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专题2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专题2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专题2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

专题二整合训练

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

这表明( )

A.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

B.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

C.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

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

2、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 )

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

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

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

3、唐在隋的基础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在礼部的下面又特设了“采风使”一职,主要的任务是到民间去采集民歌民谣,以观地方吏治与民风。这反映了唐朝( )

A.礼部执掌官员监察

B.政府关注民情民意

C.文化建设得到加强

D.儒学地位更加突出

4、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 )

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5、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 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风气。这反映了( )

A.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

C.“三教合一”的局面开始出现

D.理学形成拥有深厚民间基础

6、《宋会要辑稿》记载:“沿江诸郡税场,今后商贾所载物货,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

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

B.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

C.商税不再是政府重要财源

D.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

7、宋代理学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再认识,将孔子形象从继承周公、损益三代、为后世制定礼乐制度的圣人改变为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社会伦理、教化理念的制定者,从而为儒学格局转化奠定了基础。这说明理学( )

A.强化了周孔之道

B.颠覆了传统价值观

C.削弱了孔子地位

D.丰富了儒学的内涵

8、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

B.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

C.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管理

D.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

9、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10、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11、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进,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

A.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

B.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

C.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

D.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

12、南朝著名的书法家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表明他强调书法创作应该( )

A.藏露结合,行楷皆用

B.饱满圆实,浑厚圆润

C.动静统一,以静为主

D.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制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材料二唐朝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朝,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

材料三唐朝时期,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这些中央大员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在宋朝,地方各路的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中央监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

——摘编自邓小南《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并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

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并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并归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史互证”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包含两层意义:其一,从史学角度考证诗文,即从历史的层面对古诗文进行周密的考订、辨误和解说;其二,从文学角度阐释历史,即以诗文为史料,通过发现其中时间、地域、人物等历史要素,与史籍所载相参证,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真相。

材料一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春望》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材料二宋代铸造铜钱和铁钱的数量相当大。据《宋史·食货志·钱币》记载:“皇祐中,饶、池、江、建、韶五州铸钱百四十六万缗,嘉、邛、兴三州铸大铁钱二十七万缗。”“江、池、饶州,建宁府四监,岁铸钱百三十四万缗,充上供;衡、舒、严、鄂、韶、梧州六监,岁铸钱百五十六万缗,充逐路支用。”

材料三 (鲁提辖)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

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摘编自《水浒传》

1.联系《春望》简要分析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诗在题材方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铸钱数额巨大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三判断,宋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货币是铜(铁)钱还是白银?简要说明理由。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池,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子语类》材料二“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外元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便知心量之广大无边,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藏于密。”

——《传习录》材料三“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然而,朱子与王阳明的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程朱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和人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但是,“理”哲学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而没有给人以应有的地位。对于它来说,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主体。而“心”哲学则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时代价值。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文明的认同,说明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文明的认同,没有反映少数民族文明影响汉族、少数民族认同中原农耕生活、北方地区政局变化的信息,A、B、D三项错误。

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节度使的出身多由科举到由强藩霸臣推荐、所在由一直在中央到几乎全部在藩镇,以及从结果上来看由代天子巡边到藩镇之间频繁征战等方面可以看出,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地方的独立性越来越强。故答案为B项。藩镇割据前使相制度即已出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宰相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战争不断是藩镇割据的结果,不是使相制度的结果,排除D项。

3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由礼部“采风使”的任务不能判断出礼部是否具有监察职能,故A项错误;“观地方吏治与民风”体现了政府关注民情民意,故B项正确;文化建设的内涵太大,材料仅涉及采集民歌,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儒学地位更加突出,故D项错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由于严重的土地兼并而导致赋税的改革,而不是赋税改革缓解土地兼并,故排除A项;根据“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可知土地制度的变化影响了赋税制度的变化,故选B项;题意中没有体现政府增收的途径,故排除C项;是由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而不是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故排除D项。

5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竹林七贤”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道家痕迹。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据此可推断,A项正确。

