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儿童名著导读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讲授纲目:

1.《学记》

2.《论语》

3.《师说》

4.《窗边的小豆豆》

5.《教育漫话》

6.《爱弥儿》

7.《大教学论》

8.《民族主义与教育》

参考书目:

1.乔建中《中外教育经典名著速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田正平,肖朗《教育名著选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3.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

第一讲绪论

一、我的目标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不少人认为,我们接触信息的机会越多,

实际获得的知识却越少。因而,阅读经典名著,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国外的一些大学,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把人文经典课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过去许多学者,如梁启超、胡适、朱自清、钱穆等人,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名著的指导。这门课将提供几部中外著名的教育著作,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从而远离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让名著的知识与思想成为第一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

——董卿

二、关于经典与名著

我们常说的经典,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大众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公主鞋个有典范性与权威性。

如果我们不讨论专业经典,仅就一般意义上而言,那么

具有三重特性或三要素:

1.影响力

影响力体现了作品内容的吸引力。那些进入经典的作品,无不在一定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如《周易》《孙子兵法》等,当然,影响力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也有长期的与短暂的。那些“影响一时”的作品可称之为名著。

2.时间性

一部作品,或许影响一时,或许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被人顶礼膜拜,但时过境迁,很快就被人们遗忘或抛弃。经典,需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需经久而不衰。也就是说,一切著作,若要成为经典,我想它必须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3.广泛性

我所理解的经典(非专业领域的经典),必须是广泛的,是指它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是大家普遍接受的。比如《诗经》《论语》《史记》《三国演义》等,它们的内容是广泛的。《诗经》三四千年以来,它讨论的话题我们今天仍然关心,有不少诗在今天还成为流行歌曲,像《在水一方》等。

三、为何阅读传统经典名著

1.近百年的争论

在20世纪,传统经典是否还具有生命力,是否还拥有广泛的读者?这一问题在20世纪初就已被提出。随着科举与清王朝的结束,传统典籍与知识分子越来越远了。有些知识分子甚至说要把线装书扔到茅厕里去。应该说,传统典籍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在20世纪,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但这不等于说,传统典籍就已失去了生命力。

(1)鲁迅的看法

1925年,在孙伏园主抚州的《京报副刊》上,发出“青

年必读书十部”的征求启示,当时有七十余位作家应征。其中鲁迅认为,看中国书让人脱离人生,“我以为要少年看或者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一观点在《京报副刊》上

发表后,引起很大的争议,并遭到很多人的批评。

(2)梁启超的看法:

1923年,梁启超在撰写《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的同时,还写了一篇《治国学杂话》的文章。在这里,梁氏就为会么要阅读经典提出了两层意见:

一是,作为中国学人,就有必要读一些中国传统经典。二是不仅需要必要的经典,对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还需要熟读成诵。

(3)朱自清的看法:《经典常谈》序:在中等以上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4)美国人的看法:

在美国,习读经典名著,特别是习读传统经典,同样是爱人关注的话题。早在20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就创设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本科生的必修课。前者致力于提供一个欧洲文学名著的标准选目,后者提供一个哲学和社会理论名著选目。这两个目录包含了大量的西方传统经典。40年代,美国有许多大学开设了这尖课程。虽然近数

十年间,对这类课有不断的争议,但直到今天,有一些大学

仍继续开设,如哥伦比亚大学与芝加哥大学。

在美国,一些学校很清楚地知道,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从来没有远离过这些经典著作名单。学校试图通过它组织和教授经典课的方式驱除这种污染。首先,阅读常常是艰涩的,对当代的学生来说龙其如此。这是对西方传统的极度尊崇,而且校方坚持认为它是必要的。它们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童年》名著导读练习

