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实验神经组织与肌肉组织

人体解剖实验神经组织与肌肉组织
人体解剖实验神经组织与肌肉组织

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测定

神经干不应期

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

神经干-单相动作电位

人体解剖学练习题运动系统资料

1、下列对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块骨都由骨质、骨髓、骨髓腔、骨膜和关节软骨构成 B. 骨骺由骨密质构成 C. 成人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 D.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E. 每块骨均不能视为一个器官 2、不成对的脑颅骨有( ) A.顶骨 B.颞骨 C.蝶骨 D.上颌骨 E.泪骨 3、解剖学姿势的描述,下列何者是错误的( ) A、身体必须直立 B、两眼平视前方 C、上肢在躯干两旁自然下垂 D、手掌面对躯干 E、两足跟靠拢,两趾接触并指向前方 4、骶管麻醉须摸认的骨性标志( ) A.骶正中嵴 B.骶岬 C.骶角 D.骶后孔 E.都不对 5、开口于蝶筛隐窝的鼻旁窦是( ) A. 上颌窦 B. 额窦 C. 蝶窦 D. 筛窦中小房 E. 筛窦后小房 ( ) 、开口中鼻道的鼻旁窦是6 以上都是 D. 筛窦中群 E. A. 上颌窦 B. 额窦 C. 筛窦前群( ) 不能由于重力作用而引流的鼻旁窦是7、在直立姿势下, 以上都不对筛窦 E. D.额窦 B.蝶窦 C.上颌窦 A.( ) 、下列何骨属于长骨8 椎骨跟骨 E. B.舟骨 C.趾骨 D.A.第八肋骨( )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人体九大系统9 .感觉器.内分泌系统 E.脉管系统C.免疫系统 DA.消化系统 B( ) 、有关骨髓腔正确的是10 A.位于骨骺内 B.位于长骨的骨干内 C. 位于骨松质的间隙内 D.成人骨髓腔内含红骨髓 E.小儿骨髓腔内含黄骨髓( ) 11、有关各部椎骨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胸椎体的横断面呈肾形 B.颈椎体的横断面呈心形A .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D.腰椎体的横断面呈椭圆形C E.胸椎横突有孔啊( ) 12、胸骨角 B.是两侧肋弓形成的夹角A.位于胸骨体和剑突的交界处2肋间隙C.两侧平对第2肋 D.两侧平对第肋E.两侧平对第3( ) 、骶管麻醉时须摸清的骨性标志是13 E.骶岬 D.骶角.骶管A.骶前孔 B.骶后孔 C( ) 14、不属于肩胛骨的结构是.喙突 E.滑车切迹 BA.肩峰.肩胛冈C.肩胛下窝 D( ) 、桡神经沟位于15 股骨 C. D.胫骨 E.尺骨.肱骨A B.桡骨( ) 16、蝶窦开口于鼻前庭蝶筛隐窝中鼻道A.下鼻道 B. C.上鼻道 D. E.( ) 17、开口中鼻道的鼻旁窦是筛窦中小房筛窦前小房额窦上颌窦A. B. C. D. E. 以上都是( )

人体解剖学歌诀 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歌诀
神经系统 脊髓末端位置歌诀 脊髓何处定末端,男一女二小儿三; 终池底部对骶二,终丝尾骨背侧攀. 脊髓歌诀 柱状两臌大,下部是圆锥; 沟内前后根,向下成马尾. 脊髓横切面歌诀 白质包外灰居中,灰质断面似蝶形; 前角运动后感觉,侧角交感在腰胸; 前侧后索传导束,联络颈节上下行; 后索薄楔内外位,深感精触较固定; 前侧索内上下全,冷热触压和运动. 脊髓节与椎骨对应关系歌诀 颈节一四相齐,颈五胸四节高一; 下胸高三中高二,腰节平胸十十一; 骶尾腰一胸十二,定位诊断是依据.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 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 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内囊歌诀 内囊并非一个囊,交通枢纽恰称当; 豆尾与丘之间是,投射纤维聚多方; 水平切面拐角形,前后二脚膝中央. 正中神经歌诀 正中神经属臂丛,掌长肌腱外侧行; 此处浅表损伤,鱼际萎缩"猿爪"样. 手部神经分布歌诀 手掌正中三指半,剩下尺侧一指半; 手背桡尺各一半,正中侵占三指半. 肋间神经分布歌诀 二平胸骨四乳头,六对大约到剑突; 八对斜行肋弓下,十对脐轮水平处; 十二内下走得远,分布两列腹股沟. 前臂肌神经支配歌诀 桡神经不难记,全部伸肌肱桡肌; 尺神经也简单,前壁屈肌一块半; 名为尺侧腕屈肌,屈指深面尺则半; 其余正中神经管. 内质脊髓束歌诀

