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灸学复习题.doc

实验针灸学复习题.doc
实验针灸学复习题.doc

复习题

绪论

1、实验针灸学定义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的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学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实验针灸学研究内容

3、针灸对机体的作用

(1)镇痛作用

(2)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

(3)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实验证明针灸对机体各个脏腑器官均能发挥多系统、多层次、多水平、多靶点和多途径的调衡作用,从而可以分别获取诸如镇痛、抗休克、抗感染、止痉等不同的效果。

4、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5、影响针灸效应的基本因素

6、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内容

7、实验针灸学的任务

8、实验针灸学的在针灸教学中的作用

9、针灸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条件

两个基础和三个能力

两个基础即传统针灸学和现代科学的基本知识,三种能力即继承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10、学习实验针灸学的基本方法与观点

(一)基本方法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要进入积极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状态,并尽可能在解决实际问题(如课题研究)中应用所学的科学思维方法。(二)基本观点

1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2功能与形态结构结合的观点

3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分析问题的观点

3临床实验与动物实验相结合的观点

5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11、实验针灸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

1-1

12、穴位的含义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

13、穴位的功能

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14、感受刺激的特点是什么

1 、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

2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

3 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15、穴位病理反应的定义穴位诊断法

穴位病理反应: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的作用,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的各种异常变化。

16、穴位病理反应的分类

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

分三大类:

1、感觉异常

1)痛觉过敏:穴位自发性疼痛、穴位压痛

2)知热感度异常:

上升或下降:上升,实证;下降,虚证

知热感度定义:脏腑病变相应经脉之井穴或原穴对热

的敏感发生变化。

2组织形态学改变

色泽、形态改变:

例如:

丘疹、白斑、脱屑、瘀点、局部血管扩张(红线)

凹陷、隆起、条索、硬结:

3 生物物理特性变化

(1)电学特性变化

(2)热学特性变化

皮温↑↓→红外线热度检查↑实证↓虚证

(3)光学特性变化

(4)生物化学特性变化

17、针感感受装置、传入神经、脊髓传导通路等

1、感受装置

(1)针感点基本上分布在深部组织,偶见于皮下结缔组织中。

肌肉浅薄处、关节,针感部位较浅

肌肉丰厚处,针感部位较深;

例:足三里产生针感的部位

最浅0.7cm

最深3.5cm

皮下组织深度0.3-0.5cm

(2)针感点可分布于穴区的各层组织中,以深部组织较为多见。

组织包括:

皮下结缔组织、肌肉、肌腱、腱周结缔组织、神经干、血管壁、骨膜等

(3)几乎所有的针感点均有神经、血管分布。

产生针感的神经结构包括:

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神经干(支)、环层小体、肌索和血管壁上的传入神经和某些包囊感受器。

(4)针感的形成原因与上述结构均有关,但与神经关系密切。

(5)小神经束和游离的神经末梢是多数穴位的主要针感感受装置。

(6)针刺可以兴奋深部组织中的各类感受器(牵张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

(7)针感形成机制

针刺机械刺激——肥大细胞和其他组织损伤破裂——释放组织胺、5-HT、缓激肽和慢反应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小神经束、其他感受器——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给躯体感觉神经——传给大脑

2、传入神经

1、分类Ⅰ、Ⅱ、Ⅲ、Ⅳ。

(Aα、Aβ和γ、Aδ、C类纤维)(粗——细)

Aαβδ:脊神经中粗的快速传导的有髓纤维

B类纤维:有髓纤维,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C类纤维:细的无髓纤维,传导冲动的速度缓慢

2、针刺信号可兴奋四类神经纤维

3、针刺信号主要沿着躯体感觉神经中Ⅱ、Ⅲ类纤维传导。

4、电针感以Ⅱ、Ⅲ类纤维为主传导,而手法运针针刺主要由Ⅲ、Ⅳ类纤维为主传导。

3、针刺信号的脊髓通路

(1)针刺信号主要由脊髓上传至高级中枢。

例:

完全脊髓横断损伤的患者的脊髓水平以下部位感觉功能几乎完全丧失针刺这些部位没有针感和手下感

(2)针刺信号的脊髓通路沿对侧脊髓腹外侧索上行,与脊髓浅感觉通路(痛温觉)传导路径相关。

(3)脊髓深感觉通路:薄束、楔束参与得气的维持。4、针刺信号的脑内通路

针刺信号——脊髓—丘脑—丘脑皮质束—内囊—

大脑皮质——形成针感

5、针刺信号的循经传导

18、如何理解针感性质的多样性

1、针感是一种深部感觉,有的定位明确,有的不甚明确

2、针感性质多种多样,但与混合感多见,其中痛感也是一部分

3、针感性质多样性与以下因素有关

(1)穴下的组织结构不同:

刺激神经干-麻;刺激肌肉、肌腱、骨膜-酸胀;血管-痛(2)与感受器和兴奋的神经纤维类型不同:

手针主要兴奋Ⅲ、Ⅳ类神经纤维-酸麻重胀;

电针主要兴奋Ⅱ、Ⅲ类神经纤维-麻

(3)针刺参数不同

①进针深度和方向

②刺激方法

③刺激手法

④刺激部位

⑤刺激强度

19、手下感与针处肌电活动的关系

手下感与针处肌电活动的关系

[手下感实质]穴位部位肌肉轻微紧张性收缩

[穴区肌电与主动肌电]针刺得气时针处肌电活动幅度和密集程度比肌肉主动收缩时小的多,区别如下:

(1)频率

穴区肌电:在55Hz和165Hz附近为多

主动肌电:在0—1000Hz范围内

(2)波幅

穴区肌电:

通常在80—300μV之间,少数在400μV以上。

主动肌电:可达100—300mV

20、穴位肌电的本质

与施术者手下感同时出现的肌电活动可能来源于

针直接刺激肌肉引起的肌肉收缩

刺激运动神经末梢引起的活动

针处自发的肌电活动

针刺刺激肌肉及其周围组织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分支引起的反射性活动。

21、简述针感、手下感与针处肌电活动的关系

在肌肉组织比较丰富的穴位,三者有规律性的关系。“大肌电”在重度手下感和强针感时出现最多;

“小肌电”在轻度手下感和中度针感时出现最多;

“无肌电”在针下松空和弱针感时出现最多;

没有肌肉或肌肉少的部位,如头顶、耳廓、手指等处的穴位,针刺不能产生真正的手下得气感,但受针者仍有明显的针感。

正常情况下,三者的关系可能是

针刺—肌电—兴奋传入神经末梢或感受器—大脑产生针感(酸麻重胀)—针处肌肉收缩—产生手下感——加强针感

1-2

22、经络现象定义

经络现象:人体出现的沿古典以及记载的经络路线的感觉传导或可见的皮肤色泽及组织形态改变等,经络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循经性,最典型和最常见的经络现象是循经感传现象。

23、循经感传现象

以针刺、电脉冲及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一种酸、胀、麻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古典以及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现象。

24、循经感传出现率

①感传普遍存在

②Ⅰ—Ⅳ型在人群中出现率递减

③感传的出现率平均是20.3%,显著型的出现率为

0.35%

④感传的出现率涉及因素:

出现率与地区、民族、性别无关,而与年龄有一定关系。

25、循经感传的八大特征

简答题:

1.循经扩布

2.感觉性质多样

3.慢速传导

4.双向循行与回流现象

5.宽度与深度不均

6.影响脏腑功能活动

7.趋向病所

8.可以阻滞

(一)循经扩布

1、路线基本上是循经性的,但也有一定的差异。

2、常表现为“不及﹑超过﹑窜行或不循经”等。

3、一般规律为:

四肢部的感传路线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

胸腹部不一致;

头面部大半不一致

四肢部>胸腹部>头面部

4、如在交会穴处安放电极进行刺激,则感传可同时沿行经此穴的各条经脉传导。

需要指出的是:

①几条感传线同时行进时,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受试者可清楚分辨

②感传路线的衔接﹑流注﹑交叉和交会现象

观察的感传显著者,刺激穴位引起的感传均可在十四经脉连续传注

还观察到刺激足三阴经的井穴,则感传线均在三阴交穴处交会,然后分支各自沿本经路线向上传导(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二)感觉性质多样

感传的感觉性质常常是多种多样的。

个体不同﹑刺激部位不同﹑方法不同﹑感觉的性质不同。

3、就刺激部位来说:

(1)针尖到达皮内时,引起痛感,定位明确,无放散现象

(2)针尖深入皮下、肌层时,胀感

(3)针刺深部时,酸﹑麻﹑重﹑胀等感觉并可出现感觉的传导

就刺激方法来说:

(1)毫针刺激引起的感觉是多样的

(2)电针或穴位注射多出现酸胀﹑沉﹑冷热感

(3)电脉冲刺激常出现麻感﹑触电感或虫跳感﹑蠕动感(4)艾条温热感﹑麻感等

5、就刺激手法来说

烧山火多热感

透天凉多冷感

(三)慢速传导

循经感传的速度远比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慢

一般在“数毫米至数厘米/秒”左右,但个体差异很大

不同经脉或同一经脉的不同部位的感传速度常有不同。小腿,前臂部位比大腿,躯干,头面部快。

(四)双向循行与回流现象

双向循行

(1)刺激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传导

(2)刺激头面部或躯干部的穴位,感传向四肢传导

(3)刺激经脉中途的腧穴,则感传向离中性和向中性传导感传的回流:

双向传导性:

(五)宽度与深度不均

(1)宽度:

感传路线通常呈带状,其宽度因部位而异,

一般约0.5-5cm或更宽。一般来说:四肢部较窄;躯干部较宽;头面部呈片状扩散4、带状区域可分为:

感觉较强而清晰的较细的中心区

宽而感觉模糊的边缘区

5、感传的宽度与刺激方法有关:

针刺浅者呈带状

穴位注射时针头细,药液少,注射慢,感传呈细线状。针头粗,药液多,注射快,感传呈带状。

(2)深度:

感传的深度:一般上臂、臀、下肢等肌肉丰厚处,感传线较深

四肢末端,头面部肌肉浅薄处,感传线较浅

肺经—皮下—肺主皮毛

脾经—肌肉—脾主肌肉

(六)影响脏腑功能活动

感传能引起相关脏腑的内脏效应,如:

1. 针刺足三里穴,当感传上达上腹部时,受试者感觉到胃部灼热或抽动,剧烈的胃痛消失。

2. 针刺商阳穴,受试者出现肠蠕动增强;

3. 针刺内关穴,可使心率不齐患者心率恢复。

(七)趋向病所:

循经感传的趋病性:

针刺不经过病所(患区)的经脉穴位时,感传路线沿穴位所属经脉路线循行,但至病所附近,即偏离该经脉转向病所。

例如:有报道一例心脏病人的不同经线发生感传后,都有趋向心脏的集中现象。

(八)可以阻滞

1.接力—对于短程感传,在其终止部位继续施

加刺激,常可使感传继续接力前进

2. 阻滞—若在感传线上施加一个阻滞性刺激,可

使感传阻滞,不再向前传导,去除刺激

,感传可恢复。

3. 阻滞的方法:机械压迫

局部注射普鲁卡因或生理盐水

局部冷冻降温

皮肤触觉刺激

外加磁场

特点:

(1)机械压迫性刺激引起的阻滞

[特点]

是阻滞与恢复迅速,

偏离经络线则不受影响

(2) 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或奴佛卡因

(张力阻滞)

[特点]产生迅速,恢复缓慢。

[原因]可能是由于注入的液体使局部张力增高所致

冷冻阻滞:

[特点]是感传的阻滞与恢复都是渐进性的。

[原理]

引起冷冻阻滞的穴位深部组织临界温度是21.6±0.4℃,远较哺乳动物外周神经传导阻滞的温度高得多,因此冷冻阻滞不象是由于外周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所致,

