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池》教案最全版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

第三节电解池

教学目的

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使学生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工业、电冶金工业的化学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电解原理

实验准备:小烧杯、玻璃棒、碳棒、导线、电流表、直流电源。

25%的氯化铜溶液、碘化钾淀粉试纸、新铁钉、铜片、铜氨溶液(通过向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浓氨水的方法制得)。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与启发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谁能举例说明原电池是怎样的能量转化装置?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导入新课]电能如何才能转变成化学能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设疑]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能导电,金属的导电过程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是否与金属的导电过程相同呢?

[学生实验]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4—2](将U型管改为小烧杯),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总结]实验现象阴极:碳棒上逐渐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

阳极:生成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

[启发引导]请大家根据实验现象和氯化铜溶液的组成成分以及原有知识分析推断两极生成物的名称。

[学生讨论](略)

[学生总结]两极产物阴极——铜阳极——氯气

[设疑]氯化铜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为什么会生成Cu和Cl2呢?

[讲述]CuCl2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Cu2+和Cl-

[板书]CuCl2 =Cu2++2Cl-

[讲述]通电前,Cu2+和Cl-在溶液里自由运动;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负电的Cl

2+移向阴极,并得-移向阳极,并失去电子被氧化成氯原子,进而结合成Cl

2放出,带正电的Cu

到电子被还原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上。

[课件展示]播放课前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模拟CuCl2溶液中Cu2+和Cl-在通电前后的运动、变化情况。

[板书]阴极:Cu2++2e-=Cu (还原反应)

阳极:2Cl--2e-=Cl 2↑(氧化反应)

[小结]电解质溶液在导电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

[板书]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学生活动]让学生独立书写电解CuCl2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请1—3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

[板书] CuCl2Cu+Cl2↑

[过渡]下面我们再分析电解池的两个电极。

[板书]2、电解池的两极

[讲述]电解池的两极是由与之相连的电源电极决定的。

[板书]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设疑]电解质溶液是如何将电路沟通的呢?

[板书]3、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

[学生活动]请学生讨论、总结并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板书]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

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讲述]由上面分析可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必须有阴阳离子的参与,如果溶液中的离子不参加反应,电路就不能沟通,所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引导]在上述分析过程中,我们始终回避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水的电离。

[提问]CuCl2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哪些?

[学生回答]Cu2+、Cl-、OH-、H+

[设疑]为什么电解时,只有Cu2+和Cl-放电呢?这要涉及到离子的放电顺序问题。

[板书]离子的放电顺序

[讲述]各种离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因此,电解时离子放电难易也不同。

阳离子:Ag+>Hg2+>Cu2+>Fe2+>Zn2+>H+>Al3+>Na+>K+

阴离子:S2->I->Br->Cl->OH->含氧酸根

电解电解质溶液时,在阴阳两极上首先发生放电反应的离子分别是溶液里最容易放电的阳离子和最容易放电的阴离子。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解的原理,认识了电解池的功能,下面请同学们在总结本节知识以及回忆前面所学的原电池知识的前提下,填写课前所发放的表格,并注意比较。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总结比较表

内容原电池电解池

电极规定

电极反应

电子移动方向

能量转变

[学生活动](略)

[投影]选取1—2份学生填完的表格投影到大屏幕上,师生共同点评。

[课堂练习]

1.如下图所示两个装置中,溶液体积均为200 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 mol·L -1,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通过0.02 mol电子,若不考虑盐水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的

B.

C.溶液的pH

D.

①阳极:4OH--4e-===2H 2O+O22H++2e-===H2

2.甲、乙两个电解池均以Pt为电极,且互相串联,甲池盛有AgNO3溶液,乙池中盛有一定量的某盐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中电极质量增加2.16 g,乙池中电极上析出0.64 g

A.CuSO4

B.MgSO4

C.Al(NO3)3

D.Na2SO4

3.用石墨电极电解100 mL H2SO4与CuSO4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溶液中Cu2+

A.1 mol·L-1

B.2 mol·L-1

C.3 mol·L-1

D.4 mol·L-1

4.用惰性电极电解V L MSO4的水溶液,当阴极上有m g金属析出(阴极上无气体产生)

时,阳极上产生x L 气体(标准状况),同时溶液的pH 由原来的6.5变为2.0(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则M

A.V m 100

B.V m 200

C.x m 4.22

D.x

m 2.11 5.用Pt 电极电解C uCl 2溶液,当电流强度为a A ,通电时间为t min时,阴极质量增加m g,阳极上生成标准状况下纯净气体V L ,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忽略不计,且以q表示1个电子的电量,M表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Vq at 672 B.Vqm at 64 C.mq

Mat 60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1.B 2.A 3.A 4.BD 5.A

[作业]教材习题P 83 1、2、3

[板书设计]第一节 电解原理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CuCl 2 =Cu 2++2Cl -

阴极: Cu 2++2e -

=Cu (还原反应)

阳极: 2Cl --2e -=Cl 2↑(氧化反应)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CuCl 2Cu +Cl 2↑ 2、电解池的两极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3、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

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

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w.w.w.k.s.5.u.c.o.m

“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而要改变行为,就要先改变思想。是的,若要改变自己,让我们从思想开始人要昂扬不要张扬昂扬,是乘风破浪的船帆,张扬,是折戟沉沙的暗礁。人们常说:“人要斗志昂扬,切不可趾高气扬”,说明人活于世,还是要有点儿精神的。生活中,大凡张扬者,总是傲慢自恃,目空一切。由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必然遭人嫉恨,以致于众叛亲离,郁郁而不得志;而一