上下两级神经元,皮质兴奋向下传; 经过内囊后脚处,锥体下部多越边; 下行脊髓侧前索,终止前角神经元; 交叉前伤瘫对侧,交叉后伤瘫同边; 上损硬瘫下损软,定位诊断并不难. 脑神经名称歌诀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 脑神经性质歌诀 一二八对性质感,运动舌付动滑展; 舌咽迷走三叉面,感觉运动混合全. 脑神经出入颅部位歌诀 视管有视嗅筛板孔,眶上裂内眼滑展动; 静脉孔中咽迷付通,面听内耳舌下管行; 还有上颌圆下颌卵,也要记清. 脑神经连脑歌诀 一嗅额下嗅球中,二视离球间脑通; 脚间窝内三动眼,下丘下方滑车行; 桥腹两侧连三叉,桥延沟内展面听; 橄榄后沟上至下,舌咽迷走副神经; 锥体橄榄之间处,舌下神经看得清. 交感神经功能歌诀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系统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系统 【练习题】 ◇A1型题 1.眼球纤维膜 A.是眼球壁的最内层 B.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 C.全层均透明 D.前1/6部分为角膜 E.后5/6为睫状体 2.对角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富有血管 B.富有感觉神经末梢 C.无色透明 D.占纤维膜的前1/6 E.微向前凸 3.角膜 A.色白半透明 B.无屈光能力 C.表面盖有一层球结膜 D.富有感觉神经未梢 E.富有淋巴管 4.巩膜 A.占纤维膜的后5/6 B.透明 C.棕黑色 D.前方与晶状体相连 E.具有屈光作用 5.对巩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致密坚韧 B.占纤维膜的后5/6 C.与角膜交界处的深部有巩膜静脉窦 D.有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的功能 E.是脉络膜的一部分 6.关于眼球的描述,哪项错误 A.位于眶内,借筋膜连于眶壁 B.其后部经眼神经与脑相连 C.由眼球壁和内容物构成 D.略呈球形 E.具有屈光成像和感受光刺激的功能

7.眼球血管膜 A.位于眼球最外层 B.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C.富有神经、血管和色素细胞 D.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E.呈棕黑色 8.虹膜 A.为血管膜的最前部,位于角膜的后方B.虹膜内有两种排列方向不同的骨骼肌C.中央有一圆形的瞳孔 D.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 E.呈圆盘形 9.沟通眼球前房和后房的是 A.虹膜角膜角 B.巩膜静脉窦 C.瞳孔 D.泪点 E.前房角 10.睫状体 A.位于虹膜的外后方 B.是血管膜最肥厚的部分 C.是吸收房水的部位 D.睫状肌的舒缩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E.睫状肌属平滑肌 11.脉络膜 A.位于血管膜的前部 B.外面与巩膜疏松相连 C.薄而柔软 D.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 E.有营养眼球内组织的作用 12.具有感受强光和辨色能力的是 A.视锥细胞 B.视杆细胞 C.双极细胞 D.节细胞 E.视细胞 13.看近物时,使晶状体变厚的主要原因是A.睫状小带紧张 B.睫状肌收缩 C.晶状体具有弹性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名词解释(修改)

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名词解释 绪论 组织学:是研究人体细微结构,超微结构及其于机能关系的科学。 解剖学:主要是用解剖器械剖割和肉眼观察来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又称巨视解剖学广义的解剖学包括,大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和细胞学。 组织:是由许多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基本结构,具有多种类型。每种组织具有某些共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一般将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称为基本组织。 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联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如胃、肝、肺、骨和肌等。 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某种特定的生理活动,即构成系统。 PAS反映:糖经过碘酸(HIO4)氧化,出现醛基,成为多醛。多醛与无色品红结合,成为紫红色沉淀物,此反应称为过碘酸反应,简称PAS反应。PAS反应阳性的部位即表示有多糖存在。 前臂的内侧称尺侧,外侧称桡侧,小腿内侧称胫侧,外侧称腓侧 近侧和远侧:多用于四肢。肢体接近躯干处,血管、神经等接近起始处为近侧,反之为远侧。 矢状轴(面),冠状轴(面),垂直轴(面)。见书P5 H-E染色:苏木精和伊红组成,苏木精是一种碱性染料,可将核染色质染成蓝紫色。伊红是一种酸性染料,可将多种细胞的胞质染成粉红色或红色 第一章基本组织 1.内皮:是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内皮细胞很薄,游离面光滑,有利于血和淋巴的流动及物质交换。 2.间皮:是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外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细胞表面湿润而光滑,便于内脏器官的活动和减少摩擦。 3.腺上皮:是由腺细胞组成并以分泌机能为主的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组成的器官称腺。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是由形状不同,高低不齐的一层细胞组成。细胞的底部均附于基膜上,但由于细胞的高低不同,胞核的位置也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光镜下形似复层上皮,实为单层上皮,故为假复层上皮。 4.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和胞质向细胞外伸出的细长突起,长约5-10um,直径约0.2um ,比微绒毛粗而长,光镜下清楚可见。纤毛具有向一定方向节性摆动的能力。 5.微绒毛:是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细指壮突起,起直径约为0.1um,长度因细胞的种类或生理状态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微绒毛显著的扩大了细胞的表面积,和吸收功能密切相关。 6.连接复合体:根据细胞连接的结构和机能不同和分为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等。凡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连接结构连在一起,即称为连接复合体。 7.哈弗氏系统(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圆筒状和骨干长轴平行排列。每个骨单位由一个位于中央的中央管和数层围绕中央管的呈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组成。 8.肌节:(肌原纤维呈细丝状,光镜下肌原纤维呈明暗相间的横带,明带称I带,暗带称A带,明带中间有Z线,暗带中的发亮区称H带,H带中有M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肌节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位。 9.肌浆: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因此称为肌纤维。肌细胞胞质称为肌浆。 10.肌原纤维:电镜下,肌原纤维是由许多平行排列的肌丝组成的。肌丝可以分为粗肌丝和细肌丝两种。 11.三联体:包绕肌原纤维的肌质网,在位于横小管两侧分别汇合成与横小管平行的较粗的小管,称终池。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称为三联体。 12.缝隙连接:广泛存在于胚胎和成体的多种细胞间,是一种较大的平板状连接。可供细胞间交换离子和某些小分子物质,以及传递化学信息和协调细胞功能等。缝隙连接还与细胞分泌、增殖和分化等功能有关。 13.外分泌腺:根据分泌腺的分泌物派出方式不同,可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外分泌腺具有导管,分泌物经导管排到其他器官或体表,如汗腺、胃腺和唾液腺等。 14.浆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数量较少,而在病原菌侵入的部位,如消化管、呼吸道固有层结缔组织内和慢性炎症病灶及淋巴组织等部位浆细胞较多。浆细胞具有合成、储存和分泌抗体的功能,参与体液免疫。 15.巨嗜细胞:在体内数量多,分布广,是吞噬功能最强的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内的巨嗜细胞常沿纤维散在分布,可分为固定巨嗜细胞和游离巨嗜细胞两种。来源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巨嗜细胞有很重要的防御功能。 16.肥大细胞:疏松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常沿小血管和小淋巴管分布。 17.闰盘:是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结构。在H-E染色的切片上,闰盘深染的粗线状,形如梯形,位于Z线水平。 18.有髓神经纤维(有髓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和神经膜形成的纤维状结构。 19.环层小体:又称帕奇尼小体。主要功能是感受压觉和触觉。 20.触觉小体:多见于手指,足趾掌面的真皮乳头内。主要功能是感受触觉。 21.运动终板:运动神经纤维抵达骨骼肌纤维时失去髓鞘,并反复分支,每一分支终末与一条骨骼肌建立突触联接,此连接区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简称终板。 22.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及其分支所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合称一个运动单位。 23.突触:是指神经原、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一种传递信息的特化连接结构。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大类。

