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学习态度的建议.doc

端正学习态度的建议.doc
端正学习态度的建议.doc

端正学习态度的建议

在很多同学的周围,不缺乏努力用功学习却仍然考不到高分的人,学习勤奋是基础,但是也要讲究正确的方法。在学习的时候,如何培养出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呢?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大学如同高中一样,也是一种学校,但是一种特殊的学校。它是高等教育的殿堂,也是寻求知识的场所。它需要学生们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研究学问,进而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学里,当然有教师的引导、授课,而且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但就学生学习进步而言,主要是要靠自己,靠自己去探寻、去钻研、去拼搏。我国古谚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意思。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谈及大学观念时,也明确地强调这一点。他说:"大学应始终贯穿这一思想观念:即大学生应是独立自主、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他们有选择地去听课、聆听不同的看法、事实和建议,为的是自己将来去检验和决定。真正的大学生能主动地替自己订下学习目标、善于开动脑筋,并且知道工作意识着什么......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自己被召唤成为最伟大的人。"由此观之,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步入这个环境的大学生,理当树立一个全新的意识:即独立自主,自己来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再也不能依赖于"事事有人管"的环境,要变"有人管"为"自己管"。

"自己管",体现在各个方面:身体保健、生活自理、社会来往......这

是最起码的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学业的研习。业有科别,术有专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还应再学些什么?自己在哪些方面的知识还应补充、提高?这些都应开动脑筋,订下计划,见之行动。在这方面,老一辈学人的经验,很值得借鉴。我国一位在科技界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回忆大学生活时说,在大学,基础知识必须要学好,但同时要结合自己的情况选修其它课程,广泛吸纳知识。而且这种吸纳是审视性的、思考性的,因而获益匪浅。这是经验之谈,也是有益启示,学子们不妨效而学之。

大学生活一般要有三四年时间,但转瞬即失,很快就会过去。因此,切实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十分紧迫而必要。大学生们应抓紧时间,早作规划,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增长更多的才干,以便毕业后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活规划的步骤 1、熟悉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应特别注意的是大一新生的心理调试问题。心理素质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不少新同学由于心理准备不足,或高中时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调整,而导致不能适应新环境、人际交往能力差、过分自卑和不够自信。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适应新环境,走出迷惘和困惑呢?我们认为,除了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以外,还要摆正心态,进行自我评估、正确定位,努力培养自立、自理能力,学会把握自己。

2、按照大学生活的规律确定长短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大一应注重对大学的认识以及未来职业的设想,大二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大三着重职业定向考虑,大四着重择业或考研等。当然学习一直应该为最主

要的。

3、根据行动计划选择方式和途径。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因人而异,但一般要经历四个时期:适应期、确定期、冲刺期、毕业期。一年级要尽快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了解本专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简称博业。二年级为确定期,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踊跃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简称通业,。三年级为冲刺期,临近毕业,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在你喜欢的那个学科内再选择一个或几个的具体领域,然后深入学习一年,简称择业。3年级为毕业期,这时,可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尽可能地在准备比较充分的情况下施展演练。去真正的实习,如果有直接的公司和工作,那你就去自荐做;如果没有,那你就要找最相关的公司和工作。

大学生活规划的注意事项为了不影响规划的效果,大学生在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将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大学生活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活规划的重要部分,但它不能代替大学生活的规划。

2、切忌急功近利。目标要出于自己的意愿,不可急于准备考研或找工作,而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交际能力。

3、做好充分准备。大学生往往在时间、实力和经验方面准备不足。所以要注意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加强对社会的认识、资料的

收集、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以及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人际沟通能力等的训练。

4、在大学中想要成才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努力学习,争取年年拿奖学金(其实据我了解大学中只要努力学习拿奖学金不是什么难事)多拿点证

书啊、奖励什么的这样,你毕业的时候你的简历会非常好看。如果个人有兴趣还可以考研究生,这当然是你最好选择的一条路了,大人们经常会这么说,并且在别人眼中也会非常的好看。二是如果你不是很喜欢学习,那么加入学生会、班委或者是一些其他的社团。建议因人而异,从自己的爱好入手选择自己喜欢的组织、社团、部门,这样锻炼你的实践能力,不要认为加入这些组织就是为别人服务,其实最终的受益者是你自己。大学4年的实践锻炼在毕业以后你会发现,你比别人拥有的更多。因为在这些部门组织里,就好像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圈子,你不得不思考、应付、甚至是敷衍,这些都是收获,都是你以后生活工作中的财富。

