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4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敕造chì聒噪guō嗔怒chēn 囊箧 qia疏不间亲 jiàn

B怨怅 chàng 趱行cuán 攒聚cuán 谄笑chǎn 钗钏盥沐guàn

C嫡亲 dí錾银zàn 偏裨 pí城垣 yuán 掎角之势jǐ

D教坊 fāng 阜盛 fù贫窭 jù筵席 yán 罄竹难书 q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回嗔作喜锱铢必较懵懂顽童涎皮赖脸

B纨绔子弟敛声屏气买椟还珠水泻不通

C明辨是非暄赫一时文过是非既往不究

D气宇轩昂坐收鱼利作客他乡别无长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那么写出的文章往往语言干瘪,内容______ 。

②我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其中大熊猫、金丝猴、野牦牛是我国的______ 动物。

③一记妙射,太可惜了,球撞在球门的横柱上,______ 进去。

A空泛珍奇差点儿没 B空泛珍稀差点儿

C空乏珍稀差点儿没 D空乏珍奇差点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成都“五牛”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德国人,其雄厚的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尘莫及。

B夜很静,四周悄然无声,只是偶尔有一只小甲虫翁嗡地响着从花间飞了过去。 C您这次的不幸遭遇,我也曾经遭遇过,可以说感同身受啊!

D即使凤凰卫视没有很高的覆盖率,也不能影响吴小莉的声名鹊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

B不知是曾几何时,报纸书刊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慨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C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

D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6、填入下文横线中的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钻石般的大颗露珠,在茂盛的青草上到处颤动,闪烁出五彩缤纷的光点。草原上呈现出一片五光十色的欢快景象:嫩黄色的黄尝木,浅蓝色的风铃草,一丛丛芬芳馥郁的母菊一片雪白,野石竹枝头缀满殷红的花朵。在清晨凉爽的空气中,洋溢着蒿草的苦涩而有益身心的气味,跟菟丝子那种柔和香气混合在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一切都灿烂发光,舒适恬静,愉快地向着太阳。

B草原苏醒了,一派生气勃勃,似乎它在沉重有力而均匀地呼吸着。

C没有风,没有欢畅的、新鲜的声音,没有云,只有寂静。

D晨曦中,草原是蓝色的,远看就像倒映着蓝天的巨大的湖泊,羊群便是飘曳的云影。

7、下面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神曲》——但丁——德国

B、《镜花缘》——李汝珍——明代《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C、《西厢记》——王实甫——元代《唐璜》——拜伦——英国

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红与黑》——莫泊桑——法国

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小说常识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话本,原是宋元说话人演讲故事(即说书)所用的底本,我国明清时代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就是在话本的基础上发展加工而来的。例如《水浒传》就是根据讲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的内容为主体写成的。

B、我国古代长篇小说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分回标目,即把复杂的故事情节分为较整齐的若干章,每章为一回,每回加上句式对称的题目,概括本回的主要内容。因此,章回小说也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称。

C、明清时期,长篇小说空前繁荣,其代表作品有《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警世通言》和《红楼梦》。

D、《水浒传》在结构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几回中集中写一个主要人物,然后由情节自然而然的引出另一个主要人物,进入下面的章回中,例如写杨志的故事就集中在第12回、13回和16回。

9、《三国演义》底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最早刊本嘉靖本题款为“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对这个题款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A、《三国志通俗演义》是陈寿创作的,后由罗贯中整理编印。

B、《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史书创作的,是由罗贯中编写整理的。

C、《三国志通俗演义》是陈寿根据三国历史编写的,后由罗贯中整理而成的。

D、《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在陈寿的史书《三国志》的基础上由罗贯中整理刊印的。

10、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四大文学名著是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的《水浒传》、元末明初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B、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至宋、明时期称之为话本,明代话本最著名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C、清代吴敬梓写的《儒林外史》是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内容是批判各类封建大夫的功名利禄观念,抨击科举制度。

D、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是指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1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事件)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

B、小说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C、小说既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所谓空间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

D、小说中的环境不仅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而且还有它自己独立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提供一幅社会历史的图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巴尔扎克才把自己的小说称为《人间喜剧》。

12、为安全及时地把生辰纲押送到东京,杨志一路上对军健打骂不断,对此分析不恰当的项是:

