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探测定位系统

金属探测定位系统
金属探测定位系统

2014年重庆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金属物体探测定位器(B题)

【本科组】

2014年8月13日

摘要

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采用MSP430F149和MSP430F5529为控制核心。MSP430F149控制两个步进电机HYQD30-H0057在不同的两个坐标轴上转动以带动LDC1000电感到数字转换器上下和左右的移动,从而完成对50cm*50cm的检测区域的检测。MSP430F5529控制LDC1000,当LCD1000扫描到金属时,将信号穿给MSP430F5529,MSP430F5529检测到信号后,蜂鸣器发出报警,指示灯亮,MSP430F5529再将信号传给MSP430F149,MSP430F149接收到信号后,对信号进行处理,使两个步进电机停止转动,从而LDC1000检测模块停在金属物体的正上方。

关键词:单片机LCD1000 步进电机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opic request, we use MSP430F149 and MSP430F5529 as the control core. MSP430F149 control two stepper motors HYQD30 - H0057 in different on the two axes of rotation to drive the LDC1000 electric feel digital converter and up and down or so mobile, thus complete the detection area of 50 cm by 50 cm. LDC1000 MSP430F5529 control, when LCD1000 scanning to metal, wear the signal to MSP430F5529, MSP430F5529 detected signal, a buzzer alarm, indicating lights, MSP430F5529 again to transmit signals to MSP430F149, MSP430F149 receives the signal, the signal processing, make two stepper motors stop running, thus LDC1000 detection module parked in the metallic object.

Keywords: MSP430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LCD1000 stepper moter

目录

目录

1系统方案设计 (4)

1.1探测金属的方案论证和选择 (4)

1.2电机的论证与选择 (4)

1.3电源的论证与选择 (5)

2 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5)

2.1传感器模块的分析 (5)

2.2控制步进电机的分析 (6)

3电路与程序设计 (6)

3.1电路的设计 (6)

3.2程序流程图 (7)

3.3 AY-LDC1000程序流程图 (8)

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8)

4.1测试方案 (8)

4.1.1硬件测试 (8)

4.1.2软件仿真测试 (8)

4.1.3硬件软件联调 (9)

4.2测试条件与仪器 (9)

4.3测试结果及分析 (9)

4.3.1测试结果 (9)

4.3.2测试分析与结论 (10)

5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金属物体探测定位器(B题)

【本科组】

1系统方案设计

本系统主要由探测器检测模块、驱动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四个模块组成。

本实验的关键是控制模块和检测模块。保证在两分钟内扫描到金属物体,指示灯亮,蜂鸣器报警。

图1 系统模块图

1.1探测金属的方案论证和选择

方案一:采用小车。将探测器固定在小车上面,然后通过小车在50cm*50cm的区域内运动,从而对整个平面进行扫描。捕获金属物体的位置。但小车要进行S形扫描,对做小车的要求过高,而且精度高,不易控制小车的前进方向

方案二:采用四个步进电机拉线控制探测器。将四个步进电机,分别固定在

50cm*50cm平面的四角。通过单片机控制四个步进电机的收放线长度,从而控制探测器在平面内的运动检测金属物体。此方案硬件操作简单,但程序复杂,算法难,而且不易达到要求的误差范围。

方案三:采用滚珠丝杆控制探测器。借助机床上的二维平面,利用电机带动滚珠丝杆来控制探测器在50cm*50cm的平面上运动,误差范围小,可以精确到毫米,操作简便,可行性高。

综上述选择方案三。

1.2电机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直流电机。直流电机通过调节电压的大小来调速,如果用它带动滚珠丝杆,由于惯性,不易控制丝杆的前进与后退,不能使丝杆瞬间停止,且误差较大。如果负载

过大,电机根本无法启动,而且很容易烧掉电机线圈。

方案二: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或者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的影响。用步进电机可以很精确的控制丝杆前进后退。

综上述选择方案二。

1.3电源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交流电源。交流电,指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因为周期电源在一个周期内运行平均值为零,称为交流电。本试验中,采用交流电时,电流过小,而且使用滚珠丝杆时,负载过大,电机会剧烈抖动。

方案二:直流电源。直流电源有正、负两个电极,正极的高电位,负极的低电位,当两个电极与电路接通后,能够使电路两端之间维持稳定的电位差,从而在外电路中形成由正极到负极的电流。本试验中,使用直流电源,直接供电给驱动模块,可以给电极提供大电流,保证步进电机稳定运转,提供大扭矩。

综上述,选择方案二。

2 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2.1传感器模块的分析

LDC1000是世界首款电感到数字转换器。提供低功耗,小封装,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它的SPI接口可以很方便连接MCU.LDC1000只需要外接一个PCB线圈或者自制线圈就可以实现非接触式电感检测。LDC1000的电感检测并不是指像Q表那样测试线圈的电感量,而是可以测试外部金属物体和LDC1000相连的测试线圈的空间位置有关。

利用LDC1000这个特性配以外部设计的金属物体即可很方便实现:水平或垂直距离检测;角度检测;位移检测;运动检测;振动检测;金属成分检测。可以广泛应用在汽车、消费电子、计算机、通信和医疗领域。

对于本实验中,我们利用LDC1000检测硬币。精度把握很好。而且LDC1000模块小,便于安装。

对于LDC1000的控制,选择MSP430F5529。MSP430F5529是最新一代的具有集成USB的超低功耗单片机,可以应用于能量收集、无线传感以及自动自动抄表等场合,是最低工作功耗的单片机之一。

当线圈运动到金属上方时,电感发生变化,LDC1000将电感转换成数字信号,再将信号传给MSP430F5529,单片机接收到信号后,给出指令,蜂鸣器发出响声,指示灯亮。

2.2控制步进电机的分析

MSP430F149提供脉冲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步进电机(A)控制探测器横向移动,步进电机(B)控制探测器的纵向移动,从而就可以实现探测器对整个平面的扫描。

理论上,步进电机(A)对横向完成一次扫完,理论时间要控制在5.4s,步进电机(B)再前进1.9cm,完成此项动作,时间0.257s.要保证这个速度,才可以在2 min内完成对整个平面的扫描。

当探测器扫描到金属后,LCD1000将电感信号的变化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信号传给MSP430F149,MSP430F149接收到信号后,终端脉冲信号,控制步进电机停止转动。

3电路与程序设计

3.1电路的设计

图2 LDC1000与MSP430F5529的连接原理图

图3 系统整体框图3.2程序流程图

图4

3.3 AY-LDC1000程序流程图

流程图见图5.