一、填空 1《童年》是以___________的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_______________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讲述的是___________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的在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状况。 3《童年》中塑造的___________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劳动者。 4《童年》是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5作品中,除了外祖母,还有乐观淳朴的___________,正直的___________,献身与科学的知识分子___________,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和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茨冈是个弃儿,被外祖父母收养,长大后成为外公染坊最得力的伙计。他勤劳能干,力大无穷,虽然被外公和舅舅当成牛马使唤,仍很善良乐观,但没人批评教育他,经常在赶集买食物时小偷小摸,还以此为荣,他很快就死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阿廖沙的母亲极具_______性格。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和一个穷木匠结婚了,阿廖沙的父亲死后,他变得冷漠,母亲对阿廖沙的性格影响很大,使他从小养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好事情”是外祖父家的一个房客,是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是阿廖沙遇到的一个优秀的人物,他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选择题 1、()是阿廖沙的终身朋友,也是他最知心的人。 A、外祖父 B、外祖母 C、继父 D、“好事情” 2、外祖父的童年时很悲苦的,他从事的行业是()。 A、染坊的学徒 B、水手 C、纤夫 D、驳船的工头 3、母亲死后,十一岁的阿廖沙()。 A、被外公外婆收养 B、进学校读书 C、被继父收养 D、流落街头 4、()的身上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他唯利是图,薄情寡义,然而在内心深处也有残存的善良。 A、外祖父 B、外祖母 C、两个舅舅 D、阿廖沙 三、简答题 1、请为这部小说写一句推荐语。 2、概括外祖父的典型性格,并举例外祖父的五个典型事例。 3、概括两个舅舅的典型性格,并举例两个舅舅的三个典型事例。 4、概括外祖母的典型性格,并举例外祖母的五个典型事例。 一 1.高尔基自传体小说《在人间》《我的大学》 2.阿廖沙俄国下层人民 3.阿廖沙

浅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几点方法

浅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方法 团风县城关中学霍秀林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兴趣方法 内容摘要初中名著导读需要老师想办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在学生阅读过程扮演好指导的角色并为学生搭建 全新的平台,让学生在名著的引领下健康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初中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初中“名著导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几年来却面目全非,尤其是“脱离文本”的现象非常普遍,教师对学生名著阅读的指导力度还不够,阅读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读而不思,读而不写,教师没有真正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也缺乏针对性的训练。 初中“名著导读”要想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于老师要引导学生以平和宁静的心态去读书,深度阅读文本。只有饱读诗书,博览群书,精读经典的人,才能在阅读实践中,拓宽文化视野,增加知识底蕴,丰富阅历,提升理解鉴赏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古今中外名著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加上学生的兴趣爱好各异,基础也参差不齐,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多管齐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导读。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激发阅读兴趣 “名著导读”,“导”的主角应该是老师,而“读”的实施者应重在学生。初中生受年龄和阅历的影响,他们的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适应并热爱名著阅读。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前提。于漪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学生一旦对名著阅读发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提高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基于此,我认为可以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结合课内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课堂教学,带动课外阅读,做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是抓好课外阅读的重要一环。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拓展,或介绍作家及其作品的代表作,或某个方面知识或问题的悬念,或一段精彩的描述,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自己去看。如在教学《出师表》时,插入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让学生对诸葛亮雄才大略的贤臣形象和刘备礼贤下士的明君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适当设置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对诸葛亮、刘备的认识实在不够,从而主动通读《三国演义》。 2、通过影视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2014大学中外名著导读

2010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名著阅读 “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刘白羽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 中考课外名著阅读必读书目: 《鲁滨孙漂流记》《伊索寓言》《水浒传》《西游记》《格列佛游记》《繁星春水》 《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施耐庵)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阅读感受: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 灵活现。 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 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 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 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 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 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精明能干、粗暴蛮横。相关练习: 1、“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这幅对联写的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内 容。