6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材料“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表明政府对商业的规定和保护,说明官府没有放弃监管商业活动,故A项错误;“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与材料中政府保护商人的权益不符,故B项错误;“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恰恰反映了商税在政府收入中的重要性,且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故C项错误,D项正确。

7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依据“将孔子形象从继承周公、损益三代、为后世制定礼乐制度的圣人改变为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社会伦理、教化理念的制定者”可知.D项正确。

8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为边疆地区,元朝时期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人口增加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元朝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不属于削弱相权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这些地区由“唐所谓羁縻之州”变成“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由唐朝时少数民族自我管理变成中央直接管理,反映出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这些地区采取的管理制度是否与其他地区一样,仅是说明这些地区的赋税制度与“内地”一致,故D项错误。

9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10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雕版印刷术出现在唐朝,时间符合题意但其效率不符合材料中的“神速”;造纸技术在东汉改进,但是材料并未关注造纸术的发展,而

是印刷术的发展;金属活字印刷出现在13世纪不可能出现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里。因此ABD均错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当时是泥活字。故选C。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中国历代封建政府皆奉行文化专制政策,排除B项;根据柳永一人的行为得出“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未免过于绝对,排除C项;D项的叙述更是偏离了材料,是无关项。以词为代表的宋代文学逐渐世俗化和平民化,柳永等词人的出现代表了这一倾向,A正确。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题干材料“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故选D项。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1.选官原则:以德取人。

发展表现: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2.趋势:开放性;严密化。

进步性:扩大官吏来源;追求公平公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素质。

3.特点:将课绩与监察紧密结合;考察方式多途并进。

政治智慧:选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构建和完善官员考察机制。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1.原因:杜甫的《春望》直接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们痛恨战乱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是以诗的形式记录了历史。特点:唐诗题材广泛,关注现实生活。

2.宋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解决“三冗”问题也需要大量货币。

3.铜(铁)钱。理由:材料二源自正史,可信度较高。材料三源自元末明初的文学作品,作者更有可能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状况来描写宋朝的情况。

解析:第(1)问应结合《春望》指出杜甫关注现实生活的诗歌特点。

第(2)问应从宋代“冗官”“冗费”方面分析大量铸币的原因。

第(3)问,首先注意材料二中铸造数量庞大的铜钱、铁钱,然后从史料来源方面分析。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1.主要观点:“理”是万物的本源;“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影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理学建立的理想人格的理论与观念,对于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主要观点:人是世界的主体,人所生活的世界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时代价值:修补了理学僵化所造成的问题,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成为晚明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

3.相同点:都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都主张维护封建伦理制度。不同点: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

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强调人的主体感受是万物的本源,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理学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心学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高三中国古代史考试卷

高三中国古代史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王国,许多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强的历史价值,据此回答1--10题 1.《诗经》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种现象出现在(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秦朝 2“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B.秦部署了全国统一的战略和策略 C.秦顺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潮流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中提到的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A.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是文盲 4.“一去紫台连朔漠(北方大漠),独留青冢(墓)向黄昏”。杜甫这句诗的典故出自于()A.张骞通西域B.甘英出使大秦 C.文成公主入藏D.昭君出塞 5一位古诗人在《题昭君出塞图》中写道:“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笳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从诗中可看出作者肯定王昭君出塞是因为 A. 昭君出塞是为了个幸福 B. 昭君出塞是为了国家利益 C. 昭君出塞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D. 昭君不畏艰难

6.“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首 A.鲜卑族民歌 B.北方汉族民歌 C.匈奴族民歌 D.羯族民歌 7、以下诗句能反映出外来文化对我国古代建筑有重要影响的是 A、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B、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C、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下列古诗中,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B.“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C.“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D.“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9.唐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是说唐太宗 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 D.勤政贵民 10“胡音、胡骑与胡汝,五十年来竟汾泊”。对此,准确的认识是 A. 唐朝统治者起源于北部少数民族地区 B. 频繁的民族交往使唐朝社会的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 C. 五胡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D. 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的重大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回答11--16题。 1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思想理论基础是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12.周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则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根据其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应该是 A.都是片面的 B.都是相对进步的 C.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13.、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A.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B.儒法之争激烈 C.仁政代替了法治D.封建统治思想成熟 14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某家四兄弟情况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老大应征筑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收入粮食1000斤,全家人还经常挨饿 15.两汉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A.刺史制度B.郡国并行制C.察举制度D.三公九卿制 16.唐初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根据唐朝制度,一道治理黄河的诏令从草拟到执行必须经过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户部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农业的发展,农业一直是影响和制约中国古代社