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4.1测试方案

4.1.1硬件测试

首先分模块搭建,并且分模块测试。测试成功后,再将分离的模块搭建一起测试整体功能。经测试,探测器检测模块、驱动模块、控制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均工作正常。

4.1.2软件仿真测试

软件测试我们选择在搭好的硬件上直接测试,结果显示正常。

图5

4.1.3硬件软件联调

软件测试我们选择在搭好的整个模块中测试,结果正常。

4.2测试条件与仪器

输出0-30v和3A电源,四位半万用表一个,秒表一个。

4.3测试结果及分析

4.3.1测试结果

4.3.2测试分析与结论

本实验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做好探测器的检测模块。步进电机的算法要精确。硬件方面,滚珠丝杆在构建平面的时候,要保证两根丝杆的垂直,还有两根丝杆在一个水平面。传感器必须要紧贴玻板面,保证信号的强度。在调试的时候,注意随时控制丝杆的正反转,保证不损坏设备。

5 总结

在本次试验中,选择MSP430F149单片机为核心,选择步进电机带动滚珠丝杆,利用软件编程,实现了传感器以“S”形的方式对平面进行扫描,捕获金属物体。利用滚珠丝杆,可以让探测器在平面内精准运动。整个系统从软件到硬件都体现了优良简约的风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优点:

(1)采用步进电机及专用细分驱动,可以准确控制探测器的运动;

(2)程序算法优良,易于减小误差和提高精确度;

(3)探测器捕获到金属物体后,此时蜂鸣器发声,指示灯亮。

参考文献

[1]周林,刘嘉敏.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8.

[2]李群芳,肖看,张士君.单片机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7.

[3]沈建华,杨艳琴.MSP430系列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原理与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3 1.

[4]高吉. 数字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7.

[5]于靖卫.机械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8.

雷电监测定位系统

雷电监测定位系统ADTD 雷电探测仪 用户手册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ADTD雷电监测定位系统课题组 二○○四年十月

目录页号 一、概论 2 1.1 ADTD 雷电探测仪的工作原理 2 1.2 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构成 3 1.3 雷电探测仪的结构 4 二、ADTD 雷电探测仪的技术功能指标 11 2.1 每个雷电探测仪布站配置 11 2.2 雷电探测仪布站连接简图 11 2.3 雷电探测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11 三、雷电探测仪的安装 13 3.1 安装场地要求 13 3.2 安装基座 13 3.3 探头供电 13 3.4 探头接地 13 3.5 通讯标准及波特率17 3.6 探头与中心数据处理站间的通信 17 3.7 通讯电缆 18 3.8 探头的安装及水平调节 18 3.9 探头NS磁场天线环方位的调整 18 3.10 探头的初次通电 22 3.11 探头的密封 22 四、雷电探测仪运行设置和操作 23 4.1 DIP开关的设置 23 4.2 探头的运行方式 25 4.3 探头的数据输出及帧格式 25 4.4 自动自检 28 4.5 探头命令 28 4.6 CPU板、PDL板以及电源/接口板上的LED灯的涵义 39 五、雷电探测仪维修 41 5.1探头的检修维护 41 2维修程序设置及测试终端连接 44 5.3探头故障修理 47

一、概论 1.1 ADTD 雷电探测仪的工作原理 ———闪电物理特性,探测原理,处理技术 大量的气象观测、卫星探测仪以及很多国家的电学测量等综合分析表明,全球在任一时刻都有上千个雷暴在活动,大多数发生在较低纬度地区,但两极地区也时有发生。由于雷电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威胁着森林、引燃火工品、造成人员的伤亡,对航天、航空、通讯、电力、建筑等国防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各国都很重视雷电的研究与防护。 闪电可以分为:云闪(包含云与云、云与空气、云放电)、云地闪、诱发闪电、球闪等多种,其中对地面设施危害最大的是云地闪电。云地闪电又可以细分为:正闪(正电荷对地的放电)和负闪(负电荷对地的放电)。目前,闪电探测仪主要用来探测云地闪,并且能区分正负极性。 一次闪电的放电过程如下所述: 云层荷电形成电分布—初始击穿—梯级先导—联结过程—第一回击—K过程—J过程—直窜先导—第二回击—………。 闪电的放电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回击过程,因为回击的电流大,辐射的电磁场强,是形成故障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回击的放电特征参量为: 1.回击的放电时间:指回击发生时的自然时间。 1.闪电的回击数:每次闪电的回击次数。 1.回击发生的位置:回击通道取垂直分量在地面或者在目标上的投影。 1.回击的电流值:指回击电流波形的峰值。 1.回击电流波形陡度最大值:指回击放电过程中单位时间电流变化的最大值,它反映了闪电回击放电最剧烈时的状况。 1.回击波形前沿持续时间:指回击电流波形中,从2KA到峰值电流的过渡时间。 1.放电电荷:指每次回击放电所释放出的电荷,即电流对时间的积分。 闪电监测定位系统从理论上讲,其核心是通过几个站同时测量闪电回击辐射的电磁场来确定闪电源的电流参数。Maxwell方程组和特殊路径上的传播影响,将两者联系起来。高精度雷电定位系统将测量每次回击放电辐射的电磁脉冲的下列参量: *回击的放电时间

七大室内定位技术PK

七大室内定位技术P K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七大室内定位技术PK 随着LBS和O2O搅得火热,定位技术近年来也备受关注且发展迅速。虽然室外定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开始被广泛使用,但是作为定位技术的末端,室内定位技术发展一直相对缓慢。而随着现代人类生活越来越多的时间都处在室内,室内定位技术的前景也非常广阔。 但虽然作为LBS最后一米的室内定位饱受关注,但技术的不够成熟依然是不争的事实。不同于GPS,AGPS等室外定位系统,室内定位系统依然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组织来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现行的技术手段都是在各个企业各自定义的私有协议和方案下发展,也致使各种室内定位技术相映生辉。 下面我们就从精确度,穿透性,抗干扰性,布局复杂程度,成本5个方面全方位来比较一下市面上流行的几种室内定位手段。 红外线定位技术 精确度:★★★★☆ 穿透性:☆☆☆☆☆ 抗干扰性:☆☆☆☆☆ 布局复杂程度★★★★★ 成本:★★☆☆☆ 红外线室内定位有两种,第一种是被定位目标使用红外线IR标识作为移动点,发射调制的红外射线,通过安装在室内的光学传感器接收进行定位;第二种是通过多对发射器和接收器织红外线网覆盖待测空间,直接对运动目标进行定位。 红外线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用于室内定位精度相对较高,但是由于红外线只能视距传播,穿透性极差(可以参考家里的电视遥控器),当标识被遮挡时就无法正常工作,也极易受灯光、烟雾等环境因素影响明显。加上红外线的传输距离不长,使其在布局上,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在每个遮挡背后、甚至转角都安装接收端,布局复杂,使得成本提升,而定位效果有限。 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比较适用于实验室对简单物体的轨迹精确定位记录以 及室内自走机器人的位置定位。 超声波室内定位技术 精确度:★★★★★ 穿透性:★☆☆☆☆ 抗干扰性:★★★☆☆