可能是由于降温影响了感传过程中某种酶化学反应的原因。

皮肤触觉刺激

[特点]感传的阻滞与恢复是渐进的。

[原因]可能是由于触觉刺激在中枢水平对感传的干扰。

26、循经感传的激发方法

(一)手法导气

(二)电针短程接力

(三)药物激发

某些药物如A TP、辅酶A和许多行气活血通经和络的药物应用或注射,可大大提高感传显著程度。

乙酰胆硷循经导入(0.01%)可使感传出现率由15%提高到70%,A TP次之,肾上腺素(Adrenlin, Adr)无明

显效果。

乙酰胆硷导入出现红线,肾上腺素Adr导入出现白线。(四)入静诱导

(五)其它

艾灸法

循经加热

电鍉针相结合

温水浴

发热

鍉针井穴振动

循经贴磁片等

27、循经感传的形成机制

外周动因激发说

[基本内容]

循经感传的根本环节在体表。

就是说循经感传可能是由于“体表”的神经感受装置被针刺激时产生的沿经传导的某种“动因”依次兴奋神经冲动相继传入中枢神经。

[根本环节]传于体表,感在中枢

其主要依据有:

循经感传的路线与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管的分布很不一致;

慢速传导;

可见的经络现象发生;

感传的可阻滞性;

体表感觉缺失区内仍有某种依照其固有路线行进的传递过程通过。

肌肉、肌腱手术后感传改道;

遇到创伤、关节或斑痕时,感传受阻或绕道。

截瘫病人身上出现“跨越式传导”。

中枢兴奋扩散说

基本内容:感传的基本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进行的,即感传的性质是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定向扩散。

根本环节:“感在中枢,传在中枢”

主要依据

循经感传的路线是以皮质感觉功能为基础的,一旦大脑皮质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后,循经感传就不能发生;

幻肢感传

颅内疾患可引起自发性感传和循经感觉异常。

气功诱导入静后可使感传出现率大大提高

28、常见的经络现象和特点

循经性感觉障碍

循经性感觉障碍是指沿着经络循行路线自发出现的疼痛,感觉异常或其他感觉障碍,也叫“循经性感觉病”,或叫“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感觉异常”“循经性综合征”。此病是病理情况下,机体自发出现的一种经络现象。

一.循经性感觉障碍

(一) 性质

?循经性疼痛性质:多数为钝性轻痛或压痛,有时疼痛难忍,疼痛区域边界模糊,不伴有红肿热等现象。

?循经性感觉异常的性质:多种多样,以麻感最多,其次有酸感,冷感,热流感,痒感,吹风感,跳动感,灼热感,水流感。

?循经性感觉的性质与循行路线所发现的病灶性质有关。循经性痛感----疼痛病灶

循经性麻感----占位性压迫,循经性热感----炎症性

(二)分布

不同于神经、血管、海氏带。

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吻合,

广泛分布于14经,以膀胱经多见。

病变可局限于一条经脉,数条经脉,或表里经或同名经脉。

(三)循行宽度、长度与速度

宽度: 0.3-3.0cm

长度:大多短于/等于/少数长于

速度:10-40cm/s

(四)发作中的主要临床表现

1 发作次数、始发点、行程、持续时间

发作次数:具备发作性特征1次/日数次/日数天一次始发点:从体表恒定的一点开始

行程:循经扩散

持续时间:数分钟----数小时

2 伴随症状

精神情感症状

血管收缩障碍

呕吐

内脏危象

肢体不自主运动

3 在循程上施加压迫可使之终止

4 发作中意识清晰,事后可完整回忆.

5 发作后的嗜睡与一过性运动及感觉障碍

二可见的经络现象

定义: 是指先天的或后天病理状态下出现的循经皮肤组织

形态或色泽的改变。例如:红线、白线、出血带等现象(一)循经性皮肤病

1定义:病理状态下沿经脉循行路线自发出现的呈带状的皮肤病。

2 分类

先天和后天

1)先天性的皮肤病

线状痣;线状汗管角化症;线状皮肤萎缩

2)后天性皮肤病:线状皮炎,线状湿疹,硬皮病,线状扁平苔藓,线状紫癜,色素沉着等,

**先天性的以各种线状痣为多见。

**后天性的,以线状皮肤病较多见,其中又以与植物神经关系密切的神经性皮炎及扁平苔藓最为多见。

3 分布特点

1)十四经脉和带脉,以肾经较多见。

2)同一病人可在多条经脉上出现皮肤病损,同一经脉也可出现不同类型的皮肤病损。

3)皮肤病损可出现于经脉的一部分,也可波及全程。4)宽度,一般0.5~2.0cm,肩胛部有时可扩大成片,另一些部位可成点状。

4 共同特点:

从病理变化方面看,

真皮上部血管变化,

血管周围炎症浸润,

表皮变化,

是循经性皮肤病的共同特点。

5 病因

与该经所属内脏病变有一定关系

(二)循经性皮肤显痕(皮肤血管神经性反应)

循经皮肤血管神经性反应:针刺后在经络循行路线上出现的红线、白线、红疹、皮丘带和皮下出血等现象都属于这一类型的反应。针刺穴位循经出现皮肤血管神经性反应。

2 特点

1)可表现为红线、白线、皮疹、皮丘带、皮下出血带。多伴感传出现.

2)有的细如丝线,有的宽达1~2cm,

3)短的仅出现于经脉的某一部分,长的可通达全程。4)持续时间:数十分钟至数小时

5)这些皮肤反应,经穴刺激后,循经可产生一系列变化,

①循经性的皮下出血带,

表现为:

穴位刺激-------真皮层血管神经功能性改变-----循经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形成带状红斑---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丘疹----循经出现血管脆性改变----红血球渗出----循经出血带,

②循经性皮丘带(循经性荨麻疹)

皮丘带实质上就是体表上循经产生的荨麻疹样改变,也是一种循经出现的血管神经功能造成真皮层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产生荨麻疹样改变。

?其过程为:循经胀痛或痒感→红线(即充血带)→皮丘带→充血带→贫血带(白线)→色素带

3、皮丘带的形成潜伏期:

5-16小时,消退时间为0.5-2小时。

4 、皮丘带形成基础:

1)感传显著;

2)皮肤过敏;

3)有的还合并某种内脏病

5、伴随症状

29、对经络实质认识的基本观点(略)

30、经络实质的几个假说(略)

1-3

31、经穴-脏腑相关的定义

内脏器官生理或病理性改变,可在体表有所反应;反之,外界环境改变或人为地刺激体表某些部位或穴位,也能引起相关内脏功能的改变,从而起到治疗和调整作用。32、胃大部切除患者耳廓低电阻点出现的规律(1)随手术中内脏牵拉程度迅速增多

(2)以耳甲腔、耳垂、耳背显著

(3)与病灶面积成正比

(4)区域不固定、成片出现

(5)随病灶痊愈而减少

33、实验性胃溃疡家兔耳廓低电阻点出现的规律

①低电阻点在术后一定时间内急剧增加,高峰在术后15-16天,四周恢复至术前水平

②主要集中在血管周围

③低电阻点的数量与溃疡面积成正比

④低电阻点出现稍落后于体征,低电阻点达高峰时病情好转

34、牵涉痛的定义、特点、海氏带\

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疼痛感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特征:

(1)出现部位多在病变器官同一神经节段的皮节区或肌节区,部位相对固定

(2)一般为可逆的、突发的

(3)可出现感觉和组织形态双重改变

(4)局部毛细血管出现循环障碍,如痉挛—局部缺血(5)与内脏病变性质成正比,内脏病重牵涉痛重

(6)偶有以牵涉痛为主症就诊(注意)

35、简述穴位功能主治与神经节段支配的相关规律(1)穴位传入冲动按脊髓一定节段投射:

每个穴位的针刺冲动都投射到一定的脊髓节段,也弥散到上下邻近的节段。同一经络的穴位,部位不同投射节段也不同,主治不同;不同经络上的穴位,神经节段相同,主治相同。

(2)躯干部经穴的主治功能有明显的分段性:

同一条经脉的穴位,所处神经节段不同,主治不同,表现

为“同经异治”;

不同经脉的穴位,在同一神经节段上,主治病症大体相同,表现为“异经同治”。

颈部穴位主治头面部疾病;

上胸部穴位主治心、胸、气管、胃疾病,

下胸部(腹部、腰骶部)穴位主治腹腔、盆腔脏器的胃疾病

(3)俞、募穴于所属脏、腑的神经节段关系:

分析了24个俞募穴,19个与相应内脏又明显对应关系,小肠俞不太明显。说明临床上针灸募穴和俞穴对所络属脏腑的功能有良好调整作用,也解释了为什么募、俞穴的位置都定位于躯干部的腹、背侧,而不在本经的循行线上(4)四肢部位的经穴主治与神经节段相关系:

①四肢的神经节段是沿肢体长轴纵向分布

②四肢经穴主治与“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治则:

a四肢的神经节段是原始的体节沿肢体长轴纵向延长,每一条经线位于1-2个神经节段上。

b每条经穴位的主治基本相同。

c经与经之间主治有差别。

d四肢经穴的主治症候由支配经络的神经节段决定。

e重叠区有丰富的神经分布。

小结:四肢经穴主治病症这一“纵向”沿经分布特征,为“循经取穴”及“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治则免提供了科学依据。

(5)头面部经穴主治与神经支配

①各经穴位的主治病症主要是以局部病症为主。

②对内脏功能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6)四总穴

36、体液调节的定义,常见传播媒介

体液性调节: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和神经末稍释放的神经递质等通过血液途径或神经轴突运送至靶细胞而发挥调整作用。

传递媒介:激素:ACTH,CGMP

神经递质:NE去甲肾上腺素,5-HT,DA,Adr肾上腺素

37、简述胃—耳相关的联系途径和基本依据

(一)交感神经肾上腺能纤维与耳廓低电阻点的形成

1、造模:家兔胃溃疡模型

2、耳与其有关神经:躯体感觉神经(耳大、枕大、耳颞N)

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3、切断所有躯体感觉神经——低电阻点无变化

4、切断迷走神经——低电阻点无变化

5、切断所有感觉神经,同时摘除颈部的交感神经节、颈总动脉的一段—低电阻点减少一半

6、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是该反射弧的重要传出途径

(二)迷走神经在耳廓低电阻点形成中的作用

1、电刺激迷走神经,耳穴低电阻点出现

2、切断迷走神经,低电阻点不再增加

3、刺激胃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低电阻点没有变化结论:迷走神经是传入神经。

(三)下丘脑与耳廓低电阻点形成

1、造模:兔实验性胃溃疡——耳廓低电阻点形成

结论:内脏病可以引起耳廓低电阻点的形成

2、损毁孤束核、下丘脑外侧区等—模型低电阻点出现时间延长、持续时间缩短、峰值下降

3、在下丘脑外侧区埋藏电极——电刺激可引起耳廓低电阻点形成

结论:上述核团参与耳廓低电阻点形成。

4、下丘脑前区——与副交感神经活动有关

后外侧区——与交感神经活动有关

实验证明:耳廓低电阻点的传出神经是交感神经

胃—传出神经—迷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交感神经)—低电阻点形成

结论:下丘脑的后外侧区是耳廓低电阻点形成的中枢

(四)总结:胃-耳的关系

1、传入神经是迷走神经

2、中枢是下丘脑外侧区

3、传出神经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4、反射弧:胃—迷走神经—下丘脑外侧区—交感神经—耳—产生低电阻点

第二章

38、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1、良性、双向性

2、整体性、综合性

3、功能性、早期性

39、影响针灸作用的基本因素

1、穴位特异性

2、得气状况

3、针法灸法的刺激参数

4、个体差异

5、时间因素

40、简述穴位主治功能特异性的含义

1)穴位与非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

2)不同经脉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

3)同经的不同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

41、论述穴位功能特异性及其作用机制?