中外教育名著导读

《中外教育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读了《中外教育名著导读》。在这短暂的几周里,我们读到了很多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几周里,我感觉成长很快。眼睛里开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以下就是我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因为理想虽不是高不可攀,但也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不懈的追求,理想只能是朵美丽的镜中花。而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人们常把学习形容为在书山上攀登,在学海中遨游。事实上,知识的积累是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我们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从而给自己的人生定向;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除了要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要勤于动笔,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这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也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也可以做一些记号。这就是评注笔记。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喜欢阅读一目了然的书的人是懒惰的人,只有阅读那些需要自己反复思考才能明白的书的人,才是真正读书的人。我喜欢阅读艰深的著作。在阅读中我强调想象和联想。再抽象的理论表述,在进行思辨理解的同时,我把它还原成日常生活的图景。有些只需要现成的联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构造。我一直认为,无法进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认为理解抽象概念,这个概念在他那里也已经是一个死的东西了,既没有联结能力,也没有生成能力。 阅读是抽象的,关于命运的感受是具体的。在抽象阅读和现实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观念的命运。我们生长在这么好的年代,但在接受现成的非个人化的观念里长大。许多教育和观念已经深入到生理反应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围。人不能揪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在自圆其说的内部突围中,惟一的途径是自觉引入差异。遇到能够证明自己感受和观点的事物固然高兴,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兴。我很少单纯地阅读一本书,或者一种观点。我总会同时将观点不同的许多书放在一起读。我越信服某种观点或某本书,我越要寻找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讲授纲目: 1.《学记》 2.《论语》 3.《师说》 4.《窗边的小豆豆》 5.《教育漫话》 6.《爱弥儿》 7.《大教学论》 8.《民族主义与教育》 参考书目: 1.乔建中《中外教育经典名著速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田正平,肖朗《教育名著选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3.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 第一讲绪论 一、我的目标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不少人认为,我们接触信息的机会越多,

实际获得的知识却越少。因而,阅读经典名著,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国外的一些大学,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把人文经典课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过去许多学者,如梁启超、胡适、朱自清、钱穆等人,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名著的指导。这门课将提供几部中外著名的教育著作,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从而远离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让名著的知识与思想成为第一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 ——董卿 二、关于经典与名著 我们常说的经典,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大众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公主鞋个有典范性与权威性。 如果我们不讨论专业经典,仅就一般意义上而言,那么 具有三重特性或三要素: 1.影响力 影响力体现了作品内容的吸引力。那些进入经典的作品,无不在一定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如《周易》《孙子兵法》等,当然,影响力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也有长期的与短暂的。那些“影响一时”的作品可称之为名著。

2.时间性 一部作品,或许影响一时,或许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被人顶礼膜拜,但时过境迁,很快就被人们遗忘或抛弃。经典,需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需经久而不衰。也就是说,一切著作,若要成为经典,我想它必须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3.广泛性 我所理解的经典(非专业领域的经典),必须是广泛的,是指它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是大家普遍接受的。比如《诗经》《论语》《史记》《三国演义》等,它们的内容是广泛的。《诗经》三四千年以来,它讨论的话题我们今天仍然关心,有不少诗在今天还成为流行歌曲,像《在水一方》等。 三、为何阅读传统经典名著 1.近百年的争论 在20世纪,传统经典是否还具有生命力,是否还拥有广泛的读者?这一问题在20世纪初就已被提出。随着科举与清王朝的结束,传统典籍与知识分子越来越远了。有些知识分子甚至说要把线装书扔到茅厕里去。应该说,传统典籍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在20世纪,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但这不等于说,传统典籍就已失去了生命力。 (1)鲁迅的看法 1925年,在孙伏园主抚州的《京报副刊》上,发出“青

