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消息传播问题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消息传播问题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消息传播问题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消息传播问题分析

摘要

本文针对自媒体平台上信息传播过程问题,选择合适的自媒体平台和信息建立一系列相应的模型。文中通过类比生物学中传播病的传播方式和物种增长的特点,分别建立改进的SIR传播模型、关联信息相互作用的IDM模型等。然后使用MATLEB,R软件,通过具体数据,定量地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探究出不同类型在同一自媒体和相同类型在不同自媒体中传播过程的差异,并根据建立的相关模型,给自媒体平台管理提出意见。

针对问题一,建立SIR传播模型,用以研究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上传播过程。首先,选取很具有代表性的自媒体平台微博,作为信息发布的平台,并对其信息传播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物理学中平均场近似法,把微博网络的节点信息交互作用平均化,并把微博的全部用户看做一个种群,把信息在微博用户中的传播看做病毒在种群中的传播,把各个用户看做节点,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SIR传染模型,达到合理对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传播过程的模拟。

针对问题二,建立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IDM模型,解决两个相关联信息之间的泛化竞争传播问题。根据SI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把两个相互关联的信息在自媒体中的传播,分解为在子网络中的子让增长过程和不同子网络间的扩散问题。对Fisher模型和Diffusive Logistic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IDM模型,得出两个相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促进或抑制的条件,进而得出关联信息出现后,原信息的传播变化。

针对问题三,在SI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采集历史具体数据,定量的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在相同自媒体平台和相同信息在不同自媒体平台中传播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可视化的结果,具体分析出存在的相似与差异,并对问题一模型进行定量的验证。

针对问题四,在SIR传模型播关联信息相互的IDM的模型以及问题三定量的验证的基础上,在自媒体管理的管理中,对于不良信息,管者不能听之任之,应做到在关键节点,进行“疏”,“堵”有度,科学控管。

关键词:自媒体SIR传播模型IDM模型信息传播

Abstrct

In this paper, aiming at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from the media platform, we choose a suitable series of media platforms and informati on to establish a series of corresponding models. In this paper, the improved S IR propagation model and the IDM model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are established by the propagation mode of the transmission disease and the c 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es growth in the analogy biology. Then, we use MAT LEB, R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model quantitatively through the concrete data, and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types in the same media and the sam e type of propagation in different media.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model, Plat form management.

For the problem one, the SIR propag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 e propagation of information on the media platform. First of all, select a very representative from the media platform microblogging, as a platform for inform ation dissemination, and it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al ysis. And then use the average field approximation in physics, the microbloggi ng network node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is averaged, and the microblogging of all users as a population, the information in the microblogging users as the s pread of the virus in the population Communication, the user as a node, and f inally on this basis, the establishment of SIR infection model, to achieve a rea sonable information in the media platform from the process of simul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IDM model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problem of generalized competiti on propagation between the two related information is solved. the diffusion pro cess in the sub - network and the diffusion between different sub - networks. The Fisher model and the Diffusive Logistic model are improved to establish t he IDM model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the cond itions of mutual promotion or suppression between the two related information are obtained. Then,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the propaga tion of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The

Based on the SIR propagation model, the data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form ation are simulated in the same media platform and the same information in di fferent media platforms by collecting the historical data. Through the visualizati on results, Analyzes the exist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quantifies the problem-model quantitatively.

In the case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media management, for the bad inf ormation, the supervisor can not let it be, and should be done at the key node, and in the case of the IDM model of the SIR transmission model, To carry out "sparse", "blocking" a degree, scientific control.

Keywords: media SIR propagation model IDM model information dissemin ation

1.问题重述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人物侯亮平说:“现在是自媒体时代,任何突发性事件几分钟就传播到全世界。”相对于传统媒体,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自媒体以其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交往方式的平等性和交往身份的虚拟性等特点,已经成为公民获取信息、表达情感与思想、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并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以下问题:

1.我们将建立一条消息在自媒体平台上传播的数学模型,并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条消息为例,分析其传播过程。

2.若某条消息在自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新的与之高度关联的消息

(例如相关单位或知名人士发布了新的消息),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并说明新消息出现后传播过程的变化情况

3. 建立数学模型分析(1)不同类型的消息在自媒体传播过程中是否存在差

异?(2)同一消息在不同自媒体平台上传播是否存在差异?并通过数值算例进行验证。

4. 结合所建立的模型,写一份分析报告,阐述对自媒体时代消息传播的见解

或看法,并进一步提出自媒体平台管理的建议。

2.问题分析

本文研究的信息在自媒体平台的传播问题,对本问题的求解分为个步骤:第一、利用文献资料查找出各类自媒体平台的特点,并选取微博这类主流的自媒体平台为代表作深层次的探究。。第二、由于信息在微博的传播机制和传染病非常类似,我们将某一条信息类比成某个物种,把自媒体中的所有用户以及社交关系相当于整个生态圈,信息在自媒体中的传播过程,相当于生物从一个种群利用所在的生态环境中的资源来发展自身规模的过程,因此选取适合传染病传播的SIR 模型并参考了Fisher模型和Diffusive Logistic模型之后,提出IDM模型。第三、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分析并仿真了消息在自媒体平台的传播过程。第四、,综合分析问题一、二、三的结论阐述了我们对自媒体时代消息传播的见解或看法,向自媒体管理平台提出关于自媒体平台管理的建议。

本文的总体结题思路如图所示。

图1 解题思路流程图

具体问题的分析:

(1)问题一的分析

问题一要求我们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条消息为例,分析其传播过程。针对问题一,首先,分析消息在自媒体平台的传播机制,发现信息传播的机制和传染病传播机制一样,我们选取微博这一主流自媒体平台为代表进行研究。在认真的分析了微博传播的特点之后,我们发现,微博传播信息的特点符合传染病模型即SIR模型,但是,微博传播的过程尽管和传染病的传播很类似,但是还是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对传统的SIR模型改进。

(2)问题二的分析

问题二要求我们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并说明当某条消息在自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与之高度关联的消息之后的传播过程的变化情况,受问题分析结果的影响,针对问题二,我们将某一条信息类比成某个物种,把自媒体中的所有用户以及社交关系相当于整个生态圈,信息在自媒体中的传播过程,相当于生物从一个种群利用所在的生态环境中的资源来发展自身规模的过程。我们参考F isher模型和Di ffusive Logistic模型之后,提出IDM模型。

(3)问题三的分析

问题三要求通过对比分析探究不同类型的信息在相同自媒体平台和相同类型的信息在不同自媒体平台上的传播过程的是否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在问题一建立的SIR感染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采集到的定量数据代入模型进行验证,进而得到可视化结果,通过比较结果的差异从而得出信息在自媒体中真实的传播过程。

(4)问题四的分析

问题四要求我们根据问题一、二、三的研究结果,写一份报告,阐述我们对自媒体时代消息传播的见解或看法,向自媒体管理平台提出关于自媒体平台管理的建议。针对问题四,在本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我们队对自媒体时代消息传播的见解和看法,最后我们想自媒体管理平台平台提出了关于自媒体管理的建议。

3.模型假设

假设一:所针对的自媒体平台用户短时间内数量基本不变;假设二:不考虑独特的信息类型;

假设三:假设各类信息传输条件相同;

假设四:假设只考虑信息的三个指标;

4.符号说明

符号含义

U N S I R S(t) I(t R(t) k λ(k) β(k) n(k) d

微博用户节点的有限集合

节点总数目

未听说过信息的微博网络节点

听说过信息并传播的微博网络节点

听到过信息但并不传播的微博网络节点

未感染节点密度

传播节点密度

免疫节点密度

微博网络中的平均节点度

S转化为I的概率

K转化为不传播信息的R的概率

S与R交互时S转化为R的概率

表示子网络中点到相应信息源的跳数

5.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改进的SIR传播模型

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所谓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1]。微博是自媒体时代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产物,所以对于问题一,主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条消息在微博的传播为例,建立其模型并分析其传播过程

5.1.1传播特点分析及模型选择

在微博平台中,每个用户可以都看到他们所关注的用户发布的微博,并且会以一定的概率评论转发,评论转发的微博同样也会被其他关注的用户看到.在微博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相信信息的真实性并且转发微博的用户成为信息传播者;如果对信息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从一开始就不相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不转发,这些用户成为信息免疫者。而微博信息的传播过程可以很好地满足以上三个假设。首先,某条微博的转发人数是一个确定的数;其次,每个读过已转发用户微博都有可能再次转发;而且已转发的读者里有相当一部分不会再次转发。因此我们选取SIR模型[2]对微博信息的传播进行仿真,并以此讨论其传播规律。SIR模型的大致过程如下:

图2 SIR模型图

5.1.2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1)微博网络:微博网络符合小世界网络的特性,由于小世界网络的度是符合幂指数分布的,所以微博网络可以被认为是所有节点的度都近似相等的均匀网络.利用统计物理学中的平均场近似方法,忽略那些局部不平等的相互作用,把微博网络中的节点信息交互作用平均化.由此微博网络可表示为一个二元组

{U,T}。U代表微博用户节点的有限集合,u i∈U代表具体的节点,令节点总数目为N,则

U={u1,u2,…,u N};

T为U×U的任一子集合,T={(u i,u j)|u i,u j∈U}。

若存在(u i,u j)∈T,则表示u i与u j进行信息交互,即阅读微博、转发或者评论微博。

(2)信息传播网络:微博中的信息传播网络可表示为一个四元组{S,I,R,T}。

S代表从未听说过信息的微博网络节点,处于未感染状态,类似于传染病模型中的易感者,设总数为l,

S={s1,s2,…,s l}。

I代表听说过信息并传播的微博网络节点,处于传播状态,类似于传染病模型中的感染者,设总数为m,则有:

I={i1,i2,…,i m}.