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陈家宏,童雪芳,谷山强,李晓岚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4) 摘 要:为满足防雷工程技术对雷电定位系统所测大量雷电流参数的应用需求,在IEEE 工作组和国内电力行业规程中采用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我国典型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研究了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IEEE 推荐的表达形式回归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拟合性最好,其结果与IEEE 推荐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符合,与我国当前规程中推荐的曲线有交叉,小幅值部分累积概率值高出规程值20%,大幅值部分累积概率值略小,与高压架空输电线实际雷击绕击跳闸率比设计值偏高相符合。关键词:雷电流幅值;雷电定位系统;统计;累积概率;雷电监测;雷电流分布中图分类号:TM86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520(2008)0921893205 基金资助项目:2006国网公司科研项目(13070052512353)。 Project Supported by 2006Scientific Item of State Electric Grid (13070052512353).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Measured by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C H EN Jia 2hong ,TON G Xue 2fang ,GU Shan 2qiang ,L I Xiao 2lan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 ute ,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 :To satisfy the application demands of vast lightning current parameters in lightning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mulative probability of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adopted by IEEE working group and national power industry regulations are analyzed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in some typical areas based on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s data a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tting expression format adopted by IEEE is better for cumulative probability curves gotten f rom lightning loca 2tion system than that adopted by national power industry regula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istical curves ac 2cord with that recommended by IEEE ,in two sides of the crossing point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values at smal 2ler currents are 20%higher than the latter ,and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values at higher currents are somewhat smaller than the latter ,which is accordant with that the actual shielding failure rates of high voltage overhead trans 2mission lines are higher than design values. K ey w ords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statistic ;cumulative probability ;lightning de 2tection ;lightning current distribution 0 引 言 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一直是国内外防雷界非常重视的雷电参数之一,在绕击和反击防雷计算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国内外使用的雷电流幅值分布表达式不同。国内在近30多年中对雷电流幅值分布表达式进行过3次修改,目前使用的是电力行业规程《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21997)[1]中推荐的表达式lg P I =-I /88,它是依据新杭线1962~1987年的磁钢棒检测结果,用97个雷击塔顶负极性雷电流幅值数据回归得到的[2]。国际上,Anderson 2Erikson 、Popolansky 、Sar 2gent 等人先后对全球各地的雷电流幅值分布进行了研究,归纳出相应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表达式[3],IEEE 工作组于2005年对全球雷电参数研究 进行回顾和总结,仍然推荐Anderson 依据Berger 等人的实测数据提出的雷电流幅值的概率分布的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式[4,5]。日本为了监测雷电流参数,1994~1997年在60个1000kV 降压至500kV 运行的双回路输电线路杆塔塔顶安装215m 长的引雷针[6],研究出自己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雷电定位系统是一套全自动、大面积、高精度、实时雷电监测系统,采用遥测法依据M.A.Uman 提出的地闪回击场模型得到雷电流幅值数据。本文通过雷电定位监测系统的多年监测资料对全国部分地区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进行了统计,得到一些典型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并将其与现行电力行业标准中推荐的雷电流幅值分布曲线进行了比较。 1 对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的再认识 在我国线路防雷历史上,对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进行的3次修订如表1[7]。 ? 3981? 第34卷第9期 2008年 9月 高 电 压 技 术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Vol.34No.9 Sep. 2008

闪电定位仪讲解

《气象仪器》课程论文题目简易闪电定位仪系电子与信息工程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二O一三年一月二日

目录 1引言 (3) 2系统设计 (3) 2.1闪电的放电过程和描述参量 (3) 2.2闪电的平面方位角计算 (5) 2.3闪电的平面距离计算 (6) 2.4系统整体框图 (7) 3硬件设计 (7) 3.1数据采集卡 (8) 3.2电源模块 (8) 3.3数据选择器电路 (9) 3.4I/V转换电路 (9) 3.5比较器电路 (10) 3.6计数器电路 (10) 3.7D/A转换电路 (11) 4软件设计 (11) 5总结 (12) 6参考文献 (13)

简易闪电定位仪 张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南京 210044 摘要:本文利用光学方法,研究和分析雷电发生时各物理量的统计特征,从而设计了一个闪电定位系统。文中提出了加权定位和向量定位两种新的定位算法, 均能够应用于光电法闪电定位系统,实现闪电定位计算。本文简述了光电法闪电定位系统的硬件组成,介绍了包括闪电光强度电压信号处理、雷声识别、闪电的平面方位角计算,以及闪电距离计算等功能模块的设计,其中,主要介绍了闪电光强信号的获取及处理部分。本文还简要介绍了闪电定位系统的原理及其意义。 关键词:光电检测;闪电定位系统;光强信号;定位方法 1 引言 闪电是指积雨云中不同符号荷电中心之间的放电过程,或云中荷电中心与大地和地物之间的放电过程,或云中荷电中心与云外大气不同符号大气体电荷中心之间的放电过程。闪电的主要特点是:电流大,电流高达几万至几十万安培;时间短,雷击过程只有几十微秒;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强大的磁场,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一次闪电中正电荷与负电荷中和的数量直接反应一次闪电释放出的能量,也就是一次闪电的破坏力。由于闪电的放电时间短,在短短的几十微秒内把雷暴云蕴藏的能量释放出来,所以破坏力很强。雷电对人类而言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主要表现为雷电所造成的雷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雷电的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热效应、电动力效应、机械效应、冲击波效应、静电感应效应以及电磁场效应的破坏。雷电电荷在传导放电的过程中,产生很强的雷电电流,一般会达到几十千安培,有时会达到几百千安培,能产生几千、几万甚至几百万伏高压,足以让人畜毙命,电气设备毁坏。雷电通道的温度可达到5万华氏度,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要高,能使金属熔化,易燃物体高温起火。闪电产生的静电场变化、磁场变化和电磁辐射,严重干扰无线电通讯和和各种设备的正常工作,是无线电噪声的重要来源,在一定范围内造成许多微电子设备的损坏。全球平均每年因雷击灾害造成的损失在10亿美元以上,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闪电定位仪能提供长期的、大范围的、准确的雷电位置、雷电强度等参量,这些雷电参量可用于进一步研究雷电的放电过程和雷电活动的气候规律。雷电监测定位资料的积累和雷电活动规律的研究,除了可以为正常的天气现象提供基本的历史资料,更可试试显示雷电的发生发展,甚至可以为雷电的预报报警服务。