个昂扬向上的人,由于心态积极,大气随和,且与人为善,一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大多都能一步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最终走向成功。所谓“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人要执着不要固执执着,说到底是对信念的不懈坚持,是一种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而固执属于非理性的,固执虽然也是坚持,但却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偏执。因此,我们切忌将坚持与固执划等号。许多时候固执是非理性的想当然,而坚持则是经过理性分析之后做出的理性决断。现实中,我们既要做到不因他人的错误劝解,而随意放弃自己的目标,也不要因为对方的善意且正确的提醒或规劝而固执己见。人要执着,只有执着才能成就人生;人不能固执,一旦固执,人生也必受困人要自信不要自负自信与自负的区别在于:自信者相信自己的能力,既能恰当的评估自己,还能看到别人的自信和长处;而自负的人总是目空一切,习惯性高估自己,也不会尊重和采纳他人的正确主张或建议。可以这么说,人的一生自信是成功的起步,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人一旦没了自信,做起事来就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不仅难以干好工作,也容易丧失机遇。当然,倘若自信过了头,也容易变成自负,因为盲目的乐观,也会让人一叶障目。因此,做人既不能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夜郎自大,也不能因为过往的挫折或不幸而丧失信心,低估了自己的能徐悲鸿曾说: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这傲骨指的就是骨气。做人绝对不能有傲气,因为,骄傲会使人变得无知。人一旦有了傲气,就会自命不凡,容易变成井底之蛙,从而目光短浅,目中无人,这无异于人生的“毒药”,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不幸;做人不可以没有骨气,因为,人有了骨气才会有原则和立场,才可以处理好身边复杂的事情,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因此,骨气,既是做人应有的风范,也是人性的大美。一个有骨气的人,不仅人格有高度,做人也有温度人要大气不要小气大凡“小气”不外乎三种情形。一是对自己抠门却对外大方。这种人其格局也是大气的,无疑值得敬佩和交往;二是对自己大方却对外小气的人。这种人非常自私,时间久了朋友都会慢慢疏远或离去,自然难有真心朋友;第三种是对自己和外人都吝啬的人。这类人最为悲哀,既缺乏生活乐趣,也没有朋友难以享受人生。常言道:欲成大器,得养大气。大气之人不仅谈吐大方得体,处世自然和谐,还能海纳百川,高屋建瓴地看问题。就如一本好书,让人感觉厚重而爱不释手。人要多些书卷气,少些书生气显然,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有书卷气的人,身上不仅散发着一股淡淡的书香,带着纸的气息,透着墨的芬芳,千百年来,那一缕缕飘逸的书香,也把一批批文人志士,熏陶和浸润得文雅儒雅、优雅高雅。现实中,有些人虽然读书不少,由于不接地气,充其量也只是个“书生”.古人云: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为什么?因为,一旦读书读成书呆子,看问题就会简单片面,做人若不懂得变通,就容易活在真空和虚幻之中,以至于既成不了大器,也很难成大事示强,并不是看谁的嗓门大、音量高、话语狠。必要的时候,我们必须示强,可以说是一种智慧的运用。既是一个人坚强意志和顽强态度的对外宣示,也是一个人力量和立场的刻意表露。如果说逞强,是一种耀和显摆,是嚣张、狂妄的耍威风;那么示强,代表了秀肌肉、亮剑和示人心。生活中,真正的强者从不逞强,有一种说法,示强是力量的表露,逞强是自不量力的表演。在我看来,示强而不逞强,威而不怒,屈人而不以战,且懂得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示强人可示弱不可软弱虽然人的本能是不轻易向人示弱,但适度地示弱,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气度。现实告诉人们,人可以示弱,决不可软弱。因为,人若软弱,就会扛不住事担不起责,就会习惯性仰人鼻息、寄人篱下而苟且,没志气没骨气没底气。而示弱则不同,很多时候,示弱者不显山不露水,不惹事不生非,给人的感觉不具挑战性和威胁性,既可以说是变通之计,也可以说是韬光养晦、养精蓄锐的一种策略。如果说不低头不屈服是有个性的话,那么示弱而不软弱,无疑是聪明的选择人可以示好不可讨好人与人交往,若有矛盾和裂痕一直僵着,绷紧的关系不仅不能改善,还可能因绷而溃。示好与讨好的区别就在于:讨好是纯粹的取悦、迎合或迁就,是不讲原则的曲意逢迎和别有用心的假意奉承;而示好则是表达友善的一种语言与信号,不仅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更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修为。喜欢讨好的人,千方百计揣摩别人的心思和脸色说话办事,没尊严没原则没底线;不懂示好的人一根筋到底,一条道走到黑,不懂得灵动善融,呆板而乏味;唯有懂得示好的人,才能审时度势,拿捏好火候,给人与人的关系抹上一道暖色,涂上一层亮色人可低调不可低声说到底,低声就是在做“鸵鸟”,也是在低级做人。既是人格萎缩、精神萎靡的一种写照,也是缺乏骨气,不敢担当的一种表现。低调不等于低声,低调的人不仅深刻而不肤浅、不显山不露水,还能以平和的心态、不争的姿态待人接物。低调的人,不仅具备分析判断、把握分寸的能力和智慧,清楚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下需要隐忍;也知道在纷纷扰扰中留一份余地,留一份清醒,懂得择高处立,寻平处坐,向宽处行。因此,低调不仅是为人的一种内涵,更是一门学问。方丈正在坐禅,将军冒冒失失开了口,老方丈眼睛都没睁开,很轻蔑地说:"你这样一介武夫,连个起码的礼数都没有,还配听什么修禅的道理."将军大怒,咣当一声拔出剑来,直指老方丈鼻尖"你个臭和尚,问你是给你面子,还不识抬举了?!"方丈睁眼,一指将军:"此一念,你就在地狱."将军一怔,忽然羞赧,掷剑伏地:"在下失礼,本来是为求教于师父,还请师父宽恕."方丈淡淡地说:"此一念,你已经在天堂."随着长大,看见都市里的街道一天比一天宽,人的心量却一天比一天窄.开的私家车越来越好,路却越来越堵,以至于出现了路怒一族.于是常常想:浮沉忙碌间,我们还能不能照顾好每一个起心动念?有句话"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人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有个诱因,难免就起了嫉妒、贪婪、烦恼、报复各种念头,关键是有没有一种觉悟能及时制止了念头,让自己明辨是非的理智赶在做傻事之前醒过来看"烦恼"二字,那是火冲上了顶、乱了心,而"觉悟"二字,恰恰是"见我心".于狂喜中、于暴怒中、于飞短流长的环境中,得见自己的心,都不容易.世间最难辨识的不是远方,是近处;最难评价的不是网上的人和事,是自己.世间最难把握的也不是一生,是一念.一位朋友给我讲过一件乡村往事:三十多年前,在他女朋友家的村里,有一户人家的女儿跟人私奔,怀了身孕.连续几家女眷来跟他后来的丈母娘议论这件事,可他这位准丈母娘就是不接一句茬儿.别人义愤填膺之余好奇追问这位邻居不表态的原委,老太太慢悠悠说了一句:"我家有四个还没出嫁的丫头,我不敢担保自己家的闺女个个不落话把儿,我也不敢笑话别人家的闺女".后来,这家的女儿都考了出去,个个很有出息.乡里都说,是为娘的家有规矩,口上也积德.时时心存"不敢",就熄了些自己的妄念,多了点儿对别人的恻隐.一念不炽,就烧不毁理智清明.努力照顾好当下每一个念头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悠悠岁月,悄然无声地从指缝间流逝。当醒悟时,剩下的或许只是一声叹息。人生苦短,岁月不待,在有限的生涯里,又何必在失落与苦恼中徘徊?人生是一本厚重的书,需要用一生的时间认真研读,用心领悟,我们很难参透自己手掌,那纵横交错的纹路,仿佛是无言的上苍在说一切命运尽在自己手里。人生是一种大境界,不必强求一切局部的完美,只有如此,才能多一分洒脱,少一分怨恨和抱怨,生命里也才会多些开心。在人生旅途,并非所有的呐喊都有回声,并非所有的蓓蕾都有开放的机会,只要我们以宽广的胸怀和开朗的态度对待生活的艰辛,永远都不放弃对生活的信念,那么无论怎样生活,也都会变得有滋有味,生活里也都会有笑声相伴。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说不清自己最重视的人或物会在何时与我们分道扬镳,连我们身体的某一部分,都有可能无法陪同我们走到终点。而心情,只有心情,像影子一样是我们一生不离不弃的挚友,是与我们的生命“等长”的东西。心情好,我们才能活得美,满怀着快乐,我们才能活出完美的生命。快乐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岗;快乐是一抹阳光,催开迟开的花朵;快乐是一汪甘泉,浇灌干涸的希望;快乐是一盏明灯,为他人也为自己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快乐是一种神奇的善良,它能使人世间的很多平凡变成精彩。有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不停在风口浪尖上摇晃,她说,只要盛开,就要怒放;只要坚持,就是希望!她的世界,禁锢在小小的花盘上。可是她说,眼里的天空,无限大,虽然孤独,却从不寂寞。风雨吹打着她,而她,却始终微笑。她说,笑容就是一块调色板,只要能够拥有快乐,生命的画图上就有了最美丽的色彩。她把痛苦与泪水,藏在花开的瞬间。她说,只要还能怒放,就要开成最美的一枝蒲公英。

