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的记账基础及应用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的记账基础及应用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的记账基础及应用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的记账基础及应用作为预算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是

一种各级事业单位核算和反映国家预算执行的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计量和分配利润;没

有明确的所有者权益,不得出资者分配剩余资产;不进

行完全成本核算,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一、事业单位会计的记账基础依据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1994 年颁布

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使得我国财政分配

格局和单位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变化。尽管事业单位属

于非物质生产领域,但仍是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

部分。事业单位在行使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职能的过

程中,既是服务供给方,又是商品、劳务的需求方,因此

必然会介入市场,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办事。事业单

位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根据市场需要,可以充分利

用单位现有的设备、技术和人力等资源,依法开展各种

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取得收人来满足自

我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渠道多样,有政

府财政拨款及事业收人、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经营收

入、捐赠以及借入资金等。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下,要

求事业单位为实现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增强成本意识,

加强支出管理,合理利用本单位资源,降低各项成本,

在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具体到会计核算方面,事业

单位首先要反映政府拨款的取得、开支以及核销的核

算过程,同时必须反映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的取得,以

及反映相应的支出及服务成本的计算和归集。因此,

充分认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的变化,是理解新《准

则》对事业单位确定记账基础的依据。

二、事业单位会计的记账基础确定

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实践中,根据业务情况和管理

要求选择合适的记账基础是科学地进行会计核算的重

要前提。所谓确定记账基础,主要是指确定会计主体

在会计核算中以什么标准划分并确认不同会计期间的

收入和费用。由于会计期间划分不同,有本期与非本

期的区别,所以必须界定不同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

在基础会计理论中,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不同

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的划分标准。采用不同的记账

基础,在同一会计期间内所确认的收入和费用数额不

一致或不完全一致。

1.权责发生制及适用范围

权责发生制是在划分收入费用时,以是否取得收

款的权利为标准确认收入,以是否形成付款的责任为

标准来确认费用,即以取得收款的权利和形成付款的

责任为标准。凡已经取得收款权利或已形成付款的责

任,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

用处理。其主要原因在于费用必须联系收入在同一期

间确认,准确计算盈亏。因此,权责发生制适用于实行

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和项目。

成本核算单位是对支出按成本核算程序实行核算

的单位。单位的业务或经营活动如果是从事提供劳

务,或者是产品的生产活动,其耗费表现为:服务和产

品加工业务的耗费和材料消耗、人员工资、固定资产磨损以及服务经营或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各种组织管理费

用。这些耗费以产品、劳动成果为载体与相应的收入

形成直接或间接的对应关系。对于以上从事产品生

产、提供劳务服务的单位,以产品服务项目为对象,归

集费用计算产品、服务的成本,有利于加强成本项目考

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是

成本核算单位合理地归集生产费用、正确计算成本的

前提条件。在同一事业单位内部,也可以根据需要对

不同的业务活动和经营项目分别选择收付实现制或权

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既可以简化单位会计核算,

又能够客观地反映有关经济内容,还可以提高会计核

算质量,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

2.收付实现制及适用范围

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是否收到或付出,作为确认

该会计期间收入与费用是否发生的标准。收付实现制

的操作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单位当期收到现金可能是上

期经营的成果,而当期付出的现金又可能在后期才能带

来成果。所以,以现金的实际收支确定的损益并不能代

表当期的真正业务成果,这种记账基础主要在不实行成

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和业务项目中使用。

不实行成本核算的单位是指按会计期核算、反映

和结转支出,而不按某一对象进行核算归集、计算和分

配费用支出来得到这一对象的成本的单位。其开展业

务活动或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主要表现为事务性的耗

费,而且这些耗费零散分布,与收人之间的对应关系大

部分不具规律性。因此,这类支出往往按照消耗主体

划分为人员费用、业务消耗和购置财产物资的消耗,再

通过会计期进行核算和反映,而不是以对象进行成本

的核算和归集。

三、事业单位会计的记账基础应用

事业单位采用不同的记账基础时,其应用记账环

节和记账的原始凭证存在一定差异,要区别对待。

1.收入记账基础的应用

在对收入进行核算时应按收付实现制原则,以收

到货款为记账标准,同时根据有关的收款和销售(发票)