蓝牙定位由什么设备组成

蓝牙定位由什么设备组成 蓝牙的便捷性以及全球认可度,使任何支持蓝牙的设备都能通过配对流程与邻近的其他设备连接,蓝牙技术凭借其普遍性与简洁性改变了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由于其功耗与成本较低,蓝牙在从高速汽车设备到复杂医疗设备等应用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下蓝牙定位技术的工作原理! 蓝牙定位原理 蓝牙定位基于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信号场强指示)定位原理。根据定位端的不同,蓝牙定位方式分为网络侧定位和终端侧定位。 网络侧定位系统由终端(手机等带低功耗蓝牙的终端)、蓝牙beacon节点,蓝牙网关, 无线局域网及后端数据服务器构成。其具体定位过程是: 1)首先在区域内铺设beacon和蓝牙网关。 2)当终端进入beacon信号覆盖范围,终端就能感应到beacon的广播信号,然后测算出在某beacon下的RSSI值通过蓝牙网关经过wifi网络传送到后端数据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内置的定位算法测算出终端的具体位置。

终端侧定位系统由终端设备(如嵌入SDK软件包的手机)和beacon组成。其具体定位原理是 1)首先在区域内铺设蓝牙信标 2)beacon不断的向周围广播信号和数据包 3)当终端设备进入beacon信号覆盖的范围,测出其在不同基站下的RSSI值,然后再通过手机内置的定位算法测算出具体位置。 PS:终端侧定位一般用于室内定位导航,精准位置营销等用户终端;而网络侧定位主要用于人员跟踪定位,资产定位及客流分析等情境之中。蓝牙定位的优势在于实现简单,定位精度和蓝牙信 标的铺设密度及发射功率有密切关系。并且非常省电,可通过深度睡眠、免连接、协议简单等方式达到省电目的。

【方案】蓝牙室内定位解决方案

【关键字】方案 蓝牙室内定位解决方案 篇一:国外两种蓝牙室内定位方案 一.苹果室内定位iBeacon是苹果公司开发的一种通过低功耗蓝牙技术进行一个十分精确的微定位技术。通过此技术设备可以接收一定范围由其他iBeacons发出来的信号,同时也可以把你的信息在一定范围内传给其他用户。 所有搭载有蓝牙以上版本和iOS7的设备都可以作为iBeacons技术的发射器和接收器技术特点iBeacons是苹果在XX年WWDC上推出一项基于蓝牙(Bluetooth LE | BLE | Bluetooth Smart)的精准微定位技术,当你的手持设备靠近一个Beacon基站时,设备就能够感应到Beacon信号,范围可以从几毫米到50米。iBeacons相比较于原来的蓝牙技术有几个特点:首先它不需要配对,苹果在之前对蓝牙设备的控制比较严格,所以只有通过MFI 认证过的蓝牙设备才能与iDevice连接,而蓝牙就没有这些限制了;准确与距离。普通的蓝牙(蓝牙之前)一般的传输距离在~10m,而iBeacons信号可以精确到毫米级别,并且最大可支持到50m的范围;功耗更低。其实蓝牙又叫低功耗蓝牙,一个普通的纽扣电池可供一个Beacon基站硬件使用两年。 用一句话总结iBeacons那就是该技术就像是室内的GPS,iPhone可以接收iBeacons传输,并获得各种准确的定位信息。比如说当你驾驶到地下停车场,停车之后去购物。回来之后,iPhone应用可以指导你找到自己机车的精确位置。定位只是iBeacons技术的一部分而已,iBeacons还允许你的手机发出简单的“我在这”信号,这意味着iBeacons技术可以完成更多事情。 优缺点 优点 对比NFC,它最大的技术优势就是其传输的距离非常远,最高可达50m,当然,为了传输效果,推荐的最大距离是10m。即使是10m,这也比NFC的几厘米到20厘米的限制小得多了。而且,iBeacons是可以通过建立基站来传输数据的,比如nfc的某个应用场景----读取商品信息。虽然nfc标签的价格很便宜,但如果在每种商品上都添加nfc标签,整个商场的成本也会比较高,更何况还要你把手机“touch”一下标签才行。但iBeacons可以通过建立数个基站覆盖整个商场,向你的手机发送商品信息,成本可以有效控制,使用起来也很方便,不需要”touch“就可以获得信息。 另一个技术优势是其传输数据的速度比nfc要快,更适合传输一些较大的数据。 缺点 iBeacons由于依赖于蓝牙技术,传输距离较大,而且通过基站传输数据,那么,如果基站被攻击,连接到基站的设备就很危险了。NFC的优点之一就是其创建连接的速度非常快,大概只有,两台设备碰一下立刻就已经创建好连接了。而iBeacons是通过蓝牙实现的,一般来说两个设备建立连接都需要几秒甚至十几秒吧,操作也比较繁琐,这个对于用户来说体验就远不如nfc了。

关于雷电定位系统的原理与应用研究

关于雷电定位系统的原理与应用研究雷电定位系统的原理与应用研究如下文 湖南是一个多雷省份,通常年雷暴日数在50d以上,雷击是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出于安全生产的需要,多年来对雷电参数的观测,尤其80年代对地落雷密度测量,做了大量工作,得出湖南对地落雷密度[1]r=次/km2。这一观测结果远比原规程r=大3倍,与1997年新修订的规程r=很接近。90年代,随着电力工业的大发展,投运的高压线路迅速增长,线路雷击事故增多,故障点的查找工作量很大,以致线路雷击故障查找率对于110~220kv等级只有50左右。另一方面,是把线路的其它事故无根据地归结于雷击。在这种形势下,鉴别线路是否落雷以及精确确定落雷杆号就显得很迫切。正是基于这一生产需要,1993 系统。 经过5a调查研究,开发了全部硬件和软件,建成了包含9个探测站覆盖全省的湖南雷电定位系统,以它的良好定位精度,从1996年开始,在指导全省5000多km220kv及以上超高压线路的雷击故障点查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以这个系统为背景,介绍雷电定位系统的构成、特性、应用,以及今后推广中的一些问题。 1 雷击故障定位的原理 雷电放电会产生光、声音和电磁波。现在实用化的雷击