A、杨志鞭打军健,是他一意孤行,蛮横不讲理性格特点的反映。

B、杨志鞭打军健,激化了他与军健之间的矛盾。

C、杨志鞭打军健,一面在于要使生辰纲安全送到东京,一面在为自己升官努力。

D、杨志鞭打军健,是因为他不满军健偷懒贪图享乐。

13、在黄泥冈,“杨志也把朴刀插在地上,自去一边树下坐下歇凉”,对杨志一举动的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A、军健们不管杨志怎么驱赶也不离开松树林,杨志奈何不了他们,只得自己也歇息了。

B、老都管极力反对杨志驱打军健,杨志怕他回去后在梁中书前说他的坏话,只得屈从老都管,自己也歇息了。

C、好汉们假扮为贩枣客商麻痹了精明的杨志,使他放松了戒心。这预示着杨志护送生辰纲的失败

D、杨志一路上也没出什么差错,现在也没发现黄泥冈上有什么异常,因此也就放心歇凉了。

14、《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有两处写杜十娘的装扮:①杜十娘离开妓院到谢月朗家,众姊妹为她送行时,“谢、徐二美人各出所有,翠钿金钏,瑶簪宝珥,锦袖花裙,鸾带绣履,把杜十娘装扮得焕然一新”。②十娘过舟到孙富处前,“时已四鼓,十娘即起身挑灯梳洗,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花钿绣袄,极其华艳”。对这两处描写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①处装扮表示众姊妹对杜十娘脱离娼妓生活与李甲结合的祝愿。

②处装扮突出了杜十娘的美貌,并作出离开李甲的决定。

B、①处装扮表示众姊妹对杜十娘喜结同心的祝福。

②处装扮突出她已决心告别人世,承担不幸遭遇。

C、①处装扮表示众姊妹对十娘脱离苦海的祝福,也反映了她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②处装扮表明十娘已作出沉宝箱跳海的打算,而又怕人知道。

D、①处装扮是众姊妹对十娘脱离苦海的祝福。

②处装扮表明十娘坦然面对不幸遭遇,显示她的刚烈与不屈。

15、对下列描写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杨志却待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这是吴用智取生辰纲的第一环,装扮成贩枣客人的他们怕别人发现,而派刘唐出来打探)

B、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懵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黛玉听了众人对宝玉的评价心中认为宝玉是个顽童,也为英俊多情的宝玉出场做了反衬)

C、谡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轻看敌人,自傲自大,预示后文损兵折将,失了街亭,被处死刑)

D、十娘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众人急呼捞救,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一跳”写出十娘以死显示自己维护人的尊严的决心;“云暗江心”三句写景,对十娘含愤而死,表示无限惋惜)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写到下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阅读奥斯勒的《送花》,完成16——19题。(18分)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记了,于是这才

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的。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天,一辆小车驶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子说:

“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守墓人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买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已没有意思了。我只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

“是的,夫人,您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老妇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又小坐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话语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的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不错,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_____________。

16、(1)文中能体现“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的句子是__ ___________;

(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6分)

17、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8、文章结尾处说“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根据小说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一句话,说明这个道理。(4分)

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9、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中写了“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这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B.“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在守墓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多关心那些活着的人们,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

C.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老妇人,其形象虽有些模糊却表现了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D.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的,在简洁的对话中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简练而丰富。

E.这篇小说构思精致,情节有起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三、(16分)

20、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限14字以内。(4分)

3月3日下午,澳门经济司、财政司和水警稽查队联合行动,公开销毁了在最近两年中辑获并已完成了行政或司法检控程序的盗版光盘约100万张。这是澳门官方首次采取这种行动。

标题:

21、在划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能够衔接连贯。(4分)

经验告诉我们,哪里绿树成林,哪里才会百鸟齐鸣;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因为动物只能以植物生产的现成有机物作为燃料,来开动自己这部生命机器。

22、本着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8分)

我们知道,要做好某一件事情就要懂得这件事情①规律,写文章也不能例外。了解了写文章的规律、原则和方法②,写作的时候就有所遵循,就有可能自觉地根据写文章的规律、原则和方法③去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④,就有可能运用这些规律、原则和方法⑤去解决一篇文章的⑥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⑦问题。

A.应删去的四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B.应省略的两处语句是_______ ,一处可改为___ ___;一处可改为__ ____

四、试默出我国古典诗词中赞颂诸葛亮的名句三对(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2分)

26、借助人物语言,评价本单元的一个文学形象,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徐建新

一、(18分,每小题3分)

