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音特征及其英汉音位系统的对比

发音特征及其英汉音位系统的对比
发音特征及其英汉音位系统的对比

发音特征及其英汉音位系统的对比

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113679602.html,/

一、英语爆破音的发音特征英语的爆破音共有三对,发音方法是:使气流在口腔某处成阻,再让气流冲决阻碍,爆破生音,因此叫爆破音。

英语的6个爆破音中:/p/和/b/的发音部位是双唇;/t/和/d/的发音部位是舌尖和齿龈;/k/和/g/发音时,则是用舌后部触软腭形成阻塞而爆破成音。其中,/p/、/t/和/k/是清辅音,因为发这3个音时声带无需振动;而/b/、/d/和/g/在发音时,声带振动,是浊辅音。

二、英汉爆破音音位系统对比分析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将汉语的声母加上双圆括号,以区别于英语辅音音素。爆破音的学习在发音部位方面并不难掌握:英语的爆破音与汉语的声母(b、p、d、t、k、g)极为相似。所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发音方法上。总的来说,英语的3对爆破音的区别特征是清辅音和浊辅音;而区别汉语3对声母的特征则是送气音与非送气音。

换句话说,汉语辅音音位系统的特点之一是有系统的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因而汉语中有[p]与[p],[t]与[t],[k]与[k]等成对对立的音位;而英语辅音音位系统中,没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其特点是有系统的清浊对立,因而英语中有/p/与

/b/,/t/与/d/,/k/与/g/等成对对立的音位。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两个音位系统中相对应音位的主要音位变体构成情况,及对比这些音位变体的分布环境。英语音位/p/的两个主要音位变体[p]和[p]的分布是互补的,不送气的[p]只出现在/s/音后面。而汉语中不送气的[p]本身构成一个音位,与送气的[p]对立,因而两者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分布环境。我

们再用生成音系学中的方法来描述这一语音现象。前面我们提到,英语中的音位/p/有两个主要的音位变体,一个是送气的[p],另一个是不送气的[p]。这样的音位变化分布在英语中并不是/p/所独有的/t/和/k/也具有类似的音位变体分布。那么,我们可以制订一条统一的送气规则来描述这一语音现象。

首先,我们用一组区别性特征来作为这三个不同音位的共同语音表述。由于/p/、/t/、/k/都具有[-延续性]、[-迟除阻音]、[-浊音]这几个特征,因此我们可以用这一组区别性特征来表示这三个不同的音位。英语中的送气规则如下:[]号表示里面所列的语音标记任选一种+号表示具有后面所列的特征-号表示不具有后面所列的特征或具有与其相反的特征→号表示变为/表示在什么情况下#表示音节界限———决定有关音段变化的或前或后的位置V代表重读元音我们用英语读出这一规则应是:Voiceless stop s([-continuant,-voiced

segments])become asp irated when they occur syllable initial2ly before stressed vowels(/#———V)我们再用汉语描述这一规则:-延续音-迟除阻音-浊音→[+送气音]/#[-糙音]———-辅音(元音)+重音这条音位变体规则说明,英语中的清塞音/p/、/t/、/k/在词首、非糙音后或重读元音前一律变为送气音,如pit和repeat中的[p];但in#spect或com#pass中的[p]通常是不送气的。同时,斜线后的[-糙音]这一条件正确地把spot、stop、sky等词中的清塞音排除在外,因为/s/具有[+糙音]这一特征,因此,/s/后面的/p/、/t/、/k/是非送气的。进而我们可以认为,汉语与英语的区别在于:英语中有一条送气规则,这条规则阐明了清塞音的音位变体分布规律;而汉语中却没有这条规则,因为汉语中的送气音和非送气音是对立的,构成两个不同的系统音位。

三、英语的送气与不送气音一个辅音的发出,有两个条件决定:一是发音部位。二是发音方法。鼻音、边音、滚音都是声

带振动的浊音,没有与其对应的清音,不存在清浊对应。塞音、擦音、塞擦音则声带既可振动也可不振动,所以既有清音又有浊音,有清浊对应,还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所以,塞音和塞擦音既有清浊对应,又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对应。我们以pit和spit 为例,来说明英语中的送气与不送气的音。

在发清音/p/时,声门打开,气流自由地通过声带之间的开口。但当清音后跟浊音如元音,声带必须关闭来振动。清音根据声带关闭的“时间”(timing)分为两类。在英语中,当我们读单词pit时,在发完[p]音后紧接着有一个短暂的无声期(voicelessness),也就是说,双唇分开后,声带保留着一个短暂的开放状态。这样的音叫做送气音,因为产生了一股额外的气流。但当我们发spit中的[p]音时,双唇一分开,声带就开始振动。这样的音叫做不送气音。

再如tick中的[t]音和kin中的[k]音是送气音,而stick 中的[t]和skin中的[k]是不送气音。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拿一张纸放在双唇前,然后发pit,一股气流(送气)就会推动那张纸;当你发sp it时,那张纸就不会动。

当我们发完全浊音/b/时,声带在整个发音过程中都是振动的。但英语中的浊闭塞音可以不完全振动。在发浊音/b/时,整个闭唇过程中声带都在振动,并且在双唇分开发元音时,声带仍在继续振动。大多数说英语的人在发词首的/b/音时,声带并不完全振动。由于我们重读了词首的送气音/p/,所以区别这两个音不会有什么困难。但是在发spin中的不送气的[p]音时,闭唇时声带处于开放状态,双唇一分开声带就合并开始振动。在发pin中的送气音[p]时,声带在双唇开启后仍有一个短暂的时间保持开放状态。

下面我们就其成因进行分析。在以北方语言为基础的普通话及许多地方方言中,除了(m),(n),(ng),(l)这四个浊音的辅音音素能在英语里找到对应相同的浊音/m/,/n/,/g/,/l/外,其余的辅音音素均没有与英语其他浊音对应相同的音素,有的只是一些与英语某些浊音相似(仅仅是相似)的音素。所谓相似,

笔者指的是这三个音(b),(d),(g)与英语的/b/,/d/,/g/在某些特征(而不是所有特征)上有相同的一面。

例如,首先,(b),(d)和(g)与英语的/b/,/d/和/g/同属爆破音。

其二,按照汉语的音位系统,它们与另外三个音(p),(t),(k)在音位上分别相互对立。英语的/p/,/t/,/k/与/b/,/d/,/g/也是互为对立的。再者,汉语拼音的(b),(d),(g)在形态上与英语的/b/,/d/,/g/相同。