谈人体解剖学骨骼标本的制作流程

谈人体解剖学骨骼标本的制作流程 发表时间:2013-06-08T09:38:31.4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钱谷生郎妙郎蒋芳丽[导读] 保护方法一是人体骨骼标本连接后,要对连接部位的粗细铜丝扭紧固定好,防止搬运、观察使用时发生松懈脱落。 钱谷生郎妙郎蒋芳丽(云南曲靖医学高专科学校 655000) 【摘要】人体骨骼标本是学习解剖学运动系统、临床骨创伤科、临床麻醉、穿刺定位、医学影像学、中医针灸和推拿按摩最直观而又实用的教学工具。制作完整、美观、逼真的人体骨骼标本能为教学、临床和科研带来较大的实用价值。【关键词】人体骨骼标本制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129-02 解剖学人体骨骼标本的制作是一项琐碎、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它既是一种体力活,也是一种技术活。体力活是指专业人员要有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敬业精神,对尸体的来源、处理、散骨的挖掘、清洗等都要亲自动手;技术活是指专业人员要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对散骨的消毒、脱脂、漂白、上漆、串接、保存等一系列工序都要轻车熟路,了如指掌。无论是尸体的处理、散骨漂白浓度的高低和时间长短的把握,还是串接过程中串接材料和方式的选择上,都要经过多次精心的设计、细致的琢磨和耐心的尝试,去找到最理想的办法,完成一副上好人体骨骼标本的制作,满足教学、教研和临床工作的需要。故要做好一副完整、美观、逼真的人体骨骼标本,需遵循下列基本流程: 一.尸体的来源及处理 1.尸体来源通过公检法备案的死刑犯、自然死亡的病人、流浪者及死者家属自愿捐献的新鲜尸体或者遗体。最好是成人的女尸或者男尸。 2.尸体处理尸体不需要防腐处理,将其埋在干湿度相当、深度适当、不引人注意且安全保密、又容易挖掘的地方。埋葬前用不会腐朽的长筒丝袜将尸体的踝关节和腕关节包扎好,防止尸体腐败后挖掘时足骨和手骨的丢失,确保206块骨数目的完整。埋葬时间为1—1.5年为最佳,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易腐败过度,导致骨钙盐丢失,硬度和脆性增加,影响标本的使用寿命;过短易出现腐败不足,有机软组织附着于骨,影响标本的美观、光泽、保存和使用。 二.散骨的清洗与消毒 1.散骨挖掘最好是专业人员挖掘和清点,有人挖掘,专人清点,避免出错。挖掘时从埋葬尸体的两端,自上而下或者是自下而上按顺序进行。躯干骨挖掘时椎骨按顺序标号,肋骨既要按顺序又要分左右标号,四肢骨要分上下左右分开,以防混淆,不利于串接,同时应注意舌骨、尾骨、剑突的寻找,避免丢失。 2.散骨清洗每副散骨用铝合金大盆放置,用自来水浸泡,软刷清洗骨表面的泥土、杂草和污渍,干净后捞取铺在生白布上置于室内晾干。 3.散骨消毒通常用4~7%的84消毒液杀菌,但浓度不能过高,消毒时间不能过长,以防钙盐丢失,影响骨的硬度和标本的串接及寿命。消毒清洗后捞取继续凉干等候脱脂、漂白。 三.散骨的脱脂、再漂白及上漆 1.散骨脱脂消毒后的散骨用有机溶剂二甲苯或者汽油密闭脱脂,尽量脱去长骨骨髓腔内的脂肪组织,若脂肪过多,还需从长骨两端开放骨髓腔,充分脱脂,让骨在保存和使用时不会出现溢脂现象,影响美观。 2.散骨再漂白脱脂后的散骨凉干后,再用3%的双氧水短期漂白,祛除入浸的二甲苯或者汽油后,清洗凉干。漂白过程中要不时地翻动散骨,让双氧水释放更多的自由氧而发挥漂白作用。 3.散骨上漆或上胶选择上好的金光漆或者加热溶解的明胶溶液,均匀地涂抹在每块凉干骨的表面,隔绝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防止骨的氧化、风化、防潮变霉,让保存和使用时间更长。 四.散骨的串接与保护 1.串接工具常用工具有电钻及各型配套钻头、钢锥、板牙(丝公和丝母)、钳子(尖头和平头)、钉锤等。 2.串接材料一般材料有铜丝、铜片、电阻丝、铁丝、螺钉及螺帽等;特殊材料有特制的不锈钢支架(支撑脊柱用)、硬塑底座、PVC 材料制成的各部椎间盘、耻骨联合、肋软骨等。 3.串接顺序先脊柱,再胸廓,后四肢和颅骨。 3.1串接脊柱时,先将骶骨牢牢固定于不锈钢支架上,然后自下而上将大小合适、厚度合理的椎间盘与各部椎骨顺次用粗铜丝连接起来,最后固定在枢椎齿突上。 3.2串接胸廓时,先将肋骨后端的肋头和肋结节与肋凹和横突小凹用细铜丝连接,暂时固定在脊柱背面两侧;然后将肋骨的前端与胸骨的两侧缘用细铜丝固定;最后用平头钳将连接胸廓的细铜丝扭紧,显露正常胸廓的基本外形。为了胸廓的稳固,再用细铜丝按肋间隙的宽度自上而下将每肋固定,上连接于颈椎和下连接于腰椎上。 3.3串接四肢时,根据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的类型和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连接。连接最为复杂的是手骨和足骨,需要精心细致的揣摩和操作,准确地地展示手和足的构造和外形。 3.4串接颅骨时,先用有弹性的电阻丝连接颞下颌关节,再沿经枕骨大孔的直线在颅顶上打孔,最后将颅固定在脊柱环椎上。 4.注意事项串接时要注意各部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顺序,不能连接错误;全身各部连接用电钻钻孔时要选择好钻头的大小、钻孔的部位,保证连接时到位,同时要注意钻孔时的力度,尽量不破坏骨的结构。 4.1脊柱连接时,要注意各部椎间盘的形态、大小、厚度与各部椎骨相吻合和耻骨联合上大下小的关系,同时要体现脊柱的四个生理性弯曲。 4.2四肢骨连于躯干时,上肢带骨要注意肩胛骨连于肋的准确位置和摆放关系;下肢带骨要注意保持60°的骨盆倾斜角。 4.3胸廓串接时要注意12对肋的正确顺序、肋椎关节和胸肋关节面的最佳吻合,同时要调节好肋间隙的适宜宽度并用细铜丝依次固定。 4.4颅骨连接时要保证环枕关节面的吻合后,再选择颅顶的打孔,以保证正常的解剖学姿势。