立体几何全部备课教案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一、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1.了解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2.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一步熟悉反证法的实质及其一般解题步骤. 3.通过探究线面平行定义、判定和性质定理及其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有关定理的发现、证明及应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类比、转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重点: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性质定理的应用; 难点: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反证法证明,线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的应用. 二、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 1.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 如果直线和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直线叫平面的垂线;平面叫直线的垂面;垂线和平面的交点叫垂足. 要点诠释: (1)定义中“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就是指“平面内的所有直线”,这与“无数条直线”不同, 注意区别. (2)直线和平面垂直是直线和平面相交的一种特殊形式. (3)若,则. 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符号语言: 特征: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要点诠释: (1)判定定理的条件中:“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是关键性词语,不可忽视. (2)要判定一条已知直线和一个平面是否垂直,取决于在这个平面内能否找出两条相交直线和已知直线 垂直,至于这两条相交直线是否和已知直线有公共点,则无关紧要. 知识点二、斜线、射影、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过斜线上斜足外的一点间平面引垂线,过垂足和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要点诠释: (1)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在平面由射影是一条直线. (2)直线与平面垂直射影是点. (3)斜线任一点在平面内的射影一定在斜线的射影上. (4)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 0°的角. 知识点三、二面角

一轮复习_电解池教案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复习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 理解电解的原理,记住常见离子的放电次序,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 (2) 能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和电解总反应方程式 (3) 能正确分析充电电池 (4) 使学生了解铜的电解精炼和电镀铜的原理。 (5) 了解氯碱工业反应原理:正确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和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 能力方法目标 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体验大胆猜测。 电解原理 1. 电解的概念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熔融态离子化合物)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注意:①电流必须是直流而不是交流。②电能转化为化学能。③强有力氧化还原反应手段 2. 电解池的概念 借助于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也就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3.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1)直流电源。 (2)两个电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离子化合物。 4. 放电次序 ①放电:阳离子得到电子或阴离子失去电子而使离子所带电荷数目降低的过程。 ②惰性电极:用石墨、金、铂等还原性很弱的材料制做的电极,理由是它们在一般的通电条件下不发生化学反应。 ③非惰性电极:用铁、锌、铜、银等还原性较强的材料制做的电极又叫做活性电极,它们做电解池的阳极时,先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惰性阳极上:S2->I->Br->Cl->OH->SO42-(NO3-)>F-(与阴离子还原性一致);阴极上:Ag+>Hg2+>Fe3+>Cu2+>(H+)>Pb2+>Sn2+>Fe2+>Zn2+>(H+)>Al3+>Mg2+>Na+(与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一致) 说明:由于H+离子放电产生的H2不能很快地离去,增大了电极与溶液之间的电阻等原因,使H +的放电顺序发生变化。还应注意:在离子浓度相差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浓度大的离子可能先放电,如:电解饱和ZnSO4溶液时,阴极上的主要产物是锌 5. 电解质导电的实质 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离子化合物)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离子化合物)的电解过程。 6.电解池阴、阳极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极与电源两极相连的顺序判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为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为电解池的阴极。 (2)根据电解质溶液里离子流动的方向判断。在电解质溶液里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 (3)根据电解时两极发生的现象判断。在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两极可观察到不同的现象,根据发生的现象可判断出阴、阳两极。 7. 分析电解反应的一般方法步骤为: a.应先根据外接电源正确判断出阴阳极 b.再看电极材料,若金属做阳极(除Au、Pt外),电极本身会发生氧化反应 c.最后看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为阴、阳两组; d.分别对阴、阳离子排出放电顺序,写出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e.合并两个电极反应式得出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8.电解后整个溶液的PH值变化由总反应及溶液浓度的变化来决定,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若消耗H+或生成OH-,溶液的pH值增大; 若消耗OH-或生成H+,溶液的pH值减小。 若电解水,PH值的变化由原溶液的PH值来决定。 电解后电极附近溶液的pH值变化:. 由于离子迁移速率赶不上反应速率,所以判断电极周围溶液PH值的变化(指示剂的变色)应看电极反应,而不是看离子的迁移。 若阳极周围生成O2,则消耗OH-,PH值减小; 若阴极周围生成H2,则消耗H+,PH值增大。