正是由于以上三个相同之处,特别是形态方面的相同(形态的相同最容易给人们直观的联想),人们才认为(b),(d),(g)与(p),(t),(k)的对立与英语的/b/,/d/,/g/与/p/,/t/,/k/的对立一样是清与浊的对立,也就用发(b),(d),(g)的方法来发英语的/b/,/d/,/g/。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汉语的(b),(d),(g)与(p),(t),(k)是同属清音的。

尽管这两组有区别性特征,即送气与不送气,但它们在发音时声带都不振动。而英语的/b/,/d/,/g/与/p/,/t/,/k/之间的对立除了送气与不送气以外,还有声带振动与不振动。正是因为这点极为重要的不同,我们只能说汉语的(b),(d),(g)与英语的/b/,/d/,/g/是近似音,决不能将它们等同起来!然而,由于前面提到的对英语浊音的错误认识,许多人将它们等同起来。于是乎,在英语爆破音后面加上schw a音也就“顺理成章”了。五、无摩擦延续音/r/的发音及存在的问题./r/音位的特殊性及其语音表现形式在英语的音段音位中,/r/音位是个比较特殊的音位。从生理特征方面分析,它具有元音的性质,因为在其产生的过程中,气流在口腔中几乎未遇到阻碍,但从分布情况看,该音位应属辅音范畴,因为它只能与元音结合构成音节。

的确,/r/音位的分类给语音学家带来了麻烦。根据发音部位,它是一个后齿龈音(post-alveolar)。若从发音方法的角度分类,它有时被归入摩擦音(fricative)。有些语音学家还将其与舌侧音/l/和鼻辅音/m/、/n/一起归为流音(slide)一类,因为

/r/音位表现出的声学特征与鼻音和舌侧音相似。在GB中,/r/音位的确常常被视为摩擦音。但事实上,许多英格兰人在发/r/音时,听不出摩擦,他们将该音发成无摩擦延续音(approximant or frictionless consonant),即在发音时气流通道较宽,送气也较弱。

发此音时舌身向上卷起,舌尖向齿龈后部翘起,接近齿龈隆骨的后部,但却不与其接触。同时,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舌中部凹陷,气流从舌中心部分的上面通过,同时伴有声带振动,双唇略突出成圆形。/r/音位的语音表现形式比英语中任何一个辅音音位都要多,但大部分出现在英语的不同方言中。

除了GB中的无摩擦延续音外,一个比较常见的变体是闪音如:very,sorry中的r和rr的读音。这一变体通常出现在两个元音之间。闪音的发音特点是:舌尖与上齿龈及硬腭交界处只发生一次接触。其发音部位与爆破音/d/很相似,但发闪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的位置要比/d/的发音部位更靠近齿龈的后部,而且舌端与上齿龈之间的接触很短,很轻,不像发/d/时接触得那样实。

2.发/r/音时存在的问题/r/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他们中有些人常常用汉语拼音中的声母(r)来代替英语中的/r/音位的发音,把rose/r uz/读成“肉孜”,road读成“肉德”。还有一些学生将其发成了闪音,听起来像是在发英语的,而不是[r],如将room发成loom等等。另外,在发单音/r/时,很多学生把/r/音发成/r/,这也是我们部分教师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将给我们的语音教学带来很大的麻烦。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在汉语拼音中不存在英语的无摩擦延续音/r/,虽然汉语普通话中的声母(r)与英语/r/音位符号相同,发音也有些相似,但在发音方式与发音部位方面都有区别。汉语普通话中(r)是个舌尖后浊擦音,发音时,舌尖向硬腭前部卷起,双唇舒平,不向前突出。而发英语/r/时,舌尖向上齿龈后部翘起,也就是说舌的卷曲程度不如汉语的(r)那样大。

四、结语《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的语音教学四级要求中指出,“发音正确;较好地掌握朗读和说话的节奏感;掌握语流中的变化规律、连读、辅音爆破和语音同化等技巧以及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调;初步掌握语段中的语音轻重和新旧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

发音问题看似小事,实际上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表现。我们高校教育方向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基础教学工作,他们自身的专业功底与教育质量将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教育质量。我们要把握好语音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汉英语音对比

第一节概述 一、xx语音对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物质外壳和表达手段。要了解某种语言的本质,首先要懂得此语言的语音特点。如果我们要充分了解汉英语言之间的异同,同样也必须对两种语言的语音特点进行比较。 2、可行性 英语和汉语是非亲属语言,二者差异较大。对于这两种语言的语音能否进行比较呢?答案是可以。尽管人类的语言千差万别,但是语音都有共同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人类表达喜怒哀乐的方式也基本相同,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力图用最简便的方式进行。因而,许多语音现象,如语音的弱化、同化、异化等,在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英语和汉语中也不例外。这些条件是汉英语音对比的基础。 二、xx语音对比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它具有一切声音的物理属性,即音色(声音的性质和特色,又叫音质)、音高(声音的高低)、音强(声音的强弱)和音长(声音的长短)。这四要素中,音色是各种语言都重视的。其他三要素,汉英语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它们在两种语言在的作用也不一样。对于音长的敏感程度,汉语不及英语强烈。英语中元音的紧松、长短可以区别意义,汉语的普通话里则没有这方面的功能。 其中,特别要指出的是,英语对音长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强调重音的作用。重音不仅是语音的一部分,而且不同程度的重音具有区别功能。重音还可以成为划分各级语言单位的标准。因此英语被视为重音语言。汉语则是对音高变化十分敏感的语言,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相对不同的、能分辨意义的音高区别,这种音高区别称为声调。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它对于字、词、语、句各级单位的组成都有影响。

2、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音是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是人类发声器官高度协调活动的结果。人类发音器官都相同,各种语言的语音之所以有差异,完全是因为发音时发音器官活动的部位或者方式不同造成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语音对比时必须对某些音素的发音特征进行具体描述。 3、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言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际功能,而交际功能必须通过语音才得以实现。可是语音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这种语音和意义结合的任意性受到民族特点的制约和社会的公认。一个民族用什么声音来表达哪种意义,是由此民族的历史、社会等因素决定的。因此,进行语音对比离不开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社会习惯。 此外,语音的社会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4、研究对象与方法 在汉英语音对比研究中,通常从两个方面着手: (1)研究和分析语音的物质属性,包括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这是语音学研究的范畴; (2)研究和分析语音的功能属性,这是音系学研究的范畴。这两方面的研究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因此,根据研究对象与方法,语音对比可分为语音学对比和音系学对比。 具体来说,xx语音对比研究的对象包括: (1)根据语音学的观点和方法,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描述,对比它们的发音部位和方法的差异,研究它们的产生和分类。 (2)从音系学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两种语言如何运用这些语音差别组成不同的语音辩义系统,它们的音位在语音结构中的组合方式有何异同,等等。