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一、东汉的建立(25——220年) 1、王莽篡汉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9——23年),西汉灭亡 2、绿林、赤眉起义 A原因:为缓解社会矛盾(土地兼并、贫富悬殊、流民奴婢),王莽“托古改制”(沿用西周法制、脱离实际改革),但不合时宜,引发更大的混乱。 B结果:在绿林军、赤眉军打击下,新朝覆灭 3、刘秀建立东汉25年 (1)刘秀反新:刘秀以“复高祖之业”为号召,后来加入绿林军。 (2)刘秀建立东汉:25年,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5——220),刘秀就是光武帝 联系罗马由共和国变为帝国,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 4、光武以“柔道”治天下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异同? 同:从背景和目的看,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的对策;从措施上看,主要都是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得利最大的还是豪强地主;从效果看,都出现了盛世局面。 异: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重视吏治建设,重视文化教育等;休养生息为汉武帝的“有为”和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光武帝的“柔道”,滋养了豪强地主势力,使东汉政权潜伏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补充:豪强地主的发展历程 战国以来,地主阶级除去经营土地(兼并)以外,要想加速上升,必须采取其他途径:一种是做官致富,一种是经商放债,一种是暴力掠夺。由此而发家致富的人统称为豪强。一郡,甚至一乡、一里都有大小豪强。地方豪强势力膨胀,有碍于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法家主张打击豪强)所以秦、西汉两朝都曾经迁徙天下富豪到京城,削弱他们对地方的控制。 豪强地主,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以经营土地为主,在朝廷有官爵,称为“上层豪强”;一类以经营工商业为主,兼营土地,被称为“下层豪强”。秦、汉都不允许下层豪强作官,在社会上也不被人尊重(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重农抑商)。 武帝以后,豪强势力一直增长,西汉末年,朝廷对他们完全丧失了控制能力王莽代汉后,想用改制的办法削弱部分豪强(主要是下层豪强)的财富,结果失败。 刘秀称帝,主要依靠豪强地主的支持。东汉建立后,豪强地主的势力增长起来。不过光武帝凭借着自己的权力和农民战争对豪强的打击,部分地恢复了对豪强地主的管束。 到东汉后期,封建王朝的权力完全被豪强地主集团的代表所操纵。

【整理】中国古代史的高考考点大题

中国古代史的高考考点大题 1、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答案: 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2、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的因素 诸侯国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华夏族和其它各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 各国变法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促进旧制度瓦解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秦国实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条件。 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又为统一提供了思想武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3、试简述“汉承秦制”的表现、作用和实质 (1)两汉基本上承袭秦朝制度,在废除秦朝苛法的前提下,对秦制又有所损益变化。 政治方面:①刺史制度。汉武帝以后,汉朝实行了一套比秦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使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②察举制度。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形成,对中央集权不利。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了王国问题。东汉光武帝对诸侯控制也很严。 又如经济上,两汉实行编户制度。 (2)这些措施有力巩固了秦汉大一统局面。汉武帝在解决王国问题的同时,建立起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即察举制等。两汉选拔重用大批人才,加强了对地方官僚的控制,有利于两汉强盛局面出现和社会历史的发展。 (3)汉承秦制的实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是两汉统治者在吸取前朝灭亡教训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对广大劳动人民剥削控制,强化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体现。 4、汉朝时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开始走向世界,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说明上述结论,并简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表现——实际是一道列举题。 政治:与朝鲜、日本的使节外来;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来朝。 经济:铁制生产工具输往朝鲜;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在越南推广。 文化:中国先进科技文化传播到欧亚等地。 (二)原因:——实际是提问外交频繁的原因,根据一般的原理不难得出答案。 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政策。 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交通)。 5、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在政治经济方面有哪些异同?在文化上各有哪些反映?这些反映又说明了什么? 解析:注意第一问的时间限制;比较对象的限制;内容的限制(政治、经济方面);政治一般包括政权、阶级关系、治乱、分裂统一等;经济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意识形态等。第二问注意“各”字。 (一)不同点: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出现描述战乱的《木兰辞》;南方诗歌多描写爱情。