R代表听到过信息但并不传播的微博网络节点,处于免疫状态,类似于传染病模型中的免疫者,设总数为n,则:,

R={r1,r2,…,r n}.

其中S?U,I?U,R?U,并且

l+m+n=N.

有六种情况,代表着,以及相互交互的6种结果,即微博网络中信息交互有6种情况,分别如下图所示是:

第①种情况第②种情况

第③种情况第④种情况

第⑤种情况第⑥种情况

图3 信息交互转化图

由以上6种交互结果来看,产生变化的有三种,分别是第②、第③和第⑤种情况.其中第③种情况显示s i没有经过i i的状态转换,而是直接变为r i,产生了直接免疫的情况。

引进封闭世界假设,即信息从微博网络中产生,并且信息仅在微博网络中传播.同时,假设微博网络中未感染节点和传播节点均匀混合.根据上面的相关定义和假设,研究微博信息传播规律和预测方法.

(3)节点密度

微博网络中,S(t)表示群体中在t时刻,处于未感染状态的节点占微博网络

节点总数的比例,称为未感染节点密度;I(t)表示群体中在t时刻,处于传播状态的节点占微博网络节点总数的比例,称为传播节点密度;R(t)表示群体在t时刻,处于免疫状态的节点占微博网络节点总数的比例,称为免疫节点密度.S(t),I(t), R(t)三者满足归一化条件:

R(t)+I(t)+S(t)=1.

本文只建立一般情况下的数学模型,也即人口的总数不发生变动,不考虑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人群的影响,我们将人群中所有的个体N分成三类:即易感染者、已感染者、已免疫者。其中,易感染者以一定概率λ被已感染者感染,已感染者以一定概率β被治愈后变成已免疫者,已免疫者由于有了抗体不会再次被感染。

基于以上的说明,我们把未转发的终端S看作易感染者,将已经转发微博了的终端I看作已感染者,将已淹没的用户R看作已经治愈者,t为单位时间,那

么SIR模型就可以用来描述“雄安新区”这条消息在自媒体平台微博上的传播过程,对应的微分方程模型为:

d S(t)/dt=-λ(k)S(t)I (t)(1)

d I(t)/dt=λ(k)S(t)I(t)-β(k)I(t)(2)

d R(t)/dt=β(k)I(t)(3)

(4)转换概率

k为微博网络中的平均节点度,则:λ(k):从未听过信息的S遇到传播信息

的I时S转化为I的概率;β(k):传播信息的k转化为不传播信息的R的概率;n (k):当S与R交互时S转化为R的概率.

(5)直接免疫

在SIR消息息传播模型中,易感者必须经过传播者这个状态才能转变成免疫者,即上文中T的6种情况中第②和第⑤种情况,免疫者对易感者没有影响,但是对于现实社会微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必须要考虑到信息免疫者对信息易感者的影响[3].

微博网络中互动性非常强,其中信息易感者和信息免疫者双方群体人数的变化与他们相互接触是有关系的,信息易感者在与信息免疫者互动后会以一定概率转变为信息免疫者,一部分信息易感者在了解事实真相后转变为信息免疫者。易感者与信息免疫者在对话题的讨论中可使信息易感者直接转变为信息免疫者,即直接免疫.

在交互中表示si与rj接触,si会以一定概率变为ri,rj不变,即T中第③

种情况(si,rj)→(ri,rj).

在本文提出的改进SIR微博信息传播模型微分方程中用nS(t)R(t)这一项

来表示直接免疫.nS(t)R(t)在微博网络中代表未感染节点与免疫节点交互后,未感染节点转换为免疫节点的那一部分.

直接免疫性质:

性质1. nS(t)R(t)会减少未感染节点的密度,在标准SIR 微博信息传播模型微分方程组中第一个式子中要减去这一项;

性质2. nS(t)R(t)会加快免疫节点的密度,在标准SIR 微博信息传播模型微分方程组中第三个式子中要加上这一项.考到直接免疫的情况,本文提出的改进的SIR 微博信息传播模型微分方程如下:

d S (t )/d t =-λI (t )S (t )-n (k )S (t )R (t ) (4) d I (t )/d t =λI(t)S(t)-βI(t ) (5)

d R(t)/d t =βI(t)+nS(t)R(t)(6)

在式(4)(5)(6)微分方程组中:第一个方程表示未感染节点密度的变化率;第二个方程表示传播节点密度的变化率;第三个方程表示免疫节点密度的变化率.微博信息传播模型微分方程中的λ,β及n 无法直接求得,本文根据原始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使得拟合数据点与原始数据点的距离平方和最小,从而计算求出微博信息传播模型微分方程的转化概率.初始条件:初始时刻信息在微博网络中传播,绝大部分节点为未感染节点,传播节点很少,没有免疫节点.假设节点随机均匀分布在整个微博网络中,从而可得改进SIR 微博信息传播模型初始条件:

S (0)≈1; I (0)≈0; R (0)≈0;

稳定状态:随着信息在微博网络中的传播,S(t)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到0;I(t)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达到一个峰值,然后再逐渐减少到0;R(t)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逼近数值1,从而可得改进SIR 微博信息传播模型稳定状态:

t lim ()lim ()0;t S t I t →∞

→∞

==

t lim () 1.R t →∞

=

局部稳定解:对于改进的SIR 微博信息传播模型式(4)(5)(6)微分方程组R (t )=1-S(t )-I (t ),所以考虑前两个式子,令d S (t )/d t =0并且d I (t )/d t 得到式(2)的局部稳解(平衡点)(s,i )=(1,0),(0,0)或(

()

()n n βλβλλλ

--,) 其中,(s,i )=(1,0)和(s,i )=(0,0)。

为改进SIR 传播模型初始状态和稳定状态,()

(n βλβλβλλ--(,))为改进SIR 微博信息传播模型的局部平衡点.

由以上初始条件和稳定状态,依照改进SIR 微博信息传播模型,在微博网站中信息的传播过程和规律如下:

(Ⅰ)在某个话题信息开始传播的初始时刻,一小部分节点为传播节点,其他所有节点为未感染节点;

(Ⅱ)在每个时刻t 之内,传播节点向所有节点传播信息,未感染节点以一定概率转变成传播节点;

(Ⅲ)在每个时刻t 之内,某些传播节点对信息不再感兴趣,以一定概率转变成免疫节点;

(Ⅳ)考虑直接免疫的情况,在每个时刻t之内,如果未感染节点与免疫节点连接,未感染节点会以一定概率跳过传播状态直接转变成免疫节点;

(Ⅴ)随着时间推移,最终网络中所有的节点都转变成免疫节点.

5.2相关信息相互作用的IDM模型

对问题一通过建立改进的SIR信息传播的病毒感染模型,已经知道某条信息在自媒体的一般传播过程,在此基础上如果出现了新的与之高度关联的消息,那么在新消息出现后,原来的信息的传播过程将发生什么变化?这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方向。

信息在自媒体中的传播情形类似于物种增长,因此,我们在问题一的启发下,将一条信息类比成某个物种,把自媒体中的所有用户以及社交关系相当于整个生态圈,信息在自媒体中的传播过程,相当于生物从一个种群利用所在的生态环境中的资源来发展自身规模的过程。我们参考Fisher模型和Diffusive Logistic模型之后,提出IDM(Interaction Diffurion Model)模型[4]。关联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下图所示:

图4两个关联信息相互作用图

当社交网络中只有两个相关联信息同时传播时,需要将信息的传播过程分解成在同子网络内传播的自然増长过程和在不同子网间传播的扩散过程,与Fishe r模型[5]和Di ffusive Logistic模型[6]不同,IDM模型认为由于信息源对节点的影

响力随着节点到信息源跳数的増加而有所变化。因此,在每个到信息源不同跳数的子网络中,Fisher 模型中的参数应该是不同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F isher 模型中的常数参数变换为和子网络中节点到信息源的跳数相关的函数:

211112

2

11112

d (,)

(()()()()()(,))d (,)

(()()()()()(,))X X d t a d b d X t c d Y t X d t D t d

Y Y d t a d b d X t c d Y t Y d t D t d

??=--+????=--+??(,t )(,t )

11

(t)(,)(t)(,)

d d X X d t Y Y d t ∞

=∞

===∑∑

其中:d 表示子网络中点到相应信息源的跳数;

X(d,t)表示在t 时刻距离信息X 的源头d 跳的子网络中信息X 的数量; 同理,表示在t 时刻距离信息Y的源头跳的子网络中信息Y 的数量; 1a ()d 表示在距离信息X 的源头d 跳的子网络中信息x 的logistic 参数,也就是logistic 模型中自然増长率;同理,2a ()d 表不在距离信息Y 的源头d 跳的子网络中信息Y 的logistic 参数;