5、尽快找到新的朋友。大学生刚刚离开昔日的中学好友和师长及家乡、亲人,来到新的集体中生活,面对陌生的校园、陌生的大楼、陌生的面孔,他们特别需要帮助,需要理解。但是,由于许多学生缺乏独立生活和集体生活的能力,既不善于让别人了解自己,也不善于接近他人,缺少新的朋友,寂寞感和孤独感油然而生,陷入烦恼和痛苦之中。大学新生要摆脱这种烦恼,首先要树立自信,大胆热情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其次,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热情帮助他人,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从而结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冲淡思乡之情,消除孤独之感。但要提醒的是找朋友不只是宿舍的室友,不要大学读下来班上的人都认不完。

6、现在大学中,除了日常的上课,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讨论会、学术报告、文娱活动、社团活动、公关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大学新生来说,的确是令人眼花缭乱,因此必须有计划的安排自己的时间才能使自己过得充实。

7、尽量培养自己有多种兴趣爱好,如集邮、剪贴、垂钓等,这样可以增添你的活动和情趣。

学生要尽快的克服环境变化所产生的迷茫与松懈,明确高一是整个高中的起点,只有在高一把学习基础打好,才能把握住三年的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明确目的、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课前做好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讲究听课效率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

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一字不漏,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影响效率。

及时进行复习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笔记,整理归纳,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及时掌握。

最新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概述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概述 - 主体对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一定的行为倾向。1862年美国心理学家K.W.斯彭斯最早注意到态度现象,认为是一种先有之见;1885年,丹麦社会心理学家C.G.朗格在关于情绪的实验中发现,被试者有思想准备和无思想准备,对刺激物的反应不一样。美国社会学家W.I.托马斯与F.W.兹纳尼茨基在《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09)一书中首次使用态度概念。 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在社会心理学中对社会态度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L.瑟斯顿和C.E.奥斯古德将态度视为评价或情感性反应;F.奥尔波特把态度看作为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认知论者将态度看作是由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三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是对态度对象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的相互关联的比较持续的、某一个人内部的系统。认知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评价,是人对于对象的思想、信念及其知识的总和。情感性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的或情感性体验。行为倾向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这三种成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其他两种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判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性成分对态度起着调节和支持作用;行为倾向成分则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 特点 社会态度有以下特点:①内隐性。态度本身是无法直接测定的,

必须从个人的行为或与行为有关的语言行为表现中间接推断出来,测定态度需要一定的中间变量。②方向性。态度总是具有赞成或反对的方向特点,并具有程度的差异,有时反映出态度的极端性,有时则反映出态度的中性性。③态度的统一性。构成态度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彼此协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④态度的复杂性。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并不是经常表现出与内心态度相一致的外部行为。⑤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态度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倾向。 功能 德国心理学家D.卡茨从需要满足的角度,认为态度具有以下4种功能:①适应功能。个体具有从外部环境获得奖励,避免惩罚的需要,而态度使人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功能。②价值表现功能。态度可以明确地显示自我的价值,具有积极的表现功能。③自我防御功能。态度既可以拒绝引起焦虑的外部事件,又可调节内部冲动。④知识功能。态度可以作为理解环境的一种手段,将它作为判断的标准或理解的参考系。 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般的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但是,也经常发现态度和行为之间并不完全处于对应的关系,其相关程度并不高。产生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原因,除了可以归之于态度测定及调查等方法问题外,还由于从态度到具体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各种中介因素,主要包括:①个体心理、人格因素。②社会的环境因素。这两类因素往往共同起作用。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代表性的观点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 (一)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二)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三)期待效应 (四)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三、社会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二)档案法 (三)调查法 (四)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五) 实验室实验 观察法(obervational method)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通过一定组织方式进行直接而系统的观察,由此收集人类社会行为的资料,进而分析和判断变量关系的方法。观察法常常伴随着细致而准确的测量,如运用录音、录像、摄像头监控等方法。 优点: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 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张情绪 缺点: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 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 档案法为档案分析法的简称。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的发表和虽未发表但是通过系统方法记载(如论文、地方志)的知识载体,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及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 优点:不引人注目、觉察,排除了特殊反应。研究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社会心理趋势、特点。缺点: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量大、耗时。有赖于分析者的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 调查法是运用各种数据或事实搜集方法,对所关心的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类方法的总称。常有问卷法、量表法和访谈法等。 优点: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 现场研究是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方法。 优点:在自然情境中对人们进行研究,资料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和真实的人,因而真实可靠;现场研究还可以获得其他干扰被试真实生活的方法不可能获得的资料。现场研究获得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 知识点