穴位功能特异性的作用

穴位功能特异性定义:穴位与非穴位、穴位与穴位之间在功能上所存在的差异。

(一)穴位功能特异性的表现

1 穴位主治功能特异性

1)穴位与非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

定义:穴位作用明显,而非穴位大多作用不明显或无作用2)不同经脉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

定义:穴位的针刺效应和所属经脉的络属规律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本经穴对其所属脏腑器官的影响较异经穴位明显。3)同经的不同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

2、穴位反应病症的特异性

1)内脏疾病在体表有反应点

2)内脏疾病在耳廓上有反应点

(二)穴位功能特异性的相对性

1、穴位主治功能的相对性

定义:穴位的特异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常见的情况是:一个穴位有时可对多个脏腑器官发生作用,或分治多种病症;而多个不同的经络穴位对同一个脏器有时都可产生作用,或同治一种病症。

①一个穴对多个脏器有治疗作用

②多个不同穴位对同一脏器发生作用

2、穴位病理反应的相对性

不同脏腑疾病在共同穴位上出现病理反应;同一脏腑疾病也可在不同穴位上出现病理反应。

穴位功能特异性的理论依据

①与神经节段性支配有密切关系——近距离取穴的机制大部分穴位与其相应的内脏的神经支配属于一个脊髓节段或在其相应内脏所属神经节段的范围内,所以神经节段相同,穴位的主治功能也相同,穴位的神经节段不同,其功能主治也不用。

②穴位功能相对性:主要由于针刺信号在脊髓和脊髓以上的各级中枢与痛信号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与脑内有关神经结构的整合作用有关

A 、头部取穴——面部取穴的机制:四白穴

四白穴的感觉神经元位于半月神经节内

四白穴区与面神经核、动眼神经核有联系

针刺四白穴可治疗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鼻炎、头痛等B、远距离穴位—远距离取穴的机制

一些穴位与疼痛部位或有关的脏腑器官不属于同一神经节段或邻近节段,而属于远距离穴位,其针效的产生与脊髓水平以上脑内神经结构的整合作用有关,而表现出穴位广泛的全身作用。表现出穴位特异性的相对性。

④穴位功能作用的普遍性还可能与体液因素有关。

42、穴位特异性相对性的含义

定义:穴位的特异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常见的情况是:一个穴位有时可对多个脏腑器官发生作用,或分治多种病症;而多个不同的经络穴位对同一个脏器有时都可产生作用,或同治一种病症。

43、论述穴位特异性的理论依据:见第35题

44、简述得气及其含义

得气的含义

(1)受针者的针感:酸麻胀重等复合感

(2)施针者的手下感:沉紧、滞重、不夹针

两者分别或联合可作为医生针刺得气的标准。

45、简述得气的临床意义

(1)得气与针刺疗效关系密切

(2)得气是针刺施术技术的标志

46、简述艾灸的刺激参数及临床意义

1)温度幅值:

不同类型的神经末梢,对温度的反应不同。20℃时只有冷觉末梢受刺激,

40℃时只有温觉末梢受刺激,

33℃时冷觉和温觉末梢均受刺激,

50℃时冷觉和痛觉末梢受刺激

45℃是开始感受疼痛的临界值,也是组织开始被热损伤的温度。

2)温度升降速度:

当一个温度感受器突然受到稳定温度变化刺激时,最初它会产生较大的反应,但在第1分钟后就会发生衰减,并在其后的0.5小时或更长时间进一步发生缓慢衰减。温度感受器对稳定的温度变化具有很大的适应性;但对温度的不断变化发生明显的反应,温度每改变1℃,可使细胞内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约2.3倍.

3)温度作用面积:

温度刺激的作用面积与温度感觉的空间总和有关。

整个身体同时受到温度变化的作用时,其分辨微小温度变化的能力最大;

当温度变化影响整个体表部分时,小至0.01度的快速温度变化即可被感知。

当受作用皮肤表面只有1cm2的大小时,比上述温度大100倍的温度变化也不能被感知。

原因是在一个小的体表面积里,冷觉和温觉末梢的数量是非常小的。在前臂上冷点平均为13~15个/cm2,而温点只有1~2个/cm2。

4)壮数:

灸疗的状数不同,所兴奋的皮肤感受器可以不完全相同。高阈机械感受单位常由于重复的热刺激而变得敏感;在连续灸中发挥作用。

多型性伤害性感受单位在针刺或加热到伤害性水平时易于激动。

5)每壮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

持续时间:与每壮温度升降速度有关

间隔时间:与整个温度刺激的梯度有关

47、人体三种温度感受器的5个数值

20℃时只有冷觉末梢受刺激,

40℃时只有温觉末梢受刺激,

33℃时冷觉和温觉末梢均受刺激,

50℃时冷觉和痛觉末梢受刺激

45℃是开始感受疼痛的临界值,也是组织开始被热损伤的温度。

48、电针定义、一般电针仪常用的电流

电针定义:在毫针针刺的基础上,应用电针仪的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

电针仪产生的波形多为双向脉冲波

49、电针的刺激参数及临床意义

(1)刺激强度(振幅):

①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不同穴位,其耐电量不同。

②同一穴位对低频率耐电量大于高频

③在一定范围内电针效应随强度增加而递增

④电针镇痛的刺激强度一般以机体能耐受为宜,过弱效果不佳,过强机体不能耐受

(2)频率

①不同频率的电针可以引起中枢释放不同种类的神经递质如:

2Hz电针足三里——脑啡肽含量升高,强啡肽含量不变100Hz电针足三里——强啡肽含量升高,脑啡肽含量不变2Hz与100Hz交替的疏密波——强啡肽和脑啡肽两者都升高,镇痛效果增加

电针不同频率发挥不同作用

②不同频率电针产生不同效果

③不同频率兴奋不同神经纤维类型:

高频(电针)兴奋粗纤维,抑制细纤维;

低频(手针)兴奋细纤维,抑制粗纤维

(3)波形

①脉冲电规律脉冲

调制脉冲(疏密波、断续波)

不规律波(声波、语言、噪音)

②适应性

规律脉冲所产生的电刺激使人体容易适应,

调制脉冲可相对减少上述电刺激的适应现象,

不规则声电波电刺激人体侧不易产生适应现象

③调制脉冲相对多用:如: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最佳波形为疏密波和断续波

④镇痛:声电波优于规律脉冲和调制脉冲

⑤解除疲劳:规律脉冲和调制脉冲优于声电波

⑥连续波对瘫痪性疾病有良好作用

50、手针与电针的区别

(1)定义:

电针:在针柄上连接电针仪,通以微量脉冲电流来兴奋穴位组织。

手针:在毫针针刺穴位获得针感后,借助提插捻转等机械动作来达到使穴位组织感受刺激作用而引起兴奋.

(2)刺激性质

电针:电刺激

手针: 机械刺激

(3)针感

电针:麻感

手针: 混合感(酸胀感)

(4)兴奋神经纤维类型

电针:Ⅱ类为主的粗纤维

手针: Ⅲ类为主的细纤维

(5)耐受性

电针:易耐受

手针: 不易耐受

51、个体差异的定义

定义: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个体与个体间针灸效应的差异.

52、个体差异、中医辩证分型、植物神经功能与针灸

疗效的关系?植物神经功能状态对针刺效应的影响

针麻优良率: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均不敏感型〉副交感神经敏感型〉交感神经敏感型〉混合敏感型

53、情绪反应的定义

情绪反应:

在现代研究中疼痛、视觉、嗅觉、听觉、渴觉及饥饿等刺激都可诱发情绪活动,并伴随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功能变化,包括自主神经功能、躯体运动和内分泌方面的变化,这些通称情绪反应

54、简述心理因素对机体功能的影响

(1)情绪

(2)暗示

(3)分心

(4)思想准备

(5)顾虑

(6)认识

55、心理因素在针麻中的作用(略)

56、生物节律的定义

生物节律:生物体内的各种生命活动按一定的周期和顺序重复发生的变化。

57、生物节律的分类

按周期分类:

a)近似昼夜节律:

b)超日节律:

c)亚日节律:

按驱动节律的根本动因分

(1)外源性节律:产生是由外环境中的周期性震荡因子所驱动

(2)内源性节律:由体内固有的定时机制所驱动

58、近似昼夜节律、超日节律、亚日节律的定义

a)近日节律(近似昼夜节律):是指周期近似24小

时的生物节律。是生命活动中最普遍、重要

的一种节律。如:血压、呼吸、体温、尿液

成分、体能、心理功能、免疫功能、代谢过

程、机体对药物的反应、血细胞数量

b)超日节律:是指周期小于20小时的生物节律。

如:脑电、心电、脉率、睡眠时慢波愉快波

的周期性变动

c)亚日节律:是指周期大于28小时的生物节律。

又分为3种。7d节律:新生儿血压、器官移

植后的排异反应;月节律:月经周期;年节

律:候鸟迁徙

59、病理节律(10条)

a)正常:胃液PH值峰值再下午4时,与消化道上

皮增厚期重合;

b)十二指肠溃疡:峰值下午7时;胃癌:峰值上

午8时

c)心脏病:晨间发作,,因为血浆肾素峰值在早晨4-6

d)心肌梗死:发生高峰在早晨,心功能处于低谷

e)心绞痛:凌晨3时发病最高,与冠脉在此期张力

最大有关

f)脑血栓:见于后半夜,血流速最慢

g)脑溢血:入夜前后,

h)过敏性哮喘:常发作于后半夜,呼吸道阻力最大血

中儿茶酚胺浓度最低,组胺含量最高,患者

对致敏原的敏感性最高

i)细菌性感染:发热从早晨5时至中午12时,9

时达到高峰

j)病毒性感染:发热出现在14时至24时这段时间,晚上10时达高峰

60、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关系

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其效应的显现有一个渐进的发生发展过程,即先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潜伏期,然后针效才迅速上升,在高水平针效维持一段时间后,便逐渐下降,回落至针前的水平。

61、时效关系曲线的特点、特殊曲线及意义

特点:不对称的钟形曲线

分期

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

特殊类型

(1)速发型反应:潜伏期短

举例:针刺家兔足三里,数分钟胃蠕动增强

(2)迟发型反应:潜伏期长

举例:针刺大鼠大椎穴,每日1次,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1星期才明显升高,15D达峰值。

特殊型式:

1 上升期前抑制

针刺家兔足三里穴对末梢血中白细胞数的影响30min

2 下降期后抑制

针刺对家兔肝枯否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62、针麻诱导期、针刺耐受、针刺后效应定义及临床

意义

a)针麻的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

穴位进行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进

行手术的这段时间,称为诱导期。诱导时间

一般以25—40min为宜

b)针刺耐受:实验中,连续电针数小时,可发现镇

痛效果逐渐减弱,称为针刺耐受。

c)针刺镇痛的后效应:通常把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

的针灸效应称为针灸的后效应,针刺镇痛有

非常显著的后效应

第三章

63、疼痛的定义、特点、分类

定义: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痛感觉是指人对疼痛的感觉。痛反应是指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躯体反应和内脏反应。

特点:

1.疼痛多为复合感觉,常伴有一种或多种感觉。

2.伴有强烈情绪色彩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如害怕、

恐怖、痛苦、焦虑等。

3.心理活动会影响疼痛的强度和性质。

4.疼痛具有“经验”的属性。

5.疼痛常伴有组织损伤。

6.能引起痛觉的刺激多为伤害性刺激。

7.疼痛具有不稳定性,每个人痛阈表现为24小时

变化,上午8-9点最低,下午2-3点最高。

分类

1、刺痛(快痛、第一痛)

特点:感觉清晰、尖锐、定位明确

持续时间:迅发迅消

情绪:弱情绪变化

2、灼痛(慢痛、延缓痛、第二痛)

特点:定位较差,呈烧灼感,使人不易忍受

持续时间:缓慢形成,持续时间较长

情绪:伴有情绪反应和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变化

3、酸痛、胀痛、绞痛(内脏痛,深部组织痛)

特点:定位很差

伴有明显的情绪变化和内脏、躯体反应

64、痛阈、耐痛阈定义

痛阈(痛反应阈):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耐痛阈: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65、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测痛方法

(1)热刺激法:

(2)电刺激法:

(3)机械刺激法

(4)化学刺激法:

涂抹法:、注射法、K+透入法:

66、以人为研究对象的测痛方法

1)热刺激:

2)冷刺激法:

3)电刺激:

4)机械刺激:

5)化学刺激法:

6)缺血法:

67、常用体外致痛物质

K+、H+、组织胺、Ach、SP(P物质)、5-HT、缓激肽

68、疼痛的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69、闸门控制学说中心思想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传入信息进入脊髓后,被分别引入三个系统:闸门控制系统、作用系统,中枢控制系统,这三个系统的协同作用,才能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痛感觉、痛反应。

