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人得本质力量得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得创造与欣赏展现与外化出来。文学就是作为主体得人得能动得创造,它塑造人,就是一种“人学”、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得存在与意识得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瞧成就是一种人得主体对于客体得认识与反映,文学就是对于生活得反映,就是一种艺术得反映、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得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就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得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就是指实际得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同名43422)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一、判断 1、文学阅读就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形象的心理过程。() 2、美国戏剧家黑格尔标举“社会冲突”,认为“一次戏剧冲突必须是一次社会性冲突”。() 3、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不妨说,散文中的一切真实都是作者意识中的真实。() 4、作为抒情话语,对比主要不体现在形式上,而重在内容。() 5、一般说来,阅读身份主要是在现实的阅读活动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因而读者在进入实际阅读活动之前所具有的原来身份,不会在文学阅读中起重要作用。() 6、诗歌是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它起源于原始时代结合着简单语言的劳动呼号,后来作为劳动的伴唱及庆祝丰收时的祝祷,与音乐、舞蹈一同得到发展。() 7、在启蒙运动中,小说作为启蒙思想的武器迅速崛起于英法德诸国,因此17世纪被称为"小说的世纪"。() 8、反讽所表示的某些情感与评价往往与实际上暗含的情感与评价截然相反。() 9、人们思想感情的矛盾性、复杂性和丰富性是悖论这种抒情话语形式产生的基础。() 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在摹仿对象上,"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 11、阅读在现实的意义上是功利的、有目的的,因此有时他人的立场也会在阅读中产生意义。() 12、梁太子萧统所编的《文赋》是我国第一部按文体聚类区分的文学总集,它的分类是第一次真正“文学”本体意义上的分类。() 13、阅读先见实际上就是一种偏见。() 14、在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体验中,一定隐含着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客观评价。() 15、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者是常常借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来传达内心抽象的思想感情的。() 16、文学接受活动是“努力恢复原有的”信息的过程,这就说明在接受过程中不需要个人经验的介入。()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2及答案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2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三家巷》中,陈家是资本家,何家是官僚地主,周家则是工人世家。 2.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蝴蝶》中的张思远、《相见时难》中的翁式含、《踌躇的季节》中的犁原等。 3.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胆剑篇》等。 4.蔡其矫的《生活的歌》、李季的《玉门诗抄》、邵燕祥的《到远方去》、梁上泉的《高原牧笛》、雁翼的《在云彩上面》、傅仇的《伐木声声》等,都是50年代工农业建设的写照。 5.闻捷的《天山牧歌》、公刘的《在北方》、梁上泉的《云南的云》等,描绘了以新的劳动生活为主体的富于浓郁地方民族色彩的时代风景画。 6.新时期初期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主要有何士光的《乡场上》、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等。 7.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贾平凹的《秦腔》、周大新的《湖光山色》、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作品。 8.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先出现的颂歌主要有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艾青的《我想念我的祖国》、胡风的《时间开始了》、臧克家的《有的人》等。 9.郭小川的组诗《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为当代政治抒情诗开了一代诗风。 10.《天安门诗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室16人集体化名“童怀周”编辑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中的诗歌。 11.朦胧诗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12.在改革开放后的30余年间,从莫言的《红高粱》、贾平凹的《浮躁》、张炜《古船》和陈忠实的《白鹿原》等乡土文学作品,标志着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13.陈应松以描写湖北神农架山区的山民生活见长,他的《马嘶岭血案》、《松鸦为什么鸣叫》、《豹子最后的舞蹈》等,为他赢得了“底层写作”的代表性作家的声誉。 14.莫言以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而真正奠定他在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的则是《红高粱》。15.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鹃的《百合花》、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璞的《红豆》等。16.铁凝的成名作是1982年的《哦,香雪》。 17.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和同性恋的赞美。 18.王安忆的《锦绣谷之恋》写一个女人婚外精神恋的白日梦,即女编辑在一次笔会上暗恋一个男作家的故事。 19.王安忆的《启蒙时代》描述了南昌、陈卓然、海鸥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的故事,是一部成长小说。 20.《与往事干杯》是陈染的成名作,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17岁的少女“我”(肖濛)的成长经历及与老巴父子两代人的恋情故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50年代中期大胆突破“禁区”的诗歌主要有流沙河的(C )等。 A.《望星空》B.《养花人的梦》C.《草木篇》D.《迟开的玫瑰》 2.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韩少功的是(A )。 A.《爸爸爸》B.《老井》C.《小鲍庄》D.《厚土》 3.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只有一部作品不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这部作品是( C )。 A.《秦腔》B.《湖光山色》C.《暗算》D.《额尔古纳河右岸》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括: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3.文学反映论: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4.艺术生产论: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5.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6.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思考问题: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川大文学概论 第二次作业

