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基本计算公式

幕墙基本计算公式
幕墙基本计算公式

幕墙设计计算书

基本参数:北京地区基本风压0.400kN/m2

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8g

Ⅰ.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2001

《建筑幕墙》 JG 3035-1996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 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GB 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 GB 3098.5-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GB 3098.15-2000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第二版) 》

Ⅱ.基本计算公式:

(1).场地类别划分: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本工程为:内江百科园一期工程,按C类地区计算风荷载。

(2).风荷载计算:

幕墙属于薄壁外围护构件,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规定采用

风荷载计算公式: W k=βgz×μs×μz×W0(7.1.1-2)

其中: W k---垂直作用在幕墙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5.1条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βgz=K(1+2μf)

其中K为地区粗糙度调整系数,μf为脉动系数。经化简,得:

A类场地: βgz=0.92×[1+35-0.072×(Z/10)-0.12]

B类场地: βgz=0.89×[1+(Z/10)-0.16]

C类场地: βgz=0.85×[1+350.108×(Z/10)-0.22]

D类场地: βgz=0.80×[1+350.252×(Z/10)-0.30]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2.1条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

A类场地: μz=1.379×(Z/10)0.24

B类场地: μz=1.000×(Z/10)0.32

C类场地: μz=0.616×(Z/10)0.44

D类场地: μz=0.318×(Z/10)0.60

本工程属于C类地区,故μz=0.616×(Z/10)0.44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3.3条取为:-2.0 W0---基本风压,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表D.4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m2,内江地区取为0.400kN/m2

(3).地震作用计算:

q EAk=βE×αmax×G AK

其中: q EA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βE---动力放大系数,按 5.0 取定

α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按相应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定: αmax选择可按JGJ102-2003中的表5.3.4进行。

max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6度:αmax=0.04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抗震设防烈度7度:αmax=0.08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抗震设防烈度7度:αmax=0.12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抗震设防烈度8度:αmax=0.16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抗震设防烈度8度:αmax=0.24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40g,抗震设防烈度9度:αmax=0.32 内江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故取αmax=0.04

G AK---幕墙构件的自重(N/m2)

(4).作用效应组合:

一般规定,幕墙结构构件应按下列规定验算承载力和挠度:

a.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γ0S ≤ R

b.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S E≤ R/γRE

式中 S---荷载效应按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S E---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按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R---构件抗力设计值;

γ0----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应取不小于1.0;

γRE----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取1.0;

c.挠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d f≤ d f,lim

d f---构件在风荷载标准值或永久荷载标准值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值;

d f,lim---构件挠度限值;

d.双向受弯的杆件,两个方向的挠度应分别符合d f≤d f,lim的规定。

幕墙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其作用效应的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应按下式进行:

S=γG S GK+γwψw S WK+γEψE S EK

2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应按下式进行:

S=γG S GK+ψwγw S WK

S---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 Gk---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S Wk---风荷载效应标准值;

S Ek---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

γ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W---风荷载分项系数;

γE---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ψW---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ψE---地震作用的组合值系数;

进行幕墙构件的承载力设计时,作用分项系数,按下列规定取值:

①一般情况下,永久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γG、γW、γE应分别取1.2、

1.4和1.3;

②当永久荷载的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其分项系数γG应取1.35;此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效应仅限于竖向荷载效应;

③当永久荷载的效应对构件利时,其分项系数γG的取值不应大于1.0。

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①一般情况下,风荷载的组合系数ψW应取1.0,地震作用于的组合系数ψE应取0.5。

②对水平倒挂玻璃及框架,可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风荷载的组合系数ψW应取

1.0(永久荷载的效应不起控制作用时)或0.6(永久荷载的效应起控制作用时)。

幕墙构件的挠度验算时,风荷载分项系数γW和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均应取1.0,且可不考虑作用效应的组合。

Ⅲ.材料力学性能:

材料力学性能,主要参考JGJ 102-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1).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规定采用,也可按表5.2.3采用。

表5.2.3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f s(N/mm2)

一、风荷载计算

标高为35.0m处风荷载计算

(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W0:基本风压

W0=0.40 kN/m2

βgz: 35.0m高处阵风系数(按C类区计算)

βgz=0.85×[1+350.108×(Z/10)-0.22]=1.797

μz: 35.0m高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C类区计算): (GB50009-2001) μz=0.616×(Z/10)0.44

=0.616×(35.0/10)0.44=1.069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μs=-2.00

W k=βgz×μz×μs×W0 (GB50009-2001) =1.797×1.069×2.0×0.400

=1.537 kN/m2

(2). 风荷载设计值:

W: 风荷载设计值(kN/m2)

γw: 风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1.4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2.5 规定采用

W=γw×W k=1.4×1.537=2.152kN/m2

=25.6×(5.000+6.000)/1000

=0.282kN/m2

G AK1=25.6×B t_w/1000

=25.6×6.000/1000

=0.154KN/m2

G AK2=25.6×B t_L/1000

=25.6×5.000/1000

=0.128KN/m2

2. 该处垂直于玻璃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

αmax: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0.040

q EAk: 垂直于玻璃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kN/m2)

二、幕墙立柱计算:

幕墙立柱按双跨梁力学模型进行设计计算:

1. 荷载计算:

(1)风荷载均布线荷载设计值(矩形分布)计算

q w: 风荷载均布线荷载设计值(kN/m)

W: 风荷载设计值: 2.152kN/m2

B: 幕墙分格宽: 1.950m

q w=W×B

=2.152×1.950

=4.196 kN/m

(2)地震荷载计算

q EA: 地震作用设计值(KN/m2):

G Ak: 玻璃幕墙构件(包括玻璃和框)的平均自重: 500N/m2

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均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q EAk: 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均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kN/m2) q EAk=5×αmax×G Ak

=5×0.040×500.000/1000

=0.100 kN/m2

γE: 幕墙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1.3

q EA=1.3×q EAk

=1.3×0.100

=0.130 kN/m2

q E:水平地震作用均布线作用设计值(矩形分布)

q E=q EA×B

=0.130×1.950

=0.254 kN/m

(3)立柱弯矩:

立柱的受力如图所示。

M w: 风荷载作用下立柱弯矩(kN.m)

q w: 风荷载均布线荷载设计值: 4.196(kN/m)

H sjcg: 立柱计算跨度: 3.500m

M w=q w×(L13+L23)/8/(L1+L2)

=(2.8003+0.7003)/8/(2.800+0.700)×4.196

=3.341 kN·m

M E: 地震作用下立柱弯矩(kN·m):

M E=q E×(L13+L23)/8/(L1+L2)

=(2.8003+0.7003)/8/(2.800+0.700)×0.254

=0.202kN·m

M: 幕墙立柱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产生弯矩(kN·m)

采用S W+0.5S E组合

M=M w+0.5×M E

=3.341+0.5×0.202

=3.442kN·m

2. 选用立柱型材的截面特性:

立柱型材号: XC1\ABC

选用的立柱材料牌号:6063 T5

型材强度设计值: 抗拉、抗压85.500N/mm2抗剪49.6N/mm2

型材弹性模量: E=0.70×105N/mm2

X轴惯性矩: I x=517.763cm4

Y轴惯性矩: I y=1284.291cm4

立柱型材在弯矩作用方向净截面抵抗矩: W n=85.385cm3

立柱型材净截面积: A n=21.180cm2

立柱型材截面垂直于X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 LT_x=6.000mm

立柱型材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或下)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S s=76.164cm3塑性发展系数: γ=1.05

3. 幕墙立柱的强度计算:

校核依据: N/A n+M/(γ×W n)≤fa=85.5N/mm2(拉弯构件)

B: 幕墙分格宽: 1.950m

G Ak: 幕墙自重: 500N/m2

幕墙自重线荷载:

G k=500×B/1000

=500×1.950/1000

=0.975kN/m

N k: 立柱受力:

N k=G k×L

=0.975×3.500

=3.413kN

N: 立柱受力设计值:

r G: 结构自重分项系数: 1.2

N=1.2×N k

=1.2×3.413

=4.095kN

σ: 立柱计算强度(N/mm2)(立柱为拉弯构件)

N: 立柱受力设计值: 4.095kN

A n: 立柱型材净截面面积: 21.180cm2

M: 立柱弯矩: 3.442kN·m

W n: 立柱在弯矩作用方向净截面抵抗矩: 85.385cm3

γ: 塑性发展系数: 1.05

σ=N×10/A n+M×103/(1.05×W n)

=4.095×10/21.180+3.442×103/(1.05×85.385)

=40.325N/mm2

40.325N/mm2 < fa=85.5N/mm2

立柱强度可以满足

4. 幕墙立柱的刚度计算:

校核依据: d f≤L/180

d f: 立柱最大挠度

D u: 立柱最大挠度与其所在支承跨度(支点间的距离)比值:

L t1: 立柱最大挠度所在位置支承跨度(支点间的距离) 2.800m

R0=[L12/2-(L13+L23)/8(L1+L2)]×(q wk+0.5×q Ek)/L1

=3.344KN

d f=1000×[1.4355×R0-0.409×q Wk×L1]×L13/(24×0.7×I x)=3.451mm D u=U/(L t1×1000)

=3.451/(3.500×1000)

=1/811

1/811 < 1/180

挠度可以满足要求!