凭证作为编制会计分录来反映收入实现,一般不使用

债权类往来款项的会计科目。如果以销售货物的实现

为记账环节,要以销售凭证(不一定有收款凭证) 作为

依据编制实现收入的会计分录;同时收到货款的情况

下,需要运用债权类往来款项科目。收到货款时,再按

收款凭证,编制反映收款、往来款转账的会计分录。这

些区别就是不实行成本核算和实行成本核算事业单位

在会计核算程序上的不同之处。因此,在一个核算单

位内部,有时需要对各种收入项目分别实行成本核算

和不实行成本核算。由于采用不同的记账基础,就产

生不同的记账环节和记账原始凭证,这样不同记账基

础确认的收入可以在不同的记账环节上被区分开,而

不需要设置不同的总分类核算账户。不过必须有二级

科目,对两种核算基础确定的收入加以反映和控制,以

便期末能把收入与相应的支出、费用比较分析,得到结

余的构成及其总额的详细资料。根据收付实现制的特

点,支出的确定和记录是在付款环节,即根据付款凭证

和有关报销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记录和反映支出,操作

简单易行。

2.费用记账基础的应用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支出时,确定本期的标

准是费用的归属期,而不是款项的支付期。由于费用

的归属期和支付期不一致,会出现费用的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本期应计,却并未实际支付的费用,即应计费

用,如应计水电费,应付未付工资等。第二种是本期预

先支付,但因受益期长,不计入本期而由以后各个受益

期负担的费用,即预付费用,如保险费等。应计费用和

预付费用要是由于还没支付而在本会计期内不必入

账,否则影响当期费用的真实性;不过预付费用则必须

在以后的受益期间,按受益比例分期摊销计入有关费

用账户,才能客观反映以后各期应分摊费用。应计费

用和预付费用也称为跨期摊配费用,是执行权责发生

制的费用的一种必然存在形式。应计费用和预付费用

的核算反映具有两个环节,即费用的计提环节和费用

的支付环节。对于应计费用应先反映计提费用,然后

反映支付款项;对于预付费用应先反映支付款项,然后反映计提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必须设置相应两个环

节的会计账户给予反映记录。尤其是应计费用的计提

和应付费用的分摊,只属于单位内部经济业务,没有外

来原始凭证,要是不进行统一的核算和规定,容易形成

漏记或重复记账。

3.权责发生制下的记账基础

目前,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相关规定中,没有

明确关于跨期费用的核算程序和方法。由于以权责发

业务,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

参考文献:

1.洪向东.论事业单位会计记账基础的确定及应用.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6).

2. 王继英,陈立民. 事业单位会计记账基础的确定及应用.今日科苑,2007(14).

会计师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提供 第一章 总论 考情分析 本章是会计基础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章,也是考生入门会计关键的一章。本章的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考生对本章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对后面章节的理解和把握。考试涉及各种题型,最近三年考试平均分为 7 分。本章的学习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牢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1.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人们为了适应生产管理、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例题 · 判断题】( 2010 年)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 『正确答案』√ 2. 会计信息系统论把会计的本质理解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背)这些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活动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背)会计的基本职能为核算与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的目的。(背)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反映的是资金运动情况。从内容上讲,它体现了(背)记账、算账、报账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实施的审查。 (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外部监督又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例题 · 单选题】( 2010 年)会计监督分为( )。 A.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B.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C. 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D. 国家监督和外部监督 『正确答案』 B

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方法

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方法 一、单位取得收入核算 1、财政预算内拨款(也就就是国库拨款),根据拨款单作账. 借:银行存款 贷:财政补助收入—---拨入经常性经费--—-人大事务---行政运行 —---政协事务---行政运行 ----…… —---拨入专项经费—-—-人大事务--—-行政运行 -—-—政协事务-———行政运行 --—-…… 2、单位收到财政局综合股核拨得各种收费与其她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 3、单位取得得零星杂项收入、有偿服务收入、捐赠收入、有价证券及存款利息收入等 借:银行存款 贷:其她收入

4、事业单位上级单位拨非财政补助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上级补助收入 5、单位收到财政部门(职能股室)、上级单位或其她单位拨入得有指定用途,并需要单独报账得专项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专款—-—-按资金来源与项目设明细账 6、事业单位收到附属单位按规定缴来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附属单位缴款 二、单位取得得往来款项核算 1、单位发生得临时性暂存款、应付等待结算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其她应付款--—-按债权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账。 2、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借入得有偿使用得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借入款项----按债权单位设置明细账。 三、事业单位按规定取得得应缴款项 1、收到“应缴预算款项"时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缴预算款———-按收费项目设置明细账