中外文学名著赏析试卷一

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句中的“齐”的意思是( ) A .齐国 B .整齐 C .看齐 D .一个姓齐的贤人 2.《三国演义》中许劭评价一个人时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他评价的这个人是( ) A .曹操 B .孙权 C .刘备 D .袁绍 3.“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这句话是用来评价( ) A .王熙凤 B .薛宝钗 C .袭人 D .王夫人 4.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是( ) A .《前茅》 B .《恢复》 C .《女神》 D .《战声集》 5.瞿秋白曾评价茅盾的一部作品时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指的是( ) A .《子夜》 B .《腐蚀》 C .《蚀》 D .《林家铺子》 6.下列哪一部作品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话剧开始走向成熟( ) A .《雷雨》 B .《日出》 C .《北京人》 D .《原野》 7.朱光潜的美学处女作是( ) A .《文艺心理学》 B .《悲剧心理学》 C .《无言之美》 D .《谈美》 8.《哈姆莱特》中忠于友谊,富于正义感的哈姆莱特的好友是( ) A .罗森格兰兹 B .吉尔登斯吞 C .雷欧提斯 D .霍拉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9.雨果在其创作中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观点,这部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海上劳工》C.《悲惨世界》D.《九三年》10.托尔斯泰所描写的妇女形象中,被描写得最理想化的贤妻良母的典型是()A.玛丝洛娃B.安娜卡列尼娜C.娜塔沙D.玛尔华 11.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A.川端康成B.大江健三郎C.泰戈尔D.高行建 12.《儒林外史》中一个著名的吝啬鬼是() A.严监生B.严贡生C.鲍文卿D.杜少卿 13.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是() A.《伊豆舞女》B.《雪国》C.《古都》D.《山之音》14.《红楼梦》是以哪一家为中心来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的()A.贾家B.王家C.史家D.薛家 15.“茅盾”是沈雁冰发表下列哪一部小说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A.《幻灭》B.《子夜》C.《林家铺子》D.《动摇》 16、给海明威望带来巨大声誉,并使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部作品是()A.《老人与海》B.《太阳照常升起》C.《永别了,武器》D.《阿尔卑斯山》17.最能代表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作家的一部作品是() A.《老人与海》B.《丧钟为谁而鸣》C.《太阳照常升起》D.《非洲的青山》18.下列作品是三部曲的总的名称的是() A.《风景谈》B.《追求》C.《蚀》D.《腐蚀》19.泰戈尔于哪一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A.1911年B.1912年C.1913年D.1914年20.《聊斋志异》是一部() A.文言长篇小说B.文言短篇小说 C.白话长篇小说D.白话短篇小说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名著导读练习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名著导读练习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作者在《琐记》中提到他喜欢看的一本书是①________;(A.《天演论》;B.《西游记》;C.《三国演义》;D.《山海经》) 在《五猖会》一文中写到父亲让我背②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A.《三字经》;B.《论语》;C.《鉴略》;D.《幼学琼林》) 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③________的照片;(A.孔子;B.孙中山;C.闰土;D.藤野先生) 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鞠挞的文章是④________。(A.《父亲的病》;B.《无常》;C.《五猖会》;D.《狗·猫·鼠》) 【答案】 A;C;D;B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时,识记相关的内容。作者在《琐记》中提到他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故选A。在《五猖会》一文中写到父亲让我背《鉴略》,故选C。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藤野先生的照片,故选D。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鞠挞的文章是《无常》,故选B。 故答案为: A 、C 、D 、B 【点评】本题考查肯定是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对名著的阅读和基本常识的积累。 2.《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__、大闹________、真假________、三借________”。其中表现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答案】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大闹天空【解析】【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根据前人一千年的积累素材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归来共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其中表现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空。 故答案为: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三借(芭蕉扇)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考生对名著经典故事的掌握情况,考查的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考生平时稍加留心,完成不是问题。 3.名著阅读 (1)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

外国教育名著导读试题及答案A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学专业 《外国教育经典导读》课程复习题A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柏拉图 柏拉图(Plato B.C.427-B.C. 347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三人被人称为“希腊三哲”。B.C.387年,雅典城西北郊,一座纪念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德的花园, 创建了阿卡德米学园,后人称之为柏拉图学园(Platonic Academy),其最有代表性的教育著作《理想国》。 2、美德即知识 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智慧是一种美德,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而思考离不开知识,这种知识就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因此,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共性,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东西,任何一种美德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故得出结论“美德即知识”。 3、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指把一定的学生按年龄层次和智力水平及受教育程度编班上课。最早由夸美纽斯提出。后来赫尔巴特完善了这一理论,苏联的教育家凯洛夫最终完善了这一理论。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 4、泛智教育 泛智教育思想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7世纪提出的。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包含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 泛智论” ,二是“ 教育适应自然”的教育自然观。“ 泛智论”是夸美纽斯对教育性质的认识, “ 教育适应自然”可以看作是他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它对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育和教育组织等方面提出了颇为新颖的观点 ,为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建立了基本的框架 ,正是在这个基本框架的基础上 ,近现代西方教育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丰富。 5、性善论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是人性论的基本划分。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人性原来都是善的,原始社会的人都是生活在自由平等之中,快乐、天真而自由,只是由于历史发展与社会制度等原因才变恶。教育从来是以成人的能力和需要为标准的,卢梭却大声疾呼,要打破这个传统,要对儿童实行顺应自然本性的教育,培养自然成长起来的“自然人”,这类人是资产阶级王国的“新人”,卢梭给了这个人一个名字——爱弥尔。 6、教育即生活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第一章的标题就是“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并非与现实生活相背离。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基本环节。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始于感觉经验,经由分析和综合的心智训练,最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观念。观念体系形成的教学,主要依靠两个明显不同的心理环节:专心与审思。即教学过程包括“专心”和“审思”两个基本环节。“专心”是指集中于某一种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动。“审思”是追忆与调和意识内容的心智活动,即深入理解与思考,把专心活动中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联合成统一的整体。即应用各种有关知识去探究某种主题或对象。专心与审思两种活动在心理的静态和动态下都可能实现。所以,学生意识中具备了这样一种内部力量,他便能够在每一瞬间很好地吸收新知识,形成新