你的得分:83.0 完成日期:2014年07月15日15点18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9月11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0 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学创作是人“按照()的规律来建造的”的特殊精神生产。 ( B ) A.艺术 B.生活 C.科学 D.美 2.艺术通感与()有关。 ( C ) A.抽象 B.评价 C.想象 D.认识 3.《文赋》的作者是() ( D ) A.苏轼 B.王国维 C.李白 D.陆机 4.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创作()的体现。 ( D ) A.个性 B.思想 C.精神 D.语言 5.灵感的产生首先依赖于作家的()。 ( B ) A.构思 B.生活阅历 C.写作习惯 D.偶然因素 6.一种创作方法的形成总是与一定的()相联系的。 ( B )

A.方法论 B.艺术素养 C.世界观 D.语言习惯 7.()是旧现实主义的高峰,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最完美的阶段。。 ( D ) A.古典主义 B.启蒙主义 C.自然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 8.文学欣赏以()为主要目的。 ( A ) A.审美 B.感受 C.体验 D.娱乐 9.()是劳动到艺术的中介。 ( B ) A.实践 B.巫术 C.游戏 D.舞蹈 10.()的发展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想象的形式和手段。 ( C ) A.科学 B.经济 C.生产力 D.政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6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作家的素质和才能体现在()等能力上 ( ABC ) A.观察 B.想象 C.创造 D.模仿 2.孕育作家个体性精神特性的土壤有作家的() ( BCD )

法学概论形考答案

法学概论作业[1]讲评 同学们好!第一次作业要求大家在完成法理学,宪法和行政法的学习后才能做本次作业,就本次作业给大家以下讲评: 一、名词解释: 作为基本概念,大家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明确的答案。 二、选择题: 选择题既考察大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考察大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将答案公布,以供大家参考。 1、法是以(B )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A、国家意志性 B.权利义务 C、国家强制力, D、社会关系 2、法是调整(A )的行为规范。 A.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B、人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社会关系 D、自然关系 3、王甲犯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因罪行严重、手段恶劣、社会影响极坏,被人民法院处月15日执行枪决。试问:王甲因犯罪而最终遭到惩处,最能体现下列法的哪个特征?( A、法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B?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C、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 D、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4、我们将”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称为 A. 法律关系的内容B、法律事实 C、法律关系的主体 D、法律关系的客体 5、任何法律关系都是由下列(ABC )要素构成,缺一不可。 A主体 B.客体 C.内容D、法律事实 6、在我国,最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即狭义的法律)是由( AC )制定的。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 E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7、我国法律解释中正式解释包括(ABC ) A. 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学理解释E任意解释 8、1982年宪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B )部宪法。 A、3 B.4 死刑,3 B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

当代文学作业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新时期作家中,在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继承鲁迅遗风的是()。 A、方之 B、高晓声 C、梁晓声 D、贾平凹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第2题 王蒙1956年震动了当时文坛的一篇短篇小说是()。 A、《青春万岁》 B、《春之声》 C、《坚硬的稀粥》 D、《组织新来的青年人》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第3题 “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的提出者是() A、秦牧 B、刘白羽 C、杨朔 D、吴伯箫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第4题_____________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组织部副部长,也使作品成功塑造的官僚主义者的典型。 A、刘世吾 B、王清泉 C、韩常新 D、赵慧文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第5题《游园惊梦》通过国民党高级将领的遗孀钱夫人___________到窦府参加宴会的经历,表现了国民党高层再来到台湾后的生活变迁,流露出浓重的感伤的情怀。 A、朝天椒 B、蓝田玉 C、蒋碧月