1、B (趱zan行)

2、A(B泄C煊、饰、咎D渔)

3、D

4、C

5、A

6、A

7、C 8、C 9、B 10、B 11、D 12、D 13、C 14、D 15、A

二、(18分)

16、(1)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3分)(2)儿子的死,让老妇人没有了精神寄托。(3分)

17、她从丧子的哀痛中走了出来,把爱分给那些活着的人,这让她意识到活着还有用处。(4分,意思对即可)

18、活着就要对人有些用处。(4分,意思对即可)

19、BC(B项“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文中没有这个意思,C项“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应为“主要通过语言描写”)(答对一项得2分,多选不得分)

三、(16分)

20、澳门官方首次公开销毁盗版光盘。 21、哪里绿草如茵.哪里才会牛羊成群。

22、A.3、4、5、6、B.1、2 “其”(或“它的”);了解写文章的原则方法。 [讲解]本题考查的是语句运用的简明,要做到语言的简明,应注意词句使用的简要明白,不罗嗦重复,不说多余的话。文段中应删去的内容就属罗嗦重复。

四、(9分)

1、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五、(12分)略

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检测

Unit 2 Working the land同步精细化练习 一.词组互译 艰难地奋斗着做(某事)认为……是…… 渴望做(某事)多亏了,由于 search for sb./sth. search sb./sth. 摆脱,除掉对……满足,满意 宁愿宁愿做…而不愿做… 用…装备… 增强,建立,开发 导致,通向集中(注意力,精神等)于 使…免受(影响,伤害)喜欢,照顾 此外,还转向,向…求助 二. 单词拼写 请根据汉语提示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 1. Our country has become self-sufficient in ______ (粮食). 2. The road signs _________(使糊涂) the driver. 3. The only way to do that is to ______ (减少) expenses. 4. The school _________(提供) books for children. 5. We took the opportunity to _______(交流) experience with them. 6.He has a (晒黑的) face and bright eyes. 7. The ________ (斗争) for independence was long and hard. 8. The factory must increase its ________(产量). 9. They ________(用掉) all their strength in trying to climb out. 10. Our army is well _______ (装备). 11.He has made a________(总结)of the main points in the professor’s speech. 12.He made some ________(评论)about my dress,and then carried on reading his book. 13.His work can’t be appreciated by all the audience,whose attention may focus on only some ________(超级的)stars. 14.In all,Columbus made three more voyages during the next d________. 15.He returned from Paris and found his office was under someone else’s________(占领). 16. At that time, hunger was a ______ problem in many countries.(令人不安的). 17. Air e when heated. 18. If your blood (循环)badly, your hands and feet will get cold easily. 19. The average ________(产量) of the factory is 20 cars a day. 20. We e______ rice but import wheat. 21. I bought the shirt because its price was r______ by 40%. 22. The soldiers were e with the lastest weapons. 三. 句型转换 根据A句句义,用适当的句型或短语完成B 句,使其句义相同或相近。 1. A: Compared with maths I like English better. B: I _______ English ______ maths. 2. A: Even if he dies he won’t give in. B: He ________ ______ die ______ give in. 3. A: We should save the sick free from pain. B: We should ______ the sick _____ pain. 4.A: He doesn’t like to live a comfortable life. B: He doesn’t ______ _____ living a comfortable life. 5. A: Dr Yuan has spent all his time on his research.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狂澜.()哽.()咽诧.()异污秽.() 2.选词填空。 走冲流泄 (1)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过去的。 (2)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万里。 3.依次填入下面括号中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错误,()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的。()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 A.因为所以可是B.因为所以而且 C.如果那么可是D.如果那么而且 4.下面的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B.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C.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5.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3)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4)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 6.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黄河颂》是以诗的形式写的“黄河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则是以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

B.德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 C.《土地的誓言》这一标题应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D.《木兰诗》对从军缘由、恋别、辞官、还乡写得详细,而对军旅生活则写得很简略。7.下面的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⑴那时候,黯淡的灯光和母亲的叹息使我朦胧地感到不安。 ⑵坐车到了南站,站在那熟悉又陌生的门前,不禁勾起了童年的回忆。 ⑶1960年我回到北京。 ⑷现在,我又站在这个地方,真是百感交集。 ⑸一到北京,首先想到的是重访故居。 A.⑴⑵⑶⑷⑸B.⑶⑸⑵⑴⑷C.⑷⑴⑵⑶⑸D.⑴⑷⑵⑸⑶ 8.《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 (一)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第二单元检测题