(完整word版)英语音标大全及常见英文字母组合发音[1],推荐文档

1 元音: [i:] [i] [A] [e] [[:] [[] [a:] [Q] [R:] [R] [U:] [U] [ei] [ai] [aU] [EU] [Ri] [i[] [Z[] [UE] 1) [i:] 字母组合:ee ea e ie three tree green sheep meet beef see seek eat tea meat leave lead teacher team mean speak clean please he she me piece receive ceiling 2) [i] 发音字母i y e sit picture it is list six mix fix fit pig big build miss myth many twenty happy dictionary defect decide delicious 3) [] 发音字母a bag hand and ant happy hat map mad bad black back glad flag shall man 4) [e] 字母组合ea e a head bread pleasure elephant electric remember sell shell lesson better bed desk hotel yes many any 5) [ε:] 字母组合ir ur ear ur or

girl shirt skirt thirty thirteen third bird turn burn murder nurse turtle Thursday burger learn earn earth heard term her nerd serve work worm work world 6) [ε] 字母组合er or ou ar o a e u teacher leader remember player speaker farmer powder doctor actor mayor author tractor delicious gracious pleasure familiar collar dollar together tomorrow today shallop lesson Washington control polite around account ago elephant manta banana Canada Japan china men listen famulus Saturday 7) [a:] 字母组合ar a car farm card arm garden fast class last glass plant aunt calm 8) [] 发音字母u o ou oo up supper lunch fun gun hunt cup bus

音标发音中英文讲解

Organs of speech Upper/lower teeth Upper/lower lip Alveolar ridge Soft palate Hard palate Mouth cavity Pharynx cavity Nasal cavity Vocal cords Pronunciation: The Vowels of English Front vowels There are four front vowels: /i:/, /i/, /e/ and /? /. For all of them the tip of the tongue is pressed against the lower teeth. The front part of the tongue is raised at varying degrees. There is no lip-rounding; lips are spread or kept neutral. /i:/ The front of the tongue nearly touches the front part of the hard palate, and the muscles of the tongue and cheeks are tense. The lips are drawn back in a “smile” and a long voiced sound is produced. Cheese. Freeze! credit fair-weather friend /i/ The general position of the tongue resembles that of /i:/, but the front of the tongue is lower and drawn back a little. The lips are loosely spread and the tongue is lax. Jesus. Oops, Original sin

英语音标发音规律大全

英语音标发音规律-汉语标注 用中文方法表示音标: /i:/ 【衣发长点】 /I/ 【衣急促地发声】 /e/ 【哎发这个音的时候不要把“哎”的ī给读出来,嘴唇放松自然地读】/?/ 【哎发这个音的时候不要把“哎”的ī给读出来,嘴唇扁平地发】 /?:/ 【额发长音】 /?/ 【额发短音】 /∧/ 【阿嘴巴微微地张开发出这个音就可以了】 /a:/ 【啊嘴巴长到最大】 /?/ 【哦急促】 /?:/ 【哦声音拖长】 /u/ 【乌急促】 /u:/ 【乌声音拖长】 /eI/ 【有点像答应人的“诶”的声音】 /aI/ 【唉】 /?I/ 【哦-喂连着读】 /?u/ 【呕】 /au/ 【傲】 /I?/ 【衣-饿连着读】 /ε?/ 【哎-饿连着读】 /u?/ 【乌-饿连着读】 辅音音素: /p/ 【普不要把ǔ给发出来,轻音】 /b/ 【不不要把ù给发出来,浊音】 /t/ 【特不要把è给发出来,轻音】 /d/ 【得不要把é给发出来,浊音】 /k/ 【克不要把è给发出来,轻音】 /g/ 【各不要把è给发出来,浊音】 /f/ 【福不要把ú给发出来,轻音】 /v/ 【有点像摩托车启动的声音,“呜呜呜”地,但是是像发“vúvúvú”一样,不要把ú给发出来,浊音】 /s/ 【丝像蛇吐芯子发出的那种声音,不要把ī给读出来,轻音】 /z/ 【就是/s/的浊音】 /θ/ 【牙齿咬住舌头的轻音】 /δ/ 【牙齿咬住舌头的浊音】 /∫/ 【西不要把ī给发出来,轻音】 /з/ 【衣不要把ī给发出来,浊音】 /h/ 【喝不要把ē给发出来,轻音】 /r/ 【若不要把uò给发出来,浊音】 /t∫/ 【七不要把ī给发出来,轻音】 /dз/ 【姬不要把ī给发出来,浊音】 /tr/ 【缺不要把uē给发出来,轻音】

英语48个音标中文谐音读法大全

英语48个音标中文谐音读法大全

英语国际音标共48个音素,其中元音音素20个,辅音音素28个。48个国际音标表 元音12个单元 音 长元音 [i: ] [ ] [] [u: ] [a:] 短元音[i] [] [ ] [u] [] [e] [] 8个双元音 [ai ] [ei ] [ i] [i ] [ ] [ ] [u] [au ] 辅音 10 对 清辅 音 [p] [t] [k] [f] [s] [] [∫ ] [] [tr ] [ts ] 浊辅 音 [b] [d] [g] [v] [z] [] [ ] [] [dr ] [dz ] 3个鼻音[m] [n] [] 3个似拼音 [h] [r] [l] 2个半元音 [w] [j] 元音音素: /i:/ 【衣发长点】 /I/ 【衣急促地发声】 /e/ 【哎发这个音的时候不要把“哎”的ī给读出来,嘴唇放松自然地读】

/?/【哎发这个音的时候不要把“哎”的ī给读出来,嘴唇扁平地发】 /?:/ 【额发长音】 /?/ 【额发短音】 /∧/ 【阿嘴巴微微地张开发出这个音就可以了】/a:/ 【啊嘴巴长到最大】 /?/ 【哦急促】 /?:/ 【哦声音拖长】 /u/ 【乌急促】 /u:/ 【乌声音拖长】 /eI/ 【有点像答应人的“诶”的声音】 /aI/ 【唉】 /?I/ 【哦-喂连着读】 /?u/ 【呕】 /au/ 【傲】 /I?/ 【衣-饿连着读】 /ε?/ 【哎-饿连着读】 /u?/ 【乌-饿连着读】 辅音音素: /p/ 【普不要把ǔ给发出来,轻音】 /b/ 【不不要把ù给发出来,浊音】