1b ()d 表示在距离信息X 的源头d 跳的子网络中信息X 的自増长参数,其值与自然増长率和子网络对信息的最大容量有关;同理,却表示在距离信息Y 的源头d 跳的子网络中信息Y 的自増长参数;

2b ()d 表示全局环境中信息Y 的增长对在距离信息X 的源头d跳的子网络中信息X 増长的影响参数:如果2b ()0d >信息Y 的传播有利于信息X 的传播,如果2b ()0d <信息Y 的传播会抑制信息X 的传播;同理,1c ()d 表示全局环境中信息X 的増长对在距离信息Y 的源头d跳的子网络中信息Y 増长的影响参数:如果1c ()0d >,信息X 的传播有利于信息Y 的传播,如果2c ()0d <,信息X 的传播会抑制信息Y 的传播。

5.3自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定量验证

5.3.1信息的分类

下面我们对消息进行目的性分类。首先,我们把那些不可预料到的属于不可

抗力下毫无预兆和征兆下发生的意外不为人所能控制的事件称为突发事件,突发

事件具有的性质成为突发性,能传递突发性事件的信息我们称为突发性信息。其

次,对于大占比的群众的影响较重的属于政府或较大事物机构所决策的事件称为

公众性事件,一则可以向群众传递此类事件的消息我们称之为公众性信息。再次,

生活中的娱乐八卦事件时常发生,我们将此类较日常的娱乐为主的消息称为娱乐

消遣信息。最后,将生活中所能获知的其他消息统一规划为其他类信息。信息分

类图如下:

图5网络信息分类图

5.3.2不同信息类型在微博中传播过程的对比分析

在问题一中我们建立起了公众性信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

新区”在微博SIR传播模型,为了进行对比选用突发性信息“2017-07-06

广东龙门发生客车侧翻事故,致19人死亡多人受伤”的新闻为例,在微博中的传播过

程进行对比,收集的历史数据如下:

表1 示例转发量数据表

天数信息A/转发数信息B/转发数

0 32 10

1 327 67

2 945 198

3 407

4 986

4 19207 5687

5 28079 11089

7 41723 13569

8 44523 14624

9 45403 15729

10 46937 15789

11 46937 15854

12 47102 15894

13 47199 15936

14 47206 15940

15 47315 15944

注信息A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信息B为“2017-07-06广东龙门发生客车侧翻事故,致19人死亡多人受伤”。

根据微博的传播特点,1条微博信息平均5小时就会被淹没,即其他人不会再看到这条信息,根据这种特点,分别把数据带入问题一建立的SIR感染模型,对转发数进行分析,转发趋势图如下:

图6微博发趋势图

通过上图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对于两条不同的数据的转发过程中的大致趋势大体一致,都是逐渐增多,最后去趋于稳定,但是具体的传播过程去存在差异,比如数据A大致从第三天开始突增,大概在第10天左右开始趋于稳定,而信息B和信息A的传播时间和最大平稳点却存在差异。

接下来根据前文定义中微博网络信息的传播规则,设定总节点数为N,初始时刻设定m个传播节点,0个免疫节点,则有N-m个未感染节点.根据传播规则,每个时刻三种节点数目都会相应变化,记录每个时刻的未感染节点、传播节点和免疫节点的数目,经过微博历史数据进而可以得到各时刻信息A 和信息B三种节点的密度,即S(t),I(t),R(t),S^(t), I^(t),R^(t)的具体数据.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2 信息节点密度表

天数S(t)I(t) R(t) S^(t) I^(t) R^(t)

1 0.918 0.08

2 0 0.9002 0.0998 0

2 0.822 0.149

3 0.0287 0.7947 0.165 0.0403

3 0.6801 0.2419 0.078 0.4845 0.3223 0.1932

4 0.5122 0.336 0.1517 0.3369 0.362 0.301

5 0.3568 0.3974 0.2458 0.2187 0.35

6 0.425

6 0.2395 0.411 0.3495 0.1515 0.32

7 0.5211

7 0.1619 0.3868 0.4514 0.0901 0.2849 0.6251

8 0.1133 0.3425 0.5442 0.0722 0.2567 0.6711

9 0.0831 0.2921 0.6428 0.0406 0.1959 0.7634

10 0.064 0.2433 0.6927 0.0391 0.1713 0.7896

11 0.0516 0.1996 0.7488 0.0173 0.1195 0.8632

12 0.0432 0.1621 0.7946 0.005 0.1095 0.8855

13 0.0375 0.1308 0.8317 0.0021 0.0662 0.9317

14 0.0334 0.105 0.8615 0.0052 0.0685 0.9262

15 0.0305 0.0841 0.8854 0.0076 0.0372 0.9552

将上表中的数据带入问题一的SIR感染模型,得到各个各时刻信息A和信息B节点密度图总体趋势图,节点密度图如下:

图7信息A节点密度图

信息A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一消息,此消息为公众性信息,公众性信息的特点在上图中清楚展现:转发速度相对较缓,但较为持续,在第六天转发量达到最高峰,微博信息淹没速度也是以低速率增长的。以上种种情形的产生也符合公众性事件本身的特质。

图8信息B节点密度图

信息B为“2017-07-06广东龙门发生客车侧翻事故,致19人死亡多人受伤”这一消息,此消息为突发性信息:转发率增长速率较大,在第四天转发量达到顶峰,但淹没速度较快,切热度下降快一些,基本符合突发性事件热度升的快,降的也快的特点。

综上所诉,不同类型的信息在同一自媒体传播的过程中,节点密度图的趋势是大致相同的,但是传播的时间以及传染的速度却存在差异。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信息本身的性质,即信息与该自媒体平台的用户群体之间的关联程度。

5.3.2同一信息在不同平台中的传播过程分析

在自媒体时代,微博和微信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平台,微博和微信的传播途径大体相同,但的是相比于微博中的信息传播,微信有其独特的特点,用户在微信中,发布一条信息,只有各自的好友能看到,因此信息的传播只能是各自好友之间的传播,所以其传播形式大大简化。我们还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个信息为例,根据历史具体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究相同信息,再不同自媒体平台上传播的差异。

设定总节点数为N初始时刻设定m个传播节点,0个免疫节点,则有N-m 个未感染节点.根据传播规则,每个时刻三种节点数目都会相应变化,记录每个时刻的未感染节点、传播节点和免疫节点的数目,经过微博和微信的历史数据进而可以得到各时刻该信息再微博和微信上的三种节点的密度,即S(t),I(t),R(t), S(t)*, I(t)*,R(t)*的具体数据.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3 节点密度表

天数S(t)I(t) R(t) S(t)* I(t)* R(t)*

1 0.918 0.08

2 0 0.928 0.052 0

2 0.822 0.149

3 0.0287 0.9122 0.0691 0.0187

3 0.6801 0.2419 0.078 0.8801 0.0695 0.058

4 0.5122 0.336 0.1517 0.8322 0.0861 0.0817

5 0.3568 0.3974 0.2458 0.7568 0.1074 0.1358

6 0.2395 0.411 0.3495 0.6395 0.251 0.2095

7 0.1619 0.3868 0.4514 0.4619 0.3867 0.3514

8 0.1133 0.3425 0.5442 0.3533 0.2752 0.4742

9 0.0831 0.2921 0.6428 0.2531 0.1441 0.6028

10 0.064 0.2433 0.6927 0.1564 0.1102 0.6927

11 0.0516 0.1996 0.7488 0.1016 0.0885 0.7488

12 0.0432 0.1621 0.7946 0.0832 0.0781 0.7946

13 0.0375 0.1308 0.8317 0.0675 0.0702 0.8317

14 0.0334 0.105 0.8615 0.0534 0.0598 0.8615

15 0.0305 0.0841 0.8854 0.0505 0.055 0.8854

将上表中的数据带入问题一的SIR感染模型,得到各个各时刻“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一消息分别在微博、微信平台上传播的节点密度图总体趋势图,节点密度图如下:

图9微博传播节点密度图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一消息在微博上的传播速度适中不属于爆炸性新闻,传播速率在一段时间内较高,但变化率很高,即很快时间内有所下降。因为微博平台是较广阔的平台,其转发量也较高。同时,因为微博上信息更新较快,所以消息的淹没也迅速。

图10微信传播节点密度图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一消息在微信中传播的速度较慢,这是因为微信相对其他网络平台较为封闭,属于相对熟人社交的一种。同时,微信信息传播速率虽然慢但这是一种延迟,即转发量是以一种缓慢的速度进行增长,但增长到极值时,其转发量较微博这类开放平台来说较低,这是因为微信受众群体的数量没有微博高以及有一部分人使用微信的目的仅仅为交流而不是浏览网络信息。

综上所诉,同一消息在不同自媒体平台上传播的过程中,节点密度图的趋势是大致相同的,但是传播的时间以及传播的速度却存在差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有:自媒体平台的受众数量;自媒体平台的主要功能;自媒体平台的开放程度等。