人体解剖学试题和答案(供参考)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体或任一局部在标准姿势条件下作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它们是 ,,。 2、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的为,远颅是的为。 3、腹部由两条纵线及两条横线分为9区,它们分别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胸骨线是 A、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B、胸骨正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C、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D、胸骨外侧缘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2、对于胃的粘膜层,最能表达其与其它层次的关系术语是:() A、上、下 B、前、后 C、内侧与外侧 D、内和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解剖学姿势不因人的姿势改变而改变。 B、无论是倒立还是睡势,足底是下,而头顶是上。 C、水平面就是横切面,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也是如此。 D、内侧与外侧是描述器官或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 (三)、多项选择题 1、中空性器官 A、多呈管状或囊状。 B、管壁通常分为4层或3层。 C、管腔口径可在神经或体液调节下发生变化。 D、粘膜内常有腺体。 (四)名词解释 1、矢状面 2、冠状面 3、解剖姿势 (五)问答题 1、请描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机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2、上、下 3、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外侧区、脐区、左外侧区、右髂区、腹下区、左髂区 (二)单选题 1、C 2、D 3、C (三) 多项选择题

1、ABCD (四)名词解释 1、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2、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五)问答题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有四种组织,它们是肌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组织形成某个器官,完成一定功能。由几个器官参与构成一个系统,完成比较复杂的特定功能,如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等构成,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多个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人体是更为复杂的富有情感的有机体。 第二章骨学 二、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骨按部位可分为、和三部分;按外形分为、、 和四类。 2、颅盖的密质骨形成较厚的_________和________其间的松质称_________。 3、长骨呈状,两端较,一般都有光滑的,体又称,内部容纳 ,中部有1~2个通向髓腔的小孔叫。 4、骨的基本构造包括、和。 5、骨内在的可改变其形态结构的特性叫。 6、颈椎的一般形态特点是、、。但第、、 颈椎形态较特殊。 7、胸椎的侧面和横突末端有与肋相连的、棘突,伸向。 8、腰椎的椎体,棘突为,呈位,伸向后方。 9、胸骨角在______骨,横突孔在______骨,大转子在_______骨上。 10、上肢带骨包括和;下肢带骨包括。 11、肩胛骨前面凹陷叫,后面的高嵴叫,其上、下分别有、;外侧角的浅窝叫,其上方的突起叫。内侧角平,下角平。 12、髂骨分和两部。髂骨翼上缘叫,最高点平对,前后端的突起分别叫和;内侧面前部称,其下界的骨嵴叫。 13、下颌骨体的结构有、、;下颌支的结构有、、、 。 14、颅中窝的孔裂包括、、、。 15、颅后窝的孔是、;沟是、;门是向内通;坡是 ,向上与相续。 16、颅的侧面的门:;弓:;窝:、;点:。 17、颅的前面有两深窝叫,孔叫。 18、骨性鼻腔前口是,后口称;正中有一矢状位的,它由和的垂直板构成。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和三条。 19、鼻旁窦位于内,含,与相通,它们包括、