第七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念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态度的三个构成要素:认知、情感、意向。 在态度中认知是指人的一定的价值观念,意向是指人的行为的准备状态。 对交响乐的态度例子看出,在社会态度构成的三个因素中,人的情感是核心要素,在态度中起重要作用。 社会态度的构成有以下几点: 1.社会态度的对象是社会环境 2.社会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 3.社会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而 不发生改变 4.社会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 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 二.社会态度的特点: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动力性。 讨论 1.态度和事实的关系 有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和事实是不一致的,如吸烟有害健康是事实,但有很多人在吸烟。

解释:人社会态度的一个构成要素是价值观念,它可以形成一种利害关系,如果这种事实不和人价值观念发生一种直接的利害冲突的时候,人的态度可以对事实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方式。 2.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准备状态和实际行为的做出有时是不一致的,如和关系不是太好的人打招呼,排华又让中国人住店等。说明人的态度和具体的行为表现要受到一个具体的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态度的理论研究 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的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联想,也就是说,在人的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某个事件能够和人的某种经验形成一定的联想,于是我们人的社会态度就会因为这种联想而形成。操作条件反射是讲由于人的行为会带来某种奖或者惩的后果,于是他可以获得正强化或者负强化,而这种正强化或者负强化会使得人们做出形成某种态度的取舍。 二.认知理论 认知失调(费斯汀格)认知有三种情形,一种是认知是协调的,一种是认知是不相关的,一种是认知是不协调的。 只有当原有的态度和外来的刺激不协调时,才会产生认知失调,就要考虑不协调是由什么造成的,怎么样去调整它。所以认知失调会影响态度的形成。

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社会心理学

大连大学 公选课社会心理学论 [论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作者:吴谦 专业名称:环化学院环境工程 111班 2013年5月2日

论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摘要: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人、事、物、团体及观念)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态度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态度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态度会影响个体对别人的知觉判断,会影响学习的素的和效率。同时,态度能帮助个体决定加入何种团体,选择何种职业及坚持何种生活信念。 关键字:态度评价系统行为倾向习惯性反应 正文: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人、事、物、团体及观念)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一般社会心理学者都把态度分为认知、情感及意向三个成分。态度必须有一个特定对象,必然是三种成分一致协调作用,并且比较持久稳定。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一种动机唤起的准备状态。社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态度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态度决定着对外界信息的判断和选择。态度一旦形成,便成为个人的习惯性反应,即成为个性的一部分,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某些特定的人或事物,往往会有一套或强或弱的固定看法。而这种定型的看法又常常阻碍一个人去正确辨别群体中的个性差异,以致影响正确的社会判断。人对某事获得很强烈印象时,会犯“以偏概全”的毛病。当我们询问旅游者对某国的印象如何时,答案往往因人而异。有的说:“那国家的人亲切有礼貌。”有的说:“太粗野了。”乍听起来,好像讲不同国家。前者可能遇到一个亲切有礼的店员,印象深刻的缘故;