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课题:人物外貌描写指导 课型:写作指导课 教学目标: 1、掌握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求及方法,能抓住人物特征进行较准确、 具体地描述人物的外貌。 2、能够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个性。 3、懂得外貌描写应该为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意思服务。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请同学描述班级一位同学的外貌, 大家猜猜他是谁?为什么能够猜中呢?(抓住人物外在特征)那么人物的外貌描写都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又有哪些方法技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人物的外貌描写”。 二、明确什么是外貌描写 多媒体展示:寻人启事 1、王梅,女,20岁,身高1.6米左右,体形偏胖,方脸型,眉毛粗黑, 双眼皮,高鼻梁,薄嘴唇,牙齿不太整齐,肤色白皙,曾摔倒受过伤,头顶右侧,留下一处约20cm左右的伤疤。 2、麦换娣,女,67岁,身高1.5米左右,神志有时不清,穿灰的确凉中 式衬衫,黑裤子,灯芯绒圆口布鞋,牙齿已全部落,带一

根木质拐杖。 3、吴小雪,女,18岁,身高约1.6米,瓜子脸,肤白,大眼睛, 气质高雅,身穿浅红色连衣裙,白色皮凉鞋。 思考:这几则寻人启事中包括哪些相同的内容?属于什么描写? 请同学举例: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外貌描写,并说 明为什么会印象深刻。 多媒体展示人物外貌描写的范例: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 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魏巍《我的老师》 2、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杨二嫂) 3、头发花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 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 物。(祥林嫂) 4、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带一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孔乙己)这些外 貌描写中,作者都抓住了哪些内容进行描写的? 明确: 五十岁上下一一年龄

电解池教案(第一课时)

第三节电解池教案(第一课时)

(2)电解质; (3)构成闭合回路 [学生活动]让学生独立书写电解CuCl2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能够请1—2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然后讲评) [板书] CuCl 2Cu+Cl 2 ↑ [过渡]下面我们再分析电解池的两个电极。 [板书]3、电解池的两极 [讲]电解池的两极是由与之相连的电源电极的极性决定的。 [板书]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设疑]电解质溶液是如何将电路沟通的呢? [板书]4、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 [学生活动]请学生讨论、总结并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板书]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讲]由上面分析可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必须有阴阳离子的参与,如果溶液中的离子不参加反应,电路就不能沟通,所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板书]5、电解的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问]从上已知CuCl2溶液中存有的离子有:Cu2+、Cl-、OH-、H+为什么电解时,只有Cu2+和Cl-放电?这要涉及到离子的放电顺序问题。[板书]6、离子的放电顺序 [讲]因为各种离子得失电子的水平不同,所以,电解时离子放电难易也不同。 [板书]阳离子:Ag+>Hg2+>H+>Cu2+>Fe2+>Zn2+>H+>Al3+>Na+>K+ 阴离子:S2->I->Br->Cl->OH->含氧酸根 [讲]电解电解质溶液时,在阴阳两极上首先发生放电反应的离子分别是溶液里最容易放电的阳离子和最容易放电的阴离子。 [讲]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要先看电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若阳极材料为活性电极(Fe、Cu)等金属,则阳极反应为电极材料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若为惰性电极材料,则根据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依据阳氧阴还的规律来书写电极反应式 [板书]7、电极产物的判断 (1) 阳极放电顺序:活泼阳极(金属)>无氧酸根离子>OH―>含氧酸根离子>F―

五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

五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 作文材料: 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懂得了??请写一写你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生活道理,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分析材料: 分析材料可知,这要求写一篇记叙文——从生活中选取一件有意义的事来写,并体会从中懂得的道理。先要明确体裁,再考虑选材问题,然后是怎么写,从哪里着手,如何立意等。 一、教学目标: 1、复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掌握写记叙文的一般方法; 2、掌握记叙文中人物、事件描写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3、独立完成一篇与此材料相关的作文; 4、让学生从成长、生活中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记叙文中人物、事件描写的写作技巧,如何把文章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 2、体会作文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从这次作文中加深对某一生活道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1、联系生活法——从生活中取材 2、xx共同探讨,归纳总结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PPT、公益广告的视频——《妈妈洗脚》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 1.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3.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时间线、地点转换线;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5.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6.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7.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二)、导入:1、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懂得了??生活是我们的另一位老师,它教给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有时候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却蕴含了无穷的哲理和人生意蕴。在你成长过程中一定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你又从其中懂得了哪些生活道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一写你成长中收获的生活道理,只要大家认真和老师一起分析,用心想,用心写,你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作家。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公益广告的视频,看完之后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都想到了什么。 2、播放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三)、指导学生说话: 1、看完视频后大家有什么感想?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①、视频中讲的是什么事? ②、你对这个视频有什么看法?