《童年》名著导读教案

《童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高尔基及其人生三步曲 2、通过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3、培养坚强人格,珍惜当下美好生活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下面请大家注意听一段话:从那时起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人们,仿佛我心上的外皮给人撕掉了,于是,这颗心就变得对于一切屈辱和痛苦,不论是自己的,或别人的,都难以忍受的敏感。这个一个孩子对生活的看法,不知大家是否也这样仇恨这个世界呢?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1868—1936)的童年,一起体会主人公的苦难历程! 二、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之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饱尝了人间苦难。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革现实的途径。他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为祖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导读教学 1、教师口述故事精要,介绍人物 内容精要:《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写的是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段时间生活断面。 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

名著导读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

名著导读阅读方法指导 课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阅读课教案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九部新课标名着导读重点内容梳理 《课程标准》建议: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其中十部名着内容梳理如下: 一、《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朝着名小说家。 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阅读感受: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人物相关故事性格特征: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猪八戒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唐僧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二、《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着名小说家。主要内容:《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

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阅读感受: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本书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人物(绰号)性格特征: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三、《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中国现代着名文学家、小说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内容: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的故事。

初中语文中外名著导读精本(正式)

初中生必读名著导读知识点 一.课本名著阅读引导 七上名著: (一)《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1.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等。 2.体裁:诗歌(“小诗”) 3.成因: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 4.内容:(1)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2)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3)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5.艺术特色: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6.资料链接: ①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②“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冰心的作品《繁星》。冰心还“为诗人歌德九十年纪念”作了一首诗是《向往》。 ③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④《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⑤《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⑥冰心原名谢婉莹,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⑦“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诗句出自福建长乐(籍贯)的冰心(作家)写的《繁星》(篇名) (二)《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1.作者:伊索(公元前620—公元前560)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 2.体裁:寓言故事。 3.主题: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 4.内容: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5.艺术特色: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代影响很大。 6.阅读感受:这是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一本书,它对西方伦理道德、政治思想影响最大。东西方民间文学的精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 7.资料链接: ①《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其故事流传于民间,到公元前三世纪成书。相传其中故事是一名埃塞俄比亚黑人奴隶所做,"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谐音。 ②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等已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教案