故障定位大都测定放电辐射的电磁波。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辐射电磁场计算模型,区分云内放电与对地落雷,采用精确的雷击点的定位交会方法。 回击辐射电磁场计算模型 大量实际观测弄清了对地落雷的形态[2]。落雷通常开始于雷云中高静电区的放电,然后从云向地面以先导形式向下进展,先导到达地面或高耸物体后,沿着先导路径向上产生回击。尽管先导发展具有随意性,但在接近地面时,其通道在几百米的范围内是几乎垂直于地面的。落雷回击电流为幅值大、起始部分陡峭的大电流脉冲,并以近似于光速沿着先导放电路径从大地向云中发展,辐射出很强的电磁波。利用图1的计算模型可以确定回击电流在地面上任一点产生的电磁场强度e(r,φ,θ,t)和b(r,φ,θ,t)。 图1 回击的电磁场计算模型 对地落雷波形判据 云内放电同样辐射电磁波,因此区分对地落雷或云内闪电是极为重要的。大量实测表明,对地落雷与云内闪电的典型波形如图2所示。 现在实用化的雷电定位系统都采用6个波形特征条件鉴 阀值电压:100mv 预脉冲ptk/up≤

雷电定位系统原理及影响定位结果的因素

雷电定位系统原理及影响定位结果的因素 摘要:在时间差闪电定位算法的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实现了对闪电定位误差的定量评估。详细分析了闪电定位系统中测站数目、布站方式和站址基线长度3个因素对定位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定位误差与测站数目、布站方式和基线长度有密切关系。当测站数目一定时,矩形加中心站的布站方式定位结果较好;当布站方式一定时,测站数目越多定位误差越小;在仪器允许的探测范围内,基线越长,覆盖区域越大,定位误差越小。闪电定位误差的定量分析研究,为闪电监测网的站址选择、子站布设等实际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到达时间;定位原理;定位误差 1.引言 据统计,无论那一时刻,世界上都约有2000个雷暴区在活动,这些雷暴区每秒钟产生1000个以上云地闪和云闪。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在雷电的研究、监测及防护领域中处于极其核心的位置。通过实时监测雷暴的发生、发展、成灾情况和移动方向及其它活动特性,对一些重点目标给出类似于台风的监测预报,使雷电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自然界中的闪电可以细分为: 1)云闪:云对云、云内放电; 2)地闪:云对地的放电; 3)诱发闪电:人工引雷所形成的闪电; 4)球闪:球状闪电,常常成为地滚闪。 其中,云地闪电对地面上的目标危害最大,是电力、森林防火等领域研究的重点。云地闪电的放电过程如下:云层电荷形成电分布初始击穿梯级先导联接过程 第一回击K过程、J过程直窜先导第二回击。 闪电的放电过程中最重要的过程是回击过程,因为回击的电流大、时间短,辐射的电磁场强,是形成故障、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 每次闪电持续的时间主要由回击数决定,闪电持续的时间一般在1秒以内,平均在0.2秒。一个回击的持续时间一般小于0.1ms(毫秒),回击和回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为20-200ms之间,平均值为50-70ms。雷电定位系统所测定的回击放电时间是回击产生的电磁脉冲的第一个峰值到达监测站的时刻,精度大约为10-7秒,它等于回击发生的时刻加上传播时延。一次典型的云地闪的电波型[1]如图1-1所示。 1

蓝牙室内定位解决方案

蓝牙室内定位解决方案 篇一:国外两种蓝牙室内定位方案 一.苹果室内定位 iBeacon是苹果公司开发的一种通过低功耗蓝牙技术进行一个十分精确的微定位技术。通过此技术设备可以接收一定范围由其他iBeacons发出来的信号,同时也可以把你的信息在一定范围内传给其他用户。 所有搭载有蓝牙以上版本和iOS7的设备都可以作为iBeacons技术的发射器和接收器 技术特点 iBeacons是苹果在XX年WWDC上推出一项基于蓝牙(Bluetooth LE | BLE | Bluetooth Smart)的精准微定位技术,当你的手持设备靠近一个Beacon基站时,设备就能够感应到Beacon信号,范围可以从几毫米到50米。iBeacons相比较于原来的蓝牙技术有几个特点:首先它不需要配对,苹果在之前对蓝牙设备的控制比较严格,所以只有通过MFI认证过的蓝牙设备才能与iDevice连接,而蓝牙就没有这些限制了;准确与距离。普通的蓝牙(蓝牙之前)一般的传输距离在~10m,而iBeacons信号可以精确到毫米级别,并且最大可支持到50m的范围;功耗更低。其实蓝牙又叫低功耗蓝牙,一个普通的纽扣电池可供一个Beacon基站硬件使用两年。

用一句话总结iBeacons那就是该技术就像是室内的GPS,iPhone可以接收iBeacons传输,并获得各种准确的定位信息。比如说当你驾驶到地下停车场,停车之后去购物。回来之后,iPhone应用可以指导你找到自己机车的精确位置。定位只是iBeacons技术的一部分而已,iBeacons还允许你的手机发出简单的“我在这”信号,这意味着iBeacons技术可以完成更多事情。 优缺点 优点 对比NFC,它最大的技术优势就是其传输的距离非常远,最高可达50m,当然,为了传输效果,推荐的最大距离是10m。即使是10m,这也比NFC的几厘米到20厘米的限制小得多了。而且,iBeacons是可以通过建立基站来传输数据的,比如nfc的某个应用场景----读取商品信息。虽然nfc标签的价格很便宜,但如果在每种商品上都添加nfc标签,整个商场的成本也会比较高,更何况还要你把手机“touch”一下标签才行。但iBeacons可以通过建立数个基站覆盖整个商场,向你的手机发送商品信息,成本可以有效控制,使用起来也很方便,不需要”touch“就可以获得信息。 另一个技术优势是其传输数据的速度比nfc要快,更适合传输一些较大的数据。