立体几何全部教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 5.提出问题:各种这样的棱柱,主要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根据不同对棱柱分类?

电解池教案人教版

电解原理 [重点难点] 1.理解电解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了解铜的电解精炼、电镀铜。 3.会写电极反应式、电解方程式,掌握围绕电解的计算。 [知识点讲解] [基础知识导引] 1.电解 电解CuCl2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如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电极反应式: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电解方程式为:CuCl2Cu+Cl2↑ 2.电解池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电解池与直流电源的连接 其中跟直流电源或原电池的负极相连的电极是电解池的阴极;跟直流电源或原电池的正极相连的电极是电解池的阳极。 3.铜的电解精炼和电镀铜 ⑴铜的精炼 以粗铜做阳极,精铜做阴极,硫酸铜(加入一定量的硫酸)做电解液,如图:

电解精炼铜原理 两极反应式如下: 阳极Cu—2e—=Cu2+ 阴极Cu2++2e—=Cu ⑵电镀铜 电镀铜和精炼铜的原理是一致的,但阴、阳两极材料略有差别: 1、精炼铜时,粗铜板作阳极,纯铜片作阴极,用CuSO4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硫酸)作电解液。 2、电镀铜时,镀层金属(铜片)作阳极,待镀件(铁片)作阴极,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电解质(CuSO4)配成电镀液。 镀铜 [重点难点点拨] 一、电解原理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 我们知道,金属导电时,是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发生的定向移动,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与金属导电不同。 通电前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在溶液中自由地移动;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改作定向移动,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由于静电作用向阳极移动,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则向阴极移动,并在两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我们把:借助于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也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 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阴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阳极。 物质能否导电是由其内部能否形成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所决定的,对金属就是自由电子,而对电解质溶液就是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2.电解 (1)概念: 使电流流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 (2)电子流动的方向:

小学六年级作文辅导课教案

小学六年级作文辅导课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能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写一个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2、让学生所写的文章内容具体,叙述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重难点: 怎样将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写好,并能同时给读者也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安排: 一、游戏: 1、教师先讲明游戏规则,全班同学分三组抢答,请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所描述的人物身份。如:老师、医生、作家、警察、男同学、老爷爷等,竞猜之后老师将手中的卡片随意飞向教室的任意角落。 例(1)周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她中等个子,身材略胖,40岁模样。和蔼可亲的面庞,一双大大的眼睛里盛满了笑意,从那眼镜后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那么和善。她声音特别好听,清脆响亮,那张小巧的嘴巴能将分数、小数讲得那么生动有趣,能将批评劝诫说得那么真诚亲切,她的语言让人听起来总是那么舒服。每次看到她,看到她的笑意盈盈的眼睛,总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 例(2)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例(3)班上张明同学、在体育运动会上100米短跑项目中飞快地冲过终点,获得了第一名)。请用一段话,对张明冲过终点后的外貌进行描写,注意表情要写生动。 例(4)一会儿,英语早读开始了。英语课代表胡珂在前面领读。我偷偷瞥了张老师一眼,只见张老师慢慢踱到教室后面的板报前。他一走过去,全班同学一下都回过头去,口里虽然仍旧在读英语,那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心可像绷紧了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断的!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张老师的一举一动上。过了好一会,他转过身来,我们的头“呼啦”一下子,又都转了回来。读书声音也一下子“洪亮”起来了。我不禁为我们的动作如此整齐而感到好笑。张老师走到前面来,使劲盯着我们,像要从我们每个人的脸上找到什么答案。我急忙用书挡住了脸。过了一会儿,只见他慢慢走到门外,然后站定了。透过玻璃窗,看见他正皱着眉头,像在苦苦思索着什么。再看看同学们,他们和我一样,心绪惊疑不定,互相望着,不知是怎样是好。 2、游戏小结: 请同学们回答:为什么大家能迅速抢答出我所描述的人物的身份或职业? 请拾到卡片的同学依次将卡片上的语句朗读一遍,仔细体会描绘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方法。 二、过渡:明确课的要示 大家猜一猜,这节作文课我们将辅导什么内容呢?(写人)写人的文章可以写很多,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人、敬佩的人,也可以写自己身边的同学、好朋友,也可以写和你有过一面之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但我们今天的课上是要帮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小学六年的生活当

经典电解池教案

《电解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济宁市第二中学胡政敏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教材主要介绍了电解原理以及电解原理的应用。电解属于电化学知识范畴,是中学化学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本节教材可分为两个部分:电解原理、电解原理的应用。本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学生分析 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学情。学生已经掌握了电解质溶液导电、氧化还原理论、原电池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学习电解原理在分析问题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对于电解池工作原理的微观想象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学生求知欲较强,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逐渐形成。 三、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理解电解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初步形成电解池工作原理的理论模型。 过程与方法: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探究电解原理。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一定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化学家探究过程的艰辛,提升对科学家的敬仰,树立榜样的力量;通过动手实验,理论分析,揭开伪科学的面纱,体会电解原理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解原理。 教学难点:形成电解池工作原理的思维模型。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

七、板书设计 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阴极:Cu2++2e-=Cu (还原反应) 阳极:2Cl--2e-=Cl 2 ↑(氧化反应) CuCl 2Cu+Cl 2 ↑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2、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1)直流电源

电解池 教学设计

第三节《电解池》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本节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解原理,二是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原理和原电池原理都是电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不同的是,原电池原理研究的是如何利用能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变为电能;而电解原理研究的是如何借助电能使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发生,从而使电能转换成化学能。 课本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都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电解池”是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实体,通过“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引出电解原理,又在理解电解原理的基础上介绍相关化工生产方面的应用,如氯碱工业、电解精炼铜、电镀工业以及电冶金等。然而电解过程中的放电顺序和阴阳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每届学生掌握得不够好,因此在“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引出电解原理后,进行电解过程中的放电顺序和阴阳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的专项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提高辨证思维能力。为更好的学习电解原理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重心是认识“电能如何转换成化学能”,为避免重心偏移,还要对以下知识点的深度予以适当控制。 对于电解过程中阴、阳两级上离子的放电顺序,只要求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具体来说,在阳极,几种阴离子的放电顺序可依据常例为:C l-〉OH-〉SO42-。若是金属单质作阳极,则除Pt、Au、Ti等少数金属以外,其他金属将优先于阴离