上缴国库时 借:应缴预算款--——按收费项目设置明细账 贷:现金(银行存款) 2、收到“应缴财政专户款”时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按收费项目设置明细账 上缴财政专户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按收费项目设置明细账 贷:现金(银行存款) 3、执收单位开具缴款书,交款单位直接将款项交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得 交入国库: 借:应缴预算款-—--按收费项目设置明细账 贷:应缴预算款---—按收费项目设置明细账 交入财政专户: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按收费项目设置明细账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按收费项目设置明细账 单位取得得收入必须及时入账,应缴预算与财政专户款必须及时足额上缴,不得坐支、挪用或私设“小金库”.“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年终余额为零 四、单位发生支出核算 1、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发生各项支出时 借:事业支出----基本支出(按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目”、“节”级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会计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会计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 A.会计核算与会计预测 B.会计核算与会计决策 C.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D.会计核算与会计分析 【答案】C 2.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的会计基础,主要是( )。 A.权责发生制 B.应收应付制 C.收付实现制 D.统收统支制 【答案】C 3.由于( )的存在,才产生了本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异,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C

4.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的是(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B.单位负责人 C.记账会计人员 D.总会计师 【答案】B 5.会计对象是( )。 A.生产经营过程 B.企业所有的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C.会计主体 D.资金运动的数量方面 【答案】B 6.( )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A.会计核算 B.会计决策 C.会计控制 D.会计考核 【答案】A 7.某企业2009年3月发生了如下经济业务:①预付下季度房租20000元;②收到3月份销售商品货款25000元,款项已仔人银行;③购买1000元的办公用品;④预收购货方定金12000元,货物尚未发送。以权责发生制为计算基础时,3月份的收支净额为( )元。

A.24000 B.16000 C.4000 D.36000 【答案】A 8.企业销售商品时,如果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即使已经将商品交付给购货方,也不应当确认销售收入,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 )的基本要求。 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相关性 D.重要性 【答案】B 9.关于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B.如果企业发生破产清算,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可以继续适应持续经营假设 C.在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D.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以货币作为会计的统一计量单位,二是作为会计计量单位的货币,其币值是稳定不变的 【答案】B 10.一般说来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 )。 A.是有区别的 B.相互一致的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的记账基础及应用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的记账基础及应用作为预算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是 一种各级事业单位核算和反映国家预算执行的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计量和分配利润;没 有明确的所有者权益,不得出资者分配剩余资产;不进 行完全成本核算,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一、事业单位会计的记账基础依据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1994 年颁布 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使得我国财政分配 格局和单位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变化。尽管事业单位属 于非物质生产领域,但仍是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 部分。事业单位在行使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职能的过 程中,既是服务供给方,又是商品、劳务的需求方,因此 必然会介入市场,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办事。事业单 位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根据市场需要,可以充分利 用单位现有的设备、技术和人力等资源,依法开展各种 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取得收人来满足自 我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渠道多样,有政 府财政拨款及事业收人、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经营收 入、捐赠以及借入资金等。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下,要 求事业单位为实现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增强成本意识, 加强支出管理,合理利用本单位资源,降低各项成本, 在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具体到会计核算方面,事业 单位首先要反映政府拨款的取得、开支以及核销的核 算过程,同时必须反映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的取得,以 及反映相应的支出及服务成本的计算和归集。因此, 充分认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的变化,是理解新《准 则》对事业单位确定记账基础的依据。 二、事业单位会计的记账基础确定 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实践中,根据业务情况和管理 要求选择合适的记账基础是科学地进行会计核算的重 要前提。所谓确定记账基础,主要是指确定会计主体 在会计核算中以什么标准划分并确认不同会计期间的 收入和费用。由于会计期间划分不同,有本期与非本 期的区别,所以必须界定不同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 在基础会计理论中,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不同 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的划分标准。采用不同的记账 基础,在同一会计期间内所确认的收入和费用数额不 一致或不完全一致。 1.权责发生制及适用范围 权责发生制是在划分收入费用时,以是否取得收 款的权利为标准确认收入,以是否形成付款的责任为 标准来确认费用,即以取得收款的权利和形成付款的