第二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是( D )(2分) A.侍.候(shì)拭.去(shì)颓.唐(tuí)按捺.(nài) B.麦秸.(jiē) 皲.裂(jūn) 狡黠.(jié) 笔砚.(yàn) C.哽咽.(yè) 戳.破(chuō) 挑剔.(tì) 哆.嗦(duō) D.踱.步(duó) 谩.骂(màn) 谄媚.(mèi) 雄赳.赳(jiū)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方格内。(2分) 破绽百出彬彬有理君子故穷温文尔雅 锲而不舍秉公办事明思苦想光采熠熠 3.(原创题)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是( A )(2分) A.“五一”劳动节期间,苏州高新区举办了温文尔雅 ....的花卉展览。 B.父亲声色俱厉 ....地责备犯下大错的小弟。 C.懂得与人交往,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 ....为他人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D.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 ....的神气。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是( D )(2分) A.她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B.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C.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才使他打开了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D.那烟雨中的瘦西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采。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是( B )(2分) A.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B.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的长篇小说《孔乙己》,讲述了旧时代一个落魄读书人的悲惨命运。 C.《差半车麦秸》的作者姚雪垠以写历史小说见长,他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闻名中外。 D.《一厘米》的主人公陶影虽然自身并不完美,家庭并不富裕,但她极力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表现了深深的母爱。 6.名著阅读。(6分) (1)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2)他是梁山好汉,江湖人称“黑旋风”,挥一双板斧,勇猛无比。招安时,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的诏书,杀了钦差…… (3)他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向往冒险生活。他在一座无人的荒岛上过了长达28年的原始人生活。 (1)作品:《骆驼祥子》;“他”叫祥子。

高中语文逍遥游人教版第四册

逍遥游(节选)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2、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教学方法 在欣赏中理解,在朗读这记忆,在感悟中体会。 学法指导 阅读、体会、分析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提起庄子,大家应该能够想起高一我们学过他的——《庄子·秋水篇》,可能还会有同学知道他的《庖丁解牛》。《秋水篇》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们就知道了庄子散文的一大特点:想象奇特,意境开阔。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并且给予了“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高度评价。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最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又能体现其散文的风格与成就。题为——《逍遥游》。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二、题解 1、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散文家。虽生活贫困,有时靠借米和打草鞋度日,但拒绝楚威王的重金礼聘。所持思想极为复杂,涉览当时各家学说,独与儒、墨针锋相对,而以老子之言为指归,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把老子的“道”,解释为脱离一切事物的神秘的精神。否定人的认识能力和是非的客观标准的存在,在无是非、无得失、无荣辱的虚无缥缈的境界中逍遥漫游,从而倒向了虚无主义和宿命论,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但他愤世嫉俗,鄙薄富贵利禄,拒绝同统治者合作的精神,在反礼教、反封建统治的斗争中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2、关于作品 《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汉书·艺文志》曾标录为五十二篇,今存郭象注本只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可能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其文构思巧妙,想象奇幻,词汇丰富,尤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而且对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乃至鲁迅、郭沫若等后世著名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及其定名,即从庄子开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描写得极为生动,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形象,《养生主》中庖丁的形象,《秋水》中河伯的形象等。另外《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 《逍遥游》为《庄子》的首篇,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说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说明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 Unit 2 Working the land单元测试 Ⅰ. 单词拼写 1._____________(饥饿) is the best sauce. 2.Her shoulders were badly ____________(晒伤). 3.Another ____________(超级) skyscraper is being built. 4.Manufacturing _______________(产量) has increased by 8%. 5.The business has _____________(扩展) a big one. 6.Farmers produce millions of tons of g_________ to feed the nation. 7.Would you mind writing a s__________ of the passage? About 200 words are OK. 8.At that time the British pound can e_____________ $. 9.She’s c____________ to do well in the examination. 10.Doctor gave me some advice on diet and n______________. Ⅱ. 用所给的单词或短语的适当形式填空 be satisfied with graduate from struggle lead a …..life with the hope of rid of equip 1.I __________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2.They have _______________ for years to drive the invaders out of their country. 3.We all wish that we could _____________ the world _____________ crime. 4.In some less developed areas in China, some farmers are still _________ poor __________. 5.After _________________college, he went to Shenzhen ______________ getting a chance to become rich soon. 6.They can’t afford to _______________ their laboratories properly because of lack of funds. .单选(30题,) 1. If you blood _____ badly, your hands and feet will get cold easily. A. passes B. crosses C. circulates D. circles 2. --- Shall I open the window to let some fresh air in? --- No, _____ A. I’d rather not B. I’d rather you not C. I’d rather you didn’t D. I’d like not to 3. He got completely _____ when he saw both Lucy and Lily, who are twin sisters. A. confusing B. confused C. confuse D. confuses 4. The professor referred to _____ yesterday. A. come B. came C. coming D. comes 5. He insisted that he _____ f rom heart trouble, but I didn’t think so. A. should suffer B. has suffered C. suffers D. was suffering 6.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unwise to give a child _____ he or she wants. A. however B. whatever C. whichever D. whenever 7 --- What happened to your shoes? --- They want _____ 。 . A. to mend B. being mended C. mending D. mended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综合检测试卷习题(含答案) (311)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综合检测试卷习题 (含答案) 下列变化或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碎B.燃放烟花 C.铁杵成针D.凿壁偷光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大小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燃放烟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铁杵成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凿壁偷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3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氧气验满B.收集二氧化碳 C.点燃酒精灯D.过滤