高考_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知识归类 Ⅰ农业篇 一、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进步 1、奴隶社会 ⑴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⑵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农具 ⑶春秋晚期铁农具已经广泛使用。 2、封建社会 ⑴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动,石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⑵秦朝: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⑶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西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耕法,赵过发明楼车。 ⑷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 ⑸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二、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 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⑵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⑶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⑷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西瓜、茼蒿开始引种。 ⑸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断推广中指。明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薯、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三、兴修的重要水利工程和大江大河的治理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 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②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修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提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 都要通渠灌溉。 ⑤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立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了不少水利工 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⑥五代十国:兴修水利工程,如南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⑦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四、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⑵赋税制度 ①初税亩:时间、内容和意义 ②租赋制——编户制度:时间、内容和作用

2019版高考历史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习题

专题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江苏高考)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答案 D 解析重农抑商是商鞅变法后古代政府的基本国策,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B项错误;商人从最初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到“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一直处在政府监管下,C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 2.(2018·河南名校联考)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指专心一致)。”材料表明重农抑商政策( ) A.激发了小农阶层追求社会财富的心理 B.体现了商鞅变法采取措施的历史进步性 C.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的稳定 D.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具有片面性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指专心一致)”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的稳定,“激发了小农阶层追求社会财富的心理”不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歌颂的是秦始皇,而不是商鞅,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体现不出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具有片面性,故D项错误。 3.东汉时期,有些地方很多农民主动离开或抛弃自己的土地,加入豪强地主的庄园进行大规模的工商业生产。东汉豪强地主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发展( ) A.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本破产 B.形成的经济形态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中央集权 C.使中央政府对地方豪强完全失控 D.是庄园先进生产方式对广大农民吸引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材料中“大规模的工商业生产”“有些地方很多农民主动离开或抛弃自己的土地”表明工商业生产对以小农经济为统治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一定冲击,故B项正确;“中央政府对地方豪强完全失控”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庄园的生产方式并不先进,依然是自给自足,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选择题(中国古代史)

高考选择题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先秦 1.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图7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3.《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图4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5.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图5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6.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7.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留。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未能充分发挥文字功能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8.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9.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10.《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一、一些常见词语的理解 1、简述、简要述评、简要评述、简要说明、概括说明、概括指出、概述、试述(1)“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述评”或“评述”,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 ★评价:评定价值高低。(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述与评价二者的区别在于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偏重于结论。历史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 (2)说明(表明),一般来说就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 如2005年江苏卷工业化题第②问“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此外,“说明”有时相当于“表明”的意思,或相当于从所给材料可得出什么结论(有时题目直接用“表明”)。例如:1995年高考三大发明材料题第④问“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问“表明了什么?”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表明什么,说明什么,就是结论是什么。此外还有阐述、分析的含义。 指出:是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 ★“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解答问题的依据是什么,怎么样? ★列举(举出):一个一个的举出来。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 (3)“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要求“简”,就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简单扼要,既要简单、精炼,又要准确抓住要点,亦即抓主干去枝节,点到为止,否则是面面俱到或简而不要。 例如,“……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写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就行了。当然写出“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必须先回顾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世界政治领域内的重大历史事件,然后进行归纳、提炼,书写虽然简单,但思维过程并不简单。而学生往往拿到题目总是力求在头脑中直接想出答案(一般很难做到,除非是史实直接再现),一旦想不出就会将记忆库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和盘托出或想起老师“多多益善”的谆谆教导后,一开始就盲目的下笔如有神,结果长篇大论、离题万里,即使有那么一些沾边的内容也因为卷面拥挤、不清楚而成了水草中隐匿的小鱼。 2、体现、反映、表现、意味 体现、反映和说明、表明在历史试题中意思相近,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 体现是某种性质或者某种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反映是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因此,它是间接说明、深层说明、本质说明,而不是直接、表面、现象的说明。换句话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透过此现象看到彼险象。表面的能直接看到现象的东西,觉不是体现、反映的东西。 表现,则是就历史情况、历史事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的表现。与“反映”、“体现”不同,不是由现象而本质,而是由本质而现象。……。“表现”部是多方面的,若干点的。 3、结合、联系、据、依据、根据 联系,是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结合在这里与“联系”意思差不多。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小论文专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列材料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甲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乙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丙 始皇比孔子大得多,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整理自高教社《中国古代史》 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为王家、耕华、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君主集权的帝国体制:明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 第二节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 二、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三、寄望中兴的居正改革 四、鼎革之际的危机与困局 第三节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 二、海禁与“倭寇” ……… 四、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大学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史整理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 ·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 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