工商管理事业单位会计基础考试试题模拟课件资料复习题答案附后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收入和支出(教材第4节) 第三节净资产 第四节资产和负债(教材第2节) 第五节财务报告 第一节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一、会计体系 二、事业单位会计特点 一、会计体系 二、事业单位会计特点=考点 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2.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为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主,收入一般在实际收到款项时确认,支出一般在实际支付时确认。 事业单位对其经营活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对应收应付款项等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也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3.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大类。而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

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4.事业单位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不提减值准备)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事业单位的表述,正确的有()。 A.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 B.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利润 C.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应当计提折旧 D.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律采用收付实现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大类;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二节收入和支出(教材第4节) 一、收入 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事业单位的收入一般应当在收到款项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进行计量。 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收入,应当在提供服务或者发出存货,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或者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进行计量。 (一)财政补助收入 指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 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 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 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第四章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3、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北工业学校赵望菊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很好适应财政科学化、精细化改革的要求,通过近几年的实际调查,我们认为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关键词: 会计核算问题危害对策 行政单位是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事业单位是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同为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均以款项的实际收到或者付出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均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原则。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很好适应财政科学化、精细化改革的要求,通过近几年的实际调查,我们认为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方面: 1、账务处理不及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重申

请和使用资金,轻会计资料的收集与账务处理,导致资金虽已使用,但相对应的会计核算工作长期得不到处理。有的单位账务处理集中在年底进行,记账凭证日期集中在11月或12月,所附原始凭证经济业务发生及签报日期与记账日期不匹配,未做到日清月结,违背了行政、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原则。 2、记账凭证后所附原始凭证不完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原始资料不齐全,不能准确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全貌。 3、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凭证未按照经济业务发生进行序时登记,而是在年终采取分类登记的方法,表现为一本凭证一个支出类型,多笔同类经济业务,只做一张记账凭证,未做到经济业务按照序时、逐笔登记的原则。 4、账、表不一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上年度已在决算中列支的资金,有的记入上年度账、有的记入下年度账(集中表现在上下年度衔接的月份),造成账、表不一致。 5、会计凭证装订不规范。个别单位同类记账凭证连续装订,相对应的原始凭证也连续装订。 6、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划分不清。部分单位购入固定资产,只做费用支出,未登记固定资产。直接导致单位资产“家底不清”。

2020下半年海陵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

2020下半年海陵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 及解析 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的经济业务发生后会导致资产与权益原来的金额()。 A、发生不等额变动 B、发生同减的变动 C、发生同增的变动 D、不会变动 【答案】C 【解析】权益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因此,在所有者权益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负债增加肯定会导致权益金额增加。故选C。 2、在货币所具有的职能中,被用来支付商品赊买过程中的货款或用来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款项的职能通常称为()。 A、价值尺度 B、贮藏手段 C、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 【答案】D 【解析】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支付商品赊买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来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款项的职能。 3、主要供应短期资金,解决短期内资金余缺的市场是()。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股票市场 D、债券市场