后者也许问路时遇到个粗野的小伙,惹得他一肚子气的缘故。每个国家都有亲切的人,也有粗野的人。可是人们往往对某事印象的强烈而以偏概全,产生误解,偏见。所以判断和选择时要冷静思考一下。态度影响学习的效率。当学习的内容与个体的态度不一致时,这种态度将阻碍个体的学习,从而降低效率;而当学习的内容与个体的态度一致时,这种态度将促进个体的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课目学得好,不喜欢的科目学得不太好。这说明个体对与自己态度吻合的学习材料,容易被吸收、理解、记忆。而与自己信念、价值观相违背的学习材料,则被阻止、歪曲难以记忆。由此可见态度具有过滤作用。 态度可以帮助人忘却自己的缺陷或不敢面对的问题,即为了防护自我的形象从而减少焦虑感和不安全感。例如,种族歧视态度可以缓和自我脆弱者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再如一般公司员工受上司责备时,也会发牢骚。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无权拒绝上司的指示,顶多只能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在与同事用餐时发牢骚泄愤。以此来消除对自己能力不强的焦虑和自卑。 态度能够表达个人价值观。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最高意义就是追求美,那么对于艺术必然有正面积极的肯定态度;而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最高意义就是享受,那么必然向往舒适的生活,并对此持肯定态度。所以,我们能从一个人的态度看出他的人生价值观。 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默默地影响着我们。所以,保持正确的态度,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概述

主体对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一定的行为倾向。1862年美国心理学家K.W.斯彭斯最早注意到态度现象,认为是一种先有之见;1885年,丹麦社会心理学家C.G.朗格在关于情绪的实验中发现,被试者有思想准备和无思想准备,对刺激物的反应不一样。美国社会学家W.I.托马斯与F.W.兹纳尼茨基在《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09)一书中首次使用态度概念。 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在社会心理学中对社会态度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L.瑟斯顿和C.E.奥斯古德将态度视为评价或情感性反应;F.奥尔波特把态度看作为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认知论者将态度看作是由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三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是对态度对象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的相互关联的比较持续的、某一个人内部的系统。认知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评价,是人对于对象的思想、信念及其知识的总和。情感性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的或情感性体验。行为倾向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这三种成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其他两种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判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性成分对态度起着调节和支持作用;行为倾向成分则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 特点 社会态度有以下特点:①内隐性。态度本身是无法直接测定的,必须从个人的行为或与行为有关的语言行为表现中间接推断出来,测定态度需要一定的中间变量。②方向性。态度总是具有赞成或反对的方向特点,并具有程度的差异,有时反映出态度的极端性,有时则反映出态度的中性性。③态度的统一性。构成态度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彼此协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④态度的复杂性。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并不是经常表现出与内心态度相一致的外部行为。⑤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态度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倾向。 功能 德国心理学家D.卡茨从需要满足的角度,认为态度具有以下 4种功能:①适应功能。个体具有从外部环境获得奖励,避免惩罚的需要,而态度使人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功能。②价值表现功能。态度可以明确地显示自我的价值,具有积极的表现功能。③自我防御功能。态度既可以拒绝引起焦虑的外部事件,又可调节内部冲动。④知识功能。态度可以作为理解环境的一种手段,将它作为判断的标准或理解的参考系。 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般的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但是,也经常发现态度和行为之间并不完全处于对应的关系,其相关程度并不高。产生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原因,除了可以归之于态度测定及调查等方法问题外,还由于从态度到具体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各种中介因素,主要包括:①个体心理、人格因素。②社会的环境因素。这两类因素往往共同起作用。 态度与行为的相关性,大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①如果态度本身是强烈的、明确的,那么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就高。②如果在态度体系中,没有彼此矛盾的或冲突的态度存在,态度又很具体,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就高。③优势动机越强烈又没有冲突,两者的一致性就高;个体能力越强,自我实现抱负越高,行为与态度的一致性就越高。④强有力的群体舆论压力与个体已有的态度不一致时,将会较大程度地破坏态度和行为之间的一致性。⑤如果个体为表现某种态度所付出的代价高于行为目标的价值,那么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就比较低。⑥几种态度与一种特定的行为相联系,或者几种行为与一种特定的态度相联系,而在若干种态度之间或行为之间又有冲突的情况下,往往会发生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从社会心理学看民众对社会热点话题的态度与传播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 -- 从社会心理学看民众对社会热点话题的态度与传播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网络手段席卷着我们每个人的生 活。我们拥有着自己唯一的各种账号,聊微信,刷微博,晒空间…… 于是,面对网上刚出炉的新鲜事请,我们也可以很方便快捷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并把自己感觉有意义或觉得有价值的消息分享给身边的人。当今的社会,人民民主化,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不是言语可以放肆!下面,我想首先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就今年河南高考替考事件对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进行心理分析。 2014年咼考期间,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通许县发生咼考替考舞弊案件,在社会上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2014年7月8日,教育部通报,已查出有35人参与河南替考事件,包括枪手11人,被替考考生10人,中介3人,舞弊人员9人和其他涉事人员2人。事件一出,立即引起了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来了网友的大肆评论。现在, 我把对此事评论的人分为三类。 第一类,从这一件事就对河南所有人都产生消极态度的人。我们 都知道,河南人向来在社会上的评价就不是很高,甚至很大一部分人都及其厌恶河南人,再加上此次在河南发生的替考事件,使河南人在广大群众的心中又降低了一个等级,也为那些本就讨厌河南人的人找到了一个谩骂河南人的理由!他们把河南人称作南方蛮子,南方狗等。并从这一件事情引发出了对河南人不诚信,坑蒙拐骗,奸诈狡猾的讨论。这一