5. 立柱抗剪计算:

校核依据: τmax≤[τ]=49.6N/mm2

(1)Q wk: 风荷载作用下剪力标准值(kN)

R0: 双跨梁长跨端支座反力为:

R0=[L12/2-(L13+L23)/8/(L1+L2)]×q wk/L1

=3.344KN

R a: 双跨梁中间支座反力为:

R a=q wk×((L13+L23)/(8×L1×L2)+(L1+L2)/2) =9.507KN

R b: 双跨梁短跨端支座反力为:

R b=|q wk×(L1+L2)-R0-R a|

=2.360KN

R c: 中间支承处梁受到的最大剪力(KN)

R c=|q wk×L1-R0|

=5.048 KN

Q wk=max(R0,R b,R c)

=5.048 KN

(2)Q w: 风荷载作用下剪力设计值(kN)

Q w=1.4×Q wk

=1.4×5.048

=7.068kN

(3)Q Ek: 地震作用下剪力标准值(kN)

R0_e: 双跨梁长跨端支座反力为:

R0_e=[L12/2-(L13+L23)/8/(L1+L2)]×q ek/L1

=0.218KN

R a_e: 双跨梁中间支座反力为: 0.619KN

R a_e=q ek×((L13+L23)/(8×L1×L2)+(L1+L2)/2) =0.619KN

R b_e: 双跨梁短跨端支座反力为: -0.154KN R b_e=|q ek×(L1+L2)-R0_e-R a_e|

=0.154KN

R c: 中间支承处梁受到的最大剪力(KN)

R c=|q ek×L1-R0_e|

=0.328 KN

Q Ek=max(R0_e,R b_e,R c)

=0.328 KN

(4)Q E: 地震作用下剪力设计值(kN)

Q E=1.3×Q Ek

=1.3×0.328

=0.427kN

(5)Q: 立柱所受剪力:

采用Q w+0.5Q E组合

Q=Q w+0.5×Q E

=7.068+0.5×0.427

=7.281kN

(6)立柱剪应力:

τ: 立柱剪应力:

S s: 立柱型材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或下)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76.164cm3立柱型材截面垂直于X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 LT_x=6.000mm

I x: 立柱型材截面惯性矩: 517.763cm4

τ=Q×S s×100/(I x×LT_x)

=7.281×76.164×100/(517.763×6.000)

=17.851N/mm2

τ=17.851N/mm2 < 49.6N/mm2

立柱抗剪强度可以满足!

三、立柱与主结构连接

L ct2: 连接处钢角码壁厚: 8.0mm

J y: 连接处钢角码承压强度: 305.0N/mm2

D2: 连接螺栓公称直径: 16.0mm

D0: 连接螺栓有效直径: 14.1mm

选择的立柱与主体结构连接螺栓为:不锈钢螺栓 C1组 50级

L_L:连接螺栓抗拉强度:230N/mm2

L_J:连接螺栓抗剪强度:175N/mm2

采用S G+S W+0.5S E组合

N1wk: 连接处风荷载总值(N):

N1wk=W k×B×H sjcg×1000

=1.537×1.950×3.500×1000

=10490.0N

连接处风荷载设计值(N) :

N1w=1.4×N1wk

=1.4×10490.0

=14686.0N

N1Ek: 连接处地震作用(N):

N1Ek=q EAk×B×H sjcg×1000

=0.100×1.950×3.500×1000

=682.5N

N1E: 连接处地震作用设计值(N):

N1E=1.3×N1Ek

=1.3×682.5

=887.3N

N1: 连接处水平总力(N):

N1=N1w+0.5×N1E

=14686.0+0.5×887.3

=15129.7N

N2: 连接处自重总值设计值(N):

N2k=500×B×H sjcg

=500×1.950×3.500

=3412.5N

N2: 连接处自重总值设计值(N):

N2=1.2×N2k

=1.2×3412.5

=4095.0N

N: 连接处总合力(N):

N=(N12+N22)0.5

=(15129.6592+4095.0002)0.5

=15674.0N

N vb: 螺栓的受剪承载能力:

N v: 螺栓受剪面数目: 2

N vb=2×π×D02×L_J/4

=2×3.14×14.1202×175/4

=54778.1N

立柱型材种类: 6063 T5

N cbl: 用一颗螺栓时,立柱型材壁抗承压能力(N):

D2: 连接螺栓直径: 16.000mm

N v: 连接处立柱承压面数目: 2

t: 立柱壁厚: 3.0mm

XC_y: 立柱局部承压强度: 120.0N/mm2

N cbl=D2×t×2×XC_y

=16.000×3.0×2×120.0

=11520.0N

N um1: 立柱与建筑物主结构连接的螺栓个数:

计算时应取螺栓受剪承载力和立柱型材承压承载力设计值中的较小者计算螺栓个数。

螺栓的受剪承载能力N vb=54778.1N大于立柱型材承压承载力N cbl=11520.0N

N um1=N/N cbl

=15674.042/11520.000

=1个

取2个

根据选择的螺栓数目,计算螺栓的受剪承载能力N vb=109556.2N

根据选择的螺栓数目,计算立柱型材承压承载能力N cbl=23040.0N

N vb=109556.2N > 15674.0N

N cbl=23040.0N > 15674.0N

强度可以满足!

角码抗承压能力计算:

角码材料牌号:Q235钢 ( C级螺栓)

L ct2: 角码壁厚: 10.0mm

J y: 角码承压强度: 305.000N/mm2

N cbg: 钢角码型材壁抗承压能力(N):

N cbg=D2×2×J y×L ct2×N um1

=16.000×2×305×10.000×2.000

=195200.0N

195200.0N > 15674.0N

强度可以满足!

四、幕墙预埋件总截面面积计算

本工程预埋件受拉力和剪力

V: 剪力设计值:

V=N2

=4095.0N

N: 法向力设计值:

N=N1

=15129.7N

M: 弯矩设计值(N·mm):

e2: 螺孔中心与锚板边缘距离: 100.0mm

M=V×e2

=4095.0×100.0

=409500.0N·mm

N um1: 锚筋根数: 4根

锚筋层数: 2层

αr: 锚筋层数影响系数: 1.0

关于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16.700N/mm2

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表4.1.4采用。

选用HRB 335锚筋

锚筋强度设计值:f y=300.000N/mm2

d: 钢筋直径: Φ12.0mm

αv: 钢筋受剪承载力系数:

αv=(4.0-0.08×d)×(f c/f y)0.5依据GB50010 10.9.1-5式计算

=(4.0-0.08×12.000)×(16.700/300.000)0.5

=0.7

因为αv大于0.7,所以取αv=0.7

t: 锚板厚度: 8.0mm

αb: 锚板弯曲变形折减系数:

αb=0.6+0.25×(t/d) 依据GB50010 10.9.1-6式计算

=0.6+0.25×(8.0/12.000)

=0.8

Z: 外层钢筋中心线距离: 180.0mm

A s: 锚筋实际总截面积:

A s=N um1×π×d2/4

=4.000×3.14×d2/4

=452.2mm2

锚筋的总截面积计算值: 依据GB50010 10.9.1-1和10.9.1-2等公式计算 A s1=V/(αr×αv×f y)+N/(0.8×αb×f y)+M/(1.3×αr×αb×f y×Z)

=109.3mm2

A s2=N/(0.8×αb×f y)+M/(0.4×αr×αb×f y×Z)

=107.0mm2

109.3mm2 < 452.2mm2

107.0mm2 < 452.2mm2

4根φ12.000锚筋可以满足要求!