【答案】A 【解析】按交易的金融工具的期限长短,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及1年以下的金融资产为交易标的物的短期金融市场,其子市场主要有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等。 4、某茶场女工班6人,日采茶叶分别是60、69、72、81、89、102公斤,则该班工人日采茶叶的极差是()公斤。 A、36 B、38、8 C、42 D、60 【答案】C 【解析】题中,最大的标志值为102公斤,最小的标志值为60公斤,故极差为:R=Xmax-Xmin=102-60=42(公斤)。 5、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A、不得从事损害所在组织利益的活动 B、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并合理使用职业判断 C、在履行职责时,做到诚信正直、保持客观性 D、在审计报告中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意愿披露相关事项 【答案】D 6、企业从应付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所得税,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A、应付职工薪酬 B、管理费用 C、应交税费 D、其他应付款 【答案】A 【解析】企业从应付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为: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故选A。 7、下列税种中,直接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是()。 A、个人所得税 B、增值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答案】A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 [摘要] 我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存在诸多不利之处,需进一步深入财政改革,引入权责发生制。文章通过分析现行收付实现制的弊端,根据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出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 在我国会计核算中,核算基础主要有两种,即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但近年来,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改革措施的实施,直接触及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基础问题,是继续采用收付实现制还是采用权责发生制,现就此浅谈一下。 一、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弊端 1.无法对复杂多样的新业务进行正确的处理。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存在采购环节与付款环节相分离的现象,出现了货物已到,发票账单未到、款未付的业务,也出现了货款已一次性支付,但货物尚未到达的业务。在收付实现制下,行政事业单位对未支付货款,但已收到的物资,不登记入账,对仅支付部分款项的物资,也只能按拨款单据中的实际支付金额确认和计量,显然不能对采购业务进行确切地反映。 2.引发不同年度间收支规模的波动。收付实现制下,记录收入、费用的时间是以款项的收到或付出的时间为准,而不考虑收支项目的匹配性。现实是,无论是行政单位还是事业单位都存在着并非每年都发生的费用如固定资产修理费,在修理费发生的年份,支出规模较大,其余年份则没有或发生数额较少的支出,造成各年度的支出规模不一。 3.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的会计信息,不可比性较大。一是纵向不可比。收付实现制是按当期实际收入数和支出数分别确认和计量的,一些应分属不同会计期间的收入和支出项目,由于在本期发生,便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数,从而导致前后会计期间信息的不可比。二是横向不可比。收付实现制是以资金是否实际付出作为确认支出和费用的标准,而不核算资本的损耗。另外,虽然目前大多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有些事业单位已采用权责发生制,如医院。两种会计核算基础所反映的会计信息质量必然不同,也使得各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具有可比性。 4.不能客观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结余。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当年的结余就是当年实际发生的收入和支出的差额,据此结余可能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当年的收支平衡,可能人为决定当年的收入数或支出数,以达到收支平衡的目的,使财务信息缺乏可靠性和一致性。这种收支平衡的背后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应收未收、应付未付等虚假平衡现象。二是虽然单位账面反映

第十章事业单位会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事业单位会计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无形资产的处置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无形资产的处置具体包括转让、无偿调出、对外捐赠无形资产 B、当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事业单位带来服务潜能或经济利益时应当按规定报经批准后核销 C、无形资产转入待处置资产时,事业单位应将其账面余额和相关的累计摊销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D、无形资产处置净收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2、无法偿付或债权人豁免偿还的应付账款,应转入()科目。 A、其他收入 B、经营收入 C、事业收入 D、事业基金 3、事业单位年终结账时,下列项目中不应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的是()。 A、“事业结余”科目借方余额 B、“事业结余”科目贷方余额 C、“经营结余”科目借方余额 D、“经营结余”科目贷方余额 4、下列各项中,属于事业单位资产的是()。 A、财政补助结余 B、非财政补助结转 C、应缴财政专户款 D、财政应返还额度 5、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支出不涉及()科目。 A、经营支出 B、事业支出 C、应付职工薪酬 D、存货 6、事业单位收到从财政专户返还的事业收入时,在会计处理时应贷记的科目是()。 A、事业收入 B、财政补助收入 C、应缴财政专户款 D、上级补助收入 7、()是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补助资金。 A、经营结余 B、事业结余 C、财政补助结余资金 D、财政补助结转资金 8、下列关于事业单位长期投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B、以货币资金取得的长期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记账 C、以实物取得的长期投资,应当按照实物原账面价值记账 D、以无形资产取得的长期投资,应当按照评估确认的价值加上相关税费记账 9、下列各项中,反映事业单位某一会计期间事业成果及分配情况的报表是()。 A、收入支出表 B、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C、资产负债表 D、会计报表附注 10、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A、无形资产 B、事业支出 C、累计摊销 D、非流动资产基金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事业单位长期应付款核算内容的有()。 A、存入保证金 B、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 C、跨年度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款 D、购买材料应付的款项 2、关于上缴上级支出科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A、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B、期末结转后借方余额表示应上缴但尚未上缴的款项 C、上缴上级支出指的是上缴国库的支出 D、期末,应将上缴上级支出本期发生额结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3、对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关于其计量金额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当按照有关凭证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 B、没有相关凭据的,其成本比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等确定 C、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所取得的固定资产按照名义金额(即人民币1元)入 账 D、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不入账 4、下列关于事业单位报表附注的内容,正确的有()。 A、单位整体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的说明 B、重要资产处置情况的说明 C、重大投资、借款活动的说明 D、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调整情况的说明 5、下列对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该科目借方登记收到授权支付到账额度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汇总(2020年8月整理).pdf