类人可能在曾经的一段生活中,被身边的河南人欺骗过,所以对河南人心生憎恨,并把这种憎恨传递给了自己周围的朋友,以此一传十,十传百,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对河南人产生不良印象。在社会生活中,有些事我们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当我们听到有过经历的人讲起时,我们会选择去相信,就算不信,心中大概也有个底。而有些人自己并没有良好的判断力,总是趋之若鹜,人云亦云。记得老师给我们看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人在电梯里,本来身体面向着电梯开关的那一侧,当后面上电梯的人都集体转向后侧时,这个人也跟着转向后侧,接着又跟着其他人转向各个方向。包括中途看到有人摘下帽子,带上帽子,他也跟着照做。似乎不这样别人就会把他看成另类,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第二类,河南本地人。当然,作为事件的当事人,也是受害者,你们内心充满了委屈和愤懑。世人对你们不公平的看法,社会对你们的各方歧视,以及本省出现了这么不光彩的事情,都使得你们含冤受屈,怨声载道。在我看来,就这件事的产生上而言,你们确实没有做错什么,但是你们还是遭受到了他人的抨击,中根究底,其中缘由,当不是我所能够猜测与评判的。但是呢,各种网络上的评论以及对他人的回应可真是叫人印象深刻,刻骨铭心啊。对于你们在网络上的回应,怎么说呢,做个比喻吧。比喻仍然是课上老师给看的一个实验:把一个小孩放在一间屋子里,屋里有个布偶玩具,还有一台电视机。当电视机里出现一个小孩很爱这个布偶的情景时,这个小孩则表现的很善良,也同样很爱这个布偶。但是当电视机里播放一个小孩猛击这个布偶时,这个小孩也跟着很残暴地打击这和布偶。也许是别人对你们进行了言语打击,所以你

社会心理学对生活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对生活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简单说它研究的是一种群居在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学影响的模式是逆向的,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外在影响,进而形成综合的心理素质。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生活的过程中大部分是不停的与他人、社会打交道的过程,并努力的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期获得自我的满足——幸福。而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环境总是不停的影响着我们,所以社会心理学对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有很大的影响。接下来我将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团体过程中,分别取其中的一个研究课题来说明其对生活的影响。 1.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个体过程——态度改变理论 说到态度改变理论可能骤然间有点陌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从小到大的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简单的来说就是强化有利态度,改变不利态度。通过思政课,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对待事物的态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热爱祖国,或者说从心底中认为热爱祖国是正确的。甚至有些态度的改变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就想有些人说着自己不了解马哲,但他会用归纳,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会承认事物的两面性,会认同实践的重要性。奥尔波特说过:“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证明,态度对个体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态度会影响个人对他人及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从而影响到其采取不同的行为。除此之外,广告也是态度改变理论的重要实例,由此可见,生活中其实处处有态度改变理论的实例。 2.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过程——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这几名学生是天才,只不过尚未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然而,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而与此相对的是关于青少年罪犯的研究,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差别就是由于社会期望的影响。由于周围人都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由此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而对于那些"不良少年"来说则恰恰相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产生这种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不自觉接受喜欢的人的暗示。由此我们得出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当你有了天才的感觉,你就会成为天才;当你有了英雄的感觉,你就会成为英雄 3. 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团体过程——种族偏见(制度化种族歧视) 如果刻板信息和歧视行为被一个社会看作是一种规范的话,只要处于这个环境中,我们大多数的人便潜移默化地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制度化歧视,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制度化种族歧视。例如,美国统计局有一项调查显示:被警察截车的墨西哥裔、黑人和白人的比例差不多,分别是8.6% 、 9.1%、8.7%,但被搜车和遭到粗暴待遇的比例却大不一样,后两组数字分别是:10.1%、7.1%、2.9%;2.4%、2.7%、0.8%。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