1、闸门控制系统

T细胞(闸):脊髓后角Ⅴ层中传递痛觉信息的第一级中

枢传递细胞,是非特异性伤害感受神经元,T细胞兴奋,可直接启动作用系统,将信息传入丘脑。

SG细胞(锁):脊髓后角Ⅱ层的胶质区细胞,是第一个接收外周信息的细胞,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其兴奋,可以突触前抑制的方式抑制T细胞。

2、作用系统

指接收T细胞发生冲动的较高级的中枢结构。它包括

感觉分辩系统和反应发放系统。

3、中枢控制系统

外周冲动沿脊髓背索内侧丘脑束快速上传到高级中

枢,产生广泛的下行抑制。

广泛的对从大脑皮质和脊髓各级中枢产生抑制。

可以解释高级神经活动,如注意、期待、暗示等对痛

感受的影响。

70、AA的定义、作用规律

用针或其它方法刺激穴位,来缓解或消除疼痛的治疗方法,称针刺镇痛。

针刺镇痛规律

1、针刺镇痛作用的性质

(1)针刺既能镇急性痛,又能镇慢性痛;

(2)既能抑制体表痛,又能减轻乃至消除深部痛和牵涉痛;

(3)既能提高痛阈和耐痛阈,又能减低痛的情绪反应;

(4)即能减低痛觉分辨率,又能提高报痛标准

2 、针刺镇痛作用的强度

1)针刺可使正常人痛阈和耐痛阈升高65%-180%

2)针刺对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果>非病理性疼痛的

镇痛效果。

3 、针刺镇痛的空间范围

针刺具有全身性的镇痛作用,但又有穴位功能特异性。

急性痛:常用全身镇痛要穴,如合谷、足三里,另外同神经节段选穴也常用。

慢性痛:效果:局部穴>临近取穴>全身镇痛穴。

4 、针刺镇痛的时程

人潜伏期20-40分钟,超过1小时,效果下降。

动物潜伏期一般1分钟

5 、治疗方案

急性痛强刺激,短间隔,2次/周,每次小于1小时;选穴:1)合谷、足三里2)同神经节段选穴

慢性痛:弱刺激,长间隔,1次/周,每次小于30分钟;选穴:有穴位功能特异性,局部>邻近>全身

6 、影响因素

1)个体差异:1/4-1/3无效:植物神经类型,心理因

素,中医的辨证分型

2)穴位功能特异性

3)电针的刺激参数

4)得气的情况和循经感传情况

5)刺激方式

6)心理因素:情绪、准备、认识等

71、简述针刺镇痛的作用性质?

(1)针刺既能镇急性痛,又能镇慢性痛;

(2)既能抑制体表痛,又能减轻乃至消除深部痛和牵涉痛;

(3)既能提高痛阈和耐痛阈,又能减低痛的情绪反应;

(4)即能减低痛觉分辨率,又能提高报痛标准

72、针麻定义、特点、作用

利用针刺镇痛(Acupuncture analgesia)作用,配合其它麻醉方法,以达到降低麻药用量,增加手术质量目的的一种麻醉方法,称针刺麻醉,又称为针刺复合麻醉。

特点

1、使用安全,适用范围广;

2、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便于同医生配合;

3、生理干扰少,利于术后恢复;

4、简便、经济,便于推广。

作用

1. 辅助镇痛作用

2. 镇静作用

3.抗内脏牵拉反应作用

4. 抗创伤性休克作用

5. 抗手术感染作用

6.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作用

7. .促进创伤修复的作用

⑴促进术后恢复:研究表明,针刺镇痛手术病人,功能恢复早,创伤恢复快。

⑵控制术后疼痛:

⑶减少术后恶心呕吐:

⑷纠正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但应指出,针刺麻醉所具有的基本作用,都有其一定的生理限度。

73、针麻三关

1、镇痛不全;

2、不能完全抑制内脏反应;

3、肌松不够。

74、AA的作用原理和规律

针刺镇痛是在针的刺激作用下,在体内发生的一个从外周到中枢各级水平,涉及神经和神经—体液多种因素的一个复杂过程。针刺通过抑制痛信号上传控制痛闸门的开放,针信号和痛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层面不断汇聚、相互作用,以及针刺兴奋大脑皮层,加强皮层固有的下行抑制作用等途径,最终达到缓解和消除疼痛的目的。

这一过程具有“五个多”的特点:

多水平、多层次、多成分、多功能、多身份,是痛与抗痛相互对立统一的复杂的动态过程。

75、针刺镇痛原理特点

1、多水平:外周、脊髓、脊髓以上

2、多层次:脊髓、脑干、边缘系统、基地节、丘脑、大脑

3、多成分:神经纤维、神经核团、神经递质、神经肽、内分泌激素

4、多功能:参与针刺镇痛,对抗针刺镇痛

5、多身份:同一物质在中枢不同部位作用相反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也称Noradrenaline,缩写NE或NA)

NE或NA 脊髓部位加强AA

P AG分泌NE 抑制AA

5-HT 中枢有利于AA 外周不利于AA

中枢神经递质在脑的不同部位发挥不同作用

76、针刺镇痛的外周机制

1、感受器

小神经束、神经支、游离的神经末梢及各种压力等感受器。(深部组织)

2 、传入神经

中等粗细的Ⅱ、Ⅲ类神经纤维

77、同神经干机制

1、中心思想:当针刺信号与痛信号的传入神经属于同一根神经时,针信号阻止了痛信号的传递而达到了针刺镇痛的作用。

2、电生理表现:高频电针刺激动物在体或离体神经作用(1)高频、高强度、较长的诱导时间,对痛信号压抑强;(2)高频电针使神经组织电生理发生变化

(3)不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改变。

3、前提:阿是穴、切口旁取穴、电直接刺激皮神经

4、意义:(1)解释阿是穴和切口旁取穴的镇痛机制

(2)证明外周机制的存在,可与中枢机制无关。

78、脊髓水平在针刺镇痛的作用

1、作用

(1)脊髓是接收各种刺激的初级中枢;

特异性(专一性)的伤害感受神经元位于后角Ⅰ

层,

非特异性(既能感受伤害性刺激,又能感受非伤害

性刺激)的伤害感受神经元位于后角第Ⅴ层。

(2)脊髓后角是针刺信号与痛信号在脊髓初步整合;

(3)脊髓是针刺信号、痛信号上传的必经之路;

(4)脊髓具有分泌功能:

1)分泌类吗啡样物质,有利于针刺镇痛

电针2HZ,内啡肽、脑啡肽、

100HZ,强啡肽、5-HT、NE、Ach

电针不同频率发挥不同作用

2 )分泌cck-8, 对抗针刺镇痛

3 )分泌P 物质,有双重作用

SP 外周注射(脊髓内注射)P 物质,可致痛;

脊髓自身产生P 物质(电针),参与镇痛。

2、作用特点

(1)脊髓为初级中枢;

(2)具有明显节段性;即针刺部位与痛源部位相同或邻近脊髓阶段神经支配时,针刺镇痛作用就强。

是临床“以痛为腧”“局部、邻近取穴”“背俞穴”治疗脏腑痛的作用基础。

(3)潜伏期短,持续时间短;表明需要一定诱导时间,并有长久后效应的中枢在脊髓以上水平。

(4)镇痛范围小。

总之,脊髓水平的镇痛作用是通过接收各种刺激,提供相互作用场所,负责传递信息以及强大的分泌功能来实现的。

79、脊髓在针刺镇痛分泌的递质(见上题)

80、低位脑干水平

【特点】

1)是完成针刺镇痛效应的基本中枢

2)接收信息量大

3)参与针刺镇痛的核团多

4)紧邻脊髓,可接收大量传导束

5)实验

脑干:延髓、脑桥和中脑3部分

中脑以上部位切断后,针刺镇痛作用基本

保存。

延脑巨细胞核\\中缝核群\P AG\蓝斑\黑质\

红核

(1)延脑巨细胞核-有利于针刺镇痛

上行纤维→中央背盖束→丘脑→(+)中

央中核→抑制(-)痛中枢痛放电→参与

针刺镇痛

下行纤维→脊髓背索→脊髓前角→抑制

痛反射

(中央中核在痛中枢附近,痛中枢包括束

旁核、中央外侧核)

(2)中缝核群-有利于针刺镇痛

包括中缝背核和中缝大核,是5-HT能神经元聚集地。

中缝背核→上行纤维→间脑、基底节、边缘系统→参与针刺镇痛

中缝大核→下行纤维→脊髓各角→前角→抑制痛反射

→侧角→抑制痛传导

→后角→控制闸门开放

针刺→(+)中缝背核----1上行冲动抑制丘脑束

旁核对伤害刺激的感受,2作用于脑内与痛觉调

制有关的结构,包括中缝大核、蓝斑核、中脑导

水管周围灰质、缰核、杏仁核、隔区、伏核,在

这些核团内释放5-HT,有助于针刺镇痛。

针刺→(+)中缝大核等→释放5-HT→以突触前镇痛

(3)P AG,有利于针刺镇痛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又叫漏斗,参与

针刺镇痛。是上下两种信息进行整合的重

要位置。

一上两下。

A、一上上行纤维→丘脑→抑制痛中

B、两下下行纤维→脊髓→直接抑制脊

髓的痛信号

下行纤维→中缝大核(+)→

脊髓各角→抑制各种痛反应

这条途径又叫“中缝大核-P AG系统”

C、有分泌功能

有利AA物质:脑啡肽、脑新肽、β

-内啡肽、5-HT、SP

对抗AA物质:NE、DA、CCK-8、

γ-GABA、血管紧张素Ⅱ

(4)蓝斑-双重功能

是NE能神经元聚集地。主要效应是对抗

针刺镇痛。

对抗AA→NE能神经纤维→上行→中

脑、前脑的广泛区域→释放NE→对抗

AA

广泛区域:P AG、僵核、视前区、中缝背

核等

参与AA→下行→脊髓→释放NE→+

AA

5)黑质

是DA能神经元聚集地对抗针刺镇痛

分泌DA-对抗针刺镇痛

(6)红核

是胆碱能神经元聚集地

分泌Ach ,有利于AA。

总结

低位脑干是针刺镇痛的基本中枢,因为其

接受信息量大,参与针刺镇痛的核团多,

紧邻脊髓,可接受大量传导束。中脑以上

部位切断后,针刺镇痛作用基本保存,同

时参与针刺镇痛的核团有六大群,具有双

重身份的是蓝斑,有利于针刺镇痛的是延

脑巨细胞核,中缝核群,P AG,红核,

对抗针刺镇痛的是黑质

81、丘脑水平

特点: 丘脑是重要的整合中枢.