运用雷电定位系统提高查找线路雷击故障点效率

运用雷电定位系统提高查找线路雷击故障点效率 发表时间:2016-10-11T15:24:02.9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4期作者:尹学军[导读] 雷电定位系统能为绵延在荒郊山谷中的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判断提供辅助决策。 (威远县供电公司) 摘要:雷电定位系统能为绵延在荒郊山谷中的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判断提供辅助决策,避免巡视人员盲从于运行经验、而进行登杆巡视,同时为雷击区域等级划分提供精确的雷电参数,为雷电分析的提供重要依据,是维护输电线路运行的有力工具。本文就威远县供电公司如何运用雷电定位系统、提高雷击故障查找效率及雷电事故鉴别,进行简要说明和实效分析。 关键字:雷电定位雷电流故障查找 背景介绍 威远县供电公司管辖输电线路属丘陵地带,形成地下矿藏以冶金建材为主导的工业城市,且很多山地地段都是石灰岩,土壤电阻率较大,每年雷暴日约40-50个,线路雷击跳闸仍然是引起输电线路跳闸的首要原因。因此,及时、准确对雷电活动进行大致分析和判断,对于山区线路查找故障点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1、线路路径 由于输电线路分布广,并分布在旷野,地形复杂,又属于丘陵地带,因此线路巡视工作较为困难。 2、雷害情况 四川地区雷雨最早从每年的5月开始,最迟到11月,且7、8月达到高峰。其中春季和夏季雷雨天气较多,此时不仅落雷密度大,而且雷电流幅值高,线路遭受雷击跳闸集中发生在每年的6月~8月。威远电网所处地区雷害情况较严重,按照雷区等级划分标准,从图1和图2中,不难看出威远属于雷电活动强烈和雷害风险高的地区,每年雷击跳闸仍然是引起输电线路跳闸的首要原因,且90%以上雷击跳闸故障点处于山区线路。 图1 四川电网雷区分布图

闪电定位仪检查方法

闪电定位仪检查方法 当发现有台站没有数据传输时,请台站用下列方法进行检查。 工具:十字改锥,万用表 步骤: 1.打开探测仪下半部的方形舱的舱盖,里面电源盒上有灯的一面。 图1 2.查看电源盒上的灯(发光二极管),共8个,分左右两组(图1中黄圈部分)。

图2 3.查看是否右边的4个灯常亮,如果右边的4个灯不亮,请先查看保险丝是否有效,方法是顺时针拧开(图2)。再检查室内对探测仪供电的插头是否插上,室内插头如图3, 图3 注意区分闪电定位仪的供电插头和NPort的电源插头。正常工作情况下电源中的右边四个LED灯常亮如图4,这表示供电正常。

图4 4.如果右边的4个灯常亮,请看左边的4个灯从左数起第1个常亮,从左数起第3个每三十秒闪一次(图3中白色圆圈中的两个LED 小灯)。若“是”,则说明设备自检通过,状态数据也正常发送,此时若还无数据请检查NPort的灯是否正常,插头(前面板9孔插头和后面板网线插头)是否松动,请插紧。 5.如果右边的4个灯常亮,而左边4个灯不亮,用万用表测量有蓝色引出线的插头(共8芯),左一为地线,四种电源分别为+12V,-15V,+15V,+5V,对应引出线分别为左数2,4,6,8。看输出电 压是否成正常,如不正常,需更换电源盒。

状态灯说明 1.电源/接口板(电源盒) 图6 如图6,电源实物图和简化图上的LED小灯(图中黄框部分)一一对应,电源/接口板上面右侧的四只LED灯的点亮,标志着+5V、+15V、-15V以及+12V电源的正常工作。 在开始自检时,FL灯以一秒为周期闪烁,表示正在进行GPS定位;定位成功后,进入自检,此时ST和FL灯亮。自检结果如果正

蓝牙室内定位技术发展现状

《基于蓝牙传感网络的室定位研究及在行为识别中的应用_江德祥》 2.1 无线定位技术概述 利用无线技术实现定位已成为定位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每种无线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考虑系 统成本、定位精度、实时性要求、技术实现难度和算法复杂性等因素。下面主要从 应用场景上来介绍研究较为集中的几种无线定位技术,其中室外定位主要使用GPS 和GSM 无线技术,而室主要利用各种无线传感器,包括红外、超声波、蓝牙、 Wi-Fi、ZigBee 和RFID 等。 基于红外的定位系统一般只能实现“房间级”的定位精度,而基于超声波的定位系统能实现“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但是这两种定位系统需要特定的硬件设备,价格昂贵。这两种信号的穿透能力差,受墙壁和障碍物遮挡影响较大,并且信号的覆盖围过小,不适合室的大围定位。基于RFID 的定位技术是基于参考点的思想,在定位区域布置大量的RFID 节点,再进行匹配查找,这样实现大围和高精度的室定位就取决于RFID 参考点的布置密度。基于ZigBee 的定位取决于 802.15.4无线技术的特点,其缺点是短距离和高延时,对利用信号强度RSSI 来进行位置估计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室定位研究最集中的是基于Wi-Fi 的定位技术,由于无线局域网已在城市各个角落大面积覆盖,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无线设备来实现室定位,降低成本和提高定位精度。基于Wi-Fi 的无线信号在室可以达到100-200 米的覆盖围,能满足大围的室定位需求,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的信号强度RSS 值,定位设备通过与AP 之间的信号测量关系来估计可能的坐标位置。 2.2.1 基于围检测的定位方法

基于蓝牙的室内定位方案

室内定位包括个人房间、餐厅、活动室、走廊等区域。针对室内区域可以将iBeacon 安装在墙顶,其中过道处每8 米部署一个iBeacon,房间内面积小于50平米的,每个房间安装一个iBeacon,面积较大的房间,可以安装多个iBeacon。定位标签通过接收周边iBeacon 的信号,可实现3-6 米精度的定位,并可区分不同房间及楼层。 1.1人员物品位置实时监控 实时显示一些监控区域和非监控区域的人员物品数量,实时监控所有场内人员物品的位置,显示在地图上。 1.2人员物品位置历史记录查询 此功能可用于追踪人员或者物品历史位置记录和每个时间段的行为轨迹。管理人员通过输入人员姓名、起止时间进行相关人员或者物品位置信息的查询,有助于公司管理者对员工工作状态或者物品进行监控,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管理体系。同时也可以对访客等用户进行管理。 1.3人员分布图 通过记录工作人员或者用户的实时位置,查看一段时间内人员分布的动态热点图,如下图所示,红色区域为人员非常密集的区域,通过人员分布动态热力图反映出一天内哪些地方人员最多,并且一天之内的人员流动情况。 蓝牙定位原理 2.1 iBeacon 蓝牙定位技术 选用iBeacon 蓝牙定位技术,在建筑物天花板上安装iBeacon 节点,由人员佩戴的定位卡片对iBeacon 进行信号强度检测,信号强度转换为设备到节点间的距离,再根据设