5.4自媒体平台管理建议

问题四的重述:题目要求我们结合所建立的模型即我们建立的SIR模型与I DM模型,写一份分析报告,阐述对自媒体时代消息传播的见解或看法,并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出自媒体平台管理的建议。

①对于我们对于自媒体时代消息传播的见解:首先我们应该要理解自媒体的概念,即什么是自媒体,所谓自媒体,是指传播者通过互联网这一信息技术平台、通过点对点或点对面的形式,将自主采集或把关过滤的内容传递给他人的个性化传播渠道,又称个人媒体或私媒体。这样定义包含了以下内容:

其一,自媒体是与大众传媒的组织化传播相对应的属于自我的传播渠道;

其二,自媒体是由自我掌控的传播渠道,体现了传播信源的革命和传播渠道的开放

其三,不同于大众传播组织化、机构化的传播特征,自媒体是自发的、自主的,强调传播者的主动性和传播内容的个性化。(《自媒体时代的公民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申金霞,2013年3月1日)

互联网出现之前,报纸和电视在新闻传播方面具有垄断地位。即便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采取的是最令人不屑的“填鸭”的方式,受众也只能接受。由于受众选择的余地很小,所以今天报纸刊载什么稿件,读者只能看什么稿件;电视台播放什么节目,观众也只能被动观看。互联网出现后,网上有海量的信息。受众再也不必到街头找报摊购买报纸,也不必在电视节目播放的时间段守着看想看的

节目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开始江河日下。近两年来,报社裁员、电视台发放70%工资之类的消息屡见不鲜,就是互联网冲击传统媒体的直接结果。

由于自媒体的平台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又很多种,如果将消息在各类自媒体平台的传播过程综合起来,任务将是繁重而且无意义的,从第(1)问和第(4)问所建模型的结果来看,发现一条信息在不同的自媒体平台的传播过程是非常相似的。即:“健康者”在起初的占总数的比例趋近于1,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者的数量急剧增加,在传播者增加的同时,一条消息的新鲜度会减少,这就意味着在传播者增加的同时,免疫者也在增加,但这部分免疫者增加的速度很慢,基本上来自于健康者的直接免疫,当传播者的数量开始减少的时候,免疫者数量增加的速度开始变快,但是到最后的阶段当传播的数量越来越少,免疫者数量增加的速度还是会降下来,最后趋于稳定,也即趋于。

下面是,一条消息在微博中传播的各个节点时间。

1.转发周期

微博转发周期是指从发出微博到微博被淹没的整个时间周期,掌握这一规律可以对预测虚假信息的社会危害提供依据。仿真结果表明,从微博信息发出后的第8 天起,转发量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且保持不变,由此可知,微博信息的转发周期为8 天。

2.转发上升拐点

转发上升拐点是指转发量突然变多的临界点,了解这一规律后就可以在拐点到来之前采取措施限制用户转发,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信息扩散引发的社会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微博发出后的第3 天是一个关键临界值,之前的转发量

变化缓慢,但是从第3 天之后转发量开始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所以基本可以判

断此点为转发上升拐点。

3.转发下降拐点

转发下降拐点是指转发量突然变少的临界点,如果不良信息已经在用户间扩散,且已经到达或者超过下降拐点,那么就没有必要再采取措施加以监管,因为扩散高峰已经过去,从下降拐点起转发数会迅速下降并最终被淹没。仿真结果表明,从第4. 5 天开始微博信息转发量急速下降并最终降为0,因此认为此点为信息转发下降拐点。

②对于自媒体平台管理的建议:微博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沟通传播渠道,微博信息传播极快,短期内就可造成广泛的、巨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微博上的不良信息进行强行管制是不明智的,甚至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而对不良信息采取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态度,可能贻误最佳管理时机,导致局面失控。微博的开放性、自由性、广泛性,要求管理者做到“疏”、“堵”有度,科学管控。本文结合研究结论,对如何疏导微博中信息的扩散、沟通、传播提出三点政策建议。

1.尊重信息扩散规律,科学决策,高效管理

从本研究来看,一般情况下一条微博的转发周期为8 天,据此可预测信息扩散可能造成的危害大小。微博发出后的前 3 天是转发平缓期,可以在这期间对虚假信息进行治理,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引发社会问题; 微博发布后的第 4. 5

天是信息扩散高峰期,这之后的转发频率会迅速下降,社会影响力逐渐减弱。管理部门应根据信息扩散的周期性特征,制定相应的管理手段与管理工具,抓住管理时间窗口,实现高效管理。

2.控制关键节点,引导舆论导向

人是信息扩散中的核心主体。现实社会中,个体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依附于基于关系的社会网络上,个人在社交网络中人际关系得到了最大化的延展。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民间意见领袖快速形成。意见领袖在网络空间里往往具有超强的影响力,成为网络舆论的重要引领者,伴随着碎片化的信息交互,形成了去中心化的舆论传播新形态。对此,管理部门应该利用微博平台,提高参与度,利用政府的公信力、权威性抑制负面信息的扩散与传播。

3.关注敏感信息检测,过滤负面信息

信息的新鲜性、稀缺性、权威性等特点将直接影响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扩散动机,使得不同特点的信息形成独特的扩散规律。因此,对于信息内容的实时监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负面信息的扩散,减少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

6.模型的评价与推广

优点:模型运用MATLAB 、R等数学软件构建模型,通过具体数据,定量地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误差较小,数据较为准确。本文在经典SIR感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改进的SIR传染模型,将网络信息与生物感染有机关联。在参考Fisher模型和Diffusive Logistic模型后,进一步建立了关联信息相互作用的IDM模型,IDM模型对信息传播趋势的预测更加准确。这两个模型都涉及到生物,可以相对形象的展现出自媒体时代的消息传播的过程。

缺点:本文提出的改进SIR微信息传播模型没有考虑用户间的个体差异和微博信息的可信度;以及考虑用户个体差异和偏好。

推广:进一步研究会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在本文提出的改进SIR 网络信息传播模型中融入网络信息可信度进行实验;其次,考虑微博用户个体差异和偏好,在改进SIR网络信息传播模型中加入参数进行验证。

7.参考文献

1.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116176036.html,/item/

2.钱颖,张楠,赵来军,等.微博舆情传播规律研究[J].情报学报,2012,31

(12):1 299-1 304

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

分析新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的特性论文 一、新媒体广告概念及新媒体广告分类 新媒体包括数字电视、网络、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手机短信、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桌面视窗、数字 电影、触摸媒体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新媒体形态。新媒体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和方便,带动了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和需要。 新媒体广告就是指借助新兴媒体为媒介进行发布的 广告传播形式。其中主要包括有数字电视广告、触摸媒体广告和互联网广告。 1、数字电视广告,增强了广告传播与受众群体的人际互动,服务性、娱乐性效果突出,广告画面清晰,内容完整,增 强了广告的观众印象,贴近人们购买心理。 2、触摸媒体广告,包括了户外触摸显示频以及智能触摸手机,这种媒体主要迎合了年轻受众的接受心理,以快速的,有针对性的广告信息获取途径迎 合了广告受众的需要,同时让广告信息传播直接到达目标消费者。 3、互联网络广告,借助于网络传播无限广阔的虚拟空间,使信息传递更加快捷、方便、多样、广泛。网络广告常见的发布形 式有使用新闻组发布广告、使用电子邮件和电子邮件列表发布广告、插入式广告、搜索引擎广告、聊天室广告、文本链接及浮动广告以等。二、新媒体广告特点 1、媒体的整合性特征 。新媒体整合了传统媒体优势,结合报纸、广播、电视的特点,使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要素融合起来,实现了平面与立体结合,使受众有了如同亲身体验的快感,因此新媒体广告被接受 度较高。此外新媒体广告的强大信息检索功能,能更直接的给受众带来所需要的由各种传播符号整合而成的广告信息。 2、媒体的互动性特征。互动性特征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双向 甚至多向的互动传播,是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传播主体与客体所追求的方向,新媒体就有这样的优势,其互动性表现在目标受众具有对信息控制性的操作权和选择权,这就改变了传统媒介传播信息过 程中受众只有被动地收看和收听,也正因为这个,新媒体被人们快速接受。新媒体广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对于受众不喜欢的信息,他可以进行操作跳过或者关闭,而对于受众喜好 的信息,他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了解,甚至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特征对于使用者来说不仅给他带来了方便和可靠,而且自由灵活的操作与选择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

