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中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中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为进一步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安全常识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广大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素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结合我校教育实际,特制定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常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按照“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总体目标,以实施“保护生命、安全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为载体,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力争一年内形成齐抓共管的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实现学生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制度化、宣传形式多样化、宣传内容系统化;使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率达100%,广大中小学生的交通法制观念、安全意识和文明素质明显增强,青少年学生交通事故伤害案件明显减少。

二、学情分析

学生来自十几个村庄和镇驻地,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天真烂漫,喜欢玩耍,对于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处于初步形成期。他们对安全知识了解的太少,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大力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保护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治本之策,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重要举措。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取得实效。

(二)多方协同,齐抓共管。我校将主动与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联系,密切配合,及时沟通情况,共同解决实施宣传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此项工作与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结合起来,切实做好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四、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健全工作制度,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包括机构和人员组成、工作职责、宣全计划、工作记录等.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校聘请交警讲授交通安全课,向学生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各班级利用安全课、主题班队会、校园网、板报、知识竞赛、演讲、辩论、征文比赛等形式,定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题教育,来丰富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1、交通法规我遵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政府为保障交通安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制定了交通法规,人人都应遵守。

2.知道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与学生有关的一些交通法规。懂得交通规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3.懂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情感:

1.深感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从而产生一种义务感。

2.愿意按交通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

3.对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感到不满。

行为:

1.注意按照交通法规的要求做。

2.向别人宣传交通法规。

教法建议:

1.由于本课采用了对话的形式,教学时应对习惯的教学形式作些改革,充分利用对话的特点,分析宁宁和叔叔的语言、行为、思想,力求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2.教学时,应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作些必要的补充,包括本地区的交通标线、交通设施、学生的交通安全现状、现代化的道路交通设施。可通过录象或挂图让学生有所了解。

3.本课课文主要讲安全过马路,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交通常识,用以说明制定交通法规的必要性。

2、提防可疑的陌生人

教学目标

认识:

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

2.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3.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情感:

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行为:

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

教学重点:

1.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难点: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过程:

一、播放故事,导入新课

1.讲故事或播放录音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参见扩展资料)

当讲到“没过多久,“咚咚咚”,有人敲门。“小山羊乖乖,我是妈妈,我回来了,带来好多好吃的东西。”时,师问:“你们猜七只小山羊是怎么做的呢?现在你们就是这七只小山羊,以最快的速度讨论一下,你们会怎样做?(把学生分成七人一组,模拟七只小山羊)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用各种方法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没有上当受骗。可是,你们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向你们这样警惕,他们很容易就被骗了。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请看!

出示图片1或放录像《被骗的三个学生》(录像可根据情节自行拍摄)

师问: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学生回答

出示图片2和扩展资料2、3、4,展现被骗的可怕结果。(参见扩展资料)

师追问:我们怎么帮助这三个孩子,才能使他们不上当受骗呢?

板书:不上当受骗

学生回答:(1、问问家人叫什么名字?2、撒跟就跑。3、不吃陌生人的东西。4、不轻信别人的话。5、找警察叔叔帮忙。6、大声的喊叫等。)

师小结:仔细听、认真看,动脑筋想,识破坏人的诡计,不上当受骗。

过渡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坏人,怎样才能防止上坏人的当呢?

二、学习课文,初步明理

1.演示课件(课文1、2、3自然段的内容)

2.教师提问:

(1)张明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人?

(2)这个陌生人对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3.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张明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走,当陌生人强迫要带他走时,他大声呼救。回家后,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

板书: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大声呼救告诉家长

教师继续演示课件(课文第4自然段内容)

5.教师提问:

(1)张明遇到的陌生人是什么人?

(2)张明是怎么做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

6.教师小结:

张明遇到的是一个坏人,他把看到坏人的事告诉了老师,老师与派出所取得了联系,抓住了坏人。(告诉老师报警)

7.教师提问:

民警叔叔和老师是怎么夸奖张明的?

8.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交往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板书:提高警惕

播放儿歌并讲解:不轻信不贪小

遇事情要动脑

提高警惕不上当

安全自护记得牢

三、指导练习,深入明理

1.学生讨论:

举例说说坏人是怎样欺骗儿童。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

坏人骗人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要想避免上当受骗,一定要提高警惕。

演一演

1. 教师分发卡片,学生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1)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拾到了一个钱包,正当你在寻找失主时,有人自称她是钱包的主人,向你索要钱包,你会怎么办?

(2)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人敲门说要给你家修水管,让你给他开门,你会怎么办?

(3)有人跟踪你,怎么办?

(4)陌生人向你问路,怎么办?