D、桂枝香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第6题小说《围墙》抨击了“古典派”、“现代派”、“折衷牌”等清谈家们的“坐而论道”,褒扬了实干家___________脚踏实地、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A、马而立 B、黄达泉 C、朱舟 D、何如锦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B 第7题诗歌《华南虎》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A、牛汉 B、绿原 C、曾卓 D、韩冬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第8题《拣麦穗》通过农村姑娘拣麦穗的故事,描写了我对____________的纯情依恋之情,表现出对人间美好感情的热切向往和追求。 A、二姨 B、大雁 C、小伙子 D、卖灶糖老汉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C 第9题《听听那冷雨》表现了作家浓重的思乡情怀。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A、余秋雨 B、余光中 C、余华 D、周涛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第10题“问题很简单——/不勇敢的/在斗争中学会勇敢,/怕困难的/去顽强地熟悉困难。”是出自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A、《吐鲁番情歌》 B、《向困难进军》 C、《相信未来》 D、《回答》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下学期

第九章 基本概念 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6.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7.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问题 1.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随着文学的不断发展,是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得以独立充分的发展,也出现了各种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也分别称为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2.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3.试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多是现实型文学,因为那些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及当时社会环境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具备了现实型文学的两大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是作者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突出社会矛盾,描写生活中存在的人和事。 4.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答: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有许多重要开拓,丰富了文学的艺术表现力,然而,现代主义文学往往有极端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等倾向,同时又过分强调非理性、自我表现,散布着悲观、绝望、颓废的情绪和危机感。 5.从诗歌的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答: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是的凝练性体现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激起精炼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诗的跳跃性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诗的节奏韵律性可以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也可以促进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 6.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散文写的是实人、实事、实物,重在抒写真实感受、境遇。散文必须写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的切身的感受,抒发真挚的情怀。真实的境遇与真实的感受,使散文艺术表现的核心,在描写真情实感的基础上,他运用剪裁、取舍、提炼

文学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020007 课程名称文学概论 评阅教师 第二次任务 共三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江苏开放大学本科

《文学概论》形考书面作业之平时作业(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其特点有:一是简便快捷,二是与身体语言和原始礼仪相伴随,三是真切生动,四是不易保存。口语媒介往往有两种形态:一是歌谣,二是流言。 2.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文学媒介经历了五个阶段: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 3. 现存可识的汉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大约 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 4.文学语言具有三种审美特征:陌生化的形式追求、语境化的意义呈现、和蕴藉化的阅读效果。 5.汉语形象的互文性的主要类型有:跨语体现象、古语今用现象、和秘响旁通现象。 6.文学媒介的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涉义性、物质性、和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大众媒介及其表现形态特点 答:大众媒介通常指的是中间插进的用以重复或传布信息符号的机器和有编辑人员的诸如报纸或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的传播渠道。简单点说是向大量受众传递信息或娱乐节目的各种现代传播形式的统称,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

视,广播,电影,录音带等。 2.简要说明语言在文学中的角色 答: (一)语言是文本的物质现实 从文学文本的实际存在来看,文学文本是使用语言完成,并以语言的方式存在。因此,语言是文学文本物质现实。 (二)语言是意义的现实处所 意义何处有,只在语言中。从语言和意义的关系角度看,文学文本中的语言是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的。语言成为意义所不可须臾与之分离的生长地。文学中的意义,即是文学文本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等一切东西,离开了语言,意义将不存在;文学中的语言,即是按照可以生成某种意义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符号系统,离开了意义,语言将变得不可知。 (三)语言再现自身 从语言的文本功能来看,任何写入文学文本的语言,都不是“纯粹”的语言,而是呈现为携带丰富的社会和文化意味的形态性语言。因此,文学语言不仅表达意义,而且本身就成了意义的组成部分。 (四)语言是文本美的一种现实体现 从文学的审美特性看,语言的美是文学文本美的组成部分。与语言本身构成文学文本的意义的一部分相应,语言也成了文学文本的美的组成部分。 3.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的异同 答:文学语言通过一定的比喻、拟人、拟物、对偶、通假、形容、主宾颠倒、语调语序(古代诗歌类的不同平仄)等文学手法,强调主题。 而普通语言对主题的刻画不明显。注意提醒一句的,文学语言并不是指古代诗歌之类,文学语言之中也有现代诗歌、语言和外国作品。譬如黑夜给我黑色的