【解析】 【详解】 A、氧气的验满在瓶口进行,此选项错误; B、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此选项正确; C、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此选项错误; 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此选项错误。故选B。 3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以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缓慢氧化 C.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D.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火焰产生 【答案】A 【详解】 A、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选项正确; B、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氧气跟其他物质的反应不一定都属于缓慢氧化,如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剧烈,选项错误; C、氧气跟其他物质的反应不一定都有发光、放热现象,如缓慢氧化,选项错误; D、与其他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有火焰产生,如缓慢氧化不剧烈,不发光,选项错误。

【点睛】 对缓慢氧化,氧化反应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解题关键。 39.下列成语中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铁杵磨成针D.蜡炬成灰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花香四溢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铁杵成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 错; D、蜡炬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4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化合反应一定有单质参加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有新的单质生成D.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答案】B

第二单元检测题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 )角 7 角=()分 60 角=() 元 1元=( )分 40 角=( )元 1 元=() 角 5角4分=()分 65 角=( )元()角 9 角=() 分 3元6角= ()角 23 分=( )角()分 70 角=() 元 二、在 里填上“ > 、 \ 或“= 。 50 分::'5 角4 分;._4;角 1 元[9:角3 角 -一一 31 分 7元;1 2 3 4 5 6 7 角6 元8角[7 元 42 分;.4 元1角 三、换人民币。 1、1张1元可以换成( )张2角。 2、1张1元可以换成( )张5角。 3、1张1元可以换成( )张5角、( )张2角和( )张1角 4、1张5元可以换成( )张2元和( )张1元。 5、1张10元可以换成() 张2元。 & 1张10元可以换成() 张2元和() 张1元。 四、写出下面的钱数。 4、一件背心 7 元,一条短裤 4 元,妈妈只带了 5 元,买这两样东西还差多少元? 5、一支牙膏 2 元 2 角,一把牙刷 1 元,一把牙刷比一支牙膏便宜多少钱? 1 一张10元、一张5元、一张1元()元 2 一张5元、一张2元、一张5角()元()角 3 —张50元、三张10元、一张2元()元 4 一张20元、两张10元、一张5角()元()角 五、解决问题。 1、爸爸买一把椅子,付了 4张10元,又付了 1张5元,一共付了多少钱? 2、小洁买一棵白菜用去7角钱,她付了 1元,应找回多少钱? 3、姐姐买一条围巾用了 5元2角,买一块手帕 用了 9角,一共用了多少钱?