备与节点间的几何关系确定设备位置。 2.2 系统架构图 iBeacon:一般部署在建筑物室内屋顶,作为定位基础网络设施; 定位标签(手环、卡片等):接收iBeacon 信号,将信号测量结果通过物联网LoraWAN 技术进行回传; 基站:与标签通信,将信息回传至服务器;定位引擎服务器:解算标签的位置; 地图服务器:提供室内地图信息,采用云部署模式; 手机APP:可通过手机获取相关位置服务; PC 后台:在后台查询详细位置及信息。 关键技术 精准定位技术:基于三边定位原理,采用了多信号最大似然估计、粒子滤波、差分去噪等算法,有效抑制了无线定位受环境干扰带来的定位波动大的难题,提升了定位精度。 低功耗通信组网技术: 基于LoraWAN 技术,解决了网络控制、网络并发、终端功耗控制等问题,组建用于室内定位系统的低功耗通信网,使得定位标签功耗下降10 倍,组建覆盖建筑内部及周边的独立通信网络。 通信技术:采用自定义的LoraWAN 技术实现标签、寻探设备监控器与后台的通信。该技术是LoRa 联盟推出的一个基于开源的MAC 层协议的低功耗广域网标准,为超长距低功耗数据传输技术,采用433MHz 自由频段进行通信。LoraWAN 采用扩频与FSK 混合的通信技术,具有基站覆盖范围大、功耗低(接收电流<10mA,休眠电流<200nA)的特点。LoRaWAN 使用了双重128AES 加密机制,以提供安全的通信机制,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雷电的监测和预警

雷电的监测和预警 雷电监测原理 雷电监测是指利用闪电辐射的声、光、电磁场特性来遥测闪电放电参数(时间、位置、强度、极性电荷、能量等。)云闪(IC)和地闪(CG)发生时辐射频谱范围极大地电磁场,地闪回击辐射电磁波的功率频谱密度峰值在(4-10)KHZ 之间,云闪主要在1MHZ以上。在初始击穿和通道建立过程中,主要产生甚高频辐射LF和甚低频辐射VLF,电磁辐射覆盖整个放电过程,排除地面传导率、电离层变化,以及地形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距离上采用不同的频带探测闪电过程是空间极轨卫星和声学传感器进行探测。 局域的闪电监测系统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闪电探测探头和一个定位监控中心组成。闪电监测系统是一个网络系统,它覆盖的区域范围越大,信息传输的技术和方式越先进,定位精度就越高。从闪电监测资料的应用考虑,地闪监测精度对于雷电防护非常重要,在云闪监测系统中,根据雷暴过程的发展趋势做出临近预报。 雷电定位 雷电定位主要利用闪电回击辐射的声、光、电磁场特性来遥测闪电回击放电参数,确定雷击点位置和相关参数。确定落雷点位置一般有三种方法:定向定位(DF)、时差定位(TOA)和近几年发展的综合利用DF和TOA的复合定位方法。 定向定位是利用2个及以上探测站以正交环形磁场天线同侧定落雷点,2个探测站获得2个方位角,用球面三角交汇确定落雷点;时差定位又称基于GPS 同步的闪电三维时差定位技术,它通过检测落雷点电磁波信号峰值到达探测站相对时间差,在球面上建立双曲线3个探测站能产生2条双曲线,其交点即为落雷点。此方法精度高,但当监测站小与3个时它却无能为力。为了既保证定位精度又对与监测站多少无限制,出现了时差磁方向综合定位方法,其原理是2个测站时差确定1条曲线,任一站的磁方向给出1个磁场方向,交点决定落雷点。随着微处理存贮技术以及GPS和数字处理技术DSP的发展,闪电定位也从单一采用定向法(DF)单站定位发展到采用定向和时间差(TOA)联合法(MPACT)的多站定位,对地闪的定位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对甚高频段闪电(云闪)的探测一般采用窄带干涉仪定位法(ITF)或者三维时差法。 当探测站既能测量雷电方向角,又能测量雷电波到达时间称为综合定位系统,又称闪电探测和测距系统(缩写为LDAR)。采用雷电监测系统,能够准确、及时、直观地检测到雷击点,准确有效地对雷电进行定位、定性、定量。该系统是一个大面积、全自动、实时性雷电监测网,它由雷电探测站(DTF)、中心处理

蓝牙室内定位技术发展现状

《基于蓝牙传感网络的室内定位研究及在行为识别中的应用_江德祥》 2.1 无线定位技术概述 利用无线技术实现定位已成为定位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每种无线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考虑系 统成本、定位精度、实时性要求、技术实现难度和算法复杂性等因素。下面主要从 应用场景上来介绍研究较为集中的几种无线定位技术,其中室外定位主要使用GPS 和GSM 无线技术,而室内主要利用各种无线传感器,包括红外、超声波、蓝牙、 Wi-Fi、ZigBee 和RFID 等。 基于红外的定位系统一般只能实现“房间级”的定位精度,而基于超声波的定位系统能实现“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但是这两种定位系统需要特定的硬件设备,价格昂贵。这两种信号的穿透能力差,受墙壁和障碍物遮挡影响较大,并且信号的覆盖范围过小,不适合室内的大范围定位。基于 RFID 的定位技术是基于参考点的思想,在定位区域布置大量的 RFID 节点,再进行匹配查找,这样实现大范围和高精度的室内定位就取决于 RFID 参考点的布置密度。基于 ZigBee 的定位取决于 802.15.4无线技术的特点,其缺点是短距离和高延时,对利用信号强度 RSSI 来进行位置估计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室内定位研究最集中的是基于 Wi-Fi 的定位技术,由于无线局域网已在城市各个角落大面积覆盖,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无线设备来实现室内定位,降低成本和提高定位精度。基于 Wi-Fi 的无线信号在室内可以达到 100-200 米的覆盖范围,能满足大范围的室内定位需求,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的信号强度 RSS 值,定位设备通过与 AP 之间的信号测量关系来估计可能的坐标位置。 2.2.1 基于范围检测的定位方法