/t/ 【特不要把è给发出来,轻音】 /d/ 【得不要把é给发出来,浊音】 /k/ 【克不要把è给发出来,轻音】 /g/ 【各不要把è给发出来,浊音】 /f/ 【福不要把ú给发出来,轻音】 /v/ 【有点像摩托车启动的声音,“呜呜呜”地,但是是像发“vúvúvú”一样,不要把ú给发出来,浊音】 /s/ 【丝像蛇吐芯子发出的那种声音,不要把ī给读出来,轻音】 /z/ 【就是/s/的浊音】 /θ/ 【牙齿咬住舌头的轻音】 /δ/ 【牙齿咬住舌头的浊音】 /∫/ 【西不要把ī给发出来,轻音】 /з/ 【衣不要把ī给发出来,浊音】 /h/ 【喝不要把ē给发出来,轻音】 /r/ 【若不要把uò给发出来,浊音】 /t∫/ 【七不要把ī给发出来,轻音】 /dз/ 【姬不要把ī给发出来,浊音】 /tr/ 【缺不要把uē给发出来,轻音】 /dr/ 【撅不要把uē给发出来,浊音】 /ts/ 【次不要把ì给发出来,轻音】 /dz/ 【自不要把ì给发出来,浊音】

汉英两种语言初步比较

汉英两种语言初步比较 汉语汉藏语系分析型语言(analytic Language) 英语印欧语系综合型语言(synthetic language ?综合型语言,就是在语言中词与词的关条要靠词本身的变化形式(inflexion)来表示。 ?分析型语言,就是词与词的关系主要不是通过词形变化而是通过词序或虚词(助词)等手段来表示的。 ?汉语既然是分析型为主的语言,与英语相比,汉语大部分的词没有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结构关系一般不用形态标志和形态 变化来表示,因而词的结合比较自由。此外,汉语的句子成分 省略较多,句子结构依照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排列,词序比较 固定,而且,语法上的主语和逻辑主语一致。 ?英语比起汉语来,综合的形式要普遍得多。由于词形变化较多,英语词和词的结合就不象汉语那么自由。正因为这样,就必须 根据词与词的语法关系安排顺序,而可以不按时间顺序或逻辑 顺序排列,结果在句子结构上就可以前挂后联,组织十分严密,但词序比较灵活。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轻易把一个主要句子成 分(主语或谓语)省去不要,否则意思就难以表达清楚。 语音方面 ?汉语:一个字一个音节, 有四个声调。 ?英语:一个单词可能有多个音节, 没有声调。 句法方面

?汉语句子结构多采用“意合法”(parataxis)“意合法”,就是一个复句所包含的分句(并列分句或主从分句)或短语等,顺次排列,分句与分句之间,或短语与短语之间,在意思上有联系,但不用关联词。 ?英语句子结构多采用“形合法”(hypotaxis)。“形合法”,就是在分句与分句之间或短语与短语之间,要有关联词把关系明确表达出来。 句义方面 ?英语句义的明确,主要靠句子结构严密,关系分明。 ?汉语句义的明确,主要靠时间和逻辑顺序,词序清顺而简练。词汇方面 ?英语由于词形变化多,词与词的结合就不象汉语那么自由。 表达形式的对比 1.相同或相似的主要方面 (一)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义现象,关键是词的对应问题,因而在翻译时就有个词义的选择和词的搭配问题。 ?send a letter 送信,寄信send a delegation 派代表团?take notes 记笔记take a cup of tea 喝杯茶 ?打球(打=玩)play ball 打鼓(打=击)beat a drum ?谋生(生=生活)make a living ?丧生(生=生命)get killed或meet one's death (二)都有一词多类现象,因而在翻译时就有个词类的转换问题。

国际音标发音要领讲解

国际音标发音要领讲解 1、前元音:[i:] [I] [e] [?] 前元音发音要领:舌尖抵下齿,舌前部向硬颚抬起,双唇不要收圆。 [i:]①舌尖抵下齿,舌前部尽量向硬颚抬起。 ②嘴唇向两旁伸开,成扁平形。 注意:[i:]是长元音,发长元音时要比发短元音长两倍以上。 [I]①舌尖抵下齿,舌前部向硬颚抬起,比[i:]低,比[e]高。 ②唇形扁平,牙床开得比[i:]宽,比[e]窄。 ③可从发[i:]出发,将小指尖放在上下齿之间,舌前部也随之稍稍下降,即可发出[I]。 [e]①舌尖抵下齿,舌前部稍抬起,比[i:]低。 ②唇形中常,牙床开得比[i:]宽,上下齿间可容纳一个食指。 [?] ①舌尖抵下齿。 ②双唇向两旁平伸,成扁平形,两齿间可以容纳食指和中指。 2、中元音: [?:] [?] 中元音发音要领:舌尖抵住下齿,但不如发前元音时抵得那样紧。舌身的中部隆起,扁唇(双唇不要收圆)。 [?:]①舌身平放,舌中部稍抬起。 ②牙床开得较窗窄,双唇和发[i:]时相似。 ③注意长度,不要发得太短。 [?]①舌中部抬起。 ②牙床半开半合,唇形扁或中常。

③这个音和汉语普通话轻声的“么(me)”及“了(le)”中的短促元音“e”相似,但英语的[?]在词末时发音比普通话的“e”长。 3、后元音:[ɑ:] [?] [?:] [D] [u:] [u] 后元音发音要领: ①舌尖不触下齿,舌身后缩,舌后部向软颚抬起,除[ɑ:]外,双唇要收圆。 ②发[ɑ:][?:][u:]时要注意长度,不要发得太短。 [ɑ:]舌尖不触下齿,口张大,舌身平放后缩。 [?]①舌中部稍抬起。 ②开口程度和[?]相似,唇形扁。 ③从元音[?]出发,将圆唇改为扁唇,即可发出[?]。 [?:]①舌后部比发[D]时抬得略高。 ②双唇也收得更圆更小,并须用力向前突出。 [D]①舌尖不触下齿,口张大,舌身尽量降低并后缩。 ②双唇稍稍收圆。 ③可先发[ɑ:],然后将舌身再稍稍向后缩,双唇稍稍收圆(不要突出)即可发出[D]。 [u:]双唇比发[u]时收得更圆更小,向前突出,舌后部比发[u]时抬得更高。 [u]①舌尖不触下齿, 舌后部向软颚抬起,舌身后缩。 ②双唇收圆,稍向前突出。 4、合口双元音:[e I] [a I] [?u] [au] [D I] 双元音发音要领: ①由两个元音组成,发音时由第一个向第二个元音的部位滑动,但不完全到达第二个元音的部位。发音过程中唇形、舌位及牙床开合程度均有相应的变化。