锚板面积 A=45000.0 mm2

0.5f c A=375750.0 N

N=15129.7N < 0.5f c A

锚板尺寸可以满足要求!

五、幕墙预埋件焊缝计算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公式7.1.1-1、7.1.1-2和7.1.1-3计算 h f:角焊缝焊脚尺寸8.000mm

L:角焊缝实际长度100.000mm

h e:角焊缝的计算厚度=0.7h f=5.6mm

L w:角焊缝的计算长度=L-2h f=84.0mm

f hf: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160N/mm2

βf: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增大系数,取值为:1.22

σm:弯矩引起的应力

σm=6×M/(2×h e×l w2×βf)

=25.484N/mm2

σn:法向力引起的应力

σn =N/(2×h e×L w×βf)

=13.182N/mm2

τ:剪应力

τ=V/(2×H f×L w)

=3.047N/mm2

σ:总应力

σ=((σm+σn)2+τ2)0.5

=38.786

σ=38.786N/mm2≤f hf=160N/mm2

焊缝强度可以满足!

六、幕墙横梁计算

幕墙横梁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1. 选用横梁型材的截面特性:

选用型材号: XC5\XF023

选用的横梁材料牌号: 6063 T5

横梁型材抗剪强度设计值: 49.600N/mm2

横梁型材抗弯强度设计值: 85.500N/mm2

横梁型材弹性模量: E=0.70×105N/mm2

M x横梁绕截面X轴(平行于幕墙平面方向)的弯矩(N.mm)

M y横梁绕截面Y轴(垂直于幕墙平面方向)的弯矩(N.mm)

W nx横梁截面绕截面X轴(幕墙平面内方向)的净截面抵抗矩: W nx=57.398cm3

W ny横梁截面绕截面Y轴(垂直于幕墙平面方向)的净截面抵抗矩: W ny=25.952cm3型材截面积: A=16.391cm2

γ塑性发展系数,可取1.05

2. 幕墙横梁的强度计算:

校核依据: M x/γW nx+M y/γW ny≤f=85.5

(1)横梁在自重作用下的弯矩(kN·m)

横梁上分格高: 1.130m

横梁下分格高: 0.850m

H----横梁受荷单元高(应为上下分格高之和的一半): 0.990m

l----横梁跨度,l=1520mm

G Ak: 横梁自重: 400N/m2

G k: 横梁自重荷载线分布均布荷载标准值(kN/m):

G k=400×H/1000

=400×0.990/1000

=0.396kN/m

G: 横梁自重荷载线分布均布荷载设计值(kN/m)

G=1.2×G k

=1.2×0.396

=0.475kN/m

M y: 横梁在自重荷载作用下的弯矩(kN·m)

M y=G×B2/8

=0.475×1.5202/8

=0.137kN·m

(2)横梁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kN·m)

风荷载线分布最大集度标准值(梯形分布)

q wk=W k×H

=1.537×0.990

=1.522KN/m

风荷载线分布最大集度设计值

q w=1.4×q wk

=1.4×1.522

=2.130kN/m

M xw: 横梁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kN·m)

M xw=q w×B2×(3-H2/B2)/24

=2.130×1.5202×(3-0.9902/1.5202)/24

=0.528kN·m

(3)地震作用下横梁弯矩

q EAk: 横梁平面外地震作用:

βE: 动力放大系数: 5

αmax: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0.040

G Ak: 幕墙构件自重: 400 N/m2

q EAk=5×αmax× 400/1000

=5×0.040× 400/1000

=0.080kN/m2

q ex: 水平地震作用最大集度标准值

B: 幕墙分格宽: 1.520m

水平地震作用最大集度标准值(梯形分布)

q ex=q EAk×H

=0.080×0.990

=0.079KN/m

q E: 水平地震作用最大集度设计值

γE: 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1.3

q E=1.3×q ex

=1.3×0.079

=0.103kN/m

M xE: 地震作用下横梁弯矩:

M xE=q E×B2×(3-H2/B2)/24

=0.103×1.5202×(3-0.9902/1.5202)/24

=0.026kN·m

(4)横梁强度:

σ: 横梁计算强度(N/mm2):

采用S G+S W+0.5S E组合

W nx: 横梁截面绕截面X轴的净截面抵抗矩: 57.398cm3

W ny: 横梁截面绕截面Y轴的净截面抵抗矩: 25.952cm3

γ: 塑性发展系数: 1.05

σ=103×M y/(1.05×W ny)+103×M xw/(1.05×W nx)+0.5×103×M xE/(1.05×W nx) =14.013N/mm2

14.013N/mm2 < fa=85.5N/mm2

横梁正应力强度可以满足!

3. 幕墙横梁的抗剪强度计算:

校核依据: τx=V y×S x/(I x×t x)≤49.6N/mm2

校核依据: τy=V x×S y/(I y×t y)≤49.6N/mm2

V x----横梁竖直方向(X轴)的剪力设计值N;

V y----横梁水平方向(Y轴)的剪力设计值N;

S x----横梁截面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或下)截面对中性轴(X轴)的面积矩=11.412cm3; S y----横梁截面计算剪应力处左边(或右边)截面对中性轴(Y轴)的面积矩=20.000cm3;

I x----横梁绕截面X轴的毛截面惯性矩=428.166cm4;

I y----横梁绕截面y轴的毛截面惯性矩=90.838cm4;

t x----横梁截面垂直于X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6.0mm;

t y----横梁截面垂直于Y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7.0mm;

f----型材抗剪强度设计值=49.6N/mm2;

(1)Q wk: 风荷载作用下横梁剪力标准值(kN)

W k: 风荷载标准值: 1.537kN/m2

B: 幕墙分格宽: 1.520m

风荷载呈梯形分布时:

Q wk=W k×H×B×(1-H/B/2)/2

=1.537×0.990×1.520×(1-0.990/(1.520×2))/2

=0.780kN

(2)Q w: 风荷载作用下横梁剪力设计值(kN)

Q w=1.4×Q wk

=1.4×0.780

=1.092kN

(3)Q Ek: 地震作用下横梁剪力标准值(kN)

地震作用呈梯形分布时:

Q Ek=q EAk×H×B×(1-H/B/2)/2

=0.080×0.990×1.520×(1-0.990/(1.520×2))/2

=0.041kN

(4)Q E: 地震作用下横梁剪力设计值(kN)

γE: 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1.3

Q E=1.3×Q Ek

=1.3×0.041

=0.053kN

(5)V y: 横梁水平方向(y轴)的剪力设计值(kN):

采用V y=Q w+0.5Q E组合

V y=Q w+0.5×Q E

=1.092+0.5×0.053

=1.118kN

(6)V x: 横梁竖直方向(x轴)的剪力设计值(kN):

V x=G×B/2

=0.361kN

(7)横梁剪应力

τx=V y×S x/(I x×t x)

=1.118×11.412×100/(428.166×6.0)

=0.497N/mm2

τy=V x×S y/(I y×t y)

=0.361×20.000×100/(90.838×7.0)

=1.136N/mm2

τx=0.497N/mm2 < f=49.6N/mm2

τy=1.136N/mm2 < f=49.6N/mm2

横梁抗剪强度可以满足!

4.幕墙横梁的刚度计算

铝合金型材校核依据: d f≤L/180

横梁承受呈梯形分布风荷载作用时的最大荷载集度:

q wk:风荷载线分布最大荷载集度标准值(KN/m)

q wk=W k×H

=1.537×0.990

=1.522KN/m

水平方向由风荷载作用产生的挠度:

d fw=q wk×W fg4×1000×(25/8-5×(H fg/(2×W fg))2+2×(H fg/(2×W fg))4)/(0.7×I x×240) =0.296mm

自重作用产生的挠度:

d fG=5×G K×W fg4×1000/(384×0.7×I y)

=0.092mm

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横梁的挠度为: d fw=0.296mm

在重力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横梁的挠度为: d fG=0.092mm

l----横梁跨度,l=1520mm

铝合金型材 d fw/l < 1/180

铝合金型材 d fG/l < 1/180

挠度可以满足要求!