课题:第一节《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导读 教学目的: 1了解学习《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意义、方法、要求等。 2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外国文学知识。 教学重点: 1学习《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意义。 2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及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意义 外国文学是介于外国文学史和作品选讲之间的基础学科,是各国文化交 流的产物。《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是《外国文学》主干课程之下的一门选修课程。 我国早在汉唐时代就与亚非国家进行交流,汉代文学影响了其他一些国家,周围国家的文化也影响了中国文化。佛经翻译的过程中,在我国产生了 严格意义上的外国文学,这就是《本生经》、《所生经》。《本生经》是佛经中 的故事集,收故事547个,作为一种宗教经典,对我国人民的思想也产生了 重大影响,这些和老庄思想互相渗透,促成了玄言诗(魏晋南北朝)的兴盛, 严羽、王土慎的神韵派诗歌理论也都是在佛经影响下形成的。 晚清闭关锁国被打破,中外文学空前交流,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传入中国, 著名翻译家林纾(林琴南),翻译了各国小说200多种,开了翻译外国小说的 先河,为中国人了解世界作了重大贡献。五四时期,新文化给旧文化以冲击, 鲁迅、郭沫若不仅创作了大量著作,还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促进了新 文化运动的发展,这些都为外国文学学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外国文学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与我国文学相比,只是大树底下 一颗幼苗,也是我国文化大合唱中的最后一个音符,这是历史的安排。目前, 世界大同,学习外国文学,研读外国文学名著,通过作品了解外国文化,以 至通过文学了解其政治、经济状况,直到风土人情、心理状态等就显得更为 重要,也更有意义。 二、学习方法 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但更强调学生的实践,教师主要教授读书的各 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鉴赏,互相交流互动,并能撰写相应的赏析文字。 三、《古希腊的神话与传说》导读 (一)外国文学的源头: “两希”:西方:欧美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 东方:亚非文学古希伯莱——基督教文学 (二)古希腊文学 1古希腊的地理环境 三面环海、多良港——海洋文明(蓝色文明);气候温和; 多产橄榄、葡萄——酒神崇拜。 2 古希腊神话——人类童年之梦 文字记载的希腊神话最早见于荷马史诗,其后,诗人赫西俄德的长诗《神谱》

中外文学名著欣赏课程介绍

《中外文学名著欣赏》课程介绍 学时:24 学分:1 执笔人:王学宁审定人:王学宁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外国文学名著欣赏是了解世界文学主要成就,培养阅读、欣赏与审美能力的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要使学生通过外国文学名著的学习,了解名著的社会北京、思想意义、审美特点以及作家的生平、丝线。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线索,了解文学思潮、流派的发生、发展以及它们的基本特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以及与中国文学发展进行对比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掌握基本的文学作品分析方法,能够从文学史的角度,历史客观的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与艺术特点,并指出他们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了解代表作家的生平及创作情况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知人论世,为客观评价文学作品打下基础。 具备初步的文学对比的意识,从而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把握各地区与各民族间文学发展的共同性以及不平衡性。 二基本内容 第一章荷马史诗 第二章《神曲》

第三章人文主义文学作品 第一节《堂吉柯德》 第二节《哈姆雷特》 第四章《浮士德》 第五章《巴黎圣母院》 第六章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品 第一节《红与黑》 第二节《双城记》 第三节《高老头》 第四节《安娜·卡列尼娜》 第七章《静静的顿河》 第八章《变形记》 第九章《老人与海》 第十章中国名著 第一节《红楼梦》 第二节《西游记》 第三节《三国演义》 第四节《水浒传》 三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外国名著的分析方法,因而,建议采用开卷作品分析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题目在课程结束前两周布置给学生,允许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童年》名著导读题整理

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再讲一个!??好,好,再讲一个!??有一个灶神爷,坐在炉灶里,面条儿扎进了他的脚心,他哎哟哎哟地直叫:‘哎哟,疼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讲着,她抬起一只脚,晃来晃去,假装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个面条儿扎进了脚心的灶神。 上面文字中的“她”是指,这一情节中,可以看出“她”有着怎样的生活态度?2.阅读《童年》选段,填空。(2分) 他猛地冲过来,将我夺过去,往凳子上拖。我拼命挣扎着,揪他的红胡子,咬他的手指头。他痛得叫了起来,一下子将我摔到了凳子上,摔破了我的脸。?把他给我捆上,我要揍死他!?他把我打得失去了知觉,接着我病倒了。 选文中的“他”是,他打“我”是因为 3.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完成下面的题。(2分) 每次姥爷打我,他都会用胳膊去挡,尔后再把那打肿了的地方伸给我看: “唉,没什么用!你还是挨那么多的打,而我被打得一点也不比你轻,算了,以后我不管了!” 可是,下次照旧,他还会管的。 “你不是不管了吗?” “唉,谁知道到时候,我的手又不自觉地伸了过去……” 这段文字出自高尔基的,文段中的“我”是。4、名著阅读。(2分) ?你(阿廖沙)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1)这里的“她”是谁? (2)小说中“她”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名著阅读(2分) ?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浑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选文出自名著《童年》,文中的“好孩子”指的是(人名),从文段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的人。 6、名著阅读。(2分) 刚开始吵架,我就吓得跳到炕炉上,我怀着恐惧的心情看外祖母用铜盆里的水给雅科夫舅舅洗去脸上流出的血;雅科夫一面哭一面跺脚,外祖母沉痛的说:?该死的,这帮野种,清醒清醒吧!? 从选段来看,刚发生过什么事情?请概括“外祖母”这一人物形象。