高中语文《项链》教案 人教版第四册

2.项链莫泊桑 教学重点 1、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结局。 3、故事情节的偶然性与人物不幸遭遇的必然性的分析 教学方法 讨论法(因为本文学生已在英语课上学过,所以决定本文用一课时完成)。 学法指导 1、阅读课文,弄清主要情节和人物,各部分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事件。 2、查字典给生字注音解释词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题解 《项链》原题《首饰》,发表于1884年,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短篇精品。它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风尚日趋败坏,“上流社会”的骄奢浮华的生活也成为小资产阶级中的不少人憧憬的理想,主人公玛尔德就是这样一个向往豪华、舒适的生活,并为此而追求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70年,他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战后退伍,先后在炮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以《羊脂球》登上法国文坛,一举成名。他创作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和其他一些作品。 二、课文简析 小说按事件的自然进程叙写,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情节。作者先以“层递法”写路瓦栽夫人为参加舞会准备衣着、首饰的“奋斗”过程,然后在她出足风头的虚荣顶点上笔锋突转,写她乐极生悲丢失项链,从此厄运临头。她不但没能爬进上流社会,反而跌落到社会的更底层。情节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又意味深长。待到熬过十年艰辛,她刚要为自己总算还清债务而“得意地笑”的时候,即意外地得知丢失的项链原来是假的,远远不值这十年所付的代价。故事至此嘎然收尾,既令人反思其过去,又让人揣测其将来,余味无穷。小说正是以这样曲折动人的情节尖锐地嘲讽了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资产阶级思想,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对人们的毒害,从一个侧面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的丑恶本质。三、特点提示 1.造成路瓦栽夫人悲剧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路瓦栽夫人本身的原因。她受过一定教育,长得美丽动人,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奢华的生活,而清贫的生活使她不断地感到痛苦,所以她心里常生出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这种崇尚虚荣、羡慕豪华生活的心理是造成她悲剧的主观原因。另一方面是社会原因,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毒化人们的灵魂,腐蚀普通的人们。以貌取人、金钱万能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以及上流社会奢侈腐朽的生活方式毒害了路瓦栽夫人,是造成她悲剧的客观原因。 2.这篇小说心理描写细腻,深刻,既具体细致地描述了主人公羡慕虚荣的内心世界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心痛苦(如小说的开头),又结合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如借项链时的一系列动作、语言等)。这些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充分提示了小资产阶级妇女庸俗、空虚的内心世界。 作者极善于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本文的心理描写特点有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共3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是() A.骤.雨(zhòu)纶.巾(lún)一蓑.(suō)还酹.江月(lèi) B.罗绮.(qǐ)豆蔻.(kòu)吟.啸(yín)揾.英雄泪(wēn) C.遥岑.(cén)憔悴.(cuì)料峭.(qiào)重湖叠巘.(yǎn) D.凝噎.(yē)樯橹.(lǔ)玉枕.(zhěn)鲈鱼堪脍.(h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参差天堑竞豪奢暮霭 B.今宵羌管雨林铃故垒 C.雨具箫瑟念奴娇芒鞋 D.巷陌烽火醉花阴凄残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故垒.西边(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 B.还酹.江月(以酒洒地,以表凭吊) C.倩.何人换取(请求) D.怎生 ..得黑(怎么生得) 4.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B、念去去/千里/烟波 C、便纵/有/千种/风情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5.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A.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B.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6、下列对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谈笑间”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的风度和出众的才干。) C.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描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自以为虽然老了,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 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B.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8.下列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9.古诗词中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赋予特定的含义,下列各项中不搭配的一项是()A芭蕉、梧桐------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B梅花、菊花、蝉---高洁品格 C白云、明月-----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 D红豆-----男女爱情或亲情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B、词是兴于唐代胜于宋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C、苏轼的词改变了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词风,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D、旧体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古体诗,唐代以后的统称近体诗。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9分,每小题3分) 苏词 傅成穆俦 ①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最新】