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名词解释

5.微绒毛:是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细指壮突起,起直径约为0.1um,长度因细胞的种类或生理状态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微绒毛显著的扩大了细胞的表面积,和吸收功能密切相关。 7.哈弗氏系统(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圆筒状和骨干长轴平行排列。每个骨单位由一个位于中央的中央管和数层围绕中央管呈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组成。 8.肌节:(肌原纤维呈细丝状,光镜下肌原纤维呈明暗相间的横带,明带称I带,暗带称A 带,明带中间有Z线,暗带中的发亮区称H带,H带中有M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肌节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位。 10.肌原纤维:电镜下,肌原纤维是由许多平行排列的肌丝组成的。肌丝可以分为粗肌丝和细肌丝两种。 11.三联体:包绕肌原纤维的肌质网,在位于横小管两侧分别汇合成与横小管平行的较粗的小管,称终池。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称为三联体。 14.浆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数量较少,而在病原菌侵入的部位,如消化管、呼吸道固有层结缔组织内和慢性炎症病灶及淋巴组织等部位浆细胞较多。浆细胞具有合成、储存和分泌抗体的功能,参与体液免疫。 15.巨嗜细胞:在体内数量多,分布广,是吞噬功能最强的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内的巨嗜细胞常沿纤维散在分布,可分为固定巨嗜细胞和游离巨嗜细胞两种。来源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巨嗜细胞有很重要的防御功能。 17.闰盘:是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结构。在H-E染色的切片上,闰盘深染的粗线状,形如梯形,位于Z线水平。 18.有髓神经纤维(有髓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和神经膜形成的纤维状结构。 23.突触:是指神经原、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一种传递信息的特化连接结构。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大类。 24.尼氏小体:光镜下呈噬碱性的颗粒或小块。其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包括复制细胞器和与产生神经递质有关的蛋白质和酶。 25.神经纤维节(郎飞氏节):光镜下,有髓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和神经膜构成的。髓鞘和神经膜都有节段性,段与段之间的缩窄部位称郎飞节。 4.骨连接:是骨与骨间的连接装置,根据他的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纤维连接和滑膜关节连接两种形式。 5.关节:(滑膜关节连接,滑膜关节)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接。其间具有腔隙,活动性教大,这种连接叫关节。 15.膈: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呈穹隆状。膈的周围是肌质部,中央为腱质部。起自胸廓下口周缘,各部肌纤维向中央移行于中心腱。 1.体循环:含氧和营养物质较多的动脉血,自左心室泵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静脉血再汇入各级静脉,经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血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大循环或体循环。 2.肺循环:全身返回心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自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血沿上述路径的循环叫小循环或肺循环。 5.微循环:是指由微静脉到微动脉之间的血循环,是血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等。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习题1

周围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脊神经节:指位于脊神经后根在近椎间孔处的膨大部分,含感觉性的假单极神经元胞体。 2.交感干:是椎旁节借节间支连接而成的串珠状结构,位于脊柱两侧。(二)填空题 1.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内脏神经。 2.脊神经共有31 对,其中颈神经8 对,胸神经12 对,腰神经 5 对,骶神经 5 对,尾神经 1 对。 3.脊神经前支构成的神经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4.臂丛是由第5~8对颈神经的前支和第1对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组成,该丛在锁骨后方比较集中。 5.胸神经前支保持明显的节段性,第2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胸骨角平面,第4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男性乳头平面,第8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肋弓中点连线平面。 6.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再经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至大腿后面,在腘窝上角处分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7.腓骨颈骨折可损伤腓总神经,将出现小腿外侧群肌和小腿前群肌瘫痪。 8.感觉性脑神经是ⅠⅡⅧ对脑神经,运动性脑神经是ⅢⅣⅥⅪⅫ对脑神经,混合性脑神经是ⅤⅦⅨⅩ对脑神经。含有副交感纤维的脑神经是ⅢⅦⅨⅩ对脑神经。 9.动眼神经自中脑脚间窝出脑,经海绵窦前行,穿眶上裂入眶。 10.三叉神经3个大分支是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其感觉纤维的分布在体表大致以睑裂和口裂作为分界标志。 11.迷走神经在胸部经肺根后方贴食管走行,左迷走神经经食管

前面下行延续为迷走神经前干,右迷走神经经食管后面下行延续为迷走神经后干。 12.喉上神经的外支支配环甲肌,内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 13.右喉返神经绕右锁骨下动脉,左喉返神经绕主动脉弓。 14.腮腺的分泌受舌咽神经支配,泪腺的分泌受面神经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受面神经支配。 15.内脏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平滑肌、心血管和腺体。 16.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副交感神经的低 级中枢位于和。 17.动眼神经的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三)单项选择题 1.脊神经前、后根的合成部位是(C ) A.椎管 B.椎孔 C.椎间孔 D.横突孔 2.脊神经中不含运动纤维的是(C ) A.前支 B.后支 C.前根 D.后根 3.颈丛的主要分支是( A ) A.膈神经 B.枕小神经 C.耳大神经 D.锁骨上神经 4.关于膈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是运动性神经 B.在前斜角肌前面下行 C.除分布到膈外,还分布到胸膜、心包等 D.损伤后,表现为同侧膈肌瘫痪 5.受肌皮神经支支配的肌是( B ) A.三角肌 B.肱二头肌 C.肱三头肌 D.