高中历史 考点2 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含高考试题)人民版

考点2 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选择题 1.(2012·重庆文综·T13)《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其表现有( ) ①战乱频仍②民族矛盾尖锐③刑罚严酷④土地兼并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指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暴政的表现,运用直选法或排除法解答。 【解析】选D。秦朝统治残暴,主要表现为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沉重和土地兼并严重,故③④正确。 ) 2.(2012·四川文综·T13)图5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①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 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④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 (1)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东汉说唱俑及说唱俑图片。 (2)明确历史材料和历史结论的关系,由单一的东汉说唱俑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解析】选B。说唱俑栩栩如生,说明汉代的雕塑艺术水平高超,①正确;东汉说唱俑是我国古代的俳优造型,反映了当时的艺术形式,②正确;单一的说唱俑不能说明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③错误;东汉说唱俑手舞足蹈,表情丰富,动作传神,沉醉于说书表演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④正确。 3.(2012·全国卷文综·T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 A.工作器具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性质 【解题指南】刻文写字、秘书归档之类的文职人员,叫做“刀笔吏”,尊称刀笔先生。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秦汉时期书写工具主要是竹、木简,到了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才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而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此他们当时被称为“刀笔吏”,由此判断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要求不符。 二、非选择题 (2012·全国卷文综·T39)(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料一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 1

2019高考前选择题专练之中国古代史(可编辑修改word版)

【题组24】 名校模拟题之中国古代史 1、据《周礼》记载,大司马的属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ft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这一记载反映出西周 A.中央集权开始萌芽B.分权制约意识巳经出现 C.国家专营局面形成 D.地图绘制已有相当水平 2.对于秦始皇“焚书”事件,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述为“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而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解》中则记述为“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据此可知 A.两种记述因差异过大均不足为信 B.历史记述会因依据不同而相异 C. 各种历史记述都需通过考古实证 D.时间性决定历史记述的真实度 3.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集权政治的趋向B.宗法观念的消亡 C.生产技术的进步D.礼乐制度的完善 4、《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5、白狄鲜虞建立的中ft国处于赵、燕、魏三国之间。在河北平ft中ft 1 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ft王方壶铭文中也说“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由此可知中ft 国文化 A.认为民生是影响统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B.体现了其对华夏先进文化的认同国 C.反映出分封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D.将教化民众作为治国的主要内容好 6、.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 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交融的加快B.宗法观念的增强 C.变法运动的推动D.自然科学的进步 7、《诗经》中多篇诗歌描述几位从事劳役的农夫的家庭,因为服役者长期在外,导致田园荒芜,父母失去依靠。《国语》中也记载尹铎为赵简子守晋阳,为争取民心,乃“损其户数”(“民优则税少”)。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当时 A.争霸战争使人心趋向统一B.政府抑制小农经济的兴起 C.土地制度出现了根本变革D.社会动荡冲击了宗法观念 【题组25】 1.图4 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图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2020版高考历史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7讲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学案