第二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翩.然(piān) 龟.裂(jūn) 农谚.(yán) 销声匿.迹(nì) B.劫.难(jié) 蟾.蜍(chán) 褶.皱(zhě) 风雪载.途(zài) C.缄.默(jiǎn) 狩.猎(shòu) 山麓.(lù) 海枯石烂.(làn) D.赌.注(dǔ) 砂砾.(lì) 腐蚀.(shí) 鸟臀.目(diàn) 【点拨】A项“谚”应读yàn;C项“缄”应读jiān;D项“臀”应读tún。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帷幕潮汐雾霭花香鸟语 B.悬殊致密凋零偷偷摸摸 C.萌发踪迹追溯草长莺飞 D.邀请希疏次弟周而复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2017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马龙以目空一切 ....的气势击败所有对手,夺得冠军。 B.看起这几个骗子配合得天衣无缝 ....,但还是被警察识破了他们的骗局。 C.如果我们再不注意保护动物,过不了多久,好多动物就会像恐龙一样销声匿迹 ....。 D.热恋中的情侣发誓:即使海枯石烂 ....也永不变心。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B.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C.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2月3日至5日举行,主题为《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D.“是现在的学校好呢,还是原的学校好?”老师问一位新转校的学生。 5.(毕节中考)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3分) A.走进美丽的百里杜鹃,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B.捐赠仪式上,爱心人士向留守儿童捐赠了校服、文具、图书三百余本。 C.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D.这次全市开展的环保征文活动,五个小学的学生获得了二等奖。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下)第二单元测试A卷 姓名:班别: 一、算对一个得一个。(12分) 24÷4= 18÷3= 18÷6= 24÷6= 5×7= 21-17= 8×4= 18+12= 2×9+12= 4×4-4= 20-3×5= 26-8×2= 二、先想一想,再写算式。(6分) 1、把10朵花,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朵? ÷= (朵 ) 2、把18个西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 ÷=(个) 3、一个盒子里装有5个梨,7盒一共装几个梨? ×=(个) 三、填空。(22分) 1、15÷3=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也可以表示()里面有()个()。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2、把8朵花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朵。 把8朵花,每2朵扎成一束,可以扎()束。 8里面有()个2。 3、看图写算式。 ×=÷=÷= 4、根据口诀写出4个算式。 三五十五三八二十四 四、在○里填上“>”、“<”或“=”。(6分) 3×5 ○8 1×4○5 18+2○ 21 30÷6○6 18÷3○ 5 4×5○5×4 五、想一想,空格里应该填几。(5分) 被除数24 25 18 6 除数 6 5 4 商 3 4 1 六、列式计算。(12分) 1、12里面有几个6? 2、20能分成几个5? 3、除数是3,被除数是24,商是多少? 4、6的5倍是多少? 七、有问题,我来答。(37分) 1、李老师有12枝铅笔, (1)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几枝?(5分) (2)如果平均分给5个同学,还剩2枝,每个同学分到几枝?(6分) 2、花瓶里有红、黄、粉、紫四种颜色的花,每种有6朵,一共有多少朵花?(5分) 3、体育室有18个乒乓球和12个羽毛球, (1)把乒乓球平均分给6个班,每班分几个?(5分) (2)每班分4个羽毛球,够几个班分?(5分) 4、有6个苹果,桃子的个数是苹果的4倍。 (1)如果每3个桃子放一盘,可以放几盘?(5分) (2)一共有10个盘子,放苹果用了2个,剩下的放桃子,平均每个盘子里放几个桃子?(6分)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四册文言文阅读练习

高二(下)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默写、填空。 1、有日月朝暮悬,。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天地也,做得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哎,只落得两泪连连。 2、碧云天,。西风紧,北雁南飞。,总是离人泪。 3、一人缓板而歌,,,听者魂销。比至夜深,, ,则箫、板亦不复用。 4、关于元杂剧的“四”;“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分别是的《》、的《》、的《》、关汉卿的《窦娥冤》。 5、王实甫,名德信,代戏曲作家。共写杂剧十四种现存《》、《丽堂春》、《破窑记》三部。本文中“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清衫更湿”一句巧妙化用唐代诗人的《》中的诗句:“,。”6、《牡丹亭》的作者是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除《牡丹亭》外,还有《》、《》和《紫箫记》,合称《》,作者与国著名戏剧作家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剧作家。 7、《三言二拍》指的是明代编的《喻世明言》、《》、《》; 凌蒙初编著的《》、《》。 二、阅读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赶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么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夭!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正旦唱)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什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正旦唱)[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8.“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这两句唱词的含义和作用判断不正确的是() A.无缘无故就触犯了刑法,表明了主人公对当时黑暗的司法制度的不满。 B.不知不觉就触犯了刑法,说明主人公有些后悔但为时已晚。 C.犯了王法还不知原因何在,这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无处伸的痛苦。 D.一个意思作两句说,都是揭露当时法制混乱、黑白颠倒的现状。