自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不可替代

自媒体时代 太长人修炼舆论引导掌控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社交工具的更新换代,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给了自媒体生长发育的平台和土壤,信息流通变得快速和透明。以微博、微信、直播等为载体的传播途径,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从今年以来各种直播平台比如映客、花椒等等更为直接的传播方式,通过个体进行的直播充斥着网络和人们的视线,让人目不暇接。自媒体在这种自由开放式的迅速发展过程中,满足了受众猎奇、娱乐等心态,而令主流媒体变得逐渐边缘化。在这样的状况下主流媒体依然是具有其不可替代性和绝对权威性和特殊的公信力,依然要在和网络融合的过程中,确保主流媒体的功能。 新媒体时代,微博等自媒体成为网民维权利器,现实中的细微之事,通过网络放大和扩散,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互动,很可能在现实中影响巨大。这也提醒我们的职能部门必须及时有效作为。报警不如发微博,上访不如上网,这种示范效应极大消耗社会资源,但倒逼政府部门必须及时作为。就像这次事件的突如其来,这也对做好相应的舆情应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自媒体的特点决定自媒体有很大的先天不足 1.自媒体的特点 普通大众参与新闻的传播,这是自媒体的基本特点,即平民化。只要是在网上轻点鼠标,拨动按钮,即可以披露信息和发表意见,且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无疆界。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草根直播”开始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布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但自媒体因其平民化与交互性的特点,也产生了低俗化倾向,为了吸引眼球,甚至传播有损健康,违背人伦、色情、低俗的信息。而现在很多直播平台,内容缺乏文化内涵,空洞、夸大、虚假,更是导致自媒体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2.自媒体的负面影响及成因 自媒体时代媒体把关人的相对缺失,自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加剧了信息的爆炸。还有自媒体被商业的蓄意利用,信息来源的不确定性,导致自媒体传播的虚假信息漫天飞,虚假新闻在逐渐吞噬着新闻的生命,影响着媒体的公信力,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3.自媒体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企业微信公众号的进入,为了培养粉丝,获得点击率和关注度,不对转载的信息辨别真伪,单纯实现经济利益,往往成为虚假新闻传播的帮凶。自媒体把关太弱,是公众言论自由权利的延伸,这种延伸势必会催生与社会主流舆论相悖的信息传播。参与自媒体的网民素质良莠不齐,发布的新闻真实性及客观性无法保证。不能对事件进行理性客观分析,个人情感色彩浓厚。自媒体时代,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传递者和信息源,传播方式呈网状,这种传播模式下,不仅信息源的数量无法控制,而且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 二、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普及,媒体格局变得更加复杂,面对自媒体虚假新闻产生的负面影响,主流新闻媒体肩负着比以往更加艰巨的任务。不仅要做好党和群众之间的信息桥梁,还要密切关注甄别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及时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 1.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不可替代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传播模式由单向、专业传播向多向、公众传播转变,人人都可以充当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第一见证人,通过自媒体传播信息。自媒体信息的发布者因缺乏专业知识,或因追求轰动效应,再加上个人感情的渗透,对同一个新闻事件,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报道,导致自媒体的新闻缺乏权威性。而传统主流媒体,因其专业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网络化、即时化、互动化的特征,快速地影响和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成模式,使舆情传播具有鲜明的特点。 传播主体多元化。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的时代。据统计,新浪微博用户有4亿多,每天发布微博总量达1.2亿条,新浪首页新闻1小时有几百万的浏览量,一条有分量的新闻,瞬间会被数万家乃至数十万家网站自动抓取、自动转载……众多的个体网民表达自己意愿、情感、思想甚至诉求的愿望日益强烈。 传播内容海量化。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得到充分的体现,伴随着搜索引擎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文字、音频、图片、播客、微博等搜索功能的不断创新和扩充,使公众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所需更加快捷方便。 传播节点碎片化。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舆论事件的报道者。智能手机的普及,更让大众麦克风随时随地地现场直播变成现实。新闻发布的大众化,使得信息呈碎片状分布,同一件事有成千上万的网民按照各自的观点分别发布消息,再加上众多的转发和评论,舆论发展呈网状扩散,加剧了信息的碎片性。 传播方式群际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海量信息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多向传播,多点互动,移动获得,移动表达,即时传播,即时分享,并且呈现“点对群”“群对群”的特点。这些网络化、立体化、群际化的传播方式,显现了极强的群际传播特点,既是各种信息、思想、观念、看法、意见的集散地,也成了个别单一话题的放大器,对社会公众的态度、认知与行为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播范围广泛化。互联网最大的优点是天下互联。随着手机等移动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任何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超越地域的界限,瞬间传遍世界各地,由局域热点迅速变为全国甚至全球的热点。这种传播范围短时广泛化,是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最鲜明的特点。 传播速度瞬间化。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完全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尤其在时间上,无论是文字、照片,还是音频、视频,只要当事人愿意,轻轻一点,瞬间便上传到网上,形成了新的信息。一方面,舆情的传播速度,尤其是突发事件的报道,在网民的参与下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另一方面,新媒体与受众的零距离互动使舆情得到快速传播和及时的反馈。 传播结果扩大化。在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许多声誉危机事件并非发端于公众媒体,而是出自于“微博”“社区”“微信”等新媒体,大众化的传统媒体则更多地扮演了“放大镜”和“扩音器”的角色。 (作者江忠宝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委党校)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

浅谈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 11传媒学院新闻二班赵敏 2011415436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技术的不断变革使媒体传播发生了深刻的革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正经历着从传播方式到内容的双重变化。新的传播方式使新媒体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民众生活、社会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普及,为社会公众的情绪宣泄和意见表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极大地拓展了社会舆论空间。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大众麦克风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播信息的渠道,都可能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各阶层实现了网上平等对话。同时,新媒体时代,媒介所呈现出的多样性和多层次结构,形成了舆论及流通渠道的多层次、多元化。 新媒体日益成为民众利益表达的第一通道,成为突发公共事件的第一信息源,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互联网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渠道,逐步成为公民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更加顺畅,为民众表达意愿和利益诉求、甚至参与决策制定提供了快捷的渠道,为公民更好地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提供了条件,也为更好地推动社会民主政治进展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民意直通车。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解压阀的功能逐渐被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工具所取代。特别是在社会热点事件中,人们利用手机,或者网络媒体,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缓解恐慌情绪,或者利用新媒体交互性与开放性,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愤怒,从而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社会解压阀”的作用,可以缓解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结构性压力。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断改变着社会舆论的生成、存在与传播方式,不断对既有的社会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现如今,新媒体已成长为社会动员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开放性与匿名性,给新兴的网络民主提供了平等的行动机会与空间。新媒体催生新舆情,也对舆论引导和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媒体舆论形成与传播的载体不断丰富。各种媒介越来越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终极目标是打破传播媒介的形态差异,而走向媒介形态的大融合。公众通过网络反映民情、表达民意,就社会热点问题、公共话题发表评论和意见,有力地促进政府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社会舆论场的生成与存在方式,各种声音都可以在网络空间找到自己的传播对象。越来越多的普通网民扮演起了“报道者”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舆论形成与传播的非中心化越来越明显,每一个人都成为舆论的散播源,每一个人都成为搅动舆论海啸的那只蝴蝶。 网络冲突与网络暴力现象日益突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匿名性与快速传播性极易成为谣言的“助推器”和“放大器”。畅通的言论通道与开放型舆论环境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一些蔓延于网络的“情绪型舆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从而加剧了群众的盲从与冲动,也使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三个精准投放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三个精准投放 新媒体时代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生活,给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变革。青年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庞大受众群体,同时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争夺对象,谁抓住了青年,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导权。基于此,在新媒体时代,要以青年的网络行为特征为切入点,从时机、形式、内容三方面精准投放信息,有效开展价值疏导和价值引领。 时机精准:从被动传播到主动占领 网络化生活是当代青年的常态,手机已成为青年最主要的上网载体,微信、微博、微支付是被使用最频繁的新媒体,90%以上的青年通过微信、微博第一时间了解社会热点,可以说,青年获取学习生活、社交娱乐等方面的资讯多通过新媒体实现。新媒体改变了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对其思想与行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上充斥着各类社会思潮,这些思潮通过新媒体被广泛传播,时刻冲击着青年的思想与行为。要正确处理青年眼界、胸怀、视野亟需拓展提升与知而不行、行为消极之间的矛盾,在纷杂的思想交锋中引导青年抵制诱惑,不忘初心,应对来自网络世界的挑战。 有61.3%的被访者表示,通过新媒体可以增进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可见,利用新媒体宣传和培育主流意识形态的时机已经成熟。要抓准时机,充分利用新媒体,把握思想引领先机,占领住、占领好青年的认知领域。 同时,根据调查结果,青年每天上网时段主要集中在12-14时和21-24时,也就是说,青年网络空间的活动与日常作息时间相吻合,网络行为呈现出与日常生活作息同步的特点。据此,在新媒体时代,要遵循青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格特性,摸清成长规律和行为规律,紧密结合青年的上网高峰时段,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适时地推送主流意识形态相关内容,使得引导和教育的受众面最大化。 形式精准:从站出来引领到沉下去推动 调查发现,仅有18.2%的被访者表示曾利用新媒体了解主流意识形态相关信息。可见,当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多集中在传统思政领域,而新媒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尚显不足。 这就要求,要精准投放信息,扩大信息的传播半径和影响力。要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既能站出来引领,做弘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大V”,真正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与优势,使主流意识形态通过新媒体入脑入心。 此外,要进一步拓展以官方微信为核心的多样化媒介推送途径,扩大信息的传播半径。主流意识形态培育要紧跟网络时代潮流,正确把握网络交流平台、自媒体发展时代脉络,立足传统媒介的同时,主动抢占新媒体、自媒体等新型媒介制高点。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新闻学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 叶红媛 【摘要】随着微信、微博和社交网站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公众的舆论空间和话语表达权得到进一步延伸和释放,网络舆论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及特征,参与主体走向“草根化”,这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如坚持舆论引导原则不改变、转变舆论引导的思路方法、完善新媒体舆论引导的保障措施、构建应急机制以实施程序管理等。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引导信息传播 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开放、互动和平民化,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传播介质群得到了极大延展,新传播介质不断渗入日常生活,任何地方,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很快就能知道,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事一样。新媒体改变着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客观上为民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了一个平台。本文针对新媒体的特点,提出转变以往传统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思路,改善既往的舆论引导方式和监控体系,从而对新媒体时代下舆论场的声音进行引导和监控。 一、新媒体传播有别以往传统媒体时代的特性 1、信息量更大 新媒体的出现,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信息发布者。公众不再受制于传统媒体设置的议题。但与此前传统媒体的权威不同,新媒体的信息发布者,大多是匿名发布。所以在新媒体中出现的信息,既有实情,也有流言和虚假信息,真假难辨。 2、传播范围更广