丘脑是感觉上升到意识之前的重要整合中枢。

疼痛中枢在丘脑(束旁核、中央外侧核)。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分泌ACTH,17羟-皮质类固醇,有利于针刺镇痛。

(1)中央中核-参与针刺镇痛

针刺信号通过中央中核抑制痛中枢的痛信号。中央中核是远道取穴针刺镇痛的神经学基础;它是机体上不同来源传入冲动的汇集中心;它与痛觉接收中枢关系密切;Ⅱ、Ⅲ类纤维通过网状结构大量投射到这。

低频电针到达中央中核可通过以下途径产生作用:

1 直接抑制痛中枢(束旁核)的痛放电

2 通过兴奋边缘系统,间接抑制痛中枢;

3 抑制大脑皮质,减弱了皮质对束旁核紧张性的兴奋作用。(2)缰核-对抗针刺镇痛

是前脑边缘系统与低位脑干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中继站。

接收边缘系统的冲动;

缰核通过γ-氨基丁酸→(-)中缝大核→(+)痛信号

缰核通过乙酰胆碱→(+)蓝斑→(+/-)痛信号

→(+)痛信号→对抗AA

针刺可抑制缰核(-)→(+)中缝大核→(-)痛信号→镇痛

(3)下丘脑

A、视前区---对抗AA是阿片肽、阿片受体、儿茶酚胺(NE)的集中地。视前区的NE可对抗AA。针刺可通过兴奋阿片系统,抑制NE释放,产生针刺镇痛。

B、弓状核---参与AA是β-内啡肽神经元集中地。针刺可通过兴奋β-内啡肽能神经元产生针刺镇痛。

C、视上核---可通过释放催产素,加强针刺镇痛。

D、室旁核---可通过分泌加压素,加强针刺镇痛。

E、垂体---肾上腺皮质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分泌ACTH,17羟-皮质类固醇,参与针刺镇痛。

82、边缘系统和基底节的作用

【特点】

1、与痛时自主神经功能和情绪变化有关,可调节痛情绪,是疼痛的情绪中枢。

2、包括伏核、隔区、杏仁核、海马、扣带回、尾核,参与针刺镇痛。

3、有大量的神经递质受体:5-HT受体,NE能α、β受体,胆碱能M受体,脑啡肽受体;

4、与脑内的众多核团有广泛的联系,共同完成AA的作用。【作用机制】针刺可通过以下途径产生作用:

1、抑制痛中枢的放电,+AA;

2、抑制缰核的痛兴奋作用,减轻痛情绪反应,+AA;

3、通过阿片肽兴奋P AG-中缝大核系统,参与针刺镇痛。

83、大脑皮质的作用

1、是各种感觉的高级整合中枢,有广泛的下行抑制作用;

2、痛感和针感的产生有赖于大脑皮质结构和功能完整;

3、针刺在皮层可明显抑制皮层痛觉诱发电;

4、痛的条件反射和情绪反应与大脑有关;

5、针刺,可兴奋皮层,加强固有的下行抑制作用,产生针刺镇痛作用。

84、与针刺镇痛相关的递质

85、与针刺耐受相关的递质

第四章

86、名词解释:吞噬能力、吞噬指数

87、三个实验要求掌握:

a)电针正常家兔双侧“足三里”穴,血液中白细胞

数量变化以中性粒细胞增多最为明显,并呈现时

-效规律:即针刺后30分钟血液中白细胞总数较

针前下降(称为上升期前的抑制);而后逐渐上

升,至针后3小时达到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

至24小时恢复正常。

b)针刺对正常人白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呈现时-效

规律:白细胞吞噬功能多在针后30min开始上

升,24h达到高峰,48h开始回降,72h恢复。

c)针灸或电针对菌痢或阑尾炎患者白细胞吞噬功

能的影响较明显,一般于针后3h可见显著增强,

12h达到最高峰。

88、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方法

89、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方法

90、熟悉针灸对固有免疫细胞的调节的影响

91、熟悉针灸对固有免疫效应分子的调节

92、熟悉针灸对适应性免疫的调节作用

93、熟悉针刺对肿瘤免疫的调节作用

肿瘤CD4+/CD8+比值下降,针刺可提高比值。

94、简述针灸对炎症基本病理变化的影响?

⑴针灸对渗出的影响:针灸可抑制炎症过程中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减少炎症渗出物;减轻炎症灶白细胞浸润;改善炎症局部微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减轻炎性水肿。

⑵针灸对变质的影响:针灸可控制和缩小炎症灶坏死面积,延缓和防止坏死的发生,从而减轻炎症的变质性病变。

⑶针灸对增生的影响:针灸可促进细胞的修复再生和瘢痕化进程,促进肉芽组织形成的同时抑制其过度增生。

95、参与针灸抗炎的介质有哪些?

96、简述发热机制

a)第一环节是发热激活物的作用。

b)第二环节主要是内生致热原。

c)第三环节是中枢机制。

d)第四环节是调定点上移后引起调温效应器的反

应。

97、内生致热源都有什么?

白介素- 1 ( IL - 1α、IL - 1β) 、IFN-α、TNF、IL - 6 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

98、发热调定点是什么?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POAH)

99、中枢发热介质:

前列腺素E (PGE)、环磷酸腺苷(cAMP)和Na+/ Ca2+,100、简述针灸影响发热反应的作用途径

1.对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整作用

电针能使正常家兔和致热原作用下的家兔POAH热敏神经元放电明显增加,冷敏神经元放电明显减少。电针通过促进热敏神经元活动、抑制冷敏神经元活动,使机体产热减少、散热增加,进而体温趋向降低。

2.对自主神经活动的调整作用

针刺能抑制交感神经的活动,降低机体代谢率,使皮肤血流量增加,导致体温降低。

3. 降低致热物质含量

⑴降低发热介质cAMP、PGE含量:

⑵降低生长抑素(SS)的含量:

(3)调节NA+/CA2+

4.提高解热介质的物质含量

⑴提高精氨酸加压素(A VP)的含量:

⑵提高亮氨酸脑啡肽、神经降压素(NT)的含量:

(3)提高SP含量

101、参与针灸退热的介质有哪些?针灸可使哪些介质上升?哪些下降?中枢是什么?

102、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定义和相关知识,

103、论述针灸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

1 神经系统-针刺效应产生的生理学基础

针灸对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影响均有赖于神经系统结

构与功能的完整。

感受器:研究表明,体穴针感的产生基础主要是深部

感受器,深部感受器基本上有五种类别:肌梭、腱器

官、环层小体、关节感受器及游离神经未梢。

针灸通过不同的刺激方法激活穴位处的感受器,将刺

激信号传入中枢,从而发挥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传入神经

针灸治疗的信息,通过外周的传入神经进入中枢神经

系统进行整合,在中枢各级水平发挥作用。

2 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参与针灸对神经内分泌免疫

网络的调控

针刺可能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实现对免疫系统的

调节。而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主要是体

现在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多种神经递质、神经肽

和激素作用于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上的相应受体而

发挥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递质参与针灸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的调控

针刺可调节中枢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

羟色胺(5-HT)亮脑啡肽(LEK)水平。

(2) 内分泌系统激素参与针灸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的调控。

(3) 中枢与外周的信息整合参参与针灸对神经内分泌

免疫网络的调控。

实验研究表明,针灸能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 A)系统,并通过释放ACTH来调节抗炎与免疫作用。

3 细胞因子参与针灸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

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等。

4共同介导物质参与针灸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

针灸通过对各种递质、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等共同介导物质,使之发挥信使作用,产生生物学效应,实现对机体自稳机制的调衡。

第五章针灸的调整作用

104、简述针灸对脑血管病治疗的作用及机制

1改善脑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

2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

3改善脑神经损伤

⑴改善脑电活动

⑵促进内皮细胞的修复,抑制免疫炎性反应

⑶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作用

⑸降低自由基水平

⑹抑制钙超载

总之,针灸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具有很好的恢复作用。105、针灸对抑郁症治疗的作用及机制

1改善抑郁症状及模型行为学指标

2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3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4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106、针灸对糖尿病治疗的作用及机制

1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2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3改善胰岛素抵抗

4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紊乱

⑴神经系统的紊乱

⑵内分泌系统的紊乱

⑶免疫异常

5对糖尿病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⑴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异常

⑵恢复病变神经107、针灸对更年期综合症治疗的作用及机制1对神经内分泌的调整作用

2对免疫系统的调整作用

108、针灸对冠心病治疗的作用及机制

1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泵血功能

2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状态

3调节心电活动,改善心电图指标

4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5对血管调节物质的影响

109、针灸对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作用及机制1抑制胃酸分泌

2对Hp感染的影响

3对胃粘膜屏障的影响

4改善胃肠粘膜的血液循环

5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6调节胃肠激素

7对细胞保护因子的作用

110、针灸对支气管哮喘的作用及作用机制1 改善肺功能

2对多种炎症免疫细胞及因子的影响

3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4调整免疫功能

第六章科学研究方法

1.了解什么是医学科学研究及其目的意义、任务及基本特征

2.了解医学科学对方法学的要求

3.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范畴及分类

4.医学科学研究按科技活动类型分类:

基础研究:分为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

5.医学科学研究按研究方法分类:回顾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实验室研究

6.医学科学研究按学科分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

结合医学。

7.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医学科学研究步骤):

a)提出问题,确定选题,建立假说。

b)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

c)科研设计。

d)观察实验与验证。

e)整理资料,实验结果分析。

f)撰写论文与发表。

8.熟悉医学科研选题定义及意义

9.掌握选题的原则

1.科学性

2.先进性

3.创新性

4.适用性

5.可行性

6 效能性

10.掌握选题的程序

1提出问题

2查阅文献

3建立假说

4确立选题

5选题的说明

11.怎样查阅文献

(一)从“一”开始,不断扩大线索

1、先权威后一般:

从标准参考源找:

标准参考源:医学百科全书、专科全书、年鉴等称为标准参考源。

从一些权威性的参考书,如专著、教科书、学术论文集等入手,尤其对于初学者,一方面可从中获取有用的参考文献,另一方面可以更系统的了解所要综述的内容,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不至于偏颇;

2、先综述后专篇:从“医学索引”或“医学综述目录”中找

(二)先专题后广泛:对本专业的主要期刊进行经常性浏览和重点精读

(三)对某个学者或某个实验室发表的文献资料进行跟踪性追索

(四)系统的查阅索引或文摘

a)查阅时,应由近及远,先从近3-5年内的文献入手,

b)由国内至国外。

12.开题报告不要求掌握,熟悉即可。

13.文献综述部分熟悉和了解相关内容,学习写综述一篇,根据综述书写情况给予平时成绩。

14.掌握什么是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四次文献,包括哪些类别?

一次文献(first level literature, primary document)是指以作者本人亲身经历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也称一级文献。

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科技报告、实验报告、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文献等。

一次文献是整个文献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文献。它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学术性等明显特征,是科技查新工作中进行文献对比分析的主要依据。

二次文献(second level literature, secondary document)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也称二级文献。

其主要类型有索引、书目、题录、简介、文摘以及类似内容的各种数据库等, 如《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它具有系统性、汇编性和可检索性的特点。

它汇集的不是一次文献本身,而是提供了某个特定领域的一次文献线索。

二次文献是查新工作中检索文献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三次文献(third level literature, tertiary document)是指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围绕某个专题对一次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经过加工整理而编写出来的参考性文献,也称三级文献。

属于这类文献的有综述、评论、评述、进展、动态、年鉴、手册(指南)、百科全书、词典等。

三次文献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通过对现有成果加以评论、综述可预测其发展趋势。

在查新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反映某一领域研究动态的综述类文献,在短时间内了解其研究历史、发展动态、水平等,以便能更准确地掌握待查项目的技术背景,把握研究方向。

四次文献(fourth level literature, quartus document)是电子计算机应用到图书馆而编制出的书目索引方法的产物。

包括机读文献及其产生的磁带、磁盘形式的书目、索引。也称三次文献。

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检索文献。

零次文献(zero level literature, document)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情报信息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是人们的口头交谈,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非文献型的情报信息,它所提供的信息是其他方式无法代替的,如某些专门技巧、工具和仪器使用中的窍门,一些在机器使用中出现的信号、口头交流的经验等,其中有些可能永远不会在载体文献中出现;

二是未公开于社会即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文献,或没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和包括一些内部使用通过公开正式的订购途径所不能获得的书刊资料。

15.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实验设计包括处理因素、研究对象和实验效应三个基本要素。

16.掌握研究对象:医学研究对象一般分为动物和人两类。

17.什么是计数指标

18.什么是计量指标

19.观察和选择指标应注意哪些方面

20.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及相关定义:

1完全随机化设计:完全随机设计亦称单因素设计,是根据实验要求将全部供实动物随

机地分成若干组,然后再按组实施不同处理的设计。

2 配对设计: 配对设计是将实验对象配成对,每对中的不同个体施以不同处理。

3 配伍组设计: 配伍组设计即随机区组设计,是配对设计的扩大形式。

配伍组设计是将受试对象按相同或相近的条件组成配伍组,每个配伍组包含多个受试对象,将其随机地分配到多个处理组。每个配伍组中,受试对象的个数等于处理组的组数。

4 交叉设计:两种处理在全部实验过程中“交叉”进行,称为交叉实验。

5 其他设计

拉丁方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系统分组设计、序贯设计

21.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对照原则

2. 随机原则

3 重复原则

4盲法原则

22.掌握动物实验研究基本特点

1. 可以进行对机体有害或可能有害的处理因素的研究

2.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3. 最大限度地获取反映实验效应的样本

4. 利用实验动物自身特性进行实验研究

5. 实验动物来源充分、经济

23.动物实验分类: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24.掌握临床试验研究基本特点

1. 研究对象复杂

2. 医德与伦理学问题

3. 临床试验属于实验性研究

4. 受试者的依从性差

25.了解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针灸学考试必过培训资料

实验针灸学考试必过

实验针灸学 1、实验针灸学定义: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效应及机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是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验针灸学的基本任务: 促进针灸学的发展是实验针灸学的主要任务;培养现代化的针灸人才是实 科研选题的种类:1基础研究:探索性强,自由度大,风险高2应用研究:实用性强,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风险较小3开发研究:风险低,成功率高,具有投资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假说的重要性:建立假说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科研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假定性的解释和说明。科学研究中离不开科学假说,凡是以客观事实和现有的科学理论为基础,能够揭示科学问题的内在特征和规律的学说,就是科学假说。建立假说是选题的核心与灵魂,假说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科研工作的成败,假说水平的高低决定科研成果水平的高低。 假说的特性:1来源的科学性2说明的推测性3解释的系统性4结论的可验证性 假说建立的步骤:1产生初始意念2形成初步假说3不断完善假说 4、假说的检验(1逻辑分析2实践检验) 经脉现象的定义:经脉现象,亦称经络现象,是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 经脉现象包括哪些内容?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神经血管反应,循经感觉障碍 循经感传的定义:循经感传:系指用针刺,艾灸、低频脉冲电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胀,麻等“得气”感,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能通过大脑感知的现象。分显性与隐性感传。 9.循经感传的特征:1) 感传路线四肢部与古典经脉主干循行路线基本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则差异较大。 2)感传感觉大多数以酸胀麻痛为主;少数出现流水感、蚁走感、冷热感等。 3) 感传速度速度缓慢是循经感传的一大特征,一般为 1~10cm/s,但个体差异较大。 4) 感传宽度通常呈带状,其宽度因部位而异,一般为0.5~5.0cm 或更宽。 5) 感传深度因部位而异,肌肉丰厚处感传线较深,似在肌肉中;肌肉浅薄处感传线较浅,似在皮下。6) 感传方向刺激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传导;刺激头面部或躯干部的穴位,感传向四肢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腧穴,则感传一般呈离心性和向心型双向传导。 7) 感传阻滞针刺穴位引起感传时,在感传路线上进行机械压迫、局部降温、局部注射液体、触觉刺激,可以阻滞循经感传。 8) 感传效应当感传沿经脉到达所属络的组织器官时,相应组织器官的机能发生明显的良性或劣性的变化,多数和针刺疗效一致。故有人称此为循经感传的效应性反应。 9) 相对稳定对感传显著型的受试者所做的近、远期追踪观察表明,循经感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经脉和非经脉有什么不同特点?经脉具有电特性,热学特性,光学特性,声学特性,磁学特性,沿经同位素迁移现象等。 压迫冷冻感传组织后有什么针效,对临床有什么启示?局部冷冻降温感传组织后对循经感传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它阻滞了循经感传所诱发的肌电反应或脏腑效应,并且阻滞针刺的效应,针效被阻滞的程度与相关部位组织温度降低程度的呈平行关系。 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主要有哪几种观点?大致有三种观点:(1)中枢兴奋扩散说;(2)外周动因激发说;(3)中枢外周统一论; ①中枢兴奋扩散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感传的基本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进行的,即感传的性质是

湖北中医学院针灸学考试试题

湖北中医学院针灸学考试试题 试题1 一、名词解释 1.针灸学: 2.经络系统 3.十二经脉: 4.砭石: 5.“阳脉之海”: 6.经气: 7.“一源三歧”:8.十五络脉:9.经络学说: 10.“六合”:11.“气街”:12.五输穴: 13.“肺系”:14.募穴:15.“陷下则灸之”: 16.“感觉阈”:17.隔姜灸:18.平刺: 19.四总穴”20.艾炷灸 二、判断题 1.《针灸大成》记载了361个经穴。( ) 2.《难经》“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 3.唐代初期,针灸发展成为一门专科,有“针师”、“灸师”等专业称号。( ) 4.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上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 5.经脉循行中与耳有联系的经脉有2条。 ( ) 6.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浮络、孙络。( ) 7.下合穴中,三焦下合委中,胆下合穴为阳陵泉。( ) 8.丰隆穴的定位: 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 ) 9.十二经脉皆有“标”部与“本”部。( ) 10.胎位不正首选至阴穴。( ) 11.十二经筋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而走向头面躯干,行于体表,并深入内脏。 ( ) 12.肺经的五输穴是少商、太渊、鱼际、经渠和尺泽。( ) 13.八脉交会穴中,公孙通带脉,而内关通阴维脉。( ) 14.火罐法是利用燃烧时火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将罐吸皮肤上。( ) 15.大肠经的郄穴是手三里。( ) 16.十二经脉中,六阳经均不经过手(足)掌部。( ) 17.拇短、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取阳池。( ) 18.瘀血腰痛的配穴为膈俞、次髎。( ) 19.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故有“阴脉之海”,“血海”之称。( ) 20.中风的中经络型的针灸治法为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主穴选内关、水沟。( ) 三、单项选择题 1.最原始的针刺工具是() A.骨针 B.竹针 C.砭石 D.陶针 E.铜针 2.创子午流注针法的是( )

实验针灸学

实验针灸学复习资料 绪论 1.实验针灸学的定义: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 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 一个新的分支。 2.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内容: ●针灸对机体的作用: “三个方面”: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对失调的脏腑器 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三个特点”:整体性,双向性和良性调节。 “三大影响因素”:机体功能状态,刺激质量,穴位组选 ●针灸效应的机制 ●针灸的应用技术 ●实践及技能训练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穴位的功能与结构 1.穴位功能的双重含义:感受刺激和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刺激的三个特点: ●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症 【(电针最易,毫针不易)(皮肤触觉属于快适应感受器,肌梭和关节囊属于慢适应感受器)】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感觉阈不同 【电针<手针<艾灸】 3.反应病症:指脏腑病变时,常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病理反应,可表现为穴位的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 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等形式。 4.穴位病理反应的形式: ●感觉异常: 疼痛---皮肤自觉痛,穴位压痛,痛觉过敏 知热感度变化---井穴或原穴, 赤羽氏指数<1.5,快,实证;赤羽氏指数>1.5,慢,虚证。 实证-对热的敏感性↑,知热感度变化数值偏低; 虚证-对热的敏感性↓,知热感度变化数值偏高。 ●组织形态改变:主要表现在穴位局部皮肤色泽和形态的改变 ●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电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相比,穴位皮肤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电学特性。 热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相比,温度要高0.5~1℃,正常人两侧同命穴温度差一 般在0.5℃以内。 光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的红外辐射的强度差别较大,但频谱特性的差异却不大。 其它:pH低于6即可引起疼痛,随着pH值的下降,疼痛加重。

实验针灸学

1.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效应及机制的一门学科。 2.实验针灸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技术、针灸作用基本特点、针灸作用影响因素及针灸效应及机制。 3.肯定疗效、提高疗效是实验针灸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临床是实验针灸学的生命所在。 4.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三大效应是针刺镇痛效应、免疫调节效应及针灸对器官功能的调整效应。 5.1983年实验针灸学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讲授;1984年第二届全国针灸麻学讨论会上已把实验针灸学列为针灸学的分支学科和针灸学的重要成就之一;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领域第一个重大项目“穴位的敏化研究”也正式成立。 6.穴位:是由神经、血管、肌肉、筋膜、肌腱等多种组织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立体构筑”。 7.根据穴位的所在部位可以将穴位分:(1)肌肉运动点;(2)浅表神经汇聚处;(3)神经丛上或表浅神经分支处。 8.穴位针感的形成与穴位下的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血管或各种特殊感受器等组织结构密切相关;穴位针感点内血管壁上的自主神经和血管平滑肌有可能参与了针感的形成。 9.针刺刺激神经时多引起麻感;针刺血管多引起痛感;针刺肌腱、骨膜多引起酸感;针刺肌肉多引起酸胀感。 10.穴位效应装置结构 (1)肌梭中的梭内肌与手下感有关: (2)穴位局部小血管与针灸效应相关。 11.目前倾向认为针感和镇痛信号主要是由中等粗细的Ⅱ、Ⅲ类纤维负责传递的;针刺效应的外周传出途径与神经反射性通路和神经-体液途径有关。 12.用现代思路说明针感的形成: 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等环节。针刺机体穴位,兴奋穴区感受器,针刺信号主要沿躯体感觉神经的二类,三类纤维上传脊髓后角,再经脊髓丘脑侧束传至脑干、丘脑,最后在大脑皮质形成针感,后索参与针感的维持。针感的形成和维持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功能的完整。 13.穴位病理反应的结构基础: (1)局部小动脉与穴区皮肤低电阻点有关; (2)局部循环不畅与穴位压痛有关; (3)局部血液循环与穴位皮下硬结有关。 13.经穴-脏腑相关:体表经穴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联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 变可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经穴,表现出特定的症状和体征,而刺激体表的经穴,又可对相应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调节作用,称为经穴-脏腑相关。 14.牵涉型内脏痛:来源于内脏但感觉反映在体表,这种定位错误的躯体痛被命名为牵涉型内脏痛。 15.经络研究遵循“肯定现象、掌握规律、阐明本质、提高疗效” 16.经络现象: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 17.循经感传现象:指以针刺、电脉冲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的一种

针灸学考试试题与答案

针灸学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针灸学: 2.经络系统 3.十二经脉: 4.砭石: 5.“阳脉之海”: 6.经气: 7.“一源三歧”: 8.十五络脉: 9.经络学说: 10.“六合”: 11.“气街”: 12.五输穴: 13.“肺系”: 14.募穴: 15.“陷下则灸之”: 16.“感觉阈”: 17.隔姜灸: 18.平刺: 19.四总穴” 20.艾炷灸 二、判断题 1.《针灸大成》记载了361个经穴。( ) 2.《难经》“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 3.唐代初期,针灸发展成为一门专科,有“针师”、“灸师”等专业称号。( ) 4.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上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

5.经脉循行中与耳有联系的经脉有2条。( ) 6.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浮络、孙络。( ) 7.下合穴中,三焦下合委中,胆下合穴为阳陵泉。( ) 8.丰隆穴的定位: 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 ) 9.十二经脉皆有“标”部与“本”部。( ) 10.胎位不正首选至阴穴。( ) 11.十二经筋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而走向头面躯干,行于体表,并深入内脏。( ) 12.肺经的五输穴是少商、太渊、鱼际、经渠和尺泽。( ) 13.八脉交会穴中,公孙通带脉,而内关通阴维脉。( ) 14.火罐法是利用燃烧时火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将罐吸皮肤上。( ) 15.大肠经的郄穴是手三里。( ) 16.十二经脉中,六阳经均不经过手(足)掌部。( ) 17.拇短、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取阳池。( ) 18.瘀血腰痛的配穴为膈俞、次髎。( ) 19.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故有“阴脉之海”,“血海”之称。( ) 20.中风的中经络型的针灸治法为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主穴选内关、水沟。( ) 三、单项选择题 1.最原始的针刺工具是() A.骨针 B.竹针 C.砭石 D.陶针 E.铜针 2.创子午流注针法的是( ) A.徐凤 B.何若愚 C.窦默 D.李梃 E.高武 3.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