七、横梁与立柱连接件计算

1. 横梁与立柱间连结

(1)横向节点(横梁与角码)

N1: 连接部位受总剪力:

采用S w+0.5S E组合

N1=(Q w+0.5×Q E)×1000

=(1.092+0.5×0.053)×1000

=1118.153N

选择的横梁与立柱连接螺栓为:不锈钢螺栓 A1,A2组 50级

Huos_J:连接螺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175N/mm2

Huos_L:连接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230N/mm2

N v: 剪切面数: 1

D1: 螺栓公称直径: 18.000mm

D0: 螺栓有效直径: 15.650mm

N vbh: 螺栓受剪承载能力计算:

N vbh=1×(π×D02/4)×Huos_J

=1×(3.14×15.6502/4)×175

=33646.227N

N um1: 螺栓个数:

N um1=N1/N vbh

=1118.153/33646.227

=0.033

取 2 个

N cb: 连接部位幕墙横梁铝型材壁抗承压能力计算: 横梁材料牌号:6063 T5

HL_Y:横梁材料局部抗承压强度设计值:120.0N/mm2

t: 幕墙横梁壁厚:3.000mm

N cb=D1×t×HL_Y ×N um1

=18.000×3.000×120.0×2.000

=12960.000N

12960.000N≥1118.153N

强度可以满足!

(2)竖向节点(角码与立柱)

G k: 横梁自重线荷载(N/m):

G k=400×H

=400×0.990

=396.000N/m

横梁自重线荷载设计值(N/m)

G=1.2×G k

=1.2×396.000

=475.200N/m

N2: 自重荷载(N):

N2=G×B/2

=475.200×1.520/2

=361.152N

N: 连接处组合荷载:

采用S G+S W+0.5S E

N=(N12+N22)0.5

N=(1118.1532+361.1522)0.5

=1175.030N

N um2: 螺栓个数:

N um2=N/N vbh

=0.035

取 2 个

N cbj: 连接部位铝角码壁抗承压能力计算:

HLjm_Y:连接部位角码壁抗承压强度设计值=120.0N/mm2

连接部位角码材料牌号:6063 T5

L ct1: 连接角码壁厚:5.000mm

N cbj=D1×L ct1×HLjm_Y×N um2

=18.000×5.000×120.0× 2.000 =21600.000N

21600.000N≥1175.030N

强度可以满足!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口诀) 已知变压器容量,求其各电压等级侧额定电流 口诀a : 容量除以电压值,其商乘六除以十。 说明:适用于任何电压等级。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电工只涉及一两种电压等级的变压器额定电流的计算。将以上口诀简化,则可推导出计算各电压等级侧额定电流的口诀: 容量系数相乘求。 已知变压器容量,速算其一、二次保护熔断体(俗称保险丝)的电流值。 口诀b : 配变高压熔断体,容量电压相比求。 配变低压熔断体,容量乘9除以5。 说明: 正确选用熔断体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关系极大。当仅用熔断器作变压器高、低压侧保护时,熔体的正确选用更为重要。这是电工经常碰到和要解决的问题。 已知三相电动机容量,求其额定电流 口诀c :容量除以千伏数,商乘系数点七六。 说明: (1)口诀适用于任何电压等级的三相电动机额定电流计算。由公式及口诀均可说明容量相同的电压等级不同的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是不相同的,即电压千伏数不一样,去除以相同的容量,所得“商数”显然不相同,不相同的商数去乘相同的系数0.76,所得的电流值也不相同。若把以上口诀叫做通用口诀,则可推导出计算220、380、660、3.6kV电压等级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专用计算口诀,用专用计算口诀计算某台三相电动机额定电流时,容量千瓦与电流安培关系直接倍数化,省去了容量除以千伏数,商数再乘系数0.76。 三相二百二电机,千瓦三点五安培。 常用三百八电机,一个千瓦两安培。 低压六百六电机,千瓦一点二安培。 高压三千伏电机,四个千瓦一安培。 高压六千伏电机,八个千瓦一安培。 (2)口诀c 使用时,容量单位为kW,电压单位为kV,电流单位为A,此点一定要注意。 (3)口诀c 中系数0.76是考虑电动机功率因数和效率等计算而得的综合值。功率因数为0.85,效率不0.9,此两个数值比较适用于几十千瓦以上的电动机,对常用的10kW以下电动机则显得大些。这就得使用口诀c计算出的电动机额定电流与电动机铭牌上标注的数值有误差,此误差对10kW以下电动机按额定电流先开关、接触器、导线等影响很小。 (4)运用口诀计算技巧。用口诀计算常用380V电动机额定电流时,先用电动机配接电源电压0.38kV数去除0.76、商数2去乘容量(kW)数。若遇容量较大的6kV 电动机,容量kW数又恰是6kV数的倍数,则容量除以千伏数,商数乘以0.76系数。

基本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基本概念 市价单:是以现价买入或卖出商品的定单。执行此定单即建立交易头寸,买入以买入价成交,卖出以卖出价成交。 限价单:是以固定价格买入或卖出商品的定单。在未来的价格达到或者穿越设定的价格时,执行此定单才能建立交易头寸。 止损单:用于在商品价格向无盈利方向运行时使亏损在一定值范围内。如果价格达到或者穿越设定的价位,将执行止损单使原有建仓自动平仓。 止赢单:是商品价格达到预期水平之后进行获利了结。如果价格达到或者穿越设定的价位,将执行止赢单使原有建仓自动平仓。 代客下单:操作员依据客户的电话委托,输入客户登录账号和电话密码后,代客户执行委托下单的交易请求。 资金流水:是自开户起账户的出入金和其他资金变动情况的明细。 报价点差:在商品价格的基础上加上该值作为客户的商品报价,分买价点差和卖价点差。 限价点差:下限价单时交易界面的价格与商品报价所相差的点数。 指定银行托管账户:按资金由第三方托管原则,交易所与银行签订接口协议后,将为客户及会员指定银行托管账户。客户需将交易保证金存入托管账户,会员也应将风险准备金存入托管账户。 结算:结算是指根据交易所有关规定和会员、客户的交易结果,对保证金、盈亏、手续费、延期费等款项进行的划拨计算。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模式,结算以后浮动盈亏被转化成结算盈亏,并产生资金的实际划转。 结算价:取交易日收市前10分种的买价和卖价的平均价为结算价,并以结算价作为计算当日盈亏以及下一交易日商品的持仓价的依据。 盈亏:由于价格变动导致资金的变化,分为持仓盈亏(又分浮动盈亏和结算盈亏)和平仓盈亏。 浮动盈亏:盘中由于报价上下变动而引起的持仓盈亏,它不是实际的盈利或亏损。

齿轮的参数代号图解计算方法

传动 形式 齿轮形状主要特点 两轴平行的齿轮传动直齿圆柱齿 轮传动 1、两轮轴线互相平行。 2、齿轮的齿长方向与齿轮轴线 互相平行。 3、两轮传动方向相反。 4、此种传动形式英勇最广泛。 直齿圆柱齿 轮传动 1、两轮轴线互相平行。 2、齿轮的齿长方向与齿轮轴线 互相平行。 3、两轮传动方向相反; 斜齿圆柱齿 轮传动 1、轮齿齿长方向线与齿轮轴线 倾斜一个角度。 2、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相比, 同时啮合的齿数增多,传动平 稳,传动的扭矩也比较大。 3、运转时存在轴向力。 4、加工制造比直齿圆柱齿轮传 动麻烦。 斜齿圆柱齿 轮传动 非圆齿轮传 动 1、目前常见的非圆齿轮有椭圆 形、扇形。 2、当主动轮等速转动时从动轮 可以实现有规则的不等速转动。 3、此种传动多见于自动化机构。

人字齿轮传 动1、具有斜齿圆柱齿轮的优点,同时运转时不产生轴向力。2、适用于传递功率大,需作正反向运转的机构中。 3、加工制造比斜齿圆柱齿轮麻烦。 传动 形式 齿轮形状主要特点 两轴相交的齿轮传动交叉轴斜齿 轮传动 1、两轮轴线不再同一平面上, 或者任意交错,或者垂直交错。 2、两轮的螺旋角可以相等,也 可以不相等。 3、两轮的螺旋方向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相同。 蜗杆传动 1、蜗杆轴线与蜗轮轴线成垂直 交错。 2、可以实现大的传动比,传动 平稳,噪声小,有自锁。 3、传动效率较低,蜗杆线速度 受一定限制。 直齿锥齿轮 传动 1、两轮轴线相交于锥顶点,轴 交角α有三种,α〉90°,α =90°(正交),α〈90°。 2、轮齿齿线的延长线通过锥点。