2. 学生分组讨论应该怎么办。

3. 师生共同表演。

4. 让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处理问题的学生,做得怎么样。

5. 教师小结:

当你拾到钱包时,一定要先把钱包收好,失主寻找钱包时,要寻问失主,钱包里有什么东西,经过核对后才能把钱包归还失主。

当有陌生人敲门时,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如果陌生人不走,要及时与家长、邻居或居委会取得联系,如果你发现这个陌生人确实是坏人时,可以打“110”报警。这样做才能避免上当受骗。报警时应该注意说清地点及情况。(但也要切记:不要随便拔打“110”报警电话玩。)有人跟踪你时,大声喊叫并往人多的地方跑,可打110或直接找路边的警察叔叔等。

当有陌生人向你问路时,可以给他指路,但不带他去;或者干脆不理陌生人;赶快跑;等等。

请学生进行拔“110”报警电话的模拟活动。

四、全课总结

我们生活的社会上,是比较复杂的,有好人也有坏人,所以我们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要有很高的警惕性,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给陌生人开门,如果遇到坏人,要想办法保护自己,避免自己受到不必要损失与伤害。

板书设计:

2、提防可疑的陌生人

提高警惕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不给陌生人开门

大声呼救告诉家长、老师报警

3、不要私自去游泳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能力目标

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防溺水教育。

二、新授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

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

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3、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

教师详细讲解急救步骤:

第一步: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

第二步: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

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三、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4、预防家庭中的意外伤害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有关家庭安全防火、防盗、防触电等方面的常识。学习一些自救自护方法。2.能力目标:

初步具有家庭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3.态度目标:

懂得家庭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家庭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学习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常识。

(2)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行为习惯,远离危险,健康安全地成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意外事故的真实事例。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从你们记事起到现在,你有没有受到过意外伤害?学生自由回答。

师讲一个真实的意外伤害的例子。

师:同学们,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啊!我们都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但是幸福的家庭,首要的就是每个家庭成员的平安,特别师儿童的安全,如果一个儿童的生命受到意外伤害,会给家庭带来多大的痛苦啊!所以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学会自我保护,今天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居家的安全与保护》。

2. 板书:居家的安全与保护

二:深入课题,激趣答疑。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课件播放)。

第一幅图:煤气泄露,引起大火。

师:同学们家里是用煤气做饭吗?你们会使用煤气吗?在使用煤气的时候要注意什

么?冬天快到了,很多的农村家庭都要生炉子取暖,那么在生炉子取暖时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到煤气中毒,老师可在这里举一个煤气中毒的例子。)

第二幅图:

师: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同学们在家玩过火吗?玩火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引起火灾,过年的时候,男同学都喜欢放鞭炮,在放鞭炮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第三幅图:

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种做法安全吗?我们在插插销时应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煤气、火、电都是危险的……)

第四幅图:

师:图中的小羊怎么啦?同学们大都生活在农村,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农药或者有毒药品存放,同学们一定要远离这些农药或有毒药品。

2、除了这些,居家安全还要注意哪些方面?小组讨论交流。

看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非常多,稍不小心就会出现小差错,但是小差错也会酿成大祸。(课件出示:家庭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小差错,但是小差错也会酿成大祸。)

3、打开书,学生自由读居家安全须知。

4、家庭生活中除了要注意防火、防触电、防中毒等,同学们还要学会自我保护,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课件出示四幅图)

学生自由回答。

三:反馈练习,提高能力

1、老师对同学们的回答很满意,相信每个同学都学会了在不同情况下的自我保护,

下面我来考考大家。(课件出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放学路上如果被陌生人跟踪,最不可取的做法是什么?()

A、跑到人多的地方B、打110报警C、赶紧跑回家

2、当你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时,最好的做法是什么?()

A、始终不开门

B、觉得对方的理由充分就开门

C、把门打开问他有什么事

3、如果你经常外出带着家门的钥匙,下面的哪种做法可能会有危险?()A、把钥匙挂在脖子上

B、把钥匙放在衣兜里

C、把钥匙放在随身的包里

4、出去郊游时,遇到不认识的野果子()。

A.可以摘来吃

B.绝不随便吃

C.先放到嘴里尝尝,不好吃就吐出来。

5、电器起火时,要先()。

A打家里电话报警B切断电源C用灭火器灭火

6、点蚊香要在()的地方点。

A 窗口B桌子上 C 空地上

7、火灾发生时应马上()。

A 沿防火通道朝楼下跑

B 乘电梯逃走C跳下窗

8、雷雨天,发现有人触电,应该()。

A .赶快把他扶起来

B .呼救,请大人来帮忙

C .离开不要管

(二)判断题:

1、使用电灯时,灯泡不要接触或靠近可燃物。()

2、火灾逃跑时,遇到浓烟,应直立行走。()

3、用煤气时,火被吹灭,不要马上关煤气。()

4、如在室内发现煤气味,要立即开窗。()

5、起火时,可以往身上浇水,以免引火烧身。()

6、千万不要把陌生人带回家()

(三).回答

1、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打“110”、“119”、“120”?这些电话能随便打吗?为什么?

2、同学们回答的很正确,相信每个同学在上完这节课后都知道了平时应注意哪些安全,如何保护自己,老师在这里真心的祝愿每个同学每天都快快乐乐,平平安安!下面就让我们以一首《祝你平安》来结束这节课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