电大机考网考形考《法学概论》网上作业1-4答案

电大机考网考形考《法学概论》网上作业1-4答案 100%考过 本人自把精心制作的《法学概论》网上作业1-4答案上传到百度文库,已得到数万人的浏览和下截,今天本人再次对这套答案进行界面优化、内容充实,使界面更美观,查找速度更快。100%能通过考试。 网上作业1 单选题: 1、“法律”一词在使用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下面属于狭义上使用的是() B.全国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C.法学专业 D.法律与道德的调整内容是一致的 2、在法的分类中,一般法和特别法分类依据的标准是()A.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B.法的创制主体不同 C.法的效力不同 D.法的适用范围不同 3、在法的分类中,国内法和国际法分类依据的标准是()A.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B.法的创制主体不同 C.法的效力不同 D.法的适用范围不同 4、在法的分类中,实体法和程序法分类依据的标准是()A.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B.法的创制主体不同 C.法的效力不同 D.法的适用范围不同 5、人类社会最早产生法律的历史时期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6、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专门案件的活动,称为() A.立法 B.守法 C.司法 D.法律监督 7、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 A.人 B.物 C.精神产品 D.行为后果 8、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 A.中央统一领导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地方自主管理 D.设立统战机关 9、在我国1982年宪法中,未规定限制连续任职的是()。A.国家主席 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C.国务院总理 D.中央军委主席 10、依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总理由()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推荐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我国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 A.领导关系 B.指导关系 C.监督关系 D.平等关系 12、下列哪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A.北京市 B.石家庄市 C.上海市 D.正定县 13、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国务院各部委 D.地方人民政府 14、以下那部宪法指导思想存在着严重错误() A. 1954年宪法 B. 1975年宪法 C. 1978年宪法 D. 1982年宪法 15、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 A.单一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联邦制 D.“四实三虚”制 16、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私营经济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7、宪法规定,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必须年满() A.四十周岁 B.四十五周岁 C.五十周岁 D.五十五周岁

电大2015年春季法学概论形考作业(二)答案

作业二 您当前得分是:100 Button 1、单选题(4分) 我国国务院是我国的() A.国家权力机关 B.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军事领导机关 D.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答案:.A.B.C 2、单选题(4分) 宪法制定是一种()行为 A.非主权 B. 主权 C.实施 D.保障 答案:.A.B.C 3、单选题(4分) 在法律实施以前,依照法定程序,由审查机关予以审查是() A. 事后审查 B. 事前审查 C. 附带审查 D. 专门审查 答案:.A.B.C 4、单选题(4分)

行政法是指调整(),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A. 行政关系 B. 社会关系 C. 法律关系 D. 一般关系 答案:.A .B .C 5、单选题(4分) 行政法律关系指经()调整的,在行政关系及监督行政关系的当事人间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A.法律 B.行政关系 C.行政法规范 D.法规 答案:.A .B .C 6、单选题(4分) 行政相对人是指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参与各种(),并享有相应权利或履行相应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A. 法律关系 B. 行政法律关系 C. 法律事务 D. 行政事务 答案:.A .B .C 7、单选题(4分) 行政公务人员是基于一定的()身份而代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实施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

A. 行政公务 B. 公民 C. 群众 D. 市民 答案:.A .B .C 8、单选题(4分) 公务员以国家代表人身份进行的活动属于() A. 法律行为 B. 个人行为 C. 公务行为 D. 普通行为 答案:.A .B .C 9、单选题(4分) 行政立法行为属于()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羁束行政行为 D.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答案:.A .B .C 10、单选题(4分) 民法是调整()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 平等主体 B. 不平等主体 C. 行政主体 D. 商事主体 答案:.A .B .C