西游记名著导读 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西游记》相关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熟悉取经故事,能复述经典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学习师徒四人坚忍、执著的精神。学情分析 学生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或看过《西游记》这部动画片,了解主要故事情节,熟悉主要人物,对“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等故事耳熟能详。但是学生没有深入思考过《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对师徒四人的人物形象也没有过多探究。 重点难点 重点:能准确复述经典故事情节,深入分析师徒四人的人物形象及执著精神。 难点:通过故事情节,将人物形象一分为二,全面正确看待师徒四人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准确评价人物。 教学过程 【导入】激趣导入 刚才同学们诵读的《声律启蒙》令人陶醉,这就是古典文化的魅力。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西游记》,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走进那神魔的世界,与吴承恩隔空对话,和取经人同历磨难。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那老师先给同学们播放一段PPT,帮同学们回顾一下西游剧情。 【测试】知识验收必答题 鲁迅先生说《西游记》是一部人人都喜欢看的“奇文”,《西游记》中有经典的人物形象,有脍炙人口的故事,也有需要我们掌握的文学常识。下面我们仍然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考一考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班内36人,4人一组,共9个小组,每组按语文成绩的高低分为1,2,3,4号。举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1,2号同学加1分,3号同学加2分,4号同学加3分。组长记录得分,下课汇总。下面的必答题环节由每组的3号同学来答题,先选题号,然后直接说答案。 1. 《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2. 全书共(一百)回,第1~7回,写孙悟空出世到(大闹天宫) 3.第8~100回,写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的故事。 4. 《西游记》中塑造了神通广大、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形象。他会(七十二)般变化,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 5. 孙悟空自封为(“齐天大圣”),被玉帝派去看管蟠桃园,在取经路上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斗战胜佛”)。 6. 猪八戒原是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独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保唐僧取经,被封为(净坛使者)。 7. 沙僧原来为天宫中的 (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因保唐僧取经有功,被封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

外国文学名著概论 “欧美文学”是指欧洲和美洲地区的文学,由于欧美各国在文化传统上有明显的统一性与相似性,因而通常又称为“西方文学”。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艺术及文艺理论和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及文化理论是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有旧神和新神之分。命运是注定的,人是抗拒不了的。抗拒不了命运,但是这并不影响希腊人的生活态度,他们仍然积极明朗欢快地生活着。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从神的形象看神人同形同性,主要神祗都经历了相当彻底的“人化”。他们不但具有人的形象和性格,甚至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诸神也样样具备。希腊神话中神的故事实际基于人的体验和感受。所以,希腊神话是人话。 马克思赞美说:古希腊的神话和艺术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美丽的诗,具有永久性的魅力。 代表作品有:《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等等。在某种意义上说,希腊哲学的精神是一种乐观主义的悲剧精神,它的主题是命运、必然性和规律,不过在命运面前,希腊人不是消极的,他们对现实生活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形成了崇尚知识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基督教哲学则正好相反,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中、古时代的人们逃避、抛弃和否定了现实生活,以否定现实的方式谋求灵魂的救赎,视人间为走向天国的“天路历程”,试图通过信仰上帝使灵魂得到永生。因此,他们对现实生活采取了悲观主义的态度,而对来生来世却采取了乐观主义的态度。 人文主义文学 针对中世纪教会压倒一切的思想主流、教会以神为宇宙中心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者提出了人是宇宙的中心的学说:认为人是压倒一切的中心思潮。对“人”的肯定,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提倡人权人性,反对神权神性。中世纪神学和宗教统治一切,神权与神性具有至高无尚的地位。人文主义者则用人性来反对神性,他们竭力提倡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禁欲主义进行了全面的反击。他们热情地歌颂现世生活,认为现世生活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讴歌理性才智,反对蒙昧主义。中世纪封建社会推行蒙昧主义,其核心是以愚民政策维护封建制度与其经济秩序。人文主义者与教会针锋相对,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大声急呼:“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针对当时中世纪各自为政、诸侯战乱、闭关自守的纷争局面,人文主义者提出了“反割据、求统一”的政治要求。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顺乎历史潮流的,所以人文主义者所主张的国家统一的理想也具有进步意义。 启蒙文学 启蒙文学是18世纪西方文学的主潮。基本特征:(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通过文学作品宣传启蒙思想,使作品具有哲理性、政论性和分析性。(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3)创作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如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教育小说、游记体小说、家庭世态小说、正剧等。 举例《少年维特之烦恼》:维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他有才华,有热情,向往自由和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工作。但是,社会却是丑恶的:庸俗麻木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保守腐败的官场……这一切就像一张无形的灰暗的网,罩在维特的心头。他不断地与之冲突、逃避,性格也日甚一日的内向和忧郁。他逃离城市的庸俗与烦闷,来到了乡村,在大自然的怀抱和淳朴的民风中得到了短暂的安慰;他同绿蒂一见钟情,但面对她及其未婚夫,只能给他再添上一层精神苦闷。于是他回城到外交部门工作,可又受到上司的歧视和贵族的当面侮辱,他再次逃离城市,又回到绿蒂的身边。面对已婚的绿蒂,他更陷入嫉妒的忧伤。最后,他感到无处可逃,生命已无价值,精神崩溃,饮弹自尽。《维特》这本