针灸学试题库完整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库--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 A1型题 1.现存最早、较完善的针灸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阴阳十一脉灸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资生经》 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答案:1.C 2.《甲乙经》成书朝代及作者是 A.唐代—孙思邈 B.晋代—葛洪 C.宋代—王执中 D.晋代—皇甫谧 E.宋代—王惟一 答案:2.D 3.《针灸甲乙经》考证了腧穴 A.354个 B.359个 C.361个 D.349个 E.152个 答案:3.D 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者是 A.王执中 B.杨继洲 C.王惟一 D.李时珍 E.滑寿 答案:4.C 5.铸造第一个针灸铜人的朝代是 A.唐代 B.晋代 C.战国 D.元代 E.宋代 答案:5.E 6.《针灸大成》的作者是 A.王焘 B.李学川 C.杨继州 D.高武 E.李时珍 答案:6.C 7.继《内经》、《甲乙经》之 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是 A.《针灸大成》 B.《针灸大全》 C.《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D.《十四经发挥》 E.《奇经八脉考》 答案:7.A 8.《十四经发挥》的作者是 A.滑伯仁 B.李学川 C.杨继洲 D.皇甫谧 E.王惟一 答案:8.A 9.考证了361个经穴的医家 是 A.李时珍 B.李学川 C.杨继洲 D.王惟一 E.滑寿 答案:9.B 10.针灸医学传到欧洲是 A.公元6世纪 B.公元7世纪 C.公元8世纪 D.公元17世纪 E.公元9世纪 答案:10.D 11.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 是 A.阳明、少阳、太阳 B.少阳、太阳、阳明 C.太阳、阳明、少阳 D.少阳、阳明、太阳 E.太阳、少阳、阳明 答案:11.A 12.手三阴经在四肢的排列 是 A.厥阴、少阴、太阴 B.少阴、太阴、厥阴 C.太阴、厥阴、少阴 D.厥阴、太阴、少阴 E.太阴、少阴、厥阴 答案:12.C 13.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 以下部位排列是 A.太阴、少阴、厥阴 B.厥阴、太阴、少阴 C.少阴、太阴、厥阴 D.厥阴、少阴、太阴 E.少阴、厥阴、太阴 答案:13.B 1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错 误的是 A.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B.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C.手三阳经从胸走手 D.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E.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答案:14.C 15.阴经与阳经(指表里经) 交接的部位在 A.头部 B.胸腹部 C.面部 D.手足末端 E.上肢部 答案:15.D 16.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 交接部位在 A.头面部 B.颈项部 C.胸腹部 D.四肢末端 E.胸部 答案:16.A 17.阴经与阴经(指手足三阴 经)交接部位 A.胸腹部 B.胸中 C.腹部 D.四肢部 E.头面部 答案:17.B 18.不属于表里络属关系的 是 A.手少阴—手太阳 B.足厥阴—足少阳 C.手阳明—手太阴 D.手少阳—手少阴 E.足太阳—足少阴 答案:18.D 19.不属于奇经八脉循行的 特点是 A.除带脉横向循行外 B.其余均为纵向循行 C.纵横交错地循行 D.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 E.经与经之间有相互交接规 律 答案:19.E 20.十二经别是指 A.十二正经离、入、出、合 的别行部分 B.十二正经离、合、出、入 的别行部分 C.十二正经离、出、入、合 的别行部分 D.十二正经离、出、合、入 的别行部分 E.十二正经离、入、合、出 的别行部分 答案:20.A 21.不是十二经筋的循行走 向 A.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 B.行于体表 C.不入内脏 D.结聚于关节、骨骼部 E.入走体腔 答案:21.E 22.不是经络的作用 A.运行气血 B.濡养周身 C.抗御外邪 D.保卫机体 E.活血祛瘀 答案:22.E 23.十二经脉中,脾经与心经 的交接部位在 A.心中 B.肺中 C.肝中 D.胃中 E.胸中 word 可编辑..

实验针灸学复习题.doc

复习题 绪论 1、实验针灸学定义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的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学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实验针灸学研究内容 3、针灸对机体的作用 (1)镇痛作用 (2)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 (3)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实验证明针灸对机体各个脏腑器官均能发挥多系统、多层次、多水平、多靶点和多途径的调衡作用,从而可以分别获取诸如镇痛、抗休克、抗感染、止痉等不同的效果。 4、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5、影响针灸效应的基本因素 6、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内容 7、实验针灸学的任务 8、实验针灸学的在针灸教学中的作用 9、针灸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条件 两个基础和三个能力 两个基础即传统针灸学和现代科学的基本知识,三种能力即继承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10、学习实验针灸学的基本方法与观点 (一)基本方法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要进入积极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状态,并尽可能在解决实际问题(如课题研究)中应用所学的科学思维方法。(二)基本观点 1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2功能与形态结构结合的观点 3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分析问题的观点 3临床实验与动物实验相结合的观点 5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11、实验针灸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 1-1 12、穴位的含义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 13、穴位的功能 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14、感受刺激的特点是什么 1 、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 2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 3 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15、穴位病理反应的定义穴位诊断法 穴位病理反应: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的作用,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的各种异常变化。 16、穴位病理反应的分类 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 分三大类: 1、感觉异常 1)痛觉过敏:穴位自发性疼痛、穴位压痛 2)知热感度异常: 上升或下降:上升,实证;下降,虚证 知热感度定义:脏腑病变相应经脉之井穴或原穴对热 的敏感发生变化。 2组织形态学改变 色泽、形态改变: 例如: 丘疹、白斑、脱屑、瘀点、局部血管扩张(红线) 凹陷、隆起、条索、硬结: 3 生物物理特性变化 (1)电学特性变化 (2)热学特性变化 皮温↑↓→红外线热度检查↑实证↓虚证 (3)光学特性变化 (4)生物化学特性变化 17、针感感受装置、传入神经、脊髓传导通路等 1、感受装置 (1)针感点基本上分布在深部组织,偶见于皮下结缔组织中。 肌肉浅薄处、关节,针感部位较浅 肌肉丰厚处,针感部位较深; 例:足三里产生针感的部位 最浅0.7cm 最深3.5cm 皮下组织深度0.3-0.5cm (2)针感点可分布于穴区的各层组织中,以深部组织较为多见。 组织包括: 皮下结缔组织、肌肉、肌腱、腱周结缔组织、神经干、血管壁、骨膜等 (3)几乎所有的针感点均有神经、血管分布。 产生针感的神经结构包括: 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神经干(支)、环层小体、肌索和血管壁上的传入神经和某些包囊感受器。 (4)针感的形成原因与上述结构均有关,但与神经关系密切。 (5)小神经束和游离的神经末梢是多数穴位的主要针感感受装置。 (6)针刺可以兴奋深部组织中的各类感受器(牵张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 (7)针感形成机制 针刺机械刺激——肥大细胞和其他组织损伤破裂——释放组织胺、5-HT、缓激肽和慢反应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小神经束、其他感受器——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给躯体感觉神经——传给大脑 2、传入神经

《针灸学》毕业考试试题

针灸学毕业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奇经八脉: 2、特定穴 3、交会穴 4、腧穴 5、郄穴 二、选择题A型(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下面有4个备选答案,答题时只许从中 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后面括号内。 1、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是() A、梁门 B、梁丘 C、条口 D、阴市 2、既可治心动过速又可治心动过缓的腧穴是() A、神门 B、心俞 C、巨阙 D、内关 3、治疗小儿疳积的奇穴是() A、四缝 B、四白 C、四环 D、四关 4、根据骨度分寸法中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长度是() A、6寸 B、9寸 C、12寸 D、8寸 5、胆经的五输穴是() A、足窍阴、侠溪、足临泣、悬钟、阳陵泉 B、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 C、足窍阴、侠溪、丘墟、外丘、阳陵泉 D、足窍阴、侠溪、丘墟、阳辅、阳陵泉 6、下列各穴中,心包经的“合”穴是() A、劳宫 B、间使 C、巨阙 D、中府 7、手厥阴心包经募穴() A、中脘 B、天枢 C、大陵 D、曲泽 8、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善的针灸专著是() A、《针灸大成》 B、《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C、《针灸甲乙经》 D、《十四经发挥》 9、手厥阴心包经起于() A、心中 B、心包 C、胸中D中指端 10、下列穴位中,既是胃之募穴,又是腑之会穴的是() A、中脘 B、章门 C、中极 D、气海 11、十二经穴是() A、各经起始穴 B、各经终止穴 C、位于四指上 D、阴经木阳经金

12、膀胱经的合穴是() A、委中 B、至阴 C、束骨 D、昆仑 13、回阳救逆首选() A、丰隆 B、膻中 C、中脘 D、关元 14、根据骨度分寸法前发际至后发际的长度是() A、12寸 B、13寸 C、14寸 D、15寸 15、八会穴中气会穴是() A、中脘 B、气舍 C、气海 D、膻中 16、有固定名称、位置和归经的是() A、特定穴 B、经穴 C、奇穴 D、阿是穴 17、最佳的拔罐方法是() A、闪火法B、投火法C、架火法D、贴棉法 18、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A、四肢部 B、胸腹部 C、头面部 D、下肢部 19、下列不宜针灸的穴位是() A、睛明 B、乳中 C、神阙 D、太渊 20、下列各穴中,既是原穴,有是八会穴的是() A、合谷 B、太渊 C、内关 D、列缺 三、选择题B型(每小题1分,共15分) 答题说明:每一组备选答案下有二至三个问题,每一问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最为 密的答案,可将答案的号码写在括号内,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择一次,也可以选 择多次或一次也不选。 A、晕针 B、滞针 C、断针 D、弯针 E、气胸 1、患者感觉疼痛,稍加捻转或提插则疼痛加剧,应考虑是() 2、患者感觉胸痛、胸闷、气短、心慌、呼吸不畅等症状时,应考虑是() 3、患者感觉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精神疲惫,出冷汗等症状,应考虑() A、354个 B、360个 C、369个 D、361个 E、349个 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穴() 5、《针灸逢源》载穴() 6、《针灸大成》载穴() A、短针的进针 B、长针的进针 C、皮肤松弛部位进针 D、皮肤浅薄部位进针 E、特殊部位腧穴的进针 7、指切进针法适用于() 8、舒张进针法适用于() 9、提捏进针法适用于() A、阳明经 B、少阳经 C、太阳经 D、厥阴经 E、太阴经 10、根据经脉的循行分布前额头痛属于何经?(‘) 11、根据经脉的循行分布巅顶头痛属于何经?() 12、根据经脉的循行分布两侧头痛属于何经?() A、天府 B、中府 C、尺泽 D、孔最 E、太渊 13、肺的募穴() 14、手太阴肺经的郄穴()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经络 答案: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路径,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2.运针 答案:运针:毫针进针后,为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亦称“行针”。 3.一夫法 答案:一夫法:是当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骨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此法又称“横指同身寸”。 4.腧穴 答案:腧穴:人体脏腑经脉之气在运行过程中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 5.八会穴 答案:八会穴:人体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汇聚之处。 6.骨度分寸法 答案:骨度分寸法: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来测量身体各部的长短,并以该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7.一源三歧 答案:一源三歧:八脉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8.得气 答案:得气:亦称“针感”。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使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谓之得气。 9.横指同身寸: 答案:横指同身寸:是当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骨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此法又称“一夫法”。 10.间接灸: 答案: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在艾柱与皮肤之间垫上某种物品而

施灸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题 1.擅长矫正胎位的是_______、治痰要穴是_______。 答案:至阴、丰隆 2.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分布,纵观全身,其中六条阴经分布于、。 答案:四肢的内侧、胸腹 3.行针的基本手法包括、。 答案:提插法、捻转法 4.针灸治疗的作用包括疏通经络、、。答案: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5.悬灸按其操作可分为温和灸、、。 答案:回旋灸、雀啄灸 6. 退热要穴为_________穴;去湿要穴为_________穴。 答案:大椎;阴陵泉 7. 肝经与肺经的终止穴分别为_________穴、_________ 穴。 答案:期门;少商 8. 针灸治疗原则中清热温寒具体操作原则为_________ 和_________。 答案: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9. 治疗中风闭证宜选_________穴、_________ 穴和十二井穴、太冲、劳宫。答案:丰隆;水沟 10. 六腑下合穴中大肠、小肠下合于经,三焦下合于 经。 答案:胃经、膀胱经 11. 腧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答案:经穴、奇穴、阿是穴 12. 依据本经子母补泻法,喘咳实证取________穴,虚证取_________穴。 答案:尺泽;太渊 13.退热要穴是_______、通乳要穴是_______、祛湿要穴是_______。