当代文学第二学期作业答案

当代文学 窗体顶端 1. ( 单选题) 《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 )(本题1.0分)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C、“亭面糊”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2. ( 单选题) “我爱我们的国家,可是谁爱我呢?”在《茶馆》中,说这句话台词人物是()(本题1.0分) A、松三爷 B、秦仲义 C、常四爷 D、王利发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0 3. ( 单选题) 马烽的创作风格接近以下哪位作家?( )(本题1.0分) A、赵树理 B、梁斌 C、古华 D、张贤亮 学生答案:A

解析: 得分:1 4. ( 单选题) 下列作品中,以农村为主要题材的是()(本题1.0分) A、《一地鸡毛》 B、《古船》 C、《风景》 D、《废都》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5. ( 单选题) 哪部作品被曹禹称之为“中国话剧史中的经典”?()(本题1.0分) A、《陈毅市长》 B、《武则天》 C、《日出》 D、《茶馆》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0 6. ( 单选题) 话剧《茶馆》的结构方式是()(本题1.0分) A、冰糖葫芦式 B、一人一事式 C、人像展览式 D、闭合式

解析: 得分:1 7. ( 单选题) 田汉的话剧《关汉卿》以关汉卿剧作《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为中心线索,展现了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其故事发生在()(本题1.0分)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8. ( 单选题)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主人公是()(本题1.0分) A、林震 B、刘世吾 C、钱文 D、张思远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1 9. ( 单选题) 下列作品中,()的作是曾卓(本题1.0分) A、《回答》 B、《鹰的诞生》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答案

08春本科《比较文学概论作业答案(选修课) 通知1、本材料为作业参考答案,学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删减,不必完全照抄;没有作业册的科目学员自备16k横格本抄写作业,并写清你的姓名、学号、专业和年级等信息 2、交作业时间11月30日前; 3、辅导和交作业期间交学费,具体如下: ⑴08春汉文本科交第三年学费1500元⑶08秋小教交第二次学费及考试费1100元,订书者教书费300元。 ⑵09春汉文本科交第二次学费1500元、书费350元;09春汉文专科交第二次学费1000元、书费300元。 ★各年级学员欠学费请一并交上! 作业一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个5分,共20分) 1、意象 2、翻译 3、管锥篇 4、文化割据主义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40分) 1、简述比较文学的功能。 2、概述美国比较文学发展历史。 3、鲁迅、田汉、郭沫若在接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方面分别表现出哪些不同特点。 4、“八体”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以孟姜女哭长城为例,谈谈比较文学中主题和题材的流变。 2、为什么说接受和影响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如何理解这一双向过程。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意象: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象征:是以外在的、少见的事物,暗示一种抽象的普遍性的意义。 2、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作品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 3、管锥篇:作者钱钟书。写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之间,出版于1979.8全书七百八十一则,围绕《周易正义》《毛诗正义》等古籍十种,引用八百多位外国学者的一千几百种著作,结合中外作家三千多人,阐发自己读书心得体会。《管锥篇》是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之一。 4、文化割据主义:是指有些人深恐受到外来影响,极力鼓吹“纯而又纯”的本土文化排斥一切外来文化,拒绝交往,拒绝改变甚至为此镇压内部改革求新的势力。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40分) 1、(1)、互识;比较文学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它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层面。当文学被封闭在某一个别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时,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鲜事物。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 (2)、互证:就是要在互相参证中找到共同问题,证实其共同性,同时反证其不同性就,以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3)、互补:比较文学工作者一方面深入了解他种文化的文学,一方面又从与他种文学的比照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他者吸收营养,某求新的发展。 2、美国的比较文学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1871年,沙克福在康奈尔大学作了“总体文学还是比较文学”的学术报告,(第一位涉足比较文学)。 1877——1889年间,盖利曾在密执安大学开设以“文学批评的比较”为内容的专题讲座。(先驱) 1890——1891年间,哈佛大学开设比较文学讲座 1903年,美国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 1899年,美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系创立于歌伦比亚大学。 1910年,萧菲尔创办《哈佛比较文学研究》杂志 1942年,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克里斯蒂,倡导下产生了“比较文学委员会”,创办《比较文学通讯》 1952年,《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年鉴》问世 1953年,韦勒克发表《比较文学概念》 1962年,雷马克发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1969年,艾德礼发表《比较文学论文选集》提出“平行研究”的主张。 3、鲁迅极力突出的是浪漫主义中的革命与反抗精神,“忤万众不慑”的战斗勇气。 田汉更接近经典的浪漫派,热烈乐观,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浪漫人道主义的同情心,使命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拜,对爱的力量的膜拜,都闪耀着浪漫主义的光彩。 郭沫若则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他有“天狗吞宇宙”式的自我肯定与夸张,有横溢的激情,乐于从历史和神话中吸取灵感并且创造新的神话和新的理想世界。 4、刘勰把文学中复杂多样的风格归纳简约为“八体”,即: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又可以分为相对的四组: (1)典雅和新奇。典雅指引经据典,风雅蕴藉;新奇指“槟古竞今”,标新立异。这是以继承传统和创新的程度为标准来划分的。 (2)壮丽和轻靡。壮丽指立论卓越,体制宏伟,文采辉煌;轻靡指“浮文弱植,飘渺附俗”,也就是文辞浮华,飘忽无根。这是从内容与表达方式的结合来考虑分类。 (3)远奥和显附。远奥指文章深沉不露,内容玄思深奥;显附指情理浅显,易于接受。这也是从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结合来考虑分类的。 (4)繁缛和精约。繁缛指喻众辞多,文采华丽;精约指“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这一组着重于形式,但“博喻”“剖析”仍与内容有关。 三、论述题:(40分) 1、答案要点:主题和题材的流变既牵涉到“传统继承”也牵涉到“引进”,应是构成文学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项研究可以纵向地考察某一主题或题材的历史发展。也要以横向把考察某一主题和题材如何被他种文化体系引进,或如何接受了他种