子在阳极放电。 在阴极,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一般是: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越不活泼金属,其阳离子越容易被还原。而铝以前的金属均不可能在水溶液中被还原。 要特别注意:不要把阴、阳离子在电极上的放电顺序绝对化。因为阴、阳离子在两极上的放电情况比较复杂,与离子性质、溶液浓度、电流密度和电极材料等都有关系。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与讲授相结合的方式。 本节课学习重点: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本节课学习难点: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1、新课引入。播放学生朗读的“关于大埔的陶瓷”的微视频,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师生共同走进电解原理的进一步学习,复习“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现象和产生现象的原因。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前面学习的电解池原理与本课将要学习的阴阳离子放电顺序、阴阳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教学新授。阴阳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联系已学知识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设置问题,分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重点强调若是金属单质作阳极除Pt、Au、Ti等少数金属以外,其他金属将优先于阴离子在阳极放电。 阴、阳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在师生共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分

四年级作文辅导课的教案

四年级作文辅导课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练写与评讲让学生掌握抓住人物特点来写及以事表人的方法激发习作的成功感 2通过、描述、赞美爸爸的优秀品质懂得欣赏爸爸、感受亲情 二、教学准备 作文纸、彩笔、课件 三、教学过程 1)高声赞美: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心里话在家里你最爱的是谁母亲是生我养我的最亲切最温柔的亲人她对我们无私的爱也许还能摸得着、看得见但是据科学研究的报道说在一个家庭里父亲的形象与品格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我想今天我们就以“爸爸真——”为题走进爸爸的世界为即将到来的父亲节送上一份心灵的礼物老师先作一项心理调查:认为爸爸是一位好父亲的举手;爸爸让你自豪的举手;老师带个头赞一赞自己的爸爸;(幻灯)谁敢响亮地赞美爸爸(用爸爸真——说题) 2)范文引路:赞美爸爸不能空喊口号要把他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地方——也就是人物的特点抓住(板书)才会赞得理有据有事有实究竟怎样抓住人物的特点呢——先看这篇作文(教师朗诵学生思考:爸爸是怎样一个人些地方写出爸爸的特点(点出特点)(表扬老师)

学会欣赏:由此可见一个人物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必须抓住 人物在外貌、性格等方面的特点①你爸形象如何谁来说一说②你爸是怎样一个人你能用以下的句式说说爸爸——句型练习(任选一种)深情:过渡:刚才我们抓住人物的特点来说爸爸你这篇作文已 经成功了一半但人物性格特点的表现并不是像外貌那样作几句精要 的描写必须通过具体的事才能表现一个人这叫着——以事表人(板书)特别是这件事关键时候爸爸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尤其重要让我们深情自己的爸爸值得自豪的爸爸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边画边在 脑海中说爸爸麦老师教作文说得好可以加分 真情表述:学生说事教师评(投影展示成果) 情系笔尖:学生练写教师评奖 总结语: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母亲以温柔女性的形象给 我们以无微不至的爱这份无私的爱像涓涓细流温暖着我们的心田烙 在我们的心坎上;但父亲在社会家庭的角色负担心理压力尤重的父亲一个有苦自己尝有泪不轻弹的父亲往往对家庭的对子女的爱表现得 更为严肃与深沉让我们在生活中更注意观察和研读自己的父亲从父 亲和其他亲人的身上汲取更多的人生营养这是老师在这两节课后交 给大家一辈子的功课 (一)百合花 哦百合!是那么洁白那么清香;那么柔软那么挺拨;微风吹过 芳香四溢它的花蕊轻轻摇摆它的花瓣滑润、艳丽;它的花茎清绿挺直啊百合!真是完美无瑕啊!

中职数学立体几何教案

x x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教案

复习引入: 新授: 1. 平面及其表示 常见的平面形象大都是矩形状的,当我们从适当的角度和距离去观察这些平面时,感到它们与平行四边形是一致的,因此,通常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平面.图5-27(1)表示平放的平面,图5-27(2) 表示竖直的平面.请注意它们画法之间的区别. 如果要画相交的两个平面,可以按图5-28所示的步骤进行. 一个平面通常用小写希腊字母 α、β、γ、…表示,写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某一个顶角部,记作“平面 α”、“平面β”,…,或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的两个大写英文字母标明,记作“平面AC ”或“平面BD ”,当然也可记作平面 ABCD (如图5-27).应该注意,正像平面几何中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一样,平面也是可以无限延展的,也就是说,它是没有边界的,我们用平行四边形仅仅表示了平面的一部分. 空间图形也可看作是空间点的集合,因此点、线、面的关系可用集合的关系来表示: ①点A 在直线l 上,记作A ∈l ,点A 不在直线l 上,记作A ?l ; ②点A 在平面α,记作A ∈α,点A 不在平面α,记作A ?α; ③直线l 在平面α,记作l ?α; ④直线l 与直线m 交于点N ,记作l ?m ={N },直线l 与直线m 没有交点,记作l ?m =?; ⑤直线l 与平面α交于点N ,记作l ?α={N },直线l 与平面α没有交点,记作l ?α=?; ⑥平面α与平面β交于直线l ,记作α?β=l ,平面α与平面β不相交,记作α?β=?.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经常用到这些记号. 课练习1 1. 能不能说一个平面长2米,宽1米,为什么? 2. 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并分别用希腊字母和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这个平面. 3. 分别用大写字母表示图示长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 4. 用符号表示下列点、线、面间的关系: (1)点A 在平面α,但在平面β外; (2)直线l 经过平面α外的一点N ; (3)直线l 与直线m 相交于平面α的一点N ; (4)直线l 经过平面α的两点M 和N . 5. 下面的写法对不对,为什么? (1)点A 在平面α,记作A ?α; (2)直线l 在平面α,记作l ∈α; (3)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记作α?β; (4)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记作l ?α≠?. 2. 平面的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 图5-28 A B C D A 1 B 1 C 1 D 1 (第3题图) 图5-27(2) βD A B C D 图5-27(1) A D C α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