智慧树知到《实验针灸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实验针灸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实验针灸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方法是 A:观察 B:实验 C:实践 D:论证 正确答案:实验 2、实验针灸学丰富了针灸学的内涵,促进了传统针灸学的进一步与现代实验医学的结合,这标志着传统针灸学正在自我完善,已从()过渡。 A: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 B:医学科学向朴素理论医学 C:实验医学向本能医学 D:朴素理论医学向经验医学 E:现代医学向朴素理论医学 正确答案: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 3、实验针灸学的受试对象可以是 A:动物 B:植物 C:人 D:毫针 正确答案:动物,人 4、实验是为了解决文化、政治、经济及其社会、自然问题,而在其对应的科学研究中用来

检验某种新的假说、假设、原理、理论而进行的( )的技术操作行为。 A:明确的、具体的 B:可操作的 C:有数据的、有算法的 D:有责任的 正确答案: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有数据的、有算法的,有责任的 5、针刺镇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麻醉方法,用于外科手术获得成功这是我国西医医学与现代麻醉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中西医结合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6、.实验针灸学是针灸学术理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分化出的一个新学科领域。它将与临床医学结合进入经典实验医学发展的新阶段,这是针灸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7、医学是一门内容十分保守的学科。不断探求新的观念,以精典内容作为它永恒不变的规律,正是医学活力所在。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8、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科学内部需求动力往往要大于外在自身动力,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应把继承传统经验作为实现自身学术发展的根本保证。 A:对

针灸实验报告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实验实训报告 篇二: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 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 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 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 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 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 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 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 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 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 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一般在25~40min左右) 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 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 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耐痛 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 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3、吞噬能力:指100个白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吞噬指数:指100个白细胞中,能够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吞噬细菌的平均个数。 针灸作用: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 能的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后面要加具体的内容)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3穴位对不 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3、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5、得气机制: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几个环节。手 下感的实质:穴区肌肉轻微的紧张性收缩。 手下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调制后,一方面形成

《实验针灸学》试卷及答案1

※<本科模拟试卷A卷>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答题说明: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并使试题所叙述的内容正确无误。) 1.穴位病理反应形式有、、。 2.对灸法的刺激参数和量效应应从和两方面来考虑。 3.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为、、。 4.影响针灸作用的基本因素有腧穴特异性、得气和、、。 5.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内关穴的传入神经元与神经的节段性分布基本相同。 6.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于改善呼吸功能、调节和含量、调节β-肾上腺素能受体、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调节轴几个方面。 7.针灸不仅可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且可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别是细胞免疫。针灸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实现的。 8.针灸治疗阑尾炎的机制可能与促进阑尾运动和促进有关。 9.毫针针刺的刺激参数,主要是与针机械运动相关的位移、时间、和等物理量的变化有关。 10.躯干腹侧、背侧经穴排列有现象。 二、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一)A1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循经感传的出现率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性别 B.地区 C.年龄 D.民族E.职业 2.2Hz电针足三里,对疼痛患者腰部脑脊液中肽类物质的影响,哪项正确() A.脑啡肽升高,强啡肽不变 B.脑啡肽不变,强啡肽升高C.脑啡肽升高,强啡肽升高D.脑啡肽不变,强啡肽不变E.以上都不是 3.许多实验证实,捻转补泻手法的最佳操作时间是每穴施术。() A.数秒-数十秒 B.1-3分钟 C.5分钟 D.10分钟 E.以上都不是 4.循经感传的传导速度为() A.70-120米/秒 B.2-14米/秒 C.数毫米-数厘米/分钟D.数毫米-数厘米/秒 E.以上都不是 (二)A2型题 5.下列描述不属于经皮穴位电刺激特点的是() A.无痛 B.不易造成感染 C.机体适应很慢 D.可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 E.易造成极化 (三)B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个答案可被选1次或多次,或不选用。)

针灸学考试题库word精品

针灸学基础》题库 第一章:针灸学基础概论 一、判断题(对者打“ ”,错者打“ ”) 1、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石针石针刺的原始工具。() 2、从“针灸”两字的先后顺序可推知,针法的出现早于灸法。() 3、我国针灸传入朝鲜、日本等国的时间是在公元8 世纪。() 4、针灸开始传入欧洲的时间是公元16 世纪末17 世纪初。() 5、《灵枢》较完整地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对针灸医学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 6、“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早期面貌。() 7、八会穴是由《内经》首先提出的。() 8、《针灸甲乙经》石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 9、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是经络学说形成的依据之一。() 10、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的基础上。() 二、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A. 《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A. 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A. 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A. 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 卄茁B / \ 专著是()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E.《甲乙经》 三、双项选择 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足臂^一脉灸经》 B.《灵枢》 C.《素问》 D.《难经》 E.《阴阳^一脉灸经》 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A. 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 B. 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 C. 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 著《十四经发挥》 E. 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 四、多项选择 1、针灸疗法的优点主要是() A.疗效明显B?操作方便C.经济安全D.易于接受E?适应证广

《实验针灸学》试卷及答案

《实验针灸学》试卷及 答案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本科模拟试卷A卷>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答题说明: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并使试题所叙述的内容正确无误。) 1.穴位病理反应形式有、、。 2.对灸法的刺激参数和量效应应从和两方面来考虑。 3.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为、、。 4.影响针灸作用的基本因素有腧穴特异性、得气和、、。 5.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内关穴的传入神经元与神经的节段性分布基本相同。 6.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于改善呼吸功能、调节和含量、调节β-肾上腺素能受体、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调节轴几个方面。 7.针灸不仅可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且可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别是细胞免疫。针灸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实现的。 8.针灸治疗阑尾炎的机制可能与促进阑尾运动和促进有关。 9.毫针针刺的刺激参数,主要是与针机械运动相关的位移、时间、和等物理量的变化有关。 10.躯干腹侧、背侧经穴排列有现象。 二、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一)A1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循经感传的出现率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性别 B.地区 C.年龄 D.民族E.职业 2.2Hz电针足三里,对疼痛患者腰部脑脊液中肽类物质的影响,哪项正确() A.脑啡肽升高,强啡肽不变 B.脑啡肽不变,强啡肽升高C.脑啡肽升高,强啡肽升高 D.脑啡肽不变,强啡肽不变E.以上都不是 3.许多实验证实,捻转补泻手法的最佳操作时间是每穴施术。() A.数秒-数十秒 B.1-3分钟 C.5分钟 D.10分钟 E.以上都不是 4.循经感传的传导速度为() A.70-120米/秒 B.2-14米/秒 C.数毫米-数厘米/分钟 D.数毫米-数厘米/秒 E.以上都不是 (二)A2型题 5.下列描述不属于经皮穴位电刺激特点的是() A.无痛 B.不易造成感染 C.机体适应很慢 D.可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 E.易造成极化 (三)B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个答案可被选1次或多次,或不选用。) A.音乐波 B.间断波 C.疏密波 D.方波 E.三角波 6.在镇痛方面有优势的波形是:() 7.在恢复机体疲劳状态方面较差的波形是:() A.游离神经末梢 B.包囊感受器 C. 肌梭 D.环层小体 E. 腱器官 8.肌肉丰厚处穴位针感点的感受器以为主() 9.肌腱附近穴位针感点的感受器以为主() (四)C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

《针灸学》试题及答 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学》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五输穴 2、拇指同身寸 3、得气 4、骨度分寸法 5、热则疾之 二、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我国最早铸造针灸铜人的是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__。 2、经穴数目最多的经脉是__________,一侧含穴___________个。 3、在十二经穴中,既是原穴以是输穴的穴位有_________个。 4、在十二经脉中环绕或挟口唇的经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四总穴歌》说:“肚腹__________,腰背_________求,头项寻 ___________,面口_______收。” 6、在常用骨度分寸中,两者之间距离为12寸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急性胃痛,取郄穴可用___________,八会穴可用____________;八脉交会穴可用________。 8、艾炷灸是常用的针灸法,根据其施术方式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两类。

三、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1、下列各穴,属于胆经的是() A、期门 B、章门 C、京门 D、梁门 2、下列井穴中,治疗疝气应首选() A、涌泉 B、隐白 C、大敦 D、至阴 3、下列针灸配方中,称为”开四关”的是() A、内关外关 B、上关下关 C、合谷太冲 D、腰阳关膝阳关 4、下列穴位除()穴外都是郄穴 A、孔最 B、郄门 C、阴郄 D、偏历 5、在十五络脉名称中不包括哪个名称。() A、大包 B、会阴 C、长强 D、鸠尾 6、募穴的刺激点共有() A、 12个 B、15个 C、18个 D、21个 7、下列特定穴中,治疗急性病症应首先选用() A、原穴 B、俞穴 C、郄穴 D、八脉交会穴 8、除()之外,两穴之间的距离均为3寸。 A、跗阳昆仑 B、犊鼻足三里 C、蠡沟中都 D、伏兔阴市 9、下列经脉中,除()外循行均经过脊。 A、足少阴经 B、冲脉 C、督脉 D、足少阳经 10、根据五输穴的主治特性,治疗”体重节痛”应采用() A、合穴 B、井穴 C、输穴 D、经穴 11、拔罐法,早期称为() A、排脓疗法 B、排气疗法 C、吮血疗法 D、角法 12、斜刺角度为() A、10。左右 B、15。左右 C、30。左右 D、45。左右 13、呼吸补泻法是() A、呼气时捻转,吸气时提捶 B、呼气时提捶,吸气时捻转 C、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D、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 14、下列各穴中,治疗痔疾最有效的是() A、侠白 B、隐白 C、二白 D、四白 15、治疗小儿遗尿除主方外,肾气不足者应配()

实验针灸学实验

第二章实验针灸学实验 实验一动物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学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 【实验对象】 2.0 -2. 5kg健康家兔。 【实验材料】兔台、动物秤,手术刀、手术剪、止血钳、注射器、银子、玻璃分针。 实验步骤】 1.称重:用动物秤称重,以千克(kg)计算。 2.麻醉:以20%氨基甲酸乙酯按5ml/ kg的标准,于耳缘静脉注射,实行全身麻醉。应注意: 1)在实验中,常选用耳外缘皮下静脉进行注射,拔去耳背外缘部分的毛,用手指轻弹血管,使静脉扩张。 (2)术者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静脉近心端耳部,使静脉充盈,另一人用拇指和无名指固定兔耳的远端,并把住头部,避免家兔躁动。 (3 )术者手持注射器,尽量在血管的远侧端,与血管的角度呈15度左右,将针头刺入静脉。然后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中指将针头夹持固定在耳上,另一手缓缓推动注射器筒芯,将药物注入静脉。 (4 )如果注射阻力较大或出现局部肿胀,说明针头没有刺入静脉,应立即拔出针头,在原注射点的近心端重新刺入。 (5)在进行静脉注射时,首先需将注射器内的空气驱尽,以免将空气注入静脉形成气栓。 (6)此外,注射速度应尽量缓慢而均匀,以免扰乱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而致家兔死亡。 3.手术: (1)将麻醉后的家兔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 (2)于颈部正中,上腹部及大腿内侧剪毛。 (3)在颈部沿正中线切开皮肤5?7cm ,用止血钳于正中线分开肌肉,暴露气管,在气管两侧可见到与气管平行的左右颈总动脉,伴颈总动脉而行有神经束,其中包含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及减压神经。(粗细:迷走神经一交感神经一减压神经)要点:①分离颈神经时用左手托起颈部,使颈部组织充分暴露。②用止血钳、玻璃分针轻轻剥离组织,然后用四根线分别将颈总动脉、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减压神经作以标记。 (4 )于剑突下3?4cm纵行切口,剥离空肠。 (5)于下肢股内侧纵行切口,剥离股动脉,坐骨神经。 (6)观察子宫(雌兔)。 4.处死:于耳缘静脉注射空气,造成气体栓塞致死。 【思考题】 1.在麻醉动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二针刺(灸)“素醪”穴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压的调整作用【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针刺(灸)“素醪”穴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压的调整作用,进而理解“素醪”穴用于急救的部分机理,并掌握动物血压测量的实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