由于新媒体所借助的各项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所包含的传播工具逐渐得到普及,同时所拥有的传播工具数量越来越大。从互联网的大范围应用开始,智能手机也逐步普及,近两年掌上电脑、平板电脑开始流行,移动电视等也随处可见。这几大平台的融合,使信息可以毫无障碍的在新媒体中流转,从而大范围地传播信息。 3、传播速度更快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需要特定的接收器和购买行为带来的限制。由于新媒体的便携化和多元性,新媒体可以随时随地跟随在信息接受者身边,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融合也使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有了新的载体。信息接受者感兴趣的话题可以通过订阅和提醒来实现,具有大面积传播意义的信息可以通过推送平台、短信群发等主动传给受众。同时这些内容只需信息接受者指尖的触碰就可以轻易发送给其他人,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 4、接纳性更强 新媒体可以承载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超链接等多种信息要素,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的各项传播特点糅合在一起。受众可以全方位了解信息的内容,感受信息传播者的用意。这些都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缺陷,在视、听、读方面实现了“三位一体”。 5、互动更频繁 传统媒体时代下,受众往往扮演被动接受信息者的角色,与媒体之间的互动仅限于读者来信、现场连线等,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能把信息传递给其他受众。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发布者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每个人都有成为信息发布者的可能,自媒体成为新的名词。对于新媒体的信息,接收者可以跟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 摘要:伴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时代早已来临。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电视这种传统媒体究竟应该怎样来应付,是坐以待毙还是整装待发迎接挑战,是广大媒体工作人尤其是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 重要问题。接下来,本人针对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开展相关论述,望能够对同行业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发展 一、新媒体发展概况及特征 (一)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在“新媒体”的定义上至今并无任何统一的严格标准。文章中的新媒体指的是,从传统媒体外的新衍生的传播载体。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前提下,将互联网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给人在视觉听觉和感觉上的一种总称。纵使互联网的发展仅仅经历了二十年短暂的时间,可是从它的发展速度上来看其要比人们想象的快很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与迅速发展科将其划分为三大时期:第一,以图片和文字为主的形式;第二,以使用视频为主的表现形式;第三,以网络应用服务为主的形式。 (二)新媒体具备的显著优势。通过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新媒体具备以下显著的优势:

第一,较快的信息传播速度。其将互联网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许多信息实现了即时性的传播。譬如,以微博、微信的方式,将自己看到、听到的新鲜信息第一时间传播到网络当中。第二,传播内容多样化。新媒体平台的多养化,促使大量的媒体信息涌入进来,使得信息有了更加丰富的来源途径;第三,信息传播便捷。随着媒体形式的不断更新,只要具备媒体平台的人便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信息 的发布,促使信息有着非常迅速的传播速度。第四,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显著的变化。通过新媒体,人们能够对自己看到的所有信息来发表自己的建议与看法,有的时候还能够与信息发布人进行实时互动,譬如,微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互动平台。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时代下,各类媒体逐渐地不断融合,这是未来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所以,广播电视亦要把握好这一发展契机,这样才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增加与同网络之间的融合,形成跨媒体合作。目前的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的发展需要在保留传统媒介供应的有价值的信息基础上,更加有效地运用新兴媒体的先进科学技术,这样才能够促使电视收视率达到较为显著的提升。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提出“媒介融合”这一 理念,指的是把两种或多种媒体技术有效地融合在起,促使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及发展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116176036.html,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及发展探讨 作者:秦琦 来源:《传媒论坛》2018年第04期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又迎来了新的时代,这是一 个什么时代呢?这就是新媒体时代,顾名思义,新媒体就与传统的媒体技术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在科技起步上不占优势,但是中国发奋图强很快就赶上了科技创新这一新的浪潮,新媒体时代是更高级的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正是由于这样一个时代,所以新媒体技术具有它独特的魅力,媒体这一概念的最大优点就是传播,这一优点使人类又进化到一个新的阶段,而新媒体的传播又发生了更大的变化,所以本文就来谈一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以及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特征;趋势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18)04-00-01 一、引言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传统的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了一座快速沟通信息的桥梁,为人们沟通传播信息提供了一种更加快速的途径,由于新媒体技术的进步,新媒体不仅可以传播信息,还可以进行匿名的留言或是进行沟通,所以新媒体就让人们的微博或是个人的网站成为一种舆论沟通的阵地。以下就来谈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 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 (一)传播的迅速性 在现代这个快节奏时代,各种信息都在飞速发展,当然互联网媒体也在日新月异的前进,什么都在进步,如果你慢了,你停了下来,那么你就会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你就被迫急需改造,所以太过于缓慢的信息传播速度就已经不适应当代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对于媒体来说,快速传播信息就是它的职责,只有传播了信息它才会拓宽传播的渠道。要实现新媒体的这个功能,不仅要克服时间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克服空间的限制,但是新媒体时代已经实现了信息传播速度的瞬间化问题。在中国古代社会有这么一句话“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才真正实现了这种瞬间传播能力,而且我们能知道的不仅只有中国的事,世界上的事情我们都可以了解到,其实当前这个时代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根本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就拿一件小事来说,目前,如果一位明星出现了一件大事,那么新媒体网络会快速爆出来,只要是有网络的地方,瞬间人们都会知道。这不仅是由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速度快,还有

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

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 反方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站在这个舞台上和对方辩友讨论这个问题,开宗明义,自媒体指的是由美国学者吉尔特于2002年提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于2009年7月在《社会大事件与网络媒体影响力研究》中将其定义为:“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如邮件、手机、博客等,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特定的个体传递信息的媒体。”而真相即是指事物本来的面貌。今天我们判断自媒体时代真相离我们远近的标准就是看我们在获得信息和探求真相的这个过程中难度是不是更大。 我方认为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理由如下: 其一,基于自媒体的传播特点而言,自媒体信息平台上的新闻具有业余化的特点。就传播主体来讲,自媒体的信息发布者可以是普通大众中的任何一个组织。是平民化、草根化的交流平台,信息的发布、加工、传播都按个人意愿完成;而受众也能够选择其意向的信息,即使这项信息不具有任何新闻价值,甚至完全不值一提。同时由于信息发布者的草根化,导致主观化、平民化的信息不断增加,或是缺乏原创性的大量转载、分享,且由于技术监管的不完善,直接造成很多大量不良信息在网上肆意流传,谣言、虚假信息、色情广告等通过自媒体大肆泛滥。信息本身真实性的降低和信息量爆炸增长加上并不完善监管纠错机制,客观上为我们接近真相增加了难度。 其二,就信息的接收者的特性而言,我们都知道,真相的最终获得不仅仅依靠于完整真实的信息传播,还需要人们有一个探求真相的过程。自媒体基于的网络环境开辟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样态,为人类生活开辟了“第二世界”,具有虚拟性、游戏性等显着特征。每一个网民都可以不公开自身的姓名、身份、职业,网上的一方不知道另一方的任何情况。由于真实身份的虚拟,真实社会中个体之间外在的差距也一并被抹杀。另一方面,电脑、手机等工具为生存在激烈竞争与巨大压力下的人们提供了惬意愉悦的游戏式环境。畅游在娱乐新闻、群体聊天、恶搞笑料中的大众将理性暂时丢弃,体验着游戏般无拘无束的狂欢。正是由于这种狂欢的心态之下,人们也就不再去关心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因此真相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远。 当然我们说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并不是说自媒体一无是处,并不是说自媒体就应该取消。正是因为我们看到自媒体本身所有的一些即时性、便捷性,为我们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所以我们才要正视自媒体所带有的一系列弊端,合理的使用才能真正的给我们带来福音。 谢谢! 驳论准备: 对方:从别人不想知道的变成不得不让人知道,使普通人在讨论公共事务的时候有更多的话语权。 我方:的确自媒体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机会,可是我们仔细想想,这能不能得出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呢如果说我们本身没有一个很好的讨论的态度,而是主观化、情绪化、不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的话,究竟能不能最终得出真正的真相呢所以说真正要看的是自媒体传播的特性与真相的是不是直融合对不对呢 对方:监督传统媒体 我方:对方辩友得出这个结论似乎是无懈可击,可是对方辩友您却没有告诉大家您方的基于的前提。那就是一传统媒体不那么好,它总是在出错;其二就是自媒体传播的信息总