第7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 一、魏晋、隋唐时期的思想 1.魏晋思想的觉醒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佛教、道教相继兴盛并迅速传播,儒学因此受到冲击。 (2)玄学兴起。道家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和名家逻辑,以“清谈”为主要讨论问题方式。 2.唐代“三教并存” 唐代实行三教并存的文化政策,儒、释、道三教得以各自独立发展,并在独立发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儒教日益处于劣势,明显地感受到来自佛道两家的压力。 3.唐代儒学发展 (1)韩愈对佛教进行了批判,他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授谱系,并且自己以继道统自任,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所有这些都启发后来的儒者以一种复兴儒学的意识。 (2)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并由此构筑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实开宋明理学之端绪。 (3)韩、柳等人试图建立一个能融汇“百家之学”的学说来取代佛、道的愿望,经由以“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程氏二兄弟)为代表的理学家们的发展,到南宋的朱熹可以说正式实现。 二、魏晋、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1)印刷术: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2)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3)农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2.文学:隋唐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 (1)背景: ①社会背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多元。 ②制度保障:科举取士制度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2019高考历史全程备考二轮复习练习:专题检测(二)_“中国古代史”经济专练含解析

专题检测(二)“中国古代史”经济专练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届高三·铜仁摸底)《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材料反映了() A.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 B.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D.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 解析:选A“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先知稼穑之艰难”表明当政者对农业的重视,故A 项正确;当政者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不是奴隶社会的产物,故D项错误。 2.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多种样式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主要的货币样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而铸造的圜钱。这说明当时赵国() A.手工业技术很发达B.具有工商立国思想 C.一度取得霸主地位D.积极开展商贸活动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赵国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铸造了多种样式的青铜货币,这说明赵国积极开展商贸活动,故选D项。A、B、C三项材料无法体现。 3.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等法律极力限制不合规定的商业活动,禁止非商业单位经商,禁止官吏经商;统一商品价格,重要商品由国家专营。秦的这些商业政策() A.为商业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B.限制了商业活动的正常发展 C.缓和了当时的社会阶级矛盾 D.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 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秦朝对商业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会阻碍商业发展,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中秦朝对商业的严格限制,会激化社会矛盾,不能缓和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秦朝这些抑商政策并非专门针对旧贵族而言,因而不能沉重打击旧贵族,故D项错误。 4.(2019届高三·成都期末)汉代盐铁专营后,拥有上千人规模的私营生产企业不复存在,地方诸侯被剥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由此可见,盐铁专营() A.使官营手工业处于垄断地位 B.极大削弱了地方割据力量 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学生用

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华文明的鼎盛内容概括:科举制,重要科技成就,三省六部制,各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选修部分人物评价之唐玄宗等 【复习策略】 1. 准确掌握知识: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 偶尔会出现主观题, 但均与其他知识点放在一起设计, 作为其中的一个提问出现, 并且主要集中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 三年来对选择题的考查基本上都设计了情景材料, 非常灵活, 这就要求考 生应该非常熟悉教材的知识点, 特别是对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对知识的纵横联系。因此, 考生复习时除了要勤于记忆, 牢牢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外, 还要理解、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整合主要知识点。 2. 政治上, 宋元时期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断演变的时期, 无论是中央制度 还是地方制度都有重要的建树。经济上, 小农经济繁荣, 手工业商业发展。思想上, 理学产生发展。科技文化上, 科学技术等成就卓著, 宋词、元曲等辉煌灿烂。这一专题的复习, 首先要把握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即封建社会的中间阶段, 各项政治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损益, 其他经济文化上也在继续发展。第二, 要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联系起来。如宋词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系。另外此专题要特别强调文言史料的阅读理解、提取归纳等能力。 【考点预测】 由于高考不回避重点热点, 所以三省六部制、曲辕犁和筒车, 唐朝城市的坊市制、唐太宗时期的政治、唐朝的科技、文学、书法等考点依然是2014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特别是本阶段考点从纵向发展阶段上来说该专题知识几乎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比如,“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完善时期, 文化和科技是中国文化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期, 这些更容易成为命题的热点。选官制度中应注意科举制,今年考纲新增加的内容。 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代的行省制;宋元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宋明时期的理学;宋代的科技成就、宋词、宋代书法、绘画;元曲。 【知识整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中原屡遭战乱,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而南方相对安定,大量南迁的农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他们与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农民,共同开发江南,从而使南方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并迅速赶上了北方,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这一时期,思想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文学别具风格,石窟艺术兴盛,书法和绘画有了发展,中国文化再次得到多角度的发展和深化。 隋唐(581~907年),封建社会昌盛繁荣时期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极为重要的统一的封建王朝。隋唐时期进行制度革新,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大大完善了中央政治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重要的经济制度。科举制是影响深远的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举措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隋唐时期封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业产量提高,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繁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题专项训练3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编选张书林 12 分开放题每题10 分钟做完,每次训练2 题20 分钟做完,自己批改,也可请老师批改,计算平均分,总结经验教训。 5。(2016 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 年,经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蛇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其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加工和创造,已从一 个简单的故事不断丰富、完善并发展成为一部部文学著作。下表是白蛇故事演变历程中不同文本对主要人物白娘子、许仙、法海艺术形象的描写 ——摘编自高艳芳《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等从表格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人物,提取其艺术形象演变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 分)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3 答案 编选张书林 5。(2016 全·国卷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山师附中第07讲魏晋南北朝经济、政治与文化-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通史版)之中国古代史