斜齿锥齿轮传动 1、轮齿齿线呈斜向,或者说,齿线的延长线不通过锥点,而是 与某一圆相切。 2、两轮螺旋角相等,螺旋方向相反。 弧齿锥齿轮传动 1、轮齿齿线呈弧形。 2、两轮螺旋角相等,螺旋方向 相反。 3、与直齿锥齿轮传动相比,同 时参加啮合的齿数增多,传动平稳,传动的扭矩较大。 齿轮几何要素的名称、代号 齿顶圆:通过圆柱齿轮轮齿顶部的圆称为齿顶圆,其直径用 d a 表示。 齿根圆:通过圆柱齿轮齿根部的圆称为齿根圆,直径用 d f 表示。 齿顶高:齿顶圆 d a 与分度圆d 之间的径向距离称为齿顶高,用 h a 来表示。 齿根高:齿根圆 d f 与分度圆 d 之间的径向距离称为齿根高,用 h f 表示。 齿顶高与齿根高之和称为齿高,以h 表示,即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以上所述的几何要素均与模数 m 、齿数z 有关。 齿形角:两齿轮圆心连线的节点P处,齿廓曲线的公法线(齿廓的受力方向)与两节圆的内公切线(节点P 处的瞬时运动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分度圆齿形角,以α表示,我国采用的齿形角一般为20°。 传动比:符号i ,传动比i 为主动齿轮的转速n 1(r/min )与从动齿轮的转速n 2(r/min )之比,或从动齿轮的齿数与主动齿轮的齿数之比。 即i= n 1/n 2 = z 2/z 1

电工、电缆、功率、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

式中 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 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 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 (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 (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 (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 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 [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 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 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 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sφ= 0.8 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 (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 式中 N——选定转数 P——实际功率kW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 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 (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求电度表误差

(完整word版)基金基础知识计算公式和考点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净现金流(NCF)公式:NCF=CFO+CFI+CFF 3.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4.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5.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资产负债率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债务比率。 6.权益乘数(杠杆比率)=资产÷所有者权益=1 ÷(1-资产负债率) 负债权益比=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率÷(1-资产负债率) 数值越大代表财务杠杆比率越高,负债越重。 7.利息倍数=EBIT÷利息,EBIT是息税前利润。 利息倍数衡量企业对于长期债务利息保障程度。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和负债权益比衡量的是对于长 期债务的本金保障程度。 8.存货周转率=年销售成本÷年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5天÷存货周转率 9.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年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天÷应收账款周转率 10.总资产周转率=年销售收入÷年均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越大,说明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11.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12.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 13.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14.FV=PV×(1+i)n,PV= FV ÷(1+i)n FV表示终值,即在第n年年末的货币终值;n表示年限;i表示年利率;PV表示本金或现值。 15.ir=in-P 式中:in为名义利率;ir为实际利率;P为通货膨胀率。 16.I=PV×i×t 式中:I为利息;PV为本金;i为年利率;t为计息时间。 17.单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FV=PV×(1+i×t) 18.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V=FV÷(1+i×t)≈FV×(1-i×t) 19.贴现因子dt=1÷(1+St)t,其中st为即期利率。 20.市净率(P/B)=每股价格÷每股净资产 21.市现率(P/CF)=每股价格÷每股现金流 22.市销率(P/S)=每股价格÷每股销售收入 23.零息债券估值法 V表示贴现债券的内在价值;M表示面值;r表示市场利率;t表示债券到期时间。 由于多数零息债券期限小于一年,因此上述贴现公式应简单调整为:

图解齿轮的基本参数(精)

1, 齿数 z 一个齿轮的轮齿总数。 2, 模数 m 齿距与齿数的乘积等于分度圆的周长,即pz=πd, 式中 z 是自然数, π是无理数。为使 d 为有理数的条件是p/π为有理数,称之为模数。即:m=p/π 3, 分度圆直径 d 齿轮的轮齿尺寸均以此圆为基准而加以确定, d=mz 4,齿顶圆直径 da 和齿根圆直径 df 由齿顶高、齿根高计算公式可以推出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的计算公式: da=d+2ha df=d-2hf =mz+2m=mz-2×1.25m =m(z+2=m(z-2.5 5, 模数 z:齿轮的分度圆是设计、计算齿轮各部分尺寸的基准 , 而齿轮分度圆的周长=πd=z p,于是得分度圆的直径 d=z p/π 由于在上式中π为一无理数 , 不便于作为基准的分度圆的定位 . 为了便于计算 , 制造和检验 , 现将比值p/π人为地规定为一些简单的数值 , 并把这个比值叫做模数(module,以 m 表示 , 即令 其单位为 mm. 于是得 :

模数 m 是决定齿轮尺寸的一个基本参数 . 齿数相同的齿轮模数大 , 则其尺寸也大 . 为了便于制造 , 检验和互换使用 , 齿轮的模数值已经标准化了 . 6,分度圆直径 d :在齿轮计算中必须规定一个圆作为尺寸计算的基准圆,定义:直径为模数乘以齿数的乘积的圆。实际在齿轮中并不存在, 只是一个定义上的圆。其直径和半径分别用 d 和 r 表示,值只和模数和齿数的乘积有关,模数为端面模数。与变位系数无关。标准齿轮中为槽宽和齿厚相等的那个圆 (不考虑齿侧间隙就为分度圆。标准齿轮传动中和节圆重合。但若是变位齿轮中, 分度圆上齿槽和齿厚将不再相等。若为变位齿轮传动中高变位齿轮传动分度圆仍和节圆重合。但角变位的齿轮传动将分度圆和节圆分离。 7,压力角α——在两齿轮节圆相切点 P 处,两齿廓曲线的公法线(即齿廓的受力方向与两节圆的公切线(即 P 点处的瞬时运动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压力角,也称啮合角。对单个齿轮即为齿形角。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一般为20” 。 小压力角齿轮的承载能力较小; 而大压力角齿轮, 虽然承载能力较高, 但在传递转矩相同的情况下轴承的负荷增大,因此仅用于特殊情况。

电工基础的计算题汇编

电工基础的计算题汇编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一.计算题 1.图示电路,求图中所示电压、电流未知量,然后求图中各元件吸收或发出的功率,并验证功率平衡。 2图示电路,试求: (1)当开关K 打开时,开关两端的电压U ab ; (2当开关K 闭合时, 流过开关的电流ab 3.如右图示电路,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 4、写出电路的节点电压法方程组。仅要求列写方程组,不需求解。 5. 列出图示电路用节点电压法求解的方程组。(只列方程,不求解) 6.用戴维南定理求解题5图中4电阻上流过的电流。(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自左向右)。 7.应用有源二端网络定理,求解图示电路的电流I 。 8、将图示二端网络化成等效为电压源模型。 9、如图电路,已知电阻支路电流表读数A I 41=, 电感支路电流表读数A I 92=,总电流表读数I=5A ,求电容支路中电流表的读数。(10分) 10、如图所示电路,已知总电压表读数为5V ,第一个电压表读数为4V ,第 二个电压表读数为9V ,试用相量图分析并计算第三个电压表的读数为多少 (10分) 1题图 11、把某线圈接在电压为20V 的直流电源上,测得流过线圈的电流为1A ;当把它改接到频率为50H Z ,电压有效值为1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时,测得流过线圈的电流为0.3A 。求线圈的直流电阻R 和电感量L 各等于多少(10分) 12、某R -L 串联电路接在100V 、50H Z 的正弦交流电源中,实测得电流I =2A ,有功功率P =120W ,求电路的电阻R 和电感量L 各为多少(10分) 13、某三相对称感性负载连成Y 形,接到线电压为380V 的三相对称电源上,电路的有功功率为P =,功率因数cos =,试求负载的相电流及电路的线电流。若将负载改接成形,电源线电压仍为380V ,试求此时的相电流、线电流和有功功率。(10分) 2 2 + 12V - + 4V - 6 10 4 2 8 + 20V - 1A +16V - a b c O I I I 2 4 2 2 2 + 10V - 5A + 18 V - 6 3 K a 题 5 +5V - 1A + 15V - 题一图 10 5 5 5 6 2A 2A + 10V - + 35V - I 题1图 10 3 6 34 4A + 30V - a b