第四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态度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态度 (一)态度概念的由来 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和培因率先使用态度概念,在他们看来,态度是一种先有之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引向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或先有倾向。奥尔波特认为,所谓态度是在经验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引向。这个定义曾一度被社会心理学界认为是态度的经典定义。 (二)态度概念的各种界说 第一种是侧重认知成分的界说,把态度看作是具有结构性的认知体系。强调认知信息及其组织。 第二种是侧重情感成分的界说,视情感为态度的标志。强调的是赞成、喜欢与否的表达。 第三种是侧重行为倾向成分的界说,认为态度是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 第四种是综合性界说,这类定义力图包容上述三类定义的基本内容,即将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平行地容纳于态度之中。 (三)态度的定义和态度的基本特征 我们认为,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中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它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从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看出,态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⒈主体内在性 首先,态度总是一定主体的态度。态度的主体既可以是社会个体,也可以是社会群体。除了成员个人的态度之外,还存在群体共同的态度。所以,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是态度的承载者,是态度的主体。其次,态度具有内在性。态度不同于具体行为,尽管它有一定的行为倾向。因此,从人的外部行为中不能直接观察人的态度,而只能间接地从人的表情、意向和行为中推知人的态度。各种态度测量都要从态度的这个特征出发,否则就容易将态度测量和行为测量混为一谈。 ⒉对象性 任何态度都有一定的指向对象。这个指向对象就是态度的客体,它既可以是事,也可以是物,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某种思想、观点或信念。而针对的人既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还可以是一个群体。态度的对象性使态度和价值观有别,价值观不涉及某个具体对象,相对来说,比态度更为抽象和更为宽泛。价值观是对各种有关的态度的抽象和概括,表现为理论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宗教价值等。在一定意义上说,态度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但另一方面,价值观一定形成,反过来又构成了人们评价客观事物的抽象准则,影响态度的表现,即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对某一具体对象所持的态度也不相同。 ⒊评价性 这是态度最为核心的特征。所谓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准则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态度实质上就是一种评价。这种评价可以通过语言、表情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出来。而其,这种评价既可以在意识水平上进行,也可以在无意识水平上进行。大体而言,意识水平的评价,构成了人们的外显态度,无意识水平的评价构成了人们的内隐态度。 ⒋持续性和情境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奥尔波特认为,态度常常像习惯一样持久,而且,一旦在童年或青年时期形成,这种固定的方式将持续生命的全过程。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态度既有持续性,也有情境性。一般来说,内隐态度较为持续,外显态度有较多的情