浅谈人体解剖学教师进行标本制作的体会

浅谈人体解剖学教师进行标本制作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6-12-14T14:30:47.6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8月第16期作者:巴哈提亚·地汉[导读]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新疆库尔勒巴州卫生学校 841000 【摘要】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需借助大量的标本实物才能帮助学生对人体形态结构的理解,才能有效地提高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为此,我校解剖学教师经过多年的努力,制作大量的教学标本和陈列标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此谈谈标本制作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标本制作 一、解剖学教师参与标本制作,能有效地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人体解剖学教师主要是完成理论和实验课程的授课任务,而标本制作工作是由实验技术人员来完成的。然而,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任务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医学院校毕业的卫生技术人员,一些教师缺乏解剖学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对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毗邻关系一知半解,在课堂上只能机械地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地复述课本理论,凭感觉实施教学,实验教学效果差,个别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水平欠佳。例如,在给尸体进行防腐灌注处理时,有的老师对股动脉的行程及股三角的局部结构不熟悉,解剖操作不规范,随心所欲,造成肌肉、血管遭受较大的损坏。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解剖学也是如此。我们的做法是:在实施解剖操作前,查阅了人体解剖学丛书、人体解剖学图谱及有关的文献资料,对人体局部的器官结构、毗邻及变异情况有所了解,避免了盲目切割,解剖学教师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剖查尸体,研究和制作标本,才能进一步巩固课本理论知识。而制作精良的标本,并非易事,它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包括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巧等。解剖学教师通过精心制作标本,从实践中得到真知,从而使解剖学知识不断深入和发展,有效地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二、解剖学教师参与标本制作,可为学校节约购买标本的经费开支近年来,由于学校扩大招生,学生数量较多,开设的实验课班数相对增多,教学标本用量大,一些标本由于循环使用的次数多,变得陈旧,有的血管、神经断裂甚至无法辨认而被淘汰,致使教学标本供不应求,有时不得不用模型代替标本,虽然学校花高价购买成品标本来补充,但经费仍是相当有限的。而若自己制作标本,既能满足自身教学的需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又能为学校节省大笔的购置经费,何乐而不为呢? 三、解剖学教师参与标本制作,可补充真实人体图片。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解剖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体,需借助大量的图谱才能阐明各器官的形态结构,虽然教科书上的图谱并不少,但多属于手工绘制的线条图,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真实感。而实物标本图具有直观、真实,立体感强,能较好地显示人体的结构、层次和毗邻关系。因此,在解剖尸体制作标本的过程中,我们借助于数码相机把实物标本拍摄下来,作为制作课件的素材,在讲到这些器官结构时,展示它们的线条图,同时与实物标本照片作对比,这种教学法弥补了线条图的不足,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实物照片,避免凭空想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解剖学教师参与标本制作,为临床积累资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人体形态结构认识的逐步加深,相关资料层出不穷。解剖学教师在制作标本过程中,不但能巩固课本知识,而且有可能发现人体某一器官结构的畸形或变异,无形中渗透了新的专业知识。笔者在解剖尸体制作标本过程中,发现异常解剖标本,会查阅文献资料,会与正常标本比较鉴别并收集标注,丰富了异常解剖标本的数量。 五、可为学科建设添加“砝码”,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教学经验总结除了课堂理论讲授、实验室观察标本之外,陈列室标本的展示作为实验室教学标本的补充和完善,对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各校面向市场需求,设置的专业越来越多,除传统的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学外,还增加了口腔医学、卫生监督、卫生管理、医学检验等多个专业,但不同专业对不同部位的结构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因此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种类多、规模大、质量上乘、色泽鲜艳、暴露清晰、有较好的艺术性,能够满足各专业解剖教学需求的陈列标本,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又为解剖学课程建设的评估工作添加“砝码”。陈列室有一定规模的标本,才具有科研的实用价值。因此,教师制作的标本数量多,保证拥有足够的陈列标本,不但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而且为教学经验总结的开展创造条件。总之,解剖学教师参与标本制作,既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为科研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有诸多益处。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复习大纲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复习大纲 教材: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窦肇华主编 一、组织 1、掌握上皮组织的特性和分类。 2、掌握各种被覆上皮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3、掌握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4、掌握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二、血液 1、掌握血液有形成分的结构、功能。 2、掌握血液各有形成分在血液中所含的正常值。 三、骨骼系统 1、掌握骨的分类、构造。 2、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熟悉各部椎骨的形态特征。 3、掌握颅骨的分部,了解脑颅的位置、形态特征;掌握翼点、颅底内面的结构特点。 4、掌握主要四肢骨的形态特征。 5、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了解滑膜关节的辅助结构。 6、掌握椎间盘的构成、脊柱的生理弯曲。 7、掌握肩、肘、髋、膝和下颌关节的结构特点;了解腕、踝关节组成,了解骨盆的构成及性别差异。 四、肌学 1、了解肌的辅助结构 2、了解头肌的分部、斜角肌间隙 3、熟悉主要的背肌、胸肌; 4、了解膈的位置、形态及裂孔 5、掌握腹肌的层次关系,掌握腹股沟管的构造。 6、熟悉主要上、下肢肌及其分群。 五、神经系统 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了解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及物质基础;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2.掌握脊髓的位置及外形的特点;掌握脊髓灰质中主要核团的位置、功能;主要上、下行传导束的位置和功能。 3.掌握脑干的位置、分部和外形;掌握脑神经核的分布规律;了解脑干内主要神经核的性质及分布; 掌握脑干内白质的主要变化;了解脑干网状结构的位置及机能。 4.熟悉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及其功能;了解内部构造;掌握第四脑室的位置和交通。 5.掌握间脑的分部;了解其位置和外形;掌握背侧丘脑,后丘脑及下丘脑的主要灰质团块的位置并了解其功能;了解下丘脑与垂体的纤维联系及功能关系。 6.掌握大脑半球的位置、外形和分叶;熟悉大脑半球主要沟、回的位置和名称;熟悉基底核的组成,掌握纹状体并了解其功能;了解白质的分部;掌握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主要传导束; 掌握大脑皮质主要功能区的定位;了解侧脑室的形态特点。 7.掌握躯干和四肢深感觉、浅感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和特点;熟悉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了解听觉传导路;掌握锥体系的组成及传导途径,了解上、下神经元损伤的临床表现;了解锥体外系的组成和功能。 8.掌握脑和脊髓被膜分层及各层被膜形成的结构;掌握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的概念,了解硬脑膜窦的形成并熟悉主要的硬脑膜窦。 9.熟悉脑脊液的产生循环途径。 10.了解脊髓的血液供应;掌握脑的动脉来源;熟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在颅内的主要分支及供血