挖基础土方计算公式

挖基础土方计算公式 人工挖土方 人工挖土要根据土壤类别、施工方法等分别按挖基(地)槽、挖基坑、挖土方等项目计算。 1、挖基槽(地沟) 基槽指条形基础下的地槽,地沟指管道地沟。 其工程量按沟槽长度乘以沟槽的断面积。其突出部分体积应并入基槽工程量内计算;沟槽深度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土方放坡时,在交接处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基槽的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计算;内墙按净长度计算。 基槽横断面的形式:分放坡与不放坡进行计算。 挖土深度H:一般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准。 根据土的性质、开挖深度以及施工方法确定土壁是否放坡。放坡的宽度根据放坡系数计算,即KH。 为保证工人的正常操作,基底宽度应在基础宽度的基础上增加工作面宽度2C。计算公式: ①不放坡时:V挖=L×(B+2C)×H ②有放坡时:V挖=L×(B+2C+KH)×H (2)挖基(地)坑 挖地坑工程量根据图示尺寸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按土壤类别、挖土深度不同分别套用相应的定额。

①矩形不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 V挖=(a+2c)×(b+2c)×H ②矩形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 V挖=(a+2c)×(b+2c)×H+KH2×(a+2c)+KH2×(b+2c)+4×1/3K2H3 =(a+2c+KH)×(b+2c+KH)×H+1/3K2H3 ③k为放坡系数。放坡宽度b与深度H和放坡角度a之间是正切函数关系,即tana=b/H,不同的土壤类别取不同的a值,所以不难看出,放坡系数就是根据tana来确定的。例如,三类土的tana=b/H=0.33。我们将tana=K来表示放坡系数,故放坡宽度b=kH。K是根据土壤类别确定的。一、二类土的放坡系数为0.5,三类土为0.33,四类土为0.25。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

模数齿轮计算公式: 名称代号计算公式 模数m m=p/π=d/z=da/(z+2) (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齿距p p=πm=πd/z 齿数z z=d/m=πd/p 分度圆直径 d d=mz=da-2m 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π 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 齿顶高ha ha=m=p/π 齿根高hf hf=1.25m 齿高h h=2.25m 齿厚s s=p/2=πm/2 中心距 a a=(z1+z2)m/2=(d1+d2)/2 跨测齿数k k=z/9+0.5 公法线长度w w=m[2.9521(k-0.5)+0.014z]

13-1 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 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40 mm,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20°处的半径r和曲率半径ρ的大小。 13-3 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 a=106.40 mm,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 13-4 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 l=22、z2=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l=240 mm,大齿轮全齿高h=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 13-5 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1=19、z2=81,模数m=5 mm,压力角 =20°。若将其安装成a′=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 是多少? 13-6 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21、z2=66,模数m=3.5 mm,压力角=20°,正常齿。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 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l=77.5 mm,齿数z1=29。现要求设计一个大齿轮与其相啮合,传动的安装中心距a=145 mm,试计算这对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大齿轮的主要尺寸。 13-8 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齿距p=12.566 mm,齿数z=25,正常齿制。求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齿高以及齿厚。 13-9 当用滚刀或齿条插刀加工标准齿轮时,其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怎样确定?当被加工标准齿轮的压力角 =20°、齿顶高因数h a*=0.8时,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多少? 13-10 变位齿轮的模数、压力角、分度圆直径、齿数、基圆直径与标准齿轮是否一样? 13-11 设计用于螺旋输送机的减速器中的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已知传递的功率P=10 kW,小齿轮由电动机驱动,其转速n l=960 r/min,n2=240 r/min。单向传动,载荷比较平稳。 13-12 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两齿轮的齿数z1=35、z2=97,模数m=3 mm,压力=20°,齿宽b l=110 mm、b2=105 mm,转速n1=720 r/min,单向传动,载荷中等冲击。减速器由电动机驱动。两齿轮均用45钢,小齿轮调质处理,齿面硬度为220-250HBS,大齿轮正火处理,齿面硬度180~200 HBS。试确定这对齿轮允许传递的功率。 13-13 已知一对正常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模数m=3 mm,齿数z1=23、z2=76,分度圆螺旋角β=8°6′34″。试求其中心距、端面压力角、当量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 13-14 图示为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1)已知主动轮1的螺旋角旋向及转向,为了使轮2和轮3的中间轴的轴向力最小,试确定轮2、3、4的螺旋角旋向和各轮产生的轴向力方向。 2)已知m n2=3 mm,z2=57,β2=18°,m n3=4mm,z3=20,β3应为多少时,才能使中间轴上两齿轮产生的轴向

材料力学的基本计算公式

材料力学的基本计算公式

————————————————————————————————作者:————————————————————————————————日期:

材料力学的基本计算公式 外力偶矩计算公式(P功率,n转速) 1.弯矩、剪力和荷载集度之间的关系式 2.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杆件横 截面轴力F N,横截面面积A,拉应力为正) 3.轴向拉压杆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计算公式(夹角 a 从x轴正方向逆时针转至外法线的方位角为正) 4.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拉伸前试样标距l,拉伸后试样 标距l1;拉伸前试样直径d,拉伸后试样直径d1) 5.纵向线应变和横向线应变 6.泊松比 7.胡克定律

8.受多个力作用的杆件纵向变形计算公式? 9.承受轴向分布力或变截面的杆件,纵向变形计算公式 10.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公式 11.许用应力,脆性材料,塑性材 料 12.延伸率 13.截面收缩率 14.剪切胡克定律(切变模量G,切应变g ) 15.拉压弹性模量E、泊松比和切变模量G之间关系 式 16.圆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a)实心圆 (b)空心圆 17.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任一点切应力计算公式(扭矩 T,所求点到圆心距离r)

18.圆截面周边各点处最大切应力计算公式 19.扭转截面系数,(a)实心圆 (b)空心圆 20.薄壁圆管(壁厚δ≤ R0/10 ,R0为圆管的平均半 径)扭转切应力计算公式 21.圆轴扭转角与扭矩T、杆长l、扭转刚度GH p的关 系式 22.同一材料制成的圆轴各段内的扭矩不同或各段的 直径不同(如阶梯轴)时或 23.等直圆轴强度条件 24.塑性材料;脆性材料 25.扭转圆轴的刚度条件? 或 26.受内压圆筒形薄壁容器横截面和纵截面上的应力 计算公式,

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定律

87一基本参数 表示;α齿顶圆:轮齿齿顶所对应的圆称为齿顶圆,其直径用d 齿根圆:齿轮的齿槽底部所对应的圆称为齿根圆,直径用df表示。 齿厚:任意直径dk的圆周上,轮齿两侧齿廓间的弧长称为该圆上的齿厚,用sk表示;齿槽宽:任意直径dk的圆周上,齿槽两侧齿廓间的弧长称为该圆上的齿槽宽,用ek表示; 齿距:相邻两齿同侧齿廓间的弧长称为该圆上的齿距,用表示。设z 为齿数,则根据齿距定义可,故。 齿轮不同直径的圆周上,比值不同,而且其中还包含无理数;π k也是不等的。α又由渐开线特性可知,在不同直径的圆周上,齿廓各点的压力角 分度圆:为了便于设计、制造及互换,我们把齿轮某一圆周上的比值规定为标准值(整数或较完整的有理数),并使该圆上的压力角也为标准值,这个圆称为分度圆,其直径以d表示。 表示,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准压力角为20°α压力角:分度圆上的压力角简称为压力角,以

模数:分度圆上的齿距p对π的比值称为模数,用m表示,单位为mm,即。模数是齿轮的主要参数之一,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都与模数成正比,m越大,则p越大,轮齿就越大,轮齿的抗弯能力就越强,所以模数m又是轮齿抗弯能力的标志。 顶隙:顶隙c=c*m是指一对齿轮啮合时,一个齿轮的齿顶圆到另一个齿轮的齿根圆的径向距离。顶隙有利于润滑油的流动。 表示;α齿顶高:轮齿上介于齿顶圆和分度之间的部分称为齿顶,其径向高度称为齿顶高, 用 h 齿根高:轮齿上介于齿根圆和分度之间的部分称为齿根,其径向高度称为齿根高,用hf 表示 标准齿轮: 标准齿轮:分度圆上齿厚与齿槽宽相等,且齿顶高和齿根高为标准值的齿轮为标准齿轮。因此,对于标准齿轮有 模数和齿数是齿轮最主要的参数。 在齿数不变的情况下,模数越大则轮齿越大,抗折断的能力越强,当然齿轮轮坯也越大,空间尺寸越大; 模数不变的情况下,齿数越大则渐开线越平缓,齿顶圆齿厚、齿根圆齿厚相应地越厚;