新媒体时代的广播广告.(优选)

新媒体时代的广播广告 ------淄博交通文艺广播 近两年,广播在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之后似乎放缓了增长的步伐,在各种新媒体如日中天的发展之下,广播开始了数字化转型之路,看似对广播构成威胁的新媒体,实际上却是广播发展的另一个机遇。新媒体的发展为广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如何顺新媒体之势来实现广播的可续发展?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势在必行,广播广告的经营方式策略的转变等许多问题接踵而至,只有不断地进行探索,才能使广播更富有生命力,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广播广告经营,拓宽思路,拓展业务,是所有广播广告人所必须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广播最大的优势在于收听方便,而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互动性强和方便精准。必须把这二者联系起来。但是,广播的转型不仅要学习新媒体的互动精准,同时,也要结合广播的自身特点与新媒体融合。随着汽车的迅速增长,道路和城市化发展的不匹配,使得堵车时间迅速增长,广播的收听市场在急速扩张。 传统广播中广告形式只是单纯的依靠广播资源,并不与其它媒体整合,广告类型分普通和特殊两种形式。普通广告按照实际收听情况将广告时段划分等级,按时段类型、广告时长、广告形式制定价格。特殊广告要有正半点报时、特约播出、栏目或是冠名,专题等。 而新媒体时代的广播广告就有很大的不同,广播的网络广告可以利用电台网页,发布传统的网络广告,能够集影视娱乐性、平面的广告文字表现于一体,其投放形式及其多样,全球网络广告的形式主要是横幅式广告,此外还有竖式旗帜广告、按钮式广告、墙纸式广告、电子邮件式广告、弹跳广告、图标广告、文字连接等等。同时还可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广告,还有很强的互动性。 能与广播广告结合的新媒体包括:手机、播客、微博、微信、社交平台等几类。 手机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一机在手就可以完成通讯、上网、看报、看电视、听广播、拍照、摄像、制作音视频等诸多功能,而移动性是它最大的优势。传统媒体中,广播的伴随性是最高的,这与移动新媒体有着较高的一致性,这对于广播与移动新媒体相互融合非常有利,尤其是与移动个人多媒体终端的融合,广播将会以移动个人多媒体终端作为载体,大大弥补了传统广播定时播报、转瞬即逝、线性传播等缺点,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很多人在听广播的同时都会玩手机,当受众在广播中听到某个内容时,随手拿起手机进行搜索,那广播与移动互联网之间就完成了很好的衔接。 以微博为例,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和开放化,微博在中国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而且现在越来越多人都以手机作为发微博的平台。微博承载的信息量非常巨大,用户群体是众多年轻人,许多电台都设置了自己专属官方微博,许多主持人在做节目的同时更用微博跟听众沟通,,在原本只有声音的节目加入图像甚至视频以此增加节目的精彩性,听众可以实时参与讨论,这种方式尤其受到广大青年听众的欢迎,起到了很好效应,于此同时,主持人积累了一些粉丝,通过粉丝关注的形式进行广泛传播,影响面非常广泛,名人效应能够使事件的传播量呈几何级放大。微博将是植入式广告的最好载体之一,可以在趣味话题、图片和视频中植入广告,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就接收了广告信息。 以淄博交通文艺广播FM100为例: 淄博交通文艺广播节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实时交通路况,一类是社会热点民生,一类是城市市民服务。专题栏目有:《城市双行线》、《一路领先》、《100汽车俱乐部》、《美丽

麦当劳新媒体营销 案例

麦当劳新媒体营销经典案例2016年 麦当劳成功案例1:麦当劳打造营销新玩法 樱花甜筒跑酷0元抢,是麦当劳在中国开始O2O模式探索的新尝试。9月24日开始,百度地图上的麦当劳标志旁,出现了一支粉色冰激凌,这是麦当劳为新推出的樱花口味圆筒冰激凌量身定制的活动。 从麦当劳提供的数据看,这个在十一假期开展了10天的活动获得了超过2000万的页面访问量,50多万次分享,在社交媒体上,它获得了近7000万的阅读量,并登上了新浪微博的搜索热门排行榜。 这次营销基于LBS技术强大支持,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定位服务)是一种互联网的基本功能,它被认为是营销利器:通过用户饮食、消费的个人偏好数据收集,广告主不仅能准确知道消费者是谁,并能精准定位他们在哪儿,汹涌的流量背后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新品上市促销,樱花甜筒作为麦当劳新品的独特性,LBS精准的推送与定位技术,新奇有趣的活动创意,三者结合独具“引爆点”,完成了一次基于LBS的O2O精准营销。这次创新营销实验证明,商家是时候要在多种移动端平台上建立与消费者的联系了。 升级优惠券体系,打造完整的O2O闭环 樱花跑酷实际上是麦当劳优惠券形式的一次线上进化,优惠券一直是麦当劳用来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麦当劳中国称:“在美国,使用iPhone 6的顾客已经可以用Apple Pay 在麦当劳买单,或享受先下单支付再到餐厅取餐的便利服务。我们一直在做

很多业界领先的尝试。在中国,除了自身进行研发麦乐送手机订餐APP,我们也与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公司有多种合作与尝试,除了此次百度地图合作的樱花甜筒跑酷,我们在微信使用了支付和优惠券卡包功能、麦咖啡在支付宝和天猫商城也有较多尝试。” 当手机支付终端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时候,麦当劳在中国终于可以实现O2O的闭环。通过支付数据,麦当劳可以精准挖掘用户交易信息,分析消费者行为。用户的消费频次、经常光顾的店面、单次消费的金额、购买的食物品种等信息都可以进行归纳整理,然后个性化地向他们推送每个都不同的优惠券。 麦当劳优惠券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纸质优惠券。麦当劳的优惠券最早是通过印刷纸张的方式发放的,不仅发放成本高,而且印刷耗费时间长,且投放不精准。 第二阶段:在网站上下载优惠券,到店出示享受打折。但是并不能有效收集消费者信息。 第三阶段:团购模式下的麦当劳。从诞生之日起,团购逐渐成为网络营销的一种重要模式。但是,国内许多团购模式,为了吸引消费者对抗竞争者,采取线上线下不一致的价格策略,与O2O所倡导的整合理念背道而驰。 第四阶段:社会化营销。麦当劳把微博当做一个与消费者互动的平台,还通过一系列活动把线上线下相融合,比如消费者发送有和活动内容相关话题的微博,就可以获得手机短信优惠券,然后到门店出示。通过微博,麦当劳可以搜集用户转发、评论、以及阅读习惯,从而分析消费者行为。 麦当劳成功案例2:麦当劳见面吧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研究·传媒与发展 28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自媒体方式受众可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信息。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给新闻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更多样化的特点。因此,研究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意义重大。 关键词:自媒体;主流媒体;新闻担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08-028-02DOI:10.19483/https://www.360docs.net/doc/1116176036.html,ki.11-4653/n.2017.08.004 ■文/李长津 引言 在以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自媒体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舆论表达方式、生成机制和传导方式。受众可以通过更为多样的渠道获取信息,并且可以对相关的新闻信息进行评论与反馈,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掌握了解信息的主动权。相较之前的传播方式和渠道,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大增,成为社会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自媒体在给予我们一个更开阔、更便捷的舆论表达空间的同时,也给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带来了多重挑战。 1.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 只要打开电脑、手机,面对各种复杂的信息,很难区分真假。因为自媒体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形势,每个人都可以发布新闻,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是一个麦克风。我们要做的不是使用他们的观点,也不是当他们的粉丝,而是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发生了什么。然后,对这些新闻资料进行筛选、调查、分析和综合,加强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越是热点问题,社会越需要专业媒体和主流媒体的判断和声音。 很多时候,网络信息的发布、转载,很多都没有查处,甚至恶意炒作、诽谤、诋毁。我们知道,在论坛、博客等平台上,不同的人都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但作为主流媒体的新闻记者,需要的是通过正确的渠道访谈到真人真事,进行如实报道,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秉承媒体绝不是个人散发情绪的手段与平台,而是用来公布真相、发布真实信息的平台的态度。 2.主流媒体的机遇与挑战 主流媒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能够通过一系列权威调查和研究进行公正报道和价值判断,从而引领着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主流媒体的专业化优势、品牌优势,使其发挥着自媒体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作为网络关键信息源的主流媒体,应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作用和功能,全面引导网络信息的舆论导向,保障信息的有序传播和健康发展。 自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信息传播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自媒体凭借海量信息和快速、互动等特性,能够快速地将各种各样的声音传播给不同的受众,不同的言论之间相互切磋碰撞,其中也不乏一些不适宜、价值取向不正确的言论。现如今,很多网络谣言利用大众的恐慌心理进行泛滥式传播,很多公众不能够明辨是非,以讹传讹,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更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公信力,建立公共和互联网互动平台也更容易为受众接受。主流媒体要抢占自媒体时代的主动权,凸显主流价值观,充分发挥表率的作用,成为社会的领袖者。 当前,自媒体信息传播主体多样化、传播媒介多样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和突出,给传统的舆论生成传播机制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和变革。舆论平台也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官方舆论、媒体舆论、大众舆论并存,这种情形也进一步加剧了舆论引导的难度。在新闻事件发生后,主流媒体由于其自身的权威性,通常要对信息进行详细调查和核实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而自媒体凭借其快速和便捷性往往提前进行信息发布。这样,主流媒体就失去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其自身的作用和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壮大主流声势,不仅是受众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当前,社会媒体分化日益凸显,各方利益诉求日渐多样化。这就需要主流媒体及时释放解惑、凝聚人心,起到一定的资政作用。这是目前主流媒体所需要挑战与改善之处。 3.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3.1实现多元化的社会舆论表达 自媒体出现以来,人们的权利保护、法治、司法等社会