《汉英语言对比》讲义

《汉英语言对比》讲义 Contras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王家年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学院 2013年秋季学期

《汉英语言对比》讲义 Contras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王家年 2013年秋季学期 课程介绍(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主讲教师(Chief Course Instructor) 王家年(PhD, Professor) ?教学目的(Objectives) 学习者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①了解和掌握汉英语言对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②能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系统地分析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篇章、语用、修辞和语言文化方面的异同;③能应用汉英对比的方法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翻译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 ?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 以主题教学法(Theme-based Approach/Thematic Approach)、探究式学习法(Inquiry Learning Method)为主,辅以以知识信息传递为目的、多媒体课件为手段的讲授法(Expository Method)。 ?考核方式(Evaluation Modes) ①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②期末考试在“课程论文”和“综合试卷”中任选一种。 ?开课学期与学时(Semester & Periods) 第七学期(the Seventh Semester),32学时(32 credit hours)。 ?教材及参考书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教材:潘文国.《汉英语言对比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参考书目: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汉英语言中音高语音特征的表现形式及表达功能比较

汉英语言中音高语音特征的表现形式及表达功能比较

————————————————————————————————作者:————————————————————————————————日期:

汉英语言中音高语音特征的表现形式及表达功能比较-汉语 言文学 汉英语言中音高语音特征的表现形式及表达功能比较 魏智慧 一、引言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往往离不开超音段手段来表达。超音段手段是语音的音高、音强和音长等物理属性的表现,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音高手段,也是最为复杂的。声带振动的基本频率是改变音高的物质表现形式。音高表现在语言的语音系统中其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声调和语调 2.轻音和重音 3.节奏和音渡 本文将对这几个方面在英汉语言系统中的异同进行考察。 二、声调和语调 (一)概念的区分 在对第一个方面进行考察之前首先区分几个概念:声调、音调、语调、句调

英语语言系统中没有“字”的概念,因而没有“字调”。句调在词典中因见字名义而未收录,我们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句子的语调。从表1可以看出,声调是基于音节、单词或词的,而语调是基于句子这一级语法单位的。 语言学科对这几个概念的定义如下: 声带振动的基本频率是改变音高的物质表现形式。这种变化在语言中的表现叫作旋律(melody)。旋律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现方式不同。如果以音节或词作为旋律的基本载体,这种旋律被称作“声调”(tone)。具有这种性质的语言被称为“声调语言”。如果以短语或小句作为旋律的基本载体,这种旋律被称作“语调”(intonation)。具有这种性质的语言被称为“语调语言”(韩波,2004)。声调和语调都属于超音段范畴。两者在音高上都表现为高低升降变化但从旋律涉及的语音范围来说,声调以重读音节或词作为基本载体单位;语调以短语或小句为基本载体单位(陆颖,2004)。很明显,汉语是声调语言,汉语的旋律主要表现为声调,以字为单位;英语是语调语言,英语中的旋律主要表现为语调,以短语、句子为单位。但这并不代表汉语就没有语调,这是矛盾的主次问题。确定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归属问题以后,我们就可以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了。 (二)汉英声调语调对比分析 1.调型及调值 汉语的声调有四种调型: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就音高特征来说,它们是平调、升调、曲折调和降调。英语的语调有五种基本调型:降调、升调、升降调、降升调、平调,也有学者认为有七种调型,即把降调和升调细分为低降、高降、低升、高升。无论那种分法,汉英声调和语调都有平调、升调、降调和曲折调这四种基本的类型。不同的是具体调值不一样。下面是赵元任(1980)对汉

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

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1期(总第59期) 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 潘文国 提要 本文总结了上个世纪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历史。百年汉英对比研究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77年以前,主要是由一些语言学家个人为了探讨汉语的特点而进行的研究; 1977年以后,是为了建立汉英对比语言学而进行的大规模的研究。作者收集了90多本专著、1300多篇论文,以从中总结过去的经验,分析和预测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汉语 英语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史 一 对比与对比史的研究 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中国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先生曾经说过: 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比较,就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分析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引自王力,1983:40) 吕叔湘先生更把比较看作语言学习与研究的基础,他说: 假如能时时应用这个比较方法,不看文法书也不妨;假如不应用比较的方法,看了文法书也是徒然。(吕叔湘,1942:7) 语言研究中的比较,可以是在同一种语言内部进行的,也可以是在不同的语言之间开展的;可以是历时的,也可以是共时的。所谓对比研究,是其中的一种,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比较研究,描述它们的异同,尤其是不同之处,以促进人们对所对比语言的研究,并为语际翻译、语言教学和双语词典的编纂等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语言学中的这种比较研究,称作 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C A),也称作 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 tics),已成了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对比语言学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语言哲学家洪堡特,他最早提出了语言比较与探索人类精神的关系的思想: 不计其数的民族作为人,以各种不同的途径担负着创造语言的任务,而比较语言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详尽地探索这些不同的途径;倘若忽略了语言与民族精神力量的形成之间的联系,比较语言研究便会丧失所有重大的意义。(Humboldt,1836:21;中文译文见洪堡特, 1997:16) 而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却是20世纪以来的事,它在欧洲与美国可说有两个源头。在欧洲,关于对比语法的设想是著名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最早提出来的,他在其名著!语法哲学?一书末尾曾指出: 比较语法和历史语法生气勃勃的巨大影响已经得到普遍的承认,但是请允许我在结束60

详细的英语音标发音规则讲解

48个国际音标的发音—元音: 英语音标中的单元音还分为长元音和短元音,消除误区,请注意,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区别不在于发音的长短不同,而是本来就是不同的音,所以不要再用声音的长短来区分长元音和短元音了。 单元音 [i:] 嘴唇微微张开,舌尖抵下齿,嘴角向两边张开,露出微笑的表情,与字母E的发音相同。me tree [I] 嘴唇微微张开,舌尖抵下齿,舌前部抬高,嘴形扁平。sit big [e] 嘴形扁平,舌尖抵下齿。get bed [?] 嘴张大,舌尖抵下齿。mad map [ɑ:] 口腔打开,嘴张大,舌身放平,舌尖不抵下齿,下巴放低,放松发音。hard march [?] 口腔打开,嘴张大,舌头向后缩,双唇稍收圆。 top shop [?:] 双唇收得小而圆,并向前突出,舌身往后缩。talk horse [?] 嘴唇张开略向前突出,嘴形稍收圆并放松些,舌头后缩。good look [u:] 嘴形小而圆,微微外突,舌头尽量后缩。 moon food [?] 嘴唇微微张开,发音时嘴角向两侧咧开,舌尖轻