电工常用经验公式(一)

电工常用经验公式(一) 为了促进电气专业从业人士有关于设计、施工中遇到的容量、电流等问题的探讨,特将一些常用的计算规则、经验口诀整理后提供给大家,希望大家踊跃探讨,共同提高: 一、用电设备电流估算:当知道用电设备的功率时可以估算它的额定电流: 三相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按照电机功率的2倍算,即每千瓦乘以2就是额定电流的电流量,譬如一个三相电机的额定功率为10千瓦,则额定电流为20 安培。这种估算方式对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尤其是四级最为接近,对于其它类型的电动机也可以 单相220V电动机每千瓦电流按8A计算 三相380V电焊机每千瓦电流按2.7A算(带电动机式直流电焊机应按每千瓦2A 算) 单相220V电焊机每千瓦按4.5A算 单相白炽灯、碘钨灯每千瓦电流按4.5A算 注意:工地上常用的镝灯为380V电源(只有两根相线,一根地线),电流每千瓦按照2.7A算 二、不同电压等级的三相电动机额定电流计算 口诀:容量除以千伏数,商乘系数点七六。 说明: (1)口诀适用于任何电压等级的三相电动机额定电流计算。由公式及口诀均可说明容量相同的电压等级不同的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是不相同的,即电压千伏数不一样,去除以相同的容量,所得“商数”显然不相同,不相同的商数去乘相同的系数0.76,所得的电流值也不相同。若把以上口诀叫做通用口诀,则可推导出计算220、380、660、3.6kV电压等级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专用计算口诀,用专用计算口诀计算某台三

相电动机额定电流时,容量千瓦与电流安培关系直接倍数化,省去了容量除以千伏数,商数再乘系数0.76。 三相二百二电机,千瓦三点五安培。 常用三百八电机,一个千瓦两安培。 低压六百六电机,千瓦一点二安培。 高压三千伏电机,四个千瓦一安培。 高压六千伏电机,八个千瓦一安培。 2)口诀使用时,容量单位为kW,电压单位为kV,电流单位为A,此点一定要注意。 (3)口诀中系数0.76是考虑电动机功率因数和效率等计算而得的综合值。功率因数为0.85,效率不0.9,此两个数值比较适用于几十千瓦以上的电动机,对常用的10kW以下电动机则显得大些。这就得使用口诀c计算出的电动机额定电流与电动机铭牌上标注的数值有误差,此误差对10kW以下电动机按额定电流先开关、接触器、导线等影响很小。 (4)运用口诀计算技巧。用口诀计算常用380V电动机额定电流时,先用电动机配接电源电压0.38kV数去除0.76、商数2去乘容量(kW)数。若遇容量较大的6kV 电动机,容量kW数又恰是6kV数的倍数,则容量除以千伏数,商数乘以0.76系数。(5)误差。由口诀中系数0.76是取电动机功率因数为0.85、效率为0.9而算得,这样计算不同功率因数、效率的电动机额定电流就存在误差。由口诀c 推导出的5个专用口诀,容量(kW)与电流(A)的倍数,则是各电压等级(kV)数除去0.76系数的商。专用口诀简便易心算,但应注意其误差会增大。一般千瓦数较大的,算得的电流比铭牌上的略大些;而千瓦数较小的,算得的电流则比铭牌上的略小些。对此,在计算电流时,当电流达十多安或几十安时,则不必算到小数点以后。可以四舍而五不入,只取整数,这样既简单又不影响实用。对于较小的电流也只要算到

常用电工计算公式

10(6)/0,4KV三相变压器一,二次额定电流的计算 口决;容量算电流,系数相乘求。六千零点一,十千点零六。低压流好算,容量一倍半。 10(6)/0,4KV三相变压器一,二次熔丝电流选择计算 口决;低压熔丝即额流,高压二倍来相求。 交流电路表观功率的计算方法 口决;表观功率要算快,单相流乘点二二;三相乘上零点七星形三角没关系。 说明;对于380/220V低压交流电路,当知道其负载电流后,应用此口决就能很快算出表观功率(视在功率)。其方法是;单相电路用负载电流乘以0,22,即为表观功率;当三相电路时,不论负载是星形还是三角形接法,只要用负载电流(线电流)乘以0,7。立即得出表观功率数。例;有一380V三相供电线路,负载为对称星形线电流为20A,求视在功率?解;根据中决,20X0,7=14KV A。 380/220V常见负荷电流的计算方法之一,二 口决;1;三相算流怎样记,千瓦乘二为电机。电容电热变压器,一点五倍算仔细。 2;单相电压二百二,四点五倍算的快,单相电压三百八,二点五倍应记下。 按功率计算三相电动机电流的方法 口决;电机功率算电流,电压不同流不同,零点七六被压除,功率再乘即电流。 说明;按功率计算电机电流时,只要用电机电压数(单位千伏)去除0,76。再乘功率千瓦数,即为该电机电流(单位安)如常见的低压380V电动机,它的额定电流为0,76/0,38*P=2P 高压六千伏电动机,它的额定电流为0,76/6*P=0,126P。 按功率计算35千伏三相用电设备电流的方法 口决;系数莫忘记,千分之十七,功率来相乘,千瓦加两成。 说明;对于35千伏系统的三相用电设备,如一次侧电压为35千伏的配电变压器等,其额定电流也可以通过功率直接计算。其方法是先记住系数17/1000,用此系数(千伏安或千乏),便可得出电流大小。千瓦加两成是指以千瓦为功率单位的高压用电设备,其电流的计算,按以上方法用系数和千瓦数相乘后,将计算结果再加大两成(即乘1,2)即可。例题;计算容量为1000KV A的35KV配电变压器,高侧的额定电流是多少?解根据口决1000*17/1000=17A。 低压380V/220V架空线路导线载面选择计算 口决;架空铝线选粗细,先求送电负荷矩,三相荷矩乘个四,单相改乘二十四,若用铜线来送电,一点七除线可细。负荷矩单位是KW*KM。 低压380/220V架空线路电压损失的估算 口决;铝线压损要算快,荷矩载面除起来,三相再用五十除,单相改除八点三,力率如为零点八,十上双双点二加,铜线压损还要低,算好再除一点七。 说明;1当低压线路采用铝导线,负载为电阻性(即功率因数,也叫力率为1)时,估算压损的方法,可将线路的负荷距(单位千瓦*米),除以导线载面(毫米),再除一个系数即可,此系数对于380V三相电压线路为50,单相220V 线路为8,3,这就是荷距载面除起来,三相再用五十除,单相改除八点三的意思。例子一条25mm铝线架设的380V三相线路,长为300米,送20KW负荷,电压损失是多少?解根据口决M/S/50=20*300/25/50=4,8% 2对于感抗性负荷,力率不再是1,压损要比电阻性负荷更大一点,它与导线载面大小及线间距离有关,但十平方毫米及以下导线影响较小,可不考虑。 计算各种绝缘线安全电流的方法(之一) 口决;二点五下整九倍,往上减一顺号对,三五线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半倍。 之二;口决;条件不同另处理,高温九折铜升级,导线穿管二,三,四,八,七,六折最好记。

基础会计计算公式

利润类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 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返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 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2、商业企业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汇总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国家补贴收入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及附加 制造费用类 生产工时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小时费用分配率 费用分配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小时×(实际小时费用分配率-计划小时费用分配率) 技术经济指标对产品成本影响分析 1、材料利用率对成本的影响 材料利用率变动对单位产品材料成本降低率影响=1-(计划材料利用率/实际材料利用率) 材料利用率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影响=[1-(计划材料利用率/实际材料利用率)]×计划材料成本占单位产品成本的比重 2、劳动生产率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1-(1+小时平均工资年增长率)/(1+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计划工资成本在单位产品成本中的比重 小时平均工资率增长率=(实际小时工资率/计划小时平均工资率)-1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计划单位产品工时消耗/实际单位产品工时消耗)-1 3、产品质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合格品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合格品率-计划合格品率)/实际合格品率 4、产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1-1/(1+产量增长率)]×固定成本占计划单位成本的比重

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精)