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良性竞争

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良性竞争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媒体发展时代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新生媒体力量主要以网络技术的相关媒体为主,例如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电视上网等。网络媒体也被称为第四媒体。本文从网络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优势和劣势,对当前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竞争与合作做出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竞争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移动电视、手机、楼宇电视等新兴数字媒体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媒体正面临着往日无需面对的严峻挑战,受众和广告收入日益缩水,覆盖面和影响力也显得力不从心。传统媒体在深思,信息技术具有先天强大的优势,网络媒体可以依附这种开放的技术优势,广播电视媒体同样也可以将其为我所用。因此,许多大型的广播电视媒体开始创建属于自己的网络板块领域,通过网络来吸引更多的受众。于是,广播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竞争在所难免。 1 广播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优劣势分析 1.1 广播电视媒体的两大优势 1.1.1 承载的信息权威,媒体公信力强 广播电视媒体相对于网络媒体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此,广播电视媒体的内容生产位于传媒业价值链的上游位置,其具有新媒体无法比拟的品牌影响力和忠实的受众群体。广播电视媒体的公信力的建立是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这也是网络媒体无法可比的。因此,广播电视媒体一般都具有“忠诚受众群体”,这是积年累月的财富与优势。 1.1.2 传统的阅读方式让年龄偏大的阅读者更感亲切、舒适 数据显示,广播电视媒体给读者带来的视听舒适程度要比网络媒体高得多,使读者阅读起来更加亲切和熟悉。传统媒体受众的一大部分是年龄偏大的高级消费人群,这也是网络媒体无法比拟的。这些优势使得广播电视媒体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着相当可观的市场空间。 1.2 网络媒体的优势 1)传播和更新速度快。网络媒体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以及实时更新,速度快,时效性较强;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社会

尹鸿: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社会 尹鸿清华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 心主任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早上好!感谢大家在周末的休息时间,这么早过来一起分享对新媒体和现代社会关系的一些想法。我们每个人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我们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存在,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整个媒介环境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的深刻改变。最近,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三番五次强调互联网和新媒介环境对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也包括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因此,这个问题对我自己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把自己在研究观察、使用分析新媒体过程中的一些感想跟大家一起分享。虽然不一定正确,我们对于新的知识、新的领域,未必都能提供正确的结论,但是可以提供启发性的思考。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样一个新的传媒时代会带来什么改变。大家都知道,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媒介如此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此深刻地把天各一方和近在咫尺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所以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应该是战略性的。我们要这样理解新的媒体与环境。 一、互联网信息时代 大家都知道,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关于互联网时代,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有表述,这本书是未来学家托夫勒写的。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向知识界推荐过这本书,也向当时的管理层推荐过这本书。这本书已经在描述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的新型革命,但是那个时候它还只是未来学家的一个想象,今天它正在变成现实。 实际上,今天我们进入信息时代,整个信息媒介对一个社会的变革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在这里推荐一位在传播学界被大家公认的具有里程碑地位的学者叫麦克卢汉。他有两个著名的观点,第一个是媒介是人的延伸,第二个是媒介即信息。所有的媒介本身就是信息,而这个信息首先是人的延伸产生的信息,所以麦克卢汉是第一个从媒介角度探讨人类社会变革的学者。马克思的经典表述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我们在劳动中会使用工具。而麦克卢汉强调的是媒介工具,媒介工具让人

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 四辩陈词

谢谢主席,再次问候在场各位: 首先感谢对方辩手的精彩发言,然而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下面请允许我为在场观众解释其中的几点谬论: 第一,对方辩友提到自媒体时代虚假信息多,谣言使得我们离真相远。首先,我方认为任何一个时代都必然存在虚假信息,而自媒体时代信息的受众主体是具有辨别能力的青年人;其次,对于自媒体平台上的虚假信息,我国在出台相关法律条例的同时不断完善的自媒体辟谣机制都在保障着这个时代的真相是越辩越明的。 第二,对方认为自媒体时代,大众关注热度易转移。我方认为,自媒体时代的信息爆炸分为两类:一类是不涉及违法犯罪的私人娱乐性质事件,只要当事人含糊其辞,此类事件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因为其不可强制调查的特性而无法追究到底,而在自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更多的曝光度其实是有利于大众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由此接近真相的;另一类则是涉及公共安全、违法犯罪等的可强制调查事件,而此类事件在自媒体时代的曝光度下在短时间内博得的关注度必然会形成舆论压力,使相关组织机构介入调查,即使事件最后热度降低,后程调查终也究会还原案件真相。 第三,关于自媒体时代真相的到来往往具有滞后性这一点。我方认为,自媒体时代将话语权直接交付给事件当事人,这势必提前了事件公布于众的时间,而后续的调查步骤则与传统媒体时代没有太大出入,如果只是武断地按照事件爆出到真相大白的时间间隔来断定滞后与否,我方相信在场各位也不敢苟同。 可以说自媒体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全民媒体时代,它开创了媒体的黄金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人,个个都有话语权。身处自媒体时代的我们不再是信息餐桌前的拘谨食客,被动接受传统媒体向我们投喂半生不熟的“营养餐”;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大厨”,踏入厨房,亲自挑选信息素材,利用各自的慧眼与匠心发掘素材真正的“滋味”。而互联网的链式结构使得各地域的“大餐”能够及时摆上同一张餐桌,所有人坐上同一个餐桌,这种全民饕餮带来的的不仅仅只是一时的新鲜感,所有人都能收到自媒体时代颁发的“评委证”,自主地评判、理智地听取、有效地接收,在碰撞与交流中更加接近信息的真相。 每一个时代,谣言与欺骗都不曾缺席。我们看到引起热议的上海姑娘,罗尔事件几经反转,被称冷血或自称被讹学生令人心寒,然而虚拟背后的真相却常常被人忽略:上海姑娘刺痛着割裂的社会,罗尔事件让我们体验到疾病的恐怖又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狡诈,自称被讹学生直指社会冷漠道德滑坡......自媒体时代解放的不仅仅只是公众的话语权,很多时候事件的结果只是一副皮囊,而事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状才是真相的骨架。自媒体时代是现代人描摹真相骨架的画轴,栩栩如生恰似一幅清明上河图,民生百态由此可窥。自媒体时代拉近了我们与真相的距离,就像乌云无法遮住太阳,谣言也同样无法蒙蔽真相。

对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方式的思考

对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方式的思考 本文阐述了新媒体的内涵及发展现状,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的转变,并对此作出了深入思考。认为,新媒体带给了受众群体生活方式以及交流方式的快速与便捷,但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媒体从事违法活动提供了便利,因此,需要在信息传播的过程当中,正视信息的舆论导向;做好信息传播的监督工作;加大力度打击虚假信息以及谣言的传播;帮助受众群体分辨网络信息的真假,吸收信息传播的正能量。 标签: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变化;影响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也持续革新,新媒体的出现迎合了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信息传播的新要求。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载体给人们的思想与思维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空间,也使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转变。新媒体以其更高速更快捷的特点迅速感染了受众群体,同时也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契机,这一问题值得有心人士的重视和思考。 一、新媒体的发展 1、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就是指在传统的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等之外所出现的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新的媒体以互联网、手机等多种载体通过社交软件以及互动平台将信息传播出去。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可以利用新媒体来进行娱乐活动,并且通过对新媒体的使用,受众群体达到了娱乐身心的目的。新媒体的出现虽然没有影响到人们的主观选择,但其独特的优势已经吸引了受众群体的目光。从蕴含的内容来讲,新媒体相比较传统媒体的内容更加丰富,所能一次传输的信息量也比传统媒体多,在传播速度上也更快速。[1] 2、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新媒体的出现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是人们在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所研究出来的产物。因此,人们在新媒体出现的开始就选择了对新媒体的接受。从新媒体的技术层面看,人们在新媒体现今发展的基础之上依然保持着对新媒体技术的研究,从技术以及材料设施等方面均以快速更替的形式不断的革新新媒体的功能,促使新媒体在技术上越来越先进。我国对于新媒体出现非常重视,一些企业从中看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不仅仅是国家组织团队对新媒体技术不断研究,部分企业也组织了相应的技术人员对新媒体不断的开发,试图占据新媒体技术的主导地位。在发展前景上,新媒体从开始出现就被人们所接受,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各类的社交软件出现,人们也对新媒体愈发的迷恋,现在,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受众群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媒体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人们在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都依赖于新媒体所传输的消息。从读书看报开始,居家旅行都需要新媒体做为陪衬,受到新媒体的功能引导,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