2012年上半年《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2012年上半年《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题 1.历史上的文学创造的客体说有[1]、情感说、[2]与社会生活说。 1 的指定答案:自然说 2 的指定答案:原始意象说 问题2 2。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1]、[2]、[3]。 1 的指定答案:作家 2 的指定答案:作品 3 的指定答案:读者 问题3 3.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1]和[2]、[3]和[4]几种。 1 的指定答案:无意获取 2 的指定答案:有意获取 3 的指定答案:实践获取 4 的指定答案:书本获取 问题4 4.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有回忆与[1]、[2]与[3]、[4]与[5]、理智与情感、[6]与[7]。 1 的指定答案:深思 2 的指定答案:想象 3 的指定答案:联想 4 的指定答案:灵感 5 的指定答案:直觉 6 的指定答案:意识 7 的指定答案:无意识 问题5得 2 分,满分 2 分 5.构思方式有[1]、突出与[2]、[3]与[4]。

1 的指定答案: 综合 2 的指定答案: 简化 3 的指定答案: 变形 4 的指定答案: 陌生化 问题 6 二、单项选择题 1.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 所选答案: B.综合 问题 7 2.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文学创作的客体是() 所选答案: C.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问题 8 3.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叫做() 所选答案: B.艺术灵感 问题 9 4.最早提出“胸有成竹”说的是() 所选答案: B.苏轼 问题 10 5.以下著作论述到古代文论中的“虚静说”的是(A) 所选答案: A .《文心雕龙》 问题 11 6.在创作原则的问题上,浪漫主义特别倚重() 所选答案: B.情感 问题 12 得 2 分,满分 2 分 7.文学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这种思维方式叫做() 所选答案: A.艺术直觉 问题 13