第三节电解池 教学目的 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使学生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工业、电冶金工业的化学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电解原理 实验准备:小烧杯、玻璃棒、碳棒、导线、电流表、直流电源。 25%的氯化铜溶液、碘化钾淀粉试纸、新铁钉、铜片、铜氨溶液(通过向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浓氨水的方法制得)。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与启发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谁能举例说明原电池是怎样的能量转化装置?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导入新课]电能如何才能转变成化学能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设疑]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能导电,金属的导电过程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是否与金属的导电过程相同呢? [学生实验]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4—2](将U型管改为小烧杯),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总结]实验现象阴极:碳棒上逐渐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 阳极:生成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 [启发引导]请大家根据实验现象和氯化铜溶液的组成成分以及原有知识分析推断两极生成物的名称。 [学生讨论](略) [学生总结]两极产物阴极——铜阳极——氯气 [设疑]氯化铜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为什么会生成Cu和Cl2呢? [讲述]CuCl2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Cu2+和Cl- [板书]CuCl2 =Cu2++2Cl-

[讲述]通电前,Cu2+和Cl-在溶液里自由运动;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负电的Cl 2+移向阴极,并得-移向阳极,并失去电子被氧化成氯原子,进而结合成Cl 2放出,带正电的Cu 到电子被还原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上。 [课件展示]播放课前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模拟CuCl2溶液中Cu2+和Cl-在通电前后的运动、变化情况。 [板书]阴极:Cu2++2e-=Cu (还原反应) 阳极:2Cl--2e-=Cl 2↑(氧化反应) [小结]电解质溶液在导电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 [板书]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学生活动]让学生独立书写电解CuCl2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请1—3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 [板书] CuCl2Cu+Cl2↑ [过渡]下面我们再分析电解池的两个电极。 [板书]2、电解池的两极 [讲述]电解池的两极是由与之相连的电源电极决定的。 [板书]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设疑]电解质溶液是如何将电路沟通的呢? [板书]3、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 [学生活动]请学生讨论、总结并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板书]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 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讲述]由上面分析可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必须有阴阳离子的参与,如果溶液中的离子不参加反应,电路就不能沟通,所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引导]在上述分析过程中,我们始终回避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水的电离。 [提问]CuCl2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哪些? [学生回答]Cu2+、Cl-、OH-、H+ [设疑]为什么电解时,只有Cu2+和Cl-放电呢?这要涉及到离子的放电顺序问题。 [板书]离子的放电顺序 [讲述]各种离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因此,电解时离子放电难易也不同。 阳离子:Ag+>Hg2+>Cu2+>Fe2+>Zn2+>H+>Al3+>Na+>K+ 阴离子:S2->I->Br->Cl->OH->含氧酸根

(完整)三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

三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 指导内容:善变的眼睛——人物外貌的描写 目的:通过指导,进一点体会如何把作文写详尽。这一课的重点是体会动态与静态描写,通过学习,使文章更详尽,写得更多。至于句子的生动详尽,不作为重点,但可以在学生说的时候,及时指导,应用前面学到的修改句子的技能进行修改。可以渗透详略取舍,重点与非重点。 所以,第一目的的是“多”,但其它可以渗透。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指导,完成习作。 步骤: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这个图,是什么?(是一团面)好看不好看? 再看这个图,是什么?(j是一碗香喷喷的拉面。) 2、你觉得那一个好?为什么?(细、长、香) 下面我们就来学一学怎样做“作文拉面” 3、大家看这一句话:我有一双眼。 这是一句废话。你们说说为什么?那你怎样改一改啊?(除了写眼睛,还要写眼皮,眉毛------引导学生观察的细,写的柔美——能用比喻句,拟人句最佳。同时要求学生把话说统统,注意评价的确凿与及时,激励其他学生,不要焦灼,磨刀不误码砍柴功!) 你觉得你的眼睛怎么样?还满意不?(指导学生,描写只有全面,才能写得多,写得详尽,美。) 二、情境深入——引导学生完成动态描写。 1、大家没写的了吗?我还能再写个一二面字呢,信不?要不咱们试试? (好多同学不信,但又想知道怎样写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那我提一个头,你试试啊。 “当我的眼睛看到老师对我点头表示赞成时,我的眼睛就不由得……” 【注意:说的时候,要同时引导学生说说,你当时心里想什么?心情怎样?有什么动作?这样写的更详尽。】 “当老师错怪了我时,它就……” “当它看到难题时,就……” 你还能想出那些,试一试,看谁的句子柔美,就可以得一个小奖杯(不是小 红花,但作用相同) 3、你在想一想,在家里,它又有那些表现呢?心里想啥,做完了,感到怎样? 比如:当奶奶的眼睛看不见针眼时,它就…… 4、在外面时,它又有什么表现呢?想了什么,做了什么? 比如:进了小卖部,它一下子就盯在了…… 当他看到花池里的花被踩了的时候…… 当它看到要饭的人…… …… 你看,如果把这些写上的话,你能写多少字?会写了吗?有信心了吗?5、你觉得那种情况能反应你自己的特点呢?比如说,勤奋,良善,细心等 等。这些方面,你不访多说点,说的细一些。 三:乘胜追击,一试身手 现在大家一定手痒啦,一定有很多的话来表达,那么我们就试试吧。