2013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汇总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 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 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 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 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 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5、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6、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7、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 减金额、余额等。 8、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

2020下半年射阳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

2020下半年射阳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 及解析 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企业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答案】A 【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故选A。 2、首次提出公共物品概念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保罗?萨缪尔森 D、理查德?马斯格雷夫 【答案】C 【解析】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公共物品的这一定义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首次提出。公共物品的形式化定义奠定了现代财政学的基础,从此,公共物品才被纳入与私人物品一样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分析公共物品的最优配置问题才成为可能。 3、在数据的分组中,()是一组变量值的代表值。 A、组距 B、上限 C、下限 D、组中值 【答案】D 【解析】在数据的分组中,组中值是一组变量值的代表值。

4、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中,可靠性最强的是()。 A、购货发票 B、销货发票 C、应收账款函证回函 D、采购订货单副本 【答案】C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存货成本的是()。 A、商品的买价 B、商品的增值税(取得专用发票) C、商品的消费税 D、商品的运输费 【答案】B 【解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支付的增值税符合条件的可以抵扣,不计入存货成本。企业购货时所支付的运杂费等应计入存货的成本。消费税是价内税,包含在商品买价中。故选B。 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基础是()。 A、现代企业制度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无产阶级政权 D、按劳分配制度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它的产生不是以一种私有制形式代替另一种私有制形式,而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是一场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深刻革命。 7、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实现的。 A、市场交易 B、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 C、协商 D、投票规则 【答案】B 【解析】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而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 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资产要素的是()。 A、应收账款 B、预收账款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练习题

2011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B.会计核算基础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C.某些具体业务的会计核算与企业会计不同 D.会计报表较为简单,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2、事业单位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经营用材料盘亏,其中属于正常损耗的应()。 A.计入当期事业支出 B.计入当期经营支出 C.计入当期生产成本 D.冲减经营用材料盘盈价值 3、事业单位在财产清查中发现事业用材料盘盈,其中属于正常溢余的应()。 A.计入当期经营支出 B.计入当期事业支出 C.冲减当期事业支出 D.冲减事业用材料盘亏价值 4、下列关于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对外投资包括债权投资和其他投资 B.以货币资金的方式对外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记账 C.以实物的方式对外投资,应当按照评估确认的记账 D.以无形资产的方式对外投资,应当按照原账面价值记账 5、事业单位投资期内实际取得的利息、红利等各项投资收益,应当计入当期()。

B.经营收入 C.其他收入 D.营业外收入 6、下列有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重置完全价值入账 B.接受固定资产捐赠发生的相关费用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C.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D.固定资产从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下月起计提折旧 7、下列各项中,属于事业单位事业基金的有()。 A.修购基金 B.专用基金 C.固定基金 D.投资基金 8、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的净资产。 A.指定用途 B.自由使用 C.非限定用途 D.专项投资 9、某事业单位2010年取得经营收入500 000元,取得其他收入100 000元,发生经营支出120 000元,发生销售税金总额为130 000元,其中由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为90 000元。则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事业单位当年的经营结余为()元。 A.250 000 B.290 000 C.300 000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整理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提要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对事业单位实行分类改革后,公益性事业单位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范围、基础以及固定资产核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拟就公益性事业单位上述三个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范围;会计核算的基础;固定资产核算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名词,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它是在计划经济的特殊背景下形成的,但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对事业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走过了近30年的事业单位改革探索之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提出对事业单位实行分类改革后,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将事业单位划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逐步实现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环境下,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环境也将发生新的变化,本文拟就改革后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范围、基础及固定资产核算等相关问题做一分析。 一、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分析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事业单位的会计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逐步建立起单独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事业单位分行业的会计制度。现行会计准则及制度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基础及固定资产核算均有明确的规定:事业单位有关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有关规定执行,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按原价反映。上述规定在一定时期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政府采购的不断深入、国库集中支付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逐步推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予以调整,以便适应新情况对会计核算的要求,更加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二、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