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转载) 狂人不狂收录于2007-04-18 阅读数:1093 收藏数:2公众公开原文来源 我也要收藏以文找文如何对文章标记,添加批注? 9.9.2◆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斜齿轮的轮齿为螺旋形,在垂直于齿轮轴线的端面(下标以t表示)和垂直于齿廓螺旋面的法面(下标以n表示)上有不同的参数。斜齿轮的端面是标准的渐开线,但从斜齿轮的加工和受力角度看,斜齿轮的法面参数应为标准值。 1.螺旋角β 右图所示为斜齿轮分度圆柱面展开图,螺旋线展 开成一直线,该直线与轴线的夹角β称为斜齿轮 在分度圆柱上的螺旋角,简称斜齿轮的螺旋角。 tanβ=πd/ps 对于基圆柱同理可得其螺旋角βb 为 : 所以有: ...(9-9-01) 通常用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斜进行几何尺寸的 计算。螺旋角β越大,轮齿就越倾斜,传动的平 稳性也越好,但轴向力也越大。通常在设计时取。 对于人子齿轮,其轴向力可以抵消,常取,但加 工较为困难,一般用于重型机械的齿轮传动中。 齿轮按其齿廓渐开螺旋面的旋向,可分为右旋和 左旋两种。如何判断左右旋呢?测试一下? 2.模数 如图所示,pt为端面齿距,而pn为法面齿距,pn = pt·cosβ,因为p=πm, πmn=πmt·cosβ,故斜齿轮法面模数与端面模数的关系为: mn=mt·cosβ。 3.压力角 因斜齿圆柱齿轮和斜齿条啮合时,它们的法面压力 角和端面压力角应分别相等,所以斜齿圆柱齿轮法 面压力角αn和端面压力角αt的关系可通过斜齿条 得到。在右图所示的斜齿条中,平面ABD在端面 上,平面ACE在法面S上,∠ACB=90°。在直角 △ABD、△ACEJ及△ABC中, 、 、 、BD=CE,所以有:... (9-9-03) >>法面压力角和端面压力角的关系<<

电气工程电工常用计算公式(精品文档)

计算公式 一电力变压器额定视在功率Sn=200KVA,空载损耗Po=0.4KW,额定电流时的短路损耗PK=2.2KW,测得该变压器输出有功功率P2=140KW时,二次则功率因数2=0.8。求变压器此时的负载率β 和工作效率。 解:因P2=β×Sn× 2×100% β=P2÷(Sn× 2)×100% =140÷(200×0. 8)×100%=87.5% =(P2/P1)×100% P1=P2+P0+β2+P K =140+0.4+(0.875)2×2.2 =142.1(KW)所以 =(140×142.08) ×100%=98.5% 答:此时变压器的负载率和工作效率分别是87.5%和98.5%。 有一三线对称负荷,接在电压为380V的三相对称电源上,每相负荷电阻R=16,感抗X L=12。试计算当负荷接成星形和三角形时的相电流、线电流各是多少? 解;负荷接成星形时,每相负荷两端的电压,即相电压为U入 Ph===220(V) 负荷阻抗为Z= ==20() 每相电流(或线电流)为 I入Ph=I入P-P===11(A)负荷接成三角形时,每相负荷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线电压,即 ==380V 流过每相负荷的电流为 流过每相的线电流为 某厂全年的电能消耗量有功为1300万kwh,无功为1000万kvar。求该厂平均功率因数。 解:已知 P=1300kwh,Q=1000kvar 则 答:平均功率因数为0.79。

计算: 一个2.4H的电感器,在多大频率时具有1500的电感? 解:感抗X L= 则 =99.5(H Z) 答:在99.5H Z时具有1500的感抗。 某企业使用100kvA变压器一台 (10/0.4kv),在低压侧应配置多大变比的电流互感器? 解:按题意有 答:可配置150/5的电流互感器。 一台变压器从电网输入的功率为150kw,变压器本身的损耗为20kw。试求变压器的效率? 解:输入功率 P i=150kw 输出功率 PO=150-20=130(KW) 变压器的效率 答:变压器的效率为86.6% 某用户装有250kvA变压器一台,月用电 量85000kwh,力率按0.85计算,试计算该 户变压器利率是多少? 解:按题意变压器利用率 答:该用户变压器利用率为56%。 一台变压器从电网输入的功率为100kw, 变压器本身的损耗为8kw。试求变压器的利 用率为多少? 解:输入功率为 P1=100kw 输出功率为 P2=100-8=92kw 变压器的利用率为 答:变压器的利用率为92%。 有320kvA,10/0.4kv变压器一台,月用电 量15MWh,无功电量是12Mvarh,试求平均功 率因数及变压器利用率? 解:已知 Sn=320kva,W P=15Mva W Q=12Mvarh,一个月以30天计, 日平均有功负荷为 日平均无功为 变压器利用率为 答:平均功率因数为0.78;变压器利用率 为83%。 一条380v线路,导线为LJ-25型,电阻为 0.92/km,电抗为0.352/km,功率因数为 0.8,输送平均有功功率为30KW,线路长度为 400m,试求线路电压损失率。 解;400m导线总电阻和总电抗分别为 R=0.92×0.40.37() X=0.352×0.40.14() 导线上的电压损失 线路上的电压损失 答:线路电损失率为9.8%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 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 3、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 三十、混凝土柱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⑴、构造柱工程量计算 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H×(A×B+0.03×b×n) 式中:H——构造柱高度A、B——构造柱截面长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差1/2宽度n——马牙差边数 ⑶、框架柱 ①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 其中柱高: a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如图1 b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如图2 c 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如图3 d预制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依附于柱的牛腿,并入相应柱身体积计算。如图4 三十一、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规则 1、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2、梁长的取法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3、地圈梁工程量 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3、基础梁的体积 计算方法: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 三十二、钢筋混凝土板的工程量计算 1、一般现浇板计算方法:现浇混凝土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计算公式——V=板长×板宽×板厚 2、有梁板系指主梁(次梁)与板现浇成一体。其工程量按梁板体积和计算有梁板(包括主、次梁与板)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 3、无梁板系指不带梁直接用柱帽支撑的板。其体积按板与柱帽体积和计算 4、平板指无柱、梁而直接由墙支撑的板。其工程量按板实体积计算。 三十三、现浇砼墙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现浇框架结构的剪力墙计算方法:按图示尺寸以m3计算。应扣除门窗洞口及0.3m2以外孔洞所占体积。计算公式:V=墙长×墙高×墙厚-0.3m2以外的门窗洞口面积×墙厚

电工基础的计算题大全

一.计算题 1.图示电路,求图中所示电压、电流未知量,然后求图中各元件吸收或发出的功率,并验证功率平衡。 2图示电路,试求: (1)当开关K 打开时,开关两端的电压U ab ; (2当开关K 闭合时, 流过开关的电流ab 3.如右图示电路,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 4、写出电路的节点电压法方程组。仅要求列写方程组,不需求解。 5. 列出图示电路用节点电压法求解的方程组。(只列方程,不求解) 6.用戴维南定理求解题5图中4?电阻上流过的电流。(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自左向右)。 7.应用有源二端网络定理,求解图示电路的电流I 。 8、将图示二端网络化成等效为电压源模型。 9、如图电路,已知电阻支路电流表读数A I 41=, 电感支路电流表读数A I 92=,总电流表读数I=5A ,求电容支路中电流表的读数。(10 分) 10、如图所示电路,已知总电压表读数为5V ,第一个电压表读数为4V ,第 二个电压表读数为9V ,试用相量图分析并计算第三个电压表的读数为多少? (10分) 1题图 11、把某线圈接在电压为20V 的直流电源上,测得流过线圈的电流为1A ;当把它改接到频率为50H Z ,电压有效值为1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时,测得流过线圈的电流为0.3A 。求线圈的直流电阻R 和电感量L 各等于多少?(10分) 12、某R -L 串联电路接在100V 、50H Z 的正弦交流电源中,实测得电流I =2A ,有功功率P =120W ,求电路的电阻R 和电感量L 各为多少?(10分) 13、某三相对称感性负载连成Y 形,接到线电压为380V 的三相对称电源上,电路的有功功率为P =,功率因数cos?=,试求负载的相电流及电路的线电流。若将负载改接成?形,电源线电压仍为380V ,试求此时的相电流、线电流和有功功率。(10分) 2? 2? + 12V - + 4V - 6? 10? 4? 2? 8? + 20V - 1A +16V - a b c O I I I 2? 4? 2? 2? 2? + 10V - 5A + 18 V - 6? 3? K a 题 5? +5V - 1A +15V - 题一图 10? 5? 5? 5? 6? 2A 2A + 10V - + 35V - I 题1图 10? 3? 6? 34? 4A + 30V -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