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之 魏晋南北朝史 总论 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一定破坏。尽管战火连绵,形势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进步,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课程标准】 通过把握三国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及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成就。 【学习目标】 1.掌握三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概况,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2.探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分析其弊端。 3.了解该阶段民族融合、民族交融的历史,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进一步发展。 4.分析儒学面临的挑战,认识文化领域的变化。 第07 讲魏晋南北朝经济、政治与文化 【知识整合】 一、魏晋时期的经济: 该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五胡内迁,北方民族政权更迭,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不断撞击、融合,北方农耕经济在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后,逐步恢复发展;特别是江南经济开始得到开发、初见成效,这是经济活动中的新现象与新趋势。 (一)农业 1.耕作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曹魏的翻车。 2.土地制度 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税和力役。

3. 江南的开发 魏晋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江南得到初步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4. 寺院经济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统治者的支持下,佛教广为传播,导致寺院经济实力增强。寺院占有许多劳动力,不在国家户籍。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寺院经济的发展,也为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当寺院经济过度发展,严重威胁国家财赋征发,政府就会采取限制或灭佛政策(如周武帝灭佛)(二)手工业 1.冶金业--- 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 2 .制瓷业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三)商业 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 草市”,政府设“草市尉”对其实行行政管理。 二、魏晋时期政治: 1.魏晋时期,中央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2.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①含义:以“中正”所评定考察对象的品级授官的制度。 ②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 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 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 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 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 们评定。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 陈群的意见(政治妥协)。 九品中正制是针对察举- 征辟制选举权流失的弊病,而采取的选举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将选举权收回中央,便于皇帝控制,重新建立士人与朝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讲解学习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 知识清单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政治制度 特点: (1)神权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通过占卜决定国事)(2)血缘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地方独立性强(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西周: (1)分封制 (2)宗法制 (二)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集权机制)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制定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西汉时期:内外朝制度(汉武帝让近侍参与军国机要,形成内朝,成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即“外朝”)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2)东汉时期:尚书台取代三公 (3)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与门下省,但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4)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5)宋朝:“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度支、盐铁、户部合称“三司”(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 (6)元:一省制。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7)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置殿阁大学士,充当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权),内阁制度确立,之后内阁职权逐渐扩大,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 内阁特点:无法定地位、不是行政机构、不能统率百官,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的“票拟”能否生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内阁大臣常受太监制约 (8)清朝: 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雍正时设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置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规律总结: ①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②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根深蒂固。 ③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削弱相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分割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二是转移相权至其他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内朝或宫内的侍臣转移,即由远及近;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向外朝转移,即由内向外。 3、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