2020下半年江宁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

2020下半年江宁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 及解析 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在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对于购买者是一种()。 A、债权或资产 B、债务凭证 C、书面契约 D、货币资金 【答案】C 【解析】金融工具又称信用工具,是指机构单位之间签订的、可能形成一个机构单位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性工具的金融契约。 2、广义的市场是指()关系的总和。 A、商品消费 B、商品供给 C、商品需求 D、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 【答案】D 【解析】广义的市场是指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市场。 3、某企业销售产品一批,价款10000元,增值税额1700元。货款收到8500元,其余3200元未收到,该项业务引起()。 A、收入增加8500元 B、收入增加11700元 C、收入增加10000元 D、资产增加8500元 【答案】C 【解析】本题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8500,应收账款32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因此,该项业务引起收入增加10000元,资产增加11700元。故选C。 4、下列有关内部控制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内部控制的设置和运行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 B、外部压力不会削弱或使内部控制失效 C、内部控制为提高审计效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D、内部控制一般仅针对常规业务活动设置 【答案】B 5、从性质上讲,现代企业财产所有权属于()。 A、财产运营权 B、财产使用权 C、财产归属权 D、财产处置权 【答案】C 【解析】财产所有权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从性质上讲是属于财产的财产归属权。 6、下列各项中,属于预防性控制的是()。 A、将预算与实际费用的差异列入计算机编制的报告中并由部门经理复核 B、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收货报告,并更新采购档案 C、会计主管每月末将银行账户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D、管理层定期执行存货盘点,以确定永续盘存制的可靠性 【答案】B 7、“将验收单和卖方发票上的日期与采购明细账中的日期进行比较”属于购货与付款循环中()。 A、内部控制目标 B、关键的内部控制 C、内部控制测试 D、实质性测试 【答案】D 8、以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为特征的货币是指()。 A、本位币 B、金属货币 C、主币 D、辅币 【答案】D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的十大改革(一)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的十大改革(一) 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财政部于1997年5月和7月分别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规定该准则和制度于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将财政部原制定发布的自1989年1月1日起实行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与这次新制定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作一比较,可以归纳出事业单位会计在以下10个方面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1.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有所改变 原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为:《会计法》→《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为:《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即事业单位的会计法规在会计制度这一层次上已与行政单位会计法规相分离,并采用“准则”加“制度”的规范模式。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分离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即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 (1)性质不同。即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质,行政单位属于政权性质。 (2)经济业务活动的内容不同。即事业单位主要从事事业活动,生产精神产品;行政单位主要从事行政活动,维持社会运转。 (3)财务管理的要求不同。即事业单位可以严格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预算一旦确定,一般不予调整;但行政单位则可能不一定能严格实行如事业单位的这种预算管理办法,可能需要根据行政管理情况的变化,适当增加预算的弹性,国家不能一天没有行政管理。 (4)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即事业单位,尤其是有条件走向市场的事业单位,其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要比行政单位大,也即事业单位可能会有一笔数字较大的事业收入;但行政单位没有相应的“行政收入”,只有财政拨入经费。 (5)收支情况复杂程度不同。即事业单位收入来源多渠道,如有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渠道,支出使用多用途,如有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等用途;而行政单位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一般只有拨入经费和预算外资金收入,支出也主要是用于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一般只有经费支出,行政单位一般要求与所属经济实体脱钩。事业单位实行“准则”与“制度”规范模式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 (1)事业单位涉及的行业较多,如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行业在经济业务内容、活动方式、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会计核算的要求和会计管理水平等方面差别较大,必须有较高层次的会计准则规范,以确保各行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2)会计准则由于其层次较高,因此,内容不可能具体,为便于实务工作者实际操作,就有必要再根据准则制定制度,制度就比较详细具体,基层单位可以依照其规定具体操作。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更加完善。 2.会计与财政的关系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内容混合在一起,如“第四章货币资金的核算与管理”,“第五章全额预算收支的核算与管理”,“第六章预算外收支的核算与管理”等等,内容杂乱。在《新制度》中,着重规范了会计核算工作,突出了会计核算的方法,而将财务管理的要求全部纳入《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有关行业财务制度中。这样,《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行业财务制度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改革,会计与财务的关系得到了理顺。 3.会计主体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认为是预算资金活动,即“以预算资金活动作为记账主体”。这使得事业单位变成了是国家财政的一个报销单位,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经济管理的观念淡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四条明确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