2017年电大《法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填空题《法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一) 1、法过规定的行为模式有三种,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P3) 2、根据法所作用的对象、可将法的作用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P7)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4、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的多数通过。(P23) 5、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可以分为静态的财产归属关系和动态的财产归属关系。前者主要是由民法中的物权法调整,后者主要是由民法中的债权法调整。(P33) 6、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7、地役权是指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 8、担保物权主要有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三种。(P71) 9、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10、能够产生债的法律事实有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P74) 11、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20%。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12、饲养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13、我国〈合同法〉规定,因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害方有权选择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承担侵权责任。(P98) 14、法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动态过程,包括法律的制定、法的遵守、法律的执行、法律的适用等环节。 二、判断题 1、(错)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是同一概念。(P3) 2、(对)法律原则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弹缩性的特征。(P4) 3、(对)民事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行为。(P38) 4、(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 5、(错)李某15周岁,某学校初中生、天资聪颖,获得发明专利一项,以市场价格200万元将其转让给某公司,该转让行为为民事法律行为。 6、(对)当事人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情况下,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并且能够择一适用。 7、(对)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和同时消灭。(P50) 8、(对)物权既是绝对权又是支配权。(P63) 9、(对)所有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个方面。(P66) 10、(对)已经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三、不定项选择题 1、法的效力包括(A、B、C)(P7) A、对象效力 B、时间效力 C、空间效力 D、域外效力 2、以下哪些原则有民法“帝王条款”的美称(C) A、平等原则 B、意思自治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公序良俗原则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作业(专)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1.情感2.细读语言写法3.多读多写4.知识分子5.故事新编6.冯文炳7.时代性8. 满族北京市民衰败 二、人物所属作品:1.《正红旗下》2.《倾城之恋》3.《在酒楼上》 4.《李有才板话》 5.《边城》 6.《铸剑》 7.《倾城之恋》 8.《子夜》 9.《子夜》10.《骆驼祥子》 三、写梗概: (一)写出老舍《正红旗下》梗概:1899 年,光绪二十四年腊月,一个婴孩呱呱坠地,他就是这大清王朝残灯末庙屈辱历史的见证人老舍先生。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风腐化,旗人们的生活也日见窘迫。庚子年间,随着义和团的到来,老北京顺民们看似平静的生活陡起波澜,而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更让他们百思不解、颜面扫地:八国联军炮轰京城,太后西逃,北京陷落,高官百姓们的尊严轰然倒地,官军和团民围攻东交民巷,旗兵们尽了职责,报国寺的老方丈也带着满腔的怨恨走进了熊熊烈火……面对这破碎的河山,残存的家园,经受了劫掠的老北京只能将这段历史永远地铭记在心。 (二)《呼兰河传》故事梗概:1.《呼兰河传》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童年的不同视角,都市与乡村的不同情境之间。 2.作品中儿童视角下的世界:有儿童眼睛里的后花园,“我跟祖父学诗”的镀铬反应与理解等等;充满童趣的欢乐和纯真之美。同时又有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在叙述中时隐时现的寂寞感和孤独感,构成了小说的潜流,与充满童趣的欢乐和纯真之美形成鲜明对照。 四、阅读《铸剑》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博”的场面描写,细心体味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 提示:①作品写了“铸剑开炉”“以头相博” ,而“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 ,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在阅读可见鲁迅丰富的想象力。②鲁迅的这篇小说原来存在着两个调子,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并由此表现作者深广的忧愤和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小说语言诡奇而绚丽。 五、分析论述题: 1.《正红旗下》……提示:在作者心目中,二哥福海虽有进步、可爱之处,但他仍然脱不了满足的一些习俗,福海与大姐、公、婆、大姐夫那种懒散、苟安的生活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写出了后者那种、讲究体面、排场,追求精巧、讲究礼仪的态度。通过福海“请安”“洗三”两个场面的安排,用幽默的语言展开北京市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心理习惯以及相应的审美追求。 2.赵树理在《李有才板话》里,怎样表现了作者对中国农民的关怀? 提示:1、作者表现了对中国农民的关怀,他自觉地用农闲时农民最爱听的“评书”的方式来写他的小说。2、从“评书”体的小说这一角度,我们可以分析赵树理这篇小说在结构、描写、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并进而体会中国农民的智慧,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对现代小说写作的影响与渗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