触下齿。cup bus [?:] 嘴形扁平,上下齿微开,舌身平放,发声时舌中部稍稍抬高。shirt her [?] 嘴唇微微张开,舌身放平,发声时舌中部微微抬起,口腔自然放松发声。about never 双元音 双元音时由两个单音组成的,在发双元音时要掌握的重点是发音时要体现出两个音之间的过渡,不能一口气读出来,因为这样就读成了汉语拼音的感觉,所以发双元音就要牢牢记住两个字:过渡。 [e I] 由[e]和[I]两个单音组成,发声时从[e]向[I]平滑过渡,字母A就发这个音。day late [a I] 由[a]和[I]两个单音组成,发声时从[a]向[I]平滑过渡,口型由大变小字母I就发这个音。eye why [a?] 由[a]和[?]两个单音组成,发声时从[a]向[?]平滑过渡,口型由大到小。now out [??] 由[?]和[?]两个单音组成,发声时从[?]向[?]平滑过渡,口形由扁变圆,字母O就发这个音。go no [?I] 由[?]和[I]两个单音组成,发声时从[?]向[I]平滑过渡,口型由圆到扁。boy toy [I?] 由[I]和[?]两个单音组成,发声时从[I]向[?]平

48个音标发音讲解

48个音标发音讲解 元音发音方法 [i:]嘴唇微微张开,舌尖抵下齿,嘴角向两边张开,流露出微笑的表情,与字母E的发音相同。 [?]嘴唇微微张开,舌尖抵下齿,舌前部抬高,嘴形扁平。 [?:]嘴形扁平,上下齿微开,舌身平放,舌中部稍抬起。 [?]嘴唇微微张开,舌身放平,舌中部稍微抬起,口腔自然放松发声。 [?:]双唇收得小而圆,并向前突出,舌身往后缩。 [?]口腔打开,嘴张大,舌头身后缩,双唇稍收圆。 [u:]嘴形小而圆,微微外突,舌头尽量后缩。 [?]嘴唇张开略向前突出,嘴形稍收圆并放松些,舌头后缩。 [ɑ:]口腔打开,嘴张大,舌身放平,舌尖不抵下齿,下巴放低,放松发音。 [?]嘴唇微微张开,伸向两边,舌尖轻触下齿,舌后部稍稍抬起。 [e]嘴形扁平,舌尖抵下齿,舌前部稍微抬起。 [?]嘴张大,嘴角尽量拉向两边,成扁平形,舌尖抵下齿。 [e?]由[e]和[?]两个单音组成,[e]重读,[?]轻读,口形由半开到合,字母A就发这个音。 [a?]由两个单音组成,前重读后轻读,口形由开到合,与字母I的发音相同。 [??]由[?]和[?]两个单音组成,前重读后轻读,口形从开到合。 [a?]由[ɑ]和[?]两个音组成,[ɑ]重读,[?]轻读,口形由大到小。 [??]由[?]和[?]两个单音组成,口形由半开到小,与字母O的发音相同。 [??]由[?]和[?]两个单音组成,[?]重读,[?]轻读,双唇始终半开。 [e?]由[e]和[?]两个单音组成,舌端抵下齿,双唇半开。 [??]由[?]和[?]两个单音组成,[?]重读,[?]轻读,嘴唇由收圆到半开。辅音发音方法 [p]双唇紧闭,然后快速张开,让气流冲出口腔,发出爆破音,但声带不振动。 [b]双唇紧闭,然后快速张开,让气流冲出口腔,发出爆破音,但声带需振动。[t]舌尖抵上齿龈,憋信气,然后突然弹开舌尖,让气流冲出口腔,但声带不振动。 [d]舌尖抵上齿龈,憋信气,然后突然弹开舌尖,让气流冲出口腔,但声带需振动。 [k]舌后部抵住软腭,憋住气,然后突然离开,将气送出来,像咳嗽一样,但声带不振动。 [g]舌后部抵住软腭,憋住气,然后舌头突然离开,奖气送出来,但声带需振动。[s]双唇微微张开,舌头自然放松,气流从上下齿隙间送出,但声带不振动。[z]双唇微微张开,舌头自然放松,气流从上下齿隙间送出,但声带需振动。[?]双唇收圆并稍微突出,舌尖接近上齿龈,送气,声带不振动。 [?]双唇收圆并稍微突出,舌头稍微上卷,舌尖接近上齿龈,送气,但声带需振动。 [t?]双唇略微开突出,舌尖抵住上齿龈,用力吐气,声带不振动。

英汉语言对比(专业版)

英汉语言对比 一.英汉语音对比 英语和汉语是非亲属语言。从语言形态学分类来说,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差别较大。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具有一切声音所共有的属性,即音色、音高、音强和音长。音色是各种语言都重视的。正因为语音有各种不同的音色,而各种语言所选择的具体音位又不同,这才构成各种语言不同的音位系统。对于其他3种要素,英汉两种语言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它们在两种语言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英语对音强变化非常敏感,它强调重音的作用,因此被列为重音语言。汉语则对音高变化十分敏感,音高的区别即为声调,因此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对于音长的敏感程度汉语不及英语强烈。 1.英汉元、辅音系统对比 英语的元音系统比较简单,由12个单元音和8个双元音组成。汉语(以北京普通话为主)的元音系统较为复杂。汉语的每个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而韵母又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分别由单元音、复元音及元音加鼻辅音n 或ng充当。英语有辅音24个,汉语有22个(包括作韵尾的ng)。 2.英汉音节结构对比 英语和汉语各自有一套区别词义的音位,不仅如此,各个音位在音节中分布的位置和聚合方式,两种语言也各有特点。比如说,汉语里辅音只有n和ng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如ān安、áng昂,而英国英语的辅音除/h、j、w、r/外,都可出现载词末位置上(美国英语中/r/可以再次为出现)。 汉语构成音节的方法非常简单:前声后韵,声调则附于整个音节之上。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加上声韵配合的受限性,使得汉语音节数目小得很,据一中国学者(1957)统计,除儿化音和轻音外、不分声调的音节只有432个,分声调的有1376个;而1950年美国出版的《普通语音学》(General Phonetics)一书中,则认为汉语若不算声调,共有411个音节,如附上四声,则有1644个音节。这两组数字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如果拿来与英语近万的音节数相比,无论如何只能算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3.汉语声调与英语语调 汉语是声调语言,英语是语调语言。汉语每个句子的语调中,都伴有许多升降起伏的字调(声调),而英语的语调中却没有字调,在英语音高变化及基频模式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语调,其次是重音。 二.英汉词汇对比 1.词的形态对比 以语言词汇的形态特征来看,汉语是属于孤立性语言(每个词只由一个语素构成)。而英语偏向于屈折型语言或称为综合性语言(每个词可以通过此行的变化来表示异议或语法功能的变化)。屈折型语言中词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词缀丰富,所以英语中派生词比例要高一些,而汉语中复合词所占比例要高一些。 2.词义对比 英语中有一句话叫:“词本无义,义随人生(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s. )”此说法反映了英语词义灵活,