人教版英语必修四第二单元细目检测

Unit Two Working the land Part One 单元重点知识点 I. 重点单词和词组 P. 10 Words: sunburnt, struggle, decade, super, crop, hunger, disturbing, expand, battle, rid, freedom, therefore, equip, export Phrases: con sider on eself as the n eed for (do ing) sth, tha nks to, rid … of, be satisfied with, care about, would rather, mean very little to sb., equip ... for ..., with the hope of, care for P.11 Words: nationality, occupation Phrases: make a difference to P.12 Phrases: meet with; (be) equipped with... P.13 Words: confuse, regret Phrases: get rid of, try out P.14 Words: chemical, production, bacteria, mineral, discovery, focus, reduce, root, Phrases: cause damage to, build up, lead to, in addition, turn to, focus on, (be) rich in, keep … free from/of, every few years, prevent ... from doing ... P.15 Words: skim, underline, summary, comment, industrial III. 重点语法 动词的-ing 形式作主语和宾语:理解动名词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和掌握-ing 形式作主语和宾语的用法及其与不定式做主语和宾语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接-ing 形式作宾语的动词和短语,理解和掌握常见动词接-ing 形式或不定式作宾语的区别。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4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敕造chì聒噪guō嗔怒chēn 囊箧 qia疏不间亲 jiàn B怨怅 chàng 趱行cuán 攒聚cuán 谄笑chǎn 钗钏盥沐guàn C嫡亲 dí錾银zàn 偏裨 pí城垣 yuán 掎角之势jǐ D教坊 fāng 阜盛 fù贫窭 jù筵席 yán 罄竹难书 q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回嗔作喜锱铢必较懵懂顽童涎皮赖脸 B纨绔子弟敛声屏气买椟还珠水泻不通 C明辨是非暄赫一时文过是非既往不究 D气宇轩昂坐收鱼利作客他乡别无长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那么写出的文章往往语言干瘪,内容______ 。 ②我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其中大熊猫、金丝猴、野牦牛是我国的______ 动物。 ③一记妙射,太可惜了,球撞在球门的横柱上,______ 进去。 A空泛珍奇差点儿没 B空泛珍稀差点儿 C空乏珍稀差点儿没 D空乏珍奇差点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成都“五牛”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德国人,其雄厚的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尘莫及。 B夜很静,四周悄然无声,只是偶尔有一只小甲虫翁嗡地响着从花间飞了过去。 C您这次的不幸遭遇,我也曾经遭遇过,可以说感同身受啊! D即使凤凰卫视没有很高的覆盖率,也不能影响吴小莉的声名鹊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 B不知是曾几何时,报纸书刊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慨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C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 D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6、填入下文横线中的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钻石般的大颗露珠,在茂盛的青草上到处颤动,闪烁出五彩缤纷的光点。草原上呈现出一片五光十色的欢快景象:嫩黄色的黄尝木,浅蓝色的风铃草,一丛丛芬芳馥郁的母菊一片雪白,野石竹枝头缀满殷红的花朵。在清晨凉爽的空气中,洋溢着蒿草的苦涩而有益身心的气味,跟菟丝子那种柔和香气混合在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一切都灿烂发光,舒适恬静,愉快地向着太阳。 B草原苏醒了,一派生气勃勃,似乎它在沉重有力而均匀地呼吸着。 C没有风,没有欢畅的、新鲜的声音,没有云,只有寂静。 D晨曦中,草原是蓝色的,远看就像倒映着蓝天的巨大的湖泊,羊群便是飘曳的云影。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题

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题 第4课:《柳永词两首》 一.解释下列词句中划线字词的意思。 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4.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二.补写出下列横线处的句子。 1.《望海潮》中的“,,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2《望海潮》中词人用来生动描绘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 “,, 。” 3.《望海潮》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 ,。 4. 《雨霖铃》下片中“,,!”这三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5.《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 ?,。 第5课:《苏轼词两首》 一.解释下列词句中划线字词的意思。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料峭春风吹酒醒 3.回首向来萧瑟处 二.补写出下列横线处的句子。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词句是: ,,。 2.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句子是:,,。 3. 《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4.《定风波》中的“,,。”这三句饱

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5.《定风波》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 ,,。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 一.辛词长于用典,在这两首词中,作者各用了哪些典故?他借助这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表达了哪些情思? ①历史人物: ②历史事件: ③通过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概括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至少总结三条): 二.补写出下列横线处的句子。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极目远眺所见山之情态的句子是:,,。 2.辛弃疾生命里的孤独,无人会意,无法言说,只能: ,,,。当代著名散文家梁衡为辛弃疾写的人物评传《把栏杆拍遍》即取意于此句。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西晋张翰弃官归乡的故事,写自己登临非为思乡的句子是:,,? 4.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建立刘宋。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战功赫赫的句子是:,,。 5.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讽刺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霍去病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 6.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时常在宋文帝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