第2章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全文阅读)-第5节 态度

第2章社会心理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于责任扩散的缘故,即把责任分给在场的其他人,个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责任减轻了。相反,许多研究表明,独自一人时利他的可能性增大。· 情境的社会性意义个体遇事,要对此事的性质进行解释即判断是否属于紧急情况,是否需要介入,,然后才采取行动。在事件不甚清楚的条件下,个体往往参考在场他人反应来判断事件性质,这就是情境的社会性意义。 (3)时间压力当个体时间紧迫时往往难于利他。 (4)利他的对象的特点对利他者来说,利他对象是外部因素。具有以下特点的人容易被帮助和救援:与利他者相似的人(特别是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与有吸引力的人。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1)心境个体心情愉悦时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看法,容易导致利他行为的出现。 (2)内疚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以减轻内疚造成的 心理压力;但内疚如果得到表白,心理压力减少,导致利他的减少。 (3)人格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对他人的同情与理解和利他亦呈正相关。 3.利他技能懂得如何助人和利他是重要的,为促进利他行为的发展,要使人们掌握更多救助技能与手段。 (三)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1.生物学观点 有的研究发现动物界也是利他行为,它是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的本能。至于人类是否存在先天的利他因素,并通过遗传将利他因素传给后代,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 2.社会交换论的观点’ 人类道德中普遍准则是交互性规范。社会对个体行为有这样的期待:人应该帮助那些 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交互性规范支配社会交换。同时还存在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交换论认为利他也是一种社会交换。利他者的付出是帮助他人,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 第五·节态度 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可研究其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和历史中,也许没有一个其他的概念比态度更接近中心位置。有的学者曾把社会心理学视为研究态度的科学。 一、态度的概念 第一单元态度形成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89· 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 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易随便改变。 (一)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 2.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或情感体验。 3.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 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词首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 的三成分说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关系干货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关系干货 大家还记得“斯坦福监狱实验”吗?今年是这个实验做成45周年了,经典是不朽的,至今广受争议也广为称赞,争议的是其伦理道德部分,称赞的是其发现了路西法效应。2016年4月12日,菲利普·津巴多在北京大学演讲,主题是“普通人如何成为英雄”,一票难求。由于津巴多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博仁老师今天奉献给大家《社会心理学》社会关系方面的干货,心理学考研的你,好好地学习社会心理学对你之后的工作和人生都有很大裨益,庆幸我们生活的时代还有一位活着的传奇。 社会心理学思维导图 以下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关系一章的详细内容,五角星越多表示越重要 一.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一)人际关系 1.含义 广义: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均为人际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情感关系等)。 狭义: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而形成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 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关系之间的区别 人际关系并没有明确对应的社会职能,不受外在的力量强迫。任何外加的力量,都不能左右已经产生的具有倾向性的情感。而社会角色关系则是一种人的类与类的关系。 2.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 (1)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过程或互动过程中建立的,而且它并不能脱离社会关系的制约

(2)人际关系的交往双方可以实际感受到其存在 (3)人际关系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体现了群体成员之间心理上的吸引或排斥 3.人际关系的建立原则 (1)交互原则:任何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的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使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关系得到解释。这样,当别人对我们作出一个友好行动时我们也会感到“应该”对别人报以相应的友好回答 (2)功利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它不仅有物质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如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人们都希望交换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希望交换过程中得大于失或至少等于失,不值得的关系也没有理由去维持,不然我们就无法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3)增值交互:情感卷入较多,重情谊轻物质,因此回报时倾向于超出别人的期望,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4)减值交换:重外在物质利益,对交换媒介的价值估计往往低于交往行动的发起者,总觉得自己吃亏,是个恶性循环过程。 (5)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因此应该注重保护他人的自我价值。 (6)增减原则:人们倾向于对对自己的态度逐渐变好的人有好感,而对于态度逐渐变差的人,即便是起初极其赞扬,也会导致关系的淡化。 4.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1)定向阶段——对可能的交往对象进行注意、选择、初步沟通 (2)情感探索——仍属非正式交往,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仍避免涉及个人隐密; (3)感情交流——信任感、安全感确立,较深的情感卷入,自我暴露程度较高,正式交往的压力已趋于消失,关系一旦破裂,心理压力较大。 (4)稳定交往——心理相容性很高,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的个人领域。 (5)冲突阶段(衰退阶段) (6)疏离阶段——关系结束 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熟悉——熟悉可以增加人对某种对象的喜欢程度 (2)个人特征 ①才能:才能与被人喜欢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关系;超出一定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理论要点 ?1.态度的基本理论 ?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 ?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偏见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W.Allport, G.Fridman,D.G.Myers,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G.W.Allport的定义 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D.G.Myers的定义 ?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 ?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所谓评价性反应即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与以评定的历程。 ④教材中选用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教材P154 社会态度的理解与分析 ?第一,态度是一种特殊的、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倾向,是不一定表现在外的心理倾向。 ?第二,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反映主客体间的关系。 ?第三,态度总是带有价值判断和感情色彩,对客体对象具有评价意义。 ?第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社会态度的特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特性(一般特性和内在特性) ?第一,态度的一般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主观经验性、态度的动力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