汉英语音对比分析

汉英语音对比分析 汉英两种语言在语音方面的特征与规律都存在异同且差异性大于相似性。语音迁移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汉英语音的对比分析,不仅可以了解一定的汉英语音理论知识和规律,使学习者在对比中发现两者的区别,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够进一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字:汉英语音对比;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学习 1汉英元音对比分析 1.1汉英元音对比。 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分为单韵母和复韵母。英语的单元音比普通话的单韵母量多,而且分得细。普通话里只有6个单韵母;英语有9个单元音,而且分为前、中、后元音。其中,/i /,/e /等单元音在普通话中找不到近似的音,而在普通话中能找到的近似的音如/i/,/u /等前者发音的舌位比英语更靠前,后者则更靠后(张凤桐1998)。英语单元音中的长短元音具有区别性特征,而汉语单元音则没有明确的长短元音之分。两个元音系统中均有一些元音是另一种语言中所没有的,如英语没有类似于汉语的u,e音,所以,在汉语学习中,学习者容易产生的偏误。 1.2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容易出现的偏误。 第一,单元音汉语的[]、[]、ü[y]、er[r]是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学习汉语时的首要难点,因为[] 、[]是汉语独有的两个特殊元音。当英语中没有与汉语某一单元音相对应的音素时,学习者的通病是以一个音位特征相近的元音代替汉语的这一单元音。 其次,汉语拼音方案所分别代表的不同的音位变体,即:/a/有四个音位变体,即[a]、[A]、[ɑ]、[ε],//(元音e)有两个音位变体,即[]、[](鹅和很的区别),/e/[ê]有两个音位变体,即[e]、[ε],/i/有三个音位变体,即[i]、[I]、[j],/u/有四个音位变体,即[u]、[]、[w]、[]。以上这些音位变体也是影响学习者语音准确的因素之一,因而,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第三,普通话和英语里都有三元音,其发音方法各不相同。发普通话三元音的方法是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中间的元音紧张度强,形成一个音节,如/iao/,/uai/,/iou /等;英语的三元音不是出现在同一个音节里,其发音方法是由强到弱,再由弱到次强。如quiet一词中,ie构成一个音。 2汉英辅音对比分析 《谈对说英语的学生进行汉语语音教学的问题》(刘月华、刘广徽1978年第

英语国际音标的发音讲解及练习

英语国际音标表(48个)元音(20个) 辅音(28个)

英语国际音标的讲解及练习 Lesson 1 ⑴前元音:[i:] [i] [e] [?] 前元音发音要领:舌尖抵下齿,舌前部向硬颚抬起,双唇不要收圆。 [i:]①舌尖抵下齿,舌前部尽量向硬颚抬起。②嘴唇向两旁伸开,成扁平形。 注意:[i:]是长元音,发长元音时要比发短元音长两倍以上。 [i] ①舌尖抵下齿,舌前部向硬颚抬起,比[i:]低,比[e]高。②唇形扁平,牙床开得比[i:]宽,比[e]窄。③可从发[i:]出发,将小指尖放在上下齿之间,舌前部也随之稍稍下降,即可发出[i]。 [e] ①舌尖抵下齿,舌前部稍抬起,比[i:]低。②唇形中常,牙床开得比[i:]宽,上下齿间可容纳一个食指。 [?] ①舌尖抵下齿。②双唇向两旁平伸,成扁平形,两齿间能够容纳食指和中指。 ⑵爆破辅音:[p] [b] [t] [d] [k] [g] 爆破音发音要领:[p] [t] [k]是清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送气要强。 [b] [d] [g]是浊辅音,发音时声带必须振动,送气要强。 [p] [b]双唇紧闭,然后突然分开,气流冲出口腔。 [t] [d]舌尖紧贴上齿龈,形成防碍,然后突然下降,气流冲出口腔。 [k] [g]舌后部隆起,紧贴软颚,形成防碍,然后突然离开,气流冲出口腔。 ⑶发音练习:b[bi:] d[di:] e[i:] Lesson 2 ⑴后元音:[ɑ:] [?] [?:] [u] [u:] 后元音发音要领:①舌尖不触下齿,舌身后缩,舌后部向软颚抬起,除[ɑ:]外,双唇要收圆。 ②发[ɑ:][?:][u:]时要注意长度,不要发得太短。 [ɑ:] 舌尖不触下齿,口张大,舌身平放后缩。 [?] ①舌尖不触下齿,口张大,舌身尽量降低并后缩。②双唇稍稍收圆。③可先发[ɑ:],然后将舌身再稍稍向后缩,双唇稍稍收圆(不要突出)即可发出[?]。 [?:] ①舌后部比发[?]时抬得略高。②双唇也收得更圆更小,并须用力向前突出。 [u] ①舌尖不触下齿, 舌后部向软颚抬起,舌身后缩。②双唇收圆,稍向前突出。 [u:] 双唇比发[u]时收得更圆更小,向前突出,舌后部比发[u]时抬得更高。 ⑵摩擦辅音:[f] [v] [s] [z] [?] [?] [?] [e] 摩擦音发音要领: [f] [s] [?] [?]是清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v] [z] [?] [e]是浊辅音,发音时声带必须振动。 发摩擦音时必须注意:①软颚抬起,堵住到鼻腔的通道,但口腔通道不完全阻塞,留有窄小空隙,气流从中泄出时摩擦或振动成音。②摩擦音能够延长而发音器官位置不变。 [f] [v]下唇轻触上齿,气流由唇齿间的缝隙中通过,摩擦成音。 [s] [z] 舌端及舌尖靠近上齿龈,但不接触,上下齿靠拢,但不要咬住,气流由舌端与上齿龈之间逸出,摩擦成音。 [?] [?]舌尖和舌端抬向上齿龈较后部分,舌身两侧紧贴上颚,中央形成一条狭长的通道,上下齿靠拢或靠近,但不要咬住,气流由舌端与上齿龈较后部分之间逸出,摩擦成音。 [?] [e] 舌尖轻触上齿背,气流由舌齿间的窄小缝隙逸出,摩擦成音。