中外文学名著赏析三

1.一般认为《论语》的“论”的意思是( ) A .论纂 B .讨论 C .研究 D .专论 2.现在的《三国演义》共分为多少回( ) A .120回 B .80回 C .150回 D .100回 3.“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红楼梦》)这句话描写的是( ) A .薛宝钗 B .史湘云 C .探春 D .王熙凤 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白话诗集是( ) A .郭沫若《女神》 B .胡适《尝试集》 C .俞平伯《冬夜》 D .康白情《草儿》 5.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第一部作品是( ) A .《家》 B .《雨》 C .《春》 D .《电》 6.曹禺的《雷雨》全剧的高潮部分在( ) A .第二幕 B .第三幕 C .第四幕 D .第五幕 7.莎士比亚喜剧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 A .《仲夏夜之梦》 B .《威尼斯商人》 C .《无事生非》 D .《驯悍记》 8.塞万提斯的最后一部作品是( ) A .《惩恶扬善故事集》 B .《斯蒙历险记》 C .《巴尔纳斯游记》 D .《贝雪莱斯和西吉斯蒙达历险记》 六、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9.反映雨果在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时期的思想感情的诗集是() A.《惩罚集》B.《凶年集》C.《致年轻的法兰西》D.《心声集》10.既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同时又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的是() A.果戈里B.普希金C.高尔基D.托尔斯泰11.狄更斯的作品中唯一一部正面反映劳资矛盾的是() A.《远大前程》B.《艰难时世》C.《荒凉山庄》D.《匹克威克外传》12.屠格涅夫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大型作品是() A.《帕拉莎》B.《霍尔与卡里内奇》C.《多余人日记》D.《贵族之家》13.《多余人日记》是谁的作品() A.屠格涅夫B.托尔斯泰C.雨果D.巴尔扎克 14.堂·吉诃德是一个() A.喜剧人物B.悲喜剧人物C.悲剧人物D.非悲非喜人物15.《围城》中作者比较偏爱的一个人物是() A.方鸿渐B.苏文纨C.孙柔嘉D.唐晓芙 16.“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提出的命题()A.《哈姆雷特》B.《麦克白》C.《李尔王》D.《奥瑟罗》17.《家》中最叛逆的一个人物形象是() A.高觉民B.高觉新C.高觉慧D.高克安 18.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是() A.《彷徨》B.《故事新编》C.《呐喊》D.《而已集》19.“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红楼梦》)这段话是谁说的() A.甄宝玉B.贾宝玉C.妙玉D.林黛玉 20.代表着“迷惘的一代”的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A.《丧钟为谁而鸣》B.《永别了,武器》C.《老人与海》D.《太阳照样升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