解剖学课程介绍及课程标准

课程介绍及课程标准 课程简介 《正常人体结构》是一门经典而又充满着活力的重要的医学核心课程。它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同时又不断地从临床医学的发展中获得更新和发展的动力。课程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整合而成,主要阐述正常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人胚发生发育规律。在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均来源于本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医学及医学相关行业的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特别着重培养学生崇敬、珍惜生命和救死扶伤的职业敬业精神,为职业道德的素质养成教育,培养增强学生社会能力做早期铺垫,在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是护理、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医学检验、医疗美容、医学影像等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以及相应的功能。为学习后续医学课程以及各专业岗位实践,如护理专业正确的健康评估和临床护理操作等专业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40110121 学时:96学时 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护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正常人体结构》是医学基础教育的奠基和支柱课程。其在护理专业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关系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其包括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和胚胎学,属于生物学中形态的范畴。 (二)课程定位 《正常人体结构》与医学各科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后续的正常人体功能、病理、药理及各门临床学科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只有在正确认识人体形态和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否则无法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区别生理与病理状态,更不能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它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在标本、模型和活体上辩认人体形态结构。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并培养自学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突出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把课程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全面有序地进行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需求。

【CN209765876U】一种人体解剖学标本模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244234.9 (22)申请日 2019.02.26 (73)专利权人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地址 462000 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大学路 148号 (72)发明人 王丰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43205 代理人 舒欣 (51)Int.Cl. G09B 23/34(2006.01) F21V 3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人体解剖学标本模型(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体解剖学标本模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圆杆、轴承座和软管,且圆杆的上端安装有放大镜,所述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与轴承座内部固定的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安装有第一支撑杆和紧固件,且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安装有模型主体,所述紧固件上安装有螺母,且紧固件从右到左贯穿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上开设的通孔,所述软管的上端固定有照明灯,且照明灯上安装有开关。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照明灯、第一支撑杆、轴承、第二支撑杆、螺母、紧固件和放大镜,解决了标本模型不可旋转,且支撑杆不可拆卸,和不带有放大镜和照明灯, 不方便使用的问题。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CN 209765876 U 2019.12.10 C N 209765876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765876 U 1.一种人体解剖学标本模型,包括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圆杆(6)、轴承座(8)和软管(3),且圆杆(6)的上端安装有放大镜(16),所述轴承座(8)上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0),且第二支撑杆(10)与轴承座(8)内部固定的轴承(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0)上安装有第一支撑杆(5)和紧固件(14),且紧固件(14)上安装有螺母(12),所述紧固件(14)从右到左贯穿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一支撑杆(5)上开设的通孔(13),所述软管(3)的上端固定有照明灯(2),且照明灯(2)上安装有开关(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解剖学标本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镜(16)上设置有把手(17),所述圆杆(6)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圆柱状槽(18),且圆杆(6)通过第二圆柱状槽(18)与把手(17)套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解剖学标本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0)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圆柱状槽(15),且第二支撑杆(10)通过第一圆柱状槽(15)与第一支撑杆(5)套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解剖学标本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14)的左部外壁上设置有螺纹(11),且紧固件(14)通过螺纹(11)与螺母(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解剖学标本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上端安装有模型主体(4)。 2