雷电定位系统运行管理规定

附件1 雷电定位系统运行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雷电定位系统运行管理,提升电网雷电监测技术水平,确保雷电定位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明确了雷电探测站,雷电探测站到雷电定位系统主站的通信传输通道,雷电定位系统主站系统等设备的运行、维护、技改、大修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省公司系统各单位。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省公司运维检修部是雷电监测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在雷电过电压专业工作中对雷电定位系统提出需求指导及应用要求。 第五条省公司调控中心是雷电定位系统的运行管理部门,具体负责雷电定位系统的建设及运维管理,具体职责如下: (一)负责雷电定位系统建设、技术改造以及系统大修等工作; (二)负责雷电定位系统主站的日常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 (三)负责建立完整、准确的雷电监测系统技术档案,包括系统设备、应用软件、通信通道、用户数据等;

(四)负责将雷电定位系统数据实时完整传输至省公司数据中心; (五)负责监督雷电探测站的运行状况并指导地市电业局及县公司对雷电探测站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 第六条科信部负责对雷电定位系统主站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检查,并负责通知省调控中心。 第七条各地市电业局运维检修部是本地区雷电系统设施运行维护管理门。负责本地区雷电探测站运行维护工作和故障处理。 第八条各地市信通公司负责本地区雷电探测站通信传输通道的运行维护工作和故障处理。 第三章雷电系统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 第九条省调控中心每日对雷电系统主站的软硬件系统、雷电探测站的运行情况以及雷电监测数据的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第十条省公司科信部每日对雷电定位系统主站传输给省公司数据中心数据是否正常进行检测,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省调控中心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每年雷雨季节前,省调控中心组织各电业局对全省所有雷电探测站进行的全面检测和维护,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每三年对雷电探测站进行一次返厂校验。 第十二条各电业局运检部门按照《雷电探测站TDF用户手册》认真做好雷电探测站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基于蓝牙室内定位基站方案

爱体智能蓝牙网关是一款高性能蓝牙信标数据采集网关,利用嗅探原理,检测周围蓝牙设备发出的BLE 信标广播,并通过GPRS、WIFI、以太网、NB、LoRa等方式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根据蓝牙信标分为人员和资产上的形态的不同,可应用于不同的室内场景:会展、医院、工厂、校园、养老院、景区、办公楼等,实现人员和资产的实时位置监测管理。人员信标基于低功耗蓝牙技术,可作为人员工牌形式佩戴至相关人员身上,利用ibeacon 原理不断向周围发出广播信号,结合爱体的蓝牙网关,可实现人员位置及状态信息的检测。 二、蓝牙室内定位基站技术优势 产品具有功耗低、待机时间长、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可自定义配置蓝牙功能参数等特点。 主要产品:井盖、液位、水浸、老人一键报警、定位手环 宠物、畜牧、垃圾桶、气象、图像识别物联网

主要产品: 井盖、液位、水浸、老人一键报警、定位手环 宠物、畜牧、垃圾桶、气象、图像识别物联网 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以下应用场合: 1. 商场购物室内导航系统; 2. 停车场车辆定位导航系统; 3. 店铺微信摇一摇广告系统; 4. 贵重资产定位系统; 5. 展会人员定位导航系统; 6. 工地人员定位追踪系统; 7. 学校、养老院、监狱等人员定位系统; 以上就是蓝牙室内定位基站方案的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蓝牙室内定位基站方案的细节,欢迎立即咨询南京爱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爱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化系统、智能家居传感器、智能穿戴设备、智慧城市传感器、物联网系统、图像识别物联网、物联网软件研发等产品开发和系统开发。爱体智能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于客户,坚持用优良服务与优质品质打动客户,我们秉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介绍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介绍 2012-09-21 12:53:53 雷电预警是近几年为了全方位实施雷电安全防护而研究开发的雷电防护新举措,得到各国雷电研究机构的高度关注。IEC国际电工委员会雷电分会 T81)2009年3月在意大利的举行的年会上,开始关注雷电预警理论研究,并成立专门的分会负责,近几年取得较快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福建省区域雷电安全防护的研究,福建省防雷中心从2010年开始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进行有效合作,申报福建科技厅科研项目并通过验收投入业务运行,主要硬件采用上海晨长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大气电场探测仪,同时,利用我省气象雷达回波信息、闪电定位系统和卫星云图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开发出适宜我省雷电活动规律特点的福建省大气电场观测和雷电预警发布系统,并开始投入业务运行。 一、建设雷电预警的必要性 首先,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增加,雷击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不断加大,损失逐年增加。因此,在一些重点场所和区域应该采用“主动防雷预警”与“被动雷电设计”相结合,当雷电临近该防护区域时,提前预警,并发出警报,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主动预防,可以大大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其次,雷电被动防护技术的局限性。雷电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的产生、发展、移动、消亡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也是国际上研究的重点学科内容之一,按目前现行国际IEC标准和我国国家防雷安全规范要求设计的防雷设施,不可能百分之百保护建筑或设施不遭受雷击,只能尽量减少或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第三,雷击风险概率较大。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我省雷击环境较恶劣,据统计,我省各县市年平均雷暴日数均达国家重雷区的标准,因此,对于一些重点区域和易燃易爆场所,虽然采取了相应的防雷措施,但由于雷击现象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仍有一部分雷击容易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的伤亡,存在一定的雷击风险。 因此,我们认为应该采用“主动防雷预警”与“被动防雷设计”相结合,在做好现有场所的雷电安全防护被动防雷的同时,应采用主动雷电防护预警技术,当雷电临近监测站时,提前预警,并发出警报,减少雷击概率,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 二、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内容 安装一套由福建省防雷中心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同研制开发的福建省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用户子系统,该子系统与福建省防雷中心的“福建省雷电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公网实现有效连通,系统采用国内先进的大气电场监测仪、多普勒雷达回波、闪电定位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结合附近站点天气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组成的高智能的雷电预警预报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该系统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大气电场探测仪安装。在需地监测的地点或区域安装若干台大气电场监测仪,监测单点大气电场的变化,并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发送至福建省防雷中心福建省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和雷电预警用户子系统,一个大气电场仪探测半径为10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