汉英语音对比

第一节概述 一、汉英语音对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物质外壳和表达手段。要了解某种语言的本质,首先要懂得此语言的语音特点。如果我们要充分了解汉英语言之间的异同,同样也必须对两种语言的语音特点进行比较。 2、可行性 英语和汉语是非亲属语言,二者差异较大。对于这两种语言的语音能否进行比较呢?答案是可以。尽管人类的语言千差万别,但是语音都有共同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人类表达喜怒哀乐的方式也基本相同,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力图用最简便的方式进行。因而,许多语音现象,如语音的弱化、同化、异化等,在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英语和汉语中也不例外。这些条件是汉英语音对比的基础。 二、汉英语音对比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它具有一切声音的物理属性,即音色(声音的性质和特色,又叫音质)、音高(声音的高低)、音强(声音的强弱)和音长(声音的长短)。这四要素中,音色是各种语言都重视的。其他三要素,汉英语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它们在两种语言在的作用也不一样。对于音长的敏感程度,汉语不及英语强烈。英语中元音的紧松、长短可以区别意义,汉语的普通话里则没有这方面的功能。 其中,特别要指出的是,英语对音长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强调重音的作用。重音不仅是语音的一部分,而且不同程度的重音具有区别功能。重音还可以成为划分各级语言单位的标准。因此英语被视为重音语言。汉语则是对音高变化十分敏感的语言,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相对不同的、能分辨意义的音高区别,这种音高区别称为声调。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它对于字、词、语、句各级单位的组成都有影响。 2、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音是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是人类发声器官高度协调活动的结果。人类发音器官都相同,各种语言的语音之所以有差异,完全是因为发音时发音器官活动的部位或者方式不同造成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语音对比时必须对某些音素的发音特征进行具体描述。 3、语音的社会属性

汉英语言对比

浅议汉英语言对比研究 ——《汉英语言对比》印象 语言的对比研究又称对比语言学或对比分析,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对比分析不同于比较语言学,比较语言学是历时性研究,它要追溯到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对比分析是共时性研究,它要揭示语言之间的一致性和分歧性——尤其是分歧性。但是为了说明问题,对比分析有时也不能不谈词源和语言的某些历史演变。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作为对比语言学的一个方面,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共时性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并将其研究结果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下面我们就试着议论英汉语言之间的异同:不同国家的语言有着他们自己的文化背景。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之一,而汉语和英语都是联合国使用的工作语言,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也存在更多的差异。 第一,汉英语义对比。英汉语言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文字系统上。汉语属于表意文字系统,英语属于拼音文字系统。汉语重意合,汉语的句子呈线性结构,全句按时间、事理顺序平行铺排,结构轻短松散,各分句以意相连,形式上看不出明显的语义形态标记,句中各语法成

分隐含在词语铺排的线性流程中,分句与分句间的关系或承上启下、互为呼应,或语气连贯、层层递进。英语重形和,靠语言本身语法手段行文造句。英语句子按其结构可分为简单句和复杂句。简单句由一个独立分句、即一个独立使用的主谓结构组成,复杂句则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按照分句间的关系,又可分为并列句和复合句。按交际功能分,英语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汉语句子在结构和功能划分上同英语一样,也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及陈述、疑问等句。但是,英语的简单句并不总是等同于汉语的单句,因为汉语的单句既包括英语的简单句,也包括英语中的某些带从句的复合句。由于汉语的“意合”特点,有些汉语句子的内部成分常常一一罗列,呈现出并排式结构,外形上没主从之分,层面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标记。英语句子的“主谓结构”为句子主干,其它成分则通过各种连带附加关系附着在这条主干上。 第二,从词汇来看,汉英都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叹词。这是汉英词汇的相似之处,但汉英词汇之间也有许多区别。如汉语有助词,英语没有;汉语有量词,英语没有量词;英语有冠词,汉语没有。由于词类划分标准不同,相同词类之间也有区别。 词义相异有两种情况:1.指称意义相符,蕴涵意义相异。一个词往往有多个对应的指称意义,蕴涵意义就更丰富了。词本身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典故、隐喻、情感及民族心理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投射不同的意义。例如“猫头鹰”,由于该鸟常在深夜发出凄厉的叫

汉英语音对比

汉英语音对比 从语音学和音系学角度考察汉英语语音系统中的共性和特性: 第一节,汉英语音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汉英语音位系统的对比; 第三节,汉英语超音段音位系统的对比; 第四节,汉英语的节奏韵律对比。 汉英语语音系统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语音学和音系学? 语音学:phonetics 语音的物理属性、人类的发音方法以及语音感知的生理过程等,注重的是全人类语音的共性音素音位元音辅音——从语音学角度 音系学/音韵学:phonology 一种语言有多少个不同的音,这些音彼此之间有什么区别和关系,注重的是语音的个性 声母韵母——汉语音韵学特有概念 语音要素在汉英语中的不同价值 音高、音长、音强、音质四要素 汉语对音高敏感,声调语言 tone 英语对音强敏感,语调/重音语言 intonation/stress 音高:指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主要取决于频率的高低与响度的大小。频率低的调子给人以低沉、厚实、粗犷的感觉;频率高的调子给人以亮丽、明亮、尖刻的感觉。 12345671 音高是构成语音的要素之一。汉语里,在词的层面上音高变化的不同引起声调不同,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妈”(音高不变)、“麻”(音高上升)、“马”(音高先下降后上升)、“骂”(音高下降)。普通话中的音高变化不同,形成了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值的注意的是,音高的不同不会引起声调的变化,音高变化的不同才会引起声调的变化。 汉语为声调语言,对音高敏感(音高的变化-声调),声调区别意义,主要表现 ●汉语同音字非常多,需要根据充满音高变化的上下文来判断一个字的意义。汉语韩语 韩愈 ●声调如此重要,其准确度甚至比声韵母的正确发音更重要。(南方许多地方的人们不分 平翘舌,却在交流中没给听者带来太大的理解障碍。)(学生朗读示范) ●外国人讲中文,可能每个字都字正腔圆,但声调有一点点走样,我们可能听不懂他在说 什么。(例子:wo mai tan zi. 买、卖、毯子、坛子?) 音强:声音强弱。(重读、语调) ●声音的强度是一个客观的物理量,其常用单位为“分贝(db)”。比如闹市区约为70 分贝,一般的住宅内约为40分贝等。 英语为语调语言或重音语言,音强对英语的价值更高。英语也有音高,但只表现在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