人体解剖学循环系统习题及答案资料

选择题 1.脉管系统的构成 A. 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组成 B. 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C.心、血管系统和淋巴器官 D.心、动脉、静脉和淋巴导管 E.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2.有关心脏正确的说法是 A. 心前面两心耳之间为主动脉根 B. 右心房构成心右缘 C. 居于胸腔的正中 D. 位于两侧肺之间的前纵膈内 E. 冠状沟将心脏分为左、右半 3.关于心脏各腔的位置正确的是 A. 左心室构成心前壁大部 B. 右心室构成心脏的右缘 C. 右心房构成心后壁大部 D. 左心房构成心脏的左缘 E. 心尖由左心室构成 4.关于心脏胸肋面正确的描述是 A. 朝向左下方 B. 左、右心耳位于主动脉根部两侧 C. 由右心房、右心室构成 D. 隔心包与胸骨、肋骨直接相贴 E. 右心室构成此面大部分 5.关于心脏表面标志正确的说法是 A. 冠状沟分隔左、右心房 B. 界沟分隔心房、心室 C. 室间沟深部为室间隔 D. 心尖处有心尖切迹 E. 冠状沟位于人体的冠状面上 6.关于右心房出、入口结构错误的描述是 A. 上腔静脉口通常无瓣膜 B. 冠状窦口位于房室交点的深面 C. 冠状窦口周围多数具有瓣膜 D. 出口处有二尖瓣 E. 下腔静脉瓣连于卵圆窝缘 7.有关右心房错误的描述是 A. 界嵴分隔腔静脉窦和固有心房 B. 固有心房的前上部为右心耳 C. Koch三角的深面为房室结 D. 右心房收集除心脏以外体循环的静脉血 E 梳状肌起自界嵴

8.关于心腔内结构正确的说法是 A. 冠状窦口位于左心房 B. 右心室的出口为主动脉口 C. 三尖瓣口连接左心房与左心室 D. 界嵴为左心室的分部标志 E. 节制索位于右心室 9.心脏收缩射血期瓣膜的状态是 A.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开放 B. 二尖瓣、三尖瓣开放 C. 主动脉瓣开放,肺动脉瓣关闭 D. 二尖瓣关闭、三尖瓣开放 E. 二尖瓣开放,主动脉瓣关闭 10.心室舒张充盈期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是 A. 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B. 肺动脉和三尖瓣 C. 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D.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E.二尖瓣和三尖瓣 11.关于心壁的正确说法是 A. 卵圆窝位于室间隔的上部 B. 房间隔缺损常见于膜部 C. 室间隔中部凸向右心室 D. 整个心脏右心室室壁最厚 E. 心房肌和心室肌相互移行 12.心传导系右束支经何结构至右心室前壁 A. 室上嵴 B. 界嵴 C. Todaro腱 D. 隔缘肉柱 E. Koch三角 13.关于心室壁结构正确的描述是 A. 肉柱布满心室壁 B. 室间隔左侧连有膈侧乳头肌 C. 隔缘肉柱在左心室的下部 D. 心室条索含Purkinje纤维 E.室上嵴为左心室分部标志 14.通过心脏右纤维三角的结构是 A. 房室束 B. 左束支 C. 右束支 D. 结间束 E. 窦房结支 15.含有心传导系束支的结构是 A. 界嵴

人体解剖学练习题运动系统

1、下列对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块骨都由骨质、骨髓、骨髓腔、骨膜和关节软骨构成 B.骨骺由骨密质构成 C.成人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 D.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E.每块骨均不能视为一个器官 2、不成对的脑颅骨有( ) A.顶骨 B.颞骨 C.蝶骨 D.上颌骨 E.泪骨 3、解剖学姿势的描述,下列何者是错误的( ) A、身体必须直立 B、两眼平视前方 C、上肢在躯干两旁自然下垂 D、手掌面对躯干 E、两足跟靠拢,两趾接触并指向前方 4、骶管麻醉须摸认的骨性标志( ) A.骶正中嵴 B.骶岬

C.骶角 D.骶后xx E.都不对 5、开口于蝶筛隐窝的鼻旁窦是( ) A.上颌窦 B.额xx C.蝶窦 D.筛xx小房 E.筛xx后小房 6、开口中鼻道的鼻旁窦是( ) A.上颌窦 B.额xx C.筛xx D.筛xx E.以上都是 7、在直立姿势下,不能由于重力作用而引流的鼻旁窦是( ) A.额xx B.蝶窦 C.上颌窦 D.筛xx E.以上都不对

8、下列xx属于长骨( ) A.第八肋骨 B.舟骨 C.趾骨 D.跟骨 E.椎骨 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人体九大系统( ) A.消化系统 B.脉管系统 C.免疫系统 D.内分泌系统E 10、有关骨髓腔正确的是( ) A.位于骨骺内 B.位于长骨的骨干内 C.位于骨松质的间隙内 D.成人骨髓腔内含红骨髓 E.小儿骨髓腔内含黄骨髓 11、有关各部椎骨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胸椎体的横断面呈肾形 B.颈椎体的横断面呈心形 C.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D.腰椎体的横断面呈椭圆形 E.胸椎横突有孔啊 12、胸骨角( ) A.位于胸骨体和剑突的交界处 B.是两侧肋弓形成的夹角 C.两侧平对第2肋 D.两侧平对第2肋间隙 E.两侧平对第3肋 13、骶管麻醉时须摸清的骨性标志是( ) A.骶前孔 B.骶后孔 C.骶岬 D.骶角 E.骶管 14、不属于肩胛骨的结构是( ) A.肩峰 B.肩胛冈 C.肩胛下窝 D.喙突 E.滑车切迹 15、桡神经沟位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