立体几何综合复习教学设计

立体几何综合复习教学设 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高三立体几何综合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最近几年高考对立体几何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注重空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判定,淡化空间角和空间距离的考查,因此立体几何的难度和以往相比有大幅度的降。因此依据考试说明的要求在高三复习中制定以下目标: 1.高度重视立体几何基础知识的复习,扎实地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等基础知识。 2.复习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图或框图主动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尤其要以线线、线面、面面三种位置关系形成网络,能够熟练地转化和迁移。 3.重视模型复习,强化学生的“想图、画图、识图、解图”的能力,重视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转化的训练。尤其重视对所画的立体图形、三视图与真实图形思维理解上的一致性。 4.在完成解答题时,要重视培养学生规范书写,注意表述的逻辑性及准确性,要注意训练学生思考的严谨性,在计算相关量时应做到“一作、二证、三算”。 做好本节课的复习,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直线和平面的知识乃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的学习中,采取的基本方法:面面俱到的知识点整理,典型的例题解答,课堂的跟踪训练,灌输解题规律,这种模式由于缺乏新意,学生思维难以兴奋,发散性思维受到抑制,创新意识逐渐消弱,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立体几何的学习只有深入到学科知识的内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触及学生的兴奋点,这样才能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三、设计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下,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我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尝试,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应用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方法去指导立体几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可能地采取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不仅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关注自身综合素质、创新意识的提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四、媒体手段 利用电子白板,幻灯片课件,几何画板软件。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利用几何画板绘制立体图形,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的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视图的定义,空间中几何体三视图。 (2)掌握利用空间向量来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培养数学交流能力。 (2)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间向量的应用 难点:三视图的转化,空间向量的应用 七、教学过程设计

电解池教学设计

电解原理教学设计 一、电解原理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 我们知道,金属导电时,是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发生的定向移动,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与金属导电不同。 通电前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在溶液中自由地移动;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改作定向移动,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由于静电作用向阳极移动,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则向阴极移动,并在两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我们把: 借助于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也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 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阴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阳极。 物质能否导电是由其内部能否形成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所决定的,对金属就是自由电子,而对电解质溶液就是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2.电解 (1)概念: 使电流流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 (2)电子流动的方向: 电子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流出,经导线到达电解池的阴极,电解池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阴极,并在阴极获得电子而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与此同时,电解池溶液中的阴离子

移向阳极,并在阳极上失去电子(也可能是阳极很活泼而本身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这样,电子又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沿导线而流回外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3)电极反应的类型: 阳极反应为氧化反应,阴极反应为还原反应,故而阴极处于被保护的状态,而阳极则有可能被腐蚀。 3、电极名称的进一步理解 ⑴在原电池中,称正极、负极,其中负极流出电子 ⑵在电解池中,称阳极、阴极,其中阴极流入电子 ⑶电解池的阳极与原电池的正极相连,电解池的阴极与原电池的负极相连 4、电极反应式与电解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电极反应,首先要搞清楚电极材料,然后分析溶液中离子情况,再根据阴、阳极放电的规律,得出相应的结论。 电解过程总反应方程式叫电解方程式(指电解时总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要正确书写电解方程式,首先要正确写出电极反应式,然后分析参加电极反应的离子来自何种物质,这样才能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配平且在等号上方注明“电解”或“通电”。 书写的具体步骤: ⑴先查阳极电极材料和确定溶液中的离子种类

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篇一: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精华版 小学习作指导精华版 与众不同的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抓人物特点,选择典型事例; 2、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把事情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选择典型事例并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采访】 师:同学们,认识你们真高兴。想和老师交朋友吗?要想成为朋友,就需要先相互了解。那 我们先来做个采访。我采访你们一个问题,你们也可以采访我一个,好吗? 师: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兴趣是什么?(爱好、特长、优点、缺点、性格、脾气、品质)很 高兴认识你,谢谢,请坐! 一、谈话交流导新课。 1、师:同学们,上课前请推荐一名咱班字写得最漂亮的学生?我来考核一下:请写“我”。 生写。 师: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之一。中国有个成语叫“字如其人”,同学们来看他写得“我”字,像不像他的脸?字漂亮,人也帅气。你愿意和老师一起在这里上这节课吗? 2、师:本节作文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写“我”。要想写的“我”让人一下子就记住,就得写 出“我”的与众不同之处,所以今天这节课的作文题目就是《与众不同的我》,请你在“我”的 前边写上“与众不同的”。每次作文我们先要审题(老师板书“审题”),本次习作的中心词是 什么?(与众不同),就是要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范文引路写特点。 1、师:有一个小朋友,他写了一篇文章叫《与众不同的我》,看他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 拿出作文纸快速浏览,思考他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的与众不同? 师:谁来说说?(1、小书迷2、马虎虫3、调皮鬼)这是作者选取的3个特点来写自己的与众不同。(老师板书“选材”) 师:我在四小上课时,有几个学生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其中一男生一女生都写自己是“武 林高手”,一个武术的“武”一个舞蹈的“舞”,原来男生练习跆拳道,女生是学习恰恰舞。还有 写自己“爱卖萌” “好耍酷”,(性格:假小子、疯丫头、小燕子; 2、师:那你的特点是什么?思考一下,请大家拿出笔在习作纸上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至少三个,越多越好,鼓励创新。如果有困难,参考老师的“温馨提示” 同学们,选择素材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优点、缺点、性格、脾气、品质等方 面想开去?? 师巡视,适时交流、点评。 三、抓住特点巧取舍。 1、师:好了,现在你们进行取舍(选材),三个里边你感到最平凡、普通的一个划掉,别 人说过的划掉。(询问:你划掉了什么,为什么) 师:好了,再划掉一个,只留一个,最能突出你的与众不同。请一位学生说说,最终留下的 是哪个,为什么只留它? 师:下面请一排全部站起来,开火车的形式从第一个开始大声地说出你留下的与众不同的特点。 四、指导方法写具体。 师:有了与众不同的特点,那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咱们再回过头来看刚刚的例文:请同 学们推荐咱班朗读最好的一名学生走上台来,读读她是个调皮鬼这个特点,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他是怎样把“调皮鬼”这个特点写具体的呢?(生念) 师:小作者是怎样把他的调皮劲写具体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